第一篇: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1年下半年全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申报和教师选课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1年下半年全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申报和教师选课工作的通知
浙教办师〔2011〕81号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有关高等学校,各级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
根据《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浙教师〔2010〕175号)(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精神,在今年上半年4个试点地区先行开展相关工作的基础上,我省定于2011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现就培训项目申报及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实施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项目申报
(一)培训项目范围及开班时间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的申报范围,是为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等而组织举办的非学历培训,是涵盖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各教师岗位及校长需求的培训项目,包括短期培训项目和90及以上学时的集中培训项目。本次申报项目开班时间为2011年8月1日至12月31日。
(二)培训项目申报单位及服务范围
1.申报单位
本次培训项目申报单位范围为:
(1)教育部“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及承担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的普通高校和培训机构;
(2)我省从事教师教育的普通高校;
(3)我省省市级教师培训机构及经省教育厅批准备案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
(4)省教育厅直属承担教师培训工作的相关单位。
2.申报单位服务范围
(1)普通高等院校、经教育部备案参加“国培计划”的培训机构、我省市级及以上教师培训机构和国家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省教育厅直属承担教师培训工作的相关单位,可申报承担面向全省及以下范围的培训项目;
(2)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可申报承担面向本市及以下范围的培训项目;
(3)其他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可申报承担面向本县(区、市)及以下范围的培训项目。
鼓励教师培训机构与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合作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鼓励高校与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加强联系协作;鼓励高校、教师培训机构与具有较强培训能力的教科研机构、普通中小学联合申报并共同组织开展培训;鼓励高校、省市级教师培训机构采用“送培上门”形式到欠发达地区开展教师培训等。积极探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既竞争又合作的培训新机制。
(三)培训机构资质认定申报及备案
在本通知第二条限定的申报单位范围内的高等院校和教师培训机构免于资质认定审核,但需履行资质认定备案手续。请各申报单位填写《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定申请(备案)表》(见附件1),并按照培训服务对象涵盖范围的不同,向相应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培训对象限定在本区域的,报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跨县(市、区)的,报设区市教育局;跨设区市的,报省教育厅。培训机构资质认定申报备案时间为6月7—10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须在6月13日前,将向本地区提出资质认定备案申请的培训机构名单汇总后,以设区市为单位,报省教育厅备案(《面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定备案汇总表》见附件2)。
(四)培训项目申报要求
1.要求培训机构在申报培训项目前,务必认真学习《若干规定》及省教育厅领导的有关讲话精神,全面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和主要内容。培训机构要在深入调研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的基础上,根据《若干规定》及《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指南》的精神和要求,认真编制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申报项目。
2.各培训机构要以保证质量、凸显特色为原则,精心研制培训方案。为增强培训的实践性和有效性,原则上90及以上学时的集中培训,理论与实践课时的比例要达到1:1。其他短期培训也要面向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难点、热点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提高针对性。培训方案应包括培训目标、课程和师资安排、内容和方法、时间与地点、收费标准等。
3.各培训机构要本着勤俭节约、注重实效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培训经费预算,确定培训收费标准(包括业务费、公务费、资料费、实践活动培训费、住宿费、伙食费等六项内容)。培训收费标准将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和培训学员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培训项目申报、审核和发布
1.培训项目申报。培训项目申报与审核工作,坚持自愿、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各培训机构申报的每个培训项目,均需按要求认真填写《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申报书》(见附件3),并通过“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网络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培训管理平台”)进行申报;以培训机构为单位填写的《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申报汇总表》(见附件4)需一并上报。
2.培训项目审核。各培训机构申报的培训项目,按培训项目服务对象涵盖范围的不同,分级负责审核。跨县(市、区)培训的,由设区市教育局组织审核;跨设区市培训的,由省教育厅组织审核。
3.培训项目发布。通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的培训项目,将统一通过“培训管理平台”向全省各中小学发布,供培训对象根据需要自主选择。
4.时间安排。各培训机构培训项目申报时间为6月15—22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时间为6月23—30日,中小学教师自主选课时间为7月4—25日。
二、教师选课有关工作
(一)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实施动员和培训
今年是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实施的开局之年,为确保全体教师对培训制度的全面理解和“培训管理平台”的正确操作使用,要求各地组织召开面向教师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全体教师及管理人员的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实施动员会,并以分级组织方式开展“培训管理平台”使用操作培训。省教育厅负责对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相关负责人的培训,各地教育局负责对所属中小学全体教师的培训。省教育厅组织的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相关负责人的培训,分别定于6月3日和6月9日进行(具体培训安排另行通知)。各地教育局组织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实施动员和培训管理平台使用操作培训务必在6月17日前完成。
(二)学校和教师基本数据录入
学校和教师基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录入是实现教师顺利选课的基础,各地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都要指定专门负责人,指导和核实本地及本校基本数据录入工作。要向教师明确基本数据录入内容,并要求教师认真核对本人信息,学校人事负责人要对教师录入的基本信息数据进行复核,确保数据的准确、完整。学校及教师基本数据录入时间为6月4—22日。
(三)教师自主选课与学校审核
2011年下半年起,全省中小学教师参加专业发展培训的培训项目,将全部通过“培训管理平台”自主选择,需要经过教师自主选课、学校校长审核、教师培训机构复核等程序,共进行两轮。具体工作要求和进程安排表见附件5。各地、各培训机构、各中小学须严格按照时间安排要求开展相关工作。
(四)“培训管理平台”登陆账号确定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管理,是基于网络的管理系统,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中小学校及教师,需要在“培训管理平台”上登录后,方可进入系统进行相应操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的登录账号由省教育厅负责分配,各中小学校的登录账号由各地教育局负责分配,教师的登录账号由其所在学校负责分配。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二○一一年六月二日
第二篇:关于做好201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教师选课工作的几点说明
关于做好201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教师选课工作的几点说明
各位老师:
根据省教育厅部署,今年下半年普通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等)教师(含校园长)及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的各类培训在《浙江省教育厅教师培训管理平台》上选课程序已经启动。请老师们尽快选好课程。学校审核时间为2月19日。
备注:
1.第二轮补报只能由第一轮审核未通过的老师才有资格重新申报,所以希望各教研组长督促组员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第一轮报名,对于有“困难”的组员,请动用“备案”的相关信息,继续给予默默地帮助。
2.如有特别原因必须参加非区师训中心组织的省市级培训(教育局委派或教研室明确指定),18日前向学部提交申请备案,出示申请报告上交教科办,便于校长室审核。原则上选择北仑区师训中心组织的培训。
3.有部分教师希望结合《宁波东海实验学校骨干教师奖励条例》,享受新一学年骨干教师奖励经费作为相关培训机构费用,则18日前直接向教科办提出书面申请备案,即可。
4.部分教师希望利用假期自主参加相关培训,费用自理,则18日前直接向教科办提出书面申请备案,即可。
备注:以初中数学“以学为中心”课堂教学研究全员培训为例。设置了(1)
(2)(3)班,我们只需选报1个班。有个别老师同一个项目选了1、2、3班,会导致一个培训,反复收费。有些项目报名人数超过了预定的上限60人,该项目有好几个班级比如2、3、4未报满,请尽快退选,改报同样项目的其他班级,3,4估计还没满。
宁波东海实验学校 教科办2014年2月17日
第三篇: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不断提高我省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和《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若干规定》)。
第二条 本文所称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是指为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包括民办学校)在职专任教师和校长,提高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而组织和举办的非学历培训。
第三条参加培训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组织教师培训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尽的责任。
第四条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应实行集中培训、校本培训等形式的有机结合。应坚持和贯彻以教师为本的原则。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学校统一管理,教师自主选择,培训机构通过竞争提供培训项目,依法有序、科学合理地进行组织和开展。
第二章培训安排和选择
第五条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每5年为一个周期。在职中小学教师,周期内参加专业发展培训时间应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其中校本培训时间的计算不超过总学时的三分之一。教师周期内培训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分散使用,但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一般不低于24学时,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不少于90学时的集中培训。
新录用的、教龄在一年以内的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须参加不少于180学时的培训,其中实践培训不少于60学时。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接受规定培训的时数,不列入教师周期内专业发展培训时数。
新任校长到岗一年内须参加300学时的任职资格培训,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90学时。新任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的时数,不列入校长周期内在职提高培训时数。
教师和校长参加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指定的培训项目培训时间可累计计算。
第六条学校应从提高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执教能力出发,制定教师培训5年规划和培训计划,并根据教学安排需要,以及培训经费情况、教师培训申请,统筹安排教师参加培训。
教师应根据学校培训要求,制订个人专业发展5年规划和专业发展培训计划。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与专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课程、形式和时间,选择培训项目,并在学校作出新学期教学安排前,向学校提出参加专业发展培训的申请。
第三章培训机构和培训项目
第七条实行培训机构资格认定制。认定条件由省教育厅统一制订和公布。培训机构认定工作,根据教育管理权限,分级组织开展,并实行动态管理。
第八条成立省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指导委员会,负责编
制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指南。培训机构按照培训指南要求,针对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编制专业发展培训项目。项目应包括培训目标、课程和师资安排、内容和方法、时间和地点、经费预算等。项目须根据服务培训对象涵盖范围,报所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跨县(市、区)培训的,报设区市教育局备案;跨设区市培训的,报省教育厅备案。备案时间为每年4月和10月。
第九条省教育厅依托门户网站,建立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门户网站相链接的全省教师培训网络管理平台。参与我省教师培训的机构均须在培训网络管理平台上公布经审核确认的资质条件、培训项目及具体内容,以方便教师和学校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培训项目。培训机构须对公布内容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
第四章经费保障
第十条教师培训经费,按办学体制和责任,由市、县(市、区)政府为主负责筹集,省级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适当补助奖励。在全省建立旨在增加教师培训选择性,调动教师培训积极性的,与教师培训学时、培训质量相挂钩的培训经费保障机制。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浙政发〔2004〕47号)的要求,各地财政要按每年不少于当地教职工工资总额3%的比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中小学校要按照不少于学校日常公用经费总额10%的比例,提取教师培训经费。省级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省级统一培训和补助奖励市、县(市、区)级教师培训。
第十一条市、县(市、区)应统筹使用本级财政教师培训专项经费。除留不高于30%比例经费用于本级指定培训项目外,其余部分原则上按人均以学校为单位下拨经费,适当兼顾培训类别、人数,确定单位培训课时报销经费标准。
教师在县域内自主选择参加本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360学时的培训,原则上培训费用应由本级财政和学校全额保障。
第十二条教师经学校批准参加专业发展培训,凭培训结业证书和实际培训课时数,在培训课时报销经费标准内报销培训经费。超出标准限额部分,由教师个人承担。
教师培训资金须专项用于教师培训,任何部门、单位、个人不得侵占和挪用。学校用于教师培训的资金应每年公布一次,自觉接受教师监督。
鼓励社会和个人资助教师培训工作。
第五章 组织管理与考核
第十三条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实行统一筹划,分级管理,以市、县(市、区)为主的管理体制。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区域内中小学校教师培训,制订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划和相关配套政策,落实培训经费,建立培训质量监控机制。
第十四条中小学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要建立以校本培训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和要求,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加强对教师参加专业发展培训的指导组织和检查考核,适时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评估,提出个性化的改进意见。
第十五条加强教师培训条件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纳入本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保障其建设、培训和日常公用经费的支出。整合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与县级教科研、电教等现有相关教育培训资源,努力将教师培训机构建成“多功能、大服务”的教师学习与资源服务中心。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和培训课程资源建设。
第十六条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统计管理制度。统计的内容和办法由省教育厅统一规划设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负责组织实施。学校要落实专人及时登记教师参与培训的情况,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档案长久保存。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指导和检查,并按要求做好区域内学校教师培训的综合统计和分析。
第十七条建立教师培训项目考核制度。省教育厅将根据工作需要、教师及社会反映,每年不定期地组织专家,对培训机构设置和实施培训项目情况进行抽查。重点抽查培训项目设置是否合理,培训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培训宣传是否真实可靠,培训承诺是否真正落实,培训目标是否如期实现等,并公布抽查结果。对培训存在严重问题的机构及项目,实行黄牌警告,限期整改,并实行再检查。若再检查仍无明显改进的,依程序取消该培训项目或取消该培训机构培训资格。
第十八条建立教师培训工作分级考核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将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情况列入相关工作的考核指标。省教育厅将各地按规定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情况列入教育强县和教育现代化水平评估考核指标,列
入市、县(市、区)教育局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指标。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校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情况列入学校发展性评价考核指标。学校要将教师参与专业发展培训情况列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聘任、晋级、评优、奖励的必要条件。
第六章附则
第十九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校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幼儿园教师和园长培训,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各市、县(市、区)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实施办法。教师参加本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培训可纳入专业发展培训范围,其学时折算办法由各地自行确定。
第二十一条本规定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规定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
第四篇: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不断提高我省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和《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若干规定》)。
第二条 本文所称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是指为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包括民办学校)在职专任教师和校长,提高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而组织和举办的非学历培训。
第三条 参加培训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组织教师培训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尽的责任。
第四条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应实行集中培训、校本培训等形式的有机结合。应坚持和贯彻以教师为本的原则。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学校统一管理,教师自主选择,培训机构通过竞争提供培训项目,依法有序、科学合理地进行组织和开展。
第二章 培训安排和选择
第五条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每5年为一个周期。在职中小学教师,周期内参加专业发展培训时间应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其中校本培训时间的计算不超过总学时的三分之一。教师周期内培训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分散使用,但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一般不低于24学时,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不少于90学时的集中培训。
新录用的、教龄在一年以内的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须参加不少于180学时的培训,其中实践培训不少于60学时。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接受规定培训的时数,不列入教师周期内专业发展培训时数。
新任校长到岗一年内须参加300学时的任职资格培训,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90学时。新任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的时数,不列入校长周期内在职提高培训时数。第六条 学校应从提高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执教能力出发,制定教师培训5年规划和培训计划,并根据教学安排需要,以及培训经费情况、教师培训申请,统筹安排教师参加培训。教师应根据学校培训要求,制订个人专业发展5年规划和专业发展培训计划。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与专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课程、形式和时间,选择培训项目,并在学校作出新学期教学安排前,向学校提出参加专业发展培训的申请。
第三章 培训机构和培训项目
第七条 实行培训机构资格认定制。认定条件由省教育厅统一制订和公布。培训机构认定工作,根据教育管理权限,分级组织开展,并实行动态管理。第八条 成立省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指导委员会,负责编制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指南。培训机构按照培训指南要求,针对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编制专业发展培训项目。项目应包括培训目标、课程和师资安排、内容和方法、时间和地点、经费预算等。项目须根据服务培训对象涵盖范围,报所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跨县(市、区)培训的,报设区市教育局备案;跨设区市培训的,报省教育厅备案。备案时间为每年4月和10月。
第九条 省教育厅依托门户网站,建立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门户网站相链接的全省教师培训网络管理平台。参与我省教师培训的机构均须在培训网络管理平台上公布经审核确认的资质条件、培训项目及具体内容,以方便教师和学校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培训项目。培训机构须对公布内容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
第四章 经费保障
第十条 教师培训经费,按办学体制和责任,由市、县(市、区)政府为主负责筹集,省级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适当补助奖励。在全省建立旨在增加教师培训选择性,调动教师培训积极性的,与教师培训学时、培训质量相挂钩的培训经费保障机制。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浙政发〔2004〕47号)的要求,各地财政要按每年不少于当地教职工工资总额3%的比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中小学校要按照不少于学校日常公用经费总额10%的比例,提取教师培训经费。省级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省级统一培训和补助奖励市、县(市、区)级教师培训。
第十一条 市、县(市、区)应统筹使用本级财政教师培训专项经费。除留不高于30%比例经费用于本级指定培训项目外,其余部分原则上按人均以学校为单位下拨经费,适当兼顾培训类别、人数,确定单位培训课时报销经费标准。教师在县域内自主选择参加本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360学时的培训,原则上培训费用应由本级财政和学校全额保障。第十二条 教师经学校批准参加专业发展培训,凭培训结业证书和实际培训课时数,在培训课时报销经费标准内报销培训经费。超出标准限额部分,由教师个人承担。
教师培训资金须专项用于教师培训,任何部门、单位、个人不得侵占和挪用。学校用于教师培训的资金应每年公布一次,自觉接受教师监督。
鼓励社会和个人资助教师培训工作。
第五章 组织管理与考核
第十三条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实行统一筹划,分级管理,以市、县(市、区)为主的管理体制。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区域内中小学校教师培训,制订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划和相关配套政策,落实培训经费,建立培训质量监控机制。
第十四条 中小学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要建立以校本培训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和要求,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加强对教师参加专业发展培训的指导组织和检查考核,适时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评估,提出个性化的改进意见。
第十五条 加强教师培训条件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纳入本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保障其建设、培训和日常公用经费的支出。整合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与县级教科研、电教等现有相关教育培训资源,努力将教师培训机构建成“多功能、大服务”的教师学习与资源服务中心。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和培训课程资源建设。
第十六条 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统计管理制度。统计的内容和办法由省教育厅统一规划设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负责组织实施。学校要落实专人及时登记教师参与培训的情况,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档案长久保存。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指导和检查,并按要求做好区域内学校教师培训的综合统计和分析。第十七条 建立教师培训项目考核制度。省教育厅将根据工作需要、教师及社会反映,每年不定期地组织专家,对培训机构设置和实施培训项目情况进行抽查。重点抽查培训项目设置是否合理,培训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培训宣传是否真实可靠,培训承诺是否真正落实,培训目标是否如期实现等,并公布抽查结果。对培训存在严重问题的机构及项目,实行黄牌警告,限期整改,并实行再检查。若再检查仍无明显改进的,依程序取消该培训项目或取消该培训机构培训资格。第十八条 建立教师培训工作分级考核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将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情况列入相关工作的考核指标。省教育厅将各地按规定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情况列入教育强县和教育现代化水平评估考核指标,列入市、县(市、区)教育局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指标。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校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情况列入学校发展性评价考核指标。学校要将教师参与专业发展培训情况列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聘任、晋级、评优、奖励的必要条件。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校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幼儿园教师和园长培训,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各市、县(市、区)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实施办法。教师参加本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培训可纳入专业发展培训范围,其学时折算办法由各地自行确定。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
第五篇: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1年下半年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1年下半年中小学和幼儿园
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有关高等学校:
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总体部署,教育部决定2011年下半年在浙江、湖北2个省份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为做好我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教师函〔2011〕6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改革试点的目的意义
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职业准入制度,严把教师职业入口关,拓宽教师来源渠道,是贯彻落实国家及省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任务,是建立健全中国特色教师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吸引优秀人才从教,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建立国家教师资格2-的有效期内,仍按原教师资格认定渠道和办法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三)试点内容
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重点围绕建立国家考试标准,省级统一组织,改进考试内容,强化考试管理,统筹考试与认定关系等进行。由教育部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和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并负责命题工作,统一考试时间,规范考试科目,全面考查教师资格申请人身心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改革后教师资格考试的报考条件、考试方式、考试科目、资格认定及考试报名与组织实施等,详见《浙江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见附件)。
三、2011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工作安排
根据教育部部署,2011年下半年我省中小学和幼儿园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时间安排如下:
(一)报名方式、时间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采用网上报名。笔试报名时间为2011年10月19日—30日;面试报名时间为2011年12月11日—14日。
(二)考试时间
笔试时间:2011年11月26日。
面试时间:2011年12月24日—25日(视考生报名情况适当调整)。
四、改革试点工作要求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政策性强,改革力度大,涉及人数多,社会影响大,时间紧、任务重,各地各高校要充分认识改革试点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和《浙江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部署开展试点工作。
教育部成立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委员会,负责指导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工作。省教育厅成立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都要建立由相关领导负责的工作机制。教育行政部门与教育考试机构要密切配合,结合本地实际,周密部署,切实组织好教师资格考试的各项具体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考试机构不得组织教师资格考试培训。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组织实施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中,要-4-
切实做好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的政策解释与宣传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答疑释惑,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改革试点重要意义和各项政策的宣传。要建立改革试点工作问题处理应急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地协调解决好试点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遇到重要情况要及时向省教育厅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附件:浙江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二○一一年十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