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

时间:2019-05-13 23:38: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党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党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

第一篇:党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

党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开展宗教工作新的里程碑

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标志着党对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指导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是党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开展宗教工作新的里程碑,必将团结广大信教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在4月22日至23日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科学分析了宗教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深刻阐述了宗教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党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开展宗教工作新的里程碑。

党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

总书记指出,我国宗教工作形势总体是好的,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得到贯彻,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宗教工作法治化明显加强,宗教活动总体平稳有序。实践证明,我们党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

党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开展宗教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一以贯之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分析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基本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1982年,《中共中央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阐述了党关于宗教的本质特征、存在根源、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基本观点,阐明了包括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争取、团结和教育宗教界人士等在内的一系列宗教政策和宗教工作思路,恢复和澄清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则,实现了党在宗教工作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此后,党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开展宗教工作的指导思想一以贯之,从未改变。

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是一以贯之的。党一贯认为切实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强调指出,“民族工作、宗教工作都是全局性工作”,“要精心做好宗教工作”,“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这次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

做好宗教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一以贯之的。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从我国国情和宗教具体实际出发,汲取正反两方面经验制定出来的。总书记强调,做好宗教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最大限度地把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要引导信教群众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明确了党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开展宗教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向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回顾和总结党的宗教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具体实际,明确了今后党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开展宗教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诉求。

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改革开放以来,党把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同中国宗教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宗教理论重大成果,得出许多科学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明确了我国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的特征;制定了党和国家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指出新世纪新阶段党对宗教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强调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是处理宗教问题的根本保证。此次会上,总书记明确指出,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就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遵循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深入研究和妥善处理宗教领域各种问题,结合我国宗教发展变化和宗教工作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用以更好地指导我国宗教工作实践。

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总书记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宗教关系是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全局性工作的重大关系,也是党的宗教工作的价值追求。总书记指出,我国的宗教关系包括党和政府与宗教、社会与宗教、国内不同宗教、我国宗教与外国宗教、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关系。处理我国宗教关系,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化党的执政基础这个根本,必须坚持政教分离,坚持宗教不得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实施,坚持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处理好这些关系,就能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形成积极健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关系。明确了党的宗教工作的新任务、新目标和根本保证

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全面部署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明确了宗教工作的任务,制定了新目标,着重强调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宗教工作的根本保证。

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是总书记对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作出的科学论断。新形势下,党的宗教工作要发挥好宗教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以推动宗教团体自身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抓手。一方面,要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尊重和发挥他们在宗教内部事务中的作用,努力建设政治上可信、作风上民主、工作上高效的高素质领导班子;另一方面,要坚持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标准,支持宗教界搞好人才队伍建设。

要有重点地开展宗教工作。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宗教工作范围广、任务重,既要全面推进,也要重点突破。要结合各宗教情况,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以做好重点工作推进全局工作。一是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要保护广大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和教规的关系,提高法治观念;二是中国各宗教要结合自身情况,解决好突出问题,要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防范宗教极端思想侵害;三是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宗教问题,在互联网上大力宣传党的宗教理论和方针政策,传播正面声音;四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科学世界观宣传教育,引导他们相信科学、学习科学、传播科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要在宗教工作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宗教工作的根本保证。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要提高处理宗教问题的能力,及时研究宗教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推动落实宗教工作决策部署;要加强对党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学习,使各级干部尽可能多地掌握;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做好对宗教工作的引领、规划、指导、督查。统战部门要负起牵头协调责任,宗教工作部门要担负起依法管理责任,各有关部门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要齐抓共管;要广泛宣传党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加强宗教方面的宣传舆论引导;党的基层组织特别是宗教工作任务重的地方基层组织,要切实做好宗教工作,加强对信教群众的工作;共产党员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严守党章规定,坚定理想信念。

第二篇:关于处理民族和宗教问题的思考

关于处理民族和宗教问题的思考

学号:

学员:

民族、宗教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两大社会热点,对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有着重大影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民族、宗教方面的问题十分复杂。江泽民指出:“民族、宗教无小事”,“没有民族、宗教问题的正确解决,就没有国家的团结、稳定和统一。”在当前形势下,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和宗教问题,关系到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关系到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关系到我国的对外关系。军队必须从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政治高度,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处理好民族和宗教问题,加强民族团结和军民团结,充分做好反分裂、反恐怖军事斗争的准备。

一、在军事科研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对民族和宗教问题的研究

对民族和宗教问题的研究是我军军事科研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军队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研究力量分散,个别部门虽然涉及此类问题,但研究氛围基本处于封闭状态,研究水平落后于形势的要求,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从世界范围来看,民族和宗教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以及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因素,成为引发国家**和军事冲突的重要导火索。全世界有2000多个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多宗教国家。世界总人口有60多亿,其中有48亿人信仰宗教。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地40多个热点中,因民族和宗教问题引发的占70%以上。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发生的几次局部军事冲突,都可以从民族和宗教问题方面找到原因。我军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必须认识和分析世界局势,认识和分析世界的军事冲突和战争。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关注和重视当今世界的民族和宗教问题。

从我国情况看,民族和宗教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有着深厚宗教信仰传统的国家。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有一亿多,全国信教群众也有一亿多,虽然他们占我国总人口的比例不大,但绝对数不小。这“两个一亿”的状况如何,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在特殊时期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当前,在我国局部地区民族、宗教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在国际敌对势力以民族、宗教问题为借口,加紧对我进行“西化”、“分化”的情况下,我们的民族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围绕民族问题进行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十分尖锐。近年来,境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和宗教问题对我进行渗透和破坏的力度加大。境内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三股恶势力在一些地区比较猖獗,爆炸、暗杀、纵火、投毒等暴力恐怖活动接连不断,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我国陆地边境线2.2万公里,其中有1.9万公里在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与15个国家接壤,有30多个少数民族与国外相同民族毗邻而居,许多民族地区几乎全部信仰同一宗教,并与境外有着广泛的宗教联系。无论是从政治斗争还是从军事斗争的角度看,少数民族地区都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我军作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坚强柱石,必须严密关注和深入研究我国的民族和宗教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我军御外稳内的职责。

从我军自身建设看,民族和宗教问题已经成为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军进行渗透、破坏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各种传媒和社会关系、民族关系,对我军进行宗教、邪教和封建迷信渗透,散布分裂思想,对我军的纯洁和稳定形成了潜在的影响。军队只有加强对民族和宗教问题的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和措施,才能有效地抵御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保持我军本色。

从我军所处的环境来看,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和宗教问题,是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和军民团结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地域上看,各民族自治地区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8%。我军有许多部队驻扎在民族地区,这就决定了军队处理好与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的关系非常重要。长期以来,由于我军正确贯彻了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军队与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的关系是好的。然而,近年来,一些地区的民族和宗教问题有了新的发展。许多部队在处理民族关系和军民关系上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因此,军队也应与时俱进,研究新形势下民族和宗教的新特点,加强和改进我军的群众工作,进一步密切民族关系和军民关系。这既是我军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要求。

军队研究民族和宗教问题,尤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把保证“打得赢”、“不变质”作为我军研究民族和宗教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军队研究民族和宗教问题,必须立足于时代,立足于我军面临的重大形势和任务,立足于为军事斗争准备服务,力求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上有所突破。第二,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创新精神研究民族和宗教问题。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是我们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理论依据。但是,新的时代变化必然带来相应的意识形态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宗教观也必须相应发展。我们面临的民族、宗教问题与过去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用新的视角、新的观念观察和认识民族和宗教领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第三,军队研究民族和宗教问题必须拓展视角。既要关注世界范围的民族和宗教问题,又要重视国际上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和教训;既要关注我国当前的民族和宗教问题,又要重视我国历史上处理民族和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要从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实际出发,运用多学科知识,研究、认识当今的民族和宗教问题。

二、重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民族和宗教问题

(一)要在参与西部大开发中重视民族和宗教问题。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对于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军队要把参与西部大开发作为在少数民族地区树立党和政府形象的时机和有效途径。特别是许多部队处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各族群众要求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十分强烈,对驻军寄予厚望,而部队在观念、信息、人力、智力等许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完全能够为少数民族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因此,各部队要主动地与驻地乡、村联系,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措施,为驻地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只有这样,民族团结和军民团结才能更加巩固,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二)要在军民共建活动中重视民族和宗教问题。军民共建活动,是20世纪80年代初军民共同创建的旨在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单位的活动。20多年来,各部队积极地在驻地开展这一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对于促进军政军民团结,推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军民共建活动更有殊意义,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凝聚军心、民心,反对民族分裂,加强民族团结和军民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应把握以下两个问题:首先,在西部民族地区,军民共建活动的重点对象必须放在广大的农牧区。这是因为,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属于农牧区,政治、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是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宗教势力和各种邪教、封建迷信等反动、腐朽势力容易滋生蔓延的地区。这些地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急需加强。另一方面,相对于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部队在广大农牧区开展军民共建,更能发挥自身的优势。从实际情况看,我军许多部队驻扎在县以下的乡镇,完全可以在广大农牧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军民共建活动必须把帮助乡、村一级抓好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作为重点内容。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是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基础。通过军民共建加强广大农牧区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使之成为反分裂、反渗透的坚强堡垒,是少数民族地区驻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

(三)要在部队思想政治建设中重视民族和宗教问题。长期以来,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一直十分激烈。西方敌对势力为“西化”、“分化”我国,加大了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进行渗透的力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境内外敌对势力已经把渗透、分裂、破坏的触角伸向了部队。他们向部队邮寄反动宣传品,利用旅游、探亲、经商等各种时机,接近、拉拢部队官兵,甚至潜入部队拉老乡、叙友情,煽动军人信仰宗教,乃至直接策反军队人员进行非法宗教活动和民族分裂活动。有的利用民族、宗教矛盾离间我军政、军民关系及部队内部的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而有些官兵反渗透、反分裂意识淡漠,缺乏应有的警惕性。这一问题直接影响了部队的政治纯洁和稳定,也给我军思想政治建设提出了挑战。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加强部队特别是驻少数民族地区部队反渗透、反分裂教育,是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要在政治上强化反渗透、反分裂的意识。要教育官兵充分认识这些问题的严重危害,使广大官兵从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持我军的性质、维护我军的稳定和纯洁、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高度,充分认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严肃性和紧迫性,克服轻敌、麻痹和各种糊涂认识,提高政治警觉性。必须要在思想上筑牢反渗透、反分裂的坚强防线。一是要对部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教育,提高官兵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辨别是非的能力。要正确认识和批判分裂势力散布的所谓“民族主义”、“民族国家”、“民族自决”、“泛突厥主义”,以及宗教极端势力散布的所谓“原教旨主义”、“泛伊斯兰主义”、“宗教圣战”等反动谬论;批判他们散布的所谓“民族压迫”、“人权歧视”、“文化毁灭”、“种族灭绝”、“资源掠夺”等反动谬论,打牢官兵反分裂、反渗透的思想基础。二是要对部队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教育,提高官兵自觉抵制宗教渗透及各种迷信、伪科学等唯心主义思想侵蚀的能力。要切实按照江主席“两个武装”的要求,进一步加大部队科学文化教育的力度,提高广大官兵的科学文化素质。在抓好现代科技特别是高科技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普及科学常识。要在官兵中弘扬和培育追求真理、实事求是、批判创新、协作共进的科学精神,培养他们用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揭穿、批判各种唯心主义及封建迷信、伪科学的能力。三是要对部队进行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教育,切实提高官兵的政策水平,切实提高官兵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的自觉性,坚决抵制各种违反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的思想和行为。四是要在组织上建立反渗透、反分裂的有效机制。建立起抵制渗透的预警机制、工作机制和工作网络、信息网络,主动加强同地方各级统战、民族、宗教、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的联系和沟通,牢牢掌握抵制渗透的主动权。严格执行军委总部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军人社会交往的监督与管理。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更要加强管理,严防宗教组织及其分裂势力和各种邪教对我军的渗透。加强网络管理和监控,屏蔽不良网站,堵住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传媒对我进行渗透的渠道。严格把好军人入口关。在新兵入伍、军校招生、从地方选调大学生干部时,都要严格政审,防止敌对势力利用这些途径在部队安插骨干。特别是要警惕敌对势力对少数民族官兵进行渗透和策反。

(四)要在军事斗争准备中重视民族和宗教问题。维护国家稳定与安全,是现实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外敌对势力一直把利用民族和宗教问题制造社会**,“分化”我国,作为其干扰和阻挠我国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手段。现实军事斗争与维护西部的安全稳定,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必须在积极做好现实军事斗争准备的同时,做好维护西部安全稳定的军事斗争的准备。一是要加强情报搜集和分析工作,密切关注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各种渗透行为。严密关注境内“三股势力”的活动情况,掌握反分裂、反恐怖斗争的主动权。二是要加强对反分裂军事斗争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和演练,提高我军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别是驻扎在民族地区的部队,应从反分裂斗争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强戒严、追剿、巷战和反爆炸、反劫持、反自杀性恐怖袭击以及边境封锁和破袭战的研究演练。坚持军事打击和政治瓦解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心理战的研究和演练,做好反分裂军事斗争的准备。三是要切实加强对重点政治、军事和经济目标的保卫和防护,防止敌人利用突袭、自杀性爆炸等各种方式进行破坏。四是要建立由军队、武警、公安、安全、兵团、民兵和预备役参加的协调机制,形成整体打击威力。

(五)驻少数民族地区的部队尤其要重视民族和宗教问题。驻扎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部队,向社会充分展示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更加重要。它对于有效地震慑敌对势力,鼓舞各族人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驻少数民族地区的部队应增强开放意识。不能因为强调保密而把部队封闭起来,封闭的结果是导致军地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和理解,既疏远了军民之间的感情,又弱化了部队对社会的教育和威慑功能。一些发达国家的军队早已把向社会开放军营作为展示军威、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重要途径。美国每年都要举行空军公众日,向群众展示其强大的空中力量。英国每年都要组织公民参观军事基地和观摩军事表演。我军虽然也组织了一些参观和观摩活动,但开放程度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把开放军营作为向社会宣传自己的重要途径。具体的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地方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有组织、有计划地邀请地方领导、群众代表和各界人士到部队参观。二是部队进行重大的军事行动,例如军事演习、外出驻训、阅兵式等,应邀请地方干部和群众观摩。三是各部队要有意识地经常为驻地群众搞一些展示我军形象的军事表演活动。要把展示形象与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结合起来。也可以参考国外的做法,由各地驻军与政府协商,利用全民国防教育日,组织盛大的展示活动。当然要处理好部队开放与军事保密的关系。对一些涉及军事机密的设施和禁区,不能随意开放参观。该保密的地方一定要保密。同时,要加强对参观者的组织和管理,严防敌特分子趁机搜集我军情报。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就一定能在开放中搞好保密。

第三篇: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中国的宗教问题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中国的宗教问题

胡岩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民族与宗教理论教研室主任、教授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中国的宗教问题。

我们分以下四个大题目:

一、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二、当代中国宗教的基本情况与基本问题;

三、当代中国的宗教法规和宗教政策;

四、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一、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首先我们给大家介绍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就是这样几句话,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2015年5月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民族工作、宗教工作都是全局性的工作,习近平强调民族工作、宗教工作都是全局性的工作。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和战略任务,各级党委要抓好会议精神的落实贯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在2016年的4月22日至23日,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又发表了重要讲话。

他在讲话中强调,做好宗教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

关于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特殊重要性,习近平指出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工作的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我国宗教工作形势总体是好的,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得到贯彻,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宗教工作法治化明显加强,宗教活动总体平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稳有序。实践证明,我们党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

总书记还提出要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他强调要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在我国,宗教关系包括党和政府与宗教、社会与宗教、国内不同宗教、我国宗教与外国宗教、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关系,要包括上面多重关系。

促进宗教关系和谐,这些关系都要处理好,处理我国宗教关系,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化党的执政基础这个根本,必须坚持政教分离,坚持宗教不得敢于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实施,坚持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要保护广大信教群众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与教规的关系,提高法治观念。

二、当代中国宗教的基本情况与问题

(一)中国宗教的基本情况

第二个大问题,当代中国宗教的基本情况,以及基本问题。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下面,我们中国的,今天中国宗教的基础情况,存在哪些基本的问题。我们给大家介绍以下的几组数据,1982年的时候,三十多年前,我们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不久,我们给大家介绍过党的1982年的(19号)文件,在(19号)文件中,关于当时中国的宗教基本情况,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

文件中说,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在我国佛教已有2000年左右的历史,道教有1700多年的历史,伊斯兰教有1300多年的历史,天主教和基督教则主要是在鸦片战争之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信教的群众,伊斯兰教在解决初约有800多万人,现在约有1000多万人,就是八十年代初的时候,主要是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少数民族人口的增加,比解放初增加了200多万,那么因为普遍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天主教在解放初约有270万人,现在已有300多万人,就是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三十多年间增加的并不是很多。基督教在解放初约有70万人,现在约有300万人,这个增加,我们从数字上一看,比天主教那是翻一翻了,从70万到300多万,天主教是从270万到300万,这个增加的不是很多,但是基督教,也就是我们说的新教,增加的就比较多了。佛教包括喇嘛教,也就是我们说的藏传佛教,在藏、蒙、傣等少数民族中,几乎还是全民信仰的宗教,佛教和道教和汉族中现在也还有一定的影响,这是八十年代初的情况。

我们再看1997年,国务院的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宗教信仰状态,这样一个白皮书,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在这个白皮书里,对于九十年代后半期中国宗教的基本情况,就给出了下面的一组数字。

中国现在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万5千余处,就各种宗教的活动场所都包括在里面。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全国范围内有3000多个,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所。下面就给出各个宗教的具体数字,佛教寺院1300余座,出家僧尼约20万人,其中藏语系佛教的喇嘛、尼姑约12万人,**1700人,寺院3000余座;上座部巴利语系佛教,我们也把它叫做南传佛教,这个佛教的比丘长老近万人,寺院1600余座。

道教宫观1500座,乾道、坤道2万5千余人。

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总人口约1800万,这个比我们刚才的数据几乎就翻翻了。清真寺3万余座,伊玛目、阿訇4万余人,天主教徒约400万人,教职人员约4000人,教堂、会所4600余座。

基督教(新教)的教徒1000万人,教牧传道人员1万8千余人,教堂1万2千余座,简易活动场所(聚会点)2万5千余处。我们看从82年到97年,就拿基督教教徒来说,97年已经1000万人了,我们在八十年代初我们的数据还是300多万人,又翻了翻。

到了2010年,又过了十多年,这个没有更加官方的数字,但是2010年的时候,这个社会科学院的世界宗教研究所有一个《宗教蓝皮书》,在蓝皮书中就指出我国基督教的,基督教徒的人数约占人口总数的1.8%,我们看女性占了7成,蓝皮书中10年8月份发布的蓝皮书指出:

近年来我国基督教徒数量在大部分地区发展较快,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基督徒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总体估计为2305万人,这是个估计的数字。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基督徒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总体估计为2305万人。其中已受洗者1556万人,占67.5%,未受洗者749万人,占32.5%。女性基督徒明显多于男性。在基督徒群体中,女性约占七成,男性约占三成。据了解,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在国内首次公布全国基督教入户调查数据,也是宗教实证研究的重大突破。下面还有受教育程度,年龄的分析,这些数字我们都可以从白皮书中能够得到。

那么中国有全国性的宗教团体一共是七个,它们是中国的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天主教和基督教各有两个,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一共这是全国性的宗教团队。那么我们看,这全国性的宗教团体就分属,我们通常说五个制度性的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

这个根据1997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状态》白皮书,我们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给大家做一个表,可以看出来,这个五大宗教活动场所的比较,数量最多的是伊斯兰教,最少的是道教。

下面的一些图片,我们可以看一看各个宗教,我们又来给介绍一下,这个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四观教堂:河南洛阳的白马寺,传说佛教传入中原地区,白马驼着佛经来的,那么这是最早建立的中原地区的一个寺庙,是洛阳的白马寺。

这是西藏拉萨大昭寺寺顶上的卧鹿祥轮,这是佛教寺院的一个有特点的标志,标志性的装饰,在寺庙顶上,西藏的大昭寺,拉萨的大昭寺,非常有名,各方来朝拜的,藏区的老百姓到拉萨来,必定要到大昭寺来,这是他们最想去,一定要去的一个地方。这是大昭寺的金顶。

西藏的甘丹寺,甘丹寺在拉萨市区以东四五十公里的样子,这个寺庙是在山顶上,它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者宗喀巴大师建立起的第一座寺庙,所以也被认为是藏川佛教格鲁派的祖寺。

南传佛教的缅寺,南传佛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巴利语系佛教,什么南传上座部,它的寺庙我们看也是很有特点的,和内地汉族地区的,汉族的寺庙和藏传佛教的寺院都是有明显的不同。

道教宫观,这是很有名的,全国这个道教宫观中很有名的这个镇岳宫。青岛崂山太清宫。

这个清真寺,我们看北京东四的清真寺,你从外面看,就是北京很有地方特色的一个四合院,从外面看。

这是北京牛街的清真寺,也是非常典型的汉式建筑,大屋檐、绿瓦,红色砌的柱子。往西到我们国家这个,向西北走,这个西宁,最大的清真寺,我们看这个样子风格就有所变化了,风格就往西,就是中亚地区的风格就有了。

到了新疆,新疆喀什,新疆的南疆,艾提尕尔清真寺。

那么天主教的教堂,北京东堂,王府井的天主堂,就在非常繁华的王府井大街,往北走一点就到了,每个星期天大门都是开的,供国内外的宗教人士进行宗教活动。

下面一个表是基督宗教的分支,在中国我们现在习惯于把基督教分作天主教和新教,东正教在中国的影响非常小,主要是在东欧,特别是俄罗斯,原来的苏联。新教,又被叫做耶稣教、抗罗宗,它是公元16世纪从基督教中分出来的,那么信奉教皇这一派,又被叫做拉丁公教、罗马公教,到了11世纪的时候,这个分离出来,那么在中国影响比较大的。这个基督宗教的两支,主要是天主教和新教,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基督宗教,如果只说基督教,那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么一般是指这个基督教的新教,这样一个表,就是让大家便于理解,基督教的分支。

(二)宗教发展带来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宗教发生了变化,一个很大的变化,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信教的人数增加了,特别是信仰基督教的人数增加了。那么各个宗教,其他宗教也有发展,你比如信仰佛教的,藏传佛教信仰者人数也在增加,那么宗教发展就带来了如下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信教的人数增加了。

其次宗教信徒的人员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人员的构成不一样了,过去可能是文盲、妇女、农村文化程度,社交与程度不太高的人占的比较大。现在不是,城市也开始有更多的人信教。

原有的宗教格局逐步被打破,原来就是我们说五个制度性的宗教,那随着东北和西北新疆改革开放,俄罗斯东正教的影响也进来了。南方一些民间信仰也兴起了,如马祖信仰等,也在兴起。

最后,各个宗教都日益显得缺乏高素质的宗教教职人员,各宗教团体领导人年龄偏高,后继乏人。现在这个问题,就是越来越突出,有的老一辈的各个教派的,享有盛誉的领导人,逐渐由于自然原因离开了,那么新的接班人也是有各种不同的问题存在,这个受教育程度不高,对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理解不深,在信教群众当中的威信还没有很好的树立起来等,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那我们从全世界的角度看,在当今世界大约70亿人口中,信奉各种宗教的人占了80%以上,大概有57亿左右,信教的人多,不信教的人少,大概的比例我们可以说是四比一,80%对20%。

那么世界宗教发展的基本情况,我们有这样一个数据,美国的皮尤研究中心,在2010年世界信教人数的报告中提出,世界人口当时是68.9亿,各种宗教徒约57.7亿,占世界总人口80%以上,无宗教隶属人数,包括无神论者,占世界总人口不到20%,不到五分之一。

其中各个宗教的占比,这个数字基督徒是21.7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32%; 穆斯林信奉伊斯兰教的16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3%; 印度教徒从数量上说1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5%; 佛教徒4.88亿,占世界总人口的7%。

但是我们看,尽管印度教徒这个人数占了第三位,它并不被认为是一个世界性的宗教,我们通常说的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并不包括印度教,尽管佛教徒的数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量是印度教徒的一半,但是佛教被认为是三大世界宗教之一。

世界不同地区,民间宗教信徒4.0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

下面还有犹太教徒1400万,其他宗教的教徒5800万等,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就是2%、1%,比例就很小了。

中国,中国的基督徒人口,刚才我们给我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数字,到了2010年,据这个中国基督教“两会”的不完全统计,中国的基督徒大约为2000万人。那比着九十年代的1000万人又翻翻了,这是个不完全的统计。另外还有人认为,中国的基督徒已经有了1.3亿,这是一种说法,未必是这么多。

近期,1910年的《宗教蓝皮书》,发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课题组作的中国基督教入户问卷调查报告,这个报告显示,中国基督徒数量在大部分地区发展较快,刚才我们给出过这个数字,2305万人,基督徒总体估计。

到了最近,到了这一两年,我有一个数字,只是介绍给大家,这个出处不便提出来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各宗教信仰者的人数合计为将近2亿人。我们想五十年代的时候,我们说中国“两个1亿多”信教群众1亿多,少数民族1亿多,那会中国人口就是个6亿左右,现在比之那个时候,人口已经翻翻了还要多,所以教徒的数量,从我们以前说的1亿多,到现在的2亿人也是可以理解的,仅是占人口的比例不变,也应该是这个数字了。

其中佛教、道教,大约为1亿人,中国还是信仰佛教的人很多,当然信仰佛教这个尺度很难来界定,究竟什么样的信仰佛教,这1亿多人,道教占的比例很小,但是佛教徒并不都是住在佛教寺庙里,有很多在家的居士,也有很多人只是信仰上,我信佛教,信奉佛教。你说他能够信奉的到什么程度,这都很难说。

天主教徒600万人,基督徒(含慕道友)大约为4000万人,这个数字又增加了很多了。伊斯兰教大约为2300万人,其中除基督徒增加较快之外,其他宗教信仰者人数总量增加趋稳,趋于稳定了。但是信教者人员构成发生变化,在非公有制经济体、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甚至党政机关中,信教的人数都比过去增加了。

中国宗教信徒的人员构成,也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大陆宗教徒基本上仍然呈现出农村信教人数多,老年人多,妇女多,文盲多的特点。我们提出这个几多,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知识分子、个体经济经营者,乃至私营企业主、青年人信教人数增加较快,存在着共产党员不同程度信仰宗教的情况。共产党员参与宗教活动、与宗教界人士建立密切私人关系的现象逐渐增多,有的党员实际上成为宗教信徒。这是党的纪律,不允许的,但是现在有的党员,包括我们看揭露出来的,有的贪官,都是信了宗教的。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原有的宗教格局逐步被打破,中国大陆主要以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新教五大宗教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各宗教的发展出现了相互渗透的趋向。藏传佛教长期以来传播于蒙藏地区,近年来向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扩展势头逐渐地增大。而天主教和基督教则开始向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局部地区的东正教活动随着中国和俄罗斯关系的增进也开始复苏。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带来了一些中国大陆以前没有的宗教和教派。各种民间信仰也日趋活跃。这些年来,就是中国原来的宗教格局逐步被打破,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各个宗教仍然是缺乏高素质的宗教教职人员,各宗教团体领导人年龄偏高,有的都已经不在了,后继乏人。一些作为宗教活动场所的寺观教堂管理不善,制度不健全,教务活动、财务管理混乱。佛教方面,少数僧人戒律松弛,生活奢靡,甚至违法乱纪,损害佛教界的形象和声誉,这个大家从我们那个各种媒体的报道中都是有所了解的。

(三)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占了全国不到10%。那么少数民族地区占了国土面积的60%以上,所以少数民族中很多少数民族,又是广大农牧民群众,普遍信奉某一种宗教,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问题,在我们国家也是,在我们的党的宗教工作中也是占有重要地位的。

我国信仰宗教的人,从总体上说是两部分,一部分是汉族,一部分是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中,无论宗教信仰者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比例,还是他们对于宗教信仰的虔诚程度,一般来说都要超过汉族。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宗教信仰自由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对于宗教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民主权利。在少数民族当中执行这一政策,还有着不同于在汉族当中执行这一政策的特殊意义。这是因为,我国的许多少数民族长期保持着宗教信仰,特别是有些少数民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信仰一种宗教;而有些宗教,例如佛教和伊斯兰教,又为多个少数民族所共同信仰。宗教信仰在这些少数民族中的影响很深,在很多情况下,宗教信仰问题是和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的,这是和在汉族地区不一样的,因此,宗教工作在党的民族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党的民族工作也要特别重视宗教工作。

那么中国少数民族信仰的宗教,在新疆和西北地区,主要的是伊斯兰教,在西藏和其他藏区,以及蒙古族地区主要是藏传佛教,在新疆,我们知道在新疆也有蒙古族,新疆的蒙古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族很多也是信仰藏传佛教的。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方面的问题大量的是涉及上述两种宗教的问题,其中主要的和大量的是人民内部矛盾,这是毫无疑问的。

涉及宗教的敌我矛盾问题,仍然也是存在的。伊斯兰教方面,少数分裂分子和宗教极端分子以维护伊斯兰教名义从事分裂国家的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东突”组织的暴力恐怖活动;藏传佛教方面,十四世**至今依然打着维护藏传佛教的旗号搞分裂活动,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其实质均已不再是宗教问题,但却增加了少数民族地区宗教问题的复杂性。

三、当代中国的宗教法规和宗教政策

第三个问题,我们给大家介绍,当代中国的宗教法规和宗教政策,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中国的宗教问题,那么中国是法治国家,要依法治国,所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宗教法规方面有了极大的进步,不断的完善。

在推进实施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我国的宗教法制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宗教法规,就改革开放以来,宗教法规从一无所有,发展到主要的宗教事务都有法可依。那么这个宗教方面的法律,一部最重要的法规,2005年3月1号,我国首部调整宗教事务法律关系的《宗教事物条例》生效。这一条例的颁布和施行,对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范宗教事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看《宗教事物条例》,这04年的11月30号颁布的,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这个条例,正式施行是从2005年的3月1号开始的,条例下面的一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到。

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信教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不信教公民)。

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应当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第三条国家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以及其他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

第四条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下面还有一些内容,就大家可以学习、领会。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那么这个从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国家宗教事务局就制定了一系列的宗教方面的规章。我们现在可以给大家列出来的,包括下面一些,你比如。

《宗教院校聘用外籍专业人员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还有一个《实施细则》,《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和登记办法》、《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和登记办法》、《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法》,这上面都是对各个宗教的。下面也有对各种专门的宗教做的这个,定出的规章,比如《藏传佛教**转世管理办法》、《宗教院校设立办法》,这个《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办法》等等,你想有的就是专门针对某一个宗教的,做了具体的规定。

2006年10月11日通过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提出,要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决定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要“加强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中国的宗教问题,不仅要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而且要着眼于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我们看十七大的时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发展,这个我们有了新的成绩,十七大和新修改的党章,确立了“四句话”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对宗教工作的根本指导地位。基本方针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渐进完善的过程。从93年江泽民提出三句话到2001年提出“四句话”,在“三句话”的后面,加上了“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再到2002年,这个“四句话”进入党的十六大报告,最后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党章,提出“基本方针”的表述,前前后后经过了14年的时间。

四、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一)为何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四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我们党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正式提出的,对于宗教工作的一个基本的着眼点。总书记在2016年4月下旬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这就是前不久,不多半年以前开的这个会,总书记说,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把握宗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教工作主动权。他的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对待宗教的正确态度,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中国的宗教问题,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段时间以来,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宗教问题大致上有三种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主张“放”,认为宗教信仰是个人的事情,有信仰总比没有信仰要好,况且宗教对社会有些好处,党和政府没有必要去管,这是一种认识。还有一种,主张“收”,认为宗教是迷信,信教是愚昧的,宗教同我们党争夺群众,必须予以压制和取缔。

第三种主张,主张“导”,认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把握宗教和宗教工作的规律,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们认为“放”“收”“导”的三种态度,三种认识相比较,“导”才是一种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

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既是个人信仰,又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族等方面紧密关联。当今世界发生的地区冲突和一些国家出现的社会动荡,背后大多有宗教的影子。

我国宗教领域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但是受到国际国内复杂因素影响,也存在对抗性矛盾和敌我矛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西方国家以“宗教”、“人权”为名,歪曲我国宗教的实际状况,抹黑我国的宗教政策;境外某些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试图“西化”、“分化”我们;“三股势力”打着宗教旗号,在我境内传播极端思想,煽动暴恐活动;**集团利用宗教进行民族分裂活动,扰乱藏传佛教正常秩序。这些情况都说明,不能对宗教放任不管,否则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宗教的存在具有长期性。宗教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我国宗教存在的根源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这种根源并没有消失。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程度以及人们的文化教育、思想认识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消除宗教存在根源的程度,所以宗教仍将长期,那么宗教问题也就会长期存在,涉及宗教的各种矛盾也会长期存在。

既然宗教具有长期性,还有众多群众信仰各种宗教,我们就要尊重宗教自身发展的规律,树立长期工作的观念,不能强行压制甚至人为消灭宗教,犯“急躁病”“激进病”。实际上,我们也做不到人为的消灭宗教,没有人能够做的到。

所以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中国的宗教问题,必须准确把握我国宗教的深刻变化。我国信教人数持续增加,这种趋势还将延续。过去信教的群众是“五多”,“五多”是哪五多?就是我们说的老人多、妇女多、农村人口多、低收入者多、文化层次低的人数多,现在则是中青年、城镇人口、高收入者、高学历者越来越多。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人口流动,信教人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口的地域分布也在发生变化。一些地方的民间信仰趋于活跃。我国原来没有的宗教也逐渐出现。这些新变化新情况,会给我国宗教关系、民族关系带来了重要影响。

古人云,“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对待宗教,既不能轻言“放”,也不能一味“收”,而是要采取“导”的态度,遵循宗教发展的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辩证思维认识,这样来对待宗教,确保我国宗教发展健康有序,使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

做好“导”的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也就是我们说的全面坚持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四句话是一个有机整体,前三句是重大的政策和原则,末一句是根本方向和目的,也是“导”的根本指向。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们引导的根本指向。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实践证明,我国宗教也只有坚持中国化方向,才能更好地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才能在社会发展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为什么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那么我们说,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宗教界在政治上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要通过推进宗教中国化,有效防范个别地区和某些派别的“去中国化”逆流,有效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坚持中国宗教,中国宗教中国化的方向,那么我们还要要求宗教界努力实现文化自觉。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我国宗教应当融汇和吸收中华文化的丰富营养,而不是照搬外国模式,照抄照搬一样也做不到,最起码你来到各种宗教,外部的宗教传到中国,你要用汉语,用中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来传教,你如果还坚持就照用外来宗教的语言,你来传教都做不到,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说应该融汇和吸收中华文化的丰富营养,不能将外国价值观奉为奉为圭臬。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鼓励他们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领广大信教群众。要推动各宗教开展宗教思想建设,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的内容,对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我们说宗教是社会的一部分,宗教徒也是国家公民,那就必须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在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享受公民权利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要求宗教界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依法管理,在法律法规范围内开展活动。任何人、任何组织在中国都要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要支持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扶贫济困,利益人群,鼓励信教与不信教群众以及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彼此尊重、和睦相处,共同促进社会和谐。还要鼓励信教群众爱岗敬业、诚实劳动,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我们既要积极,也要稳妥,因地因时因教制宜,慎重稳进,注重实效,行稳致远。特别要注意调动宗教界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推动各宗教的中国化。党和政府要善于引导,不能用强制的方式,不能搞运动,更不能瞎折腾。

要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通过保护、管理、引导、服务等多方面工作,综合施策,支持和引导宗教界在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防范和治理非法违法活动,这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注意事项

那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一要依法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要切实予以尊重,依法进行保护。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不能因为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而出现权利和义务上的不平等现象。要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保护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保护宗教教职人员履行正常的教务活动。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最大限度地把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

第二要注意加强管理,坚持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用法律规范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要把宗教治理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确保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以及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确保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干涉。要划清宗教问题与其他问题的界限,是什么性质就按什么性质处理,不要把宗教问题泛化。

要抓紧完善宗教事务法律法规,宗教领域涉及的其他社会事务,也要尽量纳入相关法律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法规调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行政,防止和纠正违规干涉宗教内部事务的现象。要在宗教界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广大信教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与教规的关系,提高法治观念,学会遵法守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不允许有法外之地、法外之人、法外之教。

第三要积极作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宗教社会作用的两重性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抑制宗教的消极作用。要支持和鼓励宗教界改革、调整教义教规中不适应我国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内容,引导信教群众坚持正信正行,发挥正能量,有效遏制宗教极端思想影响,自觉抵制境外渗透。

要支持和帮助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打造政治上可信、作风上民主、工作上高效的高素质领导班子,真正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鼓励各宗教履行社会责任,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四要引导与服务并重。要重视并帮助宗教团体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合理布局宗教活动场所,引导更多信教群众到合法场所过宗教生活。进一步做好将宗教教职人员纳入社会保障的工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关心信教群众工作生活,多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使信教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宗教问题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同经济政治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历史和现实问题相互交错,对抗和非对抗性矛盾相互交织,积极和消极方面相互作用,国内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中国的宗教问题,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必须采取特别谨慎、十分慎重的态度。

最后加强认识,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中国的宗教问题,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提高全党对宗教工作特殊重要性的认识。必须不断提高宗教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宗教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复杂性、敏感性都很强。

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学习,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和有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对宗教基本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团结信教群众能力,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本领。

共产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严守党章规定,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牢记党的宗旨,不能信仰宗教,绝不能在宗教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念。要广泛宣传党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确保宗教工作有人管、有人做,确保党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决策部署真正落实到位。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今天我们学习这样一个题目,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中国的宗教问题,讲了四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二、当代中国宗教的基本情况与问题;

三、当代中国的宗教法规和宗教政策;

四、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今天的这一次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再见。

第四篇:对核污染问题认识及处理

环境科学导论

题目:对核污染问题认识及处理 院系: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指导老师:袁绪英老师 学生姓名:顾旭

二零一五年一月

对核污染问题认识及处理

姓名:顾旭

学号:

(华中师范大学

城环学院

地科三班)

摘要: 核污染已成为全球十大环境难题之一,成了人类摆脱不掉的阴影。随着科技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现代的人类活动产生大量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有毒有害的核废弃物,如何处置这些废弃物是社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一旦处理不好,轻者引起争端,重者危害未来几代人的健康安全。冷战结束后,各国对最终如何妥善处理源源归来的核武器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由于核材料未来走向尚无着落,当今世界人类仍处在核污染和核扩散的严重威胁之中。本文旨在环境国际化大背景下对核污染衍生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 核污染

危害

去除方法

相关法律

Abstract: Nuclear pollu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world's ten biggest environmental problem, doesn't get rid of the shadow of huma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inuously improve productivity, modern human activity to produce a large number of poisonous and harmful to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of nuclear waste, how to dispose of these wast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oblems need to solve society.Once the processing is not good, light person cause disputes, the person that weigh to endanger the safe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of health.After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for finally how to properly handle the back flow of nuclear weapons is not yet come to an agreement.一、前言

核污染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产生核泄漏甚至爆炸而引起的放射性污染。其危害范围大,对周围生物破坏极为严重,持续时期长,事后处理危险复杂。1986 年 4 月 25 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爆炸时泄漏的核燃料浓度高达 60%,且直至事故发生 10 昼夜后反应堆被封存,放射性元素一直超量释放。不仅如此,由于放射性烟尘的扩散,整个欧洲也都被笼罩在核污染的阴震中。临近国家检测到超常的放射性尘埃,致使粮食、蔬菜、奶制品的生产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核污染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心理上的不安和恐惧更是无法统计。由此可见,解决核污染问题是影响 21 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而探讨有关跨国核污染的相关国际法问题保证核安全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最近的核事件

2011 年 3 月 11 日,在日本中海岸发生了里氏 9 级大地震,同时引发了海啸,这两个严重事故的叠加造成了福岛核电站的事故。3 月 13 号,也就是事故发生 33 小时以后,被定为核事故四级,后来随着情况不断恶化,由原来的核事故四级提升到七级,这是核事故中最高的一级。核七级事故到目前为 止只发生了两次,一次是切尔诺贝利,一次就是福岛

二、认识核污染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许多国家为了增强自己国家的世界地位,相继进行核武器试验,与此同时也建立了许多核电站,这些生产活动产生的核废料使当地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承受了巨大苦难。因此环境核污染问题也成为了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众所周知,核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是巨大的,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进行核技术研究以来,建立了专门的辐射防护机构,专门对从事核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保护,随后又建立了环境核污染检测机构。到了 80年代,我国参照国际标准完善了前几十年制定的一系列法规,在核污染的管理和控制上做到有法可依,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各方面都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不容乐观

2、核污染物的来源

核污染的来源主要:有核武器爆炸;核反应堆的核产物及核废料;医学及科研和工业料;位计及探伤机生产及应用四种(1)核武器爆炸

核武器爆炸是核污染最大的来源,大量放射性物质在核爆炸时产生,爆炸的过程中这些放射性物质迅速扩散到周围的环境中,而放射性物质的巨变和裂变产生的辐射又会使其周围物质活化为放射性物质,尽管大多数核污染物的半衰期比较短,但是仍会在环境中留下半衰期较长的污染物,使其在环境中持续污染几十年甚至更久,核武器爆炸时产生的污染并不局限于周围的几十里,污染物能够进入大气环流经过一定时间污染全球,也可以通过水和食物链对人造成伤害

(2)核反应堆的核产物和核废料

各科研、医学及工业应用部门所需的放射性产品都是由专门工厂生产的,生产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核废料;核电站及其他反应堆也会产生大量核废物;原则上这些过程都是完全封闭的,只有在停堆换燃料时才把这些废料取出,然后对这些废料进行综合处理。上述过程的任何泄露都会成为核污染物的来源;例如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堆心毁坏、部分厂房倒塌,导致大量强辐射物质泄漏,其周围的 4300 多个城镇和村庄遭受核污染,大约有9300人死于核污染引起的癌症。(3)医学和科研

医学上一类放射性核素用于检查人体疾病,另一类放射性核素用于治疗人体疾病,在操作过程中都会对环境造成核污染;科研使用放射性核素主要用来做同位素示踪,整个过程中都存在核污染的可能性,所以现在在科研中应使用放射源密封性较好的各种设备

(4)工业料位计和探伤机生产及应用

料位计的工作的正常运行主要依靠同位素源向探测器发送y射线,而在探伤机的工作过程中会产生 x射线,虽然生产和使用料位计和探伤机的放射源密封性均较好,但在放射源的装换、运输、废源处理等方面都存在造成核污染的可能性。另外,目前工业废料中天然放射性物质的富集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这也是 一个重要的核污染来源。例如在石油开采和燃煤电站中,排出的废渣中放射性物质逐渐累积,如不加强管理并采取一定措施,也会对环境造成伤害

三、核污染的主要特点

“核污染”是“放射性核素污染”的简称,是指天然放射性核同位素以及人工合成核同位素在环境中扩散的过程。核污染的特点主要有持续性:稳定性、累积性

公众无感知性

持续性

核污染是人类生产活动产生的物理性污染当中最严重的一项,与其他物理性污染相比,核污染最大的不同就是其持续性,而一般的物理性污染都是即时性的。如噪声污染等,当其声源消失时,对周围环境的噪声污染也立即消失。而核污染不会随着爆炸结束和反应堆的停堆而结束,放射性核素都有其固有的半衰期,不同的核素的半衰期不同,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千年不等。它们一旦产生短期内就不会消失,遵循不同核素内在的固定衰减速率。这一特性与化学污染有类似之处,即使污染源已经不存在,但是化学污染物不会立即消失。

稳定性

这点与化学污染不同,化学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可以被降解或者与其他化学物质反应从而使其毒性降低。但是对于核污染物自然条件无法改变其毒性,人类目前无法通过物理手段消除核污染物的毒性。

累积性

核污染对人类及生物的影响还具有其他污染所不具有的累积性。一般性的物理和化学污染都不具有累积效应。例如,把噪声降低到一定分贝值以下,噪声不会因为声源的持续存在而累积起来产生伤害;化学毒物的摄入量低于一定值时,一般不会造成伤害,也不会因为接触时间长或者摄入次数多而产生伤害。根据前人的研究已经证明,核污染对人体和生物的危害具有明显的累积效应,尽管人和生物自身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但是对核污染物的抵抗力比较弱。如果人的身边或者体内长期接触很少剂量的核污染,极可能因为核污染物的累积效应产生危害。

公众无感知性

不像物理和化学污染物那样具有颜色、气味、震动,人们可以通过看,闻和触觉来察觉其存在,而核污染物人类的任何器官都无法发现其存在,只能一直受害

四、对核污染问题的处理

(1)防治对策

增强公众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首先大力宣传放射性污染物的危害性,提高人们对放射性污染的认识,了解其危害,使他们普遍接受尽可能不使用放射性核素的观点。对管理放射性核素生产、运输、使用、保管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削减核 污染源,加强综合管理

从上面讨论核污染的来源可知核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核武器的爆炸,所以首先要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国际社会,避免各国为了增强自己国家的世界地位研发核武器,核武器大国要削减核武器。其次为了防止核武器的扩散,各国要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要求合理的设计核电站,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要采取最严密的密封措施,从而保证放射性核污染物能够很好的密封起来,不泄露出来;即使发生意外状况或者自然灾害也能够保证污染物不外泄。另外,核电站废料处理设施和工厂的建立都应当和核电站的建设保持一致,要尽量回收,把排放量降到最小,不给人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加强各处理技术的联合使用

为了减轻污染和节约成本,对污染十分严重的设施可以进行压缩处理;对于可以焚烧的核污染设施进行焚烧处理;对于污染十分严重的土壤可以将其铲去;对于污染相对较轻的土壤可以采用深翻的方法。总之为了降低污染,节省成本,应当尽可能地把各项技术结合在一起联合使用

(2)去除方法

物理法:

吸尘法

用真空吸尘器吸除降落在物件表面上的污染物。此法简单易行,但对固定性的核污染去除的效果较差 机械擦拭法

利用特殊设计的设备对不复杂污染面进行远距离擦拭或打磨,并配备排气净化系统除去擦拭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高压喷射法

利用高压喷头射出水或者蒸汽,用机械力破坏污染层,压力可高达1000kg/cm2。也可在水或压缩空气中加人氧化铝、碳化硅、钢、玻璃等磨料,用磨料冲刷受污染表面,达到去污的目的。但这些磨料不但会损伤设备表面,而且会造成二次污染。

化学法

电化学法

该法将去污部件作阳极,电解槽作阴极,在电流作用下污染表面层均匀溶解,污染核素进人电解液中。此方法去污效率高,电解液可重复使用,二次废物量少,可用于结构复杂部件去污,可远距离操作,在1000一2000A/m3灯时电流下可使部件表面光滑均匀,但费用大,需严格控制操作,不能对非金属部件去污。物理一化学联用法

该法利用化学药剂的溶解作用加之机械力去除放射性污染物,相对单一的方法效果要好得多。

生物法:

微生物清除方法 根据前人的研究表明,许多微生物在经过一定的处理后对放射性核素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够降低放射性核素的污染。因此可以将一些核污染物转移为液相,或用微生物进行吸收处理,或者通过基因工程研发出能够大量吸收放射性核素的微生物,从而清除放射性核污染物。另外已有研究表明,如菠菜、青菜等植物可以 富集环境中的铀

(3)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核安全领域内的国际立法 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核安全在全世界范围都得到高度重视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组织与督促下,20 世纪 90 年代出现了核安全国际体制化管理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条约获得通过。

跨国核污染与国家生态安全

国家生态安全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意义的现代国家安全观。它既与国家军事安全、国家经济安全、国家政治安全、国家社会安全等共同构成国家安全体系

外层空间环境防止核污染的国际法律保护

《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简称《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1963 年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是第一个涉及空间环境保护的条约

核污染发生后的援助、协助、救治和救助制度

援助制度是指中央对地方、其他行政区域对受灾区域、外国对受灾国提供应急资金、物质和技术力量的规则的总称

建立国际环境损害赔偿基金制度

基金组织的建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致害者巨额赔偿所带来的财政负担,为受害者提供充分的赔偿,从而有利于国际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谭大刚 *环境核辐射污染及防治对策

沈阳师范学院报 1999

2、谯华,周从直,谢朝新*核污染的危害及其去除方法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07

3、地球的健康令人不安.中国环境报,2002 年 6 月 1 日.第 1 版

4、冷瑞平.核安全公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含义.辐射防护通讯,1995,2:

5、赵国清.外国环境法选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32-134.

第五篇:如何认识和处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如何认识和处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真正的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这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的定义。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与此同时,我们对健康也越来越关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我们不可避免的想要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偏差。特别是我们大学生,可塑性很强又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人一生中,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会遭遇一系列新的问题,都会遇到一些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新矛盾。人类成长智慧启示我们:成长中的矛盾,正是推动我们进行新的学习、获得新的适应能力的力量,本篇将择要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问题。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健康观、人生观,能掌握正确理解社会、文化与自我的方法,学会有效筹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尽快适应环境,接受新的挑战,以清醒的认识、积极的心态、顽强的意志走向成才之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如今的大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满着色彩浪漫的情感,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心理问题和冲突。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对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

心理健康是由心理卫生的概念延伸过来的。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卫生则是指一切维护心理健康的活动及研究心理健康的学问。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健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现在大学生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存在着很多的心理问题。为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状态,大学生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①适度运动、②全面均衡适量的营养、③保持心理健康、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⑤适时干预。

下载党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党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大学生对宗教问题认识情况的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大学生对宗教问题认识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 前言 宗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意识,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宗教问题是世界各国都必须认真研究和妥善处理的,影响人类历史的重......

    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新疆宗教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新疆宗教问题的调查报告 作者: 刘仲康韩中义 古丽夏 新疆是我国多宗教、信教群众较多、较集中的一个地区。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和改革的深入,新......

    民族和宗教问题[精选合集]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

    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新疆宗教问题的调查报告(推荐5篇)

    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新疆宗教问题的调查报告.txt丶︶ ̄喜欢的歌,静静的听,喜欢的人,远远的看我笑了当初你不挺傲的吗现在您这是又玩哪出呢?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新疆宗......

    内蒙古地区宗教问题 文档[合集]

    论内蒙古地区民族的宗教问题 内容摘要:内蒙古是多宗教的民族地区,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内蒙古地区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

    民族团结及宗教问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与宗教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的( A ) 。 A、职责和义务 B、应尽的职责 C、应尽的义务 D、神圣的职责 2、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

    党课心得体会-宗教问题专题

    宗教问题 今天徐老师给我们讲了一堂关于宗教问题的课。内容很精彩,也很有用,大家听得很认真。 徐老师先从宗教的定义说起,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

    认识党

    认识党、拥护党、融入党 敬爱的党组织: 我很高兴能被推荐去上党课。经过党校培训,我在思想上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比较全面系统地认识,并在内心树立了共产主义信念。同时,我也意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