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13课 爱心小天使(简案)
2008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品德与社会》上教版一年级上《爱心小天使》教学设计
第13课 爱心小天使(第一课时)
徐汇区高安路第一小学 汤捷
【教学目标】
1、懂得家人之间友爱互助、和睦相处能给家庭生活带来温馨;
2、知道基本的家庭礼貌用语,并初步学会恰当使用;
3、学做爱心小天使,能关心家人,尊重家人,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尝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自己的行动为家庭添欢乐。
【教学重点】
学做爱心小天使,在言语和行动上为家庭添欢乐。
【教学难点】
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尝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自己的行动为家庭添欢乐。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学说基本的家庭礼貌用语,通过听听、看看的方法,懂得家人之间友爱互助、和睦相处能给家庭生活带来温馨。创设家庭生活中的情景,进行方法指导,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中让学生说说、做做、唱唱、演演,有效实现资源共享,让学生懂得要从言语和行动上为家庭添欢乐。
【教学过程】
活动一、看照片,初识爱心小天使
1、走进教室,熟悉环境,引出丁丁。
2、认识丁丁的家人,感受温馨的家庭生活。(1)媒体演示,认识丁丁的家人。
(2)思考:为什么照片上的人笑得那么开心?(3)游戏:照镜子。(4)感悟,引出爱心小天使。
(说明: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兴趣,还原生活。在本环节教学中,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看丁丁的照片,让学生初步回忆平时生活中相同的经历,为下个环节作铺垫。通过照镜子的小游戏让学生感悟到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是互相影响的。)2008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品德与社会》上教版一年级上《爱心小天使》教学设计
活动
二、说故事,走近爱心小天使
1、媒体演示,看一张特殊的笑脸。
2、听照片背后的故事。(1)学生自己回忆。(2)分享照片背后的故事(3)交流,评价。
3、师归纳小结.(说明:课前通过家长收集了学生的笑脸,课内进行展示交流,可以让学生懂得这些行为就能给家庭添欢乐,生活中其实已经有了一些为家庭添欢乐的行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明白这就是爱心小天使的表现。)活动
三、做游戏,学做爱心小天使
(说明:用儿歌串起教学环节,设置生活中的常用情景,有具体的方法指导,让学生说得清,学得实。)情景
1、起床。
(1)学着说“早上起床问早安”。(2)学习叠被子。
(说明:根据课前调查,班中大部分学生不会叠被子,也没有主动叠被子的意识。所以本环节设计了学叠被子的活动,目的是要让学生知道,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从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情景2、上学
(1)“背书包”的两难选择。(2)学着说“上学离家说再见”。(3)唱一唱:《上学歌》
(4)讨论:还有哪些自己的事情是可以自己做的。
(说明:根据平时的观察,不难发现,现在大多数孩子的书包都是家长背的。有的是因为没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有的是因为家长的坚持。本环节设计了一个两难的选择,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家人们少操心,就能为家庭添欢乐,就是一种爱的表现。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设计放松的环节,唱唱跳跳《上学歌》,活跃了课堂气氛。)情景3、放学
(1)反馈自己背书包的情况。(2)初步学会与家中老人沟通。
(3)学着说“回家及时报平安”、“外出之前打招呼“。
(说明:关于自己背书包,课内不但指导,还要当场反馈,课后更要关注,所以2008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品德与社会》上教版一年级上《爱心小天使》教学设计
进行课后跟踪评价,期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老人沟通也是构建温馨家庭的重要内容,到了二年级有专门的教学内容,因此本教学活动中不作具体指导,只是让学生感受到,如果把快乐的事情与老人分享,就能让他们也感到快乐。)情景4:妈妈下班回家
(1)指名做一做:开门、倒水等。(2)行为指导:捶背。(3)跟唱歌曲:《我的好妈妈》
(说明:爱妈妈的表现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还要有具体的行动,本环节就是给学生一个知行统一的机会,并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让学生不但会说会唱,还要会做。跟唱歌曲,加深认知,给学生活动放松的机会。)情景
5、吃饭
(1)学做:摆碗筷等。
(2)学着说“先吃完饭说慢用”。
(3)交流:还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小家务。
(说明:在学校里吃饭学生都是自己擦桌子、准备碗筷,自己端汤的,这里的一些行为指导是让学生明白,回家后也能跟在学校里一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情景
6、准备睡觉
学着说“睡觉以前道晚安”
四、化行动,争当爱心小天使
1、引读儿歌。
2、小结,布置课后评价,提出行为要求。
(说明:儿歌中提到的都是家庭礼貌用语,让学生完整地跟读儿歌,巩固认知。根据学生实际和学习活动的情况,开展针对性的评价,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
【训练与评价】
教师应该在实践活动中时刻关注到每个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情景体验是教学的主要模式,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时刻关注孩子习惯的掌握情况,及时把握课堂生成。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学做爱心小天使,能关心家人,尊重家人,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尝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自己的行动为家庭添欢乐。教师选取了学生生活中几个比较集中的需要指导的情景体现方法的指导,例如叠被子、摆碗筷等。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不要急着指导和点评,先让学生说说做做,利用好原有的生活经验,及时给予鼓励、支持与帮助,让学生去发现、体会和感悟。还要注重不同形式的评价,发挥学生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先来评,教师再做补充,并设计评价表,开展针对性的评价,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
第二篇:爱心小天使
我把梦慢慢的托起
四会市东仲泰小学 五(2)程凤璇
期待知心人的慰籍 他悄悄的来了 又静静的走了 甚至没有听到任何感激的话语 我在记忆中寻找 寻找着他的影子 这次他却没有来 可爱的天使啊 或许他正在为着别人奔忙
AI
XIN
XIAO
TIAN
SHI
NN NN
助人为快乐之本。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助人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爱是生命的火焰, 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每有患急,先人后己。人生是花,而爱便是花的蜜。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
N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爱心是光, 照溶寒冬的雪; 爱心是雪, 滋润土地的水;
1
爱 心
爱心是海, 包容一切过错。
第三篇:爱心小天使
一年级第一学期《品德与社会》 13 爱心小天使
教学目标:
1、知道基本的家庭礼貌用语,并能恰当使用。
2、学做爱心小天使,以实际行动为家庭添欢乐。
3、懂得家人之间应互相关心,和睦相处。教学重点:
恰当使用基本的家庭礼貌用语,以实际行动为家庭添欢乐。教学准备:爱心树、媒体课件、爱心小纸条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我的好妈妈》。
师:想认识歌曲中这个当妈妈下班回来就请她坐下,并为妈妈端上一杯茶的小朋友吗?今天老师把她请来了,你们看!(飞入:爱心小天使)
2、师:让我来听听她的自我介绍,看看她是个怎样的孩子?
爱心小天使自我介绍。
3、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非非是个怎样的孩子?(有爱心)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所以,非非还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呢!(出示:爱心小天使)指名读
4、揭示课题:
13、爱心小天使 齐读
【设计说明:利用歌曲,图文介绍等让学生对“爱心小天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面的行为指导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指导使用礼貌用语。
1、师:是谁给她起的这么好听的名字?我们来听一听非非妈妈的介绍吧。
2、师:你听到了什么?(生交流)随机出示儿歌.3、师:是啊!我们要成为爱心小天使,就要做到说话有礼貌(板书:说 有礼貌),齐读儿歌。【设计说明:把儿歌的内容编成故事,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了解在家庭中如何使用礼貌用语。】
4、明辨是非,指导行为
(1)师:现在有一些小朋友想成为爱心小天使的好朋友,让我们来为小天使把把关,看看他们成为爱心小天使的朋友是否合格?(2)媒体出示:(玲玲起床图)
师:她成为爱心小天使的朋友合格吗?为什么?
谁愿意给大家演示一下(师生配合)。(3)媒体出示:(小莉上学图)
师:她成为爱心小天使的朋友合格吗?为什么?那么该怎么说呢? 谁愿意来帮帮她?邀请小朋友一起演一演。(4)媒体出示:(丁丁放学回家图)
师:他成为爱心小天使的朋友合格吗?为什么? 谁愿意来帮帮他?邀请小朋友一起演一演。
(5)媒体出示:(明明外出玩图)
师:他成为爱心小天使的朋友合格吗?为什么外出之前要打招呼呢? 让我们向明明学习,谁来表演一下。
(6)找好朋友选择一幅图演一演。交流,老师来当解说员。小朋友的一天开始了……
(7)师:小朋友们判断得正确,表演得也很棒。为了奖励你们,你们的妈妈为你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哟,小朋友先吃完了,你该说什么呀?——大家请慢用(出示)。
晚饭吃完了,该睡觉了,让我们跟爸爸、妈妈说——晚安!(8)师小结。
【设计说明:通过辨析,巩固知识。通过表演,指导正确的行为,学会恰当使用礼貌用语。】
三、讨论交流,正确导行
1、师:老师现在要奖励大家,听一首好听的歌曲。播放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2、小乌鸦爱妈妈,它是怎么做的?(板书:做)
小乌鸦叼来虫子喂妈妈,真是一只有爱心的小乌鸦呀!
小动物都知道要尊敬长辈,孝敬长辈,我们人类是否应该做得更好?那么,我们该怎么行动呢?(板书:有行动)
3、师:现在爱心小天使说要在我们中间找朋友,你们想不想成为她的朋友?(1)媒体出示:父亲出差图
师指导:仔细看图,说说爸爸出差后,你会怎么做呢?(随机板书:自己的事自己做。帮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2)媒体出示:父母吵架图 奶奶生病在家图
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幅图,讨论当爸爸、妈妈吵架时或者奶奶生病时,自己应该怎么做?(3)媒体出示:(想象部分)
当妈妈过生日的时候,我会…… 当爸爸在做饭的时候,我会……
当我独自在家,天下雨了,我会…… 当……时候,我会……(4)师小结。
【设计说明:通过讨论交流家庭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让学生学会遇事该如何行动。】
四、联系实际,提出要求、师:现在,看看我们的爱心小天使对大家有什么新的要求呢? 提出要求:回家对家人说一句话或做一件事,表达你的爱心。学生交流。
师:现在就请你们把这件事或这句话写或画在爱心条上,贴在爱心树上。(配音乐,学生写。)
实物投影,学生交流,贴在爱心树上。
2、指导完成《评价表》。
【设计说明: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设计《评价表》,把课内学习延伸到实际生活中,通过长期的训练巩固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板书:
爱心小天使
说早上起床问早安,上学离家说再见。外出之前打招呼,回家及时报平安。先吃完饭说慢用,睡觉以前道晚安。
做有礼貌有行动自己的事自己做。
帮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第四篇:我当交通宣传小天使(简案)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我当交通宣传小天使
执教者:平西小学陈瑞琼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2、初步认识各种交通信号、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工具。
3、提高语言表达、收集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收集有关交通知识的资料,加深对交通安全知识的认识。
三、活动过程:
(一)引入:
1、请同学看图片,思考:看了图片,你想说什么?
2、交通事故确实“猛于虎”。据统计,安全事故中交通事故发生率是最高的,伤亡人数也是最多的,所以我们要做个文明的交通参与者。现在就请同学们一起做“交通宣传小天使”,为我们的交通安全保驾护航。
(二)实践活动一:说一说,记一记。
1、认识交通信号灯。
(1)说一说:交通信号灯有哪些?可分为几类?
(2)出示几种信号灯的图片让同学们认识。
(3)出示事例让学生担当小交警指出违反交通规则的人错在哪里。
2、认识交通标志。
(1)出示卡纸简单介绍交通标志的分类。
(2)学生点击课件介绍几种交通标志。
(3)出示图片考一考学生对交通标志的认识。
3、认识交通标线。
(1)介绍交通标志的分类。
(2)出示交通标线的图片考考学生。
4、认识交通工具。
(1)交通工具有哪些?
(2)搭乘时要注意什么?
(三)实践活动二:演一演交通手势信号
请八名学生演示交通手势,全班同学说出表示的意思。
(四)实践活动三:我是小法官
1、出示图片,学生判断图片里的人们做法是否遵守了交通规则。
2、齐读“小学生主要该遵守的交通规则”。
3、老师小结:文明出行,关爱生命,让我们一起做个宣传安全的小天使。
(五)齐唱《交通安全拍手歌》
(六)实践作业:写体验日记: 把你在这次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
第五篇:《爱心小天使》教学
1、懂得家人之间友爱互助、和睦相处能给家庭生活带来温馨。
2、知道基本的家庭礼貌用语,并会恰当使用。
3、学做爱心小天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庭添欢乐。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言语和行动上能真正成为为家庭添欢乐的爱心小天使。
教学过程:
一、表扬信引入,揭示课题
1、老师这儿有一封家长来信,我给大家读一读。
2、听了这封信,你觉得信中这位小朋友怎么样?
(懂事、听话、有爱心、能干......)
3、这真是一位有爱心的好孩子,那么,你们想不想成为像他那样的爱心小天使呢?
(揭示课题)
二、创设情景,感受爱心
1、(播放录像)
故事一:妈妈下班回家了,小女孩递上一杯茶水,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妈妈开心地抚摸着小女孩的头。
故事二:奶奶累了,躺在沙发上休息,小男孩轻轻地为奶奶捶背,奶奶笑了。
配合《我的好妈妈》这首歌曲,向学生呈现爱心小天使的两个方面。
2、讨论:在家里应该如何以实际行动来做个爱心小天使。
三、辨别是非,加深认识
1、出示图一:早晨,正在起床的小女孩对进入房间的妈妈笑着招呼:妈妈,早上好!
2、出示图二:在校门口,小女孩没有向送他的爸爸说一声再见就自己走进学校了。(辨析后,适时出现儿歌第一句)
3、出示图三:放学回家了,奶奶给小男孩开了房门,他嚷嚷着:让开,动画片要开始了!就冲进房间,看起了电视。
4、出示图四:做完作业的小男孩拿着滑板车对爷爷说:爷爷,我出去玩一会儿,马上回来。(辨析后,诵读儿歌第二句)
四、创设舞台,展现精彩
分角色表演。学生小组或师生之间按小舞台情景或学生自创的情景表演爱心小天使。
4、爸爸出差以后,我会......5、家里有人生病的时候,我会......6、家人争吵的时候,我会......7、当......的时候,我会......五、表表决心,互相促进
1、小组讨论:在家里如何以实际行动做个爱心小天使。
2、将打算为家人做的一件事情写在爱心卡上,并张贴在黑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