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进新课程 用好新教材
走进新课程
用好新教材
——苏科版数学实验教材培训讲座提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正向纵深发展,为了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用好新教材,有必要认真思考有关课程改革和教材使用的若干问题。
一、从教育的社会功能看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当我们走进新课程的时候,如果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那么就难以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投身改革的自觉性。
众所周知,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就是要为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人才。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教育就是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这实际上就把教育的社会功能定位在“传承文明”。走进21世纪以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传承文明”,更需要“开拓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增强民族创造能力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传道、授业、解惑”这种传统的教育功能,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基础教育课程应当进行改革。
当今,“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等理念已经为人们普遍接受。对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当有一种“职业敏感”——这些理念预示着基础教育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过去,人们习惯于把人生分为“读书”和“工作”两个截然割裂的阶段,而“终身学习”的理念则要求人的一生要不断地“学习”。这样,基础教育就面临着一种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使学生在离开学校走上社会的时候,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也就是说学校教育不仅要管“当前”,而且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因而,基础教育的课程必须进行改革,教学活动也应相应地采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新课程应当确立的基本理念
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反映了正确的或错误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成功的先导和保证。
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实验的过程中,确立以下的教育理念是必要的:
1、教育的本质是使学生得到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应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这里,我们有必要思考、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教育可以使人得到什么样的发展?(2)人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主要依靠什么?(3)课堂教学的教育价值是什么?
2、教学活动是学生积极参与并不断获得发展的过程,学校和教师应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思考:为什么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怎样才能成为主体?)
3、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思考:如何实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转变?)
4、学科(数学)教学不是学科知识技能的教学,是学科活动的教学。
任何新的教育理念的真正确立,不是仅仅“懂”了、能说了;而是要“会”用这 些理念指导实践、改革教学;并在不断的“悟”的过程中,把这些理念转化为自己的 思想。
三、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的特点简介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苏科版数学教材根据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于2003年10月通过教育部审查。
1、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详见科技出版社的教材介绍,下同)
2、教材的体系和结构
3、教材的主要特点简介(1)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为主线(2)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3)注重引导学生“做”数学
(4)注重“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
(5)注重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标准》的理念
四、新课程、新教材呼唤课堂教学改革
任何教育教学改革,只有在学校里、在课堂里、在教学活动中切实地进行着,必须有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认真探索,才有可能真正取得成功。
1、认真理解、深入钻研教材,有创造地用好教材
课堂教学应是教师在理解、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理解和钻研教材,特别要注重弄请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思想。比如,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情景?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后,如何进行恰当的引导以达成目标?只有以此为“基点”,才能拟定一个好的教学方案。
教师对教材的“再创造”,突出地表现为两点:一是选择更好的、更切合所教班级学生的教学材料(比如,如果课本中使用了城市生活中的素材创设情景,农村的学生不熟悉,那么教师应当努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寻找相应的材料);二是把以文字形式呈现的教学内容转
化为生动有趣、富有实效的教学活动。
2、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
必须指出:课堂教学的模式不应是惟一的,更不能是僵死的。适应新课程、新教材的课堂教学模式,至少应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的生活,又必然引导到学科的本质,处理好“生活化”与“学科化(数学化)”的关系;
(2)课堂教学的目标真正多元化,特别是能把“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目标有机地融合在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形成过程之中;
(3)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富有个性地学习(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关系);
(4)教师由教学活动的“主宰着”、“指挥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5)课堂教学应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为惟一目标。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聚焦点”,就把握了课堂教学的本质。
五、课堂教学改革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1)实施新课程,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时间?在新课程的实验阶段,师生对“教与学的方式的改变”必然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因而 发生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的情况是难免的。
(2)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应当多大?
学生探索空间的大小,取决于教师所设计“问题”的难易程度。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必须给学生的探索活动以足够的“自由度”。如果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时自己暗暗地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并要学生达到它,那么这样的“探索”活动就会妨碍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甚至在实际上成为了另一种形式的“注人”。
(3)“传统教育”的优势如何继承?
(4)“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会不会使一些学生的学习更加困难? 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但这种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考虑到大班教学的现状,以及一部分学生由于在知识技能、能力和人格方面实际存在着缺失,他们难以进行有效的探索活动,那么这些学生的学习有可能更加困难。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更多地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真正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比如,当组织全班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时候,教师应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以鼓励和具体的帮助,使他们也能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又如,课外作业是否可以有不同的“层次”;再如,测验、考试应当允许和鼓励学生“重考”(复反馈)等等。
(5)课堂教学的改革与评价的改革如何协调? 评价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有差异的发展,在各自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在各个方面的发展;
评价的目标是否真正多元化,特别在非知识技能领域里的评价(如成长记录袋等); 评价的方式是否真正多样化(比如,推迟评价的方法等);
考试(特别是终结性评价的考试)如何切实地按照课程标准的理念来命题。
(6)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用“学科的眼光”看世界,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相关素材,积极开展学科的“课题学习”活动;逐步创造条件开发校本课程; „„
第二篇:走进新课程用好新教材
走进新课程 用好新教材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教育也在不断改进,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全球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课程改革便成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自然而然地走进了新课程的改革中,走进了新课程的实施中。新课程的实施改变着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更融入生活,我们的学生也更富有个性。
一、语文教学更趋生活化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于追求语文学科严整的知识系统,过于追求知识的的传承,过于强调统一、集中,把自己孤立、封闭起来。要革除这些弊端,就必须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美国教育家毕特?科勒涅指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而新课改下的语文教材就是这样更趋生活化,就是这种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要呼唤生活的回归,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走向。
首先,要有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传统的课堂环境过于强调了学习的功能,忽视了温馨的乐学环境。而生活化的课堂环境,可以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如:在学习《自选商场》一文时,把课堂布置为商场式,小朋友扮成顾客和售货员,要学的生字和词语就是商品,在这样的环境里,小朋友们尽情交流,主动合作,怎么会不思潮涌动呢?而此时的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孩子们的伙伴,孩子们个个神采飞扬,活力四射。其次,将课堂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中,用生活的理念来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新课改下的教材非常贴近儿童的生活,但是儿童活动区域的局限,生活的积累相对贫乏,我们作为老师在教学时就需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进行链接、拓展。例如,《美丽的小路》一文,重点是让学生知道要保护环境,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小学生大都没有意识到垃圾来自哪里。于是,我就让孩子们作调查,调查的内容是:
1、我们来学校走的路美丽吗?
2、路上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
3、你以后会怎么做?
小朋友兴趣盎然地去调查,更加具体地了解到原来我们生活的环境和自己是那么的重要,都纷纷表示要从我做起,保护自己生活的环境卫生,不再乱扔垃圾。小朋友在学习中参与了生活,学习的兴趣更浓了。如学习“春天”一文时,为了更好地引导小朋友走进春天,我就让小朋友在课余用眼去欣赏,用耳去倾听,用心去感悟春天,并让小朋友用日记写下来,还在每周四的班会课上举行“日记展示会”。这样一来,既引导小朋友关注了生活,融入了春天,还培养了小朋友的语文能力。
再次,方法上有所创新。语文课的活动主要方式是听、说、读、写及其综合。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自主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我们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如通过看、做、唱等方式,让小朋友把有利于语文学习的非本性活动方式统统拿来。例如,在春天里,让学生在课堂上走出教室,去观赏校园里的迎春花、桃树,亲自观察它们分别是怎样开花的,色彩如何,形状怎样,这样为学生学习课文铺设了台阶。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唱一唱春天的歌曲《嘀哩、嘀哩》、《小鸟、小鸟》等。又如,在学习《夏夜多美》一文,让小朋友入情入景演一演,在玩中学,学中玩,体会到了原来助人为乐是最美的,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自己去吧》一文后,让小朋友去生活中做一做自己很想做但又没有信心做好的事,体会到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二、在角色转变中放飞学生的个性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是知识进入接受器的手段,教师拥有了绝对的权力,学生必须服从。新课程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努力转变角色,怀着一颗平常心,带着微笑走进课堂,由过去的“统治主宰者”“支配者”“直接知识传授者”“主讲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领者,与学生真诚面对,和学生共同营造一个温馨、静谧、安详的环境,真正让学生去自主参与,做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新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的核心和关键之一。“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我能学”,让学生尽量自己去学。而此时的教师主要在于组织、引导、点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新教材大大增加了识字量,新课标提出要让低年级的小朋友有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参与识字的愿望。那么在教学中,我就给学生留一个思考的机会,给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然后再听听他们的发现,你就会觉得他们的思维是那么另人惊讶,是那么另人兴奋。如在学习《要下雨了》一文中的生字时,我说这一课的生字在读时要注意什么,孩子们立刻举手如林,说“闷”“伸”“阵”都是前鼻音:“伸”和“阵”还是翘舌音,翘舌音的还有“潮”“湿”“虫”;又说“伸”“消”“搬”“哗”都是形声字;在识记字形时,有小朋友说搬东西要用手,所以“搬”有一提手旁;还有小朋友给“闷”编了个字谜——门把心给关住了„„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孩子们敢于把自己的学习成果给说出来,同时又与他人分享了快乐,在学习中意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对主动识字的愿望更高了,学习的兴趣也更浓了。并有了到生活中去主动识字的愿望,还能纠正商店、路牌上的错别字,这不就又为语文能力的形成引入了一泓微波荡漾的清水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让他们亲历阅读实践,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尽量地给孩子阅读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读通课文,自己去读懂课文,让他们会读课文。在书声中,教师已不是主导者、支配者了,而是成了学生阅读的引领者;在书声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多了,有了阅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在学习《春雨的色彩》一文时,我说:“我们都见过春雨,可是你们发现过没有,春雨有好多色彩呢!你们想知道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吗?那就快快读课文吧!”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还可以把你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同桌听,把读懂的内容说给自己小组的伙伴听。在交流中,我让小朋友把自己喜欢的部分美美地读给大家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读为主,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言语深处,经历体验,触摸作者的心灵。在文本的情景和情感中“悟”,在人、文的“对话”与碰撞中生成了带有个性的思想和语言:“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它在草地上、在柳树丛中飞舞,还唱着欢快的歌,春雨沙沙地落下来,小草、柳树更绿了,所以春雨是绿色的。”“小黄莺飞舞在田野中,春雨落下来,油菜花黄了,所以春雨是黄色的。”„„说完了课文的内容,小朋友们意犹未尽,又抢着说:“春雨落到梨树上,梨花白了,春雨是白色的。”“春雨落在花坛里,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蝴蝶花,所以春雨是彩色的。”„„学生的灵性得到了升华。
在充分的阅读中,小朋友全心地投入到了优美的语境中,全心地去阅读,引领学生《看电视》,体会到家庭的温情和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走进《两只鸟蛋》,体验到“我”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已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也体会到保护大自然要从我做起。
当然,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不同,已有的知识结构也不同,那么对同一文本的理解和感受肯定也会不同。这个时候,我们作为教师,就要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尊重学生在阅读时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卡尔?威特曾说过:“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我们教师在学生学习的时候,适时地给予学生鼓励、表扬、赞许。这样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真正有个性地去阅读。例如在学习《要下雨了》一文时,小白兔看到燕子飞得很低时,心里怎么样?你会怎样读这句话?一位小朋友满脸疑惑地读了起来。我就说,哦,你看到燕子飞得这么低,觉得很奇怪;又有一位小朋友高兴地读了起来,我又说,今天小燕子来给你作伴,你很开心„„这里,我不是要求学生千篇一律地按照我的意愿去朗读课文,而是让学生在充分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自由地将内心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和融合于朗读之中。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应该融入到不断生成的语境和游动的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在活生生的动态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而我们传统的教学往往把词语、句子孤立了起来,总是要求学生进行着“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之类的语言训练。这样的训练不能将新教材中富有文学性和人情味的内容表达出来,也框住了学生的思维。我们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富有创意的表达。在《荷叶圆圆》一文学习后,我让小朋友说说,你会把荷叶当成什么呢?学生灵感的火花被点燃了,荷叶也更美了:“荷叶是我的帽子,我在荷叶下,觉得整个夏天不热了。”“荷叶是我的故事书,我在荷叶上读到了许多夏天的故事。”„„孩子们的独特体验是多么富有灵气呀!他们的个性也在这独特的体验中得到了放飞。
第三篇:走进生物新课程 用好生物新教材
走进生物新课程
用好生物新教材
摘要: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正式出版。9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开始在全国38个实验区展开试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在实践层面拉开序幕,我南海区生物科使用新教材,转眼间已有五年的时间了。面对生物新课程、新教材,教师应该采用新教法,以促使学生开展新学法。同时还应该灵活地使用教材,让教材真正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关键词:走进
新课程
用好
新教材
一、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全面贯彻改革精神
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这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三是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感觉、困惑、疑难等。这些理念,只有通过教师在实践中的全面贯彻,才能得以落实。
新的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应该是全体学生都能够达到的基本要求。因此,新课程在学习内容总量上做了严格控制,删减了大量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少用到的或理论性过强、对多数学生来说偏难的内容,使新教材的分量和难度大为降低,有利于学生学业负担的减轻,有利于促使大多数学生走向学业成功。教师要注意领会改革意图,在面向全班学生开展教学时,不要随意地把砍掉的内容再拾回来,不要轻易地把降下来的难度再提上去。例如,旧教材中的腔肠动物、扁行动物等,在新教材中就没有再出现,教师就不能在课堂再讲。
新课程强调关照学生心理,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概念、规律的严密性,因此,教师教学中就不要一味地追求讲完讲透,一竿子插到底。
二、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的比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合适的阶段,开展非指导性教学
新教材中大都增加了许多探究活动,有的提供了许多供学生分析和思考的范例或素材,而不是仅把分析思考后得出的结论直接呈现在教材中,意在促进学生 的主动学习和探索。对于这些探究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自主活动提供机会和空间,不要越俎代庖,代为探究,更不要以“讲授探究”代替“亲历探究”。例如,观察蚂蚁的通讯这个探究活动,就要求学生亲自去设计实验,解决遇到的困难,从而最终完成探究活动。
当然,尽管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包括增进对世界的认识和学生探究素质的不断提升,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不要介入得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多长时间〕,以致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差一点我们就要找到答案!”),也不要介入过晚以致让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甚至陷入危险之中。要防止不必要、不应该的指导,以免剥夺了学生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也要防止不够充分的指导,以免学生感到手足无措。
这些,都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针对不同的探究活动,进行不同的指导。
三、新课程强调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和备课方式,多研究学生,上课时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而不是一心只盯着教学内容的讲解
以前教师备课,可以比较详细地规划好首先拿出5分时间介绍一下什么,然后用10分讲解什么,接下来的25分应该如何练习,最后用5分总结,等等。现在我们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在课前就很难预测学生某个环节到底花多少时间合适,而且即使有一个大致的设计,到了实地上课时比讲解式教学也还是多了不少出乎预料的变化,还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进行调整。因此,如果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式的教学,课前教师的备课就不能像讲解式教学那样规定得那么具体和确定了。因为讲解式教学教案中主要确定的是课堂上教师的言语和动作行为,而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在教案中又只能预先设计教师的行为,因而很难对课堂上学生的行为进行预先设计,只能是有一个大致的估计,更多地还要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课堂教学的进展。
例如,我在上《练习使用显微镜》这节时,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请一位同学上讲台操作使用显微镜,其余同学找错处的。有可能在一个班这个环节一会儿就完 2 成了,而另一个班却怎么都完成不了,这时我会灵活变动,请一位愿意而且有自信的同学上台帮助该同学,并且让那两个同学都得到应有的鼓励和表扬,让课堂继续走向圆满。
另外,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倾听学生的思考。通过倾听学生,一位有经验的教师能准确地判断学生们是否已基本充分交流完他们所能想到和理解的一切,从而果断地决定在何时介入讨论,以何种方式介入。通过倾听学生,教师还能对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判断由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分析深人到什么程度是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的。
实际上,正是通过倾听学生,通过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教师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
探讨式教学的过程,是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开展交流、对话等相互作用过程中,“视界”的交接、冲突、介入与融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关注对话“现场”.而不要只盯着预定的教学内容。
四、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
第一,新教材中有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材料,大多短小精悍,生动浅显,应主要让学生自学,少数内容也可根据需要在课堂上有选择地涉及,不必每处必讲。
另外,也不是教科书上所有的字句都要求学生学懂、学会。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文本,并非都是读者能够完全理解的,也常常出现几处甚至多处读不懂的地方,因此才对人的自学能力提出了要求。新教材中有的阅读材料有意安排了这样的内容并不加解释,如教材七年级上册第96页在农业技术员和绿色证书中出现了“绿色农业”“工厂化农业”,这些概念和名词都是还没有学到的知识。其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接受这样的现实:现实生活中,不知道的,甚至永远不可能弄懂的东西太多了;二是引导学生学会从许多不懂的材料中找到能够理解的那部分并加以利用;三是引导学生对部分自己不懂又很感兴趣的内容自己想办法(如查找资料或工具书,向专家或其他成人询问)来弄懂它。
第二,新教材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制定的,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全国大 3 多数地区的国情制定的国家基本要求,可以说是全国大多数地区大多数学生都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一线教师最了解自己所处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状况,因此,一线教师最有权力根据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决定在这一最低标准之外,本班学生还可以进一步拓展的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实际上,新教材在根据课程标准这一最低要求编制时,也已根据情况适当补充了一些内容。如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探究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此书是作为教学重点处理的,但课程标准中并没有规定这个知识点。对于像这样的标准中不做要求的知识,上述教材不给出科学结论,而是由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得出,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参与及程序的正确。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是能够得出大致正确的结论的,至于结论是否完整,表达是否严谨,在其他场合能否运用,并不是这次探究活动所强调的。
五、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变是永恒的不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实践,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
一次课程改革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很多问题也不是靠教育内部自身能够解决的,另有些问题需要我们耐心等到整个社会共同进步到一定阶段后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改革的步伐不会停歇,进步的脚步永不止息。所以有人说,一切都在变,变是唯一的永恒,稳定性都只能是暂时的。甚至有些变化还没有来得及稳固下来就又被新的事物所代替。的确,我们正处于一个川流不息、变化不止、日新月异的社会。企望一劳永逸,一次到位,或者固守城池,惧怕变革,这一切,都无济于事。
教师要在改革的大潮中搏击长空,做时代的弄潮儿,就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反思,不断重建。企望每一位教师都成为有个人论文的学术研究者不符合实际。但每一位成功的教师都必定是一位反思的实践者,一位积极进取、永远向前、敢于尝试、不断总结的行进者,而不是一位原地踏步的、机械重复的教书匠。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专业化实践的水平才可能不断提升、不断超越自我,步入新境界。
参考资料:
任长松著:《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网址:
http://www.xiexiebang.com/search? 5
第四篇:走进化学新课程 用好化学新教材
走进化学新课程 用好化学新教材
一、激发新思维,创快乐课堂
使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进行课程改革,才短短的8个月,就已经显露出它的优势:家长感受到孩子对化学亲近了;教师感到课堂更活跃;学生觉得学习化学更有趣味了。二中学生说:“新生活,新化学,化学课本教会我。”金中学生说:“化学化学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8个月来,我们解放思维,大胆创新,努力创设快乐的化学课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努力:
1.共享智慧果。即强化集体备课。两周一次的全县研培活动,由主讲教师充分准备,再与市课改专家组的同志讨论研究后印发。如方老师为《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个单元的备课讲话,准备了近8 000字的材料;进行教材分析、提出教学建议等。对教师把握本单元的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各校成立备课组,定期集中(每周集中一次)备课,平时随时商议。由于要体现新理念、突出“科学探究”进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因此传统的备课的方式必须进行改革:一是备课突破传统习惯,只备体现探究思路的简案,就像人教网上所刊载的市六中罗红老师的案例那样;二是千方百计搜集教学素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真实问题情景;三是强化课后记;四是提倡首次课后及时交流,让其它同志借鉴分享、修改方案。对于成功的案例,及时介绍,让更多的人受益。通过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分享智慧果,讲求个性色彩,从而保持多样化的教学。
2.探索新策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催生新的教学方式,更给化学教学搭建了创造的舞台。教师充分认识到化学教学内容必须更贴近生活与实际,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实践情境,设置有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为此,我们大胆探索,初步积累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主要有如下几条:①重视首因效应的策略。对第一次化学课、第一次探究活动、第一次实验、第一次调查„„等等,先引后放,细心指导,帮助学生取得成功,获得直接经验。②激发兴趣、激励挑战的策略。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创设真实有趣有味的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提出可能解决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思考。③角色变换、提供舞台的策略。充分尊重学生选择,顺应学生思绪,满足学生表现欲,让学生当“教师”登台亮相,讲解、演示、点评,真正构建开放的课堂。④注重小组合作的策略。学生自愿组合成小组,发挥小组集体作用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合作攻克难关。⑤巧玩“三球”的策略。即对学生的质疑,采取“推排球”──你怎么想?“踢足球” ──谁还有什么不同看法?“抛绣球” ──对质疑思考、回答的成果,及时给予恰如其分的积极的评价。我们常用评价是“恭喜你,答对了!”“你真棒!”“你有独到见解!”“你的想法令我惊奇!”“这个办法妙!”„„⑥及时反思小结的策略。一个专题的研究或课结束前都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探究过程,及时进行再分析、从方法上再认识,回味咀嚼,力争有所感悟„„。为了解决探究中时间不够的矛盾,我们将化学课两节连排,从时空上进行调控。
3.聚焦小专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研究型的教师。“课改”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的影响是全面的,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感觉,其中蕴涵的先进理论需要我们下功夫学习,“课改”实践中产生的新变化、新方式、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去研究。我们将这些现实的具体问题聚焦成一个个小专题,或自主去探求,或小组去攻关,或申请课题立项正规研究,或搜集资料尝试改进单干等。一学期末,提炼的专题大致有十几个。如:实验改进、分单元的专题、小组的教学、如何防止两极分化。活动的构建、训练体系、学习评价、开卷考试„„事实证明,这些小专题的研究和突破,有利于促进教师了解“课改”的深刻内涵,有利于教师改革创新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有利于教研教改行为形成合力、汇聚在基础课程改革的大潮之中。
4.结合校本课。即将化学课与校本课程开发结合起来。由于“课改”化学教材留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多的灵活学习知识、研究处理问题、动手操作实验的拓展思维时空,我们根据教科书“形散神聚”和“弹性十足”的特点,从两个方面结合校本课程的进行开发。一是开展化学五小活动。如绝大多数学校都结合教学进度和教材内容开展小调查、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小设计等实践活动。于是,我们结合教科书将一些有兴趣的或者可以拓展延伸的课题形成系列性的校本课程。如二中就以《化学与生活》专题编写了《化学与国防》、《化学与服饰》、《化学与美容》、《化学与饮食》等的材料。实验中学充分利用附近化肥厂资源,编写了《化学与化工》教材。二中编写了《化学与军事》的课件等。多个学校进行了《化学与环保》的讲座。三是开展综合活动,即将化学中有关社区的活动与语文、物理、生物等学科的需求结合起来,一次调查多科协同、多种收获。如关于水厂、垃圾站、煤气公司等的参观访问,就是这样。
5.开发新资源。在新课程培训中我们就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超常发展的机遇,要以创造和批判的精神,不断淘汰自我,积极地投入课程改革之中。在运用人教版化学教科书的同时,营造三个群体思维场:科学探究场、智力激荡场和活动表现场;凝结三项成果:育人、著述、获大奖,把实验过程经验的积累与开发新课程资源结合起来,做到与新课程一同成长。八个月来,已完成《质量守恒守律》与《化学方程式》等课的摄制,制作课件四十多个,印发了二中《空气》、水中《氧气的制取》等三节课堂实录(文字),组织了四十五节全县性的研究课,开发改进了二十多个化学实验,选编印发了峡江县化学课程改革论文集和阶段成果选,推荐和征集了二十余篇稿件送到人教社。这些工作有力的促进了“课改”的深人发展。
6.扩展化学课。新课程新教法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他们已不满足课堂45分钟的探索与交流,渴望教师引导他们能更独立自主的进行一些化学探索性实验,学生要求开放实验室的呼声日益强烈,“家庭小实验室”悄然出现。水中就有同学说“化学一个神秘的世界,我一定要揭开你神秘的面纱!”实验学校有学生说“实验是你登上化学高峰的巩固绳锁”。据统计已有5%左右的学生在家中建有“小实验室”。机械重复、死记硬背的化学作业普遍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张扬个性的实践调查、小实验、化学手抄报(部分同学用电脑排版)、化学小制作、化学小论文、编拟化学小读物等。这些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创设真实有趣有味的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提出可能解决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思考。③角色变换、提供舞台的策略。充分尊重学生选择,顺应学生思绪,满足学生表现欲,让学生当“教师”登台亮相,讲解、演示、点评,真正构建开放的课堂。④注重小组合作的策略。学生自愿组合成小组,发挥小组集体作用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合作攻克难关。⑤巧玩“三球”的策略。即对学生的质疑,采取“推排球”──你怎么想?“踢足球” ──谁还有什么不同看法?“抛绣球” ──对质疑思考、回答的成果,及时给予恰如其分的积极的评价。我们常用评价是“恭喜你,答对了!”“你真棒!”“你有独到见解!”“你的想法令我惊奇!”“这个办法妙!”„„⑥及时反思小结的策略。一个专题的研究或课结束前都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探究过程,及时进行再分析、从方法上再认识,回味咀嚼,力争有所感悟„„。为了解决探究中时间不够的矛盾,我们将化学课两节连排,从时空上进行调控。
二、评价新方式 考改新突破
随着“课改”实验的进程,教与学的评价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尤其是考试命题的导向更引人注目,需要慎重对待。为此我们重点研究探索新的评价方案,力求使化学新课程改革趋势于完善。首先,在上学期期中考试命题中让各校自主探索。如市六中对期中评价分为二部分,一部分是质性评定,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过程;另一部分是定量评定。有的设计程度不同的两套题,供学生选用。有的在开放实践题上下功夫。有的在试题导语上做文章,如市五中尝试用“化学家的名言”代表题型说明等。其次,是对新课程改革强调的质性评定要重视过程性评价、进行了探索,总结一些较有效的方式方法:包括在过程评价中,采取全程式、专题式、集体小组式来进行;在评价策略上:注重挖掘闪光点,设置创见奖,创构表现场;在评价主体上让学生、老师、家长都参与:评价工具以帮助学生建立成长袋为主,辅以教师的质性评语。在此基础上,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总结得失后,形成了《峡江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九年级化学学习评价方案》,对考试命题、试卷形式、成绩评价提出了一系列供讨论试行意见。经期末评价与考试实践后收集反馈意见,再完善测评方案,并将其改革的思路纳入到2006年的《中考说明》之中,使评价考试改革与教学的改革同步发展。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另一块重要内容,如何进行评价?我们于12月进行研究,确定了期末实验操作考核方案,采取“题目公开、自主选择、现场表现、延时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验能力考核。初步实践,学生欢迎,但工作量太大,打算与平时实验结合,由学生决定哪个实验作为评价的对象,若不满意则再次表现后评价。
纸笔测试的考试形式在期末考试中也进行了试验。课改专家所在学校随机抽取分班级(学生情况大致相当的)进行对比,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化学评价方式中的开卷、闭卷形式的利弊,力争为中考化学采取哪种形式进行纸笔测试探索出一条路子来。测试后的分析告诉我们,开卷是可行的。
三、感悟新课改,打造代表作
实验化学新教材八个月来,大家感悟深刻。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化学教学要切实突破传统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辅;要体现探究、关注四基,张扬个性、追求共鸣。有的化学教师认为,化学课关键要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的教师说,要善待好生,他们是自我立身的需要;要关注潜能生,他们是教师心中的上帝,要与他们共享、共探、共鸣、同乐、同喜;要关心中间层,他们是教师投入精力追求事业成功、成长为教育家的助推器。有的教师建议,新课改给我们提供了创造的平台,在研究学习策略上要聚焦突破,打造代表作。
现在化学课堂有了质的变化,体现了师生的互动性,全体学生动起手来了、动起脑来了,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退出讲台走进学生中间的机率多了。化学课堂教学得到专家好评,人教社化学教科书考查组和省课改考察组相继来我市调研后,都予以了充分肯定。上学期举行的化学优质课竞赛,通过城区、乡村层层选拔,城区二人代表峡江县参加市优质课竞赛,两人分别上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两节课,双双荣获市一等奖这两节课分别获两课题组的每一名。这是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变革所占的优势。其中一位老师还被吉安市教研室请去上示范课。省教研员评价:这两节课代表峡江县教学科研的高水平。这些成绩的获得,除了两位老师自身素质不错外,同时也是峡江县化学课改的魅力所致。
四、合力再登攀 何惧阻拦多 新课改实验也有几多困惑,阻拦多。化学课让学生探究,学生爱学,教师难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不配套:1.化学单科独进,氛围、评价不配套。因而教师担心时间不够,担心探究的重点不是考点等。2.管理不配套:化学探究,学生自主选择的许多具有创新性,实验准备工作量十分巨大。教师累,尤其实验员工作量大为增加。学生要求开放三室,特别是实验室,但教师精力、实验经费如何保证?3.社区资源、网络资源、校内资源、不配套等。4.人力资源及传统的思维惰性给工作的压力更大。
虽有诸多问题,但前途光明。我们信心百倍,合力再登攀,何惧阻拦多!。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会使“课改”结出丰硕的成果。
第五篇:走进化学新课程 用好化学新教材──宜昌市九年级化学课程改革第一阶段实验工作总结
走进化学新课程 用好化学新教材
──宜昌市九年级化学课程改革第一阶段实验工作总结 宜昌市地处鄂西山区,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正在这里兴建。宜昌市辖五县三市六区一场,其中8个山区县市,2个少数民族县,4个革命老区县,3个库区县;人口418万,经济文化、生产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由于三峡大坝的兴建,改革开放的加快,我市经济发展出现了良好的机遇,宜昌市的教育得到很大的发展。终因基础较差,我市总体水平仍居湖北省中等水平。
三峡大坝让宜昌第二次腾飞,“课改”则给宜昌腾飞插上翅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标志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进入了实质性阶段。目前,宜昌市城区所有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各科以及初中二年级的物理、初中三年级化学等学科进入“课改”,共四万多名学生参与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之中。宜昌教育也以此为契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变革师生教与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不断推进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通过近大半年的实施,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有了较大的转变,师生关系得到改善,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探究式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就化学“课改”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改”催变革 愿作报春梅 新世纪之初,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推进,她如春风吹绿了宜昌,吹进了校园,吹进了课堂。同其它课程一样,化学课也提前感受到春风的温暖,唤发出生命的活力。我市化学为什么要提前进入“课改”呢?这实际上是我们多年进行教改与考改发展催化的结果。80年代的“启发-讨论教法”研究:一开始就是以“探究-讨论”教法提出来的,到98年为止,(其间还经历了90年开始义务教育教材试验,受益匪浅。)经历了实验鉴定、扩展验证、系统深化的过程。其实验告诉我们: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和改进学生的学。尔后开始了化学“学习策略”的研究。2000年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结合“化学学习策略”研究总结出的、其关键性策略是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对宜昌的初中化学教育和教研提出新的课题──开展“探究性学习”研究。以35所学校为样本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系统实验。“探究性学习”研究迫切需要有探究性的教材,而新课程恰恰倡导“科学探究”,新编的教科书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良好学材,这是一。二是从2000年起加大中考命题改革的力度,在中考试题中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强调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努力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逐渐加大开放与创新题的份量,加大自主选择性,淡化区分,真正把试场变成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通过试题导向,引导师生注重实践,联系生活,培养开拓创新的能力。教学改革和中考改革的深入,迫切要求我们进行较彻底的变革。此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它似启明星,为我们“课改”前进指明了方向;似及时雨,为“课改”发展送来了雨露;是机遇,为“课改”深化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也有风险,我们“愿作报春梅”。同时我市“课改”也为这次化学“课改”进行了思想和人力资源上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于2002年3月经领导批准决定化学提前进入“课改”。
为了顺利进行“课改”,我们大致作了以下几项具体准备。1.学用新理念。即提前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开展化学教研工作。2001年和2002年春分别召开了“探究性学习”课题研讨会中,宣讲、辅导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学习与领会,并将它作为评价教学与课题研究论文的依据。
2.组建专家组。即建立“课改”的骨干队伍。从“课改”的实际需要出发,成立了“宜昌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九年级化学专家组”,由部分县市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共10人组成,其中有2名高中教师。2003年3月召开大会,隆重颁发市“课改”专家聘书,给他们交目标、分任务、压担子、搭台子,落实待遇并加强管理,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这是“课改”顺利起步的重要措施之一。
3.慎选教科书。“一个标准、多种教材’”,是“课改”的特点之—。它使我们可以选择教科书了。如何选择符合本地实际又体现“课改”理念的教科书是“课改”准备阶段的重要环节,对今后的“课改”实验关系极大。我市化学“课改”专家组经多次比较、多方论证,反复征求高中、家长及专家的意见后,认为经教育部审定通过的各种化学教科书都符合“课标”要求,均可作为教学用书。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化学教科书,图文并茂、提供了丰富的具有实际意义的素材,既继承原化学教材的优点,又突出体现了“课改”新理念,其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便于学生学习探索和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人教社集多年编写教科书的经验,其教科书更符合师生思维特点和实际,有利于学生学,更有利于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上,这就保证了我们“走进新课程“起步能成功。因此最终选定人教版为宜昌市化学“课改”实验的教科书。期中和期末我们进行两次学生调查情况表明,人教版化学教科书深受师生喜爱。[请参阅《宜昌市实验教材(人教版)教学问卷调查分析》等文]
二、树立新理念,走进新化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键在于转变观念。“课改”中蕴涵着丰富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把它变成大家具体的教学操作行为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只有认真学习、自觉积极地投身到这场课程改革之中,才能逐步扭转长期以来形成的带有“应试”痕迹的陈旧观念和行为。为此我们努力构建学习型团体,加强学习,用先进的理念武装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除了组织学习“走进新课程”等多种“课改”理论书籍、观摩光盘上的专家报告外,还采取多种方式来洗脑,帮助树立新的教育理念。1.营造“课改”氛围。为了创设“课改”的浓厚氛围,使“课改”得到教师的重视和社会的理解,采取了多种形式大造舆论。2002年4月下旬召开了全市初中教师会,由市政府和市教育局领导作“课改”动员,并在地方电视、报纸上进行重磅宣传;2002年8月中旬,请来余文森、郭元祥、朱明光等教育部和人教社专家对全体初中教师培训。这些大规模的培训活动,对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较快地进入课程改革的角色、形成浓厚的“课改”氛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依靠课改专家。“课改”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只有依靠课改专家分层次带头,才能实现。因此先培训他们很有必要,采取“先学习、先研究”的方式,以达到“能示范、能指导”的要求。给他们配发学习用书,让其先学习。6月选派他们外出考察,到国家首批“课改”试验区大连、青岛去见习取经。7月组织他们赴江西省宜春市参加由人教社专家讲学的新教材培训,赴桂林参加由化学课标研制组长讲学的新课程标准培训先行转变观念。8月让他们先研究思考,再写成讲稿,在全员培训时宣讲。9月开学后,将他们分到四片担任责任指导,随时与教师研究,还承担课题的研究任务。事实表明,他们创造性劳动推进了化学“课改”。
3.全员集中培训。暑期(2002年8月中旬)对城区所有初中化学老师进行了新课程培训。请化学课标研制组组长王祖浩教授来宜昌讲课程标准;请人教社专家、新教材主编王晶编审、李文鼎编审来宜宣讲新教材的特点和编写意图,并进行交互式研讨。培训期间,市化学课改专家组成员对化学教科书上册中各个单元进行了教材分析,两位专家成员上了研究课。
4.聆听专家指导。2002年10月底,人教社专家、编审、新教材副主编何少华教授,新教材责任编辑乔国才老师来宜调研。他们风尘仆仆,一下飞机就给城区初中化学教师,就新教材中的“科学探究”问题做了专场报告。第二天,他们分赴四中、五中、六中、七中、九中、十一中、十六中听了七节研究课;同时组织了学生的问卷调查,召开了全体教师座谈会,还在五中、六中与学生进行了座谈。城区课改专家组成员都以展示课的形式,向人教社专家进行了汇报。
11月中旬,省化学教研员、特级教师夏正盛率省课改考察组的三位专家来宜了解化学课程改革进展情况,在六中、十中、点军三中听了三位教师上的研究课,还给城区初中化学老师就课改理念与实践作了现场指导。
通过聆听专家讲学,与专家面对面的请教、研讨,极大地提高了认识,帮助我们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有力地推进了化学课程改革在我市的实施。
5.开展研培活动。
疾风暴雨式的短期集中培训对营造氛围、激励参与、解决认识问题是很有必要的。随着“课改”的进行,所产生的更新知识、扩展视野的要求日益突出,其培训层次要求不断提高。我们一是动员骨干参加“研究生班”的学习,进行在岗深造。二是将培训与常规教研活动结合起来。课改半年来,定期开展研培活动,在培训中进行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达到培训目的。我们两周开展一次的研培活动(活动安排参见:宜昌市2002 年九年级化学教科研活动日程)。每次活动半天全员参加,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如:①10月25日在十六中其活动主题是:“实验改进研究”,各校进行现场实验汇演交流。②1月10日在桥边中学活动,主题是“反思总结,展示代表作”,每个学校反思总结汇报学期情况,展示老师的代表作。每次活动以研究课、专人演讲、沙龙式研讨方式进行,重交流碰撞,不强求统一。对一些重大问题,大多无固定说法。让老师们进一步思考与探究。
每次研培活动还建立了教师个人档案,活动中教师填写一张表进行交互式讨论的准备,然后再去点评研究课或提出问题或介绍保改中得失、谈自己的困惑、变化与收获,结束时上交存档。教研员则对工作进行小结和布置。这种扎实的研培活动,对化学教师投入课改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激发新思维,创快乐课堂
使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进行课程改革,才短短的8个月,就已经显露出它的优势:家长感受到孩子对化学亲近了;教师感到课堂更活跃;学生觉得学习化学更有趣味了。九中学生说:“新生活,新化学,化学课本教会我。”五中学生说:“化学化学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8个月来,我们解放思维,大胆创新,努力创设快乐的化学课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努力:
1.共享智慧果。即强化集体备课。两周一次的全市研培活动,由主讲教师充分准备,再与市课改专家组的同志讨论研究后印发。如市七中刘四方老师为《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个单元的备课讲话,准备了近8 000字的材料;进行教材分析、提出教学建议等。对教师把握本单元的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各校成立备课组,定期集中(每周集中一次)备课,平时随时商议。由于要体现新理念、突出“科学探究”进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因此传统的备课的方式必须进行改革:一是备课突破传统习惯,只备体现探究思路的简案,就像人教网上所刊载的市六中罗红老师的案例那样;二是千方百计搜集教学素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真实问题情景;三是强化课后记;四是提倡首次课后及时交流,让其它同志借鉴分享、修改方案。对于成功的案例,及时介绍,让更多的人受益。通过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分享智慧果,讲求个性色彩,从而保持多样化的教学。
2.探索新策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催生新的教学方式,更给化学教学搭建了创造的舞台。教师充分认识到化学教学内容必须更贴近生活与实际,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实践情境,设置有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为此,我们大胆探索,初步积累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主要有如下几条:①重视首因效应的策略。对第一次化学课、第一次探究活动、第一次实验、第一次调查……等等,先引后放,细心指导,帮助学生取得成功,获得直接经验。②激发兴趣、激励挑战的策略。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创设真实有趣有味的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提出可能解决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思考。③角色变换、提供舞台的策略。充分尊重学生选择,顺应学生思绪,满足学生表现欲,让学生当“教师”登台亮相,讲解、演示、点评,真正构建开放的课堂。④注重小组合作的策略。学生自愿组合成小组,发挥小组集体作用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合作攻克难关。⑤巧玩“三球”的策略。即对学生的质疑,采取“推排球”──你怎么想?“踢足球” ──谁还有什么不同看法?“抛绣球” ──对质疑思考、回答的成果,及时给予恰如其分的积极的评价。我们常用评价是“恭喜你,答对了!”“你真棒!”“你有独到见解!”“你的想法令我惊奇!”“这个办法妙!”……⑥及时反思小结的策略。一个专题的研究或课结束前都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探究过程,及时进行再分析、从方法上再认识,回味咀嚼,力争有所感悟……。为了解决探究中时间不够的矛盾,我们将化学课两节连排,从时空上进行调控。
3.聚焦小专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研究型的教师。“课改”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的影响是全面的,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感觉,其中蕴涵的先进理论需要我们下功夫学习,“课改”实践中产生的新变化、新方式、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去研究。我们将这些现实的具体问题聚焦成一个个小专题,或自主去探求,或小组去攻关,或申请课题立项正规研究,或搜集资料尝试改进单干等。一学期末,提炼的专题大致有十几个。如:实验改进、分单元的专题、小组的教学、如何防止两极分化。活动的构建、训练体系、学习评价、开卷考试……事实证明,这些小专题的研究和突破,有利于促进教师了解“课改”的深刻内涵,有利于教师改革创新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有利于教研教改行为形成合力、汇聚在基础课程改革的大潮之中。
4.结合校本课。即将化学课与校本课程开发结合起来。由于“课改”化学教材留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多的灵活学习知识、研究处理问题、动手操作实验的拓展思维时空,我们根据教科书“形散神聚”和“弹性十足”的特点,从两个方面结合校本课程的进行开发。一是开展化学五小活动。如绝大多数学校都结合教学进度和教材内容开展小调查、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小设计等实践活动。于是,我们结合教科书将一些有兴趣的或者可以拓展延伸的课题形成系列性的校本课程。如市四中就以《化学与生活》专题编写了《化学与国防》、《化学与服饰》、《化学与美容》、《化学与饮食》等的材料。艾家中学充分利用附近化肥厂资源,编写了《化学与化工》教材。七中编写了《化学与军事》的课件等。多个学校进行了《化学与环保》的讲座。三是开展综合活动,即将化学中有关社区的活动与语文、物理、生物等学科的需求结合起来,一次调查多科协同、多种收获。如关于水厂、垃圾站、煤气公司等的参观访问,就是这样。
5.开发新资源。在新课程培训中我们就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超常发展的机遇,要以创造和批判的精神,不断淘汰自我,积极地投入课程改革之中。在运用人教版化学教科书的同时,营造三个群体思维场:科学探究场、智力激荡场和活动表现场;凝结三项成果:育人、著述、获大奖,把实验过程经验的积累与开发新课程资源结合起来,做到与新课程一同成长。八个月来,已完成《质量守恒守律》与《化学方程式》等课的摄制,制作课件四十多个,印发了市三中《空气》、市十一中《氧气的制取》等三节课堂实录(文字),组织了四十五节全市性的研究课,开发改进了二十多个化学实验,选编印发了宜昌市化学课程改革论文集和阶段成果选,推荐和征集了二十余篇稿件送到人教社。这些工作有力的促进了“课改”的深人发展。
6.扩展化学课。新课程新教法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他们已不满足课堂45分钟的探索与交流,渴望教师引导他们能更独立自主的进行一些化学探索性实验,学生要求开放实验室的呼声日益强烈,“家庭小实验室”悄然出现。市五中就有同学说“化学一个神秘的世界,我一定要揭开你神秘的面纱!”市九中有学生说“实验是你登上化学高峰的巩固绳锁”。据统计已有5%左右的学生在家中建有“小实验室”。机械重复、死记硬背的化学作业普遍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张扬个性的实践调查、小实验、化学手抄报(部分同学用电脑排版)、化学小制作、化学小论文、编拟化学小读物等。这些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点亮了创新的火花,发展了学生探究能力。如七中学生写的“我与化学面对面”一文,给省《科学课》杂志寄去,编辑说“写得好啊!”要求我们多寄些这样的稿件。
四、评价新方式 考改新突破
随着“课改”实验的进程,教与学的评价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尤其是考试命题的导向更引人注目,需要慎重对待。为此我们重点研究探索新的评价方案,力求使化学新课程改革趋势于完善。首先,在上学期期中考试命题中让各校自主探索。如市六中对期中评价分为二部分,一部分是质性评定,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过程;另一部分是定量评定。有的设计程度不同的两套题,供学生选用。有的在开放实践题上下功夫。有的在试题导语上做文章,如市五中尝试用“化学家的名言”代表题型说明等。其次,是对新课程改革强调的质性评定要重视过程性评价、进行了探索,总结一些较有效的方式方法:包括在过程评价中,采取全程式、专题式、集体小组式来进行;在评价策略上:注重挖掘闪光点,设置创见奖,创构表现场;在评价主体上让学生、老师、家长都参与:评价工具以帮助学生建立成长袋为主,辅以教师的质性评语。在此基础上,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总结得失后,形成了《宜昌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九年级化学学习评价方案》,对考试命题、试卷形式、成绩评价提出了一系列供讨论试行意见。经期末评价与考试实践后收集反馈意见,再完善测评方案,并将其改革的思路纳入到2003年的《中考说明》之中,使评价考试改革与教学的改革同步发展。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另一块重要内容,如何进行评价?我们于12月进行研究,确定了期末实验操作考核方案,采取“题目公开、自主选择、现场表现、延时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验能力考核。初步实践,学生欢迎,但工作量太大,打算与平时实验结合,由学生决定哪个实验作为评价的对象,若不满意则再次表现后评价。
纸笔测试的考试形式在期末考试中也进行了试验。课改专家所在学校随机抽取分班级(学生情况大致相当的)进行对比,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化学评价方式中的开卷、闭卷形式的利弊,力争为中考化学采取哪种形式进行纸笔测试探索出一条路子来。测试后的分析告诉我们,开卷是可行的。
五、感悟新课改,打造代表作
实验化学新教材八个月来,大家感悟深刻。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化学教学要切实突破传统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辅;要体现探究、关注四基,张扬个性、追求共鸣。有的化学教师认为,化学课关键要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的教师说,要善待好生,他们是自我立身的需要;要关注潜能生,他们是教师心中的上帝,要与他们共享、共探、共鸣、同乐、同喜;要关心中间层,他们是教师投入精力追求事业成功、成长为教育家的助推器。有的教师建议,新课改给我们提供了创造的平台,在研究学习策略上要聚焦突破,打造代表作。
现在化学课堂有了质的变化,体现了师生的互动性,全体学生动起手来了、动起脑来了,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退出讲台走进学生中间的机率多了。化学课堂教学得到专家好评,人教社化学教科书考查组和省课改考察组相继来我市调研后,都予以了充分肯定。上学期举行的化学优质课竞赛,通过城区、大市层层选拔,城区二人代表宜昌市参加省优质课竞赛,两人分别上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两节课,双双荣获省一等奖这两节课分别获两课题组的每一名。这是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变革所占的优势。其中一位老师还被仙桃市教研室请去上示范课。省教研员评价:这两节课代表宜昌市教学科研的高水平。这些成绩的获得,除了两位老师自身素质不错外,同时也是宜昌城区化学课改的魅力所致。
课改中,教师注意及时小结,撰写新课改试验教研论文。十月份,向人教社投稿10篇论文、课堂实录,有五篇被选进《试教通讯》。1月中旬,向人教社投稿11篇教学论文参评,有多篇获一、二等奖。据不完全统计,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在课改中,每位老师自觉参加活动、以多听课为乐,从这些课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从而促进成长。在活动中,教师通过交流、反思总结、水平不断提高。
由于我市实验区化学老师课改热情高、氛围浓,课改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有序,受到人教社专家好评。人教社这次决定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实验经验交流暨,研讨会于2003年3月在我市举行,是对我们的巨大鼓舞。
六、合力再登攀 何惧阻拦多 新课改实验也有几多困惑,阻拦多。化学课让学生探究,学生爱学,教师难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不配套:1.化学单科独进,氛围、评价不配套。因而教师担心时间不够,担心探究的重点不是考点等。2.管理不配套:化学探究,学生自主选择的许多具有创新性,实验准备工作量十分巨大。教师累,尤其实验员工作量大为增加。学生要求开放三室,特别是实验室,但教师精力、实验经费如何保证?3.社区资源、网络资源、校内资源、不配套等。4.人力资源及传统的思维惰性给工作的压力更大。
虽有诸多问题,但前途光明。我们信心百倍,合力再登攀,何惧阻拦多!。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会使“课改”结出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