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学键说课稿
第一章 第三节
化学键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对教材的分析及教学目标的确立 1.教学内容:
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包括:①化学键,②离子键,③共价键,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2.教材所处的地位: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学习化学键知识。本节内容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化学键的学习,学习这些知识有利于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同时对下节教学——电子式的学习提供基础,下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学生首先要知道化学键的概念。学习化学键知识对于今后学习氮族元素、镁铝等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是关于离子键的内容——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第二部分是关于共价键的内容——跟离子化合物一样,复习初中学过的氯气和氢气起反应形成共价化合物氯化氢的过程基础上提出共价键的概念;第三部分介绍非极性键和极性键,它是对共价键知识的加深,学生学习了共价键之后,必然要考虑成键原子之间对共用电子对吸引能力的大小以及共用电子对在成键原子间的位置,教材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引出了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概念。4.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条件;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2)能力目标:对立统一论思想:阴、阳离子构成了离子化合物中的矛盾的两个方面。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钠跟氯气起反应、氯气和氢气的演示实验,从宏观上体验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通过课件演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是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
本质——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
难点: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
确立依据:化学键存在于微观结构中,我们无法进行观察,只能通过CAI演示,使学生去了解形成过程。这部分内容属于化学基本概念,这在高考试题中也属于重点,所以很有必要去突破这部分内容。
三、教材处理
内容调整:这节课先讲解化学键相关的知识,把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内容放到下一课时去学习。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一)、引入:请学生回忆钠和氯气反应、氢气和氯气的反应实验现象。接着播放上述两个实验的录象,让学生加深实验现象。过渡,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反应的微观实质是什么?引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新课教学:
(1)、离子键:演示NaCl的形成过程引出概念,分析成键原因、特点,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再来分析哪些原子之间会明显以离子键结合?在周期表中处于什么位置?
(2)、共价键:通过演示HCl的形成过程引出概念,分析其成键原因、特点,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同样来分析哪些原子之间会明显以共价键结合?根据原子吸引电子能力不同共价键分为非极性共价键和极性共价键。
(3)、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从概念、成键粒子、粒子间作用、形成条件等方面去比较二者。
(4)化学键:由演示甲烷各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引出化学键的概念。强调:存在与分子内或晶体内,分子间不存在;必须是相邻的原子或阴、阳离子间。(5)、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通过对NaCl、HCl形成的讨论,得出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及反应条件和反应热的原因。
六、课堂小结:离子键、共价键、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
七、布置作业:课后习题一,巩固本节所学内容
第二篇:化学键-说课稿
化学键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化学键》。下面我将从教材、学生、教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本次说课。首先我来说一下教材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离子键是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的第一课时。初中化学中已经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也已经知道Na+和Cl-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NaCl,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离子键的相关概念。
本节的离子键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也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化学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教学内容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离子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知道电子式的书写方法,并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上面的分析,考虑学生本身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是: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难点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其次我来说一下我对学情的分析
二、说学情
在学习离子键过程中,由于这是理论知识,涉及到微观领域,学习起来相对枯燥,难度也很大,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都在迅速的发展,形成辩证逻辑思维,学生通过去做实验,认真分析实验结果,获得新知识,并将这种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个人体验,建构自己头脑的知识体系。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新课程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去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讨论探究,再经多媒体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教法上,我运用实验演绎法,归纳总结法,提问引导法来实施教学。在学法上,引导学生使用讨论总结,板书演绎,习题巩固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然后,我来说一下我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引入问题
迄今为止,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有数以万种,但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所发现元素却只有一百多种。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一百多种元素是如何构成这么多种物质的?
我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
新课教学
播放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的视频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氯气是有毒气体,所以我会给学生视频演示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①这个反应的微观过程是怎么样的?②产物NaCl是怎么形成的?通过视频实验演示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讨论后我会和学生一起总结。由于离子键的概念比较抽象,用电脑演示离子键形成的过程并设计成动画,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的形成及概念。
钠、氯的电子层结构为不稳定结构,钠原子易失去电子,氯原子易得到电子,形成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电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当钠与氯气相互接触并加热时,钠、氯原子具备了发生电子转移的充要条件,发生电子转移形成了稳定的离子—Na和Cl。带异性电荷的Na和Cl之间发生静电作用,形成了稳定的离子化合物氯化钠。
接下来我会让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22想一想:Na与F、K与SO4、Ca与O等阴、阳离子之间能否产生静电作2用而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通过问题的引出让学生更深一步地去了解离子键。离子键的实质是阴离子(负电荷)与阳离子(正电荷)之间的电性作用。进而引导出形成离子键的首要条件是反应物中元素的原子易发生电子得失而形成阴、阳离子。由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涵义可知,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一般都能形成离子键。
过渡并设问引出电子式:
以上我们从原子结构的角度,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Na原子和Cl原子发生变化生成NaCl的过程,它清晰、直观,但是,书写结构示意图时有些麻烦,1、如何形象地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2、如何用较为形象直观的方法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这种表示方法叫做电子式,请同学们看课本21页的资料卡片,归纳电子式的定义和书写方法。引出电子式并激发学生继续深入探究问题的好奇心,讲解电子式的概念并带领学生了解原子,阴、阳离子的表示方法。
原子的电子式我们知道怎样写了,那阳离子、阴离子的电子式又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几种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式,请同学们归纳它们的书写规律。
阳离子:Na、Mg、Al 阴离子:氟离子、氯离子
讲解电子式的概念并带领学生学习原子、阴阳离子的表示方法。总结出书写要点,尤其是阴离子的书写学生容易犯错,用顺口溜“打点、穿衣、带帽”帮助学生记忆(打点是给离子元素带上电子,穿衣是给离子元素带上中括号,带帽是不要忘记离子元素所带的电荷),然后出几道随堂练习,让学生写在作业奔上。并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并提示在书写的时候注意化学用语书写的规范性。在教学方法上让学生边学习边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完善知识、系统总结的习惯,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做到了师生互动。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课堂上我先用电子式表示出三种类型的离子化合物(AB型如NaCl,A2B型如Na2S,AB2型如MgCl2)。然后让同学上黑板上试着书写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其余学生试着写在作业本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指出学生书写的错误所在。待全班同学写完后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书写形成离子化合物的注意事项。
1、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写,相同的离子要单个写;
2、不能把“箭头”写成“等号”;
这样,学生听起课来十分专心,印象也比较深刻。
巩固小节
到此,主要的内容就结束了,针对巩固,提问学生进行总结,同时对学生的总结进行必要的补充,然后列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作业布置
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布置了书面作业,课后题的第1题和第7题。第一道考察学生对电子式的书写的掌握,第二道考察学生能否用电子式正确书写离子化合物;又考虑到全班学生学习层次不一样,我设置了课外探究题,让学生查阅资料,探寻分子内和分子间的作用力有哪些?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最后,我来说一下我这节课的板书设计
五、板书设计
(一)离子键
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二)电子式 +2+
3+(1)定义: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2)书写:a原子 b阳离子
c离子化合物(3)离子化合物:AB、A2B、AB2
(3)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我的板书设计力求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突出要点,以便学生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知识。以上就是我的说课,欢迎各位老师的点评。
第三篇:说课稿化学键 - 副本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第一课时,离子键。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本节课上承元素周期律的元素规律进而学习围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而为下文化学能与其他能的转化做理论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合教材通过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离子键相关概念和电子式的书写,其中电子式的书写是一大难点。学生需要掌握离子键并学会判断离子化合物,还要学会书写电子式。由此我将通过趣味情景和围观动画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和思考交流中获取知识。下面我将重点分析我的教学流程:
我通过一个乒乓球堆砌的游戏激发兴趣,让学生直观类比原子堆砌成物质的形成过程及条件,得出球形原子之间需要强烈的相互联系才能使结构稳定,进而由氯化钠的形成动画让学生直观观察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和排斥作用,化抽象为形象的方式突破重点为学生引出离子键。接着由离子键顺理成章的推出离子化合物和判断方法,并通过由学生举例自己熟悉的离子化合物,加深学生对其判断方法的记忆和应用,见缝插针的引出铵盐和氯化铝两个特例。接下来我用一个如何用化学符号来表示离子化合物的疑问过度到电子式的书写方式学习。我会让学生参照PPT上的氯化钠围观形成过程,自己动手在草稿纸上画一下。使学生运用模仿能力建立起自己的认知框架,再由认知框架中遇到的以为引发问题和深思。我将通过回答学生的相关问题,引领学生们一步步完成氯化钠电子式的书写。通过构建理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当学生学会书写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之后,我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由氯化钠的例子推导出其他物质的书写方法,学会有特殊性推导普遍性的学习技能。之后让学生汇报和总结完成电子式的书写规则。这时学生们已经非常想要亲自试一试这个由自己讨论得出的书写规则,我将顺水推舟,进入练习环节。并在练习当中穿插特殊型离子化何物,让学生先自己挑战最为困难的特殊型离子化合物之后,再由我来总结大多数学生在书写过程中范的错误,并带领学生一步步学会特殊型离子化合物的正确书写方法。这样就能使学生产生思维冲突,在错误和改正中加深映像,尝试中进步,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当学生学会正确的书写方式之后我将再设置两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们练习,这样就能一举三得,一得加深书写方式的应用,突破难点。二得,学生能体会到通过学习原本写错的题目现在能写对了,原来并不是那么难,进而激发学习潜力,扩大最近发展区。三得,我能从中了解教学效果,由学生对难点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最大限度的为学生考虑。最后,我引导学生自己回忆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从所学知识中引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为下节课共价键的学习做铺垫。
最后,这是我根据本节课的知识关系设计的树形板书,让知识点之间层层推导的关系一目了然。教学贵在反思,课后我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对应的调整。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第四篇:化学键说课稿
化学键说课
课题:高中化学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四节
化学键
一、说教材
1、本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因为是第一次出现元素及其单质和化合物知识的系统学习。其特点是有很强的规律性,并且会出现很多新的化学性质及化学变化。若能在这章的学习中能很好掌握变化规律及学习方法,并能把这些规律和方法运用到后面的化学学习中,那么原本琐碎的知识将会系统化,学习也会轻松很多。
2、本节课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第五章的第四节。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从微观角度来解释这些化学反应是怎么发生的,生成物是怎么形成的。虽然这些知识很抽象,学生理解时会有些困难,但它将会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化学反应的发生,从而找出规律。
3、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本节教材的特点,我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知道化学键。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和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事物发展的本质的哲学思想。
4、教学重点和难点
离子键和共价键都是指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完全要靠学生的想象力来理解,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为离子键和共价键。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取启发-掌握式教学方法并充分发挥电脑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
作为物质组成的重要理论,化学键是一个纯理论、极其抽象的知识,至今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对于学生来说,化学键没有实验、没有具体感官认知,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所以如何创设一种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积极思考的最佳学习心理状态就很重要了。而启发-掌握式教学就重在教师的启发,创设问题情景,以此调动学生内在的认知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另外,电脑多媒体以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观的刺激,这一点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比拟的,采取这种形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这样一节完全是理论知识的课,更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原子、分子等微观世界放大无数倍,通过动画、模型等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过程 设计目的
1、新课引入 用两块不同磁极的磁铁相吸后再拉开,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知让学生思考相吸原因;同时播放钠和氯气反应录象,识入手,让他们能很
思考氯原子和钠原子如何结合成氯化钠,并分析两种 快并清楚地体会什么 作用力的差别,从而引出课题—化学键。是作用力,从而引出
新知识。
2、讲解 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变化的本质,提出问
题,钠和氯气如何形成氯化钠。利用多媒体演示氯化 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 钠的形成过程和氯化钠晶体的模型,引出离子键和离 术,把我们看不到的 子化合物的概念。通过具体实例启发学生归纳离子 微观变化展现出来,键的特点及离子键的成键规律并学会利用这些规律 不仅帮助学生记忆、如何判断离子化合物。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离子 理解知识点,同时也 化合物外我们遇到的其他物质又是如何形成的,如 培养了学生观察、分 氯化氢、水等。再利用多媒体演示氢气和水的形成 析、归纳、判断的能 过程,引出共价键及共价化合物概念。通过具体实 力,并且让学生在学 例启发学生归纳共价键的特点并学会如何判断共价习过程中学到了学习化合物。随即推出化学键的概念,并简单介绍化学 任何事物都必须透过 键的分类情况。现象看本质的道理。
3、巩固归纳 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讨论题 归纳巩固学到的新知,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答案,并布置作业。至此,识 教学目标完成,最后提出一道思考题,让学生回家
设计目的 思考。为下节课的教学做铺垫。
四、几点说明
1、为了节约时间,扩大容量,本节课的板书利用多媒体显示。
2、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本节课的课件是从网上下载,结合教学目标进行了选择利用。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设计说明,谢谢大家。
第五篇:化学键说课稿
化学键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高一化学必修 2 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的第一课时离子键,望大家批评指正。
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的程序,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和教学评价九个方面来给各位评委阐述。
一、教材分析
本节的离子键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也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化学奠定基础。
教材是通过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并引出电子式及用其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点: ①离子键; ②电子式的书写及用其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二、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初中化学中已经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也已经知道 Na+和Cl-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 NaCl,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离子键的相关概念。
三、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并结合《新课标》的内容标准: 认识化学键的含义,知道离子键的形成。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学生能掌握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
(2)通过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学生可以获得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再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我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五、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内容我将运用实验演绎法,归纳总结法,提问引导法来实施教学。我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使用讨论总结,板书演绎,习题巩固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程序 :
提出问题→实验(钠和氯气的反应)→进行表征性抽象→再进行原理性抽象→得出结论(离子键的定义)→离子键的实质→离子化合物的概念→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电子式书写及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实例→反思与评价程序进行教学。
七、教学流程:
1、新课引入: 引入问题,请同学思考:
【设问1】:(1)我们目前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而物质的种类为什么远远地多于元素的种类呢?
(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些呢?请举例说明
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2、新课教学:演示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的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实验演示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
【设问2】:金属钠与Cl2能够发生剧烈反应生成NaCl,它们为什么可以发生反应呢?我们现在从微观角度来分析该反应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首先:(1)请同学们写出Na和Cl原子结构示意图;(2)分组讨论:
a.两种原子要达到稳定结构,它们分别容易发生什么变化? b.当它们变化后又会有什么相互影响呢?
接着引导学生运用核外电子排布知识解释 NaCl 的形成,并引出离子键的概念,分析其成键本质,相互作用等。从原子结构入手,从宏观到微观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分析综合能力。由于离子键的概念比较抽象,用电脑演示离子键形成的过程并设计成动画,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的形成及概念。
3、组织讨论从产物 NaCl 和其他常见的离子化合物中元素所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构成离子键的物质。之后,由小组派代表发表小组讨论的结果,最后由我来评价总结。通过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能互相沟通、增进友谊、交流观点、合作性学习,而且其归纳总结能力也将得以锻炼。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4、过渡并设问引出电子式:
【设问3】:以上我们从原子结构的角度,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Na原子和Cl原子发生变化生成NaCl的过程,它清晰、直观,但是,书写结构示意图时有些麻烦,那么,还有没有更简单的表示方法呢?有。这种表示方法叫做电子式,请同学们看21页的资料卡片,归纳电子式的定义和书写方法。
引出电子式并激发学生继续深入探究问题的好奇心。讲解电子式的概念并带领学生了解原子,阴、阳离子的表示方法。
【设问4】:原子的电子式我们知道怎样写了,那阳离子、阴离子的电子式又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几种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式,请同学们归纳它们的书写规律。
+2+3+阳离子:Na、Mg、Al、阴离子:
(引导学生从电子数目、结构特征、电荷位置等考虑)
归纳总结出书写原子和阴阳离子的要点,同时,因为电子式的书写,尤其是阴离子的书写学生较容易犯错,故以习题巩固归纳其要点加深学生印象,并加以顺口溜“打点、穿衣、带帽”帮助学生记忆。
练习1:请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式C;O;F;Al。
练习2:请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硫原子,溴原子,硫离子,溴离子,钠离子,镁离子
5、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及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在学习中,学生最易犯的是眼高手低的毛病。为了加深学生对错误的认识,课堂上我会先用电子式表示出三种类型的离子化合物(AB型如NaCl,A2B型如Na2O、Na2S,AB2型如MgCl2)的形成过程,说出书写重点,然后让学生根据写出一些常见的三种类型的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在黑板上板书。之后再指出错误所在,得出书写时的注意事项。这样,学生听起课来十分专心,印象也深。
6.教学小结,布置作业
2++-2-作业:1.写出下列粒子的电子式:C、S、Mg、K、Br、O
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NaF K2O
八、板书设计
第三节
化学键
(第1课时)
一、离子键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时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2Na+Cl2====2NaCl
二、电子式
注意:
1.离子须标明电荷;
2.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写,相同的离子要单个写; 3.阴离子要用方括号括起来; 4.不能把“→”写成“====”;
5.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方向(也可不标)。
九、教学评价:
本节课通过氯化钠形成的微观分析得出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定义并用动画演示进行强化。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降低了难点。强化了对概念的理解再通过用电子式表达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的练习进行反馈强化了化学用语书写的规范性。在教学方法上边学习边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完善知识、系统总结的习惯,也巩固了课堂教学成果整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做到师生互动,教学效果好。由于学生活动比较多,可能在学生训练上不是太够,可以利用课后作业进行适当的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