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结题报告
栗子乡中学校
“学生数学解题能力五环节教学模式”研究
结题工作报告
一、课题来源
我校“学生数学解题能力五环节教学模式”经丰都县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列为2009年丰都县教育科研。2009年九月五日丰都县教育科学研究所下达“学生数学解题能力五环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立项的通知,从2009年秋开始立项研究,至今已有三年多的研究历程。三年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全力支持下,在课题组的指导下,鼓励课题组老师深入课题研究,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保障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为进一步确保本课题研究顺利完成,课题组和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始终加强管理,完善运行机制,有力保证了课题研究规范、科学、深入地开展。全体实验教师通过大量的实验工作,完成了各项实验目标,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的。
二、实验研究的周期、班级、对比班设置情况、参研师生人数等。
1、实验研究的周期为3年,即2009年秋至2012年秋。
2、实验班级设置情况、参研师生人数:初2011级
(一)班、2011级
(二)班、2011级
(三)班;2012级
(一)班、2012级
(二)班、2012级
(三)班;2013级
(一)班、2013级
(二)班、2013级
(三)班; 2014级
(一)班、2014级
(二)班、2014级
(三)班;2015级
(一)班、2015级
(二)班共15班级约800多人。负责人是谭华,主研人员有熊代鱼、汪华林、陈宗兰、秦燕、刘宏梅、代琴,参研教师冉湛祥、王伦、谭华、汪永华、刘文斌等共11人。
三、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重要变更情况及原因说明。
本课题开始研究人员还有唐敏老师。唐敏老师由于教学工作调动终止课题研究。
四、实验部门对课题的价值认识。
本课题由丰都县教科所数学室秦国云老师指导,在学校谭校长的高度重视下,在学校教科室的指导督促下,全体实验教师通过大量的实验工作,完成了各项实验目标,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的。我校“学生数学解题能力五环节教学模式研究”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及教科所数学室的肯定,同时我校的数学成绩直线上升,年级排名从全县四十多个乡镇的三十几名提高到前二十名。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提炼出的“五步课堂教学模式”得到我乡教育管理中心的认可并在全乡推广。
五、课题实验研究管理运行模式及研究网络的建立
为了开展此项实验研究,我校主要采取了了以下方法:
1、营造氛围重环境
环境氛围的浸染和熏陶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调动他们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探究学习。
(1)学校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2012秋把每天第一节和晚自习第二节专门用于学生的自主预习和课后反思。(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学定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到凡学生能解决的坚决让学生解决,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多给学生参与、思考和实际操作的机会。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学定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到凡学生能解决的坚决让学生解决,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多给学生参与、思考和实际操作的机会。
(4)方法指导。各主研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小组建设方面的训练,指导学生怎样有效讨论、怎样记录、怎样发言、怎样质疑,另外指导学生如何自学,如何统筹安排时间,如何开展课堂效率的提高等等,营造浓厚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2、开展研讨重实效
我们力求课题研讨活动落到实处,割弃那些不必要的形式,课题开展以来课题组做到以下几点。
(1)每期进行三次的研讨课活动,每位实验老师上一节研讨课并进行相关的说、讲、评、研活动。
(2)每期进行2-3次的集体培训活动,对教师进行理念与业务培训,同时,要求每位教师进行自学,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3)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讨论实践困惑,研究教法学法。(4)每周利用集体备课进行一次专题研讨,并由两位教师主讲,其他教师作补充发言,解决课题研究中的问题,同时提出下一次专题讨论的主题。
(5)每位教师每期撰写论文、反思、案例与实录不少于4篇,上交学校2篇。
(6)每期上一次展示课活动,邀请县有关专家指导。先由各年级集体备一节课,再指定老师展示,然后进行评议、修改,再回到班级运用。
六、课题实验研究过程的督导、检查落实与评价机制的建立,课题实验经费的划拨、管理与使用。
1、建立机制有保障
机制的完善是课题研究顺利实施的制度保障。
(1)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此项课题由学校校长谭华同志亲自任课题负责人,由教科室主任熊代鱼任组长,各主研人员均为学校的数学骨干教师。
(2)建立了教科研制度。我校先后出台了《栗子中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栗子中学校教科研奖励方案》、《栗子中学集体备课制度》、《栗子中学课改学生课堂行为考核制度》、《栗子中学合作学习小组奖励办法》、《栗子中学合作学习小组评价量化表》等,以此来规范和激励教科研行为。
(3)课题研究直接纳入年终考核。对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考核直接写入《栗子中学教职工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评价考核评分细则》,年终按各自的研究成效进行加分和分配酬劳。当然,在发挥教师间相互竞争、自主研究功能的同时,我们又通过专设的集体成果奖,激发教师的团队精神,发挥他们群体自主研究的作用。
2、考核落实奖优秀
(1)每期由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长对所有实验教师进行量化考核,评选两名优秀科研教师并进行奖励。
(2)考核的结果直接纳入教师的积分考核,从而推动了教师开展实验的积极性。
3、经费到位有保障
每期有专门划拨的课题实验经费,供实验老师开展研究、外出学习、培训以及评优发奖等支配,保障了课题实验的顺利开展。
七、课题实验研究人员的学习培训情况及成效评价
1、加强理论学习聆听专家指导
(1)倡导自学。教师可以自主学习,学期中我们定期进行课题研究探讨会,理论知识培训会,实现教师间理论资源的共享。
(2)组织进修。即利用周四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形式有名家思想荟萃、教学理论讲座、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示范课录像观摩等,以此来进一步保证教师理论学习的时间,拓展教师理论学习的空间。当然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也大大地激发了教师理论学习的积极性。(3)请进来,走出去。请县教科所秦国云等专家来校进行课题的针对性指导,以此来开阔教师的教科研视野;派教师到外面学习理论经验,用兄弟学校的实践经验来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
2、教师成长硕果满枝
通过大量的课题研究工作,各实验教师在完成相应的研究工作的同时,自己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与课题研究共同成长,成就了一批科研型教师。
(1)新型课堂观深入师心,数学课堂教学达到了质的飞跃。(2)“学生数学解题能力五环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加快了师资队伍建设步伐。教科研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捷径。在研究活动中,全体数学课题组成员都参加了大量的理论学习,承担了课题的实验研究,撰写了多篇有价值的课题研究的论文和数学各年级的学案。
(3)通过研究,使教师在阅读教学的理论、模式、方法等方面实现了较大程度的专业发展,形成了我校“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的特色成果。
八、课题实验研究对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及办学水平提升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1、为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学生的解题能力水平得到提高。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特长创造条件,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广阔平台,发挥学生的才干和个体潜能,让学生的特长发展更快更好。可以这样说,参加课题实验的学生,他们的解题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必将终身受益。2.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全面的提高。
三年多来,课题组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实践为根本,以教育科研促教育质量的有效提高。结合课题研究,全面推进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提升教育科研的发展活力,推进名师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以教育科研为抓手,促进学校的特色建设、文化建设和内涵发展。课题组遵循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实验,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明显增强,合作探究能力明显提高,交流展示才能得到培养,解题习惯与方法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综合素质得到很好的培养;自主教育观深入师心,加快了数学课堂高效化进程,加快了师资队伍建设步伐,使教师在数学教学的理论、模式、方法等方面实现了较大程度的专业发展,提高了教师业务素质。
在研究活动中,全体课题组成员都参加了大量的理论学习,承担了课题的实验研究,撰写了数十篇有价值的课题研究的论文和学案。其中有10人次获国家级、10多人次在县级获奖或刊发。尤其是在教学模式研究中,形成了我校“学生数学解题能力五环节教学模式”的高效课堂特色成果,对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及办学水平提升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与影响。
实验教师在每年年期末全县教学质量监测中成绩优异,整体水平从原来的全县三十几名逐渐提升到前二十名。同时近3届毕业生参加重庆市毕业统考的数学成绩显著的提高,受到县教委的表彰。这是学生数学解题能力五环节教学模式研究最直接的原因。
九、课题实验对今后该课题研究的设想展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通过三年多的实验,我们深深感到:“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教学模式研究”还大有可为,课题结题并不代表课题研究的终止,今后,我们还要一如既往地开展研究,并不断补充和完善已有的研究成果,同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并推广到各门学科的教学。
栗子中学“学生数学解题能力五环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
二0一二年十二月一日
第二篇:数学结题报告
《龙岩市“提高一般高中校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结 题 报 告
长汀河田中学课题组
主持人:傅清荣 游齐章 郑文旭 邱文明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一、课题的提出
农村中学的高中学生基础和能力都比较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弱,偏科现象非常严重,这就更加对老师和学生本人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师要在备课,改作,辅导等各个环节下苦工,不断提高效率,学生则要提高每节课效率,这就要向45分钟要质量和效率,针对这些特点结合我校实际,在是普教室专家指导下和我校领导支持下的从2009,9—2012,6开始在我市三所中学(长汀河田中学、连城朋口中学、龙岩九中)开展以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为出发点的课题研究。
1.问题的由来
目前农村中学或者是三级达标学校的学生基础弱且偏科现象非常的严重,学生厌学情绪很普遍,新课程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更主要的是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体系出现缺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评价没有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些状况导致了课堂教学评价的混乱,也造成了教师教学的混乱,严重妨碍了新课程的实施和课堂有效性的提高。这种状况只有得到根本改变,方能促进教师的加速成长、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迫切需要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作研究。探讨和制定科学有效而又符合实际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师生间教与学互动的各个层面,不仅 1 可以更好的渗透新课标所倡导的先进教学思想,而且也可以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成为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
如何更好的公正客观的做好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能打破课堂教学的传统习惯。在科学的评价体系指导下,以培养学习者创新能力为指导核心,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将新思维和新理念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那么这将成为新的突破。有助于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更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2.本课题试图解决的问题及其意义。
通过课题的研究,对于教师,探讨有效教学过程的意义、目标、内容和方法,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主动的发展,切实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探索有效的途径。通过研究,改革数学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养成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受用终身的学习能力,使不同层次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素质化”。
对于学生,需要通过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同时减少课外因无效或低效教学而被占用的学习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真正做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实现素质教育。从学校角度来看,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整体教学能力的提高。对构建创新课堂搭建良好的平台,使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呈现出多元化、立体化与可持续化发挥作用。
二、研究目标
1.形成提高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提高大家对于新课程内容的理解,加深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把握,领会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评价理念,充分理解实施评价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力 2 争充分体现出新世纪对教育评价的新要求,更好地实现其教育和促进发展的功能。
2.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方式,把 “指导学生自学策略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有机结合”作为本课题研究目标。
(1)优化课前准备(包括:制定计划、确定目标、导学前置等)对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影响;
(2)调整听课习惯(包括:思维超前、质疑提问、求异创新、纳网提炼等)对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影响;
(3)衔接复习作业(包括:梳理归类、结论新解、作业意图探究等)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影响;
(4)创意课后反思(包括:每日反思(学法反思、纠错分析)、每周一结(知识结构、自组试卷)、达标补救等)对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影响;
(5)坚持自主训练(包括:自选课题、定时训练、同学互批、阶段自评等)对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影响;6.班级分层小组互助(包括:班级分层、小组互助、小组评价等)对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影响。
三、研究内容
教师必须关注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围绕“用较少的师生的精力和时间,取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这一宗旨,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效率。教学的有效性,不是取决于教师“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而是取决于在单位时间内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进展情况。有效教学有一套策略。它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策略和选择,它并不 3 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不过教师还应当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尽可能地去充实提高相应的新的教育教学技能。
四、课题研究价值:
1.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课堂教学既要能反映出教育教学目标是否达标,而且还应该简便易行,做到不但要关注学习者在某一方面的收获,还要照顾到教育者的差异;既要让每一位教师者获得成功的体验、能力的发展,更要让在教学过程中表现突出者脱颖而出。
2.课堂教学有效性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要实现有效性标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手段的现代化,需要一个很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本课题研究的指向,是要寻找一种“普适性”的规律,提供一整套可供人学习、借鉴、模仿的规则和操作方法,通过它启发教师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唤起教师的教育自觉,发展教师的教育智慧。
五、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书面的调查和座谈的形式,分析所获取的有效数据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作为研究的实际依据,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并能够根据学情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有目标地实施教学与研究,及时总结每一个阶段的研究成果。
2.观察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随时积累和反思教学实践中的多种情况反应,积累相应的原始研究资料,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纵向观察与分析,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的变化,随时微调研究的方法和策略,使每个阶段的研究进展真正取得相应的实际效果。
3.案例分析法。这是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在课题研究的实际过程中,以一个个的教学案例来分阶段逐步落实课题研究的目标。对于每个教学的实际案例,以客观、科学的态度进行及时的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再反思、再总结,直到达成相应的研究目标。
4.对比分析法。主要采取纵向的宏观对比的研究方法。其根本目的是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成效,来证明实施新课改理念、有效地指导学生数学自学策略的过程中,学生所获得收益的真实反馈。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也可以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的成果进一步巩固。
六、研究过程:
(一):研究重点
1、能力水平: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
2、数学思维方式: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
3、创造思维倾向:好奇性;冒险性;挑战性;创造性。
(二):研究思路
1、研究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2、探索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研究性学习中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
4、积累有价值的经验,开发数学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
5、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科研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三):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
①、确定课题研究方案,成立子课题组,安排子课题组的负责人。②、组织参加课题组人员学习理论,做好课题理论准备工作。③、市有关专家作教育科研的专题学术讲座。
2、研究阶段(2010年9月至2012年1月)
①、开题仪式,争取领导和专家帮助,课题负责人开展实研究。
②、定期召开子课题负责人会议,调度科研进展情况,制定课题研究工作制度和课题实施方案,每年进行一次课题的阶段性总结和评估,撰写阶段性的报告、论文。
3、总结评价阶段(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①、各子课题及总课题研究成果的验收和鉴定。②、拟定本课题的研究报告。③、召开本课题研究的成果鉴定会。
(四)、课题实施过程的几个重要方面
在高中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中,探索如何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探索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探索“数学思维方式的系统综合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的相关性。数学思维方式主要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以上多种思维方式的系统综合,由此,我们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思维发展特点来进行数学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协调发展。
2、探索“智力能力水平的提高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的相关性。智力和能力是 6 创造性思维发展中两个必不可少的基本因素。因此,我们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注重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几方面,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① 在提高注意力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② 在培养观察力中促进创造性思维; ③ 在培养思维力中训练创造性思维; ④ 在培养想象力中发展创造性思维。
3、探索“数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的相关性。
4、探索学科练习对提高有效性的作用。
5、探索利用作业展对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作用。
6、利用开展主题讲座促进课堂有效性的提高、七、主要成果:
本课题研究所达成的成果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
(一)通过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研究,改变了现阶段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以我校实际为出发点的教学模式即“适当难度、适当练习、适当课堂、适当讨论”模式。这个教学模式分为四个阶段:
1.适当难度——教师实行集体备课,商讨预习案,定预习目标、定自我检测目标,准备练习以简单为主中等为辅,照顾大多数学生。
2.适当练习——在课前收上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适当布置适当的预习作业,课堂上进行适当的课堂练习,课后进行适当的作业作为巩固练习,一周布置适当的周末练习。
3.课堂探究——教师提点,学生分组讨论,从感性到理性,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同学一起研究问题,以固化知识,教师做适当指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我们以适当教学为载体真正使学生“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感知数学”、“ 实验数学”,帮助学生在做题中观察、探索和发现研究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与位置关系,强化感知、丰富表象,使抽象的知识变的容易理解,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提前进入知识准备、思维意境状态,自觉完成知识的建构,发展知识潜能;这样使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向课前、课后延伸。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学习积极性增强,探究意识强烈,耐挫能力提高,合作意识、互助氛围形成;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进学习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通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研究,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1.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让学生从自己设计问题入手,引发学生去思、去疑、去设计、去探索,同时以教学素材为载体,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得出结论的猜想,然后让学生通过逻辑论证,证明猜想的正确性,进而得到结论及性质;然后让学生运用所得性质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目的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用结论及性质解决问题上来,在这过程中,通过师生合作讨论研究,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共同分析解答,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问题的变式延伸,适当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化归,紧紧抓住数学思想方法这条主线将建构知识、能力、情感系统;并有目的的指导学生学法,创设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创新的平8 台,开放式的课堂兼之分层评价的激励,能够及时反馈与调节本节课教学效果与学生的掌握情况。
2.学生为主数学教学模式,要使分层教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分层次教学按常规应对教学各环节分层,例如:教学目标分层、课前预习分层、课堂提问分层、问题探索分层、作业布置分层、单元考评分层、课外辅导分层等;我们研究认为分层次教学的核心是改革对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方式。
3.师的教育教学、教科研能力、专业素质明显提高。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操作上都需要教师以新课改的理念、新课改的目标、新课改的手段方法进行;这无形中给教师注入了动力,他们不断学习新理念、新教法、新学法丰富充实“以学定教”数学教学模式的内涵;不断地实践,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思考、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实施方案和计划,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4.究过程中每位教师都通过两年多的课题研究提炼了八个优质教案和三个优质案例,丰富了自己教学成果和理论水平,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的提高。
(三)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的活动中,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习惯得到改进,学习方法得到改善,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学生具有较强的持久的学习动力。由于新的教学理念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自主参与、在学习中品尝到成功的快乐,获得亲身体验,激发了探索和创新的强烈欲望,逐步培养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加之教师以导学案为载体,加强学习习惯培养、进行学法指导,逐渐使学生具有持久的学习动力。
2.学生具有较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的学习策略能激活和维持良好的注意、情绪和动机状态;能分析学习情景,提出有关的学习问题,能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能监控学习的过程,维持和修正学习行为;能正确评价学习效果。通过课题研究,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良好学习策略的培养和形成。他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明显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
3.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发展、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自我内化;逐步使学生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学会”成为“我会学”;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实践研究,教师逐步自觉把学习习惯、思维习惯与学习方法,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意志品质;这三个“教师可控制变量”融合在“以学定教”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使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得到初步提高。从某种程度说,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加强了理论学习,转变了教育教学理念,改进了教学方法,增强了实施新课改的信心和能力,提升了专业素质;同时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带动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八、存在问题:
该课题的提出原本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以评价促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自觉改变自我教学定位还比较困难,不能很好的突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满足于教师的讲授,缺乏自觉的思考,被动接受较多。农村高中校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还有许多的内容要研究,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进一步去研究去探寻。
附:每位课题组成员的教案各八个和案例各三个,从2009,9-----2011,11的各个学期的阶段小结和期初计划。每位课题组成员的课题论文一篇,集体备课记录,与课题有关的教研组活动记录等。
第三篇:2017数学结题报告
《自主、合作、探索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陇县西大街小学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科研课题,2017年3月经学校小组评审和批准,列为我校教育教学科研一般课题。在一年时间的探索实践里,我们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顺利地完成了预期的研究计划,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实验工作具有代表性、可行性的特点。现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呼唤创新人才,创新是人类智力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小学数学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符合人类文明进步、时代和人的发展要求。但是,与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反映在教学方式上,表现为: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研讨交流少;操练记忆多,体验创新少;要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注重知、能多,关注情感少等,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方式单
一、被动,学生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喜爱和信心。一句话,“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我们要努力改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去创新,这样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也使学生在创新中培养创新意识,在实践中培养实践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正是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学习方式。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分析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探索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科学的、合理的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参与、互助、民主、合群、合作、竞争、交往等道德观念和现代意识。要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兴趣,有明确的目的,积极主动地始终参与探索学习的全过程。
2、激发动机,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这是一个人能成才的关键;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基石;激发学生求知欲,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3、精心组织,增强合作探究能力。课前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确立组长、观察员、记录员、报 告员等,并提出明确要求。上课时要巧设问题,使其具有可探究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难度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这样学生才会对讨论产生浓厚的兴趣。老师要多巡视、多指导,对小组合作过程、方法、成果等要及时评价,这样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小组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去。指导技巧,提高合作探究的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事,让学生体验交往的方法,讨论各种交往的具体表现,这样学生就能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教师也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供适时的指导,从而增加学生的合作技巧。还可以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运用这些方法应定期调换各种角色,保证学生不断实践这些技能,直到内化为他们自己的经验。
4、鼓励争论,挖掘合作探究的深度。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不敢发言,老师要多加引导,鼓励全员参与。在小组交流中出现意见分歧,甚至争执不下时,老师可以尝试设一个小组的意见为靶子,让大家对他们的意见发表见解,在具有团队性质的争论中,学生更容易发现差异,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会更全面、更深刻。甚至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在学完《胖胖的手》这课时,有的同学提出:“有的家长不经子女同意私拆孩子的信,这是不是一种爱?”我没有直接回答这个疑问,而是把这个问题展示给全班同学,让他们思考、讨论。经过争论,他们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即:这是家长关心子女健康成长的做法,是一种爱,但是做法是不妥当的,也伤害了子女,不能算是“好爱”。我听到这里灵机一动,向同学们提出了与课题相反的观点:“严不是一种爱”,并把同学们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课堂进入了又一个高潮,经过激烈的争辩,他们共同认为:适度的“严”是一种爱,过度的“严”就可能是害,首先,激发动机,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这是一个人能成才的关键;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基石;激发学生求知欲,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5、精心组织,增强合作探究能力。课前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确立组长、观察员、记录员、报 告员等,并提出明确要求。上课时要巧设问题,使其具有可探究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难度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这样学生才会对讨论产生浓厚的兴趣。老师要多巡视、多指导,对小组合作过程、方法、成果等要及时评价,这样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小组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去。指导技巧,提高合作探究的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事,让学生体验交往的方法,讨论各种交往的具体表现,这样学生就能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教师也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供适时的指导,从而增加学生的合作技巧。还可以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运用这些方法应定期调换各种角色,保证学生不断实践这些技能,直到内化为他们自己的经验。
“自主、合作、探究”与“导学”的整合实施,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交流和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动态的、发展的、愉悦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角色的改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教学氛围。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围绕构建小学 “自主、合作、探究”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1、小学数学科的教学目标。
(1)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目标;
(2)小学数学能力培养目标;
(3)小学数学情感陶冶目标。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原理。
(1)文件法规,文献资料;
(2)小学数学科教学原理;
(3)小学生心理特征及其获取知识、提高小学数学能力的途径。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程式。
(1)构建思路:自主是前提,合作是手段,探索是目的。
(2)学习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3)课堂流程:提出问题→独立自学→讨论交流→思维拓展。
4、小学数学科教学评估。三个转变:
(1)评价主体从“重教”转向“重学” ;
(2)评价内容从“重形式”转向“重效果” ;
(3)评价重点从“教师讲评”转向“学生自评”。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效地解决小学“学困生”、“厌学生”渐多,教学质量不够理想,数学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构建出适合小学数学科的较高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习惯,从而全面提高小学的数学教学质量。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了解前人研究的状况,包括前人做过了哪些研究,获得了哪些成果,提出了什么观点,建立了何种理论,应用情况如何,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或者有哪些新问题产生,目前又有何新进展等。
2、行动研究法。针对当前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现状以及教师的引导情况,提出可行有效的引导方案与策略,不断调整、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使行动过程成为研究过程。
3、个案研究法。调查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状况以及教师引导情况,搜集典型的案例实录,进行研究分析或进行案例反思。
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及要说明的本质问题,摒弃无关的和相关不大的因素,说明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必要性、方法和途径以及影响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外在因素,从而使经验更具有普遍意义。
有关理论依据的研究及国内外相关经验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课堂实践、教学研讨等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研究教学策略和评价的过程中主要用个案研究法;研究成果总结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学生对问题的研究已由课堂延续到课外,学习的效率明显提高。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1、初步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经过课题组教师的不断实践、探索、学习、讨论与反思,一个“提出疑问——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总结探究——拓展应用”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已初步形成,并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推广,以求进一步完善充实。
2、教师观念全面更新,教学水平有较大提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客观需要。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探究学习。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实验研究,教师的观念得到全面更新:在学习观方面,认识到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的核心要由枯燥的被动灌输转变为愉快的主动发现;在知识观方面,认识到学生通过体验、顿悟、自省、直觉而得到的隐性知识,是决定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学中要树立以知识的“质”和“结构”为主的观念;在教学观方面,认识到要善于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敢疑、善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标新立异,自觉参与集体学习,主动挖掘知识发生的过程;在教师观方面,认识到教师角色要由“教”者变成“导”者,努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实验研究,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课堂上,教师有了自己的主导思想,照搬教材、按部就班的少了,随之而来的是对教材的创造性运用。不管是哪种版本的教材,都能结合学生生活,进行有效的改编或重组。有了教学模式的支撑,教师设计教学有了主心骨。黄玉梅老师区教研会上执教的《圆锥的体积》、邓梅丰老师在校优质课评比中上的《长方体的表面积》都获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刘月霞老师上的《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在镇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3、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实验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一是学习的目的更明确。由考试得高分转到培养自身独立学习能力上,即学会终身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自我教育,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学会创新和发展。二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了新标准。明白了学会知识的过程就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新知识的一种解释过程,掌握知识必须通过自己的体验,必须经过自己对知识进行分析、研究而获得。三是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初步学会了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审视和评价,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四是提高了合作学习能力。学生能够做到积极承担个人在小组共同任务中应负的责任,能够相互支持、配合、互动,进行有效的沟通,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集体加工。五是提高了探究学习能力。学生初步具备了个人探究和集体探究的意识,尝试了科学研究的方法。由于实验班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所以学习的效果也明显提高。单校标老师所教的实验班,在县学生学业质量监控测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平均分比平行班高出10多分。蔡惠灵老师教的实验班,学生成绩也名列镇的前茅。黄玉梅老师由于外出学习和身体欠佳的原因,所教的实验班虽然比普通班少上了很多课,但由于学生已有了较强的学习能力,所以成绩照样遥遥领先。
4、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评价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课堂评价的尝试,对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是十分重要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评价的指导思想是:
(1)、评价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发展导向,不仅要使学生成为“知识人”更要成为“社会人”,达到人人发展,全面发展。
(2)、评价要落实在差异发展和个性发展上,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新的进步就是发展,评价不能千篇一律,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3)、要评价学生的发展趋势,通过某些结果或某些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发展趋势,今天和昨天比,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明确明天努力的方向,知道该怎样去做。
(4)、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建立自我激励的评价机制。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和自我完善的反省能力。通过评价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总结过去,使学生不断调整自我、超越自我。实验发现,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了,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非常的和谐、自然。评价的有效性,激活了课堂,激活了学生,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5、示范带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全镇推广。
经过对本课题的反复研究,我们已经在校内初步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校内的教研方式也有了进一步的转变,同时我们积极开展联片互动教研,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整体推动课堂教学创新的扎实开展。如:张碧霞老师在全县小学数学教研会上执教示范课《圆锥的体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深获与会者的好评;第三小学的许凌老师在执教县域交流课《数字的用处》时,对课例的教学设计也结合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课堂有效且扎实,得到大埔县交流领导、老师的高度评价。在丰顺县“为中华而教”项目组两次“送教下乡”活动中,课题组的蔡惠灵老师、邓梅丰老师分别执教交流课《方向与位置》和《组合图形的面积》,学生均采用这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学习效果明显提高,课堂充满浓浓的数学味,令城市教师对我们山区的学生刮目相看。
6、提高了参研教师的素质,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通过实验探索,实验教师自觉地加强学习,提高了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刘玲琴老师、兰芙蓉老师、李凤梅老师的二数教学成绩明显增强。
第四篇:小学数学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结题报告
数学活动课是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以数学学科课一样以社会发展需要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为核心。它以学生发展为基点,考虑到数学学科知识基础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数学活动,手脑并用,获得直接经验,扩大视野,增长才干,培养 对数学的兴趣和特长,培养 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长期以来,小学数学课程基本上是学科本位主义课程,以致于给人一种错觉,认为唯有数学学科课程才是最科学的趋向,不少教师对数学活动课感到茫然,存在着认识上的“盲区”,实践中感到棘手的问题很多。为此,我们选择了“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实施”这一课题,试图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上好数学活动课,提高学生素质。
课题组把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内容划分五个方面:⑴生活中的数学;⑵生产中的数学;⑶科学技术中的数学;⑷与各学科相关的数学;⑸智力活动中的数学。
课题组在确定小学数学活动课内容时,除了围绕目标考虑知识性、科学性、教育性和可接受性以外,还着重注意以下三个“性”:
1、趣味性。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求知欲强,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使活动题材新、奇、趣,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在活动过程中做到“五个化”:⑴活动形式游戏化;⑵列举范例生活化;⑶化解疑难故事化;⑷数的演算奇妙化;⑸介绍人物传奇化。例如,根据街头现象设计的“转转糖游戏”和“一元钱摸球中大奖”为题材的数学活动课,就是取材于生活,以模拟的转糖,摸球开始,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去揭密,明白了这些都是骗局,使学生不仅学习和运用了数学知识,还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思考性。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数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让学生通过活动,明白一个道理,悟出一种思想,掌握一种方法,以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五年级“测量的学问”一节数学活动课上,教师启发学生如何利用普通的度量工具,去比较准确、简单地量出一张纸的厚度,一个呼啦圈的周长和一捆乱铁丝的长度等。通过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学生总结出“聚少为多,化曲为直,变长度为重量”的方法。一下课,同学们高兴地说:“我们一下子聪明了许多!”
3、实践性。在学科课程的知识教学中,小学生往往感到数学知识抽象,学起来很枯燥。数学活动课则测重于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积极性。这种活动应尽可能反映现实的需要,使其成为日常生活中具体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的一种尝试或模拟。例如,在数学活动课上,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组织“小交警”活动,不仅在繁华地段协助交通,同时还进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流量统计,回校制成统计图,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和综合能力得到发挥,同时对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初步形成了开展数学活动的基本方法,掌握了设置活动课程的第一手资料,为学校全面推行活动课程和进行规范化管理提供了经验。
通过研究,课题组总结了开展数学活动的基本做法,可以归纳为两个点:设计活动内容和形式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作为对活动内容的“支撑点”;“围绕三个字”活动的组织和展开时要突出一个“动”字,贯穿于一个“趣”字,体现一个“能”字。做到学生寓学于玩,玩中求知;以趣激学,趣中探知,使枯燥知识趣味化,书本知识实践化,从而加深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数学活动课程教学流程的探索,为学科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打开了思路。
通过几年的实践,已基本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课程的教学“流程”。这一在教师主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流程”,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符合终身学习理论,是在培养适应未来知识经济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4、使教师的教育观念逐步更新,教学水平有一定的提高,教学效果亦有明显的提高。
小学数学活动课程存在着许多问题,如:
1、缺乏完整、科学的教学内容序列;
2、缺乏对活动课程的有效评价等。
第五篇:阳光数学 结题报告
研究的背景
我校学生都是哈萨克族牧民子女。大部分学生家庭在山沟里分散居住,因此,他们只能住宿就读。通过上级部门的质量监测或者校本测试情况来看,几年来我校学生数学成绩一直很低。我们会发现我校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较低、积极性不高、学习数学感到非常困难等问题的存在。
通过仔细分析当前小学阶段的双语数学课程,我们会发现有一些不足:一是内容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二是形式固定,学生缺乏选择性。现有的人教版数学教材中趣味性的内容偏少,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步下降,造成教学质量不断降低。
我们认为,光靠教材很难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研究和开发与国家课程相适应的校本课程。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阳光数学》校本课程就是要把“数学有趣,数学有用,数学不难”的理念放在第一位,特叫“阳光数学”。本课程让孩子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通过阳光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适当补充教材中没有涉及的知识,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喜欢数学,乐于探究数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一)概念界定
1.阳光数学: 时间一般不超过10-15分钟,内容短小相对独立,始终坚持生活化、趣味化的原则。2.校本课程: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微型规模课程。
3.阳光数学校本课程:以校本课程为载体,利用能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思维共鸣的数学有趣知识活动为素材,进行组块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活动。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我校趣味数学校本课程实施目标的研究 2.我校趣味数学校本课程内容的研究
3.我校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的组织、评价与实施过程的研究 4.提高我校教师阳光数学校本课程实施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探究
5.趣味数学校本课程实践的实效性研究 6.关于展示课题研究成果的研究 7.关于撰写课题结提报告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开展,遵循数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基本理念,即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开发学生们在平时生活中领会数学的奥秘,通过实践理解数学所能创造的价值,从而消除惧怕数学的心理,提高学习数学学科的兴趣,改善他们的数学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和学习质量,扩展他们的学习和思维空间,消除数学恐惧症,创造人人理解数学,人人学习数学,人人运用数学的良好学习氛围,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及其成长的快乐,实现自我超越,提升自己生命价值和意义。
2、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需要研究一套小学涤粘低年级阳光数学校本课程的教材。
3、研究出一套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
4、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和评价机制。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调查法、实验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为辅。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2015年6月——9月)
通过上网、阅读书刊、看杂志等方式查找并阅读相关理论文章,广泛学习,为设计方案打下基础,确定小学底年级阳光数学微型课程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15年9月——2015年3月)(1)通过查阅关于阅读微型课程的相关文献,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确立小学底年级阳光数学校本课程的实施目标。
(2)通过访谈、观察、问卷,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选择底年级阳光数学课程的内容。
(3)利用案例研究法,及时记录阳光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失败案例,进行分析,边研究边实践,丰富低年级阳光数学微型课程实践的形式与内容。
(4)边实践边研究,探索底年级阳光数学校本课程的设计、组织和实施方法与策略。
3、总结阶段:(2015年3月——2015年5月)通过对前期研究成果的归纳和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哈萨克族小学低年级开发阳光数学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成效和思考。
(一)课题研究的成效
1、初步确定了阳光数学校本课程实施的模式。(1)兴趣小组课程模式:在一、二年级部分对数学特别有兴趣的学生组成一个兴趣小组。每周固定课时,固定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选择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学小故事、趣味数字谜、有趣的图形、体会生活数学。
(2)校本课程模式:在校本课程中我们安排了“阳光数学课”。从一年级到二年级的全体学生都参与,由各位数学教师任教。主要内容是结合教材中的内容适当拓展延伸,旨在辅助数学教学,并通过微信微博等通讯工具每天的作业翻译成哈萨克语,便于家长看懂作业内容。
(3)综合统整模式: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阳光数学”为主题,每天举行一道具有趣味性、生活性的阳光数学抢答题(每天早晨在校园显目处公示一道阳光数学抢答题,学生在最快的速度以书面形式回答问题上交制定的教师手中,以前五名为记入奖励库。奖励库就是获奖人名单库);每月一次的“阳光数学知识竞赛”;每学期一次的“数学小博士评选”都是常态下的数学活动。
2、形成了简单的评价体系。
(1)确立评价的目的。阳光数学校本课程的评价,是对本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通过评价,不断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及时调整、不断完善。使阳光数学校本课程真正为数学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使该课程能与数学教学融为一体,促进数学教学健康发展。
(2)确立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情、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过程、课程实施所达到的成效和结果。(3)确立评价的形式。学校评价:对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过程进行跟踪评价,及时了解课程动向,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教师自我评价:主要是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自我反思性评价,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反思,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评价:学生对课程和教师进行评价,可以反馈到学生参与的热情,以便于及时改进和调整。
3、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数学活动,自觉的探究数学知识,让他们产生兴趣必是最好的方法。小学底年级数学校本课程具有时间短,内容少的特点。根据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智水平,我们在教学中渗透了一些有趣的数学小故事。通过阅读、交流,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小故事的乐趣。
在实践研究中,我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提高。首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激活了创新意识;其次,精选思维素材,培养了创新意识;第三,提供“开放型”的素材,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最后,精心设计练习,发展创新思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得以提高,创新精神得以培养。其次,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小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与创造性有密切的联系。只有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去想、去试验、去研究讨论,他们的个性心理才能健康发展,才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努力做学生的知心人,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他们,做学生探求真理的引路人。在活动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培养,阳光数学校本课程的实效性得以体现。
4、在趣阳光学校本课程的实践中教师的素养得以提升。在对校本课程的探究、实践中,我们个人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接触了更多的数学教育教学理念,个人观念有了质的飞跃。通过对阳光数学校本课程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师生应该如何和谐相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开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为他们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我们认识到教学是面对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他们同样需要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学习环境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良好的环境中愉悦的学习,快乐的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后续思考
如何把阳光数学校本课程内容开发得更丰富,课程实施的形式更活泼,使学生更喜欢这门课程,发挥其更有效的辅助功能?如何评价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激发教师更大的科研积极性?怎样才能使校本课程成为促进我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今后要继续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