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讲解

时间:2019-05-13 23:2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讲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讲解》。

第一篇: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讲解

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

1、产业组织理论、定义

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就是产业组织,专指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范畴。这里的企业关系包括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资源占有关系、利益关系和行为关系等。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所谓的“马歇尔冲突”的难题,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产业经济学1

2、SCP分析框架内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SCP框架。

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基础;市场行为取决于市场结构,而市场行为又决定了市场绩效;市场绩效受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共同制约,是反映产业资源配置优劣的最终评估标志;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又会反作用于市场结构,影响未来的市场结构。(产业经济学1

3、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行业集中度,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产业经济学3

4、马歇尔冲突、是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所提出的关于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的二难选择命题。认为规模经济是非常必要而且极为有用,但这又容易导致垄断,反过来就会使经济运行缺乏原动力,企业缺乏竞争活力。

5、衡量市场绩效的指标(1利润率(收益率指标:

R=(π-T/E 式中:R——税后资本收益率;π——税前利润;T——税收总额;E——自有资本。

(2勒纳指数(Lener index勒纳指数度量市场绩效是通过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率的计算进行的。其计算公式为: •L=(P-MC/P •式中:L为勒纳指数;P是价格;MC为边际成本。

•可以看出,勒纳指数越小,则竞争程度高,垄断程度低,市场绩效显著,资源配置效率就越高;勒纳指数越大,则市场竞争程度越低,垄断性越强,市场绩效越差,资源配置效率就越低。

•勒纳指数本身反映的是当市场存在支配能力时,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高程度,但是却难以反映企业为了谋取巩固垄断地位而采取的限制性定价和掠夺性定价行为所产生的结果。

•(3贝恩指数(Bain index贝恩把利润分为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两种,这样就克服了简单利润率计算所存在的弊端。

•会计利润计算公式为: πα=R-C-D(9.3式中:πα为会计利润;R是总收益;C是即期总成本;D是折旧。•经济利润计算公式为: πβ=πα-iv(9.4

式中:πβ为经济利润;i是正常投资收益率;v是投资总额。•于是贝恩指数公式为: •B= πβ/v

•贝恩指数的理论依据是:市场中如果持续存在超额利润(或者说经济利润,那么一般情况下就表明该市场上存在垄断势力,且超额利润越高,垄断力量越强。可见,贝恩指数代表的是产业的超额利润率,与勒纳指数相比,所要求的基础数据相对比较容易取得,产生系统偏差的可能性就减少了。

6、掠夺性定价的定义和特征、定义:掠夺性定价又称驱逐对手定价,意思是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和吓退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降低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策略。

掠夺性定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①掠夺性定价中出现的价格下降,一般的暂时性的。如果价格降低到成本以下,发起企业就应承担亏损,但是把竞争对手驱逐出市场之后,发起企业往往会再度把企业价格提高到获得收益的水平,这个过程是“先亏损后赢利的”。

②在掠夺性定价中企业发动暂时性降价,实质目的是缩减供给量,而不是扩大需求量。因而只有在有效控制供给量的前提下,发起企业在驱逐对手之后才进行提价。

③一般采用掠夺性定价策略都是市场上势力雄厚的大企业,只有这样才具备长期忍受低价造成亏损的能力。(产业经济学3

7、限制性定价的定义及特征

⑴短期限制性定价,指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卖方将价格定在足以获得经济利润,但 又不致于引起新企业进入的水平上。

⑵动态限制性定价

做法:市场主导企业是定立一个高价,然后随着新企业进入逐渐降低价格。现实经济中,我们可以看到,新产品刚刚导入时价格定得很高,然后迅速回到竞争性价格水平。(产业经济学3

8、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之间相互关系

在短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市场结构从根本上制约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直接决定了市场绩效。

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产业经济学3

9、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

(1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具有内在的联系。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会导致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而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也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产业结构的演进(主要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从不同角度来看有如下几种规律性:(一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五个阶段:前工业化时期: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有一定发展,第三产业微乎其微

工业化初期: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逐渐缩小,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工业重心从轻工业主导型逐渐转向基础工业主导型

工业化中期: 第二产业主导,第三产业地位上升,工业重心 有基础工业向高加工度工业转变

工业化后期: 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占支配地位,信息产业增长加快 后工业化时期: 产业知识化

(二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

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以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

(三从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看

第一产业内部:粗放型→集约型→绿色农业、生态农业 种植型农业→畜牧型农业→野外型农业→工厂型农业 第二产业内部:轻纺工业→基础性重化工业→加工型重化工业 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技术密集型 封闭型→进口替代型→出口导向型→市场全球化

第三产业内部:传统型→多元化型→现代型→信息产业→知识产业(四从产业结构演进的顺序看

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各阶段是难以逾越的, 但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缩短。

从演进角度看,后一阶段产业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产业充分发展为基础的。

10、产业结构优化的定义和目标、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供给结构的优化,、需求结构的优化,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就是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再配置,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

化发展。

11、产业结构形成和变动的因素 变动的因素:

一、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二、需求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三、国际贸易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四、国际投资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五、其他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产业结构的基本理论

12、赤松的雁行形态理论是什么? “雁行理论”是被用来描述某一产业(如棉纺工业产生、发展和趋向衰退的生命周期或过程。是赤松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一文中提出,日本的产业发展实际上经历了进口、进口替代、出口、重新进口四个阶段,因为这四个阶段呈倒“V”型,在图表上酷似依次展飞的大雁故得此名。(产业结构的基本理论

13、产业关联的定义及分析方法、定义: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地、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这种技术经济联系在产业经济学中被称之为产业关联。

分析方法:

14、投入产出法、(产业关联

投入产出分析法概述

从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联系来看,一个产业的产出就是另一个或一些产业的投入,一个产业的投入就是另一个或一些产业的产出。投入产出分析(简称投入

产出法,是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作为生产单位或消费单位的产业部门、行业、产品等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它是经济学和数学相结合的产物

15、产业布局、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生产力在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产业布局是产业的空间结构,其合理与否将影响到该国家或地区经济优势的发挥及经济的发展速度。(产业经济学1产业布局是一种全面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经济布局。产业布局是关系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16、产业组织政策、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其实质是协调竞争和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有效竞争态势的形成。

17、主导产业及其特征、是指在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着较强的带动作用和广泛的直接、间接影响的产业部门。

基本特征:①是在地区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地区专门化生产部门;②具有较高的生产增长率、较大的生产规模和较好的经济效益;③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技术条件;④与其他部门有较强的经济联系,其发展具有连续性,能带动一大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产业结构的基本理论

18、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在逆矩阵系数表上,行向量的值反映了该行所对应的产业在经 济活动中受其他产业影响的波及程度,也就是感应度大小。

影响力系数:纵向量值则是反映了该列所对应的产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对其他产业影响的波及程度,也即是影响力的程度。

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反映了一个产业在产业结构系统中的产业关联强度。(产业关联

19、产业波及(产业关联6 产业波及,是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当某一产业部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会沿着不同的产业关联方式,引起与其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变化,并且这些相关产业部门的变化又会导致与其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的变化,依次传递,影响力逐渐减弱,这一过程就是波及。这种波及对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的影响,就是产业波及效果。

20、配第-克拉克定律: 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人们称这种由人均收入变化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产业结构的基本理论

21、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或地区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或社会目的,应用产业经济学的原理,以全产业为对象所实施的能够影响产业发展进程的一整套政策的总称,产业政策是产业经济学的应用及研究目的之一。(产业经济学1.产业政策:概括地讲,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或地区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

经济和社会目标对产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而制定的各种政策的总和。

22、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

(1.产业组织政策: 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其实质是协调竞争和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有效竞争态势的形成。

(2.产业结构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依据本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具体情况,遵循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和一定时期内的变化趋势,制定并实施的有关产业部门之间资源配置方式、产业间及产业部门间比例关系,通过影响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促进产业结构向协调化和高度化方向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综合,它旨在促进本国产业结构优化,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体系。

(3.产业结构政策五个基本要点: ①产业结构政策的目的是指导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即通过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的合理化、高度化与高效化;②产业结构政策制定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产业结构演变规律;③产业结构政策是一个含有支柱产业、主导产业、衰退产业援助政策、幼稚产业保护政策等构成的政策体系;④产业结构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⑤产业结构政策的实施主体是企业,还有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合力。

23、产业规制

产业规制是政府或社会为实现某些社会经济目标,而对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主体作出的各种直接的和间接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限制、约束、规范,以及由此引出的

政府或社会为督促产业经济主体活动符合这些限制、约束、规范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24、产业集中度及其影响因素

产业集中度也叫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上的某种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用这几家企业的某一指标(大多数情况下用销售额指标占该行业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一个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如何,表明它在市场上的地位高,影响产业集中度的核心低和对市场支配能力的强弱,是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

影响产业集中度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产业竞争、技术水平和政策环境等。

25、制约产业布局的因素 传统视角下的影响因素

一、地理位置因素

地理位置是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经常有影响的因素,它能加速或延缓 地区经济的发展。因为地理位置不仅关系到自然条件,而且还关系到交 通、信息和一系列社会经济条件。

二、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两个方面。自然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包括未经人类改造、利用的原始自然环境,还包括经过人类改造利用后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是指自然条件中被人利用的部分。自然因素是产业布局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

三、人口因素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这两方面的属性对产业布局都有深刻的影响。

(一作为生产者的人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人口数量对市场规模和资源开发程度有较大影响。人口质量或人口素质也对产业布局产生重大影响。(二作为消费者的人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人口的消费状况对产业布局也有明显的影响。各个地区人口数量、民族构成 和消费水平的差异,要求产业布局与人口的消费特点、消费数量相适应

四、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产业布局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历史基础、市场条件、国家的政策、法律、宏观调控、国际政治条件、价格与税收等。

五、科学技术因素 市场集中度衡量指标 二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现代视角下的影响因素 知识经济 经济全球化 新区位因素 论述题: 26 结合现实的经济发展情况,试论述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理论基础及原因。自然垄断是指由某些产业(如电信、电力、铁路运输、自来水和管道燃气等基 础设施产业)或其业务领域的技术经济特征所决定的垄断。(产业组织政策)

27、论述企业兼并的主要动机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企业兼并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在自愿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订立契约而结合成一 个企业的组织调整行为。

企业兼并的动机:(1 主兼企业的动机: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提高市场竞争 力和市场支配力量、降低市场进入壁垒、减少资产经营风险、单纯扩大规模,提高经理人员的声望。(2被兼企业的动机:减少资产经营风险、避免破产、回收 资本。企业兼并是一把“双刃刀”,它所产生的效应既有积极的 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企业兼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市场支配力量的加强和 垄断的出现 , 进入壁垒的形成

第二篇:产业经济学复习参考

1、市场集中是什么?市场集中度,绝对集中指标怎么算

市场集中描述特定市场中卖者或买者的集中度程度,直接影响特定市场的竞争状态和效率。

市场集中度指标的绝对集中指标:

2、讨论市场集中度与产业利润率的关系。

德姆塞茨认为:市场集中度与利润率的正相关关系是有条件的,即要求市场集中度达到一定的水平。

综上所述,许多学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证明市场集中度与利润率存在某种正相关关系。第四章

1、简述进入壁垒的含义和分类。

答:进入壁垒指使进入者难以成功进入一个产业,而使原有企业能够持续获得超额利润,并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度集中的因素。进入壁垒可分为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

2、退出壁垒的种类有哪些?

答:退出壁垒可分为

(一)资产的专用性、(二)推出的固定成本、(三)战略性退出壁垒、(四)信息壁垒、(五)管理和情感壁垒和

(六)政府和社会壁垒。

3、比较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并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1.什么是创造性毁灭?

答:创造性毁灭指潜在进入者创新对原有企业造成的毁灭性的打击,迫使其退出退出市场。这种创新难以模仿,又以高度替代性具有降低成本的优势,不管原市场结构如何,创新者将会获得全部市场。

2、渐进式创新

是指创新产品没有取代现有产品,这意味着竞争对手进入不会减少原有企业的利润,例如对产品的改进性创新,它是比较典型的渐进式创新。

3、激进式创新

是指创新产品会迫使现有产品退出市场。在这种情况下,竞争对手的进入替代了垄断企业,原有企业的垄断利润为零,而转由新的企业获得这一垄断利润。

4、学习效应

企业的产量积累表明了企业再技术基本不改变条件下,通过重复可以提高效率,这称为干中学效应。

5、溢出效应

答:溢出是指外部可以免费获得利益的现象,溢出效应会使“搭便车”的新进入企业在吸收越来越多的溢出后变成垄断企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过大的溢出效应会使开发者不进行投入。

1.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的含义及其主要动因是什么?

答:横向并购指并购双方处于同一行业的并购活动,是竞争者之间的并购,双方提供相通的产品或服务,并在其他生产经营、销售环节具有相似性或互补性;

纵向并购指处于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企业可以借机得到所需资源或进入某一行业;混合并购指既非竞争对手又非现实或潜在的客户或供应商的企业之间的并购,主要追求组和效应,降低经营风险。(1)横向并购的具体动机包括两方面:一是由于成本节约所致,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和管理协同效应,二是由于追求市场势力所致。

(2)纵向并购的主要动因是减少交易费用。

(3)企业通过混合并购可以充分利用多余的非专用性资产。混合并购还可以使企业降低经营风险。

(简洁版:(1)横向并购的动因:规模经济效应、管理协同效应、市场势力效应。(2)纵向并购的动因:市场失灵、所有权成本与收益解释、交易费用理论。(3)混合并购的动因:资产利用、风险降低。)第七章

1.策略性行为的含义

答:策略性行为是指一个企业旨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这种影响竞争对手预期的行为就称为策略性行为。

2、非合作策略性行为分哪两种?

在非合作策略行为中,主要分为限制性定价和掠夺性定价。限制性定价是通过原有企业的当前价格策略来影响潜在企业对进入市场后利润水平的预期,从而影响潜在企业的进入决策。掠夺性定价是指原有企业将价格削减至对手平均成本之下,即使自己遭受短期损失,也要将对手驱逐出市场或者遏制进入。一旦对手离开市场,原有企业就会提高价格以补偿掠夺期损失。

3、简述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两个阶段

第八章

1、简述何为市场绩效

答:市场绩效是指在特定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成本、产量、利润、产品质量、品种及技术进步等方面达到的最终经济效果。它实质上反映的是在特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效率。2.市场绩效的衡量标准有哪些?

答:1.微观指标:(1)收益率:收益率r=(R-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δPKK)/ PKK,R为收入,δ为折旧率,PK为资本价格,K为资本量。

(2)价格—成本加成(勒纳指数):勒纳指数L=1/ε,ε为需求的价格弹性。

(3)托宾q:q=(R1+R2)/Q,R1为企业股票价值,R2为企业债券市值,Q为企业资产重置成本。2.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产业技术进步程度;X非效率 4.简述哈佛学派关于市场绩效的观点并做出评述。

答:哈佛学派构建了现代产业组织的描述性研究范式,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范式。SCP范式假定可以对市场绩效进行客观度量,市场绩效取决于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取决于市场结构,所以可以用市场结构解释市场绩效。在垄断产业中,企业具有市场力量,可以将价格提高到边际成本以上以获得经济利润,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市场绩效较差;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越高,资源配置效率就越高,市场绩效越好。评述:哈佛学派的观点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了市场绩效,但其“集中度—利润率”假说不一定是正确的。较高的生产效率可以使企业获得高利润,从而使企业规模扩大和市场集中度上升,市场绩效可能反过来影响市场结构。(静态、芝加哥学派的观点)

5.简述芝加哥学派关于市场绩效的观点并做出评述。

答:芝加哥学派认为,哈佛学派依据的垄断竞争理论错误地将规模的扩大等同于垄断,殊不知规模扩大是有其内在原因的。芝加哥学派主张: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是市场需求和技术水平进步的结果,大企业的高利润是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不是资源分配无效率的结果。因此,芝加哥学派认为,在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的相互关系中,市场绩效起决定性作用。一些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才能获得高利润,进而促使企业规模扩大和市场集中度上升。因此,即使市场时垄断的或是高集中寡占的,只要市场绩效良好,政府管制就没有必要,应该加以干预的是市场绩效不好的垄断企业。

评述:是对哈佛学派观点的补充,但不管是哈佛学派还是芝加哥学派,其研究框架都是单向、静态的。从长期看,市场绩效、市场行为和市场结构之间的并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双向的、相互之间的影响。

第九章

描述投入产出表P181

第十章

1、产业结构高度化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产业结构在需求拉动,科技拉动,竞争促发等动因作用下的演进过程中,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针对现有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而言。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加工度化,高附加值化,技术集约,工业结构软性化。

2、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有哪些?

答:(1)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佩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2)库兹涅茨提出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第一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该产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该产业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在大多数国家都低于1,第二和第三产业则大于1;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上升是普遍现象;第三产业相对国民收入从时间系列来看一般表现为下降,但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是上升的。(3)霍夫曼定理:工业化过程中,消费资料(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和资本资料(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之比(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4)主导产业转换规律: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主导产业群的序列更替性,不同经济阶段的主导产业也不同。从主导产业的更替序列性出发可以把产业划分为新兴产业、成熟产业和衰退产业。[(5)产业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6)

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规律 第十一章

1、现代区位理论内容

现代区位理论内容是在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是一种立足于国民经济发展,以空间经济研究为特征,着眼于区域与城市活动的最优组织,注重宏观动态平衡的崭新的产业布局理论,包括成本-市场学派,地理学派理论和发展经济学派理论。形成了增长极理论,点轴布局理论,梯度发展理论和理性二元结构理论等为代表的新理论体系。

2、第十二章

1、产业结构政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产业结构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依据本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具体情况,遵循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和一定时期内的变化趋势,制定并实施的有关产业部门之间资源配置方式、产业间及产业部门间比例关系,通过影响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促进产业结构向协调化和高度化方向发展的一些列政策措施的综合。

2、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主导产业政策、支柱产业政策、幼稚产业扶植政策、衰退产业扶植政策。第十三章

1、简述有效竞争的衡量标准

(一)对前人有效竞争标准的评价

1957年美国哈佛大学梅森提出两个有效竞争的标准:市场结构标准,市场效果标准

2、垄断有哪些主要类型?反垄断政策的对象是什么?

3、反垄断政策的基本内容

第十四章

1、网络型产业

即必须借助有形(物理)的或无形的网络系统,才能将产品或服务

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实现最终消费。因此,这些产业通常被称为网络性产业。

2、试讨论垄断性产业的放松管制趋势

一、以放松管制为特征的改革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

二、科技进步对放松管制的推动作用

三、放松管制是提高中国垄断性产业经营效率的根本途径

(一)、传统管制体制是一种低效率的体制

(二)、垄断经营使企业缺乏竞争活力

(三)、单一的投资渠道造成垄断性产业投资严重不足

(四)、垄断性产业的价格形成机制不能刺激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篇:产业经济学复习

单选题

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

A、国民经济总量B、企业C、家庭D、产业

2、把产业分为主导、先导产业的关联分类法是(B)A、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B、战略关联分类法 C、原料关联分类法D、方向关联分类法

3、中国封建时期最重要的产业政策是(A)

A、农本思想B、工商业思想C、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思想D、农工商思想

5、霍夫曼比例是指(A)

A.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B.供给与需求的比例 C轻工业品净产值与重工业品净产值的比例D.以上都对。

6、(A)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

A、费歇尔B、瓦尔拉斯C、马歇尔D、霍夫曼

7、SCP理论指的是(B)

A、市场结构—市场主体—市场绩效B、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C、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市场效果D、市场结构—消费主体—产品状况

8、产业组织是指(A)

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 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

9、马歇尔冲突指的是(A)

A、规模经济与垄断的矛盾B、完全竞争与市场的矛盾 C、竞争与垄断的矛盾D、垄断与市场的矛盾

10、下列说法中对SCP的认识正确的一项(C)

A、决定市场行为的主要依据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的高低 B、在此体系中,对于市场结构的指标的研究处于重要的核心地

C、市场绩效优劣的评价主要考虑产业资源配臵效率、利润率水平、生产效 D、市场行为的主体指的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11、可竞争理论的分析中心是(C)

A、SCP理论B、市场绩效C、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D、退出壁垒 12、HHI指数的优势在于(C)

A、必须收集到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 B、计算量不大

C、HHI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化反映特别敏 D、便于收集资料

13、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有(D)A、两者都不是建立在不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B、两者都建立在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 C、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易取得 D、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难取得

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有(A)

A、垄断市场的供应量比完全竞争市场高 B、垄断造成巨大的福利损失

C、垄断产生规模经济 D、垄断必须以法律形式予以禁止

15、掠夺性定价的定价方式是(A)

A、企业将价格压低至成本以下,通过承担短期亏损来起到驱逐竞争对手的目的。B、企业将价格定在新企业进入市场后所剩的需求不足以使它生存的水平。C、企业长期保持较低价格,使竞争企业无利可图 D、企业通过高的定价掠夺消费者剩余

16、在需求结构中,对产业结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B)A、人口的增加和人均收入的变化。B、个人消费结构

C、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 D、消费和投资的比例

17、产业结构理论是一种(A)

A.中观经济理论B.微观经济理论C.宏观经济理论 D.古典经济理论

18、经济增长结构主义观点的假设前提是(A)A.“次优论”B.均衡竞争C.完全竞争D.非均衡竞争

19、罗斯托关于经济增长本质研究的角度是(B)A.从总量的变化过程来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B.从部门的变化过程来研究经济总量增长的规律 C.从均衡竞争的假设条件来研究经济增长。D.从“次优论”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增长 20,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A)

A、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B、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 C、促进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D、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通过(C)实现的

A、产业政策的调整 B、主导产业的选择

C、产业间优势地位的变更 D、产业的转换和发展(D)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

A.谢费尔 B.费特尔 C.帕兰德 D.韦伯

23、全国性产业布局的总体目标是(A)

A.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和经济资源在空间上的有效配臵 B.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C.生态平衡目标 D.国家安全目标

24、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是(A)

A.新产业或新产品创造 B.合理的产业政策 C.先进的科学技术 D.经济发展水平

25、产业布局条件是指(B)

A.产业布局时的内部环境 B .产业布局时的外部环境 C.物质化的硬环境 D.物质化的软环境

26、产业政策一词最早由哪个国家提出(C)A.美国B.中国C.日本D.法国

27、产业政策对以下哪一产业的效果最明显(D)A .纺织业B.酿酒业C.种植业D.汽车业

28、根据功能定位的不同,产业政策可分为(A)

A.产业组织政策B.农业政策 C.金融政策 D.环保政

29、产业政策评估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原则,理论依据是(B)A.生产力标准B.福利经济学C.凯恩斯经济学D.国际竞争力标准 30、产业政策的手段分为直接干预,间接诱导和法律规制,以下属于 间接干预的手段(D)

A.审批制B.配额制C.许可证制D.出口退税

31、在下列国家中哪一个是采用民间主导模式(A)A.美国B.德国 C.日本D.韩国

32、依照规制实施的主体的不同,下列不属于产业规制的是(C)A.政府规制 B.社会规制C.企业规制D.行业自律规制

33、对产品质量和工作环境安全的规制属于下列哪个规制(C)A.直接规制 B.社会规制C.行业自律规制D.间接规制

34、在企业、市场、政府三者关系中政府保证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同时又以社会因素相保证的是下列哪个产业规制模式(C)A.民间主导型产业规制 B.政府主导型产业规制 C.政府民间平衡型产业规制 D.行业主导型产业规制

35、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是(A)

A.马歇尔冲突B.交易费用C.霍夫曼比例D.配第—克拉克定理

36、产业规制的分类是依照规制实施的(B)不同而分为政府规 制、社会规制和行业自律规制。A.客体B.主体C.手段D.方式

37、产业组织理论把(A)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

A .市场集中度B.企业集中度C.行业集中度D.产业集中度

38、下面哪句话正确反映了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A)A.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基础 B.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

C.市场结构受市场绩效和市场行为的共同制约

D.市场绩效反作用于市场行为、影响未来的市场结构。

39、产业组织运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B)

A.定性分析B.投入产出分析C.计量经济方法 D.系统动力学方法

40、进入技术不断成熟、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时期为(C)

A.幼小产业B.新兴产业C.朝阳产业D.衰退产业

4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产业包括生产领域的活动 B.产业包括流通领域的活动 C.产业包括服务及文化教育领域的活动 D.以上说法都正确

42、直接指导我国近30年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经济实践的经济思想是(D)A.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理论 B.投入产出分析理论 C.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D.邓小平的产业经济思想

四、判断题

1.产业的经济活动是某些经济活动或者部门经济活动。(×)

2.技术进步并不限于某个特定规模的企业,所有规模的企业在技术进步上都可以有所作为。(√)

3,垄断市场成因主要有法律特许的垄断。

(×)

4.豪泰林模型考察的产品差异性是产品在性能上的差异。

(×)

5.煤炭产业部门和电力产业部门是一种单向联系方式。

(×)

6.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是产业布局在全球范围内的特殊表现。(√)

7.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政策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政策的重点。这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市场机制相对完善,主要问题是来自垄断势力对市场效率的破坏和由此造成的社会经济矛盾的激化。

(×)

8.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强调供给会创造需求,因而,采取全面的"大推进"战略,才会形成整个工业部门的全面增长。

(√)

9.我国出现相对过剩的根本原因是存在大量的重复建设。(×)

10、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反对不正当竞争和反对抑制竞争的垄断行为等都属于产业组织的研究领域。(√)

11、产业结构的合理均衡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则更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

12、“三线”工厂过于疏散、大城市工厂过于集中描述的是过去我国产业布局不合理之处。(√)

13、根据产业本身所具有的不同层次的具体行为规律,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

14,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马歇尔冲突”。(√)

15、产业的经济活动是某些经济活动或者部门经济活动。(×)

16、产业经济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

(√)

17、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发展方向的产业或产业群。(×)

18、重点产业属于支柱产业。(×)

19、初期产业是在经济发展初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

五、简答题

1.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方法?

(一)综合反映企业数量和资源份额非均等的指标

(1)绝对集中度指标,(2)H.H.I即H指数,(3)E.I即E指数,(4)R.I亦称罗森布拉斯指数,(5)CCI通常也称为包括性集中指数。

(二)单纯使用市场份额非均等指标

(1)相对集中度指标,(2)相对熵,(3)剩余。

(三)单纯测量企业数量的指标

(四)反映共谋潜力

(1)绝对集中度差分,(2)相对集中度差分。

2.结构性进入壁垒有哪些?(1)规模经济壁垒(2)绝对成本优势壁垒(3)必要资本量壁垒(4)网络效应壁垒(5)产品差异化壁垒(6)政策法律制度壁垒

3、企业实施横向并购的动机是什么?

答:横向并购的具体动机包括两方面:一是由于成本节约所致,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和管理协同效应,二是由于追求市场势力所致。并购具有潜在的反竞争的效果,但是由于并购可以优化企业资源配臵效率、增强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交易费用,也会导致整个社会福利的增加。

4.横向并购的竞争效应?

横向并购的目的是为了迅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规模效益和市场占有率,由于横向并购对竞争存在着潜在的负作用,因而一直是反垄断法的管制重点。横向并购可能导致的反竞争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过度的并购将造成市场过度集中,进而导致企业间形成共谋(2)过度并购可以导致独占,从而限制竞争

5.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

(1)产业结构的合理化(2)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3)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

(4)产业发展的效率

6.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传统视角下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包括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资本的供给;社会因素包括经济区位,人口,社会历史因素;技术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加工技术,运输技术,与技术相关的组织因素。

现代视角下的影响因素包括: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新区位因素。

7.范围经济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答:规模经济的一些成因,如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和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也是范围经济的成因。此外,产生范围经济的主要原因还包括:

(1)生产技术设备具有多种功能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生产技术设备具有向标准化、通用化发展的趋势,这些具有通用性的生产技术设备,可用来生产不同产品,从而提高生产技术设备的利用率。

(2)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

许多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可以用来生产不同的产品,因而可以增加零部件或中间产品的生产批量,取得因规模经济而引起的范围经济。

(3)研究与开发的扩散效应

企业一项研究开发技术的成果往往可以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从而有利于扩散研究开发成果,大大降低单位产品所分摊的研究开发成本。

(4)企业无形资产的充分利用

企业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等无形资产在生产经营多种产品时同样可以使用,不会增加多少额外费用。又如,由于企业的声誉能转化为产品的声誉,企业良好的声誉能支持企业生产经营多种产品。

8、垄断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答:根据垄断的形成原因和特征,我们可以把垄断分为经济垄断、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这三种基本类型。

(1)经济垄断

经济垄断是指市场主体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或者通过联合组织或合谋等方式,限制、排斥市场竞争的行为。

(2)行政垄断

行政垄断是指政府运用其行政权力排斥、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3)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是指由某些产业或其业务领域的技术经济特征所决定的垄断。例如,电信、电力、铁路运输、自来水和管道燃气等基础设施产业(特别是其网络性业务),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性、投资额大且回报期长、资产专用性强、沉淀成本大等技术经济特征。

9.自然垄断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答:对单一产品的自然垄断性而言,规模经济是自然垄断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在规模不经济的情况下,只要成本弱增性存在,也同样存在自然垄断性。对多产品的自然垄断性而言,规模经济既不是自然垄断的充分条件,也不是自然垄断的必要条件。决定自然垄断性的是成本弱增性,而多产品的成本弱增性通常可用范围经济性来表示。

10.简述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要点:(1)提出:鲍莫尔、帕恩查和利格等.1982 年,《可竞争市场与产业结构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该理论的形成。

(2)主要内容: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绩效等市场绩效,在传统的哈佛学派的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需众多的竞争企业的存在。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进出市场成本潜在竞争的压力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下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和效率并存的。

11.简述衰退产业调整政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案要点:(1)加速设备折旧。(2)市场保护、援助。(3)促进转产。(4)技术与经营支持。(5)转岗培训

12、请分析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答:1.供给因素从广义上来说包括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提供劳动力的人口、投资(包括国内资金供应和外来投资)、商品供应、进口、技术进步等,也包括国内和国际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环境,还包括体制和人的思想、观念等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动也往往会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

2.对产业结构变动产生影响的需求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方面。

3.国际贸易因素。

4.国际投资因素。

5.其他因素, 包括政府经济政策和市场等因素的影响。13.简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答:联系在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都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使用,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区别在于,如果企业增加产量能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如果企业增加产品品种或种类能节约成本,则范围经济存在。规模经济通常按照不断下降的平均成本函数来定义的,而范围经济通常是以一个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和多个企业分别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相对总成本来定义的。14,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答:规模经济的主要来源是:(1)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2)采用大型、高效和专用设备的经济性;(3)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4)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5)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6)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以上既有生产技术方面的因素(前三条),它们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也有交易方面的因素来自于生产和交易两条途径成本的降低。

范围经济的主要来源除了以上这些因素外,还包括:(1)生产技术设备具有多种功能;(2)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3)研究与开发的扩散效应;(4)企业无形资产的充分利用

15.以某一行业为例,分析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产业集中度的变动趋势及主要原因。答:改革开放一方面迅速扩大了产业规模,另一方面允许民营、外资企业进入,两方面合力导致许多产业经历了产业集中度持续下降的阶段。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入发展,一些行业集中度逐渐回升,例如电视机、汽车等制造业;也有一些产业集中度维持在较低水平,例如种植业、零售业等。当然,我国还有个别产业没有经历改革开放的深度洗礼,产业集中度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如石油开采、冶炼业。

16.以某一行业为例,分析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产业集中度的变动趋势及主要原因。答:改革开放一方面迅速扩大了产业规模,另一方面允许民营、外资企业进入,两方面合力导致许多产业经历了产业集中度持续下降的阶段。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入发展,一些行业集中度逐渐回升,例如电视机、汽车等制造业;也有一些产业集中度维持在较低水平,例如种植业、零售业等。当然,我国还有个别产业没有经历改革开放的深度洗礼,产业集中度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如石油开采、冶炼业。

17.退出壁垒的种类有哪些? 答:退出壁垒包括以下六种:资产的专用性、退出的固定成本、战略性退出壁垒、信息壁垒、感情和管理壁垒、政府和社会壁垒。

18.比较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并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答: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是两种主要的进入壁垒,最主要的差别是形成的成因不同。

(1)结构性进入壁垒是指不受企业支配的、外生的,由产品技术特点、社会法律制度、政府政策及消费者偏好所形成的壁垒。主要包括:规模经济、必要资本量、原有企业的绝对成本优势、网络效应、产品差异和政策性因素。

(2)策略性进入壁垒或进入阻挠是位企业通过其策略性行为设臵的进入壁垒。策略性投资必须有承诺价值,而沉没成本在进入阻止的分析中具有关键性作用。根据原有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影响未来收入预期的方式,可以把进入阻挠分为影响未来成本结构的进入阻挠、影响未来市场需求结构的进入阻挠和影响潜在进入者对未来事件估计信念的进入阻挠。

19.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答:进入壁垒是对准备进入产业的潜在企业而言的,而退出壁垒则是对产业内准备退出产业的现有企业而言的。但从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要素看,两者具有一定的联系,表现在两者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复性和关联性。20.简述何为市场绩效?

答:市场绩效是指在特定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成本、产量、利润、产品质量、品种及技术进步等方面达到的最终经济成果。它实质上反映的是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效率。

21.市场绩效的衡量标准有哪些?

答:①收益率是一种衡量每一元投资盈利多少的方法。

②勒纳指数,即价格—成本加成。价格—成本加成是将价格P和边际成本 MC的差额作为P的分子而得的。

③托宾q是指一家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通过已经公开发行并售出的股票和

债券来衡量)与这家企业资产的重臵成本的比率,是衡量市场绩效的一个指标。

22, 企业改善市场绩效的市场行为主要有哪些,试举例说明企业能否通过某种市场行为达到期望中的市场绩效改善? 答:市场行为是指企业为在市场上赢得更大利润和更高市场占有率所采取的一系列策略性的活动,包括价格行为和产品差别化、广告、研究与开发等非价格行为。本节分析垄断者的定价行为及其福利损失,比较垄断企业与竞争性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剖析垄断企业的广告行为与社会福利目标的偏差,并简要阐述进入威胁与进入壁垒对垄断者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的影响。

23.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有哪些? 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为:第一次产业将减少,第二、第三次产业将增加。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是由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出现收入(附加价值)的相对差异造成的。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都会由以原材料为中心的结构向以加工、组装为中心的结构演进,即进入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通过提高加工程度,人们能够更充分有效地利用劳动对象,生产出种类更多、功能更全、质量更好的产品,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更为多元化的消费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业结构进一步表现出“技术和知识集约化”趋势,它不仅体现在工业部门采用越来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传统产业高技术化,而且体现在以技术和知识密集为特征的尖端工业的兴起,如新材料工业、计算机工业和软件产业等。24, 试述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答: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也就是说,产业结构优化将极大地促进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1)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将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臵和有效利用。(2)产业结构高度化使得资源利用水平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不断突破原有界限,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中朝阳产业的成长,代表产业技术水平的高效率产业部门比重不断增长,经济系统内部显示出巨大的持续创新能力,进而极大地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25.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有哪些? 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为:第一次产业将减少,第二、第三次产业将增加。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是由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出现收入(附加价值)的相对差异造成的。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都会由以原材料为中心的结构向以加工、组装为中心的结构演进,即进入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通过提高加工程度,人们能够更充分有效地利用劳动对象,生产出种类更多、功能更全、质量更好的产品,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更为多元化的消费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业结构进一步表现出“技术和知识集约化”趋势,它不仅体现在工业部门采用越来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传统产业高技术化,而且体现在以技术和知识密集为特征的尖端工业的兴起,如新材料工业、计算机工业和软件产业等。

26,产业布局的非均衡发展理论主要有哪些? 答:产业布局非均衡发展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点轴布局理论、梯度发展理论和地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1)增长极理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某些特定的地区或城市集聚,使这一特定区域的经济比周边地区发展更快,就形成了所谓的增长极。在区域经济运行中,增长极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种效应。

(2)点轴布局理论。该理论将区域经济看成是由“点”和“轴”构成的网络体系。“点”是指具有增长潜力的中心地域或主导产业,“轴”指将各中心地域或产业联系起来的基础设施带。点轴布局理论可以指导产业有效地向增长极轴线两侧集中布局,从而由点带轴、由轴带面,最终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3)梯度发展理论。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生命阶段的产业有不同的最优区位。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该地区支柱产业或战略产业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当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处于成熟期而战略产业处于成长期时,该地区的经济一般是较为发达的;而当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在其他地区已经是衰退产业,其战略产业是其它地区的成熟产业时,这一地区的经济会比较落后。

(4)地理性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在后起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发达地区由于要素报酬率较高,投资风险较低,吸引了大量生产要素和重要物质资源由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入,使发达地区的经济得以更快的发展,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拉大。发达地区的产业集中超过一定限度时,通常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减现象。这时发达地区的要素会向不发达地区转移,而给不发达地区带来发展机遇。

27,产业集群在哪些方面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 答:集群通过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可以提高生产率;集群可以改善激励和绩效的评估;集群在提高创新率和创新成功方面十分重要;集群降低了新企业形成的障碍,形成了提高生产率的环境。如果从产业集群的宏观层面上看,产业集群的经济绩效至少应该体现在区域内的产业竞争力提升,城市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等层面上。28,产业分析有哪些基本流程 分析背景 分析目标 分析提纲 专家用户

↓ ↓ ↓ ↓ 了解产业链条→确定分析提纲→调查搜集资料→ 拟定分析报告→评定分析结果

29,试论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一)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变化趋势

第一,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在大多数国家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直至70 年代,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和美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劳动力所占比重下降的趋势开始减弱。

第二,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在60 年代以前,大多数国家都是上升的。但进入60 年代以后,美、英等发达国家工业部门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开始下降,其中传统工业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第三,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各国都呈上升趋势。60 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更为迅速,所占比重都超过了60%。

从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中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在工业化阶段,工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之后逐步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

(二)工业内部各产业的结构变化趋势

工业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1、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像英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是从纺织、粮食加工等轻工业起步的。

2、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化工、冶金、金属制品、电力等重、化工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发展最快的是化工、冶金等原材料工业。

3、工业高加工度化的发展阶段。在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后期,工业发展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明显下降,机电工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时对原材料的加工链条越来越长 30,论述我国产业结构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调整对策。

答: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有:(1)整体技术水平较低,自主研发能力薄弱;(2)“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特征明显;(3)在能源、矿产资源、环境容量、土地等方面存在明显的资源瓶颈。

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加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科学技术的产业转化能力;(2)通过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加强技改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改变“三高一低”现状;(3)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4)实现农业发展的“高效化、生态化、有机化”。

第四篇:产业经济学要点1

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市场集中度: 是衡量某一市场(或行业)内厂商之间市场份额分布状况(市场结构)的指标,它能够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程度(市场力量)。

2.规模经济: 说的是在既定条件下,如果某一区间生产一单位单一或复合产品平均成本递减,那么就可以说存在规模经济。反之,为规模不经济。

3.范围经济: 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

4.集中度-利润率假说: 在具有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由于存在着少数企业间的共谋、协调行为以及通过市场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是产生超额利润,破坏资源配置效率。

5.最低经济规模:是指一家企业的最小最优经济规模,也就是长期平均成本最小时的最小产出量:

6.进入壁垒:使进入者难以成功的进入一个企业,而使在位者能够持续不断的获得超额利润,并使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度集中的因素。

7.价格歧视:企业把同一物品以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顾客,这种做法被称为价格歧视。

8.产品差异:产品差异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由于在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信息提供和消费者偏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产品之间替代不完全的状况。

9.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

10.勒纳指数:勒纳指数通过对价格与边际成本偏离程度的度量,反映了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强弱。勒纳指数在0到1之间变动,勒纳指数越大,市场中的垄断力量越强;反之,竞争程度越高。在市场完全竞争时,勒纳指数等于0。

11.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指达成一笔交易所要花费的成本,也指买卖过程中所花费的全部时间和货币成本 12.资产专用性:是指用于特定用途后被锁定很难再移作他用性质的资产,若改作他用则价值会降低,甚至可能变成毫无价值的资产。

13.多夫曼-斯坦纳条件:广告的支出占销售的比率等于广告弹性与需求的价格弹性之比的绝对值。

14.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二、选择题(单项,每题2分,共20分)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三、问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分析比较市场集中度衡量的CR4、HHI以及熵指数的优缺点。(1)CR4=xi/xi

优点:易于核算,是最基本的集中度指标

ii4Ni1不足之处:首先:反映的只是最大的几个企业的总体规模,忽略了其余企业的规模分布情况,不全面。其次:无法反映最大的几个企业之间的相对情况。再次:难以反映市场份额和产品差异程度的变化情况。(2)HHI=(xi1ni/X)^2=si^2

i1n优点:第一、包含了所有企业的规模信息,反映出行业集中度无法反映的集中度的差别。第二、“平方和”计算的放大性,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变化反应特别敏感,能够真实反映市场中企业之间规模的差距的大小 不足:收集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成本高。(3)熵指数EI=slog(i/s)iini1熵指数和HHI都反映了市场中所有企业的规模情况,都是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

不同点:分配给各个企业市场份额的权数不同,都对大企业分配了较高的权数,但重要程度有所不同。

2.规模经济的来源 答:(1)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

2)采用大型、高效和专用设备的经济性(3)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4)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5)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6)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7)对副产品的综合运用(8)学习曲线的影响

3.进入壁垒的类型:

(1)结构性进入壁垒:是指企业自身无法支配的、外生的,由产品技术特点、资源供给条件、社会法律制度、政府行为以及消费者偏好等因素所形成的壁垒。构成进入壁垒的结构性因素主要有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必要资本量、产品差别化、网络效应和政府管制等。

(2)策略性进入壁垒, 策略性行为是寡占市场中企业通过对影响竞争对手选择的资源进行投资从而改变竞争环境的行为。4.常见的进入阻挠策略有哪些(1)过度生产能力投资

(2)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是指随着企业所生产的累计产量的增加,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经验的积累使企业生产的效率不断提高,生产的平均成本下降。

(3)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

垂直一体化

利用政府管制

利用产品的互补性和配件生产

提高工资和其他投入品的价格(4)影响未来的需求结构

产品扩散策略

提高转换成本

利用长期契约锁定产品需求 5.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市场集中度。是衡量某一市场(或行业)内厂商之间市场份额分布状况(市场结构)的指标,它能够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程度(市场力量

(2)产品差异化程度。指产业内相互竞争的厂商所生产的产品之间替代程度的不完全性。

(3)进入壁垒的高低。使进入者难以成功的进入一个企业,而使在位者能够持续不断的获得超额利润,并使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度集中的因素。6.产品差异化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1)水平差异(空间差异):产品在空间上的差异表现在两产品之间一些特征增加了,而其他一些特征却减少了。

(2)垂直差异(物理差异):是指在产品空间中,所有消费者对所提及的大多数特性组合的偏好次序是一致的那些特性之间的差异。

(3)信息差异:是指由于消费者和厂商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消费者对产品认识产生了差异

(4)策略性差异:主要是指厂商通过空间先占或选址来遏制潜在进入者进入相关市场,从而享有相应的市场权力

(5)服务差异:是指厂商在售前、售中和售后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方面的差异

7.成本加成定价法。

加成定价法通常有以下两个步骤:首先,厂商要估计每单位产量的成本。一般来说成本会随产量的水平而变化,所以厂商的估算应建立在所设定的标准产量水平上,通常是生产能力的75%-80%;然后,厂商在估算的平均成本上加成,这个加成包括没有计入特定产品中的成本和厂商事先确定的目标回报率r。

目标回报率定价法下,价格等于:P=AC(1+r)8.产品差异化的主要方式。

9.什么是自然垄断,政府如何对自然垄断进行规制?

(1)自然垄断,是指因生产、配送方面的规模经济效益、网络经济效益、范围经济效益、沉淀成本、资源稀缺性等原因,使企业被限定为一家(自然垄断)或极少数几家企业(自然寡头垄断)。政府对自然垄断进行规制:

(1)政府机关以其法律权限,通过许可和认可等手段,对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价格、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投资、财务会计等有关行为加以规制。(2)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实现竞争主体多元化。

(3)改变原来的自然垄断产业组织体制,把自然垄断产业中的企业进行分解。

10.企业并购的主要动机。

并购是企业扩大经济规模的一种重要方式。(1)横向并购的动机

横向并购的具体动机包括两方面:一是由于成本节约所致,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和管理协同效应,二是由于追求市场势力所致。(2)纵向并购的动机

1.纵向一体化理论解释的纵向并购动机:市场失灵的解释;所有权的成本与收益解释

2.交易费用理论解释的纵向并购动机:市场和企业是用以完成一系列相关交易的可供替代选择的工具,一系列交易可以在企业之间(经过市场)进行也可以在企业之内完成。(3)混合并购的动机

1.资产在企业内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可以通过混合并购自己留用这部分资产。2.降低经营风险的观点经常被用来解释混合并购的动因。

11.市场绩效的衡量指标。

(1)收益率;收益率是一种衡量每一元投资盈利多少的方法

(2)价格—成本加成。勒纳指数: L=(P-MC)/P;贝恩指数=经济利润/投资总额

(3)托宾q值。托宾q=公司的市场价值/资产重置成本

当q>1时,购买新生产的资本产品更有利,这会增加投资的需求;

当q<1时,购买现成的资本产品比新生成的资本产品更便宜,这样就会减少(4)全要素生产率指标TFP。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12.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一)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配第—克拉克定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为:第一次产业将减少,第二、第三次产业将增加。

(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1.农业劳动力和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均减少;

2..第二产业国民收入相对比重普遍上升,劳动力相对比重视不同国家工业化水平微增或没有大的变化。

3.第三产业相对国民收入比重,一般表现为下降趋势,但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普遍上升。

(三)工业化过程中的重工业化——霍夫曼定理

工业化过程中消费资料(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和资本资料(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之比(后人称其为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四)主导产业转换规律

从产业结构变迁的历史看,主导产业转换引致产业结构演进,存在着从以农业为主的结构开始,按顺序依次向以轻工业为主的结构、以基础工业作为重心的重工业为主的结构、以高加工度工业为重心的结构、以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为主的结构演进的规律性。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参考答案)(1)主导产业政策

1.产业环境协调政策 2.产业扶植和保护政策 3.优先发展基础产业政策4.技术引导政策(2)支柱产业政策

1.支柱产业结构高度化政策2.支柱产业结构协调化政策。(3)衰退产业援助政策 1.进行必要的产业融合

2.将衰退产业调整援助政策列入现有国家产业政策规划

3.制定相关财政、税费调控政策4.衰退产业特殊的社会保障制度(4)幼稚产业扶持政策

1.贸易保护政策

主要的贸易保护政策包括:(1)关税壁垒。(2)非关税壁垒。2.扶植政策 3.优化市场环境

2.如何评价企业规模与技术进步间的关系。(参考答案)彼特等人认为,大企业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最大。理由是: 1.技术创新的成本巨大,只有大企业才能承担; 2.研究与开发中也存在着规模经济;

3.大企业能够从发明和创新活动的成果中获取更高的收益;

4.维护和巩固垄断地位的需要迫使大企业开展更多的技术发明和创新活动。谢勒等人的观点完全相反,认为小企业在推动技术进步方面的作用更大,理由是: 1.垄断地位一旦形成,技术进步的动力和行为就会逐渐消失,市场支配能力反而成为限制技术进步的障碍。

2.大企业所拥有的大规模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也会变成劣势。3.实践表明,在许多产业中,小企业能对技术进步作出重要的贡献。

3.分析比较哈弗学派、芝加哥学派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之间关系的认识。

哈佛学派的SCP分析: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

(1)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2)在具有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由于存在着少数企业间的共谋、协调行为以及通过市场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是产生超额利润,破坏资源配置效率;

(3)因此主张必须对这些产业采取企业分割、禁止兼并等直接作用于市场结构的公共政策,以恢复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秩序。

哈佛学派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而芝加哥学派特别注重判断集中及定价结果是否提高了效率,而不是像前者那样只看是否损害了竞争。芝加哥学派的观点认为:

(1)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是市场需求和技术水平进步的结果,大企业的高利润率是生产效率提高的结果,而不是资源分配无效率的结果。

(2)政府反垄断政策应以促进经济效率为目的,反托拉斯法应该是保护竞争,而不是单纯保护竞争者。

(3)即使市场是垄断的或是高集中寡占的,只要市场绩效是良好的,政府管制就没有必要。(4)在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的相互关系中,市场绩效起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企业效率形成不同的市场结构。

第五篇:产业经济学复习范围

名词解释5 1纳什均衡 在一个策略组合S*中,在其他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已有策略的条件下,如果没有参与人有激励去改变自身的策略,则S*被称为纳什均衡

2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3产业组织:主要以市场与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市场的角度研究企业或从企业的角度研究市场及市场的结构。

4产业经济学 是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同一产业内部企业的运行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的 应用经济学

5勒那指数 勒纳指数通过对价格与边际成本偏离程度的度量,反映了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强弱。勒纳指数越大,市场中的垄断力量越强IL=(P-MC)/P=-1/E,为需求的价格弹性。

规模经济:是指生产或经营某一产品的某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导致的经济效率提高。

范围经济:是指利用某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进入壁垒: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若与既存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使进入者难以成功地进入一个产业,而使在位者能够持续地获得超额利润,并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集中度的因素。

退出壁垒:就是企业在退出某个行业市场时所遇到的阻碍。

掠夺性定价:原有企业将价格降至对手评价价格以下,以便将对手逐出市场,一旦对手离开市场,原有企业就会提高价格以补偿掠夺性定价的损失。

竞争政策:市场竞争的参与者在市场交易行为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

产业政策的功能主要是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保护幼小民族产业的成长;熨平经济震荡;发挥后发优势,增强适应能力。

产业关联又称产业联系理论,主要研究产业之间投入产出联系产业布局,指产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 简答题5个

1画图分析市场势力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1、市场势力: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或者是企业将价格制定在边际成本之上的能力。

2、来源:①对稀缺资源的控制;②寻求利益相关者的支持(政府支持、政府准入证);③适当的反进入策略;④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⑤培养企业的异值化能力(技术、学习、核心竞争能力)

3、市场势力的影响:(1)市场福利:消费者在消费中得到的剩余+生产者从生产中得到的剩余SW(P)=CS(P)+PS(P)(2)垄断价格造成社会福利损失的原因,影响:①消费者支付较高价格却得到较少产品数量,消费者剩余减少,提高价格,消费者剩余减少;②垄断使企业的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造成效率损失。生产者剩余减少(毛利减少)市场势力的成本分析:1消费利益转移效应:即消费剩余受损,并转移一部分为生产者利润2生产的低效率,由于垄断厂商控制产量,B-C产量下降,一部分生产效率较高的企业停产,便生产者剩余减少3肯能会诱发寻租行为。

从图中不难发现,在垄断条件下,垄断价(Pm)远高于竞争性价格(Pe)而垄断产量

低于竞争性产量。图中的阴影部分是社会福利净损失。1价格越高,市场势力所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也就越严重。2垄断势力所导致的社会福利净损失还取决于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以及市场规模。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足够大,那么垄断场上就不能制定任何高于标记成本的价格,因为价格上涨,哪怕是轻微的上涨,消费者就不会购买。随着市场需求弹性的下降,垄断厂商抬高价格的能力和净损失就会增长。3另外,市场规模越大,与垄断势力相关的社会福利净损失就越大。

2哈佛大学结构主义学派scp内容:

产业组织理论SCP分析范式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研究,对一系列产业组织问题进行剖析,揭示产业组织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政策理论依据。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中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这三个环节的分析基本是按照单向影响的因果关系进行的,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迅速崛起的芝加哥学派则提出,反对强调三者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认为事实上三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而是复杂的多向互动关系。

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分析范式,即强调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而在一个给定的市场结构下,市场行为又是市场绩效的决定因素。SCP理论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由于以梅森、贝恩为代表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基本是以哈佛大学为中心展开的,因此该学派被称为哈佛学派。

哈佛学派的产业经济理论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在承袭了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一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把产业分为特定的市场,按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并通过对市场关系的各方面进行实际测量,从SCP三方面提出政府公共政策,从而规范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S,通常定义为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决定S的因素主要为市场集中程度(CRn),产品差别化程度(广告密度)和进入壁垒的高低。C是指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的关系基础上,才去的各种决策行为。包括企业确定价格的策略,产品与广告策略,研究开发和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等。P是指在一定的S和C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主要从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利润率水平,与规模经济和过剩生产能力相关的生产相对效率,销售费用的规模,技术进步状况与X非效率,价格的伸缩性以及产品的质量水准,款式,变换频度和多样性等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对P优劣进行评价。

论述哈佛学派SCP分析框架的基本思想。1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按结构、行为、绩效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构造了一个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2在这个分析框架中,产业组织理论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基本部分和政府的公共政策组成,其基本分析程序时按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公共政策展开的。3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市场运作的绩效。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奈特以来芝加哥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相信市场力量的自我调节能力,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即所谓的优胜劣汰的过程。因此,他们强调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在实际产业活动分析中的适用性,坚持认为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仍然应该从价格理论的视角来展开研究,从而与哈佛学派在方法论上形成鲜明的对比。3威廉姆逊有关契约与治理结构的选择分析 威廉姆森提出了描述交易性质的三个维度:1交易所涉及的资产专用性2第二个维度是交易的次数3交易所涉及的不确定性

威廉姆森提出了描述交易性质的三个维度: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是交易所涉及的资产专用性。所谓资产专用性是指当一项耐久性投资被用于支持某些特定的交易时,所投人的资产就具有专用性。

威廉姆森用资产的专用性解释了企业纵向一体化现象。他认为只有懂得了资产专用性对于交易成本的影响,才能理解为什么有些市场采购会让位给企业自己生产。他把企业看成是连续生产过程之间不完全合约所导致的纵向一体化实体,指出企业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当合约不可能完全时,纵向一体化能够消除或至少减少资产专用性所产生的机会主义问题。

威廉姆森认为,应该根据资产专用性程度以及受保护程度来决定董事会成员的构成。如果一项资产具有很高的专用性,那么为了使投资者避免事后被敲竹杠,就应该给予其更多的保护或更高的价格。这一观点其实是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应用。4规模经济壁垒与绝对成本优势壁垒的区别:

规模经济壁垒是企业的最小有效规模(MES)是其长期平均成本最小时企业能生产的最小产量。规模经济壁垒的大小决定因素:1.市场容量的大小2.最小有效规模产量相对于市场容量的大小3.小于最小有效规模时平均成本曲线斜率的大小

绝对成本优势是指原有企业在任一产量水平下的平均成本都低于潜在进入者。在位企业绝对成本优势来源:1通过专利或技术秘诀控制了最新的生产工艺;2控制了高质量或低成本投入的供应渠道;3控制产品的销售渠道;4拥有特殊经营能力或技术专长的人才;5进入者筹集资金需支付更高的资本成本。

市场容量OM的大小;MES(长期平均成本最小时的最小生产规模)相对于OM的大小;产量小于OB时平均成本曲线斜率的大小

规模经济壁垒是企业的最小有效规模(MES)是其长期平均成本最小时企业能生产的最小产量。当在位企业已经在最小有效规模的产量上进行生产时,新进入企业面临两难:若以低于MES的产量进入,其成本高于在位企业;若以MES产量进入,则进入后市场总产量超过最大市场容量,引起市场价格下降到平均成本以下。

如图4-2,进入者的最低平均成本为P2,原有企业的最低平均成本为P1,市场需求曲线为D(P),如果原有企业把价格定在P1和P2之间并满足市场需求,则原有企业在获得经济利润的同时阻止了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原有企业的绝对成本优势构成了进入壁垒。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绝对成本优势是指在位企业在任一产量水平下的平均成本都低于潜在进入者。

5画图分析过剩生产投资形成的结构壁垒分析

含义,条件:原有企业,可以在潜在进入者进入之前,进行过度生产能力投资,这些生产能力在进入发生之前是闲置的,一旦进入者进入,原有企业就可以用原有闲置的生产能力,扩大产量,实施投资策略,使进入者蒙受损。1.原有企业利用过度生产能力扩大产出时,齐边际成本为新增单位产量所增加的劳动力成本等可变要素的成本(w)2而进入者增加产出时必然同时产生资本设备成本(r)和劳动力等可变成本,其边际成本为w+r,如图所示,原有企业在进入发生之前的产量为q1,它的生产能力为q2,产出q2-q1是维持的过度生产能力。结论是:正式原有企业在边际成本上的优势使得原有企业在进入发生时,利用闲置生产能力扩大产出,从而有效阻止进入者进入。

1.如图:q2-q1=闲置,过剩生产能力2.在q2之前,永远有竞争优势3正是原有企业在边际成本上的优势,使得斗争策略变得可置信的威胁。生产能力过剩表现在二个方面:1已有的生产能力过剰,2已积累的资本过剩。现今的“流动性过剩”就是资本过剩。

判断与分析2个(5分一个)

1雁行理论:赤松要:描绘了日本和其他后起的工业化国家现代化成长的路径,后起国家产业增长分三个阶段:a、进口的工业消费品逐步打开国内的消费市场(模仿阶段);b、国内生产(进口替代)--用国内产品进行替代;c、出口替代,经济成熟,很有竞争—自主创新

是指产业的兴衰现象,当成本条件改变时,产业就会被迫从先进国家移到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就像雁鸟在结队飞行时所呈现的V字形,由一只领头雁带头飞向气候适宜的地区;亦即,依特定产业的兴起、成长、成熟、衰退等过程,好像大雁带小雁般,该产业乃视比较利益而转移到后进地区。发展经济学学者研究战后东亚国家经济及产业结构变迁,认为属于雁行理论的经济发展型态:以日本为领头雁,其次为亚洲四小龙(包含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其后是东南亚、中国及南亚诸国(包括印度尼西亚)。

2哈佛scp 问:SCP框架中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答案:对。三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市场运作的经济绩效。CP(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结构-行为-绩效)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大学产业经济学权威贝恩(Bain)、谢勒(Scherer)等人建立的。该模型提供了一个既能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Structure)一市场行为(Conduct)一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产业分析框架。SCP模型主要分析在行业或者企业收到表面冲击时,可能的战略调整及行为变化。

SCP模型从对特定行业结构、企业行为和经营绩效三个角度来分析外部冲击的影响。S行业结构:主要是指外部各种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所在行业可能的影响,包括行业竞争的变化、产品需求的变化、细分市场的变化、营销模型的变化等。C企业行为:主要是指企业针对外部的冲击和行业结构的变化,有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企业方面对相关业务单元的整合、业务的扩张与收缩、营运方式的转变、管理的变革等一系列变动。P经营绩效:主要是指在外部环境方面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在经营利润、产品成本、市场份额等方面的变化趋势 论述题是3个

1有效进入阻挠(条件 模型 结论(15分)(有图)

条件:假定1:在位企业可以采取积极行动,在新企业进入之前进行一笔策略性投资②阻止在位者策略:1.策略性投资,沉没成本C 2消极式,不进入策略性投资假定2潜在进入者观察在位企业行动后选择进入还是不进入。假定3在位企业斗争或者默许。假定4如果进入实际发生,而在位企业选择斗争,则在位进行的策略性投资不会改变

双方利润但其他情况下,策略性投资使在位企业利润减少。假定5支付向量(在位者、进入者)

前提条件:假定潜在进入者与在位企业有相同的需求和技术条件;进入者的策略:进入或不进入;在位者的策略:默许或斗争;

结论: 1积极(进入,斗争)2消极(进入,默许)2性别博弈 然后找出纳什均衡(这个只占5分)

纳什均衡:(2,1)(1,2)

3产业结构的本质特征(分别从质和从量的方面来解释)

和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问题(10分)

质的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的关系。量:产业间的联系

产业结构优化特征1能引入创新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只有那些创新不仅为其引入了新的生产函数,加速技术进步,而且还为其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使之对整个产业结构具有引导作用,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的产业才能作为主导产业2具有持续的高增长率,对其他产业的增长有直接和间接的诱发作用、前瞻效应、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有:1)整体技术水平较低,自主研发能力薄弱(2)“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特征明显3)在能源、矿产资源、环境容量、土地等方面存在明显的资源瓶颈。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加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科学技术的产业转化能力(2)通过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加强技改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改变“三高一低”现状(3)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4)实现农业发展的“高效化、生态化、有机化” 简述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1.供给因素:自然因素和资源禀赋 人口因素 技术进步 资金供应状况 商品供应状况 环境因素2.需求因素: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 3.国际贸易因素 4.国际投资因素 5.其他因素

影响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1集中度2产品差别化3新企业进入壁垒4市场需求的增长率5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5市场需求的增长率6)短期成本结构 简答、论述补充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1)产业间的 结构组成及其变化(2)产业结构理论的基本体系,产业结构变化的高度化(3)政府制定什么样的产业政策来实现产业升级 简述科斯关于企业及企业与市场关系的基本观点

科斯关于企业的理论。内容:1.以交易作为基本的研究单位强调各种社会组织的契约性,用交易费用成本的大小衡量契约的优劣性2.强调交易组织方式的选择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3是自己生产还是购买

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3个方面:1企业本质:契约2交易成本: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发现价格的成本,机会成本,谈判和签约成本3.企业组织和制度安排4.企业的边界,企业和市场规模。

科斯企业理论:目的:产权的安排对于资源配置的影响.定理一:指出在没有交易费用的情况下,可交易权利的初始配置不会影响它的最终配置和社会福利。定理二:当存在交易费用时,可交易权利的初始配置将影响权利的最终配置,也可影响社会的最终总体福利。结论1只要交易费用大于0,就可以通过法律权利的明确界定以及经济组织形式的选择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2一个有效的产权制度就是应该便于产权关系明晰化。

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的区别及优缺点:进口替代:发展中国家,通过发展某些工业制成品的生产以替代过去对这些制成品的进口,达到扶持本国新兴工业发展的目的,实现基本消费品的进口替代。优点:①奠定一国初步工业基础②发挥本国资源等方面优势③保证把外汇用在最关键地方缺点:①阻碍出口发展,导致国际收支恶化②忽视非进口替代部门的发展③排斥竞争,降低经济整体效率。出口导向:根据国际化比较利益的原则,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通过扩大其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来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逐步向均衡汇率靠拢,有的还实行低估汇率,鼓励出口;取消数量限制措施。(1)优点:①有利于比较利益的获得②引进竞争机制③促进出口发展④适应国际贸易规范(2)缺点:①易出现外汇收支不平衡②对外依赖性较大

规模经济:是指生产或经营某一产品的某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导致的经济效率提高。范围经济:是指利用某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两者不同:1规模经济是增加产量2范围经济是增加品种。规模经济成因:1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2采用大型高效和专用设备的经济性3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4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5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6大规模管理经济性。范围经济的成因1生产技术设备具有多种功能2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3研究与开发的扩散效应4企业无形资产的充分利用

主导产业含义:对一个产业的结果系统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引导作用的企业。主导产业,主导增长产业,是指那些能够迅速和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由此而获得较高的和持续的发展速度的产业。

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1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能对其前后向产业起较大的带动作用的产业2.能够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需求收入弹性基准:选择弹性大的产业,因为有更大的市场需求3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较高的附加值。

主导产业的特征:多层次性、综合性、序列更替性。主导产业的形成条件:1足够的资本积累2充足的市场需求3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主导产业的实现形式:1.市场自发调节2.政府积极干预

比较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并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异:结构性进入壁垒是指不受企业支配的、外生的、有产品技术特点、社会法律制度、政府政策及消费者偏好所形成的壁垒。是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重点。策略性进入壁垒是原企业通过其策略性行为设置的进入壁垒。策略性投资必须有承诺价值,而沉没成本在进入阻止的分析中具有关键作用。是阻止市场进入的一种行为。有时,可以把策略性进入壁垒和进入阻挠视为同义语。同:都属于进入壁垒。

霍夫曼指数:霍夫曼指数:是指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霍夫曼比例越小,重工业化程度越高,工业化水平也越高。霍夫曼比例= 消费品工业净产值/资本品工业净产值

农业-轻纺工业-重化工业-高加工度工业-服务业: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业经济

连锁店悖论1莱茵哈德·泽尔腾认为,在博弈早期,原有企业会采取掠夺性定价策略,阻止潜在者进入,在结束的时候,原有企业才会采取容纳的方式,但由于共同知识的假定,容纳是对进入者的最优反应,而进入也是对容纳的最优反应。2逆推归纳法,进入容纳是最好的选择。)说明了在位者的多市场掠夺威胁不可信。而连锁店悖论是指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有限次重复博弈无法实现参与人之间的合作行为。

简述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产业结构的演进(主要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从不同角度来看有如下几种规律性:(一)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五个阶段 :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工业前期~后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的发展就是沿着这样的一个发展进程由低级向高级走向高度现代化的。(二)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以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其独特的规律。(三)从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来看 :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的。(四)从产业结构演进的顺序看: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各阶段是难以逾越的,但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缩短。从演进角度看,后一阶段产业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产业充分发展为基础的

下载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讲解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讲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产业经济学》复习材料

    《现代产业经济学》复习材料 4/15/2014 11:35:59 AM 名词解释 1.产业:产业可以界定为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 2.市场结构:产业市......

    《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 自己收集整理的 错误在所难免 仅供参考交流 如有错误 请指正!谢谢 《西方经济学》复......

    第六版《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 名词解释: 1: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就是这种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 2: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既定的......

    股份经济学复习要点(全文5篇)

    股份经济学复习1. 什么是股份经济,它有那些特征?股份经济是按一定的法规程序,通过发行股票(或股权证)筹集资本,并以股票市场为纽带,把生产要素的不同所有者联合起来,组成股份制企业(公......

    新制度经济学 复习要点 总结

    名词解释 新制度经济学: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制度的经济学。 科斯革命:科斯在微观经济学中增加一个新的成本分类,这个新的理论被接受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有限理论:认为人的认......

    经济学原理复习要点(大全五篇)

    《经济学原理》复习要点第一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一、主要内容 稀缺性,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学十大原理。 社会面临的重要权衡取舍:效率与平等。 理解市场、政府在资......

    产业经济学主要理论与知识要点

    产业经济学主要理论与知识要点主要理论:1,新古典企业与现代企业的含义差异。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不把企业看作是一种组织,而是一个可行的生产计划集。企业被理解为生产函数。现代......

    2016南京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复习经验浅谈

    http://www.xiexiebang.com/ 南京大学商学院产业经济学研二的学生,本科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和大多数学生一样也是跨专业考取的研究生。 我复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