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 口耳目小学语文人教2017课标版(部编)【省比赛一等奖】名师精品优质课(模版)
教学目标
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目手足”这5个生字。2.用看图对照之法明确“目”的意思并与“木”区别。3.写好“口、目”这两个字,学习新笔画——横折。
2学情分析
这是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一单元识字的第三课。一年级上册作为小学阶段的起始年级,应该是孩子们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一座桥梁,一条纽带。而一单元更是孩子们初次接触到的小学语文教学的一扇门或一扇窗。他们应该通过这扇门或窗窥见精彩丰富的语文世界一角,感受到汉语言文字吸引人的魅力。因此,对于本课教学,从形式上要多采用跟幼儿园小朋友接轨的游戏和活动的方式,从内容上讲又应该为孩子们呈现具有一定价值的语文学科知识,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孩子们在游戏和活动中认识语文、走进语文并喜爱上语文。
本课在这一单元处于中间位置,前两课认识了几个字,并在前一课学习了“横与竖”两种笔画的书写。本课学习第三种笔画,是第二次书写汉字,因此,还需教师细心指导田字格、笔顺笔画及握笔姿势等等细节问题。
这一课采用的是图画和汉字对应的排版形式。编者力图引导孩子看图对照进行识字。看图识字对孩子来说是很有价值的识字方法,也是符合他们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好方式。因此,在教学中应刻意提炼这一方法并练习运用,为孩子们迁移方法打好基础。另外,下一课主要涉及到象形文字,应引导孩子们了解字源,在识字的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本课教学也可适当孕伏。
此时的孩子们刚进入小学校门不到10天,对小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还不太适应,同时对语文学科还基本没有概念。孩子们真的就像一张白纸,需要我们慢慢地牵引他们进入语文的殿堂,让他们为自己的语文学习画出美好的画卷。但孩子们在母语的环境里已经浸泡了六年多,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对汉字的认识,又不可能仅是一张白纸。比如对于本课五个表示身体器官的汉字,大多数孩子都已初步认识,只是普通话的字音读得不太准确,个别的字义了解不够明晰。
3重点难点
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目手足”这5个生字。(重点)2.写好“口、目”这两个字,学习新笔画——横折。(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看图引入。
按一定顺序出示9页图和字,师引导:孩子们,水仙花开啦!你看,冬梅和夏荷两个好朋友一起来看花。你听,她们在说什么呢? 松松也跑来了,他边跑边喊:冬梅、夏荷,我们去考一年级七班的小朋友们认字吧。【设计意图:激趣引入。】
活动2【活动】
二、看图对照识字。
1、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初识生字,教师注意对“足”和“手”进行平翘舌音的指导。(风铃声,按顺序逐一出现生字:口手耳足)认读“口”字,指名组词语。(注意读准三声)认读“手”字,引导学生舌头翘起来,读准字音,再指名组词语。认读“耳”字: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再指名组词语。
认读“足”字:引导学生舌头放平,读准字音,再指名组词语。
2、引导学生“看图猜字”。
若学生用“足”字组词语,组成“竹子”时,教师示意学生看图,猜猜“足”字的意思。师:这个“足”是什么意思呢?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 生:这个“足”是“脚”的意思。因为它写在“脚”的旁边。
师:你真会观察!教师相机点拨:原来看图可以猜字义呢。并适时板书:看图猜字。
师:现在我们一看图,就知道脚旁边的这个“足”意思就是——生答:脚,那它可以组成“竹子”吗?为什么呢? 生:这个“足”指的是脚,而竹子不是脚,是植物,跟脚没关系,所以不是这个“足”字。【设计意图:通过看图明义,学生初步感知汉字音形义的联系。】
3、游戏:看谁反应快。【设计意图:采用游戏方式复现生字,巩固音形义。】
师讲解游戏规则:老师出示哪个字就赶紧读一遍再组个词,同时用手指着身体的那个部位。全班一起玩,待会儿请最认真的孩子上台比赛。师生合作玩游戏,多次复现。
4、运用看图猜字的方法学习“目”字。
(1)孩子们,刚才咱们知道看图能猜字义,那你看着图猜猜这个字的意思。出示“目”字,(指名读)它的意思是——生答:眼睛。
(2)利用微课介绍“目”字的字源,让学生初步了解象形文字。【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之情。】
师:对,“目”就是眼睛。(播放微课)这个目字,在很久很久以前是这样子的——你看,他多像我们的眼睛啊!古时候,人们为了记录生活中的事物,就照着他们的样子画了一些符号,这就是最早的文字,叫象形文字。后来,人们对这些象形文字进行了改变。你看,这个目字转了个方向,弯弯的眼线也被拉直了,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目”字。
5、用方法,拓展识字:木头、积木、鱼目、鼠目、目光。【设计意图:在运用中辨析字义,巩固字音字形,并进行拓展延伸。】
(1)师:在地球上,不仅人有“目”,你看,(出示鱼目图片)这是——(指名认读)生:鱼目
师:这个“鱼”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看到图上的鱼,我就认识这个“鱼目”了。师:真会看图识字!师:再看,(出示鼠目图片)谁能认识?(指名认读并说是怎么认识的。)生:这是“鼠目”,我看到图上有老鼠,眼睛还在眨,我就知道这个读“鼠目”了。师:(出示“树木”图片,)指名认读“木”字,再组词。(相机出现“木头”“积木”,学生认读。)(2)辨别“木”与“目”。
出示两个字“木”与“目”,再出示“木耳、目光”的图片,选字填空。学生思考后口头填空,说清选择的理由。(3)用图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什么是“目光”。
师:(按顺序出示图片)这是妈妈看宝宝时温柔的目光,这是狼捕杀猎物时凶狠的目光,老师还看见你们专注的目光,那你们看见了谁的目光?(引导学生观察老师的目光并尽量运用合适的词语表达。)生:我看见老师美丽的目光、可爱的目光、温柔的目光……
【设计意图:看图识字,呈现多幅跟生字有关的图画,复现生字,并一个字带多个字,进行拓展延伸,从而内化字义,并尝试准确运用。】 活动3【活动】
三、口头表达练习。
1、孩子们,学习了这么久,咱们来放松一下吧。请你跟我拍拍手、搓搓手、挥挥手、招招手、摆摆手、甩甩手;闭闭目、顿顿足、张张口、戴耳环。【设计意图:教师带学生做课中操,休息放松的同时进行拓展。】
2、孩子们,我们的“口耳目手足”不仅可以玩游戏,还可以做许多事呢?【设计意图:出示图片,引导说一两句完整的话。利用图片创设环境,打开思路。先从图片说起,再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促进学生迁移运用。】(1)看图片,指名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在绿茵茵的草坪上,哥哥在听音乐。小男孩用脚踢足球。
小朋友坐在沙发上用眼睛看电视。......(2)联系自己生活,跟同桌交流,看谁说得多,说得有意思。(3)同桌上台汇报展示。
活动4【练习】
四、写字:口、目
师:孩子们,我们不光会用口来说自己做的事,还能用手来真正做事呢。现在就用手来——写字。
1、学习新笔画:横折
(1)出示笔画——横折。观察,这个笔画跟横和竖有什么不同?(2)师范写笔画“横折”,创设有趣的场景。
师边范写边讲解:这个笔画就像开汽车一样,先直着走一段,赶快刹车,因为前面是悬崖,没路可走了,然后要拐个弯,折过来往下走,所以他的名字叫“横折”。【采取生动有趣的方式,形象地讲解笔画拐弯的部分,学生学得快,学得牢,解决学生爱把“横折”分为两笔写的错误问题。】师范写,生书空。
2、复习认识“田字格”。
师:我们要把笔画放进他们自己的家——田字格。(出示图片,复习横中线和竖中线。)
3、刚才我们学习的“横折”就藏在“口”字里。指名书空口字的笔顺,并教大家。
4、出示“目”字,自己观察笔顺。
a 指名在展台上动手将“目”字的笔画按顺序摆一摆,组合成字。【强化“笔顺”意识,引导学生掌握“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b 观察田字格里的字,指名说关键笔画。【强调横中线上的关键笔画,养成观察思考后再动笔的习惯。】
c 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注意握笔姿势和坐姿。)d 评价。(笔顺、位置)活动5【活动】
五、小结本堂课收获。师:孩子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第二篇: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上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章)教学设计
学校:永兴教师:庞卓婕授课时间:2010年9月6日至9月17日 单元(章)
我爱阅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10—14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教 材 分 析
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选编的课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紧密地围绕着阅读。配合本组专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多项训练内容,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让学习变成一个读书交流的多种形式的活动。每一课的学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4课时,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1-2课时。
学 情 分 析
通过本组学习,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把阅读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阅读成为成长的需要。文本成为学习活动的载体,而不是学习活动的最终目的,这样设计始终把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显著的位置。学生时刻处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会有积极的思维活动,并且始终伴随着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思路,使用多种学习策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者。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
2.在阅读中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3.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1页(总8页)单元(章)教学设计
学校:永兴教师:庞卓婕授课时间:2010年9月20日至9月29日 单元(章)
月是故乡明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11—14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教 材 分 析
《古诗词三首》中,《泊船瓜洲》写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长相思》写到戍边打仗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声雪声里因思念家乡,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梅花魂》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把他的相思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矢志不渝的眷恋。《桂花雨》写作者对童年的摇花乐的美好回忆和深深的怀念。《小桥流水人家》则深情地写了留在记忆中的美好的故乡生活。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味越醇香,越品情越浓烈。
学 情 分 析
一、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二、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
三、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书中美好的语言,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策划题为“浓浓的乡情”的活动和写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的想象作文。3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展示学生表达热爱家乡之情的习作。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2页(总8页)单元(章)教学设计
学校:永兴教师:庞卓婕授课时间:2010年9月30日至10月18日 单元(章)
从阅读中学习说明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11—14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鲸》和《松鼠》介绍了有关动物的一些知识,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新型玻璃》介绍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使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阐释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本组教材的几篇课文是在四年级学习说明文的基础上,延伸与发展的。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通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等课文的学习,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本学期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习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要求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但是《鲸》《新型玻璃》都是写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对鲸的认识已经越来越全面了。越来越多的新型玻璃早已问世,因而我们必须拓展课程资源,上网搜集有关的最新资料,扩展学生的视野。
学 情 分 析
本组教材的几篇课文是以前学习说明性文章的延伸与发展。教学时一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二要让学生了解说明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五年级的学生喜欢探究未知世界,喜欢想象,喜欢新的科学技术。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对于说明文的方法让学生由感受到表达到初步运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生字:会写18个生字,会认23个生字。
2.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默读、背诵,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理解: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4.学习: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5.拓展:树立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的意识,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信息以扩展知识面;密切与科学课教师的联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6.扩展:在教学内容上统筹安排,把课文的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和课外书屋有机整合起来。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3页(总8页)单元(章)教学设计
学校:永兴教师:庞卓婕授课时间:2010年10月19日至10月29日 单元(章)
走进生活这本书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10—13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教 材 分 析
本组课文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四篇课文围绕本单元的学习专题“生活中的启示”,分别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虽然书上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就看我们善不善于去读它。
学 情 分 析
经过四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朗读、默读,初步学习了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在阅读中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也有了一定量的语言积累。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不断丰富而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也逐步发展。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阅读的乐趣。同时,因为这四篇课文的意蕴比较深刻,要注意体会文章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抄写、听写词语,积累词语。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6.能够讲清楚给自己带来启示的一件事情。
7.根据漫画编故事,让读故事的人自己去体会漫画的含义。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4页(总8页)单元(章)教学设计
学校:永兴教师:庞卓婕授课时间:2010年11月8日至11月12日 单元(章)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12—14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教 材 分 析
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遨游汉字王国”分成“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希望学生根据这些建议的提示,按照当地实际情况自主地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对于了解必要的知识、启发思路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补充提供。
学 情 分 析
这是学生第一次开展较长时间的综合性学习,为保证活动的效果,活动前要制订计划;活动结束后,要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每个板块后面有一些要求认读的字,第一个板块后有10个字,第二个板块后有13个字。让学生结合阅读学会认读,也可以在活动结束后集中认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4.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5.认识24个生字。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5页(总8页)单元(章)教学设计
学校:永兴教师:庞卓婕授课时间:2010年11月15日至11月26日 单元(章)父母之爱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11—13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教 材 分 析
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
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紧扣“父母之爱”的专题安排,让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学 情 分 析
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整合全组教学资源,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课文,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2.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口语交际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
4.习作应在联系生活、表达真情上下功夫,让习作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习作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6页(总8页)单元(章)教学设计
学校:永兴教师:庞卓婕授课时间: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 单元(章)
勿忘国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10—13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教 材 分 析
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选文别具匠心,针对小学生年龄特征,以选取正面典型事例为主,而又正视近代史上的国耻,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狼牙山五壮士》颂扬了抗日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难忘的一课》叙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刚刚“光复”时,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最后的一分钟》抒发了香港回归祖国时,华夏儿女无比喜悦与自豪之情。这几篇课文虽然题材、体裁不一,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
学 情 分 析
第七组教材安排意图是对学生进行“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国有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也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这段历史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不容易感受到当时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无法体会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不怕牺牲的精神,为了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组组织学生观看“我的长征”“狼牙山五壮士”等电影。要让孩子们不能忘记国耻,牢记帝国主义的仇恨,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加以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搜集、整理、运用相关资料了解中华民族的屈辱史,领悟课文表达的方法。3.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
4.通过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5.从课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7页(总8页)单元(章)教学设计
学校:永兴教师:庞卓婕授课时间:2010年12月13日至12月24日 单元(章)
走近毛泽东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14—15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教 材 分 析 毛泽东──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本组教材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长征》,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革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深刻表现了毛泽东的艺术风格和高昂气概。《开国大典》,通过对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盛况的描写,展现了人民领袖、一代伟人的风貌。《青山处处埋忠骨》,情感细腻、真挚,毛泽东的那种常人的情感和不同常人的宽阔胸怀跃然纸上。《毛主席在花山》,记叙了毛泽东在花山村的几件事,体现的是毛泽东热爱人民群众的高贵品质,深刻地表现出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群众。总之,这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读后,让人深深地感到毛泽东──他是杰出的诗人,他是伟大的领袖,他是慈爱的父亲,他和普通的群众在一起。
学 情 分 析
感受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对学生而言,有诸多困难,加上本组是本册的最后一组教材,更要注重已有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教学时,一是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材料,以帮助学生读懂课文;二是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和方法自读课文;三是要注意把握理解的要求,不要盲目求深求透,如,对《长征》一诗的理解,学生有所感悟、大体读懂即可。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抄写、听写词语,积累词语。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4.走近毛泽东,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
5.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三篇:(部编)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口耳目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
十、木、禾”三个字。认识三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子头”。
2、培养观察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认记生字,会写“
十、木、禾”3个字。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音乐卡片、实物图片,沙滩图。
四、课时安排 :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45电4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
十、木、禾”三个字。认识三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子头”。
二、教学重点:
1、认记生字,会写“
十、木、禾”3个字。
三、教学难点:会写“
十、木、禾”3个字。
四、教学过程:
(一)、导
入:
1、师:在识字王国里,小朋友认识的字可真不少,还记得这几位老朋友的名字吗?学生认读。
鱼
飞
雨
风
土
云
马
牛
山
水
下
大
田
2、导入新课:现在,识字王国里几位有趣的新“朋友”正等着和大家见面。(出示12个生字彩图)
(二)、图文结合,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观察,各抒己见(学生对象形字的特点只须意会即可)
2、了解学情:在这些新朋友中,有没有你已经认识的?你是怎么认识的?(如:在前面的课文中读过;在电视上、书报上、广告上、路牌上见过)
3、小结:小朋友们既懂得观察,又会自己识字,真不错,这节课我们要把这些字记得更牢。
(三)、揭示课题,教学“目”口耳目的教学设计教案
1、出示课题: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带读。
2、图字对照,认记“目”字。(1)看图读字。
出示生字卡片和实物图片,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指导学生说完整话,并学习用数量词“一只”。
借助拼音认读“目”,并知道“目”是“眼睛”。(2)比形认字。
比一比:图画、图画右下角的古象形字和图下的现代字“目”有什么相象的地方?(教师随学生的发言,相机作简笔画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地展示象形字的演化)(3)识记生字:学生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师生共同小结学习“目”的方法:看图识字—比形认字—识记生字。
(四)、学习生字
小组合作,自学其余的11个生字。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五)、汇报交流
1、各组选择一个字,再派出一个小老师上台教全班小朋友学习这个字。
2、台上台下之间、师生之间互相补充交流。
3、小老师没有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
4、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容易忽略的笔画。
5、新偏旁“角子头”的教学要随“兔”的教学进行,并拓展:你还认识哪些带有“角子头”的字?
6、学生看图说话时,引导他们学习用“一张、一只、一轮、一团、一个、一棵”等数量词。
(六)、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带拼音开火车读,去掉拼音指名读、齐读。
2、做“开火车”游戏,复习12个生字。
(七)、指导书写“十”
1、认识新笔画“竖”。
(1)出示 “竖”的笔画卡片,介绍笔画名称。(2)教师示范写,并介绍两种写法。
悬针竖(像吊着的一根针)
垂露竖(尾部像吊着一滴小露珠)(3)学生书空。
2、书写“十”。(1)分析笔画。
(2)介绍笔顺规则:先横后竖。(3)学生观察课本上的范字。
(4)教师范写,并提醒学生:注意两笔的交接处,横笔左右较均匀,竖笔的上部短,下部长。
(5)学生描一个、写一个;评议;继续练写。
五、作业布置:“
十、木、禾”3个字每个写两行。
六、板书设计:田字格中写“
十、木、禾”3个字。
七、课后反思:-口耳目的教学设计教案
第四篇: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耳目 教学设计 名师教案(2018年)
《口耳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
十、木、禾”3个字。认识3 种笔画“竖、撇、捺”和1 个偏旁“角字头”。
2、培养观察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3、感悟汉字的形象性,培养学习汉字的兴趣。
4、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发展言语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发展言语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2、1、认识12个生字,会写“
十、木、禾”3个字。
3、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看图识五官。
1)PPT出示卡通人物头像,用拼音注明五官,请个别学生拼一拼,读一读。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老朋友喜洋洋,我们和他已经很熟了,今天我们要来更加细致地来认识他。(分别用拼音标出喜洋洋头部的五官,让学生拼拼读读,多请几位学生读一读拼音,感受“口”、“耳”、“目”的音和义。)2)做五官操。教师示范五官操,学生集体做一做。
师:小朋友们,喜洋洋有五官,我们每个人也都有五官,下面跟着老师来做五官操,找找自己的五官,请跟着老师说和做。
五官操
耳耳耳,我有两只耳
鼻鼻鼻,我有一个鼻 口口口,我有一张口
目目目,我有一双目
眉眉眉,我有两条眉
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再集体来一遍。
二、看图识生字
(一)看拼音,初识生字
在拼音下方出现相应的生字,学生初步感知生字的字形。
师: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自己的五官,那么我们的五官用汉字宝宝是怎么写的呢?小眼睛看过来,五个生字宝宝就要出场啦!教师带着学生把生字读一遍。
(二)学习、分析象形文字“口”、“耳”、“目”
1、学习“目”,详细讲解象形文字。1)字音
师:小朋友们,今天啊,这五个汉字宝宝其中有三个要和我们成为好朋友了,他们分别是?请学生读变红的红字“口”、“耳”、“目”(PPT“口”、“耳”、“目”三个生字变红),接下来我们先来认识“目”(PPT出示生字“目”及图片)吧,请两位学生读(拼一遍,读一遍)再开一组火车去拼音读一读,再集体读“目”。2)字形
师:“目”我们已经会读了,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记住新朋友“目”呢?请仔细观察上面的图片,图片上面有一只眼睛,和一个古人写的“目”字,看看它们像不像?再看看现在的我们写的“目”字,和古人写的目字又有什么相像的地方呢?(竖着放)
请两三个学生回答,然后教师讲解象形文字“目”的演变,(PPT出示)。师:从眼睛到古人写的“目”,再到我们现在写的“目”,是怎么变化得来的呢?古人写字就像画画,古人写的“目”是根据眼睛的形状勾画出来的,这种文字我们叫它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你们看,古人写的“目”字几乎和目的样子一摸一样了,后来的人慢慢地把“目”竖起来写了,四个角还是圆圆的,再到现在我们写的“目”字,四角也变方了。“目”字就是这样演变而来的。3)字义和运用
学习了“目”的读音和字形,下面让我们来给汉字宝宝“目”找找朋友组组词。(口头组词,再读读生字卡片上的词语,读完后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给“目”找到朋友了,我们也成为了汉字宝宝“目”的好朋友,接下来让我们再来认识 “口”。
2、学习“口”、“耳”。1)学习“口”
PPT出示生字“口”及其图片,请学生说说用什么好方记住这个生字。
师:再来认识认识“口”吧,请两个学生读,其中一个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读。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口呢?比如老师见过“口腔”。给“口”找朋友,口头组词,读生字卡片。
“口”的好朋友也不少,那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来怎么记住它呢?(“口”的形状就像是我们的口,古人把口写成这样(指图),写着写着就变成了我们现在写的四四方方的口了。)你的识字方法真棒啊,小朋友们,你们记住这个“口”字了吗,再一起再读一读它吧,读三遍。2)学习“耳”
我们小朋友可真会学习,再来看看“耳”吧,请三四位学生来读,随点评,再跟老师读“耳”,“耳耳,耳朵的耳,还有什么耳?”
看看上面的图画,再看看图画下面我们新认识的汉字宝宝,想一想,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他们呢?看哪位小朋友的眼睛亮、脑瓜灵!
在学生说出方法的同时,教师穿插讲解“耳”的识记。“耳”,擦掉中间的两横就是“耳”的轮廓,中间的两横是耳蜗。可以根据图片让学生联想猜测。讲解完后读读生字卡片和词语,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3、认字找自己的口、耳、目。
PPT轮换出现“口”、“耳”、“目”三个字,先请学生开火车找口耳目,并读出来。师:小朋友们都很棒,既会观察图画,又会开动脑筋用自己的方法记住汉字宝宝,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了,我们来开一列汉字宝宝小火车吧。
(三)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羊”、“鸟”、“兔”
1、分组发图,小组讨论学习。给每个小组下发一张卡片,分别是“羊”、“鸟”、“兔”的文字和图画,激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地讨论学习三个汉字。
师:看来认识“口”、“耳”、“目”对我们班的小朋友是小菜一碟啊,下面老师要带大家去动物园,去认识几个新朋友。下面老师会发给每个小组一张卡片,卡片上有你们的要认识的新朋友,拿到卡片以后,请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轻声讨论,找出记住他们的好方法,看哪一组的小朋友最会动脑筋,老师就会在下课的时候给这一组的小朋友颁发博士星。(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巡视指导,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2、小组汇报,学习借鉴
每小组请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的成果。大家一起分享学习的成果,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对“羊”、“鸟”、“兔”三个生字的识记。
师: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们讨论很激烈,一个个都是小博士,都有妙招记住这三个汉字宝宝,下面我们每组请一位代表来汇报下你们小组的讨论成果,大声的告诉大家你们小组是用什么办法来记住它们的,其他组的小朋友竖起更要认真听,听听他们一组是怎么来记住汉字宝宝的。
“羊”的上面部分是它的两个角,“鸟”的上面一撇是小鸟头上的羽毛,里面的点是小鸟的眼睛,下面的一横是小鸟站着地树枝,“兔”竖弯钩上的一点是兔子短短的尾巴。讲一个就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在学生汇报完后,教师给出评价,并给表现最好的小组颁发博士星。再读读生字卡片上的生字,给汉字宝宝找找朋友。3.读儿歌巩固
教师领读儿歌,再请学生上台表演读(PPT出示儿歌)
师:又认识了三个汉字宝宝,很棒,所以老师要送给你们一首儿歌了,先跟着老师读一遍。再大家一起做一做。
(三)趣味巩固 1、找一找
给出6幅图片,让学生找到对应的卡片,带其他学生读一读。
师:我们交了那么多新朋友,下面让我们给汉字宝宝找找它们的照片吧。
2、摘果子,再读再认。
师:今天,我们一起开动脑经认识了六个新朋友,表现真不错,来摘个果子奖励自己吧。
三、指导书写
1、认识新笔画“竖”
师:小朋友,我们不但要回认识汉字宝宝,还要会写,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写一个字字,在学写字之前,让我们先认识一种新的笔画“竖”,这个竖是悬针竖,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悬针竖,看清楚老师是怎么写的。边讲解写的方法和位置,写完后让学生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手掌上练写,感受用力的轻重变化。
2、笔顺规则。
现在我们会写“竖”了,加上原来认识的“横”,把这两种笔画交叉写在一起,先横后竖,就是“十”字了。1)书写“十”。
①分析笔画:“十”有几个笔画? ②强调笔顺规则:先横后竖。③学生观察范字。
④教师范写,并提醒学生:注意两笔的交接处,横笔左右两边较均等,竖笔的上部短、下部长。“十”字,它是由一横一竖组成的,横在横线上,竖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是带针尖的悬针竖。⑤书空
⑥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⑦评议;继续练写。
(在学生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
四、拓展练习
找课外的象形文字,猜猜是什么字,连一连,说一说。
师:我们中国的文字真有意思啊,象形文字长得真像原来的东西,老师找来了几个有意思的象形文字,小朋友看图观察,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字,把对应字和图画连在一起。
五、布置作业。
1.找一找,在哪些地方还可以见到我们这节课认识的“新朋友”?
2.找找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象形字,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模仿本课自制卡片。
第五篇:7 青蛙写诗小学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
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要、成、点、串、们”等11个生字。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儿童诗的趣味。
3.初步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能区分并读出这三种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4.正确书写四个生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学情分析
一年级新生对识字充满了兴趣,正在学习识字方法,愿意在课文语境中学习生字。但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更易接受新鲜有趣的事物,因此,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玩中学。
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互学、展学的学习经验,可以在小组合作的背景下开展学习。期间,教师的引导和点评非常重要。
学生刚刚开始写字,对于汉字的笔画和结构有初步的认识,需要教师引导观察,发现书写特点,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同时要留足时间,给学生练习。对学生书写的点评也要详细、具体。
3重点难点
1.认识“写、诗、要、成、点、串、们”等11个生字。
2.初步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能区分并读出这三种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3.正确书写“下、雨”两个带“点”的生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要、成、点、串、们”等11个生字。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儿童诗的趣味。3.初步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4.正确书写“下、雨”两个带“点”的生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1.2学时重点 1.认识“写、诗、要、成、点、串、们”等11个生字。
2.正确书写“下、雨”两个带“点”的生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1.3学时难点
1.认识“写、诗、要、成、点、串、们”等11个生字。
2.正确书写“下、雨”两个带“点”的生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1.4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
一、自主对学认字音。1.听范读,注意圈出的生字的读音。
听老师读课文,注意预习时圈出的生字的读音。
2.对学读生字。
二人小组互相检查预习成果。第一步,二人一起读。第二步,我指你认。读对了,夸夸他,没读对,教教他。开始吧。
3.展学读生字。
小小展台露本领,今天的展台小青蛙是主持人,他会带出一个个生字来考考大家。双轨火车开起来读生字,读对了,跟着读,读错了,教他们读。
重点教读“们”字,没有声调帽子,读轻点,快点。和老朋友你、我、他组成词语读。
挑战升级,小青蛙挑出一串翘舌音的字:串、诗、成,看谁能一口气读好。读得好。
活动2【活动】
二、随文朗读识字义 1.写、诗、要、成
在题目中和课文不同的句子中读“写、诗”两个字。(青蛙写诗。青蛙说:“我要写诗啦!”青蛙的诗写成了。)换个地方也会读,看来真的认识这两个字了。
这两句话里还藏着两个生字。要、成。他们都和“写、诗”做朋友,但是意思却大不一样,一个表示写出来了,一个表示还没写呢。读这两句话,选一选,它们表示哪个意思。
要写诗的要,是将要、快要、就要的要,但还没写呢。诗写成了的成,是完成、做成、成功的成,已经写好了。再读这两句话, 把它们不同的意思读出来。
2.点、以、当、串、们
听、读小青蛙写的诗。发现小青蛙的诗里除了呱呱,还有标点符号。
是的,每种标点符号都有自己的名字哦。看标点,说名字。
这些标点符号都是谁来当的呢?读二三四小节诗歌,用上两个生字自己说一说____可以当小逗号、小句号、省略号。自学、互学。
小组汇报,质疑补充。
特别强调最后一处不是水珠可以当省略号,而是一串水珠。有这个“串”字和没有这个“串”字差别很大。
微视频脚本:最早,人们把不止一个东西,用一根直直的棍子穿在一起,就叫串。在生活中,你一定见过这样的串。比如香喷喷的(羊肉串),火辣辣的(串串香),甜滋滋的(冰糖葫芦串)。后来,哪怕不用直直的棍子,只要能把东西连在一起,也被叫做串。比如一串钥匙、几串项链、串串葡萄;还有些东西即便它们之间并没有真正连在一起,只要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挤挤挨挨地出现,也叫串。看,荷叶上的水珠一个挨着一个,就叫一串水珠。六个小圆点,整齐地站成一排,就组成了省略号。
所以一颗水珠可当不了省略号,得一串水珠才行。一串水珠和小青蛙说话时就不能像蝌蚪、水泡泡那样说“我”了,而要说“我们”反复读三种小动物说的话,判断有“们”与否,动物数量的区别。
3.读课文
分大组读课文。在课文中复现生字。
4.看图说词。
小青蛙奖励大家玩一个游戏,叫“看图说词”。看看图片,可以用上我们今天哪个生字说词语。
(1)这是一首(诗歌),诗的作者叫(诗人),他写下一个又一个(诗句)。
(2)我是小学生了,我学会了(写字)、(写作业),我还要学(写诗)。
(4)这是一群(小朋友们),有(我们)(你们)(他们)。
(5)今天我们学习了三种(标点)、天上飘着(雨点)、可爱的小朋友被叫做(小不点)。
现在这些词语一串一串地出来,组成了一首词串歌,拍着手读一读。在词语中复现生字。
活动3【练习】
三、写字 1.观察对比
生字中我们认识了“点”字,下面就来写两个带点的字吧。“下”“雨”这两个字都有点,可是这些点有什么不同?(数量、大小、位置)
下只有一个点,当然要写大一些。(范写)。“雨”有四个点,当然要写小一点。(范写)除此之外,还得把框写大一点,两边房间一样大,竖要写到中间,两点在一条线上,左略低,右略高。
2.试写
描红两遍,写一遍。
3.评价
下,点大,雨,点小,一颗星。
点的位置正确,一颗星。
竖中线在横折钩的中间,一颗星。
4.下来多练几遍
活动4【讲授】
四、总结
今天我们在小青蛙的诗中认识了这些生字(认读)和这三个标点(认读),还正确书写了两个带点的字(认读),下节课还将学习如何根据标点正确停顿,读好句子,读好诗歌。另外还要学写剩下的字。
4.2第二学时
4.2.1教学目标
1.运用11个生字。
2.能区分并读出逗号、句号、省略号这三种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3.正确书写“全”“们”,了解人字旁的变形,体会汉字的形体美。
4.2.2学时重点
1.运用11个生字。
2.能区分并读出逗号、句号、省略号这三种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3.正确书写“全”“们”,了解人字旁的变形,体会汉字的形体美。
4.2.3学时难点
1.能区分并读出逗号、句号、省略号这三种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2.正确书写“全”“们”,了解人字旁的变形,体会汉字的形体美。
4.2.4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
一、复现生字,尝试运用 1.生字音、形对对碰。
玩游戏,给生字找对应的拼音。
2.生字大侦探。
在广告牌、宣传海报、商标等生活中常见事物中寻找生字。
3.给生字找伙伴。
小组合作给生字组词。
小组汇报、展示。活动2【讲授】
二、发现停顿,读好诗歌 1.自读青蛙的诗。
青蛙用诗歌来表扬你们,自己读一读。
2.抽读,听读,发现停顿的不同。
谁来当小青蛙,给我们朗诵一下自己的杰作?请二学生,二人停顿长短不同,问学生为什么?二人差不多,老师夸张范读,让学生说区别。老师根据什么来停顿呢?青蛙小弟有个小窍门。
3.微视频学停顿。
微视频: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青蛙小弟。相信我写的诗你们都已经读过了吧?怎么样,是不是写得很好呀?所以我决定举行一个诗歌朗诵比赛,看看你们谁能把我的诗读得最动听。当然,要想把这首全篇只有“呱”字的诗读好可不容易,想知道窍门儿吗?好吧,把耳朵凑近点,我悄悄地告诉你,那就是标点与停顿。你们认识诗里的这些标点符号吗?黑脑袋,尾巴摇,它的名字叫(逗号)正确。空心圈,圆又圆,它的名字叫(句号)答对了。还有六个小圆点,你可知道它叫啥?(省略号)没错,再读一遍。逗号出现在句子的中间,表示一句话还没说完,见到它停顿短一点;句号出现在句子的末尾,表示一句话说完了,见到它停顿长一点。省略号和它一样出现在句子末尾,表示还有好多话要说,可以把声音拖长一点。简单点说就是,逗号停短,句号停长,省略号,声拖长。此处暂停,多读几遍窍门儿,把它们记住吧。好了,如果让我来朗诵,我会这样读。示范。此处应该有掌声。谢谢你们,现在就按照我的小窍门去练习练习吧,你们一定比我读得棒!呱呱呱„„
4.读好停顿。
现在你们知道老师停顿的小秘密了吗?一起说一遍。用上小窍门,自己练一练吧。(学生练的过程中,老师递话筒,生读)这只小青蛙,你读读。这只小青蛙,请你读。大家都读得这么有节奏,在青蛙小弟的朗诵比赛上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成绩。活动3【练习】
三、认识人字旁,书写汉字。1.微视频看“人”字旁的演变。
看微视频了解“人”字旁的演变,知道什么时候用人字头,什么时候用单人旁,它们的含义有何不同,它们的写法有何区别。
2.谈收获。
交流通过微视频了解到了什么。
3.观察书写。
观察人字头和单人旁在写法上的不同,尝试书写。
4.点评、修改。
点评同学写的字,修改自己的字。活动4【活动】
四、总结
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熟记并学会运用生字组词,能区分并读出逗号、句号、省略号这三种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正确书写“全”“们”,了解人字旁的变形,体会汉字的形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