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进新课程,上好低年级语文课 论文
走进新课程,上好低年级语文课
摘要:客观科学的认识学科性质,有利于学科的发展。过去对“语文”内涵的分歧,主要在“文”字上。因为学语文首先是识字,所以有语言文字之说;小学中年级以后,语文教学以阅读文章为主要学习方式,语文又有语言文章之说;阅读中有不少文学作品,又有语言文学之称等。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传承文化的工具。同时,它本身也是一种历史深厚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讲语文的工具性是着眼于它的形式,讲语文的人文性则侧重于它的内容,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不可分割的。这样来认识语文的学科性质,能有效的防止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错误,为语文的学科发展开辟了一条宽阔的道路。
关键词:充分阅读、创设情境、主体地位、自主权、个性化教学风格。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象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上好低年级语文课呢?下面我将自己的一些教学心得介绍给大家:
一、创设情境、充分阅读。
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因此,要领悟语文的美,首先必须从语言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如教学《秋天的雨》这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由教师开始范读的情景导入到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文段品读语言后,再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说出有关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最后结束时让学生模仿《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进行改创《秋天在哪里》之歌。一节课下来学生个个眉开眼笑,都觉得这节课时间很短。
二、尊重儿童主体地位,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儿童是一个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儿童又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
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为此,我们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的文化。
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如教学《听听,秋的声音》,在学生自主朗读过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课文中的情景,我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结果不少学生做闭眼沉思状,努力去想那美丽的秋景。一位学生冲出一句:“老师,我什么也没看到!”这是真实的。此时,我并没有训斥那位学生,而是调整了一下教学,跟学生说:“那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再去听听吧。”然后播放有配乐的语文朗读,让学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再次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美。还是那位学生,他说:“老师,现在我看到了,一片片半黄半绿的叶子从树上徐徐飘落,就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是啊,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三、突显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如教学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时,我充分发挥范读优势,慷慨激昂的朗诵这两首古诗,学生在浓浓情意中得到了陶冶。并且朗诵之后我又在黑板上把这两首诗描绘了出来。这堂课上得有声有色,下课后同学们意犹未尽。
总之,为了上好语文课,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还儿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还要善于发现和发挥自己教学上的优势,让教语文课是很有趣、很有味道的,让学生一节课下来说“呀,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这样的语文课怎能说不是一堂好语文课?
第二篇:谈怎样上好低年级语文课
谈谈怎么上好低年级的语文课?
内容:近几年,接触的都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总会觉得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几番思索,几番尝试,发现原来问题并不是在学生身上,而是出在我们这些语文老师身上。
低年级的语文是小学教育各科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语文老师总会有这样的经历:就是认识几个生字,花了大半节课后还是会有些同学没有掌握,或许有的同学是认识了,但也只是鹦鹉学舌,只知其音不知其义,下次碰到的话仍然不会读。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语文老师不能一味的老方法教下去,发现自己设计的识字方法不奏效,就应该去寻求新的方案,不断探索才能创造出新的教法。
针对学生课堂效率收效甚低的情况,我采取了以下的方法:一篇课文需要掌握的重难点知识是必须详细讲解,而对于该略讲的地方也绝不会浪费一句。在认写生字词方面也不再一个一个的去讲解,而是利用他们学过的识字方法将其归类,或从偏旁入手、或从字音上去寻找异同之处。因为一节课中教给学生认识的字是有限的,如果教会他们识字的方法,将会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小学语文的另一个基本训练点是朗读,对于一篇课文适合用什么方式去朗读才能有最好的收效,这也是需要研究的。我在教授《灰雀》这一课时采取的是分角色朗读,因为只有融入了角色才能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而在教授《秋天的雨》这一课时,我采取的是师生合作朗读,我读每一段的开头一句,同学们把剩下的部分读完,因为我利用了每一段开头都是中心句的特点,这样不仅练习了朗读,对分析课文也有很大的帮助。
或许成功地教授一堂语文课并不难,就看你是不是一个有心的老师了啊!
第三篇: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论文
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沈桂春
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了,这时每位语文老师都需要仔细思索的,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三、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1、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意识 米开朗基罗在被视为平常的大理石中发现“大卫”,牛顿在苹果落地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卞和在执著信念中发现和氏璧。要想让学生能发现美,除非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眼睛。
“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运用自己眼睛感知生活中真善美。这里有母亲的呵护,朋友的问候,老师的关心,一丝一缕中都寓含浓浓深情。
朱自清在《背影》中发现浓浓的父爱,冰心在《繁星》《春水》中感受到爱的温馨。
2、培养学生深刻思考意识
感觉于世界丰富多彩,体会生活绚丽缤纷,要能学会思考。创造人的是自然,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要能感动于社会中事、物、人,并且能激荡内心的扬善溢美的思想情感。
学会因事悟理、由情至理,上升到对生命意义感悟,对生活哲理思考,提升人文精神的深刻思考,探究生活的真谛。
四、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们生存的环境变得愈来愈恶化,矛盾愈来愈尖锐,竞争愈来愈激烈,节奏愈来愈紧张,人际关系愈来愈复杂。这一切,都给人,也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在这种情况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显得极为重要。
1、要宽容,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孩子,不斤斤计较他们的过错,更不能和自己的学生斗气,如果老师能宽容他们,能唤回学生内心深处善良的本性,学生会更快的改正错误。
2、要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好学生的表率。我们不能 在自己心情好,工作顺利时,就对学生和蔼可亲;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自己心境不佳,情绪低落时,就把不愉快的情绪发泄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自己的出气筒。这种对学生忽冷忽热的态度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师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到不把情绪带进课堂,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努力使自己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对学生热情、耐心。
第四篇:论文_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南丰县白舍中学王红英
1、中心要明确,重点要突出
一篇文章,有它的教学重点,一堂语文课,有它的授课中心。只有把握了教学重点,掌握了授课中心,围绕着它们来作文章,写教案,上新课,提问题,做练习,才能够做到重点突出,学生印象深刻,知识得到切实地增加,能力得到极大地提高。现在,有了许多的语文方面的教学参考书,但是编辑的重点不一,有的着重于段落的分析,句子的理解;有的着重于结构的分析,主题的探讨;有的着重于各项能力的训练,问题较多。对这些资料,不能拿着一本照搬照抄,或者糊里糊涂东抄一点,西抓一把,而是要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的理念的要求,有所取舍,有些创造,联系学生实际,适当与考试接合,争取一堂课有一堂课的中心,一堂课解决一个问题。
2、脉络要清晰,线索要分明
一堂课相当于一篇文章,在中心的提调下,它有着自己的结构,起承转合,有时缺一不可。如果讲课时不讲结构,不理脉络,学生会抓不住重点,听得一头雾水,笔记也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记得毫无中心,没有目的。语文课,更是如此,它选的文章较长,知识点较多,分析的内容多,一定要在写教案时确立中心,安排框架,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心中要有数。这样,在授课时,才能逻辑性
强,层次感强,条理清楚,脉络清晰。
3、上课要认真,细节要注意。
上公开课,不能抱着交差了事的心态,一定要认真对待,一丝不苟,特别是对讲课中的一些细节,要仔细琢磨,不能出现纰漏。比如,朗读时,要有感情,有抑扬顿挫,有停顿,有重音;分析时,语速不要太快,带着学生一块思考;板书时,所写内容尽量要完整,精炼,一目了然,形象生动;注音时,拼音应当用醒目的颜色标示,让学生看清楚;教字词时,点出容易读错容易写错的词语,加深学生印象;讲重点时,提醒学生注意记下必须要记的笔记;学生回答时,认真倾听,听完后要抓住发言的中心,分析归纳,引导提高……
4、动静要结合,练习要多样。
以前讲课,多是填鸭式,老师讲个不停,学生听得枯燥,可以说是以“动”为主,其中没有学生的思考,学生的观点,学生的创新。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做到动静结合,即一方面老师要引导学生,适当讲解,总结归纳,特别是现在的学生思想不够成熟,学习不够自觉的情况下。另一方面,也许是更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多默读文章,在静中思考问题或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可以是课后练习,可以选《创新设计》等辅导书上的内容,可以是老师根据学生实际出的新问题,在静中让学生调动头脑里的储备,积极思考,得出答案;让学生多做一点即兴作文,在静中训练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当然,学生在回答问题或做了练习后,老师一定要根据题目要求对其加以评判,指出优劣,多肯定,激发学生热情,指不足,让学生加以改进。动静结合,练习多样,相信在这种课上,学生一定不会觉得疲倦。
5、阅读要广泛,知识要渊博。
语文,是一门知识浩繁的学科,也是一门研究性很强的学科。作为语文老师,在备课讲课时一定会遇到许多复杂的问题,有些是关于作者的,他出生于哪个年代,是什么阶级,有些什么经历,为什么会写成这样一篇文章,他想在其中寄托什么思想;有些是关于句子分析的,一个词语是什么意思,整个句子有什么精典之处,它如果有言外之意那是什么;有些是关于主题探讨的,对同样一篇文章以前有哪些说法,哪些是陈旧的,哪些是新颖的,哪些是符合现代实际的,哪些是该丢进故纸堆的;有些是关于文章比较的,将课文与其他的名篇对比赏析,它们在主题上、在写法上、在风格上有何区别………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不能不负责任地凭空乱想,或者讲的时候因为不清楚而一笔带过,而是要广泛地阅读,获得渊博的知识,给学生提供的知识空间大,引导学生分析时能准确能叫学生心服口服。
第五篇:如何上好语文课
如何上好语文课
罗平县九龙镇第三中学柏云雄
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爱祖国语言文字,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陶冶思想情操,发展思维,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习语言,即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它是语文学科的特殊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学习好语文课是学习好其它课程的重要基础;教师上好语文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因此,如何上好语文课,是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探讨的话题。那么,如何才能上好语文课,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应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
语文课程其知识含量大,涉及面广,包含着许多方方面面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博览群书的优秀品质。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对这些相关的知识有所储备,有所理解,才能合理、正确解释和解答语文课中会出现的一些相关的问题,才至于出现知识性错误。也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使我们的教师不断地丰富、充实和发展自己,我们才会有上好语文课的能力,具备上好语文课的气势,我们才会把上语文课当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包袱。也只有我们语文教师通过博览群书,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无所不通,无所不晓,我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才是崇高的和神圣的,学生从我们的身上看到了学好语文的希望,我们才有资格指导和教育学生,学生才会对我们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才有信心学好语文课。
二、如何欣赏语文教材
人们都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自己都不热爱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课,不欣赏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课中的教学内容,我们就无论如何也上不好语文课的。因此,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欣赏的品质。学会欣赏语文课程体系,欣赏语文课程中的每一篇文选,欣赏语文课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欣赏上语文课中的每一个环节,欣赏学生学习语文课中的一些细节,欣赏学生学习语文课后的收获,欣赏学生的作品等。只有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语文课的一切过程和素材以及活动,我们的心理才会是愉悦的,我们的精神才会饱满,我们才愿意以十二分的热情投入到语文教学工作中去。
也只有我们教师首先能够欣赏语文课,我们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也用欣赏的眼光,欣赏的心态对待语文课,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的时候,充满乐趣,而不是枯燥无味,从而学好语文这门基础学科。
三、如何驾驭语文教材
语文教师要通过博览群书,深钻教材,对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课程的全部内容,知识点,以及教学基本方法全面把握,既了解其基础情况,又了解未来发展的走向,努力提高自己的驾驭教材的能力,做到教学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教师只有拥有驾驭教材的本领,要有"一览众山小"的宏大气势,这样,教师在教学语文课的过程中才能信心百倍,气势恢宏。教师用这种恢宏的气势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学习好语文课,从而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四、如何利用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改革呼唤教师的课程意识。
人们常说"语文的伸缩性大",其实就是说语文的课程资源丰富而多样,广泛而富于变化。语文教师要能够积极主动的有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要学会把各种资源充分利用于语文的教学工作之中。如相关的课程,社区环境,人文素养,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宣传媒体,历史典故,历史文物,旅游景观,以及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教师的自身素养、气
质、风格、品性、作风等等都是可供开发和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
教师平时要善于开发,善于积累,在必要时为我所用,为语文课所用。我们切忌将语文课上成是一门孤零零的专业课,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听天书。当我们能够将语文课于一切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手段将大大提高了。
五、如何指导写作
写作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检验学生学习语文效果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有感而发,进行写作,在写作中进一步充实、丰富、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必须学会自己善于写作,进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写作。
语文教师要养成善于写作的良好习惯。要及时总结教学的经验和心得,用以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升华自己的人格。并且凡是要求学生习作的,自己首先动手写下水作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指导学生作文。同时,教师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自己的语文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思维,善辩的口才,丰富的爱心,茅利的笔杆,这些,都是让学生学好语文,让自己上好语文的必要条件。
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行动只为伟大的目的而产生"。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课,就必须要学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要凭借语文的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韵律美,铿锵美,情韵美,修辞美,跌宕美,意境美,语言美和精神美,从而唤醒学生学好语文的强烈愿望。要创设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让语文的课堂闪发着学生的灵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的问,自由地读,自由地想,自由地答,自由地评价,自由地选择。我们要怀着一颗宽容地心,以一种善意的、平等的姿态,同我们的教育对象一起渡过愉快的成长的生命历程。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生机盎然,学生才会兴致勃勃。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要想真正上好语文课,不仅要改造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且要改造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要给学生创设最大的展示自我的空间,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