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历史上册《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同步练习 鲁教版讲解(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3 23:42: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年级历史上册《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同步练习 鲁教版讲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历史上册《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同步练习 鲁教版讲解》。

第一篇:六年级历史上册《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同步练习 鲁教版讲解

第15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一、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的民族是()A蒙古族 B匈奴族 C突厥族 D东夷

2.匈奴族生活的范围主要在()A东北平原 B蒙古草原 C新疆一带 D西藏地区

3.匈奴历史上称首领为()A可汗 B单于 C皇帝 D大王

4.从匈奴手中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是在()A汉高祖时 B汉武帝时 C汉景帝时 D汉元帝时

5.匈奴在统一后迅速发展,它不包括()A畜牧业兴旺 B冶铸业发展 C制瓷业发达 D学会农耕

6.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是在()A公元前119年B公元119年C公元前1世纪中期D公元1世纪中期

7.昭君出塞发生在下列哪个皇帝统治时期()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元帝

8.秦汉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是正义的,是因为()A促进了民族融合B维护了国家统一C保护了中原的经济文化D打击了外族入侵 9.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的事件是()A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B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 C匈奴分裂为几部,彼此攻杀不休D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

10.“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这一史书记载下列哪件历史事件有关? A张骞出使西域B丝绸之路的开通C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D昭君出塞()11.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中的刘彻,采取各种措施最终完成了大一统的局面,他派出大将卫青、霍去病抗击哪个少数民族的进攻()A匈奴族 B契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12.下列有关匈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蒙古草原过首游牧的生活 B匈奴称首领为单于

用心 爱心 专心C秦修筑长城的目的就是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

D匈奴畜牧业兴旺,冶铁业也发展起来,便完全没有农耕 13.对右图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B.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了松赞干布 C.东汉时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D.此事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 14.汉武帝时,打败匈奴的主要原因是()①国力强盛②匈奴势力日益衰落③政权稳定④汉军将士英勇善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关于“昭君出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B向汉朝提出和亲的是呼韩邪

C是汉朝迫于匈奴压力的一项和亲D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16.下列对汉朝与匈奴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汉对匈奴的反击都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战役B反击匈奴后,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C反击匈奴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加强同西域的关系D与匈奴的和战、友好交往是主流

二、组合列举题

17.根据相关的提示写了人物。

(1)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的匈奴单于:

(2)汉朝时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在位的皇帝:(3)在漠北战役中取得胜利的汉朝将领:(4)公元前1世纪中期,向汉朝求亲的匈奴单于:(5)汉元帝时与匈奴首领和亲的宫女: 18.根据相关的历史事件写出时间。

(1)匈奴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2)漠北战役的时间:

(3)匈奴分裂为几部,彼此攻杀不休的时间:(4)昭君出塞的时间:

三、材料解析题 19.阅读材料

材料一:“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

用心 爱心 专心

屡建战奴未灭,建了一座

谁?

一件事(2)匈奴的最高首领称为什么?请列举出你知道的两位匈奴首领的名字。(3)请你列举出这一时期,我国与匈奴关系的主要事例。(最少三例)(4)在与匈奴关系的主要事例中,请说出你最支持哪一种做法?并说明理由。

(5)东汉末年以来,匈奴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最后匈奴人灭掉了哪一个政权?(6)现在我国的56个民族中有匈奴族吗?请试着说一说匈奴族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贡献。(说出两点即可)并结合其所做的贡献,谈一谈自己的感悟。

24.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政策有什么不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BBBC 6~10:ADCBD 11~16:ADBCCC

二、组合列举题

17.(1)冒顿(2)汉武帝(3)卫青、霍去病(4)呼韩邪(5)王昭君

18.(1)秦汉之际(2)公元前119年(3)公元前1世纪中期(4)公元前1世纪中期或汉元帝时

三、材料解析题

19.(1)汉武帝、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2)昭君出塞(3)赞扬昭君出塞的贡献和作用。同意。因为昭君出塞使汉匈边境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安定。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霍去病,汉武帝(2)公而忘私的英雄气概。(3)公元前119年,在漠北战役中大败匈奴,使匈奴再不能与西汉对抗。

21.(1)昭君出塞(2)呼韩邪和王昭君(3)公元前1世纪中期,汉元帝时。(4)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5)王昭君能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远离亲人故土。换来了汉匈的友好相处,这种奉献精神是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的。

四、分析探究题

23.(1)长城。抵御匈奴(2)单于。冒顿、呼韩邪

(3)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汉武帝时,派卫青和霍去病大破匈奴;汉元帝时,昭君出塞与呼韩邪单于和亲。

(4)昭君出塞。能以和亲政策带来民族间的长期的友好交流和和平,避免了战争给民族双方所带来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二篇:七年级历史上册《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同步练习2 人教新讲解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一、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的民族是()A蒙古族B匈奴族C突厥族D东夷

2、匈奴族生活的范围主要在()A东北平原B蒙古草原C新疆一带D西藏地区

3、匈奴历史上称首领为()A可汗B单于C皇帝D大王

4、从匈奴手中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是在()A汉高祖时B汉武帝时C汉景帝时D汉元帝时

5、匈奴在统一后迅速发展,它不包括()A畜牧业兴旺B冶铸业发展C制瓷业发达D学会农耕

6、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是在()A公元前119年B公元119年C公元前1世纪中期D公元1世纪中期

7、昭君出塞发生在下列哪个皇帝统治时期()A汉高祖B汉文帝 C汉武帝D汉元帝

8、秦汉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是正义的,是因为()A促进了民族融合B维护了国家统一C保护了中原的经济文化D打击了外族入侵

9、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的事件是()A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B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 C匈奴分裂为几部,彼此攻杀不休D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

10、“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这一史书记载下列哪件历史事件有关? A张骞出使西域B丝绸之路的开通C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D昭君出塞()

11、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中的刘彻,采取各种措施最终完成了大一统的局面,他派出大将卫青、霍去病抗击哪个少数民族的进攻()A匈奴族B契丹族C女真族D蒙古族

12、下列有关匈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蒙古草原过首游牧的生活B匈奴称首领为单于 C秦修筑长城的目的就是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

D匈奴畜牧业兴旺,冶铁业也发展起来,便完全没有农耕

13、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B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用心 爱心 专心 1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了D汉武帝时,匈奴的势力衰弱

14、汉武帝时,打败匈奴的主要原因是()①国力强盛②匈奴势力日益衰落③政权稳定④汉军将士英勇善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关于“昭君出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B向汉朝提出和亲的是呼韩邪

C是汉朝迫于匈奴压力的一项和亲D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16、下列对汉朝与匈奴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汉对匈奴的反击都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战役B反击匈奴后,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C反击匈奴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加强同西域的关系D与匈奴的和战、友好交往是主流

二、组合列举题

17、根据相关的提示写了人物。

(1)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的匈奴单于:

(2)汉朝时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在位的皇帝:(3)在漠北战役中取得胜利的汉朝将领:(4)公元前1世纪中期,向汉朝求亲的匈奴单于:(5)汉元帝时与匈奴首领和亲的宫女:

18、根据相关的历史事件写出时间。

(1)匈奴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2)漠北战役的时间:

(3)匈奴分裂为几部,彼此攻杀不休的时间:(4)昭君出塞的时间:

三、材料解析题

19、阅读材料

材料一:“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

材料二:“边城宴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于干戈之役。” ——《汉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汉武”指的是谁?请举出能反映“长城万里遍烽烟”的一次重大战役的名称。

(2)两则材料盛赞了哪一事件?

用心 爱心 专心 2

(3)材料一作者的态度是什么?你同意吗?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理由。

20、西汉时,有一名将,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英勇善战,屡建战功,皇帝奖励他,为他建造了精致的住宅。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位名将死时仅20多岁,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形似祁连山的墓,象征他的赫赫战功。

请回答:(1)材料中的名将指的是谁?皇帝指的又是谁?

(2)“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表达了这位名将的什么品质?

(3)请你列举出一件他所立下的战功。

21、识图题 见右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雕塑是为了纪念汉朝时与匈奴友好关系的一件事例。请你说出是什么事例。

(2)图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

(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哪个皇帝在位时期?

(4)请说出这件事情为汉匈友好相处所作出的贡献。

(5)针对这一事例,谈一谈你的感想。

四、分析探究题

23、秦汉时期,匈奴族一直是活跃于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

(1)与匈奴相关的一项重大工程建筑是什么?说出其修筑的目的。

(2)匈奴的最高首领称为什么?请列举出你知道的两位匈奴首领的名字。

用心 爱心 专心 3

(3)请你列举出这一时期,我国与匈奴关系的主要事例。(最少三例)

(4)在与匈奴关系的主要事例中,请说出你最支持哪一种做法?并说明理由。

(5)东汉末年以来,匈奴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最后匈奴人灭掉了哪一个政权?

(6)现在我国的56个民族中有匈奴族吗?请试着说一说匈奴族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贡献。(说出两点即可)并结合其所做的贡献,谈一谈自己的感悟。

24、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政策有什么不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BBBC 6~10:ADCBD 11~16:ADBCCC

二、组合列举题

17、(1)冒顿(2)汉武帝(3)卫青、霍去病(4)呼韩邪(5)王昭君

18、(1)秦汉之际(2)公元前119年(3)公元前1世纪中期(4)公元前1世纪中期或汉元帝时

三、材料解析题

19、(1)汉武帝、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2)昭君出塞(3)赞扬昭君出塞的贡献和作用。同意。因为昭君出塞使汉匈边境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安定。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20、(1)霍去病,汉武帝(2)公而忘私的英雄气概。(3)公元前119年,在漠北战役中大败匈奴,使匈奴再不能与西汉对抗。

21、(1)昭君出塞(2)呼韩邪和王昭君(3)公元前1世纪中期,汉元帝时。(4)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5)王昭君能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远离亲人故土。换来了汉匈的友好相处,这种奉献精神是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的。

四、分析探究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4

23、(1)长城。抵御匈奴(2)单于。冒顿、呼韩邪

(3)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汉武帝时,派卫青和霍去病大破匈奴;汉元帝时,昭君出塞与呼韩邪单于和亲。

(4)昭君出塞。能以和亲政策带来民族间的长期的友好交流和和平,避免了战争给民族双方所带来的损害。(5)316年匈奴人的一支灭掉西晋。(6)没有匈奴。开发了祖国的边疆;为以后全国性的统一创造了条件;创造了匈奴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资源。(3)感悟:与匈奴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友好交往是民族之是的主流。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24、(1)汉武帝以前,对匈奴实行退让和亲政策,到汉武帝时,则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武国反击。(2)这种政策的变化归根到底取决于西汉国力的变化。因为国力的强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物质基础。如果不是国力强盛。汉武帝不可能多次对匈奴大规模的用兵,并取得战争的胜利。

用心 爱心 专心 5

第三篇: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练习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一、选择题

1.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首领是()A.呼韩邪

B.冒顿

C.松赞干布 D.骨力裴罗 2.呼韩邪单于向汉族提出“和亲”,符合下列哪种情况()A.汉朝同意和亲是被迫的B.和亲对汉而言是屈辱的 C.和亲后汉并没有摆脱匈奴骚扰

D.和亲是汉匈两民族间的友好相处 3.匈奴在统一后经济迅速发展,其中不包括()A.畜牧业兴旺

B.冶铸业发展

C.纺织业发达

D.逐渐有了农耕 4.使匈奴再也不能与西汉抗衡的历史事件是()A.汉武帝时,从匈奴手中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 B.卫青、霍去病于公元前119年出击匈奴 C.蒙恬出击匈奴

D.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5.“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描述的是哪一事件之后的汉与匈奴关系()A.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B.昭君出塞 C.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D.东汉王朝派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二、论从史出

6.“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阅读材料回答:

(1)这首诗的前两句指什么时候的什么事件?(2)这首诗的后两句指什么时候的什么事件?(3)作者对后一件事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7.西汉时,有一名将,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英勇善战,屡建战功,汉武帝奖励他,为他建造了精致的住宅。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位名将死时仅20多岁,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形似祁连山的墓,象征他的赫赫战功。

阅读材料回答:

他的英勇善战对汉朝人民有什么意义?

三、学习与探究

8.汉武帝以前的皇帝,采取与匈奴和亲的政策,而汉武帝即位以后,不断地发动反击匈奴的战争,你能说出发生变化的原因吗?你赞成哪种说法?

说法一:汉武帝前的皇帝太软弱,不敢抗击匈奴,只能和亲。而汉武帝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敢于反击。

说法二:不对,汉武帝以前,汉王朝刚刚建立,政权有待巩固,国家贫穷,没有力量反击,而汉武帝时,汉朝达到鼎盛,有能力反击,胜利也有把握。

参考答案

一、1.B 2.D 3.C 4.B 5.B

二、6.(1)汉武帝时对匈奴的战争。(2)汉元帝时昭君出塞。

(3)赞扬。因为它为两族人民的友好和平关系的发展,为汉匈两族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7.解除了匈奴对汉朝的威胁,有利于汉朝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钟 同步练习

三、8.第二种说法。

史海听潮

在汉朝,有一位抗击匈奴的名将,他一生曾四次领兵出击匈奴,均大获全胜而回,共歼灭匈奴11万多人,降服匈奴4万余众,开发河西、酒泉这些地方,消除了长期以来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汉武帝为奖励他的军功给他建造了豪华的宅第,他却说:“匈奴不灭,何以家为!”后人对他推崇至极,李白《胡无人》诗云:“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骠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元狩六年(前117年),他不幸在长安病逝,年仅24岁。汉武帝特命陪葬茂陵(汉武帝的陵墓),这座高大的墓冢形状像巍峨的祁连山,墓前陈列“马踏匈奴”等大型原雕石刻,以表彰他远征匈奴的丰功伟绩,并谥予他景桓侯的封号。出葬之日,命归降的匈奴将士身着黑衣黑甲,在长安至茂陵的道路两旁列成几十里军阵,为他送葬。

思考空间

(1)故事里的他是谁?(2)从他身上你能学到什么?

参考答案

(1)霍去病。

(2)以国家利益为重,先国后家的高尚品质。

第四篇:七年级历史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习题精选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习题精选

例题解析: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向汉族提出“和亲”,符合下列哪种情况()A.汉朝同意和亲是被迫的 B.和亲对汉而言是屈辱的 C.和亲是汉以求暂时避免匈奴骚扰 D.和亲是汉匈民族间的和睦相处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认识能力。此题的解答,首先必须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当时的历史情况是:公元前一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对汉称臣,并同汉朝订立了友好盟约。到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向汉提出和亲请求,宫女王昭君也是自愿前往,汉元帝把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可见这次和亲汉朝不是被迫的,当然也就不存在屈辱而言,A、B两项说法错误。汉初和亲是为了暂时避免匈奴的骚扰,而昭君和亲双方是自愿的,且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答案:D 1.匈奴历史上称首领为()A.可汗 B.单于 C.赞普 D.大王

2.匈奴在统一后经济迅速发展,其中不包括()A.畜牧业兴旺 B.冶铸业发展 C.制瓷业发达 D.逐渐有了农耕

3.秦汉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之所以具有正义性,是因为()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促进了民族融合 C.保护了中原的经济文化 D.打击了外族入侵

4.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为()A.汉武帝 B.汉高祖 C.冒顿单于 D.呼韩邪单于

5.下列是两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其中属于西汉时期的有()①卫青②霍去病③窦宪④窦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描述的是哪一事件之后的匈奴关系()A.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B.汉朝宫女王昭君出塞

C.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D.东汉王朝派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7.汉武帝派兵从匈奴手中夺取了()A.河套地区 B.河西走廊地区 C.漠北地区

D.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8.下列对秦汉时期匈奴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当时还不是中国境内的民族。B.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C.对秦汉北部郡县的侵扰,破坏了当地经济的发展。D.匈奴族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北方的发展。9.下列对西汉与匈奴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A.西汉政府反对匈奴南下掠夺是反侵略战争。B.西汉政府反击匈奴保持边境安全是正义之举。C.是西汉政府和匈奴争夺对西域控制权的斗争。D.是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斗争。10.西汉宫女王昭君前往匈奴和亲的原因是()A.不满西汉宫廷的黑暗而前往的。B.西汉皇帝为图边界安宁而强迫她的。C.匈奴军队在同西汉战争中抢去的。D.为了促进汉匈两族友好相处而自愿的。

11.下列几个历史事件,发生在西汉时期的是()A.大秦遣使来汉 B.班超出使西域 C.张骞出使西域 D.甘英出使大秦 12.阅读材料

西汉时,有一名将,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英勇善战,屡建战功,汉武帝奖励他,为他建造了精致的住宅。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位名将死时仅20多岁,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形似祁连山的墓,象征他的赫赫战功。阅读材料回答: ①材料中的名将指的是谁?

②“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表达了这位名将的什么品质?

③他的英勇善战对当时的边防产生了什么影响?

13.阅读材料:

材料一:“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视见高”——董必武《谒昭君墓》

材料二:“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汉书》

阅读材料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胡”是指谁?当时他们的首领是谁?

②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以后的情况?

③结合的诗句,你能说出昭君和亲的历史作用吗?

④昭君出塞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

14.你能比较汉初和亲与昭君出塞和亲的异同点吗?

15.匈奴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今天56个民族中有匈奴族吗?

16.回顾前面两课,结合本课内容,想一想,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B 2.C 3.C 4.B 5.A 6.D 7.D 8.A 9.B 10.D 11.C 12.①霍去病。②为国忘私的高贵品质。③匈奴从此再不能与西汉抗衡。13.①匈奴.呼韩耶单于。②昭君出塞。

③昭君和亲,促进了汉族和匈奴族的友好相处,推动了汉匈的经济文化交流。

④昭君出塞和亲为汉匈奴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后半个多世纪,西汉与匈奴保持了和平友好的局面。

14.目的相同:都是通过和亲政策换取汉匈两族间的和平友好关系。不同点:汉初和亲是被迫的,具有屈辱性,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边境上的骚扰问题;而昭君出塞和亲是主动的,双方是平等互利的结合,它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15.今天56个民族中已没有匈奴族,但匈奴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了贡献,主要有:(1)匈奴族用勤劳的双手,开发了祖国的北疆。(2)第一次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为以后全国性的统一创造了条件。(3)他们创造的匈奴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汉、匈人民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共同缔造着祖国历史。

16.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政治上实行削藩,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抑商政策;在军事上大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在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第五篇:15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15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对我国古代历史所作的贡献,并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观察和分析民族问题的能力。

2.了解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包括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等史实,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昭君出塞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站在历史背景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汉朝不同时期对匈奴不同政策及原因”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从史料、图片中提取信息的方法,以及分析、归纳、比较历史知识的方法。

2.通过分析昭君出塞的背景、人物性格,掌握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昭君已经成为民族团结、友好交流的象征。

[教学重点]

西汉与匈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汉与匈奴的和战对民族关系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音乐声中出示昭君博物院、昭君墓、昭君故宅、昭君岛等图片,在识别人物的同时感受到人们对昭君的尊敬和纪念。然后提出问题:

昭君在中国历史上作出了哪些贡献,让人们如此的纪念她呢?引入新课。

二、授新

根据标题,明确本课需要解决两个问题:问题一:匈奴的兴起;问题二:汉与匈奴的和战。

问题一:匈奴的兴起

1、回忆所学知识,我们第一次接触匈奴这个民族是在什么时候?当时它与中原政权的关系如何?

◆秦朝时期;匈奴不断进扰,秦始皇派蒙恬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移民戍边,并修筑长城。

2、那么,匈奴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呢?

◆生活在蒙古草原上,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

3、匈奴敢于不断进扰秦朝疆域,说明什么?

◆匈奴的强大

4、那么匈奴是怎样强大起来的呢?(学生阅读莫顿单于的相关内容,并从他身上谈启示)

5、思考:匈奴在我国历史发展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学生回答后,落实情感目标中的“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这一观点)

问题二:匈奴与汉朝的关系如何?

(有战有和)

1、阅读“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及“昭君出塞”两个子目的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1)西汉政府在不同时期对匈奴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2)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政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不同的政策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2、(要求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并通过圈划书上的相关重点语句来整理答案)

(学生回答时进行板书)

(1)汉高祖时期采用和亲政策

思考:

①汉初为什么要采用和亲政策?这一政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国力衰弱;暂时缓解,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让学生回忆汉初的经济状况,并思考这一时期的和亲为什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认识到这一时期的和亲是被迫的,是权宜之计,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实力做保障,你就不能占据主动权)

②在这样的和亲状况下,汉朝统治者最为紧迫的任务是什么?他们又是如何做的?

◆发展国力,是自己强大。(联系文景之治及汉武帝的大一统)。

(2)汉武帝时进行反击

思考:

①汉武帝时对匈奴进行反击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国力强大。(思考,汉武帝时期国力强大的原因有哪些?)

②结合地图册插图《西汉与匈奴的战争》讲述,汉武帝时是如何反击匈奴的?这些反击起到了什么作用?

(指导学生看地图的方法,并通过地图分析汉武帝时军事反击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漠北战役的胜利使汉武帝完成了军事上的大一统)

(3)汉元帝时和亲

思考:

①汉元帝时为什么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匈奴的分裂,造成势力衰弱;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并请求和亲。

②探究:昭君出塞会遇到哪些问题?她会有怎样的想法?那么,她为什么还要自愿前往?

(结合昭君的故事,分析其性格特点)

③结合材料分析昭君出塞有什么作用?

(从对她自身、对汉朝、对匈奴、对两族交往等角度回答)

材料一:“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题昭君墓》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董必武《谒昭君墓》

材料二:“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④结合“昭君文化节”分析昭君出塞的意义(包括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4)总结思考:

①汉与匈奴有战有和,哪一个才是主流?(认识到“和”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②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和”?(和亲、和平、融合,从而促进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本课在内容标准中涉及不多,仅仅暗含着汉武帝军事上的大一统。但在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中,在知识目标上,要求学生知道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本节课最重要的历史人物当属昭君,昭君出塞体现了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其民族之间的交往与融合也是汉朝时期“大一统”的表现之一,所以我把昭君出塞作为重点中的重点,以突出单元主题。

我认为,在我们的教学中,让学生获取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获取知识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对自身、对社会、对世界的客观认识,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最主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历史形成基本的认识,具备基本的历史素养,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

本节课以与昭君有关的建筑导入,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是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认识到历史无处不在。重点放在汉与匈奴的关系上,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识读战争示意图,并进行历史知识间的前后联系,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识读图表的能力,表达能力等,这也是在课程标准能力目标中明确提出的。昭君出塞则是重点中的重点,通过讲述人物故事,分析人物性格,设身处地的站在人物立场上揣摩人物心理,是想让学生学会正确的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是历史发展中最鲜活的因素,没有人物的活动,也就没有历史事件的发生,更不可能形成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但是历史人物应该是鲜活的,丰满的,生动的,要想体现其鲜活、生动、丰满,就得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置于其特定历史背景之下进行分析与考查。本节课设置“昭君出塞途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就是想通过情境创设来达到这一目的。设置“昭君文化节”的探究活动是想让学生正确看待民族文化的精神遗产,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从而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最后一个环节,对汉与匈奴民族关系的分析,是想突出单元主题,同时认识到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各民族之间在互相交往中不断融合,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

下载六年级历史上册《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同步练习 鲁教版讲解(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历史上册《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同步练习 鲁教版讲解(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一、设计理念: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倡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采用迁移法贯彻到学生整......

    七年级上册《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案

    七年级上册《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了解匈奴对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贡献,通过描述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昭君出塞与汉初......

    历史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案.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课型 新授 教学模式 三环节教学模式 教具 挂图示意图小黑板多媒体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案示例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昭君出塞。 2.掌握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的条件。 3.掌握昭君出塞的背景和......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Part.14学习资料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匈奴史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生活在蒙古草原的游牧民......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教学目标:了解匈奴对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贡献,通过描述卫青、霍 去病打败匈奴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昭君出塞与汉初和亲政策的比较培养学生分......

    匈奴的兴起和汉朝的战与和的教材解析

    匈奴的兴起和汉朝的战与和的教材解析 教材解析:七年级上册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山东省高密市第五中学 王 蔺#TRS_AUTOADD_1226364825353 { MARGIN-TOP: 0px; MARG......

    第15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5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精讲点拨: 1、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战与和。匈奴南下掠夺,是掠夺战争。虽然没有侵略与被侵略的性质,但是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因为它给汉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