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23:41: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莱州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莱州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

第一篇:莱州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莱州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的通知

莱政发〔2006〕64号

有关镇街政府(办事处),开发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上级驻莱各单位:

现将《莱州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十月十六日

莱州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集中供热管理,促进供热事业健康发展,确保城市供热安全可靠、持续稳定、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适应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需要,维护供、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依据建设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山东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山东省供热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集中供热管理。凡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进行集中供热规划、设计、建设、生产、经营、使用、安全管理、安装维修等活动,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集中供热,是指供热单位利用热电联产、区域锅炉、工业余热等热源,通过热网向用户供热的行为。

第四条 市规划建设管理局是我市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下称供热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城市集中供热行业管理工作。

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供热主管部门做好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工作。

第五条 城市集中供热建设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规划,配套建设,统一管理,协调发展。

第六条 鼓励城市集中供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限制或关停分散供热燃煤锅炉,提倡热、电、冷联供。

第七条 鼓励国内外投资者依法建设城市集中供热设施,从事城市集中供热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章 规划建设

第八条 城市集中供热规划由供热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已经批准的城市供热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报原批准机关批准。编制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应做到远近结合,布局合理,统筹安排,分期实施。

第九条 凡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集中供热工程,必须符合城市集中供热规划。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方案须经供热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报有关部门办理基本建设审批手续。

第十条 城市区域集中供热应达到下列规模:锅炉单台容量不低于10T/h,供热能力在7兆瓦以上,民用建筑供热面积不低于10万平方米。

锅炉要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注册登记,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十一条 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及设备材料的选用,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并实行公开招投标,中标单位不得将工程转包或违法分包。

第十二条 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并执行国家、省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十三条 凡新城区开发或旧城区改造项目,在规划设计时,均应符合城市供热规划要求,实行集中供热,并预留供热分配站(换热站)位置,土地由建设单位无偿提供,供热分配站(换热站)由供热单位负责投资建设。供热管网设计必须符合有关规范和规定,居民用户供热系统应采用分户控制系统。老住宅非分户控制供热系统改造时,必须按分户控制要求进行改造。

新建项目室内供热系统应当作为建设工程的整体组成部分,纳入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程序。

第十四条 在城市供热管网到达并能正常供热的区域,不得新建分散供热锅炉,已建的应按有关规定逐步拆除,并入城市供热管网。在城市供热管网尚未到达的区域,确需新建分散供热锅炉的,按本办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 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必须组织设计、施工、监理、质监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按有关规定向市供热主管部门办理建设备案,报送齐全、完整、准确的竣工档案资料。

第十六条 按照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城市集中供热管线需要穿越某一地段、空间或建筑物时,产权单位或产权人应当予以配合。因穿越施工造成设施损坏的,建设单位应当及时修复;无法修复的,应当予以赔偿。

第十七条 城市集中供热工程建设资金的来源包括:

(一)国家投资;

(二)城市建设维护费;

(三)环境污染治理费;

(四)利用外资;

(五)银行贷款;

(六)供热单位自有发展资金;

(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八)其他资金。

第十八条 城市集中供热的用热单位或用户应按规定交纳供热基础设施配套费。供热基础设施配套费由供热主管部门统一收取,收入全部上缴财政专户储存,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财政部门根据供热主管部门提供的相关验收合格资料,按规定比例拨付给供热单位,用于供热工程建设。

第三章 设施管理

第十九条 利用热电联产或工业余热进行城市集中供热的项目,从热源厂至用热单位或用户建筑物墙外的入户阀门井(含阀门井,无阀门井的为建筑物墙外1米)为供热设施,其余为用热设施;

利用锅炉房进行区域集中供热的项目,从锅炉房至用热单位或用户建筑物墙外的入户阀门井(含阀门井,无阀门井的为建筑物墙外1米)为供热设施,其余为用热设施;

供热设施全部由供热单位投资建设的,由供热单位负责维修、维护和保养;供热设施中,用热单位区内管网由开发商投资建设的,经供热单位验收合格后,由供热单位负责维修、维护和保养;

用热设施由用热单位或用户负责维修、维护和保养。

第二十条 居民住宅室内供暖系统的更新、改造,可委托供热单位负责,费用由用户承担。

第二十一条 在供热设施附近施工,影响供热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必须在征得供热单位同意,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后,方可组织施工。

迁移或改拆供热设施的,应经供热单位同意,报供热主管部门批准后,由供热单位安排施工,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二十二条 供热设施发生故障需抢修时,供热单位可先行施工,后补办手续,有关部门应给予积极配合。

第二十三条 在热力管网周围1米范围内,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禁止下列行为:

(一)修建建筑物、构筑物;

(二)挖坑、掘土、打桩;

(三)爆破作业;

(四)堆放垃圾、杂物,排放污水、废水、腐蚀性液体;

(五)利用供热管道及支架敷设线路或悬挂物体;

(六)其他危害热力管网安全的作业。

第二十四条 按城市集中供热规划,经供热主管部门批准设立、建设的城市集中供热所使用的热力分配站(换热站),产权单位不得占用或挪作它用,并不得阻碍供热单位正常使用。

第四章 供热管理

第二十五条 供热面积在100万平方米(含)以上的供热单位,或外供蒸汽、热水能力在50T/h(含)以上的热电联产供热、区域锅炉房供热单位需取得山东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供热经营许可证》后,方可从事供热经营活动。

供热面积在100万平方米以下的供热单位,或外供蒸汽、热水能力在50T/h以下的热电联产供热、区域锅炉房供热单位需取得烟台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供热经营许可证》后,方可从事供热经营活动。

第二十六条 供热经营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依法进行工商注册。

(二)有可靠的供热热源和设施,转供热单位与热源单位必须以合同形式确定供热量。

(三)有项目批准文件和工程竣工验收资料。

(四)有与供热规模相适应的供热能力。

(五)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服务规范。

(六)有与供热规模相适应的资本金。供热面积在100万平方米(含)以上的供热单位,或外供蒸汽、热水能力在50 T/h(含)以上的热电联产供热单位注册资金不少于500万元,区域锅炉房供热单位注册资金不少于300万元;供热面积在100万平方米以下的供热单位,或外供蒸汽、热水能力在50T/h以下的热电联产供热单位注册资金不少于200万元,区域锅炉房供热单位注册资金不少于100万元。

(七)有与供热规模相适应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省级审批发证的供热单位中,热电、供热(暖)或相近专业技术人员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5人;市级审批发证的供热单位中,热电、供热(暖)或相近专业技术人员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2人。

(八)有应急事故抢修抢险预案和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抢修抢险人员、设备。

第二十七条 热源单位和供热单位之间、供热单位和热用户之间,必须订立供、用热合同,并报供热主管部门备案。合同内容应包括供热期限、供热时间、供用热参数、维护责任、收费标准、缴费时限和结算办法,维修、投诉电话,供、用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及当事人约定的其他事项。供热单位和热用户因执行供、用热合同发生纠纷,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向供热主管部门请求调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八条 供热单位在供热过程中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供暖前15日内完成燃料储备和操作人员培训工作,确保按时供热。

(二)严格履行供、用热合同,保证供热压力、温度、流量,并按时向热用户供热。

(三)在采暖期内,须准确记录停止和恢复供热的时间、原因,并逐月上报市供热主管部门。

(四)供热单位在接到发生设备故障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抢修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抢修,并及时通知热用户。一般故障应在8小时内修复,较大故障应在24小时内修复,并及时向市供热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五)供热单位在供热期结束后应当向市供热主管部门报送年度供热情况。

第二十九条 城市集中供热期限为每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供热时间实行连续供热。室外气温较低时,热源厂、区域供热锅炉房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供热参数,确保供热效果。

第三十条 在供热期限内,当室外温度不低于-6℃时,未安装热计量装置的用户,室内温度应为18℃±2℃,最低不应低于16℃。

已安装热计量装置的,温度由用户自行调节。热计量装置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安装、使用。

第三十一条 用户认为室内温度达不到规定标准时,可要求供热单位测温。供热单位应使用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验合格的计量器具及时进行测温。用户对供热单位的测温结果有异议的,可申请供热主管部门进行复测,也可以申请社会公正计量部门(站)进行复测,其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第三十二条 对用户室内温度达不到规定标准时的,供热单位应于24小时内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属于供热单位责任的,供热单位应当承担供、用热合同中约定的违约责任;不属于供热单位责任的,供热单位在向用户讲明原因的同时,应积极协助用户采取措施使其达到规定的温度,所需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第三十三条 在供热时间内,用户对室内温度是否达标没有异议或经检测室内温度已经达标但却拒不缴纳热费的,供热单位可停止向该用户供热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三十四条 在供热时间内,除不可抗力外,未经供热主管部门批准,供热单位不得擅自停止供热。经供热主管部门批准停止供热时,供热单位应及时通知用热单位或用户做好停热准备。否则由此引起的用热单位或用户用热设施的损坏及造成的损失,由供热单位负责赔偿。

第三十五条 供热单位应当按照供热主管部门确定的供热范围向用户供热。供热单位需要改变供热范围或增减供热面积的,应报供热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十六条 供热单位应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置维修、抢修和监督投诉电话,并向用户公开。电话应有专人值班,实行24小时服务。

第三十七条 供热单位应当接受社会监督。用户可以就供热质量等问题,向供热主管部门投诉。对用户投诉的事项,供热主管部门必须及时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投诉人。

第三十八条 供热单位应当抓好安全生产管理,消除事故隐患,杜绝事故发生。如发生事故,应尽快采取应急措施,并按规定程序及时上报。

第三十九条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档案由市城建档案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供热单位应建立健全供热设施档案,完善供热计量、监测手段,加强科学管理,保证均衡稳定供热。

第五章 用热管理

第四十条 用户增加、减少用热面积或因不使用、不居住停止用热的,应于当年10月31日前,到供热单位办理用热或停止用热手续;在供热期间办理用热或停止用热的,应承担供热单位相应的损失费用。

第四十一条 提倡并逐步推行使用热计量装置。凡是具备条件的用户,均应安装使用热计量装置。

第四十二条 用户须维护好用热设施,使其符合有关规定。由于室内装修改造、擅自改变房屋结构或因改造室内供热设施等原因,影响供热效果的,责任由用户自负;给楼内其他用户造成不良后果或损失的,责任由擅自改造用户承担。

第四十三条 用户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私自将自建的用热设施与供热管网连接;

(二)擅自改造、拆卸用热设施;

(三)擅自改变热用途;

(四)安装或启闭控制装置;

(五)其他有损用热设施或影响供热的行为。

第六章 热费收缴

第四十四条 城市集中供热价格的确定,由供热单位提出申请,物价部门审定后,报市政府批准执行。

第四十五条 凡安装使用热计量装置的用户,以实际用热计量收费;未安装热计量装置的用户,按建筑面积计算收费。供、用热双方对供热面积有争议时,可委托具有房产测绘资质的单位进行测量,测量结果由房产行政主管部门确认,测量费用由责任方承担;双方均有责任的,测量费根据误差比例由供、用热双方共同承担。

第四十六条 热费收缴时间为当年供暖前的9月1日至10月31日。用户应当如期一次性缴纳,逾期不缴纳的,供热单位不予供热。安装热计量装置的用户,供热期结束时多退少补。

第四十七条 除用户原因外,造成室内温度达不到第三十条规定最低标准时,供热单位应按天数、房间面积全部退还热费;连续停热24小时以上,供热单位应按日退还热费。

退还热费以供热记录为依据,在供热期结束一个月内,用热单位或用户持热费发票到供热单位办理退还热费手续,供热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退还。

第七章 罚则

第四十八条 根据《山东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一)在集中供热区域内擅自建设分散供热设施的;

(二)擅自将自行建设的供热管网与已批准建设的供热管网连接的。

第四十九条 根据《山东省供热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未取得《供热经营许可证》,擅自开展供热经营的,由供热主管部门依据《山东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十条 凡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的,由供热主管部门依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条款予以处罚。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的,由供热主管部门责令供热单位限期恢复供热,并承担相应损失。逾期仍不恢复的,按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责任。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擅自占用或者毁坏城市集中供热设施的,由供热主管部门依据《山东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第五十四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规定造成损失的,用户应当予以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四条 城市集中供热工作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五条 对阻挠、妨碍城市集中供热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七条 本办法中所指“热源单位”是指热源厂或发电厂;“供热单位”是指供热经营企业。

第五十八条 本办法由莱州市规划建设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市以前有关城市集中供热的管理规定,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均以本办法为准。

主题词:城乡建设 供热 办法 通知

第二篇:郑州市城市供热与用热管理办法

郑州市城市供热与用热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规范供热与用热行为,维护热用户、热源单位、供热单位的合法权益,节约能源,促进供热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供热、用热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基本原则】

城市供热应当遵循统筹规划、优化配置、规范服务、依法监管的原则。

第四条【主管部门】

市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城市供热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市)、上街区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在市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供热的监督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辖区内的供热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城乡规划、财政、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国有资产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安全生产监督、价格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城市供热管理工作。

第五条【鼓励条款】

鼓励热源单位、供热单位采用清洁能源,利用污染小、耗能低、运行安全的供热方式和设施。

鼓励、支持相关行业组织参与供热行业管理和技术服务、宣传培训工作。

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供热基础设施。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六条【供热规划】

市、县(市)、上街区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发展改革、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编制城市供热专项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经批准的城市供热专项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审批。

新建、扩建、改建供热工程,应当符合供热专项规划。第七条【设施配套建设】

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和公共建筑需要实行城市供热的,开发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配套建设供热设施。住宅供热设施的设计、施工应当符合分户控制的要求,并按照分户计量的技术要求预留分户计量设施的安装位置。

既有建筑供热系统不符合分户控制要求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或者由供热单位与热用户协商进行改造。

第八条【设施改建】

在供热区域内无供热系统的既有建筑,需要并入供热管网的,其二级网等供热系统和室内用热设施由房屋产权人出资,可委托供热单位或者其他有资质的单位施工安装。第九条【竣工验收】

供热设施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供热单位参与竣工验收,并自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将竣工验收资料及有关部门的验收意见,报市或者县(市)、上街区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供热单位应当查验是否具备供热条件,并按程序接收供热工程档案资料。

供热设施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第十条【保修责任】

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开发建设单位,应当依法承担供热设施保修期内的保修责任。

供热设施的保修期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不得低于2个供暖期。在保修期内因供热设施原因给热用户造成损失的,开发建设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保修期内未实施供热的,供热设施的保修期顺延。第十一条【施工配合和设施选址】

供热管网需要穿越单位、厂区或者宅院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

新建、改建、扩建热力站等供热设施应当与住宅保持安全距离,降低噪音,不得对环境产生干扰。

第十二条【计量管理符合节能标准】

供热单位应当根据国家建筑节能要求改进技术装备,实施计量管理,并对供热系统进行监测、维护,提高供热系统的效率,保证供热系统的运行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

第三章

供热与用热

第十三条【特许经营与供用热合同】

城市供热实行特许经营制度。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热源单位、供热单位,并与其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并按照特许经营规定的范围运行。

热源单位与供热单位、供热单位与热用户应当分别签订供、用热合同。

第十四条【供热约定】

热源单位应当按照约定的参数,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调度运行,保证供热质量,不得擅自停止供热;因热源单位原因,造成供热单位和热用户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因突发事故等原因暂停供热的,热源单位应当及时报告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并及时公告。

第十五条【热源单位、供热单位义务】

供热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指导热用户正确使用供热设施;

(二)配备专业维修人员及维修设施(备),按照供热质量标准定期维修、养护供热设施;

(三)编制供热设施检修计划时应当避开供暖期,供暖期内抢修时应当尽量避免损坏其他设施;

(四)供暖期内,确需连续停止供热超过二十四小时的,应当提前两日通知,因管网爆裂等突发事件停止供热的,应当及时向热用户说明情况,按约定退还停供时间的相应热费;

(五)不得拒绝为具备供热条件的热用户供热;

(六)按照规定设置测温点并做好测温记录;

(七)建立并妥善保管热用户档案,及时处理热用户反映的问题。

热源单位应当遵守前款第(一)、(二)、(三)、(四)项规定。

第十六条 【供暖期和室温要求】

本市供暖期为当年11月15日零时至次年3月15日零时。提前或者延长供热时间,由市人民政府决定,并向社会公告。

在供暖期内,供热单位应当保证按照面积收费的热用户室内温度为18℃±2℃,热计量用户室内温度按合同约定。供热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十七条 【室温达标和退费】

因供热单位原因,造成室内供热温度低于规定标准或者约定温度的,供热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供热温度达到标准。供暖期内室内温度没有达到规定标准或者约定温度的,供热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以双方确认的实际未达标天数向热用户核减热费。

供热单位向热用户退还热费的,应当在上一个供暖期结束后三个月内通知热用户并办理退费。

第十八条【热用户责任】

热用户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室内温度达不到标准的,由其自行承担责任:

(一)未采取正常保温措施的;

(二)改变房屋结构或者室内供热设施的;

(三)遮挡散热器影响供热效果的;

(四)擅自排放、取用供热系统内热能(水)的。

第十九条【测温争议】

热用户要求测温的,供热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测温。

对测温结果有争议的,热用户或者供热单位可以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第二十条【告知义务】

供热单位应当在供暖期前进行供热设施检修、充水试压,并选择适当时间进行,提前五日通知相关单位和热用户。

第二十一条【供热调节】

供热单位对供热系统统一调度,适时进行调节,以满足热用户的需求。

未经供热单位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调节、改变供热参数、运行方式等。

第二十二条【手续办理】

需要用热的,应当到供热单位办理用热手续。当年需要用热且符合供热条件的新增热用户,应当与供热单位在供暖期前签订协议,并办理完相关手续。

申请用热、停止或者恢复用热、增加或者减少用热面积的,热用户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当年四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到供热单位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三条【热费交纳和申请停止用热】

热用户应当在当年十一月十五日前预交热费,交纳天数为一个完整的供暖期。

逾期未交费的,供热单位在催缴无效后可以暂停供热,并按合同约定收取违约金。

既有建筑串联供热系统的热用户,如不需要供热的,可在非供暖期申请停止用热,供热单位采取停热措施时不得影响其他热用户的正常用热。如不申请停止用热的,视为事实用热,应当交纳热费。

第二十四条【供热价格和政府补贴】 热用户应当按照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热价交纳热费。

热价不足以补偿供热单位正常供热成本,又不能及时调整热价时,应当对热源单位、供热单位实行政府临时补贴。

因市人民政府调整供暖期增加的供热费用,由本级财政予以补贴。

第二十五条【热用户义务】

热用户应当按照规定交纳热费,并配合供热单位入户检测、检修。

第二十六条【热用户禁止行为】

热用户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擅自拆改、连接、隔断供热设施;

(二)安装热水循环装置或者放水装置;

(三)私自从供热系统中取用热能(水)等改变热用途的行为;

(四)改动热计量及温控设施或者未交纳热费私自开启锁闭阀;

(五)改变系统布置、管道直径等供热用热方式;

(六)妨碍、阻挠供热单位抢修供热设施或者供热设施施工;

(七)其他损害供热设施或者影响供热用热的行为。

第四章

设施管理 第二十七条【管理、维护责任划分】

热源单位承担其投资建设的供热设施的改造、维修、养护;热源单位与供热单位对供热设施的改造、维修、养护责任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居民热用户户外供热设施和户内共用供热设施由供热单位负责维护、管理;居民热用户的户内非共用供热设施由热用户负责维护,需要更新改造的,更换供热设施的费用由热用户承担。

非居民热用户用热设施的管理、维护责任由供、用热双方约定。

第二十八条【供热设施保护】

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供热设施及其安全防护范围内,设置保护标志。供热单位应当进行巡查、维护、更新。

改装、拆除、迁移供热设施的,应当经供热单位同意并报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发生的有关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第二十九条【安全范围内施工】

在供热设施安全范围内进行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与供热单位共同制定保护方案确保供热设施运行安全,造成供热设施损坏的,应当承担修复责任并赔偿损失。

第三十条【安全防护范围内的禁止行为】

供热设施及其安全防护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修造建(构)筑物或者敷设管线;(二)挖坑、掘土、打桩;(三)爆破作业;(四)堆放垃圾、杂物或者危险废物;

(五)倾倒、排放腐蚀性物质;(六)其他影响供热设施安全的行为。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供热评价制度】

本市实行供热综合评价制度。市、县(市)、上街区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对热源单位、供热单位履行责任和义务等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并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

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供热单位对热用户综合信息的收集、认定、录入等工作,建立诚信考评办法,并纳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第三十二条【管理责任和配合义务】

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供热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发生重大供热设施事故时,供热单位必须采取紧急避险措施,实施入户抢修作业的,当地公安机关、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物业等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第三十三条【问题处理】

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供热单位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维护供、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及时处理供、用热过程中存在的纠纷和问题。

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投诉举报后,应当依法处理,供热单位和热用户应当协助调查和取证。

第三十四条【纠纷解决和救济途径】

热源单位、供热单位、热用户之间出现矛盾纠纷时,可以申请调解、依据合同约定申请仲裁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申请调解的,由市、县(市)、上街区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单位或者个人协调解决。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擅自从事供热经营法律责任】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取得供热特许经营资格擅自从事供热经营活动的,由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三万元罚款。

第三十六条【热源单位、供热单位法律责任】

违反本办法规定,热源单位、供热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一)超出特许经营范围经营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停止供热的;

(三)未按规定管理、养护供热设施的;

(四)未按规定时间供热的。

第三十七条【供热设施保护责任】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单位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一千元罚款:

(一)擅自改装、拆除、迁移供热设施的;(二)在安全防护范围内挖坑、掘土、打桩;(三)在安全防护范围内爆破作业;

(四)在安全防护范围内堆放垃圾、杂物或者危险废物;

(五)在安全防护范围内倾倒、排放腐蚀性物质。第三十八条【热用户法律责任】

违反本办法规定,热用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一)擅自拆改、连接、隔断供热设施的;

(二)安装热水循环装置或者放水装置的;

(三)私自从供热系统中取用热能(水)等改变热用途的;

(四)改动热计量及温控设施或者未交纳热费私自开启锁闭阀的;

(五)改变系统布置、管道直径等供热用热方式的。

第三十九条【主管部门法律责任】

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规定制定供热专项规划的;

(二)未依法实施供热特许经营的;

(三)未建立健全供热综合评价制度,未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的;

(四)未按规定监督检查、处理投诉或者举报的;

(五)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条【术语含义】

本办法所称城市供热,是指由热源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为热用户提供用热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热源单位,是指为供热单位提供热能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供热单位,是指取得供热特许经营资格,利用热源单位提供或者自行生产的热能从事供热经营活动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热用户,是指消费供热单位热能的单位和个人。

本办法所称供热用热设施,包括热电厂、锅炉房、热力站、泵站、供热管网、阀门室(进户井)、热计量器具(热量表)、锁闭阀、温控装置、室内管道、散热器及附件等。

第四十一条【实施日期】

本办法自

****年**月**日起施行。

第三篇:集中采购管理办法

**公司郑万铁路**标项目经理部物资

设备部集中采购管理办法

一、为全面落实集团公司物资集中采购、供应的管理要求,实现强化物资采购管理,保障物资供应,降低采购成本,提升***项目整体效益的管理目标,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二、机构设置

***项目主要物资的集中采购供应由中铁三局物资采购配送中心(物资供应公司)负责实施。

物资供应公司与项目部签订代理采购服务协议,在***项目设立物资配送分中心,负责日常的采购供应工作。项目经理部设立物资设备部,负责对项目集采物资的采购程序和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

三、集采物资范围的划分

隧道用防水板、止水带、防水卷材及涂料、贯通地线为甲供物资,由业主统一实施采购供应。

砂石料由于地域性限制,达不到国内公开招标的要求,建议采取邀请性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

钢筋、水泥、型钢、减水剂、速凝剂、粉煤灰、中空锚杆、土工布、土工格栅等被集团公司纳入集采范围的主要物资由物资配送分中心负责采购并实施供应。

柴油由物资供应公司按照集团公司相关管理要求负责供应,以不高于当地石油公司市场零售价为标准配送到工地。

审,将重要合格供方名单和相关资料及时呈报项目部和集团公司物资采购管理中心备案,并负责供应物资的质量异议处理,确保供应材料质量合格。

五、采购红线

***项目物资集中采购严格履行集团公司的采购管理规定,单品种物资采购金额估算超过100万元时,在采购实施前应编制《物资采购方案》,并填写《物资采购方案审批表》提报集团公司物资管理部对采购方式、采购组织情况、采购实施地点等进行审批。

配送分中心根据审批同意后的采购方案组织项目编制招(议)标文件经评审后,填写《物资招标文件审批表》报请集团公司物资管理部审核。实施公开招标采购的物资应同时填写中国中铁物资采购管理中心的《招标申请计划表》与《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一并报集团公司物资管理部,经审核后在股份公司物资采购管理中心网站挂网公布。

单项合同估算金额超过300万元的物资招标采购,在开标前七日通知集团公司物资管理部和纪委监察部。

招标评标结束后,项目部应在3日内将《评标结果公示》挂网公布,并在7日内按规定格式编写《物资集采简报》连同《中标通知书》、《评标报告》等资料一同上报至集团公司物资管理部备案。

六、集中采购服务费标准及核算规定

第四篇:数据集中管理办法

数据集中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数据集中管理与应用的需要,提高**数据管理水平,促进**数据资源的深入利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数据是指单位信息系统(包括财务和业务)数据和**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分析数据。

第三条 数据集中管理是对我局**数据进行数据全面集中、存储、处理以及数据利用的管理,以确保数据能够得到安全有效的管理和应用。

第二章 **数据集中管理的分工

第四条 局设立**数据集中管理办公室作为**数据集中管理工作的管理部门。**数据集中管理办公室由局办公室、法规处、计算机信息中心共同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一)对**数据进行转换、集中、存储、处理、分析等,做好**数据的归集整理和深层次挖掘利用工作;

(二)基于海量数据积累,建立**数据分析系统,为今后**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分析平台;

(三)负责对**数据进行检验,集中整理和重新组织,确保数据的有效性;

后的AO等分析工具数据。

第九条 各业务处(室)交付**数据时需提供相关数据说明,包括:被**单位信息系统名称及版本号、后台数据库名称及版本号、操作系统平台类型及版本号、相关系统数据字典或数据结构说明;**分析数据的数据类型、数据库名称及版本号;其它相关数据的数据类型、数据库名称及版本号。业务处提供的相关数据说明和数据入库手续一起作为重要档案留存。

第十条 各业务处(室)负责人或其指定的专人,应按**署发布的专业**数据规划等有关要求,对移交的电子数据进行归集、分类。

(一)在对电子数据进行分类前,应对涉及被计**单位和相关单位国家秘密的电子数据的密级标志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密级标志正确;对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密级,并对相应的电子数据作出标志,涉及国家秘密的电子数据一律按照涉密信息的有关规定交由办公室保密员办理。

(二)按**署专业**数据规范要求采集、生成、存储的**数据,移交时要进行归集、分类。

第十一条 各业务处(室)或**组向数据中心移交数据时,应当同时移交数据交接清单。

第十二条 各业务处(室)或**组向计算机信息中心移交**数据时,应当填写《移交电子清单》,计算机信息中心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及时将数据导入数据库,同时做好数据交接资料的统

第二十条 数据维护由原数据交付业务处(室)提出,由计算机信息中心负责完成。

第二十一条 数据维护过程中,**数据的更正、删除等修改性维护,必须由原数据交付业务处(室)提出,由原业务处(室)和计算机信息中心共同确认无误后,由计算机信息中心负责更正、删除。该维护过程需保留相关审批手续和维护日志。

第五章 **数据的使用

第二十二条 各业务处(室)可利用集中管理的**数据,开展被**单位多、多层次对比,同类单位纵横向对比,同类指标纵横向对比等数据分析应用工作。通过数据分析应用发挥**数据集中积累优势,实现**数据的充分共享和利用,切实提升数据对**工作的支持力度。

第二十三条 **数据使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进行数据查询,及时掌握被**单位各种信息;

(二)进行数据对比,开展被**单位多、多层次,同类单位纵横向对比,同类指标纵横向对比分析;

(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四)进行计算机**模拟案例教学,为**人员提供同类被**单位、同类**问题**,提供计算机**教学和练习;

(五)查询同一被**单位以往**分析数据,掌握以往**方法和线索。

第二十四条 **数据授权使用由**数据集中管理办公室负

第三十三条 数据备份文件应定期进行恢复测试,以确保所备份的数据能够准确、完整、有效地恢复。

第三十四条 **人员有下列违反本规定情形之一的,我局将按照有关规定采取责令改正错误、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行政处分等处理措施,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组组长或者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一)遗失存储设备、介质,造成电子数据外泄和损失的;

(二)擅自毁弃、藏匿、删除电子数据,损害信息资产完整性的;

(三)擅自留存或不及时移交应当移交的电子数据并造成不良后果的;

(四)违规利用电子数据的;

(五)其它未按规定使用和管理电子数据并造成不良后果的。

第三十五条 **人员调离**机关前,应与所在单位或部门签订未留存任何与**业务有关的电子数据并对知悉的**内容承担保密义务的承诺书。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计算机信息中心负责解释。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城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

城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城市公厕管理,提高城市公厕卫生水平,方便群众使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城市(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的公厕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公厕,是指供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共同使用的厕所,包括公共建筑(如车站、码头、商店、饭店、影剧院、体育场馆、展览馆、办公楼等)附设的公厕。

第四条 任何人使用城市公厕,都应当自觉维护公厕的清洁、卫生,爱护公厕的设备、设施。

第五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公厕的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城市公厕的监督管理。

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城市公厕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城市公厕的规划 第六条 城市公厕应当按照“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改建并重、卫生适用、方便群众、水厕为主、有利排运”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

第七条 城市公厕规划是城市环境卫生规划的组成部分,应当由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及公共建筑设计规范进行编制。

第八条 下列城市公共场所应当设置公厕,并应当设立明显的标志或指路牌:

(一)广场和主要交通干道两侧;

(二)车站、码头、展览馆等公共建筑物附近。第九条 城市公厕应当修建在明显易找、便于粪便排放或机器抽运的地段。新修建的公厕外观应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公厕规划用地或者改变其性质。

建设单位经批准征用的土地含有城市公厕规划用地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城市公厕规划和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修建公厕,并向社会开放使用。

第三章 城市公厕的建设和维修管理 第十一条 城市公厕的建设和维修管理,按照下列分工,分别由城市环境卫生单位和有关单位负责:

(一)城市主次干道两侧的公厕由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管理单位负责;

(二)城市各类集贸市场的公厕由集贸市场经营管理单位负责;

(三)新建、改建居民楼群和住宅小区的公厕由其管理单位负责;

(四)风景名胜、旅游点的公厕由其主管部门或经营管理单位负责;

(五)公共建筑附设的公厕由产权单位负责。本条前款第二、三、四项中的单位,可以与城市环境卫生单位商签协议,委托其代建和维修管理。

第十二条 新建的公厕应当以水冲式厕所为主。对于原有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旱厕,应当逐步进行改造。

第十三条 影剧院、商店、饭店、车站等公共建筑没有附设公厕或者原有公厕及其卫生设施不足的,应当按照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新建、扩建或者改造。第十四条 公共建筑附设的公厕及其卫生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标准。

第十五条 对于损坏严重或者年久失修的公厕,依照本章第十一条的规定,分别由有关单位负责改造或者重建,但在拆除重建时应当先建临时公厕。

第十六条 独立设置的城市公厕竣工时,建设单位应当通知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指定的部门参加验收。凡验收不合格的,不准交付使用。

第十七条 城市公厕产权单位应当依照《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管理好公厕档案。非单一产权的公厕,由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有关单位代为管理。

第四章 城市公厕的保洁和使用管理

第十八条 城市公厕的保洁工作,依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分别由有关单位负责或者与城市环境卫生单位商签协议,委托代管。

第十九条 城市公厕的保洁,应当逐步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保持公厕的清洁、卫生和设备、设施完好。

城市公厕的保洁标准,由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第二十条 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公厕的卫生及设备、设施等进行检查,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应当予以纠正。

第二十一条 在旅游景点、车站、繁华商业区等公共场所独立设置的较高档次公厕,可以适当收费。具体收费办法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方案,经同级人民政府物价、财政部门批准。所收费用专项用于公厕的维修和管理。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二条 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于在城市公厕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三条 凡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情节,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或者罚款。

第二十四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并处以罚款:

(一)在公厕内乱丢垃圾、污物,随地吐痰,乱涂乱画的;

(二)破坏公厕设施、设备的;

(三)未经批准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公厕使用性质的。

第二十五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擅自收费或者滥收费的,由当地物价部门的物价检查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六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同时又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未设镇建制的工矿区公厕管理,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九条 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订实施细则,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发布。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建设部负责解释。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一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下载莱州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莱州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公厕管理办法

    城市公厕管理办法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城市公厕的规划 第三章 城市公厕的建设和维修管理 第四章 城市公厕的保洁和使用管理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城市燃气管理办法

    《城市燃气管理办法》2003-10-21 15:44:4121cn房产频道 『文章内容彩信发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62号《城市燃气管理办法》已于1997年12月18日经第八次部常务会议通过......

    城市燃气管理办法

    城市燃气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 第62号 《城市燃气管理办法》已于1997年12月18日经第八次部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部长 侯捷 一九九七年十......

    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

    文章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Content-3484.htm免费发布法律问题 咨询请点击http://www.xiexiebang.com/tiwen.htm 律师在线解答 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

    城市居委会管理办法

    街道各委办站所、各城市社区居委会: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居委会的管理,促进社区居委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充分调动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规范社区工作者的行为,根据《中华......

    城市公厕管理办法(范文)

    问法网——中国最快捷的法律咨询网来源:问法网法律数据库颁布机构:建设部1990-01-01城市公厕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9号发布)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

    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范文大全)

    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建设部、公安部63号令)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出租汽车管理,提高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保障乘客、用户和出租汽车经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的合......

    云梦县城市管理办法

    云梦县城市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切实加强城市管理,创造优良城市环境,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道路管理条例》、《湖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