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饮食文化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 院: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
班 级:生物信息2班 姓 名:杨 李
学 号:200941634215 课程论文题目:中国酒文化综述 课程名称:中国饮食文化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中国酒文化综述
学
生:杨
李
前言:中国6000年前就发明了人工谷物酒,她同4000年前始作啤酒的亚述地区(今地中海南岸地区)、5000年前始作葡萄酒的中东两河地区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酒文化古国,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巨变,如今,亚述地区的啤酒和两河地区的葡萄酒早已名落孙山,唯独中国酒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风格、最大的产销量和极其丰富的精神文化价值而在世界酒林中独领风骚。
酒文化是指围绕着酒这个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行为的现象的总和。有关酒的起源、生产、流通和消费,特别是它的社会文化功能以及它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等方面所形成的一切现象,都属于酒文化及其相关的范畴。就某一个具体国家的酒文化而言,其中的“文化”实际上指的就是本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酒文化”也就是酒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所以,酒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感,具有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生影响、与其它文化现象紧密结合并发挥作用的强烈的渗透性。中国酒文化就是在中国酒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中产生和发展的。
一、中国酒与传统文化在炎黄时代同步产生
中国同印度、东非并列为人类最早的故乡。数千万年前的中国拉玛古猿经过大约二三百万年前会制造工具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的演变,以及其后二三十万年“古人”阶段、四五万年前“新人”阶段的演变,在距今约七千年到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一些以农业为主的氏族公社,就逐渐在黄河两岸定居下来,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着历史和文明。这个时代也就是史传的炎帝、黄帝时代。炎、黄时代是中国文明发展的源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农业是古代文明发生的经济基础,世界古代文明都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之上的。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物质文化。炎帝最大的功劳正是发展了原始农业,他发明的我国最早的农具—未相,提高了耕作能力;炎帝培植的我国最早的耐寒、高产、耐储存的谷粟(小米),大大增加了食物来源,使先民们从以渔猎为主的采集生产过渡到以栽培植物、饲养动物为主的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因而,炎帝被人们称为神农氏。与农耕密切相关,炎帝还发明了陶器、医药和舞乐,创立了‘旧市”,教导人们定期聚会进行产品交换等等。黄帝部落的发明也很多,几乎遍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文字、衣冠和若
干社会制度等的发明。这些发明从物质文明延伸到精神文明,对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之后,炎黄、九黎、东夷部落争斗的结果,促进了它们之间互相融合,形成了华夏民族的主体。在这个相互融合的过程中,炎黄部落把当时先进的农业带给了东方,东方部落的生活习俗也通过该部落人员的迁移而传播到黄河中游地区,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发展,共同创造着古老的中华文明。
后人称炎帝之时“渐革厄牺之朴,辨文物之用”(《拾遗记》),又说:“神农教耕而王,天下师其智也”(《商君书》)。“文”即文明,“智”即智慧,这是人特有的。一个“文”字,一个“智”字,准确地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开端。
那么,中国酒又源于何时呢?可以肯定地说:同样源于炎黄时代。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也证实了这一点:1983年10月,就在炎黄部落发祥地宝鸡地区眉县杨家村二组出土了一组炎帝时代的陶器,计有5只小杯,四只高脚杯和一只葫芦。考古专家鉴定后确认,这批古陶器为酒具无疑,器物为泥质红陶,烧成温度约900度,有5800-6000年历史(《宝鸡日报》1988年9月1日周末文化版)。它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出土的最古老的酒器,为研究中国酒的起源提供了可靠的物证和珍贵的标本。医学名著《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醒醛论》中还记载有黄帝与岐伯讨论酿酒的对话。这些正好与考古学家李仰松1962年提出的“我国酿酒的起源,可能与农业同时或稍晚些时候就出现了”的论点相一致。
因而,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中国酒和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同一个时代—炎帝时代、同一个基础—原始农业经济之上产生的;然后,它们又结伴发展,从未停息。
有了原始的文明,才能为酿酒提供原料、用具等条件,实现“猿酒”向谷物酒的飞跃。有了原始的酒,先民们品尝到了扑鼻的香味和极大的快乐,就会以更大的热情去生产粮食和制作酿酒用酒的器具,以便源源不断地得到美酒的供应,这就自然地为原始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巨大动力。酒与传统文化正是在这种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情况下得到了同步发展。
中国酒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实质上是一种重农文化的反映。所以,古人称“清酪之美,始于末相”。同时,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如“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担倡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伦理学说和人文精神,以及重土思乡的情感、封闭保守的意识,都是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产物。这些传统观念,都在中国酒文化活动中得到充分反映,它与西方海洋
文化所形成的开放进取、提倡个性解放与个人自由、鼓励自由竞争意识的文化精神有着根本的不同。这也就是中国酒文化不同于西方酒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中国酒与传统文化在西周时期同步发展成熟
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无疑是历史的大飞跃,使酒与传统文化都得到了比原始社会更为快速的发展,经过商朝,至西周,中国的酒与传统文化又同时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基本奠定了它们后世发展的方向。
《汉书·食货志》中写道:西周自农业大师后樱“好稼稿,务本业,殖五谷”,“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富而思文”,“富而思乐”,“仓l}实而知礼义”。发达的农业和富足的经济促进了文化的大发展。农业和文化的发展必然促进文明的进步,西周的礼乐文明正是在西周发达的农业和文化基础上产生的。
实际上,西周时“礼的含义很广,既是一种政治法律制度,又是一种仪式与行为规则,还表达了人所具有的恭敬、谦让之心,以作为社会各阶层等级秩序白侧示志。”(林永匡《饮德·食艺·宴道》)西周统治者在总结夏礼、商礼的基础上,把这些制度和规则用一定的形式固定下来,于是就产生了西周的一系列礼仪,这主要集中在《周礼》、《仪礼》和《礼记》三本
书中。“乐”主要指音乐、诗歌和舞蹈等综合艺术。它与礼的关系最为密切,《礼记·文王世子》说:“凡三王教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通过礼、乐的内外交修而获得一种统治术,对稳定社会秩序、弥合社会矛盾确有重要作用。
“正是在发展了炎黄时代确立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出现了西周礼乐文明和大一统的秦代制度文明。西周礼乐文明强调社会各等级精神的和睦相处,秦代制度文明强调国家的统一,这两点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白}J大支柱。”(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说,西周礼乐文明的产生,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文化已经成熟。
西周的礼乐文明对西周时期酿酒用酒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而促进了中国酒的大发展、大转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发明了酒曲。有了酒曲,就可使糖化和发酵这两个过程结合为复式发酵法,使酒的质量产生了一个飞跃。当时,总结的“五齐”(即泛齐、醛齐、盎齐、堤齐、沉齐)、“六必”(即林稻必齐、曲孽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的酿酒经验,是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工艺规程,它构成了我国用曲酿酒独特工艺的基础。
其次,设官治酒,以法禁酒。西周王室已有相当规模的酒业机构与酿酒作坊。据《周礼·天官家宰》中记载,王室的酒官和酒工共达630余人。这些人各司其职,掌管着重大国事活动的饮酒,以及王室饮酒和酿酒。酒官的设置,标志着酿酒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说明酒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周人以农为本,认为大量酿酒和酗酒会浪费
很多粮食,是难以容忍的“罪恶”。为了节约粮食,积蓄国力,西周初年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禁酒法典—《酒浩》,它规定了十分严厉的禁酒措施。西周设官治酒、以法禁酒的措施,标志着酒文化与制度文化开始结伴运行,对于几千年来中国的酒政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再者,大力倡导“酒礼”、“酒德”。正是在礼治文化的直接影响下,西周产生了一系列的酒礼规范。所谓酒礼,就是饮酒、用酒场合的礼节,主要是体现酒行为中的君臣、尊卑、长幼关系以及各种不同饮酒场合的行为规范。西周的酒礼主要记载在《周礼》、《仪礼》、《礼记》之中。“酒德”的含义是说饮酒要有德行,不能象殷封王那样“颠复厥德,荒湛于酒。”西周所大力倡导的酒德,就是《尚书·酒浩》中提出的“毋彝酒”,即不要滥饮酒。统治者倡导酒礼、酒德的目的,除了分尊卑之外,主要还是为了禁止滥饮酒。西周倡导的“酒礼”、“酒德”,后来同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相融合,成为中国酒文化区别于西方酒文化的最大特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西周酒业所出现的上述新特点,表明中国酒业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基本成熟。正像西周礼乐文明基本莫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方向一样,西周酒业的发展状态也基本奠定了中国酒文化发展的两个方向:一是用曲发酵。从古到今,用曲发酵是中国的国酒一黄酒、白酒与用菌种发酵的洋酒生产工艺的根本区别;二是把酿酒和饮酒、用酒都纳人法制化、礼仪化的轨道,大大增加了酒的精神文化价值,减少了酒的负面作用。三千年来,中国酒历经无数次的发展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它始终是沿着这样两个方向不断变革,曲折发展,逐步完善的。
西周以后,酒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日益紧密,在此我们仅举一例说明:古代管理学校的官员便是“祭酒”。古代祭祀时推尊者或长者以酒酪地,此尊长者称为祭酒,从战国时的荀子开始。祭酒后来成为国学最高的学官,历代承继,直到清末才废除。历代国学都是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祭酒兼任国学高官,这对于酒与传统文化的研究、融合和传播都起到了非
常重要的作用,也有力地保证了中国酒文化始终沿着上述两个方向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同步发展。
三、中国酒文化在世界酒文化中独领风骚
通过对中国酒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发展直到基本成熟这一全过程的总体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酒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它与传统文化同根生,同步长,同时成熟,融合发展,相得益彰,须臾不可离开。中国酒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在传统文化所提供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哺育下实现的,中国酒中蕴含着传统文化的辉煌成果;同时,传统文化的
发展又离不开酒的载体作用和促进作用,中华美酒滋润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放射着中国酒文化的灿烂光华。因此我们说,中国酒文化是中国酒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结晶,它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标志,也是社会文明程度发展水平的一种标志。
在数千年的悠悠岁月中,中国酒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涉取了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营养,永不间断地丰富着、发展着、完善着自身,使它成就了精湛的工艺和遍布全国的各式美酒;使它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皇权社樱、世俗人情、悲欢离合、亲疏远近、喜怒哀乐、雅俗深浅、性情风度进一步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了博大精深、异彩纷呈的酒文化体系,在世界酒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中国传统文化有了酒—这个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催化剂和活化剂—作为自己的物质载本之一,也使它得到了纵向更加深远、横向更加广泛的传播,促使它把帝王将相、平民百姓、男女老少的思想观念不断地进行调合协同,以便统一在礼乐文明和制度文明的范畴之内;并使它随着历史的演进、民族的振兴而不断发展,不断获得新的活力。这些,都是世界其他国家的酒文化和传统文化所不可比拟的。因而,中国酒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都有着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非常强大的生命力。
结束语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历史上的灿烂的一页,能够很好的反应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中国酒与传统文化融合互动的结晶。
参考文献
[1]徐少华.中国酒与传统文化综述[J].中国酿造,2000年,第二期 [2]曲超、张根生、洪海成、毛迪锐.中国历史上酒文化研究落后于酒文化发展的原因.中国酿造,2010,(01)
[3] 刘德范.中国酒文化集锦[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4] 刘文.中国酒文化中的礼[N].中国消费者报, 2003.[5] 王济宪.酒·酒文化·酒德[N].卫生与生活报, 2007.......
第二篇: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
备文化科学价值。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中国是文明是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这便是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见解。
第三篇: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饮食文化
专业:历史学(师范类)
学生姓名:王蕾
学号:2011410779
班级:2011级历史2班
摘要:人类文明,源于饮食,文化史的基石是饮食文化,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史,必须首先研究人类历史“第一前提”的饮食。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具有典型的东方农业文明特色的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是世界上最发达、最精深的,当时所确立的以粮食为主,蔬菜次之,辅以一定量的肉类、鱼类的饮食结构,是非常科学而合理的,已被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极其有利于人体健康。
关键字:饮食文化 餐制 主食 中国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史
中国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在人们对吃的孜孜追求的几千年里,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中国也获得了“烹饪王国”的美誉,成为世界三大美食国之一。
一、中国原始社会饮食文化的孕育
原始社会,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孕育期。在这一时期,中国饮食已从生食时期进入到了熟食时代其中,火的发明使用是史前人类结束“饮血茹毛”自然饮食生活的重要标志。张光直先生认为,火的发明使用,是中国饮食史上五次突破中的第一个突破,它虽不是中国饮食史上独特的成就,但是火的使用让直立猿人可以熟食肉类食物,熟食的结果让直立猿人的牙齿和上下颚变小,脸型也跟着改变,相对的脑容量增加,人也变得比较聪明,所以可以说火的发明对于中国饮食史是一项重大的突破。火的利用加速使直立猿人进化成现代人”。
生产经济的发明,是中国饮食史上继火的发明使用之后的又一重大的突破。农业与畜牧业的出现.对中国饮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使南北方分别形成了以饭稻羹鱼、食粟餐肉为特色的饮食文化。
此外,陶器和酒的发明,盐、蜜糖、食油等调味品的开始使用,石磨盘与石磨棒、杵臼和研磨器等食物工具的出现,炊事设旃的逐步完善,烹饪技术的产生,等等,表明中国饮食的传统体系早在史前时期就开始孕育了。
二、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一、先秦时期四大菜系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南北两地各自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差异渐显,北方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地方风味菜鲁菜;南方,占有“鱼米之乡”的楚人利用优越的自然资源,再与南夷特色相结合,形成了苏菜的雏形。
而在西部,李冰治水后的“天府之国”吸引了大量移民,与古蜀国的饮食习俗相结合,形成了川菜的雏形。相比之下,粤菜的出现相对较晚,汉高祖被册封为越南王时,利用珠江三角洲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可供食用的动植物品种繁多,这里饮食比较发达,使“飞、潜、动、植”皆为佳肴,并流传至今,形兼收并蓄的饮食风尚,产生了粤菜。
二、秦汉的饮食文化——中华饮食文化形成时期
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期,此间我们与外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引进了繁多的食物品种。张骞出使西域后,通过丝绸之路引进了石榴、葡萄、胡桃、西瓜等水果,黄瓜、菠菜、胡萝卜、芹菜、扁豆、大葱等蔬菜,丰富了我们的饮食文化。
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豆腐也在此时被端上饭桌。豆腐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之一,它大大丰富了饮食的内容,为植物蛋白的利甩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汉代末年面食从中亚的输入,是中国饮食史的第三次重要突破。“面食把米、麦的使用价值大大的提高了,因为中国古代主食的植物以黍、粟为主.因为有面食方式的输入,才开始先吃“烙饼,也就是“胡饼”,以后才吃“面条”。⋯⋯面食的意义是中国饮食文化由。粒食文化”进入“粉食文化”,也就是说由原来主食的柔、粟转变成为麦,麦就代替了黍、粟成为中国的主食。”当时,点心面食已大量增加。已能做发酵面点。
中国古代独立的厨房及其设旅,在秦投时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完善,从而莫定了传统中国社会中厨房的基本格局和关于厨事话动的基本程序。新能源的开发,铁锅炊具的出现,炉灶的改革,等等,都表明秦汉时期的饮食有了飞跃的发展。中国饮食文化南北分野的现象,在秦汉时期进一步加强,并形成了关中、西北、中原、北方、齐鲁、巴蜀、吴楚七个相对稳定循环传承的饮食文化圈。
秦汉时期饮食生活中的社台阶级或集团性差异更加鲜明。宴饮活动弥漫于整个社会,涉及了当时主要的社会生活内容,并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餐饮礼仪也随之建立起来了。
三、饮食文化的高峰——唐宋
作为中国人最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饮食文化在发达繁荣,兼容并包的唐宋自然也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而发展起来,达到一个高峰。
唐代,麦、稻的地位逐渐上升。唐初期,麦作为一种主粮是比较奢侈的,且被认为是“杂种”。唐代中期以后,由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饼食的普及,对麦作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唐德宗建中元年实行的“两税法”已明确将麦作为征收的对象,麦取得了与粟并驾齐驱的地位。宋代的主粮跟唐代大同小异,只是稻子变得越发重要,最终取得了现代作为中国主要谷物的地位。
这一时期的中外饮食文化交流.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由于交流的频繁.人们的饮食方式也呈现出形态多种并存的现象。交流的范围,也从邻近的东亚、东南亚地区扩展到北非、东非地区。交流的内容,也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这一时期的饮食著作大量涌现,范围遍及饮食文化的各个领域,其中尤以茶学著作的迭出引人瞩目。此外.文人、官僚、食技从艺者.乃至帝王、贵族、家斑主妇等均程度不同地广泛参与,对烹饪技艺和饮食理论等进行了垒面系统的总结.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这些饮食著作的出现,使中国古代的饮食学更趋成熟。
四、走向成熟的明清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弱的时期,文化上,政府严格控制言论,八股取士,许多文人为逃避现实,乐于从事饮食,游山玩水、吃遍天下饕餮盛宴,饮食文化达到空前高涨时期。
在这一时期.食品原料比过去更为广泛,特别是玉米、甘薯、花生、向日葵、西红柿、马铃薯等的传人,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食品的制作工艺也巳渐戚传统,出现了以味区分做菜的行帮,并最终形成了苏、粤、JIl、鲁四大地方菜肴体系。烹饪技法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方法已达上百种之多,而且食点的成品艺术化形象也进一步得到发展,不仅色、香、昧、形、声、器六美俱备,作工精细,富于营养;而且名称也典雅得体,文采风流,富有诗情画意。“满汉全席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的饮食体系已达到了鼎盛。
明清时期的茶文化.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处于辞旧开放的阶段.无论是加工方法还是品饮方法.都焕然一新。明代开始流行的炒青制茶法和沸水冲泡的瀹饮法,被后人誉为“开千古饮茶之宗”。而明代文人集团对饮茶的嗜好,更是集中体现了当时茶文化的特点.反映了明清茶人清节励志的积极精神。
明清时期的饮食思想和理论研究也是达到了额的高度.出现了《多能鄙事》、《居家必备》、《遵生八笺》、《酒史》、《随园食单》、《素食说略》、《中馈录》、《食宪鸿秘》、《养小录>、(调鼎集》、《随息居饮食谱>等一大批高水平的饮食著作,内容涉及饮食的各个方面,这表明中国古代的饮食学体系已经形成,从而使饮食学成为一门饮食(色、香、味、形、声)、饮食心态、荚器与礼仪(饮宴餐具、陈设、仪礼)、食享与食用(保健、养生与食疗)等多重文化内涵的“综艺术”。
三、中国现代饮食文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生产力尚不发达,虽无兵燹之灾,却有荒歉之虑。“三年困难”时期,“吃”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已无讲究可言,更多的是一种生存的需要,不求山珍海味,只求填饱肚子。
到了70年代,当时的年代仍然物资匮乏,中国人的粮食仍不宽裕。提起当年的状况,给人们印象最深的便是票证的故事。粮票成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首要物品,在那样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的饮食观念并无多大变化,精打细算着怎样填饱肚子才是关键,人们过着这饿不着却又吃不好的日子。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食物供给能力全面增强的基础上,各种食物的消费量全面上升,食物供给满足温饱需要,过于单一的粮食型食物结构开始向多样化转变,这些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与欢乐,从此人们不再为吃饱喝足费尽心思,一个新饮食时代伴随着改革的步伐融入了百姓的生活。时间到了上世纪90年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饮食文化的革命。人们的三餐各有讲究,而且亲朋好友之间的聚会、各种筵席也要有排场。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进餐馆尝鲜也不再遥不可及,过年过节过生日设宴款待亲朋好友成为时尚。鲍鱼、海参、鱼翅等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酒肆随处可见。此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变化了,花在一日三餐上的时间减少了,各种成品、半成品、速冻食品、快餐备受青睐,在外用餐占食品支出的比重明显上升。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饮食行业更是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吃也有了新的观念。健康饮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早已不再为没有吃的发愁,而是为不知道该吃什么烦恼。然而,蔬菜中残留的农药,反季节蔬菜对健康的害处,肉制品中注射激素的残存,使人们的饮食观念也随之改变,甚至“谈食色变”。于是,各种绿色食品相继问世。人们开始讲究吃的健康,绿色食品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中国人的健康观念在此时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研究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史是为了更好地总结我国饮食生活的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进一步提高与改进我国人民的饮食生活,为我们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如今,人们不仅考虑数量更要求质量;不仅要满足生理的需要,更要求满足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需要;不仅要维持生存,更要获得发展,这是食物消费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黎虎《中国饮食史》华夏出版社1999年10月
[2] 林乃燊《中国饮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0
[3] 乔淑英 编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2011-2
[4] 电子教材《第七章 中国饮食文化》
第四篇:中国饮食文化
论中式快餐发展的现状及策略
【摘 要】中华美食闻名天下,然而相对于国际知名快餐,中式快餐业在生产、管理和营销等方面面临着种种困境。面对西式快餐企业席卷我国快餐业市场的状况,通过与西式快餐企业的比较,就中式快餐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式快餐 发展 问题 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餐饮消费观念逐步改变,外出就餐更趋经常化和理性化,选择性增强,对消费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更加追求产品特色、卫生安全、营养健康和简便快捷。中式快餐众多优点使得社会需求随之不断扩大,市场消费的大众性和基本需求性特点表现的更加充分。
一、中式快餐的现状
在我国的餐饮市场中,快餐以西式快餐为主,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国际知名连锁企业规模庞大,是市场中的主力,中式快餐目前无法与“洋快餐”相抗衡。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虽然国内中式快餐占整个快餐市场份额高达85%,但其平均营业额却不足麦当劳的一百六十分之一。西式快餐大多是全国甚至全球性连锁式经营,而中式快餐一般都局限于本地区、本省区,较少有全国性连锁经营的,始终难以形成知名的品牌,发展非常困难和缓慢.二、中式快餐的问题
(一)生产标准化程度低,工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多数的中式快餐业的机械化、标准化、工业化程度较低。由于中式快餐总体上长期以来一直缺乏有效的标准化支撑体系,因此很难实现规模效益,发展速度滞后。
(二)缺乏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
大部分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在运行中存在经营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连锁经营的各店铺之间没有建立内在的经济联系;连锁店缺乏标准化,经营特色难以形成;在管理上照搬单体商店的方法,难以适应多店铺发展的需要,制约了连锁经营规模优势的充分发挥。
(三)品牌塑造与建设不到位
品牌上的实力差距可以说是中西快餐中最大的差距。许多中式快餐企业呈现出诸侯割据,暂且赖以维持生计的局面,根本没有精力和资金对其品牌进行宣传、包装。广告宣传乏力,企业形象策划滞后,品牌意识淡薄,阻碍了快餐的快速发展。
(四)经营品种繁杂,无特色产品
许多中式快餐菜品浩繁,却又没有什么特色,自然难以运用机械生产,更难以超越全部依赖厨师手工操作的老模式。由于生产运行起来不确定因素太多,不仅致使产品质量不稳定,而且很难形成统一的独特风格。
(五)服务水平低下,就餐环境差
在饮食方式上也不卫生,多数是聚餐式,多人共围一桌,虽然各用自己的碗筷和汤匙,但共食一桌菜,共饮一碗汤。而洋快餐实行的是分餐制,一份套餐一个大盘,各食自己盘中餐,有利于卫生
三、中式快餐的发展对策分析
(一)统一标准,实行工业化生产
我国的快餐企业应借鉴洋快餐的成功经验,将经验型操作规范为一整套标准生产程序,以保证食品质量的统一和稳定,实现产业化生产。还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创造能够实行标准化的快餐食品,实现企业形象标准化、产品标准化、原材料标准化、工艺及工艺装备标准化、企业管理标准化。只有做到了标准化才能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检验,才能针对各个生产工序不断的进行改进,以提高生产的效率。
(二)强化品牌意识,走品牌化发展之路
1、树立自己的品牌,才能求生存、求发展。在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巨头占据了半壁江山的中快餐市场上,传统的中式快餐企业必须大力发展自主品牌,通过对品牌的形象价值定位、特色产品开发和营销手段创新等方式,走品牌化发展的道路。
2、优良品质是竞争中品牌价值的核心品质对于树立品牌整体形象,提高品牌核心竞争力具有关键作用。中式快餐的发展最终将是以品牌为核心走连锁经营的道路。保证始终如一的优良品质,是决定其市场扩张的关键因素之一。
3、在市场份额的占有和品牌竞争力到达一定的程度后,进一步的提高主要依赖不断创新的营销策略。可以利用整合营销,以建立与顾客长期稳定的关系为目标,不但注重品牌的传播,而且更要注重产品能给消费者带来的价值。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品牌经营是系统工程,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水平,市场环境等因素,以顾客为中心,合理安排企业的各子系统。整合各个系统的资源,为品牌营销战略目标服务。
(三)加快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认同
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及其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不仅改变以往经济增长的方式,而且奠定文化必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源泉。企业在市场的调研与预测,市场目标的细分与定位,产品的开发与定价,商标及品牌的确立与发展,以及销售渠道、形式的选择与确立等等一系列营销活动的过程中,均应主动地进行文化渗透,以提高产品文化含量,并借助文化媒介的影响与顾客及社会公众建立全新的利益共同体。
(四)推行连锁经营,扩大经营规模
连锁经营是发挥规模效应的有效途径,所以快餐与连锁经营是密不可分的。美国快餐业发展的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创立和发展了一套十分完善的经营形式——连锁经营。
1、确立大众化的餐饮经营思想
工薪阶层是餐饮市场最为稳定而广泛的客源,是支撑餐饮市场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推动餐饮市场结构变化的主导力量,只有坚持面向工薪阶层,服务大众需要,才能以“大量消费”带动“大批生产”,从而实现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
2、注重连锁经营的质与量的统一
保证连锁经营的“质”,应抓住连锁经营的本质,在企业的决策、组织、协调、管理上下功夫,搞规范化的连锁。反映连锁经营本质要求的是四个统一: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决策、统一管理,以实现餐饮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集中化,降低流通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量”是指连锁经营取得一定的效益所应具备的规模、数量、程度和速度。连锁经营可以使企业迅速扩大规模,从而使销售额不受限制地扩大。企业在发展连锁的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扩展。
(五)坚持人才战略,加大人才投入
快餐业标准化生产,连锁经营,对经营管理人才需求大、要求高。现在快餐业生产技术和管理人才大多数是在这些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中自己长期探索和实践成长起来的,由于本身知识结构的不合理,阻碍了中式快餐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和提高。这些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还缺少食品营养与卫生的基本知识,可以在生产与管理模式都已经比较成熟规范的西式快餐业工作,而中式快餐业的生产和经营模式都还不完全科学和成熟,需要创新,这些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到中式快餐业工作还需要加强有关知识的学习培训,才能满足中式快餐业的发展要求。
本文首先陈述了中式快餐目前的发展状况,通过对中式快餐业机会,威胁,优劣势等的分析,发现其很多问题但也有很多值得鼓励和发扬的地方,对这些问题和优点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参考意见和浅显的策略,希望这些东西能引起中式快餐业界的警醒的借鉴,使中国特色的中式快餐能迅速发展壮大,驰名全国,走向世界,成就一些国际知名餐饮品牌,宣扬中国饮食文,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1]邵芳.中式快餐的发展瓶颈与出路.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6).[2]王少杰.中国快餐业连锁经营中标准化建设的对策.现代商贸工业,2007,(12).[4]张丽宏.创造中式快餐竞争优势.商场现代化,2007,(3).[5]李文.连锁竞争公略[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6]冯俊.现代快餐经营与管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第五篇: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的饮食是我国文化一部分
中国的饮食,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誉的,华侨和华裔外籍人在海外谋取生,经营最为普遍的产业就是餐饮业.有华人处应有中国餐馆,中国的饮食可以说是“食”被天下。我们认为,中国餐馆能够遍布世界各地不是一个孤立和偶然的现象,其中的原因与中国饮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而探讨一下中国饮食文化的某些特征,将有利于我们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
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同时,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言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中国是文明之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吾存于世,吃喝二十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归纳起来,它的特征可以分为风味多样,四季有别,讲究美感,注重情趣,食医结合。
风味多样,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四季有别,是由于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讲究美感,是由于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注重情趣,是由于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食医结合,是由于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此外,我们可以对西方饮食文化的某些特征加以分析,也许能够加深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西方的饮食,由于最初是主要以畜牧为主,肉食在饮食听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人的高。由于肉食的天然可口,所以西方人没有必要对饮食进行装点,内食的天然可口限制了烹饪的发展,欧洲人在显示富裕的时候,多是饮食的工具来表现,如各种的器皿的多少和豪华成为讲究的内容。另外也不把吃这种人生易于满足的事情作为人生的至乐来追求。西方人的人生追求,正好同一句中国的俗语语可以高度概括,即“饱暧思淫欲”。他们更多地追求情爱,西方文化体现出一种“情爱文化”,而中国文化则体现出一种“吃的文化”。
如上所述,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我国人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应该去注重对其的发展,并且有所修正,所以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