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常识@人物志(含五篇)

时间:2019-05-14 00:16: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理学常识@人物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理学常识@人物志》。

第一篇:法理学常识@人物志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思想家,抨击古希腊民主制度,教授大量学生,最终以“不敬神”和“蛊惑青年”的罪名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之死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在法哲学史上,它确立了法律必须被遵守的原则,奠定了今天西方法治的基础。苏格拉底一生没有著作流传下来,它的言行主要被记载在他的弟子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和另一个弟子色诺芬的《会饮》中。

色诺芬(约前430~前354)苏格拉底的弟子,曾参加过对波斯的远征,他的著作《长征记》反映了这一事件,并集中体现了古希腊的民主思想和制度。他的《会饮》《回忆苏格拉底》都反映了苏格拉底的思想,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资料。

柏拉图(约前427年-前347年)苏格拉底最负盛名的弟子,一生为了他的哲学王的理想而奋斗。一生主要分四个时期,28岁以前主要师从苏格拉底学习。28岁时苏格拉底被处死,作为他的弟子,柏拉图外出避风头,在接下来的12年里游学各国。40岁时回到雅典,开始讲学,并撰写了《理想国》等著作,其间在雅典西北郊外的陶器区建立学园,门上大书:“不懂几何学者勿入此门。60岁后,三次前往叙拉古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践其哲人王思想。70岁后,放弃政治活动,专心著书,完成《政治家篇》,《法律篇》等著作。《理想国》(即《国家篇》)《政治家篇》《法律篇》集中体现了他的法律思想。争议问题乃是柏拉图法律思想的主题,他的法哲学即“正义之学”,为后世提供了问题意识和思想范式。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柏拉图的弟子,亚历山大的老师,是西方最负盛名的全才,主要著作有《政治学》《尼个马可伦理学》等。他仍然主张“城邦以争议为原则,但亚里士多德也对柏拉图的正义学说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分配正义和平均正义(矫正正义)的区分,前者是一种个人各得其所的正义,后者是在有人侵犯他人权益时进行的矫正,后者由司法机关执行。他同时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为西方法律思想史的一大进步。

佛拉维乌斯(约公元前4世纪)将法律诉讼文书盗出加以功夫,打破了僧侣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柯隆加尼乌斯(公元前3世纪左右)在公开场合传授法律知识。

埃利乌斯(约200)以非神官的身份著有市民法的三部书,奠定了罗马法学的基础,标志着罗马法学的形成。

西塞罗(公元前106年1月3号—前43年12月7号)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雄辩家、法学家和哲学家,主要著作有《论共和国》《论法律》等。他接受了斯多亚学派的自然法理论,并将之运用到政治实践中,在《论共和国》中,阐释了他的宪政思想,在《论法律》当中,集中阐释了他的自然法理论。他提出了名言“执政官是说话的法律,法律是无声的执政官”。

盖尤斯(约130~约180)罗马五大法学家之一,法学教授和公共教师,首开比较法学之端,第一个将罗马法与其它民族的法律作了具体比较。以杰出著作《法学阶梯》而蜚声法坛。提出了名言“一个人的住宅即其壁垒”。

保罗(?~222)五大法学家之一,帕比尼安最高裁判官法庭的联席法官

乌尔比安(?~228)罗马五大法学家之一,一度为贝鲁特的法律教授。后与保罗同为帕比尼安最高裁判官法庭的联席法官,公元222年为最高裁判官。后在一次反

对士兵骚乱时丧生。《学说汇纂》中引用他的论述达2464条,占所引学说1/3有余,为五大法学家之首。他首度提出了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并提出名言法是“人和神事务的概念,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帕比尼安(150—212)一度在贝利杜斯(今贝鲁特)教习法律。与后来的皇帝塞维鲁斯同时受业于斯凯沃拉,因而与之成为至交和姻亲,后来被任命为皇帝的随身秘书。公元203年成为最高裁判官。奉行的行为准则是“凡是不道德的则是不可能的”。公元5世纪,狄奥多西二世和瓦伦丁尼安三世颁布法令规定,有争议的法律问题以帕比尼安的意见为准。公元6世纪,优士丁尼又命令三年级的学生均称为帕比尼安之徒(Papinianustae),以纪念帕比尼安。

莫蒂斯蒂鲁斯(?-224)五大法学家之一,与帕比尼安,盖尤斯并驾齐驱。

奥古斯丁(354—430),古罗马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学的代表人物,对新教教义特别是加尔文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著作主要有《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集中反映了他的新柏拉图主义,体现了自然法学说。

查士丁尼(526 ~ 565 年在位,也译优士丁尼)任命了一个10人组成的委员会,系统编纂罗马帝国的法典,先后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学说汇纂》《法学阶梯》以及他死后才编成的《查士丁尼新律》,统称“国法大全”,又称“民法大全”。

伊纳留(一译“伊尔纳留”,约1055—1130,亦作加纳里乌斯)前期注释法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生于波仑亚。1088年于家乡创设法学院,传授罗马法。传授时以优士丁尼安法为课本,于原文后或原文中的空白处加以注释说明,并纠正其矛盾,使前后一贯,被称为注释法学家,由此形成的学派称为“注释法学派”。著有《法学问题精义》等书,曾被誉为“法学明灯”。

阿佐(约1150-1230)伊纳留的学生,波伦亚大学的民法学教授,他经过数年艰辛的工作,创作了《法典汇编》和《习惯法汇编》等注释集成。阿佐在进行注释时,不是光停留在文意表面,而是深入挖掘罗马法的立法宗旨和精神实质来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正是由于阿佐的注释,为学习和研究罗马法的人点亮了一盏明灯。将注释法学派推向了顶峰 阿库修斯(约1182~1260)阿佐的学生。他穷尽毕生精力,用40年时间完成了传世巨著《通用注释》,是注释法学派的集大成之作,也成了该学派的终结性作品,因此他是注释法学派的集大成者,也是注解法学派的开创者。当时有这样一句名言:“得不到注释承认的,也得不到法庭的承认。”

巴尔多鲁(1314—1357)波伦那大学法学博士,14世纪时期意大利最负盛名的法学教授,注解法学派的核心人物。死后其手稿开始出版,主要有《学说汇纂评注》《罗马前期法典九卷评论》已经《罗马后期法典三卷评论》等,他将罗马法和封建官吏以及城市条例作了比较研究,以协调三大法典。当时有谚:“如果一个人不是巴尔多鲁主义者,他也不是一个法学家。”

巴尔杜斯(1327—1400)巴尔多鲁的弟子,在罗马法,教会法已经封建法领域造诣均十分深厚,当时也极负盛名,与其师巴尔多鲁合成“双璧”,主要作品为《学说汇纂第一部评说》。

格拉蒂安,波伦那大学教授,其著作《教会法矛盾调和集》是第一步系统整理教会法并解决七宗差异和矛盾的著作,是教会法学产生的标志。

托马斯·阿奎那(1226—1274),经院哲学派的代表人物,起自然法思想相当深刻,将理性引入神学领域,代表作为《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对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做过许多评论,推动了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复兴。他认为整个宇宙→上帝,理性和政治权威三种只需组成,以此将法律分为四类:永恒法,自然法,上帝发,人类法。他的名言是“法律是人们来意导致某些行动和不做其他一些行动的行动准则或尺度。”

格老秀斯(1583—1645)荷兰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先驱,国际法学创始人。其代表作为《战争与和平法》《捕获法》。他是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家中第一个比较系统地论述理性自然法理论的人,他认为,自然法来源于“自然”和人的“理性”,人们在理性的支配下按照自然的规定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人性是自然法的源泉,神是法的第二源泉.作为一种正当理性的命令,自然法是一切法律的基础和依据.根据自然法理论,格老秀斯提出了天赋的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等观点,认为国家是人们为了享受法律利益和谋求共同福利而组成的最完善的联盟.霍布斯(1588—1679)英国人,英国启蒙运动先驱,代表作为《利维坦》。他的思想充满了矛盾,既提出分权学说,社会契约论等资产阶级思想,又极力维护君主制度,既否定神的存在,认为宗教不过是人类无知和恐惧的产物,但又提出宗教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但总体上他的思想是进步的,他认为国家权力来自社会契约,如果统治者无法维持社会秩序,无法维护公民财产,则人民有权力推翻他。

约翰·洛克(1632.8.29~1704.10.28),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同时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在哲学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代表作为《政府论》。洛克抛弃了笛卡尔等人的天赋观念说,而认为人的心灵开始时就像一张白纸,而向它提供精神内容的是经验(即观念,此即其“经验主义”学说)。经验主义为实证分析主义提供了思想源头,成为与理性主义分庭抗礼的西方又一重要思想。洛克主张统治者的权力应来自于被统治者的同意,建立国家的唯一目的,乃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以及人民的自然权利。当政府的所作所为与这一目的相违背的时候,人民就有权利采取行动甚至以暴力的方式将权力收回。洛克也支持社会契约论。不过他也强调社会契约论是可以废除的。他的学说后来被美国实践并孟德斯鸠发展成为三权分立学说。

孟德斯鸠(1689—1755)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代表作为《论法的精神》《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其代表作《论法的精神》是比较法巨作,也大量运用了实证的方法。他在思想上最大的成就就是发展了三权分立学说,他的名言是:“一切权利不受约束,必将腐败。”他的思想也是矛盾的,他一方面对封建专制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另一方面又同它进行妥协,提出君主立宪的主张。他一方面对宗教僧侣主义进行了斗争,另一方面他又不是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虽然比其他许多启蒙思想家更深刻地提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动力问题,可却不能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在社会观方面他仍然是个唯心主义者。

卢梭(1712—1778)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百科全书》的撰稿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伊丝》、《忏

悔录》等。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与暴政。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57年-1804年)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宪法的起草人之一,《联邦党人文集》主要作者之一,其努力催生了美国的宪法,实践了自然法的学说。

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

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著作有《法的形而上学原理》等。他认为只有人才有自由意志和与生俱来的天赋权利:自由。但人为了自身的自由,就必须首先尊重他人的自由,因为他认为,法律就是依照这一最高原则,由立法机关制定出一整套明文规定,其最终目的是维护公民,也就是人的自由以及由此派生的一切权利。他的思想与柏拉图等一脉相承,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色彩。

黑格尔(1770—1831)德国著名哲学家,著作有《法哲学原理》等。在书中,他论述了法是自由意志的体现,真正的自由是受客观的、具有普遍性的法的限制的自由。所以,自由在法中才能实现。他把这种法的发展分为抽象法、道德、伦理三个环节,黑格尔还论述了国家制度。他认为,实行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是最好的制度,并具体论述了君主权、行政权、立法权以及与此相关的对外权力、国际法等其他问题,为当时的资产阶级国家辩护,具有国家主义和绝对主义倾向,他赞成成文法,主张法典化,为公法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边沁(1711—1776)英国的法理学家、功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者。他是一个政治上的激进分子,亦是是英国法律改革运动的先驱和领袖,并以功利主义哲学的开山鼻祖及自然权利的反对者而闻名于世,代表作《政府论断片》(即《政府片论》)《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以及他死后才出版的《法学总论》。边沁对自然法和普通法(判例法)的缠杂不清感到十分不满,立志要澄清英国法中“普遍性的不准确与紊乱之处”,建立一种准确严谨的“万全法”。在《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中,他提出人们的行为最终可以归结为趋利避害,因此立法的职责也就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天性来调节人们的行为。他同时倡导立法法典化,通过法典使法律清晰明确,使人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法律。这使他致力于研究“法律是什么”而不是“法律应该是怎么样的”,这使他成为实证主义法学派的鼻祖。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1806-1873)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和经济学家,政治理论家,深受英国和法国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影响,代表作为《代议制政府》《功利主义》。密尔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他强调功利主义在行为上的标准的幸福,并非行为者一己的幸福,而是与此有关系的一切人的幸福。

胡果(1764—1844)历史法学派创始人,萨维尼的老师。

萨维尼(1779~1861)德国法学家。历史法学派主要代表,代表作《论立法和法理学的现代使命》《中世纪罗马法史》和《现代罗马法制度》。他认为法律与风俗,语言,政体等一样,都有“民族特性”,是民族精神的反映,他主张用历史的方法来研究法学,法主要体现为习惯法,它是最有生命力的,其地位远远超过立法。法是自发地、缓慢地和逐步成长的,而不是立法者有意识地、任意地制造的。

梅因(1822—1888)19世纪英国著名的法律史学家,历史法学派在英国的代表人物,晚期历史法学派的集大成者,代表作《古代法》影响甚巨。梅因吸收了进化论的观点,把法律看成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并把研究范围从狭小的单个民族,扩大到整个世界,对各民族的法律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找到了法的历史发展一般规律。他的名言:“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到此处为止,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

奥斯汀(1790—1859)英国法学家,“现代英国法理学之父”,法律实证主义创始人之一,代表作为《法理学的范围》。他的思想主要来源于霍布斯和边沁。霍布斯关于强势政府和实在法以及现代社会秩序的论述是他讨论的主题,而边沁的功利主义是他认为的建立现代社会秩序的方法,他认为法律是功利主义政府的工具。他的独创之处在于凭借概念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建立起分析法学,他提出了法律概念的“主权,命令和制裁”三要素说。根据此说,他提出了与自然法针锋相对的“恶法亦法”主张。

穗积陈重(1856-1926),日本近代最著名的法学家之一,日本最早的法学博士,代表作《法律进化论》。他创造了“法理学”这个汉日语词,积极传播西方法律思想,最早提出法律进化论并创造了“法系”这个词。是东亚近代法律思想史上的最重要人物。

施塔姆勒(1856年-1938年)德国法学家,新康德主义的首创人,并推动了自然法学的复兴,代表作《以唯物史观论经济和法》(1896)、《正当法的理论》(1902)、《法学理论》(1911)和《法哲学》(1922)。他认为“公道”(Justice)应当成为法律的一般的基础,一种法律是否可以被归属于良法,应当以其是否符合“公道”的标准来判断。他有名言“快乐在于追求目的”。

维辛斯基(1883—1954)苏联历史中一位声名显赫的人物,公认的苏联国务活动家、社会法学家和马克思主义法学家,代表作《法律与苏维埃国家》《苏维埃法律中的诉讼证据理论》。他是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的重要实践者,在世界有重要影响,我国的立法和法学教育至今仍受其影响。然而这样一位学力深厚的法学家在大清洗期间充当了帮凶哦,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

富勒(1902—1978)美国著名法学家,代表作《法律的道德性》,他认为一个良好的法制度本身就应该具有“最低限度的道德”,他提出了法律的八个“内在之德”:一般性,公开性,可预期性,无内在矛盾性,可遵循性,稳定性以及政府行为与法律的一致性。他认这种技术和制度的设计本身具有道德意义,然而南非的种族隔离的法律将他的理论击碎。

约翰·罗尔斯(1921—2002)美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20世纪70年代西方新自然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同时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代表作《正义论》等。他对公平和正义强调极多,他认为法律正是对理性的人所发出的公共规则的强制命令,目的在于调节人们的行为,提供社会合作的结构。而自由则是制度所规定的各种权利和义务的总和,所以法治和自由是相互联系的,法律试图实现正义原则而规定的最好的方针,具有道德的功能。

罗纳德·德沃金(1931——)美国当代著名法学家,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法学家,代表作《法律帝国》。第一,批判并超越法律实证主义;第二,坚持认为法律理论依赖于政治与道德理论;第三,把法律理论根植于一种解释理论;第四,将平等的政治价值作为法律理论的核心部分。他的许多理论有后现代的色彩,但总体来说,他依然是理性主义的捍卫者。

凯尔森(1881—1973)美籍奥地利法学家。纯粹法学派(又称规范法学派)创始人,代表作《纯粹法学》。他主张法学研究应排除价值标准和意识形态的因素,将

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截然分开,“纯粹”地研究法律规范。他认为法律的效力来自上一级的效力,而不是来自于国家强制力或者其他道德力量,但是这种理论的缺陷也显而易见,那就是作为一切法律效力的来源的宪法就会失去其效力的依据,他认为为了弥补,必须承认宪法具有先验性的必须服从性,这又陷入了自然法的学说,这是他的理论的致命伤。但是,凯尔森的纯粹法学以研究现实的法为使命,充分发展了实证主义法学,并使法律科学逐渐独立,脱离政治学与哲学的附庸。

哈特(1907—1993)英国法学家。新分析法学派首创人。曾长期任牛津大学法理学教授。他的学说和H.凯尔森 的纯粹法学构成了20世纪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中的两派,但有具有一些自然法思想的特征,代表作《法律的概念》。哈特认为一个有效的法律制度能让人感到有义务服从法律,并因此将法律作为自己内心行动的指南。这就是所谓的法律规则的“内在观点”。哈特成法律为规则体系,并将法律分为主要规则和次要规则,前者是设定义务的规则,后者则是关于义务设定的规则,即设定权利的规则。哈特从规则本身入手构建理论体系,排除了对自然法的依赖,将分析法学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罗斯科·庞德(1870年--1964年)美国20世纪著名法学家,“社会学法学”运动的奠基人,美国法律现实主义运动的早期代表人物的,代表作《法和道德》。他主张更加实用地并依据公共利益来解释法律,并侧重于实际发生的法律过程,注重法律的社会效果,反对当时美国法学界盛行的法律实证主义。他认为法律是通过政治组织的安排以最小的代价满足最大社会需求的一种制度。

卡多佐(1870~1938)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法官之一,社会学法学的代表人物,被公认为全美最聪明的法学家,被誉为有创造性的普通法法官和法律论说家。他司法必须与社会现实相适应。他认为对司法过程意义认识的关键并不在其本身,而在于通过司法达到最良好的社会效果。要想通过司法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法官选择正确的司法方法。他提出“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的名言,成为法律现实主义的座右铭。

霍姆斯(01iver“Wendell Ho1mes,1841-1935)美国现实主义法学派的倡导者,更是实用主义法哲学的奠基人。他认为任何一个概念的全部内容和意义在于它所能产生的实际社会效果。因为法官的任务不是判断合同法理论家的主张孰是孰非,也不是为合同拟订者提供指南,儿女是解决诉讼当事人之间具体的纠纷。

杰罗姆·弗兰克(1893—1962)美国激进法律现实主义法学家。他认为法院判决的基础不是法律规则,而是法官个人的非理性因素,因此法院的判决是不确定的,也是不可预见的,具有浓厚的批判主义色彩。

卡尔•卢埃林(Karl N.Llewellyn,1893年-1962年),美国现实主义法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代表作《法理学:现实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他认为法律是一种处理纠纷的规则,并且一起对纠纷的处理行为本身都是法律。他认为规则有纸面规则与实在规则,一切制定的规则都不能完全发挥其作用,因此应当更加注重社会上实在的规则。这具有深厚的社会法学思想。

波斯纳(1939--)70年代以来最为杰出的美国法律经济学家之一,代表作《法律的经济分析》。他将人们从互相自愿的交易中各自获得利益的简明经济理论和与经济效率有关的市场经济原理应用于法律制度和法学理论研究,认为一个理性的法律制度应当利用人们的经济理性去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他主张“实质正义”,而排除道德的思考。具有浓厚的实证分析的色彩。

罗伯托·曼加贝拉·昂格尔(1949——),美国当代著名法学家代表作《现代社会中的法律》《批判法学运动》。他竭力批判西方传统的法律思想,否认法律的超然性,认为诸如公法与私法,自然法和自然权利等法律意识之间的界限划分是不真实的,他的诉求归结于将法律与政治何以,使二者进入自觉与永久的转换中。

第二篇:人物志

一个亲切的称呼--------老乡

一说出他的外号,相信我不必多言大家便知他是谁了,呵呵……….他就是我们亲切的曹运策同学。

一听名字,好有霸气啊,大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势,再一看人,蒽蒽,架势上输了那么一点点,O(∩_∩)O哈哈~如果你再有幸能和他相处一阵子你就会发现他真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实人,待人诚恳,与人为善,不过偶尔也会有搭错神经的时候,呵呵,不是有句话叫老实人“木鼓”嘛,^_^^_^……..老乡,希望你永远都能这么实在,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让你的实诚精神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印象中的文学小青年-------王思凡

提起这个文学小青年,不禁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哈哈,不过这个文学小青年可比孔同学“青丝’多啦!平日里一身斯文打扮,小西装穿的,小眼镜戴着,得了的斯文啊,俨然一份学识渊博的样子。

实际上呢,王同学也算是小有名气啦,年纪轻轻的就当上了文学社的社长,大有江山代有人才出的架势,相信你绝对有实力胜任这一岗位,把文学社办得风风火火,到时候给班级哪位同学开个后门也是好的嘛,(*^__^*)嘻嘻„„,小王同学,我们都看好你呦,你要再接再厉呀!

第三篇:河南人物志

河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出过的名人浩如繁星。河南的名人有很多的。如:老 子 庄 子 李 诫 吴道子 李商隐

玄 奘 岳 飞 杜 诗 刘禹锡 桑弘羊 王 铎 贾 谊 晁 错 沈佺期 司马炎 韩 愈 陈 胜 崔 颢 谢灵运 张仲景

张 衡 范 蠡 范 缜 端木赐 陈与义 李 贺 许 慎 阮 籍 蔡文姬 朱载堉 干 宝 岑 参 谢 安 上官仪 侯方域

邓颖超 曹刚川 任长霞 崔 琦 常香玉 袁宝华 冯友兰 王永民 刘国梁 穆 青 葛栋英 安申义

许世友 钱 钧 李雪三 刘少文 范朝利 王秉璋 张池明 张祖谅 郑维山 李德生 张思卿 侯镜如

吴桂贤平杰三 杨景宇 王梦奎 郭树言 南振中 宋照肃 许永跃 张春贤 尤太忠 吴先恩 万海峰

杨靖宇 彭雪枫 吉鸿昌 谷文昌 杜凤瑞 吉星文 李学生 史来贺 宋学义 孙占元 吴金印 杨 皂

张荣锁 赵春娥 赵梦桃 魏 巍 程 琳 白寿彝 袁家骝 侯振挺 丁声树 董作宾 荆三林 何日章

谢国桢 尚 钺 朱保国 赵雅芝 赵 静 张丰毅 向 梅 翟俊杰 释小龙 郭嘉璐 刘子枫 李立群

寇世勋 陈 明 陈裕德 陈德容 姚雪垠 柏 杨 王实味 李 季 卧龙生 李 准 刘知侠 宗 璞

曹靖华 叶 楠 刘震云 白 桦 柳建伟 张 扬 小香玉 关牧村 李 娜 王宏伟 铁 金 孙慧莹

俞 静 孙国庆 李 殊 黄鹤翔 黎 亚 赵浩生 秦 朔 李瑞英 海 霞 张泽群 沙 桐 陈鲁豫

杨 柳 王利芬 朱 军 王冬玲 卜 凡 王富洲 陈 中 邓亚萍 刘 伟 张蓉芳 杜 威 贾占波

郑海霞 范运杰 巫兰英 周鹤洋 葛新爱 张芝庭 万 隆 许家印 李 根 张朝阳 张 武 李留恩

魏 新 李怀清 田 源 刘汉章 李 莹 耿 淳 秉 志 陈凤桐 崔 琦 方心芳 冯景兰 高济宇

高为炳 高振西 谷德振 郭文魁 李春昱 梁晓天 卢 柯 孙鸿烈 孙曼霁 王景唐 王占国 魏宝文

文圣常 杨廷宝 张炳熹 张伯声 张国伟 张景中 张立纲 张永山 赵洪璋 赵玉芬 郑中兴 陈海宏

王新央 李学生 巍长霞 刘国梁

1、邓颖超(河南光山县人,原全国政协主席);

2、曹刚川(河南舞钢市人,现中央和国家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

3、许世友(河南新县人,开国上将);

4、李德生(河南新县人,原党中央副主席);

5、侯镜如(河南永城市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6、张思卿(河南洛阳市人,现全国政协副主席);

7、袁宝华(河南南召县人,原国家经委主任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8、崔 琦(河南宝丰县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9、王永民(河南南召县人,当代毕升,五笔字型发明者);

10、王富洲(河南西华县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者);

11、冯友兰(河南唐河县人,著名哲学家,重要著作《中国哲学史》);

12、曹靖华(河南卢氏县人,著名翻译家);

13、袁家骝(河南项城市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袁世凯之孙,东方居里夫人吴健雄之夫);

14、白寿彝(河南开封市人,著名史学家,重要著作曾总主编了《中国通史》);

15、时乐蒙(河南伊川县人,著名音乐家);

16、穆 青(河南杞县人,当代新闻工作者的楷模,著名记者,原新华社社长,成名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17、柏 杨(河南辉县市人,著名作家,成名作《丑陋的中国人》);

18、李 季(河南唐河县人,著名诗人,成名作《王贵和李香香》);

19、刘知侠(河南卫辉市人,著名作家,成名作《铁道游击队》); 20、白 桦(河南信阳市人,著名作家,成名作《今夜星光灿烂》);

21、叶 楠(河南信阳市人,著名军旅作家,成名作《巴山夜雨》,白桦之弟);

22、魏 巍(河南郑州市人,著名作家,成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

23、姚雪垠(河南邓州市人,著名作家,成名作《李自成》);

24、李 准(河南孟津县人,著名剧作家,成名作《李双双》);

25、宗 璞(河南唐河县人,著名作家,成名作《宗璞小说散文选》,冯友兰之女);

26、卧龙生(河南镇平县人,著名武打小说家,与金庸齐名);

27、常香玉(河南巩义市人,著名表演艺术家);

28、葛新爱(河南长垣县人,著名乒乓球世界冠军);

29、巫兰英(河南滑县人,著名射击世界冠军);

30、张蓉芳(河南新蔡县人,排球奥运世界冠军,有世界“怪球手”之称,现为国家体委体育训练局副局长);

31、刘国梁(河南新乡市人,乒乓球奥运世界冠军,现国家乒乓球男队总教练);

32、陈 中(河南焦作市人,跆拳道奥运会冠军);

33、郑海霞(河南柘城县人,世界著名篮球运动员,奥运会世界团体亚军);

34、李瑞英(河南清丰县人,中央电视台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

35、海 霞(河南郑州市人,中央电视台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

36、张泽群(河南郑州市人,中央电视台著名青年节目主持人);

37、沙 桐(河南郑州市人,中央电视台著名体育节目主持人);

38、陈鲁豫(河南人,香港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

39、张 武(河南杞县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组组长); 40、张 海(河南开封市人,健力宝集团总裁);

41、朱保国(河南新乡市人,太太口服液集团总裁);

42、关牧村(河南新乡市人,著名歌唱家,成名曲《吐鲁番葡萄熟了》);

43、程 琳(河南洛阳市人,著名歌手,成名曲《风雨兼程》);

44、陈 明(河南洛阳市人,著名歌手,成名曲《快乐老家》);

45、李 娜(河南郑州市人,著名歌手,成名曲《青藏高原》);

46、张丰毅(河南唐河县人,著名演员,成名作《骆驼祥子》);

47、向 梅(河南巩义市人,著名演员,成名作《女篮五号》);

48、赵雅芝(河南开封市人,著名演员,成名作《上海滩》);

49、小香玉(河南郑州市人,著名豫剧演员);

50、马艳丽(河南周口市人,世界名模,现为世界著名服装设计师)。

河南籍名人还有:

1、*********(河南滑县人,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2、吴桂贤(河南巩义市人,原国务院副总理)。

3、张皓若(河南巩义市人,原国务委员、内贸部部长)。

4、段君毅(河南范县人,原中央***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

5、赵长军(河南开封市人,曾多年获得全国武术冠军)。

6、周鹤洋(河南洛阳市人,全国围棋冠军)。

7、汪见虹(河南洛阳市人,著名围棋选手)。

8、杜威(河南郑州市人,现为中国足球国奥队队长)。

9、范运杰(河南郑州市人,曾获奥运会和世界杯女足团体亚军)。

10、贺璐敏(河南焦作市人,曾获世界女子跆拳道冠军)。

★王永民:河南南召县人,五笔字型输入法发明人,高级工程师。★邓亚萍:河南郑州市人,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国际奥委会委员。★刘国梁:河南新乡市人,著名乒乓球运动员。

★关牧村:生于河南新乡市,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歌手,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副主席。

★海霞:河南郑州市人,央视新闻主持人。★李 娜:河南郑州市人,当红歌星。

★张丰毅:河南唐河县人,著名电影演员。

★黄鹤翔:河南郑州市人,当红歌星,主要作品:九妹,一生离不开的是你,心中只有你。

★程 琳:河南洛阳市人,80年代红极一时的少年歌星。

★禹:建立了中国奴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朝,以“大禹治水”而流芳百世。★玄奘:俗名陈炜。河南偃师县人,唐代高僧,翻译家。以唐僧、唐三藏而闻名于世。

★姜子牙:河南许昌市人,辅佐周文王伐商灭纣,完成了兴周大业。★赢政: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君主,史称秦始皇。

★赵匡胤:生于河南洛阳市,北宋开国皇帝,定都河南开封。★李隆基:生于河南洛阳市,唐玄宗,唐代皇帝。

★老子:李 聃,河南鹿邑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庄 子:又名庄周。河南商丘县人,老庄学派创始人。

★韩 非:河南人,古代法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封建法治理论的奠基人,文学家。

★岳 飞:河南汤阴县人,宋朝名将,民族英雄。

★商鞅:姓公孙,名鞅。河南汲县人,战国中期卫国杰出的政治家。

★司马光:生于河南光山县,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编撰了《资治通鉴》。★司马懿: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和军事谋略家,晋王朝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李商隐:河南沁阳县人,唐代著名诗人。

★汤:河南商丘人商朝创始人。一位政治上有远见,事业上有作为的国王,能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他推翻了腐朽的夏王朝,建立了商朝。

★邓 艾:河南新野县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将领,灭蜀主将。★白居易:生于河南新郑县,唐代著名诗人。

★刘禹锡:河南洛阳市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著有《陋室铭》。★蔡 邕: 河南尉氏县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曾任左中郎将。

★韩 愈:河南孟县人,唐代著名诗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张 衡:河南南召县人,东汉著名天文学家、文学家、画家,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和候风仪。

★邓颖超:1904年2月4日生,河南省信阳人,敬爱的邓大姐。★赵zi阳:河南滑县人,前国务院总理。

★姚雪垠:河南邓县人,当代著名作家,曾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吴道子:河南禹州市人,唐代著名画家,画圣,中国山水画的祖师。★杜甫:河南巩县人,唐代著名诗人,诗圣。★陈胜:河南登封县(古阳城)人,农民起义领袖。

★冯友兰:河南唐河县人,著名哲学家,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已故。★常香玉:河南巩县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

第四篇:孙宏伟人物志

孙宏伟个人材料

孙宏伟,男,1967年7月出生,甘肃敦煌市人,中共党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毕业,会计师,副研究员。1988年7月酒泉地区财校参加工作,从事财务会计工作。199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9-1995.7西北师范大学在职进修财务会计专科学历,1997年11月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助理会计师资格,2002年11月任酒泉财经学校总务科副科长兼会计工作,2003.3-2005.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职进修会计学本科学历,2005年1月酒泉财经学校合并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在计划财务处从事会计工作,2009年1月任计划财务处副处长,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主持计划财务处工作,2011年1月任计划财务处处长。

孙宏伟同志政治立场坚定,有较强的理想信念和职业责任感,始终坚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自参加工作以来,兢兢业业、勤恳务实、团结同志,以优良的工作作风、踏实的工作态度、主动的服务意识、良好的协调能力,较好的履行了岗位职责,圆满完成了学院计划财务各项工作任务,把自身的利益与学院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把学院的利益放在首位。尤其是担任计划财务处处长以来,廉洁自律、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党纪、政纪,坚决执行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办

事,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参加工作以来,他多次被酒泉财经学校和酒泉职业技术学院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被评为酒泉市先进会计工作者。

第五篇:中国近代社会学家人物志

中国近代社会学家人物志

一、吴文藻(1901-1985)

江苏江阴人,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吴文藻先生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本土化、中国化的最早提倡者和积极实践者。著名学者费孝通、林耀华、黄华节、瞿同祖、黄迪、李有义、陈永龄均曾师从吴文藻先生。

吴文藻大力提倡和推行社会学中国化的主张,反对完全是照搬西方的理论,他公开站出来抨击洋人垄断社会学的不正常状态,大声呼吁学术界的同仁们共同起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学教学和科研体系,使中国式的社会学“扎根于中国的土壤之上”。

有感于西方理论与中国现实的脱节,吴文藻先生到燕京大学后亲自为每一门课都编了一种汉文教材,并且每年都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新得材料加以修改和补充,使之日臻完善。比如,“家族社会学”一课原来以泛谈世界家族制度 尤其是原始社会的家族制度为中心内容,吴文藻在接过这门课后,着重以中国宗法制度为中心内容,把社会学的教学与中国社会的实际结合了起来。1933年,吴文藻先生担任了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这一职务的获得给大力提倡和推行社会学中国化主张的吴先生带来了更多便利。他认为,社会学要中国化,最主要的是要研究中国国情,即通过调查中国各地区的村社和城市的状况,提出改进中国社会结构的参考意见。吴文藻先生把此概括为“社区研究”。

二、陈达(1892-1975)

中国社会学家,别号通夫,浙江余杭人。1912~1916年在北京清华学校(游美预备班)学习。1916~1923年在美国留学,192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长期执教于清华学校。1929年清华学校改为清华大学后,负责创办社会学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抗日战争时期随清华南迁昆明,兼任西南联合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和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所长。1952年后,先后在中央财经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劳动部劳动干部学校任教授。1975年1月16日逝世。

主要著作有:《华侨──关于劳动条件的专门考察》(英文版,1923);《中国劳工问题》(1929);《人口问题》(1934);《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1938);《华南侨乡》(英文版,1940);《现代中国人口问题》(英文版,1946)等。

陈达是现代中国人口学的开拓者之一。他认为人口问题的研究“可引导社会学入于实际科学的正路”。他特别注重实际调查,1923年从美国回到清华学校授课的同时,即开始对校内工人的生活费用进行调查。以

后陆续对清华附近的市镇状况、上海工人生活状况、闽粤侨乡状况、昆明地区的人口和农业状况、重庆工人生活状况等进行了调查。还先后对日本和朝鲜的劳工状况、南洋和夏威夷华侨的社会生活状况、印度加尔各答地区的农业状况、德国和意大利的工人生活状况、苏联的市镇工人和集体农民的生活状况等,进行考察或调查。据估计,从1923~1952年的29年中,共亲自主持和参加过规模不一的24次社会调查。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对云南昆明地区的人口普查,参加调查工作及联络的人员达1300余人。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次地区性人口普查示范工作。

他长期从事人口问题和中国劳工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在人口和劳工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了生存竞争与成绩竞争的理论,认为这两种竞争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只有先取得生存竞争的胜利,才能进一步求得成绩竞争的胜利;反之,如果能够 1

取得成绩竞争的胜利,也更容易求得生存竞争的胜利。而要取得这两种竞争的胜利和改善劳工生活状况,必须实行计划生育,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如此才能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达到民富国强的目的。

《中国劳工问题》 是陈达撰写的一部研究20世纪前期中国都市劳工问题的专著。192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共9章,除绪论与结论两章外,其余7章依次考察了工人生活、工会组织、罢工斗争、工资和工时、生活费、福利设施、劳工法规等问题。作者在考察每个问题时,都将国外情况与中国情况做了对比说明。在考察中国工人罢工斗争问题时,列举了1918~1926年 9年中每年的罢工次数、参加罢工的人数和罢工日数等材料。这些翔实的资料受到了各界的重视,常被辗转引用。

作者在研究中国劳工问题时,采用了归纳法和选择法等,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说明。他运用生存竞争和成绩竞争的理论来阐述中国的劳工问题,认为中国工界有两个最重要的问题,即劳工阶级的生存竞争与劳工阶级的成绩竞争。前者属于经济性质的问题,即关于工资工作时间待遇问题等,后者属于社会性质的问题,即工人除了谋生之外,必须在社会中有些贡献。工人们必须享受相当的家庭快乐,有相当的教育和相当的法律保障等。作者指出,劳工问题关系到工界、雇主、社会和政府等方面,而与劳工问题最有关系的是资本阶级和劳工阶级。书中将具体解决劳工问题的方法分为消极与积极的两类,积极的方法又分为治本与治标两种。认为治本的方法有 4个方面:①要想根本解决劳工问题,首先要对工人的生活加以科学的研究;②要制订保证工作条件的工厂法和社会保险等立法;③要研究工人得到多少工资才够谋生的标准,以保证工人对社会作相当的贡献;④要制订合作制度、失业保险、科学管理等制度,改善劳资关系,以利劳资合作。

三、潘光旦(1899—1967)

字仲昂,1899年生于江苏省宝山县罗店镇。1913年至1922年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1922年至1926年留学美国。回国后至1952年,先后在上海、长沙、昆明和北京等地多所大学任教授。曾先后兼任清华大学及西南联大教务长、社会系主任以及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馆长等职,毕生致力于爱国民主事业,倡导民主 自由思想,于194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历任民盟第一、二届中央常委,第三届中央委员。

潘光旦先生一生涉及广博,在性心理学、社会思想史、家庭制度、优生学、人才学、家谱学、民族历史、教育思想等众多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他是最早发现专业化教育弊端,并提出通才教育思想的那代教育家之

一。他在教育上的最具特色的贡献是提出了“位育”之道——这可能是中国学界自严复后将传统文化精神与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进行结合的最早成功的范例。

四、许烺光(Francis L.K.Hsu, 1909-1999)

行为科学家,心理人类学创始人之一,第62届(1977-1978)美国人类学会主席。继韦伯、汤恩比之后,少数能够在大规模文明社会研究比较中,立下一家之言的大师。心理人类学主要创始人,对文化与人格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更新与换代,将大规模文明社会研究的知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其理论对于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心理文化学的产生,具有深刻的影响。提供了非西方世界的、对人类行为研究的视角,对行为科学研究,有重大参考价值。在研究视角上,他强调社会与文化因素对人类心理的影响,创立了心理人类学这一门学科;坚持以“比较分析法”(comparative approach)从事大规模文明社会研究。

主要著作:《中国人与美国人》、《宗族、种姓与社团》、《家元:日本的真髓》、《彻底个人主义的省思》、《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驱逐捣蛋者──魔法.科学与文化》、《文化人类学新论》、《美国梦的挑战》、《边缘人》等,并且主编了《心理人类学:对文化与人格的探索》、《文化与人格的面向》、《亲属关系与文化》、《中国的新社会结构》、《文化与自我》、《移山:中国文化变迁》等书,另有论文130余篇

五、李景汉(1895—1986)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社会调查专家;北京通县人;主要从事社会实地的调查与研究;曾任中央财经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经济学院教授兼调查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顾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顾问等职务。李景汉为中国社会调查研究和社会学教学工作做出了贡献。他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其中在定县所作的调查是中国知识分子运用西方社会学的方法进行实地调查的典范之一,是中国首次以县为单位的系统的实地调查。《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一书为研究20世纪30年代中国北方的农村社区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著作有《北京人力车夫现状的调查》(1925)、《北京无产阶级的调查》(1926)、《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1929)、《实地调查方法》(1933)、《定县社会概况调查》(1933)、《北京郊区乡村家庭生活调查札记》(1981)等。

《定县社会概况调查》:本书被称为我国近代爱国知识分子以西方社会学方法与技术进行的以县为单位的社会调查的一个代表作。全书分为17章,分别从地理环境、历史、政府机构、人口、教育、健康、农民生活、乡村娱乐、风俗习惯、信仰等17个方面对定县的基本社会概况进行了全面描绘,涉及面非常广泛,资料极为丰富。当时学术界称之为提供了一部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对当代社会学考察的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七、李安宅(1900-1985年)

河北省迁西县人。字仁斋,笔名任责。著名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家。曾任四川省政协委员,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顾问、中华民族学会顾问、中国民俗学研究会顾问等。1926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后赴美国深造。1938年赴甘肃拉卜楞寺对藏传佛教进行实地调查,后任教于成都华西大学。1947年到1949年在美英从事研究工作。1950年进藏任教。1963年任教于四川师范学院。1985年逝世。一生专治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藏学的研究,颇有成绩。宗教方面的专著有《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拉卜楞——李安宅的调查报告》、《宗教与边疆建设》等。

主要著作:《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1931年);《美学}(1934年);《意义学》(1934年);《边疆社会工作》(1944年);《社会学论文集》(1938年);《交感巫术的心理学》(译著,1931年);《巫术与语言》(译著,1936年);《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译著,1936年);《知识社会学》(译著,1944年);《两性社会学》(合译);《英汉对照社会学辞汇》(合译);《李安宅藏学论文选》。

八、费孝通(1910-2005)

字彝江。祖籍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1936年赴英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副教务长。1949年后历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

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等职。曾获美国马林诺夫斯基纪念奖、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的赫胥黎奖章、美国大英百科全书奖、日本福冈市亚洲文化大奖、菲律宾“麦格赛”社会领袖奖等桨项。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民族与社会》、《生育制度》、《行行重行行》等。

《江村经济》是中国社会调查方面的学术著。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

全书计16章,分为前言、调查区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中国的土地问题。作者详尽地描述了江村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以及与所在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该书详尽的资料和客观系统的描述,为国际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及其他读者了解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出版后受到了人类学界和社会学界的重视。

《乡土中国》费孝通的写于解放前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社会学著作。《乡土中国》不足五万字,是一本典型的“大家小书”。今天变革中乡土的变迁所带来结构的变化与费老所描述的情形有很有意思的类比,比较后更能清晰乡土变化的轮廓。中国人的差序格局产生了中国式的人伦关系,在这个关系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亲疏成为人们办事考量的第一要素,上到国家治理,下到乡村生活,无时无刻都在显现。由此我们延伸出一个人治型的社会,对于法律的尊严却并不怎么关注。

九、陈永龄(1918-2011)

中国著名民族学学者,历史学家。1918年生于北京(原籍江苏淮阴)。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社会学中华民族学著名学者陈永龄

系,1947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员社会学部,获法学硕士学位,曾师从著名教育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曾任新疆学院教师、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民族学系副教授、教授、副所长、副系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学学会和中华民族史学会顾问,北京市社会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中央民族学院文科文献信息中心学术咨询顾问,国际影视人类学委员会委员及《影视人类学》杂志副主笔。

陈永龄研究领域广阔,涉猎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史学等学科,尤精于新疆民族史志研究、中华民族学史和中国少数民族志等方面研究。他几十年来坚持以田野调查作为研究的必由之路,足迹遍及我国西北、东北、西南、中南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加拿大印第安人社区,先后对汉、藏、蒙古、维吾尔、哈萨克、土、东乡、撒拉、回、彝、谣等民族进行调查。

他参与了新中国建立后许多民族学的重要建设工作。曾担任过民族志、农村社会、中国少数民族、中华民族史、中华民族学史、西北地区民族史等课程的讲授,招收中华民族学史、新疆民族研究、中国跨界民族研究专业方向的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陈永龄先生参加《辞海》等著作的编辑与撰写工作,并担任《中国少数民族》副主编、《民族词典》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编委兼分科主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华民族条目编审。主要著作有《中华民族学史》(英文版)、《民族学浅论文集》、《新疆现代政治社会史略》(合著)、《二十世

纪前期的中华民族学》(合著)、《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同意的多民族国家》等。

十、黄华节

广东人,中国著名民俗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笔名黄石、养初。1923年前后曾到暹罗。1924-1928年,在广州白鹤洞协和神科大学随校长龚约翰博士(Dr.John S.Kunkle)研究宗教史,并写《神话研究》。1928年,在香港《华侨日报》做短期的编辑,与钟敬文先生交往,并曾约他写稿。1928年与何玉梅结婚,可惜她在1929年病逝,给黄石的打击很大。1930年到北平,后在燕京大学吴文藻教授手下研究,专攻宗教及民俗,并发表大量有关民俗学的论述。重要著译有《家族制度史》、《妇女风俗史话》。1949年后隐居香港元朗东头村,以卖文为生,文章多发表在台湾的学术性杂志,并以原名黄华节在台湾商务印书馆的《人人文库》中出版了《关公的人格与神格》和《中国古今民间百戏》。此外还写了《端午礼俗史》。

黄华节先生早在二十年代初就投身於宗教学、人类学、民俗学研究领域,翻译、编译出版了家族制度和神话的著作,发表了大量民俗学方面的论文,尤其在妇女民俗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其研究特点在於既注重利用文献资料做历史考察,也注意尽量利用田野调查的材料;既注意吸收国外相关学科理论,又专注於中国本土的民俗事像的研究,他擅长用心理学、比较研究法、考证法探讨种种民俗的历史线索,追寻其动因。他是当时民俗学运动中比较出类拔萃的人物之一。

十一、林耀华(1910-2000)

福建省古田县人,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教育家,中华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2000年11月27日逝世,享年91岁。

林耀华先生于1910年3月27日生在福建省古田县岭尾村。一代宗师,学界泰斗。1910生于福建古田。1935年在北平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4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当时以文学体裁撰写的《金翼》一书(伦敦英文版)成功地表现了中国南方汉族农村宗族与家族生活的传统及其变迁。1941年回国后,深入凉山地区,对凉山彝族社会结构与诸文化现象作了缜密的考察,写出《凉山彝家》一书。后来林先生又多次重访凉山,写下了很多相关的文章如《三上凉山》等,树立了回访研究的典范。

主要著作:《严复研究》(1934)《义序的宗族研究》(1935)《凉山彝家》(1945)《金翼》(1948)主编《原始社会史》(1989)和《民族学通论》(1992

《金翼》一书用小说体写作,集真实性、历史性与理论性为一体的社会人类学学术专著,包含着作者的亲身经历和家族历史,是中国乡村社会与家族体系的缩影。作者述说了两个家族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与经济背景下,面对新的商业社会,如何调整适应以求新的发展,或因不能适应而衰落,再现了当年中国农村生活的情景及经济变迁的断面。书中的故事与人物,活动的年代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三十多年,场景主要是福建闽江中游的农村,舞台是从农业到商业,从经济到文化乃至政治。作者透过大大小小的事件叙述,从微观到宏观,超越了一个家族、一个地区的范畴,赋予其社会学上的普遍意义。

十二、吴泽霖(1898年—1990年)

中国当代民族学家、教育家。生于江苏常熟。汉族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吴泽霖和孙本文、吴景超、陈达、许仕廉等先后发起组织东南社会学社和中国社

会学会,并组织出版定期刊物。抗日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常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族学调查,积极倡导发展中华民族博物馆事业。

吴泽霖将社会学与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联系起来,对社会现象作了跨学科的研究。30年代初,他在《现代种族》一书中,即预见中国人口过剩的危机,主张提高民族素质。后与潘光旦、陈鹤琴等学者呼吁“立即公开提倡节育”。他对种族的意义、产生、划分标准和分类提出了独到见解,并批驳了种族天生不平等的观点。他撰写的《社会约制》是中国最早专论社会控制问题的社会学著作。他强调社会控制的相关性,认为必须使全社会发挥这种控制的作用,才能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他还明确区分了社会控制的工具与方法。

十三、杨庆堃(1911-1999)

华裔美国社会学家。原籍广东南海。1932年获燕京大学社会学学士学位,1934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39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先后任纽约商报编辑、华盛顿大学助理教授。回国后,1948年起任岭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并在广州近郊鹭江村从事农村社区的调查工作,著有《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的农村社会及家庭变迁》。1951年再度赴美,任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1953年任匹兹堡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教授。70年代在香港中文大学创办社会学系。

主要著作: 《革命中的中国农村家庭》(1959)、《初期共产主义下的中国社会和家庭》(1959)《过渡期中的中国农村》(1961)、《中国社会中的宗教》(1967)、《19世纪中国群众行动某些统计模式》(1976)等。

十四、田汝康(1916-2006)

1916年5月16日出生于云南昆明。1935年至1937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后转入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1940年获文学士学位。后参加燕京大学和云南大学合办的社会学研究工作站,从事社会学研究。194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受英国殖民地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委任,前往砂拉越从事该地华人社会结构的研究。1950年回国后,因涉嫌所谓“历史问题”,而遭受迫害。但他始终相信党最终会将事情搞清楚的,1984年4 月,复旦大学赴美国加州大学代表团,曾向正在该校作访问学者的田汝康教授,宣布对他的平反决定。2006年7月20日,逝世於昆明。

田汝康曾任教于浙江大学人类学系。1952年院系调整来到复旦,历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及社会学系主任,为复旦大学历史系、社会学系的学科建设和图书资料建设做出重要贡献。1979年至1992年间,曾担任英国剑桥克莱尔学院客座研究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太平洋研究院访问学者,日本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美国哈佛大学、康乃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普林斯顿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等著名大学的访问教授。田汝康曾任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顾问。退休后继续从事学术研究,为中国的华侨史和东南亚史研究作出很大的贡献。

田汝康的研究领域涉及海外华人的社会经济结构、中世纪中国航运史及中国云南省的宗教。发表《婆罗洲客家公司》、《中国与胡椒贸易》等论文40余篇,著有《中国帆船贸易的兴起与衰落》、《The Chinese of Sarawak : a study of social structure》(砂拉越华人社会结构研究)、《中国帆船贸易和对外关系史论集》及《十七至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帆船在东南亚洲》等著作多部。

下载法理学常识@人物志(含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理学常识@人物志(含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鲜活人物志1205

    广载梦想 ,播种希望 ,大家好,这里是西南民族大学广播台,今天是2012-12-05星期三 民大动听,动听民大。回忆人物历程,探访人物焦点。这里是每周三与您见面的鲜活人物志。大家好我是......

    大事记人物志收入标准

    大事记的收录标准和范围 收录标准 所谓大事,是指某一区域内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所发生的大事、要事。必须是事件的规模大、影响大、意义......

    浅谈法理学范文合集

    浅谈法理学 ——论法治国家 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来讲,法律渗透于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角角落落,法律无处不在。每一个法律里面,都有法理问题。不管是一个制度,一个法令,一条......

    观视频《二战人物志》有感

    观《二战人物志》有感 “军人最重要的东西,是荣誉与尊严”。这二战苏联杰出军事家华西列夫斯基说的一句很著名的话,也是在这视频教育 最后一天我所感触最深的一句话。这句话对......

    法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授权性规则是规定主体可为或可不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其他主体为一定行为或不得为一定行为的规则。授权性规则是主体享有法定权利的依据,而且该类规则具有可选择性,主......

    复习资料《法理学》

    法理学 一、 法学的研究对象与科学体系: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法学必须对其研究对象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既要对法进......

    法理学复习资料

    法理学复习资料(3) 疑难解析 第一章 1.法学的研究对象 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法律现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果具体地说,•法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主要包括:......

    法理学复习题(本站推荐)

    法理复习题 答案: 1、BCD 1、下列哪些选项属于英美法系的特征? A.法院的判例、法理等,没有正式的法律效力 B.在法的基本分类中有普通法与平衡法之分 C.在诉讼程序上采取当事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