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能力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4 00:0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职业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职业能力》。

第一篇:教师职业能力

一、单项选择 1.广义的教师是指有目的的增进他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他人的思想品德及身体、心理的形成和发展的人。2.狭义的教师特指学校的教师,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年青一代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其智力、能力和体力的人。

3.教学是教师活动的基本内容。

4.教育设计,教师要对教育活动的展开方式、实施策略、结果等有预先的安排,对教育内容的选择有明确的考虑和规划。

5.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做出全面的安排系统的规划,对自己教授的课程、课堂教学行为的课外活动进行设计。

6.专门职业对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的重要性表现在它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7.从事专门职业需要以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前提。8.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9.教学设计能力指教师在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基础上,能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出适当的年度和单位教学计划的能力。10.教学实施能力是指教师在一般教学情况下有效地实施所设计的教学计划,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教学情境的能力。

11.教师的专业情操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型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12.教学工作的专业性是指教师成功从事教学工作所应具有的人格特征。

13.导入新课的能力包括:集中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明确教学目的、自然进入新课。14.提高教学语言的技艺,关键在于加强教师自身修养。

15.班级管理要遵循民主和科学两条原则。16.有志于教育科研的教师,首先要学习教育理论。

17.教师要发展自我,首先要清楚自我意识。18.师德行为是指教师在师德认识、师德情感、师德意志的支配下,在教育活动中队他人、集体、社会所作出的反应及所采取的各种行动。

19.师德动机是指在职业道德需要的基础上

产生的职业道德行动的直接原因或内部动力。

20.与知识的获得相比,师德形成与发展具有更大的反复性。21.教师的教育影响力,是指教师在与他人(主要是学生)的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22.职业素质是指从事某项专门职业的人自身所具备的基本品质。23.认知品质是人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个体认知活动的机制和水平的人格特征因素。24.应激情境适应是指教师面对挫折与失败而采取的行为反应,归因于自我调节方式。25.教师职业素质是指教师从事教师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生理、专业和心理因素。26.从意识活动的特点看,自我意识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27.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首先就要有清晰的自我意识。

28.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首先要有反思的意识。

29.教师威信中最为主要的是社会对待教师职业的态度和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30.所谓行为是人的外在可观察到的行动或活动的总称。31.行为习惯是行为经

验的累积,多次在某一情境中重复使用的某一行为,会产生行为的定型效应。

32.职业压力,主要表现为师资供求关系。33.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教师之间的人间关系。

34.反应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学习并不需要人或有机体的积极参与。

35.操作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积极的参与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是学习发生的基础。36.所谓教师心理问题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产生的个体意识到或意识不到的主观困惑状态。

37.研究教师心理问题的意义中的个人意义首先有助于身体健康。38.心理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39.行为矫正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华生。

二、多项选择 1.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教师职业的经济待遇、教师职业的社会权利、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

2.教师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

3.教师职业活动的内容结构:教育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活动、人际交往活动。4.教师职业活动的形式结构:教师职业活动的设计、教师职业活动的组织、教师的职业心理特点。

5.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职业活动角色的多重性、职业活动性质的育人性、职业活动对象的主体性、职业活动方式的个体性、职业活动过程的示范性、职业活动效果的长效型。6.教师职业的心里特点:爱生爱才、善启善诱、勤学敬业、以身作则。

7.“关注”阶段论包括:第一阶段任教前关注阶段、第二阶段早期求生存阶段、第三阶段关注教学情境阶段、第四阶段关注学生阶段。8.改革教师教育建设课程包括:调整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性课程、整合课程内容。9.如何把握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从学历教育转向非学历教育、走教师专业发展之路、重视校本培训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深化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坚持“教师本位”的继续教育,以教师发展为本。

10.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的水平是构成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部分。

11.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实施的能力、学业检查评价的能力。12.教师的专业态度包括:专业思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

13.林崇德(2002)将教师的教育能力归纳为两种:一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二是狭义的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叫教师的道德能力)14.我们从教师专业性发展的角度,将教师教育能力概括归纳为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15.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表达能力、教育机制。

16.设计教案的能力包括: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预测学生行为、准备教学媒体、分配教学时间。17.讲解能力包括:引入、展开、结束。18.提问问题能力:引入问题、陈述问题、教师启发、教师评价。19.师德的特征包括:内容的社会性、表现的统一性、抉择的自觉性、功能的调节性。20.师德形成过程的特殊性包括:时间性、反复性、复杂性。21.师德形成的阶段:

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内化阶段、角色外化阶段。22.教师应有的情操:道德感、理智感、美感。23.自我定向适应性包括:生活适应、生理适应、职业适应、学习适应。

24.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特征:稳定性、基础性、综合性、发展性。25.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人际认知、人际情感和人际行为。

26.提高教师人际关系的质量:互通信息、增强交往、互勉共进、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心理相容。

27.教师行为的特点:目的性、主动性、服务性、规范性。28.问题解决训练包括:问题定向、问题定义、产生问题解决的途径、做出抉择。29.教师心理问题的特点:普遍性、严重性、弥散性。

30.情绪宣泄法:倾诉、运动、大笑。

三、辨析题

1.教师职业是专业;教师职业不是专业;教师职业是一个“形成中的专业”?

答:前两句错误,后一句正确。

理由如下,现代教师职业是一种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的从业知识、技能和修养的专业,从专门职业的特征来看,教师职业作为专业还有一定的距离,既没有打到专业,又不能不说是教师职业不是专业,而是发展中形成的专业,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进程,正是我们历史责任。

2.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和科研关系是齐头并进的?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教育教学和科研,是现代教师必备的素质,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还应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教育教学理论,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需要不断获取与积累相关的新信息,新知识,需要于同行教师不断交流思想、经验,这就有助于发展新的研究课题,从而促进科研工作的进展。

3.当前高校教师教育影响力取决于教师?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行为科学的研究指出,领导行为的有效性取决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三要素。而不能单单只说取决于教师一方面。提高教师的教育影响力可以通过继承和发扬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是学生在观念上产生服从感,从而听从教师的教诲。作为社会应赋予教师其职位应有的权利和地位,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综上所述,经过三方合力科学的配合,才能使教师的教育影响力达到最优。4.教师只需要学习所属学科的知识? 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所属学科知识、相关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教师的技能结构包括从事教师职业活动所需的智慧能力和相应的熟练运用能力。

四、论述题

1.提高教师自我意识水平的途径

答:(一)通过他人观察和自我观察相结合来认识和提高自我。1.他人观察是完善自我意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个人有自己感官直接感受到自己的一些特性往往比学经过与他人的相同性相比较,才会有意义,也才能建立起对自己比较全面而正确的自我意识。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他人对你的看法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确实是对自己的不足之处的客观反映、帮助自己发现了一些潜在的优良品质、误解、偏见、过低或过高的评价。2.自我观察是提高自我意识水平的关键。他人观察是认识自我的间接方式,自我观察是直接认识自我的方式。自我观察又有两个方式,一是通过自己的感官直接感知自己的一些特性、二是通过内省的方式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观察的过程。教师自我观察要注意三个问题:要有自我观察的心向、外部评价具有掩饰性和非真实性、要培养教师自我观察的敏感性。

(二)通过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来认识和提高自我。外部评价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教师自我评价具有外部评价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教师的自我评价是一种积极性主动地评价;教师自我评价是连续、真实的评价;教师自我评价能培养教师积极的自我意识;教师自我评价作为一种自我发展的动力机制;无论是领导评价还是教师同行评价,他们要对教师的行为产生作用。

(三)通过对自身活动结果的反思来认识和提高自我。分析自己的活动结果,并以此为依据来评价自己,比较容易建立起较为正确的自我观念。教师对自身活动结果的反思主要着眼于教学活动的过程。首先,教师计划

自己的活动,通过过程中的反思观察所发生的行为,其次教师又进行对于活动的反思和为活动反思分析所发生的事件,并得出用以指导以后决策的结论。2.教师威信维护与发展的战略/

答:

(一)胸怀坦荡、实事求是。

(二)正确认识与合理运用威信。1.区分威信与威严2.区分威信与权利

(三)以“艺”强威,以“情”辅威,以“宽”立威。艺指教师的教育艺术;情指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宽指教师要学会待学生以宽容,(1)时间空间上的宽容(2)态度上的宽容(3)条件上的宽容(4)认识上的宽容(5)处理上的宽容

(四)不断进取,言行一致

(五)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发展威信

(六)长期坚持,从多方面完善自我。3.教师教学中的行为问题?

答:1.体态仪表问题。仪表不适,滥用手势和动作,目光问题,表情问题。2, 不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满堂灌、不因材施教,滥用表扬和奖励,滥用批评和惩罚,言语中伤。3.课堂教学中的随意行为;教学无计划、教案不规范、书写不规范、语言毛病多、行为太随便、教学无艺术、有知识性

错误。4.缺乏教育机智,对偶发事件处理不当。

4.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答:1.教师心理健康是从事教师职业的需要。2.教师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3.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师自身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五、案例分析 1.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答:

(一)口语表达能力应做到准确简练、叙述连贯、逻辑性强;通俗易懂,设问多,比喻多,停顿多、讲究艺术,富于情感。同时力求做到“八戒”即,一戒拖泥带水、二戒颠三倒四、三戒满口专业术语、四戒滥用辞藻,五戒不懂装懂,六戒干巴枯燥、七戒挖苦讥笑、八戒陈词滥调。提高教师教学语言的技艺,关键在于加强教师的自身修养。

(二)体态表达语言能力 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的不可或缺的能力,体态语言包括表情、动作、手势、外表修饰等,它既可以作为言语的辅助手段,也可以代替言语,进行信息交流。

(三)书面语言能力,书面语言能力与教师的语文功底有关,如果这方面的能力不强,学生在阅读教师编写的教案,教科书,教参以及给学生的总结、鉴定等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缺乏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很难写出高质量的教学论文,这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职业生涯尤其是科研能力的发展。2.教师的教育影响力?

教师影响力是指教师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影响或改变他人心理行为的能力。这个概念隐藏着几层意思;1。从锁着对象来说,教师的教育影响力主要是教师对学生心理行为的影响;2.从实用工具或载体上来说,教师是以自身的整体素质和社会赋予他们的权利来对学生施加影响;3 从影响过程来说,这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中产生的,是教师人际交往能力的体现之一;4从作用的形式上来说,教师的影响力对学生发展起着感召力、推动力、和控制力的作用。

六、论文 教育、教学、科研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师职业活动的设计

(1)教育设计。教师要对教育活动的开展方式、实施策略、结果等有预先的构思与安排,对教育内容的选择有明确的考虑和规划。

(2)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作出全面的安排系统的规划,对自己教授的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和课外活动进行设计。规范的备课,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各方面作全面、系统的规划和安排。

(3)科研设计。科研活动的每一步骤都包含着设计的成分。从选取课题到提出假设,是科研目标设计;选择研究方法,是研究方案与方法的设计;规划与安排研究进程,处理与选用研究材料,是研究进程和研究结果的设计。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

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情境的组织、领导、监督和协调的能力,主要包括班级管理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

(一)班级管理能力 班级管理能力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至少须具备以下几种能力。一是组织教学环境的能力。教学环境分为教学的物理环境和教学的心理环境。二是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班级活动能活跃

学生的参与意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缩短师生、生生的心理距离,提高学生的素质。三是选拔与培养班干部的能力。一般来说,班干部应具有如下特征:有甘心为同学服务的思想,品德高尚,有威信,善于观察,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班级管理要遵循民主和科学两条原则。所谓民主,是指班级管理中学生有参与班级事务或对班级事务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教师既不能专制独裁,也不能放任自流。民主管理要从以下五方面人手:(1)班主任要有公仆之心;(2)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3)发展学生自然的人性;(4)发展学生的主人作用;(5)决策过程注重商量、对话和集体表决。所谓科学,是指班级管理不能只靠说教,而应制定一套系统的规章制度,使班级管理从“人治”走向“法治”。“法治”既能避免师生的行为偏差,又能体现班级管理的民主性。科学的班级管理应该建立健全三个系统:计划立法系统(即系统制定班规班法)、监督检查系统(即监督法规的执行情况)和反馈系统(即通过反馈信息,进一步完善法规)。

(二)课堂管理能力

课堂管理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调控能力。实践证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合理调控,对于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1.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课堂纪律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学生自觉纪律的形成需要由他律逐渐向自律转化,教师有必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来促进这种转化。

要使学生自觉遵守纪律,除了运用上述科学的方法外,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还需具有重要的个人行为特征。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康宁(Kounin,1970)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发现,教师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需要以下五个行为特征:(1)让学生明白教师能预知教室内发生的一切情况,具有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的能力,即教师要“脑袋后面长眼睛”,学生才不敢轻举妄动;(2)能一直维持所有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不要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成为“陪坐者”;(3)能引起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应不断变换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媒体与视听工具,以及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如竞赛、演讲比赛、研究性学习等,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4)能在同一时间内处理不同学生的问题,尽可能减少处理问题的时间,以免影响全班学生的学习,同时也让学生感觉随时都受到教师的注意,没有被忽视;(5)责罚某个学生时避免产生连锁反应。连锁反应是指教师由于责罚某个学生而对其他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2.营造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

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是指群体的心理状态,是群体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觉醒状态、注意状态、情绪状态、灵感状态。课堂心理气氛作为教师、学生的心理过程与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通过影响学生的注意、思维、情感、意志状态及学习动机,达到制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人际协调能力

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还表现为人际协调能力。所谓人际协调能力,就是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教师所面临的人际关系主要有教师间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以及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教师和学校领导的关系。和谐、协调的教师人际关系的心理特点为彼此尊重、心理相容(心理相容即人们相互肯定的心理倾向)、心理认同、相互信任和情感融洽等。

教师要学会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除了生活经验的积累外,需要掌握至少以下两个策略。(1)角色定位。角色原指小说或戏剧中演员所扮演的剧中人物。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员,在不同群体中扮演不同角色。协调、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的关键在于对自己所处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便于采取不同的措施。(2)移情体验。通俗地说,移情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以达到与他人相通的情感。移情体验是个体通过移情对移情对象产生新的认识和情感。

第二篇:教师职业能力

教师职业能力

1.教师职业是指在学校中以教育学生为主要职责的人的工作。2.教师职业的性质:首先教师职业是以培养人服务于社会为宗旨。其次教师的培养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训练,专业训练是他的一个基础内容。再次,教师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有一定的自主权。最后,教师要有自己的专业团队。

3.教师职业能力: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在实践中形成并发展的,直接影响教师教育活动成效和质量,使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能力。

4.教师职业能力的特征:实践性,稳定性,发展性,差异性。5.教师职业能力的功能:一.完善个人修养。二.提高职业威望三.增强职业信心。四.提高工作效率。五.保证工作质量

6.中外教师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的研究有哪些代表性观点? 国外代表性观点认为,在职业发展中,教师所关注的事物依照一定的顺序变换选择,呈现为教学前关注,早期生存关注,教学情境关注,对学生关注四个阶段。国内研究来看,教师在职业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要经历:1.角色适应阶段2.主要发展阶段3..最佳创造阶段另一种观点1.形成期2.发展期3.成熟期

7.教师职业能力形成与发展的环节:学习—观察—模仿—实践—反思—革新—再实践

8.影响教师职业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一.个人因素的问题意识,知识修养,实践经验,反思习惯二.外部条件中的评价机制.学校管理制度.教师培训,交流合作与专家支持等因素的 9.教师职业能力考核的目的何在?

首先通过教师职业能力考核来说明应考人员具备了做教师工作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其次,对用人单位来说,教师职业能力考核宜作为早期筛选测验来使用。再次,此种考核具有较强的客观性,有利于打破选人的人情阻力,抵制不正之风。最后,教师职业能力考核是在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指导下,由教育有关部门组织教育专家精心研制。

10教师职业能力考核的目的何在?

教师职业能力考核的目的是为了选拔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优秀人才,考核分普通面试,笔试,情境测试三部分,从不同角度角度考察教师的素质,不同部分有不同的功能。10.小学教师应具备哪些刚面的职业能力?

一.教师完成教育工作任务的能力1教学能力2.德育能力3.管理能力4.教育科学研究能力二教师一般性职业能力1.信息能力2.语言能力3.交往能力4.教育机智5.角色认知能力6.自我能力提高能力 11.幼儿园教师应具备哪方面的职业能力?

一.幼儿教师完成教育工作任务的能力1.教育能力2.教育科学研究能力二.幼儿园教师一般职业能力1.信息能力2.教育机智3.角色认知能力4.心理调适能力

12.教学认知能力: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信息的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的能力。13.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将规划教学系统的各种资源和条件,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佳教学程序和教学策略,帮助学习者达成预期目标设计策划的能力。

14.小结能力:是教师在一个教学内容结束或课堂教学任务终了阶段,通过重复强调,归纳总结实践活动等方式回顾概括所讲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的教学行为。15.教学评价能力:是一种在收集必要信息的基础上依据上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学系统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16.设计教学目标从哪些方面着手?

1.钻研教学大纲,分析教材内容2.确定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和发展水平3.确定目标分类4.准确表达教学目标 17.如何理解课程概念?

课程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的所有经验,更强调课程的动态性与过程性。18.如何才能具备了解教育对象的能力?

备课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自己的教学对象,了解他们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最后达到全班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和发展目的。19.如何分析处理教材?

教师分析和处理教材,不是为了自己增长知识,而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需要通过钻研教材,掌握教材所要求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20.教学设计方案的能力包括哪几方面? 1.确定教学目标2.设计教学活动3.预测学生行为4.准备教学媒体5.分配教学时间 21.常见的教学模式有哪些?

一.讲解接受模式二.探究—发现模式三.介于讲解接受模式与探究—发现模式之间的教学模式。22.突出教学重点的方法有哪些?

1.明确重点问题,引起学生重视2.讲解重点问题,要做好充分准备3.巩固重点问题,做好必要的练习4.处理好重点问题和非重点问题的关系

23.突破教材难点的方法有哪些?

1.缺乏基础知识造成的难点2.由于知识抽象造成的难点3.对新知识过于生疏造成的难点4.其他情况造成的难点 24.要想更好的导入新课,必须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

一.集中学生的注意二.引起学生的兴趣三.激发学生的思维四.明确教学目的五.自然进入新课 25.讲解的结构有哪些? 一.引入二.展开三.结束 26.提问有那几阶段?

1.引起关注2.陈述问题3.教师启发4.教师评价

27.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时,应该注意哪几个方面? 1.启发引导的多样性2.启发引导的时效性3.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启发引导4.启发引导要恰如其分5.启发引导要充分信任学生 28.一个好的板书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板书设计要有计划性2.板书设计要精练完整3.板书设计要直观具有启发性4.板书设计要巧妙美观 29.课堂小结能力的要求有哪些?

1.小结要自然妥帖2.小结要首尾照应3.小结要紧扣中心4.小结要内外沟通

30.在教学评价中,日常考察的形式主要有哪些? 1.口头提问2.批改作业3.小测验

31.德育能力: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能力。

32.第一印象:是指教师对学生最初的认识和感受,也称最初印象心理学称“首因效应”

33.现象一本质法:这种方法就是直接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表现,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对学生有较客观的评价

34.效应—本体法:这种方法就是分析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开始,抓住事物变化后产生的效应,由认识事物变化后所产生的效应来认识事物的本体。

35.说服教育: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提高思想道德认识的一种方法。

36.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优良品质,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

37.情感陶冶法:是通过教师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及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感化和熏陶,从而使他们的道德情感和性格逐渐完善的一种方法。

38.实际锻炼法: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方法。39.自我教育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的任务,进行自觉地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

40.心理定势: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的时间内所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趋势。

41.你认为教师的德育能力应由哪几部分构成?

了解学生的能力,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能力。42.教师对学生的偏见要克服哪些偏见

1.消除以第一印象2.克服心理定势3.驱除晕轮效应4.力戒近因效应 43.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领会思想道德教育的常用方法2.明确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目标3.掌握思想道德教育的常用方法4.坚持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以人为本 44.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说服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情感陶冶法4.实际锻炼法5.品德评价法 45.教师在进行情感陶冶教育时应注意什么?

1.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2.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3.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活动。46.教师如何知道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1.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与动机2.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习惯3.帮助学生掌握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

47.你认识实际锻炼的方法有哪些?1.学习活动的实践2.完成具体任务的实践3.执行制度的实践

48.品德评价法有哪几种方式?1.奖励2.惩罚3.操行评定 49.你认为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1.了解学生心理现状2.熟悉小学生心理常见心理异常症状3.经常倾听学生的心声4.掌握一些心理疏导的技术

50.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1.了解和研究班集体2.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

51.小学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能力三.因材施教重视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四.营造轻松自由的班级环境。

52.确立班集体目标有哪些基本要求?1.体现时代精神2.有明确的导向性3.注意目标的层次性 53.建立班委会应遵循哪些原则?

1.民主性原则2.用其所场原则3.教育与锻炼相结合的原则4.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54.教师要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需要做好哪几项工作?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认识2.抓好常规训练,严格行为规范 3.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4.奖惩分明重视榜样作用。55.转换边缘生,教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1.以爱动其心2.以理服其人3.以智导其行。56.在班级环境建设中,要求教师做到那几点? 1.布置好班级2.办好板报3.建好图书角 57.组织开展主题活动要求教师做到哪些方面?

一.主题设计要精心二.主题要有指向性三.主题要有趣味性四.主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五.主题要鲜明的时代性 58.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

一.要做好计划明确活动目的。二.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三活动设计要富有吸引力。四.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各项活动 59.小学教师应具备课堂管理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1.课堂秩序管理能力2.个别问题学生的处理能力,教师可以采取转移注意,行为替换,及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方法3.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及时调整教学秩序的能力4.利用教学反馈信息组织教学的能力。60.制定研究方案:所谓制定研究方案是指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是开始进行课题研究工作的思想和框架。

61.调查研究法:就是直接找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谈话,从而手机材料的一种方法。

62.实验研究法:就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计划,在控制条件情况下,对教育对象事假可以操纵的教育影响,然后观察变化。63.行动研究:由社会情况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论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被禁搞得理解多进行的反思性研究。

64.选择课题的原则有哪些?

1.价值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新颖性原则4.实用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 65.实施研究方案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1.控制研究工作进程2.收集与整理资料3.写作论文或报告.66.调差研究法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1.1.确定课题制定计划2.实施调查,落实计划3.分析整理资料完整4.撰写报告.67.实验研究法的类型有哪些?

1.从性质上可分为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2.从实验设计上可分为,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循环实验法。68.实验研究法的具体步骤与要求是怎样的?

1.设计实验组2.培训实验人员3.前测与后测4.加强教育实验的控制实验研究法的步骤:1.选定课题2.形成假说3.设计实验方法4.实施实验方案

第三篇:教师职业能力

《教育职业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第一章

1.试题:教师以顺利地乃至完美地完成教育任务为特征的职业活动能力称为()A·教师职业能力B.教育艺术C.教师专业能力D.教师职业技能 答案:A.教师职业能力(P1)2.试题:教师职业能力最基本的特征()A.稳定性B.发展性C.实践性D.差异性 答案:c.实践性(P4)3.试题:人类运用语言、符号、规则、模型怒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知识修养、专业能力的内在表现,这种能力加涅称之为()A.认知策略B.动作技能c.言语能力D.智慧技能 答案:D.智慧技能(P11)4.试题:.加德纳把人的智能分为()A.六种B.七种c.八种D.九种 答案:D.九种(P12)’ 5.试题:以教师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心境状态特征来划分教师职业能力发展过程的理论,称为()A·关注论B_角色认知论c.心境论D.典型行为论 答案:c.心境论(P1 5)6.试题:教师对各教学要素领会、分析、判断的能力,属于()A·教学认知能力B.教学设计能力c.教学实施能力D.教学反思能力 答案:A.(P2 3)7.试题:学生的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注意≯想像、情绪、情感与意志等属于学生的()A·学生的个性心理B.学生的心理素质c.学生的心一埋过程D.学生的心理特征 答案:C(P29)8.试题:教学设计的第一个步骤是()A·了解学生B.教学目标设计c.分析教学内容D.编写教案

9·试题: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措施属于()A·教学设计B.教学原则c.教学策略D.教学方法 答案:C.教学策略(P34)10.试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管理课堂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达到课堂教学的预定目标的能力,称为()A·教学能力B.教学管理能力c.教学调控能力D.教学实施能力 答案:C. 11.试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称为()A.课堂教学纪律.学生行为守则c.课堂教学常规.学生行为规范 答案:C. 12.试题:教师对自己的教学价值观进行反思,属于()A.任务指向型教育反思 B。自我指向型教学反思 c.内向型教学反思 D.外向型教学反思 答案:B.自我指向型教学反思(P40)13.试题: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反恩,属于()A.任务指向型教学反思B.自我指向型教学反思C.内向型教学反思D.外向型教学反恩 答案:A.任务指向型教学反思(P41)1 4.试题:教师写教学反思日记,属于哪种反思方式()A.内部自我对话式B.外显自我对话式C.同事讨论式D.行动研究式 答案:B.外显自我对话式(P41)第三章 5.试题:认为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品行也一定不错,这属于对学生评价时出现认知偏差的()A.首因效应B.心理定势c.晕轮效应D.近因效应 答案:C.晕轮效应(P55)16.试题:教师因学生最近的一次不良行为而否定其以前的表现,这属于对学生评价时出现认知偏差的

A.首因效应B.心理定势c.晕轮效应D.近因效应 答案:D.近因效应(P55)1 7.试题:利用某些材料,如一些模糊的人形,或让学生自己作画,或让学生根据给出的一个场景讲故事等,让学生在不受限制、毫无警惕和防卫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态度反映 出来,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品质作出评价的方法,属于()A.量表测定法B.自由反应法c.投射调查法D.模拟自然刺激法 答案:c.投射调查法(P57)18.试题: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表现,进而对学生心理品质作出评价的方法,属于()A.现象一本质法B.效应一本体法c.观察法D.刺激一反应法 答案:A.现象一本质法(P57)19.试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提高思想道德认识,这种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称为()A.榜样示范法B.自我教育法C.说服教育法D.情感陶冶法 答案:C.说服教育法(P60)第四章

20.试题:教师在新课程讲授后,根据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具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面向全体学生所 做的辅导,这属于()A.单元辅导B.反馈辅导c.自学辅导D.考试辅导 答案:B.反馈辅导(P78)21.试题:按照国家规定,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应该不少于()A.1次B.2次C.3次D.4次 答案:B.2次(P82)22.试题:中等学校中所谓的“一课”、“三操”、“两活动”中的“活动”,除了课外体育活动之外,还有()A.综合实践活动B.小组活动c.体育竞赛活动D.体育达标活动 答案:c.体育竞赛活动(P82)23.试题:中学生比较合理的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一般不超过()A.8小时B.9小时C.10小时D.12小时 答案:A.8小时(P83)24.试题:学校应该控制学生的课外课业负担,一般来讲,学生每天的课外作业量不应该超过()A.30分钟B.50分钟c.60—120分钟 D.140分钟 答案:60-120分钟(P84)25.试题: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是:具有()A.好的班主任B.良好的班干部C.良好的班风D.良好的班级纪律 答案:C.良好的班风(P93)26.试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属于()A.教育基本法B.教育部门法c.综合教育法D.单行教育法 答案:B.教育部门法(P95)第五章

27.试题:现代教育科研产生的标志性人物之一是()A.比奈B.拉伊C.艾宾浩斯D.霍尔 答案:B.拉伊(P103)28.试题:2 0世纪初,我国出版的教育研究类杂志之一是()A.教育研究B.教育探索c.教育杂志D.教育科学 答案:c.教育杂志(Pl 04)29.试题:20世纪50年代之前,我国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等教育家是()A.蔡元培B.俞子夷C.陈鹤琴D.廖世承 答案:D.廖世承(P1 04)30.试题:20世纪50年代之前,我国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社会教育家是()A.陶行知B.俞子夷c.陈鹤琴D.廖世承 答案:A.陶行知(P104)31.试题:教师科研选择课题的根本标准是()A.创新性B.推动教师的工作C.促进学生的发展D.解决问题 答案:B.推动教师的工作(P1 08)32.试题:通过感官感知对象收集资料的方法,属于()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历史法 答案:A.观察法(P118)33.试题:事先构造好观察的项目体系,对每一个观察项目做出明确定义,可以将所记录的资料转化为 数据,这类观察记录方法称为()A.轶事记录 B.频率记录法c.结构性记录法D.非结构性记录法 答案:C.结构性记录法(P11 8)34.试题:下列那部作品使用了观察的非结构性记录方法()A.一个父亲的日记B.大教学论c.理想国D.教育漫话 答案:A.一个父亲的日记(P119)35.试题:通过特定的操作设计检验某种设想的实践效果的方法,称为()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历史法 答案:c.实验法(P1 20)36.试题:对教育的历史文献、历史遗存所作的发现、整理、考订、诠释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教育发展的

状态及趋势所作的阐述方法,称为()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历史法 答案:D.历史法(P122)37.试题:行动研究这种提法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使用该词的是()A.勒温B.科利尔c.伊利奥特D.杜威 答案:B.科利尔(P124)38.试题:以实践中的实践者为研究的主体,以实践者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在实践中并为了实 践所作的研究工作,称为()A.观察研究B.调查研究c。实验研究D.行动研究 答案:D.行动研究(P124)第六章

39.试题:教科书上的文字属于()A.内部信息B.自然信息C.人工信息D.冗余信息 答案:C.人工信息(P1 29)40.试题:教师讲课时,窗外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对于学生理解教师的语言来说,属于()A.有用信息B.干扰信息C.外部信息D.冗余信息 答案:D.冗余信息(Pl 30)41.试题:能够从众多的信息集合中寻找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属于()A.信息分析能力B.信息检索能力c.信息收集能力D.信息识别能力 答案:B.信息检索能力(P134)42.试题:《教育文摘》属于哪类文献()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原始文献 答案:B.二次文献(P1 36)43.试题:教师能够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卷面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学生的成绩分不状态、学 生对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情况。这种能力属于()A.信息分类能力B.信息编辑加工能力c.信息统计与分析能力D.信息重组能力 答案:C.(P144)第七章

44.试题:教师使用普通话进行授课,这体现了教师语言的特征之一是()A.科学性B.规范性c.教育性D.启发性 答案:B.规范性(P1 5 3)45.试题:要想“道得人人意中语”,就须“求知遍古今”,这说明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必须()A.提高思想修养B.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c.提高知识修养D.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

答案:c.提高知识修养(P95)46.试题:教师向学生呈现公式、原理、图表进行教学,这是用了()A.书面语言B..口头语言c.身体语言D.有声语言 答案:A.书面语言(P1 58)47.试题:某位教师在学生的作品中得到意想不到的发现,便写上“棒极了!”的评语,这种评语属于()A.欣赏性评语B.指导型评语C.交流型评语D.肯定性评语 答案:D.肯定性评语(P160)48.试题:上课铃响,教师进入教室在讲台上站定,用目光扫视一下全班学生,使得学生安静下来,这

主要是运用了()A.手势语言B.体态语言C.表情语言D.口头语言 答案:C.表情语言(P1 65)49.试题:一般来讲,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手势语言时,如果表示否定、厌恶的态度,则手势一般定位在身体的()A.肩部以上B.肩部和腰部之间c.腰部D.腰部以下 答案:c.腰部(P167)50.试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表明态度的非语言的特定身体姿势,称为()A.手势语言B。体态语言c.表情语言D.口头语言 答案:B.体态语言(P167)51.试题:一般来讲,教师和学生进行个别交谈时,合理的距离应为()A.0.5米以内B.0.5-1.3米C.1.3-2.0米D.2.0—2.5米 答案:B.0.5一1.3米(P168)第八章

52.试题:教师根据交往的情境和交往对象的变化,能够适时地调整自己的交往方式、交往策略,这种 能力属于()A.认知能力B.表达能力c.协调能力D.反恩能力 答案:C.协调能力(P176)53.试题:教师与其所在的教研组其他教师之间进行的教研活动,属于()A.与正式群体的交往B.与非正式群体的交往c.公共的交往D.私人的交往 答案:A.(P184)54.试题:班主任教师与科任教师,共同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状况,交流彼此在教育中遇到的共

性问题,这属于教师与普通教师交往能力的()A.相互理解能力B.相互合作能力c.相互学习能力D.相互支持能力 答案:B.相互合作能力(P186)55.试题:教师与学生家长协商教育学生的方法时,提醒家长不要过分溺爱孩子,要培养孩子的抗挫折

能力与独立能力,一般来讲,这种交往策略适用于()A.权威型家长B.溺爱型家长c.粗暴型家长D.放纵型家长 答案:B.溺爱型家长(P192)第九章

56.试题:教师面对特定的学生行为或特定的事件,通过敏锐地观察,准确地把握行为和事件的实质

果断、迅速地做出决策并付诸实施的能力,称为()A.教育艺术B.教育智慧C.教育技巧D.教育机智 答案:D.教育机智(P201)57.试题:教师教育机智形成的基础是()A.观察B.理解c.决策D.实施 答案:A.观察(P202)58.试题:由于连日大雨,造成学校校舍倒塌,这属于()A.教学疑难问题B.课堂偶发事件C.非主体突发事件D.教师自身失误 答案:C.(P208)第十章

59.试题:社会对教师的行为所赋予的期望或规范要求,反映了社会对教师责任的期待,这就是()A.教师期望B.教师职业C.教师角色D.教师规范 答案:c.教师角色(P220)60.试题:教师在意识水平上对其所应表现的行为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表现出的认识和理解能力,称为()A.教师职业意识能力B.教师角色认知能力C.教师自我认知能力D.教师角色意识能力 答案:B.教师角色认知能力(P221)61.试题:教师具有多重角色,人们也用不同的比喻来反映教师不同的角色,其中反映教师对学生身心

成长发挥重要作用的比喻是()A.人类灵魂的工程师B.园丁C.镜子D.法官 答案:A.人类灵魂的工程师(P222)62.试题:依据认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师的角色定位为()A.知识的传授者B.知识的管理者c.学生发展的促进者D.社会文化的代表者 答案:C(P23 3)第十一章

63.试题:“急中生智”、“狗急跳墙”等人在特定状态下的反应属于()A.防卫B.紧张c.转移D.应激 答案:D.应激(P241)64.试题:教师总是感到难以完成任务,做事必须反复检查,总是犹豫不决,这种现象属于哪种类型的负性情绪情感()A.强迫B.焦虑C.抑郁D.恐怖 答案:A.强迫(P247)65.试题:教师总是心境低落,甚至有自杀的想法,这种症状一般是那种类型的负性情绪情感()A.强迫B.焦虑c.抑郁D.恐怖 答案:C.抑郁(P247)66.试题:一位中学教师因工作压力过大而精神压抑,于是他通过外出旅游来缓解自身的压力,这属于

心理调试中的哪种方法()A.森田疗法B.情绪宣泄法c.认知疗法D.淡化与转移法 答案:A.森田疗法(P249)67.试题: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别关注,这属于人格障碍的哪种类型()A.自恋型人格B.回避型人格C.依赖型人格D.偏执型人格 答案:A.自恋型人格(P261)第十二章

68.试题: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恩想、业务、人格等方面不断趋于发展和完善的能力,这种能力称为()A.教学能力B.信息能力c.科研能力D.自我提高能力 答案:D.自我提高能力(P271)69.试题:教师自我提高能力的核心是()A.学习能力B.教学创新能力c.教育研究能力D.与人合作的能力 答案:A.学习能力(P271)

二、多选题: 第一章

1.试题:教师职业能力的特征有()A.稳定性B.发展性C.实践性D.差异性E.认知性 答案:ABCD(P3-5)2.试题:教师职业的功能主要包括()A.完善个人修养B.提高职业威望C.增强职业信心D.提高工作效率E.保证教育质量 答案:ABCDE(P6—8)3.试题:中等学校教师完成教育工作任务能力包括()A.教学能力B.教育能力c.管理能力D.组织能力E.科研能力 答案:ABCE(P1 0)4。试题:加涅依据学习结果把能力分为()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认知策略D.动作技能E.态度 答案:ABCDE(P11)5. 试题:按照关注论的观点,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A.关注他人阶段B.关注自己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社会阶段E.关注教学阶段 答案:ABCE(P14)6. 试题:按照角色认知论,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A.角色感性认知阶段B.角色理性认知阶段C.角色自我中心认知阶段 D.角色比较认知阶段E.群体角色认知阶段 答案:ACDE(P15)第二章

7. 试题:教学能力包括哪些方面()A.教学认知能力B.教学设计能力C.教学实施能力D.教学反恩能力E.组织研究性教学能力 答案:ABCDE(P22)8. 试题:教学认知能力主要表现为()A.领会课程标准能力B。分析教材能力c.了解学生能力D.评价学生能力E.加工教学内容能力 答案:ABC(P23)9. 试题:教学设计能力主要包括()A.教学方法设计能力B.教学目标设计能力C.教学内容整合能力 D.教学策略设计能力E.编写教案能力 答案:BCDE(P24)10.试题:教学实施能力主要包括()A.课堂组织能力B.课堂监控能力C.实施教案能力D.教学应变能力E.教学艺术能力 答案:BCD(P24)11.试题:教学反恩能力主要包括()A.对教学活动的反思能力B.对学生学习的反思能力c.对教学成效的反恩能力D.对教师自我心理因素的反思能力E.对教学策略的反思能力 答案:AD(P24)12.试题:我国的课程目标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规定()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态度情感与价值观3.记忆与理解E.领会与应用 答案:ABC(P25)13.试题:教师分析教材能力主要包括()A.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B.正确理解教材的特点C.分析教材内容的结构 D.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E.深入分析教材内容 答案:BE(P26—27)14.试题:教师了解学生,主要要了解学生的哪些情况()A.个性特征B.心理素质C.道德素质D.学习能力E.身体状况 答案:ABCDE(P28)15.试题:教学内容整合的表现主要包括()A.分析教学内容B.教学内容心理学化c.教学内容教育学化 D.肢解、重组教学内容E.教学内容具体化 答案:BD(P34)16.试题:教学策略设计的依据主要包括()A.教师B.教学目标c.学生D.教学环境E.教学媒体 答案:BCE(P35)17.试题:编写教案的基本原则有()A.科学性B。实用性C.针对性D.创造性E.总结性 答案:ABCDE(P36—37)第三章

18.试题:认知偏差导致对学生评价的不客观、不公正,其比较突出的表现主要有()A.第一印象B.心理定势c.晕轮效应D.近因效应E.个人偏好 答案:ABCD(P54—55)19.试题:对学生的心理品质进行评价,可以选择的方法主要有()A.现象一本质法B.刺激一反应法C.效应一本体法D.语言一行为法E.测验一调查法 答案:ABC(P56—57)20.试题:通过提供系统的刺激,从而对学生心理品质进行评价,可以采用的具体方法有()A.量表测定法B.突然刺激法C.自然模拟法D.投射调查法E.自由反应法 答案:ADE(P56—57)21.试题:教师常用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有()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实际锻炼法E.品德评价法 答案:ABCDE(P60—65)22.试题:以语言文字说服的方法进行恩想道德教育,采用的具体方式有()A.讲解B.报告c.谈话D.讨论E.指导阅读 答案:ABCDE(P60)23.试题:使用情感陶冶法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是()A.欣赏性B.非强制性C.愉悦性D.隐蔽性E.无意识性 答案:BCDE(P62)24.试题:使用实际锻炼法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方式可以有()A.学习活动的实践B.课外活动的实践C.完成具体任务的实践 D.执行制度的实践E.执行学校规范的实践 答案:ACD(P63)25.试题:使用品德评价法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方式可以有()A.纪律处分B.公开表扬c.奖励D.惩罚E.操行评定 答案:CDE(P64—65)26.试题:自我教育是一个连续、动态、发展、前进的过程,一般经历的阶段有()A.自我认识B.自我评价C.自我控制D.自我驱动E.自我发展 答案:ACDE(P65)第四章

27.试题:教师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包括()A.组织上课的能力B.维持课堂纪律的能力C.组织课堂发言和课堂练习的能力D.组织课堂分组活动的能力E.组织课堂表演、演讲和实验 答案:ABCDE(P76—78)28.试题:课堂集体辅导的形式有()A.反馈辅导B.单元辅导c.考试辅导D.自学辅导E.个别辅导 答篥:ABCD(P78—79)29.试题:我国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法律依据主要有()A.《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B.《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C.《学校体育工作条例》D.〈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试行办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答案:ABCD(P81—82)30.试题:实践中,学校的卫生工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A.教学卫生B.体育卫生c.劳动卫生D.心理卫生E.生活卫生 答案:ABCDE(P84—85)31.试题: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的内容主要来源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E.中小学生守则 答案:DE(P88)32.试题: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教师需要具备()A.建立班集体领导核心的能力B.培养良好的班集体的能力c.解决学生个别问题的能力D.协调校内关系、学生家庭及所在社区的关系E.正确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答案:ABCDE(P92—94)第五章

33.试题:文献资料检索的知识包括()A.检索的途径B.资料的类型C.检索的目标D.检索的方法E.检索的工具 答案:ABI)E(Pll0)34.试题:教师进行科研时,实施研究计划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A.确定课题B.控制研究工作进程C.收集资料D.整理与分析资料E.写作研究报告与论文 答案:BCDE(P115—116)35.试题:下列哪些方法属于观察的非结构性记录法()A.等级记录B.频率记录C.连续记录D.符号记录E.音像记录 答案:ABCD(P119)36.试题:观察法的实施阶段要做哪些工作()A.确定课题B.进入现场C.进行观察D.交谈E.记录 答案:BCDE(P11 9)37.试题:下列哪些方法属于调查法()A.观察法B.问卷法c.访谈法D.实验法E.历史法 答案:BC(P11 9)38.试题:一份结构完整的问卷应该包括()A.题目B.致答卷者C.指导语D.正文E.结束语 答案:ABCDE(P120)39.试题:实验研究报告的组成大体有()A.问题B.假设C.方法D.数据分析E.结论 答案:ACDE(P122)第六章

40.试题:按照信息对人们的意义来分类,信息可以分为()A.外部信息B.内部信息C.有用信息D.干扰信息E.冗余信息 答案:CDE(P1 30)41.试题:中等学校教师的信息能力应侧重于()A.信息获取能力B.信息理解能力C.信息分析能力D.信息处理能力E.信息传递能力 答案:ABDE(P132)42.试题:教师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主要有()A.学生B.教师C.资料室D.图书馆E.互联网 答案:ABCDE(P1 33)43.试题:现时代的教材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包括()A.图书教材B.教科书教材C.视听教材D.现实教材E.电子教材 答案:ABCDE(P142)44.试题:信息处理能力包括()A.信息分类能力B.信息编辑加工能力C.信息统计与分析能力 D.信息重组能力E.信息存取能力 答案:ABCDE(P1 44)45.试题:教育口语使教师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谈话,包括()A.劝导语B.表扬语c.批评语D.激励语E.命令语 答案:ABCD(P145)46.试题:教学口语使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用语,包括()A.导入语B.讲授语C.提示语D.提问语E.总结语 答案:ABDE(P1 45)第七章

47.试题:教师的语言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与其他职业语言相比,具有的特征是()A.科学性B.规范性C.教育性O.启发性E.审美性 答案:ABCDE(P1 5 3—1 54)48.试题:教师语言能力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A.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B.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C.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D.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E.影响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 答案:BDE(P1 55—1 56)49.试题:教师语言对学生知识掌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学生知识掌握的()A.生动度B.准确度C.清晰度O.丰富度E.流畅度 答案:ABC(P1 55)50.试题:教师语言对学生能力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学生的()A.表达能力B.批判能力c.思维能力O.理解能力E.审美能力 答案:ACE(P155—1 56)51.试题:教师在运用口头语言进行教学时,应该注意()A.准确规范B.通俗易懂C.清晰简明D.具有逻辑性和针对性E.合理的语调语速和节奏 52.试题: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沉默,其可以发挥的功能有()A.信号功能B.评价功能c.教育功能D.遏制功能E.抗议功能 答案:ABCD(P17 O一171)第八章

53.试题: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主要包括()A.认知能力B.表达能力C.协调能力D.反思能力E.实践能力 答案:ABCD(P176)54.试题: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能力包括()A.理解能力B.交往认知能力c。移情能力D.语言表达能力E.协调能力 答案:BCDE(P181)55.试题:提高教师与学生交往能力的原则有()A.平等B.尊重c.关注D.理解E.信任 答案:BCE(P182—183> 56.试题:教师与普通教师之间的交往能力包括()A.相互理解能力B.相互竞争能力c.相互学习能力D.相互支持能力E.相互合作能力 答案:ACDE(P185-186)57.试题:教师要取得领导的信任,需要具备的品质与能力有()A.高尚的道德品质B.良好的沟通能力C.出色的工作能力D.绝对的服从能力E.无私的奉献能力 答案:ABC(P1 88)58.试题:提高教师与学校领导交往能力的原则有()A.服从领导分配B.支持领导工作C.加旺相互沟通D.建立合作关系E.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 答案:ABCDE(P1 88—189)第九章

59.试题: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机智通常表现在()A.处理教学疑难问题的机智B.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机智C.处理非主体突发事件的机智D.处理自身失误的机智E.处理意外事件的机智 答案:ABCD(P206)60.试题:教育机智包括一些基本的因素,这些因素是()A.观察B.理解c.决策D.设计E.实施 答案:ABCE(P201)61.试题:教师教育机智的外在表现和发挥作用的必要途径是()A.观察B.理解c.决策D.设计E.实施 答案:CE(P2 02)62.试题:教育机智一般具有以下特征()A.学识的渊博性B.事件的偶发性c.行为的果断性D.方法的得'-3性E.决策的迅捷性 答案:BCD(P203—204)63.试题:教师形成教育机智的条件有()A.有充分的自信心B.有强烈的责任感C.要了解学生D.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E.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64.试题:道德教育中的教育机智是一种随机性智慧,以下哪些属于它的表现()A.提示B.发挥c.渗透D.替换E.评价 答案:ABCDE(P21 0—211)第十章

65.试题:传统教学环境与现代教学环境的区别主要有()A.教师中心一一学生中心B.独立学习一一合作学习c.单一媒体一多媒体

D.单向发展一一多方面发展 E.接受学习一一探究式学习答案:ABCDE(P235)66.试题:以下可以被认为是教师角色的有()A.人类文化的传递者B.学生灵魂的塑造者c.专业人员与教育家D.人际关系的协调者E.学生学业的评价者 答案:ABODE(P222—228)第十一章

67.试题:教师应激反应综合症的前期现象都有()A.长期持续的疲劳感B.四肢乏力C.记忆力减退D.经常性失眠E.经常沉默不语 答案:ABCD(P242)68.试题:教师经常体验到的负性情绪情感主要有()A.抑郁B.焦虑C.内疚D.愤怒E.嫉妒 答案:ABCDE(P245)69.试题:负性情绪外化为特征性的行为方式有()A.固执B.退化C.头痛D.自我惩罚E.攻击 答案:ABDE(P246)70.试题:负性情绪躯体化的表现形式有()A.耻辱B.头痛恶心C.胃痛腹泻D.心神不宁E.手脚发麻 答案:BCE(P245)71.试题:中等学校教师常见的负性情绪情感的类型有()A.强迫B.愤怒C焦虑.D.抑郁E.恐怖 答案:ACDE(P245)72.试题:教师由于焦虑所产生的症状有()A.惊慌B.神经衰弱C.血糖升高D.植物性神经失调E.紧张不安 答案:ABCDE(P246)73.试题:教师提高工作中的心理调适能力的方法主要有()A.逃避现实法B.移情理解法C.森田疗法D.淡化与转移法E.认知疗法 答案:CDE(P249—251)74.试题:采用情绪宣泄的方法来进行心理调适的具体做法有()A.顺其自然B.倾诉c.洗衣服D.唱歌E.大声叫喊 答案:BDE(P245)75.试题: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有()A.具有强烈的自信心B.和谐的人际关系C.具有强烈的成功动机D.有效发挥个人的潜能E.宁静的心境 答案:BDE(P245)76.试题:教师中最为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是()A.自恋型人格B.回避型人格C.依赖型人格D。偏执型人格E.癫狂型人格 答案:AD(P262)77.试题:教师要养成优秀的性格,要注意哪些方面()A.自律B.自尊C.自信D.负责E.克制 答案:ABCDE(P264—265)第十二章

78.试题:教师自我提高能力主要包括()A.学习能力B·教学创新能力C.教育研究能力D.撰写教育论文的能力E.与人合作的能力 答案:ABCDE(P271)79.试题: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A: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B.进行研究的能力c.优化教学过程的能力D.评价学生的能力E.更新教材的能力 答案:ACE(P279—281)80.试题:教师在工作中主要的合作关系有()A.与领导的合作B.与同事的合作C.与家长的合作D.与学生的合作E.与社会的合作 答案:BCD(P282)

三、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10分)第一章

1、简述教师职业能力的功能

答案:完善个人修养(1分)提高职业威望(1分)增强职业信心(1分)提高工作效率(1分)保证教育质量(1分)(P6—8)2.试题:中等学校教师一般性职业能力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案: 信息能力(0.5分)语言能力(0.5分)交际能力(1分)角色认知能力(1分)心理调适能办(1分)自我提高能力((P10)第二章

4.试题:简述五种教学能力之间的关系。

答案:彼此不是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1分)教学认知能力是基础,直接影响教学设计的质量;(1分)教学设计能力和实施能力则是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能力;(1分)教学反思能力贯穿教学过程始终,与其他教学能力密切相关,而其他教学能力则往往通过教学反思能力实现;(1分)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是针对新课改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而提出,是中等学校教师应具有的一种教学能力。(1分)(P24)5. 试题:领会课程标准的能力具体体现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案:理解课程性质及课程基本理念;(2分)理解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1分)掌握内容标准;(1分)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1分)(P25-26)6. 试题:教师在进行课堂调控时,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案:

建立课堂教学常规,规范学生行为;(1分)根据学生特点,及时调整教学;(1分)运用注意规律调控教学;(1分)运用语言艺术调控教学;(1分)利用擞学反馈信息调控教学。(1分)(P38)第三章

7. 试题:简述中学德育工作基本任务的内容。

答案: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2.5分)在各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成长为共产主义者。(2.5分)(P50)8.试题:教师使用榜样示范法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树立的榜样要有时代感、真实感和可接受性;(2分)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榜样人物的精神实质,不要简单模仿;(2分)调动学生学习榜样的积极性、主动性。(1分)(P62)9.试题:教师使用实际锻炼法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要与说服教育等其他方法相结合;(2分)教师要严格要求及时督促检查;(2分)及时强化。(1分)(P64)10.试题:简述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规定心理健康的总目标的内容。

答案: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1分)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1分)培养学生乐观、(1分)向上的心理品质,(1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1分)(P69)第四章

11.试题:组织学生体育活动的原则有哪些? 答案:全面发展原则;(2分)增进健康原则;(1分)全员参加原则;(1分)因入制宜原则。(1分)(P82)1 2.试题:中学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案: 检测学生健康状况;(1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2分)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1分)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1分)(P83)第五章

13.试题:教师科研的特殊性体现在哪里? 答案:教师以科学工作者的态度对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1分)用科学研究的程序、方法去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1分)以改进工作效果为目的,将教育工作与科研工作结合为一体;(1分)强调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问的研究合作;(1分)强调教师科研是教师成才之路。(1分)(P102-103)14.试题:简述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道德规范的内容。答案:学生的身心和利益不受损害;(2分)尊重学生的权益;(1分)尊重学生的名誉权;(1分)应该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训练。(1分)(P105—106)15.试题:简述历史研究要遵循的原则。

答案:历史客观性原则;(2分)历史整体性原则;(1分)史论结合原则;(1分)批判继承原则。(1分)(P122)第六章

16.试题: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需要获取的信息主要包括哪三类? 答案:关于学生各方面的信息;(2分)学科专业方面的信息;2分)教育专业方面的信息。(1分)(P130)17.试题:教师的信息传递能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利用口头语言传递信息的能力;(2分)利用书面语言传递信息的能力;(1分)利用形体语言传递信息的能力;(1分)利用教学媒体传递信息的能力。(P145-147)第七章

18.试题:教师使用书面语言的要求有哪些? 答案:注意遣词造句和修辞;(1。5分)注意字迹正确、规范(1。5分)注意板书设计(1分)注意评语设计(1分)

19.试题:教师的口头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诠释书面语言;(2分)灵活把握课堂;(2分)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1分)(P161—162)第八章

20.试题:教师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 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2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1分)保持良好的感受和理解能力;(1分)养成良好的谈话习惯。(1分)(P178一179)第九章

21·试题:有利于教师形成教育机智的原则性建议有哪些? 答案: 尊重学生;(0.5分)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0.5分)情绪要稳定;(0.5分)态度要诚恳;(o,5分)语言要含蓄;(0.5分)行动要沉着;(0.5分)方法要恰当;(0.5分)要避免刻意;(O.5分)要避免说教;(0.5分)要适可而止。(O.5分)(P214—217)

第四篇:教师职业能力

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教师职责是指(在学校中以教育学生为主要职责)的人的工作。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而导致(社会分工)的发展,是教师职业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3、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职业具有(专业性)。这是教师职业的基本性质。

4、从事教师工作的人必须具备(比较系统成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

5、教师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有一定的自主权力。

6、能力是指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

7、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在实践中形成并发展的,直接影响教师教育活动成效和质量,使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能力。

8、了解教师职业能力的特征:实践性、稳定性、发展性、差异性。

9、(实践性)是职业能力的最基本的特征。

10、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心理上的动力定型有关。

11、教师职业能力差异是讲(教师个体之间职业能力差异)。

12、从国外研究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在职业发展中,教师所关注的事物是依照 一定的顺序变换选择的,呈现为(教学前关注)、(早期生存关注)、(教学情境关注)、(对学生关注)四个阶段。

13、教师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形成期(1-5)、发展期(5-10)、成熟期(10-15)。

14、教师职业能力形成与发展以概括,即学习—观察—模仿—实践—反思—革新—再实践

15、教师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受(个体因素)和(外部条件)两方面影响的。

16、能够觉察到问题的意识主要来源于(内在的求知动机)。

17、(理论知识修养)却能为教师职业能力形成与发展提供基础。

18、(知识修养)是教师职业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19、虽然丰富的经验并不必然导致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提高,但没有经验的教师其教育实践能力必定不充实。(实践经验)

20、(教育实践)是获得教师职业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21、(教师反思习惯)的养成是教师获得职业能力的保障。

22、初等学校教师职业能力:1.教学能力2.德育能力3.管理能力4.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1.教育能力2.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23、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而(教学认知能力)则是教师所具备的首要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信息的(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的能力。

24、(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25、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6、教学目标的表述一般包括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学生是行为主体。

27、行为条件主要是指对(学生产生学习结果)进行的特定限制。

28、(教材)是教学过程的桥梁和纽带。

29、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将规划教学系统的各种资源和条件,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佳教学程序和教学策略,帮助学习者达到预期目标的设计策划的能力。

30、确定教材重点,首先要(认真研究教材)。

31、(导入新课)是教学全课程的开端,它维系着整个课堂教学的命运,为整个课堂教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32、讲课一般都由(引入)、(展开)、(结束)三个部分组成。

33、学科成就测验也称考试,是最常用的评价学生学业的方法。考试又分为(教师自编测验)与(标准化考试)两种基本类型。

34、德育是学校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总称,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的一些内容也应放到德育中。

35、小学教师的德育能力至少包括:1.了解学生的能力2.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3.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能力4.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能力等。

36、所谓第一印象是指教师对学生最初的认识和感知,也称“最初印象”,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

37、所谓(晕轮效应)是指人对某事或某人好与不好的知觉印象会扩大到其他方面。

38、刺激—反射法分为(系统的刺激)、(突然的刺激)和(模拟自然的刺激)三种类型。

39、投射调查法是通过间接的方法来了解一个人某一事物的态度。

40、评价人的心理品质的基本途径:1.刺激—反射法2.现象—本质法3.效应—本体法

41、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提高思想道德认识的一种方法。

42、语言文字包括讲解、报告、谈话、讨论和辩论、指导阅读等。

43、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优良品质)、(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

44、情感陶冶法是(非强制性)、(愉悦性)、(隐蔽性)、(无意识性)。

45、情感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熏陶)。

46、实际锻炼发的方式很多可分为:1.学习活动的实践2.完成具体任务的实践3.执行制度的实践。

47、品德评价法的三种方式:奖励、惩罚、操行评定。

48、自我教育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方法。

49、自我教育一般经过(自我认识)、(自我驱动)、(自我监控)、(自我发展)四个阶段。

50、自我监控是(自我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和条件。

51、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

52、小学生个性心理缺陷如:偏激、狭隘、嫉妒、神经质、依赖、怯懦、自卑、孤独、猜疑、害羞、虚荣等。

53、自卑就是个体同他人进行比较后,感到自我适应性差,某方面或某几方面不如他人。因而表现出无能、软弱、畏缩甚至灰心等心里不平衡状态。

54、嫉妒心理是由于恐惧、担心他人优于自己或自己不如他时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55、教师做好疏导工作应做到“三到”情到、言到、眼到。

56、小学教师管理能力包含:1.班级管理能力2.活动组织能力3.课堂管理能力。

57、班集体的主人是学生,教师要对其实施教育,就得先了解和研究他们,这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先决条件。

58、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1.了解和研究班集体2.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

59、(班委会)是班主任做好各项工作的得力助手。

60、挑选班干部的原则:1.民主性原则2.用其所长原则(或用其所短)3.教育与锻炼相结合的原则4.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61、舆论,就是群体对客观事实和现象根据是非标准所做出的普遍的意愿和态度。

62、教师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需要做好的工作: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认识2.抓好常规训练,严格行为规范3.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4.奖罚分明,重视榜样作用。

63、班主任应把握每一个细节,从日常学习、生活点滴着手训练,严格要求,教育学生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加强认知、情感与行为习惯的培养。

64、正确舆论形成的先决条件是让每一个班级成员都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和作用。

65、完善的班级制度、严明的纪律是形成正确舆论的保证。

66、班主任要注意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这里着重从类别上分析对优秀生和边缘学生的教育工作。

67、边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1.以爱动其心2.以理服其人3.以智导其行

68、组织主题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69、开展课外、校外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

70、教师对个别问题的处理能力:1.注意力的转移2.行为替换3.教育与惩罚相结合71、课堂上的信息反馈要从四方面入手:1.对原有知识的反馈2.对新知识理解的反馈3.新知识辅助于实践的反馈4.对新知识巩固的反馈。

72、选择课题的原则:1.价值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新颖性原则4.实用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

73、选择课题的策略:1.优势策略2.适当策略

74、实施研究方案的工作主要有:控制研究工作进程、收集与整理资料、写作论文或报告。75、研究报告的结构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题目页2.摘要页3.引言4.方法5.结果6.讨论7.注释8.参考文献9.附录 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报告的结构类似,主要由题目、署名、中英文 摘要、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几部分构成。

76、什么是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研究人员运用各种方法,有计划、系统地了解被调查对象某一方面的状况,并从大量事实中分析教育对象的现状、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

77、调查研究的特点: 1.不受时空限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快的速度对较大范围的事实进行研究2.简单方便,容易操作。3.容易量化

类型:1.按调查目的分:现状研究、发展研究、区别研究 2.按调查范围分:综合调查研究、专题调查研究

3.按调查对象分:全面调查研究、抽样调查研究、典型调查研究 4.按调查方法分:问卷式研究、谈话式研究、文献式研究

78、调查研究法的方法:1.谈话法2.问卷法

79、问卷的结构一般包括三部分:指导语、调查对象的自然状况、问卷题。

80、实验研究法是什么?

所谓教育实验研究法就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情况下,对教育对象施加可操纵的教育影响,然后观测变化。以此推断所加教育影响同预期教育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

81、等组实验法:

把实验因子分别施于两个或几个情况基本相同或相等的组,然后比较其所发生的变化。

82、《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把行动研究定义为:

由社会情况(教育情况)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论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性研究。

83、信息与物质、能量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三大资源,成为社会进步的强劲推动力。

84、所谓的信息能力就是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运用能力。

85、教师职业角色:知识的传播者、学生的示范者、严格的管理者、学生心理的调节者、学生的知己等。

86、教师应具备的信息能力:教师的职业特色有关、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有关。(判断)

87、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应侧重的放面: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传递能力。88、教师可利用的信息资源包括(自然信息资源)和(人工信息资源),自然信息资源是以具体的事、物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而人工信息资源包括(语言)、(纸质文本)、(音像资料)、(电子文本)等以符号的方式记载的信息。

89、信息检索是指从众多的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全过程。

90、信息检索类型:手工检索系统、计算机检索系统。

91、手工检索简称手检,其优点是方法较简单、灵活,不需要借助任何设备,只需要必要的检索工具便可随时随地检索信息,符合人们的检索习惯;缺点是费时费力、速度慢、效率低,容易出现漏检和误检。

92、手工检索工具主要有目录类、索引类、文摘类三部分组成。

93、了解学生是教师进行高质量高效率教学的前提条件。

94、现代的教材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这些形式可以概括为:1.教科书教材2.图书教材3.视听教材4.现实教材5.电子教材

95、语言能力有两方面的含义:1.个人使用语言的能力2.元语言能力

96、讲课主要靠教师的语言,这是教师职业的一个特点。“确切、明白、简洁、通俗、优美、形象”这是对教师口头语言的基本要求。

97、使语言的表达技术艺术化,既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追求的目标和个人愿望。

98、板书设计的步骤:1.明要求2.抓重点3.选词语4.定形式5.分层次6.留余地

99、作文的批语还有两忌:1.忌指责2.忌笼统

100、教师书面语言能力的修养:1.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修养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3.广泛学习,加强知识修养。

101、体态语言主要包括:目光、表情、手势、举止、距离等几个方面。

102、目光运用时,要自然、亲切、讲究美感。

103、从心理学角度看,手势是引起有意注意的有效方法。

104、两个人能进行轻松愉快的谈话的最佳距离不超过1.5米。

105、教师在与学生个别交谈时,应保持0.5—1.3米的距离。106、与家长交往时教师应注意:1.尊重家长,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2.加强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3.注重指导,提供优秀教育方法。

107、与家长互通情况共同商讨、协调教育方法、步骤。1.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2.开展积极互动性的家访3.召开让人愉快的家长会4.笑迎家长接待日5.交流学生可喜的进步。

108、(判)观察是教育机智形成的基础。

109、(判)理解是教育机智形成的保障。

110、(判)决策与实施是教师教育机智的外在表现,也是教育机智发挥作用的必要途径。

111、(简)教育机智一般具有三个特征:1.教师所处理的事情具有偶发性2.教师表现的行为具有偶然性3.教师使用的方法具有得当性。

112、教育机智形成的条件:1.有强烈的责任感2.要了解学生3.要有丰富的知识、经验3.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113、学生的不良行为包括:1.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恶作剧2.学生之间的恶作剧3.以及互相吵闹、打架、摔文具、出怪模样等。

114、(判)非主体突发事件是指那些一时无法确定事件行为主体的突发事件,如房屋倒塌、发生火灾、流氓闹校、食物中毒等。

115、自身失误的机智:口误、笔误、内容遗漏、讲课卡壳,学生听不懂而提出异议等。

116、(简)教师应时时表现出机智:1.提示2.发挥3.渗透4.替换5.评价

117、(判)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

118、角色的定位是根据所承担的指责来决定

119、(判)教师积极的情感态度更是增强教师工作热情、责任心和自我效能感,促进教育教 学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发展的动力基础。

120、(专业教育者)这一角色在教师所有角色中居于重要的核心地位。

121、角色认知指角色扮演者对自己所扮演的某一个角色规范的认识和了解。

122、导的几个方面:引导、指导、诱导、辅导、教导。

123、反躬自省就是内心的省察,注重良心在修养中的作用,强调自我监督。

124、事业心在教师的整体素质结构中占有突出地位,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因此,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事业心是一项首要而紧迫的任务。

125、事业心主要包括:职业信念,爱心,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

126、具有强烈的职业意识与信念,是将教师职业作为毕生的事业来追求的基本前提。

127、(判)爱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更是教育事业心的核心。

128、责任心主要体现:1.对儿童的发展责任2.对本职工作负责。

129、敬业精神是教师事业心的高度、集中体现。是指教师能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恪尽职守,努力工作。130、(奉献精神)是培养事业心的首要要素。131、(判)强烈的事业心是教师其他素质提高的基础。

132、四种基本学习作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

133、良好的信息意识是教师掌握动态知识的保证。

134、了好的信息意识是教师素质提高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135、新型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1.独立性2.创新性3.多向度

136、自我反思能力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最自己的教学价值、目的以及教学实践的行为、过程与结果进行审视、分析、辨别的能力。

137、自我反思能力的要素:1.提出问题的能力2.分析问题的能力3.解决问题的能力

138、(判)对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39、(判)教学日记是教师每天或每周对教学中发生的关键事件的记录,每周一次的记录,它有意识的生动的记载那些使自己兴奋、发怒的、震惊的或劳力费神的事件,以及表达了教师自己对此的态度。

140、(判)教学目标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决定着教育方向,是选择教育内容、组织教育活动的依据。

141、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阶段的具体化,是幼儿园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

142、幼儿园教育目标一般可分为(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即课程总目标)、(课程各领域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教育活动目标)五个层次。

143、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144、幼儿园的三个维度:1.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2.关注幼儿的能力、知识与技能3.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

145、(判)教育目标的选定要充分考虑本地区、本幼儿园、本班幼儿的实际。

146、表述教育目标,表述的角度:1.从教师的角度表述2.从幼儿的角度表述

14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可以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

148、《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健康领域方面的教育内容范围包括:身心健康、生活卫生习惯与自理能力,安全保健,体育活动。

149、《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语言领域方面的教育内容范围包括:表达、倾听、理解、交流,前阅读与前书写等。

150、(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方面的教育内容范围包括:对周围事物、现象及事物数量关系的兴趣,发现,探索,表现,交流与创造,初步的环保意识。(关于生命与环保,关于四季,关于自然现象,关于天文,关于科技,关于变化,关于声光力,关于数量、测量、图形、时间和空间等)

151、(简)幼儿园生成性教育内容主要源于:1.幼儿当前的兴趣与需要2.幼儿共同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3.社会热点问题

152、筛选教育内容中支持目标中选择内容时应注意:1.有目标意识2.正确理解目标与内容的关系3.考虑目标达成所需要的“关键学习经验”

153、(启蒙性)是学前教育最基本的特征。

154、教育内容的选择必须要考虑幼儿的兴趣:1.要关注幼儿的兴趣,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中选择教育价值丰富的内容2.将必要的教育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

155、(简)组织教育内容:1.目标性2.顺序性3.连续性4.整合性5.均衡性

156、顺序性是组织学习内容的时间次序。

157、连续性强调的是后续的学习与先前的经验之间的关系。

158、整合性是指加强教育内容之间、内容和幼儿的学习经验之间以及学习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

159、教育内容的均衡,指的是构成教育内容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要适当。

160、教育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人的要素又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幼儿园的小环境又包括与幼儿园教育相关的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等大环境。161、(判)幼儿园环境从不同层次反映了创造者的文化,首先是社会文化层面。

162、教育过程应当是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过程,幼儿在教师充分尊重的民主教育下,自主、自由地认识、探索和发展。

163、(判)学年计划是一个整体性的规划,计划出全年的课程范围和进度。

164、(判)学期计划是把全年计划按学期进行划分。

165、教育活动计划是指一个教学活动的具体计划。

166、动态评价是评价幼儿在合作中受协助后的表现、潜在的发展或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情形。

167、多元评价的典型范例是目前国外幼教机构多使用的档案袋评价法。

168、教育评价的方法:1.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2.教师发展评价方法。

169、档案评估法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它融合过程与结果为一体,兼容了多种具体的评价方法,如观察记录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等。

170、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幼儿园教育理论与工作实践问题。

171、教育科研一般具有三个特征:客观性、系统性、创新性。

172、幼儿教师的课题研究主要来源:1.从日常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中提炼课题2.从教育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筛选课题。3.从教育教学的途径方法中提出课题4.对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加以总结5.从研究教改中发现问题6.从国内外教育信息中提出课题

173、选择好课题的标准:1.有价值2.有针对性3.有可行性

174、(价值性)理论上要有新突破,实践上对幼教工作要有重要指导意义。

175、选择好课题的步骤:1.确定研究方向2.分解研究问题3.分析研究背景4.确定课题

176、研究计划主要应包括的内容:1.研究题目2.课题组概括3.立题依据4.研究设计

177、研究设计的目标:指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和结果。研究目标表述应概括、精确而具体。

178、研究内容指课题所研究的具体问题。

179、研究步骤包括分工工作阶段、程序,明确各阶段的工作任务、要求和所需时间,确立研究的组织形式和研究人员的分工职责等。180、(判)可行性分析主要指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条件保障。

181、观察法是在自然或有控制的状态下,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客观记录幼儿行为表现,然后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观察法)最适合幼儿,它是幼儿教育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

182、观察法根据不同的角色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观察的情境条件分:自然观察与实验观察;按观察的方式分,包括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按观察者是否参与分,包括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183、掌握观察记录的方法1.观察记录的方法2.取样记录3.行为核对记录

184、(判)轶事记录:是观察者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记录幼儿某种有价值行为或事件的方法。

185、事件取样:是观察者事先确实观察目的,选择某种或某类事件行为作为观察目标,在观察中等待该事件的发生并仔细记录事件全过程的方法。

186、运用观察法的注意事项:

1.安排观察预备期2.不干预活动3.记录力求快速、具体准确、系统4.对观察者预先训练5.对同一行为应观察足够的次数或时间6.尽量避免或减少误差

187、调查法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做出科学的分析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方法。

188、实施调查的程序:

1.确定调查目的、对象与方式方法2.确定调查计划3.做好调查准备4.实施调查,搜集资料5.整理分析资料,写调查报告,提出工作建议。

189、问卷的一般结构包括几个部分:1.标题2.填写问卷人简况3.前言和指导语4.问卷内容5.结束语

190、(简)访谈的基本过程如下:1.设计访谈问题 2.了解受访者特点 3.选择恰当的访谈时间、地点 准备有关资料与设备 4.正式访谈

191、(判)问卷剔除废卷后,统计回收率,回收率一般不应少于70%

192、行动研究法是教育者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一种自我反思性实践循环研究

193、研究报告的类型与撰写步骤:1.确定研究成果的题目及类型 2.拟定写作提纲 3.写作4.修改5.定稿

194、经验总结的结构包括:1.标题2.正文3.落款

195、(简)撰写论文与研究报告的基本要求:1.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2.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4.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精练,表达准确完整

196、按信息的内容分为(自然信息)和(文化信息)两种

197、按信息 产生的先后和加工程度分为零次信息、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 198、本教材按信息载体形式将信息分为印刷类信息和非印刷类信息两种

199、收集第一手信息,可做实验、记听课笔记、写教后记、教育随笔、录音、录像、拍照等

200、一次文献指未经加工的原始文献,是直接反应事件经过、研究成果、产生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形式主要有专著、科学论文、研究报告等)

二次文献指对一次文献加工提炼压缩后得到的文献,是关于文献的文献(主要形式有书目、题录、索引、提要、文摘等)

三次文献是指对前两类文献分析概括后撰写的参考性文献,是文献研究的成果(形式有动态综述、进展报告、专题评述、词典、年鉴、手册等)

201、常用的处理信息的途径:1.书目登录2.摘要3.信息综述

202、信息综述的类型大概有三种:目录性综述、文摘性综述、分析性综述

203、(判)在光盘数据库中收集光盘检索法就是通过研制检索软件,将文献资料做成磁盘或光盘,供用户上机检索

204、联机检索法,是利用计算机联网进行文件检索 205、(判)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教育过程中的偶发事件,快速的做成反应,果断的采用恰当教育措施的能力

206、教学中教育机智的特点:1.实践性2.直觉性3.审美性4.创新性

207、幼儿园教学失误主要两种情况:1.教师的语言失误2.教师的操作失误

208、课堂意外可以概括为三种1.幼儿行为失常2.教学环境失常3.师幼交流错位

209、运用教学机智处理课堂偶发情况的基本原则1.冷静性原则2.教育性原则3.应激性原则

210、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首先要研究幼儿,了解幼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211、儿童观是指对儿童及其发展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观念的总和

222、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幼儿发展的外部因素,是宝贵的教育资源

223、(简)幼儿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主要体现以下几点1.发展的整体性、全面性2.发展的差异性3.发展的主体性4.发展的阶段性5.发展的自然性

224、发展的整体性、全面性也就是我们要培养的完整的儿童,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25、发展的差异性就是尊重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尽可能避免过多统一的集体活动,消除时间上消极等待的隐形浪费

226、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227、(判)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能否有利于促进幼儿的人格健康的发展,往往取决于教师的人格职业品质,228、教育态度可综合一下四类理解幼儿、与幼儿和谐相处、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的期待

229、理解幼儿教师具备的品质1.心胸豁达2.敏感性3.移情性理解4.客观性

230、交往技巧是教师用幼儿最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达思想意义的能力

231、教师的不良认知主要体现在对自我、挫折、人际关系等方面,所以合理的认知是教师自我心理调节的一环

232、蔡元培先生认为任何职业的从业人员,都可以把自己的职业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第五篇:教师职业能力最终稿

教师职业能力

第一章教师职业与教师能力 1.教师职业:教师职业是指在学校中以教育学生为主要职责的人的工作。(判断、辨析)辨析答案:职业教师,即从微观意义上来理解的教师(在学校里以教育学生为主要职业的人),是随着学校的出现而出现的。2.教师职业的性质有哪些?(1)首先,教师职业是以培养人,服务于社会为宗旨的。(2)其次,教师的培养要经过比较长时间的训练,专业训练时基本内容。

(3)再次,教师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有一定的自主权力。(4)最后,教师有自己的专业团体。3.能力:能力是指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4.教师职业能力:教师职业能力是指在实践中形成并发展的,直接影响教师教育活动成效和质量,使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能力。

5.教师职业能力的特征有哪些?

(一)实践性

(二)稳定性

(三)发展性

(四)差异性

6.职业能力的功能有哪几方面?

(1)有利于完善个人修养:职业能力与个人修养之间是可以相互影响的。

(2)有助于提高职业威望(3)可以增强职业信心:信心是成功做事的心理条件

(4)提高工作效率:效率问题很重要,质量问题更重要。(5)可以保证工作质量

7.教师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受个体因素和外部条件两方面影响的。

8.个体因素包括什么?(1)问题意识(2)知识修养(3)实践判断(4)反思习惯 外部条件包括什么?

(1)评价机制(2)学校管理制度。(3)教师培训。(4)交流合作与专家支持。

初等学校教师职业能力分类有哪几方面?

(1)初等学校教师完成教育工作任务的能力:教学能力;德育能力;管理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2)初等学校教师一般性职业能力:信息能力;语言能力;交往能力;教育机智;角色认知能力;自我提高能力。

9.教师职业能力考核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职业考核的目的是为了选拔能够胜任教育工作的优秀人才。考核分为普通面试、笔试、和情境测试三部分,分别从不同角度考察教师的素质,不同的部分由不同的功能。

10教师能力考核的作用有哪些?

(1)通过教师职业能力考核

来说明应考人员具备了做教师工作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2)对用人单位来说,教师

职业能力考核宜作为早期筛选测验来使用。

(3)由于此种考核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在我国录用考核发展的现阶段,它有利于打破选人用人中的人情阻力,地址不正之风。

(4)教师职业能力考核是在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指导下,由省教育厅有关部门组织教育专家精心研,原理科学,结果客观,因而有利于提高录用考核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第二章 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1.教师认知能力:教师认知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信息的接受、加工、储存和应用的能力。

2.教学认知的能力包括几点?(1)理解课程及设计教学目标的能力。

(2)了解教学对象的能力。(3)分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3.理解课程的能力?

(1)课程过去常常被认为是

一系列教学科目的集合,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完整的学科知识则成为对课程的狭义理解

(2)教师理解课程的能力及

时教师在以课程作为中介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的过程中,表现在对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体系的掌握程度,对课程方案、客场标准和教材的理解,以及对教学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的认识等方面的能力。

(3)教师理解课程的能力不

仅包括实践化的学科知识,教师对体现在教学情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偏见和禁忌等众多潜在课程的理解也是教师理解课程能力的一个方面。

4.如何设计教学目标的能力?(1)钻研教学大纲,分析教

材内容。

(2)确定学生已有的学习状

态和发展水平。

(3)确定目标分类

(4)准确表述教学目标 5.如何才能具备了解教学对象的能力?

(1)了解教学对象的能力是

在教与学的共同活动中体现出来并服务于统一的教学目的。

(2)备课过程中,教师必须

充分考虑自己的教学对象,了解他们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研究如何创造条件,使一些不易接受的难点、重点内容变得容易接受。

(3)每个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提高自己了解、分析和教育学生的能力。

6.如何具备分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

(1)教师分析和处理教材是

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明确在教学中使学生学习什么和解决什么。

(2)分析和处理教材这意味

着对教材要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再到具体,通过多次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前后练习起来思考研究。(3)所以分析和处理教材,教师必须通过熟悉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个人的知识。

7.教学设计的能力包括什么?(1)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2)选择教学模式的能力(3)突出教材重点和难点的能力。

8.小学教师设计教学方案要考虑哪几点内容?

(1)确定教学目标(2)设计教学活动(3)预测学生行为(4)准备教学媒体(5)分配教学时间

9.常见的教学模式有哪些?(1)讲解接受模式

(2)“探究——发现”模式(3)介于讲解接受模式与

“探究——发现”模式之间的教学模式。

10.教师具备什么样的突出教材重点的能力

(1)明确重点问题,引起学

生重视

(2)讲解重点问题,要做好

充分准备

(3)巩固重点问题,做必要的练习。

(4)处理好重点问题和非重

点问题的关系。

11.课堂教学的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一、导入新课的能力。

二、讲解的能力。

三、提问的能力。

四、创设情境的能力。

五、启发引导的能力。

六、板书的能力。

七、小结的能力。

八、布置作业的能力。

九、指导联系的能力。12.教师导入新课时应该注意什么?

(1)集中学生注意(2)引起学生兴趣(3)激发学生思维(4)明确教学目的(5)自然进入新课

13.讲解一般都由引入、展开、结束三部分组成。

14.启发引导能力应注意哪几方面?

(1)启发引导的多样性(2)启发引导的时效性(3)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

行启发引导

(4)启发引导要恰如其分(5)启发引导要充分信任学

15.课堂小结必须遵循的要求有哪些?

(1)小结要自然妥帖(2)小结要首尾照应(3)小结要紧扣中心(4)小结要内外沟通

16.布置作业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1)目的明确(2)分量适当(3)有明确要求

17.教师指导练习应具备哪些能力?

(1)明确练习目的的要求(2)掌握练习所必需的基本

知识和练习方法

(3)适当分配练习的次数和

时间

(4)及时提供练习反馈信息 18.教学评价的能力有几方面?(1)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能

力。

(2)教师教学自我评价的能

力。

19.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能力有哪几方面?

(1)学科成就测验

(2)专门调查与心理测试

第三章 小学教师的德育能力

1.德育就是教育(辨析)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这是一种广义的德育概念,也有另一种狭义定义,认为德育就是道德教育

2.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该了解学生哪些方面?

(1)现代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的总体情况。

(2)现代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状况。

(3)了解每个学生德育各方面的发展状况。

3.教师评价学生的能力有几方面?

(1)要力求评价客观公正(2)要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3)要强化评价的激励功能 4.第一印象:是指教师和学生最初的认识和感受,也称“最初印象”,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 5.评价人的心理品质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1)系统的刺激(2)突然的刺激(3)模拟自然的刺激

6.掌握思想道德教育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说服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情感陶冶法(4)实际锻炼法(5)品德评价法(6)自我教育法

7.教师在进行说服教育时注意哪几方面?

(1)教师要懂理(2)教师要通情(3)教师要善言

8.教师在运用榜样示范进行教育时,应该注意哪几方面

(1)树立的榜样要有时代感、真实感和可接受性

(2)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榜样人物的精神实质,不要简单模仿

(3)调动学生学习榜样的积极性、主动性。

9.自我教育是一个连续、动态的发展过程,一般经过自我认识、自我驱动、自我监控、自我发展四个阶段。

10.你认为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1)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

(2)熟悉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异常症状

(3)经常倾听学生的心声(4)掌握一些心理疏导的技术

11.教师怎么倾听学生的心声? 教师要经常倾听学生的心声,以便准确透视学生个体的心理问题。听他们说出自己的焦虑、不安、烦闷、畏惧等,这样才能触摸学生的心灵,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抚慰学生纷乱苦痛的情感,才能让学生战胜自己,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第四章 小学教师的管理能力 第一节 班级管理能力

一、班级的管理能力有哪些? 1.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能力。3.因材施教,重视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4.营造轻松自由的班级环境。全面正确地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教师实现对本班级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前提,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保障。班集体的主人是学生,教师要对其实施教育,就得先了解和研究他们,这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先决条件。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1.了解和研究班集体。2.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能力有哪些?

1.确立目标。确立班集体目标有一下基本要求:1.体现时代精神。2.有明确的导向性。3.注意目标的层次性。2.建立班委会。建立一个勤奋学习、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关键是要组建好班级的领导核心,班委会是班主任做好各项工作的得力助手。建立班委会,挑选班级干部应遵循四个原则:1.民主性原则。2.用其所长原则。3.教育与锻炼相结合的原则。4.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3.培养正确的舆论。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需要做好几项工作: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认识。正确班集体舆论的建设首先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判断标准。2.抓好常规训练,严格行为规范。3.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正确舆论形成的先决条件是让每一个班级成员都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和作用。4.奖惩分明,重视榜样作用。完善的班级制度、严明的纪律是形成正确舆论的保证。

三、教师如何因材施教,重视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1.优秀生的教育工作。1.加强优秀生的理想教育。2.客观评价优秀生。

2.边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1.以爱动其心。2.以理服其人。3.以智导其行

四、如何营造轻松自由的班级环境?

1.布置好教师。2.办好板报。3.建好图书角。

第二节 活动组织能力

一、活动组织能力有哪

些?

1.主题活动组织能力。组织主题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组织开展主题活动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1.主题设计精心。2..主题要有指向性。3.主题要有趣味性。4.主题要面向全体学生。5.主题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2.课外、校外活动组织能力。开展课外、校外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它是在教学大纲范围以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课外、校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活动为了共同实现教育目标,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促进。但是,课外活动绝不是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外的延续。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做好计划,明确活动目的。2.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3.活动的设计要富有吸引力。4.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各项活动。

第三节 课堂管理能力

一、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

有哪些?

1.教师应提高课堂秩序管

理能力。2.教师对个别问题的处理

能力。1.注意力的转移。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纪律问题,只要不影响全班,不对周围的学生造成大的干扰,可假装视而不见,并安排有趣的活动,如视察挂图、模型,或讲一段有趣的实例,用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2.行为替换。3.教育与惩罚相结合。3.善于从学生特点出发,及

时调整教学秩序的能力。1.进教室的艺术。进进教室这一举动,是组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环节。2.组织教学中的环视。4.利用教学反馈信息组织

教学的能力。1.善于接受反馈信息。总而言之,当学生有不良反应时,教师从教学语言节奏的快慢、音调的高低、教学内容的难易、教学方法是否恰当等方面加以反思。只要自我意识明确,提高辨别力,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就能保证课堂教学有序地进行。2.注意双向反馈和多次反馈。

第五章 小学教师的教育 科学研究能力

第一节 选择科研课题的能力

一、选择课题的原则有哪

些?

1.价值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新颖性原则。4.实用性原则。搞科研要求

实效、求应用,而不搞名堂,选择科研课题要注意实际,讲求实用价值。5.可行性原则。

二、选择课题的策略有哪些? 1.优势策略。2.适当策略。

第二节 制定与实施研究方案的能力

一、提高教师制定研究方案的能力,需要教师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课题依据。评语是教师用语言文字对学生一定时期内德智体美劳等各项表现的总结与评价。写的好的评语会对学生产生较强的激励和教育作用。2.研究目标。3.研究内容。

4.研究的方法、和进度。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教育理论为研究基础,探求影响教师评语的种种因素和改进办法,搜集资料综合采用观察法、调查法和文献法等,整理资料采用教育统计方法等。

二、实施研究方案的工作主要有:控制研究工作进程、收集与整理资料、写作论文或报告。

三、研究报告的结构有以下几部分组成:1.题目页。题目、署名、目录、致谢。2.摘要页。3.引言。课题研究的价值。相关文献研究。问题的假设。依据的原理。概念界定。4.方法。样本。工具。程序。过程控制。5.结果。事实陈述。数据分析。图表。结论概括。6.讨论。研究的缺陷。进一步研究的建议。7.注释。8参考文献。9.附录。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报告的结构类似,主要由题目、署名中英文摘要、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几部分构成。第三节 掌握科研方法

一、教育研究的方法有很多种,如观察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历史研究法。

二、调查研究法是研究人员运用各种方法,有计划、系统地了解被调查对象某一方面的状况,并从大量事实中分析教育对象的现状、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

三、调查研究的特点及类型? 特点:1.不受时空限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快的速度对较大范围的事实进行研究。2.简单方便,容易操作。3.容易量化。类型:1.按调查目的分:1.现状研究。2.发展研究。3.区别研究。2.按调查范围分:1.综合调查研究。2.专题调查研究。3.按调查对象分:1.全面调查研究。2.抽样调查研究。3.典型调查研究。4.按调查方法分:1.问卷式研究。2.谈话式研究。3.文献式研究。

四、调查研究法的基本步骤? 1.确定课题,制定计划。2.实施调查,落实计划。3.分析整理资料。4.撰写报告。

五、调查研究法的方法? 1.谈话法。

2.问卷法。设计问卷调查要注意:提出的问题要与研究目的相一致。要注意问题的顺序。要注意问题的诱导性。要注意问题的措词。要注意收集到的材料尽力量化。问卷的结构一般包括三部分:指导语。调查对象的自然状况。问卷题。

六、实验研究法?

教育实验法就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的情况下,对教育对象施加可操纵的教育影响,然后观测变化,以此推断所加教育影响预期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的一种研究。

七、实验研究法的类型:从性质上分为:1.实验室实验。2.自然实验。从实验设计上分为:1.单组实验法。2.等组实验法。3.循环实验法。

八、实验研究法的要求:1.设计实验组。2.培训实验人员。3.前测与后测。4.加强对教育实验的控制。实验研究法的步骤:1.选定课题。2.形成假说。3.设计实验方案。4.实施实验方案。5.撰写实验报告。

九、行动研究:《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把行动研究定义为:由社会情况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论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性研究。行动研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指导实践型。一种是独立型。2.信息检索能力。:1.手工检索。手工检索简称手检,是以手工方式,利用印刷型检索工具来检索信息资料的一种检索手段。优点是方法较简单、灵活,不需要借助任何设备,只需要必要的检索工具便可随时随地检索信息。缺点:费时费力、速度慢、效率低,容易出现漏检和误捡。手工检索工具主要邮目录类、索引类、文摘类三部分组成。确切地说是一种言语能力,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另一方面是元语言能力。

2.语言能力作为一种最基本的课堂教学能力又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可观察性。

3.教师语言能力的要求有哪些?

(1)教师语言的纯洁性(2)教师语言的准确性(3)教师语言的激励性(4)教师语言的启发性

4.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语言能力? 的能力?(1)互相尊重(2)优势互补(3)情感互动

4.教师如何提高与领导交往的能力?

(1)认同领导(2)与之合作 5.教师认同领导的意义?(1)教师认同领导,下级服从上级是发挥整体功能的要求,也是民主集中制的体现

(2)教师认同领导,执行领导的决策,是教师具有组织观念的一种表现

(3)教师认同领导,是教师实

十、行动研究的特点?

1.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2.实践者直接参与研究。3.自然状态下研究。4.研究方法灵活。

十一行动研究有以下几个环节:1.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组织课题组。2.研究对策,制定计划。:1.搞好调查研究,做好问题的汇总。2.学习理论,查阅资料。3.制定计划。3.实施计划,伴随观察。4.效果评估,计划调整。

第六章 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

信息与物质、能量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三大资源,成为社会进步的强劲推动力。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能力是从教的前提,信息能力也就成为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具有广泛影响的观点是:信息就是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所谓信息能力就是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运用能力。信息能力是每个公民具备的基本能力。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必须具备这一基本能力。

从信息角度看,教学是一种信息传递过程。各种教的形式,无论是语言讲解、用实物模型显示等传统方式,还是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手段,在本质上主要都是想学生发出信息。

教师应具有哪方面的信息能力不仅与教师的职业特色有关,也与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有关。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传递能力。第二节 信息获取能力

一、教师的信息资源浏览与查找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信息资源能力。教师可利用的信息资源包括自然信息资源和人工信息资源,自然信息资源是以具体的事、物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而人工信息资源包括语言、纸质文本、音像资料和电子文本等以符号的方式记载的信息。可供小学教师利用的信息资源有学生、教师、学校的资料室、图书馆、互联网等。

2.计算机检索。计算机检索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检索应用软件。计算机检索包括光盘数据库检索、网络数据库检索和互联网信息检索。3.围绕课题查找资料案例。

1.提出问题。2.选择检索工具。3.确定检索途径。4.确定检索方法。5.按线索查找。6.索取文献。7.阅读文献。

二、国内手工检索工具书

包括:1.目录类。《全国新书目》《全国总书目》《中国国家书目》《科技新书目》《外国报刊目录》2.索引类。《全国报刊索引》3.检索性文摘。检索性文摘包括主要论点、论据、结论。索引性文摘述而不评,陈而不议,真是地反映学术观点的本来面目。《提要文摘卡片》《中国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活页文摘》

三、教师的现场信息收集

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判断信息需求及利用信

息技术获取信息能力。2.观察学生和与学生进行

有效交流的能力。了解学生是教师进行高质量高效率教学的前提条件。第三节 信息理解与处理能力

一、小学教师的信息理解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识别教材信息的能力。现代的教材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这些形式可以概括为:1.教科书教材。2.图书教材。3.视听教材。4.现实教材.5.电子教材。2.读懂学生方面信息的能力。3.评价判断信息的能力。

二、人们利用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是将所得到的信息化为己有。

三、小学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可以概括几个方面? 1.信息分类能力。

2.信息统计与分析能力。3.信息重组能力。

4.信息编辑加工能力。5.信息存取能力。

教师职业能力

第七章小学教师的语言能力 1.语言能力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个人使用语言的能力,(1)掌握和运用发音的能力。

发音的能力;共鸣的能力;吐字归音的能力。(2)掌握和运用教学语言节奏的能力。高抗型;凝重型;低沉型;轻快型;舒缓型。

5.书面语言的能力包括哪些方面?(1)教学中的板书能力。(2)教学中撰写批语的能力。(3)教师书面语言能力的修养。6.板书设计的步骤有哪些?(1)明要求(2)抓重点(3)选词语(4)定形式(5)分层次(6)留余地

7.教师应具备怎样书面语言能力的修养?

(1)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修养(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3)广泛学习,加强知识修养。8.教师体态语言能力包括哪几方面?

(1)目光的运用能力(2)表情的运用能力(3)手势的运用能力(4)距离的运用能力(5)教师仪表风度要求与养成。9.教学时语言的艺术,所以教学语言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10.“确切、明白、简洁、通俗、优美、形象”是对教师口头语言的基本要求。

11.小学教师的语言能力包括哪几方面?

(1)口头语言的能力(2)书面语言的能力(3)体态语言的能力

第八章 小学教师的交往能力 1.小学教师的交往能力包括哪几方面?

(1)与学生交往的能力(2)与同事交往的能力(3)与领导交往的能力(4)与家长交往的能力

2.教师如何提高与学生交往的能力?

(1)关注学生的身心需要(2)探究学生的内心世界(3)给予学生适当选择权(4)鼓励学生认识个人价值(5)欣赏学生的独特见解(6)分享健康的幽默感

3.教师如何提高与同事交往

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保证。

6.教师如何提高与家长交往的能力?

(1)尊重家长,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

(2)加强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

(3)注重指导,提供优秀教育方法。

7.教师的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什么?

(1)培养正确的交往价值观。(2)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3)挖掘彼此的长处和优势。(4)学会调整情绪。

8.与家长沟通的方法和渠道有哪些?

(1)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2)开展积极互动性的家访(3)召开让人愉快的家长会

第九章 小学教师的教育机智(重点)1.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面对教育过程中的偶发事件,快速地做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能力。

2.教育机智包括一些基本的要素,这些因素是观察、理解、决策与实施。

3.观察是教育机智形成的基础,理解是教育机智形成的保障。4.教育机智具有哪些特征?(1)教师所处理的事件具有偶发性。

(2)教师表现的行为具有果断性。

(3)教师使用的方法具有得当性。

5.关于教师所处理的事件具有偶发性的案例分析

对于这种偶发性事件,教师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多累积经验,并注意学习其他教师处理这类事件的解决方法,这样,一旦事情出现,就能够从容应对,恰当解决。

6关于教师表现的行为具有果断性的案例分析 在一些情况下,教师处理问题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快速解决,应随机应变,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教师从接收信息到决策和处

理,体现了教育机智的果断性。7.形成教育机智的条件有哪些?

(1)有强烈的责任感(2)要了解学生

(3)要有丰富的知识、经验(4)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8.教师应该怎样了解学生?

教师只有深刻理解学生,才能当代,教师将成为终身学习者的楷模。

教师积极的情感态度更是增强教师工作热情、责任心和自我效能感,促进教育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发展的动力基础。教师的业务能力不是一招学会,就终身受用的,第十一章

1、师德修养的几个方法

1、学而不厌

2、反躬自省

3、慎独

2、反躬自省即内心的省察,注重良心在修养中的作用,强调自我监督。

3、慎独是指及时当你独自

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声音,了解他们的感受并且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时刻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言语交流、态度变化等方面从中发现问题。

19、在在对话中,同事们会帮

助教师回顾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其中的教育教学进行为提供不同的理解,2、3、形成相应的教育机智。教师对学生各方面都非常详细的了解,才有可能充分估计到某一教育影响或手段在学生身上发挥作用的可能性与实效性。这样什么样的口吻。教师才能决定选取什么样的方式、选择什么样的时机。因此,深刻的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是形成教育机智的必要条件。9.教师要具备怎样的良好的心理品质?

(1)敏锐的观察力(2)丰富的想象力(3)灵活的思维力(4)积极稳定的情感

10.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机智通常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处理教学疑难问题;(2)处理课堂偶发事件;(3)处理非主体突发事件;(4)处理自身失误。

11.关于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案例分析

教师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所提问题本身的特点、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特点以及个人成长环境因素的影响,经过学生的进一步思考,也许会提出令教师意想不到的疑难问题,使教师难以回答。

12.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思想、情感、态度交流和沟通的过程。13.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有哪几方面?

(1)随机调整课堂上与学生交往的机智

(2)随机调整在课外与学生交往的机智

14.运用教育机智的建议有哪些(用于案例分析——重点)(1)尊重学生(2)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3)情绪要稳定(4)态度要诚恳(5)语言要含蓄(6)行动要沉着(7)方法要恰当(8)要避免刻意(9)要避免说教(10)要适可而止

15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

16关于语言要含蓄的案例分析 教师在运用教育机智时应注重语言的含蓄、委婉。这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行为表现做出随机即时的反应时,在语言的使用上应尽量避免生硬、直接的表达,而应较为隐晦的说出自己的看法,语气温和,易于学生接受。

能力第十章

1、拥有渊博的知识储备是教师赖以从教的基本前提之一,尤其在信息化、高科技化和知识经济的教师需要通过研读教育理论与知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并结合教育实践进行积极的自我反思与教育探索,进而达到更新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目的。

4、作为教师,专业教育者这一角色在教师所有的角色中居于重要的核心地位,也是标致教师这一角色身份的一个主要特征。

5、角色认知指觉得扮演者对自己所 扮演的某一个角色规范的认识和了解。

6、高素质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

7、当前社会,教师的角色不再以传播者、讲师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主要职能已从教转化为导。有

1、引导

2、指导

3、诱导

4、辅导

5、教导

8、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在众多角色中十分重要。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9、传统的课程评价观,内涵窄浅,标准单一,重终结性评价而轻形成性评价,重表面课程分数而轻主体性人格发育,教师其实施扮演着最终的课程分数的评判者。

10、提高教师的角色认知能力的途径?

1、转变教师的观念和态度

2、教师学历的提升

3、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

4、参与教育研究

5、学校行政领导的支持和奖励体制的建立

11、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对各种教育观念、言论、教育方法、教育活动、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进行的自主判别和认真审视,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检视和反省。传道、授业、解惑者一旧的教师角色是我们长期以来效仿的楷模。

作坏事,而要学的在你自从而使自己有机会,有能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力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知耻。

题。

4、事业心在教师的整体素

20、教学日记是每周对教学

质结构中有突出地位,是中发生的关键事件的记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事录。业心是个体坚定的职业

信念,是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执着地追求。教师的事业心就是教师坚信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时崇高的事业,因而一心扑在事业上,要在教育工作中做出成绩和贡献的信念。

5、职业信念指一个个体对

职业的性质价值、职责等任职个追求。

6、事业心主要包括 职业信

念、爱心、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

7、爱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

作的基础,更是教师事业心的核心。

8、敬业精神是教师事业心的高度、集中体现。敬业精神的高低对教育事业及其效果的影响尤其显著。

9、教师事业心的培养?

1、奉献精神是培养事业心的首要要素

2、提倡自我管理能力

3、强调动机意识。

10、学会任职、学会做事、学

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从根本上更新了学习的内涵,将学会学习置于21世纪教育的核心。

11、信息一事简单地说是人

们潜心捕捉、发现、分析、判断、吸收和利用信息的欲望及自觉程度,是获得和利用信息的前提和基础。

12、良好的信息意识是教师

掌握动态知识的保证。

13、良好的信息意识是教师

素质提高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14、新型思维方式的特征

1、独立性

2、创新性

3、多向性

15、自我反思能力的要素?

1、提出问题的能力

2、分析问题的能力

3、解决问题的能力

16、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1、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培养反思习惯

2、通过学生的视角发现问题

3、同事的经验和评论

4、教学日记

17、反思的问题往往是教师

本人觉得最有趣、最有意义或教学中丞待解决的问题。

18、教师要用心倾听学生的

下载教师职业能力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职业能力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职业能力

    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以顺利地乃至完美地完成教育任务为特征的职业活动能力教师职员能力特征:实践性、稳定性、发展性、差异性。 职业能力功能:完善个人修养、提高职业威望、增......

    教师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测试及公共基础知识(30分)、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法律法规等专业理论知识 第一章,教师职业能力及其形成发展。 一单选。 1教师职业能力是: A:教师以顺利的乃至完美的完成教......

    教师职业能力

    教师职业能力一、单项选择(10分,每题1分,10道题)1、职业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需要发挥个人才能的、维持生活需要并具有社会意义的活动。 2、技能是指由于练习而获得的顺利......

    教师职业能力简答题

    教师职业能力考试简答题 1、教师职业能力的功能(主要作用) 完善个人修养,提高职业威望,增强职业信心,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2、教师教学能力包括哪些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如......

    教师职业能力名词解释A

    一、1【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以顺利地乃至完美地完成教育任务为特征的职业活动能力。 2【教师专业能力】是在教师职业准备阶段,在师范教育(教师教育)专业获得的能力。 3【智慧......

    教师职业能力测试

    2011年度新教师职业能力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20分) 1、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2、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能得到自己的发展......

    教师职业能力(5篇)

    1.教学能力是.我们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 2.教学认知能力主要是指对各教学要素,如学生及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策略。手段等的领会,分......

    中等教师职业能力

    《中等教师职业能力》 1.如何教师职业能力概念? 教师职业能力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能力。教师职业能力是一种以完成特定教育任务为特征的职业活动能力。使用“顺利”一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