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完善上海市中小学校校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
关于进一步完善上海市中小学校校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
1999年颁布的《关于上海市中小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沪教党[1999]158号)及三个配套文件实施十年来,对规范本市中小学校的管理体制、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为更好地适应上海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中小学校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根据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九届市委九次全会等精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规定,对本市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校长负责制,提出以下意见。
一、中小学校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中小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是在上级党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校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学校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代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坚持和完善校长负责制,要有利于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校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的负责作用;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有利于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三、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认真执行上级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决定,承担管理学校的责任,依法自主办好学校。校长要依靠学校党组织,支持和配合党组织开展工作;尊重教职工主人翁地位和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支持教代会依法行使职权;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和要求,推进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主动争取所在社区(街道)、乡镇和家长等社会各方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监督,推进学校参与社区教育工作。
四、中小学校党组织在学校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学校改革发展贯穿始终。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原则,做好干部和人才教育培养等工作;负责学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做好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领导和支持教代会开展工作。
五、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教代会要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工,努力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引导教职工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关心教职工生活,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教代会接受学校党组织的领导,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
六、坚持和完善校长负责制,必须不断提高学校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校长、书记和领导班子成员要加强理论修养、品德修养、党性修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恪尽职守,勤奋工作,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要切实维护班子团结,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民主与集中的关系,相互支持,形成合力;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襟怀坦白,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
七、中小学校工作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对于学校的重大问题,校长应主动征求党组织意见,坚持走群众路线,按照议事决策程序,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进行决策,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学校党组织、教代会和广大教职工应支持校长的正确决策,以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中小学校重大问题由校务会议决策。校务会议成员为正副校长、党支部(党总支、党委)正副书记和工会主席等,会议由校长主持。重大问题决策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会前个别酝酿,会上充分讨论,民主集中,校长决策。根据管理权限,须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的重大问题应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方可实施。
八、校长、书记、工会主席的选任,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按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进行。学校党组织领导班子的产生应全面实行公推,具备条件的进行直选。实行党政一肩挑的学校一般应设专职副书记。副校长的任命(聘任),一般应征求校长和学校党组织的意见。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任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加强复合型干部的培养,推进党政轮岗或交叉任职。
九、中小学校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要求,制订和完善学校的章程,并报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学校应根据章程,制订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依法治校,规范管理,协调内外关系,维护教职工、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教育健康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依法保障中小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保护学校的合法权益,并监督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十、各区县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工作的领导。要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干部、学校班子成员和教职工深入学习校长负责制的文件精神,重点加强对校长、书记、工会主席的上岗培训,准确领会中小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克服片面认识。要将校长负责制文件的实施情况列入政府督导和党建督导的重要内容,定期检查,总结和交流经验,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十一、本意见适用于本市公办中小学校,本市中等专业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托幼机构、校外教育机构和民办中小学校等参照执行。各区县、各单位可根据本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办法或细则。本意见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
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10年6月11日
上海市中小学校党组织工作意见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不断完善中小学校校长负责制,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及市委有关文件规定,制定本意见。
第二条
中小学校党的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中小学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切实增强学校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三条
中小学校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中小学校党组织担负着联系、宣传、组织、团结全体教职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学校的重要责任。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学校改革发展贯穿始终,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第四条 中小学校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要事项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学校党组织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党组织书记主持党组织全面工作,应当带头发扬民主,充分发挥党组织委员会一班人的作用,自觉接受党员监督。
第二章 党组织的主要职责
第五条 中小学校党组织要完成《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的基层组织的八项基本任务。
第六条 中小学校党组织在学校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级组织的决议,保证和监督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维护学校的安定团结和政治稳定。
(二)负责学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健全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双重组织生活和谈心谈话等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理论武装,加强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观念等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提高领导班子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的能力。
(三)做好干部和人才有关工作。协助上级党委主管部门做好学校领导干部的教育、培养、管理和监督等工作,做好校内中层干部推荐、考察和教育、培养等工作,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做好老干部工作。
(四)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按照学校重大问题议事决策规则积极参与决策,党组织负责人要充分反映党的委员会和党员的意见。对涉及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决策,党支部(总支、党委)委员会或党员大会要事先讨论并提出建议。
(五)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人文素养,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发挥学校行政以及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等群众组织的作用,积极动员家庭、社区等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和谐校园。
(六)支持和监督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协调学校内部关系,化解各种矛盾,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学校领导班子、教职员工的团结,共同推动学校事业健康科学发展。
(七)领导和支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开展工作,保障教职工代表依法行使民主管理权利,充分发挥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八)领导学校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等群众组织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的工作,支持它们依照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它们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做好党建带工建、团建工作。
(九)做好统一战线工作。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侨务政策等,支持和引导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开展工作。
(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三章 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第七条 建立党支部(党总支、党委)统一领导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协调、检查、督促各部门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落实,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第八条 加强对教职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世情、国情、党情教育,法制教育,形势任务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等教育,引导教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第九条 加强对教职工的教育思想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教育和引导教职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第十条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和健康心理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教师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第十一条 创新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增强教职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充分运用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大力宣传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有计划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深化“凝聚力工程”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开展谈心、家访等活动,倾听教职工呼声,解决实际问题,定期分析教职工思想动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第十二条
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工作。党组织要经常研究、分析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提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思路和意见。支持校长抓好德育工作。
第十三条 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要调动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学校行政以及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争创文明单位等活动,创建和谐校园和温馨教室,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
第四章 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
第十四条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针,不断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第十五条 认真贯彻干部选任工作有关规定,协助上级党委主管部门做好校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培养、管理和监督等有关工作;做好学校中层干部人选的民主推荐工作,负责对提名人选进行组织考察,形成考察意见,提交校务会议讨论决定。
第十六条 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按照重在培养、同样使用、优进绌退、动态管理的原则,抓好中青年后备干部的培养和选拔。重视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
第十七条 加强对干部的经常性教育和日常管理。认真贯彻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落实干部到党校学习、在线学习等任务,切实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坚持从严管理干部,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发现问题早提醒、早纠正。坚持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完善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
第十八条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推进人才兴校强校。协助校长积极推进本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育引导,不断提高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做好关心服务工作,大力营造激发创造活力的工作环境,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第五章 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
第十九条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员意识、提高综合素质为内容,组织党员全面学习党的历史、党的章程、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教育教学等专业技能和其他新知识。定期研究制定党员学习计划,落实党员轮训制度,党员每年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4学时,其中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一般不少于40学时。党组织要完善学习检查和考评机制,对党员参加学习教育的情况进行严格考核。
第二十条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紧密联系学校实际,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第二十一条 创新党建工作方式。围绕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任务,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和活动内容,找准党组织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健全党的群众工作体系,探索建立党支部(党总支、党委)委员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广泛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和“双结对”活动。
第二十二条
做好党员发展、管理和服务工作。注重质量,优化结构,重视在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发展党员,对高中生重点加强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入党启蒙教育。严格组织生活制度,增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实效性。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建立和落实党内谈心谈话制度、走访慰问制度,关心党员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了解党员需求,及时反映涉及党员切身利益的重要情况,做好对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的关心工作。
第二十三条
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全面推进党务公开。学校重大决策要让党员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建立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和群众测评党员、党员测评支部、支部测评党委的“三测评”机制,落实党组织每年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并接受党员评议的制度。严格学校党组织按期换届选举制度,改进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提名方式,完善选举办法,规范选举程序、投票方式及候选人介绍办法。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换届要全面实行公推,具备条件的实行直选。
第二十四条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有针对性地开展警示教育和廉政谈话,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第二十五条 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开辟校园网络党建工作阵地,充分运用信息网络和新媒体技术开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增强党组织和党员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和引导力。
第二十六条 主动参与区域党建联建。自觉接受所在社区(街道)党组织的指导和协调,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主动承担区域党建联建共建的责任。
第二十七条
建立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党组织各项工作制度,完善书记带头抓党建、委员分工抓党建、党政干部共同抓党建、全体党员齐心协力抓党建的格局。
第六章 书记的任职条件及有关要求
第二十八条 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是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必须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应具备以下任职条件:
(一)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二)热爱党的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团结同志,作风民主,勤政廉洁,甘于奉献。
(三)具有一定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经历,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员和群众中有较高威信。
(四)中学党组织书记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小学党组织书记应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一般应分别具有中、小学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第二十九条
建立健全党支部书记培训制度。支部书记每年集中或分散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七天,每届任期内至少要安排到区县教育党校以上(含区县)培训机构轮训一次。
第三十条 加大复合型书记培养的力度。党组织书记兼任学校行政职务的,要处理好党务工作和行政工作的关系,保证投入足够的精力做好党务工作。
第三十一条 中小学校党支部(党总支、党委)书记(副书记)的待遇、工作量计算、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职级评审等应与校长(副校长)同等对待。对党支部(党总支、党委)委员等兼职党务干部应予关心。
第七章 加强对中小学校党的建设的领导
第三十二条
区县教育局党(工)委要加强对本区域中小学党建工作的领导,选好配强学校党组织负责人,健全完善党支部(党总支、党委)书记选拔任用、教育培训、工作支撑、待遇保证和考核激励等制度。要加强对党组织关系隶属于乡镇党委的学校党建工作的指导。第三十三条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支撑保障。通过纳入财政经常性项目等措施,建立稳定规范的党组织工作经费保证制度,为学校党组织和党员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撑。
第三十四条 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围绕中央、市委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基层党建年度重点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定期开展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建立完善相关制度,确保各项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十五条
建立健全基层党建督导制度。上级党组织要定期对学校党建工作进行督导,建立和完善党建督导综合评价体系,检查、督促和指导中小学校党组织认真履行基本职责,总结和宣传中小学校党建新经验,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和措施。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意见适用于本市公办中小学校,本市中等专业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托幼机构、校外教育机构和民办中小学校等参照执行。
第三十七条 本意见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
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10年6月11日
上海市中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意见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校务公开、民主管理,保障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校长负责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意见。
第二条 教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教代会)是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和基本形式,是校务公开的基本载体,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 教代会应当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引导教职工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动员和组织教职工投身教育改革和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第四条 教代会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学校党组织应当把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协调关系,充分发挥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作用。
第五条 教代会尊重和支持校长依法行使管理学校的职权。校长也应当尊重和支持教代会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为教代会履行职责、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第二章 职 权
第六条 教代会在本校权限范围内行使以下职权:
(一)听取和讨论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章程、发展规划、重要改革措施、财务工作报告以及学校其他有关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审议通过学校教职工聘用聘任方案、奖惩办法、重要规章制度、校内收入分配原则和办法以及其他与教职工切身利益有关的重大事项。审议通过后,由校长颁布施行。
(三)审议决定有关教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
(四)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民主评议正副校长、学校党组织正副书记,提出奖惩意见和建议。根据上级领导部门的部署,参与民主推荐学校领导干部人选的工作。
第七条 教代会提案以及作出的决定,校长应当认真处理和落实。校长对教代会通过的事项有不同意见,应当及时交换意见,可以提请教代会复议并按照程序重新表决。复议后教代会和校长意见仍不统一时,可以提请学校党组织协调解决,必要时可以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上级工会组织。
第三章 教职工代表
第八条 依法享有政治权利的在编、在岗教职工可以当选为本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
第九条 教职工代表应当由热爱教育工作、具有良好师德、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热心为群众服务的教职工担任。
第十条 教职工代表以年级组(教研组)或者处室等为选举单位,由教职工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直接选举产生。
代表候选人可以采用自荐、他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产生。教职工一百人以上的学校,代表人数比例不低于百分之三十;一百人以下的学校,代表人数不少于三十名。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代表人数不低于代表总数的百分之七十。
学校正副校长、党组织负责人、工会主席一般应当是教代会代表,其名额分配到各选举单位,直接参加选举。
当选的教职工代表名单应当张榜公布。选出的教职工代表组成若干代表组。代表组组长由所在组的代表选举产生。
第十一条 教职工代表实行常任制,任期三至五年,到期改选,可以连选连任。
第十二条 教职工代表享有下列权利:
(一)在教代会上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有权对教代会议程发表意见,按照规定的程序提出议案和提案。
(三)有权对学校和教代会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有权在教代会闭会期间,参加由工会组织的对学校有关工作的检查、巡视等活动。
第十三条 教职工代表履行下列义务:
(一)贯彻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定期述职,提高履职能力。
(二)参加教代会活动,执行教代会决议,完成教代会交给的任务。
(三)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群众意见,协助做好群众工作。
(四)提高自身素质,遵守职业道德和学校规章制度,做好本职工作。第十四条 教职工代表对选举单位的教职工负责并接受选举单位教职工的监督。选举单位的教职工有权按照规定程序更换本单位的教职工代表。
代表调离、退休、与学校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或者因其他原因不能履行代表职责的,其代表资格自行终止。
因故不能正常参加教代会各项活动时间累计达到代表任期一半以上的代表,原选举单位可以提出撤免建议。
对违法犯罪判处徒刑或者违法违纪受到留校察看以上严重处罚处分的代表,应当由原选举单位撤销其代表资格。
第十五条 教代会可以根据需要,邀请校内有关人员作为列席代表参加会议。列席代表人数不超过代表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列席代表在教代会上不具有表决权和选举权。
第四章 组织制度
第十六条 教职工五十人以上的学校实行教代会制度。
教职工不足五十人的学校,可以建立由全体教职工参加的教职工大会制度。教职工大会的性质、职权与教代会相同,其组织制度可以参照教代会。
第十七条 教代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第十八条 教代会三至五年为一届,每学年至少召开二次。每次大会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出席。教代会应当按时换届,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一年。第十九条 教代会闭会期间,遇有需要处理的重大事项,有三分之一以上教职工代表提议或者学校党组织、校长和工会共同研究决定,可以召开临时代表会议。
第二十条 教代会设立常任主席团。主席团实行集体领导,大会期间负责主持会议和各项活动;听取并反馈代表组审议意见;审议提交大会表决的议题、议程、决议和决定草案等;讨论决定以及处理大会其他重要事项。
主席团成员由本届教代会正式代表担任,由学校党、政、工主要领导干部和学校其他各方面人员组成,其中教师代表应当占主席团成员半数以上。
主席团成员由学校工会提名,报请同级党组织同意后,在大会预备会上选举产生。
第二十一条 教代会可以根据需要设立若干专门工作小组,负责对教代会需要讨论的重大问题和代表提出的重要议案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检查有关部门贯彻教代会决议和处理提案的情况。
专门工作小组组长由教代会代表担任,成员由教代会大会表决通过。第二十二条 教代会建立代表资格审查小组,负责教代会换届以及增补代表的资格审查工作,并向教代会报告审查结果。
教代会代表资格审查小组成员由学校工会提名,在预备会议上确认。第二十三条 教代会的选举和表决采用无记名投票或者举手方式。凡是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重大事项的表决应当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和表决必须获得应到代表半数以上同意方为有效。
第二十四条 教代会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相应的决议。教代会决议的执行情况向下一次大会报告。
第二十五条 教代会可以在会议和闭会期间向代表征集提案。提案处理和落实等情况应当向教代会大会报告,接受代表和教职工的监督。
第二十六条 教代会会议(临时代表会议除外)由预备会议和正式会议两部分组成。预备会议主要任务是选举大会主席团,报告大会筹备情况,通过代表资格审查情况的报告,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议题和议程以及决定大会其他有关事项。正式会议主要任务是听取报告、组织审议、进行表决、形成决议等。在预备会议与正式会议中间应当安排一定时间开展代表讨论。
第二十七条 教代会各项工作和活动经费,由学校提供。
第五章 工作机构
第二十八条 学校工会委员会是教代会的工作机构,负责教代会的日常工作,会同有关方面做好以下工作:
(一)具体负责教代会筹备,提出大会议题、程序方案及主席团人选建议名单,报学校党组织同意;主持教职工代表选举工作,审查代表资格;征集和整理代表提案;协助大会主席团做好会议期间有关会务工作。
(二)闭会期间组织各代表组和专门工作组活动,召集临时代表会议,主持代表组长联席会议;组织代表活动,宣传大会精神,检查大会决议的执行以及提案的落实、处理情况。
(三)负责教职工代表管理和培训、教代会质量评估、文书档案管理以及处理教职工代表申诉等有关事项。
(四)工会参与学校改革方案、教职工规章制度等有关重大问题的调研、制定、实施监督与反馈。工会主席参加校务会议,参与讨论和决策学校重大事项。
(五)完成教职工代表大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二十九条 学校教代会工作接受上级工会的指导和检查。学校召开教代会,工会应当提前十天向上一级工会报告。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意见适用于本市公办中小学校,本市中等专业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托幼机构、校外教育机构和民办中小学校等参照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本意见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
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10年6月11日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完善厂务公开负责制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修改完善厂务、区务公开分工负责制的意见各党支部(总支)、科室:今年是厂务公开的第五年,也是深化成果、完善制度的关键一年。最近,中央纪委等五部委和山东省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分别下发了《关于做好2004年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对新形势下深化厂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厂务公开有利于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也有利于国有企业管理的公开运作。既是一种民主管理形式,又是一项“阳光”政策。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强全矿民主政治建设,落实好党的依靠方针,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规范领导干部行为,使我矿的厂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深化,经矿研究,现制定厂务、区务公开工作分工责任制如下:
一、厂务公开栏公开的内容及分工
1、党务工作:党委办公室、矿团委、计划生育办公室承办。具体公开矿党委的通知、党费收缴、党员培训、“双文明一体化”考核情况和团的活动、计划生育指标分配、政策规定等。
2、政务工作:矿长办公室承办。具体公开企业改组改制方案、企业发展规划、重要基建和技改方案、工程招标和承包的项目及结果、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和季度生产经营计划目标、阶段性生产经营状况及具体措施、矿行政通报、通知、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领导干部电话费和交通费使用情况等。
3、民主管理:矿工会承办。具体公开职代会决议、矿工会活动通知、会费收缴、职工救济情况、集体合同履行检查情况、平等协商会议召开情况、低保金申请救助情况、红旗车间工会竞赛考核情况等。
4、廉政建设:矿纪委、保卫科承办。具体公开矿领导干部的购房情况、礼品上交、出国(境)费用支出情况以及其他执行有关廉洁自律规定方面的情况和治安保卫情况、通报布告、违纪人员处罚情况等。
5、生产经营:财务科、计划科、矿考核办公室承办。具体公开全矿经济效益情况、产品营销清欠情况、生产任务计划、工作生产成本完成情况、职工福利费公益金提取使用情况、各种税金上缴情况、经济责任制方案、考核大额度资金使用方案等。
6、干部管理:组干科承办。具体公开干部任前公示、任免通知、干部聘用包括副科级干部选拔任免前的群众推荐、民意测评及研究结果、职称评聘的政策规定、评聘结果;民主评议矿领导班子、成员及副科级以上干部的内容、方法、结果等。
7、经济分配:工资科承办。具体公开矿领导干部的工资及全部收入情况、工资调整和晋级方案、综合奖及各类单项奖金分配方案、招工政策、减员分流的指标;职工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是否及时、足额缴存及使用情况等。
8、物业工作:物业公司承办。具体公开物业公司的《工作简报》、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职工售房政策、住房改革方案及实施结果、矿领导及生活公司工作人员煤气费、水电费的收缴情况等。
9、物资采购:物资供应公司、基本建设科、审计科承办。具体公开由矿外购物资的数量、价格、供货单位、验货情况,各单位领用材料情况和工程招标、承包的项目及结果情况等。
10、职工培训:职工学校、安全监察处承办。具体公开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种类、班次、人数、时间以及上级有关职工培训的规定、上级各类学校招生情况和职工安全生产奖惩情况等。以上公开内容要用16k或8k纸张,以文字或表格的形式每月月初及时报矿厂务公开工作办公室1份存档(设在矿工会组织宣教部),经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审核后,另外1份由各承办部门在厂务公开栏中进行张贴公开。
二、区务公开的内容及形式
(一)区务公开的内容:
1、重大事项公开。具体包括车间职工(代表)大会和区队班子会、圆班会做出的决议和决定;区队(车间)生产、安全等规划指标及落实的具体措施;内部人事安排及制定的重要规章制度;民主评议区队(车间)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结果及评选的各类先进结果;各种扣罚款的原因、金额及使用情况;分配方案、计分标准和奖惩规定;职工互助储金收支、困难救济使用、党费、团费、工会会费收缴情况、通知等。
2、任务完成情况公开。具体公开区队生产的月计划、日计划及各班的任务完成情况等。
3、经济分配公开。具体公开区队(车间)当月工资、奖金总额、分值以及各班职工出勤、得分和工资、奖金分配结果等。
4、材料消耗情况公开。具体公开每月区队材料领取、消耗情况以及班组材料节支降耗情况等。
5、奖惩情况公开。具体公开矿对区队、职工个人的奖励、扣罚款的通报、区队对班组、职工个人的奖惩情况等。
(二)区务公开的形式
1、车间职工(代表)大会。按照《陶阳煤矿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规定,车间职工代表大会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及时讨论审议本单位的重大事项。
2、区务(班务)公开栏。
3、区队(车间)领导班子会、生产圆班会、班前班后会、学习会等。
(三)班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班务公开的内容:班务公开是区务公开的基础。具体内容有:
1、班组内部经济分配及奖惩情况;
2、班组内部制定的重要规章制度;
3、民主评议班组长结果;
4、有关职工生活福利事项。班务公开的形式:班组民主管理会是班务公开的基本形式,班组全体职工直接参加,共同决定班组内部的重要问题和事项。任务完成情况、材料消耗、职工得分等事项在公开栏中公开。
(四)区务、班务公开的原则
1、坚持凡需要区队(车间)、班组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事项必须公开的原则;
2、坚持职工主人翁权利必须得到落实的原则;
3、坚持公
开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可信、实事求是的原则;
4、坚持依法办事、严肃执行制度的原则。
(五)区务、班务公开具体实施要求对区务公开的具体实施要求是:
1、区队(车间)制定的生产规划必须提交车间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每月的生产工作安排及研究制定的各项措施,通过班前班后会向职工进行通报,广泛征求意见;区队(车间)圆班会形成的决议及时在公开栏重要事项栏内公布。
2、区队(车间)内部人事调整安排,在认真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需经车间职工(代表)大会通过方能实施。
3、坚持每年在车间职工(代表)大会上对区队(车间)领导班子和成员进行民主评议,党政主要领导进行述职。评议结果及奖惩情况通过公开栏、班前班后会和矿文件形式向职工反馈。各类先进评选必须坚持自下而上,层层推荐的原则,充分尊重职工的意见,评选结果及时在公开栏中进行公布。
4、车间职工(代表)大会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审议区队的重要事项。遇有紧急重要事项随时召开,形成书面材料,会后及时报送矿工会组织部存档。
5、区队(车间)经济分配方案需经车间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方能实施;当月工资、奖金总额及分配情况每月一次在公开栏公开;每位职工出勤和劳动得分当日公布。
6、各种扣罚款原因、数额和使用情况每月至少一次在公开栏公布。
7、将上月每班材料计划指标、实际消耗数额、超支原因及领用的材料数量、名称和消耗情况列出详细表格,于当月初在公开栏中公开。
8、职工困难救济,要注明被救济人姓名、困难原因和金额,每月一次在重要事项公开栏内公开。党费、团费、会费缴纳情况每半年至少公布一次,将收费清单张贴在重要事项公开栏内。对班务公开的具体实施要求是:
1、对车间职工(代表)大会、班子会、生产圆班会作出的决议、决定中涉及本班组的有关事宜,如生产作业计划、经济技术指标和安全施工要求等,要及时召开班组民主管理会进行通报,让每个职工都清楚、明白,发动人人出主意、想办法、定措施,努力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2、班组制定的内部计分分配办法必须召开班组民主管会讨论决定,每位职工出勤、劳动得分及扣分、加分情况及时在公开栏内公布。
3、班组内部制定的规章制度,如设备和工具管理制度、劳动竞赛制度、内部奖惩制度等,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矿、车间职代会通过的各项制度精神,经班组民主管理会讨论通过,方能实施。
4、通过班组民主管理会对班组长每半年进行一次民主评议,评议结果在重要事项公开栏内公布。
5、职工生活福利事项,主要包括生产劳动条件的改善、职工之间的互助互济、困难补助、文化娱乐活动等。开展活动时,要充分尊重职工的意愿,困难补助必须经过全体讨论。矿纪委、矿工会组成的厂务公开监督检查组将定期对各单位的区务(班务)公开工作进行检查。凡存在以下问题的单位,年底不能被评为先进单位,所在单位主要领导不能被评为各类先进个人,并对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和区务公开员通报罚款,在“双文明一体化”考核中加以扣罚:(1)对区务、班务公开工作措施不力、行动迟缓、给全矿工作造成被动的;(2)不按照文件规定内容公布或公开栏版面内容有缺项的;(3)公布的内容不真实的;(4)公布的内容不及时的;(5)不在区务(班务)公开栏中公布,而在区队学习室乱贴乱挂的;(6)随意损坏公开栏或公开栏版面卫生不好的;(7)车间职工(代表)大会不按时召开的。
三、实行厂务、区务公开坚持的原则
1、政治性原则。从讲政治的高度认真搞好厂务公开,充分体现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的有机结合。通过公开,完善企业的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
2、合法性原则:依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搞好厂务公开。除属企业产生的国家秘密、内部秘密(商业秘密、工作秘密)事项不能公开外,应公开的都应及时进行公开。
3、真实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公开的内容做到真实、准确,不回避“热点”问题,不避重就轻,不搞形式主义。
4、连续性原则:在继承中发展创新,坚持职代会为厂务公开的基本载体,同时建立厂务、区务公开栏等其他有效的公开形式。
5、层次性原则:公开的内容和形式,有重点、分层次实施,属全矿性的特别重大事项由矿采取其他相应的形式和程序进行公开。
四、组织领导厂务公开是在“党委统一领导、矿行政负总责、纪委工会监督检查、有关部门分工落实”的机制下进行。为切实做好厂务、区务公开工作,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各单位要及时调整充实厂务、区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真正抓出实效。厂务、区务公开栏的工作由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和协调,矿纪委、矿工会检查考核,有关单位(科室)共同实施,共同推进,认真落实责任制,坚持各项公开制度。科(区)长、党支部书记是本单位区务(班务)公开的第一责任者,对搞好矿和本单位的区务(班务)公开工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承办单位要领导重视,明确一名人员为兼职公开员报矿工会,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的公开内容,落实责任、按时公开。同时,各区队(车间)的区务公开监督检查小组和车间工会,要进一步完善细化工作制度,促进区务、班务公开活动的深入发展。矿纪委、矿工会每月对各承办单位的公开情况检查一次。对不按时更换内容的,给予单位领导和责任人通报批评并罚款,记入矿“双文明一体化”考核。对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单位领导和兼职公开员,矿年底将给予表彰奖励。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完善厂务公开负责制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修改完善厂务、区务公开分工负责制的意见 各党支部(总支)、科室:今年是厂务公开的第五年,也是深化成果、完善制度的关键一年。最近,中央纪委等五部委和山东省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分别下发了《关于做好XX年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对新形势下深化厂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厂务公开有利于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也有利于国有企业管理的公开运作。既是一种民主管理形式,又是一项“阳光”政策。为认真贯彻党的xx大精神,加强全矿民主政治建设,落实好党的依靠方针,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规范领导干部行为,使我矿的厂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深化,经矿研究,现制定厂务、区务公开工作分工责任制如下:
一、厂务公开栏公开的内容及分工
1、党务工作:党委办公室、矿团委、计划生育办公室承办。具体公开矿党委的通知、党费收缴、党员培训、“双文明一体化”考核情况和团的活动、计划生育指标分配、政策规定等。
2、政务工作:矿长办公室承办。具体公开企业改组改制方案、企业发展规划、重要基建和技改方案、工程招标和承包的项目及结果、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和季度生产经营计划目标、阶段性生产经营状况及具体措施、矿行政通报、通知、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领导干部电话费和交通费使用情况等。
3、民主管理:矿工会承办。具体公开职代会决议、矿工会活动通知、会费收缴、职工救济情况、集体合同履行检查情况、平等协商会议召开情况、低保金申请救助情况、红旗车间工会竞赛考核情况等。
4、廉政建设:矿纪委、保卫科承办。具体公开矿领导干部的购房情况、礼品上交、出国(境)费用支出情况以及其他执行有关廉洁自律规定方面的情况和治安保卫情况、通报布告、违纪人员处罚情况等。
5、生产经营:财务科、计划科、矿考核办公室承办。具体公开全矿经济效益情况、产品营销清欠情况、生产任务计划、工作生产成本完成情况、职工福利费公益金提取使用情况、各种税金上缴情况、经济责任制方案、考核大额度资金使用方案等。
6、干部管理:组干科承办。具体公开干部任前公示、任免通知、干部聘用包括副科级干部选拔任免前的群众推荐、民意测评及研究结果、职称评聘的政策规定、评聘结果;民主评议矿领导班子、成员及副科级以上干部的内容、方法、结果等。
7、经济分配:工资科承办。具体公开矿领导干部的工资及全部收入情况、工资调整和晋级方案、综合奖及各类单项奖金分配方案、招工政策、减员分流的指标;职工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是否及时、足额缴存及使用情况等。
8、物业工作:物业公司承办。具体公开物业公司的《工作简报》、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职工售房政策、住房改革方案及实施结果、矿领导及生活公司工作人员煤气费、水电费的收缴情况等。
9、物资采购:物资供应公司、基本建设科、审计科承办。具体公开由矿外购物资的数量、价格、供货单位、验货情况,各单位领用材料情况和工程招标、承包的项目及结果情况等。
10、职工培训:职工学校、安全监察处承办。具体公开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种类、班次、人数、时间以及上级有关职工培训的规定、上级各类学校招生情况和职工安全生产奖惩情况等。以上公开内容要用16k或8k纸张,以文字或表格的形式每月月初及时报矿厂务公开工作办公室1份存档(设在矿工会组织宣教部),经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审核后,另外1份由各承办部门在厂务公开栏中进行张贴公开。
二、区务公开的内容及形式
(一)区务公开的内容:
1、重大事项公开。具体包括车间职工(代表)大会和区队班子会、圆班会做出的决议和决定;区队(车间)生产、安全等规划指标及落实的具体措施;内部人事安排及制定的重要规章制度;民主评议区队(车间)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结果及评选的各类先进结果;各种扣罚款的原因、金额及使用情况;分配方案、计分标准和奖惩规定;职工互助储金收支、困难救济使用、党费、团费、工会会费收缴情况、通知等。
2、任务完成情况公开。具体公开区队生产的月计划、日计划及各班的任务完成情况等。
3、经济分配公开。具体公开区队(车间)当月工资、奖金总额、分值以及各班职工出勤、得分和工资、奖金分配结果等。
4、材料消耗情况公开。具体公开每月区队材料领取、消耗情况以及班组材料节支降耗情况等。
5、奖惩情况公开。具体公开矿对区队、职工个人的奖励、扣罚款的通报、区队对班组、职工个人的奖惩情况等。
(二)区务公开的形式
1、车间职工(代表)大会。按照《陶阳煤矿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规定,车间职工代表大会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及时讨论审议本单位的重大事项。
2、区务(班务)公开栏。
3、区队(车间)领导班子会、生产圆班会、班前班后会、学习会等。
(三)班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班务公开的内容:班务公开是区务公开的基础。具体内容有:
1、班组内部经济分配及奖惩情况;
2、班组内部制定的重要规章制度;
3、民主评议班组长结果;
4、有关职工生活福利事项。班务公开的形式:班组民主管理会是班务公开的基本形式,班组全体职工直接参加,共同决定班组内部的重要问题和事项。任务完成情况、材料消耗、职工得分等事项在公开栏中公开。
(四)区务、班务公开的原则
1、坚持凡需要区队(车间)、班组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事项必须公开的原则;
2、坚持职工主人翁权利必须得到落实的原则;
3、坚持公开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可信、实事求是的原则;
4、坚持依法办事、严肃执行制度的原则。
(五)区务、班务公开具体实施要求对区务公开的具体实施要求是:
1、区队(车间)制定的生产规划必须提交车间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每月的生产工作安排及研究制定的各项措施,通过班前班后会向职工进行通报,广泛征求意见; 区队(车间)圆班会形成的决议及时在公开栏重要事项栏内公布。
2、区队(车间)内部人事调整安排,在认真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需经车间职工(代表)大会通过方能实施。
3、坚持每年在车间职工(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下一页
第四篇:上海市中小学校校长工作意见
上海市中小学校校长工作意见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 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意见。
第二条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外代表学校,对内 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副校长协助校 长开展工作。
第三条校长必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 家的法律、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实施素质教 育,坚持依法治校,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第四条校长要依靠学校党组织,学校重大问题的决 策要充分听取党组织的意见,支持配合党组织开展工作。
第五条校长要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尊重教职工主 人翁地位和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实行校务公 开,定期向教代会报告工作,听取意见,接受评议,保障教职
工的合法权益。校长要听取学生对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 意见与要求,切实维护学生权益。
第六条校长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对学 校国有资产负有法律责任。上级领导部门要支持、保障和 指导校长正确行使职权。校长行使职权要接受上级领导部 门、学校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第二章校长的任职资格和条件
第七条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领导者,应具备下列基 本任职条件:
(一)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运用马 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认真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
律、法规,顾全大局,作风民主,团结同志,具有求真务实和 开拓创新精神。
(三)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具备较强的教 育教学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较高的教育教学业务 水平。
(四)严于律己,勤政廉洁,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批 评和监督,不滥用职权、谋求私利。
(五)中学校长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小学校长 应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中、小学校长一般应分别具有 中.学高级、小学高级及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一般应具有二 年以上学校中层以上管理岗位的经历。
第八条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按照校长任 职条件和干部选任的规定程序,切实把业绩突出和群众公
认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校长岗位上来。
第九条校长应按规定参加上岗培训和每五年一轮的 业务培训,获得相应的培训结业证书,作为继续任职的基本 条件。
第十条校长实行任期制,任期一般三至五年,由上级 主管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的规定和程序进行聘任。
校长任期届满,由上级主管部门对其进行考核。经考 核符合任职条件的,可以连任;根据工作需要,也可以调整 到其他学校任职。要有计划地加强校长、副校长的校际 交流。
第十一条中小学校长实行校长职级制度。
第十二条校长可以提出辞职申请,经上级主管部门 批准后方可辞职。校长在任职期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按规定程序办理相关手续。校长应按规定接受经济责任 审计。
第三章校长的主要职责
第十三条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 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依照学校章程实施管理,建立 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各项管理措施。
第十四条实施任期目标责任制。校长应根据国家法 律、法规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学 校长远发展目标和任期责任目标,经教代会(教职工大会)通过,报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后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负责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制定教师队伍建 设规划和培训计划,推进学习型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 发展,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专业水平、创新素质和 科研能力;加强对班主任、中青年和骨干教师等的培养,严
格教师队伍管理,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第十六条,全亘壅重堂垄塾宣堂i科研工括。树立 为了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 .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 导,实施素质教育,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地统一在 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狸里堡宣三堡!.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按照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 辱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生命教育,加强 行为规范养成等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 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
要创新德育途径和方法,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横向沟通,各 年级纵向衔接,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二)负责教学工作。按照国家和上海市颁布的课程改 革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工作,遵循教学规 律,深化教学改革,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教学管理,开展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 原则,创新教学模式,把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创造思维和自 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沟通能力贯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积极开展体育、卫生、美育、科技、劳动、国防、安全 等教育,重视学生文艺社团、体育运动队、科技兴趣组和其 他社团’建设,有序组织各类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配好教师,开足课时,提供必要的专用教室、场地、器材、设备等,充分发挥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
(四)重视教研组建设,发挥年级组的佳用,传承和建设
教育资源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切实抓好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建设。关心教职工和学生的生活,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第十八条支持兰茎堂望塑歪星三堡:安分依靠和发挥学校党组织在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和维护稳定中的作用。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民主党派按照各自章程进行活动。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第十九条.垄塑堂垦竺塾金盟叠邋三积极支持社区 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活动,推动社 区及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协调一致,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第四章校长的主要职权
第二十条按照校长负责制有关规定,行使对学校教 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的决策和指挥权。
第二十一条根据学校工作需要,在核定的编制内,按 照精简效蚴.则,决定学校内部机构和岗位设置,聘任中 墨王塑!』层干部的聘任在民主推荐基础上征询党组织意 见后由校长提名,学校党组织考察,校务会议讨论决定,校
长任命(聘任)。
第二十二条根据政府有关部门以及教育行政部门规 定,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学校内部劳动、人事管理和分配制 度改革方案,按规定程序组织实施。实行教师聘用合同制,与教师订立聘用合同。
第二十三条根据国家和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
定,制订学校的课程方案和教学计划,设置开发校本课程,确定教学进度,选用教材,组织教学活动,对教师和学生进 行考核评价。
第二十四条按财务制度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 定,对上级的拨款、学费返还留成和社会赞助等各种收入以 及校舍设施、仪器设备等,合理安排使用。肘蟊
第二十五条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对教职工进行奖 惩。对工作成绩显著的教职工给予奖励;对严重违纪或给 学校工作造成重大损失的教职工给予行政处分、解聘或 辞退。
第二十六条
其他职权。按规定履行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
第五篇:校长负责制
博文学校校长负责制
一、校长负责制的实践特点
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之后,全国中小学领导制度的改革方向得到明确。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这为解决当时学校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种弊端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呈现出了自身的一些突出特点,值得很好地总结与完善。
1.校长负责制是一种有效行政的领导制度校长负责制作为行政首长领导责任制的一种具体实践形式,能够较充分地体现科层组织在管理运作中的某些优势,尤其是组织权力、个人责任与管理制度的效能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这特别反映在解决我国过去多少年来难以消除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职责不清的管理弊端方面。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根本的一点是还行政权力和责任于学校行政负责人,使校长拥有较大的权势,来迅速解决由文化大革命时期延续下来的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各种不良习性与松散现象,体现出了立竿见影的管理效率。进入90年代以后,学校行政领导人的权力与职位、决策与指挥、领导与责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实现了统一。
2.校长负责制是一种精英治校的领导制度随着校长负责制的实施,一批真正有才华、有胆识、懂教育、懂管理的领导人材逐步得到选拔任用。体制的改革为他们在较大程度上解除了思想顾虑,排除了干扰;上级教育行政机关对一批优秀校长的放权与授权行为使他们能够当家作主,自主办学,保证了他们能够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充分实现自己的办学思想与主张,提高了办学水平,办出了学校特色。
3.校长负责制是一种有利于学校厉行改革的领导制度校长负责制使一批校长能够依法用权,借国家各项事业改革的东风,针对校内的干部使用、工作考核、员工聘任、教学改革、科研管理、教师激励、行政运作、制度建设、勤工俭学等工作,大刀阔斧地进行某些改革。尤其当一些教职工因受传统管理方式与观念的影响对改革有抵触情绪,或者不能理解,不能预期改革效果而犹豫彷徨的时候,校长可以毫不犹豫地依法施展行政权威,运用奖惩手段,发号施令,保证改革计划的贯彻执行。
4.校长负责制是一种可以实现高度集中统一的领导制度校长负责制本质上是一种个人负责制,最高行政首长对诸种管理要素拥有决定权与支配权,可以把某些一时具有消极限制作用的决策主体之间的工作关系简化到最低程度;允许政出一门、策出一人,有利于对组织实施准军事化或半军事化的管理,推动组织工作的高度统一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这对克服组织的内讧、内耗和松散混沌状态,把员工群体培养训练成为一支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纪律严明、作风硬朗的工作队伍较为有效。
5.现代校长负责制是一种民主化的个人负责制从党和国家颁布的各项教育法规与政策来看,中等以下学校实施的校长负责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长制,而是相对开放的、具有现代特征的一长制。学校党支部与教职工代表会议在学校管理方面的监督和参与活动对行政领导工作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这也促使一批思想水平较高的校长积极建设党政联系会议制度与教代会的参与管理制度,推行校务公开、民主议政、充分授权等管理方式,将协商、指导和服务行为纳入领导行为结构。这对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集思广义,培养员工参与管理的素质都有很大帮助,也体现了行政首长负责制的现代风格。
校长负责制的推行有着它的历史功绩,但是,任何一种领导制度与管理方式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历史局限性,为其特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所限定。尤其是我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教育管理水平和校长的素质存在较大差异,这也会导致我们的校长对相同的领导制度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实践的情况。当然,也不存在那种可以一成不变,适用于任一发展阶段、任一发展地区、任一发展要求的领导制度与模式。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等各项事业不断发展,随着国家与社会对素质教育提出了要求,校长负责制在实践中的一些弊病和问题就逐步暴露出来,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解决。
二、从素质教育分析校长负责制在管理实践中的某些不适应性
1.学校是知识的园地、育人的摇篮,但相当一批学校却呈现出较明显的行政组织特征现代学校本应当是一个知识性、科学性、研究性和民主合作性水平很高的教育机构,应当有着浓厚的民主气息和学术氛围;但由于长期受传统行政体制和教育管理集权模式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仍然象是一种机械的教育行政传动装置,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惯性。学校领导人有意无意把自己当作上级部门的业务秘书,上级不说的不想也想不到,上级不提的不做也做不到。这种被动执行式的工作方式也转化到学校内部,导致学校教职员工同样把自己的工作大脑交给校长,在工作中或多或少采取雇佣行为,按部就班地简单重复学校下达的教学工作。由此导致学校工作缺乏活力,缺乏首创精神,缺乏新意,缺乏特色,缺乏现代思想境界,也缺乏群众性。学校领导制度本应在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方面发挥根本作用,但现在却主要依赖教育行政部门安排的外部培训。校长负责制被引向一种狭隘的行政灌输与行政传令制,极大地限制了广大教职工在办学中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影响了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
学校管理行政化的另外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党政领导职务的兼任制。在相当一部分中小学,不论规模大小,让校长兼任党支部书记,或者由乡、镇教办主任兼任当地中、小学校的党支部书记。这种做法可以精简领导职位,消除党、政领导之间的磨擦与冲突,达到高速决策、高效行政的目的。而另一方面,则在领导层中失去了必要的制约关系。领导体系中的相互制约结构是现代领导体制的一个核心要素与典型特征,取消这种制约结构,就会使相互监督、综合决策和协商议事成为一句空话,可能为专权、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打开通道,滋生官僚行为。这种做法容易使学校领导体制高度行政化,削弱党支部在学校工作中的影响力,使党支部实际上演化成为一种单纯的政治学习领导组织。党支部在学校工作中的思想性、宣传性、群众性、表率性和协调性等特点都不易被学校行政所吸收和发挥,这无形中就削弱了学校的领导影响力和领导力量,甚至会孤立学校行政领导人。
2.学校是典型的教育科研与实验基地,但不少学校却表现出较明显的经验型组织特征经验型组织的管理策略和业务方法的科学含量很低,在组织运作方面不自觉地轻视理论的指导,从领导到普通员工都有意无意仅以职业经验为财富,以经验论资格,凭经验当能手。职业经验的多少也成为评价与选拔干部的主要标准;组织成员之间隐约有一种理论无用论的思想,习惯于恪守已能驾轻就熟的常规方式,视学习理论和科研探索为辛苦烦恼之事且似无必要。当然,经验也是重要的。经验包含着人们由过去事件形成的认知线路、决策途径,以及对影响因素和事物变化方式的了解和记忆。但是,经验主要说明的是过去,而且呈现着直观性、表面性、非连续性、零散性和个别性特点。在职业组织中,仅靠经验是不能有效适应未来的事件和要求的。
据了解,在国内不发达地区的许多中小学领导人与教职工,其职业素质都接近于属于经验型的。他们至今仍忽视教育工作的科研化和心理学化,忽视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缺乏理论兴趣和理论自觉,把自己混同于一个简单的脑力劳动者,习惯于或乐于按以往的经验和常规行事。许多干部与职工目前开始从事有限的理论学习和科研活动,不过是迫于上级要求,或为了申报职称、追求提高学历、保住公职所致,并不是真正出自于自己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目前也是一批教育行政干部、中小学教师乃至教育理论工作者认为:中、小学教师把教育、教学工作与科研相结合是好高鹜远,是为之所不能为,这恰恰是经验主义的观点。这就等于在说:我们可以用具有传统素质的教师,依靠他们简单积累的经验,来培养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创造性和综合性素质的学生!
当前,国家经济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对教育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要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性素质或高素质的人才,就要求学校应首先成为“学习型组织”,校长应成为学者型的校长,教师应成为研究开拓型的教师。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并不在于等待或争取上级安排的培训指标,也不在于去发现几个素质优秀的校长,而在于学校领导制度的改善。“制度造人”,只有好的领导制度才能造就出整整一代好的校长和教师,这是一个铁的规律。把希望寄托于几个自然“冒尖”的校长而不是对领导制度的改善,这只能是舍本求末。
3.学校聚集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不少学校的教师群体是缺乏凝聚力和团结进取意识的松散群体教师是未来一代人灵魂的铸造者、素质的模塑者,在整体上应该有着优秀的思想,良好的心理状态,团结合作的意识,共同奋进的事业心,在工作上能形成一种团队精神。但是,学校较为浓厚的行政化管理行为使员工群体缺乏聚合力。在一定区域的调查当中我们发现,学校里上下级之间、教职工之间心理距离较大,意见较多,貌合神离,在协调工作关系方面满足于一种“凑合”。中小学校一般属于中小群体,更有利于扁平化组织的培养和建设,但领导人的管理却使组织呈现出高层峰结构的特征。在工作中,校长思考校长的,教师干教师的,上下级之间在工作研究和决策上不能形成合作关系,只有指令与听从、支配与服从的关系,产生了较明显的小生产者的行为特点。学校办得好不好,教师认为那是领导人的事,靠得是几个领导人的聪明才智。尽管学校领导人也宣传团结奋进的工作精神,但从其领导行为来看,教师们并不会产生热情与积极性。学校要为国家的未来培养具有学习、探索、创新能力的劳动者,培养善于将知识转化为技术以及传播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的高素质人才,仅靠校长的有待转化为行政指令的个人设想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参与管理的方式积聚学校全员性的团队智慧。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着眼于学校领导制度的改善和建设。
4.学校的教育功能决定了学校管理的民主性质,但不少学校对管理方式的选择仍取决于领导者个人的兴趣和觉悟学校培养的是未来一代具有现代科学与民主素质的公民,这一培养方向决定了教师务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掌握现代民主教育思想和方法。而这一要求又决定了学校领导人在民主管理实践方面应起到引导、表率和促进作用。学校管理的民主性成为实现学校教育工作的民主性和达到培养目标的民主标准的先决条件。尤其是学校要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上形成团队精神,根本的一条是要通过民主管理使教职工能真正产生主人翁的感受,享有“当家作主”的基本权力,实实在在地进入管理主体的行列。但从目前国内学校管理来看,尤其是在社会不发达地区,校长负责制的实施还处在比较狭隘的状态。特别是许多学校的党支部不知道应该采用何种形式来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与“监督保证”作用,学校的一切校长说了算。学校党支部的功能在萎缩,接近于成了“政治学习领导小组”。学校内部管理结构缺少领导协商制度,缺少授权与分权行为,也缺少校务公开的行政制度。学校教职工代表会议要么不建立,要么形同虚设,成为一个空招牌。教职工只有被动执行领导指示的义务,教职工的行为可以为“被动态”所定格。
另一方面,学校教师也只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遵循启发的原则、愉快的原则、民主的原则和参与的原则,才能真正培养形成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应首先具有民主教育的素质,而这又完全取决于学校领导人是否具有民主管理的素质。这最终落脚在学校领导制度的民主建设这一点上。只有有了优秀的制度,才能产生优秀的校长,也才能产生优秀的教师。
5.素质教育是一项需要全员献计献策、全员参与行动的系统工程,但不少学校领导人仍习惯于以个人行政指令来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应该是一项全员、全社会参与的教育活动,从当地党委、政府领导、教育行政干部、社区各组织负责人、社区公民一直到学校校长、教师、员工、学生、家长等,都应该是当地学校教育工作的发言人,都应该被有效地调动起来,在一定的制度和组织形式的协调下,参与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由此也尝试形成学校教育管理主权在“民”的局面,这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有特别功效的。但就目前来看,人们大多有这种意识而缺少这种实践。不少教育行政官员和学校校长不自觉地仍把实践素质教育的决策活动圈在少数人行为的范围内。社区组织和成员有什么意见,教师有什么考虑,学生有什么想法,家长有什么反映,都得不到如实的关心和重视。一些学校领导人有意无意、轻松自如地满足自己“当家作主”的本能;或仅仅对素质教育宣传鼓动一番,摆一个姿态,而实际上没有计划也没有措施;或者仅从某一个方面做一尝试,算是响应了政府号召。面对实施素质教育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他们不会通过运用民主参与方式来集思广义、群策群力。还是按照传统的行政习惯,等上级指示,等上级提供条件,把一个神圣的事业搁置在让全体师生员工都“被动服从”的格局内。
总之,实施校长负责制所产生的绩效与弊病都是相对而言的。任一种制度在具体实践中都是有利有弊的,这与实践的背景条件或主、客观条件的差异有直接的关系。比如: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或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校长负责制的实践方式就有很大差别。社会较发达的地区的一些校长能够将委员会制的若干有益的因素引入校长负责制,大力实施民主管理,使素质教育的实施卓有成效;而社会欠发达地区的某些校长则有意无意将管理引向小生产性质的家长制。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实施校长负责制也应该依不同地区、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而注入不同的特点与内涵,这样才能够因地因时制宜,将校长负责制的优越性发挥到最大程度,而将其弱点减少到最低程度。
三、以组织管理内、外环境为权变根据,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特点的校长负责制
1.在社会及其组织欠发达地区可以实行有限开放的校长负责制一般来看,社会发育水平不高,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事业欠发达的地区,组织运作的内、外环境都欠佳,组织管理的主、客观条件都不大理想。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当地学校的领导人与普通教职工,其思想观念与职业素质水平都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他们长期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组织环境内,对传统的集权式领导方式比较适应也比较习惯,在工作上不善于也不习惯自行研究和自觉创造,一切都需要等待领导的安排和指令。在这样的学校里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工作中的团队意识和首创精神,可以采用相对传统一些的领导制度,即:有限开放的校长负责制。有限开放的校长负责制在实践中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校长充分拥有学校人事、财经、校产等方面的支配权,拥有工作决策权和组织指挥权,由此确保他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绝对权威,达到决策迅速、政令畅通、指挥统一、组织行为规范化的效果。
其二,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繁重的改革任务,校长能够依借不可违抗的权势推行改革;同时辅之以某些柔性方法,通过解释、宣传和交谈,消除教职工的一些疑虑,唤起他们的良知与觉悟,从而顺应改革,积极参与改革。
其三,在保证校长责、权统一与工作决断权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下属,进行有限授权或充分授权,以调动下属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
其四,推行校务公开的管理方式,建立必要的校务通报制度、学校工作建议制度、干群思想沟通制度、党政干部之间的工作协商制度以及学校党组织和教职工的民主监督制度等等。
当前我国许多中、小学都在实行这种开明的校长负责制,目的是为了在学校管理的主、客观条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能围绕素质教育的要求有效完成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的改革任务,锻炼干部,提高教职工素质,为下一步实践更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领导制度打基础、做准备。
2.在社会相对发达的地区可以试行委员会系统参与的校长负责制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条件比较发达的地区,尤其是在城镇,学校教职工素质比较好,现代观念接触多,外部环境因素起着支持作用,因此可以实行一种比较开放的、吸收了委员会制特点的校长负责制,即:委员会系统参与的校长负责制。这种制度丝毫不改变校长作为学校法人代表的地位,不削弱校长作为学校最高行政负责人必须拥有的权力与责任;实行这种领导制度,校长可以专权但并不专权,可以一个人说了算但并不一个人说了算。校长的视角是要通过权力的运作来尽可能调动教职工群体的参与意识,激发教职工群体的参与管理热情,发挥教职工集体的聪明才智,使每一项常规的和非常规的决策都能反映学校大多数人的意志,而不是限于少数人或领导者个人的想法,要使每一个员工都发挥出一定的管理能量。因此,管理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要为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并恰当地予以制度化。而这个条件,就是建立和完善各种与参与管理相关的委员会,赋予这些委员会参与管理的若干权利与责任,校长在其中给予协调和引导,让它们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充分发挥作用。
借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校管理经验,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委员会可以有以下几种类型:
其一,学校校务委员会。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已明确提到: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学校校务委员会。校务委员会应当有学校行政领导人、党、团、队、工会负责人以及若干骨干教师参加,由校长主持,形成制度,定期商讨研究学校的各项工作,成为学校的决策机构。
其二,学校党支部委员会。为了发挥学校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可以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党组织对学校工作实施审议监督的权力和具体方式,同时检查评价教工党员在做群众思想工作和起模范带头作用等方面的表现。
其三,教职工代表大会与教师委员会。教代会是体现学校民主管理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教职工在学校“参政议政”的一个基本途径。需要确保教代会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建议、审议、批评、监督及评价的权利。为了充分而有效地发挥教代会的参与管理职能,在规模较大的学校,还可以在教代会的基础上成立一个属于常设性机构的教师委员会。其作用是:以一周、半个月或一个月为期,定时对教职工的工作、生活和思想意见进行采访了解,明确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向学校领导人作出反映,沟通信息;定期向学校领导人咨询教职工关心的一些学校管理工作的情况,协助上情下达;定期考察和评价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了解学校有关部门落实教代会决议的情况,及时反馈;代表教职工有针对性地研究学校的一些改革与发展战略,形成意见,向学校领导人提出建议等等。
其四,家长委员会。家长是推动和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角色或重要力量。学校需要明确家长参与教育管理的基本权利,需要落实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具体方式。从教育的开放性来看,家长毫无疑问地对学校教育工作应当拥有知情权、评议权、监督权和建议权,对学校教学计划、教改方案、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法选择、硬件配备、环境改造、德育管理等方面都应有必要的了解和意见。学校应主动设法解决一些家长对学校工作不闻不问或视而不说、敢怒不敢言的问题。
其五,学生自治会。学生会不应当单纯由学校方面任命,成为学校的“官方机构”,单纯地成为学校管理学生的一个工具;学生会应当在学校有关人员的引导和帮助下,在学生当中取得广泛的代表性,成为参与学校管理和实行自我管理的群众性机构。学生会能够在学校真正发挥监督、评议和建议的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都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从未来社会的发展看,把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权利仅作为一种口头标榜,是一种不能令人饶恕的错误。
3.伴随国家政治改革进程可逐步实行委员会限权的校长负责制随着国家朝民主的方向进一步推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学校可逐步实行受委员会制约的校长负责制。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综合型领导模式,综合了行政首长负责制与委员会制的基本特征。这种学校领导制度有以下一些特点:
其一,学校最高层次的委员会组织是学校管理委员会或学校理事会,它属于学校的正式决策机构。委员会的成员主要有学校行政领导人、党政工团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各社区组织代表等,当地教育行政官员也可参加。学校在工作计划、改革事项、发展规划、人事工作、校办经济、硬件配置等方面的决策,均要由委员会中多数成员表决通过方可形成。学校已初步实行群体决策制度。
其二,校长作为委员会成员之一,在决策问题上拥有一票否决权。由于校长是学校决策的执行人,承担着实施决策是否得力、有否成效的直接责任,同时实施决策的结果也与他的基本利益直接挂钩;因此,当校长对委员会中多数人的决策意见经反复斟酌后仍持否定态度时,可以行使一票否决权,推动全体委员会成员对决策问题再进一步讨论协商。
其三,委员会成员是高素质人员。采用受委员会制约的校长负责制,其背景条件具有一定的理想性。它要求国家对政治体制已有大幅度的改革,社会成员的素质已有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进入了学校决策机构的人员,其思想觉悟和决策能力都应达到较高的水平。虽然委员会中能成为多数派的成员与校长同时拥有学校工作的决断权,但他们都能毫无例外地献出一片公心,坚持真理与原则而不包藏私心,真诚协商而不妥协,从而保证决策的公允和顺利执行。
其四,校长行政不受干预。一旦把委员会通过的决策交付给校长实施,校长就有权选择实施决策的具体方法和措施而不得受到干扰。只要校长确定的决策实施方案是合理合法的,委员会其他成员就不得随意干扰校长的组织指挥工作,须保证校长能够自主地、得心应手地落实决策。
其五,相对于学校管理委员会或者学校理事会,其他的参与管理组织如:教代会或教师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学生自治会,则应通过已经制度化的渠道,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咨询、建议、审议、评价和监督。
在我们现在看来,由上面分析的委员会限权的校长负责制是一个容易引起决策矛盾,影响决策效率的领导体制,同时也可能在决策过程中引起屈从、妥协、压制、从众等负面心理。因此,这种领导体制的推行,适合于社会发育水平、社会民主化水平、社会公民整体素质水平较高的社会时代。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采用这种领导体制,很可能事倍功半。
4.一种指向未来的、高度人本化的学校领导制度:委员会控权的校长责任制这种领导制度实质上已经是一种委员会制。它并不同于我国解放后曾经长期存在过的党委或党支部负责的那种委员会制。党委或党支部负责的委员会制是一种不规范或不完全形态的委员会制。它仅仅只是党的负责人或党委、党支部一班人负责决策和领导工作的体制。在中小学,这种领导形式应被归结为是党支部或党支书负责制,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委员会制。理解委员会控权的校长责任制有以下几个要点:
其一,学校工作决策权完全属于学校管理委员会的全体成员,校长作为其成员之一,仅仅只有一票的权力。决策是在全体委员充分讨论协商的基础上,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通过。委员会成员的构成与前一种体制分析中提到的相同。
其二,委员会对校长人选具有决定权。校长在委员会成员投票的基础上产生,拥有具体的行政负责权,在行政领导工作方面对委员会负责。
其三,委员会控权还有一种十分绝对的形式,那就是学校工作决策的形成,是以学校管理委员会、党支部委员会、教师委员会、学生自治会、家长委员会这每一个委员会多数成员的投票通过为决定条件。其中一个委员会的投票若没有达到半数或三分之二以上的赞成票,学校的一项决策就不能被通过。这种形式目前在欧洲某些发达国家已经存在,它是以国家政治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中的合理分权为背景条件。
其四,以委员会控权的方式进行学校工作的决策,成本较大;但它对学校教职员工民主行为习惯的养成、管理主体素质的培养与锻炼、工作热情和首创精神的激发,都是很有价值的。
总的看,选择使用学校领导制度可以考虑两条原则:一是权变原则。领导制度作为一种因变量,随时要考虑作为自变量因素的组织内、外部环境各方面的变化,根据变化的条件随时调整决策行为,选择合适的领导制度以提高管理效率。二是尝试性原则。学校决策人不能一味机械、被动地顺应管理的主、客观条件,当工作条件有了一定基础时,可以适当超前使用一种开放性的学校领导制度,这是一种主动创造条件,不观望,不等待,合理超前,先发制人的策略。遵循这两个原则,我们就可以科学而合理地建设学校领导制度,适时调整学校领导制度,充分发挥其价值。
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