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统文学利于文学发展的辩论稿
阳春白雪,传统文学曲高和寡,有利于文学的发展(参考)
一辩:陈述我方观点
从传承文化的角度看,传统文学是浩瀚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需要我们学习从而让文化得以传承!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传统文学决不仅仅是停留于文字的优美,骈骊,精炼,他更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展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出师表》向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历有的为自己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精神,《陈情表》向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自古就孝敬父母的优良传统。
《爱莲说》更像我们展现了君子一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卓越的做人原则!
孔子一句“民无信不立”,更为当今诚信缺失的社会敲响警钟。李白孤舟而漂,方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迈。柳永贴近市井,写下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缠绵。
纵观网络,大量网络用语充斥着我们的文章。众所周知,网络使用的主流人群是青少年。他们拿起了“886”放下了“依依惜别”,有了“1314”抛弃了“山盟海誓”,试问文学的工具——语言文字发展至此,我们该向何方寻找“梦里花落知多少”的芬芳哪?
承蒙网络的发展,唐僧不曾对茶花女一见倾心,孙悟空投胎为祥林嫂之子,可谓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是该拍案叫绝呢还是扼腕叹息呢?
文学需要保护创作积级性,承载引人追求真善美的重任,然而,一味粘贴复制大话改编,让原本纯洁的文学“面目全非”,网络写手的一夜成名,更是引人蜂拥而上,迎合读者喜好,追求点击率。阻碍了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歌德六十年磨一剑,方铸《浮士德》,贾岛几经推敲,才有“僧推月下门” 试问,没有传统文学,何来流芳之作?如果文学的堆砌,复制黏贴都是文学,那么,文学将何去世何从?
当代传统文学是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重要组成之一,中国文化的复兴需要传统文学作为基石。而且中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生力军,中国发展的主导者,继承传统中华文化,能更好的的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软实力。
所以我方认为传统文学有利于文学的发展!
01
二辩:辩论阶段
质询阶段1.请问对方辩友你学过《论语》吗? a没学过!
对方辩友连论语都没有学过,凭什么还要告诉大家不应该学习《论语》这中文言文呢?
b学过!
那你觉得中学生应该还是不应该学《论语》呢?(您只需要告诉我应该还是不应该!)A应该啊!
对嘛,所以中学生应该学习文言文嘛,我方观点得证,谢谢您的配合!可是,《论语》不是文言文啊!
对方辩友您告诉我《论语》不是文言文,难道您连常识也没有嘛,老师就坐在下面,要不我们请教一下
再请教对方,你方的不应该的不,是不是一个全称否定词?
是,那好这就要请教您了,请您给我们解释清楚,为什么我们中学生不应该学习《论语》《出师表》这些优秀文章?
不是!
哦,那就是说中学生可以学习传统文学,那是不是应该该学传统文学的时候就学,不应该学习传统文学的时候就不学?
对方辩友您这不是一会儿论证您方立场,一会儿论证我方立场吗?到最后您这不是在论证双方立场吗?
而且,我想说的是:
网路文学不同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不必担负政治和道德教化那份沉重,也不用顾忌批评家的指点和评说,网络接受者最为自由,他们可以随意地阅读和改写,正火热的网上接龙即是明证。批评家备受冷落,其权威性成了历史的记忆,批评家的声音被读者的鼓噪淹没。作品的客观价值被悬置,其既定的内容和情境不再重要,读者的解读顺应于主观感受和情感欲望表达的需要,难怪有人说 作家已死“、批评已死”。而,传统文学从不曾这样随意和浅薄,外在的约束业已淡出,内在的规约尚未成为文学的自觉,网络文学环境混乱无序,人们认同并献媚这一现实,缺少危机感。现有的网络文学多是些心情故事和喃喃梦呓,显得庸常、琐细和低俗,少见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私人话语以前所未有的威势疯狂地挤占公共生活空间,个人情欲在网上肆意飘荡、弥散,道德、信仰、价值规范等公共话语失却了其合法性空间。文学网站不能成为人们放纵情欲的场所,人们不能自甘沉沦,混迹于俗众,献媚其低俗的需要和趣味,构成传统文学内在生命的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永不可丢。当下网络文学环境混乱、随意,缺少必要的规范,网上有大量的作品被误读,情欲故事、凶杀暴力和奇闻怪事这类在网上漫游,极大地败坏了读者的审美趣味,妨碍了精神文明的建设,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人文素质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历史过程,需要人们共同努力,人文内涵贫弱的民族没有希望,缺少深度的文学前景暗淡,只有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和精神文化水准,才有文学美好的未来。
所以,我们要发扬传统文学,传统文学有助于文学的发展。
02 三辩:辩论阶段
今天,我们绝非只争一时口舌之利,而是唤醒人们用负责任的眼光,看清网络文学的真面目,捍卫传统文学这一朵艺术奇葩。因为:
1、传统文学有助于建立文化价值认同;文化价值认同是文化软实力的重
要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积淀,是现代的根基。
2、传统文学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3、传统文学有助于解决当代世界面临的精神危机。
4、传统文学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文化亲和力和影响力。诚如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期间用传统观文学答记者提问一样经典:
一句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的:“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意指为政好像务农,要日夜思考它,思考它的开始又 思考怎样使它取得圆满的结果,天天从早到晚去实行它。应按所思考的去做,不能超出考虑好的,就像农田有界线一样,这样过失就少了。
又有出自《汉书·武五子传》的:“骨肉之亲,析而不殊”,意指两岸是骨肉至亲,即使分离,也断绝不了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
在回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提问时,温家宝总理引用唐代诗人刘禹锡《学阮公体三首》的:“忧国不谋身”,意思是指,历史上的贤人达士意气豪迈,忧国忧民而不谋自身利益。读了近千年的历史记载,感情上与古人相通。最后,温家宝总理引用来自晚唐诗论家司空图《诗品·纤秾》的:“如将不尽,与古为新”,道出了越是深邃地体会传统文学,就能领略文学的澄明。那诗情也将源源汩汩,泉涌无尽,与历代的名篇一样,意境常新。
连温总理都不错过发扬传统文学的机会,可想这传统文学何等重要。由此可见,传统文学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傲气,更有“对影成三人”的美感,终有“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结局。所以,传统文学有利于文学的发展。
03
四辩:辩论总结
尊敬的主持人,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我方的观点是传统文学对文学的发展来说是有利的。
我方整场辩论已经从时事及事实两层面,及文学的三个特点。来分别论证了我方的观点。首先,网络发展对文学的创作工具即语言文字的发扬光大是弊大于利的。其次,网络的发展与文学反应客观现实的特征也是背背而驰的。最后,网络的发展使文学背离了其向真,向善,向美的导向作用。
着眼今天,我们看到这样的事实,单调,枯燥的网络字符充斥着中小学生的作文创作,肆意的剪接拼凑成为了许多网络写手的创作源泉;放眼明天,1234567,7654321取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将成为千古绝唱,宝玉在巴黎圣母院与祥林嫂偶遇的天方夜谭将会是感人至深的爱情经典,几个跳动的动画表情,几个简单的数字符号,怎能表达出贵妃醉酒的百媚千娇,黛玉葬花的百转回肠?答案显然是否的。更加有必要指出的是,网络的发展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而绝非是对方辩友所幻想的。然而,当代传统文学是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重要组成之一,中国文化的复兴需要传统文学作为基石。而且中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生力军,中国发展的主导者,继承传统中华文化,能更好的的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软实力。
所以,我方认为传统文学有利于文学的发展!
04
第二篇:传统文学修养_清明感悟
(一)清明感怀(摘自散文吧)
清明时节,垂柳依依,糜雨绵绵。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漫山遍野的怀念与追思,缀满青柳的枝头。阴冷的春风,萧萧瑟瑟,凄凄摇落灰濛而久远的记忆;薄凉的扉雨,淅淅沥沥,裹挟着厚重而不老的情丝,迷乱了行人的脚步。荒郊野外,但闻幽怨的艾香,不见桃红杏白的繁华。
擎一颗虔诚的心,向长眠的先人,顶礼膜拜。掊一锹黄土,覆一层哀思;栽一丛新枝,植一腔缅怀。滴滴泪珠向青冢,点点旧事萦脑海。过往中,断断续续的零碎花絮,在这个特殊的时节,突兀珍贵,伤心处,竟可以痛彻到直抵心扉。不舍,哀怨,惆怅,各种情结纷至沓来,缤纷着升腾的冥纸烟火。
一堆青冢一部书,一块墓碑一绝唱。萋萋芳草,掩盖了多少凄楚的故事;堆堆黄土,埋藏着多少动人的传说。曾经的拥有和离弃,翩然远遁;曾经的贵胄与卑微,烟消云散。发黄变脆的往昔,寸寸抽离,徒留若干斑驳难辨的字迹。
直面人生的尽头,此时此刻,新愁与旧爱,陡显几分苍白,红尘中的欲望和贪恋,瞬间被击成碎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阴阳两界,此处被无情的冷漠隔开,冰到极致,痛到无言。
天若有情天也老,苍天无情,独掌乾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苍生,终究为情所困,自是躲不开生离死别,悲欢离合。
阴阳的界线,如此清晰可辨,自然的准则,无法逃避。流光婉转,岁月轻拂。身边总有一些人,不经意间悄然香消玉殒。或老死,或病死,或死于自杀,或死于战争。死法有千万种,殊遇同归,从此阴阳相隔,徒留后人空悲切。只是,死的意义千差万别。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或,名垂青史,或,臭名昭著。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人,终将驾鹤西去。然而,有人创造的一种思想,有人秉承的一种精神,普照天下苍生,却敢与日月争辉,与天地同在,永垂不朽。
花开有时,花落无形。人,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却可以选择不同的死。选择了终老的方式,等于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人生的涵义就会被赋予不同的内容。也许会为此,付出艰辛,受尽磨难,也许会为某种信仰,抛头颅,洒热血。然而,一句不枉此生,将是走上奈何桥前,可以坦然面对先人的慰言。有所作为,更将为后人所敬仰,受千万人的膜拜。
逝者已已,可以安息。生者,仍将负重前行,为自己,也为别人。掸落红尘,拨开浮华的虚幻,看清这个复杂而多彩的世界,静守岁月的美好,且行且惜。
清明,几人能清?几人能明?也许清明自在人心。
(二)何谓清明(摘自百度百科)
清明的意思是清淡明智,“清明”是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重要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了!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四月四或五、六日,民俗于此期间扫墓。
由于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为冬至之后106天,寒食节的后一天。扫墓活动在节前后可延续十天左右。(以上出自百度百科)
对清明的感想
离清明还有一星期,大家已然坐不住了,去泰山,去天津,各种安排,各种游玩。清明带给我们的,已然只剩下几天的假期。甚至在假期结束后,我在人人上还看见这样一条被疯转的状态:“老祖宗用命换来的几天假期,就这么过去了”…怎么说呢,心里很不是滋味啊。清明的意思是清淡明智,“清明”为是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这是百度百科对清明的解释。
说来惭愧,我对清明也是知之甚少,所以也得靠百度才知道清明的意义与来历。清明的意思是“清淡明智”,我只想说:“呵呵,真没看出来。”我看到的只有同龄人的各种疯玩,各种放纵,何来清淡,何来明智。清明,同龄人中,包括我在内,有多少人还记得这是祭拜先祖的节日?有多少人记得这是祭拜先祖的节日并去祭拜?答案我们都了然。我们这一辈的人,似乎对以往的祭拜之类的一些风俗都冠以迷信,不去遵从,甚至去指责。是啊,或许这
确实是迷信,人死后哪儿还有什么鬼魂?但每年祭拜先祖的人中不乏知识分子、社会精英,甚至唯物的共产党,它的最高领导人也去人民英雄纪念碑祭奠、缅怀先烈。自相矛盾么?不然,这已然成为人们寄托哀思的一种方式。我认为,在一个人逝去后为其祭奠是对一个人极高的尊重,证明我们记得这世界他来过。或许我们这一代人不去祭拜的原因是我们父母大都健在,无可祭拜,而可以祭拜的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与我们之间的联系似乎并不怎么密切,所以我们对他们并没有什么“哀思”可寄托。这似乎说得过去,因为现在确实很多人都没怎么与自己的祖父母接触过,更别提曾祖父母了。但这只是一个好听点的托辞罢了。我总是自欺欺人地想,虽然都说是没有鬼魂,倘若真的有,只是人们无法发现呢?那么烧纸岂不是很有用了?那些没人给烧纸的亲人的魂岂不是会很失落?我认为,孝不只是在长辈健在时的照料,在他们逝去后,在清明为他们烧纸祭奠,寄托哀思,也是孝的一部分,倘若将之忽略,那孝便是不完整的。我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是没有理由抛弃这些传统的。这一代的我们忽略了清明,下一代的人可能就忽略了中秋,到最后,中国再无自己的节日,人们到了节日只知道游玩、放纵,而不知道为什么放这几天假,那节日还有什么意义?相对于假期的空虚度过,这种传统文化的遗失才真正让老祖宗寒心啊。
去年清明这天,走在路上,已无法体会古人“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的悲戚。很多人只能在公路边默默地烧着纸币,很少有人能在清明这天为逝去的亲人在墓前好好烧纸,摆一些冷食,然后跪拜。我感到一抹深沉的悲哀,现代的清明有两种悲哀,一种是我们这一代人感到“拜无可拜之人”;一种是我们的父辈感到“跪无可跪之地”。古人云“入土为安”,无法想象那在水泥地里沉睡的逝者是否可以安然。若干年后,他们的子孙后代是否还能找到他们在层层水泥地下的沉睡之地,是否还知道他们曾经的存在?有种说不出的悲哀,像一层水泥糊在我心口。
风起了,吹走了那灰烬,纷纷扬扬;雨来了,浇灭了那火焰,淅淅沥沥。青烟…消逝了;清明…也会消逝么…我…不愿如此。
第三篇:中华传统文学修养作业
《论语》—与圣人对话
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中华大地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历史的车轮辗过,留下了什么?纵观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发现,齐鲁大地站起一位巨人,留给我们一本简约而又不简单的《论语》。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后来就成了《论语》。一本《论语》,如一片浩瀚的海洋,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灵魂,涌动着充满智慧的血液。《论语》是中华文化中极珍贵的遗产。其中记载孔子有关政治、社会、教育、交友、处世的见解,两千年来一直展现其历久弥新的经典光芒及活泼强劲的生机。
古人说,半本《论语》治天下。一本的语录,讲述了“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深刻哲理。在自我修养方面:“一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推崇君子的德行,内心淡定、坦然。正所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拥有自信,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的无奈、遗憾。塑造自我非凡的人格魅力,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说孔夫子是圣人,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最有行动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而在加强学习方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等都展现了“志于学”的理念,“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促使自身素质步步提升
在与人交往方面: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样一种气度,这样一种谦抑的态度,其实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在如今这个呼唤诚信的时代,孔子所言虽娓娓道来,却振聋发聩。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作为群居动物,我们不能脱离他人而单独存在,于是人们追求双赢、多赢。多一点低姿态、多一点理解和宽容。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竞争中合作,竞争中互相提高。歌德说:“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 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细心品读《论语》,多了几分平和,少了几分浮躁。《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
在治理国家,服务国家方面:我认为儒家传播的是积极的入世状态。这与庄子的出世截然相反。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这样的一个人,嬉笑怒骂,可以说上穷碧落下黄泉,骂尽天下英雄。庄子这个人在天地之间,可以说看破了生死,超越了名利,看透了这一切一切。他在《逍遥游》 为自己创 造了一个 理想世界。庄子是一棵守候月亮的孤独之树。迥异于他的垂钓于濮水,孔子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看到礼崩乐坏,整个社会即将解体时,他无比焦虑。而在那个群雄逐鹿、鼓角争鸣的年代,他只能郁郁不得志。有人说他为了功名利禄,有人说他维护旧的制度。在《论语》里,我们看到的是“德”,是”仁”.后来的统治者用他的思想治国,想必深谙“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君子和而不同”,和谐的环境里大家心情舒畅,做事有效率。不同是尊重个性的发展,人人各尽所能,优势互补。在今天我们国家倡导建设和谐社会,不正是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吗? 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论语》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
《论语》的每篇文章短小精悍。就是这样一本语录,教给我们的是获取心灵快乐的方式,是锻造自我的途径。苍天在上,静穆无言,而四季轮转,万物滋生。将天地之气凝聚在人心中的时候,人才能够如此的强大
如果需要什么人生格言,我想《论语》中的每句话都让人受益终生。今天的《论语》已走向世界。中国传统文学的奥妙已令世界赞叹。我们还等什么呢?
第四篇:传统骑士文学的异类
传统骑士文学的异类《堂吉诃德》
又一个偶然又必然的机会,在预习《外国文学》时发现课本第三章的第二节介绍的是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不禁有些暗喜,因为早在中学时代就有听老师提起过《堂吉诃德》这部小说,只是苦于一直没条件阅读,也是因为自身的惰性使然吧。于是,我马上有滋有味地看了起来。可是,我却没能看懂它在讲什么,我不甘心,就回宿舍用电脑搜了原著的电子版出来看,结果,我还是不太懂,只能等老师讲解。后来,上完课,看完相关视频,我终于有点读懂了,所以,我就有话想说了。
首先,读一部作品我们都会习惯性的先了解一下创作背景的,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它的创作背景。《堂吉诃德》于1605年出版,而十六世纪的西班牙是个激荡人心的时代,西班牙成为称霸欧洲的强大帝国,但其强盛非常短暂,很快便丧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在国内,封建贵族与僧侣还保持着特权,各种苛捐杂税繁多,使得贫富分配不均的现象更为突出,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书中堂吉诃德在游侠生活中的遭遇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抨击了教会的专横,揭示人民的困苦。作品第四章中,堂吉诃德在游侠之初发现,一个粗壮的农夫把一个十五岁左右的男孩绑在树上,脱光了他的上衣,用皮鞭抽打。堂吉诃德冲上去把孩子解救下来,可当他走后,男孩得到的是主人更加凶残的毒打。由于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当时的西班牙下层人民生活贫苦,盗贼横行,统治者对反抗者采用的刑罚往往极力严酷。在第六十章中,在前往巴塞罗那的路上,堂吉诃德和桑丘夜晚露宿在树林里,发现了一些被吊在树上的人,于是,他告诉桑丘:“这一带抓到逃犯和强盗,往往把二三十个一起挂在树上吊死。估计这儿里巴塞罗那不远了。”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和下层民众的贫苦在作品中形成了鲜明对照。作品下卷关于公爵城堡的描写集中揭露了贵族阶级的腐朽实质:公爵夫妇闲得无聊,不惜耗费巨资以捉弄堂吉诃德主仆解闷。而劳动人民正处在水深火热中,过着地狱般的生活。桑丘就是因为贫困才不得不跟堂吉诃德外出冒险的。
虽然作者塞万提斯逝世至今已经有三百九十六年了,但其辛辣的讽刺,巧妙的艺术构思,引人发笑的夸张以及它包含的深刻的哲理,仍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堂吉诃德》乍看似乎荒诞不经,实则隐含作者对西班牙现实深刻的理解。《堂吉诃德》原名《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台·拉·曼却》,作者在序言中申明:“这部书只不过是对于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目的在于“把骑士文学的盘”完全摧毁。但事实上,这部作品的社会意义远远超过了作者主观意图的对骑士文学的讽刺和攻击。作者以史诗般的宏伟规模,以农村为主要舞台,出场以平民为主,人数近700多人,在这广阔的社会背景中,绘出一幅幅各具特色又相互联系的社会画面,尖锐地、全面地批判了这一时期封建西班牙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文学、艺术以及私有财产制度,使它成为一部“行将灭亡的骑士阶级的史诗”,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名著。书中主要描写一个瘦弱的没落贵族堂吉诃德因迷恋古代骑士小说,竟像古代骑士那样用破甲驽马装扮起来,以领居家挤奶的姑娘为自己美赛天仙的心上人,再以矮胖的农民桑丘·潘沙做侍从,三次出发周游全国进行游侠活动。但因为他的战术荒诞可笑,因而闹了不少笑话,处处碰壁受辱,好心不得好报。终被打成重伤或被当作疯子遣送回家,揭露了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腐朽,展现了人民的痛苦和斗争,触及了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风俗等诸方面的问题。
中国翻译家杨绛认为,这部作品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作者创造了堂吉诃德和桑丘这两个典型性的人物形象。堂吉诃德的形象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的立体,作为一种典型,它蕴含和揭示了许多本质的东西,而这些本质的东西往往是贯通历史的,具有着超越时空的普遍性。我们看一下他是怎么出场的:我们的绅士快五十岁了,体格很强健,他身材瘦削,面貌清癯,他读骑士小说入了迷,发了狂,立志要当骑士,去行侠猎奇,把书里面的那些游侠骑士的行事一一照办。他的盔甲是硬纸拼起来的,备了一匹自取名为驽马辛难得,还给自己取了个不愧于骑士身份的名字:堂吉诃德,之后又确定了一个村姑作为心上人,称其为“杜尔西内娅·台尔·托波索”。后来,他又说服了邻居作为骑士必不可少的侍从:“没什么脑子”,体型矮胖的农夫,桑丘·潘沙。这样的出场,我们看到了一个单纯无知、幼稚天真的小老头,他把一切看得很简单,对现实的认识也很简单,认为只要单枪匹马就能扫尽世间所有不平。世间的复杂,人心的丑恶他完全不了解。所以当他从地主的皮鞭下解救牧童的时候,丝毫没有想到会给牧童带去更大的灾难。因此,他的好心、他的行侠仗义也总是制造笑话。堂吉诃德是一个被嘲弄的骑士,但在小说中,他也是作为真正骑士的高度品德原则的体现者而现的。他坚信自己的理想最美、最好,是真理、是正义。他怀着锄强扶弱、济世救人的宏图大志,去和他认为是恶的东西斗争。例如,他攻打风车,因为他把风车当恶魔;他大战羊群,是因为要解救正在受难的骑士;就是他惩罚财主富农而使小雇工遭到皮肉之苦一事,也是出于一片善良之心。可以说,在他的一系列怪诞行为中,都包含着他对被奴役的人民的同情,包含着他对封建统治强权的反抗。他认为:“天叫我生在这铁的时代,是要我去恢复那金子的时代。”因此他自觉地去扫除暴行,承担艰险,完成自己的使命。他这一路行侠,干了很多荒唐事,体现了他大胆鲁莽,敢作敢为的特点。他有一套理论来为自己辩护:“我知道鲁莽和懦弱都是过失,勇敢和美德是这两个极端的中折,不过宁可勇敢过头而鲁莽,也不要勇敢不足而懦弱。挥霍比吝啬更接近慷慨的美德,鲁莽也比懦弱更接近真正的勇敢。”他的行为甚至比他的理论还要进一步,没有什么“巨人”、“魔怪”使他裹足不前,也没什么自然力量是他后退害怕,毫不畏惧冲向风车,面不改色打开狮笼向狮子挑战,这些惊人的壮举只有堂吉诃德才做得出来。然而,由于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而为盲干,他勇敢过头的行动,往往只能以失败告终。
平常,堂吉诃德只要一谈到骑士道就神志迷糊,荒唐可笑。但是,只要不涉及骑士道的时候,他头脑清醒、明白事理,谈吐非凡,时时流露出人文主义者的真知灼见。他一路的谈话内容范围广泛,见解高明独到。除了对骑士小说了如指掌,对古希腊罗马文学、对圣经、对艺术理论也有精深的研究。同时,他在现实生活也不是完全无知,相反是常常一语道出生活的真谛。巴西琉新婚之时,堂吉诃德告诉他:“饥饿和贫穷是爱情的大敌”奉劝巴西琉先生从事正当营生,他擅长的那些玩意儿只能博得虚名,赚不了钱的。并且,他教导即将上任的桑丘,要关心穷人的疾苦,要办事公正,执法仁慈,不要徇私纳贿。堂吉诃德认为做文官的应该廉洁,做武官的应该勇敢,绝不可临阵逃脱;认为只应该在正义的战争中使用武力,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和平。他还主张破除封建等级观念,认为王侯和平民的地位经常变换。王侯不争气,也会一代代衰落,而平民由于自身的努力,可以一步步上升,直到王侯。人的贵贱,不在地位或血
统,而在于个人品德的高尚或低劣。而人的品德靠个人自己努力,是内在的,不是外加的。这个人物的性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是神志不清的,疯狂而可笑的,但又正是他代表着高度的道德原则、无畏的精神、英雄的行为,对正义的坚信以及对爱情的忠贞等等。他越疯癫,造成的灾难也越大,几乎谁遇到他都会遭到一场灾难,但他的优秀品德也越鲜明。桑丘本是为当“总督”而追随他,后看到无望仍不舍离去也正为此。堂吉诃德是可笑的,但又始终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化身。他对被压迫者和弱小者给予无限的同情。从许多章节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他以热情的语言歌颂自由,反对人压迫人、人奴役人。也正是通过这一典型,塞万提斯怀着悲哀的心情宣布了信仰主义的终结。这一点恰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旧的信仰解体,新的信仰尚未提出的信仰断裂时期的社会心态。
堂吉诃德的侍从桑丘·潘沙也是一个典型人物形象。桑丘是一个以侍从身份出现的西班牙贫苦农民的典型。他是作为反衬堂吉诃德的形象而创造出来的,他的形象从反面烘托了信仰主义的衰落这一主题。堂吉诃德充满幻想,桑丘则事事从实际出发;堂吉诃德是禁欲主义的苦行僧,而桑丘则是伊壁鸠鲁式的享乐派;堂吉诃德有丰富的学识,桑丘是文盲;堂吉诃德瘦而高,桑丘胖而矮。他,桑丘·潘沙是一个农民,有小私有者的缺点,然而到真正把他放在治理海岛(实际上上是一个村)的位置上时,他又能够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贪污受贿。后来由于受不了贵族们的捉弄离了职。他说:“我赤条条来,又赤条条去,既没有吃亏,也没有占便宜,这是我同其它总督不同的地方。”朱光潜先生在评价堂吉诃德与桑丘这两个人物时说:“一个满脑子虚幻理想、持长矛来和风车搏斗,以显示出骑士威风的堂吉诃德本人,另一个是从美酒佳肴和高官厚禄中享受人生滋味的桑丘。他们一个是可笑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是可笑的现实主义者。但是,堂吉诃德属于过去,桑丘却属于未来。随着资产阶级势力的日渐上升,理想的人就不是堂吉诃德,而是桑丘了。”堂吉诃德不是基于细节真实的毕肖描摹的卓越的典型形象,而是具有极大的夸张性、荒诞性,因而也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寓言色彩的艺术形象。然而,透过这种荒诞正揭示了一种普遍性的状况:在现实社会中,大到国家(有报道说911后的美国就像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小到我们每个人,都似乎有堂吉诃德的影子:堂吉诃德耽于幻想,脱离实际,缺乏起码的现实感,这种弱点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阶级阶层、不同修养阅历的人身上或多或少的存在着。
最后,我想借用尼日利亚著名作家奥克斯的一段话作为结束:他曾颇动感情的说:“人生在世,如果有什么必读的作品,那就是《堂吉诃德》。”是的,不可不读,自古以来。理想和现实是左右着人类的一个不可协调的矛盾体。而《堂吉诃德》正是利用文学形式将这对矛盾揭示的深刻而生动,淋漓尽致,是每个人都感受到,果真如此,这样一部传统骑士文学的异类。
第五篇:析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异同
从女性作家的作品
——析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异同
【摘要】
从传统文学到当今热门的网络文学,女性文学作品受到热切的关注。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有相同的地方,也存在不同之处。本文主要通过女性作品表现出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传播与受众、语言风格这三个方面对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进行比较研究。【关键词】
女性作家 网络文学 传统文学 异同
20世纪70年代,网络成为了继报纸、广播、电视的第四媒体,象征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文学走进互联网,促使网络文学迅速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学形态。与此同时,女性文学的创作和批评始终呈现繁荣的景象,有关女性文学和文化的研究发展迅速,批评对象扩展到大众传媒如电影、电视、网络等。而网络文学有着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新特质,短短几年间,其势头在当今文坛上已不可抵挡,有燎原之势。女性作家积极踊跃参与网络创作,在网络平台上大展才华,独领一方风骚。
“女性作家”一词屡见不鲜,但为何没有“男性作家”一词?这已深刻反映了一种男女不公平的现象。然而,网络文学的崛起将会猛烈冲击传统文学的话语权。因为网络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是大众参与的文学。女性的参与为其注入了新鲜血液,中国女性作家不再是屈指可数的传统文学作家。吸引更多女性的参与创作是网络文学的一大特点之一。
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产生了极大的挑战,也将影响传统文学。虽然网络文学具有许多的不同于传统文学的特质,但网络文学毕竟是一个新生物。从女性作家作品的视角分析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异同点,主要从女性意识的觉醒、传播与受众、语言风格等方面探讨。
一、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体现出女性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随着思想解放潮流的发展,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了。早在五四期间,女性作家创作进入人们视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女性创作蔚为大观。中国著名女作家——张抗抗的《作女》中描写了以卓尔为代表的一类女性。这些女人不仅有行动的自主权,且有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她们有自己的梦想和奋斗目标,有高薪的职业,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男性更加强势。然而,她们总会以各种理由辞职,不断去追求她们的人生原则。卓尔说她“不喜欢另类“这个词,因为她天生叛逆,她不入任何一“类”,她“只是一个单纯的个体”。但是,我们却能从卓尔的身上看到了具有女性意识觉醒的一类人。卓尔并不是另类的,因为将会有千千万万个和卓尔一样具有独立自主思想的女性的出现。《作女》仅仅是新时代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代表作之一,还有许多女性作家的传统文学也反映了这一点,如“新写实”作家——方方和池莉等,她们以自己的女性写作视角,写出了一代又一代有追求目的的、活动着的、有感知能力思维能力的个人。女性作家在推动传统文学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网络文学的发展同样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杜拉拉升职记》这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是有网络女作家——李可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杜拉拉基本就是那么个人:好处是踏实,自然,有理想,善于总结;缺点是心胸不够,乐观不够。” 就是这么个执着中时时掺着小纠结的杜拉拉,却在中国写字楼间成功地攻城掠地,征服了一大批平素骄傲的白领男女。杜拉拉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的所有女性的一面旗帜,也是女性意识觉醒的一个具体表现。
正是从李可笔下的“杜拉拉”这个小女生开始,白领们的狂热追捧催生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职场小说门类。“米娅”、“猫猫”、“丁约翰”、“杨小羊”等各色职场人物纷纷出笼,在这一新生派别的畅销书路上飞奔。这是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一大区别,网络文学的传染性和模仿性强,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网络文学的创新。
相对于网络文学这一缺点,传统文学由于它的文本的无法参与和改变性,传统文本创作出来后,就具有“特权性”。一般不由读者和他人直接参与和再创造,这一特点体现了人们对作者的劳动成果的尊重。
然而,不管结果如何,网络文学也和传统文学一样刻上时代的烙印,网络文学吸取了传统文学的营养成分,在创造上也注重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思想的提高。
二、传播模式和受众的比较
(1)传播模式的比较
以书面材料为载体的传统文学,属于单向传播,其信息传播模式是传播者→媒介→接收者。作者通过文本向读者输出信息,广大读者只上处于被动接收地位。而且从作家创作到出书,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此传播速度较慢。
网络文学则有双向交流的特征,其信息传播模式是传播者→媒介→接受者→传播者(或其他接收者)。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文学,属于双向传播。有利于读者和作者、读者和作品以及读者和读者之间的双向互动。
当然,无论怎样的传播模式都不会因作家的性别的不同而不同,但受众却能体现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
(2)受众的比较
对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比较还可以从受众这一角度进行。网络文学基本上是30岁以下,经常上网,能较快接受网络。传统文学的读者是各个年龄段、各种人群文化程度参差不齐。
传统文学欣赏是一种经典阅读,它的受众范围广泛。传统文学女性作家的优秀作品的读者没有一个固定的具体的群体。喜欢张爱玲的小说的人有多情的小女生,也会有意气奋发的男生,还会有知识渊博的人士。可见传统文学的读者群没有很明显的年龄和性别差异的阅读。
网络时代的读者,是一群生活在物质发达、感觉器官充分解放、心灵欲求奔放的年代的新人类。为了迎合受众,网络文学的语言加入多钟时尚元素,符合时代特点,易被现代的年轻人接受。有“文字女巫”之称的网络作家饶雪漫,文笔独特,写有“青春爱情系列”“青春疗伤系列”“青春疼痛系列”等等系列作品。她的作品多次登上全国各地(含港台地区)畅销书排行榜,是当之无愧的青春文学领军人物。《左耳》、《沙漏》、《校服的裙摆》等代表作讲述的都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的故事,因此,她的小说受到少男少女的追捧。小说中多以女生为主角,因而,她的读者大多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女生。甚至,小说中的具有个性又有些叛逆的女生形象成为了众多少女榜样,竞相模仿。
三、语言风格的比较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创作是以语言为媒介的来展示鲜明形象和生动的生活图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在语言风格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1)作家的写作功底,影响语言风格
传统文学讲究文学语言的情感性,特别注重文学的表情达意,通过气氛的渲染,景色的烘托。传统文学出现的时间较早,语言形成一定格式,思维有一定定式。传统文学作家的写作功底都比较深厚,写出许多传世的佳作。特别是女性作家心理细腻,创作出的作品语言文字优美富有内涵。张爱玲是传统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她以女人细腻心理、奇特语言,描写出了她那个时代芸芸众生的悲哀、苍凉的人生。来自张爱玲小说《花凋》里的一段话:“硕达无比的自身和这腐烂而美丽的世界,两个尸首背对背栓在一起,你坠着我,我坠着你,往下沉。”这是一段看似简单却意义深刻话,把张爱玲“苍凉美”的语言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硕大无比的自身和这腐烂而美丽的世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它浓缩着作者对人性的剖析,特别是对人世的洞悉,体现了作者对生命对人世的一种独到而深刻的体悟。由于张爱玲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三岁背古诗,七岁写小说,八岁看红楼,十岁写章回小说,她的写作功底之深不用质疑,具有独特的魅力。因此,语言风格别致奇特、苍凉,具有深刻内涵。
传统文学作家的写作功底深厚,作品富有寓意。还有同样身为女性作家的萧红的小说也能体现这一特点。《呼兰河传》是一部散文小说,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叙述,语言简单而优美。
网络文学的语言风格给人一种轻松随和、诙谐幽默的感觉。虽然也不缺乏一些文字优美的小说,但是,由于许多作者写作功力不足,影响总体水平,很多语言文字经不起推敲。因为,网络写手和受众的年龄倾向年轻化的关系,语言加入了多种时尚元素,“符号脸谱”、“拉丁化语言”等也融入了小说中。这样的网络文学虽然独特创新,受到年轻人的热爱,但却显得不伦不类。
青春文学领军人物——饶雪漫被称为“文字女巫”,她的作品语言优美、故事动人、风格多变。但是相对于她的作品还很青涩与牵强,有点矫情和无病呻吟的感觉,不能登大雅之堂。《左耳》被各界一致认为是饶雪漫的巅峰之作。它生动地塑造了小耳朵,吧啦,张漾,许弋等一批性格迥异的年轻人的形象,并用极富张力的文字完美展现了当下青年人成长时期的疼痛和美好。“我忽然想起了一个人,我以为我自己已经忘掉了一个人。我的心就像被一把尖刀划过似的,快闭了气的难受。”这是出自《左耳》里的一段话,“青春的疼痛”的话语受到许多少男少女的喜爱,甚至许多人将其写进自己的“个性签名”中。网络文学存在许多类此“青春疼痛的话语”,这是其一大特点。
(2)写作环境影响语言风格
这里的写作环境主要指的是作家以何种载体进行创作,在创作时是否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传统文学的创作一般都是作家一个人的创作,作品表现的是作家的独特的思想,不受到他人的约束。因此,语言风格具有自己的色彩。
网络文学因为是以网络为媒介,在网络环境自由开放,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特别是年龄相对年轻的网络作家,会模仿其他成名作品的语言特色,语言风格相似程度高,因此导致其作品缺乏创新。例如,安妮宝贝是较早期网络文学作家,她的语言风格别致、不按章法,是许多网络作家模仿的对象。然而,却是一直在被模仿而从未被超越。另一方面,网络的互动性强,受到读者的影响,许多小说的故事脱离的创作者的原始初衷。
结语:本文通过女性作品表现出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传播与受众、语言风格这三个方面对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出,网络文学是适应时代而产生的,它虽然没有传统文学根深蒂固的地位,但它也有传统文学无法比拟的优势。面对新生事物,我们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看待,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并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妥善处理好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同时为我们提供优质的精神粮食。
参考文献:
1.欧阳权友《网络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陈惠芬 马元曦《当代中国女性文学批评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尚晓岚《网络,不把文学当回事》 http://www.xiexiebang.com.n/jrwt/486.htm
4.唐哲《网络文学的基本特征初探》——《作家》2009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