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学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二

时间:2019-05-14 00:52: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书学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书学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二》。

第一篇:文书学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二

文书学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二 文书学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二

第二章

文书工作基础理论

一、填空题

1.分散形式也称(分工形式)。

2.文书部门是指专门从事(文书处理工作)的部门。

3.小机关和基层单位在文书工作组织形式上多选用(集中形式)。

4.大机关和部分中等机关在文书工作组织形式上适宜选用(分散形式)。

5.文书工作的任务,概括地说有文件的撰写、文件处理和文件的(存储)。

6.上级领导机关直接将文件发到基层组织,或直接向公众传达的行文方式是

(直达行文)。

7.专门从事文书处理工作的部门是(文书部门)。

8.上行文和下行文最基本、最常用的行文方式是(逐级行文)。

9.文书工作的保密、安全是指物质上的安全和(政治)上的保密。

10.文书工作是指通过互相衔接的一系列程序和手续完成拟制、处理和管理(文件材料)的工作。

11.集中形式是指在一个机关内,除了文件的(具体承办)外,其它文书处

理环节都集中在机关的中枢机构办公部门来进行。

12.文书工作的对象是(文件)。

13.文书工作的时间性是由(现实执行性)决定的。

14.文书工作的规范性是由(文件的特点)决定的。

15.文书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机密性、时间性、规范性和(程序性)都很强 的工作。

16.文书工作的组织领导,无论就全国范围还是一个机关的范围来说,均需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

17.行文时要尊重组织系统(隶属)关系。

二、单选题

1.上级领导机关直接将文件发到基层组织,或直接向公众传达的行文方式是

(A)。

A直达行文

B逐级行文

C平行行文

D越级行文

2.专门从事文书处理工作的部门是(D)。

A处理部门

B承办部门

C业务部门

D文书部门

3.上行文和下行文最基本、最常用的行文方式是(A)。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达行文

4.文书工作的保密、安全是指物质上的安全和()。

A物质上的保密

B精神上的保密

C政治上的保密

D政治上的安全

5.狭义的文书工作主要是指(C)。

A收文工作

B发文工作

C文件处理工作

D文件管理工作

6.文书工作的对象是(A)。

A文件

B文章

C档案

D文字材料

7.通过互相衔接的一系列程序和手续完成拟制、处理和管理文件材料的工作

是(C)。

A发文工作

B收文工作

C文书工作

D档案工作

8.文书工作的每道程序和手续,都有各自的规范和技术要求,不可以有(D)。A偏重性重点性

C随便性

D随意性

9.文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A)。

A政治行为

B行政职能

C职能工作

D保密工作

B

10.文书工作是机关工作的(C)。

A基础

B前提

C纽带

D保证

11.文书工作是档案工作的(A)。

A基础

B前提

C纽带

D保证

12.文书工作迅速适时原则的确定是根据时间性和(B)。

A政治性

B机密性

C程序性

D安全性

13.文书工作精简高效的原则是指发文要(D)。

A少

B精

C准

D少而精

14.有效地完成文书工作各项任务,必须有进行工作组织机构和一定的(B)。

A工作方法

B工作方式

C工作手段

D工作技巧 15.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B)。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

C中共中央

D最高法院

16.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是(D)。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

C中共中央

D全国人大常委会

17.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C)。

A司法权

B监察权

C立法权

D行政权

18.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国家(A)。

A立法机关

B司法机关

C检察机关

D行政机关

19.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A)。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

C中共中央

D全国人大常委会

20.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B)。

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中共中央

D全国人大常委会

21.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D)。

A立法机关

B司法机关

C检察机关

D行政机关

22.国务院是最高国家(C)。

A立法机关

B司法机关

C行政机关

D检察机关

23.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为(B)。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24.我国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机关是(C)。

25.我国国家法律监察机关是(B)。

A国务院

B检察院

C法院

D公安机关

26.我国中央政治局和其常设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是(C)。

A中央委员会

B中共中央

C中央书记处

D党代会

27.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政治工作机关是(A)。

A总政治部

B总后勤部

C总宣传部

D总参谋部

28.我国党的地方组织分为(B)。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29.我国各机关常把文书工作附设在机关的(A)。

A综合职能部门

B业务部门

C管理部门

D职能机构

30.文书工作机构的设置和文书工作各个环节分工所采取的形式称为(B)。A文书工作组织制度

B文书工作的组织形式

C文书工作组织结构

D文书

工作组织关系

31.一个机关文书工作组织形式的选择主要根据机关自身特点和文书工作的

(C)。

A性质

B特点

C原则

D制度

32.行文必须遵循严密的(B)。

A行文制度

B行文关系

C行文规则

D行文方式

33.行文时要尊重组织系统的(C)。

A行文关系

B领导关系

C隶属关系

D职权范围

34.机关之间的组织关系体现在运行秩序上就构成了(A)。

A行文关系

B行文方向

C行文规则

D行文方式

35.根据行文关系就决定了(B)。

A行文制度

B行文方向

C行文规则

D行文方式

36.行文时要明确(D)。

A发文机关

B收文机关

C主送机关

D发文权限

三、多选题

1.文书工作组织形式的选择依据主要有(ABCDE)

A本机关的工作性质

B本机关内部机构设置的层次与数量

C本机关收发文件的数量

D本机关各组织机构驻地的情况

E人员的配备情况

2.文书工作具有(ABCDE)。

A政治性

B机密性

C时间性

D规范性

E程序性

3.文书工作的基本原则是(ABCDE)。

A准确、周密

B迅速、适时

C保密、安全

D精简、高效

E党政分开

4.行文方式主要有(ABCDE)。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直达行文

D越级行文

E平行行文

5.行文制度主要包括(ABC)。

A行文关系

B行文规则

C行文方式

D行文要求

E行文时限

6.文书工作的时间性主要表现在(BCE)。

A文件写作的迅速性

B文件处理的迅速性

C文件处理的适时性

D文件处理的及时性

E

文件处理各环节的时间衔接性

7.文书工作的规范性主要体现在(BCD)。

A文件撰写的规范性

B文件制作的规范性

C文件处理的规范性

D立卷归档的规范性

E文件保管的规范性

8.文书工作的任务具体包括(ABCDE)。

A文件的撰写与处理

B平时归卷与调阅

C年终立卷归档

D准备参考资

E编写大事记

9.文书工作的保密、安全是指(AD)。

A物质上的安全

B物质上的保密

C政治上的安全

D政治上的保密

E精

神上的保密

10.文书工作迅速适时原则的确定是根据(BE)。

A政治性

B机密性

C程序性

D安全性

E时间性

11.文书工作精简高效的原则具体体现在(ABDE)。

A发文要少而精

B不要事事发文

C处理文件要方便作者

D处理文件要方

便读者

E文件管理要利于使用

12.文书工作党政分开的原则具体体现在(ACD)。

A在行文上要党政分开

B在行文上尽量联合行文

C在文件处理上要党政

分开

D在文件管理上要党政分开

E在文件利用上要党政分开

13.有效地完成文书工作各项任务,必须有进行工作的(BE)。

A工作方法

B工作方式

C工作手段

D工作技巧

E组织机构

14.我国国家组织的构成主要有(ABCDE)。

A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主席

C国家行政机关

D国家审判机关

E国家检

察机关

15.我国国家立法机关是(DE)。

A中共中央

B国务院

C最高法院

D全国人大

E全国人大常委会

16.我国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AB)。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大

C最高法院

D国务院

E中共中央

17.分散形式在具体实行时采用的方法是(ACD)。

A按文件处理程序分工

B按作者分工

C按内容分工

D按业务范围分工

E按保密程度分工

四、名词解释

1.文书工作:是指通过互相衔接的一系列程序和手续完成拟制、处理和管理文件材料的工作。

2.文书部门:是指专门从事文书处理工作的部门。

3.集中形式:是指在一个机关内,除了文件的具体承办外,其它文书处理环节都集中在机关的中枢机构办公厅(室)来进行。

4.分散形式,也称分工形式,就是将一个机关的文书工作,分别由机关的办公厅(室)和各业务机构的文书部门或专职、兼职文书人员各承担一部分。

5.行文制度:指的是机关间行文所必须遵守的制度。行文关系、行文规则、行文方式,就构成了行文制度。

6.文书工作的组织形式:是指文书工作机构的设置和文书工作各个环节分工

所采取的形式。

7.行文规则:是指文件在撰写和处理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定和准则。

8.行文方式:是指机关之间根据组织关系和工作需要所采用的文件传递运行的层次与形式。

9.多级行文:是指同时向直接和更高层的上级机关,或同时向直接和更基层 的下级机关行文的方式。

10.逐级行文:是指直接向所属的上一级机关或下一级机关行文,或者说是

按层次一级级行文的方式。

五、简答题

1.如何理解文书工作概念?

对文书工作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文书工作的对象是文件。

2、文书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制发、收办、管理文件。

3、文书工作是围绕文书运动的全过程所进行的一系列相互衔接的程序和手续的总称,而不是仅指某一个或某几个程序。

4、文书工作的每道程序和手续,都有各自的规范和技术要求,不可以有随意性。

2.文书工作有何性质?

政治性;机密性;时间性;规范性;程序性。

3.文书工作有何重要性?

1、文书工作是机关行政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

2、文书工作是机关工作的纽带

3、文书工作是保守党和国家机密的重要环节

4、文书工作是档案工作的基础。

4.文书工作的基本原则

准确、周密;迅速、适时;保密、安全;精简、高效;党政分开;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5.文书工作组织形式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本机关的工作性质、任务和职能范围;本机关内部机构设置的层次与数量;本机关收发文件的数量;本机关各组织机构驻地的情况;人员的配备情况等。

6.行文方式有哪些?

逐级行文;多级行文;直达行文;越级行文;平行行文。

7.什么情况下可以越级行文?

1、由于情况紧急,逐级上报会延误时机、造成损失的问题。

2、经过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的问题;

3、与直接上级机关有争议,而无法解决的问题;

4、上级机关交办的,并指定越级上报的问题;

5、对直接上级机关进行检举揭发的问题;

6、与直接上级机关无关,需越级询问、联系的一般问题。

六、论述题

1.如何理解文书工作的性质?

1、政治性。文书工作的政治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是由文件的政治性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文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行为。

2、机密性。文书工作的机密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必须将机密情况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任意扩大或缩小。二是它必须将机密情况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能提前或拖后,要适时。

3、时间性。文书工作的时间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件处理的迅速性;二是文件处理的适时性;三是文件处理各个环节的时间衔接性。

4、规范性。文件制作的规范性;文件处理的规范性;立卷归档的规范性。

5、程序性。

2.如何理解文书工作的基本原则?

1、准确、周密。文书工作在政治上、技术上要切合实际,符合规范,准确无误,周到细密;文书工作在组织、行文制度、运转程序上系统严密、井然有序。

2、迅速、适时。迅速,就是要快,即实际工作的时间量与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量距离最短;适时,就是要恰当,即实际工作的时间节奏与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节奏相互吻合。

3、保密、安全。物质上的安全;政治上的保密。

4、精简、高效。发文要少而精,不要事事发文;处理文件要方便读者;文件管理要利于使用。

5、党政分开。在行文上要党政分开;在文件处理上要党政分开;在文件管理上要党政分开。

6、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3.试述文书工作的组织领导。

文书工作的组织领导,无论就全国范围还是一个机关的范围来说,均需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

1、从全国来说,党政系统分别实行集中统一领导。

2、从一个机关来说,文书工作由本机关的秘书长或办公厅(室)主任负责领

导。

3、从上下级机关之间来说,上级领导机关的办公厅(室)有责任对所属机关的文书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4、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和本机关的档案室有责任对机关的文件立卷归档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5、机关业务部门,责成一名人员负责本部门的文书工作。4.试析行文规则。

1、行文时要尊重组织系统隶属关系。非隶属关系不得以隶属关系行文;党政机关要分别行文;上级机关的业务部门与下级机关的业务部门,只是在业务上有指导关系,而没有直接领导关系。

2、行文时要尊重机关职权。不要越级行文;行文时要分清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要严格控制抄报和抄送的范围。

3、行文时要考虑是否服从工作需要。

4、行文时要明确发文权限。

5、两个以上的同级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6、经批准在报刊上全文发布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视为正式公文依照执行,同样具有法律效用,可不再行文。

5.试述行文方式。

行文方式,是指机关之间根据组织关系和工作需要所采用的文件传递运行的层次与形式。文

件的行文方式主要有:

1、逐级行文。是上行文和下行文最基本、最常用的行文方式。

2、多级行文。上行文、下行文均可采用多级行文,但上行文不宜多用。

3、直达行文。是指上级领导机关直接将文件发到基层组织,或直接向公众传达的行文方式。

4、越级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在非常必要时,越过自己的直接上级领导机关而向更高层的上级机关,直至中央行文的方式。

5、平行行文。是指同级或没有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的行文。

6.什么情况下可以越级行文?

1、由于情况紧急,逐级上报会延误时机、造成损失的问题。如战争、严重自然灾害等;

2、经过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的问题;

3、与直接上级机关有争议,而无法解决的问题;

4、上级机关交办的,并指定越级上报的问题;

5、对直接上级机关进行检举揭发的问题;

6、与直接上级机关无关,需越级询问、联系的一般问题。

7.试述文书工作的组织形式。

文书工作的组织形式,是指文书工作机构的设置和文书工作各个环节分工所采取的形式。我国党政机关现行的文书工作,主要采取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组织形式。集中形式是指在一个机关内,除了文件的具体承办外,其它文书处理环节都集中在机关的中枢机构办公厅(室)来进行。分散形式,也称分工形式,就是将一个机关的文书工作,分别由机关的办公厅(室)和各业务机构的文书部门或专职、兼职文书人员各承担一部分。

一个机关究竟选用集中形式,还是分散形式来组织文书工作,要根据机关的自身特点和文书工作的原则确定。

第二篇:管理学原理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二)

管理学原理配套复习题及答案

(二)一、名词解释:

1、霍桑试验

2、系统管理理论

3、权变管理理论

4、科学管理

5、行为科学

二、单项选择题:

1、科学管理兴起于哪一个阶段()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19世纪90年代

C、18世纪到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2、下列哪位管理学者提出“管理就是决策”的主张()

A、赫伯特·A西蒙 B、彼得·F·德鲁克

C、弗雷德·E·费德勒 D、弗里蒙特·E·卡斯特

3、“X—Y”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麦格雷戈 B、赫兹伯格 C、梅奥 D、马斯洛

4、社会合作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法约尔 B、西蒙 C、巴纳德 D、卢桑斯

5、系统与权变理论把人看作是()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三、多项选择题:

1、赫兹伯格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

A.保健 B.激励 C.X理论 D.Y理论

2、以下哪些内容是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原则()

A.统一指挥 B.统一领导

C.职能管理 D.人员的团结

3、“行为科学”的代表人物是()

A.德鲁克 B.马斯洛 C.麦格雷戈 D.西蒙

4、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泰罗 B.法约尔 C.梅奥 D.李嘉图

5、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A、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 B、企业的职工是“经济人”

C、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D、工作效率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

四、是非判断:

1、法约尔认为,任何企业都存在着六种基本活动,而管理只是其中之一。()

2、西蒙认为,决策就是从可供选取用的方案中选定一个行动方案的活动。()

3、权变管理理论就是考虑到组织内部条件的变数同相应的管理观念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使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能有效地达到目标。()

4、管理模式须随环境的变动而变动,这就意味管理无常法,可以随心所欲。()

5、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体现出了人本主义的特征。()

五、简答题:

1、简述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

2、简述“权变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简述麦格雷戈的“X-Y理论”。

4、简述西蒙的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5、简述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内容。

六、论述题:

论述泰罗“科学管理”的借鉴意义及局限性。

保险学原理配套复习题

(二)答案

【本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霍桑试验是指梅奥等人在1924—1932年,应美国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的邀请,为测定各种有关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而进行了长达8年的一系列的试验,以寻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即引起管理学界重视的“霍桑试验 ”,由此产生了“人际关系学说”。

2.系统管理理论是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全面分析和研究企业和其它组织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重视对组织结构和模式的分析以及企业同周围环境的系统关系,并试图建立系统模型的一种管理理论。其代表人物有巴纳德和卡斯特等。

3.权变管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就是力图研究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卢桑斯等。

4.“管理科学”是指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如先进的教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对管理领域中的人力、物力、财务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

5、行为科学是指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的研究,它包括前期的人际关系学说和后期的组织行为学两个阶段。其代表人物:梅奥、马斯洛,麦格雷戈等。

二、单项选择:

1、A

2、A

3、A

4、C

5、D

三、多项选择:

1、AB

2、ABD

3、BC

4、AB

5、ACD

四、是非判断: 1.正确。法约尔认为企业存在着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六种基本活动,管理活动处于核心地位。

2.不正确。西蒙认为,决策包括搜集情报、拟定计划、选定计划和评价计划四个阶段,选定计划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

3.不正确。还应考虑到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

4、不正确。管理模式是指组织拥有的对某一特定类型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特点的概括性描述。按照组织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管理模式需随环境的变动而变动,但并不意味管理无常法可以随心所欲。

5、正确。“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我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占主导地位,把人作为管理的重心,“爱民贵民”认为管理的成败在于人。

五、简答题: 1、1、简述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

2、简述“权变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简述麦格雷戈的“X-Y理论”。

4、简述西蒙的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5、简述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内容。

答: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其主要内容有三点:

(1)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

(2)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

2、简述“权变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答:(1)内容:A权变管理理论就是考虑到有关环境的变数同相应的管理观念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使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能有效地达到目标;B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权变关系,这是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2)特点:A它强调根据不同的具体条件,采取相应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等;B要求组织各方面的活动都要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

3、简述麦格雷戈的“X-Y理论”。答:(1)“X理论”的人性假设

(2)“X理论”的管理要点

(3)“Y理论”的人性假设

(4)“Y理论”的管理要点

4、简述西蒙的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答:(1)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2)决策包括搜集情报、拟定计划、选定计划和评价计划四个阶段

(3)在决策的标准上,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

(4)决策类型可分为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

5、简述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内容。

答:(1)、组织是由人们建立起来的相互关联并且共同工作着的要素所构成的系统。

(2)、系统的要素可以分为子系统。

(3)、系统运行的效果是通过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效果决定的,他通过和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并通过内部和外部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调适。

(4)、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子系统的变化。

六、论述题: 论述泰罗“科学管理”的借鉴意义及局限性。答案要点:

(1)“科学管理”的概念

(2)“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如标准化原理、挑选和培训工人、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与执行职能分离、职能组织制、例外原理等)

(3)“科学管理”的贡献或借鉴意义(如促使了生产效率的提高;是管理理论和实践上的进步;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的分离,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的基础)

(4)“科学管理”的局限性(如把人看成机器人、单纯的经济人;“精神革命”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研究的范围狭窄等方面的局限性)

第三篇:《文书学》三基题库及答案

文书学三基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文书: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为了凭证、记载、公布、传递的需要,在一定载体材料上表达思想意图的一种信息记录,包括公务文书和私人文书。

2.公务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处理公务活动中,按照规范的体式形成与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各种信息记录,简称公文。

3.私人文书:是个人、家庭或宗族在与他人交往和处理私人事务中形成和使用的信息记录。

4.法定的作者:即指依法成立的,并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职权和负担义务的组织和组织的代表人。

5.行文关系:是指机关之间文件往来所构成的关系。它是根据机关的组织系统、机关职权范围和机关之间不同的工作关系确定的,机关之间文件的授受关系。

6.专用文件:是指在一定工作部门或一定业务领域,根据某种特殊需要,专门形成和使用的文件。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文件的概念?

对文件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文件是在处理公务活动中形成的;

2、文件的形成单位和使用范围十分广泛;

3、文件是机关管理信息的记录和传递;

4、文件是国家管理政务的工具。

2.简析文件与档案的关系。

联系:文件和档案,同出一源,其主要成份都是文件材料。区别:文件是现行工作进程中正在运转使用的文件材料,档案是办理完毕、具有查考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文件是现行工作的依据和记载,档案是对今后工作起查考和凭证作用。

3.文件有何性质?

文件的本质属性——现实执行性。文件的非本质属性:

1、文件的政治性;

2、文件的机密性;

3、文件的信息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割性;

4、文件的信息内容的独立性。

4.文件有何特点?

1、文件是由法定的作者制成和发布的。

2、文件有法定的权威和效用。

3、文件有规范的体式,并需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

5.文件有何作用?

文件的作用,概括地说就是管理政务的工具和手段。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上传下达作用;

2、公务联系作用;

3、凭证记载作用。

三、论述题

1.试析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的关系。

联系:

1、工作对象上的联系。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的物质对象都是文件材料。

2、工作步骤上的联系。文书工作的终结程序(文件立卷归档工作),就是档案工作的起始环节(档案收集工作),二者从不同的角度履行同一道手续。

3、整体工作的联系。文书工作是档案工作的基础,文书工作的质量决定着档案工作的质量,影响着档案工作的进展;档案工作不断提高质量上的要求,也会影响和推动着文书工作向前发展。

区别:

1、工作目的不同。文书工作是着眼于现实,是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形成和 2 处理文件的;档案工作是着眼于历史和未来,维护历史的真实面貌,为将来工作提供参考和凭证。

2、工作任务不同。文书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制作文件、处理文件,对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进行立卷归档;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提供利用等。

2.试析文件的性质。

文件的性质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本质属性为现实执行性。包含以下

几层意思:

1、“对号入座”式地贯彻执行文件的精神;

2、文件是作为解决文件所规定需要解决问题的依据;

3、文件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对解决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非本质属性有:

1、文件的政治性;

2、文件的机密性;

3、文件的信息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割性;

4、文件的信息内容的独立性。

3.试析文件的特点:

1、文件是由法定的作者制成和发布的。

2、文件有法定的权威和效用。文件的权威性和效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其制发机关的权威和合法地位,二是表现在它有强制执行的性质。

3、文件有规范的体式,并需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

4.文件有何作用?

文件的作用,概括地说就是管理政务的工具和手段。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上传下达作用;

2、公务联系作用;

3、凭证记载作用。

5.如何理解文件的本质属性?

文件的本质属性为现实执行性。文件的现实执行性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对号入座”式地贯彻执行文件的精神;

2、文件是作为解决文件所规定需要解决问题的依据;

3、文件 3 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对解决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第二章

文书工作基础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文书工作:是指通过互相衔接的一系列程序和手续完成拟制、处理和管理文件材料的工作。

2.文书部门:是指专门从事文书处理工作的部门。

3.集中形式:是指在一个机关内,除了文件的具体承办外,其它文书处理环节都集中在机关的中枢机构办公厅(室)来进行。

4.分散形式,也称分工形式,就是将一个机关的文书工作,分别由机关的办公厅(室)和各业务机构的文书部门或专职、兼职文书人员各承担一部分。

5.行文制度:指的是机关间行文所必须遵守的制度。行文关系、行文规则、行文方式,就构成了行文制度。

6.文书工作的组织形式:是指文书工作机构的设置和文书工作各个环节分工

所采取的形式。

7.行文规则:是指文件在撰写和处理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定和准则。

8.行文方式:是指机关之间根据组织关系和工作需要所采用的文件传递运行的层次与形式。

9.多级行文:是指同时向直接和更高层的上级机关,或同时向直接和更基层

的下级机关行文的方式。

10.逐级行文:是指直接向所属的上一级机关或下一级机关行文,或者说是

按层次一级级行文的方式。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文书工作概念?

对文书工作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文书工作的对象是文件。

2、文书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制发、收办、管理文件。

3、文书工作是围绕文书运动的全过程所进行的一系列相互衔接的程序和手续的总称,而不是仅指某一个或某几个程序。

4、文书工作的每道程序和手续,都有各自的规范和技术要求,不可以有随意性。

2.文书工作有何性质?

政治性;机密性;时间性;规范性;程序性。

3.文书工作有何重要性?

1、文书工作是机关行政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

2、文书工作是机关工作的纽带

3、文书工作是保守党和国家机密的重要环节

4、文书工作是档案工作的基础。

4.文书工作的基本原则

准确、周密;迅速、适时;保密、安全;精简、高效;党政分开;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5.文书工作组织形式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本机关的工作性质、任务和职能范围;本机关内部机构设置的层次与数量;本机关收发文件的数量;本机关各组织机构驻地的情况;人员的配备情况等。

6.行文方式有哪些?

逐级行文;多级行文;直达行文;越级行文;平行行文。

7.什么情况下可以越级行文?

1、由于情况紧急,逐级上报会延误时机、造成损失的问题。

2、经过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的问题;

3、与直接上级机关有争议,而无法解决的问题;

4、上级机关交办的,并指定越级上报的问题;

5、对直接上级机关进行检举揭发的问题;

6、与直接上级机关无关,需越级询问、联系的一般问题。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文书工作的性质?

1、政治性。文书工作的政治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是由文件的政治性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文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行为。

2、机密性。文书工作的机密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必须将机密情况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任意扩大或缩小。二是它必须将机密情况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能提前或拖后,要适时。

3、时间性。文书工作的时间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件处理的迅速性;二是文件处理的适时性;三是文件处理各个环节的时间衔接性。

4、规范性。文件制作的规范性;文件处理的规范性;立卷归档的规范性。

5、程序性。

2.如何理解文书工作的基本原则?

1、准确、周密。文书工作在政治上、技术上要切合实际,符合规范,准确无误,周到细密;文书工作在组织、行文制度、运转程序上系统严密、井然有序。

2、迅速、适时。迅速,就是要快,即实际工作的时间量与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量距 6 离最短;适时,就是要恰当,即实际工作的时间节奏与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节奏相互吻合。

3、保密、安全。物质上的安全;政治上的保密。

4、精简、高效。发文要少而精,不要事事发文;处理文件要方便读者;文件管理要利于使用。

5、党政分开。在行文上要党政分开;在文件处理上要党政分开;在文件管理上要党政分开。

6、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3.试述文书工作的组织领导。

文书工作的组织领导,无论就全国范围还是一个机关的范围来说,均需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

1、从全国来说,党政系统分别实行集中统一领导。

2、从一个机关来说,文书工作由本机关的秘书长或办公厅(室)主任负责领

导。

3、从上下级机关之间来说,上级领导机关的办公厅(室)有责任对所属机关的文书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4、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和本机关的档案室有责任对机关的文件立卷归档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5、机关业务部门,责成一名人员负责本部门的文书工作。

4.试析行文规则。

1、行文时要尊重组织系统隶属关系。非隶属关系不得以隶属关系行文;党政机关要分别行文;上级机关的业务部门与下级机关的业务部门,只是在业务上有指导关系,而没有直接领导关系。

2、行文时要尊重机关职权。不要越级行文;行文时要分清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要严格控制抄报和抄送的范围。

3、行文时要考虑是否服从工作需要。

4、行文时要明确发文权限。

5、两个以上的同级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6、经批准在报刊上全文发布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视为正式公文依照执行,同样具有法律效用,可不再行文。

5.试述行文方式。

行文方式,是指机关之间根据组织关系和工作需要所采用的文件传递运行的层次与形式。文件的行文方式主要有:

1、逐级行文。是上行文和下行文最基本、最常用的行文方式。

2、多级行文。上行文、下行文均可采用多级行文,但上行文不宜多用。

3、直达行文。是指上级领导机关直接将文件发到基层组织,或直接向公众传达的行文方式。

4、越级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在非常必要时,越过自己的直接上级领导机关而向更高层的上级机关,直至中央行文的方式。

5、平行行文。是指同级或没有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的行文。

6.什么情况下可以越级行文?

1、由于情况紧急,逐级上报会延误时机、造成损失的问题。如战争、严重自然灾害等;

2、经过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的问题;

3、与直接上级机关有争议,而无法解决的问题;

4、上级机关交办的,并指定越级上报的问题;

5、对直接上级机关进行检举揭发的问题;

6、与直接上级机关无关,需越级询问、联系的一般问题。

7.试述文书工作的组织形式。

文书工作的组织形式,是指文书工作机构的设置和文书工作各个环节分工所采取的形式。我国党政机关现行的文书工作,主要采取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组织形式。集中形式是指在一个机关内,除了文件的具体承办外,其它文书处理环节都集中在机关的中枢机构办公厅(室)来进行。分散形式,也称分工形式,就是将一个机关的文书工作,分别由机关的办公厅(室)和各业务机构的文书部门或专职、兼职文书人员各承担一部分。

一个机关究竟选用集中形式,还是分散形式来组织文书工作,要根据机关的自身特点和文书工作的原则确定。

第三章 文件学基础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文件学是以文件、文书工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文件、文书工作的理论、原则、方法及其产生、变革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简答题

1.文件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文件学是以文件、文书工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包括:文件的研究;文书工作的研究;文件写作的研究;文件、文书工作历史的研究。

2.研究文件学有何意义?

1、有利于建立系统的文件学理论体系

2、有利于了解和掌握文书工作的规律

3、有利于文书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4、有利于提高文书工作效率

三、论述题

1.试析文书学的学科特征。

1、应用性。直接的应用性是其最基本、最显著的学科特征。

2、综合性。文件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

3、科学性。文件学有严密的科学性。

4、政治性。文件和文书工作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文件血液具有鲜明的政治

性和政策性。

2.研究文书学有何意义?

1、有利于建立系统的文件学理论体系。

2、有利于了解和掌握文书工作的规律。

3、有利于文书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4、有利于提高文书工作效率。

3.文书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文件学是以文件、文书工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包括:

1、关于文件的研究。包括文件的概念、性质、特点等;

2、关于文书工作的研究。包括文书工作的内容、任务、性质、原则等;

3、关于文件写作的研究。包括文件的写作要求、步骤等;

4、关于文件、文书工作历史的研究。包括文件、文书工作的起源、变革、发展规律等。

第四章 文件的形式

一、名词解释

1.文件格式:是指文件的数据构成和对各数据项目编排的外观规格样式。

2.主送机关:即发文机关要求对文件予以办理或答复的对方机关。

3.主题词:是将自然语言中的名词术语,经过优选和规范化处理,在标引和

检索时用以表达各种概念的词。

4.正本:是根据定稿缮印的供向外发出使用,具有一定格式的正式文本。

5.定稿:是经修改审阅后由负责人签发或有关会议正式讨论通过的最后完成 稿。

6.存本:是文件制发机关在正本制作完成后,从中留存以备查考的文本。

二、简答题

1.确定成文日期应遵循什么原则?

一般情况下,成文日期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经会议讨论通过的文件,以通过日期为准;法规性文件以批准日期为准;联合发文,以最后签发机关的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

2.机关文件格式规范化有何意义?

1、机关文件格式规范化,是准确地撰制文件,确保其效用的前提条件。

2、机关文件格式规范化,是提高文件处理效率,充分发挥文件效用的根本保证。

3、机关文件格式规范化,是加强文件管理,实现文件管理现代化的基础。

三、论述题

1.试述文件的稿本。

文件的稿本,是指制发文件过程中形成的文稿和文本。

1、草稿。是文件撰写过程中形成的原始文稿,它的内容和文字表述尚未成熟,只供 11 讨论、修改、审批之用。草稿一般不必归档保存。

2、定稿。定稿是文件的标准文稿,是作为缮印发出的正式文件的依据。凡需归档保存的文件,其定稿也同时归档。

3、正本。是具有一定格式的正式文本。正本由收文机关根据文件的查考、保存价值,决定是否需要归档保存。

4、副本。是正本的副份或复制本。副本一般不需归档保存。

5、存本。是正本的样本。一般情况下,存本与定稿一起归档保存。

第五章

文件的撰写原理

一、简答题

1.撰写文件有何重要性?

1、撰写文件是机关领导、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撰写文件是机关发文工作的重要环节。

3、撰写文件直接关系到文件的质量,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传达、贯彻,关系到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2.如何审核修改文稿?

一是审核是否需要行文;二是审核文件的主题;三是审核文件的内容材料是否准确、属实,提出的措施、办法是否具体明确,切实可行;四是审核文字表述是否概念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语法规范,合乎逻辑,标点正确;五是审核文件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文种选择是否正确,收文机关的确定是否符合行文规则等。

二、论述题

1.试述文件撰拟的步骤。

1、明确与确定主题

主题正确深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主题的针对性;二是主题的周密性;三是主题的时效性。

2、调查研究、挑选材料

调查研究应坚持正确的态度,即坚持客观性、全面性、时效性。

3、正确选择文件的表达方式

文件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兼有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三种体裁的写作特点。

4、精心布局

文件的结构类型一般有三种:一是单层式格式;二是双层式格式;三是三层式格式。

5、列出提纲

6、草拟文稿

7、审核修改

2.文件撰写的基本要求

1、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2、实事求是。根据客观实际需要制发文件,即发文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反对文牍主义;文件的内容符合客观实际,即具有真实性;从实际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3、讲究科学

4、注重实效

5、注意载体、字迹材料的选用

第六章

法定行政文件的写作

一、名词解释

1.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报告是一种陈述性文件。

2.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顾名思义,请示就是下级机关

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的请求性文件。

3.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4.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实行重

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5.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二、简答题

1.试述函的定义及写作要求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在具体写作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一函一事。第二,真实可靠。第三,用语得体。

2.报告和请示有何区别?

1、行文目的不同。

2、性质要求不同。

3、行文时限不同。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报告则在事前、事后、事情进行中行文均可。

4、内容含量不同。

3.报请类文件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1、以具体的事实和数据为主要材料。

2、以概叙为主要表达方式。

3、以通俗生动的语言行文。

4.通告和公告有何区别?

1、发布机关不同。

2、发布内容不同。

3、发布范围不同。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发布;通告限于在一定范围内发布。

4、性质不同。

三、论述题

1.试析报告和请示的关系。

相同点:

1、行文方向一致。

2、报送要求相同。

3、写作特点相同。

不同点:

1、行文目的不同。报告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上级机关了解、掌握情况,沟通上下联系;请示则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请求上级机关指示或审核批准。

2、性质要求不同。报告属陈述性文件,一般不需要上级回复;而请示属请求性文件,需要上级机关给以及时批复。

3、行文时限不同。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报告则在事前、事后、事情进行中行文均可。

4、内容含量不同。请示必须坚持“一文一事”,即“一事一请示”的原则;而报告既可一文一事,也可一文数事。

第七章

常用事务文件的写作

一、名词解释

1.章程:是对某种组织或团体的性质、宗旨、任务、组织结构、组织成员及

活动规则等做出规定的法规性文件。

2.调研报告:就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后,反映调研成果的一种书面报

告。

3.简报: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使用的一种简要的工作报告或情况报告。

4.会议记录:是以书面形式记录会议内容和基本情况的事务性文件。

5.演讲词:又叫演说词或演讲稿,是演讲会或不同形式的集会上用来发表演

说的文稿。

6.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指对决策拟建项目可能采取的计划、方案,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论证,确定其是否可行后写出的报告。

二、简答题

1.简述法规类文件的写作特点。

1、内容构成上——面面俱到的行文。

2、结构表达上——条分缕析的说明。

3、语言运用上——无懈可击的措辞。

2.简析调研报告各要素的关系。

调研报告的基本要素是调查、研究、报告。其中,调查是是依据和基础,是手段,研究是分析和综合,是目的,报告是反映和体现,是结果。

3.简述调研报告的写作要求。

1、调查、研究、报告,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2、材料、观点、材料,要求有机结合。

3、叙述、议论、说明,以夹叙夹议为主。

4.简述大事记的定义及写作要求。

大事记,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记载机关一年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的内部使用的特殊文件。

写作要求:

1、选择大事要事。

2、一日一项记一条。

3、当日事当日记。

4、简明扼要概述。

第八章

机关文件的处理程序

一、名词解释

1.文件处理程序:指的是文件在机关内部运转处理的一系列程序。

2.签收:是收件人将收件清点后,在对方的文件投递单或送文登记簿上签字,以表示文件收到的行为过程。

3.拟办:是机关综合办公部门或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对需要办理的重要文件,提出初步办理意见,供机关主管或主要领导人批办时参考的行为过程。

4.签发:是机关领导人将呈批的文稿经过最后审定,予以签署意见的行为过

程。

5.归卷:就是将平时处理完毕的文件清退回来,按照要求放在贴有类别名称的文件夹或文件盒中的行为过程。

6.批办:是机关或部门负责人对文件由谁办理、如何办理所提出批示意见的 行为过程。

7.催办:是对文件的办理进行督促检查。

8.承办:是指承办部门或承办人,根据领导人的批办意见,按照来文的内容

和要求,对文件予以办理的行为过程。

二、简答题

1.简述收文处理程序。

可分为文件的收进阶段和阅办阶段,具体包括签收、拆封、登记、加盖收文章、分发、传阅、拟办、批办、承办、催办、注办、归卷等环节。

2.简述发文处理程序。

可分为文件的制作阶段和制发阶段,具体包括拟稿、核稿、签发、缮印、校对、用印、登记、封发、传递、询办、归卷等环节。

3.收文登记有何作用?

其主要作用是责任和凭证,具体体现在:收文登记可以使文件管理有条不紊,防止文件的积压和丢失,有利于管理和保护文件,便于对文件进行查找、检查、统计和催办,有效地控制文件的运转,更好地发挥文件的作用。同时,收文登记还可以作为文件交接的凭据。

4.哪些文件需要拟办?

凡是需要办理的重要文件都需要拟办,具体包括:上级机关主送本机关需要贯彻落实的文件;机关直属各部门主送本机关的请求性或建议性文件;下级机关主送本机关的请示性文件;平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主送本机关的商洽性文件及其它需要贯彻、办理的重要文件。

5.如何做好承办工作?

统筹规划;妥善安排;遵守承办原则;实行岗位责任制。

6.需要催办的文件主要有哪些?

需要办理的收文;等待答复的发文;本机关与其它机关会办的文稿;送领导审批的文件等。其中重点要对急件、要件及拟稿、签发环节进行催办。另外,要加强对出差、请假人员办文的催办。

7.简述催办形式。

催办的形式多种多样,可采用电话、信函、登门、开会催办,也可发催办卡、催办单等进行催办,还可以发简报,公布各单位的办文情况,对好的单位加以表扬,对久拖不办的单位进行批评,以起到催办作用。

三、论述题

1.试比较各种登记形式的优缺点。

目前常用的登记形式有簿册式、卡片式、联单式三种。簿册式登记,即采用事先装订成册的登记簿进行登记。这种登记易于保管,应用比较普遍。但比较死板,写错了不易修改,若按大流水号编排顺序号,不便于分类检索;卡片式登记,即使用卡片进行登记,每张卡片登记一份文件,必要时可登记一组文件。这种登记方法,可以灵活地进行分类排列,方便文件检索,但容易丢失;联单式登记,即采用一次复写多联的方式进行登记。这种登记方法,可以减少重复登记手续,提高效率。但容易磨损,不利于长期保存,也容易丢失。如果机关条件具备,可使用计算机对文件进行登记,使登记、著录、检索一体化,更可简化手续,方便利用,提高工作效率。

2.哪些文件需要拟办?

凡是需要办理的重要文件都需要拟办,具体包括:上级机关主送本机关需要贯彻落实的文件;机关直属各部门主送本机关的请求性或建议性文件;下级机关主送本机关的请示性文件;平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主送本机关的商洽性文件及其它需要贯彻、办理的重要文件。

3.收文登记有何作用?

其主要作用是责任和凭证,具体体现在:收文登记可以使文件管理有条不紊,防止文件的积压和丢失,有利于管理和保护文件,便于对文件进行查找、检查、统计和催办,有效地控制文件的运转,更好地发挥文件的作用。同时,收文登记还可以作为文件交接的凭据。

4.哪些文件需要催办?如何催办?

需要办理的收文;等待答复的发文;本机关与其它机关会办的文稿;送领导审批的文件等。其中重点要对急件、要件及拟稿、签发环节进行催办。另外,要加强对出差、请假人员办文的催办。

催办的形式多种多样,可采用电话、信函、登门、开会催办,也可发催办卡、催办单等进行催办,还可以发简报,公布各单位的办文情况,对好的单位加以表扬,对久拖不办的 19 单位进行批评,以起到催办作用。

5.试述文书处理程序。

整个文件处理流程是由三个处理程序、六个阶段及若干个具体环节组成。具体包括:

1、收文处理程序。可分为文件的收进阶段和阅办阶段,具体包括签收、拆封、登记、加盖收文章、分发、传阅、拟办、批办、承办、催办、注办、归卷等环节。

2、发文处理程序。可分为文件的制作阶段和制发阶段,具体包括拟稿、核稿、签发、缮印、校对、用印、登记、封发、传递、询办、归卷等环节。

3、立卷归档程序。可分为立卷阶段和归档阶段,具体包括拟制立卷类目、搜集整理文件、组合案卷、填写案卷封皮、编写案卷目录、移交归档、销毁等环节。

第九章

文件立卷归档

一、名词解释

1.案卷:是文件立卷的结果。它是有关某一问题或某项工作活动的系统的、有密切联系的文件组合体,是文书档案的基本保管单位。

2.文件立卷归档:是指文书部门将办理完毕的,具有查考和保存价值的文件

材料,按照它们在形成过程中的联系和规律,组成案卷的行为过程。

3.“立卷六特征”:作者特征、内容特征、文种特征、时间特征、地点特征和通讯者特征,简称为“六个特征”。

4.立卷类目,又叫归卷类目、案卷类目,是在文件还没有形成以前,根据机关工作活动和文件形成的规律,对一年内可能产生的文件,按照立卷的要求和方法事先编制成的一个立卷计划。

5.年终立卷,即在一年之终(一般在次年年初),在平时归卷的基础上,集

中一段时间进行立卷的行为过程。

6.归档:指立卷部门将经系统整理组合的案卷移交给机关档案室保存的行为过程。

7.案卷目录是案卷的名册,是先将装订好的一个的案卷按一定的方法排

列,然后再根据其排列顺序逐一编号登录而成的。又称为案卷移交目录。

8.按通讯者特征立卷:就是把本机关与某一机关之间就某一问题或某些问题的往复文件,集中立为一卷。

二、简答题

1.简述文件立卷归档程序。

文件立卷归档包括立卷、归档两个阶段。立卷阶段由编制立卷类目、分类、排列、编号、填写卷内目录和备考表、装订、填写案卷封面等环节组成;归档阶段由编写案卷目录、移交归档、销毁等环节组成。

2.文件立卷有何意义?

1、对文件进行立卷归档,可以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便于查找利用。

2、对文件进行立卷归档,可以维护文件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管理。

3、进行文件立卷归档工作,可以保持文书工作的连续性。

4、文件立卷归档工作,不仅为档案工作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国家积累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3.简述文件立卷的原则。

1、按照文件形成的自然规律

2、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

3、照顾文件的保存价值

4、便于保管和利用

4.如何做好年终立卷工作?

年终立卷,首先要对平时归卷的文件进行鉴定,确定立卷范围;然后按照立卷类目,根据立卷的原则和要求,对每一条款中平时归卷积累的文件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调整,以便正确地组卷。

5.年终立卷检查调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检查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查已归卷的文件是否齐全完整、是否已经办理完毕、办理手续是否遗漏、处理过程的来龙去脉是否注明、文件起草与签发用笔是否规范等;检查卷内文件是否保持了文件之间的联系、反映了一定的特征;检查卷内文件的保存价值是否大体一致等。

6.什么叫按通讯者特征立卷?此种立卷有何好处?

按通讯者特征立卷,就是把本机关与某一机关之间就某一问题或某些问题的往复文件,集中立为一卷。

按通讯者特征立卷,可以反映机关之间对有关问题的协商,或上下级机关之间的领导、指导关系;便于了解一件事情的起因与结果。它是事物之间联系性和因果关系在文书立卷中的具体体现。

7.按作者特征立卷有何好处?

按作者特征立卷,有利于反映本机关的决策及与其它机关的联系,反映同一作者的活动;便于利用者了解文件的来源、行文关系、重要程度;也便于利用者按作者特征查找文件。

三、论述题

1.文件立卷有何意义?

1、对文件进行立卷归档,可以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便于查找利用。

2、对文件进行立卷归档,可以维护文件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管理。

3、进行文件立卷归档工作,可以保持文书工作的连续性。

4、文件立卷归档工作,不仅为档案工作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国家积累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2.试述文书处理部门立卷的优越性。

实行文书处理部门立卷,可以发挥文书处理部门熟悉有关业务和文件处理过程的优点,提高案卷的质量和立卷工作的效率;可以由文书处理部门暂时保存本的文件,大大减少归档和调卷的手续,并且改变承办人员分散保存文件的现象,从而有利于保守国家机密,同时,还可以使机关档案室腾出手来,做好档案的整理和组织利用等工作,更好地为机关工作服务。

3.试述文件立卷归档的范围。

概括地说,凡是反映本机关工作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都应该立卷归档。具体包括:

1、上级来文。即上级针对本机关的工作情况所发的与本机关有密切联系的文件。

2、本机关文件。即本机关形成的,反映本机关工作职能活动和基本情况的,在今后工作中还需要查考的发文及内部文件。这部分是立卷归档的重点。

3、下级来文。即下级机关报送来的有关方针政策性的、请示性的或反映重要活动、全面工作的文件材料。

4、同级和不相隶属机关来文。

4.按时间特征立卷应遵循什么原则?

1、一般文件放在写成年立卷;

2、计划、总结、报表、预算、决算等放在内容针对立卷。

3、总结与计划写在一起的文件,应以文件内容的主次和中心来定。

4、跨处理完毕的文件,放在办结的一年立卷。

5、跨的请示与批复、问函与复函,可以按本机关的发文时间立卷,也可以都放在复文立卷。

6、转发或批转文件,在批转单位放在转发或批转的立卷;被批转或转发的原件,在原件制发机关仍按写成立卷。

7、一些专门形成的专用文件,应按专门立卷。

5.举出建国以来我国使用的十种文书立卷方法。

1、“门、类、纲、目”法。

2、“十进分类”法。

3、“一案一卷”法。

4、按文件“六个特征”组卷的方法。

5、“一竿子插到底”法。

6、“以问题为主立卷”法。

7、“分级立卷”法。

8、“四分立卷” 法。即分、分级别、分期限、分问题进行立卷。

9、“四分四注意立卷”法。

10、“三个为主、五个分开立卷”法。

6.如何做好年终立卷工作?

年终立卷,首先要对平时归卷的文件进行鉴定,确定立卷范围;然后按照立卷类目,根据立卷的原则和要求,对每一条款中平时归卷积累的文件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调整,以便正确地组卷。检查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查已归卷的文件是否齐全完整、是否已经办理完 24 毕、办理手续是否遗漏、处理过程的来龙去脉是否注明、文件起草与签发用笔是否规范等;检查卷内文件是否保持了文件之间的联系、反映了一定的特征;检查卷内文件的保存价值是否大体一致等。

7.对密不可分的文件材料如何进行排列?

批复、批示在前,请示、报告在后;问文在前,复文在后;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存本在前,定稿在后;批转、转发件在前,原件在后;会议纪要在前,会议记录在后;重要法规性文件的历次修改稿依序排列在定稿之后;非诉讼案件卷结论、决定、判决性文件材料在前,依据等材料在后。

8.试述案卷目录的编制方法。

根据案卷排列,案卷目录的编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按保管期限编制。即将机关在本内形成的案卷,按永久、长期、短期分开,编制成三本目录,每本目录中再按各个组织机构或内容分类;按编制。即将本形成的案卷,综合编成一本目录,在这本目录中,按永久、长期、短期分为三个部分,在每个部分中,再按各组织机构或内容分类;按组织机构编制。即将一个机关形成的案卷,按其组织机构分别编制成几本案卷目录,每本目录中皆按永久、长期、短期三个部分编制。

9.试述归档制度。

归档制度包括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案卷的质量要求、归档手续等内容。

1、归档范围。即文件立卷范围。

2、归档时间。文书档案要在第二年4月末前,向本单位档案室移交归档。

3、归档案卷的质量要求。应归档的案卷必须齐全、完整;文件材料必须经过科学系统整理,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区分价值、分类整理、系统排列、正确组卷,题名简明确切,便于保管和利用;归档的案卷必须有完整的移交目录。

4、归档手续。

第四篇:司法文书学论文

论完善我国的司法文明

[摘要]司法文明是政治文明的一部分,是国家司法机关在长期处理各类案件的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法律文化及其各种表现形式的总和。要完善我国的司法文明就必须推进司法观念的转变,推进司法体制的改革,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司法文明不仅是法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完善司法文明才能真正实现法治文明和政治文明。

[关键词]司法文明 问题 途径 政治文明

一、司法文明的涵义

所谓司法文明就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长期处理各类案件的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法律文化及其各种表现形式的总和。司法文明不只是静态的一种文明,也是动态的文明,例如司法实施、建构等。司法文明的水平可以说是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司法领域中的表现,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司法活动中所创造积累的精神成果、物质成果和政治成果的总和。从范围上讲,司法文明是法治文明,进而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内容上讲,司法文明包括先进的司法理念、完备健全的司法制度、充备的司法条件以及文明的司法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就司法文明的实质而言,其本质就是实现司法公正。罗尔斯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如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人类对正义的追求早在有法律和司法以来,便已经开始了。在现代社会,由于司法不仅具有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权威地位,而且司法裁决是解决纠纷的终极手段,法律的公平正义在很大一定程度上需要靠司法的公正裁决具体体现。因此,司法公正既是司法机关存在的原因和追求的目的,也是建立司法文明的关键。

二、我国司法文明现状

1.司法审判不够公开透明。公开审判,既便于社会监督,又便于群众参与,使司法民主的观念和意识逐步深入民心,从而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维权思想,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就目前我国的司法公开审判来看,并未能做到真正的公开与透明。陪审员制度也是流于形式,陪审员往往是陪而不审,法律上没有做硬性规定,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在实践中也很少采用。

2.司法缺乏统一性。司法统一是实现法治社会司法公平和正义的基本条件,缺少司法统一也就失去了司法公正,而没有司法公正更谈不上司法文明。要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是司法文明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这要求必须有统一的司法尺度。我国目前实现司法尺度的统一还存在许多障碍:首先,司法解释相互冲突、越权进行司法解释甚至司法解释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现象较为严重;其次,部门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当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相冲突时,往往置法律于不顾;最后,司法人员在司法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肆意曲解法律和歪曲事实、滥用司法裁量权、枉法裁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司法尺度的统一。这些障碍都必须在司法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加以克服,要坚决杜绝为谋求私利破坏国家法律统一实施的行为,这样才能保证全社会的司法文明。

3.司法缺乏独立性。司法的独立尤其是独立于行政权的行使正是司法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但在我国目前体制下还存在司法权地方化和行政化的问题。这一问题立法界和司法界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司法机关的整体运作由于人事权、财政权受地方各级党政部门的控制,而不具备强有力的持久且不受外界牵制的支撑条件。目前,牵涉人大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司法机关与同级政府的关系、司法机关与司法人员的关系、司法人员与审判组织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所反映的司法体制问题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4.司法队伍专业化程度低。司法活动的专业性和人们对司法的期望都对司法人员的法律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化、职业化、高层次化的司法队伍,严格的司法人员准入制度早已成为司法文明发达国家的标志。而目前,我国的司法人员所受教育并不是系统的、正规的和高层次的,我国现有几十万名法官中真正经过法律专业训练的还不到三分之一,可他们却掌握着公民的财产分配权,甚至生命权。司法文明的水平不高是显而易见的。

三、完善我国司法文明的途径

一是促进司法观念的转变,实现司法理念的文明。我们一直坚持的司法改革,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在司法活动中推动司法文明的建设,使司法文明与时俱进,在前进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而培育文明的司法理念是建设司法文明的关键。文明的司法理念必然促进文明的实践,文明的司法理念包括的内容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性、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保障基本人权、维护司法独立,坚持公正司法、坚持严格执法等,这些理念的树立是实现司法文明的前提。

二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司法体制的文明。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司法文明的核心,它能否实现关系到司法文明的最终实现与否。按照这一目标,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应首先建立相对独立的司法独立制度。同时,这种独立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司法权独立于立法权,另一方面是司法权独立于行政权。对于掌握国家立法权的人大之于司法权的职能,应该是监督的职能,而不是干预具体案件审理的职能,这种监督职能也应该主要是对案件的事后监督。而司法权独立于行政权,是司法制度文明的根本要求。法院的经费由中央财政专项确定,解决基层法院的经费保障问题,从而开始打破司法经费由地方保障的格局,逐步化解司法的地方化难题。这些措施对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司法文明是不无裨益的。

三是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促进司法主体的文明。司法人员的形象、行为本身就是司法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司法人员的形象在公众心目中常常就是法律的形象,司法人员正直、无私与否,往往影响着人们对社会法律制度和法治建设的评价。只有司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实践司法文明,司法人员是司法文明中最具能动性的主体,如果主体的素质不提高,司法文明只能是流于形式的纸上谈兵,因此,司法主体文明的实现,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十六大对司法队伍的要求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这就成为我们提升司法主体文明参照的尺度。司法队伍文明还应包括司法行为的文明。司法人员要增强人权保护观念,尊重人权,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强化程序意识,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司法文明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波.论司法文明[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3.2.[2]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浅议和谐司法理念下裁判文书的改革

[摘 要]和谐司法是现阶段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指南,和谐思想已深入司法实体与司法程序各个领域,文章站在和谐司法的角度,审视当前法院裁判文书的不足,探寻裁判文书改革的基本原则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和谐司法;裁判文书;改革

和谐司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司法工作的根本要求,近年来,在和谐司法工作理念的指引下,我国各级法院努力营造和谐的诉讼氛围,设法减弱诉讼过程中的矛盾冲突,着力维护和谐司法环境。按照最高法院的部署,各法院在裁判文书的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在传承与发展、借鉴和创新中,裁判文书不断得到修复与完善。但笔者认为,当前我国裁判文书的改革大都致力于诉讼程序方面的探索,涉及司法和谐的大环境下法院裁判文书的改革研究较少。本文站在和谐司法的角度,审视当前法院裁判文书的不足,明确文书改革的基本原则,探寻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站在和谐司法的角度,审视法院裁判文书的现状及不足,挖掘文书改革相对滞后的社会根源

(一)裁判文书的改革多在形式上作文章,缺少内容上的真功夫

我国审判方式改革经过多年的探索,基本上形成了以公开审判、当庭举证和质证、认证及对席辩论为主要内容的庭审模式,裁判文书要求记载庭审的过程,这在相应文书的格式中已作规定,司法实践中,各级法院也基本能按照格式要求制作文书,但大都片面地迎合形式上的要求,实质内容并不达标。如第一审民事判决书的主体部分,形式上要求先写原告诉称内容,再写被告辩称内容,其目的是明确双方争议焦点。而司法实践中,多数民事判决书虽按格式规定,交代了原被告的诉辩内容,但却往往未能说清原被告双方是针对事实的争议、证据的争议还是法律适用的争议,没有切中矛盾要害,原被告针锋相对的争议焦点不明确,这种重形式、轻内容的写法实则空洞无物。

(二)裁判文书的内容长于叙事、短于议论,证据分析单一,理由阐述空乏无力

法院认定的事实是法律上的事实,即通过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案件事实需要有充分的证据共同来证明,一般情况下,证据不能单独使用,依靠个别证据也不能证明案件全部,裁判文书应该强调证据与证据间的相互印证,证据与证据间矛盾的合理排除。当前我国不少裁判文书在表述证据时,只注重单个证据的逐一分析,缺少对全案所有证据的综合性分析,没有反映法院审查证据的经过,也未能明确裁判文书认定事实的过程,当事人双方接到文书后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另外,不少裁判文书只注重事实的认定和裁判结果的表述,忽略判决形成的理由阐述,或说理不充分、或理由过于概括,空话、套话较多,不结合个案特点分析,更没有法理上的推导,辩服力不强,尤其对于合议庭的不同观点,根本不予公开,文书缺乏公信力,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上诉、申诉案件居高不下,有损法院的司法权威。

(三)制约法院裁判文书质量的主客观因素较多,文书质量良莠不齐

衡量一份裁判文书质量的好坏,主要看案情事实是否叙述清楚、证据是否有力、说理是否充分、判决结果是否正确、语言使用是否规范等。裁判文书是审判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影响文书质量的因素除审判工作过程本身是否严谨规范、审判作风优良与否外,还取决于法官的工作责任心、理论素养、法律专业素质及其文化水平、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各个方面,因此,审判实践中,由于审判人员素质的不同,裁判文书质量大相径庭,有相当数量的裁判文书制作不够严谨,质量不高,与其应有的准确性、规范性、权威性极不相称,与法治进程的新形势格格不入。提高裁判文书的质量应当成为衡量法院办案质量高低、法官业务素质强弱的重要评判依据,法院队伍建设、审判人员素质的提高是司法和谐的当务之急。

剖析法院裁判文书改革的现状和不足,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没有一个统一、正确的理念引导,在改革的实践中长期存在着两个无法协调的极端,传统、保守、固执的文书制作观点,片面追求裁判文书格式的规范性,致使文书制作难以摆脱陈旧的模式;开放、激进、崇尚法官个性解放的学派,倡导不拘一格的写作风格,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导致裁判文书的改革进程中出现众多困境与不和谐。另一方面,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下,“和谐”理念为司法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司法和谐应运而生,有关和谐司法的理论已广泛应用于法律实体和诉讼程序的各个领域,但却迟迟没有纳入裁判文书改革的议事日程,致使裁判文书的改革在司法实践中明显滞后。

二、以和谐司法、人文司法为理念,明确裁判文书改革的价值取向

(一)从有利于体现司法公正出发,以合法化、规范化作为裁判文书改革的基本原则

合法化是指文书制作遵循法律规定,由法定的审判机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统一制定下发的格式要求而制作,通过裁判文书反映庭审全貌,展示法院司法的合法性。规范化要求裁判文书格式规范、结构严谨、内容完整、用语恰当、印刷合乎要求,尤其是法律术语和数字的使用必须规范准确。当然,格式规范并不是拘泥于固定的框架,但凡优秀的裁判文书实例,都是既遵守固定格式,又不失个性和活力的范本。

(二)结合现代司法理念,知情化、个性化成为裁判文书改革的人文追求

知情化是现代司法理念对裁判文书的必然要求,文书制作是否把透明与公开作为标准,文书是否真实地反映案件全部审理过程及法官的心证路程,是公众知情权的重要评判标准;个性化色彩则要求裁判文书的制作脱离原有的陈旧模式与框框,改变过去千案一面的固定做法,文书制作因案而异,在形式上可添法官后语,或附法律条文,或公开合议庭不同意见等,法官后语注重情与法的交融,目的是使当事人在接受法律制裁的同时,受到道德的教育、良心的谴责,从而心服口服地接受裁判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实践中裁判文书对于案件合议的情况通常是简单的两个字“同意”,合议庭成员的评议变得神秘化,让人感觉绝大多数案件是碍于法律明文规定才走过场般的参加庭审合议,实际上却是由承办法官单独完成的,有违“公平、公开”的原则,因此,公开合议庭的评审意见,尤其是与判决结果不同的观点,势必成为司法公正的重要指标。

(三)以加强法院审判工作的服务功能为宗旨,裁判文书的法律服务化将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时代产物

裁判文书作为审判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法官将法律应用于具体案例而制作的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特殊文件,是连接法院和社会公众的纽带。在法律实现中,裁判文书有着阐释法律、实施法律、宣传法律及记载诉讼过程,表明裁判公正等诸多功能,其核心内容即解决争议、服务公众,要求法官使用书面语言深入浅出地将法律原则、理由加以阐述,使之易于公众理解和接受。为更好地发挥其服务功能,笔者认为,基层法院裁判文书的风格理论上应以说理清楚、语言通俗为标准,走大众化道路,尤其要在司法实践中体现出人文关怀,防止矛盾冲突进一步升级,做到司法权力的个体和谐,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中级法院、高级法院在文书制作方面则应注重专业化特色,要求使用大量法律术语,说理透彻、严谨。另外,有些法院开展的宣判释疑工作,也为进一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司法公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以和谐司法、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归宿,探寻裁判文书改革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一)针对当前裁判文书改革未得到应有重视的现状,正确理解裁判文书改革的现实意义

随着司法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围绕和谐司法、人文司法这一主题的研究层出不穷,裁判文书作为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枉法裁判、司法不公的最后一道屏障,裁判文书改革应该成为司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法院应在明确裁判文书改革的价值取向基础上,厘清文书改革中现存的各种矛盾,明确改革的基本原则,探寻改革的具体办法与措施,关注裁判文书文化对法院文化的引领作用,改变传统写作观念,端正制作裁判文书的态度,将裁判文书的研究与改革建立在宏观的、理性的层面上。

(二)从制度上保证裁判文书的公开性、透明性

各级法院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将裁判文书自觉置于社会舆论的监督下,疏通普通公众接触裁判文书的渠道,从制度上杜绝偏袒和枉法裁判的可能性。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商业秘密或公共利益的案件,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文书均应在法院网上公开,公民凭有效身份证明登记后,可以查阅生效的裁判文书,亦可参与评论裁判结果,允许非诉讼当事人查阅以主审法官为集合装订成册的文书及案卷材料,相信这一做法对保证裁判文书的公开性,增强法官的责任感,提高裁判文书的质量非常有益。当然,公开的裁判文书必须是透明的,公告的不仅是裁判的结果,整个诉讼程序、庭审的过程同样需要公开,裁判认定事实的证据、判决形成的理由、法律适用的原理及法官推理的过程都应一一展示在公众面前。

(三)从格式、内容和语言等各方面完善裁判文书,提升裁判文书制作水平

1.裁判文书的格式体现诉讼程序的和谐,注重与国际标准的接轨。裁判文书格式规范要求做到结构的固定化,即文书制作分为首部、正文、尾部三大板块;写作事项的要素化,即文书中部分事项的固定化写法,如有关当事人的称谓等;技术的规范化,文书的字体、数字的使用、标点符号及版式要求等均按统一标准设置。现行裁判文书的格式已不完全符合司法实践的需要,各级法院在裁判文书改革方面可根据法律的要求和审判实践的需要进行创新,并及时推广行之有效的先进经验,以进一步完善裁判文书的格式。

2.裁判文书的内容体现司法公正、司法和谐,立足本国国情,借鉴英美法系判决书中说理论证的优势。裁判文书必须加强对事实和证据的分析,对法律条文的阐释,重视文书说理的针对性,因为这关系着整个裁判的公正性与司法活动的公信力。详尽分析法院认定事实的证据,一直是裁判文书的薄弱环节,事实的认定和证据的采信是作出裁判的依据和基础,加强证据的分析认证,可谓意义重大,裁判文书必须充分分析证据采信与否的理由,并加强对证据的综合性分析,以求最大限度地将裁判文书认定事实的过程公之于众;另外,必须加强裁判文书的说理,理由是联结案件事实和判决结果的纽带,西方学者认为陈述理由是裁判公平的精髓,充分的说理是法官应尽的义务,理由的分析要注重同类案件的共性,也要关注不同案件的个性,说理要抓住重点,具有针对性和较强的逻辑性,个案说个理,克服套话、空话,注意前后内容的兼顾与和谐,对诉辩主张同等对待,做到事实、理由和结论的一致。

3.裁判文书的语言彰显人文司法、温情司法。我国裁判文书语言风格的基本要求是准确、鲜明、简洁、易懂,行文注意使用标准的普通话、遣词造句符合语法要求、规范使用法律专业术语、恰当使用文言词语,语言质朴、精炼、语意表达完整。承载法官智慧的裁判文书,专业性强、政治影响力大,古往今来,因为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导致文书内容的歧义,而产生意想不到后果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语言文字的运用水平,直接关系到文书的质量,折射出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现代司法要求裁判文书的语言人文化,强调文书的可读性,要求法官使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制作出老百姓看得懂的人文友善的裁判文书,对有些普通公众难以理解的“法言法语”,可在文书最后加以注释,使法律的权威得以人性的体现。同时,裁判文书的语言应注入司法的亲和力,在以法服人的同时,以情感人,这样的语言表达,才能发挥说服、教育、感化的功能,营造出和谐的司法文化氛围,人文、温情的裁判文书势必成为司法文明的标志。

参考文献

[1]潘庆云.法律文书(第二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2]杨炜.我国裁判文书改革之法理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2009(1).[3]周道鸾.情与法的交融裁判文书改革的新的尝试[J].法律适用,2002(7).李蓉,江西南昌人,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与法学;潘梦静,江西吉安人,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教授,学士,研究方向为法学。

[项目基金]本文系2012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谐司法理念下法院裁判文书的改革》(JC12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第五篇:文书学选择题

一、填空题

1.文书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为了凭证、记载、公布、传递的需要,在一定载体材料上表达思想意图的一种(信息记录)。

2.公务文书简称为(公文)。

3.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变体)。4.文件的本质属性是(现实执行性)。

5.法定的作者即指依法成立的,并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职权和负担义务的组织和(组织的代表人)。

6.从文件的来源上可将其分为收来文件和(本机关制成文件)。7.机关之间文件往来所构成的关系称为(行文关系)。

8.文件的作用,概括地说就是管理政务的工具和(手段)。

9.个人、家庭或宗族在与他人交往和处理私人事务中形成和使用的信息记录称为(私人文书)。

10.文件是国家管理政务的(工具)。

11.档案是是经过系统化整理的文件(集合体)。12.文书工作的终结程序是(立卷归档工作)。13.档案工作的起始环节是(收集工作)。14.文件是由(法定的作者)制成和发布的。

二、单选题

1.文件是档案的(A)。

A前身B归宿C变体D集合体 2.文书工作的终结程序是(D)。A注办B注发C传递D立卷归档 3.档案工作的起始环节是(C)。A整理 B立卷C收集D鉴定 4.下列属于私人文书的是(A)。A日记B报告C指示D请示 5.下列属于公务文书的是(D)。A日记B手稿C遗嘱D请示 6.文件的本质属性是(C)。

A政治性B机密性C现实执行性D 原始记录性 7.文件是国家管理政务的工具和(B)。A目的B手段C方法D措施

8.下列属于内部文件的是(C)。A指示B决定C会议记录D请示 9.下列文件中属于上行文的是(B)。A指示B请示C批示D决定

10.下列文件中属于上行文的是(B)。A指示B报告C批示D决定

11.下列文件中不属于下行文的是(B)。A指示B请示C批示D决定

12.下列文件中不属于下行文的是(B)。A指示B报告C批示D决定

13.下列文件中属于下行文的是(A)。A指示B报告C请示D函

14.下列文件中属于下行文的是(D)。A报告 B请示C函D决定

15.下列文件中不属于上行文的是(D)。A报告B请示C议案D决定

16.下列文件中不属于上行文的是(A)。A 指示 B请示C议案D报告

17.下列属于专用文件的是(D)。A计划 B决定C简报D国书 18.下列属于通用文件的是(B)。A计划B决定C简报D国书 19下列属于事务文书的是(A)。A计划B决定C鉴定证书D国书 20.下列不属于事务文书的是(D)。A计划 B总结C简报D国书

21.下列不属于专用文件的是(B)。A判决书 B决定C鉴定证书D国书 22.下列不属于外交文书的是(C)。A照会B国书C鉴定证书D备忘录 23.下列不属于司法文件的是(A)。A国书B起诉书C判决书D公证书 24.下列属于科技类文件的是(B)。

A经济合同B鉴定证书C国书D照会

三、多选题

1.下列属于私人文书的有(ABC)。

A日记B手稿C遗嘱D请示E指示 2.

行文关系的确定是根据(ACE)。

A机关的组织系统B文件的数量C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D机关的大小E机关职权范围

3.文件的非本质属性主要有(ABCD)。

A文件的政治性 B文件的机密性C文件的信息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割性;D文件的信息内容的独立性E文件的现实执行性

4.从文件的来源上可以将一个机关的文件分为(DE)。

A通用文件B事务文件C专用文件D收来文件E本机关制成文件 5.从行文关系和方向上可以将文件分为(ABC)。

A上行文B平行文C下行文D收来文件E本机关制成文件 6.从文件涉及的机密程度上可以将文件分为(ABCDE)。

A绝密文件B机密文件C秘密文件D内部文件 E公布文件 7.从文件的作用上可以将文件分为(ADE)。

A法规文件B收来文件C本机关制成文件D行政文件E党的文件 8.从文件的使用范围上可以将文件分为(CDE)。

A收来文件B本机关制成文件C通用文件D事务文件E专用文件 9.文件的性质主要有(ABCDE)。

A文件的政治性B文件的机密性C文件的信息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割性;D文件的信息内容的独立性E文件的现实执行性

10.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的联系主要体现在(ABC)。

A工作对象上B工作步骤上C整体工作上D工作目的上E工作任务上 11.文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BCDE)。

A上传下达作用B公务联系作用C凭证作用D记载作用E管理工具作用

12.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的区别主要体现在(DE)。

A工作对象上B工作步骤上C整体工作上D工作目的上E工作任务上 13.档案是文件的(ABC)。

A变体B集合体C归宿D前身E来源

第二章

文书工作基础理论

一、填空题

1.分散形式也称(分工形式)。

2.文书部门是指专门从事(文书处理工作)的部门。

3.小机关和基层单位在文书工作组织形式上多选用(集中形式)。

4.大机关和部分中等机关在文书工作组织形式上适宜选用(分散形式)。5.文书工作的任务,概括地说有文件的撰写、文件处理和文件的(存储)。6.上级领导机关直接将文件发到基层组织,或直接向公众传达的行文方式是(直达行文)。

7.专门从事文书处理工作的部门是(文书部门)。

8.上行文和下行文最基本、最常用的行文方式是(逐级行文)。

9.文书工作的保密、安全是指物质上的安全和(政治)上的保密。

10.文书工作是指通过互相衔接的一系列程序和手续完成拟制、处理和管理(文件材料)的工作。

11.集中形式是指在一个机关内,除了文件的(具体承办)外,其它文书处理环节都集中在机关的中枢机构办公部门来进行。

12.文书工作的对象是(文件)。

13.文书工作的时间性是由(现实执行性)决定的。14.文书工作的规范性是由(文件的特点)决定的。

15.文书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机密性、时间性、规范性和(程序性)都很强的工作。

16.文书工作的组织领导,无论就全国范围还是一个机关的范围来说,均需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

17.行文时要尊重组织系统(隶属)关系。

二、单选题

1.上级领导机关直接将文件发到基层组织,或直接向公众传达的行文方式是(A)。A直达行文B逐级行文C平行行文D越级行文

2.专门从事文书处理工作的部门是(D)。

A处理部门B承办部门C业务部门D文书部门

3.上行文和下行文最基本、最常用的行文方式是(A)。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C越级行文D直达行文 4.文书工作的保密、安全是指物质上的安全和()。

A物质上的保密B精神上的保密C政治上的保密D政治上的安全 5.狭义的文书工作主要是指(C)。A收文工作 B发文工作C文件处理工作D文件管理工作 6.文书工作的对象是(A)。

A文件B文章C档案D文字材料

7.通过互相衔接的一系列程序和手续完成拟制、处理和管理文件材料的工作是(C)。

A发文工作B收文工作C文书工作D档案工作

8.文书工作的每道程序和手续,都有各自的规范和技术要求,不可以有(D)A偏重性B重点性C随便性 D随意性 9.文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A)。

A政治行为B行政职能C职能工作D保密工作 10.文书工作是机关工作的(C)。A基础B前提C纽带D保证

12.文书工作迅速适时原则的确定是根据时间性和(B)。A政治性B机密性C程序性D安全性

13.文书工作精简高效的原则是指发文要(D)。A少B精C准D少而精

14.有效地完成文书工作各项任务,必须有进行工作组织机构和一定的(B)。A工作方法B工作方式C工作手段D工作技巧 15.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B)。

A国务院B全国人大C中共中央D最高法院 16.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是(D)。

A国务院B全国人大C中共中央D全国人大常委会 17.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C)。A司法权B监察权C立法权D行政权

18.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国家(A)。

A立法机关B司法机关C检察机关D行政机关 19.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A)。

A国务院B全国人大C中共中央D全国人大常委会 20.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B)。

A全国人大B国务院C中共中央D全国人大常委会 21.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D)。

A立法机关B司法机关C检察机关D行政机关 22.国务院是最高国家(C)。

A立法机关B司法机关C行政机关D检察机关 23.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为(B)。A二级B三级C四级D五级

24.我国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机关是(法院)。25.我国国家法律监察机关是(B)。

A国务院B检察院C法院D公安机关

26.我国中央政治局和其常设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是(C)。A中央委员会B中共中央C中央书记处D党代会 27.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政治工作机关是(A)。

A总政治部B总后勤部C总宣传部D总参谋部 28.我国党的地方组织分为(B)。A二级B三级C四级D五级 29.我国各机关常把文书工作附设在机关的(A)。

A综合职能部门B业务部门C管理部门D职能机构

30.文书工作机构的设置和文书工作各个环节分工所采取的形式称为(B)。

A文书工作组织制度B文书工作的组织形式C文书工作组织结构D文书工作组织关系 31.一个机关文书工作组织形式的选择主要根据机关自身特点和文书工作的(C)。A性质 B特点C原则D制度

32.行文必须遵循严密的(B)。

A行文制度B行文关系C行文规则D行文方式 33.行文时要尊重组织系统的(C)。

A行文关系B领导关系C隶属关系D职权范围

34.机关之间的组织关系体现在运行秩序上就构成了(A)。A行文关系B行文方向C行文规则D行文方式 35.根据行文关系就决定了(B)。

A行文制度B行文方向C行文规则D行文方式 36.行文时要明确(D)。

A发文机关B收文机关C主送机关D发文权限

三、多选题

1.文书工作组织形式的选择依据主要有(ABCDE)

A本机关的工作性质B本机关内部机构设置的层次与数量C本机关收发文件的数量 D本机关各组织机构驻地的情况E人员的配备情况

2.文书工作具有(ABCDE)。

A政治性B机密性C时间性D规范性E程序性 3.文书工作的基本原则是(ABCDE)。

A准确、周密B迅速、适时C保密、安全D精简、高效E党政分开 4.行文方式主要有(ABCDE)。

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 C直达行文D越级行文E平行行文 5.行文制度主要包括(ABC)。

A行文关系B行文规则C行文方式D行文要求E行文时限 6.文书工作的时间性主要表现在(BCE)。

A文件写作的迅速性 B文件处理的迅速性C文件处理的适时性D文件处理的及时性 E文件处理各环节的时间衔接性

7.文书工作的规范性主要体现在(BCD)。

A文件撰写的规范性B文件制作的规范性C文件处理的规范性D立卷归档的规范性E文件保管的规范性

8.文书工作的任务具体包括(ABCDE)。

A文件的撰写与处理 B平时归卷与调阅 C年终立卷归档D准备参考资料E编写大事记

9.文书工作的保密、安全是指(AD)。

A物质上的安全B物质上的保密C政治上的安全D政治上的保密E精神上的保密

10.文书工作迅速适时原则的确定是根据(BE)。A政治性B机密性C程序性D安全性E时间性 11.文书工作精简高效的原则具体体现在(ABDE)。

A发文要少而精B不要事事发文C处理文件要方便作者D处理文件要方便读者E文件管理要利于使用

12.文书工作党政分开的原则具体体现在(ACD)。A在行文上要党政分开B在行文上尽量联合行文C在文件处理上要党政分开D在文件管理上要党政分开E在文件利用上要党政分开

13.有效地完成文书工作各项任务,必须有进行工作的(BE)。A工作方法B工作方式C工作手段D工作技巧E组织机构 14.我国国家组织的构成主要有(ABCDE)。

A国家权力机关B国家主席C国家行政机关D国家审判机关E国家检察机关

15.我国国家立法机关是(DE)。

A中共中央B国务院C最高法院D全国人大 E全国人大常委会 16.我国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AB)。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大C最高法院D国务院E中共中央 17.分散形式在具体实行时采用的方法是(ACD)。

A按文件处理程序分工B按作者分工C按内容分工D按业务范围分工E按保密程度分工

第三章

文件学基础理论

一、填空题

1.以文件、文书工作为研究对象的应用学科是(文件学)。2.我国第一部文件集是(《尚书》)。

3.真正把文件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是(近代)。4.文件学是行政管理学的(分支)学科。

5.对文件、文书工作规律进行研究的专门学科是(文件学)。

二、单选题

1.我国第一部文件集是(A)。

A《尚书》B《春秋》C《诗经》D《史记》 3.真正把文件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是(B)。A古代B近代C现代D当代 4.文件学是行政管理学的(C)。

A独立学科B综合学科C分支学科 D姊妹学科 5.文件学最基本、最显著的学科特征是(A)。A应用性B综合性C科学性D政治性 6.文件学具有严密的(D)。

A规范性B标准性C应用性D科学性

7.中国人民大学成立档案学专业是在(B)。

A1949 B1952 C1954 D1976

三、多选题

1.文件学的特征主要体现在(ABCD)。

A应用性B综合性C科学性D政治性E分支性 2.文件学的研究对象具体包括(ABCDE)。

A文件的研究B文书工作的研究C文件写作的研究D文书史的研究E文书工作历史的研究

3.近代在文件学方面的代表作有(AB)

A《公牍通论》B《公牍学史》C《文心雕龙》D《文体明辨》E《公文式》 4.继《尚书》之后比较著名的文件学著作有(ABCDE)。

A《典论论文》B《文心雕龙》C《文体明辨》D《公文式》 E《奏折体例辑要》

第四章

文件的形式

一、填空题

1.一般情况下,成文日期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2.文件的标准文稿是(定稿)。

3.文件用纸应采用(国际标准A4型)。

4.国际标准A4型长×宽的尺寸为(297mm×210mm)。5.法规性文件成文日期是以(批准日期)为准。

二、单选题

1.文件的标准文稿是(B)。

A草稿B定稿C正本D副本E存本 2.文件用纸应采用国际标准(A)。

A、A4 B、A5 C、B4 D、B5

3.国际标准A4型长×宽的尺寸为(297x210)。4.一般情况下,成文日期的确定是根据(B)。

A会议通过日期 B领导人签发日期 C批准日期 D审批日期 5.法规性文件成文日期的确定是根据(C)。

A会议通过日期 B领导人签发日期 C批准日期 D审批日期 6.发文机关标识简称(A)。A文头B抬头C作者D落款

6.发文机关要求对文件予以办理或答复的对方机关称为(B)。A收文机关B主送机关C抄送机关D上级机关 7.附属于文件正件的文件材料是(A)。A附件B附注C附文D副本

8.党的机关印章的中心图案为(D)。A国徽 B镰刀 C锤子 D镰刀锤子

9.权力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印章的中心图案为(A)。A国徽 B镰刀 C锤子 D镰刀锤子

10.国务院和县级以上政府印章的中心图案为(A)。A国徽 B镰刀 C锤子 D镰刀锤子

11.省以下行政部门印章的中心图案为(D)A国徽 B镰刀 C锤子 D五角星

三、多选题

1.发文字号的组成包括(ABC)

A发文机关代字B发文C发文顺序号D发文作者E收文单位 2.附件形式一般有(BCDE)。

A文件B示意图C表格D目录E简介

3.一般地说,文件的稿本主要有(ABCDE)A草稿 B定稿C正本D副本E存本

4.《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秘密文件分为(ABC)A绝密 B机密C秘密 D内部 E公开 5.文件标题的拟写应当(CDE)

A详细B清晰C准确D简要E概括

第五章

文件的撰写原理

一、填空题

1.文件的内容要符合客观实际,即具有(真实性)。2.发文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与(针对性)。

3.根据客观实际需要制发文件,反对(文牍主义)。

4.调查研究应坚持正确的态度,即坚持客观性、全面性和(时效性)。

5.文件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兼有说明文、记叙文和(议论文)三种体裁的写作特点。

二、单选题

1.文件的内容要符合客观实际,即具有(A)A真实性 B客观性C实际性D针对性 2.发文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与(B)。A真实性B针对性C客观性D实际性

3.根据客观实际需要制发文件,反对(C)。

A官僚主义B平均主义C文牍主义D实用主义

4.调查研究应坚持正确的态度,即坚持客观性、全面性和(D)。A真实性B针对性C时间性D时效性 5.发文的第一个环节是(C)。

A酝酿 B构思C撰写文件D审核发文 6.撰写文件必须文风端正,做到(A)。

A简直朴精B直实朴精C简真朴精D简直朴准 7.文件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B)。A实用性B实效性C效用性D效率性 8.下列专用词语中属于追叙词的是(D)。A故此B鉴此C为此D均经

9.下列专用词语中不属于承转词的是(D)。A故此B鉴此C为此D均经

10.下列专用词语中属于领叙词的是(A)。A根据 B业经C均经D前经

11.下列专用词语中不属于追叙词的是(A)。A根据B业经C均经D前经

三、多选题

1.审核修改文稿主要(ABCDE)。

A审核是否需要行文B审核文件的主题C审核文件的内容材料是否准确、属实D审核文字表述是否概念准确E审核文件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2.文件撰写的基本要求是(ABCDE)。

A符合政策法规B实事求是C讲究科学D注重实效E注意载体材料的选用 3.文件主题正确深刻主要表现在(ABD)。

A主题的针对性B主题的周密性 C主题的准确性D主题的时效性E主题的开放性 4.调查研究应坚持正确的态度,即坚持(CDE)。

A政治性B认真性C客观性D全面性E时效性 5.文件语言严谨、庄重的特点主要体现在(ABCD)

A使用规范化的书面语言B词义解释要严密 C词语的限定要周密D使用文件专用词语E词语数量要限制

第六章

法定行政文件的写作

一、填空题

1.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陈述性)。2.请示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3.批复引语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4.命令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强制性)。

5.(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6.(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7.请批函的内容只限于(业务问题)。

8.联系参观、邀请讲学等使用的函件是(商洽函)。9.商洽函多用于平行机关和(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10.公告多为(周期性)发文。

11.会议纪要一般以(第三)人称来写。12.会议纪要是(会议)的产物。

二、单选题

1.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B)。

A综合性B陈述性C专题性D主动性 2.批复引语应当先引标题,后引(D)。A时间B作者C发文机关D发文字号 3.命令最大的特点是具有(A)。A强制性B命令性C约束性D执行性

4.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时使用(B)。A布告B通告C公告D通报

5.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时使用(C)。A布告 B通告 C公告D通报 6.请批函的内容只限于(A)。

A业务问题B专业问题C综合问题D经济问题 7.联系参观、邀请讲学等使用的函件是(A)。A商洽函B询问函C答复函D请批函 8.公告多为(C)。

A定期发文B不定期发文C周期性发文D偶发性发文 9.会议纪要的写作一般以(C)。

A第一人称B第二人称C第三人称D第四人称 10.请求指示的请示要解决的一般多为(A)。A认识问题B经济问题C物质问题D法律问题 11.请求批示的请示一般只涉及经济或(C)。A认识问题B专业问题C物质问题D法律问题

12.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命令是(A)。A公布令B行政令C嘉奖令D任免令 13.用于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时使用的命令是(B)。A公布令B行政令C嘉奖令D颁布令

14.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时使用的文件是(C)。A命令 B决定C指示D指令

15.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时使用的文件是(B)。A命令B决定C指示D指令

16.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时使用的文件是(C)。A通知B通告C通报D布告 17.通报缘由的写法类似(A)。

A新闻导语B新闻报道C消息D简报

18.国家权力机关或涉外群众团体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时使用(C)。A布告B通告C公告D公报

19.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时使用的文件是(B)。A会议记录B会议纪要 会议简报D会议通报

20.通告是一种具有行政约束力和法律效力的(A)。A知照性文件B指挥性文件C法规性文件D祈请性文件 21.报请类文件在表达方式上主要采用(B)。A记叙B概叙C议论D说明

三、多选题

1.报告按内容可以分为(ABCDE)。C建议报告D答复报告E报送报告 2.报告按性质可以分为(CD)。

A工作报告 B情况报告C综合性报告D专题性报告E报送报告 3.指示在写作时要注意(ACD)。

A准确性B及时性C针对性D具体性E真实性 4.指示具有较强的(ABCD)。

A规定性B指导性C灵活性D庄重性E强制性 5.从作用上可将通知分为(ABCDE)。

A指示性通知B批转性通知C发布性通知D任免通知E会议通知 6.从通报的适用范围上可以将其分为(ABC)。

A表彰性通报B批评性通报C情况通报D会议通报E消息通报 7.从格式上可将函分为(AB)。

A公函B便函 C商洽函D询问函E答复函 8.从行文方向可将函分为(CD)。A公函B便函C发函D复函E来函 9.从内容上可将函分为(ABCDE)。

A商洽函B询问函C答复函D请批函E知照函 10.会议纪要的特点主要有(ABCD)。

A纪实性B纪要性C指示性D传达性E强制性 11.写好会议纪要,应注意做到()。

A做好纪录B阅读记录C摘其要点D准确概括E融会贯通

第七章

常用事务文件的写作

一、填空题 1.演讲词的核心部分是(主体)。

2.对某种组织或团体的性质、宗旨、任务、组织结构、组织成员及活动规则等做出规定的法规性文件是(章程)。

3.章程的标题由组织或团体的名称和(文种)组成。

4.章程的签署是以(题注)形式在标题下注明会议名称与通过日期。5.章程的结构形式一般是章断(条连款不连)。

6.条例的签署采用题注形式在标题下标明(公布机关)和日期。7.办法的突出特点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8.条例以(公布)日期为准。9.细则是(母件)的具体化。

10.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力义务关系而签署的协议是(经济合同)。

11.经济调研预测报告最突出的特点是预见性和(时效性)。12.细则在写作上要突出“上有所依,(下有所系)”。

二、单选题

1.对某种组织或团体的性质、宗旨、任务、组织结构、组织成员及活动规则等做出规定的法规性文件是(A)。

A章程B条例C办法D规定 2.办法的突出特点是(B)。

A原则性和方法性的结合B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C方法性和灵活性的结合 D灵活性和法规性的结合

3.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力义务关系而签署的协议是(C)。

A条约B协议书C经济合同D公证书

4.经济调研预测报告最突出的特点是预见性和(D)。A计划性B调研性C分析性D时效性 5.规定的突出特点是具体、集中和(D)。A规定性B约束性C绝对性D相对性

6.对某项工作或某一方面的活动做出具体安排或提出具体措施的法规性文件是(A)。A办法B规定C章程 D条例 7.细则的突出的特点是(B)。

A条理性B依附性C补充性D细密性8.规则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局部性和(A)。A针对性B依附性C补充性D细密性 9.计划比较常用的写作格式是(B)。

A条文式B小标题式C短文式 D框图式E段落式 10.简报最常用的一种写法是(C)。

A经验总结式 B计划分解式C新闻报道式D摘要转发式 11.简报写作时要求做到 “快”、“新”、“简”、(A)。A“实”B“短”C“朴”D“精”

12.会议记录最突出的特点是原始性和(C)。A机密性B记录性C实录性 D记载性 13.大会的序曲是(B)。

A大会通知 B开幕词 C闭幕词D大会报告 14.大会的结束语是(D)。

A开幕词B大会简报C会议纪要D闭幕词 15.会议的中心文件是(B)。A开幕词B大会报告C会议纪要D闭幕词 16.大会报告具有很强的(A)。

A针对性B实用性C权威性D真实性

17.从结构方式上看,法规类文件一律采用(D)。

A记叙的方式B概叙的方式C议论的方式D说明的方式 18.计划总结类文件在行文上的突出特点是(D)。A灵活B多样C自如D灵活多样自如

19.时间较长、内容较原则概括的计划是(A)。A规划B计划C安排D要点

20.计划目标要解决的问题是(A)。A做什么B谁去做C怎么做D何时完成

21.先概述总的情况,然后分几项工作进行总结的结构属于(C)。A段落式结构B阶段式结构C总分式结构 D体会式结构 22.简报固有的属性是(C)。A快B新C简D实

三、多选题

1.演讲词的开头形式通常有(ABCDE)。

A直接点题式B交代背景式C提问激发式D名言警句式E感情沟通式 2.演讲词的主体部分要求做到(BCDE)。

A中心突出 B紧扣主题C层次清楚D详略得当E高潮迭起。3.常见的演讲结尾方式有(ABCDE)。

A概括提炼式B幽默含蓄式C锦言妙语式D号召鼓动式E态势语言式 4.法规类文件主要包括(ABCD)。

A章程 B条例C规定D办法E国书 5.调研报告的基本要素是(CDE)。A选题B立项C调查D研究E报告

6.按性质划分,可将调研报告分为(AB)。

A综合性调研报告B专门性调研报告C典型性调研报告D问题性调研报告E案例调研报告 7.按内容划分,可将调研报告分为(CD)。

A综合性调研报告B专门性调研报告C典型性调研报告D问题性调研报告 E案例调研报告 8.经济合同的写作要求做到(ABC)。A合法B合理C合格D平等E互利 9.大事记的结构主要包括(ABD)。

A标题B大事时间C大事事件D大事记述E大事概况 10.经济调研预测报告最突出的特点是(AB)。A预见性B时效性C计划性D调研性E分析性 11.计划是一个统称,常见的名称有(ABCDE)。A规划B安排C打算D设想E意见

下载文书学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书学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书学笔记(5篇)

    文书学笔记1 文书学笔记 第一章1、文书: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为处理各种事务而形成的、具有特定效用的信息记录 2、文书的形成条件:(1)文字的形成是文书产生的必要条件 (2)社会组织的......

    文书学模拟题「山东大学」

    文书学 一、名词解释 文种:所谓文种,是指具有相同特性和用途的公文的名称。换言之,各机关单位在日常工作中所使用的公文,根据其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若干种。我们给每种公文......

    复习题二答案

    复习题二答案一、简答题:1.符合法定人数。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一个自然人或者一个法人也可以单独设立有限责任公司。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管理学原理配套复习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配套复习题及答案(六) 第六章计划一、名词解释:1、计划2、计划工作3、目标管理4、滚动式计划法二、单项选择题: 1、计划工作的第一步骤是。A、估量机会B、确定前......

    学习文书学的感受

    学习文书学的感受—读书笔记 在新学期学习文书学这门课程,从不了解到渐渐熟悉.文书学的研究对象是文件和文书工作.而文书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与事物实践相联系.社会的发......

    管理学原理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一)范文

    管理学原理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一) 第一章 绪论一、名词解释:1、管理2、管理职能二、单项选择题:1、管理的核心是( ) A、管理被管理者 B、完成组织既定的目标 C、获得最大利润......

    管理学原理配套复习题及答案(四)

    管理学原理配套复习题及答案(四) 一、名词解释:1.纵向一体化2.核心竞争力3.战略管理4.成本领先战略5.紧缩型战略二、单项选择题: 1.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五种竞争力......

    管理学复习题二及答案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复习题及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共20分) 1、美国出现的管理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 A、科学管理B、管理科学C、霍桑实验 D、行为科学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