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新型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系的提案

时间:2019-05-14 00:53: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建立新型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系的提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建立新型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系的提案》。

第一篇:关于建立新型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系的提案

关于建立新型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系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392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建立新型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系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国家人口计生委会同公安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理

提 案 人:台盟中央

主 题 词:流动人口,社会管理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 容:

国家计生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公布我国2011年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人口17%,其中80%来自农村,流动人口平均年龄为28岁。

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并伴随着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的转变,由城乡“双向流动”向“扎根城市”的转变,由“谋求发展”向“追求平等”的转变。同时,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框架,使流动人口在社会财富分配、社会福利保障、劳动技能培训等方面受到差别对待,流动人口就业问题得不到重视,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在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分立并行的管理体制下,流动人员参与城市管理和社区管理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学龄儿童享受同等教育的机会有限。专门负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事机构的缺位,使基础性工作得不到很好的开展,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信息分散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协作配合的体制机制,显现出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权责分散的弊端,难以适应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需要。一些地方存在以管理者自居、抵制和排斥外来人口的现象,重视管控,忽视服务,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鉴于流动人口已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群体的客观现实,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创建新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迫在眉睫。我们建议:

一、建立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加强流动人口权益的制度保障。加快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逐步剥离附加在户口上的社保、住房、子女教育等社会福利内容,清理和取消歧视性规定,建立以实际居留地、居住地代替户籍地的身份认定机制,保障流动人口享受“新市民”权利。各地方可制定与《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配套的工作细则,落实“同工同酬、同命同价”,使外来员工与市民同等享受保险、医疗、工伤医疗和待遇保障。在制定地区、城市、社区相关工作规划时,考虑流动人口因素对提高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和公共服务的承载力的要求,在保障房建设、教育投入、劳动技能培训、基础设施配套等工作方面,也应制定针对流动人口的专门计划。

二、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实现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管理。建议公安机关的流动人口信息网与人事、劳动、计生、工商、银行等重要部门联网,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代码的流动人口公共信息库,实现“统一采集、信息共享”,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的迁移、职业和婚姻等信息。在明确各部门流动人口管理中的职责与权限的基础上,加强部门间的规范性互动沟通,提高流动人口的综合管理效能。成立专门从事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的工作机构,强化平台管理、数据分析,科学预测流动人口的发展趋势,为地方政府政策制定、流动人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创新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机制,保障流动人口参与城市管理的权利。重视他们的政治和利益诉求,在地方政协和人大中为外来员工留有一定席位,使外来务工者的政治意愿和利益诉求能够得到及时畅通的表达。探索在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中突破户口限制,积极引导与鼓励外来员工参与社区居委会主任选举,鼓励外来员工参与社区管理和各项事业的建设,提高流动人口对社区的归属感,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在政府指导下,试点建立“流动人口互助服务站”、“流动人口协会”、“流动人口临时党(团)支部”等组织,充分发挥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功能。依托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管理平台,在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养老保险、医疗保障服务、法律和心理咨询服务等方面,为流动人口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推进各项惠民政策措施真正惠及流动人口。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二篇:发电企业建立新型安全管理体系初探

发电企业建立新型安全管理体系初探

摘要:从发电企业安全管理与国际国内企业先进管理模式相接轨的角度,揭示发电企业事故连锁发生和控制,安全管理必须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

主题词:事故连安全管理控制

01发电企业传统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不合理性好范文版权所有!

发电企业的产品电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产、供、销同时完成,在电力供不应求时期,电力生产中的任意故障引起少发电都会对电能质量:电压和频率产生影响,并可能引起对电力用户顾客的少供电而使顾客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因此强调电力生产中的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只有电力生产的安全可靠,才能带来全社会安全与经济。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供需矛盾日趋缓和,电力供应已初步形成市场经济,电力法明确规定电网运营(调度)和发电企业是两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即厂、网不再是同一行业的经济共同体,而是两个经济实体之间的企业行为,作为发电企业在经济效益许可条件下,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许可,依靠发电企业信誉、产品质量、优质竞价争取多发电;而电网运营则应有足够备用容量,在电网经济与安全许可范围内允许某些发电企业在某一时段多发电或少发电,直至不发电(调停),这是市场机制下,合同约束的企业行为。

随着我国关贸体制改革,加入wto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国际市场进一步开放,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发电企业如何走向世界,如何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接轨,并能得到国际国内各类企业认可或认同,是关心安全生产的当代贤士探讨的课题。

电力供应不足时期,发电企业应尽可能多发无功来满足监控点电压,随着电网容量的不断壮和特高压、超长远距离输电线路的投运,电网在轻负荷时,发电企业必须吸收无功,进相运行来确保监控点电压质量;发电企业因设备可维修性(设备异常)随时可能引起10的少发电数小时;电力设备的保护正确动作是确保安全(电网或设备本身)切除故障,发生上述情况传统意义上是不安全的,是事故。但市场经济下,电网运营随时能让这一发电企业的负荷突变3050(agc投运),直至调停一台机组,后者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在合同约束范围内,则仍是安全的。前者无疑会出现目前的“一流发电企业”发出合格质量的电能(电压和频率仍能满足要求),恰是不安全的企业(调规规定),毫无疑问,传统安全管理不能确切地反映一个发电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很难获得国际国内企业及其它行业的安全管理认同,这不能不引起发电企业决策者的警觉,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提高发电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

02企业安全与事故的致因分析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把安全定义为:将伤害对人或损坏(对物)的风险限制在可接受的水平状态。显然,根据这一定义,表明发电企业不可接受的风险水平状态即是不安全的,反之是安全的,由此可知,不同的发电企业接受风险水平的能力不同,它与发电企业规模和在电网中位置有关。安全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对于一个发电企业经过风险评价,分析风险源或事故危险源(点),确定了不可接受的风险,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将不可接受的风险降低至可容许的程度,使得人和物避免遭受到不可接受风险的伤害,从而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

iso定义事故为造成死亡、职业相关病症、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事故的事件。事故是意外事件,它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事故的致因因素,事故致因的因果分析原理、方法有多种形式,最能反映现代安全原理、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如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多米诺骨牌)如图

(一)所示。

图中表明,发电企业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俗称设备异常、设备缺陷),具体到每个人,则个人原因和工作条件对不安全行为的出现和处理设备缺陷、异常的能力不同,发生事故的机率不相同,图中,强调安全管理对每个员工的事故起因至关重要,管理失误,安全管理处于松懈状态,失去对人的安全管理控制,无疑将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许多工业企业,在现代安全系统(系统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工程中采用“人失误”这一术语,按照系统安全的观点,人在发电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也是构成系统的一种元素,当人作为一种系统元素发挥功能时,会发生失误。人失误表明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了可接受的阶限,并产生了不良的后果。安全管理就是要使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处于受控状态,从而减少多米诺骨牌倒牌的可能性,使事故连锁中断,减少事故的发生,避免伤亡和损失。

03发电企业的现代安全系统管理

iso对领导企业的成功运作指明了企业需要采用的一种系统透明的方式进行管理,针对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其业绩的管理体系,最高管理者可以遵守管理八项原则(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供方关系)来指导工作,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特征是公开透明的,就是依法管理,管理有依据,有准则;在管理的执行、实施中能提供符合性的证据;并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对查

出的异常、不安全、不符合甚至出现的事故,有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避免出现已出现的不符合和故障,并防止出现潜在的不符合,从而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iso定义满足规定的要求称为符合(或合格)。

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着有理就管,管就有理的人治倾向,人治管理的特征是“上一级”说了算,难以发挥企业全员作用,不能发挥集体智慧,容易造成违章指挥。而现代化的生产仅靠个人智慧是难以想象的,也是不现实的。

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具有现代科学管理的特征,同时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我国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安全第一责任人明确了企业的最高管理者的作用和职能,从中国特色的传统管理中包含着管理生产必须首先管安全、管安全必须首先管人的这一点出发,发电企业主管生产者必须是最高管理者安全管理的当然(管理者)代表。

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现代科学系统管理如图1所示。企业的安全生产委员会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主管行业的规定、导则、标准、细则等,进行依法管理,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下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委托(安全生产)管理者代表组织、实施、落实和目标分解,分解到各生产、职能部门,则有各部门安全第一责任人进行(安全)目标分解,并制定各部门计划、措施,运用企业的各项管理标准,各岗位的工作标准和安全技术措施来规范、约束员工的行为(班组管理略)。

3.1控制人为失误

著名的安全学专家皮特森(petersen)在人失误致因分析中提出了决策失误、过负荷、人机学方面存在问题是发生事故的致因重要因素,并提出了企业领导高度评价企业的员工(具体工作的执行层),肯定员工的个人价值和存在价值,同事互相帮助、关心、督促,并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减轻同事间的互存压力,能使员工的逻辑决策正确率提高;员工个人的性情、精神得到轻松、释放,也能减少下意识发生失误的倾向,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对从事的岗位工作进行超前的事故预想,有事故前的思想准备,同样也减少决策失误。

人的过负荷失误具体反映在人的身体健康、精神状态;工作压力和疲劳、药物和酒的作用;作业的动机、态度、兴奋程度和生物节律;对完成任务的信息、担心和危险性的考虑等所产生的生理心理上的过负荷能力,人过负荷容易引起人的失误而造成事故。

人的才能应适应岗位职业的能力,但能力过强或过低都能引起人失误而造成事故,这是因为能力低于实际岗位要求,他没有能力正确处理岗位上可能出现的各种信息而不能胜任工作产生失误;而能力过高时,精神松滞紧张度过低,产生对岗位工作的厌倦情绪,粗心意、没有工作责任心,同样容易发生人的失误。这里强调了能力过低的人要加强培训和能力强的人必须有较高的责任心。

发电企业的人失误主要表现为决策失误和过负荷失误两类,控制人失误的具体措施为规范人的行为规范,制定各项工作的管理标准和各岗位的工作标准,对各岗位进行动态管理,择优上岗、持证上岗;管理职能部门加强安全点检、质量点检的工作力度,增强人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并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干群、员工间的人际关系,使员工为树立企业形象保安全作贡献,有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保持员工有最良好的精神状态,为所做工作作出正确的判断,减少工作中的失误,避免生产中不安全的事件发生,确保企业的整体利益不受损害。

3.2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

发电企业物的不安全状态具体表现为运行中的设备异常和设备缺陷,而加强运行管理、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和设备定期切换、试验、维护制度,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动态,及时调整参数,把不安全状态消灭在萌芽状态,抑制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设备异常和存在的缺陷要及时联系检修修复,质量点检要把好检修质量关,三级点检起重要作用,做到小缺陷不过班,缺陷不过日,重缺陷轮岗换班检修不离岗,紧急缺陷随叫随到,并利用机组节假日、调停进行设备的重点检查与治理,确保运行设备完好率达到100。由此可知,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发生,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3.3安全生产检查与安全点检

企业制定安全目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各班组,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来保证,这些部门和班组在执行和实施中效果如何,是否真正落实到具体的安全生产日常工作中去,必须进行安全监督检查。

发电企业的安全检查应注意效果,传统的安全检查频次多,流于形式,走过场。安全检查重点应做好日常工作中的安全点检,根据各专业、季节特性、节假日前后进行不定期抽查,检查的重点对象是作业现场中物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其目的是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以便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

安全点检主要有安全监察网络成员负责进行,对于职能部门的专责安全点检员,日常检查应有计划、有重点、有周期进行,而针对具体项目必须是标准化、规范化的检查,有依据、有评判标准,检查必须设置安全检查表,它是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重要标志,例如按周期对部门安全工作的符合性检查时,检查表中表明有哪些安全工作符合性的证据,检查表编制有安全点检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和实际作业人员共同进行,以使检查依据、评判标准得到共同认可。发电企业自身条件各不相同,但通常应规定检查项目(内容)、检查方法或评判标准、结果确认、评分(或是否来打分)以及其它关注的事件。

针对季节性的安全检查,应查明是否有具体措施以及员工对这些措施的认知熟悉程度,而不是停留在档案保存上,应敷检查上。

3.4安全评价

发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是借助国外先进的安全管理“风险评估”模式进行的,是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接轨的具体体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就是要在预防上下功夫,注重安全基础就是要对事故进行超前控制,安全基础是保证安全生产必须具备的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即人、机、环境、管理四者安全品质的优化匹配。

发电企业安全评价是通过对生产设备、安全管理、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查评诊断,对安全生产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查出可能引发的危险因素,评估出发电企业安全基础的现状和水平,揭示预知和掌握客观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纠正、预防措施,实现超前控制,寻求最低的事故率和最小的事故损失,达到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好范文版权所有!

发电企业安全评价的最佳方式应是结合安全检查的自查自评与外来专家相结合,自查自评的目的是发动群众,全员参与,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同时又能看到安全生产现状存在的不足,为纠正、整改、预防工作打下基础,提高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为防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和本企业上下级存在情面以及老难问题的特点,引入外来和尚(外来专家)好念经的事实,比较公正、公平,而外来专家具有权威性,见多识广,检查认真,深入细致,不会影响实际评价的公平、公正性,这在许多发达国家企业引入第三方认证是相近的,目前许多先进的发达国家企业和我国的部分企业已开始实施ohsas1800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认证,发电企业的安全评价不宜过多,一次为宜,在安全生产出现滑坡时可适当增加安评的次数。

3.5发电企业的危险源(点)评估

评估发电企业的事故危险源或危险点是客观存在的,避免这些危险源完全不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也是不现实的,但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必须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事故预案,以便即使发生事故,能有组织有条不紊地进行事故处理,以防止事故扩,减少事故发生的损失。

应急措施和事故预案应包括企业的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应急突击人员、通讯联系、医疗卫生保健、应急物资准备、交通运输等,发电企业的应急措施和事故预案主要有:防风、防冻、防滑、防汛、防小动物、防火、防震、防暴、防高低温、防全厂停电、防轴弯曲、防超速以及计算机防病毒、防干扰等,应急措施、预案是安全学习和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安全检查工作的重点。

3.6安全业绩评审

安全业绩评审是由安全生产管理者代表领导下的工作小组,进行全面审核发电企业的安全质保体系、安全监察网络、质量点检网络、技术监督网络及危险点控制网络的安全工作业绩,审核依据为国家的法律法规,主管行业的规定、导则、标准以及本企业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规程、制度等,对全年安全工作管理、安全措施,各种预防措施、纠正措施、应急预案、安全评价和安全检查中查出问题的整改等作全面的审核评定,评审前从发电企业各职能管理中收集量的信息,信息企业的质量点检、安全监察、技术监督、可靠性管理等,对全年发电企业发生的重不安全情况进行分析、统计,找出发电企业安全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或未能实现安全目标管理的原因或提高安全目标管理水平的潜力所在,审核结论或审核发现汇总至发电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为一下安全生产目标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和正确决策,进入新的一轮pdca循环的起点,实现发电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从而不断提高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安全业绩评审在多数发电企业实际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但缺少这一管理程序并很难提供这一方面的符合性证据,这必须引起重视。

04现代安全生产系统管理综述

安全生产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客观需要,是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争取效益的前提,也是企业素质、形象的综合反映。

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表明了诱发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机的不安全状态及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而在安全系统工程中,强调管理必须到位,安全管理不到位是缺陷,也是事故隐患,如安全管理到位,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克服,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消除,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也可以改变。

现代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激励员工的士气和发挥其能动作用方面,就是为了人和人的管理,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能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安全生产就是要保障员工的生产安全,也是事故预防的首要任务,为了人的管理就是要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员工人人都愿意参与安全管理,只有员工的全员参与,才能从真正意义达到系统安全,才能实现全员、全过程、会方位的安全管理,使企业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

第三篇:关于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制度

关于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实行流入地、流出地双向考核的具体实施意见

为了切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提高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县会议精神,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县流动人口呈逐年上升趋势,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人口流动的多变性、复杂性,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和服务手段的滞后、缺失,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底数不清、发证和验证率不高、档案资料不健全、计划外生育现象比较严重;流动人口管理乡镇(街道)之间、部门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人口计生部门与有关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顺畅;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法定义务和合法权益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全县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提升的“瓶颈”。切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是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新时期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措施。各级各部门要从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意识,紧紧抓住减少计划外出生和维权服务两个重点,自觉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要把流

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

工作联席会议或协调制度,加强各相关部门的政策协调和信息沟通、交流,共同研究解决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和完善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机制。

二、流出地和流入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的工

作职责

流出地:

1、为流出人口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2、对流动人口开展多种

形式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3、指导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知

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适时提供随访服务;

4、根据本地实际,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与流出人口已婚

育龄妇女签订计划生育合同;

5、建立与现居住地的经常性联系协调

制度,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住处沟通和反馈工作;

6、帮助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家庭,解决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实

际困难落实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奖励优惠政策;

流入地:

1、查验流动育龄人口《婚育证明》,督促未办理《婚育证明》的流动

人口在规定期限内补办;

2、建立已婚育龄流动人口登记制度,及时

掌握流动人口生育变动信息;

3、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城市

社区或村(居)民委员会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日常管理服务和统计评

估考核;

4、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各项制度,按照“谁出

租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将流动人口计划

生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出租房屋、物业管理、市场管理和劳动用工

等相关管理工作中;

5、为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提供优质的避孕节

育、生殖保健服务,定期开展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检查,及时准确地

出具《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将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的结

婚、生育状况通报其户籍所在地; 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企业、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

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6、支持、鼓励和指导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社区

和用工单位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开展计划生育的自我教

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三、进一步加强流出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各级政府及其村(居)委会必须认真履行户籍地管理职责,做好

流动人口流出前的发 证、宣传与服务工作, 流出后的上门访视、跟踪

管理服务和与现居住地信息交流反馈工作,抓好源头管理。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机构,乡镇(街

道)、村(居)委员会要积极搭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平台,成立流动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围绕工作重点,强化工作职能,健

全工作制度,细化工作职责,提高基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

作水平。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是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计生办主任是直接责任人,并要把工作责任层层落实到包

片领导、包村干部和村组干部。

要全面落实合同化管理,与流出人口特别是重点管理对象签订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要强化办证查证工作,把提高办证、查证率作为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的源头,经常入户访视,特别是要紧紧抓住春节期间、农忙时节流动人口返乡的有利时机,做好流动人口宣传教育、清理清查、办证验证、合同签订、“三查”、节育措施落实及奖惩兑现工作。对继续外出的,要主动上门服务,办理相关手续。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广泛发动计划生育协会会员、模范执行计划生育的农户和有组织劳务输出领头人共同做好流动人口信息通报和计划生育政策宣传等工作,实现外出劳务人员计划生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要认真落实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发动群众对不按时反馈信息的流出人员的流向、婚育生育情况进行举报,多渠道了解流出人口信息,实行群防群治。要充分运用“全国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及时交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有关信息,对流入地提交的协查信息及时、准确反馈,共同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动态管理水平。

四、进一步加强流入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要求,坚持把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投入、同考核,做好流入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帮助解决流动人口在生产、生活、生育等方面存在的困难。要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融入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创建优质服务活动之中,积极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改革创新,建立“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制。

要建立并落实单位法定代表人管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目标责任制。各相关部门要指导各类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承担管理流动人口的责任,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自觉接受所在地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管理和考核。明确辖区单位与社区居委会责任关系,即:有工作单位的人员以单位管理为主,无工作单位的,以社区居委会管理为主。社区居委会、各单位必须配备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专(兼)职干部,做好查证、验证等管理服务工作;用人单位或个人,都要积极配合当地街道(乡镇)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发现违法生育或不明生育情况都要及时向当地街道(乡镇)计生办报告。要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明确乡镇(街道)、村(居)民委员会、流动人口的雇主、用人单位和向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出租户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中的职责。全面落实社区包单位、单位及企业法人包职工、店主包店员、房主包房客责任制。对未履行计生管理职责和义务的企业、用工单位、物业小区负责人和房屋出租户,应追究单位负责人和房主的责任。

县区、乡镇(街道)人口计生部门要通过有效形式,向流动育龄群众公布辖区内指定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定点机构、开展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的地址、服务项目及联系电话,为流动人口、农民工提供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开展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检查,并如实出具《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

第四篇:关于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制度

关于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实行流入地、流出地双向考核的具体实施意见

为了切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提高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县会议精神,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县流动人口呈逐年上升趋势,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人口流动的多变性、复杂性,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和服务手段的滞后、缺失,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底数不清、发证和验证率不高、档案资料不健全、计划外生育现象比较严重;流动人口管理乡镇(街道)之间、部门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人口计生部门与有关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顺畅;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法定义务和合法权益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全县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提升的“瓶颈”。切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是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新时期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措施。各级各部门要从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意识,紧紧抓住减少计划外出生和维权服务两个重点,自觉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要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联席会议或协调制度,加强各相关部门的政策协调和信息沟通、交流,共同研究解决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和完善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机制。

二、流出地和流入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的工作职责

流出地:

1、为流出人口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2、对流动人口开展多种形式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3、指导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适时提供随访服务;

4、根据本地实际,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与流出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签订计划生育合同;

5、建立与现居住地的经常性联系协调制度,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住处沟通和反馈工作;

6、帮助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家庭,解决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实际困难落实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奖励优惠政策;

流入地:

1、查验流动育龄人口《婚育证明》,督促未办理《婚育证明》的流动人口在规定期限内补办;

2、建立已婚育龄流动人口登记制度,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生育变动信息;

3、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城市社区或村(居)民委员会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日常管理服务和统计评估考核;

4、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各项制度,按照“谁出租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出租房屋、物业管理、市场管理和劳动用工等相关管理工作中;

5、为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提供优质的避孕节育、生殖保健服务,定期开展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检查,及时准确地出具《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将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的结婚、生育状况通报其户籍所在地; 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企业、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6、支持、鼓励和指导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社区和用工单位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开展计划生育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三、进一步加强流出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各级政府及其村(居)委会必须认真履行户籍地管理职责,做好流动人口流出前的发 证、宣传与服务工作, 流出后的上门访视、跟踪管理服务和与现居住地信息交流反馈工作,抓好源头管理。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机构,乡镇(街道)、村(居)委员会要积极搭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平台,成立流动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围绕工作重点,强化工作职能,健全工作制度,细化工作职责,提高基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水平。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是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计生办主任是直接责任人,并要把工作责任层层落实到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和村组干部。

要全面落实合同化管理,与流出人口特别是重点管理对象签订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要强化办证查证工作,把提高办证、查证率作为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的源头,经常入户访视,特别是要紧紧抓住春节期间、农忙时节流动人口返乡的有利时机,做好流动人口宣传教育、清理清查、办证验证、合同签订、“三查”、节育措施落实及奖惩兑现工作。对继续外出的,要主动上门服务,办理相关手续。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广泛发动计划生育协会会员、模范执行计划生育的农户和有组织劳务输出领头人共同做好流动人口信息通报和计划生育政策宣传等工作,实现外出劳务人员计划生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要认真落实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发动群众对不按时反馈信息的流出人员的流向、婚育生育情况进行举报,多渠道了解流出人口信息,实行群防群治。要充分运用“全国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及时交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有关信息,对流入地提交的协查信息及时、准确反馈,共同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动态管理水平。

四、进一步加强流入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要求,坚持把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投入、同考核,做好流入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帮助解决流动人口在生产、生活、生育等方面存在的困难。要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融入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创建优质服务活动之中,积极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改革创新,建立“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制。

要建立并落实单位法定代表人管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目标责任制。各相关部门要指导各类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承担管理流动人口的责任,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自觉接受所在地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管理和考核。明确辖区单位与社区居委会责任关系,即:有工作单位的人员以单位管理为主,无工作单位的,以社区居委会管理为主。社区居委会、各单位必须配备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专(兼)职干部,做好查证、验证等管理服务工作;用人单位或个人,都要积极配合当地街道(乡镇)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发现违法生育或不明生育情况都要及时向当地街道(乡镇)计生办报告。要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明确乡镇(街道)、村(居)民委员会、流动人口的雇主、用人单位和向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出租户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中的职责。全面落实社区包单位、单位及企业法人包职工、店主包店员、房主包房客责任制。对未履行计生管理职责和义务的企业、用工单位、物业小区负责人和房屋出租户,应追究单位负责人和房主的责任。

县区、乡镇(街道)人口计生部门要通过有效形式,向流动育龄群众公布辖区内指定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定点机构、开展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的地址、服务项目及联系电话,为流动人口、农民工提供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开展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检查,并如实出具《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

第五篇:建立供应商管理体系

供应商管理体系

供应商认证应该从技术、质量、服务、价格、商业等各个方面考核供应商,因此,在认证考核供应商之前,企业各部门必须沟通。而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流程、详细的供应商认证标准,并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开始实施。此外,在供应商管理体系中,定期的供应商分析和器件分析,是进行供应商管理、商务谈判的有效工具。

服务指标(Service)

美国《采购》杂志“采购金牌”得主,总结一生之经验,有一点就是要肯定供应商的服务价值。服务在价格上看不出,价值上却很明显。例如同样的供应商,一个有设计能力,能对采购方的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另一个则只能按图加工,哪一个价值大,不言而喻。

“ purchasing golden winner ”of “purchase” magazine in the United States, summarized life experience that the service value should be sure suppliers.Service price can't be seen, but Service value is obviously.For example,the supplier with the design ability, put forward rational Suggestions to the purchase side design, another is only processed to drawing, which more value, is self-evident.技术指标(Technology)

对于技术要求高的行业,供应商增加价值的关键是因为他们有独到的技术。供应管理部门的任务之一是协助开发部门制定技术发展蓝图,寻找合适的供应商。这项任务对公司几年后的成功至关重要,应该成为供应管理部门的一项指标,定期评价。不幸的是,供应管理部门往往忙于日常的催货、质量、价格谈判,对公司的技术开发没精力或兴趣,在选择供应商随随便便,为几年后的种种问题埋下祸根。

对供应管理部门,技术指标还包括应用信息技术采购。这个指标有利于促进采购方、供应商利用先进技术,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美国高级采购研究中心的统计表明,2004年7.7%的供应商与采购方通过电子采购合作,到2006年则达到13.5%;2004年电子采购占采购额的17.3%,到2006年则占到20.5%。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度、广度逐年增加,供应管理部门是主要推动力。

资产管理(Asset Management)

供应管理直接影响公司的资产管理,例如库存周转率、现金流。供应管理部门可通过供应商管理库存(VMI)转移库存给供应商,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改善预测机制和采购流程,降低整条供应链的库存。例如在美国半导体设备制造行业,由于行业的周期性太强,过度预测、过度生产非常普遍,大公司动辄注销几千万美金的库存。到头来,整个行业看上去赚了很多钱,但扣除过期库存,所剩无几。但有些公司通过提高预测和采购机制,成功地降低了库存,因而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所以,供应管理部门的绩效指标应该包括库存周转率。这样也可避免为了价格优惠而超量采购。在供应商方面,资产管理体现供应商的总体管理水平。它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长期负债、短期负债等。这些都有相应的比率(不同行业的标准比率可能不同:例如在合同加工行业,库存周转率动辄几

十、上百,而在一些大型设备制造行业,一年能周转六次就是世界级水平)。作为供应管理部门,定期(例如每季度)审阅供应商的资产负债表,是及早发现供应商经营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现金流、库存水平、库存周转率、短期负债等都可能影响供应商的今后表现,也是采购方能否得到降价的保证。

流程管理是优化与供应商有关的业务流程,比如预测、补货、计划、签约、库存控制、信息沟通等。供应商的绩效很大程度上受采购方的流程制约。例如预测流程中,如何确定最低库存、最高库存,按照什么频率更新、传递给供应商,直接影响供应商的产能规划和按时交货能力。再如补货,不同种类的产品,按照什么频率补货,补货点是多少,采购前置期是多少,不但影响到公司的库存管理,也影响到供应商的生产规划。

流程决定绩效。管理层可以通过动员、强调达到一时效果,但不改变流程及其背后的规则,这种效果是暂时的。流程管理和改进的关键是确定目标和战略,书面化流程、实施流程,确定责任人并定期评估。在此基础上,开发一系列的指标,确保流程按既定方式运作,并与前面讲的按时交货率、质量合格率等挂钩。这样,从流程到绩效,再由绩效反馈到流程,形成一个封闭的管理圈。值得注意的是,流程改进更多的是渐进而非革命,因为每个公司总有现行的流程,不大可能推倒重来,要通过不断微调来优化。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 供应商管理等级管理体系

下载关于建立新型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系的提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建立新型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系的提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立系统化管理体系

    学习心得------建立系统化管理体系 1. 系统化部门建设。 2. 分层管理 3. 分层勾通 4. 细心,耐心,关心 5. 坚持,恒心,忠心 6. 培养积极正面氛围 7. 制度化,人性化,感性化 8. 建立正确理念,为......

    如何建立品牌管理体系

    金晶品牌管理手册 运用品牌优先发展战略已成为多数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共识。。 一、品牌资源构成 ● 资源1:企业名称(字号) 这是企业无形资产中商誉的主要载体。金晶的企业名称与......

    关于新型城镇化的提案

    关于新型城镇化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1431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 由:关于新型城镇化的提......

    证券公司新型客户关系管理体系探讨

    新型客户关系管理体系探讨一、加拿大财富管理模式演变的历程 (一)市场竞争促使财富管理模式的产生 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证券业从固定佣金制转变为浮动佣金制,90年代互联网技术......

    如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

    一、如何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现代酒店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酒店服务质量是酒店经营的生命线。加强质量服务管理,创造服务精品,酒店营造核心竞争力,使酒店立于不败之地的......

    如何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如何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产品质量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它是企业形象的内涵所在,也是顾客是否认可企业的首要因素。“质量第一”不再仅仅是口号,而是加快企业良性发展的根本举措,......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制度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制度 1、公司根据施工项目的规模,和不同的施工阶段组织配备一定数量及相应专业的专职质量检查员。 5000m2 以下的项目至少应配备1 名专职质量检查员; 5000m2~1......

    首先要建立企业管理体系

    首先要建立企业管理体系,如:组织结构,部门设置、部门职责,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应当涵盖多个分项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薪酬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