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优秀入选论文简介

时间:2019-05-14 00:3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二届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优秀入选论文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二届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优秀入选论文简介》。

第一篇:第二届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优秀入选论文简介

附件2 第二届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优秀入选论文简介

烟草粉螟生物学特性及生物防治的研究

本研究于2004-2008年在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实验室及玉溪、楚雄烟厂烟叶仓库,对云南烟叶仓库害虫烟草粉螟的生物学特性,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性能及其生物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结论如下:

1、基本摸清了烟草粉螟的生物学特性及在云南的发生规律,烟草粉螟在云南每年发生3代,群体饲养繁殖的适宜温度为23℃~26℃,适宜相对湿度为75%~85%,筛选出人工饲料3种

2、从801个复烤烟叶、39个初烤烟叶及91个土壤样品中分离出苏云金杆菌752株。经PCR检出含cryⅠ基因菌株7株;含cryⅤ基因菌株21株。用烟草粉螟的二龄幼虫进行了生物测定,结果发现9d后菌株

5、菌株10和菌株18等菌株的校正死亡率都超过了94.0%。从752株苏云金杆菌中筛选出3株优良菌株。

3、对3株优良菌株进行了伴孢晶体研究。经液体双相分离法提纯的晶体,电镜观察发现,菌株

5、菌株

10、菌株18在晶体形状和数量组成上存在差异;它们的电泳图谱也不同,菌株5的分子量分别为43KD和15KD,菌株10的分子量分别为43KD、15KD和19KD,菌株18的分子量分别为43KD、23KD和15KD。

4、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烟草粉螟的防治效果表明,菌株

5、菌株

10、菌株18对一至五龄幼虫的平均防治效果都在95%以上。在玉溪和楚雄两个试验点的烟叶仓库用优良菌株均匀喷雾处理获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5、优良菌株菌剂防治烟草粉螟后,对试验烟叶品质无明显影响。喷菌剂后各处理烟叶化学常规成分与同期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12个月后,烟叶的主要香气成分(苯甲醇、苯乙醇、戊酸、茄酮、新植二烯)的含量均比对照有所提高,烟叶香气部分得以改善;单体烟支的评吸结果表明,喷菌剂的烟支在香气质、香气量、杂气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烟支,在刺激性、劲头、余味方面与对照较为接近,这表明用菌株

5、菌株10和菌株18的三种菌剂来防治烟草粉螟后,可使烟叶品质得到部分改善。

关键词:烟草粉螟;生物防治;烟叶品质

江西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与资源品种抗病性研究

由真菌 Magnaporthe grisea(Hebert)Barr. 无性世代为Pyricularia grisea(Cooke)Sacc.引起的稻瘟病是一种具毁灭性的、严重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病害。治理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在于选育并种植抗性品种。由于稻瘟病菌分化存在致病力不同的生理小种,其消长动态直接影响到水稻品种抗瘟稳定性。弄清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地域分布和时空变化特征,掌握种群消长动态,有利于建立稻瘟病的流行预测与防控预警;有利于筛选抗病育种材料,加速抗病育种进程,为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此,本文开展了江西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与种质资源品种抗病性研究,并取得了如下研究进展。

1、基本明确了江西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分布及种群消长动态。2006-2007年,采集、分离了来自江西省吉安、赣州、上饶、宜春、九江和南昌6个市所辖26个县(区)的穗颈瘟标样,分离到115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利用全国统一的特特普、珍龙

13、四丰

43、东农363、关东

51、合江18和丽江新团黑谷7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鉴定出5群31个生理小种,以ZA、ZB为优势种群,出现频率分别为43.49%、40.87%;以ZB13、ZB15、ZA1为优势小种,出现频率分别为14.78%、12.17%和11.30%;以ZA13,ZB5为重要小种,出现频率均为5.22%,其他小种出现频率均在4.0%以下。与20年前相比,江西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过去的优势种群ZG、ZB已被ZA、ZB所取代,优势小种ZG1本次未鉴定出来,几乎消失; ZB13、ZB15相对稳定,但ZA1已上升为优势小种,ZA13、ZB5上升为主要小种。稻瘟病菌小种易变。稻瘟病菌小种与品种之间的关系复杂,表现出多样性。江西属籼稻种植区,粳型小种消减,籼型小种剧增,是小种突变与随品种布局变化发生适应性变异的结果。

2、菌株致病力差异及其互作效应。研究稻瘟病菌株致病力与品种抗性之间的关系发现,不同单孢菌株的同一生理小种在鉴别寄主之外的品种上致病力不尽一致,有的存在差异。这一现象的存在,使得以测定品种抗小种谱来评定品种抗性在生产上的指导意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若对水稻品种进行抗瘟性鉴定,难以在属于同一生理小种的多个单孢菌株中选择代表性菌株。稻瘟病菌株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多菌株混合接种在稻株上的致病力与单菌株比较,多数表现为促进作用,少数表现为抑制作用。根据以上规律,由此建议:水稻抗瘟材料筛选,可采用稻瘟病菌混合菌株接种鉴定;评定品种的抗性,则以测定品种的抗病频率取代测定抗小种谱,可有效克服选择小种代表性菌株难的问题。

3、明确了东乡野生稻的抗病性。野生稻是水稻育种的重要遗传资源。东乡野生稻(Oryzae sativa f.spontanea Roschev.,OSFSR)是迄今我国乃至全球分布最北的普通野生稻(北纬28°14′),为国家二类保护植物。东乡野生稻具有其他野生稻所没有的强耐冷性(能在-12.8~0℃的低温下安全越冬),潜在利用价值极高。东乡野生稻的抗病性研究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研究者甚少。为了明确东乡野生稻的抗病性,从中挖掘抗源,作者于2004-2005年采用人工接种方法,测定了222个东乡野生稻单株对稻瘟病菌混合菌株及A~G 7个不同生理小种(菌株)、水稻纹枯病菌、白叶枯病菌和细菌性条斑病菌的抗性。结果表明,东乡野生稻抗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并对两病的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东乡野生稻感稻瘟病和纹枯病,但存在中抗个体单株。开展抗稻瘟病育种,在栽培稻抗源缺乏的情况下,挖掘并合理利用这些中抗个体材料,对拓宽栽培稻抗病种质来源、缓解抗源供需矛盾和克服当前生产上的近缘抗病基因的脆弱性,具有重要价值。比较1989年与2004年对东乡野生稻的抗病性研究结果,发现东乡野生稻抗病性稳定,这可能是东乡野生稻长期处于野生状态,经受自然选择的结果。东乡野生稻既有耐冷基因,又存在对多种病害的抗性,是潜在的优质野生抗源。4、2006-2007年,鉴定并明确了131份水稻育种中间材料和136份生产及区试品种的抗瘟性。育种中间材料抗病的29份,占22.14%;生产及区试品种抗病的7份,占5.15 %。这7份抗病品种分别是先农6号、先农12号、K优451、丰优9号、T优6135、金优207、跃新2号,这些品种抗小种谱广,对稻瘟病混合菌株接种的抵抗力也较强,适种区域较为广泛,推广应用相对安全。本次鉴定的材料以感病的居多,应引起育种和生产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抗病育种工作,提高抗病育种成效,做到育种中间材料的早期抗性筛选至关重要。

关键词: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品种;东乡野生稻;抗性鉴定 水稻-水生作物间种防治病虫害与效益评价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水稻-水生作物间种及稻区景观多样性复合模式生态系统的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效果与机理,对模式的综合效益作了定量评价。试验是在不施用任何农药条件下,在稻瘟病、纹枯病重灾区内选择感病的齐粒丝苗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在早、晚两茬进行水稻-水芋间作(RC)、水稻-水蕹菜间作(RI)、水稻-慈菇(晚茬)间作(RS)、水稻-荸荠(晚茬)间作(RH),以及利用―十字畦‖种植旱地作物以增加稻区作物景观多样性(早茬)(FLD)与单作水稻对照(CK)试验,晚茬设单作水稻对照(CK)、单作水芋(C-CK)、单作水蕹菜(I-CK)、单作慈菇(S-CK)、单作荸荠(H-CK)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农田的生态系统中, 水稻-水生作物间种及稻区景观多样性复合模式下的作物田间主要动物群落的丰富度等生物多样性等指数均表现出较大差异,生物群落中天敌、害虫和中性昆虫亚群落各类指数与作物构成的种类数呈显著正相关,即使在病害重灾区和种植感病品种的不利条件下,水稻与水生作物间作能充分利用其自身独特的生境系统功能,包括农田小生境的微气候变化和光照度差异,对水稻病虫害发生都有显著的控防作用,提高了水稻的抗病能力,使水稻稳产和高产,提高稻田生态综合效益,同时,经土地当量比等量化指标的定量分析后表明,水生经济作物与水稻间种模式与单作比较,具有极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水稻--水生作物间种能增加稻田动物多样性和动物群落稳定性,有助于天敌对虫害的生态控制。早茬RC、RI、FLD、CK和晚茬RC、RI、RS、RH、CK在丰富度以及其指数 dma的平均值差异极显著,两茬的水稻单作与间种在Sorenson相似性指数S1以及Whittaker相似性指数S2都有较大的差异,CK均与间作有较大的差异,而间作之间相似系数指数较为接近。水稻--水生作物间种对稻田主要动物群落动态有显著影响,早茬各种植模式的动物群落周转量最低值及其出现时间依次为: FLD(30.01、63d)、RC(37.42、62d)、RI(38.94、50d)、CK(40.28、41d);晚茬动物群落周转量最低值和出现时间依次为:CK(25.00、30d)、RI(27.27、40d)、RS(16.67、60d)、RH(20.00、50d)、RC(28.57、60d)。间种模式对迁飞性稻纵卷叶螟成虫的防效,早茬分别为RC(94.66%)>RI(87.07%)>FLD(72.13%),晚茬分别为RH(90.66%)> RS(87.50%)>RC(73.51%)>RI(57.83%),表现强烈的抗虫性。对三

(二)化螟本地虫源防效分别达至RH(94.27%)> RS(91.07%)>RI(88.02%)> RC(80.21%),对白背飞虱的迁入有极显著的避峰作用。试验结果还表明,在水稻间种系列种植模式下,稻区中的主要天敌青蛙、蜘蛛、隐翅虫种群发生有显著增长优势。

2、水稻--水生作物间种能改善稻田小气候条件,有助于控制病害的发生。间种模式的叶面积指数(LAI)均高于单作,差异达极其显著水平;间作作物间交错区的辐射强度(Lux)显著高于单作对照区,而且温度、相对湿度等小气候因子明显区别于对照区,差异达极其显著水平。早茬RC、RI、FLD在稻瘟病、纹枯病的防效上分别为99.57%、42.85%,52.45%、34.58%,99.54%、35.34%,RC、RI、FLD和CK的稻瘟病丛率为2.400、10.40、2.673、46.33,在水稻抗稻瘟病级别上分别为MR、MS、MR、S。而纹枯病的病指分别为CK(62.22)>RI(40.23)>FLD(37.7)>RC(35.56),在水稻抗纹枯病级别上与抗稻瘟病级别相同,均为MR、MS、MR和S;晚茬纹枯病的病指分别为CK(54.0185)>RI(18.4624)> RH(12.2228)>RC(8.6426)>RS(8.1286),抗纹枯病级别上为MS、R、R、R、R,纹枯病的防效上分别为RS(84.95%)> RC(84.00%)> RH(77.37%)>RI(65.82%)。

3、水稻-水生作物间种复合模式综合效益显著高于对照区。水稻实际产量(kg/666.7m2)早茬分别为RC(424.7)>RI(329.15)>FLD(302.45)>CK(210.7),晚茬分别为RS(342)> RH(303.5)> RC(301.65)> RI(277.5)>CK(158.57),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且土地当量均大于1。

总之,水稻间种复合种植模式能够改善稻田小生境,减少甚至控制主要病虫害, 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有助于稻田可持续利用。优质油菜“油蔬两用”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本研究选用优质油菜品种为材料,通过优质油菜―油蔬两用‖品种筛选,研究了不同摘薹高度对优质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及―油蔬两用‖油菜高产栽培的模式,以5个不同品种的油菜薹为材料,研究了鼓风干燥脱水、远红外干燥脱水、腌制三种不同加工方式对菜薹营养品质、外观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油菜品种的Vc含量、菜薹产量、菜籽产量及总产值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综合评价以“绵油12号”、“润油188”、“天禾油6号”等8个品种产值较高,适宜作为―油蔬两用‖品种推广。

2.菜薹产量随着摘薹高度的增加而提高,菜籽产量随着摘薹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摘薹对油菜的菜薹、菜籽产量与经济效益具有较大影响,与不摘薹相比,摘薹6㎝菜籽增产15%,增收菜薹899.2kg/ha,增加经济效益1957.6元/ha。

3.(1)播期对菜薹产量影响不显著,品种×密度、播期×密度、品种×播期×密度互作效应不显著,品种、密度对菜薹产量有极显著影响。(2)密度对菜籽产量影响不显著,品种×播期、品种×密度、品种×播期×密度互作效应不显著,品种、播期对菜籽产量有极显著影响。(3)综合评价以中油杂10号、在8月28日播种、密度为1.2×105株/ha时产值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4.远红外干燥脱水加工方式效果最好,能较好地保持菜薹的营养成分和外观品质;腌制处理会降低油菜菜薹的营养品质,且不宜长期保存。罗汉果离体快繁及其细胞组织学观察

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Swingle)C.Jeffery]是我国南方特有的药用果树植物。本试验以罗汉果为材料进行离体培养快繁研究, 并对茎尖、茎段、叶片和胚轴等外植体的启动生长、试管苗增殖和芽苗生根阶段的器官发生进行细胞组织学观察。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罗汉果茎尖培养。以青皮果、冬瓜汉、珍果一号等品种的茎尖为外植体,探索罗汉果不同品种离体培养育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茎尖培养基以MS+0.5 mg·L-16-BA+0.5 mg·L-1IAA的固体培养基为佳;青皮果, 冬瓜汉品种的诱导比珍果一号效果要好;无菌株系的建立随着接种时段的延后,成活率呈线性递减的变化,越早接种成活率越高。

2.罗汉果茎尖脱毒培养及其细胞组织学观察。以罗汉果茎尖为材料,探讨了Ad 对罗汉果芽诱导的影响,BA对茎尖培养芽诱导的影响,不同糖浓度对芽诱导的影响,并采用茎尖培养结合热处理的方法进行脱毒处理;同时,对罗汉果茎尖离体培养过程进行了细胞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罗汉果茎尖脱毒培养以MS+1 mg·L-16-BA+1 mg·L-1IAA,添加3%蔗糖固体培养基为佳;茎尖脱毒培养主要有顶芽生长、腋芽萌发和不定芽发生3种途径。顶芽生长是植株再生的主要方式。

3.罗汉果茎段培养。以罗汉果青皮果嫩梢的节为外植体,比较节发育程度对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嫩梢第3—14节以内,组织分化程度越高,出芽率越高,污染率也越高;7—10节愈伤化程度最高。4.罗汉果胚轴培养及其细胞组织学观察。以罗汉果胚轴为外植体, 探讨了不同培养基对胚轴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进行了再生不定芽和体胚发生的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胚轴在改良MS附加4 mg·L-16-BA、1 mg·L-1IAA 的固体培养基中,不定芽分化平均高达7.6个/外植体。解剖结构表明,不定芽和体细胞胚起源于胚轴形成的愈伤组织表层。

5.罗汉果叶片培养及其细胞组织学观察。以罗汉果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接种方式、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以及不定芽形成的细胞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以改良MS较为适合,在附加1 mg·L-16-BA +0.5 mg·L-1NAA+0.5 mg·L-12,4-D 的固体培养基中,平均每愈块再生芽高达5.6个。叶片正面接触培养基培养方式芽分化率达到90.3%。硝酸银对不定芽分化具明显效果,分化率达到86.7%。不定芽起源于叶片紧密愈伤组织表层。

6.试管苗增殖及其细胞组织学观察。以罗汉果试管苗为材料,比较了不同放置方式对芽诱导的影响、6-BA对增殖培养的影响,同时对罗汉果茎节增殖培养进行了细胞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节培养方式芽分化率高于节间培养方式;茎段培养基以 MS+0.6 mg·L-1 6-BA +0.2 mg·L-1 IBA+0.2 mg·L-1IAA,附加3%蔗糖固体培养基为佳,腋芽萌发是试管苗增殖的主要方式。愈伤组织不能正常产生不定芽。

7.试管苗生根及其细胞组织学观察。以罗汉果试管苗为试材,进行了不同生根方式的比较试验,并对其生根过程进行了形态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罗汉果试管苗茎段基部不定根起源于韧皮部与束中形成层交叉的部位。节部不定根主要起源于髓射线与束间形成层交叉的部位,属于内起源。节部不定根靠近叶隙,也与叶迹有关,根原基形成早。节部比节间生根早、根多,根分布结构好。关键词:罗汉果;离体培养;解剖学;不定芽;不定根 不同棚龄蔬菜大棚番茄硝酸盐的累积和ALA/DCD的调控效应

本试验以番茄为研究材料,通过分析四种棚龄土壤和番茄果实内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探讨了随着棚龄变长,土壤和番茄果实内硝酸盐累积的规律。又在相对应不同棚龄(10年,7年,5年,3年)大棚内分别对番茄施用了不同浓度(高,中,低)的ALA、DCD,以引起番茄果实NO3-、NO2-含量和有关营养品质(糖度,番茄红素,总酸,VC和β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通过频数分布法、回归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揭示了施用ALA、DCD后所产生的番茄安全品质(NO3-、NO2-含量)和营养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

(1)随着棚龄的变长,番茄果实内的硝酸盐含量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这和土壤内硝酸盐含量有较明显上升密切相关。土壤和番茄果实内的硝酸盐含量上升速度相比较,番茄果实的升速明显较快,似乎存在着由土壤污染引起的激发、放大效应。

(2)长龄棚和短龄棚比较,硝酸盐在土壤各个层次的含量都较短龄棚同层次的含量为高;在垂直方向上,长龄棚和短龄棚内土壤硝酸盐含量均随深度增加而减少,但长龄棚的递减梯度较短龄棚为大,从而造成在土壤深层长龄棚和短龄棚的硝酸盐含量趋于接近的态势。

(3)施用ALA和DCD后,取得抑制番茄果实内NO3-、NO2-累积的较好效果,尤其对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长龄棚,抑制效果更好。在ALA和DCD的浓度试验范围内,随着浓度增加,对NO3-、NO2-累积的抑制效应明显上升。从对NO3-、NO2-累积抑制的比较看,对后者的抑制效果更佳。

(4)施用ALA和DCD后,不但取得抑制番茄果实内NO3-、NO2-累积的较好效果,且对番茄果实的营养品质有所改善,在品质中以对糖度,番茄红素和总酸含量的改善更为明显。ALA和DCD的作用相比较,ALA的改善营养品质的效应明显超过DCD的效应。若对番茄果实NO3-、NO2-累积的抑制效应和改善营养品质的效应进行综合评价,则ALA的作用在总体上超过了DCD的。

(5)施用ALA和DCD后,番茄果实内NO3-、NO2-含量的变化和其营养品质的变化并不是彼此独立的现象,而是具有一定关联,其中NO3-、NO2-累积的抑制水平和糖度增加幅度呈明显负相关;其次,和VC含量增加亦有一定负相关关系。这启示人们在采取施用ALA或DCD的措施时,既要考虑对提高番茄果实安全品质的效用,又要考虑对改善番茄营养品质的效用,应全面衡量、综合评价,争取获得双赢的最好结果。东北三江平原耐低磷胁迫水稻品种特性研究

磷是水稻生长发育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然而土壤中可利用磷的含量却很少能满足水稻需求。全世界有13.19亿hm耕地,其中约有43%缺磷。我国有2/3的耕地缺磷,有效磷含量小于5mg/kg的缺磷和极缺磷土壤面积占50.59%。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稻田土壤主要是白浆土型水稻土、草甸土型水稻土,有效磷含量低,致使由于磷供给不足严重限制了水稻产量的提高。本项研究开展了耐低磷胁迫水稻品种特性和鉴定筛选方法及评价指标研究,探讨在不同磷水平下耐低磷品种各性状与磷水平之间的关系,有效利用土壤磷库资源,缓解土壤磷供需矛盾,解决由于磷营养不足导致水稻僵苗的问题。1 材料与方法

1.1 耐低磷胁迫水稻品种特性研究

采用盆栽砂培营养液法,营养液为国际水稻所常规营养液配方。以合江

19、合江

21、龙粳2号、东农

416、东农415为供试材料,设1mg/kg、3mg/kg、6mg/kg、9mg/kg、12mg/kg、15mg/kg 6个磷浓度,于移栽后15d、25d、35d、45d、55d取全株调查测定样品分蘖、根部性状、植株全磷含量、吸磷量等。1.2 耐低磷胁迫水稻品种筛选及鉴定指标研究

盆栽筛选采用砂培营养液法,共308份材料,是来自黑龙江省生产上应用品种和引入种质资源材料以及稳定的高世代材料。处理磷浓度为3mg/kg,对照磷浓度为10mg/kg。于移栽后35d采单株调查测定分蘖、根部性状、生物产量、植物全磷量、吸磷量、耐低磷力、相对分蘖力、耐低磷系数等。

田间筛选39份,为盆栽筛选中表现低磷耐性较好的材料。设3个处理,4次重复,土壤速效磷2.88 mg/kg。低磷区施磷酸二铵100 kg/hm,高磷区施磷酸二铵200kg/hm, 以不施磷区为对照。调查记载生育期间植株长势长相、缺磷反应、物候期、经济性状、收获测产及考种等。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基因型的水稻品种(系)对磷营养水平的反应各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植株根部和地上部的形态特征方面,抗性强的品种(系)在低磷胁迫条件下,总根长、根数、根表面积、株高、相对分蘖能力等主要性状与抗性弱的品种相比均表现出较高的相对值,品种(系)间差异显著。二是在生物产量和干物质分配及经济产量方面,与足磷处理相比,在受到低磷胁迫时,抗性强的品种(系)的根干重、地上部干重、根冠比、稻谷产量等指标受到的胁迫程度均小于抗性弱的品种(系)。三是在磷营养的吸收和代谢方面,随着水稻生长环境中磷营养水平的提高,植株吸磷能力增强,表现在植株含磷量的增加,但不同品种间在低磷条件下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

2.2 水稻根部的主要性状对低磷胁迫的敏感程度因植株的生长发育阶段而异,单株总根长、根数对磷的最敏感期为分蘖盛期,根干重对磷的最敏感期为抽穗期。分蘖盛期以前,根重增加主要是通过根数的增加,分蘖盛期至抽穗期根重增加主要是通过单个根长的增长。因此,在分蘖盛期以单株根数,抽穗期以单株根重为指标进行水稻抗低磷胁迫筛选是可行的。

222.3 根表面积增大是植株吸磷量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总根长和根重的变化是低磷胁迫下稻苗的主要特征,根冠比是影响养分吸收效率的重要因子。因此可以用品种相对总根长和相对根冠比作为评价和选择耐低磷品种的主要指标。

2.4 耐低磷胁迫水稻品种筛选及鉴定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品种的根冠比、总根长、根表面积是品种间低磷耐性差异表现的主要性状,而且耐低磷力与相对分蘖力、根冠比、根表面积、根干重、植株干重、总根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分蘖盛期可以根据上述指标判定品种的耐低磷能力。

2.5 适宜的磷营养胁迫浓度的选择是水稻抗性品种筛选的主要因素,在砂培盆栽条件下,经6个磷营养浓度梯度的试验,在水稻生长介质中的磷浓度从1 mg/kg磷增加到15 mg/kg磷时,根部和地上部相关形状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在低磷条件下,特别是在3mg/kg磷时各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对磷胁迫更敏感。即,盆栽砂培条件下,寒地早粳耐低磷种质筛选的适宜磷水平为3mg/kg,在此磷水平下于分蘖盛期调查根部性状、植株干重等可初步筛选耐低磷种质,再结合田间复筛,结果更为准确。2.6 在不同磷水平条件下,植株的株高、穗长、千粒重、结实率、耐低磷力、相对分蘖力等性状相对值均有较大的变异幅度,说明在低磷耐性上存在着很大的基因型差异,而且耐低磷力和相对分蘖力的变异系数较大,又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在低磷条件下品种的耐低磷力和相对分蘖力能充分反应出品种的低磷耐性。

2.7 提出寒地早粳耐低磷品种的鉴定筛选方法。根据品种的耐低磷力、相对分蘖力及在低磷条件下生长优劣目测划级综合评定,形成了低磷耐性9级划分标准和评价指标,1~3级为耐低磷型,4~6级为中间型;7~9级为不耐低磷型。

2.8 鉴定筛选出耐低磷品种(系)23份,如龙花94-667、龙粳2号、道北

54、龙花84-106、龙交89068、龙粳3号、龙粳7号等,这些品种(系)可以作为培育耐低磷胁迫水稻基因型之亲本,部分品种可以在磷素缺乏的三江平原地区直接应用,是在低磷土壤上高产而施磷更加高效的理想品种。关键词:三江平原,磷胁迫,水稻,抗性鉴定 抗根结线虫番茄砧木材料的培育及利用研究

目前番茄生产中根结线虫危害猖獗,严重影响了番茄产量和质量,而化学防治根结线虫又会带来严重的环境和产品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项目经过四年多时间,利用杂种优势育种途径培育出了对根结线虫免疫的番茄杂交砧木品种线虫绝1、2、3、4号,利用线虫绝系列砧木进行番茄嫁接,在不同模式下栽培,对控病和产量等嫁接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研究了不同的嫁接方法对嫁接亲和力、番茄生长发育状况及产量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 通过优势育种途径培育的番茄砧木品种线虫绝1、2、3、4号,经盆栽抗线虫性测评鉴定,对番茄根结线虫免疫,具备嫁接砧木必备条件。线虫绝系列砧木的根系发达,吸收能力、抗逆能力强,利用其进行番茄嫁接栽培,能显著提高嫁接后的番茄产量。经试验,线虫绝1号、2号、3号、4号砧木嫁接金棚1号番茄hm2产量分别达到185570.55kg、177010.65kg、207781.65kg和206592.15kg,比不施药自根处理(CK)分别增产58.05%、50.76%、76.96%和75.95%,其中3号、4号砧木嫁接处理分别比施药自根处理(CK1)增产32.33 %和31.57%,均达极显著水平。共生亲和力试验结果表明:在无线虫危害下,各砧木嫁接处理植株高度、叶片大小、茎粗、叶绿素含量等性状明显高于自根处理,而死秧率却显著低于自根处理。靠接法、切接法、插接法嫁接成活率均较高,分别达94.5%、91.0%、88.5%。嫁接后番茄果实形状、色泽、口感、风味与自根番茄基本没有区别,表明嫁接不影响番茄品质。本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大规模利用该砧木来防治根结线虫奠定了重要基础。马尾松腮扁叶蜂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马尾松腮扁叶蜂(Cephalcia pinivora Xiao et Zeng)是重庆马尾松林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已经查明的分布区域有永川、长寿、大足、璧山、北碚、沙坪坝、九龙坡、梁平、江北、渝北、丰都等区县,发生面积从1999年以来累计达到60余万亩次。海拔460-800米、西南坡、纯林、林缘、林窗、沟槽危害严重。

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预蛹在林下表土层中筑蛹室越夏越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化蛹,3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出土,羽化率、出土率均高达98%,产卵前期平均3天。雌虫一生产卵2-7次,产卵量平均22粒。卵产在树冠针叶上,成串排列。雌雄性比一般为1:1,雌虫可行孤雌生殖。雌虫飞翔力较强,靠自身飞翔和成虫发生期顺风扩散传播。卵初产时浅黄色,表面有褐色粘液,发育起点温度为13.40C,有效积温为185.5日度,林内孵化率为89-97%。幼虫雄虫6龄,雌虫7龄,4月下旬开始孵化,孵化后即爬向叶基吐丝形成虫道保护虫体,虫体隐蔽在虫道内取食,6月上旬幼虫进入暴食期,雌虫一生取食针叶1191.4cm,雄虫616.9cm。危害造成松针损失量平均1492.4cm,是取食量的1.65倍。6月底7月初是老熟幼虫的下地高峰期。预蛹在土中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均属聚集型。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雌蛹11.7±0.8oC,雄蛹10.3±0.5oC。有效积温为雌蛹84.6±16.0日度,雄蛹102.4±20.7日度。林木受该虫危害后,树高、径、材积生长均有影响。在林木针叶损失30%、50%、80%、100%的情况下,当年材积生长比对照减少6.0%、46.5%、71.8%、91.5%,其经济损失分别为每亩8元、66元、102元、130元。林木受害后生长衰弱,松墨天牛等蛀干害虫危害加重,造成林木死亡,试验区受害严重林分,死亡株率达10%。成虫和4龄前幼虫期,抵抗力弱,天敌活动的种类、数量较少,是防治有利时期。成虫发生期用物候和蛹发育历期预测,以预蛹虫口为基数预测老熟幼虫的发生量。预蛹调查在林内用五点式、棋盘式进行抽样,在树冠下挖50cm×50cm小样方,统计每个样方的预蛹数。林木受害允许水平为松树载针叶量的30%,幼虫的防治指标(头)=松树的平均载叶量×允许受害水平(30%)/1头幼虫损失的针叶量。1m2样方预蛹的防治指标(头)=允许损失针叶的载虫量×林分密度/[666.7×郁闭度×化蛹率(%)×羽化率(%)×出土率(%)×产卵率(%)×平均产卵量×雌性比×孵化率(%)×幼虫成活率(%)]。根据该公式及研究得出的数据,确定了划分轻、中、重发生区的预蛹数分别为11头以下,12-20头,21头以上。基本摸清了马尾松腮扁叶蜂发生区天敌种类40多种,其中已鉴定的有10多种,直接取食、寄生该扁叶蜂的成虫、卵、幼虫,它们的发生数量在3-4月较少,5月以后增多,故5月以后不宜用化学农药,以保护林内天敌,提高林分对害虫的自控能力。综合防治技术要点:包括林业措施,虫情发生期、发生量的预测预报,最宜的防治虫态、时期,不同发生区采取的生物、化学药物种类、用量、及防治方法。近年来,采用本研究总结的综合防治措施指导永川红旗林场及全市对该虫的防治工作,有效地控制了灾害发生和虫情扩散蔓延。

关键词:马尾松腮扁叶蜂;生物生态学;预测预报;综合防治 桑花叶萎缩病病原和防治技术的研究

桑花叶萎缩病又称“癃桑”。早在1313年古农书中就有记载。现在江、浙蚕农所谓的“癃桑”,其中叶部呈现黄绿相间的花叶症病害定名为桑花叶萎缩病。近年来,该病在浙江省湖州、嘉兴等蚕茧主产区及江苏、安徽、四川、重庆等我国重点蚕区发生危害。病症表现为枝条短小,桑叶片萎缩,造成桑叶产量和质量的严重下降,影响蚕茧生产。田间调查结果表明,随着蚕茧主产区桑园的大面积更新改造,新的桑树品种如农桑系列等对桑花叶萎缩病更易感染,因此,该病在湖州等各大蚕茧主产区已上升为桑树上的主要病害之一。

一、桑花叶萎缩病发病危害状况的调查研究

根据对湖州市内有关乡镇、村进行了桑树发病危害程度、不同树龄危害状况、病情分级及病情指数和损失率等分类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桑花叶萎缩病在湖州市蚕桑区已上升为桑树的主要病害。全市轻度发病桑园有0.47万hm,平均发病率4.6%,病情指数2.73,损失率3.4%;中度发病桑园有1.19万hm,平均发病率16.5%,病情指数10.54,损失率10.45%;严重发病桑园有66.47 hm,平均发病率76.9%,病情指数59.5,损失率55.1%。每年春、秋二季损失桑叶30290.3吨,折合损失蚕茧约2331吨,折合损失人民币约3528.4万元。

二、桑花叶萎缩病的发病规律

在自然状态下,桑花叶萎缩病的症状表现受温度的影响很大。通过设区试验对病、健桑枝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速度调查表明,影响病症表现的主要气象因素是温度。不同温度对病原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温度与病原体动态过程可以用Y=13.5652/(1+EXP(8.8781-0.220829X1))进行模拟。温度对病原体症状表现的临界值为28.8℃。桑花叶萎缩病的发病适温为22—28℃,气温在28.8℃以上时出现高温隐症现象,所以病害在春和夏季发生危害严重。桑树夏伐后,随着气温升高,病状逐渐消失,恢复正常生长,同时随着气温变化,病状出现交替隐现的现象,直至盛夏完全趋于隐症状态。到了晚秋,气温下降,病征又会重新出现,整根枝条出现典型的间歇发病现象。

传染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桑品种,嫁接和苗木的传播,桑树夏伐时桑剪沾染病原汁液造成的伤口接种传染等因素。同时,病树区土壤也是可能的传播源。

三、桑花叶萎缩病的抗病桑品种的筛选

以桐乡青、农桑8号、农桑12号、尖头荷叶白、金

10、剑持、凤尾芽变等品种作为供试桑品种,采取病株嫁接健穗和病穗嫁接在健株上的两种试验方法,分阶段调查发病情况。结果显示,尖头荷叶白桑品种具有较强的抗性,湖桑197次之,而桐乡青、农桑8号、农桑12号、金

10、剑持、凤尾芽变等品种对桑花叶萎缩病表现为敏感。这为桑品种的种植提供积极的参考价值。

四、桑花叶萎缩病病原的鉴定和分子检测技术

以桑园感病的病枝条作接穗(品种为桐乡青),病桑叶作病原检测材料。在无病区内试验,将带病接穗用袋接法嫁接健康砧木,成活后,选一株病症典型的、测定组织内确有类似类病毒小分子RNA病

222原物的桑树作为病桑标准株。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提供的马铃薯块茎纺锤病的材料作为提取类病毒的阳性对照物。采取桑病叶提取总核酸、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RT-PCR和序列分析、RNA分子杂交(Northern-blot)和点杂交(Dot-blot)等试验方法。结果表明,该病原物为环形RNA分子。

通过比较各种类病毒的电泳条带,桑类似类病毒RNA的估计分子量为1.25×10。通过随机反转录扩增的方法,测定了多个克隆的序列,对该RNA分子进行了序列拼接。结果表明,该RNA核苷酸全长为356 bp,其长度与已知的各种类病毒的长度相符(介于240-380 bp之间)。同时,设计了特异引物,通过RT-PCR的方法,在多株感染实验中的桑树中检测到这种特异的分子片段,并且在一些症状不太明显的桑树中也检测到,而这些桑树在以后的观察中也表现出症状,说明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到微量的携带者。因此,这种检测技术可以应用在桑树转运过程中的检疫。

对该RNA的稳定性分析表明,在25-37 ℃的条件下,该序列能形成稳定的环形结构,具备类病毒的结构特征。而分子的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序列只与樱桃环斑类病毒1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说明该类病毒可能是处于一个新的类病毒分支。

五、桑花叶萎缩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通过桑花叶萎缩病发病规律的分析研究及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可以在多种层次上对该病进行防治。这些办法包括,1,控制病树的传播;2,选择栽种抗病桑品种;3,挖除病株,翻耕土壤,消除病原;4,应用嫁接或间植的方法,减轻病树症状;5,通过药剂来控制病原的扩增。

本研究使用尿嘧啶替加氟片和吖啶橙二种药剂对病株进行处理,经试验和方差分析显示:喷药后一个月调查,不同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未感病桑树生长最快,用吖啶橙处理次之,且两者间差异不显著,而极显著优于清水对照区;两药剂处理间,吖啶橙优于尿嘧啶替加氟片,但差异不显著。一百天生长量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虽有差异,但差异都没有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药物对防治桑花叶萎缩病具有一定的效果。

通过本论文的调查研究,首次报道了桑类病毒病的发生,并明确了病原物;对田间的发病规模和规律调查,确定了该病的危害程度,并建立了该病原物的分离和鉴定技术,提出了对该病的综合防治方法,为该病的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5金堂黑山羊杂交改良建昌黑山羊试验效果分析

针对建昌黑山羊品种退化,个体小,繁殖率和产肉率低,生长缓慢,生产水平低,不具备高效优质肉羊生产必备要素的现状,为提高建昌黑山羊的生产性能,提出了“金堂黑山羊杂交改良建昌黑山羊试验效果分析”项目,旨在为凉山州山羊的杂交改良、杂种优势利用、人工授精等提供技术依据,服务于凉山肉用山羊生产。结果如下:

1.金堂黑山羊在凉山州适应性良好,生产性能突出。经测定,公羊、母羊初生重分别为2.48 kg、2.26kg,断奶重分别为18.4 kg、17.1kg,周岁重为40.8kg、32.7kg,初产产羔率为181.5%,生理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基本达到或超过原地水平,具有体大、生长快,性早熟、四季发情、多胎多产等原产地山羊的特征特性。

2.探讨了金堂黑山羊精液高倍稀释人工授精试验,结果表明,精液最大稀释倍数为17倍以下,用2-3次稀释为宜,人工授精受胎率可达67.5%以上,为今后凉山山羊改良、扩大种公羊利用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应用金堂黑山羊杂交改良本地山羊试验表明,含金血50%、75%的杂种羊比本地羊的生产性能有明显的提高,杂种优势突出。在不同月龄阶段,含波血50%和75%的杂种羊体重均极显著大于本地羊(P<0.01),体尺也多极显著大于本地羊(P<0.01),其产羔率、周岁体重、屠宰率、净肉率分别提高30.2-35.9%、35.3-45.2%、4.6-6.2%和4.0-4.9%;杂种羊放牧采食能力强,耐粗饲,抗病力强,对凉山的生态环境和饲养管理适应性良好。

4.摸清了本地山羊、金堂黑山羊及其改良本地山羊的繁殖规律,为合理组织科学繁殖与饲养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

5.通过“放牧+补饲”短期育肥试验表明,杂种羊增重效果好,补饲精料200g、250g组体重分别比对照组增加7.03kg、7.95kg,分别提高17.2%、21.5%,差异显著(P<0.05);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65.35g、81.58g,差异极显著(P<0.01)。

6.应用金堂黑山羊杂交改良建昌黑山羊效果好,显著提高了养羊业经济效益,只平增收275元,可在凉山州范围内大力推广。

关键词:金堂黑山羊;杂交;改良;建昌黑山羊;效果 鸡肌内脂肪和肌苷酸性状选择及其与繁殖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本研究是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建立的北京油鸡肌苷酸含量上选系和肌内脂肪含量双向选择系4个世代的选育记录资料,应用MTDFREML法,对鸡肌内脂肪(IMF)和肌苷酸(IMP)等肉品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分析IMP和IMF的遗传选择对各世代IMP、IMF、相关胴体性状及繁殖性状的影响以及IMF与IMP的相关选择反应,以进一步验证IMP和IMF选择方法的正确性,为开展肉鸡品质育种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

IMF和IMP的遗传力(h2)分别为0.24和0.12,属于中等偏低遗传力;在其它分析的性状中鸡冠率的h2最高,达到0.63;其次是腹脂率、胸肌率和90日龄体重,依次为0.54、0.52和0.40;腿肌率和43wk产蛋数具有中等水平h2,分别为0.27和0.26。不同肉质性状的遗传力差异明显,且基本属于中等或偏低遗传力,从遗传上改进肉的品质是可行的。

IMP与体重呈中等偏低水平的正遗传相关(rA=0.28),但无明显的表型相关(rP=0.06);对IMP的选择,体重存在下降的趋势。综合来看,IMP与体重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这种情况似乎也同时存在于快大肉鸡和地方鸡之间。快大鸡生长速度快,体重大,IMP含量低,可能是对体重不断向上选择的结果。地方鸡生长速度较慢,如果想通过常规选育使其增重加快,可能会导致IMP的降低和风味品质的下降。因此在进行地方鸡选育时,对体重只能进行适度选择,比如为提高均匀度淘汰体重过大过小者。

IMP与胸肌率和腿肌率虽然存在较显著的表型相关,但并不高且没有明显的遗传相关趋势。IMF与体重呈不显著正相关(rP=0.04,rA=0.14);IMF与胸肌率和腿肌率呈较低水平的负遗传相关(rA=0.15,0.15)。综合而言,生长速度(有别于体重)与IMF是呈负相关的,生长快的猪或鸡,IMF含量较低,相应地,肉品风味口感相对较差。同时,IMF高的品种,其瘦肉率(猪)或产肉率(鸡胸肉率和腿肉率)相对较低。

IMP与IMF之间存在中等偏低的遗传正相关(rA=0.13),表型相关不明显(rP=0.01)。经过3个世代的选择,表明向上选择IMP时IMF也会增加;进行IMF选择时,IMP会随着IMF的变化而减少,尤其当IMF减少时,IMP的下降速度较快。

根据现有研究结果,IMP与体重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而IMF与体重呈正遗传相关,因此,在进行肉品风味遗传选择时,应适度控制体重的增加,这样才能使鸡肉的综合味感提高。

IMF和IMP与43wk产蛋数呈较低程度的遗传负相关(rA=-0.04,-0.09);IMF与43wk产蛋数无明显的表型相关(rP=0.02);IMP与43wk产蛋数呈极显著的表型相关(rP=0.19);43wk产蛋数估计遗传力为0.26。3个世代的选择结果,3个选择系的43wk产蛋数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A系、W系和M系分别提高了77.4%、32.7%和65.8%,差异极显著(P<0.01)。

本实验的G0世代是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的北京油鸡保种群,其产蛋性能较低,而每次家系组建是均在43周龄以后,挑选组系母鸡时人为的放弃了休产、停产以及产蛋少的母鸡,因此各选择系43wk产蛋数不断增加与组群时的人为选择有关有关,是不可避免的附带选择。剔除43周龄前停产的母鸡的资料后,A系、W系和M系分别提高了15.7(18.4%),0.8(0.8%)和11.0枚(12.6%)。虽然3个选择系的43wk产蛋数都得到提高,但也可以看出向上选择脂肪含量的W系产蛋数的增加最少,而剔除43周龄前停产的母鸡的资料后,几乎就没有太大的变化。综合考虑IMF和IMP与43wk产蛋数之间的遗传相关均为负值,IMF与43wk产蛋数无明显的表型相关,选育方案所附带的43wk产蛋数选择等情况;43wk产蛋数会受IMF和IMP选择的影响,IMP的增加和IMF减少均会使产蛋数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而IMF的提高会对造成产蛋数减少。

鸡冠率与43wk产蛋数呈较低程度的遗传正相关(rA=0.18),表型相关显著(rP=0.09);而IMF和IMP与鸡冠率均呈一定程度的遗传正相关(rA=0.14,0.21)。而IMP和IMF含量的选择,且无论IMF上选还是下选鸡冠率和睾丸率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P<0.01)。在经过2个世代的选择后就下降到较低的程度,并基本稳定,G2和G3代差异不显著(P>0.05)。

鸡冠率和睾丸率一般可作为鸡性成熟度的标志之一。根据这四代的选育资料分析,表面上IMF和IMP的选择,造成鸡冠率和睾丸率的明显下降,对鸡性成熟的影响比较大,很可能会延缓鸡性成熟的时间。但G2和G3与G1或G0相比较差距过大,并且睾丸率缺少G1代的数据资料;仅在1~2代的选择过程中非主选性状出现如此大的变化,理论上很难解释;而且IMF的增加或减少均造成鸡冠率和睾丸率的明显下降,怀疑饲养环节上的影响可能更为重要,具体的原因还需要更多代次的选育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IMP和IMF相关选择反应分析结果显示,IMP和IMF的实现遗传力(h2R=0.305,0.17)和实现遗传相关高于估计值(rA=0.23和0.38);在上选IMP时IMF含量虽同时得到提高,但不显著;双选IMF时IMP含量均降低,下选IMF比上选时IMP含量变化更大。G3世代各品系43wk产蛋数结果表明,通过对IMP和IMF的家系选择,各选择系的产蛋数得到增加,但IMP上选系和IMF下选系的增加幅度较大,分别增加了18.4%和12.6%;IMF上选系变化不明显(0.8%),考虑选择方法和选种时间等影响因素将呈下降趋势。

综上所述,采用同胞家系选择法提高鸡肉中IMP和IMF含量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以同时在同一个群体中进行IMP和IMF的正向选择,以改善鸡肉的口感和风味;上选IMF会增加鸡体的肥度,降低产蛋性能,提示我们在进行鸡肉品质风味选育时,应分别建立肉品和繁殖的专门化品系,然后进行杂交配套,以保证种鸡和商品鸡综合性能的提高。

关键词:IMP,IMF,遗传参数,MTDFREML,鸡 无机材料填充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产品的更新越来越快,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塑料的高性能化改性一直是高分子材料领域内非常活跃的研究课题,材料的改性与合成新的高聚物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而且往往更经济、有效。聚四氟乙烯(PTFE)由于其分子结构独特,使其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耐热性和良好的电绝缘性能,是一种具有极低摩擦系数且使用温度范围很宽的自润滑材料,是目前含氟塑料中综合性能最突出,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工程塑料。但PTFE存在力学性能差,耐磨损性差,线膨胀系数和承载变形大等缺点,因此,多年来许多学者在PTFE中填加各种类型的添加剂进行研究,以改善其综合性能,并扩大PTFE的应用领域。复合材料可经设计,即通过对原料的选择、各组分分布设计和工艺条件的保证等,使原组分材料优势互补,从而呈现出出色的综合性能。

纳米材料科技的应用与发展,为传统的聚四氟乙烯填充改性提供新的机遇,也为其高性能化开阔了通路,对传统产品的提档更新换代带来了划时代的意义。纳米材料是纳米科学和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发展方向。陶瓷颗粒是聚合物的一类重要填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耐酸碱、耐磨损以及良好的导电、导热性等一系列优点,其作为PTFE填料的研究也较活跃。由于纳米填料的尺寸效应、大的比表面积和强的界面作用,赋予了复合材料优异的综合性能。但由于在高分子材料中加入填料等于加入杂质,有引发裂纹和加速破坏的副作用,因此,对填料表面进行恰当处理,加强它与高分子基体的亲和性,同时防止填料团聚,促进填料均匀分散,始终是粉状填料增强改性中人们关心的焦点。

在复合材料大家族中,纤维增强材料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自玻璃纤维与有机树脂复合的玻璃钢问世以来,碳纤维、陶瓷纤维以及硼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相继研制成功,性能不断得到改进,使复合材料领域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碳纤维是一种纤维状碳材料,是一种强度比钢的大、密度比铝的小、比不锈钢还耐腐蚀、比耐热钢还耐高温、又能像铜那样导电,具有许多宝贵的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的新型材料。SiC纤维和Al2O3纤维属于陶瓷纤维,它们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其耐热性和耐氧化性均优于碳纤维,强度高,在最高使用温度下强度保持率在80%以上,化学稳定性好。因此,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的研究,在复合材料领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为改善PTFE综合性能,本论文研究了纳米陶瓷颗粒氮化铝(AlN)、氮化钛(TiN)、氮化硅(Si3N 4)、碳化钛(TiC)、碳化硅(SiC)以及粉状SiC纤维、Al2O3纤维、碳纤维(CF)、石墨等填充的PTFE复合材料的综合机械性能,通过拉伸、冲击、硬度试验,测试了PTFE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了填充材料种类、含量及不同粒径填料对PTF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干摩擦条件下对PTFE复合材料的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分析了纳米陶瓷颗粒、粉状纤维材料的种类和含量对PTFE复合材料摩擦磨损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对拉伸断面形貌进行观察,探讨了复合材料增强增韧机理,此外,采用偶联剂对填料表面进行了处理,分析对比了表面处理与未处理填料对PTFE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陶瓷纳米AlN、TiN、Si3N4、TiC、SiC的填充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PTFE复合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不同纳米填料对PTFE拉伸性能的影响不一样,纳米TiC能提高PTFE的拉伸强度,其它填料均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降低;5种纳米填料均使复合材料冲击强度下降,但TiC/PTFE和Si3N4/PTFE复合材料冲击强度下降较少;拉伸断面的微观分析表明,纳米TiC、SiC、TiN在PTFE基体中有较好的分散性,与PTFE基体界面结合较好,纳米AlN、Si3N4在PTFE基体中分散性较差。粉状SiC纤维、Al2O3纤维及碳纤维能提高PTFE复合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高强碳纤维、中强碳纤维及Al2O3纤维能提高PTFE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几种纤维填料均使PTFE复合材料冲击强度下降,但高强CF/PTFE复合材料冲击强度下降较少;拉伸断面的微观分析表明,中强碳纤维、高强碳纤维与PTFE界面粘结较好,拉伸断面可见多数碳纤维被基体牢固粘附而难以拔出,SiC纤维与PTFE的界面结合强度较低,界面出现了许多空隙,低强CF/PTFE复合材料呈典型的脆性断裂。偶联剂处理填料表面后,其PTFE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后伸长率、冲击强度、耐磨性均有所提高。纳米和微米石墨填充PTFE复合材料的对比研究表明,不同粒径的石墨均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而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后伸长率有所下降,纳米石墨/PTFE复合材料的硬度、耐磨性、拉伸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均比微米石墨/PTFE复合材料高;拉伸断面的微观结构显示,纳米石墨与PTFE相容性较好,在PTFE中分散均匀;纳米、微米SiC及SiC纤维填充PTFE复合材料的对比研究表明,不同粒径的SiC均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SiC纤维/PTFE复合材料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其综合机械性能最好。黑龙江省森林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研究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国有林区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目前,黑龙江省林区面临着可采资源继续锐减,森林生态效益降低,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客观科学的衡量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正确把握黑龙江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态势,是从根本上解决经济、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以黑龙江省林区这一特定区域的森林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从黑龙江省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现状出发,构建了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指标体系,对其进行具体能值及可持续发展指数的测算,并提出了相应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本文系统评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运用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从研究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出发,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现状及发展规律进行认真分析。阐明森林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指标体系的特点与功能,构建了以能值投入分析指标、能值产出分析指标以及投入产出相结合的基本能值指标体系,提出了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数(ESI)。通过剖析黑龙江省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流动和实际调查获取的大量数据资料,分析了2006年黑龙江省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与产出状况,计算出能值产出率、能值使用强度、能值投资率和环境负载率等基本能值指标值以及可持续发展指数,测算出黑龙江省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促进黑龙江省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森林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 粮食主产区农户农田流转意愿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江西三村庄的调研

近些年来,由于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实施了一系列的富民惠农政策,出现了粮食连年增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好形势。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引起的农民非农收入比重的不断上升,农户认为种粮比较效益偏低,种粮意愿呈下降趋势,局部地区存在农地撂荒或粗放经营的现象。加之我国农户经营土地的规模普遍偏小,土地零碎化程度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等原因,使得目前加快农地流转,减少农地撂荒,促进农地规模经营,提高农地使用效率的难度增大。现阶段促进粮食长期稳定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加快粮食主产区农田自愿、依法、有序流转,促进农田适度规模经营,对于提高主产区种粮农户收入、促进粮食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水稻是我国一种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最大、总产最多、单产最高,在粮食安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水稻生产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和黑龙江水稻产区集中,目前长江流域水稻播种面积已占全国65.7%,其中处于中部地区的传统稻作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四省(同属全国粮食主产区),水稻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为38.7%(江西9.5%到10.2%之间),总产量占全国比重的37.4%(江西7.9%到8.5%之间)。此文基于国家粮食安全的视野下,选择粮食主产区作为研究区域。考虑到江西与湖南、湖北、安徽等中部省份有着相似的水稻生产资源和传统耕作优势、经济结构相似性,研究水稻主产区省份之一的江西,具有较好代表性。为此,研究选择江西省粮食主产县的新建、永修、南昌所辖三村进行深入调研,共选择样本农户334个。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加速粮食主产区农田流转,促进粮食稳定增长的对策,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论文在综述国内外农地流转的基础上,对可能影响农户农田流转行为的若干因素包括农户的环境政策特征、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农田流转特征、农田流转主观规范、农户行为控制认知等进行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归纳出影响农户农田流转行为的主要因素,以新制度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运用农户行为理论,建立农户农田流转理论模型,使用描述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调研获得的样本数据进行规范研究,验证理论假设,找出影响的显著因子。最后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农户农田自愿、有序、依法流转的若干对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考虑到农田从属于农地,具有农地的一些基本特征,这一部分首先从我国农地流转产生的背景、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对策与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国内已有的农户农地流转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然后进行了有关讨论:对于农地流转的综合性研究较少;以农村经营微观主体-农户其对政府扶持政策的主观认知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较少;研究一般局限于广义概念上的农地,专门针对农田等具体的农地流转研究较少。最后对国外有关农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和影响因素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第二部分是农户农田流转意愿行为实证研究的理论模型构建。以新制度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运用农户行为理论,建立农户农田流转理论模型。农户是否做出农田流转意愿是二元品质型变量,不满足一般线性回归约束条件,因此选择利用Logit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另外,对所获取的334个样本数据的采集和分布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同时对户主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从事职业、流转途径、流转方式、流转时间等变量进行整理,作为一般性的描述统计分析。

第三部分是农户农田转入意愿行为的实证分析。这一部分主要是根据第二部分构建好的理论模型,对农户农田转入意愿行为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对影响农户农田转入意愿行为的作用机理进行归纳假设,主要从农户的环境特征、户主特征、家庭特征、经营特征、认知特征等方面进行归纳,共选取17个变量进入模型;其次,对农户农田转入意愿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再次,对分析结果进行观测,有关数据表明影响农户农田转入意愿行为的显著因子有8个,分别是种双季稻的比例、户主的年龄、户主的职业、家庭劳动力人数、经营农田认知、周围人认知、集体或政府认知、转入困难认知,各影响因子与影响农田转入的作用机理假设基本吻合,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第四部分是农户农田转出意愿行为的实证分析。这一部分同样是根据第二部分构建的理论模型,对农户农田转出意愿行为进行实证研究。机理假设和数据分析方法与第三部分基本类同,只是选取的部分变量作了一些调整。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农户农田转出意愿行为的显著因子有11个,分别是种双季稻的比例、户主的职业、家庭劳动力人数、外出务工收入比重、稻谷销售方式、农田保障认知、减少或放弃认知、转出价格认知、稻谷销售价格评价、资金来源等因素。

第五部分是对策建议。综合农户农田转入、转出意愿行为的相关因子,提出六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即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信息服务;营造有利于农田流转的外部环境;推动农田流转中介组织建设;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利用国家惠农政策推动农田流转的力度;有效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从法律制度层面上保障农田流转顺利进行。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农户;农田流转;意愿行为;实证分析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研究 ——基于安徽省凤阳县的数据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以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为满足城市发展及非农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大量农用土地被相继征用。在现行的征地制度下,对农民土地的征用意味着土地所有权性质的改变,即由原来的集体所有转变为永久的国家所有,也就意味着,农民永久地失去土地,而失地农民所得到的补偿水平低,根本难以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同时农民也永久地失去由土地提供的各种保障功能。如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养老、医疗和就业等生活保障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随时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这个问题和现实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相关学者的关注。在当前形势下,改革城市化土地利用与管理制度,为失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提供资金来源,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失地农民生活、维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等问题的有效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现行的农地和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分析研究,尝试找出现行制度的缺陷和值得学习的经验。其次,重点以安徽省凤阳县为例,通过对安徽省凤阳县失地农民的实证调查,分析得出了当地失地农民征地情况、生活现状以及对于现行政策的意见,同时也总结出了他们对保障体系中不同内容的需求程度、接受程度以及他们对社会保障内容的个人期望。在指出成功做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分析出问题产生的原因。

然后本文通过对社会保障建设的必要性的阐述,指出最后为失地农民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有可能的,也是现实的最佳选择。而且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社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转岗就业培训和法律援助等。通过借鉴好经验做法,提出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路径选择,以期切实保护到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我们希望能够在理论上、政策上进行探索与创新,进而为科学地推进城市化战略的具体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

广西桑蚕业竞争力研究

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战略调整,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广西桑蚕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5年以来,广西蚕茧产量连年位居全国第一,成为了全国重要的桑蚕原料茧生产基地,实现了建设蚕业大省的目标。继而广西明确提出将桑蚕业列为广西农业重点发展的新兴优势产业之首,努力将桑蚕业打造成为在全国乃至全球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向蚕业强省目标迈进。在同等机遇面前,究竟是何种竞争力量使得广西桑蚕业在短短几年内获得如此迅猛发展?当前广西桑蚕业竞争力状况如何?谁是主要的竞争对手?如何才能进一步推进广西桑蚕业做大做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些问题是当前一项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在综合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以及波特“国家钻石”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广西桑蚕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理论框架,从生产规模、成本收益、质量状况和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企业策略以及政府行为、发展机遇等九个因素,对广西桑蚕业竞争力现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找出关键成功因素和促进广西蚕业快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与特异竞争力;同时分析研究现阶段国内外桑蚕产业主要竞争对手,并通过分析产业五股竞争力量,即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者、替代品威胁、供货商议价力和购买者议价力,对广西桑蚕业竞争力、吸引力进行测定判断;最后本研究还通过SWOT矩阵分析法,对进一步提升广西桑蚕业竞争力应采取的总体战略选择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广西桑蚕业得以迅猛发展,其关键成功因素是广西占据了“地利、人和、天时”。主要竞争强势有:规模大、成本低、资源优、劳力足、创新强、体制顺、政策好、机遇佳。具体表现为:(1)发展速度快,种养规模大,市场占有率较高;(2)生产成本低,蚕农收益好,比较优势明显;(3)资源条件优越,产业劳力充足,区域发展优势突出;(4)科研生产齐头并进,科技创新能力超强;(5)管理体制良好稳定,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保障;(6)政府扶持力度大,推进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7)抓住和把握发展机遇,为产业升级注入新活力。其中,广西桑蚕业具备有推进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即较优越的气候自然条件、较充足的产业劳力资源、较低廉的生产经营成本、较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较稳顺的产业管理体制、较实惠的政府扶持政策、较良好的产业发展机遇,彼此相互作用,共同推进广西桑蚕业的迅猛发展。同时,独特的气候资源条件、自主的科技创新能力、顺畅的行业管理体制、放开的蚕茧收购市场,构成了广西桑蚕业极其特有的特异竞争力,这是国内其它桑蚕主产区所不具备的竞争优势。

研究结果还表明,广西桑蚕业存在着基础弱、技术粗、质量欠、人才缺、投入少、产业短、秩序差等竞争弱势。具体表现为:(1)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2)种桑养蚕技术粗放,桑蚕茧产量与质量有待提高;(3)技术队伍力量薄弱,高层次专业人才缺乏;(4)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直接影响产业持续稳定发展;(5)产业链延伸较短,产业综合效益得不到充分体现;(6)市场秩序不够规范,价格波动影响较大;(7)蚕农组织化程度低,抵御风险能力较弱。

本研究通过建立竞争对手群组图,将国内外需求市场进行细分,结果表明:(1)在国际市场上,印度与广西产品同属于中端市场(茧丝质量中等),是广西的最大竞争对手;(2)在国内市场上,江苏、浙江产品属于高端市场(茧丝质量较高),是广西桑蚕业发展的努力目标,为最大竞争对手;而四川、广东等产品与广西产品同属于中端市场,但由于生产规模较小,为广西的次要竞争对手。其它为一般竞争对手。另本研究还通过对五股竞争力量进行测定,表现广西桑蚕业竞争力量处于中等水平,即广西桑蚕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吸引力。

最后,本研究运用SWOT矩阵分析法,建设性提出了广西桑蚕业发展的战略对策选择,即广西桑蚕业未来发展战略应在充分考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等环境因素下,坚持“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化解威胁”,以进一步提升广西桑蚕业国内外竞争力。

赤眼鳟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本试验对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culus 的繁殖生物学、野生鱼的驯养、人工繁殖技术和池塘苗种培育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已制订了相关的企业技术标准,其成果初步应用于养殖生产和自然资源放流增殖。

赤眼鳟初次性成熟年龄为2冬龄。繁殖季节为4月下旬至8月上旬,以5—7月为盛产期。5—7月,郁江的赤眼鳟雌鱼性成熟系数平均为18.4%。其相对繁殖力平均为199.5粒/g体重。雄鱼体形比雌鱼修长,成熟雄鱼在繁殖季节胸鳍具有颗粒状珠星,非繁殖季节,珠星消失。雌雄比接近1:1。赤眼鳟属敞水性产卵类型,为不分批产卵鱼类。广西江河的赤眼鳟天然产卵场有11处,除左江和右江各1处外,其余均分布于郁江。在水温28—28.5℃的情况下,自受精到孵化所需时间为16h10min,积温453度时。鱼苗经17d发育,鳞片完全,体形、习性与成鱼相似。

在郁江赤眼鳟渔业的主要渔具渔法中,用板缯网及大抄网捕获的赤眼鳟,在网箱中驯养,放养密度62.5kg/㎡,存活率31.7%,养成了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

用网箱饲养亲鱼4050kg,6500尾。其中雌鱼2270尾,成熟个体1993尾,成熟率87.8%;雄鱼2710尾,全部成熟。适当稀养、适当的水流和良好的营养条件,是主要培育措施。2004年人工繁殖赤眼鳟4批次,催产雌鱼131尾,雄鱼187尾,催产率92.3%;产卵适温范围为20℃—30℃。

水温(X)与效应时间(Y)成负的相关,关系式:Y= 10 1.42545 – 0.02461X

获得受精卵275万粒,各批卵的受精率幅度为78.3%-94.2%,4批卵的受精率加权平均值为88.25%。

共孵出鱼苗230万尾,出苗率83.64%(81.8%—92.0%)。

在水温22℃—32℃时,自受精至孵出鱼苗的时间24h—13h,孵化时间(Y)与水温(X)成负的直线相关。相关式为:Y = 48.45-1.11X

设计了简易的孵化桶,以充气方式使鱼卵翻动。

赤眼鳟鱼种食性杂。开口饲料为浮游植物和轮虫,以后逐渐转为以轮虫和桡足类为主,鱼体全长3cm以后,主要摄食配合饲料和腐屑。仔鱼阶段常栖塘边,3cm以后分散活动。临界温度2℃—40℃,适温范围18℃—30℃。水溶氧1.16mg /L-1.25mg/L时浮头,0.05mg /L-1.10mg/L时窒息。含沙量时其摄食程度有一定影响。抗病力较强,对草鱼的细菌性烂鳃、肠炎和赤皮病不感染。对常用鱼药,除福马林外均不敏感,对福马林必须慎用。

池塘培育鱼种4批,放养鱼苗230.2万尾,养成体长大于3cm的鱼种164.5万尾,培育成活率82.2%;网箱培育鱼种试验自3cm开始,放养7.5万尾,养成全长11cm的大规格鱼种(放养数量)计6.5万尾,成活率86.8%。使用埔地网克服了鱼种捕捞的困难。

本课题已于2004年供给农户养殖的赤眼鳟鱼种55万尾(不包括2003年本课题前期工作供应的42.6万尾)。2004年供给广西渔政部门在广西江河进行人工增殖放流的赤眼鳟鱼种62.6万尾(不包括2003年本课题前期工作供应渔政放流的53万尾)。

关键词:赤眼鳟,繁殖 上海市古树名木复壮技术研究

古树名木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被誉为活的文物。它不仅对优化城市自然环境,而且对丰富城市人文环境都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是历史交给今人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标志;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技术研究是城市文明的体现。

北京首先进行了古树名木复壮技术研究,研制出了复壮沟、渗水井、古树中药助壮剂,并于98年出台了《北京市古树名木管理技术规范》;广州开展了白蚁防治和树洞修补技术等研究;武汉、南京、苏州联合开展了南方古树名木复壮技术研究,得出了土壤管理、增施肥料、加强树体管理等复壮措施。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把50年以上的树木作为古树保护;日本研究出树木强化器;美国研究出肥料气钉;德国采用埋管、埋陶粒和气筒打气等方法解决通气问题;德国、新加坡等在古树名木保护中应用了无损检测技术,使古树得到预前保护。

本研究主要通过调查、选点、试验、应用、相关指标测定、总结等步骤,对不同种类的古树分别采取了应用林木梳理剂、松树菌根菌、铺装材料、地被植物、嫁接复壮等技术措施,有效地延缓了古树的衰老。

在古白皮松上涂刷一定浓度的林木梳理剂,能起到预防和减轻古白皮松流胶的作用;浓度越大,防治效果越好。如果能结合其他措施,如保护枝干,控制修剪,防止机械损伤;改善生长环境,改良土壤,使用菌根菌,保持其周边通风透光,及时预防病虫害等,防治流胶效果会更好。另外,林木梳理剂也可应用于雪松、桃树、樱花等树木的流胶防治上。

施用松树菌根菌后,古松针束的长度、针束的保持量均有增加,光和产物增多;单位体积内根的鲜重和干重增加,吸收作用增强,有利于古松的复壮。松树菌根菌也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松柏类树木上,尤其在大规格松柏类树木移植时应用,能提高移植成活率。古松施用菌根菌,如能与有机肥一同使用,形成微酸性环境,效果更佳。

透气砖渗水速度非常快,透气渗水性好;青砖容重较大,材料本身基本不渗水,但因大多采用竖铺,不勾缝,所以铺装后土壤的透气渗水性相对较好。敲除水泥混凝土,改铺青砖或透气砖后,土壤的容重减小,通气孔隙度增加,电导率降低,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古树根系的生长,有利于叶片同化产物的增加,有利于古树周边景观的改善。另外,撬开的水泥混凝土越厚、根系分布区透气铺装的面积越大,古树长势改善效果越明显。

古树保护区应用地被时,应慎重选择合适的地被种类,合理应用地被。如古树保护区表土15厘米内无或偶尔发现古树根系,方可考虑种植地被植物,否则建议播种或铺设枯树皮。地被种类选择首先考虑能与古树共生的植物种类,其次选择具有浅根性、生长缓慢且管理粗放的植物,也可选择具有自播功能的植物。农村中的古树周边应有选择地保留野生地被。枯树皮应用后,能减少黄土裸露,但是应用的枯树皮必须有检疫证明。古树保护区地被种植密度应较一般为稀;同时应重视前期养护;对不耐旱的植物应及时进行抗旱;对藤蔓植物在养护时应注意叶梢的牵引,不要攀爬到古树上;必要时对部分地被植物进行抽稀调整。古树保护区应用地被后,能使古树周边景观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古银杏嫁接的最佳时间为春季展叶初期,树皮的处理、嫁接口的大小、深度及嫁接口的封扎等,都会影响嫁接的成活率。另外,生长量明显减少的衰弱古银杏,嫁接复壮时间越早,越有利于老树长势的恢复;几乎没有生长量的濒危古银杏,如果濒危持续时间较长,则嫁接成活率会很差。

古银杏、古香樟中叶绿素含量高的植株,其生长量也高;生长势好的古树,具有较高的SOD和POD活性;但是,一旦古树正常生长突然发生变化,其叶内的SOD、POD活性值会升高,SOD活性升高尤为明显。

关键词:古树名木 铺装

嫁接

复壮

技术

应用

冀西北森林景观规划与构建技术研究

冀西北地区是京津地区的重要水源区和风沙源区,也是京津都市圈的重要生态缓冲区。不仅担负着为京津保水源、阻沙源、增资源、拓财源的重任;同时,也是―构筑京津绿色屏障,再造京津秀美山川‖的重要区域。近年来,随着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该地区的造林绿化速度不断加快,生态环境也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但是,由于受当地特殊自然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以及传统森林培育理念与方法的影响,生态工程建设及森林培育还处于较为简单的植被恢复阶段。特别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营造和培育更加符合当地自然环境、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森林生态系统,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本论文通过将景观生态学原理引入现代森林培育理论体系,利用RS、GIS技术与森林资源传统地面调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冀西北地区森林景观规划与构建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采取地貌类型与行政区划相结合的方法,将冀西北地区划分为北部坝上高原景观区、中部浅山丘陵景观区、东部山地景观区、南部山地景观区四个景观类型区;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地类对森林景观的敏感程度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和地形因子进行了二级分类,将所有地类分为三大类型15个类别,三大类型为高敏感度地类、中敏感度地类和低敏感度地类,其中高敏感度地类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中敏感度地类包括荒山荒地、农用地、牧草地、湖淖、湿地、干裸沙地、重盐碱地,低敏感度地类包括裸岩、道路、矿山、其它用地(城镇村庄占地、机构占地、农林设施占地等)。

2.斑块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域中景观元素的构成存在较大差异,从景观元素的角度看,其中农用地在总体的景观构成中占据重要的作用;从一级景观区划角度看,中部景观类型受人为干扰较大,而南部较小。形状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四个一级景观类型区之间的形状指数没有明显的差异;在二级区划中,湖淖在斑块内缘比、形状指数、及分维数均为最小值,而道路内缘比、形状指数均较大,分维数最大的是疏林地。粒级结构分析表明,在一级区划的四个景观类型中极小斑块、小斑块和中斑块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在大斑块和极大斑块之间差异较大。从总体来看,中小级斑块的数量占总斑块数的比例极大,说明研究区域受人为干扰的程度高,景观破碎度较大;但从面积比例来分析,显示出在局部区域内土地利用的单一性和景观元素的集中度还比较高。从多样性分析表明,在一级景观类型中,其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进一步揭示了其在结构的复杂性和稳定性上存在的差异,为以后的景观规划与构建提供了依据。

3.依据森林景观规划的基本理论,将整个研究区域划分为四个不同类型的森林景观类型区域,即北部坝上高原乔灌农牧场防护林区、中部浅山丘陵水保经济林果区、东部山地针阔混交水源涵养林区和南部山地针阔混交生态林区。所有森林景观类型区的森林景观发展潜力都比较大,特别是东部和南部山区,宜林地资源丰富。从森林景观构建的方向来看,坝上高原区主要应以构建完备的农田牧场防护林(网)体系为主;中部则以发展水保经济林为主,河川盆地则优先发展特色果品经济林;东部山区以营造多树种、多结构的水源涵养林为目标,南部山区则以保护天然植被和生物多样性为主。从森林景观构建的途径来看,北部和中部区域主要以人工营造林措施为主,东部山区则以封造结合模式为主,人工造林和封禁保护相结合,南部则以封禁保护为主,依靠自然力加以恢复。

第二篇:农业推广论文

青田学院2010年秋季《农业推广》课程论文的要求

一、课程论文要求

1、目的:终结性考核(课程论文)是对本课程所学理论知识、方法的理解及综合应用的评价。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通过实地参观、调查访谈等活动,深入了解有关农业推广工作的现状(经验、问题)、发展趋势,并撰写课程论文。学生要:进一步明确农业推广的意义、思路和做法,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理论与实际结合,将所学习的理论、方法应用于实际;提高分析能力,应用、验证、巩固、充实所学理论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求:通过参观、访谈、调查等方式,并上网查资料、撰写课程论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选题要联系当地农业推广实际(实地调查1~2个点,数据要真实可靠);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3~5篇(近3年发表的),介绍所选题目的背景情况,说明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对策等;篇幅应不少于3000字;定稿的课程论文一律统一用A4纸单页打印,用统一的封面装订。

3、时间安排:务必将书面论文在2010年12月15日前交给指导老师(请学员将论文电子稿发给指导教师经指导定稿后方可打印上交给班主任。指导老师邮箱地址:qttvu@163.com)。

4、评定:教师从课程论文的工作量(学时数、字数等)、质量(文字、内容、结构、形式等)(文献丰富,逻辑清晰)情况及其实用价值、是否独立完成等、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课程论文的表现(科学的态度、刻苦的精神等)等几方面来评价。

二、关于格式的统一问题:(书面格式要求同《小城镇建设》

课程论文模版)

三、课程论文参考题目举例

(1)农业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思考(2)××品种(技术)的推广过程分析

(3)提高农民培训质量的途径

(4)××镇(乡)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的形成与发展(5)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对农民自愿行为改变的影响

第三篇:农业推广论文

蒙城县农作物免耕栽培技术推广机制研究

摘要介绍了蒙城县农作物免耕栽培推广应用情况,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总结相关成效,以为免耕栽培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免耕栽培;存在问题;推广机制;成效;安徽蒙城

免耕栽培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上,集生物、化学、机械和最新农业科技成果于一体的重要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蒙城县通过不断创新机制,落实各项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1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蒙城县免耕栽培技术推广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部分乡镇对免耕栽培技术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技术推广应用面积不大;二是大型农机具数量较少,农忙时节难以满足需求;三是免耕栽培技术不规范,秸秆处理不理想,下种不匀,缺苗断垄和病虫害发生严重;四是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老弱妇孺难以收拾秸秆,因此,秸秆还田技术仍待改进。

2免耕栽培技术推广机制

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是保证免耕栽培技术推广成功的前提[2-4]。为更好地实施该项目,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2.1加强领导,周密组织

蒙城县是产粮大县,小麦收获后接茬种植玉米大豆是一种主要种植模式。每年产生大量秸秆,秸秆焚烧严重,抓好免耕栽培技术推广,实行秸秆还田,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意义重大。为此,县政府对免耕栽培技术推广高度重视,成立了免耕栽培技术推广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财政局、农委、农机局、水利局、气象局等部门负责人及各乡镇分管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免耕栽培技术的组织、协调、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农委主任任办公室主任。

县农技推广中心成立免(少)耕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技术指导小组,负责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乡镇农业综合站站长为项目区乡镇技术负责人,县农技推广中心包乡镇农业技术指导员配合农技站长开展工作,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负责各村的示范推广。

2.2明确技术要点

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人工将田间小麦秸秆撒开,覆盖地表,选用大型拖拉机作业,配套带有灭茬功能的玉米免耕播种机播种,播幅2.2 m,种3~4行玉米,行距55~60 cm,去掉行间旋刀,以减少作业动力,降低油耗。每行留旋刀6片,玉米播种时行内浅旋耕,一次性完成旋耕灭茬、开沟施肥、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由于不动土层,播种时失墒少,玉米出苗快,并将秸秆直接还田,有效抑制田间杂草滋生,利于玉米田保湿保墒,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抗倒伏能力。

2.3实行农机农艺结合

推广免耕栽培技术,关键环节是播种,重点是农业机械。要实行农机农艺相结合,学农机的技术人员要了解农艺,学农艺的要懂得农机,在生产中要互相学习,勇于创新,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2.4抓好宣传培训

首先要加大对机手的培训力度,提高技术应用水平。为做好免(少)耕栽培,利用了会议、电视、广播、现场会、发宣传资料等多形式、多途径宣传培训,让农技人员、县乡村干部、农户了解和熟悉免(少)耕栽培的意义和技术措施。全县共召开免(少)耕栽培专题会议12次,发资料10万份,开现场会32场次,培训农民15万人次,并组织了观摩评比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5强化技术服务

为把免(少)耕栽培技术送到千家万户,落实到田间地头,县、乡农技人员在关键生育时期,深入到项目区,因地制宜,指导农民开展播种、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鼓励专业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资供应、病虫害防治等专业化服务,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提高服务效率。

2.6开展试验示范

试验示范是推广的前提和基础。在抓好免(少)耕栽培的同时,认真的组织了玉米免(少)耕栽培的小麦秸秆处理试验、夏玉米分期播种试验、不同量的小麦秸秆还田试验、大豆的免(少)耕栽培品种与播期试验等,为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县农委和农机局分别在漆园办事处前王村、乐土镇杨桥村抓玉米免耕栽培示范片,各乡镇和农场抓玉米免耕栽培示范方,大豆免(少)耕栽培重点抓了王集一个示范片,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机播、统一施肥、统一田管、统一机收。同时对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强技术服务和物资支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2.7实行物化补贴

为推广免(少)耕栽培技术,蒙城县整合玉米振兴计划资金320万元,现代农业发展资金100万元,超级产粮大省奖励资金20万元,高产创建资金40万元,实行物化补贴。其中,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病虫害防治2 700 hm2;玉米大喇叭口期统一供应尿素,面积2.4万hm2,统一采购大颗粒尿素运到乡镇所在地1 635元/t,供应尿素375 kg/hm2,向农民收取1 315元/t,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落实了技术措施,推动了项目顺利实施。

3推广应用成效

免耕栽培实行秸秆还田后,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能力,减少化学肥料的投入和污染,减少翻耕环节,不动土层,土壤蒸发量小,失墒少,同时表土细碎,保墒性能好,有效养分含量高,播种后出苗快、苗齐、苗壮,利于高产。2009年全县玉米播种面积7.03万hm2,其中免(少)耕栽培推广5.33万hm2,平均单产6 465 kg/hm2;建立示范区6 667 hm2,单产7 890 kg/hm2;核心示范区667 hm2,单产9 525 kg/hm2。大豆面积3.25万hm2,均为免耕栽培,平均单产1 545 kg/hm2,其中示范区6 667 hm2,单产2 295 kg/hm2;核心示范区667 hm2,平均单产2 475 kg/hm2。与全县平均产量相比,玉米免(少)耕栽培平均增产495 kg/hm2,节本增效1 410元/hm2;大豆免耕播种比翻耕播种增产180 kg/hm2,节本增效1 170元/hm2。

4参考文献

[1] 张忠民.安康市农作物免耕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2006(12):21-22.[2] 严士贵,丁金海.加速安庆市免耕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0):75-76.[3] 蔡派.中国免耕栽培技术推广现状与展望——兼论粮食生产重大技术补贴政策[J].世界农业,2007(5):30-31.[4] 张明学,陈亮树,程盛.曾都区免耕栽培技术推广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2008,23(3):12-14.

第四篇:农业推广论文

南昌广播电视大学

“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

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农业推广人员素质提升策略

名: 学

号: 年

级: 专

业: 学生类别: 指导教师: 教学单位:

罗松 1436004416942 南昌县14级 行政管理 “一村一”

蔡瑛

南昌县教师进修学校

2015 年 11 月 12日

浅谈农业推广人员素质提升策略

摘要:目前,我国拥有一支人数众多的农业推广队伍。但是从总体上说,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偏低,推广能力不强。首先只有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然后,通过强化素质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强化激励机制,激发广大农业推广人员的内在动力和工作热情。

关键词:

农业推广

冰山

素质

提高

能力

一、素质冰山模型的理论阐释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所谓“冰山模型”,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上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的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与工作所要求的直接资质相关,我们能够用比较短的时间、使用一定的测试手段进行测量。既可以通过考察资质证书、考试、面谈、简历等具体形式来测量,也可以通过培训、锻炼等办法来提高这些素质。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素质冰山模型把员工个体素质形象地描述为漂浮在海洋面上的冰山,其中知识和技能是属于裸露在水面上的表层部分,这部分知识和技能是对任职者基础素质的要求,但它不能把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别开来,这一部分素质也称为基准性素质,也可称为显性素质。基准性素质是容易被测量和观察的,因而也是容易被模仿的;换言之,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培训获得。内驱力、社会动机、个性品质、自我形象、态度等属于潜藏于水下的深层部分的素质,这部分称为鉴别性素质,也可称为隐性素质。它是区分绩效优异者与平平者的关键因素;相对于知识和技能而言,鉴别性素质不容易被观察或测量,也难于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员工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提升这部分素质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渐变的过程。

二、农业推广人员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农业推广人员素质主要指那些能够影响农业推广活动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包括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品质和动机等。根据素质冰山模型,可以把农业推广人员素质划分为冰山水面以上的显性素质和冰山水面以下的隐性素质两个层次,其中农业推广人员的显性素质包括基本知识和技能,隐性素质包括社会角色的认知程度、自我形象、品质和个人动机等。

(一)农业推广人员显性素质存在问题及原因 1.存在问题(1)专业知识欠缺

目前,我国拥有一支人数众多的农业推广队伍。但是从总体上说,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偏低,推广人员的专业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低学历、低职称,知识单

一、陈旧,专职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已成为当前农业推广队伍的现实状况。另一方面,农业推广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表现为专业基础理论强和以粮、棉、油作物生产为主的专业理论强,有扎实过硬的实践技能,欠缺经营管理、农产品加工销售、农产品市场和贸易、农业推广学、农村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公共关系学、计算机应用等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要的相关知识。这直接导致了农业推广活动功能缺失,推广手段落后,并且不能迅速捕捉市场信息,更不能适应市场变化,阻碍了农业推广事业的发展。(2)推广能力不强

目前大多数推广人员难以适应农业推广必须依据市场的变化和多样化的现代农业发展,工作中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欠缺现代农业的投资观念和农业推广的根本目的是要产生经济效益的意识,工作上常常表现为肓目的服从;因为知识面窄而缺乏现代知识的更新能力,面对科技成果层出不穷的今天,显得力不从心;只注重对农民的生产技术指导,忽略了对农民的生产管理指导和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指导,因而,欠缺商品意识和商贸技能,难以满足广大农民希望快速增加经济收入的需要。同时,现有农业推广部门特别是基层农业推广部门办公条件差,缺乏必要的推广设施,装备较差,信息化服务能力较弱,没有精心策划高效利用现代传媒开展农业推广活动的能力。2.显性素质不高原因

农业推广人员的显性素质往往与其自身的直接资质相关,如学历、经验和接受的培训。一是农业推广人员主体学历层次偏低,对专业知识的获取能力相对较低,致使农业推广人员缺少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使其在推广活动中缺乏有力的智力支撑。二是农业推广人员普遍年龄偏大,也是其推广能力欠缺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与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农业推广由单一的生产技术指导变为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信息、销售、流通、加工等多方面综合性的服务,迫切需要加强农业推广人员特别是基层农技人员教育培训,促进其知识更新和结构改善,以适应信息时代和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

(二)农业推广人员隐性素质存在问题及原因 1.存在问题(1)角色定位模糊

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管理型农业推广运行机制,缺乏科学的市场激励机制,农业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主动服务意识较差。农业推广人员对自身职业的预期模糊,即对自己所从事的农业推广职业所需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及相关知识不了解,因而缺乏长远的眼光和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仅仅把农业推广这一行业当作谋取报酬的手段,而不是当成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事业来做。(2)自我认知不够

大多数农业推广人员长期在农业生产一线工作,具有较强的吃苦耐劳精神,但由于工作环境和条件的限制,自信心不够,缺乏昂扬向上的乐观精神,常常戏称自己是“远看像卖碳的,近看原来是农技站的”。因而在农业推广活动中眼界不宽、目光短浅、缺乏物质和精神上的追求,更缺乏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雄心壮志和精神境界。(3)职业道德不高

一方面,许多农业推广人员迫于生活经济压力而从事经营活动,严重削弱了公益性农业推广职能,少数农业推广人员在经营活动中无视职业道德,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有些农业推广人员的科学精神和诚信意识淡薄。许多推广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效果;有的缺乏工作责任心和能力提升的动力,不能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有的发布虚假信息,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等,严重影响了农业推广人员在农民中的形象。2.隐性素质不高的原因

(1)农业推广的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不适应。从我国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机制看,仍然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主要对上级负责,自上而下运行。考核推广机构工作的主要指标是完成上级任务的情况;考核推广人员的标准是年终技术总结,并通过报奖评职称来体现优劣。在人事管理上形成了论资排辈、终身制;在分配方式上形成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在评价体制上形成了服务效果与服务对象的脱离;不能从制度上保障推广机构和人员充分履行职责,不利于调动其内在积极性、创造性。这与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不适应。(2)农业推广资金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推广是国家出钱,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进行研究与开发,农业企业、社会、农民无偿或低偿使用和受益。这就使得投资渠道单

一、总量不足。[3]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乡镇政府在机构改革中,甚至还大幅度削减推广事业经费,造成相当一部分基层农技推广组织出现“线断、网破、人散”的恶劣局面,农业推广投资减少的直接后果就是人才流失,农技人员待遇偏低,被迫从事经营性活动。

三、提升农业推广人员素质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思想教育,提高认识

政治思想素质是隐性素质的范畴。只有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级农业部门应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素质的重要性。一方面,不仅要注重引进人才、管理人才、用好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建设高素质的农业推广队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业推广人员的管理,调查研究农业推广队伍的现状、问题及提高素质的办法,对农业推广人员特别是年轻同志还要经常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教育年轻同志要发扬老同志在非常艰苦的年代刻苦钻研、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恪守“崇尚科学、客观求实、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热情服务”的职业道德,树立为农服务、献身农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充分发挥农业推广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

(二)强化素质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素质培训是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培训应结合农业推广人员素质结构的现状,以农业推广人员素质冰山模型为目标,增加有利于开发和提升农业推广人员隐性素质的内容,改变传统单一的、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的培训方法,以素质冰山模型作为农业推广人员培训效果评估的标准。不仅要重视农业推广人员的显性素质,更要重视其隐性素质。要培育农业推广人员的优秀素质,就要重视占大部分的隐性素质,它同时还深刻地影响着农业推广人员的显性素质。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往往只重视显性素质的培训,诸如职业技能培训等等,因为这些培训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忽视了农业推广人员隐性素质的培训,忽视职业角色、自我认知、职业道德和态度方面的培训,因此也就很难从根本上提升农业推广人员素质。全方位素质培训的作用就是要将被培训者头脑中潜藏的意识和态度挖掘出来,将冰山水面上和水面下的部分完全协同起来,更大程度地发挥水下部分的核心作用。只有重视农业推广人员隐性素质的培训,才能提高农业推广人员显性素质培训的效果,从根本上发掘农业推广人员潜力,提升农业推广人员素质。

(三)强化激励机制,激发内在动力

农业推广人员隐性素质的提升,关键是强化以考评为核心的激励机制,调动农业推广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农业推广服务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首先,要解决农业推广投入不足的问题。要加大对农业推广的投入,建立多元化农业推广投入机制,变财政单一型为全社会复合型投入,鼓励社会各界和广大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农业推广投入,要通过多种途径,筹集农技人员养老和医疗保险经费,切实解除其后顾之忧,鼓励农业推广部门开展技、物结合服务、产后信息及加工销售服务、技术咨询、技术承包等有偿服务来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以激发其内在的推广积极性。

其次,对国家农业推广人员,政府应用法律的形式固定财政拨款中用于农业推广的资金比例,以保证农业推广人员的工资,尤其是对于社会公益性强,不能市场化运作进行创收性质工作的从业人员,财政要全额保障工资待遇和开展工作必需的资金落实,尽快出台农业推广人员绩效工资实施办法,使农业推广人员的待遇有保障,以此来调动农业推广人员的积极性,稳定农业推广队伍。

第三,要建立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农业推广人员的聘用,要根据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确定具体聘用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要签订聘用合同。参加竞争上岗的在编人员,应具备竞聘岗位相应专业学历或取得国家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进行人才的选拔和聘用,做到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第四,要建立健全考评激励机制。要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农业推广人员岗位职责,确定考核内容和方式,建立健全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和指标体系,把农业推广人员的晋升、晋级、续聘、辞退、公费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等与考核结果挂钩,要改革分配制度,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以农业推广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确定其工资报酬,以激发广大农业推广人员的内在动力和工作热情。

第五篇:关于农业推广论文

关于农业推广论文

关键词:存在的问题;创新的基本思路;解决措施

我县乡两级农业推广体系在体制和机制等诸多方面存在不适应。鉴此, 提出政府公益性农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具体措施为:“创新机构设置、理顺管 理体制;创新机制、提高工作效率;采取有力措施、抓好人才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创新推广理念,改变服务方式、方法,拓宽服务领域”。以期为我县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县、乡农业推广体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优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我县农业生产的高效、持续发展对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者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在以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为特征的条件下形成的政府农业推广体系,在推广理念、推广内容、推广方式方法,特别是在机构设置、运行机制、管理方式、投资渠道等方面,显现出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生产发展的诸多不适应。因此亟待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一条全新的南涧县县乡两级农业推广体系。

一、我县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县的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其机构设置、人员的配备、推广的方式方法等均与当时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新阶段农业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

(一)管理体制与国家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不相适应

我县目前的农技推广体制是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而产生的,形成了“条块共管,以块为主,按专业行政区划层层设置”的农业推广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其条块分割,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相脱节,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相分离等体制上的弊端日益突出。这种体制上的弊端导致我县在农技推广体系组织结构上,机构林立而力量分散,队伍庞大而人浮于事,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使财政难以负担,从而直接威胁到我县推广体系的生存与发展。

(二)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不适应

从我县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机制看,仍然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主要对上级负责,自上而下运行。考核推广机构工作的主要指标是完成上级任务的情况。在人事管理上形成了论资排辈、终身制; 在分配方式上形成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在评价体制上形成了服务效果与服务对象的脱离(作为服务对象的农民不能参与对推广机构的评价),不能从制度上保障推广机构和人员充分履行职责,不利于调动其内在积极性、创造性。因此,现行我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不适应。

(三)推广队伍的结构及方式方法与市场经济不适应

目前我县县乡两级农业推广机构比较普遍的存在着专业结构不合理,非专业技术人员过多、知识断层与知识老化等问题;在技术推广方式上比较普遍的沿用一般化的号召,工作不到位,难落实,很多地方已无法有效地向农民推广最新的技术。

(四)推广服务功能与市场经济不适应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产品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我县现行的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使用的还是原始的推广手段,无法及时地向农民提供信息,难以向农民传授保证农产品安全的技术,致使我县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出口、流通受阻,农业的外向度难以扩张。

(五)资金投入不足、设施落后与市场经济不适应

由于缺乏资金,很多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服务设施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购置或兴建的,因资金投入不足、配套不够、设施老化、设备过时而服务功能下降。因此,难以满足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由于以上诸多方面的不适应,我县县、乡(镇)农业推广机构的职能作用被削弱或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我县现行的推广体系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我县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的基本思路

借鉴国内外经验,围绕“转变推广理念、明确职能定位、理顺政事关系”这一关键性问题, 通过体制创新、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等措施的综合运用,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建立起以政府服务为主导,以专业经济技术部门为依托,以集体和合作经济组织为辅助,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综合性服务与专业性服务相结合,多种经济成分、多渠道、多层次并存的新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为发展高效、优质、高产、生态、安全农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因此,我县的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必须做到:坚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原则;坚持局部创新与国家推广体系相衔接的原则;坚持与当地生态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坚持稳定、灵活、高效相兼顾的原则。

三、我县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与改革措施

(一)创新机构设置、理顺管理体制

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体制不顺是影响目前我县县乡农业推广机构稳定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切实保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上下贯通、网络健全, 更好地发挥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能作用, 必须创新机构设置,打破目前依附行政体制设置的单一格局,整合社会资源,优化职能分工,理顺县、乡农业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网络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县级设立农业综合机构。将县农业、林业、农机、畜牧、水产等职能合并,组建县农业综合服务机构,下设:行政管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业执法部门、经营服务等四个部门。四个部门中,行政管理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纳入公务员系列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属公益性事业单位,由各县财政全额拨款,其服务设备及日常服务纳入县财政预算;经营性综合服务部门属事业单位,但采取企业化管理,职工的工资待遇等与经营的绩效挂钩,自收自支。

2.按经济区建立农业推广区域站。按经济区建农业推广区域站,实现事、企分离和减员增效。分析造成目前乡镇级推广组织窘况的最根本原因是按行政区划乡乡设站,导致技术力量分散,推广效果不高。改革的重点是冲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打破乡乡设站的格局,结合我县农业结构调整,以县内经济发展区域、优势主导产业、特色骨干产品和重点小城镇为依托,重新设立农技推广区域站,以增大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规模,提高其服务能力。转变原各乡镇站的职能及人员身份,以达到优化队伍精简机构、减员增效的目的。

(二)创新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首先

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机制。实行用人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以岗定人。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建立以服务对象为主体、以在一线推广业绩为主要内容和当地政府领导、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本单位职工共同参与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参与竞争上岗的人员可根据其工作性质职能进行多层次、全面考核评价。再次,创新分配机制。打破分配上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实行绩效挂钩,除基本工资外,其余部分按贡献大小业绩大小适当拉开档次。

(三)创新推广理念,改变服务方式、方法,拓宽服务领域

首先,要转变观念。将以“技术”为主要形式的“技术推广”观念转变为以“人”为主的“农业推广”观念,农业推广职责除了技术的传输外,还应肩负起培养农民、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水平的重任。其次,创新推广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农业推广机构自身的行业优势、技术优势、信息优势,搞好技术指导、农民培训等公益性的服务。再次,改善和提高服务手段,加快现代化手段的应用,重点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最后,拓宽服务领域。为适应我县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多元化的需要,农业推广机构必须大力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延伸服务链条。由提供单项的技术指导服务向提供技术、信息、物资、教育培训、决策咨询等综合服务延伸,由大宗农作物的技术指导服务向农、林、牧、副、渔、种、养、加、运、销等各个方面技术指导服务延伸,由产中服务向产前、产后全程服务延伸。做到产前引导农民调整,产中指导农民生产,产后帮助农民销售,参与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参考文献

[ 1 ]江平,康晓慧。美国农业推广的经验与启示[ J ]。绵阳经济技 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 ]高启杰。我国农业推广投资现状与制度改革的研究[ J ]。农业经济问题

[ 3 ]陈良玉,高启杰。优化农业推广模式发展农业推广事业[ 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下载第二届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优秀入选论文简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届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优秀入选论文简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推广论文(最终定稿)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改进工作方法,扩大税收的建议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 业:农村行政管理 学 校: 涞源电大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改进工作方法,扩大税收的建议......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论文题目: 关于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的 思考与对策 学号: 姓名: 年级: 专业: 学校: 摘要 农业技术推广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针对我国现行农业......

    农业推广论文2010

    农业院校农业推广学教学改革思考随着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日趋突显.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安徽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安徽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日前公布了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年度评选获奖结果,安徽医科大学张学军教授指导的博士研......

    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推荐表单位名称: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科教学要说明具体方向,如学科教学(数学)。本表可复印、附页。......

    农业推广论文(最终版)

    农业推广投资与制度改革分析 摘要:在当前经济日益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形势下,我国农业推广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文章针对农业科技推广投资的总量、投资效益、影响等方面进......

    农业推广论文 [五篇范文]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农业推广》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与思考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王永飞 专 业农村行政管理 年 级 2013年......

    农业推广论文 2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农业推广》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与思考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专 业 年 级 学 校 浙江广播电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