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孙子兵法与谋略论文
孙子兵法与谋略艺术论文
从《孙子兵法》的将帅修养谈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素质
《孙子兵法》,一部传世之作,它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军事范围。在当今社会,重温这一部兵书,得到的不只有战争制胜之法,也有素质提高之招,尤其是其中对于将帅修养的论述,对于如何提高我们当代大学生素质有极大启发。
孙子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计篇》)说的是将士们应当具备的五种基本素质。
智,智慧,为五者之首,拥有了智慧,才能使后四者处在理性的基础上。孙子尚智谋,在《孙子兵法》中,处处闪烁智慧的光芒。“兵者,诡道也。”“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等语句篇章中,多扬其谋略,用其智慧。可见,在孙子心目中,一个将士最基本最重要的修养就是智。即使在如今看来,也不得不说,孙子的重智是无可非议的。列·托尔斯泰说:“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无论是岳飞、郭子仪、诸葛亮这些古代的名将,还是刘伯承、陈毅、彭德怀这些近现代的元帅,亦或是凯撒、亚历山大、拿破仑这些世界知名领军者,都不例外地拥有过人的智慧,足以支撑他们运用恰当的计谋,统帅军队,指引军队的作战方向,取得战争的胜利。
延伸至今日,运用到当代大学生身上,“智”可以理解为智慧,更可理解为广纳知识,深入研学。这其中,有一层天赋智商,更有一层求知求真的含义。将帅的这种“智”的修养,在大学生身上当体现为一种机敏善学。而要达到这样的智,诚如爱迪生的著名等式,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开发运用。俗话说,大脑和铁一样,不用就会生锈。这就要求我们多思考,主动地去探索知识、汲取知识。“腹有诗书气自华”“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作诗也会吟。”只有多读书,多思考,多沉淀知识,才会有外人所见到的精明强干、见多识广,也才能够做到明辨是非,才可能拥有其他良好的有益于个人发展、有益于奉献社会的高素质。
智之后,即为信。信,即诚信、信誉。古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为将者,一言调三军,更需一诺千金,方可服众,在军中建立起威信。古有韩信,落魄时承诺给饭的漂母以报答,显赫后信守诺言,赠其以千金,足见其信誉,也可理解众军对其的信服。一个将士,倘若不能有“信”的修养,就会换来手下士兵的质疑甚至背叛。所谓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此“不正”之中,不守信必占其一。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毁信誉于一旦,真遇到用兵之时无一人受召;商鞅城门立木,守信分金,变法立行。此二人虽不为将,却与将一样需要下属的忠诚信赖和配合帮助。信之一字,使二人立见高下。
同样的,无须怀疑,诚信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础素质。孔子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我们步入社会的一张通行证。许多国家都设有诚信记录,有些大学留学生在国外自以为无人注意地逃车票,影响的不仅仅是他个人,更是整个国家。巴尔扎克说,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提高,必须注意诚信一项,因为当代大学生即将进入社会各个角落,成为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主力军,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荣誉。而今社会,经济占中头,商业战悄无声息地进行。这其中,大学生们将要担当的角色,就类似于古战中的将领,不仅要在合作、统帅的人中立信,而且要展诚信于普通民众,即顾客。都说顾客是上帝,那么,谁能在上帝跟前撒谎而不被识破呢?因此,大学生们若不具备“信”之素质,恐怕面试一关就够呛,更遑论步入社会,成其事业。
拥有智、信还不够,一个将领若是残忍地伤害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又如何能够使百姓拥护,而军若要胜,必需民心。因此,仁之一字可谓将成的一大助力。众所周知,当年共产党军队的将领,将“仁”贯彻得很成功,军民一家。淮海一战,江苏、山东、河南、安徽五百多万人民群众带着八十多万太平车和独轮车,七十多万头黄牛毛驴,加上担架扁担、棉衣食物,奔向战场,支援解放军,最终取得胜利。可见,有仁心的将领,无疑比别的将领多一份胜算。
时至今日,仁心,仍为中华民族所崇尚。当代大学生拥有过人的见识与年轻人的锐气,若是无仁的修养,残忍冷情,不仅无法奉献社会,更可能成为一颗隐藏的炸弹,一不小心,行差步错,就可能危害社会。关于这类事情的例子近几年并不鲜见,造成了民众对大学生素质的严重质疑。要拥有“仁”,需要从小处培养,于大处体现。不踩草坪,不残害小动物,友善待人,乐于助人,将“仁”化为一种透到骨子里的习惯。要像大将一样,有一份胸襟,一种大气,既善其身,兼济天下,融汇一份中华沉淀累积的仁之大义。
做到仁,并不是说软弱无为,任人欺侮,有句歌词“路见不平一声吼”,为将者,当能担起保家卫国,驱逐敌军的责任,当有一份横刀立马,独挡来敌的勇气。如今,越来越少的人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好像“勇”与“傻”成了一个意思,小偷在街上行窃无人敢喊;路边有人抢包无人敢追;更有家长,远程电话,告诫大学生孩子,别多管闲事。是什么磨灭了我们的勇气?当代大学生是下一任接班人,若无这“勇”,如何抵御外侮?如何能面对强权政治?如何能保这五千年文明继续流传?屈膝为奴?马首是瞻?如何撑得起这泱泱大国?肩可挑,力可扛有何用,只有具备敢于面对强敌不屈服,不停抗争的勇气,只有拥有将是那般三军一动我为先,身先士卒的勇气,方显中华儿女亘古不变的硬气,方有足以配得上华夏五千年的素质。
“五德”之末,严。虽为末者,绝不可失。军令如山,为将者,治军须严,严于律己,亦严于治下。军中之事,不容出错,即使是将领自身,违令,亦须受罚。如此,才能使军队行之有效,准确执行军令。昔日孙子,亲显治军之严,即使所练军者为宠妃,违令者,就算惹怒君王也照样处斩,严令之下,少刻即训练出一只女子军。到如今,军队之中,不可谓不严。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初入大学的一场军训,就是“严”的一种体现。在那之后的学习生活中,严,亦不可少。大学生大多成人,需要对自己负责,在无人监督下,更需对自己严格,严格对待学业,严格遵守规章,严格规范自己的品行。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个尺度,规范自己。
除此“五德”,孙子又言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即拼命、贪生、冒进、重名与过分仁慈。此五者,为将之缺点,与所求“五德”中智、勇、严相对,更提醒我们“德”之重。再有“进不求名,退不避罪”之言,要求为将者能够不汲汲于名利,不因畏罪而推卸责任,启示今日大学生拥有以大局为重,国家利益至上的素质,不可只考虑个人的功名得失。
如此,不难发现,《孙子兵法》对将领的修养要求,对于当今大学生的素质提高有不可忽略的引导作用。智、信、仁、勇、严,胸怀天下,积极进取,这些素质,便是我们需要提高的方面。读一卷旷世兵书,也是一种提高素质的方法。
第二篇:《孙子兵法》读后感——谋略论
谋略论
事者,利弊之所系,钱权之所重,前程之所伏,不可不谋也。
兵法云:“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博弈者如临战场之厮杀,一招不慎,满盘皆输。行兵无往,落子无悔,临危不乱,见招拆招方能化险为夷。关键之处,则慎之又慎。围地则出奇谋以破之,如陈平助高祖破平城之围。死地则奋起而搏之,以一当十,以十当百声震山河,气吞寰宇,如韩信背水而陈以破赵是也。
欲胜者必先修身,修身在己,可为之也。敌弱在彼,不可为之也。故曰:我有可胜之本,而敌又有可趁之机,与之战则必胜。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齐桓、晋文兵势强盛犹能称臣于周。孟德封魏王,加九锡,权倾朝野,专柄国政,然终不敢谋非臣之思,行篡逆之举。此皆因时情使然,势不可为也。风向未定则冒然举火者必将引火烧身,玩火自焚。虽敌之可败之形未露,而我之根本已固,不败之地已立,虽难成霸主之业,然亦可为王候之基,由此而观之又有何憾哉。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可胜之本已就,然后加之以奇正之术则敌之可趁之机得以早发,而吾战胜之日不远矣。以能而示之不能,则敌之戒备可除,故玄德闻惊雷而失匕箸,以示己不能与操争雄尔,而后趁机方得走脱,如鸾凤飞天,苍龙入海,得自由尔。以用而示之不用,则敌之后防警备必松,故吕蒙佯病示关羽以无用兵之心,而后得以偷袭而遂据荆州。故曰:兵不厌诈以求胜尔。
然世事无常,诡道之法因权衡而用之方可不致为乱。双赢最为可贵,亦最为难得,故而凡事以双赢为先,则可化敌为友,化干戈为玉帛,巨浪涛天可使之平如明镜,狂风暴雨可亦可使之云开月明。
第三篇:孙子兵法之谋攻有感
孙子兵法之谋攻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由此可知,最好的作战之法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是用兵的最高境界。余度之,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是为不胜;以多胜少,伤亡较少,是为小胜;同等之军,然围而歼之,是为大胜;谋之一出,运筹帷幄,无战而灭国屈兵,则为全胜。
此章我认为乃孙子兵法之精要。美国现行的军事政策也是从此章提炼出来的。美军在伊拉克战争前期的准备活动中,也一直奉行谋攻篇的大部分策略。
此篇第一个要点“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美军在冷战时期及冷战后很长时间一直奉行的军事策略(美国战略核威慑的“确保摧毁,确保生存。就脱型与此)。孙子云: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钝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大意为:用兵的最高境界就是用谋略之胜,再下一级就是用外交取胜。如若不行,只能用兵。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而不是靠交战,攻占敌人的城池不是靠强攻,毁灭别国不是靠久战,一定要用[全胜]的战略去争天下,要做到不是自己的军队受挫,又能得到预期的目的。这就是以谋略胜敌的标准。(此法也可用于商战,呵呵)
怎样才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呢?孙武认为上策是“伐谋”,其次是“伐交”,再次是“伐兵”,即主张通过政治攻势、外交手段和武装力量来征服敌人。
第二个要点就是如何在战争中如何能够在最小的损伤情况下战胜敌人:在和敌人斗争时,如果敌强我弱,应该集中优势兵力战胜敌人,做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即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和敌人的兵力相等就要善于战胜敌人,比敌人的兵力少就要善于退却,战斗力不如敌人就要避免与敌人作战,不能强拚硬打。
第三个要点:是说统治者不应胡乱参与战争的事务。
最后一个要点:孙子提出了,最著名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观点,这也是文章的总结。也就是说,以上的各个要点,都是要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才能实行。
“全胜”,这就代表了此章的重点,也就是说,此章的所有内容都是在为“全胜”打基础,而全胜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第四篇:谋攻篇 第三-孙子兵法全文带翻译
谋攻篇 第三-孙子兵法全文带翻译
原文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贻。译文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原则,使敌人举国屈服,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全军降服是上策,打败敌人的军队就次一等;使敌人一个旅的队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打败敌人一个卒的队伍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投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伍就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不算是最好的用兵策略,只有不战而使敌屈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以谋取胜,其次是以外交手段挫敌,再次是出动军队攻敌取胜,最下策才是攻城。攻城为万不得已时才使用。制造攻城的蔽橹、轒辒,准备各种攻城器械,需要花费三个月的时间。构筑攻城的土山又要三个月。将帅控制不住忿怒的情绪,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使士卒伤亡三分之一而不能攻克,这便是攻城所带来的危害。
因此,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而不是靠战争,攻取敌人的城池而不是靠硬攻,消灭敌国而不是靠久战,用完善的计策争胜于天下,兵力不至于折损,却可以获得全胜,这就是以谋攻敌的方法。
用兵的原则是:有十倍的兵力就包围敌人,五倍的兵力就进攻敌人,两倍的兵力就分割消灭敌人,有与敌相当的兵力则可以抗击,兵力少于敌人就要避免与其正面接触,兵力弱少就要撤退远地。所以弱小的军队顽固硬拼,就会变成强大敌军的俘虏。
将帅,是国家的辅佐,辅佐周密国家就会强大;辅佐疏漏,未尽其职,国家必然衰弱。
国君对军队造成的危害有三种情况:不知道军队在什么条件下可战而使其出击,不了解军队在什么情况下可退而使其撤退,这就束缚了军队的手脚。不通详三军内务,而插手三军的政事,就会使部队将士不知所从。不了解军中的权变之谋而参与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将士们疑虑重重。军队既迷惑又疑虑,诸侯国军队乘机而进攻,灾难就降临到头上,这就是自乱其军而丧失了胜利。
预知取胜的因素有五点:懂得什么条件下可战或不可战,能取胜;懂得兵多兵少不同用法的,能取胜;全军上下一心的,能取胜;以有备之师待无备之师的,能取胜;将帅有才干而君主不从中干预的,能取胜。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道理。
所以说: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的,百战不败;不了解敌方而熟悉自己的,胜负各半;既不了解敌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战必然失败。
始计篇 第一 作战篇 第二 谋攻篇 第三 军形篇 第四 兵势篇 第五 虚实篇 第六 军争篇 第七 九变篇 第八 行军篇 第九地形篇 第十 九地篇 第十一 火攻篇 第十二 用间篇 第十三
第五篇:孙子兵法与中华文化
孙子兵法与中华文化
摘要:《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体现中华文化,受中华文化影响,又反过来影响着中华文化。
关键词:孙子兵法,中华文化,慎战,辩证思维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孙子兵法》曾被誉为“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部兵书,不仅止于中华文化中的重要遗产,她更是华夏智慧与朴素思想的象征。它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体现着中华文化,又以其独特而强大的能量反哺着中华文化。
《孙子兵法》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非战”、“和”的精神。《孙子兵法》虽然是一本以战争指导为写作目的兵书,但其本质却又是反对战争的。《孙子·计篇》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它强调“慎战”,不轻易发动战争,强调“先胜”,使用“软实力”战胜对手,而避免正面的硬碰硬的战争。《孙子》开篇就指出了“慎战”的重要:“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作战篇》和《用间篇》开头,孙子又重复论述了战争对国力的重大消耗以及对国家的潜在危害(“诸侯乘其弊而起”)。这是《孙子》全书的基础。这与道家“不争”的思想有相通之处,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争”怎么能善胜?那就是使用“伐谋”、“伐交”的手段了。这种“不争”并非如墨家“非攻”思想一般全面否定竞争,而是指将竞争限制在社会道德所能容纳的范围之内。在这种思想之下,战争仅仅是一种用于解决争端的,与换质、联姻等并列的外交手段。而达到这种目的的方法就是用“礼”“义”来限制战争。强调进行“正义之争”,将战争纳入进步的轨道中去。孙子兵法虽然是战争的学问,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平。正如武术要讲武德,孙子兵法高深的兵学思想也该被运用于维护和平的事业中,这才是孙子的真正愿望。
正是基于“慎战”的思想,孙子的新式战争观体现了前所未有的实用主义。孙子兵法在具体运用上的核心战争指导思想就是:最小的消耗达成最大效率击败敌军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使用“兵以诈立”。这个“诈”除了战术上的欺蒙敌人之外,更多地是从战略的高度上讲的,即在变化中争取战争的主动权(因而也不会对战争的性质——“仁义”与否——产生影响):“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具体说来,“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一是“任势”,二是“诡道”。
实用主义的另一方面是指,《孙子兵法》侧重的不仅是对战争理论的阐述和总结,还包括战争实践的指导。这部兵法对战争实际有着非常强的针对性,在历史上有着非常强的实践价值。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实用理性”。“实用理性”扎根于农耕文明,体现在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文以载道”、“经世致用”,中国人的思想对一切事物的观察都以这些事物对人的关系为基础,看它们有无道德的应用价值,有无艺术价值。孙子兵法也正暗合了这点。《孙子兵法》还有着朴素的辩证思想。如果说,基于对战争现实深刻认识的“慎战”思想更多体现了孙子军事思想的务实的话,他的辩证转化思想则达到了高超的艺术境界。
战争中敌我双方的各种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双方关系的“主、客”,天时地利的“险、易”,士卒状态的“勇、怯”,战争行为上的“进、退、攻、守”,等等。孙子认为,这些矛盾关系都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战争制胜的根本就在于充分利用各种条件,使这些关系向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老子》一书揭示了事物的矛盾性,并认为矛盾对立的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孙子的这种兵法上的辩证思维明显受了道家“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的哲学辩证思维影响。
《孙子兵法》深刻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道家和儒家思想。除了上述的“不争而胜”和辩证思维以外,它提倡的“避实击虚”、“以迂为直”等思想,造势、分合、治气等方面,也体现了老子的“以柔克刚”思想。另一方面,孙子提倡的师出有名,强调战争的正义性,“慎战”的思想,也体现了儒家的仁爱与民本思想,这就形成了中国自古以来非扩张性和非侵略性,以防卫与反击为主的战争战略思想。
《孙子兵法》的成书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了中华文化本身。
春秋时期,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讲究“为战以礼”战争的目的是分出胜负,而非决出生死。往往两军对垒,左军对左军,右军对右军,中军对中军,三站定胜负,击溃对方也不去追杀,败的一方还保有兵力也不再战,这是一种很“骑士”的精神。
公元前589年的齐晋鞌之战,齐国的邴夏请求齐顷公杀死晋国将领韩厥,顷公就以“非礼也”之由未许;而当晋军要俘获齐顷公时,还得拜两拜,向他行稽首礼,以极为委婉谦卑的口气向被俘的尊者解释,说明逮捕他是万不得已的。
公元前638年的泓水之战,宋国因恪守“为战以礼”的原则,不愿趁楚人势弱时进攻,而被楚国击败,面对国人的责怪,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解释说:“君子作战,不再次击伤已经受伤的敌人,不抓敌军中的老人和孩子。要像古代打仗的,不困敌于险形,不击鼓出击还没摆好的阵势。”这场战役可能对孙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宋襄公的做法被后人看作迂腐,然而他却是“为战以礼”的一个典范,这个典范的失败说明,在战争这个残酷的现实面前,很多旧有的军事思想都要改一改了。春秋末期,已经有不少将领贤士从战争实际出发,讲究“以正合,以奇胜”,成为新兴战争观的先声。但直到孙子的“兵者,诡道也”、“兵以诈立”等观念的出现才真正脱出了旧有的战法的桎梏,将新型战争观系统化、理论化。《孙子兵法》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后世的兵书大多受到它的影响,对中国的军事学发展影响非常深远。自成书以来,中国古代的战争一再地向诡诈化,残忍化发展。在孙子后的战国时期,无所不用其极的战争手段愈演愈烈,兵车这种观礼性的打斗模式,也慢慢改成胡服骑射。战争的残忍性在加剧,坑杀四十万赵卒的事情也有了„„当然,这些情况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并不能怪罪于《孙子兵法》,但《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明显催化加速了战争手段的进化。这种进化持续了整个封建王朝时代。《孙子兵法》不仅在军事思想方面十分先进,而关于治军方面的管理思想近年来也受到国内外的重视。老子与孙子被列为几十位有影响的管理思想家之首。在一个企业中如同在一个军队中一样,官兵素质、教育训练、管理协调、赏罚激励等同样构成“企业文化”的要素。在军队中士气的重要不言而喻,在企业和其他单位中,人际关系尤为重要。孙子最早表明,军事除了硬件之外,软件的重要性。
《孙子兵法》同儒家思想共同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而这种思想完全深入到现代人的思想之中,使得中国人的思维与西方人产生了普遍性的不同。这种不同可以在人们常说的“西方人的思维是直的,中国人的思维是弯的”这句话中看出。严格来说,中国人的思维里有着“计”的烙印,这是几千年来世世代代遗传的结果,中国的文化中本就有着孙子思想的难以抹消的影响。
综上所述,孙子是一位值得我们为之感到自豪的伟人,《孙子兵法》是一部博大精深,恒久不衰的巨著,它体现着中华文化,又以其独特而强大的能量反哺着中华文化。《孙子兵法》是一部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文化,同时又提升中华文化到达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的不朽著作!
参考文献:
1、蒋玉斌,孙子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2、潇水,青铜时代,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3、于汝波,孙子兵法研究史,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4、戚文、周铁强等,孙子兵法十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
5、李小成,《孙子兵法》中的儒家思想,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6期
6、许川川、张清湘,中国文化中的实用理性主义与经世致用思想,《考试周刊》,2010年20期
7、张昌明,《孙子兵法》与中国文化,[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18c7a1f5f61fb7360b4c6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