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示范高中验收专题片解说词(定稿)
示范高中验收专题片解说词(定稿)
关中平原西部,滔滔渭水之滨,有一片神奇的沃土。这里,是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的地方,是前秦时创作回文诗的著名才女苏惠的家乡,也是西魏户籍制度创始人一代名相苏绰的家乡——武功。这里是唐太宗的出生地,是忠臣苏武的长眠处。这里是宋代大儒张载讲学的地方,这里是明代博学多才的状元康海的故乡。这里自古诗书教化,学风浓厚,英才辈出,人杰地灵,赋予了武功人尊师重教,勤奋刻苦的书香风尚。在这块钟灵毓秀的古老大地上,坐落着一所历经半个多世纪,颇受社会各届赞誉的高级中学——普集高级中学。
片名——
为成功人生奠基
绿荫遍地,书香满园,这是雏鹰展翅高飞的地方,这是承载着梦想的舞台,这是孕育成功者的摇篮。
武功县普集高中属陕西省标准化高中,是县城唯一的单设高中。学校创办于1954年,位于县城普集镇西郊,是60年代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的中学之一,2001年10月再次通过省级重点高中评估。近年来,学校以创建示范高中为奋斗目标,加快建设,强化管理,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办学效果和教育质量连年上新台阶。
积极探索,实现理念引领
自2008年学校决定创建示范高中以来,学校班子和县级领导根据本校实际和社会发展需要,围绕“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好学校”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积极寻求破解教育科学发展的思路。校领导班子问计于民,积极向师生、家长、社会等多方征求意见,确立了 “为成功人生奠基”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生、家长、社会满意学校”的办学目标。
学校把“启迪人、奠基人、提升人、成就人” 作为育人行为的核心,实施“理念引领、制度激励、平台支撑、活动落实” 的学校管理运行模式,推行“按兴趣发展、在集体中成长、在活动中获得知识”的学生培养方式,做到“促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成功、促进学生成才”,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特色发展。
“服务于学生成长,服务于当地发展,服务于国家需要,服务于社会进步”是普集高中不懈努力、勇于追求的办学价值观。
为了保证学校理念的落实,学校分阶段制定了《普集高中三年(2008-2010)发展规划》和《普集高中三年(2011-2013)发展规划》。
几年实践,学校组建了由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参与的教育网络,创设了由教师管理委员会、学生管理委员会和学生成长的运行机构,形成了学校管理特色和学生成长规律。办学行为不断规范,社会资源、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价值观为导向,引导学校、教师和学生,不断进取,健康发展,体验成功。
加快发展,打造文化校园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几代普中人筚路蓝缕,苦寒磨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今日的普中占地220亩,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运动场地30000平方米,校园绿地面积3.2万平方米,教学班70个,专任教师210人,学生3900名。基础设施齐备、教学设施齐全
学校有物理、化学实验室各6个,生物实验室 4个,通用技术设计室2个,有物理、化学、生物探究室,有历史、地理、天文观察室。有音乐舞蹈室2个、美术书法室2个、多功能室2个,微机室6个,室内体育馆1座。有学生心理咨询辅导室、医疗室,能满足常规教学需求和学生个性成长活动的需求。教室和办公室配置了直饮水设施、暖气、空调。校园、教学楼配置了电子监控系统、自动防火系统、每一栋教学楼均配备应急照明系统和消防安全设施,有通畅的应急疏散通道和开阔的应急避险场所。教育资源充足
学校建成了顶级域名、30M电信宽带接入、千兆校园互联、百兆信息点的校园网,现共有600个信息教学活动点。目前全校135个专、通用教室实现了多媒体进教室、信息化数字化全覆盖和无纸化办公。图书馆藏纸质书籍20万册、电子图书60万册,每年订阅报刊均达200种以上,体育、卫生器材齐全。
文化氛围浓厚
学校把“厚德、励志、博学、笃行”的校训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校园区域功能分明:行政区、教学区、活动区、划分清晰。校内四横四纵主干道路寓意深刻,四横为四个阶段目标,四纵为通向成功的的四条途径。布局于校园的各种文化牌、宣传橱窗、石头题字,启迪思维;古诗文长廊、励志长廊、科技长廊、名校长廊、文化遗产长廊等23条长廊,丰富知识;理念园、亭廊园、山水园,建筑风格独特,错落有致,徜徉其中,芳草如茵、碧水长流,四季更迭,景色各异,生机勃勃,美不胜收,陶冶性情。学校俨然成为文化公园、绿色家园、温馨乐园、励志学园。
制度激励,优化育人队伍
实行校长负责制
校长马鑫,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学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2007年7月任普集高中校长至今,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是一位钻研型、学习型和实践创新型的高中校长。
上任后,他能积极学习现代学校管理经验,先后到江苏南通、上海中学、行知中学、河北衡水中学、山东寿光中学、潍坊一中、高密中学挂职锻炼,考察学习,研修业务。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创新管理体制,打造关中一流名校》获省级一等奖。2009年4月,马鑫校长通过了咸阳师院校长任职资格培训,2012年6月完成了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培训。
抓好队伍管理和建设
学校组织机构设置合理,按上级要求设有党支部、工会、办公室、教导处、科研处、政教处、总务处、团委、学生会等组织。校级领导4人,中层领导6人,全部为本科学历,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学校目前有在岗教职工243人,专任教师210人,其中研究生学历9人,本科及以上学历达100%。专任教师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职称55人,中级职称98人,中、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72.8%。实验室、图书室、探究室、卫生室等工作人员均达到专业技术要求,满足工作需要。学校实行民主管理,推行领导一线工作制,将“严、新、细、实”贯穿于普集高中工作的全部。根据管理实际需要,成立了年级管理委员会、学科教研室和学生自主开展活动的各年级学生分会。引进社会力量对公寓和餐厅实施社会化管理。实行人本管理,以制度激励人
学校本着“四个人”(启迪人、奠基人、提升人、成就人)的行为核心,完善了基本工作量、优化组合和业绩评定三类制度,引导、激励、成就教师。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学目标责任制与绩效考核制度、教研组备课组制度、问卷测评制度、任课升级制度、高考评价与奖励制度、竞赛和校本教研奖励制度、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教师成长制度、评优树模制度。这些制度,激发了教职工工作责任感,焕发了工作激情,充分成就了教职工的工作价值,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搭建研修平台服务教师
学校提出了“教育是专家,教学是能手,教研是学者,教诲是楷模”的奋斗目标,为教师提供锻炼和提升的机会途径。
通过暑期学习会、理论法制学习周例会和专项主题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培训,开展师德承诺,进行师德考核,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实行“结对子”的“拜师带徒”制度,制定可行的“传帮带”计划,利用网络、文献资料,聘请专家教授来校讲座,促进教师提升教学技能。计算机多媒体培训、普通话培训,参加研究性学习和各类继续教育,夯实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组织教师500人次,走出去到韩国、河北、山东、西安、眉县、宜川开阔视野,为教师进一步发展铺路搭桥。三年来教师发表论文百余篇,编辑了教师发表论文集。刘全昌、童曦、邵鹏刚等老师主持的生物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教改实验的考点式复习经验,已经在咸阳市各高中推广运用。我校涌现出杨军政、卫小芹、赵筱丽、李慧、何景歌、胡汉卿、童曦、代卫军、张功利、张辉等一批国家级模范教师、省市级劳模、专家型教师,全校获国家级荣誉5人次,省级荣誉124人次,其中教学能手4人,课题研究、技能大赛获奖29人,83人获优秀辅导教师,一支活力充沛的优秀教师群体已经形成。
育人为本,奠基成功人生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
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品德形成规律,成立德育机构。学校构建“学 6
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各年级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和学生成长分会,班级成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学生选择了德育导师。
健全德育制度。实行星级班级评比制度、学生德育积分制度、进步之星评比制度、新三好学生评比制度和自我反省制度。每学期优秀干部和三好评定,按星级班级评比办法全校50%学生达到三好标准,学生感受到成就。激励了优等生,鞭策了学困生,带动了中等生。
开展德育活动,落实序列化养成教育,高一年级学会“做人”,迈好高中第一步;高二年级学会“学习”,迈好青春第一步;高三年级学会“做事”,迈好成才第一步。
实施“四牌”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有梦想,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让每一次挫折都使学生得到自省,让每一个进步学生都成为闪光之星!形成了“制度—团队—帮助—活动—评价”等环节构成的德育教育序列化模式。开学初的法制教育,元旦文艺汇演,五四青年节的成人礼,暑期学生军训,远离网吧签名活动和感恩励志演讲,丰富了德育活动。
点燃激情,放飞梦想
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按规定开足开齐课程,实行学分制。依据新课改三维目标的要求,在常规教学中,围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和练习反馈,实施四步教学法;根据习题课实际,老师讲解不多于20分钟,学生练习不少于20分钟,实施了精讲多练的习题课教学法;根据高考考纲、考点和能力要求,实施考点式复习法。达到国家课程教学模式多样化。
坚持因材施教,推行学生个性化成长成才教育。构建地方课程教学体系,开发校本教材三部、校本课程180个课题。校本课程上课表、进课堂,每周一节走班教学,实现了常态化。
实施个性教学,落实学生自主选班、自主选课制,学生自主组建学生社团、兴趣小组,自主选择参与校本课程学习和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军训、奥赛、书画、朗诵、演讲、阳光运动、研究性学习等活动,通过个性化的“目的—引导—过程—结果”等环节,使学生在集体中体现自我存在,在兴趣中实现自我价值,在活动中彰显自我才能。
社会实践活动,走军营,进社区,和校园内每周至少安排一次社会实践公益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的成长过程,做到了“为成功人生奠基”,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
质量立校,发挥示范作用
近年来,学校不断创新管理办法,完善教育教学手段,丰富教育教学实践,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2008年,咸阳市高中校长论坛暨咸阳市有效教学研讨会在我校举行,马鑫校长的报告《普集高中有效教育教学管理的方略和实践探索》在大会上进行了经验介绍。2011年十余名教师赴韩国考察学习,2012年8月和2013年8月,韩国义成郡中学师生一行数十人两次来我校参观学习。周边县市兄弟学校多次来我校学习交流。
学校先后与南仁中学、大庄中学、北营中学、苏东中学签订《对口帮扶协议》,通过支援、共享、交流等手段建立长期的帮扶关系,8
被帮扶学校在办学理念、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实施、组织管理和学生发展等方面有了明显改善,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明显提高。开展教育教学对口支援工作,对周边学校发展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
春来花自妍,桃李遍四方。六十年的风雨兼程,普集高中已为国家培养合格中学生3万余人,普集高中校友张生勇院士、朱静芝省长,通讯工程师张平安、青年作家袁帅、清华学子秋勇涛等等,都成为普中人的骄傲。近年来,学校整体平安、平稳发展,水平考试合格率稳步提升,高中毕业合格率达99%以上,高考一本、二本上线人数连续6年持续正增长,先后有近千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浙大、人大、交大等名牌大学,高考质量位居咸阳市前列。近三年学科竞赛有481名学生获省级奖励;生物科曾获得全省学校第四名,物理科曾获得第八名,在全省学科竞赛中有较大影响。
我校承担的省级重点课题《多媒体资源在高中各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鉴定为优良。代卫军、席克敏等老师主持的《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刘全昌、童曦、邵鹏刚等老师主持的《高三年级生物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型建构教改实验》,2011年国家级课题《有效教师的特质研究》在我校立项。
学校获得的荣誉有:咸阳市高考先进集体、咸阳市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先进学校、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科研明星学校、陕西省文明校园、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全国“平安校园”、“诚信校园”、“绿色校园”等。成为众多高校生源基地和国防生
生源基地。
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武功儿女,胸怀理想与激情,把美丽的歌声唱给辽阔的土地。他们一如灿烂的星辰,在各自的位置,发光发热,装点祖国的天空,播撒温馨的光明。普集高中已成为文化的沃土、人才的摇篮。学校按照“理念引领、制度激励、平台支撑、活动落实” 的管理运行模式和“按兴趣发展、在集体中成长、在活动中获得知识”的学生培养方式,形成了普集高中的教育特色。
搏击时代潮头,躬身教育沃土,是普中人不懈的追求;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创造一流教育业绩,是几代普中人的梦想!团结务实的普中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铸就了昔日的辉煌。今天的普中人正谱写着恢宏壮丽的新篇章!我们有理由相信,充满活力的普集高中,必将承载着六十年的深厚文化与普中人的宏伟梦想,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驶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2013-9-14
第二篇:创建消防安全示范学校汇报片解说词
创建消防安全示范学校汇报片解说词
平邑赛博中学附属小学创办于2006年,位于平邑县城兴水路西首,占地面积13亩,教学建筑面积6770平方米,现有27个教学班,在校生1620多名,教职工101名,是一所年轻的现代化民办学校。学校先后被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少工委授予“山东省优秀少先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共青团临沂市委、临沂市教育局、临沂市少工委授予2009“临沂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被临沂市教育局授予2010“临沂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连年被平邑县教体局表彰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3月,学校被平邑县人民政府评为“全县消防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5月,被平邑县教体局评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2011年9月,被平邑县教体局评为“五五教育普法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主要从健全消防组织、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加强消防宣传教育、不断开展消防演练活动、完善学校档案管理五方面开展了具体的工作。
一、健全消防安全组织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中层以上领导为成员的消防安全领导小组,由办公室、大队部两个科室,具体抓好消防各项措施的落实,并设立消防安全办公室,由学校行政办公室主任乔志良同志兼任安全办主任,学校还聘请平邑县公安消防大队孙刚参谋为我校的校外辅导员,确保消防工作顺利实施。
2、学校组建了志愿者队伍,共有队员20名,主要由学校保安、任课教师、生活教师组成,承担学校消防安全救助、管理、宣传等任务。建立了由保安、男教师组成的义务消防队伍。队员经过平邑县公安消防大队的专业培训,通过培训,我校义务消防队员掌握了消防栓和水带的正确使用方法,熟悉和掌握防火、灭火基本知识。
3、成立少年消防警校,我校作为少年消防警校的组织基地,常年来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热爱消防事业的青少年加入,不断壮大消防宣传服务力量,目前,我校的小队员已达40人,男女各20名,经过培养、锻炼,这支队伍成为消防宣传服务的主力军。他们的出色表现,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二、制定相关消防安全制度
1、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学校制定消防安全学校的计划、措施与责任人,学校领导与每个班级、处室、宿舍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各个班级、处室、宿舍的消防安全管理职责。
2、建立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定期议事制度。领导小组每学期召开一次消防安全会议,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学校管理会议内容,部署消防安全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3、建立并落实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应急疏散预案、宣传教育、防火检查、用火用电等规章制度。
4、建立消防安全常规检查登记制度。将消防安全工作列入日常工作内容,有部署、有安排、有检查、有记录,经常开展对教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宿舍等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并进行登记。学校
值班人员或管理人员发现消防隐患和消防违章行为,及时消除、纠正。
三、加强消防宣传教育
我校始终把加强消防宣传教育作为推进“四个能力”建立的主抓手,每个学期把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
在学校消防文化建设上,为营造浓厚的消防宣传氛围,在校园南宣传栏内张贴消防宣传图片,设置消防宣传户外宣传牌,学校橱窗、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阵地经常宣传防火、灭火、逃生等基本消防常识。
我校还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我们利用消防安全知识教材,每学期开展消防知识课堂教学,让学生进一步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学校还重点抓好119宣传日、110宣传日、124法制宣传日等节日,重点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组织师生参加相关活动,使全体师生对消防知识有更深地了解。
四、不断开展消防演练活动
每个学期,我们都要组织许多消防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主要有:每两周教学部与寄宿部穿插进行一次快速疏散演练,每学期举行一次消防演习,邀请县公安局大队消防员教授灭火器、消防栓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掌握最基本地火灾逃生能力的同时,学习各类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举办一次消防知识竞赛,以有奖竞猜地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组织一次消防主题班会,组织学习消防安全知识。走进消防部队参观学习,布置消防安全知识寒暑假作业。
五、完善消防档案管理。
为建立消防基本情况档案,完善学校消防基础,明确组织领导,健全消防安全制度,我校专门设立消防档案室,有专门存放消防安全档案的橱柜,存放学校消防基本情况档案、消防培训档案、消防会议记录档案、签订的消防安全责任书档案、消防巡查档案以及其他情况档案等各类档案,经过分类整理,以备随时查阅使用。消防宣传书橱内整齐摆放着各种消防宣传书籍、报刊、影像资料。全体师生可以随时进行借阅。
多年来,学校安全领导小组认真落实自己的职责,做到了目标责任化,工作制度化,检查经常化,使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在安全工作中,始终将防火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加强责任性,扎扎实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
今后,我们尽快落实隐患显于明火,防范慎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重要精神,把学校的消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第三篇:汇报片解说词
键盘打击(红屏黄字黑体):
谨以此片,献给尊敬的各位领导及所有支持新星事业发展的朋友们!
(片头音乐起:在蒲翁、淄川、新星大楼、魏华祥、丁晓军背景中)这是一片物华天宝、耕耘希望的热土,这是一方成就蓝图、挥洒豪情的舞台,聊斋故里,孝妇河畔,一支能征善战、勇于开拓的商务铁军正在昂首阔步,奋勇向前——
片头:3d城市漫游,高楼建筑上有新星的标志和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画面。虚拟摄像机穿梭在城市的楼层中间。结尾落版为3d表现的logo字体。
盘点2011,我们铿锵跨越!
——新星集团工作汇报
豪情绘美景,汗水筑辉煌。2011年元月3日,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务会主任杨洪涛、区长李新胜莅临新星,对集团的发展提出要求。2月25日,集团党委隆重召开“创先争优 富民强企”工作会议,对新一年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自此,“创先争优夺红旗,富民强企争第一”的号角,化作新星人铿锵奋进的脚步,以磅礴的气势向优秀发起冲锋。
3月18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魏心东赴济南参加全省商务形势分析座谈会,汇报集团工作,得到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山东省省长姜大明的充分肯定。3月30日,省商务厅巡视员王德福一行,来集团调研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开展情况。10月25日,省商务厅魏华祥副厅长、市商务局丁晓军局长莅临新星视察指导工作,对集团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为集团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元月8日,茅台山东片区经销商联谊会在新星会堂隆重召开,国酒茅台山东联谊会会长、集团董事局魏心东主席作主题报告。3月20日,魏主席率队赴全国春季糖酒会,为全年酒水业务拓展打下了坚实基础。4月7日,新星婚庆公司举行开业盛典。5月30日,新星典当有限公司隆重开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上迈出新步伐。
5月12日,驻淄省人大代表第二、三小组会议在新星集团召开。魏心东主席作为第二小组召集人主持会议;7月13日,市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侯法生,副主任吴明君莅临新星,高度评价新星集团“党的建设、文化建设、开拓创新”三大特色!
6月27日,新星红歌团参加全市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演唱会,一举夺得特等奖第一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慧晏称赞,新星红歌唱出了新星人的风采,走出了新星人的豪迈,充分体现了新星人的精气神!红歌演练期间,济南军区副军长韩志庆,山东铝业党委书记尹雪春,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相房等领导先后观看了新星红歌团演出。
9月17日,新星集团多喜临门:时值集团成立21周年纪念日,投资1800万的新办公大楼落成启用,新星经济适用房胜利奠基。新星名酒城威海店、临淄店、济南店,新星农产品加工中心同日盛大开业。
9月27号,全市党建带团建工作会议在新星集团召开,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段铭玉,团市委书记马召琴,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闫炳义等领导出席,标志着集团的党团共建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今年以来,集团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先后组织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等一系列活动,魏心东主席带头赴清华学习并荣任班长。集团荣获山东省理论宣教基地、中央五四红旗团委等众多荣誉称号。海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作荣,济南市政府秘书长许强,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靳承家等领导也先后到集团考察调研,对集团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回首过去,我们无怨无悔;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发展新星事业,给力商务腾飞!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形势下,新星人将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持续打造诚信文化,把满意消费带给千家万户,抢抓机遇,科学发展,提升素质,跑步前进,为商务事业发展再做新贡献!
由于此片中的时间数字比较多,这些日子又是我们所要表达的重点,所以片中所有的年份月份时间 均用3维立体文字特效,加光效,呈现在影片的左下角。
第四篇:验收解说词
各位专家:好!
1、(大门):我校位于高邮市东北部,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前身是以陈志光烈士命名的志光中心小学,创办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1967年创办初中后成为七年一贯制的志光学校。1978年设高中部,1981年高中部撤并到吴堡,这里就成为以周山烈士英名命名的周山镇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47.16亩,生均占地48.9平方米;建筑面积7647平方米,生均校舍14.5平方米,绿化面积22500平方米。学校现有11个教学班,学生464人;教职工52名,其中专任教师41人,学历达标率100%;研究生在读1人,本科及本科在读26人。54年以后出生的教师全部通过第3轮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办好一方教育,服务一方百姓,成就一代孩子”为办学宗旨,以“以人为本,服务一切学生的终身发展,全力培养‘德智双全、身心两键、学创俱能’的现代中国人”为办学理念,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XX年12月,学校成功创建“江苏省示范初中”。
2、(橱窗):周山精神一直是学校的内在动力,周山烈士1946年牺牲在我们这片热土上,50年后的1996年,他的女儿高山同志,重返故土,向我校捐赠5万元人民币设立“周山教育奖励基金”,先后十六次捐款达80万元,其间还捐赠了电脑、汽车、空调、转椅、红外线测温仪、摄像机等物。她这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心系老区教育的大爱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校的每一位师生。十几年来,我校先后有优秀师生819人次获“周山教育奖励基金”奖励。弘扬周山精神是我校的特色活动。我们充分利用这个独特的德育资源,对师生进行系列教育活动。我们把周山烈士事迹和高山同志捐赠事迹,制成了展牌、光盘,让每一位师生都能受到教育和启迪。为了弘扬周山精神,挖掘校本资源,我们每年都要开展主题征文活动,一些优秀作品分别发表在《高邮教育》《高邮日报》《扬州日报》《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上。我们把四月清明节这一周和十月份“周山教育奖励基金”颁奖周作为专题教育周,召开校会、组织祭扫、召开班会、征文演讲……为了弘扬烈士两代人牺牲奉献精神,提升教师精神和业务素质,近年来,我们每年均组织两次“高山杯优秀课大赛”。
3、(实验楼):由于上级支持、政府投入、社会资助和自身努力,学校先后通过了省市“普九”、“三新一亮”、“六有工程”、“四配套工程”、“校校通”、“校安工程”等项一次性验收。XX年,我们通过向上要一点,社会捐一点,学校酬一点的形式,建成30万元的实验楼,解决了我校实验难的问题。同年,周山烈士的女儿又馈赠了两万元实验器材。
4、(新教学楼):这座教学楼建于XX年,造价220万元,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这是党和政府关心重视教育,追求教育公平的体现。一楼配有生物实验室、器材室和两个教室,二楼有一个多媒体教室,四楼有一个多功能媒体报告厅,在我校,农村的孩子一样享受到了城里教育的待遇。
5、(橱窗):我校积极张扬学生个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洋思经验”、“拼茶经验”、“后六经验”、“杜郎口经验”,坚持“五育”并举,树立终身发展、全面发展教育观,开辟“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竞技舞台”等第二课堂,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突出分层教学,实施“三分法”:①分类指导,②分层作业,③分步达标,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进步有基础,成功有希望,奋斗有目标。在江苏省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金钥匙”科技竞赛中获“先进学校”的称号,学生的小制作获奖和习作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数量与时俱增。
6、(操场):XX年,我们又投资40多万元对运动场进行了改造,彻底解决了阴雨雪天学生体育活动难的问题。
7、(宿舍、食堂):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农村初中焦点,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确保农村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不因贫困而失学,XX年,我们又投资70多万元异地兴建了500平方米的学校食堂,对学生宿舍进行了修缮,可确保200名留守儿童吃住问题。
8、(旧教学楼):这幢教学楼建于1995年,一楼配一个音乐教室和两个九年级教室,二楼和三楼配两个计算机教室,现有计算机台,XX年,周山烈士的女儿高山向我校捐赠六台计算机,我校就有了第一个计算机室——“高山微机室”。三楼有图书室和阅览室。学校藏有图书1450册,生均32册。其中,XX年9月,校友、长江学者、河海大学教授刘汉龙博士向我校捐赠了图书3221册。图书室每天向学生开放。
9、(办公楼):这是行政办公楼,建于1991年。近年来,我校以“办公无纸化、交流网络化、资源共享化”为目标,积极推进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加强数字化校园的创建,现已建成网络中心,光纤宽带接入xiexiebang.com域网。在市教育局和电信局的共同关心下,近期我校扩增一条8m带宽光纤信道,校园内网络布局合理,有线为主,无线为辅,网络信号覆盖学校办公和教学各个场所。学校建有2个标准的多媒体电子教室(配有电子白板),共拥有5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投影机、视频展示台及计算机等)。学校现有x86系列学生计算机房一个,龙芯系列学生计算机房一个,均正常使用向学生开放,35台办公电脑(含15部教师个人笔记本电脑),保证了全校500多名师生应用信息技术工作、学习的需要。学校装备了教师电子备课室、课件制作室,配备了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复印机等相关的制作设备。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的活动中发挥了传统媒体无法替代的作用。
10、(结语):我校将继续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弘扬“干事业不讲条件,兴学校不卸责任,爱学生不提困难,讲质量不求回报”的精神,坚持依法治校、特色立校、科研强校,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使教育教学逐步达到科学化、规范化、精致化、特色化、现代化。谢谢!
第五篇:示范高中验收校长汇报材料(最后定稿)(xiexiebang推荐)
继承传统 凝练理念 构建特色 精育人才 积极创建陕西省示范高中
——迎接陕西省示范高中验收校长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象山中学全体师生向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校评估指导工作表示热忱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我汇报的题目是《继承传统、凝练理念、构建特色、精育人才,积极创建陕西省示范高中》。
象山中学创建于1927年,至今走过了八十三年的光辉历程,三迁校址,八易其名,培养毕业生四万余名,两万余名学生升入高等院校。陕教基【2006】34号文件颁发以来,我们把创建陕西省示范高中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良好机遇,在渭南市教育局、韩城市委、市政府、韩城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对照示范高中标准,加强硬软件建设,突出内涵发展,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经过自查,我们认为基本符合示范高中标准。现向大家做以汇报:
一、继承传统,光大精神
1927年,韩城知名人士王捷
三、张勉哉、杨一鹤抱着培养革命人才的坚强决心,自筹经费,在艰难困苦中兴办学校。
1930年,著名爱国将领吉鸿昌回韩追宗认祖,为学校捐赠一千大洋,购《万有文库》一套,2000余册,现珍藏在学
校图书馆。
樊厚甫,三任校长,学识渊博、进步开明,学生为其捐建厚甫亭。林伯渠抗战路经韩城时,仰其学识,赞其为人,为老先生赠枣红马一匹。
段跻同,将学校由龙门书院搬迁现址,创办高中,延聘名师,使学校有了长足发展,学校为其建设跻同亭。
解放前的二十二年时间,学校曾是韩城地下党活动中心。1947年至1948年,学校更名为陕甘宁边区韩城中学,成为培养革命人才的摇篮。300多名学生奔赴延安和西北解放战场,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
党俊鸿,解放后担任校长书记长达26年,培养出高考状元和一大批栋梁人才,三百余名学生为其捐建塑像,并赠送‚龙门师表‛牌匾。
建校至今,涌现出原陕西省委副书记董继昌、原浙江军区司令员杨士杰、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王友
三、原陕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焦浪亭、西北大学著名教授史启祯、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副总指挥梁建国、著名作家王增新等一大批知名校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校校友三十余人担任陕西省厅局级干部和大学校长。
2007年学校八十周年校庆时,6000余名校友和各界人士云集学校,参加了隆重的校庆典礼,总结提炼出‚爱国为民,卓越俱进‛的学校精神,高度概括了一代代象中人崇高的人生追求和敢于超越的价值取向。
二、凝炼理念,科学规划
2000年以来,对办学理念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全新的理念体系。
在反复研读党和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精神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高中教育必须坚持‚一二三四五六‛。‚一‛就是坚持一个方向,即社会主义方向。这是办学的根本方向。‚二‛就是贯彻落实‚两全‛,完成‚两大任务‛,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完成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人才,为社会输送合格建设人才两大任务。这是基础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三‛就是坚持‚三个面向‛和‚三大特性‛,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基础教育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这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点。‚四‛就是坚持‚四有‛标准,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是新时期的育人目标。‚五‛就是坚持‚五育‛并重,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六‛就是坚持‚六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存、学会健体、学会审美‛。这是新课程的育人目标。
我们认为新的教育观应该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办人民满意教育。‛新的人才观应该是:‚基本素养+个性特长=人才‛。应该坚持的学生观是:‚⑴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独特的人生经验、有丰
富的情感、有做人的尊严、有主观能动性。⑵学生是有个性、有差异的人。学校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⑶学生的发展是家庭、社会、学校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尤其是学生自身内部矛盾转化的结果。⑷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⑸学生是正在成长成熟的人。‛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确定的办学理念是:‚为教师与学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既关注学生,又关注教师;既关注发展,又关注幸福;既关注当下,又关注长远。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我们确定了‚爱国情怀、文明素养、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个性特长、健康体魄‛的培养目标,‚文明勤奋,博学创新‛的校训,‚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办学目标,‚人字从这里写起‛的校铭,‚和谐、进取、求实、超越‛的校风,‚敬业、严谨、奉献、创新‛的教风,‚踏实、勤学、致用、争先‛的学风,《前进,象中》的校歌。
为了保证这些理念的落实,2000年以来,制定了两个五年规划,提出了创建陕西省重点高中和示范高中的目标。逐年制定工作要点,完善各项措施,不断推动学校良性发展。十余年来,推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多项措施,办学质量明显提高。先后荣获‚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陕西省重点高中‛、‚陕西省文明校园‛、‚国防生生源基地‛、‚陕西省‘二五’、‘三五’普法先进集体‛、‚陕西省依法治理示范学校‛、‚陕西省科研兴校明星学校‛、‚陕西省学习研究先进单位‛、‚陕西省《高中艺术》课程实验学校‛、‚陕西省‘研
究性学习’课程实验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十五课题研究先进集体‛、‚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优秀组织奖‛、‚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陕西赛区优胜学校‛、‚陕西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陕西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性学习、预防青少年犯罪、思想政治工作、普法教育等经验在省市有关会议交流。《陕西日报》、《陕西教育》、陕西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三、构建特色,丰富内涵
近年来,我校在德育、校园文化、课程改革等方面形成了办学特色,丰富了学校内涵,提升了学校品位。
2000年以来,确立了‚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用优秀文化陶冶人,用先进榜样感召人,用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人,用严明的制度约束人‛的德育工作指导思想,全力构建包括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途径、德育评价、德育研究在内的德育体系。形成了‚八大教育打基础、多方参与齐联手、丰富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模式。
‚八大教育打基础‛,就是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理想前途教育、法制纪律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现代文明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绿色环保教育,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这些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辅助形式是学校大会、班会及校内外活动。2000年,我们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聘请专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辅导。近几年,做到了心理辅导专业化、心理课程规范化、心理咨询制
度化,心理档案普及化、心理干预经常化,有效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
‚多方参与齐动手‛就是动员更多的力量参与德育工作,构建立体德育模式。要求班子成员做到‚四带头‛,即政治上带头、学习上带头、工作上带头、做人上带头;‚三深入‛,即深入课堂、深入班级、深入师生。要求科任教师用崇高精神育人,用渊博知识导学,用先进方法启智,用规范要求正人。要求班主任用人格塑品格,用真心换爱心,用制度树新风,用活动促行动。要求后勤人员,用形象影响人,用服务满足人,用专长感动人,用管理规范人。全校实行德育首遇制和全程管理制。组建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建立了畅通的家校沟通渠道。建立了烈士陵园、司马迁祠、韩城电厂等十多个校外教育基地,形成了警校共建、军校共建机制,聘请十多位韩城知名人士为兼职教师,积极参与韩城当地的社会活动,社会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丰富活动为载体‛就是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亮丽的教育风景线。升旗仪式及国旗下讲话,一次次震撼师生心灵。法制教育周,组织法律知识测试,举办现身说法报告会,开展模拟法庭演示等,帮助学生树立法制意识。科技文化艺术月,一年一次,每次为期一个月,举办科技图片展,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大赛,征文、演讲、海报、自办报、书画大赛,大合唱、文艺晚会等活动,学生人人参与,从中受到教育。军训是每届学生入学的必修课,历时一周,让学生体验军营生活,经历意志和身体的锻炼。成人仪式,每年举行一次,为18岁成人学生赠送《法律知识读本》和自编的《青春风采》纪念册,进行为期一周的法律知识学习、爱心责任体验等主题活动,举办庄重热烈的成人典礼,增强学生的成人感。预备党校,每年吸纳三百多名优秀学生参加党课学习,为党组织输送合格接班人。重大政治活动围绕国内外大事进行,既有广泛的宣传活动,又有学生的主题活动。2008年的抗震救灾、迎奥运等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全校捐款20余万元,表现出了高涨的爱国热情。重大节日纪念活动,主题新颖,形式多样,教育学生牢记历史,爱我中华。班级创新性活动由班主任和全班学生自行组织,主题鲜明,班级色彩浓厚。
2008年,适应新形势要求,致力德育创新,启动了‚学生道德实践活动‛,具体包括四大行动,即社会实践行动、志愿者服务行动、博客互动行动、阳光体艺健身行动。社会实践周、寒暑假,学生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各类实践活动。2009年组建研究性学习小组120余个,学生围绕课题研究在校内外开展多形式的实践活动。组建学生社团50余个,有专门的老师予以指导,有固定的实践内容。组建志愿者服务协会30余个,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街道、敬老院等公共场所和校园各处开展多形式的服务活动。‚梦念‛社团三十多位成员长期在敬老院和社区服务,多家单位送来贺信,高度赞扬学生的奉献精神。《龙门特刊》报道了其先进事迹。一
千余名学生在校内博客网注册,累计撰写博客1500余篇,博客网成为师生新的精神家园。以校园交谊舞、太极拳为主的群众性健身活动蔚然成风,球队、舞蹈队、管弦乐队等坚持训练。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道德实践活动显示出强劲活力。
有力的德育工作保证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每年涌现出三百多名优秀学生,文明学生达到99%。升入大学学生表现出‚三多‛,入党的多、担任学生干部的多、考研的多,不少高校来函对我校的生源给与较高评价。
2000年以来,提出了硬件与软件兼顾,传统与现代融合,建设文化生态校园的整体思路。建成了综合楼等十栋楼房,建成了占地51亩的标准400米跑道塑胶操场,建起了植物园等十余处自然生态园,实现了校园的园林化。建成了图书馆、网络中心、实验室、综合实践中心、社团活动中心等教育教学场所,更新了设施,基本实现了校园的现代化。提出‚热爱祖国、勤奋上进、团结和谐、文明高雅、遵纪守法、诚信淳朴、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校园核心价值观,用主流精神引领师生。依托韩城和学校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建起了厚甫亭、跻同亭、党俊鸿塑像、紫云园、名人园、校庆纪念碑、碑林等文化景观。建起了韩城历史文化展室、校史展室、书画展室、党团员活动室、青春风采广播站、校园网、校园数字电视等文化阵地。尤其是设计制作的融司马迁名言警句与韩城人文景观图片于一体的大型标语牌八十余块,成为学校亮丽的风景线。基本实现了校园的人文化。历届校友、各界人士对我校的校园文化赞不绝口。2008年,参加陕西省高中建设现场会的省厅领导、县市教育局局长、校长100多人参观我校的文化建设后深受感动。会后,西安灞桥区、延安市、富平县教育局领导及校长来我校参观学习。
2007年以来,构建以课程结构、课堂教学、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校本研训为主要内容的新课程体系。
在优化课程结构上,我们基本的认识是:‚一门课程就是一扇窗子,打开的窗子越多越有利于学生思维结构的改变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对课程一视同仁,摒弃主科、副科之分,开齐上好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尤其重视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课的开设,落实八大领域学习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百余节学科精品课,和《传统文化》、《幻灯片制作》、《学科竞赛辅导》、《英语口语训练》等校本精品课程。另一个认识是:‚课程是一张菜单,既要有大家吃饱吃好的主餐,又要有适合每个人口味的单餐。‛组织人力编写了《春华秋实》、《校园文化解读》、《司马迁》、《韩城秧歌》、《可爱的韩城》、《郭孝义》、《廉洁文化》、《韩城乡土教材》、《史记成语选录》等九种校本教材,教师开发微型校本课程170余门,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再一个认识是:‚课程不是老师的专利,学生同样是课程的主人。‛研究性学习从2002年启动以来,每年组建研究小组一百余个,学生自定专题、自主研究。《还象山一片绿》、《公路在呼唤》、《纸火箭设计研究》、《樱花研究》、《机
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改造》等研究成果有一定的创造价值。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人翁地位得到充分发挥。目前,我们将所有活动纳入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其中展示才华,享受课程学习的乐趣。
在课堂教学改革上,提出了:‚让学生得到尊重,让学生自主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指导思想,课堂以自主、探究、合作等形式为主,形成了多元化的课堂结构。为了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课堂的‚五到位‛要求:‚三维目标达成到位、课程资源开发到位、学生自主探究到位、关注全体学生到位、全方位评价到位。‛既保证了改革的活力,又保证了教学质量。
在课程资源开发上,有效整合网络信息资源,广泛利用学生经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选择的借鉴外校资源,课堂的信息量、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在教学手段改革上,广泛使用多媒体手段,教师自制课件300余节,多媒体课占到40%左右。实验教学开课率100%。基本实现了教学手段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在课程评价上,建立起了师生自评、互评机制,师生成为评价的主角。建立了师生成长记录袋,形成了模块测试、学分认定、综合素质评价系列制度,学生评价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特点。建立了完备的纸质和电子档案,评价步入规范化轨道。
在课程管理上,一是建立完整的课程管理制度,主要包
括《新课程管理委员会及职责》、《课程发展规划》、《课程计划》、《新课程准备方案》、《新课程实施方案》、《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开设实施方案》、《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分科课程实施工作及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新课程教师培训实施方案》、《新课程教师评价方案》、《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综合实践课实施方案》、《校本教研制度》、《教科研实施意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学生综合实践手册》、《学生选课指导手册》等十九种制度。二是有效解决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近两年,高一、二年级按八大学习领域开出13或14个科目,每个科目按模块组织教学。综合实践课按学校制定的实施意见,全部启动,实施效果良好。学校开发的九种校本教材和教师开发的微型校本课程,作为选修内容,有计划地开设。集全校之力,解决了教材衔接、教材优化重组、学生选课、学生练习巩固、新课改与高考接轨等诸多实际问题。
在‚校本研训‛上,近三年来,承担国家、省、地级研究课题六个,一个结题,其他正在研究。教师自定研究课题100余个,绝大部分已取得成果。教师发表或获奖论文三百余篇。
2000年至今,5454名学生考入二本以上院校,杨光、孙振岳、冯伟伟、段坤优、张婧、赵燕妮、杨婧等同学考入北大清华。连续三年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良好。新课改以来,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一大批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有效培
养,显示出新课程改革的强劲活力。
四、以人为本,规范管理
面对形势的不断变化,改革和强化学校管理是我们致力探索的课题。近几年,主要的做法:一是构建‚以人为本,科学民主‛的管理模式,积极推行‚四制‛,即教师聘任制、年级负责制、目标责任制、评价激励制。教师聘任制旨在增强教师的进取意识和危机意识,盘活人力资源。在聘任中制定严格的方案,按需设岗,以岗聘任,人性化处理聘任中的问题。年级负责制,是在校长负责制的框架下、面对学校规模扩大,管理跨度加大的实际提出来的。原有的三处一室负责纵向上的管理、组织和协调,年级办负责年级教育教学的落实。目标责任制,是将学校的整体目标分解到部门和个人,制定严格的岗位职责,形成了心向一致、职责分明的良好局面。评价激励制,是运用科学民主的考评办法,对教职工工作绩效做出评判。在此基础上,制定奖励方案,对全体教职工进行相对合理的奖励。二是依法治校、制度治校。学校所有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招生、收费、课程开设、教育教学、安全卫生、后勤管理等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政策。校内制定各种管理制度50余种,保证了办学行为和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三是积极推进民主化建设。建立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重大事宜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交由教代会表决产生。建立了校长接待日、校长信箱、校务公示等制度,形成了沟通顺畅、公开透明的局面。四是积极尝试网络
环境下的管理改革。利用校园网建立起了校园信息公示系统、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学生成绩查询系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校园安全监控系统等。五是积极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投资上千万元,为教师解决了住房、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有效调动了教职工积极性。
五、建设队伍,强根固基
我校有校长、书记各1人,副校长5人,副书记1人,工会主席1人,主任、副主任9人。其中,国家模范教师2人,陕西省优秀教师2人,省特级教师2人,国家、省骨干教师7人,高级职务11人,党员16人。全部为大学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或课程班毕业7人。平均年龄44岁。分布在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心理等八门学科,12人兼课。领导班子成员总的特点是品德高尚、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强、敬业乐教,群众威望高,年终测评优秀率达90%以上。
教职工258人,专任教师204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研究生学历35人(含课程班结业和在读),占17%。专任教师中、高级职务143人,占70 %。具有高中循环教学经历的教师占到80%。国家模范教师2人,省优秀教师4人,省特级教师2人,省骨干教师16人,获省地奖励教师30人,省地教学能手36人,陕师大兼职教授讲师6人。在韩城市有影响的骨干教师100余人,占到50%。150人具有校本课程开发能力。90%以上的教师学生测评为优秀或良好。实验
员5人,全部为大学学历。图书馆、校医室7人,均为大专学历或中高级职务。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一是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二是制定优惠政策,从资金、时间等方面为教师进修研究生和网上继续教育培训提供方便。近几年,接受研究生和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达到一百余人。三是近五年来,帮助所有专任教师掌握了计算机技术,80%的专任教师能自制课件,能自动化办公。四是常年举办新老教师结对子、基本功考核、青年教师以考代培等培训活动,坚持组织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汇报课、赛讲课、研讨课等岗位练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教师实际能力。五是外派教师学习达三百余人次,将一名教师选派英国学习,聘请全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陕师大著名教授罗增儒等二十多人来校为教师讲座,形成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机制。六是通过自建成长记录袋、自我反思评价、自主进修等办法促进教师自我提高和完善。七是校内评选名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实行专门的岗位津贴,形成了百人骨干群体。
六、建设校园,改善条件
我校为独立高中,在校学生3452人,59个教学班,班平均人数控制在60人以内。面积213亩,生均41平方米。楼房18栋,建筑面积63986平方米,生均19平方米。其中,综合楼,集图书阅览、实验电教、行政办公于一体,建筑面积10700平方米,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教学楼5栋,面积
10019平方米,全部为标准教室,其中多媒体教室45个。学生公寓5栋,建筑面积19183平方米,生均4平方米。实验室,各类探究活动室32个,实验室设备达到部颁一类标准。2008年,建起了综合实践中心和社团活动中心,内设18个探究活动室。图书馆、阅览室面积916平方米,生均1.3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56008册,电子图书1120册,年订报刊359种,阅览室610座。有校园网络系统、数字电视系统、校园监控系统等现代化设施。有草坪、花园七个,硬化绿化6万余平方米,绿地生均9.1平方米。操场和小型运动场三个,面积50960平方米,生均14.7平方米。校园布局中为教学区,西为生活区,东为运动区。
自2000年至今,我们不等不靠,自筹资金6000余万元,扩大校园面积80余亩,吸引社会资金2000余万元,走出了一条社会化的校园改造路子,完成了艰巨的校园改造和设施更新任务。
七、对口帮扶,辐射带动
近五年来,我们将苏山分校、司马迁专修学院高中部、作为重点帮扶对象,通过指导、交流、代培教师、资源共享、师生联谊、资金投入等多种形式更新了帮扶学校的观念,加强了帮扶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升了帮扶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在韩城的大校作用,将先进的理念和宝贵的办学经验传授给韩城各级各类学校,推动了韩城教育的整体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对照示范高中标准,还有一些差距,今后我们将根据专家组意见,下大功夫整改,真正把象山中学建成普通高中的示范校,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优秀人才上付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