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对改革开放的质疑”专题

时间:2019-05-14 00:07: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看待“对改革开放的质疑”专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看待“对改革开放的质疑”专题》。

第一篇:如何看待“对改革开放的质疑”专题

如何看待“对改革开放的质疑”?

近年来质疑、否定改革的声音从未间断。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往往成为对改革开放的无理指责、刻意歪曲甚至恶意诋毁的理由,常常引起人们对改革开放的种种疑虑,动摇人们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心,干扰改革开放的正常进程。对于这些错误认识,我们必须认真辨析,积极予以回应,以凝聚改革共识,不断巩固和扩大全面深化改革的群众基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一、几种质疑改革开放的论调

概括地说,否定或诋毁改革开放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过头论”与“不足论”。所谓“过头论”,主要是针对近年来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诸如“三农”问题突出,失业的压力增加,贫富差距悬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反腐败形势严峻等,一些人把这些矛盾和问题归咎于改革开放,认为“改革开放过头了”、改革开放偏离了社会主义轨道。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后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实际上已经越来越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抛弃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原则。与“过头论”的观点相反,所谓“不足论”则认为改革还远未到位。有人说,社会主义就是效率加公平,因此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是没有必要的,只要国家站在不偏不倚的立场上调节劳资关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就可以了。个别学者甚至提出,必须“从公有制的框框中解放出来”,声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需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应该“用价值目标(共同富裕)界定社会主义,以取代用经济制度(公有制)界定社会主义”。也就是说,改革只有突破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才算到位。否则,改革就不彻底。

2.国家资本主义论。在西方媒体的话语中,“国家资本主义”总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联系在一起,有人还直接把中国作为定语,称为“中国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如国际投资资本“大鳄”索罗斯认为,中国奉行的“国家资本主义”是相对于“国际资本主义”的一种替代性的经济组织模式,它有三个特征:其一,政策制定常常出于政治考量,而非单纯的商业动机;其二,在和资源丰富的国家打交道时目光聚焦于资源本身,而非那些国家的政权性质和老百姓的利益;其三,注重双边渠道,而非积极参与国际多边体系。索罗斯及其同行们渴望中国放弃一切经济主权,以便他们在中国巧取豪夺更多利益,如果中国坚持自己的主权原则,维护自身经济安全,抵制国际垄断资本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则会被他们直接扣上“国家资本主义”的帽子。

3.新官僚资本主义论。一些人认为,中国现在搞的不是社会主义,而是“新资本主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导致了两极分化,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产生了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在他们看来,“改革的过程已经基本被一些利益集团所左右和扭曲”,中国现在搞的是“新官僚资本

主义”或者说是“资本社会主义”。这是一种不负责任地乱贴标签,但其影响却使一些望文生义者以偏概全,在不知不觉中糊里糊涂地丧失了对改革开放的信心。

4.政治体制改革滞后论。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带来政治上的根本变革,甚至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滞后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

总起来看,对改革开放的种种指责、否定或质疑、困惑,要么是因为不了解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而产生的误解,要么是带着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而妄加揣测的偏见和曲解。

二、几个应进一步明确和强调的问题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绝非历史的“偶然”,而是中国人民“穷则思变”的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主动变革。30多年来中国发展的成就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成功之路。中国人民靠自己的智慧、苦干而开创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开辟了美好前景。当前,必须克服对改革开放的种种指责、曲解甚至诋毁,消解种种疑虑和困惑,不断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

1.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第一,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经济的繁荣局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由弱变强,成功实现由低收入经济体向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历史性跨越。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跃升到2014年的636463亿元。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十位,2008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已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

第二,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实现了从基本消灭贫困到解决温饱,再到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的历史性跨越。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都比1978年增长十几倍,城乡居民拥有的财富明显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10年的2688万人,平均每年脱贫544万人。

第三,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的国际地位。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从沿海到沿江、沿边和内陆,从制造业到农业和服务业,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大幅提升。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金融时报》为此刊发评论:“过去30年,每隔约4年,中国贸易额就

会翻番”。2014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196亿美元,连续多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则达到1160亿美元。

36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宝贵经验。正如总书记强调的,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2.改革决不是搞私有化。有些人所谓的“改革开放不足”,实际上是认为私有化不足,认为只有私有化才能搞市场经济,只有私有化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有的人以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为名,主张削弱甚至像苏联解体时那样分掉国有企业;有的人以要素市场形成为名提出要搞土地私有化,等等。这些观点的影响和后果都很危险。私有化过去不是改革的方向,现在和将来也不会是改革的方向。这是因为:

第一,私有化并不一定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目前,世界上实行私有化的国家经济体有近200个,其中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只占极小部分。《经济学人》认为,今天西方多数国家的经济都成了寅吃卯粮的债务依赖型经济,即通过借新债还旧债的方法,解决经济和财政问题。法国和意大利已经30多年没有实现收支平衡了,冰岛政府因治理无方使“国家破产”,近年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已将私有化经济的不可持续性暴露无遗。2008年以来,西方国家经济普遍陷入严重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据报道,2012年美国1%最富有人群的收入,占全民年收入的19%,创下1928年以来最高纪录,绝大多数中产阶级生活改善缓慢,相当多的人甚至生活贫困化。

第二,私有化不是发展中国家包治百病的“良方妙药”。前些年,西方一些人在俄罗斯搞“500天计划”,以“休克疗法”搞私有化运动,瓦解了俄罗斯原有的经济制度,从根本上打乱了整个社会的变革秩序。乌克兰推行私有化改革的十年,国民经济倒退了60%。阿根廷在西方支持下进行的“私有化”改革,也使国民经济严重衰退,国家负债1300多亿美元,社会分化,人民贫困,贫困率由私有化之前的7.7%猛增至30%,失业率超过了20%。可以说,许多国家的“私有化”带来的是“贫困化”,是民不聊生,是民族的冲突和国家的动荡。

历史的教训值得深思。在中国改革的进程中,离开了公有制为主体搞私有化,必然会产生两极分化,造成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马太效应”。削弱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主导作用,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放弃国有企业的影响力,甚至分掉国有企业,必然会为国际垄断资本所控制,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独立就难以保障。因此,经济改革要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

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土地私有化绝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我国人多地少,经营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人均耕地仅0.1公顷,农户户均土地经营规模约0.6公顷。如果实行土地私有化,其结果非但不能加快实现农

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反而可能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大批涌进城市却难以就业,可能会出现城市贫民窟化。事实证明,私有化不符合我国现实发展规律,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我们决不能搞土地私有化,而要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和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3.改革决不是搞国家资本主义。否定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成是“国家资本主义”或“新官僚资本主义”,是完全错误的。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西方媒体热炒“国家资本主义”话语,更多的目的是给我们贴上意识形态的标签。2012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克林顿在多个场合发表演讲使用这个概念,作为其批评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理由,她认为,国家资本主义的兴起构成经济和战略挑战,以主权财富基金和大型国有企业为特征的国家资本主义会造成世界范围内以企业为基本单位的经济竞争不平等;大型国有企业的管理缺乏透明度和问责制,可能成为一些国家滥用经济优势、干扰邻国发展的工具。

用“国家资本主义”或资本社会主义称呼中国,否认中国社会主义的性质是荒谬的。第一,将世界划分为自由市场和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简单化的思维。世界是多彩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模式也只是资本主义世界中的一种模式,其他还有英国模式、莱茵模式、瑞典(福利国家)模式、东亚模式等等。把世界分为“市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两个阵营过于简单化,事实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政府干预经济的形式,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当今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都能够根据本国的国情创造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和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另一种现代化发展道路(或模式)。世界是多向度发展的,不能总是用美国或西方的标准来裁判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

第二,经济行为的合法性并不取决于国家或企业的性质,而取决于经济竞争是否平等,是否遵守竞争规则。西方经济学的主流一直有意贬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如果认真回顾主要发达国家崛起的历史,就不难发现国家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总结20世纪以来的发展经验,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有利于在提高发展中国家经济福利的同时实现社会目标。

“国家资本主义”论者总是攻击中国国有企业的效率和腐败问题。腐败问题是全球性的普遍问题,并不为某些国家所独有。国有企业并不必然就是低效率和容易滋生腐败,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历史上都存在大量的国有企业。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国有企业效率和问责程

度比私有企业差,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社会责任表现突出。而美国一些企业明显缺乏透明度和社会责任,尤其是经营者对于所有者缺乏责任。这些企业肆无忌惮地进行所谓金融创新,其实是不负责任地玩转移风险的投机游戏,而危机来临时又能因“过大而不能倒闭”,得到政府的巨额救助,侵吞纳税人的利益。“占领华尔街”运动就是对美式资本主义的反抗。

自由资本主义只是经济行为天然合法的一个神话,企业绩效的高低、社会责任的大小并不取决于是国企还是私企。中国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国有企业的效益和效率都有所提高。当然,提高企业绩效的根本途径是竞争而并非一些人所鼓噪的“私有化”。中国自加入WTO以后,一直遵循既有国际规则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参与世界经济竞争,获得较多的发展机遇和合理的发展空间。无论是运行主权财富基金还是开展国际投资,都是依照国际经济规则和国际惯例,在改革开放中,甚至给外资以超国民待遇。中国企业一直按照国际规则在国内外市场展开竞争,并创造了经济总量快速跃升的“中国奇迹”。2014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6128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全年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028.9亿美元。截至2014年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已达6463亿美元。我国已从商品输出阶段进入投资输出和服务贸易输出阶段。这令西方一些人惊讶和恐惧,所以,他们总是用“国家资本主义”的标签来打压中国。可以预见,今后围绕国际贸易规则话语权的斗争将更加激烈。

4.改革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决不能相互否定。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路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跨出第一步,才有第二步。有些人喜欢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割裂甚至对立起来。或者是对改革开放前的时期全面否定,以衬托、解释改革开放后的成功;或者是批评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腐败蔓延等问题,用改革开放前的时期来否定后一时期,认为改革开放前30年实行的是典型的社会主义,更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设想和人民群众的愿望,等等。所有把两个历史时期完全对立起来、互相否定的观点,都是片面的、错误的。

西方左翼学者普遍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所取得的非凡成就是和改革开放前所打下的社会经济基础和人民所受到的教育分不开的。例如,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莫里斯·迈斯纳认为:“改革前30年的基础建设是后30年发展的起点。”那种认为毛泽东为了意识形态而牺牲现代化建设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在毛泽东时代,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0%增加到72%,中国已从一个基本的农业国转变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国。”(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37页)

历史已经证明,如果没有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就很难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很难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包括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实

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继承和发展,也包括对探索中正确的经验总结和独创性理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如,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要正确区分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和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走一条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社会主义可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反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官僚化、特殊化等思想观点。尽管上述思想观点和方针政策有的并没有得到贯彻落实,有的没有坚持下去,但党在这一时期的经验总结和认识成果,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00页)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不能相互否定,它们是坚持、改革、发展的关系,是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它们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同时又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一方面,二者在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基本制度、根本任务、奋斗目标基础上相互联系,两个历史时期之间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另一方面,二者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着很大差别,也包括进行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内外条件、实践基础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其中,有的差别是具有转折意义的,比如,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前后两个时期的联系则是本质的、内在的,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只有正确认识这种联系与区别,才能看到,无论用哪一个历史时期否定另一个历史时期,都是对党的历史的否定,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5.改革决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中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以经济改革为先导,有效推进价格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贸易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以新的制度安排替代或置换旧的制度结构,经济改革任务也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整个过程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政治改革选择了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道路,渐进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因此,说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滞后的观点是错误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众所周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之时,政治上就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后来又废除了领导干部实际上的终身制,实行任期制。可以说,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一直在稳步推进。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一个经济发展过程,改革总体上不存在哪些方面改了,哪些方面没有改,改革在某些方面滞后的问题,在某些方面、某个时期、某个领域,改革快一点、慢一点是有的。我们党所领导的改革历来是全面改革,改革的目的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我们要靠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不能把这说成是不改革。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社会上很多意见和建议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但也有些意见和建议偏于极端。一些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也在那里摇旗呐喊、制造舆论、混淆视听,把改革定义为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否则就是不改革。他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对此,我们要洞若观火,保持政治坚定性,明确政治定位。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研究》[13AKS004]、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研究》[13WTB013]、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江苏文化软实力提升对策研究》[2012ZDAXM004]的阶段性成果。)

第二篇:对于如何看待中国改革开放30年

中国的改革开放的问题

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0901 李倩0906090143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近30个年头。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众所周知,近30年的中国改革开放,是在中国实行了30年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展开的,改革开放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又要对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一系列陈规陋习进行变革,在没有任何可资借鉴样板的环境下进行探索,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构经济和社会秩序,同步加快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改革必将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巨大社会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在所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1、政府与政治体制问题。

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最大的失误是公权力失控,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约束政府和官员,以至于逐渐形成了庞大的特权利益集团,严重地阻碍了公民社会、法治国家的建立。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应付经济搞活、人员流动、言论放开的局面,保证社会的稳定,同时,为了以政府之手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最高当局自然选择了建立大政府、强政府的模式。然而,政府的超级规模化并没有起到强化社会控制的效果,恰恰相反,由于存在严重的政府失败和官员的败德行为,导致中国的“软政权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法不依,执法犯法”;各级政府的权威性、公正性受到了空前的质疑;地方政府信用不断降低,社会不满情绪不断增长。

并且市场经济要求的是小政府、有限政府、适度政府,要求政府不错位、不缺位、不越位,要求公权力退出微观经济、退出市场,履行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建立社会保障、保卫产权等职能,否则会导致“政府失败”——政府的寻租活动,官员的腐败;政府部门的自我扩张,官员不断地扩大支配资金的规模;政府机构工作的低效率,政府职责的推卸。

2、社会与公民权利问题。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大陆通过户籍制度、单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票证制度(粮票等)把人民牢牢地束缚在居住地,几乎不存在自发的人口流动。改革开放之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单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票证制度逐渐松动或瓦解,但是户籍制度依然故我,几乎没有进行过全局性的实质性的改革。由此,如今的户籍制度造成了城市人的特权、农村人的社会底层化。

户籍制度与市场经济完全相悖离、相冲突,成为“三农”问题的祸根。户籍的制度安排,使得城市可以无限度地榨取农村的财富、富裕地区可以无限度地掠夺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而无须负责外地人的社会负担,严重阻碍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3.中国的教育与学术如今也处处渗透了官本位特权和经济利益。教育行政化、学校衙门化、学术垃圾化、教师商业化正污染着中国学子的心灵。

北大物理系55年来培养了22位院士,其中不带官职的只有4位。51级入学的4位院士中3位是部长。而且,中国的医疗及社会保障制度也是按照户籍和特权等级排序的。公务员享受财政拨款的公费医疗,部分职工是个人帐户加社会统筹,另外一些职工和居民购买商业保险,农民参加合作医疗。

由于长期以来中国没有树立社会正义、公平思想,没有“正义压倒一切”的理念,相反,奉行“稳定压倒一切” 的错误指导思想,一些官员以社会稳定为借口,剥夺当地人民的话语权、谈判权、参与权、管理权、组织权、投票权、抗议权,导致弱势群体不断扩大,社会道德沉沦,群体性事件频发,最终难以维护社会稳定。

4,经济问题。中国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特权与垄断。

目前,中国的垄断国有企业资产利润率仅相当于发达国家大企业资产利润率的1/10~1/100.垄断国有企业的高成本、低效益极大地损害了国民的福利。

据《南风窗》2006.1.1报道:国电公司等以不提供输电通道等为要挟,对地方水电上划、代管,地方电力资产被低价甚至零价格收购,乡村小水电被无偿移交,不准地方发电自用,只准发电后低价上网高价买回,上网下网的价格差有时能达10倍以上,地方一年损失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元,电力垄断已经严重地侵犯了老少边穷地区的合法利益,地方上再也没有了发展小水电的积极性了。中国国电、南方电网在特权垄断、电费普遍上涨的情况下,每年只有200多亿的微薄利润,资产回报率仅有1%,而发达国家乃至巴西的电力企业资产回报率也在9~11%.据南方都市报2004.6.27报道:国家电力公司一次内部干部会议,3天的会议花了304万元,平均每人每天8000多元。一个已经倒闭的电厂抄表工年收入10万元,而他做的工作仅为每天抄4次电表。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裁刘金宝,在担任上海分行行长时,一年的交际费就达1个亿,其车队由10辆奔驰车组成,经他批出的贷款坏账高达960多亿元。这些都说明国有、官本位体制的丑陋本性。

特权市场经济酿成了腐败市场经济、不公平市场经济、不道德市场经济的后果,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过度垄断造成了社会矛盾与冲突的激化。特权垄断利益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祸害。越多的特权垄断的国有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就越没有希望。

5,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是中华民族的生存底座,不可恢复的生态环境破坏等于是断了子孙后代的活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奉行唯经济主义的指导思想,不惜破坏人民的生存基础和生态环境,以谋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提高。2007年中国环境绿皮书指出:中国的生态环境“局部治理,总体恶化”。特别是大江南北,非旱即涝;长城内外,沙暴连连。现有森林系统之所以未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和服务功能,正是因为质量最高的原始林被大量采伐并转化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而天然次生林又屡遭破坏,大面积人工化和单一化,加之森林总体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因此无法有效地遏制住全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自然灾害愈演愈烈的势头。中国正在为环境污染付出沉重的代价。

回顾30年来的历程,在总结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探讨改革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能够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进一步指导实践,而不是为了抱怨中国共产党发展不平衡,改革不彻底,因为这些与我们中国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封建文化根基深厚、现代科学技术底子薄的特殊的国情历史分不开。我们不应该把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简单地都归咎于改革开放本身。同时也不能回避问题,要正确面对这些问题,重拾共产党人的优秀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达成对改革的共识,重聚改革的人气,真正把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为实现小康目标而奋斗的党的工作大局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三十年经济体制改革》admin

第三篇:如何看待改革开放面临的问题

如何看待改革开放面临的问题

现在,中国改革开放所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政治经济学问题,都需要用现代政治经济学来加以回答。

其一是社会保障制度问题。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就提出要建立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特征的职工养老保障体系,十几年过去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建立?原因只能有一个:某些城市在旧体制中有既得利益的机构和个人的阻挠和反对。

其二是我们的住房制度改革,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当时有两种方案各自代表着占有大量住房者和不占有大量住房者的利益。结果,全国只有一个最穷的省即贵州省,用了后一种方案,其他各省都用了前一种方案。所以,我们搞了十几年的住房改革,实际效果很不好。

其三是农地制度改革问题。我国历来有把土地产权制度的田底权(所有权)和田面权(使用权)分开的做法。包括我在内的一些经济学家一直认为,应当将土地使用权永久性地交还给农民。但是,也必须强调指出,我们在讲论土地所有权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强调从政治、法律上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受侵犯。如果不解决这些相关的政治问题,不提出相应的措施,好的经济想法也会得到不好的结果,有些人肯定就会把这笔账算到经济学的头上。

其四是现在热烈讨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从第九个五年计划开始,党中央和政府就要求转变增长方式,到了“十一五”,再次强调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但是,这项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以至于在当前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转变增长方式,将主要依靠以投资和出口驱动经济的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驱动经济的增长方式,仍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就要改变这种政府和政府官员握有过大资源配置权力的体制;而改变这种体制又会损害在这种体制中享有既得利益的人们。

此外在中国提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还必须警惕假马克思主义鱼目混珠。

总之,整个改革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互动的过程。自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框架建立起来以后,两种前途就严峻地摆在全体中国人的面前:一种是政治文明下法治市场经济的道路。另一种是权贵资本主义的道路。如果我们不能通过政治和经济改革扼制后者的势头,来自另一极端的势力就有可能利用大众对权贵腐败的不满,推销极“左”路线,把中国引向另一条歧途.论述我国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特点是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利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2)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经济结构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初期任务的完成,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这种经济体制的弊端就逐渐显露出来。

(3)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

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的作用;分配中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现象;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由于存在这些弊端,所以在原有体制下,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和职工都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4)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的经济体制,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一方面,它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原则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三是在宏观调控上,在资源配置上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属性是完全不同的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

2、二者都是市场经济,因而其属性有相同之处,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具体表现为:其一,经济活动市场化;其二,企业经营自主化;其三,政府调节间接化;其四,经济运行法制化。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存在区别,主要表现在:其一,在所有制结构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其二,在分配关系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奉行按资分配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其三,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各种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鉴于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大力发展全国的统一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作用,并依据客观规律的要求,运用好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由于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些工人群众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化。但这并没有改变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而且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发挥工人阶级的整体优势。

农民是我国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工农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广大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随着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农民必将在建设事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是先进科技的创造者、承担者和传播者。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突出了我国知识分子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先进作用和先进地位。

实践证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始终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力量。

2、新出现的社会阶层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它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推动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对不能照搬西方政治体制模式。

在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巩固人民的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虽然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但两者在内容、地位、作用等方面存在着很大不同。为了便于同学们的理解与掌握,下面就两者之间的区别简单加以介绍。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起来的,是同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相适应的。它是我国人民管理自己国家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基本政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它是指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和区域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实行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负责制,分别主持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又一基本政治制度。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其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于巩固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共同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呢?

一、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推进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人民经过反复比较作出的最后选择。在中国,如果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国家就会分崩 离析,就不可能实现发展和进步,历史已经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而没有任何其他政治组织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重任,成为 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和坚强领导核心。政治体制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避免因政治体制改革而引发 政治震荡和社会混乱。可以说,在党的领导下有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既是历史的选择、现实的需要,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

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进人民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主义与其 他社会形态的本质区别之一。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充分实现,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要进一步健全 民主制度、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同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也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过程 中,必须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此,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 来。

三、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和国家性质不同,各国的政治体制并不完全一样。中国 政治体制的发展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西方政治体制运行的一些具体做法和西方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些具体经验可以借鉴和参考,但决不能照搬照抄。脱离中国国情,盲目引进西方模式和西方经验,只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引入歧途。因此,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经验。

四、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政治体制改革是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必须从其基础性条件培育着手,在基础性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如果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反而容易引 发政治危机,妨碍民主政治的发展。比如,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在经济高度发展之前,难有民主政治的充分发展;公民文化是一种以民主为核 心理念的政治文化,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公民文化为底蕴,而公民文化的培育需要一个过程。事实上,民主都是渐进性的,西方发达国家真正的民 主化进程也是在经济发展之后才开始的。因此,中国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应遵循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在现有政治制度基础上实行增量 改革,审慎行事。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当代中国发展所需。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才有利于 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是为广大劳动人民所享有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形态的民主,它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它和资本主义民主的最大不同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翻身做了主人,获得了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的民主。它公开承认自身的阶级性,认为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意味着对于被统治者的专政,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相辅相成。

民主建设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它的发展程度同一定的经济文化状况相关联。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仍不够完备,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丰富和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社会主义自由解决了资本主义自由无法解决的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实际行使自由权利的问题。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政权在人民手中,这是最大的政治自由;公有制为主体,从经济基础上铲除了金钱对自由的束缚。与此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使人们在思想上获得了空前自由。

人权作为权利的一般表现形式,是社会的产物。人权的基础是生命的生存和发展。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组织扶贫开发,解决了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它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对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高度重视。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由于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比较落后,我们现在建设的社会主义还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民主自由人权的经济文化条件很不充分,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公民权利的实现和发展,都要通过国家政权,依赖国家政权。只有人民掌握政权,巩固和发展政权,人民才会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民主、自由和权利。

总之,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本质上优于和高于资本主义,在实现民主、自由和人权方面不受资本和金钱的束缚。但如同社会主义本质的充分实现需要一个过程一样,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充分实现也需要有一个历史过程,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逐步创造条件,同时需要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具体实现形式,以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当家作主。

第四篇:用唯物史观看待中国的改革开放

用唯物史观看待中国的改革开放

中国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既是量变又是质变。一方面,从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上看,改革是一次量变,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另一方面,从经济体制上看,改革是一次质变,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彻底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是一次经济运行体制上的根本变动,是建国以来的“第二次革命”

十七大报告高度评价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我们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全面提高我国的整体竞争能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又能对经济基础起到能动的反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及时调整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作用,不断地对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环节与方面进行改革,不断加快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强调要通过行政管理改革进一步改革我国上层建筑中那些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以进一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他们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其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能够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错误的社会意识则只能起到阻碍作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作用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在当前形势下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方面,也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集中体现。信用秩序混乱已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严重危害,不仅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破坏了市场的有序性、公正性和竞争性,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作用的正常发挥,造成了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水平滑坡等社会问题。

在加入WTO之后,信用秩序混乱还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际信用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外开放的质量和进程。因此,要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尽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的治本之策。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社会机制,它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我国目前的市场秩序显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很好地规范和完善,必须要靠规范的市场经济规则和相应的制度建设来实现。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矛盾,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生产力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力量。随着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就会推动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发展,并进一步推动社会进步。

我国的改革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改,而是原有计划经济的变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从改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而言,它是我国的“第二次革命”。

第五篇:对质疑能力的界定

对质疑能力的界定 1.关于“疑”

许慎《说文解字》∶“疑,惑也。”这是从字的基本涵义来考察,是“疑惑”、“怀疑”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给出了以下几种义项∶“不能确定是否真实;不能有肯定的意见;不信;因不信而猜度;怀疑;不能确定的;不能解决的。”但其核心义还是“疑惑”或“怀疑”。

2.关于“质疑”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对“质疑”作了如下解释∶原意指“请解答疑难”,今亦指“提出疑难问题”。从词义上看,“质疑”就是提出问题。而问题产生于疑惑,正是由于对现实存在不信任态度的倾向,需要重新进行审视、检查、探索才产生了问题。因此,从质疑的过程而言,质疑不仅包括提出不会、不懂的问题,还包含了因怀疑而去发现、探索、提出新问题的一系列活动。

3.关于“质疑能力”

既然质疑不仅指有疑惑和怀疑,还包括提出疑难问题的行为,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区别对待。如果是希望学生有疑惑的话,那么对应的质疑能力就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疑问,从而提出问题;如果是希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怀疑,那么质疑能力就是指学生对课堂上没有听懂或不明白的地方向教师请教;如果是希望学生提出前所未有的疑问,那么对应的质疑能力就是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在课堂上同教师探讨疑难问题。三者的基础都是学生的质疑,如若没有学生质疑这种学习方式,也就没有教学的质疑环节和教师的质疑策略。

因此,本课题探讨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生质疑能力”是指在阅读文本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依据事实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文本提出疑难问题,或对某一既定结论重新思考,提出自己的新观点的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发问、追问、异议,以及师生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等形式。

下载如何看待“对改革开放的质疑”专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看待“对改革开放的质疑”专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你对营销、管理工作如何看待?(合集)

    问题:你对营销、管理工作如何看待?回答:现在社会竞争非常激烈,营销、管理工作不是光凭热情能干好的,它需要经常做些调查研究,了解社会需求,提出目标、计划,同时,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才能......

    对改革开放的理解

    谈谈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解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的伟大抉择,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选择。从......

    对改革开放的感想

    1978年,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道路,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我们取得了令全......

    对改革开放的理解(范文大全)

    对改革开放的理解 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198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在经过“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党、国家和人民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自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这无疑证明了三十年前我们选择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

    我对中国梦的质疑

    我对中国梦的质疑 看到人民日报慷慨激昂地大赞中国梦,我那叛逆的热血不禁上涌。回顾中国的历朝历代,在封建统治下,中国人的奴性已让人民丢却了对当局政策的质疑,这是多么可悲......

    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姓名:郑学严摘要:本文从物理教学中质疑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质疑能力培养的积极意义;质疑能力缺乏的原因分析;质疑能力培养的方法等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