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选的读书笔记
毛选的读书笔记
毛选的读书笔记
今天,我阅读了毛泽东同志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其中《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这三篇报告,最让我触动。
这三篇报告都是毛泽东主席为了整顿党风运动而创作的,虽然这是写于一九四二年,但是报告中所针对的问题和现象,在现今社会也是经常发生的。因此,我认为我们很有必要认真分析其中的问题。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吧!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报告中,毛泽东同志指出当时共产党员的学习态度中的缺陷: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针对这些缺陷,毛泽东同志做了深刻思考和研究,严肃地进行了指出和批评,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案。这都是为了针对党内在学风中存在的问题。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一样,我们应该实事求是,从客观事实出发。同时,不要忽略历史的重要性,以史为镜,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我相信,通过改正不足,我们伟大的共产党能更好地带领中国前进。
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因此,党的作风建设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我更好地体会到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并获得一些具有操作性的体会。
在现在党内,依然存在着贪污腐败现象,对党风的建设构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我认为,在新时代,我们不但要树立”人民至上,服务至上,敬业奉献,时刻为民”的服务理念,抓五种作风,我们也要严惩贪污腐败,建设廉正清廉的党的作风。
而在《反对党八股》,毛泽东则是针对生搬硬套革命术语的文章而发出的批评,提出了党八股的“八条罪状”。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今有些党员,在书写思想报告等文章的时候,同样存在“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语言无味,像个瘪三”、“不提出问题,不分析问题,不解决问题,不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说来说去还是一个中药铺,没有什么真切的内容。”等这样的问题。
因此,我认为我们有必要认真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想境界,写出像毛泽东同志一样的精炼有力的好文章。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为国家的建设而贡献。
在当今中国,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的强国。虽然党在这方面已经不断完善,当时仍然有极个别害群之马。所以,我们更应该改正党内存在的不良风气,使中国共产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更适合我国的国情发展方向。
毛选的读书笔记
在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到处充斥着浮华与喧嚣。青年男女们所想的无非都是怎么满足自己的欲望。哪个小青年把“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当成口号和准则的,那他私下里保准被人讥讽为脑子有病。
在世风不古的今天,毛泽东思想好像已离我们渐行渐远……
然而,在《毛概》老师悉心教导和言传身教的影响下,我们安下了那颗浮躁的心,重新领略了毛泽东的人格魅力,领导风采,丰功伟绩……这一切的一切无不震撼着我们的心灵,重塑着我们的思想。在老师的指引下我们潜心研读了毛泽东选集的第三卷最后两章《给福斯特同志的电报》《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并让我们写下读后感。
为此我不得不说毛泽东同志的策论虽通俗易懂但又太博大精深,因此为了写这篇文章我还是抓耳挠腮下了一番功夫的。因为这样的文章敷衍是很容易的,但要真的写出一篇对得起政治家的战略性文章的读后感是相当之不易的,因为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高屋建瓴的战略思维写什么关于毛泽东著作的读后感都是肤浅的,都是对一代英豪毛泽东同志的大不恭!
面对这样的读后感,我不敢不谨慎对待,至于分析文理,斟字酌句我还没那个水准。
我只统概的说下我的感悟:
在伟大领袖毛泽东那朴实的文风中我看到了一个革命者得坚定信念,反复读这两篇文章的时候,我的灵魂也渐进的融入了其中。润公的字里行间中无不透露着刚毅果敢的风范。《给福斯特同志的电报》还是《对日寇的最后一战》都表露了一个真男人大英雄的气概——坚决不走投降路线,为了战后建设和平民主世界的伟大事业,将抗日进行到底!这让我想到了《老人与海》中的一句话:人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可以被打败。这种硬汉精神正与毛泽东宁死不屈的思想不谋而合。是啊!我们中国人可以被杀戮殆尽,但绝不做亡国奴。这是每个有血性的中国人发自心底的声音。
然而我们做事业不能仅凭一腔热血,智者谋定后动。毛泽东同志的这两篇文稿所运用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不仅科学地论证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阐明了打蛇七寸一击必杀的总方针,给我们工作中的启迪——应该如何辩证的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战术,然后谋定速动。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形成全面的抗日统一战线,而在外援上又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也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自己人,团结别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起来,排除万难。战胜敌人……”
那段如火如荼的抗战史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百业俱兴的和平建设时期。我们都要以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和科学的策略去面对一切艰难险阻。今天,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去认识,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实际难题,对巩固这块社会主义阵地,不是没有好处的!
[毛选的读书笔记]
第二篇:毛选读书笔记
读《毛泽东选集》有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这是《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的一篇文章。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并给出了详细严密的解释。尽管已经过去了八十多个年头,但我认为,这同样也是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毛泽东同志当年对于这个问题就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国内的政治状况;二是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三是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的失败;四是湘赣边界的割据局面在湘鄂赣三省的地位;五是经济问题;六是军事根据地问题。
不得不说毛泽东同志真不愧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他清晰的思路、对全局的把握,以及他的高瞻远瞩与深谋远虑都令人折服。他在文章中指出一国之内在四维白色政权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者是若干小块红色政权区域长期的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都没有的事,这有其独特的原因,而且存在和发展必定有相当的条件。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最为关键的一条就是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由此便有了后来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
现在想想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取得胜利真是不容易,说他是在狭缝中求生存一点也不为过。想当年局势如此紧张,红色政权依然屹立不倒,而现如今人民安居乐业,却不断有人怀疑这红色政权。
前段时间,宁波市江东区城市管理局内河管理所原所长王宏炼站在了被告人席上,他因为受贿罪被判有期徒刑5年6个月,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一万元。对于此类政府官员贪污受贿的报道我们也已经是见怪不怪了,这种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极其严重的腐败、两极分化、农民问题,大量的国有企业重复建设、亏损倒闭、职工下岗失业,严峻的人口压力、生态环境灾难,愈来愈紧张的官民矛盾,愈来愈猖獗的分裂势力,愈来愈严重的软政权化和法治困境,以及意识形态出现某种程度的真空,社会道德信仰发生危机,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对中国的红色政权产生怀疑,让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产生怀疑。因为不信任一些人就会做出反动的事情,这对于中国的长治久安、繁荣富强是不利的。
于是,我认为我们现在也应该对这个八十多年前伟人思考过的问题进行重新
思考。不仅仅是中国的当局者需要进行思考,我们大学生也应该进行思考,即使是大众平民百姓中的一员,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春秋·左丘明中说道居安思危。让我们在思考中前进,在反思中进步,处于安乐条件下也不放松警惕。相信我们中国的未来将是一片光明。
第三篇:毛选 读书笔记
毛概读书笔记
2011-04-04 16:52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时间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时间张名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形成有它的社会历史条件,它是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过新文化运动犀利的中国,为马列主义的传播准备了条件。李大钊,毛泽东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比较鉴别,终于接受 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种时代条件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前提下产生的;毛泽东思想的本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次源则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毛泽东思想产生,形成的过程,也就是马列主义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融会贯通的过程。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麻醉的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渊源。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迫切学要新的本阶级的思想武器的知道和革命政党的领导,这就为马列主义传入中国和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创造了社会条件,奠定了阶级基础;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间基础。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凉亭大理论成果。而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21世纪,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我们仍然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因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战斗的光辉旗帜,是指导我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种精神支柱,我们一定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运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当然,我们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同时还必须发展毛泽东思想,坚持是基础,发展是关键,只有发展才能更好的坚持;而坚持和发展都必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在阅读《毛泽东选集》中的文章时,民主的群众观时时刻刻在文字间跳跃,这是一种内化的思想体现。
《毛选》第一卷所收录的文章都出自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开篇便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系统地分析了当时的社会阶级形势,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并预见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
毛泽东曾自称“山大王”,他虽不是农民出身,但却对于农民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他很早就意识到了农民阶层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并一直致力于发动农民群众的工作。然而当时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主义者不愿接受他的意见而坚持错误的见解。为此,他回到家乡湖南,对当地的农民运动情况做了三十多天的实地考察,并写了考察报告,借此纠正党内部分人士对农民运动的错误看法。之后的几篇选文中,也都提到了发动农民阶级的重要性,足见他对农民的重视程度。显然,后来的中国早已证明了他当时的分析之准确。可以说,共产党能够取得的所有光辉成就,都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正应了那句“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点不仅在当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它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用辛勤汗水养活我们的农民,没有他们,就没有你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反对自由主义》《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毫无疑问,“团结”二字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关键字眼。在当时的形势下,毛泽东同志将革命重心从阶级矛盾转移到民族矛盾,准确地把握住了革命的唯一出路,那就是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争取抗战的胜利。
当然,“团结”不是盲目的,毛泽东在强调统一战线重要性的同时,没有忘记点出无产阶级应坚持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对共产党来说,这是实现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前提和条件。为了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保持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毛泽东强调,一定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开展两条战线上的斗争。随后毛泽东又尖锐地提出,在经历了17年锻炼后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重视内部的团结,内部团结是团结全国人民、团结各阶层去争取抗战胜利的最基本的前提。
历史证明,“团结就是力量”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发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去实现共同的目标。胡锦涛主席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曾指出:“必须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在其他领域,我们也应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万众一心共创伟业”。
虽说《为人民服务》这篇纪念张思德同志的文章中学时曾经学过,但再温习之下又有了新的体会。最能触动我的心灵的是文中这段话:“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是最经典久久不能忘怀,不断激励我的人生。《为人民服务》这篇演讲非常重要,毛泽东在讲演中阐述了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意义,提出了“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立党之本。此后,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对“为人民服务”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指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这是我们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宗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一名党员干部如果在“是不是真心实意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是不是拥有热爱人民的思想和感情”、“是不是真心实意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等这些根本问题、原则问题上过不了关,也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我们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为人民服务”弥补了我们现实生活中正在缺失的一种东西,让人重新思考“为人民服务”在现阶段的内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之所以深受全国人民拥护支持的根本理由,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原因。事实证明,“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最坚实的思想保证和政治保证。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甘做人民的一块砖,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计较个人得失,哪怕事情再小,只要自己的工作或学习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做的,它就是伟大的、高尚的,它就是党的事业。我们要向毛泽东主席所言,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小事情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伟大的时代,永远需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中国革命要取得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重视人民的力量,发动人民的力量是我们党最优良的传统。由此也确定了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继承和弘扬为“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是形势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伟大的人民,需要永远的“为人民服务”!
《纪念白求恩》也是如此。“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共产党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以人民利益为重,坚持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的态度,精益求精地去工作,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甚至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替剥削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比鸿毛还轻,这就是真正共产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是检验党和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对与错、成与败、得与失的最高标准。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人心和对外开外步伐的日益深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升,各级官员也把提高国民经济总量和地方经济水平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以期提高政绩,利于选拔任用,而与此同时,却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理想信念建设。一个人以追求物质利益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无可厚非,可是一个党员没有信仰,掌握实权的共产党官员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眼光只停留在物质利益和自己的提拔升迁上,将会导致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失去凝聚力,是可悲而可叹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加强共产党员尤其是共产党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迫在眉睫,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这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之初就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所以,要有一种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他强调唯物史观是 “吾党的哲学根据.毛泽东强调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有其特殊原因。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占了人口的大多数。中国没有强大的小资产阶级政党,大批的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分子参加到无产阶级政党中来,使党内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分子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同时,使小农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思想也被带到党内来,从而容易造成党的思想组织混乱。而另一个特殊问题是知识分子问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大部分党员来自知识分子而不是工农群众,这些人按其思想倾向来说多属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如何使他们转变为共产主义者,也是共产党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武装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处理所遇到的问
题,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决党员的思想入党问题,不能搞唯“成分论”。
毛泽东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毛泽东的这种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论述是一致的,他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要求树立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的观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经常了解群众的思想,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建国后,毛泽东同志一再告诫全党要警惕党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他认为真正靠得住的是人民。因此,要教育党员和干部放下自己的架子,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这样才能保持党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本色,才能使党永远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在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对党的工作作风做了明确的概括,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在全国解放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又提出“务必使全党同志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些通过无数共产党人身体力行而体现出来的优良作风,最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栋梁,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高度党性原则。“中国共产党以自己艰苦奋斗的经历,以几十万英勇党员和几万英勇干部的流血牺牲,在全民族几万万人中间起了伟大的教育作用。正是通过这些优良的传统作风,党树立了在全国人民中的良好形象和崇高的威望,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赖、拥护和支持,使党的先进性得以充分体现。
由于中国的特殊社会历史条件,党在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组织建设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走了很多弯路。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总结了党在执行民主集中制问题上的历史经验,针对党内民主程度不够集中也不充分的情况,首次对民主集中制的内涵作了科学的表述,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和集中的辨证统一。毛泽东提出的“依靠实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去发动全党的积极性”的方针,为坚持民主集中制指出了正确的目标和方向.毛泽东关于党的先进性的论述是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学说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突出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问题,是彻底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读完《毛选》《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反对自由主义》、《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一篇篇文章
令我印象深刻,一个总的感受: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反反复复强调的就是要团结、要进步,要进步、要团结。
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他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农民以外的小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者。第二卷中,相当一部分篇章又在这个特定时期提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当然,毛泽东也不否认无产阶级应坚持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对共产党来说,这是实现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前提和条件。为了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保持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毛泽东强调,一定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开展两条战线上的斗争。随后毛泽东又尖锐地提出:在经历了17年锻炼后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重视内部的团结,内部团结是团结全国人民、团结各阶层去争取抗战胜利的最基本的前提。“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自己人,团结别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起来,排除万难。……”这是伟人要告诉大家的。今天,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去认识,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实际难题,对巩固这块社会主义阵地,不是没有好处的!
学好毛泽东思想,了解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基本原理,掌握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建设,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掌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以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第四篇:毛选读书笔记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七日)
——读书笔记
数学132 董茜 13101204 通过查找资料我知道本文是毛主席在1934年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毛主席紧抓革命本质,在革命战争前夕面对着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和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提出我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工作路线是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这是我们的两大任务”。
在文章的开篇毛主席提到,这两个问题在讨论中并没有得到党内各成员的着重注意,但他认为应该提出来说一说。
对于群众生活,毛主席说:“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让我想到古语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革命靠的是群众,谁对群众好,得到群众的拥戴支持,即得民心就成功了一半。所以用毛主席的话来说,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对于群众来说,如果一个势力、一个政党让群众冲锋陷阵,又得不到重视,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等一切群众生活的实际问题都得不到满足,凭什么让他们相信革命,得到他们的全心全力的付出,甚至牺牲性命也要维护?群众需要的是成功的希望和切实的利益,谁能让他们实实在在体会到改变、得到利益,充满对美好未来的希望,他们就会竭尽全力地支持谁。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所以我认为现代社会也如此,如果党只注重国家整体经济、战斗等能力的提升而忽视民生问题,做不到惠及人民,随着国家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基本生活问题无法解决、个人需求得不到满足,难免怨声载道,威胁国家的稳健发展,尤其当今社会腐败横行,滥用职权随处可见。一支筷子易折,一捆筷子难折,所以只有党带领群众团结一致才能振兴中华,故而各个行业政府机关都应牢记两个“一点也不能”,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为那一句“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而脚踏实地不懈奋斗。
对于工作方法,毛主席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我个人对本文中毛主席提到的注意工作方法的理解主要是,不空谈、不强制、不一致、不封闭。不空谈就是从实际生活出发,不天花乱坠,脚踏实地地为人民服务,注重贯彻落实解决方法,用实际行动证明一切。不强制就是不逼迫群众接受,而是包容谅解群众,耐心认真去对待工作问题,落实工作方法,否则人们心中不服却不得不表面接受只会敷衍了事,影响问题解决严重拖延任务进程。不一致并不是说不团结,说白了是因地制宜,每个地区的问题都是不同,要在坚持党基本任务基本路线的基础上进行改变,完成经济文化教育等建设。不封闭就是不埋头苦干、固执己见,要深入群众,听取群众的意见,同时汲取借鉴各方各面各位同志的经验,不断学习,融会贯通,推动工作。
除此之外,我认为还要自我反省、自我批评,不追求享乐主义时刻保持革命意识,开会时在大问题上求同存异,小问题上可各抒己见,不抛弃不放弃等等,太多太多,我不能一一列出,但最最重要的是团结一致干实事。
末了,联系全文我认为这个报告立足中国国情,深刻剖析了群众的利益生活、领导干部正确的工作方法对党对国家发展的意义,即使这篇文章至今都近一个世纪了,但这次品读,却可以说这不仅仅是适合那个时代的光辉思想,更是可以沿用至今的指挥结晶。虽然现代中国在党的领导下蓬勃发展,综合国力达到了极高的一个程度,但必须说明文中提到的问题经过一个世纪并没有被消除,许多干部还没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党员干部学习本文、贯彻中心思想,改进作风、联系群众对任务的更好更快完成、社会的更好更快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五篇:毛选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毛泽东选集》是一部经世著作。著作时间从1926年到1949年。其中包括了政治、哲学、经济、兵法等各种思想。包罗甚广、思想深邃读来让人热血沸腾充满力量。非我今日之思想、学识能尽言。然而我肯定,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一定会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精神力量。在这里就以我读这本书的感受说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社会背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封建经济同时存在,同时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中国的大地主打买办阶级得到了世界反革命国家的援助,夺取了全国政权而且相对稳定。军队数量多,武器装备先进控制了全中国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的枢纽和命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数量少,武器装备差,没有巩固的根据地。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帝国主义国家经济的掠夺和政治压迫,同时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科技以及军事实力远远的大于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力量。而且革命统一战线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反革命势力压迫限制革命势力的事件时有发生。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主要力量的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赶走侵略者,夺取全国政权显得尤为艰难。
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成功原因一:对当时国内社会现实的深刻了解。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分析方法,分析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经济地位,所处的思想状态以及它们内部的矛盾,也分析了各个经济地位的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每个阶层的革命性。从而最终明确谁是我们党的朋友,谁是我们党的敌人,谁是我们党真正坚实的同盟者。以利于联合同盟,团结朋友,打击真正的敌人。如社会环境分析中所讲述的,敌人力量,反革命力量远远强于革命力量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力量。星星之火如何能形成燎原之势?分析到国民党内部各派军阀的矛盾和斗争直接反映着帝国主义各国掠夺中国的矛盾和斗争。因此只要帝国主义国家分裂中国的状况存在。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斗争就会存在。这就为中国共产党和军队政权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对中国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分析,对各个群体各个阶层内部和他们之间关系的深刻分析。在此基础上去制定战略、方针、政策以达到最终壮大自己,消灭敌人,夺取政权的目标。
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原因之二:进行土地革命。进行土地革命是党发展、壮大的根基。因为进行土地革命党团结了自己最大的同盟者农民群众。将土地分给农民让其拥有生活依靠。同时在经济上,政治上,社会地位上打击地主阶级。让农民群众当家作主。使其认识到党是人民群众的党,军队是人民群众的军队,使其认识到追随、拥护共产党自己的利益才有保障。因此,进行土地革命是党力量的源泉。是党达到最终目标的不竭动力。
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原因三:政治民主。政治民主基础上的统一,有利于团结有着共同理想,共同利益的群体加入革命统一战线。各类人士及党内群众在其自身利益充分考量基础上的服从,有利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团结、统一。充分显示了党组织的先进性。也充分的显示了这一组织的力量。
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四:科学的思想理论作指导。中国共产党以科学先进的思想理论作指导,以唯物辩证的宇宙观分析世界,分析当前的革命现实。指出矛盾普遍存在于人类历史和自然历史以及社会变革和自然变革的过程中。并以此方法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根据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同时又说明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历史阶段矛盾又具有这特殊的性质。指出具体矛盾,具体分析的科学思想。指出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是解决矛盾的关键。同时指出,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中国革命的独特性。总结革命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革命理论思想。然后在以这种革命理论思想指导中国的具体革命实践。在革命实践的过程中解决新发现的问题。同时不断的去修正、发展、完善自己的革命理论。依次反复循环。形成自我的科学理论思想。以此为指导,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总此四点是我阅读《毛泽东选集》之后对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粗略认识。
书中还有许多精深的思想,一部分因自身思想认识水平有限难以理解,另一部分以为理解不够,难以形成系统的认识。读《毛泽东选集》中的《实践论》、《矛盾论》增进了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读党的发展史增加了我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解。书中分析问题角度的科学性以及以此为依据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我应该学习的。
何德胜
2011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