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1知识产权法导论.ppt.Convertor
第一章
知识产权法导论
一、财产权的分类
二、知识产权的概念
三、知识产权的客体
四、知识产权的分类及特点
五、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发展
六、知识产权的法律地位
七、知识产权法的结构.内容和渊源
八、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九、知识产权研究国内学者介绍 1 2
二、知识产权的概念
1、知识产权概念的由来
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最早见于17世纪中叶法国学者卡普佐夫的著作 后为比利时法学家皮卡第所发展,认为知识产权是一种特殊的权利范畴,根本不同于对物的所有权
后为多数国家和国家组织所承认
我国在20世纪70、80年代曾称其为“智力成果权”1986年《民法通则》正式使用该法律用语
日本称其为“无体财产权”,后称“知的所有权” 我国台湾地区称其为“智慧财产权” 3
2、知识产权概念的表达
(1)用列举知识产权主要内容的方法表达知识产
权概念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和版权(美国,米勒教授,知识产权法概要)
专利权、商标权与著作权等结合在一起称之为知识产权(沈达明,知识产权法)4(2)用完全列举保护范围的方法表达知识产权概念 《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简称WIPO)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
表演艺术家、录音和广播的演出 在人类一切活动领域内的发明 科学发现 外型设计
商标、服务标记、商号名称和牌号 禁止不正当竞争
以及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其他一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 5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著作权及其相关权利 商标权 地理标记权 工业品外观设计 专利权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对未公开的信息保护权
对许可合同中限制竞争行为的控制 6(3)用下定义的方法表达知识产权概念
知识产权:是人们就其智力创造成果所依法享有的权利。(郑成思,高校教材,法律出版社)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吴汉东,法学主干课程教材,政法大出版社)知识产权:是一种民事权利,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所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刘春田,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人大出版社)
三、知识产权的客体
1、关于知识
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从本质上说,知识属于认识的范畴。毛泽东指出:“什么是知识?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作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作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辞海1979年版,P3969)在知识产权领域,“知识”是指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它是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发生的前提和基础。
知识是对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描述,知识是一种形式。
世界(信息)
认识(a.b.c„)
描述(a.b.c„)8
2、知识的四个层次
事实知识,即是什么,know-what 原理知识,即为什么,know-why 技能知识,即怎么做,know-how 人力知识,即谁来做,know-who
3、知识的特征
知识的本质就是形式,它不具有实体性,必须依赖于一定的载体而存在 知识在时间上具有永存性
知识作为形式,受其非物质性决定,在空间上可以无限的再现或复制自己 9
4、关于知识产权客体的有关理论学说
“智力成果”说,认为知识产权的客体就是指作品、发明、商业秘密、商标等这些智力成果(郑成思,知识产权法,九五规划教材,法律出版社;吴汉东,知识产权法,自考教材,北大出版社)
“知识产品”说,认为知识产权的客体是知识产品,即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等知识形态领域中所创造的精神产品,包括两类:一是作品及其传播媒介,二是工业技术和工业标志。知识产品具有非物质性,即知识产品的存在不具有一定形态,不占有一定的空间,但知识产品总要通过一定的客观形式(即载体)表现出来,这些客观形式(载体)是知识产品的物化。但作为知识产品表现形式的载体,绝不是知识产品本身。(吴汉东,法学主干课程教材,政法大出版社)“无形财产”说,认为知识产权的客体为无形财产(程开源,知识产权法,南开大学出版社)“利益关系”说,认为知识产权的客体是基于对知识产权的对象控制、利用和支配而产生的利益关系或社会关系。(刘春田,知识产权法,人大版)10 11 12 13 14 15
3、新中国的知识产权立法
1950年,新中国政务院颁布了《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 1963年,国务院发布了《发明奖励条例》和《技术改进条例》 1979年,《刑法》第一次肯定注册商标专用权 1980年,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成员国 1982年,颁布《商标法》,1993年第一次修订,2001年10月27日第二次修订 1984年,颁布《专利法》,1992年第一次修订,2000年第二次修订 1985年,文化部颁布《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 1985年,成为《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成员国 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明确了知识产权在基本法中的地位 1989年,成为《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成员国 1990年,颁布《著作权法》,2001年10月27日修订 1991年,颁布《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2001年12月进行了修订 1992年,成为《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成员国 1993年,颁布《反不正当竞争法》 1994年,成为《专利合作条约》(简称PCT)成员国
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该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同时也在我国生效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第二篇:1施工管理.ppt.Convertor
2Z101000 施工管理
(13~15单选,4~5多选)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没有难度,仔细看书,总结记住)2Z101010 施工方的项目管理
一、项目管理的概念(1页)项目管理的内涵: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指的是项目的实施期;
“项目策划”(项目实施期的)指的是目标控制前的一系列筹划和准备工作; “费用目标”对业主而言是投资目标,对施工方而言是成本目标。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项目的目标控制。
二、项目管理的类型(2页)业主方
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是管理的核心
投资方、开发方、咨询公司都属于业主方的项目管理 人力资源 物质资源 知识 总集成者 总组织者
项目的全寿命周期 编制项目建议书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决策阶段 设计准备 阶段 设计阶段 施工阶段 动用前 准备阶段 保修阶段
编制设计任务书 初步设计 技术设计 施工图设计 施工 竣工验收 立项 决策阶段
任务:确定项目的定义 实施阶段 任务:实现项目的目标 使用阶段
各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2—4页)
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管理目标中包含项 目总投资目标的单位有()。
A、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单位
B、业主委托的工程咨询单位
C、业主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
D、设计单位
E、施工单位
甲单位拟新建一电教中心,经设计招标,由乙设计院承担该项目设计任务。下列目标中,不属于乙设计院项目管理目标的是()。
A.项目投资目标
B.设计进度目标
C.施工质量目标
D.设计成本目标
施工方的项目管理工作要服务于业主利益,主要工作涉及()阶段。
A.决策阶段
B.实施阶段
C.施工阶段
D.保修阶段
按照建设工程项目不同参与方的工作性质和组织特征划分,项目管理可分为()。
A、业主方的项目管理
B、设计方的项目管理
C、施工方的项目管理
D、供货方的项目管理
E、监理方的项目管理
施工总承包方的管理任务(5页)施工总承包模式
施工总承包方对包承包的建设工程承担施工任务的执行和组织总的责任。
负责施工安全、施工进度、质量、成本控制,施工的组织与协调,组织分包,资源的供应,与外部单位的联系的协调
施工总承包管理方的主要特征(5页)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
一般情况下,施工总承包管理方不承担施工任务。一般情况下,分包方与业主方直接签订合同,业主方也可要求施工总承包管理方负责招标和发包工作。
某高校为迎接全运会比赛,改扩建原体育馆工程,()是该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
A.施工单位
B.监理单位
C.设计单位
D.建设单位
在建设工程施工中,()是工程的总执行者和总组织者。
A、建设单位
B、施工方
C、施工总承包方
D、监理单位 在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
2Z101020 施工管理的组织(6页)
建设工程项目作为一个系统的特征:一次性、全寿命周期长、多个单位共同完成。影响一个系统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组织、人、方法与工具
控制项目目标的主要措施:组织、管理、经济、技术措施,其中组织措施是最重要的措施。如果对一个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进行诊断,首先应分析其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组织论和组织工具(7页)
以下组织模式中()属于相对静态的组织关系。
A、工作流程组织
B、施工组织
C、组织结构模式
D、组织分工
E、生产组织 2Z101021 项目结构分析 一.项目结构图(8页)
项目结构图:是一个组织工具,它是通过树状图的方式对一个项目的结构进行逐层分解,以反映组成该项目的所有工作任务。项目结构编码的依据是项目结构图。
2Z101022 项目结构分析 二.组织结构图(13页)
它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和各元素之间的指令(组织)关系。项目结构图 组织结构图 合同结构图
组织结构结构模式
1、职能组织结构
特点(1)是一种传统的组织结构模式(2)可以对直接或者非直接下属下达命令(3)有多个矛盾的指令源
2、线性组织结构 特点:(1)来自于军事组织结构模式(2)只能对直接的下属部门下达命令(3)只有1个指令源(4)指令路径长
3、矩阵组织结构 特点:(1)一种新型 的组织结构模式(2)指令源有2个
(3)适用于大型的组织结构
在组织结构图中,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组成部门之间组织关系(指令关系),则用()表示。
A.单向箭杆
B.双向箭杆
C.直线
D.虚线
对于矩阵组织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A.指令源有多个
B.指令源只有1个
C.指令源有2个
D.是传统的组织 2Z101023 施工管理的工作任务分工(18页)管理职能的内涵:(1)提出问题(2)筹划:提出多个可行的方案(3)决策:选择一个方案(4)执行(5)检查
2Z101024 施工管理的管理职能分工(19页)1、提出问题
—通过进度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发现进度推迟了;、筹划
—加快进茺有多种可能的方案,如改一班工作制为两班工作制,增加夜班作业,增加施工设备和
改变施工方法,应对这三个方案进行比较;、决策
—从上述三个可能的方案中选择一个将被执行的方案,即增加夜班作业;、执行
—落实夜班施工的条件,组织夜班施工;、检查
—检查增加夜班施工的决策有否被执行,如已执行,则检查执行的效果如何。
工作任务分工表:是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一部分,首先应对项目实施各阶段管理任务进行详细分解,明确项目经理、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2Z101025 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组织(23页)工作流程组织包括:
(1)管理工作流程组织,如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合同管理、付款和设计变更等流(2)信息处理工作流程组织,如与生成月度进度报告有关的数据处理流程;
(3)物质流程组织,如钢结构深化设计工作流程,弱电工程物资采购工作流程,外立面施工工作流程等。
工作流程图用图的形式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用途不同可以编制多种类型的项目编码,但他们的编码基础是()。
A.项目结构图
B.组织结构图
C.工作分工表
D.工作流程图 为赶工程进度,将一班工作制改为二班工作制,属于管理职能中的()职能。
A.筹划
B.决策
C.执行
D.提出问题
工作流程组织反映了一个组织系统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它一般包括()。
A、管理工作流程、物质流程、生产工作流程
B、生产工作流程、信息工作流程、资金工作流程
C、信息工作流程、物质流程、生产工作流程
D、管理工作流程、信息工作流程、物质流程
业主确定的工程项目设计变更工作流程,属于工作流程组织中的()。
A、管理工作流程
B、物质流程
C、信息处理工作流程
D、设计工作流程 2Z101031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25页)基本内容: ①工程概况
②施工方案
③施工进度计划(时间上)④施工平面图(空间上)⑤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施工组织总设计:增准备工作和资源计划
(全局)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增措施
(详细)分部(项)施工组织设计:减指标
(具体)2Z101032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27页)确定施工方案是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前提 编制进度计划是资源需要量计划的前提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包括()。
A、工程 概况及施工特点
B、施工方案
C、单位工程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D、施工总进度计划
E、作业区施工平面布置设计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能够实现施工方及 施工进度计划的空间上的安排。
A、施工部署
B、施工图
C、施工进度表
D、施工平面图 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内容通常包括:①拟定施工方案②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③计算主要工程量④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遵循的准确程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
2Z101040 施工项目管理目标的动态控制(28页)分解、确定计划值 收集实际值
将实际值与计划值比较 纠偏 调整系统 偏差 否 是 第一步 准备工作 第二步 跟踪控制 第三步 调整目标 核心
运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成本 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1)工程合同价—投标价(2)工程合同价—成本规划(3)工程合同价—实际成本(4)工程合同价—工程支付(5)成本规划—实际成本
发生在前为计划值,发生在后为实际值
二、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纠偏措施
(1)组织措施:调整项目组织结构、任务分工、管理职能分工、工作流程和项目管理班子人员等;
(2)管理措施:调整进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改变施工管理和强化合同管理等;(3)经济措施:落实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所需的资金等;
(4)技术措施:调整设计、改进施工方法和改变施工机具等。项目动态控制的核心工作是()
A、比较实际值和计划值
B、收集项目实际值
C、分解项目目标
D、必要时调整目标
在项目动态控制中,准备工作是指()。
A.分解项目目标
B.投入人、财、物
C.进行可行性研究
D.进行设计工作 下列属于动态控制进度纠偏措施中的技术 措施的是()。
A.改进施工方法
B.调整职能管理分工
C.调整工程设计
D.加大资金投入
E.增加施工机具
2Z101050 施工项目经理的任务和责任(31页)
大、中型工程施工的项目项目经理必须有取得建造师注册证书的人员担任。取得建造师注册证书的人员是否担任工程施工的项目经理,由企业自主决定。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是指受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全面负责的项目管理者,是建筑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工程项目上的代表人。
建造师是一种专业人士的名称,而项目经理是一个工作岗位上的名称,项目经理:
(1)承包人正式聘用的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
(2)承包人更换项目经理,提前14天书面通知发包人和监理人,并整的发包人的同意(3)发包人有权书面通知承包人更换器认为不合格的项目经理,承包人14天内提出书面改进报告,承包人第二次接到通知,28天更换。
国际上:项目经理不一定是(多数不是)一个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工程项目上的代表人。
三、项目经理的权限(35页)分清主持与参与(1)参与项目招标、投标和合同签订;(2)参与组建项目经理部;(3)主持项目经理部工作;
(4)决定授权范围内的项目资金的投入和使用;(5)制定内部计酬办法;
(6)参与选择并使用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人;(7)参与选择物质供应单位;
(8)在授权范围内协调与项目有关的内、外部关系;(9)法定代表人授予的其他权力。
工程项目施工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由于主观原因,或由于工作失误有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政府主管部门将追究的主要是法律责任,企业追究的主要是经济责任。但是,如果由于项目经理的违法行为导致企业损失,企业也可能追究其法律责任。
项目经理的任务包括项目的行政管理和项目管理两个方面。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处于中心地位,对工程项目施工负有全面管理的责任。
A、总监理工程师
B、建设单位代表
C、项目经理
D、企业法人
按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办法的规定,施工企业项目经理()。
A.是受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对施工项目进行管理
B.是受施工企业上级管理部门的委托对施工项目进行管理
C.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全面负责
D.对建设项目全面负责
E.是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工程项目上的代表人 答案:C 答案:ACE 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的要求,项目经理应履行的职责是()。
A、进行项目审计
B、项目资源的动态管理
C、主持项目的鉴定工作
D、主持工程的竣工验收
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在承担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属于其管理任务的是()。
A.施工安全管理
B.施工进度控制
C.工程合同管理
D.工程投资控制 2Z101060 施工风险管理 风险量 概率 损失量 风险区A 风险区B 风险区C 风险区D 若某事件进行风险评估,位于风险量区域图中A,则应采取适当措施,降低其()
A.发生概率,使它移位到风险区D
B.损失量,使它移位到风险区C
C.发生概率,使它移位到风险区C
D.损失量,使它移位到风险区B
E.发生概率,使它移位到风险区B 2Z101062 施工风险的类型
1、组织风险
(1)承包商管理人员和一般技工的知识、经验和能力;(2)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
(3)损失控制和安全管理人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
2、经济与管理风险
(1)工程资金供应条件;(2)合同风险
(3)现场与公用防火设施的可用性及其数量;(4)事故防范措施和计划;(5)人身安全控制计划;(6)信息安全控制计划
3、工程环境风险(1)自然灾害
(2)岩土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3)气象条件
(4)引起火灾和爆炸的因素
4、技术风险
(1)工程设计文件(2)工程施工方案(3)工程物资(4)工程机械
2Z101063 施工风险管理的任务和方法
施工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识别(收集、确定、报告)、风险评估(概率、损失量、等级)、风险响应和风险控制(预测、预警)。
常用的风险对策包:风险规避、减轻、自留、转移。
对难以控制的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是风险转移的一种措施(分包)。甲公司向保险公司投保的做法,是风险响应策略中的()。
A.风险规避
B.风险自留
C.风险分散
D.风险转移
设计人员和监理工程师的能力属于()风险。
A.组织
B.经济管理
C.技术
D.工程环境 2Z101070 工程监理的工作任务和方法
工程监理是一种高智能的有偿技术服务,属于国际上业主方的项目管理范畴(工程咨询)。
监理的工作性质有如下特点:(1)服务性
(2)科学性:
(3)独立性:他在组织上和经济上不能依附于监理工作的对象(如承包商、材料和设备的供货商等)(4)公正性。在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时,不损害承包商的合法权益。
一、《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
1、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2、未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不拨付工程款,不进行竣工验收。
3、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
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
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标准,发现隐患—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停工、报告建设单位、报告有关部门。
三、监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施工阶段:核验施工测量放线、验收隐蔽工程等、签署评定表、审查材料设备质量证明文件、抽查**质量、事故上报。监理工作方法(43页)总监理工程师 监理文件的编制
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工程,以及专业性较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编制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工程建设监理实施细则的依据如下:(1)已批准的工程建设监理规划;
(2)相关的专业工程的标准、设计文件和有关的技术资料;(3)施工组织设计。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照()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A.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
B.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监理合同
C.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设计文件 以及合同
D.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答案:C 工程监理人员在遇到以下情况时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A.工程施工不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合同的有权要求施工单位改正,不必先报告建设单位
B.发现工程设计不符合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或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的,应当有权要求设计单位改正
C.现场的旁站监理记录,必须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才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D.现场的监理工程师发现施工企业有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行为的,有权下达工程暂停令或者采取其他的应急措施 答案:A
第三篇:导论1(讲稿)
第一章 导论
1.1(10分钟)目的、内容与方法
请同学们用3-5分钟的时间浏览教材第一章,并初步提出个人对这一部内容的基本印象,归纳成2-3个问题,然后大家共同带着问题走进教材。[静默之后的亢奋]
同学们2-3人代表性的发言。1.1.1 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
我们要知道,初次接触一门新的学科往往要求我们从总体上要把握该门学科的基本构成、基本特征、具体应用和发展趋势四个方面。那么这里就包含三个常见的问题:1.学习这门课程意义如何? 2.会计电算化这门学科由哪些方面的知识所构成?会计电算化这门学科的特征有哪些?3.如何才能学好这门课?教学要求是什么?4.教学要求基础上,结合个人需求还应该如何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那么我们以前都学习过会计学原理,甚至是中级会计学、财务管理等门课程,并且许多同学也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那么会计学基本原理和计算机基本知识就构成了会计电算化这门学科的学科基础,会计电算化就是在会计学和计算机科学这两大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由此,这就决定了这门课程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其实践性极强,要求我们从实践中去理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如何在实践中运用会计信息系统处理企业日常发生的各种类型的业务。具体来讲就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会计核算技术相关的企业业务流程,认识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与管理系统在企业流程中的位置及作用。这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过程。而基本的理论和具体的操作是这一切的基础,也是本课堂的主要目的。我们把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和利用这样一个领域留给大家,作为将来进一步对会计电算化展开研究和应用的空间。在这过程中,也会适时地给大家介绍一些最新的学科发展知识,大家在平时也应该更多地结合学科基础知识,发展一些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会计核算技术方面的兴趣,培养这方面的专长,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加强实际应用,并希望大家有志于在会计电算化理论方面的研究与发展。
再来看主要特征:
计算机会计与传统的会计学相比,虽然所依据的会计原理和会计准则、会计平衡公式相同,但它已经不是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学中的简单应用,也不是会计学原理与计算机技术简单拼凑。脱胎于传统会计学,是会计学和计算机技术在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下,发生相干效应之后藕合而构成的一个新的系统,就是我们的会计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具有全新的独特内涵和鲜明特征。
总的来说,会计数据处理方式从手工操作转变为电算化操作后,使传统(手工)会计产生了一系列变化:它包括数据流程的变化、数据采集传输方式的变化、会计数据结构的变化、数据处理方式的变化
等等。有的学者将会计电算化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六点:1.处理工具电算化,信息载体磁性化。2.登账规则简单化。3.账务处理程序统一化。4.人员构成多样化。5.组织体制现代化。6.核算方法规范化。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我们将向大家一一介绍。(郑立文,郭海楼,冯英娟,《会计电算化教程》)1.1.2 学习这门课的意义:
这里有一问题:怎么理解信息时代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呢? 其实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会计实现电算化提供了客观可能。那我们现在先来简要回顾一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在会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历程:大家都知道电子计算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国外就开始应用计算机处理会计数据。10年以后,60年代,发展到利用电子计算机对各种会计数据进行综合加工,又是10年,70年代以后,由于电子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出现,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建立,这时会计信息系统成为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80年代以后,新技术革命以及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微电脑的产生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信息社会”。随着信息革命成为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内容,会计工作经历严峻的挑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时期。至此,会计电算化逐步演变成了会计信息系统。
通过这个历程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会计电算化是适应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的。根据计算机技术新发展的要求,会计电算化要适应信息系统管
理、会计工作要由过去的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和发展。
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对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促进会计职能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和加强经济管理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减轻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会计信息的时效性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只要将原始凭证信息输入到记账凭证中,大量的数据计算、分类、存储等工作都由计算机来完成。这样不仅可把广大财会人员从繁重的记账、算账、报账中解放出来,而且大大提高了财会工作的效率,使会计信息的提供更加及时、有效。
2.促进财会工作的规范化,提高财会工作的质量
由于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数据及处理过程提出了一系列规范化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中的不规范、易出错、易疏漏等问题,使财会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财会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促进财会工作职能的转变
在手工会计中,会计人员整天忙于记账、算账、报账,重复性核算工作较多。实现会计电算化后,重复性核算等会计业务由计算机完成,从而提高了财会工作效率,使财务人员有时间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积极参与预测、计划、控制、参与经营决策,从而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
4.促进财会人员素质的提高
开展会计电算化,要求广大财务人员学习掌握有关会计电算化的
新知识,以便适应财会工作要求,从而使广大财会人员知识结构得以更新,能力和素质不断提高。
5.促进会计自身的不断发展
会计电算化不仅是会计数据处理手段的变革,而且必将对会计核算的内容、方式、程序及会计核算资料的保存等会计实务和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促进会计自身的不断发展。
6.提高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会计信息占企业管理信息的很大一部分,而且多是综合性的指标。首先,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为企业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可以带动或加速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现;其次,行业、地区实现会计电算化,大量的经济信息资源可以得到共享,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迅速了解各种经济技术指标,提高经济信息的使用价值。
1.2 会计电算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在正式进入教材学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些基本概念。这包括:
1.数据和信息
数据:描述客观实体属性、属性值的文字、图形、数字等符号。单纯的数据本身并无意义。具有客观性。
信息:人们通过解释、推论、归纳、分析和综合等方法,从数据中获得的有意义的内容称为信息。信息是经过加工之后具有使用价值的数据,具有主观性。
数据是信息存在的一种形式,只有通过解释或处理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一般地,数据与信息不做严格区分。
2.系统
SYSTEM,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为达到整体目的而结合建立的集合,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称之为系统的元素,它们都具有独立的功能,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控制四大部分组成。
信息系统IS:数据处理系统,是以收集、处理和提供信息为目标的系统。是一个组织处理会计业务,并为企业管理者、投资人、债权人、政府部门提供财务信息、分析信息和决策信息的实体。
会计信息系统AIS:是由特定的人员会计数据处理工具和会计数据处理规程组成的有机整体。特定人员主要指会计人员、电算化人员;会计数据处理工具是指人工、机械、电子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规程指会计核算办法、制度、法规等。
会计电算化系统CAIS: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管理的人机结合的控制系统。按功能划分为3个子系统。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处理会计业务,并为人们提供会计信息的实体,它通过收集、加工、存储、传送和利用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是使用电子计算机作为会计数据的主要加工工具的会计信息系统(Computer Base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CBAIS)。它是一个人机系统。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一般可分为电算化核算子系统、电算化管理子系统、电算化决策支持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分别用于会计的事后核算、事中控制、事前决策。核算子系统以账务处理为核算中心,各子系统间留有接口。管理子系统从核算子系统中取数,内容有资金、成本、利润;供应链管理、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决策子系统以计算机为工具,使用会计辅助决策支持软件,利用会计核算和管理系统提供的信息及外部数据,通过数学模型的定量分析,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来辅导会计决策,其依据是会计预测的结果。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电子计算机硬件和其他有关设备;会计核算软件和其他支持计算机运行的软件;工作人员,主要有会计人员,会计软件使用人员,硬件和软件维护人员;数据;会计规范。
3.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
管理信息系统MIS:用系统的思想来建立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BMIS:为企业的全部管理活动提供信息、为企业管理提供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通常包含6个子系统:会计信息子系统、生产管理子系统、技术管理子系统、人事管理子系统、质量管理子系统和经营决策子系统。目前,典型的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资源计划ERP。
企业资源计划ERP是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包括财务、会计、生产、物料管理、品质管理、销售和分销、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
理等,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连接在一起。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将企业资源计划简称为“三流一体化”或“三流合一”的管理信息系统,其中“三流”是指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会计信息系统与ERP系统的关系:ERP是基于企业价值链的现代管理系统,它集企业的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于一体。会计信息系统是ERP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ERP中的重心。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企业各个部门各种资源最佳整合,可以完全实现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一体化,以及财务、业务的一体化。(顾秋琴,《ERP下的会计信息系统简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会计核算软件称为用友ERP-U8的原因。
财务与业务的协同管理:网络时代给企业的生存环境、竞争环境、商业环境、商业规则、交易方式以及经营管理模式都带来了巨大变革,企业的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实时,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丰富了会计信息内容并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同时会计信息和其他业务信息相连接,彼此共享,企业领导和财务主管能够根据网络提供的动态会计信息,及时作出反应,并部署经营活动和作出财务安排,从而实现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协同。财务与业务的协同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由于财务人员无权或无条件管理业务问题,而财务人员又要承担确保业务数据在财务上反映的责任,结果造成责权不分明,业务与财务管理脱节。现在通过互联网,财务人员可以参与决策和管理,集思广益,通过互联网的互动功能,同时就某一问题进行决策,减小企业的决策风险,从根本上促进财务
和业务的协同,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史楠,赵丹彤,《谈网络时代企业的业务协同》)
4.会计数据处理技术
会计数据处理技术是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输入、加工、存储、输出和查询等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方法。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日益进步和经济管理要求的逐步提高,会计数据处理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它经历了手工操作、机械化和电算化处理几个阶段。
会计电算化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意味着手工操作、机械化操作阶段完全消失;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具有不同的应用环境。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会计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替代手工处理和机械处理程序。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用户操作关系数据库的通用语言。它包含数据定义、数据操纵、和数据控制等与数据库有关的全部功能。SQL语言已成为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SQL支持的数据类型包括数值型、字符串型、日期时间类型和货币类型,而货币类型是SQL server所特有的。
5.会计核算软件
是运用会计数据处理技术去实现信息管理功能的载体。具体是一组指挥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软件,包括计算程序、存储信息的文件及有关资料。比如,我们用foxbase研制一个产品成本核算软件时,要编写应用程序(.PRG),以指挥计算机进行成本核算工作;要构造数据库(.DBF),用来存储成本核算数据和结果;还要编写技术
参数资料和操作手册等必要的文档资料,以便于有关人员掌握其操作,这些就构成了成本核算软件。会计核算软件是我国软件产业中应用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在我国计算机软件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6.会计电算化与审计、信息系统审计
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技术在财会工作中的应用,最基本的要求是甩掉手工账,又称计算机会计。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给传统的审计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资产的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系统的有效性和效率性,信息系统的合规性和合法性。信息系统审计是随着计算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深入应用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在早期的计算机审计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主要内容包括:内部控制、系统开发、应用程序、数据文件,以解决上述提到的新问题。这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只在国外的一些教材当中见到。上海财经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的会计电算化教材参考借鉴国外教材也加入了这一部分的内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就此作一些深入的了解。
1.3 历史、现状与未来
特定时期开发的会计信息系统,其结构与功能必须适应特定时期的企业管理体制。
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理论研究与开发阶段、商品化会计信息系统开发阶段、商品化会计信息系统不断成熟阶段、会计信息系统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阶段。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会计信息系统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缓慢到飞速发展、普及,取得了一系列让人可喜的成绩,与之相对应的商品化财务软件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软件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已经初步形成,会计信息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会计信息系统的整体水平较低且发展不平衡,会计人员素质较低与会计信息化较高要求之间存在矛盾,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不够,安全性不足,仍存在信息失真的风险,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企业管理体制的发展变革对信息使用者将会不断提出更多更新的要求。目前会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薄弱,不能熟练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更谈不上对系统的维护、开发和利用;会计人员过分偏重软件的核算功能,只对日常的会计核算进行处理,而忽略了系统在会计管理方面的功能。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既要求掌握必备的计算机知识,还要求更多地侧重于开发系统的会计管理方面的功能。
我国应用会计信息系统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系统的意义及重要性。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所以,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于会计信息系统的认识。理论是先导,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发展依赖于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的发展,理论研究的滞后会制约会计信息系统软件的成熟与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理论主要包括实现电算化后 的会计信息系统组织、会计核算的程序和管理制度,会计核算的方法,以及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核算工具后对会计理论、会计制度的影响和会计工作的新特点。其次,还应该强调会计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安全性,并建立动态优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凡是对管理有用的信息,均可用来充实自己的数据库。待数据进入系统之后,再根据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或其他方面的需求,分别按照不同的标准、准则、制度或职业判断加工并提供有用的信息,实现各取所需。使会计信息系统融入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甚至供应链或网络系统,同时也可以使会计准则等规范体系的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代鹏,范晓曦,《对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研究》)
1.4 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要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特征,我们不防先从计算机会计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区别来进行观察。
1.手工会计的特点,有5:(1)数据量大
财会工作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系统、连续、全面、综合地核算和监督。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涉及具体的货币资金、债权债务的收支增减变动。具体品种规格的材料物资和机器设备、工具器具的增减变动,都要归入财会工作,经过加工处理,最后得出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性数据。会计数据核算详细,存储时间长,数据量大,占整个企业管理信息量的60%以上。
(2)数据结构复杂
财会工作必须反映企业的整体经济活动有6个方面,即资产、负债、共同类、所有者权益、成本费用和损益,但主要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费用和损益5个方面进行核算,核算时表现为5大分支体系。这些数据不仅结构层次较多,而且数据处理流程也比较复杂,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可能引起各个方面的变化,数据处理比其他信息处理系统都要错综复杂。
(3)数据加工处理方法要求严格
财会工作对各项经济业务的处理都必须遵守一套严格的准则和方法,如存货计价、成本计算等从内容到范围、方法,在会计法规和财经制度中做了明确的规定,必须严格按规定执行,不得随意更改。
(4)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全面性等要求严格
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是对经济活动有效核算和监督的基础,会计信息系统应该及时地向有关部门及个人提供数据,及时将有关资金运动、成本消耗的信息反馈给管理部门,以利于管理者能够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为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会计信息系统收集的数据必须齐全,不允许有疏漏,保证资料的连续、完整;数据加工的过程要有高度的准确性,不能有任何差错。只有全面、完整、真实、准确地处理会计数据,才能正确反映单位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准确处理国家、企业及个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5)数据的安全可靠性要求高
财会工作的有关资料包含了企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全部信息,是重要的历史档案材料,不能随意泄露、破坏和丢失。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可靠。
2.会计电算化的特点,有4:
(1)及时性与准确性
会计电算化的数据处理更及时、准确。计算机运算速度决定了对会计数据的分类、汇总、计算、传递及报告等处理几乎是在瞬时完成的,并且会计软件运用正确的处理程序可以避免手工处理出现的一些错误。计算机可以采用手工条件下不易采用或无法采用的复杂的、精确的计算方法,如材料收发的移动加权平均法等,从而使会计核算工作更细、更深,能更好地发挥其参与管理的职能。
(2)集中化与自动化
会计电算化的各种核算工作都由计算机集中处理。在网络环境中信息可以被不同的用户分享,数据处理更具有集中化的特点。对于大的系统如大型集团或企业,规模越大、数据越复杂、数据处理就要求更集中。由于网络中每台计算机只能作为一个用户完成特定的任务,使数据处理又具有相对分散的特点。会计电算化的处理过程中,人工干预较少,由程序按照指令进行管理,具有自动化的特点。集中化与自动化将会取得更好的效益。
(3)人机结合
财会工作人员是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不仅要进行日常的业务处理还要进行计算机软件、硬件故障的排除。会计数据的输入、处
理及输出是手工处理和计算机处理两方面的结合。有关原始资料的收集是计算机化的关键性环节,原始数据必须经过手工收集、审核和处理后才能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按照一定的指令进行数据的加工和处理,将处理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存入磁盘,打印在纸张上,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
(4)内部控制更加严格
计算机方式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有了明显的变化,新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强调手工与计算机结合的控制形式,控制要求更严,控制内容更广泛。
第四篇:建筑学导论1
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结构
以柔克刚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举世闻名的太极拳
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产物
而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
堪称“建筑版太极拳”
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的“以刚克刚”不同,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其目标是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弥至最小程度。我国许多古代建筑都成功地经受过大地震的考验,如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等建筑,千百年来均经历过多次地震仍然傲然屹立。当代建筑设计以抵御9度地震为目标,而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基本上能达到这个要求,而且其代价远远小于西方的“刚”,不能不让人叹服“柔”的力量。
柔性的框架结构:墙倒屋不塌
中华民族不但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而且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柔性的框架体系。我国木结构技术的发展,若仅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算起,迄今至少已有近7000年的历史。作为对比,西方数千年中一直采用承重墙体系,直到工业革命以来、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之后,才意识到框架结构的优越性,遂开始大规模地普及,更值得玩味的是,这种框架体系仍然是“以刚克刚”。而中国的传统木结构,具有框架结构的种种优越性,如“墙倒屋不塌”的功效,但其柔性的连接,又使得它具有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这次汶川大地震中,许多文物建筑的墙体均不同程度地受损,但主体结构仍未倒塌,就是这种柔性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表现。
整体浮筏式基础、斗栱、榫卯:抗击地震的关键
我国古代很少建造平面复杂的建筑,主要采用长宽比小于2:1的矩形。规则的平面形态和结构布局有利于抗震。传统建筑往往是中间的一间(当心间)最大,两侧的次间、梢间等依次缩小面宽,这样的设计非常有利于抵抗地震的扭矩。
中国古代建筑一般由台基、梁架、屋顶构成,高等级的建筑在屋顶和梁柱之间还有一个斗栱层。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用现代结构语言描述,堪称“整体浮筏式基础”,好比是一艘大船载着建筑漂浮在地震形成的“惊涛骇浪”中,能够有效地避免建筑的基础被剪切破坏,减少地震波对上部建筑的冲击。中国传统建筑的梁架一般采用抬梁式构造,在构架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下大上小的结构形状,实践证明这种构造方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优雅的大屋顶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之一,而且对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也做出过相当的贡献。形成大屋顶(尤其是庑殿顶、歇山顶等)需要复杂结构和大量构件,大大增加了屋顶乃至整个构架的整体性;庞大的屋顶以其自重压在柱网上,也提高了构架的稳定性。
斗栱是中国古代建筑抗震的又一位重要战士,在地震时它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历史上,很多带斗栱的建筑都能抵御强烈地震,比如山西大同的华严寺,在没有斗栱的低等级附属建筑被破坏殆尽的情况下,带斗栱的主要殿堂仍能幸存,充分说明了斗栱对抗震的贡献。斗栱但能起到“减震器”的作用,而且被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栱群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刚盘”,按照“能者多劳”的原则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大大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
除了这些较显著的手法外,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还使用了大量的其他技术措施,这些措施是古建筑抗震的关键。比如榫卯的使用: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我们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使用,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又比如柱子的生起、侧脚等技法降低了建筑的重心,并使整体结构重心向内倾斜,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柱顶、柱脚分别与阑额、地袱以及其他的结构构件连接,使柱架层形成一个闭合的构架系统,用现代术语来说,就是形成上、下圈梁,有效地制止了柱头、柱脚的移动,增强了建筑构架的整体性。梁架系统通过阑额、由额、柱头枋、蜀柱、攀间、搭牵、梁、檩、椽等诸多构件强化了联系,显著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柱子与柱础的结合方式能显著地减少柱底与柱础顶面之间的摩擦,进而有效地产生隔震作用;在高大的楼阁中,如独乐寺观音阁、应县木塔等,都在暗层中设有斜撑,大大强化了构架对水平冲击波反复作用的抵抗能力;在外檐柱间设置较厚的墙体,起到现代建筑中“剪力墙”的作用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大到建筑群体的布局处理,小到构件断面的尺寸设计,处处都展示出古代工匠们在抗震设计方面的知识和匠心。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杰出抗震能力的集中代表。这座木塔是当今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竣工于1056年,处于大同盆地地震带上。木塔建成200多年即遭受大震,余震连续7天,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而木塔岿然不动;在此后的近千年中,木塔经历了多次大地震的考验而安然无恙。在战乱之际,木塔还承受过200余发炮弹的轰击,亦无大损。木塔之所以有如此杰出的抗震能力,在于前述诸多抗震技法的综合和提高:木塔平面是规则的正八角形,利于抵抗地震波产生的扭曲力;木塔高达4.4米的砖石基座坚实、稳定,形成一个“浮筏”,承载着全塔的重量(约1300吨);木塔内梁与柱的连接完全通过斗栱完成,各种构件则通过榫卯连接,全塔的主要构件不用一钉一铆,这种连接形式类似于半固结半活铰的状态,能承受较大的弯矩;构架水平分层,在地震波中的垂直冲击波攻击下,可以通过“弹跳”的方式消解巨大的破坏能量;构架的整体性有力地抵抗旋转波,所有的柱子都用顶部的梁枋连结成一个筒形的框架,保证了构架的稳定性;柱子之间砌筑有厚实的墙体,牢牢地“抱”住各柱子,增加了构架的整体性,而且这些墙体能作为剪力墙发挥作用;立柱侧脚、平面逐层缩小,有效地降低了塔的重心,并使整体结构重心向内倾斜,增强了塔的稳定性,这样既使塔身形成美丽的曲线,又能把水平的地震冲击力分解成垂直方向的压力;周边有一圈柱廊,各圈柱廊被水平构件连接成一个刚中带柔的整体;为了加固结构框架,在八边形木塔的四个斜向应面上,自上而下采用了剪刀撑做法。
整座木塔表现出结构、技术与艺术形象的高度和谐,表里如一,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近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建造出如此庄严美丽而坚固耐久的建筑,充分显示出当时的匠人对数学、力学、材料学、结构学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而且对地震的破坏机理已有了相当的了解,抗震经验已积累到了很高的水平,既令人惊奇,也令人自豪。
第五篇: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法
著作权
一、著作权的取得
① 著作权因作品的创作完成,形成作品这一法律事实的存在而自然取得,而不需再履行任何法定手续。即著作权自动取得。② 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其著作权自首次出版之日起受保护。③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在中国境外首先出版后,30日内在中国境内出版的,视为该作品同时在中国境内出版。
④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作者所属国、经常居住地国与中国签订的协议、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中国法保护;未与中国签订协议,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在成员国、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也受中国法保护。
例题:小刘从小就显示出很高的文学天赋,九岁时写了小说《隐形翅膀》,并将该小说的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某网站。小刘的父母反对该转让行为。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C.2009.三.14)
A、小刘父母享有该小说的著作权,因为小刘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小刘及其父母均不享有著作权,因为该小说未发表
C、小刘对该小说享有著作权,但网络传播权转让合同无效 D、小刘对该小说享有著作权,网络传播权转让合同有效
二、作者
1、作者即创作作品的人。
2、创作的含义是直接产生文学、艺术及科学作品的智力活动,以下辅助性行为均不视为创作:(1)为他人创作进行组织工作(2)提供咨询意见(3)提供物质条件(4)进行其他辅助工作
例题:甲提供资金,乙组织丙和丁以乡村教师戊为原型创作小说《小河弯弯》。在创作中丙写提纲,丁写初稿,丙修改,戊提供了生活素材,乙提供了一些咨询意见。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BC.2007.三.60)
A、甲提供资金是完成创作的保障,应为作者
B、乙作为组织者并提供咨询意见,应为作者 C、戊提供生活素材,应为作者
D、丁有权不经甲、乙、丙的同意发表该小说
3、作者并不仅限于公民,一部作品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时,法人、其他组织视为作者(拟制):(1)由法人、其他组织主持(2)代表法人、其他组织意志创作(3)由法人、其他组织承担责任
4、作者推定。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即为作者。
三、著作权的主体
(一)一般作品
(二)合作作品的著作权
合作作品是指两人以上共同创作完成的作品。合作作品的作者须具备创作合意与合创事实两个条件。
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属于全体作者,对著作权的形式须征得全体合作作者的同意。对于可以分割的作品,作者对于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对于不可分割使用的,由合作作者协商一致行使;协商不成的,无正当理由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转让以外的权利,所得收益应合理分配给所有合作作者。
(三)演绎作品的著作权
演绎作品是指通过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演绎行为是演绎着的创造性劳动,也是一种创作方式。因此,法律规定,演绎作品的著作权由演绎者享有但其对著作权的行使,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另外第三人在使用演绎作品时,应征求原作者和演绎作品作者的同意。
(四)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人
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为汇编作品,其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五)影视作品的著作权
影视作品是指电影作品或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式创作的作品。影视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人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的作者享有署名权和依合同获得报酬权。影视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六)委托作品的著作权
委托作品是指作为受托人的作者按照委托人的意志和要求而创作的作品。关于委托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解决,没有订立合同或合同没有明确约定的,为保护作者权益著作权属于受托人,即作者本人。
例题:甲公司委托乙公司设计并制作产品包装盒,未签订书面合同。丙在市场上发现该产品包装盒上未经其许可使用了其画《翠竹》作为背景图案。如果该产品包装盒的整体设计也构成美术图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BCD.2007.三.58)A、产品包装盒的版权属于甲公司 B、乙公司侵害了丙的复制权
C、甲公司对乙公司的侵权行为不知情,但仍构成侵权 D、甲公司不能对产品包装盒获得外观设计专利(七)美术作品的著作权
美术作品的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须注意美术作品和美术作品载体的关系,作品原件的所有权与作品的著作权是相区别的。“美术作品与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者著作权的转移”,此规则也适用于计算机软件等具有知识产权的标的物,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但美术作品原件的所有权享有展览权,此外的其他权利仍由著作权人享有。
(八)身份不明的作品的著作权
身份不明的作品是制作者不具名或不写其真实姓名的作品。身份不明的作品由作品原件合法持有人行使除署名权外的著作权。作者身份确定后,由作者或其继承人行使著作权。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只有作品是原件,且必须是合法持有人才享有除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其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五)至(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的12月31日。作者身份确定后适用著作权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就是终身家死亡后50年。
(九)职务作品
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十)自传体作品
当事人合意以特定人物经历为题材完成的自传体作品,当事人对著作权权属有约定的,依其约定;没有约定的,著作权归该特定人物享有,执笔人或整理人对作品完成付出劳动的,著作权人可以向其支付适当的报酬。因此自传体作品的著作权原则上归传主所享有。
例题:国画大师李某欲将自己的传奇人生记录下来。邀请作家王某执笔,其助手张某整理素材。王某以李某的人生经历为素材完成了自传体小说《我的艺术人生》。李某向王某支付了5万元,但未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该小说的著作权应当归谁所有?(B.2006.三.17)
A、归王某所有
B、归李某所有
C、归王某和张某共同所有
D、归王某、张某和李某三人共同所有
四、著作权的内容
(一)著作人身权
1、发表权,即作者依法决定是否将其作者公之于众的权利。“公之于众”是指将作品像不特定的人公开,但不以公众知晓为要件。发表权是一次性的权利,一经行使即归消灭。
2、署名权,即标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具体包括作者决定是否署名及如何署名等。
3、修改权,即作者本人或授权他人修改其作品的权利。
4、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二)著作财产权
著作财产权是指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控制其作品的使用并获取财产收益的权利,主要内容包括:
1、复制权,即通过印刷、拓印等方式将作品复制一份或多份的权利。
2、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赠与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原件或复制件的权利。
3、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或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式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但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除外。
4、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原件或复制件的权利。
5、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权利。
6、放映权,即通过各种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等作品的权利。
7、广播权,即以无线、有线或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其他设备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8、信息网路传播权,即以无线或有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9、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式将作品固定在有关载体上的权利。10、11、12、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等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转让权,著作权人可以转让上述部分或全部权利并获取报酬的权利。许可使用权,是指著作权人通过与他人签订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作品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13、获得报酬权是指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因作品的使用或转让而获得报酬的权利。
五、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是指针对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根据法律的规定,在不必征得著作权人同意的情况下,而无偿使用其作品的行为,但应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不得侵犯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根据《著作权法》22条的规定合理使用的范围包括: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九)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十)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十一)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六、著作权法定使用许可制度
法定许可使用制度是指依照著作权法的规定,传播者在使用他人已经发表但没有著作权保留声明的作品时,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但应在向其支付报酬,并尊重著作权人其他权利的制度。
法定许可与合理使用的主演区别在于:首先,合理使用无须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而法定许可则必须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其次,合理使用的范围较为广泛,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十二种,而法定许可的范围较窄;再次,前者是任何人用,后者是传播这的特权。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法定许可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作品在刊登后,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向作者支付报酬。报社、期刊社可以对作品作文字性的修改、删节,但对文章内容的修改,则应征得作者的同意。
(二)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造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得使用的除外。
(三)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或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支付报酬。
(四)为实施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或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断或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美术、摄影作品。但应当按规定支付报酬,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七、邻接权
邻接权,也称作品传播者权,是指作品传播者对其赋予作品的传播形式所享有的权利。邻接权以著作权为基础。邻接权的保护期限为50年。邻接权中,除表演者权外,一般不涉及人身权。表演者
(一)表演者权的主体和客体
表演者权的主体是指表演者,包括演员、演出单位或者其他表演文学、艺术作品的人。表演者权利的客体是指表演活动,即通过演员的声音、表情、动作公开再现作品或演奏作品。(二)表演者的权利内容
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下列权利:
1.表明表演者身份;
2.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
3.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
4.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
5.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
6.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三)表演者的主要义务
表演者使用他人的作品演出,应当征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演出,应当征得演绎作品著作权人和原作品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一)录制者权的主体和客体
录制者权的主体是录制者,包括录音制作者和录像制作者。录制者权的客体是录制品,包括录音制品和录像制品。录音制品是指任何声音的原始录制品;录像制品是指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以外的任何有伴音或无伴音的连续相关形象的原始录制品,包括表演的原始录制品和非表演的原始录制品。
例题:甲网站与乙唱片公司签订录音制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许可使用合同,按约定支付报酬后,即开展了网上原版音乐下载业务。对甲网站的行为应如何定性?(C.2005.三.16)
A.是合法使用行为
B.构成侵权行为,因为该行为应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而不是取得录音制作者的许可
C.构成侵权行为,因为该行为还需取得著作权人、表演者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D.构成侵权行为,因为该行为虽然无须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但必须取得表演者的许可
(二)录制者的权利和义务
录制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录制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使用演绎作品制作录制品的,应当征得演绎作品著作权人和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录制表演活动的,应当同表演者订立合同,并支付报酬。广播电台、电视台
(一)播放者权的主体和客体
播放者权的主体是广播电视组织,包括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放者权的客体是播放的广播或电视而非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电视是指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过载有声音、图像的信号播放的集成品、制品或其他材料在一起的合成品。(二)播放者的权利和义务
播放者有权禁止未经许可的下列行为: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转播;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
播放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播放他人未发表的作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播放已发表的作品或已出版的录音录像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按规定支付报酬。
例题;甲电视台获得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A队与B队比赛的现场直播权。乙电视台未经许可将甲电视台播放的比赛实况予以转播,丙电视台未经许可将乙电视台转播的实况比赛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备将来播放,丁某未经许可将丙电视台录制的该节目复制一份供其儿子观看。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B.2006.三.18)
A.乙电视台侵犯了A队和B队的表演者权 B.甲电视台有权禁止乙电视台的转播行为 C.丙电视台的录制行为没有侵犯甲电视台的权利 D.丁的行为侵犯了甲电视台的复制权
九、著作权侵权诉讼时效
① 侵犯著作权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② 权利人超过两年起诉的,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继续,在该著作权保护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
③ 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2年计算。
例题:1999年7月,甲发现乙公司非法复制其作品,但未予制止。2004年5月8日,甲发现乙一直未停止复制行为,遂向法院起诉,要求乙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CD.2005.三.59)A.法院应当受理甲的起诉
B.甲的诉讼请求已过诉讼时效,应驳回其诉讼请求 C.法院应当判决乙停止侵权行为
D.甲应获得的赔偿数额应从2004年5月8日起向前推算2年计算
十、许可与报酬
① 可不经许可,也不支付报酬(见《著作权法》第22条第1款所列的12种“合理使用”方式)
② 可不经许可,但应支付报酬
1、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
2、录音(不包括录像)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
3、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不包括未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
4、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
5、报社、期刊社转载、摘编已刊登的作品,可不经许可,但应付酬。③ 应经许可,并付酬
1、图书出版者出版图书及报刊刊登作品,应经著作权人许可并付酬;
2、使用他人作品演出,表演者或演出组织者应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付酬
3、录音录像制作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付酬
4、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未发表作品,应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付酬
5、电视台播放他人电影作品(非录像制品),应取得制片者许可并付酬
④ 应经双份许可并付双份报酬 这里的“双份”,是指邻接权人使用演绎作品等特殊作品的,要分别取得演绎作品著作权人及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并对上述两著作权人分别付酬。具体情形有:
1、出版演绎作品的,出版者应取得演绎作品著作权人及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付酬
2、使用演绎作品进行表演者,表演者或演出组织者应取得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及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付酬
3、录音录像制作者使用演绎作品的,应取得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及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付酬
4、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他人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应经录音录像制作者及著作权人、表演者许可并付酬
5、电视台播放他人的录像制品,应取得录像制作者及著作权人许可并付酬。
例题:叶某创作《星光灿烂》词曲并发表于音乐杂志,郝某在个人举办的赈灾义演中演唱该歌曲,南极熊唱片公司录制并发行郝某的演唱会唱片,星星电台购买该唱片并播放了该歌曲。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2009.三.63)A.郝某演唱《星光灿烂》应征得叶某同意并支付报酬 B.南极熊唱片公司录制该歌曲应当征得郝某同意并支付报酬 C.星星电台播放该歌曲应征得郝某同意
D.星星电台播放该歌曲应征的南极熊唱片公司同意
商标权
一、商标的种类 ①集体商标
定义:集体商标,是以团体、协会、其他组织(下称“注册人”)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其组织成员资格的标志。
相关规定:以地理标志作集体商标注册的,其商品符合使用该地理标志条件的生产经营者,可要求参加以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注册的注册人组织,该组织应依章程接纳为会员;不要求参加该注册人组织的,也可正当使用该地理标志,该组织无权禁止。②证明商标
定义:证明商标,是由对某商品、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人使用于其商品、服务上,用以证明该商品、服务的特定品质的标志。
相关规定:以地理标志作为证明商标注册的,其商品符合使用该地理标志条件的生产经营者要求使用该证明商标的,控制组织应当允许。
例题:“花果山”市出产的鸭梨营养丰富,口感独特,远近闻名,当地有关单位拟对其采取的保护措施中,哪些是不合法的?(2006年试卷三第63题)
A、将“花果山”申请注册为集体商标,使用于鸭梨上 B、将“花果山”申请注册为证明商标,使用于鸭梨上
C、将鸭梨的形状申请注册为立体商标。使用于鸭梨上 D、将“香梨”申请注册为文字商标,使用于鸭梨上 ③ 驰名商标
定义:驰名商标,指享有较高声誉、为公众所周知,且经法定组织认定的商标。相关规定:商标法对驰名商标进行特殊保护,其措施有四个:
2、就相同、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模仿、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3、就不相同、不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模仿、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4、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商标法》第13条、第15-16条、第31条规定的,商标所有人或利害关系人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的除斥期间为5年,但对恶意注册的,驰名商标所有人不受5年的时间限制。
5、驰名商标所有人认为他人将其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登记,可能欺骗公众或对公众造成误解的,可向企业名称登记主管机关申请撤销该企业名称登记。
二、商标注册绝对禁止条件
首先,第九条 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商标注册人有权标明“注册商标”或者注册标记。其次,第十条 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一)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
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
(二)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相同或者近似的,但该国政府同意的除外;
(三)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组织同意或者不易误导公众的除外;
(四)与表明实施控制、予以保证的官方标志、检验印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授权的除外;
(五)同“红十字”、“红新月”的名称、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
(六)带有民族歧视性的;
(七)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
(八)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
再次,第十一条 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
(一)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
(二)仅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
(三)缺乏显著特征的。
前款所列标志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的,可以作为商标注册。
还有,第十二条 以三维标志申请注册商标的,仅由商品自身的性质产生的形状、为获得技术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状或者使商品具有实质性价值的形状,不得注册。
最后,第十三条 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例题:商标局受理了一批商标注册申请,审查过程中均未发现在先申请。商标局应当依法驳回下列哪些注册申请?(2007年试卷第62题)
E、将“红旗”文字商标使用于油漆商品上 F、将“敌尔蚊”文字商标使用于驱蚊商品上 G、将“光明”文字商标使用于灯泡商品上
H、将“红高粱”文字商标使用于高粱酿制的白酒类商品上
三、注册商标的许可使用
1、双方应签订书面合同;
2、许可人应在该合同签订之日起三个月内将合同副本送商标局备案;
3、双方对外的权利义务:许可人应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在转让合同中,转让人无此义务);被许可人应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四、争议的裁定
1、已经注册的商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商标局可依职权主动撤销,第三人也可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
(1)违反《商标法》第10-12条的规定
(2)以欺骗手段取得注册的(3)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
2、撤销的效力
(1)一经撤销,其商标专用权视为自始不存在(2)对在撤销前法院作出并已执行的商标侵权案件的裁决,工商局作出并已执行的商标侵权事件的处理决定,以及已经履行的商标转让、使用许可合同,均不具溯及力,无需返还。
(3)在第2项规则下,因商标注册人恶意造成他人损失的应以赔偿。五.商标侵权行为
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
第五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所称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一)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
(二)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
七、不视为商标侵权或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注册商标中含有的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或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或者含有地名,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
专利权
一、优先权
1、申请人就发明、实用新型(不包括外观设计)在外国首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或外观设计6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依该外国与中国之相互协议或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可主张优先权。
2、申请人自发明或实用新型(不包括外观设计)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又向中国专利局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亦可主张优先权。
3、优先权是指以前述首次申请日为后申请之申请日。
4、优先权主张人应在申请时提出书面声明,且在3个月内提交首次提出的专利申请权副本;否则,视为未主张。
二、强制实施许可
1、对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而言
(1)制造权
(2)使用权
(3)许诺销售权
(4)销售权
(5)进口权
2、对外观设计专利而言
(1)制造权
(2)许诺销售权
(3)销售权
(4)进口权
例题:甲公司2000年获得一项外观设计专利。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该专利产品。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所为的下列行为,哪一项构成侵犯该专利的行为?(2005-3-15,单)
A、使用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B、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C、许诺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D、使用甲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三、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
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
(一)科学发现;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动物和植物品种;
(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七)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妨碍社会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八)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得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四、不视为专利权侵权或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第六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一)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许可的单位、个人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的;
(二)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
(三)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
(四)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
(五)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以及专门为其制造、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
第七十条 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构成侵权,但基于侵权人的主观无恶意考虑,不承担赔偿责任。
例题:甲公司获得了某医用镊子的实用新型专利,不久后乙公司自行研制出相同的镊子,并通过丙公司销售给丁医院使用。乙、丙、丁都不知道甲已经获得该专利。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7-3-15,单)A、乙的制造行为不构成侵权 B、丙的销售行为不构成侵权
C、丁的使用行为不构成侵权
D、丙和丁能证明其产品的合法来源,不承担赔偿责任
五、专利权的侵权诉讼时效
第六十八条 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应当得知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