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轻微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工作规范
江
苏
省轻微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工作规范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对轻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以下简称“违法行为”)的处理,践行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和《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等相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的违法行为是指交通违法情节轻微、对道路通行和安全影响不大的下列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
(一)机动车超过规定时速未达10%的;
(二)货运机动车载物超过核定载质量未达10%的;
(三)抢险救灾和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有超载或其他一般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
(四)外地机动车不熟悉路况,驶入禁行区域,经指出后及时改正的;
(五)因不熟悉城市路况,驾驶机动车在路口渠化段内越线变道,经指出后主动承认错误的;
(六)驾驶机动车未按规定放置检验合格标志或者保险标志,经指出后及时改正的;
(七)驾驶机动车未随身携带机动车驾驶证或行驶证,经指出后及时提交的;
(八)实习期内驾驶机动车未在车身后部粘帖或悬挂实习标志,经指出后及时改正的;
(九)驾驶机动车违反规定临时停车,不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经指出后立即改正的;
(十)驾驶机动车在禁鸣区域应急处置时鸣喇叭的;
(十一)在城市市区限速50公里以下路段驾驶机动车,乘坐人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经指出后立即改正的;
(十二)集装箱运输车辆非自行加高的;
(十三)驾驶摩托车在手把上悬挂物品,经指出后立即改正的;
(十四)驾驶机动车,在驾驶室前后窗范围内悬挂、放置妨碍驾驶人视线的物品,经指出后及时改正的;
(十五)未满12周岁人员驾驶自行车、三轮车,未满16周岁人员驾驶电动自行车,经指出后改正的。第三条 交通警察发现本规范第二条规定的违法行为,对能认识到过错并接受教育、及时改正的违法行为人,可以依据本规范的规定,提出口头警告,纠正违法行为后教育放行。
第四条 对违法行为人实行口头警告、教育放行的,可以由一名交通警察作出,并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一)口头告知违法行为人违法行为的基本事实、违反的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及依法享有的陈述和申辩权利;
(二)听取违法行为人的陈述和申辩,违法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
(三)查询违法行为人的违法行为记录,符合口头警告的,予以口头警告后教育放行,同时告知违法行为人本次违法行为将被记录。对属于本规范第二条第(四)项至第(十五)项所列的违法行为,如果在一年内累计记录达两次的,将对其第三次及以后的违法行为依法实施罚款处罚。
(四)制作违法行为记录单。交通警察应当在2日内将违法行为记录单报所属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第五条 违法行为记录单应当载明违法行为人的基本情况、车辆牌号、车辆类型、违法事实、违法代码、口头警告的实施依据及实施机关名称等内容。
第六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3日内将违法行为记录信息录入道路交通违法信息管理系统。第七条 违法行为记录不列入《江苏省重点驾驶人“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苏公厅„2006‟484号)第三条第(五)项规定的交通违法行为累计范围。
第八条 本规范所称的“一年内”是指当年度的1月1日至12月31日。第九条 本规范由江苏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负责解释。第十条 本规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江苏省轻微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工作规范
江苏省轻微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工作规范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对轻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以下简称“违法行为”)的处理,践行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和《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等相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的违法行为是指交通违法情节轻微、对道路通行和安全影响不大的下列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
(一)机动车超过规定时速未达10%的;
(二)货运机动车载物超过核定载质量未达10%的;
(三)抢险救灾和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有超载或其他一般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
(四)外地机动车不熟悉路况,驶入禁行区域,经指出后及时改正的;
(五)因不熟悉城市路况,驾驶机动车在路口渠化段内越线变道,经指出后主动承认错误的;
(六)驾驶机动车未按规定放置检验合格标志或者保险标志,经指出后及时改正的;
(七)驾驶机动车未随身携带机动车驾驶证或行驶证,经指出后及时提交的;
(八)实习期内驾驶机动车未在车身后部粘帖或悬挂实习标志,经指出后及时改正的;
(九)驾驶机动车违反规定临时停车,不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经指出后立即改正的;
(十)驾驶机动车在禁鸣区域应急处置时鸣喇叭的;
(十一)在城市市区限速50公里以下路段驾驶机动车,乘坐人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经指出后立即改正的;
(十二)集装箱运输车辆非自行加高的;
(十三)驾驶摩托车在手把上悬挂物品,经指出后立即改正的;
(十四)驾驶机动车,在驾驶室前后窗范围内悬挂、放置妨碍驾驶人视线的物品,经指出后及时改正的;
(十五)未满12周岁人员驾驶自行车、三轮车,未满16周岁人员驾驶电动自行车,经指出后改正的。
第三条交通警察发现本规范第二条规定的违法行为,对能认识到过错并接受教育、及时改正的违法行为人,可以依据本规范的规定,提出口头警告,纠正违法行为后教育放行。
第四条对违法行为人实行口头警告、教育放行的,可以由一名交通警察作出,并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一)口头告知违法行为人违法行为的基本事实、违反的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及依法享有的陈述和申辩权利;
(二)听取违法行为人的陈述和申辩,违法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
(三)查询违法行为人的违法行为记录,符合口头警告的,予以口头警告后教育放行,同时告知违法行为人本次违法行为将被记录。对属于本规范第二条第(四)项至第(十五)项所列的违法行为,如果在一年内累计记录达两次的,将对其第三次及以后的违法行为依法实施罚款处罚。
(四)制作违法行为记录单。交通警察应当在2日内将违法行为记录单报所属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
第五条违法行为记录单应当载明违法行为人的基本情况、车辆牌号、车辆类型、违法事实、违法代码、口头警告的实施依据及实施机关名称等内容。
第六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3日内将违法行为记录信息录入道路交通违法信息管理系统。
第七条违法行为记录不列入《江苏省重点驾驶人“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苏公厅„2006‟484号)第三条第(五)项规定的交通违法行为累计范围。
第八条本规范所称的“一年内”是指当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第九条本规范由江苏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规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保险违法行为举报处理工作办法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令
〔2015〕1号
《保险违法行为举报处理工作办法》已经2014年12月25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3月1日起实施。
主席 项俊波 2015年1月4日
保险违法行为举报处理工作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举报处理工作,保障举报处理工作顺利开展,维护保险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举报,是指举报人认为被举报人有保险违法行为,依法向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反映,申请其履行法定监管职责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举报人,是指向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举报保险违法行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本办法所称保险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有关保险监管的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保监会的规定,依法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被举报人的范围,包括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和保险从
—1—
业人员,以及涉嫌非法设立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和非法经营保险业务、保险中介业务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三条 举报处理工作应当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四条 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健全举报处理工作制度机制,依法、公正、及时处理举报事项。
第五条 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在官方网站公开受理举报的通信地址、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电子信箱等信息。
第二章 工作机构和职责
第六条 中国保监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举报处理工作规章制度;
(二)建立完善举报管理信息系统;
(三)受理并调查处理涉及保险公司、保险集团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及相关保险从业人员的举报,涉及面广、影响大的举报,以及其他依法应当由中国保监会处理的举报;
(四)向派出机构交办举报事项;
(五)指导和督办举报处理;
(六)开展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
(七)承办与举报处理相关的其他工作。
第七条 派出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受理并调查处理涉及本单位监管职责范围内的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以及上述机构的保险从业人员的举报,以及擅自设立保险机构或者保险中介机构,非法经营保险业务和保险中介业务的举报;
(二)调查处理中国保监会交办的举报事项;
(三)牵头处理或者协助其他派出机构处理跨区域举报;
(四)开展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定期向中国保监会报告辖区内举报处理情况;
—2—
(五)承办与举报处理相关的其他工作。
第八条 中国保监会稽查局是举报处理工作的管理部门,负责对举报处理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派出机构应当指定处室负责辖区内举报处理工作。
第三章 举报的受理和答复
第九条 举报分为实名举报和非实名举报。举报人在举报时提供本人真实姓名(名称)、证件号码和有效联系电话等信息的属于实名举报。
举报人向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提出举报,可以采取邮寄、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也可以采取电话、面谈等方式。
五名以上举报人拟采取面谈方式共同提出举报的,应当推选一至二名代表。
第十条 举报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予以受理:
(一)举报事项属于本单位的监管职责范围;
(二)有明确的被举报人;
(三)有保险违法行为的具体事实,及相关的证据或者线索。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不予受理:
(一)已经受理的举报,举报人在处理期间再次举报,且举报内容无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线索;
(二)已经办结的举报,举报人再次举报,且举报内容无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线索;
(三)已经或者依法应当由其他国家机关处理的。
第十二条 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在收到举报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审查决定是否受理。
实名举报人要求告知受理情况的,可以通过电话或者书面方式告知。
举报材料不符合本办法第十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实名举报,可以要求举报人补充提供有关材料。受理审查时限自收到完整材料之日起计算。
—3—
第十三条 对于不属于本单位负责处理的举报,应当在收到举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转交其他有职责的单位。接受转交的单位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审查决定是否受理。
中国保监会可以将举报事项交派出机构调查处理。接受交办的派出机构应当按照中国保监会的要求及时反馈有关情况。
第十四条 对于属于信访或者消费投诉事项的,应当在收到相关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该事项转至本单位信访或者消费投诉工作机构。
第十五条 举报涉及多个派出机构管辖的,由违法行为发生地派出机构受理。涉及多个违法行为发生地的,由第一个接到举报的派出机构受理,或者报请中国保监会指定一个派出机构受理,相关派出机构应当予以配合。
第十六条 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在受理后及时开展对举报的调查工作。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应当将调查结论答复实名举报人,但因案件调查需保密的除外。
第四章 监督和管理
第十七条 中国保监会发现派出机构对举报处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督办:
(一)未按规定程序处理举报的;
(二)存在推诿、敷衍、弄虚作假等情形的;
(三)存在需要督办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条 中国保监会建立举报处理工作定期报告制度,派出机构应当分别于每年一月十日和七月十日前向中国保监会报告上一和上半年的举报处理情况。
第十九条 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对举报处理工作的信息管理。
第二十条 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工作人员在举报处理工作中,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保险监管人员行为准则和工作程序,严格执行保
—4—
密制度。
第二十一条 举报人提出举报,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对所提供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举报人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对于外国保险机构擅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代表机构,以及外国保险机构驻华代表机构从事保险经营活动的举报,适用本办法。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规定的举报,符合《保险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适用《保险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
第二十四条 中国保监会对于与举报处理相关的监管职责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所称保险机构,是指经中国保监会或者派出机构批准设立的保险公司、保险集团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上述机构的分支机构。
本办法所称保险中介机构,是指经中国保监会或者派出机构批准设立的保险专业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估机构和上述机构的分支机构,以及保险兼业代理机构。
本办法所称的保险从业人员,是指保险机构工作人员、保险中介机构从业人员,以及其他为保险机构销售保险产品的保险销售从业人员。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中国保监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5—
第四篇:公文处理工作规范
一、总则
1.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此规范,公文处理工作规范。
2.我公司的公文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规章、下达指示、决定,指导工作,向上反映情况,请示、报告工作,企业内外沟通情况、交流信息,商洽、协调、联系工作的重要工具。它具有鲜明的政策性,一定的权威性,严格的规范性,较强的时效性。
3.党政工作部是公文的管理机构。设专人负责公文的处理工作。
4.公文处理工作是公司日常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主要手段,是公司工作的桥梁和纽带,也是秘书工作的重要部分和关键环节。
5.党政工作部工作人员在公文处理工作中,要端正思想作风,发扬深入实际,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提高公文处理的质量和效率,为领导、机关部门和基层单位提供优质服务。
6.公文处理工作必须遵循准确、及时、保密、安全的原则,严格按照公文处理程序办理;严格按照文件自身的保密要求和阅知范畴办理,不丢失、不被盗、不泄密、不损坏。
一、公文主要种类
1.公司的公文种类主要有:
⑴.决定、决议
对本公司某些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用“决定”。
经过会议讨论通过并要求贯彻执行的事项用“决议”。
⑵.通知
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要求下级单位、部门办理或需要知道的事项,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印发本公司一些法规性文件,均用“通知”。
⑶.通报
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要各单位知道的事项,用“通报”。
⑷.报告、请示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用“报告”。
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用“请示”。
⑸.批复
答复下级单位的请示事项,用“批复”。
⑹.函
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的事项,同级机关之间、不相隶属单位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等,用“函”。
⑺.会议纪要
记载和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要求与会单位共同遵守、执行的,用“会议纪要”。
⑻.规定
本公司或部门制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用“规定”。
2.其它形式的公文,如某些章程、办法、规章、计划、合同、电报以及经过一定的批准手续后转化为公文的某些简报、调查报告、领导讲话等,根据情况酌情使用。
三、公文格式
1.公文一般由文头(发文机关全称加“文件”二字组成)、标题、发文字号、签发人、秘密等级、紧急程度、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发文时间、抄报机关、抄送机关、主题词、制发机关、制发时间等部分组成。
⑴.公文标题。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的简称、事由和文件三部分组成。公文文头已含发文机关名称的,标题中可略去发文机关名称。转发公文的标题,要简明准确,但不要只写文号。在公文标题中除法规性文件外,一般不加书名号。
⑵.发文字号。发文字号一般由机关代字、年号、序号三部分组成。几个部门联合发文,只标明主办部门的公文编号,党政联合发文,用党委的文头,编党委的文号和行政的文号。
机关代字应使用规范的简称,并应避免与其它机关相混淆。
正式文件年号一律用公元纪年全称括于方括号内,置机关代字之后,流水号之前。函件年号可使用简称括于圆括号内,置于机关代字之首。
⑶.主送。一般公文的主送机关应写于标题之下,正文之前,顶格并加冒号。有的公文如决定、决议、会议经要等,应将主送机关写于正文之后。正式文件主送机关的全称、规范性简称和同类型单位的统称应使用统一的固定概念和序列表达,不得经常变换。
上报请示的公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确需同时上报另一个上级机关,应用抄报的形式。
⑷.正文。正文文字表达应力求简明扼要,层次清楚。
⑸.附件。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之下(空一行),发文机关印章及成文日期之前,按顺序注明附件名称,工作汇报《公文处理工作规范》。
⑹.印章。印章是公文制发机关对公文生效负责的凭证。公文一律加盖印章。印章盖在成文日期的中上方。并做到上不压正文,下压成文日期年、月、日4-7个字。如发文时间在前,印章可盖在正文末空档处。正文末页无空档,可另加空白页注明发文时间并盖章,同时在该页左上方标明“此页无正文”。几个单位联合行文,印章顺序与行文机关相吻合,最后一枚印章顺序应与行文机关相吻合,最后一枚印章与发文时间相叠。党政联合发文,党委印章在左。
⑺.秘密等级。保密公文应在文件头左上方注明等级和保密期限。
⑻.落款。一般公文可不落款,凡有落款的公文,落款应使用发文机关的全称或规范化的简称。
⑼.发文时间。发文时间以签发或会议讨论通过的日期为准。
公文日期统一使用汉字标识。且年、月、日三者俱全,不得简化与省略。
⑽.附注。公文如有附注,应列印章、时间之下,主题词之上,有圆括号括起来。
⑾.抄送机关。抄送栏设于文件末页下端,制发机关之上。抄上级机关的标明“抄报”,抄平行机关、下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标明“抄送”。抄报、抄送顶格书写用横线隔开来。
⑿.主题词。为便于公文管理和使用微机检索,可编制公文主题词表,按公文主题内容选1-5个主题词,刊于抄送机关之上。
2.公文用纸、一律使用A4纸。
3.公文用字。公文的正文部分推荐采用四号宋体字,标题和其它部分可酌情大一号或小一号,标准行数和列数均为二十五左右。
四、行文规则
1.各部门的行文关系,应根据各自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
⑴.上行文。指下级机关、单位向上级机关、单位的行文。一般般用请示、报告、函等文种。
⑵.下行文。指上级机关、部门向下级机关、部门的行文。一般用指令、决定、决议、批复、通知、通报、通告、函等文种。
⑶.平行文。指向同级单位和不相隶属的单位和部门发的文件。主要用函。
2.凡属于行政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应以行政名义行文,不应要求以同级党组织名义行文或与同级行政单位或部门联合行文。若党委系统建议与同级行政单位或部门联合行文,其内容既涉及党群工作又涉及行政工作时,可以联合行文。若内容以党群工作为主又涉及行政工作时,可以联合行文。若内容以党群工作为主,与行政关系不大时,则由党组织自行行文。
3.各单位一般不得越级行文。因特殊情况必须向上越级行文时,应同时抄报越过的上级单位机关。
4.向上经机关请示的公文,应一文一事。请示不要直接送领导者个人,也不要多头分送,应送党政工作部统一办理。
5.公文字数一般不超过三千字,若超过三千字应写出内容提要,并印在正文之前。
6.行政公文不得对党的组织作指示,交任务。
7.转发上级机关的来文,如无具体贯彻意见,可原文翻印下发,不必另外行文。
五、收文处理程序
1.收文处理程序一般包括签收,登记,分发、分办、批办、承办、催办、查办、立卷、归档、销毁等。
⑴.签收。签收公文应认真核对所收文件的件数是否与文件投递单或送文簿上登记的件数相符;文件包装上的收文机关、收件人是否与本机关相符;包装编号是否与投递单或送文簿的登记相符;文件包装是否有破损、开封等现象,重要文件应逐页查点。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向发文机关查询,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急件要注明签收的具体时间。
⑵.登记。登记文件应将收文号、来文机关、文件标题、密级、发文字号、缓急时限、件数、收发时间以及处理情况逐项填写清楚。登记编号不得出现重号和跳号的现象。
⑶.分办。分办就是文书工作人员将收进的文件经过登记以后送综合部负责人批分后,送有关领导、有关部门或承办人员办理。
⑷.批办。主管领导人在阅读文件的基础上,针对文件提出的问题和要求,简明扼要地提出处理意见,明确指定承办部门或承办人承办。
⑸.承办部门在办文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凡属本部门职权范围内可以答复的事项,应直接答复呈文单位,同时抄送交办部门销案;凡涉及其他部门业务和事项,主办部门要主动会同有关部门协商办理;凡须报请上级领导审批的事项,应由主办部门提出意见,并代拟文稿,如文稿内容涉及其他部门,应与其他部门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后,送请上级领导审批。如不能取得一致意见,要将双方意见都写上。
⑹.传阅。传阅文件要做到以下几点:
a.掌握传阅范围。严格按照规定范围和领导批办范围组织传阅,不能任意扩大或缩小传阅范围。
b.控制文件运行。严格传阅登记手续,随时掌握文件去向,避免漏传,误传和延误。
c.文不横传。文件要通过文书人员分别递送给每个应阅人员,不能由应阅人员自行横传。
d.认真检查处理。文书人员应对退回的传阅文件进行检查。一查传阅人是否阅过并标明了阅完时间;二查传阅人有无指示意见;三查传阅件有无缺损。
⑺.催办。对落实到各承办单位或部门的公文,由党政工作部负责催办工作。
⑻.收集。已处理完毕需立卷归档或保存一定时间的文件,文书人员应做好回收工作。
六、发文处理程序
1.发文处理程序一般包括拟搞、会稿、审核、签发、缮印、用印、分发、立卷、归档、销毁等。
⑴.拟搞。拟稿应做到以下几点:
a.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
b.情况要属实,观点要明确,条理要清楚,层次要分明,文字要精练,书写要工整,篇幅要简短。
c.人名、地名、数字、引文要准确。
d.公文中的数字除发文字号、统计表、计划表、序号、百分比和其它发布用阿拉伯数字外,一般用汉字标识。
e.引用公文应先引用发文机关、标题,后引文号,并加括号。
f.公文中的计量单位,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g.草拟、修改、签发公文要用碳素笔、钢笔,并只能用碳素墨水、蓝黑墨水来书写材料,禁止使用圆珠笔、铅笔、彩笔及红墨水。
⑵.会稿。凡涉及其它部门业务的公文稿,主办单位应送有关部门负责人会稿。
⑶.核稿。文件草稿在送文领导人最后审批签发前,应由党政工作部负责人对文稿的内容、体式、文字等进行审核。审核要把好五关:
a.行文关。确定是否行文,以何名义行文。
b.内容关。审查文稿观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实际,提出的办法、措施和要求是否明确具体,切实可行。
c.政策法规关。审查文稿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现行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与本公司已经发布,仍在执行的政策规定有无矛盾。
⑷.文字关。审查文稿结构是否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合乎逻辑;用词是否准确、精练;句子是否符合语法;标点符号、数字数量、人名地名、专用术语等是否正确、规范。
⑸.体制格式关。审查拟定的公文标题能否概括文件内容,文种是否恰当,主送机关是否正确,抄送机关有无遗漏等。
4.签发。审批签发的一般原则是:
⑴.涉及全局性或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文件,由领导签发。
⑵.涉及某一方面的问题,由分管领导人审阅后,送主要领导人签发。
⑶.对于机关一般事务性函件或领导已决定的事项可授权党政工作部负责人代签。
⑷.已签发的公文,不准随意改动,如确需改动时,必须重新核稿,并报原签发的领导审定。
⑸.所有上报的公文,都必须由主要领导签发。若主要领导不在家,应由在家主持工作的领导签发。
5.编号登记。文稿经领导人签发后,应进行发文登记和编号。登记时应首先检查签发手续是否完备,文件有无错漏,主、附件是否齐全。《发文登记表》包括以下内容:日期、编号、主送单位、标题、主办单位、主办人、签发人、主题词等。
6.缮印。略,见《缮印工作规范》。
7.用印。略,用印的具体要求见《印信管理工作规范》。
8.分发。分发应根据分发范围书写信封、分拣、装封,经检查无误后再严密封口。凡正式文件、都应附《发文通知单》随文件一起邮寄。一般不得通过会议发放正式文件。所有上报的文件必须是原件,不准上报复制件。
9.收集。发文资料收集范围包括:文件底稿、文稿附件、领导批示等。
10.立卷。立卷要根据发文机关、内容、时间、名称等文件特征,按照公文保存价值和历史联系分类整理,保证立卷公文齐全、完整。绝密文件不能复制。机密,秘密文件经党政工作部批准可以复制。复制文件应视原文一样管理。
11.归档。立好的案卷,应写上标题,编写案卷目录,并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向档案管理员移交。移交案卷时,应履行有关手续。
12.销毁。没有存档价值和存查必要的公文,经过鉴定和主管领导人批准,可定期销毁。
收集、立卷归档、销毁应遵守《档案工作规范》。
七、公文质量考评制度
1.党政工作部要建立公文质量考评制度,定期对本公司在日常工作中所形成的公文进行检查或抽查,表彰先进,批评落后,促进全公司公文质量不断提高。
第五篇:突发事件处理工作规范
突发事件处理工作规范
一、目的:
突发性事件发生时,能迅速处理,以保护业主(住户、商户)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二、职责:
1、物业中心经理负责紧急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现场指挥及督导
2、安防负责安全防范及发现、报告情况及时处理
3、维修人员负责突发的水、电供应及抢修
三、工作程序:
1、遇盗、匪警应急处理:
A、安防在执勤时发现或接到举报,有盗窃或抢劫事件发生时,要迅速制止
犯罪的进行;同时立即用对讲机呼叫求援,设法制服歹徒
B、所有持有对讲机的工作人员听到求援信号后,要立即赶到现场,封锁现
场出入口,并将情况向领导和公安机关汇报
C、当案犯持有凶器时,安防应设法制服案犯,若无法制服则应先保护自身
和客户的生命安全,迅速安防并请求支援,封锁出入口,疏散人群
D、若犯罪嫌疑人逃跑,追捕困难时,要看清人数、衣着、相貌、身体特征、逃跑用交通工具等,及时将情况上报
E、有案发现场的要保护现场,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动任何东西,不得让人进
入现场,涉案人员不得离开
F、事主或现场受伤人员,要报120送医院救治
2、发现斗殴的处理:
A、发现或接到投诉有斗殴、争吵时,要及时制止;劝阻双方住手、住口,尽力劝阻双方或一方离场;并上报领导、请求增援
B、说服、劝阻围观群众离开,确保管辖区域内的正常治安秩序,防止坏人
利用混乱进行偷窃活动
C、在制止争吵、斗殴时切记不可动粗、不准恶语相向,激化矛盾
3、触电事故应急处理:
A、发现有人触电应马上赶到现场关闭电源,用绝缘物品把线头或触电人拉开
B、立即进行人工急救,并报1204、台风、暴雨处理
A、留意台风、暴雨警报
B、通知住户关好门窗,将放在阳台上的花盆拿到安全的地方
C、加固、系牢室外容易被风刮倒的物体
D、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防止坏人乘机捣乱、破坏
四、相关记录
突发事件处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