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史论文
中国古代经济史文明的研究
关键词:古代 经济
经济史
摘要:本文通过对古代经济史的学习,从涉及的内容来说,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及经济政策、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从知识掌握的层次看,主要包括总体特征、经济发展原因、表现及影响四大块。从而对中国古代经济史文明有了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认识。
一.古代的农业经济
农业发展的表现,一般要从农具改进与农作物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耕作技术的进步、垦田面积的增加、粮食产量的提高、政府收入增多、国家人口增殖等方面来考虑。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古代农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唐代以前,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并不明显。唐朝时期茶叶已成为普遍的饮料,茶叶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这是农产品商品化之典型。元朝时,棉花种植遍及南方,明代已推向江北。明清时期,棉花、蚕桑、茶叶、烟草、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都扩大了,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②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要重视农业,自秦汉至明清,耕地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西汉时,江南、西域和西南的土地都得到一定的开发。隋唐时,江南的土地资源进一步被利用,适于种植高产稻的圩田很普遍,开垦山地的现象也很多。明清时,连不适宜生长稻、麦的贫瘠沙洼地也被利用起来。
③农作物品种不断增多。“五谷”在商周时期已经种植;明代引进了玉米番薯;清代前期种植经济作物已很普遍。从秦汉到隋唐,农业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不断发展。钢刃铁农具在隋唐时期已普遍使用。隋唐出现筒车和曲辕梨。农业生产工具在宋代以后无大改进,加之农业生产商品化趋势不断加强,这预示着封建生产力已经走到尽头,商品经济的发展必将促进新生产关系的出现。
④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农本”和“以农立国”思想是历代统治者一贯的指导思想,从战国的商鞅变法到清朝统治者,都在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它的实行,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国家安定、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过一定积极作用,应该给予肯定。但压制工商业的发展,其结果必然是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农业长期停止在自然经济的低水平发展的层面上。其弊端在明清时期更加严重,它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中国落后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⑤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相适应,随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变化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是以人丁为主逐渐变为以土地为主,说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一是纳税物品由实物和力役为主逐渐变为货币地租,说明我国商品经济在不断地发展。二.古代的手工业经济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重要部门主要有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造船业、造纸业等。每一部门的发展包括产地、规模、技术水平、产品数量与质量、产品销路等方面。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①工业部门不断增加,奴隶社会就有了冶铜工业,(即青铜工业),封建社会增加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工业部门的不断增加,有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行业,有的则是由某个行业演变分化成的新的部门。另外,某个工业部门的创立或发展,往往会带动其他有关部门的创立或发展。例如中国冶铁工业的兴起,使农具制造和兵器制造成为独立的工业部门。
②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任何一个工业部门,不论其创立的早晚,一旦创立以后,它的生产技术都是在不断进步的。以冶铸技术的发展为例:商朝时有了青铜铸造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唐朝的铸造业已普遍采用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③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出现。从经营的方式来说,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手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到了封建社会,工业生产的规模有所扩大,劳动分工也渐趋细致。尤其是明代中叶以后,城市工业生产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牙,出现了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④经济重心南移与工业分布的相应变化。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超初在北方,以后逐步移至南方。大约到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北方到南方的迁移。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有不少工业生产部门,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逐渐移到南方。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很发达,在世界上曾经居于领先地位,但由于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手工业始终为农业文明经济的发展服务而处于从属地位,虽然在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产生并有了缓慢发展,但又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始终没有进入手工工场时代。
三.古代的商业经济:商业贸易作为社会经济现象的一个方面,与工农业生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历史上的商业贸易现象包括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等方面。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古代商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①城市逐步增多,商业性和工业性逐步加强。隋唐两朝,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明朝时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②从北宋起,我国的小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朝时,商品经济出现了空间活跃的局面。大量农产品、手工业品投入市场,品种达到两百多种。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很快。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时朝中后期的江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明前期以前对外贸易兴盛,此后衰落。对外贸易是在农业、手工业、城市商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受到交通运输状况的制约,同时与统治阶级的对外政策有关。汉朝以丝绸之路为主要路线的陆路贸易开始发展起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运到中亚,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开辟了中西贸易的新纪元。唐朝陆路边境贸易和水路贸易都得到发展。唐朝和亚洲各国都有直接贸易往来,同朝鲜、日本、印度等国水路贸易相当频繁。中西贸易继续发展,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远销中亚、非洲和欧洲国家。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兴盛。从明朝中后期起,由于倭寇入侵,我国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多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口与外国通商,阻碍了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妨碍了与外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拉大了我国经济、科技与西方科技、经济的差距。
中国古代经济史博大精深,我们所认知的只是凤毛麟角,希望通过以后的学习可以对中国古代经济史更加的了解。
第二篇:经济史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摘要:围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回顾与展望,对四个问题进行探讨。第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就;第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简要历史回顾;第三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第四中国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也就是迈向互利共赢之路。
关键词:改革开放 回顾 发展
正文:
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就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在此主要用一组数据来说明,从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结构、对外贸易额、外商投资额、对外经济额和外汇储备额,看看中国经过30年的对外开放,中国在世界经济当中的地位。(1)国内生产总值,从开放之前的第十位,到去年的第二位。(2)经济结构,对外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从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逐步转换成服务业、工业占绝大多数,农业所占比重日益缩小。就是中国正在处在工业化的后期,从工业化的初期向工业化的中期在演进。(3)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额从1978年占世界的第32位,上升到去年的世界第2位,从第32为到第2位,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到去年的31927亿美元,这叫飞速增长,没有改革开放就不能有目前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4)对外经济活动额也是飞速增长,我们既请进来,也走出去。所以在金融海啸当中,美国就紧盯中国的外汇储备,希望中国在这方面能够拯救国际金融危机,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这几个重要的指标可以看出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显著的提高。
二、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回顾
这30多年历史回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部分让利的初始开放阶段。这个时间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1年,也就是邓小平同志南巡的前一年;第二个是互利的全面开放阶段,它的时间是1992年到2000年,也就是说,邓小平同志南巡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第三个叫迈向共赢的开放性经济阶段。也就是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到目前现在的迈向共赢的开放型经济阶段。我们从不同阶段的开放中获得了长远的收益:(1)打破了中国长期存在的高度集权势力和行政势力的经济管理体制,为我国僵化的计划经济注入了一口清泉。竞争的归位使经济充满了新的活力。(2)突破了我国经济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缓解了国内资源的短缺,并借鉴了外国的经验推动了国内的体制改革和价值观念的再造。(3)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沿江、沿滨地区的渐进式的开放战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成功经验之一,这是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互利的全面开放阶段,也就是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为标志,中国的对外开放加速向纵深发展,并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那么这一阶段的对外开放,实行了重大的战略转变,不仅开放的地域由沿海到内地的拓展,而且战略的重点由特区试点改向全面的制度建设和制度改革。典型的是深层次的财税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外贸体制改革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随着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中国的对外开放度大幅度提高。中国经济从对外开放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同时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取得红利的同时,世界各国经济也从中国的外向经济的迅猛发展中,获得了极为可观的收益,所以这一阶段是互利。第三个阶段,就是从2001年开始迈向公平的、开放的经济形成阶段。2001年11月1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的世界部长会议,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WTO的决定,标志着中国长达15年的复关,和入世进程的结束,也标志着成为WTO第143个成员方的中国对外开放步入了历史性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主要表现为开放领域的进一步扩大和开放模式的转型,以及国内体制与世界规则的全面对接。加入WTO以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已经成为了举世瞩目的世界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中国的对外开放已接近规模和数量扩张的临界点,即将开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国的经济已开始从单纯的强调数量增长的外向型经济向质量与数量并重的开放型经济转变。
三、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成绩是主要的,那么这些主要的问题有几个方面:第一、对外开放30多年,积淀的过去金融摩擦频繁发生,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的众矢之的,反倾销、反补贴中国成为第一对象国;第二、对外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地区发展非均衡的增长加剧,造成了社会的不和谐。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不管是经济增长的速度有很大的差异,百姓的收入差距也在逐渐加大;第三、对外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依存度上升主要表现在外商直接投资投资,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日益重要,中国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控经济的难度在不断加大,中国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企业受到了巨大挑战;第四、对外开放30多年我国的对外贸易的条件不断恶化,1980年是117.4,到了2006年是82.11,也就是说出口的产品质量在不断提升,但是数量在增加,价格在下降;第五、对外开放30多年来资源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尤其是环保问题。
四、中国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面临以上的问题,中国应该怎么办?所以我们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出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这里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的内涵;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的目标;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实施重点。就是说在十七大中提出的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
(一)中国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新战略的战略内涵。这里我提出四点: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正确认识开放的收益和成本;实现数量的扩张向质量提高的转变;兼顾本国利益和别国的利益。(1)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它要求我们统筹兼顾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一方面国内的改革为对外开放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证;另外一方面,对外开放反过来也促进了国内的改革。在今后的开放过程当中,必须注重内外联动,以国内经济发展作为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实施的基础保障;利用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实施为国内经济快速持续的增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外部条件。(2)正确认识我国对外开放的收益与成本。这恰恰是容易被忽视掉的,只看到成绩,没有看到付出的代价,而且有时候是很大的代价。我国30多年来的对外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目前我国存在的有出口无产业,有产业无技术,有技术无产权,有增长无效益等现象。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个问题,尤其是我国出口加工工业方面反映的更加紧迫。(3)对外开放要实现数量的扩张向质量提高的转变(4)兼顾本国利益
和别国的利益。
(二)互赢共利开放战略的战略目标。互赢共利战略的战略目标是要实现3点:不断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的整体质量;要以中国经济的发展来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共同发展;构建长期稳定的对外经济合作关系,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
(三)互赢开放战略的实施重点。在此提出五个主题:(1)在促进经济增长上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特别是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利用机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否则要按照目前政府绩效考核制度,很可能就是重复建设,投资拉动,这是要防止的。(2)在对外贸易上,转变外贸的增长方式,促进国内的收支平衡,这个我觉得应该重点加大进口,保证当地进出口贸易的平衡。而不要像以前2001年以来大量的出口,使进口跟不上,造成大量的贸易顺差。贸易顺差给别人以口实,实际上,我们大多数是出口加工贸易获得的利润很少,但是背的责任很多。同时在这次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当中,应该进口一些优质的生产要素,来国内进行组合,进而提升国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3)在利用外资上,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从原来的那种出口加工工业的外资和制造业的外资,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的外资进行引进。(4)在对外投资上,推进走出战略,创新对外投资的合作方式,现在我们的产能已经过剩。那么如何在这种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来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向发展中国家,包括向发展中国家的立项投资,使我们把引进来与走出去能够有机结合。(5)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上,加快资源贸易的建设,创新国际合作的机制,现在主要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比如“10+3”,我国与东盟、韩国和日本以及与周边的一些国家结成自由贸易区,然后来扩大我国的影响力和张力,使我国的对外开放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能够平稳、持久。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30年 回顾与展望》
逄锦聚:《改革开放与经济学理论创新——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杨瑞龙:《改革开放的实践推动了理论经济学的创新》
王红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李刚:《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发展探析》
胡鞍钢:《中国崛起与对外开放:从世界性开放大国到世界性开放强国》
第三篇:经济史期末论文
浅论秦汉时期重农抑商政策
摘要:战国秦汉时期,中国封建统治者开始实施“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局面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也是在矛盾统一之中发展形成的。这一小农经济政策,对中国后世的国民意识、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重农抑商;小农经济;资本主义萌芽
引言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历代王朝推行的基本经济政策, 为维护王朝财政利益和王朝政治统治服务。重农抑商政策, 把重农政策和抑商政策统一起来, 主张要实现重农就必须抑商, 或者说必须实施抑商才能实现重农, 抑商服务于重农。中国古代长期处于一种封闭性的农业社会,这与秦汉的“重农抑商”政策有直接的关系。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体制,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方方面面。
“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①, 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财富主要产生于农业。从思想上和政策上重视农业, 以农业为根本, 无疑抓住了社会经济的基础和主导, 抓住了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轴和核心, 也就抓住了治国安邦的关键。重农政策的正确和重要, 是十分显然的。重农抑商政策并不是中国古代社会与生俱来的, 而是有一个从思想到政策的产生形成过程,是一种历史产物。我国古代工商业的最初发展模式有着突出特点;在商朝和西周时期, 工商业的发展模式是工商业由王朝官府垄断经营, 全部工商业为官营国有。在这一历史时期, 王朝国家既重农, 又重工商,不存在主张抑制工商业的思想和政策。如 《史记·货殖列传》引 《周书》曰: “农不出则乏其食, 工不出则乏其事, 不出则三宝绝, 虞不出则财匮少”②。《逸周书·程典》载周文王也说“士大夫不杂于工商:, 商不厚, 工不朽(巧), 农不力, 不可力(成)治”, “工攻其材, 商通其财, 百物鸟兽鱼鳖无不顺时”③, 主张农、工、商、虞四大行业各专其业, 共同发展, 工商业和农业同样被视为社会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门类,行业之间并无主次重轻之分。中国古代抑制工商的思想和政策, 是随着东周(春秋时期)以后私营工商业的发展而产生形成的, 经历了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的一个较为长期的历史过程。
一、秦汉时期的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在秦始皇时代,“贾人”是首先被政府征发“遣戍”的对象(《史记·秦始皇本纪》)。只要一入市籍,三代都丧失人身自由,对外用兵时,首先被作为“请戍”(《汉书·晁错传》)。汉初又规定,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持有武器,不许乘车骑马,不许仕宦为吏,不许购买土地,违反者以法律处置。秦汉时期商业活动对于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突出体现为商运的空前活跃促进了物资的交流,“农商交易,以利本末”(《盐铁论·通有》),因而使得经济生活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当时,“富商大贾,周流天下,道无不通”(《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后汉书·仲长统传》),“东西南北,各用智巧”(《汉书·贡禹传》)。以繁忙的出行活动为基础的民间自由贸易,冲决政府抑商政策的重重阻遏,对于秦汉经济的繁荣表现出显著的历史作用。汉王朝从传统儒学思想“重农抑商”的原则出发,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曾经推行过十分有效的政策。盐铁官营,就是汉武帝为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而做的重大决策,也是使西汉帝国的经济基础得以空前强固的经济政策之一。公元前 110 年(元封元年),汉武帝在全国实行均输平准政策。均输法,就是政府向若干郡国派遣均输官,进行官营运输业的经营,扭转了以往重复运输、过远运输等不合理运输所导致的输运费甚至超过货物所值的现象。均输法和平准法的制定和推行,体现出西汉王朝的国家经济管理水平有新的提高。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政策后,“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④皇帝的赏赐、战争的费用“皆仰大农。大农以均输调盐铁助赋,故能澹之”。⑤官营盐铁、建立均输制度和平准制度,使政府不仅获得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为重农抑商奠定了经济基础。汉武帝时代,还采取了“算缗”和“告缗”等直接打击大商贾的政策。
二、秦汉“重农抑商”政策对后世的影响
秦汉的重农抑商政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发展经济、使百姓休养生息,巩固中央集权制及封建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秦汉时期确立的这一政策,一直沿袭到整个封建社会。任何一种社会状况对于后世的影响,都应该一分为二来看,重农抑商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有它不良的一面。这些不良影响表现在:
第一,滋长了小农意识和闭关自守思想。中国古代习惯上以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社即土地神,稷为粮食,代表农业之神。有了土地和农业的发展,即有了国家。整个封建社会,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性经济,秦汉以来,这种小农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业的支配地位牢不可破,依靠一家一户的家庭小生产开始确立了主导地位。中国生产方式的主体是农业自然经济,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导性经济形态的小农经济,其根本特征是个体小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规模简单再生产不断重复。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特征,从生产力方面看,是低级简单的生产力水平长期延续。中国文化扎根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土壤,这对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二,延缓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重农抑商必然造成资本积累放慢,长此以往,也就会延缓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程。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一直到明代才出现,与秦汉以来农业社会中的重农抑商政策有很大关系。在封建社会的初期,重农抑商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如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实施重农抑商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壮大了秦国的实力,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到了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如明朝中后期以来,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仍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进来,采取各种措施压抑和束缚商业的发展,不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失去了最初的积极作用。直到明代末年,随着新的叛逆思潮的涌入,东南沿海对外经济交流的频繁,手工业和商业才一度骤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第三,导致了商业文化的滞后。商人的地位低下,封建统治阶级对商人的鄙视,使整个社会对商业不予重视,这就必然影响到与此相关的商业文化的发展。秦汉之前,商人不被鄙视。管仲为齐桓公作首相,垄断盐铁批发生意,建立国家粮库,用国家商业挤压私人商业,形成一种计划和市场相结合、垄断和竞争
相结合、国营和私营相结合的经济体制,使齐国经济发展,国库充实,能够成为春秋五霸。“在通常情况下,战国秦汉时期的商人是不能为官参政的。⋯⋯秦国选官的来源限制在辟田和胜敌两个方面,当然其他从事商业等末业经营的人是不可能允许担任国家官吏的。汉承秦制,从汉初的法律规定中,还可窥见到突出农战的任官原则。”⑥商人不能为官参政,在社会上没有地位,也就没有人为他们树碑立传,即便是有的作品中出现了商人形象,也是次要角色或者是反面角色,商人即使是次角也没有脱离“重利”惟利是图的定位。中国古代商业文学作品少、没有出现影响大的作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结语
我国封建时代商业和商品货币经济坎坷的发展道路, 是由封建统治者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一手造成的。它对我国封建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消极作用。由于我国的商业和商品货币长期被压抑, 因而使封建经济内部自然经济的成分大大加强起来。这种保守的和稳固的自然经济, 和地主阶级统治者维护自己的统治要求相结合, 扼杀了封建经济内部商品货币经济的正常发展, 从而严重地延缓了封建社会向资术主义发展的进程。因此, 它也是造成我国封建社会长期缓慢发展的原因之一。
注释:
①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M].人民出版社,1972.145.②司马迁.《史记》卷 129 《货殖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894.221
③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M】.三秦出版社,2006.77-79.④司马迁.《史记》卷三 《平准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894.102
⑤班固.汉书:卷二四《食货志》 【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02.98
⑥张弘.战国秦汉时期商人和商业资本研究【M】.齐鲁书社,2003.138
参考文献:
①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M].1972.②司马迁.《史记》卷 129 《货殖列传》【M】.1894.③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M】.2006.④司马迁.《史记》卷三 《平准书》【M】.1894.⑤班固.汉书:卷二四《食货志》 【M】.1902.⑥张弘.战国秦汉时期商人和商业资本研究【M】.2003.
第四篇:近代经济史论文
日本帝国主义于1937年7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经济近代化进程,给中国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中国经济重新出现了负增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又发动全面内战,使中国人民继续遭受战争带来的苦难。
而战争使中国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经济制度相互较量的局面——日占区的殖民地型经济、国统区的官僚资本主义加农村封建主义经济、抗日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经济。这三种经济制度一方面都受战争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也由于各自的本质区别决定了各自的前途,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结构趋于崩溃,新民主主义经济取得全面胜利。
一、日占区的殖民地经济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7月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给中国人面带来巨大灾难,给中国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延缓了中国由贫穷走向富强的经济发展速度。
其间,日本进一步加强了对已经沦陷为殖民地的东北三省的掠夺与统治,同时对关内沦陷区进行了空前规模的经济掠夺,对台湾的经济统治更是越发残酷。
在东北及关内,日本从工矿交通业、农业以及金融和贸易三个方面对日占区的经济实行了无孔不入的掠夺与控制。在东北,对其工矿交通方面实行所谓的“产业开发”政策,建立推行日本帝国主义殖民侵略政策的“特殊公司”,制定五年计划等等,将统治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日军侵华服务,中国东北工矿业在日本战时经济体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农业方面,日本帝国主义在武装移民和掠夺土地、农产品搜刮、劳力统治和掠夺三个方面,对东北农用土地及农产品进行了严格的统治和疯狂的了掠夺;金融财政方面,垄断了东北金融的殖民地金融体系,民营银行钱庄不断萎缩最终成为日伪的附庸,实现了对东北金融的全面统制,同时在财政方面也进行了疯狂的搜刮。但是日本为把中国东北变成其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基地,在东北“产业开发”畸重畸轻状况十分明显,使后来伪满的生产衰退,也是日本侵略战争失败的因素之一。在关内,日本帝国主义同样从工矿交通、农业以及金融贸易三个方面对沦陷区进行了空前规模的经济掠夺,使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几乎停止甚至负增长。
在台湾,台湾殖民当局的经济政策,转向以军需产业为重点的“工业化”,农业经济结构也从单纯味宗主国输出农产品转向味自身工业化提供原料的生产,由单纯的以蔗、稻为中心转向多种作物并存的多元化经营。但是战时的经济统制政策,使民间资本缺乏生存空间,虽然台湾经济在日本统治时期有较大发展,但利益全被日本搜刮殆尽,台湾人民并无受惠,反而被绑在日本战车上陷入无底的深渊。抗战结束后台湾失去战争需求,经济陷入困境,也给光复初期的台湾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带来很大困难。
日占区殖民地型经济的民族压迫与法西斯统治的特征,必然激化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这一经济由于被日本侵略势力强行拉上为侵略战争服务的战车,必然产生强制性、掠夺性和经济结构严重失调的特性,因而也必然由于违背客观经济规律而产生深刻的经济矛盾,这种经济即使暂时有所发展,也是片面的、畸形的,难以持久。在这些矛盾综合作用下,日占区殖民地型经济在战争后期已呈衰势,随着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而完全失败。
二、官僚资本统治下的国统区经济
1、抗战时期的国统区经济
整个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面临的经济形式相当严峻。国民党当局把经
济战线的斗争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进行了全民经济动员,对经济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实现了国民经济体制由平时向战时的转轨。这些措施促进了战争初期后方工农业的发展,加强了大后方经济建设,为坚持长期抗战提供了物质保证。
但是由于国民党当局缺乏长期抗战的准备、对外援寄予过高的期望,政府战时财政困窘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导致物价飞涨、社会混乱,吏治腐败给抗战期间国统区经济带来的巨大腐蚀和破坏等原因,使抗战后期,国统区的工农业生产等普遍出现衰退。
2、抗战胜利后的国统区经济
首先,日本政府宣布投降后,国民党在敌伪资产的接受工作上的腐败不公,使得国民党官僚资本体系迅速膨胀,在国名经济的要害部门占据了垄断地位。其次,美国在华势力的迅速增长,并对国民党提供援助,这不仅是为扩张美国的在华势力,更重要的是援助国名党击毁共产党,对中国的经济建设没有多大益处。再次,国民党政府内战开支使得其出现了财政危机,而为了弥补不断增加的财政赤字,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与货币制度的崩溃更加重了国民党政府的财政金融危机。最后,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大打内战以及通货膨胀政策的作用,国统区正常的经济秩序已经完全被破坏,城乡经济都处在崩溃的过程中。
国统区经济制度在支持抗战的大局上代表了全民族的医院。但它在农村,损害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利益,维护少数封建地主的利益;在城市,它损害农民工商业者以及广大工人与市民利益,维护少数特权阶层及投机资本的了利益。可以说,国统区经济制度在处理民族矛盾问题上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利益,在处理阶级矛盾问题上又是反人民的。这种两重性制约着国统区经济的发展。当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后,国统区经济制度校级的一面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加强了官僚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中的垄断地位,与人民利益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从而加速这一制度的垮台。
三、抗日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经济
抗日战争时期是新民主主义经济成长的重要阶段。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等各项方针政策,符合人民的利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抗日根据地在艰苦的条件下,清醒地认识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才是当务之急,保护一切抗日阶层的利益,并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策略,克服重重困难,使农业、工业、金融等各项经济事业蓬勃发展,显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新民主主义经济在抗日根据地军民坚持抗战提供了物质保障,而且为日后新民主主义制度取得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调整战略,由战略防御改为战略反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同时制定出三大经济纲领,使多种经济成分在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下都有所发展。这一时期,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一方面随着解放区的扩大而向更广大地区扩展其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三大经济纲领的提出而向纵深发展。新民主主义财政金融体系在全国范围内业逐步建立起来。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发展农业,没收官僚资本,使国营工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同时保护民族工商业,建立了统一的金融货币体系,这些都对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在中国大陆的胜利,及对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带下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实行反帝反封建,发展多种经济的原
则,在抗战期间实行减租减息,解放战争时期实行没收官僚资本、保护民族工商业与土地改革等纲领,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随着中国大陆的解放,新民主主义经济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下,国营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劳动人民的个体经济这几种经济成分分工合作,都有所发展,都为新中国建立初期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从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到中国真正解放,这个时期的中国是混乱而又顽强的。12年间,8年外战4年内战,中国几乎是遍体鳞伤。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还有那样一批清醒的有志之士,认清了当时的形势,找到了中国的发展方向。在这三种经济形势的较量下,新民主主义经济取得最终胜利,这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打击了日伪汉奸的经济利益,保护了一切抗日阶层的利益,在处理民族矛盾,以及处理阶级矛盾的问题上都代表了人民的意愿,得到了人民的拥护,所以最终,全国人民才能如此团结一心地答应了这两场艰难的战争。从这里面,不难看出,只有审时度势,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得到人民拥护,使整个社会得到发展。而这,也是今天的我们一直坚持的,更是未来我们必须坚持的。
第五篇:经济史专题
第二部分中国古代经济的变化
一、农业的发展
1.生产工具与技术
(1)元谋人、北京入主要靠采集和狩猎。随着对自然认识的深入和经验的积累,到母系氏族繁荣时期(牛坡、河姆渡)原始农业出现,并形成南稻北粟的格局。这时人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有骨器、木器等。
(2)夏商周时期农具多为木、石、骨、蚌所制,很少有青铜农具。人们已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绿肥等,夏朝人开始懂得原始灌溉技术。
(3)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开始出现并推广,前者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后者是我国农业技术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4)两汉时期农具改进,牛耕推广。铁农具安装了犁壁,比西方早1000多年;赵过发明耧车。这时期铁农具传至西域和珠江流域。二牛抬杠式牛耕传至珠江流域;出现一牛挽犁牛耕法。耕作、管理技术进步快。西汉代田法;及时收割,优选种子;水稻育秧移植技术。东汉时出现双季稻。汉水流域出现稻麦轮作法。
(5)隋唐时期圩田普遍,放火烧山,对自然生态平衡有所影响。两年三熟耕作方式推广。发明了筒车,曲辕犁。2.水利兴修
(1)夏朝人开始懂得原始灌溉技术。
(2)春秋战国时期水利灌溉事业发展:中原——普遍用桔槔灌溉农田。春秋时楚国——孙叔敖修芍陂。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筑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天府之国”;水工郑国修郑国渠,使关中平原成沃野。
(3)两汉时期水利事业发展。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如六辅渠、白渠。江淮、江汉地区修治天然陂池。
东南地区排水筑堤,变湿淤之地为良田。西南地区利用雪水、地下水,修坎儿井。
(4)隋唐时期农田灌溉发展,发明了筒车;开凿大运河,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
3.农作物种植及引进、推广与商品化
(1)母系氏族繁荣时期(半坡、河姆渡)原始农业出现,并形成南稻北粟的格局。
《2)夏商周时期农作物品种有较大发展,“五谷”(稻、黍、稷、麦、豆)都已种植。
(3)汉朝稻麦种植推广。稻麦推广,并成为主要粮食作物。
(4)隋唐时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
(5)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引进高产作物玉米、甘薯,粮食产量大量增加,对养活众多人口、腾出更多土地种植经济作物,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有重要意义。清代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4.经验积累
(1)汉朝时《汜胜之书》记载了关于作物栽培的论述。《四民月令》记载了农事活动安排、农业生产技术内容。(2)北朝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3)元朝颁发《农桑辑要》。
(4)明清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都记有农业生产技术的内容。5.政府的重视与政策
(1)战国商鞅变法措施之一是重农抑商,奖励耕织。(2)西汉时,汉高祖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士兵归乡复田宅,免自卖奴婢者为庶人,抑制商人,减轻田租),文帝景帝重视农业生产,多次减免田租赋役。
(3)东汉光武帝多次颁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禁令;恢复三十税一的田租制度;鼓励流民返乡垦种;裁减官吏和军队,让其回乡务农。
(4)曹操推行屯田制(后来魏蜀吴三国都实行过);北魏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5)东晋政府实行休养生息,安抚南迁流民;南朝宋赋轻役稀,使江南民殷国富。北周武帝改革时释放奴婢,严禁隐瞒田地、户口,强制僧尼还俗务农。
(6)隋唐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两税法也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7)北宋王安石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等。(8)清朝实行“更名田”。(明一条鞭法、清摊丁入亩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发展1.矿冶业
(1)商周是青铜铸造的繁盛时期。西周时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增多。
(2)春秋战国时期冶铸业有划时代的发展:掌握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早于欧洲两千年以上);青铜铸造工艺有所创新(金银错新技术);雕铸艺术。(莲鹤方壶)。
(3)西汉冶铁以煤作燃料,发明淬火技术;东汉发明水排,水力鼓风;发明并推广低温炼钢技术。宛、巩是冶铁中心,广汉、蜀郡的冶铜场和铸铜作坊很有名。(4)唐朝铁的产地有一百多处。冶铸业融人外来风格,普遍采用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5)明中后期广东佛山冶铁业一日可产铁六七千斤。2.纺织业
(1)半坡人会织麻,大汶口中晚期已能养蚕缫丝。
(2)商周时纺织出现斜纹提花和刺绣技术。
(3)纺织业也取得新进展,长沙楚墓出土的麻布纤维相当细密。
(4)两汉时丝织业水平很高,能织出锦、绣、罗、纱等品种;长安、临淄等拥有全国最重要的官营手工业;陈宝光妻是西汉民间最优秀的纺织家;马王堆汉墓素纱禅衣是精品。新疆种植棉花,有了棉纺织业;羊毛成为纺织原料;会稽葛布(是著名的越布)很名贵。
(5)唐代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品种繁多,丝织品有绫、锦等十几类,每类又分许多品种。丝织技术吸收了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6)明代丝织工具有重大革新,嘉兴使用新式“纱绸机”,分工细密,出现地区或行业的分工,出现新的生产关系萌芽。3.陶瓷业
(1)原始社会我国居民就掌握了制陶技术:半坡人制作彩陶,大汶口中晚期能制黑陶、白陶。(2)商周时出现原始瓷器。
(3)南北朝制瓷技术日臻成熟。南方盛产青瓷,器皿形制美观。北方创制出白瓷。
(4)唐代瓷窑遍布中原和江南许多地区,唐三彩为后代彩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青瓷中的秘色瓷也出现。
(5)北宋制瓷业大大超过前代。定窑、汝窑、哥窑、官窑和钧窑是当时著名的五大瓷窑。江西景德镇以生产青白瓷著称,南宋、元时,景德镇成为全国著名的制瓷中心。4.造船业
(1)秦汉造船业发展迅速,汉代发明橹、舵、布帆,还使用锚。
(2)唐代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有“海上霸王”之称,并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
(3)北宋的造船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江南和东南沿海是造船业最发达的地区。南宋的明州、泉州、广州是造船业中心,能制造大型远洋海船。5.漆器业
(1)我国是世界上用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河姆渡时期就出现红漆碗。商周时漆器制造已达较高水平,周朝漆工艺大量用于车的制造。
(2)春秋战国时期漆工艺有新成就,采用夹纻技术。(3)两汉制漆业迅速发展,工艺水平高,漆器质地轻巧,造型美观,色泽光洁,纹饰精美。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漆器是当时的精品。6.其它
(1)春秋战国时期煮盐与酿酒业有较大发展,山西池盐、山东海盐、四川井盐都已开发;可用曲造酒。(2)煮盐是秦汉重要的手工业;盐铁专卖制度反映了盐的地位。
(3)明清时使用双色套印技术,并出现了多种颜色的彩色印刷品。7.经验积累
(1)战国时期出现有关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2)明清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有明代手工业生产技术,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三、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1.先秦商业
(1)夏商周时期的商业:商民善于经商,以贝作货币,都城是繁荣的商业都市。
(2)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相互交流;
许多城市成为繁荣的商业中心(如临淄、邯郸、郢)2.秦汉商业的繁荣(1)商业通道四通八达。
(2)城市设有专共贸易的“市”,市内商肆按行业排列,整齐有序。
(3)与周边少数民族贸易频繁,(以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的对外贸易频繁)
(4)以黄金、铜钱为主币,统一全国货币,秦用半两钱,汉武帝后改用五铢钱。
(5)出现大批商业都会,如长安、五都(洛阳、成都、邯郸、宛临淄)等。3.隋唐商业的繁荣
(1)开元通宝钱在唐代取代了五铢钱成为通用货币。(2)市场更发达:设固定交易场所——市,政府设官进行管理。市内设邸店、柜坊,店面不能任意扩大,买卖有时间限定。唐后期,大城市出现城市;农村、偏远地区出现草市。
(3)商人多,商人足迹遍及全国,并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
(4)城市兴旺:长安,洛阳,扬州,成都。4.明清商业
(1)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品种达两百余种。
(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快(北京、南京)(3)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
(4)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5)闭关政策。
四、土地制度的演化
1.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它开始于商,兴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国有土地制度的典型特征。
2.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
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国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
(1)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它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直至民主革命后的土改才被消灭。
(2)封建土地国有制
封建土地国有制主要形式有王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①王田制:王莽改制时实行王田制,是井田制外衣掩饰下的封建土地国有制。
②均田制:是我国历史上较完备的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度,它始创于北魏,隋、唐两朝相继沿袭,而且还被日本借鉴、吸取。均田制以法律形式确认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其基本特点是不触动地主阶
级的利益,又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对封建生产关系内容的重要补充。
认识:①土地所有制是经济基础的核心内容,它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形式;②封建土地所有制体现了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决定着封建制度的发展方向;③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是土地兼并的根源;④土地制度的变革和调整实质上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五、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1.“相地而衰征”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是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2.初税亩
春秋后期从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是用法律规定将公田交给耕者,按田亩收税,其实质也是承认土地私有。3.编户齐民
两汉管理百姓实行编户制度,被编平民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身份,依据资产多少征收赋税、徭役、兵役。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4.租调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实行,受田农民纳租、凋,服徭役、兵役。
5.租庸调制
隋、唐初期实行。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6.两税法
唐朝于780年开始实行,它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和进步。7.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北宋王安石实行变法,其中“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实质上是纳钱代役和按亩纳税。8.一条鞭法
明后期实行,把田税、丁税和杂税合一,按田亩多少征收银两。反映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9.地丁银
清初雍正帝实行摊丁人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它的实行,废除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一方面表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六、思维能力拓展
1.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社会经济是一切社会存在及历史发展的基础。社会经济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个经济部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和推动。首先是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发展起来。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得到发展,而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商品经济繁荣时期和商品经济繁荣的地方,货币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并缓慢发展。
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下列一些主要的因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士兵复员,释奴为民;减轻田租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提倡节俭,废除
肉刑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并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才使中国古代的经济得到发展。例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江南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
2.中国古代推行的对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政策措施
中国古代国家所确定和推行的对于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政策措施,主要有:(1)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政策。(2)抑制兼并,保护小农经济的政策。(3)官营工商业政策。(4)对外贸易政策。(5)救荒政策。(6)平抑物价政策。
(7)增殖人口和扩大劳动力生产政策。(8)推广科学技术政策。
(9)重农抑商政策。上述各项政策在内容上多有交错,又各有其相对独立的内涵。在其实施的时间上,有的延续时间较长,有的则主要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存在。3.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与重农抑商政策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如推广生产技术、兴修水利、掌握农时、分配土地,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对土地的占有权,督促和鼓励农民努力生产等。与此同时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即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统治者为什么重视农业?
因为农业的发展:
(1)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其规律为:农业发展——立民之欲——安定民生——稳固统治。
(2)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
(3)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4)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如西汉武帝出兵匈奴,如没有西汉前期农业的发展,钱粮的充足是不可想象的。
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代,最早由李悝在魏国的改革内容中有所体现,随后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以此作为大力推行农战方针的基本内容付诸实施。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治国的典范。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商鞅变法积极推行农战方针,采用各种手段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西汉初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在这时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政策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这样就失去了其产生之初的进步性。
故评价重农抑商政策,要注意它的历史阶段性。在封建前期,它的实行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产品的流通和交易又是必然的,而抑商政策阻碍了产品的流通,妨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到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明清统治都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抑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这些做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国家落后,也就失去了最初的积极作用。4.经济重心的转移(1)经济重心转移的三个阶段
远古到西晋,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经济发展重心在北方。从西晋末年到隋唐五代,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是逐渐南移。
经济发展从北方和南方基本平衡到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使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成为不可逆转之势。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最终南移并得到不断强化阶段。这一时期,北方经济继续凋弊,而南方经济迅速增长,终于赶上和超过了北方,致使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经济重心最终完成了由北方到南方的转移,并不断得到巩固。
(2)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规律
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魏晋南北朝,终结于两宋时期。从南宋开始直至现在,我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南方。史学家认为,先秦时代的经济重心还有个东移问题,即从西周时期的关中地区向黄河中下游一带移动的趋势。南移的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3)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自然环境与整个生产力之间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北方连续战乱,南方相对和平稳定。大量南迁的北方农民,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与江南人民一道辛勤劳作;统治阶级为保证国用,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都城南迁,政治重心南移,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的开发;南方自然环境、海外贸易优于北方。(4)对经济重心南移的认识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比较突出。
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从地理角度认识重心南移:气候影响。宋代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米为主,这类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是北方的温带大陆气候。北宋时占城稻传人,到南宋时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水稻不适宜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而适宜在江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种植,这里气候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得好。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茶树、甘蔗、柑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这种情况主要是人为的烧毁森林、滥垦荒地造成的,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面积减少;从政治角度认识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5.封建社会赋税制度演变的主要趋势和内容特征分类(1)赋税制度演变的主要趋势①封建统治者对农民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收税标准从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为主转变,这一转变以唐朝两税法为主要标志。
②随着封建经济发展,主要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赋税由实物为主逐步向货币为主转变,这一转变以明朝的一条鞭法为标志。
③赋税征收种类由繁杂向简单转变,如两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制,都是把各种杂税合并起来,统一征收。上述三个转变表明:赋税制度取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状况。赋税征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保证劳动者最低限度的生存条件。如果统治者破坏了这个原则,进行超经济的掠夺剥削,只能适得其反,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和自身灭亡。
(2)赋税制度的内容特征分类
①以人丁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
②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
③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人亩。
6.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明清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手工业生产部门出现。到清朝中期,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发展。这期间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发展十分缓慢。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处在萌芽状态的雇佣关系”,它的发展方向是资本主义。所以,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说:“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
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和西欧几乎是同时出现的。然而,它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在西欧,资本主义萌芽能够迅速发展、壮大,强有力地推动着自己的国家冲破封建牢笼,步人近代社会的门槛。
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终究难以冲破自然经济的藩篱。原因何在?
资本主义能在西欧腾飞,得力于重商主义的推行,而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发生发展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不断遭受摧残,要归罪于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两代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明清两代屡次颁布禁海令,严禁人民私自出海贸易。明神宗派宦官充当矿监税使,在工矿业发达地区,广设关卡,处处征税。清朝在全国城镇、交通要道,遍设税局,征税范围几乎包括全部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明政府还建立岁办和采办制度来盘剥商人。由于从事工商业必须承担风险,封建地租、高利贷就有更大吸引力。在明清两代,那些徽商、晋商发财以后,都广置田地,开办当铺,认为田地是最可靠的产业,放高利贷可以安坐获益。这就大大阻碍着社会财富向产业资本转化,因而限制了资本主义的成长。概括的讲,阻碍资本主义成长的原因主要包括:①地主阶级残酷剥削,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②封建地租很重,地主、商人剥削的钱财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③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严格控制外贸;国内关卡林立,对商品征收重税。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