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练习题答案[精选]

时间:2019-05-14 00:2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7第七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练习题答案[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7第七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练习题答案[精选]》。

第一篇:7第七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练习题答案[精选]

第七章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现代社会认为健康应包括 身体健康 和 心理健康。

2、所谓心理健康,应包括两层意思:没有心理疾病; 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3、划分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种: 统计学规范 ; 生理学规范 ; 主观经验规范 ; 社会适应规范 ; 价值观规范。

4、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即: 学校中的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行为问题、青春期性心理问题。

5、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将学习障碍分为 发展性学习障碍 与 学业性学习障碍。

6、心理辅导活动课主要有两种形式: 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的课程 ; 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的课程。

7、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角色扮演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哑剧表演、空椅子表演、角色互换、改变自我、双重扮演、魔术商店 等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1、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A)A、社会适应 B、社会化人格 C、精神面貌 D、精神状态

2、在充分放松的情况下,让学生逐渐接近所惧怕的事物,或逐渐提高其对所恐惧的事物的刺激强度,使其对惧怕的事物的敏感性逐渐减轻,直至完全消失的心理治疗方法是(C)A、强化 B、消退 C、系统脱敏 D、自由联想

3、可采用(A)来治疗对动物的恐惧反应。

A、系统脱敏法;B、肌肉松弛法;C、代币奖励法;D、强化法

4、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的论述以下哪一条是不对的(C)A、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细分为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

B、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效率高,是适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

C、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适合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活动的主持者应受过相应的训练 D、团体辅导是一种一对多的心理辅导方式

5、关于学生人际关系问题,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B)

A、人际关系问题的处理事先预防比事后补救效果好

B、人际关系问题一般是学生相对较少关心的问题

C、教师应该以客观、公正、理性、平等、睿智、成熟和坦诚的态度和形象来面对学生,处理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

D、人际关系问题包括亲子关系、寝室关系等问题

6、理性情绪法的创始人是(D)

A、罗杰斯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埃利斯

7、理性情绪法认为异常心理产生的原因是(B)。

A、个体遇到的生活事件; B、错误的思维方式或非理性信念; C、事件造成的不良后果; D、个体所接受的教育程度

三、多项选择题

1、判定个体心理健康与否的主要标准有(ACDEF)。A、主观经验规范; B、道德判断规范; C、统计学规范; D、社会适应规范; E、价值观规范; F、生理学规范

2、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ACDE)。A、生理疾病; B、互联网的发展;

C、家庭教养方式; D、社会风气; E、学校教育指导思想

3、中小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主要包括(ABC)。

A、师生关系问题;B、同伴关系问题;C、亲子关系问题;D、恋爱关系问题

四、判断题

1、“魔术商店”是一种角色扮演形式。(√)

2、角色扮演技术没有负面效应。(×)

3、角色扮演可以促进学生对他人的理解。(√)

4、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

5、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面向包括正常健康的学生在内的全校的全体学生。(√)

6、教师要切忌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知识的灌输课。(√)

7、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会干扰正常的学科教学。(×)

8、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不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9、无病即健康。(×)

10、心理健康的统计学标准提供了心理特征的量化资料,比较客观,便于分析比较,操作简便易行,统计结果一目了然,也是最科学的。(×)

分析:依据统计学标准认定的所谓正常或异常也是相对的,在心理疾病的诊断中仅有参考意义。因为一个人的心理由正常到异常,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11.系统脱敏法主要是诱导来访者快速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的目的。(×)分析:缓慢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五、名词解释: 心理健康 学习障碍 学习疲劳 考试焦虑 攻击行为

六、简答:

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1)智力正常,具有正常的认知活动(2)自我意识观念明确

(3)情绪稳定、乐观,反应适度(4)能与他人建立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5)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2、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

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第一,生物因素(1)遗传因素(2)内分泌系统的影响(3)生理疾病。第二,外部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1)家庭因素①家长素质②父母期望③家庭教养方式④家庭其他重大生活事件(2)学校因素①学校教育指导思想②教师素质③学校人际关系(3)社会环境因素①文化背景②社会风气③社区生活环境。第三,学生自身因素

3、中小学生中有哪些常见的心理问题? 参考答案:

(1)学校中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障碍、学习疲劳、考试焦虑、厌学等问题。(2)人际关系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亲子关系问题、师生关系问题、同伴关系问题。(3)行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攻击行为和网络成瘾等(4)青春期性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性体像意识的困惑、性恐慌、自慰行为等。

4、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进行? 参考答案:

(1)心理辅导活动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的课程;二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的课程。(2)班主任工作。(3)学科教学渗透。(4)个别辅导。(5)团体辅导。

七、案例分析: 案例一:

李某,女,现某重点高中高一学生。初中时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一直很好。2004年7月以683分(分数线633分)的优异成绩升入某重点高中,学习依然刻苦努力,但心理压力十分沉重,正如该生自己述说的:“进入这所重点中学,情况发生了变化,学校的要求高了,家庭的希望大了,心理不知不觉就变得沉甸甸的,我对此感受很深。我从进校门的那一刻,学习就相当刻苦,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了文化学习上。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刚开始,我的文化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与此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超负荷的心理压力,我怕看到老师和家长期待的目光,一遇到考试就十分紧张,常伴有口干、恶心、呕吐、吃不好、睡不好,有时考试时甚至手指哆嗦、腹泻等。越这样,我就越紧张,唯恐出现失误,对不起家长和老师,对不起自己的努力,害怕同学们瞧不起。考试就像一块巨石压在我的心上。我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我却不能自拨,成绩也每况愈下”。试分析该生的心理和行为并提出心理辅导措施。参考答案:

这是典型的考试焦虑症心理。考试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现象,学生在考试期间心理上的紧张、不安、担心、忧虑、恐惧等在情绪上的反应都可称之为考试焦虑。考试焦虑产生时,会伴随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诸如,肌肉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皮肤出汗、面红耳赤等生理反应,在心理上多表现为忧虑、紧张、恐惧、坐立不安、慌乱等情绪体验。

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有:(1)生理的原因。如个别学生缺乏锻炼、身体素质差。(2)主要是心理和社会因素造成。如社会普遍的大学观,认为上大学时唯一出路,过分关注成绩,导致学生心理压力大;课业负担重,学生持续紧张学习,开夜车,休息不足;有的学生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不足等。(可根据此内容适当发挥)

心理辅导措施:(1)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减轻压力。(2)改变认知,端正考试动机。(3)掌握应试技巧。(4)掌握调控紧张情绪的技巧。

案例二:

李键上初一时阳光、健康、学习好,还担任了班长,学会上网后逐渐成瘾,并且有了早恋的女友,再没有心思安心学习。当过兵的父亲气极而怒,屡次打骂也没能把孩子从“网瘾”中拉出来,相反严管之下的李键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在一次和父亲发生激烈的冲突后,用榔头锤杀了生养他的爸爸妈妈。当太原刑警到大同抓捕李键时,他依旧安然地坐在网吧里上网。

请从客观方面和学生客观方面分析李键形成网瘾的可能原因。如果你是一面老师,如何对陷入网瘾的学生进行矫治? 参考答案:

1、李键自身方面的原因:(1)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本案例中的李键本来是一个阳光健康的初一男生,而且还担任的班长,但是面对网络上各种信息如游戏,电影,色情网站等的诱惑,却不能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而且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出现了早恋现象。长时间和网络的接触使他对网络产生了心理依赖,这种心理依赖形成以后,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就变得更弱。此时恶性循环就产生了,最终导致了他人格的改变。

(2)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由于李键正处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期,同时也是生理和心理的快速发展期。这一特定时期决定了他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都很差,对于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干扰,他没有采取远离摒弃的行为,而是采 5 取了接触,亲近的行为。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使得他频繁接触和接受不良信息的侵扰,最终导致网络成瘾,不能自拔。

(3)激情有余,理性不足

面对父母的劝阻,李键没有理性的接受和思考而采取了激情杀人行为。这是由他成长的特定时期决定的。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并没有发展成熟。不成熟的心理使得他们遇到事情时不能冷静的思考解决办法,而是盲目冲动的采取行动,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4)人格结构发生改变

从本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李键没有沉迷于网络之前是一个阳光健康的学生,而且既然他能当上班长说明他在品质,性格方面都是很好的。但是,由于长期的沉迷和依赖网络,使得他的人格结构发生了改变,从懂事变得叛逆,从健康阳光变得冷漠残忍。人格的改变使他能对生养自己的父母下毒手,使他在杀死父母后没有基本的罪责感和同情心。这也是网络成瘾最大的危害所在。

2、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

从本案例中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李键的父亲当过兵,他解决问题的方式主要是打骂为主。而这种教育方式会使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叛逆心理和行为更加严重。现在很多家长仍然采取打骂的教育方式,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谬论,对待孩子的错误采取粗暴的教育方式。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要么异常懦弱退缩,要么冲动粗暴。长期的打骂可能会使他们习惯被欺负和容忍,遇到问题采取回避退缩的行为。也可能使他们形成只有武力才能解决问题的认知模式,因此面对冲突矛盾时就会以简单粗暴的武力来解决问题。

本案例中李键残忍的杀人方式与其父亲粗暴的教育方式是有很大关系的。请他还可从学校、社会等方面寻找可能的原因 网络成瘾的矫治:

(1)找出学生网络成瘾的内部原因。(2)增强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和免疫力。

(3)运用契约法、自我激励法、认知矫正、行为矫正等多种心理干预方法。

(4)建立良好的家庭、学校支持系统。家长、教师应给予学生正面的积极的引导,理解、接纳、关心网络成瘾学生。(5)净化社会环境。

第二篇:7第七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练习题

第七章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现代社会认为健康应包括 和。

2、所谓心理健康,应包括两层意思: 。

3、划分心理

准的依

几种: ; ; ; 。

4、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即:、、、。

5、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将学习障碍分为 与。

6、心理辅导活动课主要有两种形式: 。

7、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角色扮演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等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1、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A、社会适应 B、社会化人格 C、精神面貌 D、精神状态

2、在充分放松的情况下,让学生逐渐接近所惧怕的事物,或逐渐提高其对所恐惧的事物的刺激强度,使其对惧怕的事物的敏感性逐渐减轻,直至完全消失的心理治疗方法是()A、强化 B、消退 C、系统脱敏 D、自由联想

3、可采用()来治疗对动物的恐惧反应。

A、系统脱敏法;B、肌肉松弛法;C、代币奖励法;D、强化法

4、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的论述以下哪一条是不对的()A、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细分为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 B、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效率高,是适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

C、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适合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活动的主持者应受过相应的训练 D、团体辅导是一种一对多的心理辅导方式

5、关于学生人际关系问题,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人际关系问题的处理事先预防比事后补救效果好

B、人际关系问题一般是学生相对较少关心的问题

C、教师应该以客观、公正、理性、平等、睿智、成熟和坦诚的态度和形象来面对学生,处理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

D、人际关系问题包括亲子关系、寝室关系等问题

6、理性情绪法的创始人是()

A、罗杰斯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埃利斯

7、理性情绪法认为异常心理产生的原因是()。A、个体遇到的生活事件; B、错误的思维方式或非理性信念; C、事件造成的不良后果; D、个体所接受的教育程度

三、多项选择题

1、判定个体心理健康与否的主要标准有()。A、主观经验规范; B、道德判断规范; C、统计学规范; D、社会适应规范; E、价值观规范; F、生理学规范

2、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A、生理疾病; B、互联网的发展;

C、家庭教养方式; D、社会风气; E、学校教育指导思想

3、中小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主要包括()。

A、师生关系问题;B、同伴关系问题;C、亲子关系问题;D、恋爱关系问题

四、判断题

1、“魔术商店”是一种角色扮演形式。()

2、角色扮演技术没有负面效应。()

3、角色扮演可以促进学生对他人的理解。()

4、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

5、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面向包括正常健康的学生在内的全校的全体学生。()

6、教师要切忌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知识的灌输课。()

7、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会干扰正常的学科教学。()

8、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不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9、无病即健康。()

10、心理健康的统计学标准提供了心理特征的量化资料,比较客观,便于分析比较,操作简便易行,统计结果一目了然,也是最科学的。()

分析:依据统计学标准认定的所谓正常或异常也是相对的,在心理疾病的诊断中仅有参考意义。因为一个人的心理由正常到异常,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11.系统脱敏法主要是诱导来访者快速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的目的。()分析:缓慢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五、名词解释: 心理健康 学习障碍 学习疲劳 考试焦虑 攻击行为

六、简答:

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哪些内容?

2、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什么?

3、中小学生中有哪些常见的心理问题?

4、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进行?

七、案例分析: 案例一:

李某,女,现某重点高中高一学生。初中时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一直很好。2004年7月以683分(分数线633分)的优异成绩升入某重点高中,学习依然刻苦努力,但心理压力十分沉重,正如该生自己述说的:“进入这所重点中学,情况发生了变化,学校的要求高了,家庭的希望大了,心理不知不觉就变得沉甸甸的,我对此感受很深。我从进校门的那一刻,学习就相当刻苦,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了文化学习上。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刚开始,我的文化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与此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超负荷的心理压力,我怕看到老师和家长期待的目光,一遇到考试就十分紧张,常伴有口干、恶心、呕吐、吃不好、睡不好,有时考试时甚至手指哆嗦、腹泻等。越这样,我就越紧张,唯恐出现失误,对不起家长和老师,对不起自己的努力,害怕同学们瞧不起。考试就像一块巨石压在我的心上。我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我却不能自拨,成绩也每况愈下”。试分析该生的心理和行为并提出心理辅导措施。

参考答案:

这是典型的考试焦虑症心理。考试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现象,学生在考试期间心理上的紧张、不安、担心、忧虑、恐惧等在情绪上的反应都可称之为考试焦虑。考试焦虑产生时,会伴随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诸如,肌肉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皮肤出汗、面红耳赤等生理反应,在心理上多表现为忧虑、紧张、恐惧、坐立不安、慌乱等情绪体验。

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有:(1)生理的原因。如个别学生缺乏锻炼、身体素质差。(2)主要是心理和社会因素造成。如社会普遍的大学观,认为上大学时唯一出路,过分关注成绩,导致学生心理压力大;课业负担重,学生持续紧张学习,开夜车,休息不足;有的学生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不足等。(可根据此内容适当发挥)

心理辅导措施:(1)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减轻压力。(2)改变认知,端正考试动机。(3)掌握应试技巧。(4)掌握调控紧张情绪的技巧。

案例二:

李键上初一时阳光、健康、学习好,还担任了班长,学会上网后逐渐成瘾,并且有了早恋的女友,再没有心思安心学习。当过兵的父亲气极而怒,屡次打骂也没能把孩子从“网瘾”中拉出来,相反严管之下的李键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在一次和父亲发生激烈的冲突后,用榔头锤杀了生养他的爸爸妈妈。当太原刑警到大同抓捕李键时,他依旧安然地坐在网吧里上网。

请从客观方面和学生客观方面分析李键形成网瘾的可能原因。如果你是一面老师,如何对陷入网瘾的学生进行矫治? 参考答案:

1、李键自身方面的原因:(1)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本案例中的李键本来是一个阳光健康的初一男生,而且还担任的班长,但是面对网络上各种信息如游戏,电影,色情网站等的诱惑,却不能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而且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出现了早恋现象。长时间和网络的接触使他对网络产生了心理依赖,这种心理依赖形成以后,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就变得更弱。此时恶性循环就产生了,最终导致了他人格的改变。

(2)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由于李键正处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期,同时也是生理和心理的快速发展期。这一特定时期决定了他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都很差,对于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干扰,他没有采取远离摒弃的行为,而是采取了接触,亲近的行为。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使得他频繁接触和接受不良信息的侵扰,最终导致网络成瘾,不能自拔。

(3)激情有余,理性不足

面对父母的劝阻,李键没有理性的接受和思考而采取了激情杀人行为。这是由他成长的特定时期决定的。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并没有发展成熟。不成熟的心理使得他们遇到事情时不能冷静的思考解决办法,而是盲目冲动的采取行动,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4)人格结构发生改变

从本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李键没有沉迷于网络之前是一个阳光健康的学生,而且既然他能当上班长说明他在品质,性格方面都是很好的。但是,由于长期的沉迷和依赖网络,使得他的人格结构发生了改变,从懂事变得叛逆,从健康阳光变得冷漠残忍。人格的改变使他能对生养自己的父母下毒手,使他在杀死父母后没有基本的罪责感和同情心。这也是网络成瘾最大的危害所在。

2、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

从本案例中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李键的父亲当过兵,他解决问题的方式主要是打骂为主。而这种教育方式会使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叛逆心理和行为更加严重。现在很多家长仍然采取打骂的教育方式,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谬论,对待孩子的错误采取粗暴的教育方式。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要么异常懦弱退缩,要么冲动粗暴。长期的打骂可能会使他们习惯被欺负和容忍,遇到问题采取回避退缩的行为。也可能使他们形成只有武力才能解决问题的认知模式,因此面对冲突矛盾时就会以简单粗暴的武力来解决问题。本案例中李键残忍的杀人方式与其父亲粗暴的教育方式是有很大关系的。请他还可从学校、社会等方面寻找可能的原因 网络成瘾的矫治:

(1)找出学生网络成瘾的内部原因。(2)增强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和免疫力。

(3)运用契约法、自我激励法、认知矫正、行为矫正等多种心理干预方法。

(4)建立良好的家庭、学校支持系统。家长、教师应给予学生正面的积极的引导,理解、接纳、关心网络成瘾学生。(5)净化社会环境。

第三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练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试题及答案(参考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来说,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能力和人格

B.知情意和人格

C.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D.需要、动机与人格

2、大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表现为:()

①波动性与两极性

②冲动性与爆发性

③情绪的心境化

④情绪的掩饰性 A.①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3、社会认知的过程可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具体包括:()

A.社会知觉、理性抽象、归因

B.感性认识、理性抽象、综合归纳

C.社会知觉、印象形成、归因

D.感性认识、印象形成、综合归纳

4、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的。它起始于婴幼儿时期,萌芽于童年期,形成于青春期,发展于青年期,完善于成年期。自我意识的内容包括:

A.本我、自我、超我 B.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C.主观我、客观我、理想我 D.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5、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主观需要时,人们就会产生满意、愉悦等内心体验;反之,如果客观事物没有符合人的主观需要时,就会产生不满、愤怒甚至憎恶等内心体验。可见,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好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反映的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

A.主观体验

B.态度体验

C.情感体验

D.内心体验

6、人类的基本情绪类型有四种,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喜、怒、哀、乐

B.喜、恶、爱、恨

C.喜、怒、哀、惧

D.酸、甜、苦、辣

7、情绪调节ABC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情绪本身并不是有诱发事件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其中B表示()

A.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 B.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C.表示诱发性事件

D.以上都不对

8、情绪调节ABC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情绪本身并不是有诱发事件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其中A表示()

A.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

B.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C.表示诱发性事件

D.以上都不对

9、情绪调节ABC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情绪本身并不是有诱发事件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其中C表示()

A.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 B.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C.表示诱发性事件

D.以上都不对

10、人的情绪情感变化的外部变现模式叫()A.激情

B.表征

C.应激

D.表情

11、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叫()A.性格

B.气质

C.人格

D.气场

12、人们通过语言或者非语言符号系统进行相互间的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情感表达的互动过程,是指()

A.人际交往

B.人际互动

C.人际沟通

D.人际关系

13、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意味着,()是中无处不在、时刻发生的社会现象。A.社会关系

B.人际交往

C.寻求归宿

D.社会联系

14、英国萧伯纳曾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可见,人际交往是()

A.是人们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B.是人们信息沟通的基本途径 C.是人们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D.是人们维持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15、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认为,人际交往有赖于双方的满足、相互强化,人际关系就是个体或团体彼此寻求满足的需要状态。它揭示了人际交往中的哪个规律?()A.互惠定律

B.互补定律

C.相似性定律

D.霍曼斯效应

16、人际关系的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变化过程。随着交往的频率、沟通不断深入,双方的心理领域逐渐扩大,产生心理上的依恋和融合是,人际关系就进入了()阶段。

A.表面接触

B.友谊建立

C.亲密关系

D.恋爱关系

17、加拿大心理学家伯恩在《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提出了PAC理论,用来说明人交往中角色心态对人际沟通效果的影响。当其说话风格为“你应该„„你必须„„

你不能„„”时,呈现的是()心态。

A.父母心态

B.成人心态

C.儿童心态

D.以上都不对

18、加拿大心理学家伯恩在《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提出了PAC理论,用来说明人交往中角色心态对人际沟通效果的影响。当其说话风格为“我的想法是„„你考虑考虑„„”时,呈现的是()心态。

A.父母心态

B.成人心态

C.儿童心态

D.以上都不对

19、加拿大心理学家伯恩在《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提出了PAC理论,用来说明人交往中角色心态对人际沟通效果的影响。当其说话风格为“我猜想„„我不知道„„我不管„„”时,呈现的是()心态。

A.父母心态

B.成人心态

C.儿童心态

D.以上都不对

20、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交往心理特点是()

A.现实与虚拟结合B.情感与功利并存

C.求同与求异兼有

D.渴望与困惑交织

21、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交往对象特点是()

A.现实与虚拟结合B.情感与功利并存

C.求同与求异兼有

D.渴望与困惑交织

22、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交往方式特点是()

A.现实与虚拟结合B.情感与功利并存

C.求同与求异兼有

D.渴望与困惑交织

23、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交往动机特点是()

A.现实与虚拟结合B.情感与功利并存

C.求同与求异兼有

D.渴望与困惑交织

24、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果从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四个维度来探讨,交往认知方面的问题是()

A.不端正

B.非理性

C.趋弱化

D.欠主动

25、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果从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四个维度来探讨,交往情感方面的问题是()。A.不端正

B.非理性

C.趋弱化

D.欠主动

26、心理危机发生时,个体常常有无能为力、失控感,因此在应对行为上常常失常甚至会发生极端行为,心理危机干预必须确立()基本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

B.尽早有效参与

C.专业干预原则

D.生命高于一切

27、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果从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四个维度来探讨,交往态度方面的问题是()。A.不端正

B.非理性

C.趋弱化

D.欠主动

28、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果从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四个维度来探讨,交往行为方面的问题是()

A.不端正

B.非理性

C.趋弱化

D.欠主动

29、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是众多爱情理论中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爱情三角形理论认为从时间维度来看,在爱情初期,()因素会发挥很大的作用。A.依恋

B.亲密

C.激情

D.承诺

30、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亲密感不断地增加,心与心的交流不断地发展和深入,到爱情后期,()因素让关系进入稳定的状态。A.依恋

B.亲密

C.激情

D.承诺

31、大学生心理危机比较多样。其中当出现罕见或超常的事件,且个人无法预测和控制出现的危机,属于()危机

A.境遇性

B.病理性

C.发展性

D.存在性

32、()危机是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如独立性、自由和承诺等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

A.发展性

B.病理性

C.境遇性

D.存在性

33、深入认识自我是培养良好自我意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深入认识自我的方法有不少。其中“在成功中总结经验、积累方法、提高能力;在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策略、锻炼自我”是()方法

A.比较法

B.经验法

C.内省法

D.借鉴法

34、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与客观世界关系的自觉的心理活动过程的总和。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A.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B.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C.本我、自我、超我D主观我、客观我、理想我二、多项选择题

1、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

A.动机

B.认知

C.情绪情感

D.意志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

①合理的自我认知

②坚强的意志

③积极稳定的情绪

④健全的人格

⑤和谐的人际关系

⑥良好的适应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以上都对

3、有效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A.实施自我调节

B.向爸爸妈妈求助

C.求助心理咨询

D.勇敢面对问题

4、下面四种应付事件的方式哪些是心理不成熟的标志?()

A.解决问题

B.求助

C.退缩、逃避

D.自责、幻想

5、下面四种应付事件的方式哪些是心理成熟的标志?()A.解决问题

B.求助

C.退缩、逃避

D.自责、幻想

6、正确认识自我和积极悦纳自我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之一,成熟的自我意识和健康的自我形象是良好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但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大学生自我意识也会发生偏差。下列哪些是大学生常见的自我意识偏差呢?()A.自卑与自负

B.自我中心

C.追求完美

D.从众心理

7、耶鲁大学沙洛维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哪几种能力:()A.清楚认识自己的情绪

B.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

C.激发自己的正面情绪

D.认识他人的情绪—同理心、关心、体贴

E.安抚他人的情绪

8、检验某种行为或想法是正常心理还是异常心理的三标准是:()A.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统一

B.情绪稳定

C.心理过程(知、情、意)相一致

D.人格稳定

9、人格包括()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情绪情感

10、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的多种心理品质和典型特征。概括起来,人格具有以下特征:()

A.独特性与共同性

B.稳定性与可塑性

C.整体性与统一性

D.社会性与功能性

E.超越性与联系性

11、表情包括()等几种

A.面部表情

B.体态表情

C.言语表情

D.内在表情

12、学会情绪管理是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方法哪些是属于情绪管理的方法。()

A.转移注意力

B.发泄情绪

C.积极自我暗示

D、改变认知

13、矫正自我中心这种人格偏差,可以从哪些反面入手呢?()A.正确对待名利

B.谦虚豁达

C.换位思考

D.发现自己有点

14、人际关系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变化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哪个阶段()A.互不认识

B.开始注意

C.表面接触

D友谊建立.E.亲密关系

15、人际交往是人与人的互动。为了是人际互动顺畅、有效,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应该遵守哪些交往原则?()

A.互惠互利原则

B.平等尊重原则

C.能力相当原则 D热情真诚原则

E.宽容大度原则

16、人际交往中,人们对交往对象的认知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人际交往的正常发展。

因此,为了提高交往效果,我们在交往中要努力克服认知偏差。下列哪些属于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呢?()

A.第一印象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投射效应

E.刻板印象

17、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是众多爱情理论中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爱情三角形理论认为构成爱情的基本因素有哪些?()A.依恋

B.亲密

C.激情

D.承诺

18、挫折和压力引起的适度紧张对大学生有着积极的的心理健康意义。主要可以体现为:()

A.增强大学生的聪明才智

B.激发大学生的进取精神 C.提高大学生的耐受力

D.磨砺大学生的意志

19、下列哪些属于压力管理的原则:()

A.觉察原则

B.平衡原则

C.处理原则

D.宽容原则

E.心态原则

20、各种压力引起心理障碍,阻碍了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如不及时疏导和缓解,会导致情感上的极度苦闷,严重影响其个人学习和生活。大学生压力管理的常见方法有()

A.消除压力源

B.远离压力源

C.控制压力后果

D.建立合理的社会支持系统

21、大学生心理危机类型有分为:()

A.发展性危机

B.病理性危机

C.境遇性危机

D.存在性危机

E.竞争性危机

22、歌德曾说过:“一个人能达到的最高境地,是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思想,是认识他自己。”可见,深入认识自我是有助于促进个体人格形成和健全发展的。深入认识自我的方法有:()

A.比较法——从我与他人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B.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C.内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D.观察法——从他人与事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E.借鉴法——从他人与他人的关系中认识自己

23、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健康发展是个体人格形成和健全发展的核心。它的完善和提升是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A.深入认识自我B.积极自我暗示

C.有效调控自我D.不断自我超越

24、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与客观世界关系的自觉的心理活动过程的总和。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A.心理自我 B.自我体验

C.自我认识

D.自我调控

E.社会自我

25、心理危机包含着三个最基本的要素:重大改变、无能为力、心理失衡。心理危机发生时,常常伴随着以下哪些方面的改变和不适?()A.情绪

B.躯体

C.认知

D.行为

三、是非判断题

1、每个人的心理发展都要经历婴儿、儿童、青少年、成年、老年的顺序,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其不同的发展任务和心理特点,因此不同个体心理发展年龄阶段是一样的。()

2、根据1946年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健康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我们可以明确知道心理健康不只是强调“没病”,更强调个体身体潜能。()

3、心理不健康与心理健康并非泾渭分明的对立的两极,而是一个连续的状态。()

4、气质和性格都有好坏之分。

()

5、幻想常使人想入非非,因此应避免学生产生幻想。

()

6、心理咨询的对象是指那些有某种心身疾病的人,以及有各种心理社会因素所困扰的正常人,或是残疾人员。

()

7、互补是指人际关系中双方在需求方面能够互相取长补短。()

8、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预防为主。

()

9、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10、情绪协调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

11、检验某种行为或想法是否正常只要看个体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否相统一,即便其心理过程(知、情、意)并不一致,也可以判断其心理正常。()

12、积极心理学家认为通过识别、挖掘、激发和调动处于困境中的人自身的力量,并不能达到实现有效的预防心理疾病的效果,还需要心理专业人士的积极介入。()

13、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健康人格的理解,重视人的自由、勇气、责任、潜能等方面的自我实现,倡导个体用积极的态度,努力挖掘生命中潜在的积极力量,塑造健康人格。()

14、虚荣在当代大学生身具有普遍性。它是对自己内在而真实的尊严和价值的肯定与维护,只不过是不顾实际的博取他人对自己的较高评价而已。()

15、根据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到爱情后期维持关系稳定的关键因素是亲密的不断增加。()

16、挫折和压力能增强学生的聪明才智。()

17、“我们的生命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罗杰斯的这句话说明:生命是一个不断实现自我的过程,就是成就他人的过程。()

18、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最根本的是教育干预,最重要的便是心理咨询教育、生命教育、死亡教育。()

19、尽管每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一个人都懂得生命、珍惜生命。生命所具有的这种唯一性和有限性,正是生命神圣与尊严的依据。()20、人活着是需要意义支撑的;人活着也是需要创造价值的。我们领悟生命的意义并创造生命的价值时,需要把死亡当生命的老师。()

第八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CDCBB 6-10: CACBD 11-15: CCBBA 16-20: BABCD 21-25: CABBC 26-30: DADCD 31-34: ADBB

二、多项选择题 BCD 2ABCD 3 ABCD 4 CD 5AB 6ABD 7ABCDE 8ACD 9ABC 10ABCD 11ABC 12 ACD 13BC 14ABCDE 15ABDE 16ABCDE 17BCD 18ABCD 19ABDE 20ABCD 21ABCD 22ABC 23ACD 24BCD 25ABCD

三、是非判断题

1-5:F T T F F 6-10:F T F F T 11-15:F F T F F 16-20:T F F T T

8

第四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标准

(一)健康标准1.有足够的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大事小事都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适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臂、肩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脸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银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二)心理健康标准

A、代表性的提法:心理健康的标准体系,迄今仍是有争议的问题,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从自己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研究立场、观点和方法,作出了不尽相同的表述。1、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①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② 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 有幸福感; ④ 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 的生活。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心理健康标准

① 认知过程正常,智力正常;② 情绪稳定乐观,心情舒畅;③ 意志坚强,做事有目的;④ 人格健全,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均正常;⑤养成健康习惯和行为,无不良行为;⑥精力充沛地适应社会、人际关系良好。

3、美国提出标准心理学家奥尔波特

① 力争自我的成长;② 能客观地看待自己;③ 人生观的统一;④ 有与他人建立亲睦关系的能力;⑤ 人生所需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获得;⑥ 具有同情心,对生命充满爱。

4、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列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① 充分的安全感;② 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③ 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④ 与现实环境能保持接触;⑤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 适度的情绪表达及控制;⑨ 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情况下,能作有限个性发挥;⑩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5.聂世茂研究《内经》总结的心理健康标准

①“心恬愉为务”,“和喜怒而安居处”,即经常保持乐观心境;②“志贤而少欲”,“不惧于物”,即不为物欲所累;③“谣邪不能惑其心”,“不妄作”,即不妄想妄为;④“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即意志坚强,循理而行;⑤“御神有时”,“起居有常”,身心有劳有逸,有规律地生活;⑥“恬淡虚无”,“居处安静”,“静则神藏”,即心神宁静;⑦“乐其俗”,“好利人”,即热爱生活,人际关系好;⑧“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善于适应环境变化;⑨“节阴阳而调刚柔”,即涵养性格,陶冶气质,克服自己缺点。

B、目前中小学生常用的心理健康标准

1.智力正常2.情绪适中(1)情绪反应适度(2)情绪活动的主流是快乐的(3)善于调节、控制、疏导(宣泄)消极情绪 3.意志健全(1)果断,当断则断(2)坚强,经得起挫折4.人格统一完整(个性结构完整)5.自我意识正确(了解自我,悦纳自我)6.人际关系和谐7.社会适应良好(适应环境、正视现实)

8、活动效能吻龄(心理行为符合年龄与性别特征)C、注意事项

1、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不能等同

2、心理健康的状态是动态变化的过程

3、心理健康的标准只是一种理想的尺度

4、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借助量表)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一)华中师范大学刘华山的观点 刘华山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归纳为两个方面:(1)学会调适(调节与适应)

学会调节就是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接纳自己、化解内心冲突,确立适当的志向水平,保持精神生活的内部和谐。学会适应就是矫治行为,形成正确的适应行为,使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消除人际障碍,改善人际关系。(2)寻求发展

就是要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良好社会功能,过积极而有效率的生活。学会调适是基础目标,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

(二)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吴增强的观点,吴增强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也分为两方面

① 发展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2)帮助学生学习发展良好人际关系,培养合群性、同情心;(3)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环境,热爱学校生活;(4)帮助学生发展共学习能力,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良好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5)帮助学生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6)帮此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保持乐观、平和、愉快的心境;(7)帮助学生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8)帮助学生培养创造思维与创造精神。②防治性目标

(1)辅导学习困难的学生,改进他们的学业;(2)辅导有情绪困扰、行为问题的学生,改善他们的情绪,矫正他们的行为;(3)辅导家庭环境不利的学生(包括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寄养家庭及关系紧张的家庭等),帮助他们健康成长;(4)辅导有心理困扰的学生,促进他们心理健康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目标(P24)3保密性原则(信赖性原则)含义:是指儿童心理辅导过程中,教育者有责任对儿童的个人情况以及谈话内容等予以保密,儿童的名誉和隐私权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障。保密性原则是儿童心理辅导极其重要的原则;是鼓励儿童畅所欲言和建立相互信任的心理基础。失密,对教育者来说,就是失职,对教育机构来说,就是威信和名誉的丧失。这不仅要受到良心的折磨和舆论的谴责,而且要负法律责任,保密性原则要做到:1.求助学生的所有资料和信息绝不应作为社交闲谈的话题;2.除了其个人身份能得到充分隐藏之外,个案的资料不应出现在教育者的公开演讲或资料中;3.教育者所做的个人记录不能视为公开记录,不能随便让人查阅。经过大量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从事这项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用生动简练的语言概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这种概括既易于理解,也易于掌握

要主动接触,不要坐等回避;要耐心倾听,不要肆意打断;要实事求是,不要主观臆断; 耍因人而异,不要千篇一律;要协同配合,不要孤军奋战;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包揽; 要平等相待,不要居高临下;要适度接纳,不要指责训诫;要科学引导,不要说教附和; 要守信保密,不要随意张扬;要热心真诚,不要冷漠做作;要讨论启发,不要武断灌输; 要积极疏导,不要压抑遏制;要自觉自愿,不要强迫要求;要了解尊重,不要猎奇侦讯; 要自我领悟,不要包办代替;要力求内化,不要强迫变化;要心悦诚服,不要令人屈从。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学习心理指导2.人际关系心理指导3.自我意识心理发展指导4.升学心理指导5.情绪心理指导6.意志行为心理指导7.性心理指导、休闲生活与消费心理指导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1.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2.树立心理健康意识3.认识心理异常现象4.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5.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

(一)学习辅导A.定义:是指教师利用所掌握的心理知识和技能,协助学生认识学习的原理和方法,充分挖掘其学习潜能的过程。B.作用:是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C.目的: 帮助学生解决四个问题(P29)

D.具体做法:1.正确看待学习智力:学力:指学习能力和知识

水平的简称。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2.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爱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能学:树立自信,消除学习自卑、学习疲劳3.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4.学习方法辅导5.考试心理辅导

(二)生活辅导(P38)主要目的:帮助学生树立“四观”——劳动观、休闲观、消费观和生命观1.劳动观—独立性—生活自理能力2.休闲观 陶行知—“六个解放”3.消费观 误区—一个攀比三个“跟着走”4.生命观 经常开展生命教育专题活动

性心理辅导1.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1)社会的进步,青少年青春发育的提前。(2)性意识的产生,对异性好奇。(3)性科学知识的缺乏和性道德观念、意志薄弱,导致青少年学生中性偏离行为和性犯罪行为的出现。

2.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1)异性疏远期(2)异性接近期(3)异性眷恋期(4)择偶尝试期

3.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具体任务

(1)向青少年提供科学而准确的关于人的性潜能的信息。包括人的身体构造,发育成长,人的生殖,怀孕,避孕,堕胎,做父母,性取向,家庭生活,性病,艾滋病等方面的信息。(2)提供关于对性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选择的教育。包括创造机会让少男少女提问、探索,认识家庭、社会所传授的性价值观的意义,进而培养自己的性价值观,培养对家庭关系及两性关系的正确认识,懂得自己对家庭和别人的义务与责任。

(3)进行处理人际交往与两性关系的技能训练。包括沟通、作决定、评价、应对朋辈压力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能,使他们能够创造性地理解性和成年后正确扮演自己的角色,包括在未来的情感生活与性生活中能够关怀体谅别人,帮助别人,不强迫别人,努力寻求使双方都满意的性交往关系。

(4)进行责任感的教育。帮助青少年懂得并履行在性关系中的责任,包括洁身自爱,怎样抵制压力,以免卷入不成熟的性关系。恰当的进行避孕方法和其他性保健方法的教育。4.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方法

在活动中体验

(三)生涯辅导(P44)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永恒主题。这就要求心理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这是心理教育的根本要义。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人文精神一直比较忽视。在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下,造成了压抑学生个性、抹杀健全人格的不良后果。我们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却忽视了人自身的发展;重视考试科目文化知识的学习,却忽视了如何让学生学会主动获取知识;重视智育,却轻视了教学生如何做人;重视训练记忆、理解等智力因素,却忽视了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等等。教育的单一化模式、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呆板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严重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自我完善。这种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已经导致了令人遗憾的后果: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全面,情感、意志、兴趣、眼界偏狭,急功近利,唯书唯上,迷信盲从,消极被动,缺少了主体的意识、自主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一定要注重以人为本,渗透教育的人文精神。7生命教育专题活动

《求生》

主题:如果你坐在泰坦尼克号上,该不该上救生船

准备:纸巾(下课时,纸巾都被学生擦眼泪用完了)

过程:课堂上,学生们分成13人一组开始一个名叫泰坦尼克号的活动。情景设计了13个人坐在泰坦尼克号上,每个人安排一个角色:孕妇、运动员、船长、导演、演员等等。遇上冰山后,只有5个人能坐上救生小船。大家讨论,谁能坐上小船? 孕妇说:“我怀着宝宝,一命抵两命,救我就是救了两条生命。” 船长说:“我有很好的航行经验,只有我才能把船驶近岸边。” 运动员说:“我有很好的体力,如果途中遇到危险,我可以解决。”……讨论变成争执,大家猜拳、抓阄决定。

效果:学生在参与和讨论过程中,对生命价值进行了严肃判断。

《死亡》

主题:选择最亲最重要的4个人,假设他们离你而去。

准备:纸巾(下课时,纸巾都被学生擦眼泪用完了)

过程:让每个学生在4张纸上写出自己最亲最重要的人,折好,相互交换。随意撕掉一张,再还给对方。被撕的那张纸,代表这位亲人已经离你而去。拿回自己的纸条后,大家开始讨论:你心目重要的亲人离开你了,你的生活会怎样,你是怎么想的?“我心中最重要的父亲,没有他,我和妈妈少了顶梁柱。”……每个人说到后面,声音开始哽咽,许多学生留下了眼泪。同样,如果是你离开了亲人,家人也会是和你同样心情。

效果:培养了学生珍惜身边人的意识 8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设计

(一)明确课程目标的作用

1、选择和确定心理辅导内容、制定心理辅导方案的重要依据

2、指引心理辅导方向、调控心理辅导的过程

3、检验心理辅导工作有效性的标准。

(二)课程目标的设计要求(P77)以发展性目标为主、以防治性目标为辅

(二)课程目标的体系(P78)

小学阶段:提高小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力,培养他们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

初中阶段:培养初中生自重、自爱、自尊、自信的独立人格及对自我与外界的评价能力;能以积极心态面对学习、生活压力和自我身心所出现的变化。

高中阶段:培养高中生更为完善的意志品质,增强自觉性、果断性和自制力,能以更为成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去对待学习、人际交往、情感世界及自我发展等问题。面对升学或就业,具备选择专业或职业和克服压力的能力。9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设计

初一年级(独立):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富有责任感和进取心,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

初二年级(自控):掌握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卫生常识,适应自我身心变化,能够大方得体地与同学、异性和长辈交往,勤奋精神和刻苦毅力逐渐养成。

初三年级(耐挫):形成锲而不舍的个性特征,掌握自我心态,情绪的调适方法,改善学习方法,能够在升学和就业方面作出合适的决定。

高一年级(适应):适应高中学习环境与学习要求,增强集体感和人际交往能力,掌握自我调适与自我改变的技能。

高二年级(创造):培养丰富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发展创造性。

高三年级(奉献):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关心国家命运并具有使命感,具有奉献精神,选准自己的发展前途与人生目标,能娴熟地运用所学技巧自我调节考前情绪,成功完成中学阶段的最后冲刺,能够作出升学或择业的最佳选择。10初三第一学期心理辅导课程之重塑自我

教学理念:十四五岁的少年正是自我概念形成的时期。也是自我同一性确立的时期,他们非常注重自我形象的良好设计,但由于对自我形象过度敏感.他们过于看重别人对自己的外在评价和成败得失的评价,以至于产生不良的自我形象、如自卑、自责等。因此,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完善。

教学目标:教师: 1.了解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2.提高对学生自尊心要求的敏感化 3.帮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学生: 1.澄清不良自我形象产生的原因。2.学会保持良好自我形象的技术。

教学准备:阅读教学参考资料--青少年的自我意识 11上课过程之活动展示——暖身活动

例:结

礼节操:——超级握手

背景:播放轻音乐碟片

步骤: 1请同桌间相互握手。

2参考“超级握手活动表”列出的几种握手类型,看看你刚才的握手方式是属于哪种类型的。3 让同学们到处走走,再使用不同的握手方式和别人握手,感受不同的感觉。

12心理剧:是通过特殊的戏剧形式,让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以某种心理冲突情景下的自发表演为主,将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逐渐呈现在舞台上,以宣泄情绪、消除内心压力和自卑感,增强当事人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心理剧能帮助参与者,通过一系列活动热身,进而在演出中体验或重新体验自己的思想、情绪、梦境及人际关系,伴随剧情的发展,探索、释放、觉察和分享内在自我。这是一种可以让参与者练习怎么过人生,但不会因为犯错而被惩罚的方法。

特点:通过表演,为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

注意事项:事先要排练

心理故事法

特点:讲故事,让学生回答问题和讨论

作用:从现象上升到问题,吸引人。注意事项:注意声情并茂,故事讲完后要结合“我”引发思考,不必深入剖析。测验法

测验法可以分为心理测验和趣味测验。心理测验又分为标准心理测验和简易心理测验。特点:进行自我测评

作用:通过测试,使学生将“我”与所探讨的问题结合,同时增进其自我了解。注意事项:注意测查的负作用,解释要慎重。简易量表,只作体验。(包括学生主体性量表、学习习惯检核表、睡眠质量检查表、焦虑量表、压力量表、职业兴趣测验等。)艺术渲染法

特点:以电影、电视、歌、舞、诗、画等艺术形式出现

作用:活跃气氛,体现文化氛围,艺术色彩。

注意事项:不能太多,否则变成联欢会。选题要切合主题。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针对具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患者,由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通过与患者交谈、分析、探讨和研究,帮助患者了解、认识和领悟自己心理障碍或者异常症状的心理根源,消除、矫正或者缓解患者现有问题和异常行为,促进患者积极的人格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影响的技术1)定义:咨询者运用自身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来积极影响求询者,促其较快成长与成熟的一种技术。2)种类:解释、忠告(指导)、自我开放等

①解释:是将潜意识提升为意识的过程—精神分析理论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是咨询者依据某一理论或个人经验,对求询者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说明和分析,使求询者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自己和自己的问题的一种技术。(P107)

②忠告(指导):是指对求询者关心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劝告,给予指导性和参考性的信息,以帮助来访者思考问题,作出决策。

③自我开放

定义:也称自我暴露,自我揭示等,是咨询者公开、开放、暴露自己的某些经历、经验、思想、情感等,与求询者共享,以促使其提高自我认识,促进自我发展的一种技术。

形式:两种

其一,向求询者表明会谈过程中对其言行问题的体验,其二,告诉求询者自己过去有关经历和情绪体验。

行为强化法(P102)

定义: 指运用强化手段使来访学生增加某些适应性行为,或则削弱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的方法。

种类:

1)行为契约法(行为塑造法)1协议制定一个合同(契约)。

2契约明确规定一个疗程的目标、方法与步骤。目标分成一步一步的小目标。

3其原因就在于:人的行为更容易受一些少量的,但很及时、很明确的强化物影响,而不易被那些虽然很大,但很遥远的强化物左右。

2)代币法(代币管制法)是一种利用强化原理促进更多的适应性行为出现的常用方法。其形式有小红旗、小红花、小票券等等。3)消退法是一种对不良行为不予注意、不予强化,使之逐渐削弱以至消失的方法。

松弛技术:也称放松训练法,它是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生理心理活功,降低激活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辅导方法。即:通过生理上的放松达到心理上放松的一种技术。

系统脱敏法:是一种在求询者掌握松弛技术的基础上,使之逐步减少引起其焦虑、恐惧、紧张源的一种心理干预技术。

满灌法也叫洪水法、冲击法、快速脱敏法,就是鼓励求询者直接接触引起焦虑、恐惧的最强烈的情境,坚持到紧张焦虑或恐惧感觉消失的一种快速心理干预技术。注意事项(1)要向求询者说明该技术带来的恐怖、焦虑是无害的(2)让求询者体验到最强烈的情境(3)面对恐惧,不允许回避(4)现实满灌,不能用危险性的工具(5)使用该技术时,必须了解求询者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是求询者的身体状况。

厌恶法(厌恶制约疗法、惩罚疗法)定义:是指运用惩罚性的厌恶刺激,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想象,使之产生不舒服感,以消除或减少某种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方法。

注意事项(1)厌恶刺激应达到足够的强度,持续时间为直到不良行为消失。(2)此方法带有一定的残忍性和非道德性,使用前应征得求询者的同意。理情治疗理论(RET法):艾莉斯(Albert Ellis,1913~),在美国被公推为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第二名,在加拿大则排名第一。主要观点:心理异常源于错误的观念。1)人有“庸人自扰”的倾向,人常为情绪困扰,而且多半是内生的;2)人有思考能力,但思考问题多表现损己害己的倾向;3)单凭想象即可形成观念,这些观念常把人带入愈想愈烦恼的境地; 4)人有自毁的倾向,也有自救的能力,转化前者为后者,即为治疗。

面质(非理性信念辨析)定义: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询者的非理性信念,以助其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一种技术。又称理情治疗法(REBT法)理论基础:基于性格的ABC理论。A: 指诱发事件。B: 指信念系统。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C: 指结果。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合理情绪想象技术也是合理情绪疗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通过想象进行

基本步骤:1.引导来访者在想象中进入曾使他产生过取向困扰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使之重新体验这种情境下的强烈的情绪反应。这一步非常重要。2.帮助和引导来访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反应并体验适度的情绪。3.停止想象,让来访者讲述他是怎样在想象中使自己情绪发生了变化,发现影响其情绪反应的不合理信念,从而形成合理的认知。此时咨询者要鼓励和强化来访者形成新的合理信念,并补充其他相关的合理信念。

人本主义理论: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创立,现在的代表人物有 C.R罗杰斯。

人本主义强调爱、创造性、自我表现、自主性、责任心等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的培育,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马斯洛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积极倡导人的潜能的实现。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罗杰斯,同样强调人的自我表现、情感与主体性接纳。他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必须创造出一个积极的成长环境。

真诚

定义:指咨询者与求询者赤诚相见,坦诚相待,以帮助求询者摆脱心理困惑,从而产生可信可靠信念的一种技术。其含义有二层:一是咨询者真实展现自己。二是真诚地对待求询者。

意义:真诚是咨询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因为咨询者的真诚不仅给求询者一种安全感,而且为求询者提供了一个榜样;受咨询者的真诚感染和暗示,求询者也会逐渐也会逐渐诚实地开放自己,表达自己,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尊重

定义

是一种无条件的接纳求询者人格及其真实问题的一种技术。

意义

有助于求询者最大程度地表达自己,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

14催 眠 作 用:1.减压放松,消除身心疲劳感,消除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2.改善睡眠,提高休息质量 3.心理调整,体验自信与充实 4.改善情绪,内心平和与喜悦,面对生活游刃有余 5.自我催眠,提高自身调整应变能力,开发个人内在潜能

6、改变恶习,如戒烟、戒酒、减肥

7、在催眠过程中,随着深度愈深,某些能力会改变。(1)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接受暗示的能力增强(2)对重量、时间、疼痛、数字的感知及自我控制等能力减弱。

8、探索灵性,了解前世与今生之因缘 15催眠状态下的反应: 外在表现:1眼睛闭上而眼皮闪动或目光呆滞、语调降低 2呼吸的改变(通常是变慢)3强直,像腊一样的僵直皮肤或皮肤颜色会改变(泛红)4无精打采、垂头丧气的脸部肌肉或整体性的肌肉松弛5行动迟缓,自主性行为减少,有时会产生无意识躁动或吞咽的反射动作6眼睛流泪、泪湿增加或眼睛会变红7有睡意或困倦的表现8身体变暖和

内在反应:1活动的意愿降低2时间扭曲3声音的淡入及淡出4感觉轻松自在、轻飘飘、漂浮5记忆遗忘6记忆力增强7想象力增强8疼痛阻隔9易于接受暗示 16催眠程度:一般分为三级:轻度、中度和深度

1)轻度催眠状态:求治者感到浑身倦怠、肌肉松弛、呼吸深缓、无力睁眼,醒后对催眠中发生的事情有回忆能力。2)中度催眠状态:瞌睡加深,睡意甚浓,皮肤感觉迟钝,痛阈值提高,顺从。醒后对催眠中发生的事只保留部分记忆。3)深度催眠状态:感觉明显减退,除对催眠者的说话有反应外,已基本没有知觉,甚至对针刺刀割也无痛觉,可施行外科手术。事后完全不能记忆起他在催眠中的言行。17催眠方法 :(1)言语暗示加视觉刺激。此法又称为光点刺激法或凝视法,是让被催眠者聚精会神地凝视近前方的某一物体(一光点或一根棒等),距离10厘米左右。

(2)言语暗示加听觉刺激。此法又称为节拍器法,是让求治者闭目放松,注意倾听节拍器的单调声或水滴声。(3)言语暗示加运动刺激。此法又称为后倒法,是运用“后倒”的指令,使催眠者的整个身体向后倒,从而诱导其进入催眠状态的一种技术。

(4)言语暗示加皮肤感觉刺激。此法又称为诱导按摩法或温觉引导法。

(5)药物催眠。某些求治者如暗示性低、不合作,可使用2.5%的硫喷妥钠或5-10%的阿米妥钠0.5克,稀释后,进行静脉缓慢注射,在求治者进入半睡眠状态时,再导入催眠状态。18团体心理辅导依据的理论:1群体动力学:群体动力学于30年代创立于美国,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勒温提出场论(field theory)。场具有复杂的非物理的力及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变化,这种变化所产生的动力结构使场成为动力场,随着动力场的千变万化,人的心理和行为也随之变化。公式:B=f(P E)即行为是人格和环境的函数。2社会学习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1他认为个人行为不是由动机、本能、特质等个人内在结构决定的,也不是由环境力量决定的,而是由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2行为与环境、个人内在因素三者互相影响,构成一种三角关系。3人的大部分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模仿他人而学会的。在观察学习中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环境,如果环境发生变化,人的行为也发生变化。

19团体心理辅导的分类一)咨询遵循的模式及目标:发展性、训练性、治疗性

(二)计划程度的不同:结构式、非结构式

(三)成员背景相似程度:同质、异质

(四)开放程度:开放式、封闭式

(五)咨询理论:精神分析团体、行为主义团体、认知—行为团体咨询等 发展性团体: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团体辅导形式,以自我成长和完善为重点,参加者主要是健康的正常人或有某些烦恼的正常人,参加动机为更好地了解自己,充分发挥潜能,实现自我发展。如:自我成长小组、领导才能提升小组 训练性团体:着重人际关系技巧以及人际交往自信的训练和培养,参加者希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如:社交技巧培训营、敏感性训练小组等

治疗性团体:帮助矫治较严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通过团体特有的治疗因素,如支持、关心、感情宣泄等,改变成员人格结构,达到康复功能,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对辅导者要求较高,如:考试焦虑治疗小组、社交障碍矫正小组

20团体辅导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差异性原则

4、尊重性原则

5、全面性原则

6、体验性原则

7、可操作性原则

8、趣味性原则

21团体辅导方案设计的程序

1、通过海报、校园广播、校园网、校刊校报等各种宣传途径,让全体学生了解心理咨询中心将要举办的团体辅导的主题和有关事项

2、招募团体成员,以自愿报名为主,同时通过宣传途径了解各班信息,动员部分特殊需要帮助的学生参与。

3、确定来访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4、确定活动名称、时间、地点、活动内容。

5、宣布团体纪律:坦率真诚,保守秘密,签定契约。

22有效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条件

1、有明确的团体辅导目标

2、有称职的团体领导者

3、成员要积极参与活动

4、有适宜的团体活动

称职的团体领导者1)团体领导者的人格特征2)团体领导者的角色3)团体领导者的基本态度4)团体领导者的职责

人格特征1美国心理学家(1988)提出的10项特征:良好的意愿,真诚对待他人,有能力与人分忧共乐,以充满情感的态度对待成员,认识并接纳他人的能力,帮助当事人发现个人的能力和学习自立,兼收并蓄不同治疗学派的理论和技巧,综合发展成自己独特的咨询风格,愿意探索和冒险,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体验和观点

2林孟平(1992)提出的11项特征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自爱自信,敏锐的自觉,知觉自己、把握环境,具有自我的肯定,清楚并欣赏自己,投入并参与,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个人的协调和表里一致,心口如一

基本态度:1共情:放弃主观参照标准,设身处地,体察了解对方;不等于同情(高低尊卑之别);不只重视感受,还重视理性;不等于认同或赞成对方的行为和观点2真诚:心口如

一、言行一致、表里一致,全身心投入;不等于随意说;不等于完全自由的自我表达

3无条件积极关注: 整体接纳对方的长处与短处;不等于必须同意不良行为;不等于不能拥有个人的自己的价值取向

职责:制定详细地计划书,预见可能的问题;慎重筛选成员;注意调动团体参与积极性;适度参与并引导;提供适当地解释;创造融合的气氛

23团体辅导的实施

(一)团体辅导的实施阶段

二)团体辅导的实施技术1反应技术:倾听、复述、反映、澄清2互动技术:建立关系、解说、联结、促动、沟通、保证、鼓励和支持3行为技术:提问、面质、调停、聚焦、示范

(三)团体辅导的方法:团体讨论;难题解决;角色扮演;心理剧;行为训练;习作活动;演讲会;报告会;参观访问;影视欣赏;图书治疗等等。

24经典团体辅导活动系列

(一)促进团体相识的活动(1)轻柔体操(2)互相自我介绍(由两人一组——四人一

组——八人一组)(3)问与答(4)最佳搭档(5)连环炮(6)棒打薄情郎

如棒打薄情郎 目的:尽快相识,增进团体凝聚力

时间:约20分钟

准备:用挂历纸或旧报纸卷成一根纸棒

操作:初次聚会,全体成员围圈而坐,轮流介绍自己的名字、兴趣、出生年月等个人资料。每个人都专心去记其他成员的资料。然后站成一圈,选一个执棒者站在圈中间,由他面对的人开始大声叫出一个成员的姓名,执棒者马上跑到那个人面前。被叫的人马上再叫出别一位成员的姓名。如果叫不出来,就会受当头一棒,然后由他执棒。依此类推,直到大家熟悉互相的姓名为止。如果一个人3次被打就必须出来表演,作为惩罚。此活动适合青少年,在游戏中相识

(二)相互信任与彼此接纳的活动(1)信任之旅(2)戴高帽子(3)镜中人(4)哑口无言(5)信任考验(6)猜猜我是谁(7)个性发现(8)组员心声

(三)自我探索的活动(1)20个我是谁(2)生命线(3)人生曲线(4)自画像(5)人际关系中的我(6)人生透视(7)洞口余生(8)人生最重要的时刻或事件

(四)澄清价值观的活动(1)火光熊熊(2)临终遗命(3)生存选择(4)姑娘与水手(5)人生的最后时刻

火光熊熊

目的:明确自己的价值观,理解他人的价值观

时间:30~40分钟

准备:纸、笔

操作:指导者将团体分成5人左右的小组,然后告诉大家,现在你的宿舍正被烈火吞噬,情况危殆,时间只够你冲进火海取出3样东西,你会选择哪三样?先后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选择这三样?它们对你有什么价值?还有没有重要的物品不在抢救之列?为什么?然后给成员一定时间让他们想一想,并写在纸上。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告诉其他人你为什么如此选择的原因。

生存选择

目的:探讨并澄清价值观,以及通过交流,认清生活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时间:60~80分钟

准备:每小组(5~8人)一份材料及统计表

操作:指导者告诉成员:地球上发生了核战争,人类将要灭亡。但是,一位科学家发明了一个特别的核保护装置。如果谁能进入其中谁就能生存下去。现在有10个人。但是核保护装置里的水和食品、空间有限,只能容纳7人。与就是说,人类只能有7人可以生存下去。请您决定谁应该活下去,谁只能面对死亡,为什么?并请排出先后次序。10个人的情况: ①小学老师 ②小学老师怀孕的妻子 ③职业棒球运动员 ④十二岁的少女 ⑤外国游客 ⑥优秀的警官⑦年长的僧侣⑧流行男歌手 ⑨著名的小说家 ⑩慢性病住院患者。全体成员听完给定的情景后,认真思考,做出自己的选择。每位成员将自己的选择及理由记下并在小组内部交流。为了获得小组一致的意见,全组充分讨论,各抒己见,各个人可以在讨论后修正自己的意见。然后每个小组派小组代表在整个团体中介绍小组的决定及讨论情况。小组成员可保留自己的意见,到团体中再阐明。这个活动包括着丰富的寓意,充分体现了每个成员的价值观,及对未来社会的憧憬或理想。讨论并不求得出一致的结论,真正的目的在于讨论过程中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及他人的价值观,并通过他人的启发,调整自己的认识,认清生活中最重要最有意义的是什么。

(五)互助解难的活动(1)目光炯炯(2)热座(3)脑力激荡(4)做自己的主人(5)秘密大会串

(六)结束团体的活动1)大团圆2)化妆舞会(3)把心留住(4)笑迎未来(5)结业式 25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含义: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其生理机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等导致的心理与行为上的矛盾、冲突、困扰、麻烦及障碍等。

26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应有的认识: 中小学生身上的心理问题一般只是暂时的,随着自身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水平的提高会逐步减少,也会在成人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逐步矫正。所以,应注意不能随便给有心理问题的儿童贴上“病态”或“变态”的标签。那样,即不负责任,也不科学。

27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类型

(一)学习和升学方面的心理问题,如厌学、考试焦虑、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注意力分散、学习兴趣贫乏等。

(二)品行方面的心理问题,如多动、网络成瘾、退缩行为、抢劫、偷窃、说谎、斗殴、逃学、出走以及各种不良习惯等。

(三)情绪和情感方面的心理问题,如焦虑、压抑、紧张、忧郁、沮丧、冷漠、恐惧、孤独等。

(四)人际关系和青春期方面的心理问题,如交往中的胆怯、自卑、孤僻、自负、不合群、男女生交往过密(早恋)、恋爱、失恋等问题。

(五)个性与人格方面的心理问题,如猜疑、犹豫;固执、狭隘、独断、专横;自私;残忍、对立和破坏;嫉妒等。

(六)特种心理障碍问题,如口吃、遗尿、失眠、夜惊、梦游、神经性厌食、偏食、异食等。

(七)严重心理失常问题,如癔症(歇斯底里症)、强迫症、恐惧症、抑郁症、焦虑症、性变态(同性恋、窥阴癖、恋物癖、异性癖等)及其他精神疾病等。

28考试焦虑的影响 影响是双重的:

1、适度的考试焦虑有助于精力更加集中,知觉更加敏锐,思维更加灵活,对学习和考试具有积极意义。

2、过度的考试焦虑对学习和考试具有不利影响,它会降低学习效率,影响考试成绩,甚至形成焦虑性人格,进而对身心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目前,青少年中存在的严重考试焦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网瘾综合症主要表现:上网时精神兴奋,心潮澎湃,欲罢不能,时间失控。沉溺于网上聊天或网上互动游戏,并由此而忽视与社会的交往、与家人的沟通,甚至对上网形成越来越强烈的心理依赖,以致不能分离。

第五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和应对措施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躯体无疾病,心理无疾病,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现代公认的“全面健康”三要素。

而目前中学生产生苦闷、胆怯、猜疑、多虑、孤独、易怒或情绪抑郁等心理障碍,导致走入社会后不能适应工作环境或与他人合作发生困难,这种交往恐惧症使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工作形成障碍,更有甚者因心理问题而导致恶性事件给社会、家庭带来了严重后果。这些心理问题足以说明如何做人的教育存在问题,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第一阵地,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的最好办法。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进步,竞争压力的增加,心理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类问题

中学时期是学习的重要时期,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目前,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60%”。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在现行的中等教育体制中,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现象,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性还表现出教学内容过难,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学校教育指导思想不正确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生很大的影响。目前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当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

(二)人际关系问题

围绕学习而产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

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仰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感和烦恼。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与同学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问题,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有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问题上造成更大伤害,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

(三)情绪类问题

这类问题主要表现在:1.偏执、敌对,认为他人不可信,自以为是,偏于固执。2.人际关系紧张产生的压力。3.抑郁、精神

苦闷、情绪低落。4.焦虑、心里烦躁不安。5.适应能力差,对新的环境和生活不适应,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

6、情绪忽高忽低极不稳定。7.心理不平衡,当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后,总感到不平。

就我校来说,有些学生就存在上述的心理健康问题。现举两个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来说明:

1、问:我(一初一小男生)今年13岁了,在同学中我的个子显得较小,老是长不高。在同学中觉得自己特没信心,真是烦恼透了。我该怎么办? 答:首先,老师(心理老师)不知你的具体身高,也不知道你评判身材高矮的标准。不过,人的身高绝大部分是遗传因素决定的,父母身材高,孩子的身材一般就高。反之,孩子的身材一般就较矮小。既然不是自己决定的,就不必“自寻烦恼”。第二,即使身材较同学矮小,又怎样呢?世界上许多身材矮小的人都是杰出的,比如邓小平,拿破仑等,因此,建议你把自己的优点长处展示出来,也许你能“身材矮小,形象高大”啊!第三,你才13岁,人的发育有早有晚,也许有一天,你会发觉自己一点也不比同学矮小呢。最后,虽然身高不是自己决定的,但报纸杂志介绍的一些科学方法你可参考:①充足的睡眠,每天至少8小时睡眠;②合理的营养,不挑食;③适量的运动,如慢跑,仰体向上,蓝球等。相信你,你能抛弃烦恼,做个形象健康的中学生。(属于情绪类问题:抑郁、精神苦闷、情绪低落)

2、问:我(一初二女生)上课老是走神,经常没办法认真听讲,导致成绩也下降。答:上课偶尔走神,是正常的。经常走神,就会影响到听课的质量,久而久之,成绩就会波动,不知你是否对自己上课走神做过分析?如果是听不明白,听不懂,那你就要课前做好预习。课间要注意休息,一定要走出教室舒活手脚,眼眺远景,切忌追逐打闹、兴奋过度;课前注意排除干扰,能解决的事尽早处理好。另外,平时可以与老师,同学约定好,真若自己走神,请他提醒。最后,平时注意培养自己的耐性,提高注意力品质,你一定会听好课,逐步赶上来的。(属学习类问题)

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部门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往往是嘴上喊重要,实际上都被削弱或取消。首先,从现行教材的设置便可看出在现行教材中,只有七年级思想品德和地方教程略有涉及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它没有专门的教材,系统而有序地对学生心理进行教育,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通过怎样的途径,达到怎样的目的等没有理论依据。而现状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往往是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全面把握和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来采用相应的教育与辅导对策。其次是现行的地方考试制度,上级主管部门主要是通过一年一度的学生中考或统考成绩这一硬指标来鉴别衡量各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评选“优胜学校”、“先进教育单位”,从而引导各中学管理者也偏重于学生的文化考试成绩,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优表模,没能开设专门 的心理健康课程,让学生从理论上明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理论和原理。而学生家长也关心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孩子成绩名列班级、年级前列而自豪,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一旦孩子出现问题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没有对策。第三是各中学没有一支过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很少进行培训学习,更别说资格认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在学生出现问题后由校领导或班主任来对事件进行处理。或者流于形式,半年讲几次心理辅导(矫正)课,这样,很难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的因素复杂多变,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极大的困难。

学校难以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其原因表现在:(1)现代家庭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5、6个长辈爱护一个孩子,把孩子宠得在家中是绝对的“老大”,呼风唤雨,我行我素,致使这样的孩子来到学校后地位发生变化,心理失去平衡。(2)单亲家庭学生增多。这些学生在家中由于不能得到完整的爱护,来到学校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则表现或抑郁、或妒忌,最后发展为自闭,很难与人沟通,处事过激或消极怠慢。(3)乡村农民工进城谋生。他们忙于生计,很少也很难得与孩子说上两句话,对他们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的浅层关怀中,而对孩子的教育无从谈起,一旦学生放学,这些孩子就成了真正的自由“主人”,或进网吧、游戏厅,或溜达于

街头巷尾,久而久之,受社会不三不四的习气影响,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学校的教育对于他们来说是左耳听、右耳出。(4)“留守学生”在学校所占比例不断扩大。“留守学生”的监护者,在我校的调查表中反映出45%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30%由亲戚代管,而他们中表示乐意照看的有42%,不乐意照看但没有办法占28%,有55%的监护人直接表示“很少或从不与孩子谈心”,只有21%的留守学生表示有烦恼的时侯能和照顾我的人说说,这些数据表明,留守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家教氛围,在监护内容及责任上存在着很大的盲区,难以尽到对监护对象的教育责任,学校的心理健康任重道远。(5)社会风气的影响。由于中学生年龄小,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好奇心强容易沾染不良习气,一当面对升学压力和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压力时,他们的各种心理困惑,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疾病得不到及时排解,消除和矫治,就会走向极端,造成危害。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1、注重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从善

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上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可塑性强,学校根据这一特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每学期都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从一点一滴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明确各年级责任,严格管理,确定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七年级:学习适应中学环境,适应中学老师教学方法,给学生灌输道德行为

标准,体验父母之恩,学会报恩,明白事理。八年级:培养学生责任感,能辨是非,心中有他人,能为别人付出,追求真、善、美。九年级:注重人生观教育,培养学生承受挫折能力,应考心理辅导。

2、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使学潜移默化、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的乐趣,养成健康、开朗的生活态度。学校利用文化走廊、板报,搜集名人名言,扩大学生视野,补充大脑营养,充实课外生活。有利于引导学生向上的心理。近几年来,我校开展了“十无班级”、“优秀班级”、“文明学生”评比,“学生家庭、社会、学校礼仪知识大赛”、“我爱我校”演讲等系列活动,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和学生实践活动,注重道德思维和道德能力,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意识,有效地预防、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近几年我校毕业生,在走向高一级学校后,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我校毕业生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步入社会的也能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3、创设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加强心理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

我校于2011年成立心理咨询室以来,坚持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负责,抽调有经验、有能力、有热心的两名男女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开展工作,心理辅导老师开设讲座和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时定期不定人地开设养成教育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咨

询室全天为学生服务,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从而保证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可信。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开创性工作,需要全体教师勤恳工作,不计得失,讲求奉献,才会迎来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灿烂春天。

中峰职业技术学校

下载7第七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练习题答案[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7第七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练习题答案[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 长期以来,我们关心中小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而忽略了与每个中小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泸溪一中 杨峰 健康被人们重视,心理健康更被教育界瞩目,抓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培养健全的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

    心理健康练习题及答案

    判断题。 1,自我同一性混乱者会不知道自己是谁。(正确) 2,情商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错误) 3,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常常互补。(正确) 4,职业倦怠是......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练习题及答案)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一、单选题 1、小王为人热情,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敏捷,有朝气,但情绪不那么稳定,有时粗枝大叶。请问小王属于什么类型的气质? A、黏液质 B、多血质 C、抑郁......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练习题及答案)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一、判断题 1、职业规划是指从业者进入职业角色,履行职业角色义务,享受职业角色权利,遵守职业角色规范的发展过程。 答案:(不正确) 2、职业适应对每一个人来......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学生心理辅导讲座材料 各位同学: 你们好!作为学生的我们,每个人同样有着自己的烦恼。学习、生活、同伴交往等方面,常常给我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心理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今天......

    义乌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义乌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 ywjsw.yiwu.gov.cn 2008年09月01日 来源: 〖 背景色: 〗 〖打印〗〖关闭〗 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摘要: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不是一朝一夕,能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的心理,需要每一位老师参与,需要学校整体环境渲染。我们的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