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岩认识时间说课稿
《认识时间》说课稿
三间房小学 王岩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81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这一教材内容的编排,是用5分5分的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操作知道1小时=60分。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来编排的。这样的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人们认识时间的经验和习惯。
二、学生分析
“认识时间”是在一年级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已经知道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能够读、写整时和半时,知道认识整时和半时的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主要让学生正确读写几时几分(整5整10),知道1时=60分。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一定的生活经验,部分学生已经能正确认读其他的钟面,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尤其是认识几时几分更是困难。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以上几点分析,我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明确时、分的含义,会读、写几时几分。2.逐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知道1时=60分。
3.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0+5= 35-5= 20+10= 45-10= 60-5= 30+15= 40+20=
(二)、情景导学
1.看黑板上的圆形,让大家思考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2.看这种表上缺少什么,帮助学生复习旧知。3.观察课本上的钟表与这节课的不同之处:多出60个小格。导入今天的学习。
(三)、新授 1.认识几时多。
教师从9时整拨到9∶20引出9时多。时针超过了9还没到10就是9时多。这是老师最喜欢的时刻,你们知道是几时多吗?(11时多)你们能告诉我你最喜欢几时多吗?为什么喜欢这个时刻? 2.认识时分。
同学们现在知道小朋友是几时多上课的吗?为什么是8时多呢?那么小朋友是8时多多少分来上课的呢?
时针超过了8还没到9就是8时多。(8时15分)
这个时刻为什么是8时15分呢?
(四)、合作交流
1.讨论提纲:分针从12走到1走了多少个大格?走了多少分呢?走到2呢?3呢?
请同学们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想好后再在小组里说一说。2.认识时分的关系。
建立时分观念,知道1时=60分的道理。
教师演示从12时到1时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观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合作学习。教师引导归纳。
分针走一个大格是一时。分针走一圈是60分。他们是同时走,同时停的,即时间相等。
板书:1时=60分
时针和分针都是朝同一方向走的,这称为顺时针方向。
(五)、巩固练习。
(六)、课堂小结:
知识点小结,进行珍惜时间观念教育。
五、教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解决上自我感觉还可以。课的层次比较清晰。上好课经过自我反思和老师们的指点帮助后,我又一次学到很多。体会最深的是:一节课是由一个个细节组合而成的,细节的把握十分重要。当在一些理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好整个课的流程框架之后,对课的重点难点的解决上要考虑得非常全面、细到。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谱,怎么引导,做到收放自如。作为新教师的我,这些工作要做在课前。这次,我自我感觉准备的还算充分。但在上课的时候还不是很沉着冷静。解决如何读取几分,应该学生掌握的还可以,但在如何读取几时上,教学得不够到位。特别是难点部分,分针走过3,不到4,所以是3时多。教师的作用体现的不够好,当学生把意思说清楚了之后,我以为学生都能理解了,其实不然,学生比较烦琐的语言对其他中下学生的理解是有困难的。我没有及时进行语言上的提升,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小结。另外在这个环节里,我没有想到题问导向的重要性。我问的问题是:“现在大约几时了?”这对学生的理解没有直接的导向。原本想问的是:“现在快到几时了?”
我问得太随便了。看来细节真的很重要。最后还有一点体会,上课的准备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在老师们的热心帮助和自己的潜心推敲下,我学到了很多。更有收获的是,在这次的准备过程中,我越来越觉得做一个老师就要做一个会思考的老师。
第二篇:《认识时间》说课稿
《认识时间》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认识时间》是义务教育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和几时半,同时学会合理地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它可以为学生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因此,让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对钟面和整时虽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依然不太容易理解。
三、教学目标:
依据《数学课标》要求以及以上分析,通过认真地推敲与把握,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
=60分。
2、结合直观演示和操作,知道在钟面上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初步认识几时几分,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
3、会运用时间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观察、比较的方法,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5、初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对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1、能准确地数分。(5分5分地数)
2、能认、读、写几时几分。教学难点:
1、概括认识时间的方法。
2、正确认识“几时差几分”的时间。突破方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始终让学生处于情境的包围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拨一拨等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自主合作地探究学习,以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四、教法学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充分调动
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学时我打算采用:情境创设法、点拨指导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地探究学习。
新课标还指出:在重视教法研究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因此,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和创造性。设计学法具体如下:
1、自主学习: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让他们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新知,并展示学生的优秀成果,带给学生成就感。充分体现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合作学习: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起探讨问题,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流程:
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复习导入、探究新知、巩固提高、拓展延伸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针对低年级学生纯真幼稚、富于幻想的心理特征,我的这堂课以
一首孩子们熟悉的童谣《时间像小马车》拉开序幕。抓住孩子们的年龄特征,以听一段美妙的音乐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亲切感,在听、猜、议中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孩子们顺利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二、放手学生,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阶段,我以教材主题图为情境线索,将新知自然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和直观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
1、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观察钟面,数一数并填一填。
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时间问题。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顾、观察钟面。在观察中了解“钟面上1个大格中有5个小格,分针走1小格是1分。”接着在前面的基础上通过5分5分地数一数并填一填,认识钟面上每个大格对应的是几分。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拨一拨,通过动态呈现,使学生直观地认识“1时=60分”。
在钟面图中,通过课件动态呈现出分针的运动与时针运动间的关系,同时以电子表为对照,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发现钟面上分针和时针位置的变化,以及二者反应出的时间上的变化,直观地认识“1时=60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3、利用学生“5分5分地数”的基础,进行“几时几分”的教学。
在教学“几时几分”时,充分利用学生“5分5分地数”的基础,从4时开始数起,并以与电子表对照的方式,呈现出3个连续变化的时刻。让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认识时间。
三、应用新知,巩固提高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应该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总结提高阶段我通过小结,让学生说一说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逐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及时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总结,学生知道了升旗的时间、降旗的时间以及火车票上的时间,并且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此基础上,我让每一位同学回家后记录下自己一天的主要时间安排。这样,就将所学知识从课堂引向课外,从而体现了“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的新的教学理念。
六、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
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
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1时=60分
总之,为了较好完成这节课的教学,我认真解读了教材,针对学
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确立了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希望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又培养其数学能力。这些想法是否合适,还有待于课堂的检验,也恳请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指正。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泸州老窖永盛学校 吴文琼
3013年10月22日
第三篇:认识时间.说课稿
《认识时间》说课稿
《认识时间》人教2013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三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我将从以下这几方面来说明这节课:
一、说教材
二、说教学流程
三、说教法学法
四、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是在一年级下册认识整时的基础上,来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同时为三年级学习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与一年级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2.学情分析
“时间”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时间的一些知识(整时),每个家庭中一般也都有挂钟或钟表,何况二年级的学生天天要按时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看动画片、睡觉,这样就使学生已经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但是不同的学生对认识时间的情况也是各不一样的,因此,我精心设计这一数学课,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新知。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能力目标:学生能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并会读、认几时几分。情感目标: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4.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 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几时几分)难点:理解1时=60分的含义。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让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体验成为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所以在教学中,我安排学生观察议一议、动手拨一拨等活动中来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我综合运用了讲授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构建。2.说学法。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
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自己的想法,讨论看时间的方法,拨钟练习,相互纠错。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仅得到知识,还有智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抽象概括:我认为,方法是学习的关键。如本课认读时间的方法,学生一经领悟,具备的将是认读更多时间的能力。因此,本课可让学生观察典型时间,(如:1时15分、9时5分等)概括看时间的方法,让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方法;用数学的语言,修正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动手操作:本课可让学生在小组内拨钟表练习,相互纠错。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理解了时和分的关系,理解了认读方法。
三、说教学流程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立了如下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3、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以猜谜的形式引出课题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兴趣盎然,能集中精力参与学习中来,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做了良好的心理准备。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下面的环节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由于本节课的容量大,知识点多,同时根据新课程理念:“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因此我设计了5个活动,我将给予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取知识。活动一:
复习旧知,认识钟面
让学生说出这两个钟面上的时间,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通过认读已经学过的时间,让学生们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师:(课件:钟表)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小组内交流汇报。(12个数、时针、分针、格子。)
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使每个学生都能进一步认识了钟面,同时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通过学生观察和交流可以说出: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 个小格。你知道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吗?
这一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部分的第一个突破口,学生可以通过加法、刚学过的乘法等各种方法来计算出12个大格里有60个小格,让接下来的认识分针走一圈是60分打下了基础。活动二:认识时
(课件演示:1时多)现场操作演示时针指向几时多,并学生说出时针是指过几,就是几时多,如果时针指向学生不确定,可以延长指针,让学生明白确定时针的指向。
这是本课的一个亮点,通过灵活的现场教学演示,让学生更加明确时针的不同指向,为后面学习认识几时几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活动三:认识分
师: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边说边演示。利用课件边演示边提问:
分针从12走向任意一个数是字是多少分呢?分针走了一圈是多少分?(60分)
认识每个数字各表示几分,是本课的关键,因为学生前面对钟面上有60个小格有了掌握的各种方法,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所以很会学以致用,利用乘法或者5个5个相加等各种学生喜欢的方法,得出分针走1圈是60分,比较轻松的突破了这一关键点。
特别指出分针和时针指向同一个数字,所表示的含义是不同的。时针指几是几点,分针指几就是几大格。
活动四:认识时、分的关系
理解1时=60分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①师生共同拨一拨:从12:05(5分5分的拨)拨到12:30,问:时针走了多少,分针走了多少?
②分针走到12走了多长时间?时针从12走到1时多长时间?(又转到了12,即1圈)请 同学们讨论一下时针经过的时间是几时,分针经过的时间是几分? ③幻灯片再次演示时针分针的关系。引出:1时=60分。
这里让学生动手拨钟表,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思考到时分的关系,再用多媒体演示更加生动,直观,在此过程中化难为易,突破难点。活动五:学会认、读钟面时间
4:05 4:30 4:45 4时5分 4时30分 4时45分
请学生试着认识钟面上的这3个时间,和同桌互相说说各自的方法
学生们学到新知后渴望实践,出示这3个时间,形成新的认知冲突,而这些新问题正是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可以解决的,例如:时针是指过4,是4时多,分针是指向1,是5分,和起来就是4时5分。通过再次的小组合作交流,去发现、经历和体会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即提高了学生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从认识时间到会读时间,再到会记录时间,全面而又系统的把认识几时几分这一知识重难点突破了。3、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动手实践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练习。(1)用投影仪教学练习二十三第1题。(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三第2题。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精神的体现。注意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基本的练习,既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培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建立了时间观念。
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引导学生总结,不但使学生学会了认识时间,而且懂得了操作实践,合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同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五、说板书设计
认识几时几分 分针:走1小格是1分
时针:走1大格是1时 1时=60分
第四篇:人教版《认识时间》说课稿(本站推荐)
《认识时间》说课稿 石河子第二小学 许慧
我今天说的课是人教2013最新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三册《认识时间》我将从以下这几方面来说明这节课:
一、说教材
二、说教学流程
三、说教法学法
四、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整时和一年级下册认识半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同时为三年级学习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与一年级上册和下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3、学情分析
“时间”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时间的一些知识(整时,半时),每个家庭中一般也都有挂钟或钟表,何况二年级的学生天天要按时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看动画片、睡觉,这样就使学生已经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但是不同的学生对认识时间的情况也是各不一样的,因此,我精心设计这一数学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新知。
4、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能力目标:学生能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并会读、写几时几分。
情感目标: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5、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 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几时几分)
难点:理解1时=60分的含义。
6、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学具。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及选择依据。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让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体验成为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所以在教学中,我安排学生在观察、议一议、动手拨一拨的活动中来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我综合运用了讲授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构建。
2、说学法。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
小组合作:本课中,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自己的想法,讨论看时间的方法,拨钟练习,相互纠错。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仅得到知识,还有智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抽象概括:我认为,方法是学习的关键。如本课认读时间的方法,学生一经领悟,具备的将是认读更多时间的能力。因此,本课可让学生观察典型时间,(如:1时15分、9时5分等)概括看时间的方法,让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方法;用数学的语言,修正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动手操作:本课可让学生在小组内拨钟表练习,相互纠错。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理解了时和分的关系,理解了认读方法。
3、说教学特色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融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三、说教学流程
(一)整体设计,有以下4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3、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二)环节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以猜谜的形式引出课题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兴趣盎然,能集中精力参与学习中来,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做了良好的心理准备。
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下面的环节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由于本节课的容量大,知识点多,同时根据新课程理念:“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因此我设计了5个活动,我将给予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取知识。时间大概18分钟。
活动一:
复习旧知,认识钟面
让学生说出这两个钟面上的时间,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认读已经学过的时间,让学生们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师:(课件:钟表)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小组内交流汇报。(12个数、时针、分针、格子。)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钟面,同时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通过学生观察和交流可以说出: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 个小格。
你知道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吗?
这一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部分的第一个突破口,学生可以通过加法、刚学过的乘法等各种方法来计算出12个大格里有60个小格,让接下来的认识分针走一圈是60分打下了基础。
活动二:认识时 课件演示:闪动时针,并且时针从数12走到数1。时针走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1时。
时针从12走到1是1小时,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 学生发散思维,任意说出时针从几到几也是1小时,激发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得到张扬。
(课件演示:1时多)现场操作演示时针指向几时多,并学生说出时针是指过几,就是几时多,如果时针指向学生不确定,可以延长指针,让学生明白确定时针的指向。
这是本课的一个亮点,通过灵活的现场教学演示,让学生更加明确时针的不同指向,为后面学习认识几时几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活动三:认识分
师: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边说边演示。利用课件边演示边提问:
分针从12走向任意一个数是字是多少分呢?分针走了一圈是多少分?(60分)
认识每个数字各表示几分,是本课的关键,因为学生前面对钟面上有60个小格有了掌握的各种方法,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所以很会学以致用,利用乘法或者5个5个相加等各种学生喜欢的方法,得出分针走1圈是60分,比较轻松的突破了这一关键点。
活动四:认识时、分的关系
理解1时=60分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根据前面掌握的时针走1大格是1时,和分针走一圈是60分,以及采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能清楚明白的理解1时=60分。这里没有让学生动手拨钟表,并非削弱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是考虑到学生在纷乱的针与格中观察时分的关系,其效果不如多媒体演示更加生动,直观,在学习中寻求最佳的学习方式,以期待最优的学习效果。
活动五:学会认、写钟面时间 是本节课的重点,出示钟面(1时15分)(课件9时55分)请学生试着认识钟面上的这2个时间,和同桌互相说说各自的方法
学生们学到新知后渴望实践,出示这2个时间,形成新的认知冲突,而这些新问题正是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可以解决的,例如:时针是指过9,是9时多,分针是指向11,是55分,和起来就是9是55分。通过再次的小组合作交流,去发现、经历和体会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即提高了学生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接下来是在黑板上出示了这2个时间,让学生认读,指导2种书写方法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从认识时间到会读时间,再到会记录时间,全面而又系统的把认识几时几分这一知识重难点突破了。
3、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动手实践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让学生拨出第一节课下课的时间10时40分。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拨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
拨出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时刻,让小伙伴猜一猜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精神的体现。注意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基本的练习,既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培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建立了时间观念。
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让学生自己总结,不但使学生学会了认识时间,而且懂得了操作实践,合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同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四、说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 1时=60分
钟表图 钟表图
5时25分 9时5分
(5:25)(9:05)
【设计理念】
采用直观、简洁、明了的板书设计,既突出重点又概括全面,使学生记忆深刻,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认识时间》说课稿
《认识时间》说课稿(4)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认识时间》说课稿(4)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认识时间》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81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这一教材内容的编排,是用5分5分的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操作知道1小时=60分。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来编排的。这样的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人们认识时间的经验和习惯。
二、学生分析
“认识时间”是在一年级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已经知道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60个小格;能够读、写整时和半时,知道认识整时和半时的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主要让学生正确读写几时几分(整5整10),知道1时=60分。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一定的生活经验,部分学生已经能正确认读其他的钟面,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尤其是认识几时55分更是困难。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基于对以上几点分析,我将教学目标和策略确定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读、写钟面时刻(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二)策略选择
选取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实用的素材,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动手操作,同桌合作交流、夺聪明星游戏、读读、写写、画画等多种形式探究新知,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层次的安排上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第一个层次,学习8时5分,知道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同时将钟面的认识整合在一起教学教学。第二个层次,学习8时25分,学会5分5分地数知道是几分。第三个层次,学习3时55分。解决本课难点,时针走过3,不到4,在3和4之间,所以是3时多。另外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认几分。
通过自己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同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每个人自己去发现、经历和体会读几时几分这一时间的方法,并且把生活与时间结合起来,培养时间观念。
解决时针和分针的关系是先让学生动手拨一拨,玩一玩。然后通过动态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发现1时=60分,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在这个动态演示的过程中,考虑到上学期学生对几时半不太理解。所以在这个环节里,当分针走了半圈的时候解决“为什么是几时半或几时30分。”这个问题。在这个环节里注意让学生注意对时针和分针进行双向观察,一是让学生直观理解时针和分针的关系。二是为学生学会自己画时刻做铺垫。
体验一分钟,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感受一分种有多久,可以做哪些事情,从而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帮小红安排她的一天,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同时引导学生要合理安排时间。
四、教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解决上自我感觉还可以。课的层次比较清晰。上好课经过自我反思和老师们的指点帮助后,我又一次学到很多。体会最深的是:一节课是由一个个细节组合而成的,细节的把握十分重要。当在一些理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好整个课的流程框架之后,对课的重点难点的解决上要考虑得非常全面、细到。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谱,怎么引导,做到收放自如。作为新教师的我,这些工作要做在课前。这次,我自我感觉准备的还算充分。但在上课的时候还不是很沉着冷静。解决如何读取几分,应该学生掌握的还可以,但在如何读取几时上,教学得不够到位。特别是难点部分,分针走过3,不到4,所以是3时多。教师的作用体现的不够好,当学生把意思说清楚了之后,我以为学生都能理解了,其实不然,学生比较烦琐的语言对其他中下学生的理解是有困难的。我没有及时进行语言上的提升,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小结。另外在这个环节里,我没有想到题问导向的重要性。我问的问题是:“现在大约几时了?”这对学生的理解没有直接的导向。原本想问的是:“现在快到几时了?”
我问得太随便了。看来细节真的很重要。最后还有一点体会,上课的准备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在老师们的热心帮助和自己的潜心推敲下,我学到了很多。更有收获的是,在这次的准备过程中,我越来越觉得做一个老师就要做一个会思考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