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过程

时间:2019-05-14 01:35: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过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过程》。

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

HYPERLINK l _Toc4320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1840年以前的中国文化)

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7371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萌发期 PAGEREF _Toc7371 错误!未定义书签。

HYPERLINK l _Toc21268 1.时间:原始社会时期 PAGEREF _Toc21268 错误!未定义书签。

HYPERLINK l _Toc27016 2.原始艺术与原始宗教 PAGEREF _Toc27016 错误!未定义书签。

HYPERLINK l _Toc25584 3.三大民族集团 PAGEREF _Toc25584 错误!未定义书签。

HYPERLINK l _Toc15966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期(夏商周)PAGEREF _Toc15966 错误!未定义书签。

HYPERLINK l _Toc12756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定型期 PAGEREF _Toc12756 错误!未定义书签。

HYPERLINK l _Toc6659

(一)发展期(秦汉——魏晋南北朝)PAGEREF _Toc6659 错误!未定义书签。

HYPERLINK l _Toc6866

(二)成熟期(隋、唐——南宋)PAGEREF _Toc6866 错误!未定义书签。

HYPERLINK l _Toc13628

(三)衰落期(元、明、1840年前的清朝)PAGEREF _Toc13628 错误!未定义书签。

HYPERLINK l _Toc29865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 PAGEREF _Toc29865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萌发期

1.时间:原始社会时期

从最早的原始文化算起,中国文化已有200万年的历史。

大约在距今7000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农业、制陶、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

1954年陕西西安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距今约6000年。陶盆内壁上的人面鱼纹图 PAGE 1 案,线条生动、明快、形象,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开创了中国传统艺术夸张、变形,不求形似而求神似的风格。

原始文化(指精神文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原始艺术与原始宗教上。

2.原始艺术与原始宗教

原始艺术主要有:模仿劳动动作的舞蹈,以及陶塑、陶绘和木雕、骨雕。

原始宗教主要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

自然崇拜:对大自然(如太阳、月亮、大地等)的崇拜。是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

祖先崇拜:对祖先创造生命的崇拜。在母系氏族社会,主要供奉女性祖先,到父系社会,男性祖先成为供奉对象。与祖先崇拜密切相关的是生殖崇拜,生殖崇拜反映原始人对自身繁衍、大地母神和万物生育的虔诚祝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遗址发掘了陶塑孕妇裸体像(高腹丰臀、乳房硕大)。

红山文化陶塑孕妇裸体像

图腾崇拜: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宗教形式。“图腾”(totem)是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原始人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有着特殊的亲密关系,此物(多为动物)即成为该氏族的图腾——保护者和象征。龙、凤就是中华先民崇拜的图腾物,它们是经过抽象概括出来的。红山文化遗址发掘了大型玉制龙,高26厘米,是我国发现的最早(5000年前)、最大的龙的形象。

红山文化大型玉龙

3.三大民族集团

在氏族社会晚期,中国开始形成三大民族集团:

华夏集团:发祥于黄土高原,后沿黄河东进,分布于中国中部和北部。分 PAGE 2 为两支:一支是黄帝(姬姓),另一支是炎帝(姜姓)。以河南的仰韶文化为代表,是三秦文化、三晋文化的摇篮。

东夷集团:大致活动于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中部一带。蚩尤、后羿属于这个集团。以山东的龙山文化文化为代表,是燕齐文化、邹鲁文化的发祥地。

苗蛮集团:主要活动于湖北、湖南、江西一带。伏羲、女娲属于这个集团。以浙江的河姆渡文化为代表,是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的源头。

在涿鹿之战中,黄帝、炎帝联军大败蚩尤;在阪泉之战中,黄帝打败炎帝。经过对东夷集团的征战、对苗蛮集团的征战,华夏集团取得连续胜利,从而确立了华夏集团在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多元发生中的主流地位,对后世文化发展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期

1.时间:夏、商、周时期,具体是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221年(共约1800多年)。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约为公元前1600年,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

2.各代文化特征

夏文化特征:尚忠。

从鲧、禹治水的故事可知,恪尽职守,英勇无畏,实干苦干,是夏文化的基本精神气质。

夏朝的活动区域集中在豫西、晋南,这是夏人的大本营,后不断向东扩张。

商文化特征:宗教色彩很浓,可称之为神本文化。

《礼记·表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鬼,先鬼而后礼”。地位最高的神是“帝”,其次是祖先神。

商人频繁举行祭祀,流行人祭和人殉。商朝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作祭品,称为“人祭”(“人牲”)。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称为“人殉”。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的商王大墓,墓的里里外外,人殉及追祭时的人牲,总共约三百人。

主持祭祀的巫师在商朝政治中具有崇高地位,甲骨文中的“尹”字是巫师之长的意思。

PAGE 3 西周文化特征:

(1)以神为本的文化逐渐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过渡,即人本文化取向。

周人进行了文化维新:

a.建立了宗法制。b.创立了“礼”。

周人之“礼”包括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其形式为“仪”,各种礼节、礼仪,其内容两条:一是“亲亲”,二是“尊尊”,宗旨是“别贵贱,序尊卑”,即维护长幼、上下等级秩序。中国传统的“礼文化”或“礼制文化”即创制于西周。

c.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意为推崇道德、爱惜百姓,这是总结夏亡、商亡的历史教训而得出的重要政治思想。

(2)农耕文化取向

周人极端重视农业。周公告诫公子贵族们“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从事农耕,可以养成俭朴的品德,可以使人和睦。周人允许商遗民去经商,而周人的子孙则不可,这势必造成经商是“贱业”的概念。这是后世重农抑商的最早的萌芽。

周公 像

补充:商朝人喜好经商

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朝人以贝作为货币,以朋为单位。商朝的都城已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

据《易经》记载:商朝人以牛马驾车、载货物到很远的地方。西周初年的周公就说过商朝遗民“奔走”从商,“牵牛车远服贾”。

历史学家童书业指出:“有人认为‘商人’的‘商’即是‘商代’的‘商’,其

PAGE 4 说法也不无道理”。如果此说成立,原来我们今天汉语中所说的“商人”,是由殷商时代“经商之人”而起的!汉语中的“商人”,原来与“商(代)人”有关。根据古代世界史上各国本族人往往不经商,而最早经商的多是外来人这一普遍事实,童书业在其后的考据中还发现,中国古代也有类似古代其他各国的情况。譬如,到了周代,殷商的“商人”可能还具有非国民性质的待遇。据此,童书业先生推想到,“殷商人民长于‘经商’,‘商人’的商就是‘殷商’的商,周代的商人可能多是殷商人的后代,这也可备一说”。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的总特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浪潮。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荀子是最杰出的思想家。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定型期

总特征:制度化、模式化、程序化。掌握各个时期文化发展的特征与重大文化事件。又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发展期(秦汉——魏晋南北朝)

秦汉时期:

① 开拓、进取、创新是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这一时期,中国文化从东、南、西三个方向与外部世界展开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广泛交流,最著名的文化活动是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后,西域乃至印度的文明成果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中国文化因此而多姿态多彩。

② 思想文化统一。最重大的文化活动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大师董仲舒全面改造儒学,把孔子学说神学化,把封建专制理论系统化。从此,经学兴起。思想文化统一对中国后世文化的发展影响至深至巨。

魏晋南北朝时期:

① 社会虽动荡,但文化多元,生动活泼,是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PAGE 5 ② 兴起了一股新的文化思潮——玄学。玄学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着眼点在于思考个体的人生意义与价值,崇尚精神自由。这影响了中国文人的生活情趣。

③ 佛教与道教勃兴,发展到隋唐时期,与儒学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二)成熟期(隋、唐——南宋)

隋唐时期:

① 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隆盛时代,气度恢宏、史诗般壮丽。有一种“有容乃大”的气派。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唐型文化”的特点是:开放、外倾、色调热烈。唐文化就像杨贵飞的体态一样丰满、丰润、丰盈,就像唐太宗的度量一样能够海纳百川,就像李白的诗歌一样大气磅礴。重要原因在于充分吸收了外来文化的营养。

唐代文化大量摄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份,滋补、充实、发展了本民族的文化。唐代的科学技术融合了外国科学文化的先进成份。唐帝国以外的音乐、舞蹈与美术对唐代的艺术影响很大。宗教是传播唐代文化的重要媒介。长安是唐代东西文化交流的枢纽,是文化交流的集散地和转运点,是中外文化交流最集中、最繁盛的城市。唐代文化尽管大量摄取了外来文化,但它始终没有成为“四不像”式的文化,仍然是堂堂正正的中华民族文化。外来文化使中华文化变得更健美、更多采。(刘修明、吴乾兑,《试论唐代文化高峰形成的原因》,《学术月刊》1982年4期)

② 唐代是诗歌与书法的黄金时代,也是绘画的极盛时期。在清代所编的《全唐诗》中,收唐诗48900首,诗人2300多位。

③ 中外文化交流的大事是中日文化交流。

唐代文化辉煌灿烂的基本原因 :

(1)在政治上实行“开明专制”。

虚心纳谏,这以唐太宗为典型; “http://i1.ce.cn/cathay/history/200907/17/W***207720.jpg” MERGEFORMATINET 李世民 像

HYPERLINK “http://tupian.hudong.com/s/%E5%85%AC%E5%85%83633%E5%B9%B4/xgtupian/1/0” INCLUDEPICTURE

“http://a3.att.hoodong.com/15/34/0******07.jpg”

* MERGEFORMATINET 在各朝法律中,唐朝对重大犯罪(如谋反罪)的株连范围最小。

INCLUDEPICTURE

*(2)实行对外开放的国策。

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既是唐代文化灿烂的重要表现,也是唐代文化辉煌的重要原因。

PAGE 6 唐朝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彻底的。允许外商在中国长期居住,并可以与中国人通婚。唐朝甚至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做官。

日本人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参加唐朝科举,中了进士,在中国居住54年,先后做过秘书监(国家图书馆馆长)、左散骑常侍(皇帝的侍从顾问)、卫尉卿(掌管兵器)、安南都护(南疆边防司令)等职。

(3)推行百花齐放的文化政策。

积极鼓励文艺创作、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多元化,在意识形态上实行儒家思想、道教和佛教并行的政策。

白居易(772~846,生於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74503.htm” t “_blank” 唐代宗时,卒于武宗时)的《长恨歌》敢于嘲讽唐玄宗“爱美人不爱江山”,开头两句是“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第十五、十六句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

”。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33132.htm” t “_blank”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时作者35岁,任周至县尉。唐玄宗是762年去世的,白居易写《长恨歌》时唐玄宗去世只有44年。

补充材料:白居易的《长恨歌》原文

(4)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补充材料:安禄山

唐王室的血统本身不纯,唐朝又是由魏晋南北朝长期民族融合发展而来。

(5)推行科举制,大大提高了寒门庶族地主阶级的地位,充分调动了他们创造文化、发展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

归根结底,唐统治者的英明、开明是形成唐文化大气派、大气势、大气魄的根本原因。

除了上述原因外,唐代文化的繁荣还有以下原因:政治上长期的统一和社会环境的相对安定是唐代文化顺利发展要条件;繁荣昌盛的封建经济,奠定了唐代文化充分发展的雄厚物质基础;中外交通的发展,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唐代文化的发展;唐代文化是总结、继承并发展了东汉魏晋南北朝以来科学文化的结果。

PAGE 7

宋朝时期(北宋、南宋):

① 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宋型文化”的特征是内省、封闭、精致、色调淡雅。

比较来说,唐诗高亢,唐诗的代表诗人是李白、李贺、高适,宋词文雅(宋词的主流是“婉约”、“阴柔”),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晏殊、欧阳修、柳永、李清照。

补充材料:李白的诗与柳永的词对照

② 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是理学的建构。理学是儒道释三者合流的产物,带有浓厚的哲理性与思辩性,以及为封建政治服务的自觉性。

③ 市民文化(市井文化)勃兴。话本、说唱文学应运而生,在一些大城市,出现了瓦舍勾兰,“瓦舍”是固定的游艺场所,“勾栏”是瓦舍中划出的专供演出的地方,上演傀儡戏、参军戏等戏剧。

④ 宋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十分突出,指南针、印刷术与火药的改进与运用,是宋代科技最为突出的成果。

总的来说,唐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成熟期。

(三)衰落期(元、明、1840年前的清朝)

元明时期至清朝中期,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衰落,暮气沉沉,又孕育新生。

元朝文化的基本特点:

1.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既冲突又融汇。

2.中外文化交流规模盛大。

元朝中外文化交流的表现:

(1)形成了回人:信仰伊斯兰教,使用汉语,吸收了阿拉伯与波斯的文化。是汉人、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亚人的混血儿。是今天回族人的前身。

(2)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在中国旅行16年; 补充材料:马可·波罗

(3)郭守敬充分吸取阿拉伯文化成果,制定了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授时历》,规定一年为365.2425天,与目前国际通行的公历完全相同。

PAGE 8 3.元杂剧的创作十分繁荣。

明朝至清朝1840年前的文化特点:

1.文化专制空前严厉

朱元璋规定科举考试一律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乾隆帝借编纂《四库全书》之机,开展禁书运动,长达19年,共禁毁书籍3100多种,15万1千多部,销毁书版8万块以上。大兴文字狱。

2.封建政府主持编纂了四部大型的图书

《永乐大典》,是类书,收入各类著作七八千种,正文22877卷,篇幅总计3.7亿字,被公认为世界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可惜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被焚毁、被劫走。1960年,中华书局多方搜集,影印出版730卷。

《古今图书集成》,修于康熙、雍正时,是类书,篇幅约1.6亿字,是我国现存类书中规模最大、用途最广、体例最完善的一种。

《四库全书》,是丛书,成于乾隆时,收书3503种,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四库全书》抄有7部,今存4部,藏于北京、甘肃、台北,另有杭州的残本。

《康熙字典》,是世界上最早的收字字数最多的字典,收字47035个。3.明末清初,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潮。

多少具有市民的反叛意识,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黄宗羲将批判的锋芒直指专制君主。4.明末清初,西学东渐。

以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为代表,西方人带来了近代的世界观念与自然科技成就。但到雍正年间,传教士被逐出国门,西学东渐几近中断。

补充材料:利马窦

5.中国小说发展到明清臻于极盛,出现了四大名著。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总特点是新旧杂陈,外来的西方近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既冲突又交融,两种文化展开较量,“死的要拖住活的,新的要突破旧的”,但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PAGE 9

第二篇: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范文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瑰宝,也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动 力。因此,应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未来栋梁,其传统文化素质如何,影响着未来我国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之一的中学,只有先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其具有的发展创新性、融合性、凝聚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两面性等特点,才能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特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强大和团结的源泉,是国人心灵的活水,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中华传统文化历经艰辛,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已深深地融入全体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因此,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的中学,要想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概念,不仅是指“文化”,而是强调“文化”与“传统”的结合。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区别于动物,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本质特征,是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活的总和,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的“文化”,则是排除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部分,即只包括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一般而言,我们通常使用和研究的文化,主要指狭义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和创造的文化,涵盖古今。所以,这里我们又要突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

“传统”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是历史延传下来的思想文化、制度规范、风俗习惯、宗教艺术乃至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具有时间上的历史性、延续性以及空间上的拓展性和权威性的特点。

将“传统”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生息繁衍过程中形成的,影响着民族发展进程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从纵向分析主要指我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到清朝晚期之前的文化。横向来看主要指中国传统社会中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外,还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如艺术、法律、哲学、道德等以及历史、地理、文物、书法、服饰、陵墓、医学、天文、农学等古籍文书。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可概括为“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点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传统文化中有精华有糟粕,我们应正确分析其精华和糟粕,在现实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用科学的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旧赋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居中心地位的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一种以扬善抑恶、以真善美相统一,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如果把西方的文化视为‘智性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则可以称为‘德性文化’”。它是一种德智统一、以德摄政的文化,是带有一种民族的、独特的、重伦理价值取向的特色。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不仅决定了中国古代人的文化人格,而且决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征。除了伦理政治型文化这一总的特征之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创新性

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时间最长、未曾中断的文化系统。它不像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化那样无以后继,更不像古希腊、罗马文化那样经蹂躏以至荒芜。中华民族自夏代进入文明社会,历经各朝代,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经久不衰,这都展现了它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应变能力,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顽强的传承下来,而且经历了无数个后人继承前人又发展前人,虚心学习前人又丰富前人,依据时代需求又超越前人,这样一个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接力运动,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发展和创新。而这些都付出了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和巨大心血,才逐步形成、不断补充、不断完善成熟起来的,来之不易。

2.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和凝聚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元化的。传统中国社会,儒、道、佛等多种派系并存,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汇集百川优势、兼容八方智慧的显著特点。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在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自秦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以来,各民族之间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出现了几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中国文化历经艰辛,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多民族、各地域文化的融合发展,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融合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和周围地域文化、形成了同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发展态势。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外来文化有着宽厚的包容性和强大的同化力。比如,西方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各国的天文、地理、建筑、艺术、舞蹈、绘画等,还有西方自然科学的大量涌入,都被中国所接纳,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使之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在经过融合、包容其他文化后形成的新文化,并不是分散的、凌乱的,而是凝聚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化,一股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尤其表现在“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天下为公”等精神上。正是中国文化以其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气魄,接受来此世界各地的先进文明,形成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才会生生不息,延续至今。

3.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民族内质和思想精髓,具有区别于其它国家和民族的特点。中国的传统文化渗透着古老东方民族的睿智与特色,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性。一位大学者说的,越是民族性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越具有全球性。确实如此,各国的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各个国家民族在相互的交往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吸收而不断充实发展自己。随着漫长的历史交往,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逐步成为多元统一体的全球文化。但各国家民族要“和而不同”。如果失去了民族性,就谈不到世界性和全球性。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统一体,离开多元化、统一体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融合了我国各民族文化、外来文化的优点和长处,逐步丰富完善了自我。随着世界文化的交融,必然很自然地走向全球化。如今中国很多非物质遗产已经在世界上广泛传播,并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

4.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是十全十美的,有两面性。中国传统文化维系了伟大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而不衰,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其中精华部分,但同时,也要看到它的历史局限性,明确其中的糟粕。封建性和等级性正是传统文化的缺陷和不足之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学。儒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成为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工具。它的主要表现是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和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以君权、父权、夫权为核心的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官本位思想和重男轻女观念,这都严重影响和禁锢了中国人的头脑。所以,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客观认真分析,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我们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夸大、不掩盖,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东方内质与形态,是经过千百年的浸润、融合、撞击,超越了时代局限性而沉淀下来的珍品,但它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而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东西。它所包含的各种思想文化、政治文化、制度礼仪文化、语言文化、艺术文化等不仅得到了传承,而且在此过程中不断注入新鲜的活水,得到充实和发展。所以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应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种特质,正确地引导、教育、规范、塑造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理想人格等方面,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瑰宝,也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动力。因此,应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栋梁,其传统文化素质如何,影响着未来我国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的高校,只有先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其具有的发展创新性、融合性、凝聚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两面性等特点,才能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特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强大和团结的源泉,是国人心灵的活水,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中华传统文化历经艰辛,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已深深地融入全体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因此,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的高校,要想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概念,不仅是指“文化”,而是强调“文化”与“传统”的结合。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区别于动物,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本质特征,是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活的总和,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的“文化”,则是排除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部分,即只包括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一般而言,我们通常使用和研究的文化,主要指狭义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和创造的文化,涵盖古今。所以,这里我们又要突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

“传统”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是历史延传下来的思想文化、制度规范、风俗习惯、宗教艺术乃至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具有时间上的历史性、延续性以及空间上的拓展性和权威性的特点。

将“传统”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生息繁衍过程中形成的,影响着民族发展进程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从纵向分析主要指我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到清朝晚期之前的文化。横向来看主要指中国传统社会中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外,还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如艺术、法律、哲学、道德等以及历史、地理、文物、书法、服饰、陵墓、医学、天文、农学等古籍文书。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可概括为“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点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1]传统文化中有精华有糟粕,我们应正确分析其精华和糟粕,在现实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用科学的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旧赋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居中心地位的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一种以扬善抑恶、以真善美相统一,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如果把西方的文化视为‘智性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则可以称为‘德性文化’”。[2]它是一种德智统一、以德摄政的文化,是带有一种民族的、独特的、重伦理价值取向的特色。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不仅决定了中国古代人的文化人格,而且决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征。[3]除了伦理政治型文化这一总的特征之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创新性

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时间最长、未曾中断的文 1 化系统。它不像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化那样无以后继,更不像古希腊、罗马文化那样中经蹂躏以至荒芜。中华民族自夏代进入文明社会,历经各朝代,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经久不衰,这都展现了它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应变能力,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顽强的传承下来,而且经历了无数个后人继承前人又发展前人,虚心学习前人又丰富前人,依据时代需求又超越前人,这样一个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接力运动,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发展和创新。而这些都付出了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和巨大心血,才逐步形成、不断补充、不断完善成熟起来的,来之不易。

2.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和凝聚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元化的。传统中国社会,儒、道、佛等多种派系并存,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汇集百川优势、兼容八方智慧的显著特点。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在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自秦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以来,各民族之间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出现了几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中国文化历经艰辛,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多民族、各地域文化的融合发展,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融合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和周围地域文化、形成了同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发展态势。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外来文化有着宽厚的包容性和强大的同化力。比如,西方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各国的天文、地理、建筑、艺术、舞蹈、绘画等,还有西方自然科学的大量涌入,都被中国所接纳,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使之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在经过融合、包容其他文化后形成的新文化,并不是分散的、凌乱的,而是凝聚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化,一股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尤其表现在“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天下为公”等精神上。正是中国文化以其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气魄,接受来此世界各地的先进文明,形成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才会生生不息,延续至今。

3.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民族内质和思想精髓,具有区别于其它国家和民族的特点。中国的传统文化渗透着古老东方民族的睿智与特色,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性。一位大学者说的,越是民族性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越具有全球性。确实如此,各国的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各个国家民族在相互的交往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吸收而不断充实发展自己。随着漫长的历史交往,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逐步成为多元统一体的全球文化。但各国家民族要“和而不同”。如果失去了民族性,就谈不到世界性和全球性。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统一体,离开多元化、统一体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融合了我国各民族文化、外来文化的优点和长处,逐步丰富完善了自我。随着世界文化的交融,必然很自然地走向全球化。如今中国很多非物质遗产已经在世界上广泛传播,并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

4.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是十全十美的,有两面性。中国传统文化维系了伟大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而不衰,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其中精华部分,但同时,也要看到它的历史局限性,明确其中的糟粕。封建性和等级性正是传统文化的缺陷和不足之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学。儒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成为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工具。它的主要表现是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和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以君权、父权、夫权为核心的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官本位思想和重男轻女观念,这都严重影响和禁锢了中国人的头脑。所以,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客观认真分析,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我们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夸大、不掩盖,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东方内质与形态,是经过千百年的浸润、融合、撞击,2 超越了时代局限性而沉淀下来的珍品,但它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而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东西。它所包含的各种思想文化、政治文化、制度礼仪文化、语言文化、艺术文化等不仅得到了传承,而且在此过程中不断注入新鲜的活水,得到充实和发展。所以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应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种特质,正确地引导、教育、规范、塑造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理想人格等方面,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洪恩.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2] 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232.[3] 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4.[4] 徐晓丹等.试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和功能[J].科技教育创新.2007年第6期.262-263.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发展

当今的中国,由于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使得大量西方文化涌入中国,饱受文革之苦的中国人(尤其以年轻人居多)突然接触到了许多国外的新鲜事物,并能在感觉到新奇的同时很快的以一种新的思想去理解,而原有的所谓传统的概念,也就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淡化了。变得好似中国文明不是五千年而是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一般。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西方文化对于中国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存在了几百上千年前的市井胡同如今早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已经成为了西方品牌的天下,港台和西方流行音乐由于紧跟时尚潮流,受到许多年轻人的喜爱,一个个西方油画展让更多的人熟识了拉斐尔达芬奇凡高达利,英超意甲NBA逐渐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聊话题,更多的孩子们热衷于欧美日韩的电子游戏......经济在飞速发展,GDP已然跃居世界第二位,伴随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相继成功举办,中国在世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更多的“made in china”的产品走入世界,有越来越多的老外来到中国,来了解这个古老而现代的国家,了解她的文化,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然而,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老外越来越多,但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人却越来越少,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得人们适应了各种快餐文化,几乎没有人再愿意去接触那些费时费力且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受到了从没有过的冷漠。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很多传统的文化习俗将会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消失,曾经让所有中国人引以自豪的琴、棋、书、画,现在知之者甚少!还有多少人会写毛笔字?还有多少人会画水墨画?还有多少人会抚琴?又有多少人会下棋?答案大家心里应该都有数。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发展状况如何呢?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情况不容乐观。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得人们适应了各种快餐文化,几乎没有人再愿意去接触那些费时费力且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受到了从没有过的冷漠。

中国一年有“三节”,即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那我们现在来看看中国这三大传统佳节的现状吧!

先说说这个春节,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莫过于春节,春节是全家团圆的大日子,不管身处何地的人,春节都会回家,不是在家里,那就一定是在回家的路上。正所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然而,现在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抱怨,过年越来越木有年味了,现在过年无非就是大家在一起吃个年夜饭,而且现在绝大多数的家庭都不自己做,都到外面酒店去吃,图个方便,吃完以后擦擦嘴巴走人,各回各家,回家之后打牌大打牌,打麻将的打麻将,看电视的看电视,困了累了就睡了,这个年就算过完了。那传统的年应该是怎样过的呢?我想,年夜饭一定是在自己家做的,是,是有点麻烦,但是我们过的就是这样一个气氛,全家齐心协力的气氛,拣菜的拣菜,炒菜的炒菜,摆碗筷的摆碗筷,一家人在一起有说有笑,吃完一起收拾,然后围坐在一起看春晚,旧社会的时候是烤火到天亮,俗称“守岁”。

说完春节,现在我想重点说说端午节,说到端午,大家首先会想到粽子和龙舟,但是我想问问各位:你会宝粽子么?你有多久没看过龙舟了?我自己先回答:我不会包粽子,我已经至少15年没看过龙舟了!我相信这不是我这极个别的现象,而是80后的普遍现象,现在会包粽子的一般都是我们的长辈,像我们这一代人会包粽子的少之又少,试想,若干年之后,我们的长辈百年之后,我们的下一代还能吃到粽子么?或许到那时候是吃不到了,我们只能给他讲关于粽子的故事吧:“以前,我们过端午节要吃一种叫粽子的食物,是用粽叶包扎糯米而成,有棱有角,里面可以依自己的口味放各种馅,有放肉的,有放豆子的,还有各种水果味的„„”,最后我们还会告诉他们:“孩子,现在这种手艺已经失传了,不然你就可以吃上了”。我亲爱的同志们,看到这,你们有什么感想?我可不是在杞人忧天,我的这些担心和忧虑是完全有必要的!

接着在来说说龙舟,看龙舟这原本是一些端午节的一些传统活动,然而,我们的现状是,我们已经几乎不划龙舟了。前几年政府倒是在象湖如火如荼的办过几届龙舟赛,但是规模一届不如一届,到现在已经完全停办了。我看到网上有当妈妈的网友提问,问哪里有龙舟看?想带宝宝看龙舟来着。可是答案却是没的看,我感到很痛心,感到很悲哀!感到很无奈!更可怕的是这种趋势已经蔓延到了农村,如果说城市是因为诸多因素制约了龙舟赛的话,还还勉强说的出去。但是作为传统习俗保留得还算比较完整的农村,这种端午节不划龙舟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多。还有就是咱们的端午节被韩国注册了,到这时中国人才反思要保护咱们的节日,保护咱们的温暖遗产。既然是没人重视的节日,没人过的节日,没人传承下去的节日,还不如给别人,让别人替咱们传承下去,但是这样咱们不觉得可悲吗?韩国抢夺咱们的节日,抢夺咱们的文化遗产固然可耻,但是咱们就不反思这是怎么造成的吗?

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间的事,必须一点点来,路要慢慢走,饭要一点点吃。最重要的是,要先恢复起一种文化自信,并且要培育起新一代人对中国文化的感情,建立起一种文化理想,文化的复兴才有希望。对此,我是有信心的,因为中国曾经是以文立国的,中国士人也是以文立世的,文化而化人,文质彬彬而后君子,可见,文是中国人心中的梦想之一,这个梦想,并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断绝的。即便现在讲和谐社会,我想,最高的和谐,也应是一种文化和谐,解决了这个问题,才算触到了根本——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都是如此。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趋势 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多元共存的社会现实,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撇开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而去妄论传统文化的发展取向问题。更确切地说,只有从传统文化的上述现状和定位出发,不断推动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转型,并在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才能在三者的良性互动中使传统文化走出困境。

保持文化认同时不断有“旧邦新命”的发展。具体地说,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一颗璀琛的明珠。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风风雨雨走过几千年,无时不在变化着.虽然它到了19世纪已经变得苍白无力,但它还有一些优秀之处,我们看问题不能绝对化,片面化,一方面要积极吸收西方的优秀成果,同时还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在批判与吸取中不断创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中国文化古籍里,有一部分内容,确实具有很强的价值,可以世世代代继承和发扬下去。优秀的文化传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强不息,中国从19世纪初就受外国的侵略,在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中国人民就表现出了一种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表现出来的同样是一种自强不息,永远向前的精神。二是和谐,对于不同的事物要肯定它的不同特点,这样事物间才能保持平衡.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确也有一些陈腐的内容,如专制主义传统,惰性等。所以有些内容我们不能全盘照搬,不能全盘继承和弘扬。我们只能有分析地吸取其中的精华,摒弃其中的糟粕。

四、应对中国传统文化趋势的措施

1.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 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 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 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2.保护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因此,我们既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又要保护其物质载体,还要重构其价值体系。

保护传统文化必须有选择性;保护传统文化的关键是文化创新;要想保护好传统文化就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保护传统文化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植

全体社会成员首先要从观念上充实自己,认识到一个民族的文化的重要性,强化理论指导.其次,加大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在这方面的义务。从每一个中国人做起。最后,我们每个公民要积极宣传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认可率。要自觉学习并推广、传播传统文化,坚持用传统文化约束自己的行为,切实做到“立德立功立言”.

第五篇: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

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

中国文学艺术的瑰宝《红楼梦》被改编得体无完肤,人物的形象变成了“哈韩”一族,黛玉红发飘飘,宝钗一头“短碎”,充斥着一股恶俗的味道。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面对所谓的流行文化的侵袭,所表现出的无奈与难堪。

当本民族的艺术精品被外来的一些文化泡沫淹没时,人们想到了什么?时至今日,亲情的淡漠、人情的冷漠、对生命的无视、对弱小的蔑视,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从整体来看这是一个人情稀缺而不是人情过度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是历来有着急公好义、除暴安良、舍身取义、古道热肠、杀身成仁的传统,不是一直有着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向往亲情的传统吗?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现在却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只有批判而没有发掘,只有抛弃而没有肯定;二是认为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束之高阁,建几个文化馆,录几盘录像带就可以。思想界在批判传统文化时是犀利的,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则是软弱的。总是视传统文化为包袱,为阻力,却看不到传统文化的对中国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死,中国只能被称为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就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诚信危机。再比如“孝”,现在尽管人们已经较之过去有了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但很多人孝心已经没有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由于中国人口结构的日益老龄化,同时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孝”文化的式微也将带来严重社会问题。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民族血脉之所以绵延至今从未间断,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承续传载功不可没。如果我们丢掉了传统文化的精髓,那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也就不是合格的炎黄子孙了。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让其凝固而无法变迁,这样做的后果事实上是让传统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力。同时传统文化的保护也不是对其进行隔离,跨文化的接触和族际之间的互动也是一个文化自身发展的必须。因此那种认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就是将其一切传统都原封不动的保留,甚而采用与外界隔绝的方式,人为地阻绝其文化的变迁的思想是不妥当的。当前,在举办弘扬某类传统文化的活动时以发扬“传统”为名刻意“仿古”的现象,在中国各地是比较常见的。其实,刻意模仿古代的某些形式,却忽视对现代生活的反映和交融,其效果往往有限,甚至流于“形象工程”亦或市场逐利之嫌的作为,传统文化不是“濒危野生动物”,它并不缺乏载体。可以说只要有炎黄子孙的地方都可以做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无论是流于形式或刻板的“仿古”现象,还是仅仅加以保存和记录,都不是真正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讲话——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流派,这就是有名的”诸子百家“。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首先,对于文化艺术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越演越重,经济一体化浪潮越发汹涌之际,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演进的自觉水平。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对国家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文化资源、人

文环境和民族素质,又是一个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弘扬和利用,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丰富的经济生长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没有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文化作为支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没有后劲,我们就无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对于传统文化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也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全面富强民主现代国家的现实需要。其次,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开发与利用、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的关系。确保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首先得到及时抢救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按照自身的规律得到深刻的继承和持续的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看似属于纯然的公益事业性文化建设投入,实则蕴涵着非常巨大的潜在效益和长远利益。不仅对实施保护的工作方针和工作原则在具体的运用中要严格掌握,避免急功近利走样变味的所谓“保护”,成为违反规律的草率操作与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以免动机良好措施不当的“保护”反倒成为毁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罪魁祸首;而且要从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深刻认识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几种关系的极端重要性,凡是涉及上述关系的,都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

最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必须上升到一个全民族的高度,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国学大师文怀沙说,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精神的氧气”,毕竟“树的影子拉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传承论文提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

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2006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笔者认为,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目前,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斯宾格勒的“文化有机论”与季羡林的“21世纪是东方文化世纪论”,以及不少学者认同的“太平洋世纪论”都认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将成为世界主流或内核。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中国、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中国“礼义仁智信”的做人原则,教化为本、以德为先的政治策略,饱含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俗民情,孕育中国悠久历史的名山大川,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文化渊源流长,纷繁复杂,没有中国文化产业的振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可能走得长远。所以,中国文化产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乃至中华民族都十分重要。因此,需要下大力气去发展中华文化产业。首先,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文化属社会意识,是上层建筑范畴的概念。因此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决定什么样的文化产业,所以要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要有个良好的经济基础。文化产业是文化需要的衍生产品。要走一条良性的文化产业路子,必须要有对良好社会文化的巨大需求。因此必须引导文化消费。进行适量正当的文化消费。其次,中国文化产业有多种衍生,需要进行选择。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就需要立足中国,稳稳地实践,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照搬照抄他国文化经济模式。这样,很容易掩盖住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独特特点,而简单复制了垃圾文化。文化是一种精神需要。文化产业的发展折射出经济发展的背景。文化产业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特点。这样的文化才是中国特有的,土生土长的中国文化。当然,文化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当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与外来的先进文化产生融合。中国文化产业的多样性,由此而产生了源于本土的文化与输入性的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以后产生的新的中国文化产业之间,有了对立。这就需要进行甄别。不能一概而论,社会主义的苗好,资本主义的草不好。关键是文化的发展能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有益的。再次,凡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发展中国文化产业最初,必须进行规范文化产业。建立良好的文化市场经济秩序。使文化经济的发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文化产业发展

有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文化与人的结合。有文化的人,就具有比缺少文化素养的人有价值。这个提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个真命题。有文化素养的人能更好地贯彻领导交办的工作,处理的事务更贴近人性。因此,能更获得市场的青睐。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但是,人和人在本质上是平等的。无论正常人、残疾人,有文化还是没文化,都是平等的。这是宪法的原则。那么,如何,体现有文化素养的人与没文化素养的人的差别呢?不能简单化处理。这就需要建立文化市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经济。以使有文化素养的人能够发挥一己之长,为更多的人民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同。发展中国文化产业,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还很低。因此,需要实事求是的从自身需要出发走节约的发展道路。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的发扬。

下载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过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过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

    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学艺术的瑰宝《红楼梦》被改编得体无完肤,人物的形象变成了“哈韩”一族,黛玉红发飘飘,宝钗一头“短碎”,充斥着一股恶俗的味道。这不能不......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四个分期: 关于流程——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四个分期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期(萌芽期)先秦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期。先秦时代又可以分为四个阶......

    心理咨询基本过程

    心理咨询的基本过程 1 、心理咨询师首先作简单的自我介绍;同时介绍保密原则和收费标准。 心理咨询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 保密 心理咨询在我国刚刚兴起,人们对其接收还需要一......

    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

    简答题 1. 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 答:邓小平理论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大体上经历了20年时间,三个发展阶段:(1)1978-1982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到党的十......

    传统文化班会设计及过程

    1207班传统节日班会 班会主题:传统节日 班会时间:2014年12月21日 班会地点:1207班 班会主持人:何柯 张雨佳 班主任:韩阳 班会目的: 1、通过多种活动形式,颂扬中华传统文化,了使学生......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 材料加工工程 20137078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它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为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世界各地人民创造了巨大......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共五篇)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论者有诸多看法。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摘要: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