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析大数中0的读法
解析大数中0的读法
1.个级或万级都是0(即整万数、整亿数的读法):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注重强调“一个数的末尾”)如:200000000、30000。
2.每级末尾有“0”: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注意区别:一个数的末尾和每级末尾两者含义的异同点)。如:760058402300。
3.其它数位有“0”。“其它数位”指除了“每级末尾和一个数的末尾”两种情况外的其它数位。
①每级中间有“0”,只读一个“零”。如:30026057;700362098006。②级开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如:350036、4300270003。③万级全是“0”:这在认识亿以内数时,不可能出现的情况,这种情况的“0”不属于一个数的末尾或每级末尾的“0”,也不属于每级中间的“0”,这是亿级数读法中的唯一新知识,且教材中没有作出说明。这就要告诉学生:万级都是“0”,只读一个“零”,比如:100002345读作一亿零二千三百四十五;4500007156读作四十五亿零七千一百五十六。
综上所述,读“0”的方法可概括为两种情况:
一是不读:①一个数末尾的“0”; ②、每级末尾的“0”。
二是读“0”(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①每级中间有“0”; ②、级开头有“0”;③万级都是“0”。
即:除“一个数的末尾或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这样概括,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
第二篇:大数的读法
带0的多位数的读法
掌握多位数的读法要抓住“0”这个中心:
1、带0的大数的读法
(1)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如:563210000、485600000000(2)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如:20005830、60058402300(3)其它数位有“0”,不管是有一个“0”还是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如:50064058、600442085009
2、亿级数的读法中的新情况——万级全是“0” 如:48500001768 在认识亿以内数时,不可能出现“万级都是0”的情况,这种情况的“0”不属于一个数的末尾或每级末尾的“0”,也不属于每级中间的“0”,这是亿级数读法中的唯一新知识,教材中没有要补充,告诉学生:万级都是“0”,只读一个“零”。
3、概括:读一个零的法则。除“一个数的末尾或每级末尾”这两种情况以外,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这种概括只要记住一个数的末尾或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那么其他数位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容易理解和记忆。
第三篇: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
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
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1
本节课除完成教科书中体现出来的教学目标外,特别重视对学生大数数感的培养,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目标的落实,在完成三维目标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还在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力争恰到好处地运用。
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习大数的读法与写法。本课我将大数的读法与写法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因为这两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教学中,我先突出读法,在学生掌握读法的.基础上,然后再讨论写法。在教学亿以内数的读写数时,我是以这样的程序教学的:先对照数位顺序表分别读数写数,再丢开数位顺序表四位一级用划分级线的方法读和写数。在学习中,学生能够借助划分级线既快又准确地读出数;对于写出的数,再划分级线进行检查。在读写中间有零的大数的时候,碰到的困难比较多,我把这个问题单独提出来,让大家进行讨论和交流。并提示学生可以借助以前的学习经验,学生很快运用万以内数的读写法,中间有零,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的方法读出更大的数。遇到读写末尾有零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能较快较好地掌握关于“零”的读写方法。
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2
昨天,我教学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备课时把握了知识的前后联系,考虑到小学阶段对整数笔算乘法的最高要求是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始,两位数乘两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关键。因此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两位数同是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我想只要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再加上恰当的利用迁移,学生肯定会很快的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具体在教学时,我是这样进行的:
1、重温旧知,学习迁移。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例题,我在一上课就设置了两道题:45×12,145×2(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并强调先估后算的习惯。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把新旧知识作对比,找出新旧知识的差异与联系,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2、数学课堂创设思考、交流空间。在探索笔算乘法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估一估,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接着,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竖式运算,有了课前的“温故”和我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己的探究中,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得出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并且让学生试说出算理,我适时板书。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3、注重展示学生出现的错例,加深新知识印象。在课堂练习中,尽量寻找学生出现的错例,并及时展示,由学生自己评讲、纠正,老师加以点评。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计算方法,清晰算理。尤其在教学时,我觉得竖式的书写很重要,在课上就重点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乘法竖式的习惯。我在教学板书时要求明确,包括数字间的间距、相同数位如何对齐以及横线的.画法;对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但效果却并不明显,所以错误还是很多。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追究根底我觉得:
首先,在教学中虽然强调了“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这个算理,但是学生的计算结果却错在书写第二步乘积时,数位有对错现象。所以在课后我马上做了补救,让学生领会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数的每一位表示多少个十,因此要与十位上的数对齐。
其次,由于自己是新接班,对学生的能力估计的过高,没有考虑到学生口算能力的薄弱。学生出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口算出错,原因之一是乘法口诀背错,比如:三六十二、四八三十六、六七四十七这种现象等;原因之二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出错,比如24+8、54+7等等,主要的问题懒得写进位。
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3
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在讲解大数的读法之前,由于我小时候是用竖着的一条直线进行分级,但是书上是使用虚线分级线进行分级,经过查找资料并与学校教师进行商讨,最终统一用虚线分级,而且用虚线分级更美观。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虽然孩子们在二年级时有万以内数的读法的基础,但是现在面对比万大的数,想要正确的读出来还是有一点难度的。比如面对这样的一个大数9600000,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他们知道了9在百万位上,表示9个百万,也可以说成9百万,6在十万位上,表示6个十万,也可以说6十万,在读万级数的时候会说成九百万六十万,这样的数很明显是错误的,但是有的学生经过课前预习对大数的读法有一定的认识能够说出来正确的九百六十万,然而学生对此没有正确的概念,所以需要老师同学的帮助来小组探讨哪一种方法才是我们更应该学习的方法。最终学会正确的读法,知道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但最后要加一个万字。本节课的优点:充分利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来总结出亿以内数的读法,这样做一方面是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深刻的理解课本当中的大数读法法则。
本节课的不足:
1、由于在小组讨论的环节使用过多的时间,导致最后的练习环节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练习的题目比较少。
2、在练习环节只有让学生进行读两级数的练习,只有一个数涉及到亿级,学生在今后的练习过程中可能会对亿级的数感到陌生。
3、本次练习环节涉及到的题目类型比较单一,没有注重到对“0”的练习。还应该再出一些选择题,如:下面的四个数中,一个零也不读出来的是A6000600 B6006000 C6000006 D6000060
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4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把教学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是我设计这堂课的指导思想。本节课的特点如下:
一、教学内容来自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学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例如,让了解我国几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方式关注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从复习引入开始,我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不管是万以内数读法的回顾还是知识迁移到亿以内数读法的探索及总结,都是由学生之间思维不断碰撞和相互补充、相互纠正得到的,老师在其中只做了一个穿线引针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重视评价
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已经成为课堂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剂。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及时地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对学生还说这是一个肯定,也是一个学习的标志;孩子们正是因为认真倾听了同学的发言,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才能作出正确地评价。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不足之处:
(一)教学效率有待提高。本节课内容相对来说不是很复杂,在小结读法后的课堂练习中,让学生再次回归生活体验大数的意义并和同桌互相分享,本来还有集体反馈这一环节,由于时间关系就删去了。教学下来发现,一节课的容量过于单薄,但是教学任务都没有完成。说明课堂中教学节奏过于缓慢,比如教学语言、学生发言等等方面。
(二)进一步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时常对于新授环节的设计和处理都有困惑、纠结的时候。比如,在读大数时,究竟是先以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选择用自己的方法读数,还是直接老师给与一种简便的分级读数方法;包括数位顺序表对读数是否有辅助作用等等,在课前和课中都给我带来了困惑。说明我对教材的编写意图还理解的不够。这也是作为一个新老师,经验和历练不足的一个显影。
《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除完成教科书中体现出来的教学目标外,特别重视对学生大数数感的培养,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目标的落实,在完成三维目标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还在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力争恰到好处地运用。
确定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以往教学重点是传授数位、计数单位、十进制的概念,知道有更大的数,记住数的读法,能根据读法读更大的数等,即重视系统知识的教学,忽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去感受更大的数。所以,学生虽然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记住了抽象的概念,但对更大的数没有感受,在生活中不会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如在生活中遇到事物的数量很多时,却不能感受或估计出数量的多少,对大数的知识来源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体会不深。因此本课教学重视数感的建立,分层次分阶段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从几十、几百、几千到几万、几亿,逐步帮助学生感受数的大小,抓住“万”这个大数的基本单位,多次建立数感。本节出现的'数据来源于生活,是真实、有用、有趣的,学生在了解这些信息和传播这些信息过程中,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愿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教学设计意图,特别是学生对枯燥的大数的认识,学习得生动,参与意识强,较好地在小学阶段掌握了“十进制”这一重要的计数方式,落实了新课程中的三维目标。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先复习有关的旧知识,然后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明需要学习比万更大的数,引出新的课题。学习只有万级的数,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后面加读一个“万”字,再学习含有两级的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并突出哪些0该读,哪些0不该读这一读数中的难点。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读数规则。
本节课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使学生在课内逐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另外大数的信息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学得情趣盎然,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同时也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五是传统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美地结合,恰当使用,不可替代,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总之,通过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的深入挖掘,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也有几点需要商榷和调整。一是课时紧张,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多,哪一个都不可偏废,课堂容量太大,一些学生有不消化的现象。二是对大数表象的建立,以人的数量为素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实用价值,能否再多着笔墨,重点以此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5
本节课分三步:第一,复习旧知;这节课复习很有必要,因为读数这块知识学生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接触了,有很多学生已经遗忘了;还有因为万级和亿级的读数都是建立在个级基础之上的,如果个级会读了那么万级和亿级就不成问题了,所以复习还是很有必要的;第二,新课的教学;我在刚出示的几个数和复习题里的数是有很大联系的,只不过在1200后面加了4个0,让他们去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发现读大数的秘密;第三,分层练习;学了以后就要用,我设计的练习是一层一层层层深入的,比新课出示的那几个数都要难一些,后面我还请学生拿出收集的资料,请同学读一读说一说,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能够通过资料分析出问题,能够透过问题看本质。
不过,很遗憾到后面时间不够了,只不过请学生读完那些数,没有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有时间的.话,要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看待这些数据的,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触动等等,四年级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一些想法,让他们说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口才,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6
今年被任教了四年级数学,从来没有教过四年级数学,第一次觉得当教师的压力,有点害怕,对于这一册的内容,很陌生。而且在开学初,就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更让我觉得好不安。心里也不开心。
不管怎么样,还是努力的备课,努力地上课吧。希望能够带给孩子们最好的课堂,让他们得到最好的知识。
这几天,似乎是和孩子们的磨合期,我发现,班上49名孩子,由于分班的原因,以前是我的学生,对于我的'课,一下就能听懂了,而其他班过来的孩子就不一样了,做的作业就有点乱,也很不规范,可能是和他们以前的老师要求不一样吧。大数的读法和写法本来应该是作为一课时来完成的,可是,就这个读法,我就用了两课时了,由于作业还是出现很多错误,所以我不得不再用上一节课来针对一些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比如数的中间有零,级前有零的进行练习。如:“48 0000 0046”这个数,有的学生就会读成:“48亿零万零四十六”这是万级一个数也没有,全写上零,又刚好个级的前面也有零,学生大部分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最后一次作业,总算是大部分都能够正确读出来了。真是好辛苦。
明天接着上写数了,我们一起加油吧。孩子们。
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7
《大数的读法》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的学习内容,生活中对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发展,且生活中大数广泛地应用,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这一单元的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整数读写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大数的读法教学中,数中有零和数的末尾有零的大数的读写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读数的时候,有的`0不用读出来,有的又要读出来,有时一连几个0都不要读,有的连着几个0却只读一个。由于涉及的数字大,学生很容易出现很多错误。如:不分级,导致读错;每级中间或前面的零忘记读,而末尾的零又多读,导致读错;大小写混淆,这种错误经多次强调后出现较少;看错数字,以致出错,原因就是粗心。通过多次的强化训练,学生这种错误的情况少了很多。
但是,800005000这数读作:八亿零五千还是八亿五千,万级的4个0算是每级末尾的0吗?都不用读吗?还是算作每级前面的零,只读一个零呢?我一直都有困惑,怎么读合适?
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8
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大数的读法”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于我国“四位一级”的计算习惯基本已经掌握,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分级,并能读出常规的多位数。掌握多位数各个数级中末尾“0”及中间“0”的`正确读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在情境创设上选取了如“上海总面积634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6218平方公里,长江口水域面积1107平方公里”、“人民广场总面积达140000平方米”等学生熟知的场景,对于他们的面积学生不一定了解,但这些场景基本都是知道的,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从复习引入开始,我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不管是万以内数读法的回顾还是知识迁移到亿以内数读法的探索及总结,都是由学生之间思维不断碰撞和相互补充、相互纠正得到的,老师在其中只做了一个穿线引针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大数的读法的学习掌握较好,包括个别学困生学的也较好,觉得我班学生的迁移能力还是较好的。但仍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1)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更规范、更童趣,今后要在课堂上注意自己的语言要简洁、准确、易懂,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上的师生评价、生生评价、自我评价还不够到位。其中评价方式和方法虽然都呈现在任务单上,但课堂上却没时间让学生作出小组合作的评价以及最后的总结性评价。应该从正面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让他们受到鼓舞后,激发学习热情,从而更加地努力认真地学习。
第四篇: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
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1
本节课分三步:第一,复习旧知;这节课复习很有必要,因为读数这块知识学生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接触了,有很多学生已经遗忘了;还有因为万级和亿级的读数都是建立在个级基础之上的,如果个级会读了那么万级和亿级就不成问题了,所以复习还是很有必要的;第二,新课的教学;我在刚出示的几个数和复习题里的数是有很大联系的,只不过在1200后面加了4个0,让他们去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发现读大数的秘密;第三,分层练习;学了以后就要用,我设计的练习是一层一层层层深入的,比新课出示的'那几个数都要难一些,后面我还请学生拿出收集的资料,请同学读一读说一说,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能够通过资料分析出问题,能够透过问题看本质。
不过,很遗憾到后面时间不够了,只不过请学生读完那些数,没有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有时间的话,要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看待这些数据的,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触动等等,四年级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一些想法,让他们说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口才,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2
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在讲解大数的读法之前,由于我小时候是用竖着的一条直线进行分级,但是书上是使用虚线分级线进行分级,经过查找资料并与学校教师进行商讨,最终统一用虚线分级,而且用虚线分级更美观。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虽然孩子们在二年级时有万以内数的读法的基础,但是现在面对比万大的数,想要正确的读出来还是有一点难度的。比如面对这样的一个大数9600000,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他们知道了9在百万位上,表示9个百万,也可以说成9百万,6在十万位上,表示6个十万,也可以说6十万,在读万级数的时候会说成九百万六十万,这样的数很明显是错误的,但是有的学生经过课前预习对大数的读法有一定的认识能够说出来正确的九百六十万,然而学生对此没有正确的概念,所以需要老师同学的帮助来小组探讨哪一种方法才是我们更应该学习的方法。最终学会正确的.读法,知道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但最后要加一个万字。本节课的优点:充分利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来总结出亿以内数的读法,这样做一方面是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深刻的理解课本当中的大数读法法则。
本节课的不足:
1、由于在小组讨论的环节使用过多的时间,导致最后的练习环节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练习的题目比较少。
2、在练习环节只有让学生进行读两级数的练习,只有一个数涉及到亿级,学生在今后的练习过程中可能会对亿级的数感到陌生。
3、本次练习环节涉及到的题目类型比较单一,没有注重到对“0”的练习。还应该再出一些选择题,如:下面的四个数中,一个零也不读出来的是A6000600 B6006000 C6000006 D6000060
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3
《大数的读法》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的学习内容,生活中对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发展,且生活中大数广泛地应用,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这一单元的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整数读写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大数的读法教学中,数中有零和数的末尾有零的大数的读写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读数的时候,有的0不用读出来,有的又要读出来,有时一连几个0都不要读,有的连着几个0却只读一个。由于涉及的数字大,学生很容易出现很多错误。如:不分级,导致读错;每级中间或前面的零忘记读,而末尾的零又多读,导致读错;大小写混淆,这种错误经多次强调后出现较少;看错数字,以致出错,原因就是粗心。通过多次的强化训练,学生这种错误的情况少了很多。
但是,800005000这数读作:八亿零五千还是八亿五千,万级的4个0算是每级末尾的0吗?都不用读吗?还是算作每级前面的零,只读一个零呢?我一直都有困惑,怎么读合适?
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4
今年被任教了四年级数学,从来没有教过四年级数学,第一次觉得当教师的压力,有点害怕,对于这一册的内容,很陌生。而且在开学初,就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更让我觉得好不安。心里也不开心。
不管怎么样,还是努力的备课,努力地上课吧。希望能够带给孩子们最好的课堂,让他们得到最好的知识。
这几天,似乎是和孩子们的磨合期,我发现,班上49名孩子,由于分班的原因,以前是我的学生,对于我的'课,一下就能听懂了,而其他班过来的孩子就不一样了,做的作业就有点乱,也很不规范,可能是和他们以前的老师要求不一样吧。大数的读法和写法本来应该是作为一课时来完成的,可是,就这个读法,我就用了两课时了,由于作业还是出现很多错误,所以我不得不再用上一节课来针对一些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比如数的中间有零,级前有零的进行练习。如:“48 0000 0046”这个数,有的学生就会读成:“48亿零万零四十六”这是万级一个数也没有,全写上零,又刚好个级的前面也有零,学生大部分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最后一次作业,总算是大部分都能够正确读出来了。真是好辛苦。
明天接着上写数了,我们一起加油吧。孩子们。
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5
本节课除完成教科书中体现出来的教学目标外,特别重视对学生大数数感的培养,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目标的落实,在完成三维目标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还在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力争恰到好处地运用。
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习大数的读法与写法。本课我将大数的读法与写法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因为这两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教学中,我先突出读法,在学生掌握读法的基础上,然后再讨论写法。在教学亿以内数的读写数时,我是以这样的程序教学的:先对照数位顺序表分别读数写数,再丢开数位顺序表四位一级用划分级线的方法读和写数。在学习中,学生能够借助划分级线既快又准确地读出数;对于写出的数,再划分级线进行检查。在读写中间有零的大数的时候,碰到的困难比较多,我把这个问题单独提出来,让大家进行讨论和交流。并提示学生可以借助以前的学习经验,学生很快运用万以内数的`读写法,中间有零,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的方法读出更大的数。遇到读写末尾有零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能较快较好地掌握关于“零”的读写方法。
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6
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大数的读法”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于我国“四位一级”的计算习惯基本已经掌握,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分级,并能读出常规的多位数。掌握多位数各个数级中末尾“0”及中间“0”的正确读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在情境创设上选取了如“上海总面积634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6218平方公里,长江口水域面积1107平方公里”、“人民广场总面积达140000平方米”等学生熟知的场景,对于他们的面积学生不一定了解,但这些场景基本都是知道的,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从复习引入开始,我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不管是万以内数读法的回顾还是知识迁移到亿以内数读法的探索及总结,都是由学生之间思维不断碰撞和相互补充、相互纠正得到的,老师在其中只做了一个穿线引针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大数的读法的学习掌握较好,包括个别学困生学的也较好,觉得我班学生的迁移能力还是较好的。但仍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1)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更规范、更童趣,今后要在课堂上注意自己的语言要简洁、准确、易懂,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上的师生评价、生生评价、自我评价还不够到位。其中评价方式和方法虽然都呈现在任务单上,但课堂上却没时间让学生作出小组合作的评价以及最后的总结性评价。应该从正面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让他们受到鼓舞后,激发学习热情,从而更加地努力认真地学习。
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7
昨天,我教学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备课时把握了知识的前后联系,考虑到小学阶段对整数笔算乘法的最高要求是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始,两位数乘两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关键。因此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两位数同是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我想只要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再加上恰当的利用迁移,学生肯定会很快的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具体在教学时,我是这样进行的:
1、重温旧知,学习迁移。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例题,我在一上课就设置了两道题:45×12,145×2(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并强调先估后算的习惯。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把新旧知识作对比,找出新旧知识的差异与联系,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2、数学课堂创设思考、交流空间。在探索笔算乘法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估一估,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接着,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竖式运算,有了课前的“温故”和我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己的探究中,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得出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并且让学生试说出算理,我适时板书。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3、注重展示学生出现的错例,加深新知识印象。在课堂练习中,尽量寻找学生出现的错例,并及时展示,由学生自己评讲、纠正,老师加以点评。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计算方法,清晰算理。尤其在教学时,我觉得竖式的`书写很重要,在课上就重点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乘法竖式的习惯。我在教学板书时要求明确,包括数字间的间距、相同数位如何对齐以及横线的画法;对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但效果却并不明显,所以错误还是很多。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追究根底我觉得:
首先,在教学中虽然强调了“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这个算理,但是学生的计算结果却错在书写第二步乘积时,数位有对错现象。所以在课后我马上做了补救,让学生领会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数的每一位表示多少个十,因此要与十位上的数对齐。
其次,由于自己是新接班,对学生的能力估计的过高,没有考虑到学生口算能力的薄弱。学生出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口算出错,原因之一是乘法口诀背错,比如:三六十二、四八三十六、六七四十七这种现象等;原因之二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出错,比如24+8、54+7等等,主要的问题懒得写进位。
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8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把教学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是我设计这堂课的指导思想。本节课的特点如下:
一、教学内容来自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学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例如,让了解我国几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方式关注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从复习引入开始,我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不管是万以内数读法的回顾还是知识迁移到亿以内数读法的探索及总结,都是由学生之间思维不断碰撞和相互补充、相互纠正得到的,老师在其中只做了一个穿线引针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重视评价
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已经成为课堂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剂。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及时地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对学生还说这是一个肯定,也是一个学习的标志;孩子们正是因为认真倾听了同学的发言,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才能作出正确地评价。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不足之处:
(一)教学效率有待提高。本节课内容相对来说不是很复杂,在小结读法后的课堂练习中,让学生再次回归生活体验大数的意义并和同桌互相分享,本来还有集体反馈这一环节,由于时间关系就删去了。教学下来发现,一节课的容量过于单薄,但是教学任务都没有完成。说明课堂中教学节奏过于缓慢,比如教学语言、学生发言等等方面。
(二)进一步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时常对于新授环节的设计和处理都有困惑、纠结的时候。比如,在读大数时,究竟是先以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选择用自己的方法读数,还是直接老师给与一种简便的分级读数方法;包括数位顺序表对读数是否有辅助作用等等,在课前和课中都给我带来了困惑。说明我对教材的编写意图还理解的不够。这也是作为一个新老师,经验和历练不足的一个显影。
《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除完成教科书中体现出来的教学目标外,特别重视对学生大数数感的培养,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目标的落实,在完成三维目标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还在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力争恰到好处地运用。
确定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以往教学重点是传授数位、计数单位、十进制的概念,知道有更大的数,记住数的读法,能根据读法读更大的数等,即重视系统知识的教学,忽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去感受更大的数。所以,学生虽然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记住了抽象的概念,但对更大的数没有感受,在生活中不会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如在生活中遇到事物的数量很多时,却不能感受或估计出数量的多少,对大数的知识来源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体会不深。因此本课教学重视数感的建立,分层次分阶段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从几十、几百、几千到几万、几亿,逐步帮助学生感受数的大小,抓住“万”这个大数的基本单位,多次建立数感。本节出现的数据来源于生活,是真实、有用、有趣的`,学生在了解这些信息和传播这些信息过程中,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愿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教学设计意图,特别是学生对枯燥的大数的认识,学习得生动,参与意识强,较好地在小学阶段掌握了“十进制”这一重要的计数方式,落实了新课程中的三维目标。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先复习有关的旧知识,然后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明需要学习比万更大的数,引出新的课题。学习只有万级的数,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后面加读一个“万”字,再学习含有两级的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并突出哪些0该读,哪些0不该读这一读数中的难点。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读数规则。
本节课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使学生在课内逐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另外大数的信息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学得情趣盎然,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同时也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五是传统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美地结合,恰当使用,不可替代,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总之,通过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的深入挖掘,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也有几点需要商榷和调整。一是课时紧张,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多,哪一个都不可偏废,课堂容量太大,一些学生有不消化的现象。二是对大数表象的建立,以人的数量为素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实用价值,能否再多着笔墨,重点以此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第五篇:三年级教学反思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
《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把教学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是我设计这堂课的指导思想。本节课的特点如下:
一、教学内容来自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学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例如,让了解我国几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方式关注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从复习引入开始,我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不管是万以内数读法的回顾还是知识迁移到亿以内数读法的探索及总结,都是由学生之间思维不断碰撞和相互补充、相互纠正得到的,老师在其中只做了一个穿线引针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重视评价
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已经成为课堂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剂。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及时地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对学生还说这是一个肯定,也是一个学习的标志;孩子们正是因为认真倾听了同学的发言,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才能作出正确地评价。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不足之处:
(一)教学效率有待提高。本节课内容相对来说不是很复杂,在小结读法后的课堂练习中,让学生再次回归生活体验大数的意义并和同桌互相分享,本来还有集体反馈这一环节,由于时间关系就删去了。教学下来发现,一节课的容量过于单薄,但是教学任务都没有完成。说明课堂中教学节奏过于缓慢,比如教学语言、学生发言等等方面。
(二)进一步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时常对于新授环节的设计和处理都有困惑、纠结的时候。比如,在读大数时,究竟是先以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选择用自己的方法读数,还是直接老师给与一种简便的分级读数方法;包括数位顺序表对读数是否有辅助作用等等,在课前和课中都给我带来了困惑。说明我对教材的编写意图还理解的不够。这也是作为一个新老师,经验和历练不足的一个显影。
《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除完成教科书中体现出来的教学目标外,特别重视对学生大数数感的培养,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目标的落实,在完成三维目标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还在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力争恰到好处地运用。
确定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以往教学重点是传授数位、计数单位、十进制的概念,知道有更大的数,记住数的读法,能根据读法读更大的数等,即重视系统知识的教学,忽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去感受更大的数。所以,学生虽然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记住了抽象的概念,但对更大的数没有感受,在生活中不会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如在生活中遇到事物的数量很多时,却不能感受或估计出数量的多少,对大数的知识来源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体会不深。因此本课教学重视数感的建立,分层次分阶段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从几
十、几百、几千到几万、几亿,逐步帮助学生感受数的大小,抓住“万”这个大数的基本单位,多次建立数感。本节出现的数据来源于生活,是真实、有用、有趣的,学生在了解这些信息和传播这些信息过程中,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愿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教学设计意图,特别是学生对枯燥的大数的认识,学习得生动,参与意识强,较好地在小学阶段掌握了“十进制”这一重要的计数方式,落实了新课程中的三维目标。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先复习有关的旧知识,然后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明需要学习比万更大的数,引出新的课题。学习只有万级的数,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后面加读一个“万”字,再学习含有两级的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并突出哪些0该读,哪些0不该读这一读数中的难点。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读数规则。
本节课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使学生在课内逐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另外大数的信息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学得情趣盎然,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同时也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五是传统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美地结合,恰当使用,不可替代,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总之,通过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的深入挖掘,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也有几点需要商榷和调整。一是课时紧张,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多,哪一个都不可偏废,课堂容量太大,一些学生有不消化的现象。二是对大数表象的建立,以人的数量为素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实用价值,能否再多着笔墨,重点以此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大数的改写和省略》教学反思
大数的认识看似简单的内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其实不少。有计数单位、数位、数级,大数的读法和写法、大数的大小比较和大数的改写等。学生在学习数位、数级,大数的读法和写法、大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时还是掌握得比较好的,但在接触到改写和省略这部分内容时,就出现了不少障碍。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改写和省略,难点是亿以内数的省略。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大数的改写方法和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是非常容易混淆的一对概念,学完改写后,学生掌握得比较好,但一学完省略,我就发现孩子们的改写也不会了,主要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该用“≈”。因此,我又花了一节课的时间,将两个知识放到一块进行对比教学,和学生一起研究了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我让学生自主讨论、相互交流,结合作业中的错误引导学生发表各自的想法,寻求好的方法,从而发现:
一、1、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省略改变了数的大小。
2、改写使用等于号,省略使用约等号。此外,题型也有区别,改写题型有“将下列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而省略的题型有“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应根据不同要求,写出正确结果。
二、要保证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必须做到“一找”、“二看”、“三用”。“一找”,找到“万”位。“二看”,看省略部份的最高位上是几。“三用”,采用 “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当学生有所感悟以后,出示了一些对比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理解,从反馈看,较第一次课的效果有所提高。
这也让我深深感悟:新知学习后,对重点知识的巧妙小结是非常关键的。课堂上的启发、引导要到位,这样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疏通思维的障碍;要善于抓住课堂中生成的东西因势利导,突破学生思维上的盲点;课堂上要摆正师生的关系,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合作、引导的作用,尽量让学生以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昨天,我教学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备课时把握了知识的前后联系,考虑到小学阶段对整数笔算乘法的最高要求是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始,两位数乘两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关键。因此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两位数同是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我想只要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再加上恰当的利用迁移,学生肯定会很快的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具体在教学时,我是这样进行的:
1、重温旧知,学习迁移。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例题,我在一上课就设置了两道题:45×12,145×2(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并强调先估后算的习惯。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把新旧知识作对比,找出新旧知识的差异与联系,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2、数学课堂创设思考、交流空间。在探索笔算乘法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估一估,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接着,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竖式运算,有了课前的“温故”和我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己的探究中,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得出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并且让学生试说出算理,我适时板书。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3.注重展示学生出现的错例,加深新知识印象。在课堂练习中,尽量寻找学生出现的错例,并及时展示,由学生自己评讲、纠正,老师加以点评。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计算方法,清晰算理.尤其在教学时,我觉得竖式的书写很重要,在课上就重点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乘法竖式的习惯。我在教学板书时要求明确,包括数字间的间距、相同数位如何对齐以及横线的画法;对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但效果却并不明显,所以错误还是很多。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追究根底我觉得:
首先,在教学中虽然强调了“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这个算理,但是学生的计算结果却错在书写第二步乘积时,数位有对错现象。所以在课后我马上做了补救,让学生领会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数的每一位表示多少个十,因此要与十位上的数对齐。
其次,由于自己是新接班,对学生的能力估计的过高,没有考虑到学生口算能力的薄弱。学生出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口算出错,原因之一是乘法口诀背错,比如:三六十二、四八三十六、六七四十七这种现象等;原因之二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出错,比如24+8、54+7等等,主要的问题懒得写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