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于仲达:事观鲁迅的几个重要问题
(1)鲁迅作为一个思想家,最深刻的思想是立人思想还是中间物思想?
鲁迅作为一个思想家,最深刻的思想是中间物思想。鲁迅的立人思想是中国本位的,而中间物意识是作为知识分子的立场的一种思考。立人思想也是鲁迅始终关注的,但是立人来源于强烈的怀疑意识,也就是那种清醒的中间物意识.如果不弄清中间物的意义,是无法理解鲁迅的。
中间物是中间和过渡之意,是彷徨于无地的影子。鲁迅明确提出了一个“中间物”的观念,他又用哲学式的语言归纳道:“一切事物,在转变中,是总有多少中间物的。动植之间,无脊椎和脊推动物之间,都有中间物;或者简直可以说,在进化的链予上,一切都是中间物。”王晓明先生认为,鲁迅提出“中间物”的观念,用意正是在论证一种充当牺牲的必然性,既然万事万物,都不过是尽着一份“中间物”的大责,那我现在夹在黑暗和光明之间,甚至有一半还罩在阴影当中,也就无需苦恼,也无可惭愧了。鲁迅也愿意从“中间物”的立场来理解自己,经历了一个过程。狂人日记》的结尾部分,“我”的自责尤其明确,他把自己干脆归入了吃人者的行列。既要呼唤光明,又发现自己身上染着黑暗,到二十年代中叶,他笔下就涌出了这样的情绪:“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消失”,“我终于访惶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完全是一种“夹在中间”的困惑了。从那“精神界的斗士”的定位到要“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将自己描述成一个站在黑暗和光明的交界线上的牺牲者,鲁迅的脚跟越来越紧贴着大地,从精神呐喊到晚年关注人的物质生活,他的中间物思想越来越具体了,目标也越来越明确了。鲁迅从来都是执着于现实,他没有走上帝,是很自然的。李欧梵所揭示的鲁迅的矛盾与悖论,已越来越为后来汪晖、钱理群等人的鲁迅研究所印证,这一切都是由鲁迅的“中间物”意识所决定的。王乾坤作了精辟的论述,认为“一切都是中间物”则集中表达了鲁迅对生命的觉解,对生命本真的领悟,是与庄子“方生方死”等义的命题,也可读作“何死而在”(海德格尔)。所以说“中间物”论构成了鲁迅的生命哲学,是鲁迅全部思想的一个轴心。这种“中间物意识”和“过客意识”是鲁迅人生的一个注脚,过客正在走向通往超验精神的半路上,过客用走的形式消解中西的形而上学。
(2)鲁迅的立人思想有局限吗?表现在哪儿?葛红兵说,不是立人立的不够,而是把人看的过高过大了,应该放逐人,这话对吗?
关于鲁迅的人学思想,多年来却一直缺少深入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甚至被作为鲁迅思想的局限而加以否定或遮蔽。学者李新宇已有深刻论述,指出“正是这一人学思想体系成为他卓尔不群的标志,成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核心和中国文化现代性的最根本的特征。”在鲁迅建立自己的人学思想的世纪初,无情的事实已经宣告了以儒家文化、专制政治和小农经济相互适应而构成的中国文明的失败。
可以说,立人思想真正体现了鲁迅的眼光,并非他的局限.关键在于立的不够,五四时期的启蒙者多是一些穿这传统内衣来做立人工作的,当然无法把立人坚持做好.这项工作建国以后被迫停止,知识者被迫接受改造,此后立人陷入流产.90年代以来,随着人文精神的讨论,作为立人主体的知识者的困境再次被提出来,此时国内后学思潮泛滥,国学走俏,立人面临尴尬.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新作派和自由主义的争论浮出水面,立人再次遭遇关注.纵观当今学界,自由民主宪政似乎成为一种共识,然而要为自由民主宪政铺路,必须进行新一轮启蒙,彻底重估传统文化之价值,继续继承鲁迅立人思想,呼唤公民时代的到来.(3)鲁迅一生奋战在立人的铁屋中,最后累倒在无物之阵中,为何立人的目标在中国难于达到呢?路文彬的《论鲁迅的启蒙思想的历史局限》的观点对吗?
中国的国民性积弊太深太久,传统政治文化毒素太重,不是一下就能革除的,人处于一种封建的有害的文化的熏陶之下,长期不能得到解毒,立人的道路十分漫长.统治者对待天下的方法就是“执长鞭以御宇内”,用法、术、势来束缚和操纵民众,用儒家的等级森严的道德和充满厌世的佛教来麻醉民众,身陷于瞒与骗的虚伪的道德国度里,少有民众能自省和挣扎.少数知识精英所做的解毒工作只能是在统治者熟睡之机,一旦醒来,也就到了要整治异端的时候了.实际上,五四时期一直处于救亡压倒启蒙的非常时期,真正意义上的启蒙还未开始.路文彬的《论鲁迅的启蒙思想的历史局限》是有些道理的,鲁迅的启蒙更多的只是一种文化批判的启蒙,这种启蒙方式对于大众还是十分隔膜的.(4)启蒙结束了吗?启蒙死了吗?何谓启蒙?启蒙的形式有哪些?
应该如何搞好启蒙? 谁来启蒙?
五四启蒙运动虽然过去八十周年了,但是启蒙的目标并未达到,启蒙的任务并未完成。启蒙精神未死,启蒙任务艰巨,它的死对头是专制主义,中国人一直身受到专制主义的弊害,至今依然根深蒂固。几千年的奴隶生涯严惩扭曲了中国人的人性,使用权之成为鲁迅笔下的阿Q。用鲁迅的话来说,中国人实际上也只有在做稳了奴隶与做不稳奴隶的时代之间选择。李慎之先生指出中国人必须从在自卑与自大之间失去平衡的阿Q转变成能自尊自律的、独立自由的现代公民。
所谓启蒙应是首先对知识分子自身的启蒙,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在独立个体出现之前,独立阶层只是一个神话。在独立的个体知识分子大批出现之前,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是体制内的知识分子,即使体制外的自由知识分子也不例外。个体被剥夺殆尽的人,才会经常被一种孤立感控制,对群体、对威权的依赖才更强烈。成为一个觉醒了的个体,非常重要,一个人只有启蒙了自己、担当了自己之后,才有可能启蒙别人、担当别人。一个自觉的精神个体,永远是重要的。
现在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也没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体制外的知识分子,由于传统政治文化的解毒工作或者说疗伤工作都刚开始,那种对群体、对威权的依赖无法轻松摆脱,个体的概念还没有广泛深入人心,除了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外,加上中国知识分子内力不足,真正独立的个体知识分子的诞生还有一个过程;知识分子要想独立,首先要摆脱自卑、自恋、自大与自贱的心理综合症,必须首先要终止焦渴,断奶成人。
在话语禁忌日益严峻而独立个体普遍匮乏的时代,谈论知识分子问题是虚妄的。
中国的知识人大都拙于谋生,缺乏经济头脑,思维又都很固化,长期处于僵化的体制下,麻痹了想飞的翅膀,纵使当权者放生,他们又能飞的动吗?《雷雨》中的周萍不就是一个例子吗?鲁迅说过,说话和写文章的人都是没用的。从这一点上来说,成为个人要比成为“人文知识分子”有意义。
启蒙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文化批判启蒙,实践启蒙,信仰启蒙,舆论启蒙等.知识分子在启蒙中应注重言与行的结合,应主动走近启蒙对象,俯下身子,用真诚的心真诚深入被启蒙的心灵.这要学习五四时期的晏阳初陶行之等人和俄罗斯一些优秀的知识分子如托尔斯泰等.(5)鲁迅的启蒙思想如何面对当下后现代和 文化保守思想等的挑战?
从二十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学界以“后“相标榜的各种理论思潮风起云涌,似成蔚然大观之势,它的出现首先与中国知识分子对自身在社会生活中角色定位的迷茫,与试图寻求重新自我认同的道路这一历史背景息息相关。但实际上当中国后学的始作俑者从西方现代理论自我反省的边缘地带获得沟通两个世界的合法通行证时,却抛弃了后现代理论本应具备的有效反思能力;其后风行于中国大陆学界的各种“后现代“理论,不但在西方的各色殖民话语面前显得身份暧昧,又与中国自身文化脉络中的种种遗绪纠葛不清,同时还不知不觉地承担着在中国将现代化叙事进行到底的奇特使命。
中国知识界的相当一部分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以启蒙民众的姿态扮演着“文化英雄“的角色。那场事件后知识群体急剧分流,一部分转入商界和政界,导致所谓“黄道“(商道)和“红道“(官道)上人满为患,固守纯粹学术立场的知识人顿时感到孤立无援,深陷深度焦虑之中。焦虑的核心则共同指向了如何重新确认自身的位置这个问题。一部分人可能尚未从八十年代英雄光环的笼罩中走出,所以一边痛恨世风日下的道德滑坡;另一方面则在感叹“人文精神“失落的同时津津乐道于重拾古老的道德遗绪,还有一层不宜言说的隐晦原因,那就是期盼讨论“文学主体性“时的那种一呼百应的风光场面再次出现。启蒙的溃败,于是出现了后现代和 文化保守思想。学界陷入了对“五四”的反思,反思那种启蒙思想家对待传统文化的偏颇与缺失,批驳单线进化与新旧二分以及科学至上与人文萎缩的激进姿态。这些帮助启蒙者克服文化幼稚病,扩充启蒙內涵,改善启蒙心态。后学思潮是水土不服,国学思潮卷土而来,(6)鲁迅的思维方式有局限吗?鲁迅为何没有走向天国没有皈依基督呢?应该怎样对待当前的基督文化思想?
鲁迅的思维方式的局限是否表现在太拘泥于世俗此岸,无法超拔出来,进行形而上的思考,其实也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缺陷,这种思维太过直观注重体悟,不象西方纠缠于人与自然和社会的抽象思辩,老庄和海德格尔就是两种思维方式;西方哲人的智慧体现在抽象思维上,东方哲人的智慧体现在感性思维上,中国哲人无法像西方哲人那样将这些寓言抽象为一个概念,理性思维能力比较差.西方智慧重视“与自然斗”,东方智慧重视“与人斗”.中西思维的这种不同特点,还深刻地影响了中西文化的不同气质。中国哲学史上的三大流 派儒道佛都强调内心的反省、体验与觉悟,古希腊哲学家的语言具有鲜明的抽象性、概括性,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西方人则重视个体性。中国人是在哲学上强调“天人合一”,“和为贵”,“求同存异”,或者”求大同存小异”,而西方人比较主张标新立异。从哲学和文化体系角度说,鲁迅受影响深的是儒家哲学,而西方是基督教文化。儒家哲学体系里强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是修身第一位,也就是讲究道德文化,这种道德文化里恰恰强调的是一种义。另外还有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强调的是义。当然现在有些变化,现在有的主张义利兼顾。再加上我们的哲学思想强调综合,他们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分析,就分别形成了侧重整体思维或个体思维的差异。鲁迅的思维方式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钱理群的《心灵的探寻》,在思维篇中从“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天上看见深渊”、“于无所希望中得救”等方面分析了鲁迅的辩证思维特征;又透视了鲁迅“多疑”、“尖刻”中的现代智慧。这些表现了鲁迅思维方式的直观和体悟的特点.太依赖于悟性思维,不能上升到抽象思维上,所以不能超拔出来,陷于一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纠缠里,人人不能自顾,身处敌人和论敌的围剿里,所处的环境特别恶劣,不仅是内忧外患,尤其是启蒙所遇到的强大阻力。他的矫枉过正其实也是被腐朽的政治势力和孔教喧嚣逼出来的,故迟迟不能走向天国.关于信仰和理性,鲁迅更倾向于理性,就是绝不牺牲独立思考、怀疑批判为基本特质的知识分子的行为,绝不丧失作为知识分子的独立品格.就这一点上,鲁迅不轻易地投奔上帝,在没有弄清一些障眼法之时,绝不轻信,或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7)当代仍没有从整体上超越鲁迅的学者,有没有在某方面超越鲁迅的?
鲁迅先生在深入批判和反省中国古文化上,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一成果集中一点就是他的立人的光辉思想,当前知识分子应把这一思想继承下来,对于鲁迅作品中过于黑暗 犀利 刻骨的一面,应联系他所处的时代来认识,还要深刻认识鲁迅个性中荒寒和冷硬的一面,正确认识人性中的恶的因素,认识人的有限和固有的罪性,努力靠近基督信仰,增强爱心 宽容 悲悯,堵塞个体的精神黑洞,战胜弥漫在四周的黑暗.(8)启蒙者的精神缺陷表现在哪儿?
学者任不寐认为,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结构的局限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哲学理性的缺乏、宗教意识的无知和法律精神的淡薄,相应的,这种精神结构呈现出东方式的功利主义、极端主义和机会主义的特征。这种求真乏志、求善不能、求治无方的精神状态,充分说明了中国知识阶层在文化上处于较低层次的水平上。我个人也随意说说。
第一,启蒙资源的缺陷。
从严复、谭嗣同到胡适、吴稚晖,中国早期自由主义者的基本趋向是拒绝本民族的资源,以为真能全面排旧,全面取新。殷海光大半生认定传统道德与民主政治、自由精神完全不相容,晚年转而肯定“孔仁孟义”是中国实现民主自由的根基,并提出了应深思“中国的传统和西方的自由主义要如何沟通”的问题。就自由主义者必须具有的独立的批评能力和精神,必须具有的道德勇气、担当精神而言,就自由、理性、正义、友爱、宽容、人格独立与尊严等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而言,就民主政治所需要的公共空间、道德社群而言,就消极自由层面的分权、制衡、监督机制和积极自由层面的道德主体性而言,儒家和传统诸家都有可供转化和沟通的丰富的精神资源。儒家人文精神与西方启蒙思想是可以沟通的,儒家的人格主义可以与现代人权观念相接殖。陈祖为认为,儒家的人文精神及其社会实践和人权论说具有重叠共识的可能性,儒家角色本位的伦理观、社会理想、仁爱哲学、对长辈与老人的尊敬、和谐观念等都与人权概念相容。从儒家内在的文化资源中可以开发出诸如人权、自由、平等、法治等现代价值,汇通启蒙理性,扩充启蒙内涵,修正人类中心主义和西方以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等弊病。徐友渔 认为这种依靠内在道德原则“开出”市场经济的思路是误导人的。市场经济在不同国度、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的人群中所向披靡、蓬勃发展的事实证明,只要没有人为禁铜,市场经济不需要一种特殊道德作为支撑。
中国历代知识分子中“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人不少,他们敢于运用自己的智能,对不合“正道“的社会政治进行反思批判,从司马迁、嵇康,到柳宗元、辛弃疾、文天祥,再到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龚自珍,这样的“士”代不乏人,他们代表着中国知识分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贵品格。中国古代思想之精华,智能之结晶,于今日仍有其重要价值者,恰恰是在这些具有坚韧意志和高贵品格的“士”的手中产生的。
当代的文化启蒙者要注意挖掘这些宝贵的思想资源,一味引进西方资源效果未必好。学者张光芒对传统启蒙资源的挖掘十分深入,他追溯中国近现代启蒙的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根据,认为“中国文化中的叛逆性传统为现代启蒙提供了民族自身内在的思想资源与动力基础”,并把这种内在推动力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形形色色的非儒学派为启蒙文化提供了内在的逻辑生长点;二是对儒学思想本身进行价值重估和重构,使其发生现代性转换;三是“承续并扬弃明末以来以‘主情反理’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文学精神”。它们分别从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各个层面改变了传统文化的结构,构成了现代启蒙的思想资源,并表现出从“托古改制”到“以复古为解放”的运动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思想资源是对中国近现代启蒙的启蒙”。也正是在这种追溯的基础上,张光芒提出“‘中体西用’确实需要重新认识,重新评价”,只要这种重新认识不是“在内涵意蕴上将‘中体’视为‘古体’”。虽然早在五四时期周作人就曾经把“人的解放”的源头推到晚明,但是有意识的把民族文化中的叛逆性传统视为整个近现代启蒙的内在根据,这恐怕还是第一次。这种“寻根”,也符合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因此它为建立启蒙的中国化体系找到了更坚实的理论根据。这些观点也印证了鲁迅研究学者林非的看法,传统启蒙资源正在受到重视。
第二,宗教关怀的缺陷。
作为启蒙者始终缺乏一种持久的宗教信仰,启蒙受到的阻拦太大,难于把启蒙坚持到底。
正是人类的苦难创造了人类的上帝!因为现实生存的困境和苦难的没有尽头,因为命运的无常和自然的神秘都逼迫诱惑人类寻找终极归宿和救赎之路。但终极救赎之途何在?又如何才能化解这生存的无尽苦难?正是人类超越苦难的强烈愿望,从而使得在寻找救赎(解脱)之途中超人间的力量神降临了,宗教信仰于是诞生!彼岸的乐园抚慰了现世灵魂的苦痛,在终极诉求的信仰之途上,苦难的生灵得到了精神的皈依和救赎,从而实现了人间关怀的目的。因此,基督、佛、真主安拉的使者穆罕姆德首先都是作为拯救苦难的高尚牺牲者而受到人间的敬仰和膜拜。如基督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佛陀们的舍身救苦。基督教作为一种罪感文化,认为苦难的根源就在于人类的初祖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因为受到蛇的诱惑违背了上帝的旨意而吞食了善恶树上的果子,从而犯下了原罪,被上帝罚受苦难;《圣经•旧约》“创世纪•神的宣判”一节,上帝就对亚当说:“你必受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于是,原罪成了基督教文化的逻辑起点。佛教文化对苦难根源的解释并非是人对神所犯下的原罪,而是来自于人自身的本性和本能,人性和人欲因此成为佛教文化精神的逻辑起点,甚至可以说,整个佛教文化体系都是建构在人性欲望根基之上。对于苦难根源的不同看法,必然导致救赎和解脱方法的差异。基督教认为苦难的根源来自于原罪,作为亚当和夏娃的后代,作为上帝的子民就只能是向上帝祷告,坚定地仰望上帝的救赎。佛教把欲望当作一切苦难的根源,佛法虽然有四万八千门,归根结底却是为了觉悟,为了超越欲望的束缚,因此一切修行方法都是要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性欲望,佛教三宝: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而觉悟成佛。(引用)
基督教文化精神就被公认为是受罪与救赎,并形成了西方的罪感文化特点。中国的儒道文化以及本土化了的禅宗追求以人为本位,注重现世的生命享受,是一种重生主义,表现为乐感文化特征。宗教信仰的作用在于,从人生的负面切入,去体察现实人生的苦、罪等根本缺陷。这些根本缺陷是由人源于动物性的感官欲望和感觉经验产生的。宗教精神的基本向度是对人间苦难的博爱关怀和对超越存在的终极诉求,中国文化在超验关怀的缺失是个大问题,由于这种匮乏,致使中国文化只能培养那种眼光拘泥于此岸和世俗世界的文化大师,无法把眼光投向更深处。
第三,可喜的努力。
鲁迅积毕生之思索,在临死前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可惜,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句话,更没有多少人以此来警策自己.一个民族能自觉地作群体反省,是这个民族理性成熟的标志。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时时自我反省,自我批判.尤其是作为担负着大众启蒙任务的知识分子,更是如此.中国近代启蒙者之所以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虽然对于国民的劣根性有所认识,但对于劣根性在自身的表现却缺乏应有的认识,以传统反传统,以封建反封建,最后走向反面.到了九十年代,启蒙者开始了挣脱奴性思维的努力,他们把解剖刀开始指向自己,更有一些知识者借助基督信仰,主动走向忏悔。
90年代中国思想界在自由派与新左派的划分之外,还有“第三条道路”,即以圣经文明的精神资源为依托,来反思中国自由之贫困以及中国自由之可能,90年代的耻辱感在这一学派中得到了最有力的彰显。这一学派在年长一代中有何光沪等先生,中年一代以刘小枫先生为代表,可能还包括朱大可先生、茉莉女士等等。80年代成长起来的年轻学人中,有邵建先生、任不寐先生、摩罗先生、尹振球先生、萧瀚先生、李柏光先生等等。年轻的学人中可能大多数人没有经过严格的神学教育,他们多是通过“向自由忏悔”(任不寐)和“寻找精神出路”(摩罗)这种生命体验而走向耶路撒冷的。这一学派与教会学派不同,他们可能更多“处境焦虑”,更多在“奥斯威辛以后的神学”或“自由主义神学”那里找到共同语言,而为教会神学派垢病为“实用主义神学”。与此同时,他们也批评专务灵修、固守神正论教义的的教会神学是“神学犬儒主义”。二者之间的共同点是,都反对偶像崇拜理论的乌托邦观念,都认为人类自我拯救是不可能的,人完全免除不幸是不可能的,只有在上帝主持的审判中人才能实现彻底的解救。但二者之间存在分歧:这个新学派认为人虽然不能免除不幸,但可以免除不义,可以对此岸世界进行“相对改进”,但这种相对改进的能力不是一种权力,而是基于原罪而产生的责任。教会神学完全否认人的责任,因而被批判为无视人身上存在的神性特征,将人和动物降低在一个位格上,并不符合神的话(参见《创世纪》)。(任不寐 《九十时代的精神出路 》)
(9)我为什么崇拜鲁迅?
我为什么崇拜鲁迅?因为在一个善于培养奴才和奴隶的土壤里,很少能有人象他那样象一个人那样堂堂正正地生活。鲁迅一生不仅以自己的著作,还以自己的人格力量为中国人树立了一个伟大的“人”的榜样。他是真正的“精神界之战士”。他承担了巨大的个人痛苦,同时积极探求出路,尽管并没有什么现成的路径,真正的路径属于那种敢于探求的人。
鲁迅的作品始终以人为中心,剖析人的生存困境,探求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努力寻求出路。深刻之处在于揭示了一个本质问题,个体的带有悲剧色彩的生存处境。他的《野草》留给我们的是一个人面对外界的具体困难时,绝望的心灵和铁屋般的困境互相撞击的精神火花。
(10)鲁迅的最大缺陷是什么?鲁迅的优点是什么?应向鲁迅学习什么?
如果没有爱,鲁迅在看幻灯片时完全可以什么都不去想;如果没有爱,鲁迅完全可以不回来而在国外漂泊一生;如果没有爱,鲁迅可以什么都不写,整天抄古碑,做一个考古家。所以,鲁迅最大的缺陷是“爱”。同时,鲁迅最大的优点就是“爱”。鲁迅的爱是一种大爱,更多是对国家、民众、青年、弱势阶层的爱,他却对自己、妻子 少爱。他的作品多带有孤独、肃杀、人性化的色彩少。抑郁、苦闷、愤激、寂寞、灰色、凄哀,而缺少温情、悲悯、恬淡、柔和。们看到的多是愤世嫉俗、嬉笑怒骂、尖酸刻薄,看到了悲凉的呐喊、无助的彷徨、深深的叹息,感受到的是森森鬼气和痛苦虚无感的侵袭。鲁迅表现了他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与理智的处理事情的能力,完全建立从个人立场观察判断问题。这一点就足够今人去学,告别精神胜利法抑或奴才处世的哲学,彻底摆脱奴化思维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鲁迅启示我们怎样做人,以人为本,不做奴才,绝望中也要战斗。当前是要学习鲁迅找回自我,争取人格的独立、思想的自由、经济的自立,彻底摆脱物质和精神上的人生依附关系。鲁迅先生的“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的精神应该成为青年人的座右铭.
第二篇:鲁迅儿童观
感受鲁迅儿童观
作者:陈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74
更新时间:2009-11-30
“五四”前后,西方新思潮涌进中国,这其中也包括自l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以来一直发展着的儿童观。在卢梭《爱弥儿》的译介和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家树立的新的儿童观的冲击下,对儿童问题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与当时“人的解放”相呼应,1918年1月《新青年》刊登了征求关于“儿童问题”文章的启事。同年9月,鲁迅率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在新文化运动的强大推动下,儿童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尤其是1917至1921年,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来我国讲学,他提出了以“儿童本位论”为核心的西方现代儿童观,主张儿童是起点,是中心,是目的。“五四”时期的先觉者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了杜威思想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鲁迅。
鲁迅强调儿童的成长与国家、民族未来的联系,认为儿童“十余年后,皆为成人,一国励衰,有系于此”。鲁迅用他启蒙者的视角发现儿童,关注儿童。儿童,成为他为之“呐喊”的又一群体。
一、救救孩子
鲁迅最为痛心的是那些在封建染缸里身心遭受熏陶并学会了参与“吃人”的少幼者。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该作以它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深刻揭示与批判震撼人心,同时又以“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的呼喊,显示了鲁迅关心下一代,寻求变革社会新途径的热切愿望。为什么要救救孩子,孩子的危险与错误是谁造成的?如果从这些问题出发,就可以推导出这样的结论:孩子的危险来自于他们成长的环境。一句话,那就是一个充满杀机的生存空间,一个“吃人”的社会。
《狂人日记》描写: “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在街上竞看见一个不很能走路的小孩,也知道拿了一片芦叶指着他道:“杀!”咸亨酒店专管温酒的小伙计,孔乙己教他写字,小伙计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吗?小伙计很不耐烦,努着嘴走远。不谙世事的小伙计对孔乙己没有同情心,另一方面,小伙计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这周围的庸众视角,代表着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冷漠的环境背景。孔乙己被封建制度吃掉了,小伙计和咸亨酒店的人同样被吃而不自知,却讪笑着观看孔乙己的被吃,这就更具悲剧色彩。小伙计是鲁迅笔下 “麻木”的小“看客”。
孩子如果成长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当然要“吃人”或“被人吃”。所以,要救救孩子。孩子的生活、情趣应是什么样的,健康的成长环境应该什么样的,鲁迅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充分的表现和描述。
二、快乐的孩子、有趣的童年
在鲁迅笔下,描写得最充分的是闰土、阿发等农家少年形象。鲁迅用注满深情的笔调抒写他们的纯朴、善良、活泼、机敏以及那充满童趣的乡野生活。毫无虚饰地表达了他对这些少年朋友的热爱。
《故乡》里的少年闰土,有着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地,在这明丽的图景中,闰土手捏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作者以饱满的热情,以传奇的手法极其简练而传神地勾画出少年英雄的形象,对这位活泼勇敢的少年朋友充满了热爱。他还能装弶捉小鸟雀,“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社戏》中的双喜、阿发和闰土一样热情善良,对来自书香门第的“我”亲若一家子。来了远客,农家的孩子都来陪伴游戏。我们一起放牛捉虾、摇船摘豆。钓到一大碗虾自己决不吃,照例全要送到客人嘴里,但当看到客人不会放牛,连走近牛身都不敢时,他们却毫不客气地嘲笑起来。最为迷人的是在朦胧的月色中,乘着大白鱼似的航船,嗅着豆麦水草的清香,去观赏社戏。孩子们看社戏。归航肚饿摆不动船,便打主意偷一点河旁田里的罗汉豆来煮着吃。鲁迅在乡野的田园风光、民间社戏里,力透纸背地凸现了小伙伴的纯厚、诚挚、善良、机敏能干,这是江南水乡少年栩栩如生的童趣。
儿童对大自然有着成年人所不及的特殊敏感。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我”在草木虫鸟中玩得乐此不疲。注目于菜畦的“碧绿”、桑椹的“紫红”、蜂与菜花的“金黄”,聆听到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与“油蛉”的低唱,大自然是如此吸引儿童,在三味书屋读书却向往那杂草丛生的百草园。封建教育关住了孩子们的躯体,却关不住他们天真活泼的心灵。
三、鲁迅的儿童观
鲁迅不仅在作品里描绘了什么样的孩子是快乐的,在理性高度上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启蒙主义的深切呐喊,而且从思想的高度提出了理论主张。
(一)以注重未来为核心的儿童观
鲁迅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深刻指出了:将来是“子孙的时代”,“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预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看二十多岁的青年„„便可以推测他儿子孙子,晓得五十年后七十年后中国的情形。”[1](P295)一言以蔽之,国运兴衰,系于儿童。鲁迅痛恨过去的儿童教育,寄希望于未来:只有全新的儿童才能造就出全新的未来中国。“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2](P566)为未来的新中国,鲁迅呼吁:父母要千方百计地使“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3](P135—136)
(二)“幼者本位”的儿童观
鲁迅痛心地看到:“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4](P135)鲁迅认为孩子的世界与成人不同,“他健康,活泼,顽皮,毫没有被压迫得瘟头瘟脑”[5](P80)。“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是好像鱼之在水,游泳自如,忘其所以的,成人却有如人的凫水一样,虽然也觉到水的柔滑和清凉,不过总不免吃力,为难,非上陆不可了。”[6](P35)由于鲁迅真切地了解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在中国教育史上,鲁迅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幼者本位”的儿童教育观。“幼者本位”就是把儿童作为世界的中心,了解儿童心理,尊重儿童人格,培养儿童兴趣,发展儿童个性,丰富儿童的物质文化生活。“幼者本位”的主张,是当时先进儿童教育思想的代表。它彻底否定了封建“杀子”文化,首次发现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特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在人类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千百年来,中国的父子关系是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鲁迅从整个人类生命延续的角度来考虑,认为每个人都只是生命延续的“中间物”而已,父子关系是一种自然的伦理关系。鲁迅号召人们,“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要做“人”之父,就要求“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7](P135)。
四、对今天儿童教育的启示
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我国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鲁迅的教育主张尊重了儿童的天性,也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理念,对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时下我国儿童教育功利性太强,一味强调专业教育、特长教育,鼓励孩子参加各类特长班,互相攀比,甚至不少学校还大搞提前教育,学前班学小学的内容,小学学中学的内容,选用高一级教材,几乎占用了儿童所有的休息、娱乐时间,培养所谓的“超常儿童”,还美其名曰“不要让孩子输在超跑线上”。看着幼儿园的孩子那稚嫩的小手用力握着笔,写所谓的家庭作业,真为我们的幼教感到痛心,幼儿的胳膊没有足够力量,写字的姿势大都不正确,不良的学习习惯就这样养成。兴趣班上多了,不少孩子反而厌学、逃学,甚至离家出走。时代变了,物质生活提高了,但今天的孩子却不快乐了,没有了玩伴、没有了和自然的亲密接触、没有了美好自由的童年。各种教育美其名曰都是为孩子着想,为孩子的未来着想,“成人本位”的思想替代了“儿童本位”的思想,今天的儿童的父母不应该忏悔吗?
八十年前,鲁迅在《风筝》一文中,曾经仟悔他年轻时拆毁弟弟制作的风筝,摧残了儿童的天性。他写道:“偶尔看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的儿童观告诉我们,教育就是要遵循儿童的天性和发展的特点,对儿童进行正确的指导,发展他们的智力,养成健全的体魄、高尚的道德,教给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这样的儿童才能做好明天的主人。
审视一番今天的儿童教育,我们不得不承认,鲁迅上世纪初的批评于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感。
第三篇:观《鲁迅》有感
观《鲁迅》有感
我们都知道,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中创作了无数篇小说、散文,例如:《朝花夕拾》、《野草》、《呐喊》……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他呢?
我怀着期待的心情,看了《鲁迅》这部电影。电影一开始,是鲁迅在向同学们演讲。那慷慨激昂,幽默风趣的话语,让同学们懂得:学生是知识阶级的预备军,并终将成为它的生力军和主力军,知识阶级永远是精神界的战士,永远不满足现状,永远不顾利害,因而永远都处于痛苦,并随时预备作出牺牲,社会的不断的进步,正是需要这样的,永远不满足现状、永远不合时宜的的真正的知识阶级!演讲结束后,有同学问鲁迅:“先生,你还是夜晚写作么?”“是的。”“为什么?”“因为白天比夜里更黑暗!”这是多么引人深思的一句话啊!在同学们琅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先生缓缓里去了。
杨杏佛先生带他的儿子外出游玩时,遭到暗杀,杏佛先生用生命保护了儿子。在它的葬礼上,记者问鲁迅:“听说你也会面临和杏佛先生一样的危险?”鲁迅先生颇有感触:“我已经五十多岁了,见过太多人的死,甚至都不会流眼泪和悲哀了,而且死者都比我年轻,我算是长寿了!”听到这句话,我的鼻子酸了。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死亡是不足为奇的。但是,毕竟都是一条条生命啊,就这样死去,不是太可惜了么,由此可见,当时社会的残忍。
先生是一位伟人,但是他一点架子也没有,反倒可以和大家一起聊天,或开玩笑或讨论心得,这一点是我非常敬佩的。
鲁迅先生的一生忙碌而充实:为革命而奋斗。他把自己称为“非革命不可的革命者”。在他的心中,革命的利益胜于一切,当然,这个“一切”包括生命,他认为,预期多活几年而不工作倒不如多做工作少活几年。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不正是我们缺少的、值得我们学习的无私精神吗?
在电影的结尾,鲁迅先生终于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但与此同时,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我的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现在,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为什么还要等待呢?难道只有等到生命尽头才能懂得时间、生命的重要性么?
确实,时间和生命都是十分珍贵的,因为他们都不能重来。鲁迅的生命不只属于他自己,还属于中国革命。那么,你的呢?
第四篇:鲁迅尊师二三事
鲁迅尊师二三事
尊师是一切伟大人物的共同品质,鲁迅也不例外。他是伟大的文豪,也是尊师的楷模。
鲁迅12岁时进绍兴三味书屋,在寿镜吾先生身边学习了四年多。寿先生是当地有名的宿儒,品德高尚,学问渊博,对学生要求很严。鲁迅对启蒙老师寿先生也十分敬重。有一次,鲁迅因事迟到,寿先生批评了他。鲁迅深知老师的批评正是对他的爱护,从此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并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随时提醒自己。后来鲁迅无论求学南京,还是留学日本,或入京工作,只要回乡便不忘去看望寿先生。1906年他奉母命从日本回乡完婚,仅在家10天,也要去寿先生家坐一坐。1912年进京工作后仍与其保持书信联系,1915年底寿夫人病逝,鲁迅又主动送挽幛致哀。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称寿先生是一个“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给予极高评价。
鲁迅留学日本仙台医专时,有一位藤野先生给了他不倦的教诲。鲁迅对藤野先生也非常敬重。他把藤野先生改正过的讲义订成三厚本,精心保存,作为永久的留念。鲁迅离开仙台时,藤野先生送给他一张照片,背面写着“惜别”二字。鲁迅一直把它当成珍品收藏着,回国后将它悬挂在北京寓所的东壁上。他还专门写了《藤野先生》这篇散文,热情歌颂了藤野先生正直、严谨、没有偏见等高尚品德。在鲁迅晚年,日本要出版《鲁迅选集》,征求他的意见,他唯一的要求是希望把《藤野先生》一文选进去。1935年,鲁迅在病重期间,还向日本学者增田涉打听藤野先生的消息。
鲁迅在日本时,曾向章太炎先生学习文字学,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在此后的30年里,尽管见面的机会不多,但鲁迅对章太炎先生始终保持深厚的感情。他的日记中多次出现“谒章师”、“在章先生寓”的记载。到了晚年,鲁迅对章太炎先生所讲的《说文解字》虽多有遗忘,但“先生的音容笑貌还在眼前”。1913年至1916年,章太炎因反对袁世凯被囚禁于北京,鲁迅常冒着危险前往探视慰问。1936年6月,章太炎逝世后,鲁迅不顾病重,于逝世前10天写下了著名的《关于章太炎先生二三事》和《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等纪念文章,颂扬章太炎先生说:“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不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表达了对太炎先生的深深敬意,不仅是对太炎先生盖棺论定的杰作,也是鲁迅先生一生的绝笔。
第五篇:观鲁迅纪念馆有感
观鲁迅纪念馆有感
六(2)班 王昊廷 26号 今年暑假,我们去过许多好玩的地方,其中,我觉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去上海的鲁迅纪念馆了。鲁迅可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 他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鲁迅的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而已集》等。我也读过他的散文,但许多太深奥,看不懂。但我爸爸就十分的喜欢他的文章了。
那天早晨,我们一家都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参观鲁迅的纪念馆。
一进纪念馆,就连空气中都有文学的味道。在二楼的东面,全是名言,其中,有一句名言是这样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意思是有的人的确是活着的,但他整天无所事事,就像行尸走肉一样,活着没什么意思,思想已经死了。但死去的人呢,他在生前做过很大的贡献,人们还记得他,所以他还活着!
进入主展厅进口,里面全都是关于他的名言、作品、照片……
突然眼里看到了鲁迅!原来是彩色塑像!他在干嘛?原来是和几个青年在交流!我站在一旁,仔细地看着栩栩如生的彩色蜡像感叹道:“啊!怎么会做的这么像呢!”
很快,我又被其他东西吸引了,那是什么呢?没错就是鲁迅的作战武器!————钢笔!那个可是著名诗人冯雪峰在鲁迅53岁时送给他的金笔,还是原物哦!还有好多都是原物!比如背心、杯具、冬天用来取暖的怀炉等等。看到鲁迅亲手用过、穿过的东西,能不令人激动吗?
转了好久才到出口,只见旁边都是鲁迅的书刊,再加上墙顶的镜子,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的…..在鲁迅世界里漫步,心情难以平静,诗人臧克家的著名诗句不禁跳跃在我的耳边:“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的,鲁迅先生是不会死的,这里分明仍然回响着他伟大的声音,仍然跳动着他生命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