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
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
篇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爱国主义思
想。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可以得到如下结论:爱国主义是中华文明呈现强大生命力的思想基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支柱。
一、民族自豪感与忧国报国意识的统一
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凝聚而成的。壮丽锦锈的大好河山, 孕育了华夏文明多民族国家, 幅员辽阔, 地大物博万里长城举世瞩目, 四大发明有口皆啤, 这都使中华民族子孙后代为之自豪。历史证明, 中华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是历史锻造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时, 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也经常经受入侵的危难和种
种**的磨难。无论在太平盛世, 还是危。亡关头, 中华民族形成了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从《周易· 系辞下》的“ 作《易》者, 其忧患乎” , 提出“ 忧患”一词, 屈原“ 哀生民之多艰” , 曹操的“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 曹植的“ 捐躯赴国难, 视死归” , “ 闲居非吾志, 甘心赴国忧” , 杜甫的“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 到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 都代表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厉史责任感, 成为爱国主义的基本精神, 成为保卫、振兴祖国的强大力量。特别到了近代, 我国由于封建制度腐朽, 经济技术落后, 世界列强入侵, 割地赔 款, 丧权辱国, 国家、民族处于危亡关头, 爱国志士心忧如焚。与忧患意识相一致, 中华民族也十分重视和强调报国意识。并把它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和人格是否高尚的重要试金石。“ 位卑未敢忘忧国”“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内容, 也是对个人道德品质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这种“ 报国意识”已经凝聚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 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生长点。在中国历史上, 这种报国意识, 不仅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而且成为保卫民族独立、捍卫民族尊严、促进国家富强的巨大精神力量, 它鼓舞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前赴后继。在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中, 民族自豪感和忧国报国意识有机统一, 成为推动民族奋进、祖国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爱国与爱民的统一
“ 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组成部分。早在春秋时期, 孟子就提出“ 民为贵, 君为轻, 社税次之”。他说“ 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尚书· 五子之歌》。讲“ 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封建社会的开明统治者把社樱与民众比作舟与水的关系, 认为水可载舟, 亦可覆舟。得民心者, 得天下失民心者, 失天下。得民者昌, 失民者亡。
1·
三、修身做人与治国安邦的统一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 中华民族
就十分注重个人修身与做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大都注重修身养性。孔子认为“ 自天子至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他把修身做人提到能否持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来认识。他的学生曾子就因为能够“ 日三省吾身”而备受他的推崇。孟子主张推己及人, 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他认为“ 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 居天下之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夭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他认为, “ 大丈夫”应该有所为, 有所不为,“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也”。在儒家看来, 身为家之本, 家为国之本, 故身修而后家齐, 家持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将个人的一己之身, 同整个家庭、整个国家乃至整个天下有机地统一起来。正象唐太宗说的, “ 若安天下, 必须先正其身”。也象王安石讲的, “ 学所以修身也, 身修则无不治矣。”
在人的修身中, 儒家特别提倡人伦价值, 强调每个人在人
际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尚书》最早提出“ 五教” 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教, 孟子注重人的自身修养, 认为“ 人皆可以为尧舜”。人应当“ 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剔除其封建主义糟粕之后, 可以看出, 儒家思想有其进步性与合理性。儒家重伦理的价值取向, 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典型人格特征克己、持重、大度、富有责任感和牺牲精神。
随着时代的前进,爱国主义所包含的具体内容都会有所变化,这取决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但无论如何,它总是与热爱祖国的河山和人民、关心祖国前途命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和平时期,以关切国计民生、民族和睦、国家统一、发展文化教育等事业为主。在受到外敌入侵时,以保家卫国、反对民族压迫、维护国家民族的独立为主。当民不聊生;官逼民反的时候,爱国主义者必然投身于反压迫、反残暴、反迫害的行列中去。总之,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思想传统的核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篇二:论爱国主义传统意义
论爱国传统意义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爱国主义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随着面临的不同历史任务而具有不同的时代内容和时代主题。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用爱国主义武装广大青年学生,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关键词: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当代意义
爱国主义是一个古老而弥新的课题。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爱国主义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随着面临的不同历史任务而具有不同的时代内容和时代主题。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用爱国主义武装广大青年学生,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一、爱国主义的内涵
(一)爱国主义的含义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国家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的统一,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二)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爱国主义传统包含了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抵御外辱。所以要求我们严格做到以下几点:
1、热爱祖国的大红河山。
2、热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4、热爱自己的祖国。
二、当代的爱国主义内容
当代爱国主义是对中华传统爱国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为:
第一,热爱祖国。热爱祖国首先表现为对于祖国这块国土的热爱;表现为人们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我们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引导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第二,建设祖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爱国主义的实践目标,是要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引导和凝聚到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做贡献上来,为实现现代化、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团结奋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异常艰巨的,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不懈怠创业精神,都不涣散奋斗意志,积极创造无愧于前辈、无愧于后人的业绩。
第三,保卫祖国。抗击侵略、保卫国土,是爱国主义的突出表现。要把保卫国防和国家安全,作为爱国主义实践的基本内容。提高全民抵御外敌入侵、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自觉性,同一切出卖祖国利益、损害祖国尊严、危害国家安全、分裂祖国的言行进行坚决的斗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坚决反对一切分裂活动,不断提高国防和军事实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顺利进行。
三、爱国传统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意义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也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融情感、理性和意志于一体的社会意识。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其重要原因就是爱国主义传统深深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成为我们的精神血脉。因此,爱国传统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它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需要。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中国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传统爱国主义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需要借鉴爱国主义的传统价值观。比如,传统爱国主义中重视民族至上性,强调国家民族整体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首要性。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集中地代表着、体现着、实现着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邓小平曾指出:“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由此可见,传统爱国主义有利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它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需要。
第二,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所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是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的根本
利益之所在。它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各种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和民族所确立的的奋斗目标,也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完成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必然会遇到国内外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必然会遭受形形色色的困惑和考验。我们所要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我们就需要借鉴传统爱国主义中的优秀价值,赋予其时代价值,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把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全民族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第三,它是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动力之源。
借鉴传统爱国主义,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对于国家、民族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对于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也具有积极意义。中国传统爱国主义,非常重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的实现为基础。当然,任何传统都需要批判性地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中国古代同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我们同样需要批判性地继承和弘扬。一方面,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爱国主义中的不足之处。比如,传统爱国主义价值取向中所重视的忠君爱国,是与我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结 构密切相关。这种忠君思想曾经形成发展成为愚忠。在现代社会中,原有的社会结构已经消失,我们就应该对此赋予其现代价值,做出新的符合时 代精神的诠释。另一方面,正是由于传统爱国主义中存在一些不合时代精神的内容,所以,我们要理性地正确认识传统爱国主义,防止把传统爱国主义理解为狭隘的民族主义。因此,清醒地认识传统爱国主义十分重要,既要看到其精华,也不可忽 视其中的糟粕。
总之,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基础。我们在分析爱国主义的价值取向中,要从历史传统的角度来客观地理解,正确地认识其在当代重要的意义,才能既增加我们对国家和民族深厚的感情,又能以一种客观而理性的心态面对其中的不足之处,发挥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方增泉《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特征》〔J〕.北京党史, 2009,(4): 34.〔2〕张岱年《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7〔3〕杨豹《传统爱国主义的价值取向与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意义》〔J〕 天府新论,2010年第4期
〔4〕杨兴国《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J〕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5〕啸马《论当代爱国主义的时代精神》〔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1991年 01期 篇三:爱国主义的传统文化渊源
爱国主义的传统文化渊源
摘 要:从屈原、范仲淹、孙中山到周恩来;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驱除鞑虏,平均地权,创立民国,恢复中华”,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血缘故土、“忠君”“统一”的爱国主义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的爱国主义,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
关键词: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渊源
爱国主义既是一种社会意识,又是行为准则,既是一种伦理概念又是一文化范畴。“爱国主义”一词目前在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定义,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爱国主义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核心是对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发展,繁荣兴旺等根本利益的关心与维护[1]。爱国主义形成于社会历史过程中,因此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就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古代爱国主义是源于对“血缘故土”留念和“忠君”的爱国观念,近代爱国主义则以救亡图存,国富民强、民族的独立为主要内容,而在当代,爱国主义则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的发展历史
“爱国”字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历史文献中了,《战国策·西周策》中有提到“周君岂能无爱国哉”,《汉纪》中也提到“亲民如子,爱国如家”,《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七》说:“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班固所作的《汉书》里也说:“爱国如饥渴”可见,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悠久,在西周时候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周厉王时候,历王无道
《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
第二篇:爱国主义与爱岗敬业
我个人认为爱国主义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就是要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维护祖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建设小康社会.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爱岗敬业的高尚风范,它激励着我们无论身处何境,都以国家兴旺为自己的努力目标,从而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做一些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民族的事情。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岗敬业相结合,正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走向深入的切入点。对每个人来讲,爱国主义的表现有在不同,但其本质应该体现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上。我作为****厂的一名职工,我应该努力做好****厂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熟悉****厂的生产设备,保证生产设备完整及高效率运行,从设备上保障****厂生产任务的完成,为****厂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伟大的事业催生伟大的精神,同时它也需要伟大的精神作为支撑和推动源。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刻,尤其需要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而爱国主义正是一个民族的魂,民族的根,是民族凝聚力量之所在,创新力量之源泉,是民族繁衍、生息、发展的命脉。
60年前,毛泽东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自此,中华民族的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这种爱国热情,激励着中华儿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一路前行。回顾这60年的光辉历程,可以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态度。它包含了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的自豪感;对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的强烈愿望;对祖国其他同胞的强烈认同感。在我国现阶段,它包含了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人民政府、维护祖国统一等内容。
爱国主义之所以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民族精神是一种非常深刻的民族认同意识和心理归宿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有很多的事例可以说明这点。在古代,有苏武牧羊、张謇出使西域,虽然他们历经坎坷,但是心始终归属于中华民族,这实际上就是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在现代,很多的海外华侨、华人,特别是老年人,都希望回到祖国,叶落归根,就是因为对民族的认同。有了民族认同意识,必然形成民族精神,它也是一种护卫民族尊严和民族利益的持久的激情,特别是当民族利益和尊严受到威胁、侵害的时候,这种激情往往会非常强烈。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尊严和利益,不惜牺牲性命、付出自己的一切,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非常深沉的爱国激情,比如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正气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中,也有无数为捍卫民族利益而付出生命代价的英雄。
(二)民族精神是民族内部能够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一种价值取向
由于民族存在认同意识,所以在民族内部,大家都是同胞,都是兄弟姐妹。中华民族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所组成的大家庭,尽管如此,在遇到各种困难,特别是危难的时候,各民族在民族内部都可以形成一种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意识,比如2008年的四川抗震救灾。当一个地方遇到灾难的时候,各地会自动、自发地产生一种冲动、一种激情,会自觉自愿地伸出援手。这种援助是无私的,也是非常令人感动的。2008年的抗震救灾,全国各族激发出来的全民爱国热情,激发出来的民族内部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激情,令世界为之感动。这就是爱国主义。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需要在实践中去弘扬。在实践中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首先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涵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弘扬者和培育者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忠实的继承者。作为一个政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级组织,在党几十年的发展实践中,用自己的行动弘扬和继承了民族精神,在这个过程中,也培育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比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等。当然,每一种精神都包含着非常深刻、非常丰富的内涵。
井冈山精神体现的是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乐观奋发的民族精神。延安精神的含义也非常丰富,很重要的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长征精神就是不怕困难、吃苦耐劳、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大庆精神,就是艰苦创业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过程中,所培育起来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体现的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新的表现形式。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行动,赋予了民族精神新的内涵,丰富了民族精神。
第二节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弘扬民族精神,要以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在实际工作中体现民族精神。建设小康社会是全民期望能够实现的目标。实现中国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代仁人志士希望能够达成的目标。今天,我国处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阶段,处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当前正处于第三步的第一小步。现在,我国已经有很好的基础,但前面还有更加艰巨的任务,还有很多的困难和考验,比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要汇集十几亿人口的全面,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全面。从这个角度来讲,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始终发扬精神。
弘扬民族精神,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体现时代特征。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继承优良传统。民族精神本身就是在传统中形成的,要克服现实中的民族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就是对民族传统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把民族传统说的一无是处。民族虚无主义是很不利于继承民族精神的。另外,弘扬民族精神,还要体现时代精神,不要一味固执、傲慢自大,要根据时代进步的要求,大胆地吸收、借鉴别人的优秀成果。弘扬民族精神,要注意从具体的事情做起,从日常工作做起。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思想根基。千百年来,中华大地深情传诵岳飞“精忠报国”的动人故事,讴歌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赤子情怀,感慨于谦“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的壮志豪情„„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毛泽东就曾自信地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邓小平深刻指出:“我们国家的每个人包括娃娃都要有爱国主义精神,有民族自尊心,这与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密切相联的!”正因为拥有这种民族精神,走出“十年**”阴影的中华民族很快凝聚了伟大的力量,海内外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一致,致力国家建设,反对民族分裂,拥护祖国统一,书写了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历程。
第四篇:国家意识与爱国主义
一、引言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同为国奉献、对国家尽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品德。我们作为大学生,更应该践行爱国主义。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这是大家在网上很常见到的状况,很多网民一味的批判中国如何如何的不好,也许表达了一种爱国的情绪,却不是一种理性的爱国方法。因此我们小组于2014年10月进行调研,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国家意识与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此次调研采取书面和网上调研两种方式,面向全体大学生。
二、调查方法与过程
1.书面及网上问卷调查:此次问卷共设10个测试项目,以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表现与国家意识为主题。
2.本次调研前后共发放问卷265张,收回有效问卷265张,其中实际问卷210张,面向本校区学生,网络问卷55份,面向全国各地大学生。我小组认真统计了数据,经过分析得到以下调查结果,总结并提出建议。
三、调查结果
1.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感觉自豪吗?
选择自豪的占了67%,说明大部分的大学生有着较强的爱国意识和对祖国的认同感,这是值得肯定的,那些选择一般和没感觉的同学,我认为你们应该从多个角度了解这个国家,而不是只看到不好的一面。
2.你平时关心国家重要的政治会议和法律政策的颁布执行吗?
68%选择的是有时,可见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对国家时事的关注度不够,爱国意识没有完全转化为实际行动。
3.你认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还要坚持爱国主义吗?
73%的大学生选择了很有必要,表明这些人对经济全球化有着较为科学的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生产、资本、贸易的全球化,然而这种经济活动更不该淡化国界,对周围一些国家我们也不能因为经济联系就忽视竞争和领土主权威胁。4.经济全球化是否等于政治、文化也全球化?
50%选择的是不是,50%选择了不清楚和是的,对于此题的分歧,我认为这是部分大学生还不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不足,应加强对经济全球化大背景的了解和教育学习。5.你对国家和平统一的期望如何?
令人欣慰的是81%的大学生选择了很强烈,所以总的来说国家的和平统一还是大众所希望的,而那些选择无所谓和不希望的大学生,我想你们需要认识到国家统一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6.当你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你会怎样做?
66%的同学选择了以国家利益为重,这些学生有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了第一位,但是也有34%的大学生选择了犹豫不决和只考虑个人利益,这部分学生就应该对此进行反思了。
7、对我国国防军事的发展你关心吗?
58%的人选择了一般,说明当代许多大学生对我国国防军事发展不够重视,33%的学生选择了很关心,表明了他们对国家安全的重视与关心,也体现了他们的国家意识。很遗憾的是有9%的学生选择了从不关心,因而我们仍须加强国防安全教育。
8、如果中国遭受外来侵入,你的选择是?
45%的学生选择志愿参军,主动报名这一选项,33%的学生选择在后方采取行动支持本国军队,15%的学生选择了不主动报名,但如果被征召就参军,这些大学生的选择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们的爱国情怀。而7%的人选择逃到安全稳定的国家,把个人安危置于国家之上,是国家意识淡薄,爱国精神缺失的表现,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9.今天你会选择哪些方式来表达你的爱国情怀呢?
通过选项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都有值得鼓励的爱国情怀和实际行动,其中有的选择了为国效力,有的选择了为人民做实事,还有的认为要先从自我做起,后两者人数居多,可见大学生普遍的爱国观念是正确的,但是也有16%的人选择爱国只要放在心里就好和不知道,这部分学生就应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10.如果现在有一些国家承认台湾是一个国家,你会怎么做?
百分之二十三的大学生选择了依法进行游行示威,百分之六十四选择了通过网络等途径发表意见,这些都是正确的具有爱国意识的做法,而一些学生选择恐怖活动就是不理性的了,还有一些不闻不问的占了百分之十,这部分学生就更应该加强祖国统一意识。
五、对调查结果的总结分析
〔一〕、优势
1.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是热爱祖国的,他们有着浓厚的国家意识和满腔的爱国情怀,对祖国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2.一部分大学生做到了关注时事,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科学理性的热爱祖国,把国家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并且以自己的方式践行着爱国主义。〔二〕、问题
1.部分大学生国家意识相对淡薄,对国家大事关注度不够,也不关心国防军事的发展。2.还有很多大学生没有弄清楚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和表现,没有认识清楚经济全球化形态下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和怎样爱国的问题。3.没有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4.没有科学理性的践行爱国主义。
六、建议
1.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通过学习增进国家意识与爱国情感,懂得如何理性爱国。爱国主义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片面强调理论不联系实际的课堂是枯燥无味的,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注意联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趣味性和实践性,增进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能力。
2.坚决维护国家利益,树立国家第一的崇高理念。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坚决与违背国家利益的不法分子作斗争,在关键时刻自愿牺牲自我利益来为国家做奉献。捍卫我国的和平统一和领土完整。
3.关注时事,了解国防。大学生应该多看些新闻杂志,逛逛相关论坛和贴吧,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最新资讯,发表自己的见解,多与他人交流沟通,形成自己的思路和看法,选择自己的方式正确的践行爱国主义。
4.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仍坚持爱国主义。学习掌握经济全球化的知识,不要因为信息时代世界文化,政治,经济的交融联系而淡化国界,迷乱信仰,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5.做好自己,从自身点滴做起。我们都是国家的一份子,是即将步入社会的中流砥柱,爱国也需要修身齐家,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三观,积极向上,勤学善思,勇于开拓,艰苦奋斗,品德高尚,热爱实践,求真务实,淡薄名利,这样的大学生才是国家和社会都欢迎的大学生,才是时代和人民需要的大学生。
七、总结
再次感谢接受调查的同学认真完成了我们的答卷,感谢你们的配合。经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了当代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表现的状况和问题,并且我们自己也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我们也很好的感受到了合作的喜悦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相信这次的调查对我们小组的每一位同学来说都是收获巨大的。
八、推荐
推荐一些关于爱国主义的电影:
《林则徐》《闪闪的红星》《万水千山》 《革命家庭》 《狼牙山五壮士》 《鸡毛信》 《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
推荐关注这几个人的微博:
任志强,袁裕来律师,徐昕(关注时事,见解精辟)
推荐几个了解国防军事的网站:
铁血网,西陆网,中华网军事频道,米尔网,环球网军事。
附件一
关于大学生国家意识与爱国主义思想的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嘉兴学院的大学生,要做一个有关大学生国家意识与爱国主义思想的调研报告,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认真填写该问卷,谢谢配合!
请在下面您选中的项的编号上打钩: 1.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感觉自豪吗? A.很自豪 B.一般 C.没感觉
2.你平时关心国家重要的政治会议和新的法律政策的颁布执行吗? A.一直 B.有时 C.从不
3.你认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还要坚持爱国主义吗? A.很有必要 B.可有可无 C.不再必要 4.经济全球化是否等于政治、文化也全球化? A.不是 B.不清楚 C.是的 5.你对国家和平统一的希望如何? A.很强烈 B.无所谓 C.不希望
6.当你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你会怎样做? A.以国家利益为重 B.犹豫不决 C.只考虑个人利益 7.对我国国防军事的发展你关心吗? A.很关心 B.一般 C.从不关心 8.如果中国遭受外来入侵,你的选择是? A.逃到安全稳定的国家 B.志愿参军,主动报名
C.不主动报名,但如果被征召就参军 D.在后方采取行动支持本国军队 9.今天你会选择哪些方式来表达你的爱国情怀呢?
A.在国家利益受损时勇敢挺身而出 B.理性思考,从实际出发,做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事 C.从一些小事做起,提升自我素质
D.爱国只要放在心里就好 E.不知道
10.如果现在有一些国家承认台湾是一个国家,你会怎么做? A.依法进行游行示威 B.号召抵制,通过媒体、博客、QQ、微信等发表意见 C.以自身抗争,进行恐怖活动 D.不闻不问
再次谢谢您的真诚答卷!
第五篇:爱国主义与当代青年
爱国主义与当代青年
论“爱国”的不可选择
在钓鱼岛问题持续保持高温的环境下,“爱国问题”逐渐成为了热议的话题,尤其在各地反日游行中相继爆发混乱后,人们开始以理性角度重新审视“爱国”这个似乎已经老套的词。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看重“国家”这一概念。从很早以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个词就成为读书人一生追求的目标,其中“治国”既体现了人的政治抱负,更是读书人对于国家负有责任的一种象征。在之后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这种责任又与忠君、爱国联系在了一起,无法分割,构成了中国传统的“爱国”文化。
近代以来,随着清王朝的腐败、积弱,以及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的传入,新一代有识青年,以救国为己任,运用先进思想,推翻了封建统治,从此,“忠君”退出了历史舞台。近三十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改革的方向已经逐渐从经济向政治、思想扩散,西方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思潮不断影响着国民的意识形态。结果之一,便是在“爱国”这一传统话题上,出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矛盾与纠葛,以及随之而来的难以选择。那么“爱国”真的是我们的选项吗?
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只有一个选择,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利益。
我认为,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利益是毫无疑问的。国家,作为社会的一种组织形式,实际上是代表了整个民族,整体群众。而我们处于这样一个群体之中,应当对这个群体负有责任,这种责任根源上来自于人类的群体性以及我们更高级的感情归属问题。人类的群体性是无可争议的,我们成长、生活的任何环节都离不开身边人的努力付出,我们的身份只不过体现了我们的不同分工,而不是我们的地位。因此,从生物学根源上讲,我们的个体利益需要服从于群体利益。现代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犹豫与怀疑其实是由于我们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个体思想。个体思想的产生不可否认是一种进步,它是人类思考能力,创造性,丰富情感的来源,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源动力之一。但是,个体思想并不意味着否认我们的群体性,而极端的个人主义以及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导致了放弃群体利益,这在某一层面上市“不爱国”的体现。
那么,现代社会,人类的群体性是不是已经消失或者不重要了呢?明显不是,我们的生产生活依旧依赖于群体,利益总量是不可无限增长的,对个人利益的过分追求必定会对群体利益产生危害,这样的选择无疑是对我们所在的群体的一种背叛,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而损害群体利益最终也一定会损害到自己的个人利益,最终得不偿失。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的爱国方式是多元化的,爱国不等于抵制外国货,不等于敌视外国人,而是利用自己的能力,为国家创造更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