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

时间:2019-05-14 01:31: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

第一篇: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

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随着社会的变迁,国家政府开始大力度弘扬传统文化,尤其对于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收到社会的广泛重视与关注。在学校教育与传统文化之间如何做到平衡,并有效融合,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哪些不足,本文进行了浅要分析,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传统文化,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与沉淀,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总和。这种传统文化分为外在文化和内在文化。外在文化包括字正腔圓的中国话、书法、国画、各种民俗等;内在文化主要是指思想方面的,众所周知当今流传最广的当属孔孟的儒家文化,甚至有人说孔子就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一个民族的发展与振兴,是离不开思想的强大。而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思想道德建设。

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相融合,才能相互促进,在培育人才方面达到事半功倍。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主要以培养一种认同感为主:即认识传统文化并热爱传统文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知识的增多,见闻的扩大,高年级的学生就不能局限于范范的传统文化了,而是具体的培养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识文断字”(中华民族的渊源历史与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到传统的礼仪,再到明善恶、辨是非。

二、为什么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 1.教书育人,不如育人教书

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首先应当学会做人,然后才是进行书本知识的学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孔子其中一条言论的中心思想说的就是如果一个人的才学达到一定的境界,但却没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进行维护,那么总有一天这些才学也会离这个人而去。可见,高尚的道德品质多么重要,否则也不会“我一日三省吾身”了。现代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就非常主张进行道德相关方面的自我检测:掌握了多少,进步了多少。无论是几千年前的孔老先生还是近代的陶行知先生,关于德育教育的想法确实不谋而合。德育教育乃人格品质的根基,先成人才能成才,最终成大事。所以教育育人,不如先进行德育教育,知识传授次之。

三、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 1.性相近,习相远

社会经济形态的进步,势必带来一定的其他方面的流失。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开始追求市场经济导致的“利益最大化”,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变得不足。在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中,人们不但吃“快餐”还要学“快餐文化”。“快餐文化”虽然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却不是长久之计。传统文化的深奥之处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参透的。

2.苟不教,性乃迁

近几年社会各界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并进行大力度宣传,但中国人口基数大,分布的比较广阔,致使传统文化教育的宣传并不能深入每一位中国人的内心。这样的后果就是九零后、零零后的孩子们已经没有了传统文化的概念。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智能手机的普及,大部分的青少年们更加推崇“洋文化”。外国的文化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广大青少年的思想和身心,甚至出现“忘本”现象。

3.子不学,父之过

虽然家长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并在教育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却不足,从而在引导孩子方面也就没有什么有效的传统文化输入。甚至不少家长相信中国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知识文化发展,都远不及欧美国家,他们却忽视了一项最重要的思想道德建设,尤为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的教育。

4.教不严,师之惰

虽然社会各界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不足与重视程度不够,但是学校在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上也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大部分学校只是更多关心的是学生的成绩、升学率等一目了然的成果。学校是书本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大本营,教师是各种文化教育的撒种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无形之中影响着每位学生,教师不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学生自然就不会把传统文化当回事。

四、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有效融合 1.体验式教学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走进校园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也就是说在传承时会有多种方法。除了最原始的讲授,还应当有“体验”在里面。传统文化如果像传统的教学模式那样,只是干巴巴的讲势必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不如来点不一样的。

每所学校应当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传统文化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模式设计,有效地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比如现在很多小学都会开展“弟子规”、“三字经”的趣味大赛;在特定的时间组织学生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的民俗节日进行相应的活动,如包饺子、包汤圆、猜灯谜、包粽子、吃月饼等等。不少学校已经开始布置有关于“孝”的家庭作业:给父母洗脚、帮助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拥抱父母说“爸爸/妈妈,我爱您”等等。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体验,都会寓教于乐,学生们乐中学,学中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会中国的传统文化,耳濡目染的感受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学校、家庭有效合作

上面提到过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因此,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单纯靠学校一方努力,更应该得到家庭的支持与配合。众所周知父母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上一点提到的“拥抱父母说我爱您”,很多家长会不配合,甚至出现打击的言行,这就影响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如果父母有效配合,并把家庭当做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根据地”,再与学校合作肯定会在传统文化方面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之,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缺一不可,二者有效融合方能更好互相促进。传统教育任重而道远。

第二篇:学校教育与德育

学校教育与德育

要讨论德育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何为德育?德育是指政治思想与道德品质的教育。政治思想由社会制度的性质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思想具有明显的目的而进行不同的思想宣传。道德品质又叫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它是指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反映出来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特征。品德和道德是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社会道德,就谈不上个人的品德。道德是以国中社会现象,在集体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便产生了协调行为的准则。人们不仅根据这些准则去评论一个人,而且根据这些准则来支撑自己的行为。一个人按照他所处的社会集体的行为准则去行动时,他的行为就合乎道德;反之,就是不道德的。许多人的个人品德构成影响着社会道德。一个人的道德好坏是以公认的道德准则来衡量的,总是从社会生活中去找原因的。以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政治思想形成与道德品质的好坏与社会是分不开的,所以德育与社会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一个人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德的形成是从儿童开始的。德育工作需从儿童开始,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德育起主导作用。社会文化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纷繁复杂的,带有许多的偶然性,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带有相当程度的自发性。学校教育按照社会的要求,选择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精心组织后传授给儿童,使儿童的社会化由无组织的自发状态过渡到有组织、有目的、有系统的活动状态,因此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诸因素起主导作用。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根据预定目的和自身规律连续而有效地实施系统的教育影响。学校是儿童和同伴交往的重要场所,他们在学习和活动中形成友谊,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通过相互深化、示范和自居作用的过程,同伴之间彼此社会化。

在现代社会,接受信息教育已成为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校教育可以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按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要求,按一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活动,对儿童施加影响,使儿童逐步掌握人类已有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行为规

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为社会所期望的成员。

学校教育对儿童德育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师角色、学校校风、同伴交往等方面。

学校教育活动对儿童施加影响是以一定的教学内容为中介的。教学内容是实施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教学内容实质上是一种文化选择的结果,是对全部社会文化的一种不断的提炼、浓缩和序化,反映了社会历史条件下生产技文化发展的水平,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对人的客观的要求。教学内容不仅向学生解释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进行文化的灌输,更主要的为儿童提供了效仿的模式。例如,历史教材中有关史实的叙述、分析,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高年级学生从中知道了祖国的过去,知道了长城的伟大,知道了四大发明对世界闻名的影响,他们为祖国过去的辉煌而骄傲。同时,他们也知道中国近百年屈辱的历史。《圆明园的毁灭》激发了他们对帝国主义的痛恨,为国家受到磨难而悲伤。从香港回归,他们了解中国巨龙的腾飞,为祖国的发展而高兴。他们把自己的荣辱与祖国的命运连在了一起,爱国主义思想逐渐形成。语文教材中对人物的刻画,对自然影响的描述,歌颂了人间的真、善、美。特别改革后的语文教材,中心更加明确,如:《狼牙山五壮士》、《圆明园的毁灭》、《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山中访友》、《遨游汉字王国》„„等不同类型的文章,向学生全面地、系统地、有意识地传输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及对父母,对自然的热爱情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效仿的模式及道德的启示,促进了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学校教育中又以教学内容对德育的影响最大。

在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施以影响的诸因素中,教师的作用是最积极的、最重要的,教师是对儿童进行社会化的专职实施者。教师不仅通过言教有意识地、系统的实施对儿童的教育影响,而且以自己完整的人格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学识、才能、诲人不倦的精神,会感染激励学生对知识、事业的渴望和追求;教师的思想品德、理想、信念能陶冶学生的心灵。对有威信的教师,学生会产生敬仰的心情,愿意接受教师的要求,将教师作为自己心目中的楷模和表率加以效仿,把体现在教师身上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品德。品德是个性的一

部分,品德是习得的。

校风是学校文化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集体通过培养和继承而长期形成的,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稳定的校风和精神面貌。校风对儿童品德的影响表现在:校风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无声的行动命令。儿童进入学校后,在良好校风的感染下,能比较自觉的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采用符合学校教育要求的大众行为方式。校风对一种不成规章个体的品行作出权威性的肯定或否定,鼓励或制止。在校风的行为导向作用下,学生逐步接受并适应团体规范。良好的校风能陶冶师生的心灵,鼓励上进,抵制不良风气和行为方式。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学生逐渐养成与学校教育目的相符的,被认为是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学校是学生与同伴交往的重要场所,他们在学习交往中形成友谊,通过相互强化、示范和自居作用的过程,同伴之间彼此社会化。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同辈的交往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学校教育是有阶级性的,它要为社会培养能维护本国利益的各种人才。它的德育标准与本国的利益相联系。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绝不是决定作用。一个道德品质的形成还受社会文化,家庭教育,生活环境,人际交往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全民素质,社会道德风尚制约着学校教育,学校教育能促进全民素质和社会道德风尚的提高。为提高社会道德风尚,学校教育工作还任重道远。

孙庭伟 2014、6、16

第三篇:王宝寨让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心得体会

今天是2015年10月6日,应我们学校邀请,河北省望都县教育局局长王宝寨先生莅临我校,给200多名教师带来了一场精神盛宴。他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领域有很大的建树和独到的见解。认真听取了之后,我被王宝寨先生精彩的阐述和渊博的中国古典文化学识所深深折服。

从讲座中我们得知了现在的学生为什么这么难教、难管,老师为什么这么难做。原来都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我们在教育中只注重孩子的智育,而忽略了孩子的德育和怎样做人的教育。我们效仿西方,但是我们只从西方学会了要让学生发挥张扬个性,让学生大胆质疑,学会独立,学会与人竞争,学会了自由,平等。我们以为它是西方教育的全部,我们把它用到了我们的教育当中,殊不知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教育的缺失和学校教育的缺失,使得我们的孩子把这些西方的东西当成了他们生存的唯一法则。他们又怎么会对父母恭顺,对老师尊敬呢?我们教给孩子的这些,孩子们又反过来用来对付我们家长和老师,这当然不是大家所愿意看到的。王宝寨局长给出了治病的良方:那就是做人方面的教育我们用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做事方面的教育(即智育)我们用时代精神(即个性,竞争,质疑,自由,平等)。我们要先让学生学会做人,再学做事。

这些对我们老师很有用,起码让我们知道了我们教育的症结在哪儿?这个病应该用哪个 方子来治。这等于给我们老师在教育方向上指了条明路,使我们活得明白了!哦,原来如此!

王宝寨先生还让我们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深入阐述了“道,德,孝”三个字的内涵,它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我们了解了“五常”——仁、礼、义、智、信。“五伦十义”——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诚友信。

最后,还让我们领略了《弟子规》的神奇魅力。它适用于你的一生的各个阶段,它也适用于任何年龄段的人,它语言至简,道理至深。真是我们教育学生,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的不二法宝。学生诵读了《弟子规》,理解了《弟子规》,并身体力行,那么学生,学校在德育方面一定会有质的飞越,并且会极大地促进智育的发展。

希望现代教育借助中国古代智慧这双翅膀,在蔚蓝的天空中越飞越高!

第四篇:学校教育与管理理念

二里乡红工小学

办学思想与管理理念

(讨论稿)

办学思想——愉快教育

▲开展教育的目标与要求:“开心服务、快乐成长”。

教师开心工作,服务学生,实现价值;

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实现目标与要求的措施:“多方面提高、全方位培养”。多方面提高教师素质,提供教师施展才能的平台;

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构建学生张扬个性的阶梯;

▲校训:乐教乐学,成人成才。

▲校风:良好的精神风貌,高雅的价值取向,规范的言行举止。▲学风:独立思考、善于合作、乐于探究、形成习惯。

▲教风:紧跟时代,真诚精细,乐于奉献,感染人格。

▲文化建设内涵:三个习惯(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教师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管理理念——以人为本

▲学校管理“十二字”:人本、科学、规范、简明、高效、有序。▲教师管理“三关工程”、“三个习惯”:关爱教师家庭,关心教师心灵,关注教师成长。养成良好的“三个习惯”

▲学生管理“三个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体系。

▲家庭管理:利用两种方式(到校集中培训+送教上门)开展家长学校培训,传输家庭教育方法。

▲社会管理:融入社会,参与实践,整合资源。

二里乡红工小学

2009-12-1

4参考文章:[1]二里中学:“科学、规范、特色、发展”的办学思想(谢道林)

[2]网络文献:《论学校的品牌与特色》等

[3]二里中学:《校园文化》、《学校文化建设专题讲座》(曾凡仲)[4]红工小学:2008年春提出的《办学思想》

第五篇:书法与传统文化

一、书法与文学

中国的书法与文学,作为艺术大观园里的两朵奇葩,犹如并蒂之莲;作为中国艺术的两座高峰,几千年来双峰并峙、高耸入云。

书法与文学的关系,以诗歌为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观照。

首先是以书论诗。书法是通过视觉传达的艺术形式。人们欣赏一幅书法作品,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幅作品娴熟的笔墨技法和构思巧妙的章法布局,这种直观的视觉冲击力带给人们以美的艺术享受和熏陶,所以书法给人的艺术感染力比较直观,因此古人也常常借助书法来谈论诗歌。如苏轼在他的《书黄子思诗集后》中就是以书喻诗:

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

这一段话是说书法。进而由此转到论诗,苏轼云:“至于诗亦然”。可见在苏轼看来,诗歌和书法的本质或者说内核是一样的。又如,严羽在《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中提到:

坡谷(苏轼和黄庭坚)诸公之诗,如米元章(米芾)之字,虽笔力劲健,终有子路事夫子时气象。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其不同如此。

其次便是以诗论书,也就是用诗歌来谈论书法,这种诗歌叫论书诗,有些写得好的论书诗是用诗歌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书法艺术的魅力,如李白的《草书歌行》对怀素草书创作的描绘:“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李白用天马行空般的语言,描绘出一代草书大家怀素挥毫时的情态,实在是生动之极!同样,诗圣杜甫在他的《饮中八仙歌》中也写道:“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将唐代另一大草书家张旭酒后放荡不羁,于王公贵族面前脱帽露顶,挥毫泼墨的情景用诗歌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来,读后恍恍然有身临其境之感。另外还有一些论书诗,在不伤及诗歌的艺术性的前提下,又道出关于书法的种种精辟见解来。如苏轼的《次韵子由论书》: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椭?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其中的“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常常被引作宋人书法“尚意”的力证。如果结合他反复强调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的观点来理解,就能明白东坡所谓的“意”,是法度之中的“意”。“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是对书法艺术风格的多样性的一种肯定。再如东坡在《石苍舒醉墨堂》一诗中的 “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不异逍遥游”,这其实是对书法艺术创作的自娱性的生动阐释。诗中又提出“我书造意本无法”,是在得法之后忘法的一种状态。

书法与文学之所以互通,就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载体,那就是中国文字。二者都与文字有着密切的关系。书法是用文字来抒情的艺术,东汉蔡邕在其《笔论》中即云:“书者,抒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可见,书法是作者抒发情感的其中一种表达方式。同样,文学也是以文字为形式,表达作者内在情志的艺术,孔子即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所谓“诗言志”即是这个道理。而且,不但“诗言志”,其他文学形式也能“言志”,如“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就书法艺术而言,整幅作品飘逸灵动,笔断意连,顾盼生姿。就文学艺术而言,通过文中精美的语言所表现出的寄情山水,放浪形骸的晋人风度也瞬间跃然纸上。又如杜牧的《张好好诗并序》,杜牧作为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一起被称为“小李杜”,其诗名为人所周知。然而,其手写的《张好好诗并序》,也堪称是一幅诗歌与书法俱佳的珍品。《宣和书谱》即称杜牧的书法“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再如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在东坡诗集中此诗可能并非上乘之作,但这件书法作品却作为他的代表作而被千古称颂,极为后人所推崇。这幅作品抑扬顿挫,一气呵成,有一泻千里之势。在作品的后面有黄庭坚所做跋语中说“东坡此诗似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同时看到了这件作品的诗歌艺术美和书法艺术美。

二、书法与绘画

在书法还未进入自觉期之前,可谓书即是画,画即是书。从目前考古发现的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看,多是对一些具体事物的描绘,也多用极其简约的线条描绘人、动物、日月星辰等。无论是花山岩画或苍源岩画,还是仰韶文化的陶器或良渚文化的玉器,都可以看到这些人类早期的绘画作品。直到商代甲骨文的出现,才有了正式用于记录的文字。从甲骨文看,一些文字与一些原始的符号极其相似,甚至有些字直接就是简化了的物体的造型。从甲骨文向上看,越来越多的符号既可以称其为图案,亦可以称其为文字。汉字中的象形字及绝大部分会意字就是直接来自于简化的图案。

绘画在汉字出现之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周代儒家思想兴起并作为主要的思想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孔子主张绘画的社会功用即在于教育人。而圣贤、功臣、烈女、义士等的画像,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来说,很直观,也能看懂,这样就从客观上促进了人物画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表现受宣传的人物和使画面美观,突出人物的等级地位,还需要给人物加上背景,加上不同颜色的衣服。这样,这个时期的绘画就从原始的具象模拟和抽象线条表现向线、形、色、叙事背景、透视等多种因素方向发展。

由于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创作的使用工具一样,都是圆锥形的毛笔用墨在纸或绢上用线条画出,这就决定了它们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南齐谢赫《古画品录》中提到绘画的创作要求和评判标准的“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虽是对绘画的要求和批评准则,除“随类赋彩”之外,其他五法也同样适用于书法。当然,在这个时期书法与绘画的关系还只是外部的技巧或使用工具上的类似。到了“逸”的观念的提出,又使书法和绘画在创作主体的精神内核上统一起来。最早提出“逸”的是唐代的书法理论家李嗣真,在其著作,《书后品》中首先提出“逸”的书风,并将“逸品”列在首位。在绘画上唐代的朱景玄在《唐代名画录》中提出“逸品”,但将其列在最后。五代的黄休复在其《益州名画录》中将“逸”列在了首位。在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中“逸”是指:

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尔。

这里“逸”的意思和李嗣真的“逸” 所指的不一样。“逸”的本意指超众脱俗。其中“笔简形具,得之自然” 即是不再是对客观事物形体的描绘,也不需要很高的技巧,提倡的是一种自在的“书写”,在作品中要传达出创作主体的脱俗的精神气质。书法上也是如此,“逸”是对“法”的背叛,“法”强调的是人自身的自律性,“逸”是强调人自身的精神性。在这个时期还提出了“书画同源”的口号,“书画同源” 一部分原因是文人们为了提高绘画的地位,将书法引入绘画中,使之更加精英化。同时,将书法引入绘画实际上是将书法的精神引入绘画,更好的表现创作主体的精神内涵。“逸”的出现,使这一时期的中国绘画从宋代以前的“无我之境”发展到“有我之境”。从这之后,书法与绘画的关系日趋紧密。宋元文人画的一个特点就是诗书画印相结合,清代海派的碑风书法与海派绘画的紧密联系等等都是证明。

此外,书法与绘画从执笔上来说,都注重指实、掌虚、悬腕,艺术表现形式和笔墨运用上也有共同规律。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论?论用笔》中就提出“书画用笔同法”一说。其云:

顾恺之之迹,紧劲联绵,循环超忽,格调逸易,风驰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法,固而变之以成今草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唯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来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

郑樵也说:“书与画同出。画取形,书取象;画取多,书取少。凡象形者,皆可画也,不可画则无其书矣。”书法讲究起笔、运笔、落笔都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绘画也一样。可见从书法与绘画的渊源和发展特征上看,书法与绘画是同体同源的。

三、书法与音乐

音乐是有声的书法,书法是无声的音乐。

东汉文学家蔡邕说过:“唯笔软则奇怪生焉”。我们知道,中国书法的特点和魅力,几千年来都是通过毛笔表现出来的,如轻重、徐疾、粗细、方圆、阴阳、虚实、浓淡、枯润、节奏感等,千奇万怪的姿态、神采都跃然纸上。书法的线条美,是用柔软的毛笔,由熟练的手,通过点和画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不仅仅是在白纸上写上黑字而已,而是以各种结构、笔法、墨法、章法,使文字充满生命力和节奏感。简而言之,书法是毛笔加上心、眼、手,加上文字,加上学识,加上生命力,再加上思想感情的结合产物。正如丁洪论书绝句所言:

研墨心趋静,握笔情更浓。千般真善美,尽在一挥中。

写字是心灵的活动,也是消闲的活动,它可以启发智慧,陶冶性情,净化人生,延年益寿。

书法之所以能给人以音乐般的美感,就是因为它同音乐一样,不仅反映现实的美――真,并且能动地加工现实美――善,以及集中地形象地表现现实美――美。书法作品虽然无声,但是它用笔的抑扬顿挫,用墨的气韵律动以及点画结构的和谐统一,以唤起人们的节奏感、旋律感和音乐感。

沈尹默先生对书法这种“无声之音”作了具体深刻的阐述。他说:

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有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

无论石刻或墨迹,表现于外的,总是静的形式,而其所以能成就这种形式,却是动作的成果。动的势,今只静静地留在静形中。要使静者复动,就得通过耽玩者想象体会的活动,方能期望它再现在眼前,于是在既定的形中就会看到活泼地往来不定的势。在这一瞬间,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会感觉到音乐般轻重疾徐的节奏。

这不仅说明书法与音乐在神方面相通,而且二者在形方面也有相通之处。

书法是视觉的艺术,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对人的生理、心理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曾说过:“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荀子也说过:“声乐之人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节奏与乐调能强烈地感染人,使人难于抗拒。当代学者苏白就认为:“至于中国的书法艺术,在我眼里,那简直就是一种音乐。只不过它不是那种发于琴弦,授于听觉的音乐,而是一种用笔情墨谱写成的,隐藏于作品之中,须用艺术的眼睛才能感受到的‘视觉音乐’。”

书法作品讲究节奏、章法、墨韵及落款、钤印。音乐也有四种要素,那就是节奏、旋律、音色以及和声。书法的节奏来自运笔的提按、轻重、快慢、徐疾,音乐的节奏效果来自敲击。节奏是书法、音乐、舞蹈共有的生命力,只是表现的方法不同。书法以点线表现它,音乐以声表现它。书法不仅讲究线条的空间分布与时间运动的结合,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人与自然、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而音乐是从自然界的群声里抽出纯洁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造成强弱、高低、节奏、旋律等有规律的变化,来表达对人生之奥妙、宇宙之无限、万物之和谐的领悟的一种艺术形态。因此,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方面,两者是相同的。

书法与音乐潜在的联系,古今人对此早有论述。蔡邕是最早把书法与音乐合而为一的人,他把音乐的节奏感融入书法,他教育女儿蔡文姬在写字的时候要想到乐曲的节奏感。张怀?形容大篆如音乐,干戚羽旄,隶书乃备风雅,如聆管弦。张旭说他自己是“闻鼓吹而得笔意”。项穆说:“书法譬如是抚弦在琴,妙音随意而发。”鲁迅先生也说:中国文字有三美,即意美用以感心,音美用以感耳,形美用以感目。这三美,书法都具备了,书法线条虽不发音,但它抑扬顿挫,跌宕起伏,与音乐是共同的,可以于无音中听出音来。这些都是独到的见解。书法与音乐正是这样,是心灵、感情、天地万物以及一切生活积累孕育的流露和发泄。

书法是展开于空间,表现为静态,诉诸视觉的艺术,它有契合于自然的妙趣,又有发自内心的激情。音乐是有声的书法,书法是无声的音乐,它们的共性都是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是抒情的艺术,“书为心画,乐为心声”,诚然是也。

下载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统文化与高考作文

    【阅读此文需支付 2 元】 传统文化与高考作文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化意蕴越来越深厚,对考生写作的文化要求也高了起来。那么什么是文化呢? “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

    传统文化与阅读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与阅读教学 西安交大阳光中学 党杨梅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中华儿女成长的精神摇篮,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社会快速发......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对文化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也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

    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

    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 21世纪伴随着信息的高速化发展使知识的传播更加的广泛迅猛. 在此基础上,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也更加的频繁。西方传统节日的中国热,中国传统节日的西方热,都可......

    传统文化与教育

    一、 传统文化与教育 1、传统文化在教育系统中的缺失造成的价值取向紊乱 在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对学生人格塑造、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增强社会主人翁意识、加强传统道德教......

    传统文化与亲情

    传统文化与亲情_800字 我的外婆家在江苏,属于江淮一带,爷爷奶奶家在安徽阜阳,两地的传统习俗有些不同。 昨天周六,一大早,外公外婆就买回来大包小包许多食材,“今天什么节日?”我有......

    我与传统文化

    我与传统文化 渐行渐远的石库门,浮现出模糊的轮廓。在我们90后的眼中,她已成为历史的见证,与此同时,她与我们开始陌生„„可是,我从小就是在石库门里长大的啊,我对石库门有一种特......

    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

    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 篇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爱国主义思 想。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可以得到如下结论:爱国主义是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