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统文化与教育
一、传统文化与教育
1、传统文化在教育系统中的缺失造成的价值取向紊乱
在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对学生人格塑造、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增强社会主人翁意识、加强传统道德教育都有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从行为模式、思想倾向、心理倾向、心理素质、自我意识等多个方面塑造大学生的人格和行为。然
而如此重要的教育手段却在我们的教育中经常被轻微式忽略。
农工民主党天津市委员会曾在中小学进行“国学”教育的问卷调查,在205份调查问卷中,中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老师认为缺失应有的文化、历史知识的竞多达138人。认为在中小学应设立“国学”教育专门课程的有165人,占80%,认为中小学需要专门设立写字和书法课的有180人,占88%。可见,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家长、老师都对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反映强烈。传统的历史、文化修养的培养,被分解到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之中,导致了中小学长期缺失“国学”内涵。电脑及电子传媒进入中小学领域以后,一方面带来新知
识和新的传播优势,另一方面又削弱着学生们对传统文化载体的掌握。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多的依赖家长,缺乏自立能力,欠缺劳动习惯;自私自利,不太合群,集体观念淡薄;花钱大手大脚,不珍惜劳动成果;是非观念淡薄的意识。在任何地方都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没有任何民族意识、集体意识、国家意识。这样将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新时代的学生是一批没有自己正确价值取向的人。这样的人于国、于社会又有何益处呢?
2、导致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
(1)市场经济的趋利性挤占传统优秀文化的地位,市场经济以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作为判断经济效益的标准。市场经济的所有权明晰,商品或货币持有者
必然在经济运行中以谋取利益为目的。市场经济将人们的价值观的航标摆向了追求利益与物质的第一方向上,对传统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教育一概看轻。实用主义更是市场经济趋利性的“标榜品牌”,这就使它与传统文化站在了一个矛盾的对立面。许多人越来越觉得传统文化教育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反而阻碍
了自己实用的目的。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和现时代节奏的加快,同时造成了“快餐文化”的现象。所谓“快餐文化”就是只学当前能用得着的,能马上消化的、立竿见影的文化。但
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决不是以“快餐文化”来衡量的。
(2)社会上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使传统文化教育在青少年心目中有越来越严重的淡化趋势。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对外的文化交流和交往不断增加,外来文化对广大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言论和行为,致使青少年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盲目追求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将自己国家的博大精深文化抛之脑后。同时由于我们传播手段的滞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这些现代传播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社会上舆论导向作用不明显,导致青少年对传统
文化的认识不深,因而优秀传统文化难以弘扬。
(3)许多家长对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未能对孩子进行积极的灌输和有效的引导。
现在有不少家长认为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不及西方发达国家,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崇洋媚外的心理,甚至认为语文、历史这些科目没有太大的用处,只有外语才是最重要的,忽视了对孩子进行正确的道德教育,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育。
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家庭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上
许多名人的家庭,其家教都是非常严格的,而过去作为孩子启蒙的传统文化教育,现在被许多家庭放置到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落。由于家庭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缺位,给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家长能够给予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也许会有更多的孩子喜欢传统文化,因而,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
度与家长的认识和引导有很大的关系。
(4)尽管造成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很多,但教育作为基础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不少学校只重视应试教育,没有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很多教师还没有真正地把传统文化作为己任,甚至自身传统文化的涵养就很缺乏,因此,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对学生施加较大的影响。同时,绝大多数青少年接受正规、统一的传统文化教育仅仅在于学校开设的语文、历史课,其内容也局限在古诗的、朝代简史,而授课内容又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因而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知之甚少。另外,由于社会上功利主义的盛行,使学校的办学方向也要不断加以调整以迎合社会的需
要,这样学校更容易忽视对学生进行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
二、如何再次将传统文化与教育契合既然传统文化缺失达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我想我们不能再一味的去追求文化缺失的原因,而应该去思索如何再次将传统文化与教育重新契合,以下几点是我的个人观点:
1、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概念。从现代意义上讲,“人文”主要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人文素质教育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被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
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学生的文化素养非常欠缺,由于过早的接受“理、化、数”的禁锢,除了在少数时间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以外,较少受到有关人文学科多方面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不完善使现代学生正义感、责任感淡化,道德修养不足。当前不少学生埋头于科技理论知识学习,不注意伦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仪修养,在诚实、守信、认真、勤奋、谦虚等基本文明方面表现欠佳。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先割除重理轻文或者只学、只考、只闻读书声的办学理念。将人文素质这个全方位的大课程融入到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学习传统文化的人文素养精髓,全面掌握传统文化中关于爱国、爱家、道德、伦理、尊老爱幼„„一系列对塑造人文素质的重要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植扶正驱邪,扬善惩恶的风气,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成为具有高度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敬业和奉献精神等高素质的建
设人才。
当然,人文素养的塑造不仅仅只是靠单纯的传统文化思想教育来解决,更需要在一定重视传统文化的整体社会风气中慢慢熏陶中养成,这就对我们的社会教育
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课题。
2、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传统美德包括孝敬父母、宽以待人、富有同情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等,我认为当今小学生应加强仁爱教育、礼貌教育、善心教育,这是立不容缓的。
(1)仁爱教育
在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道德教育史上张良曾因桥下为老叟拾鞋而得兵书,孔融曾因让梨而流芳千古,这些故事所蕴含的尊老爱幼、俭良谦让的美德,却在当今某些“小皇帝”的身上淡化了、失落了。如何让学生们再次学会中国传统美德,这就是学校仁爱教育的重要课题,我们可以通过“感恩教育”、“知荣明耻”教育,或在班会、集会上讲述尊老爱幼的典型来带动大家。
(2)礼貌教育
不少独生子女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品行,同学之间不懂得温和谦让,缺乏谦恭友爱。为此我们要从学生们的礼貌问题着手。开展礼仪讲座、比赛、表演,让学生们在学校的大课堂中学会基本的礼貌,养成同学友爱、尊师重道,经常使用“谢谢”“对不起”“请”等字眼的习惯。
(3)善心教育
现代中国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成为家庭的“重点保护对象”,受着周围家人的加倍呵护,沐浴着全家人的温暖。但是这却带来了不少学生占有欲较强,缺乏同情心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和快乐,甚至会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因此,我们学校教育应当引导学生善于体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以避免做出有损他人的情感和需要的事情,让孩子从小接受体贴别人、关怀别人、理解别人的教育,让学生们真正意义上明白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尊重”
“友爱”的意义。
第二篇: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
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
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
文化与教育血肉相连,一个国家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然离不开其民族文化传统,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的复杂性,同一文化要素都有可能对中国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产生正负面影响。因此,中国教育现代化应根据现代教育发展的规律,适时地对教育传统进行现代转化,并注意在多元化背景下的传承与变革。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众所周知,文化与教育血肉相连,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具有教育功能,文化利用语言、文学等物质载体把各种个人的和主现的精神产品变成杜会的和客观的意识和精神,形成某种时代和民族特定的社会心理和习俗,它们从此具有一定的塑造功能和熏陶功能。同时,教育也是一种文化,由教育观念、思想,经验、制度、方法等组成的教育传统,是文化的重要部分,它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承、积累和沉淀要依靠教育。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现实社会仍产生巨大影响作用的文化模式。由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中居深层次的、基础性的地位,正如恩格斯所说,它是“获得性的、积屏起来的遗传”。意大利学者维柯也称之为“通用于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心头语”。但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来说,传统文化总体上属于旧的时代。这一本质决定了民族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既有矛盾冲突的一面,又有相协调、相促进的一面。民族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前提、立足点和出发点,没有一个民族能完全脱离自己的杜会传统而实现现代化。
当代中国教育具有多层面文化内涵,价值取向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又具有普遍的现代人类社会教育某些共同特征。从总体上看,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层面,即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清末西学东渐而来的西方文化,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近代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文化。然而,从中国教育的深层构造来看,其价值取向,包括学校的教育观念和社会成员对教育的认识却依然顽强地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的教育从本质.上看,根植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在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层面上,它首先是民族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是中国教青走向现代化的最深厚的文化基奠,内化到中国人血液中的民族文化心理、行为方式及其观念世代传递并持久地影响着中国对教育现代化的选择。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育的现代话,我们应该探求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契合点。
首先应弘扬传统文化的优良美德,加强素质教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精髓集中地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孕育的优秀传统美德之中,它们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应当是我们最宝贵的教育资源。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的统一。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许多方面与素质教育的宗旨不谋而合,能够为素质教育提供价值导向和许多丰富的道德资源。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在许多方面,可有针对性发掘。如有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从众多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中选择了
“爱国、勤俭、礼仪”三个方面;也有的学校把传统文化资源提炼为:“孝”、“仁”、“勤”、“忠”四个字,以此为教育的出发点。总体上说,在挖掘传统文化价值时,不可能完全一致,允许有不同的认识和侧重。
其次应吸取传统文化精髓,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注重传统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一要对传统文化本身有很深刻的认识和认同;二要注意与时代的结合,赋予新意。校园文化建设应根据学校的中心工作和任务,因地制宜地利用学校的各种优势,对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进行总体设计,凸显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最后应以教师专业化为契机,融传统文化于教师发展之中。在当前情势下,传统文化的培训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相结合,校本培训应当是最好的方式。培训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作为校本培训的设计者和负责人,校长首先要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把传统文化纳入到整个学校教师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研究相应的培训目标,选择培训方案。对于一般教师,可以把传统文化作为他们的通识性知识加以培训,而对于直接从事传统文化教学的老师,应当有更详细的要求。其次,培训的内容选择应该根据学校中教师的原有基础、工作现状和实际需要而展开,必须与其实际从事的工作结合在一起,有较为灵活的形式,落实在教师的备课与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最后,要把教师的个人主动学习和同事间的合作研讨相结合,处理好学习与研究的关系。要激发教师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参与,包括参与校本培训计划的制订和具体活动的确定等。
总之,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必须注意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积极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契合点,使传统文化能更有效地贯穿在学校教育过程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复兴。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学习心得
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学习心得
息县二小:李丹
欲为人师表,先学会做人。
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使我受益良多,也有一些感想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五伦八德:夫义妇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而其中,百善孝为首,我们就应该以身作则,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通过学习《弟子规》、《道德经》等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然而,通过这段时间对《道德经》和《弟子规》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面对学生,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对学生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解决,要敢于承担责任。
也通过此次学习,让我真正知道了自己走上教师这个岗位是多么的荣幸。教师这个职位是多么的神圣。要想成为师之典范,必先成为一个好人!对于怎样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我感悟到了以下几点:
1:教师须是有道德修养的人,须修身养性让自己具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2:教学生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让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真正意义。
3:点燃孩子的学习兴趣,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于鱼。
4:增强教师业务素质,努力成为孩子成长中的一汪源源不断的泉水,不断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努力把传统文化持之以恒的渗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时刻警惕自己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第四篇:中华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改革(DOC)
今天听了多半节语文课,这节语文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从教这么多年,没听过这么好的语文课,特级教师不容易,这是真正的特级教师。非常感谢所有展示课的教师,还感谢参会的老师,今天想讲一些别的话,和我们这个也有关,讲《中华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改革》,想讲三个问题:
一、回归我们的精神家园,二、汲取教育改革的思想智慧,三、向传统文化学习人格修养。
一,回归我们的精神家园
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呢?因为今年,我们总书记反复讲的几个问题“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有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和社会核心价值观和我们的教育都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教师应该特别关注、学习传统文化,并且从中汲取营养。传统文化讲了三个人,孔子、老子、墨子,这些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特别提出几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我们老师应该对每一句话都做深刻的理解,并且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与教学之中。还有一句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包括我们的教育,根子也应该扎在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之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最大的权威一个是孔子,一个是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那么儒家是什么呢?总是讲到老子、孔子、墨子这三家,但正宗是儒家。儒家原来就是给贵族统治阶级教书的人,贵族统治阶级更换以后流落民间,成了一批儒士,又是教书的,今天我们在座的全都是儒士。那么这批人任务之一是做官,之二是讲学。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最集中的是孔子,是儒家,后来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集中的就是六家(墨、道、名、农、法),这六家统统出于儒家,因为儒家最有知识。墨家是一批武士,是一批搞实践科学的,给人打仗的,他们的观念和孔夫子是不一样的。墨家是反对社会分等级的,一切要平等。只要大家想想《水浒传》,就知道墨家是一批有组织有纪律的人。但是儒家不同意墨子的观点,儒家认为社会一定有等级差别,没有等级就乱套了。道家是一批隐士,哲学思想非常深刻,慧解甚高,所以是哲学的巨人,道德的高峰。易经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源,老子、孔子根本的思想、宇宙观都出于易经。法家是一批法术之士,他们把儒家思想、道家思想集中起来,帮助统治阶级维护统治地位,秦始皇运用了法家的思想,所以统治阶级喜欢,但老百姓受不了。
为什么儒家成为主流?我简单说一下儒家文化的几个要点:
第一是仁。孔夫子集中的思想就“仁”,仁者爱人。“仁”字是一个单立人加一个“二”字,就表示着你心中要有他人,“二”什么意思呢?古人没有解释过,我的一个著名学者出了一本书,说,“仁者二人也,二人者,夫妇也”。西方都是个人主义者,中国是要亲情的,是需要家庭的,因为有夫妇,才有父子,才有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一切关系都从夫妇关系来的。所以,总书记在春节时有个重要的讲话,讲了“家庭教育”,我们都没有想到总书记用那么长的时间讲“家庭教育”。另外,5月19是孟子的生日,2387年的孟子生日,北京举行了两三个研讨会,我参加了其中的两个研讨会,大家都提出来我们中国人过美国人的母亲节是一件非常荒唐的事情,世界八十多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母亲节,中国人要过外国人的母亲节是非常荒唐的,所以倡导5月19日(四月初二)应该是中华民族的母亲节。
“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从亲情来的,从父母之孝,然后要悌,这样延伸来的。“仁者爱人。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没有一顿饭的功夫能离开人)。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和。仁指人的全德。”“仁”是中华民族最集中的道德。百善孝为先,也是仁。这个“仁”呢,是“亿兆一人。民胞物与”,这是很现代的思想。而爱因斯坦说,“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鲁迅特别感慨的说,“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也是生活》)我们古人“仁”的思想,西方的思想和鲁迅的思想等都是相通的,是博大精深的一种爱。
第二是德。“德”字右边的意思是直心为德。我问过老师们,“德是什么意思啊?”他们说:“十四个人一条心。”过去的“德”字没有左边,只有右边,直心为德。孔夫子特别重视“直”,一个人最重要的品德是正直,不能有任何的虚伪。孔夫子讲了很多关于“直”,“内不以自欺,外不以欺人。心有所好恶而如其实以出之者也。”所以,孔夫子非常讨厌花言巧语的人,他认为这样的人是不正直的人。
第三是忠。《左传》:“忠为令德。”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临患不忘国,忠也。以私害公,非忠也。
第四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大字刻在了联合国的墙壁上,全世界人都应该遵从这个观点,宽容就是恕,老师对孩子一定要有“恕”的心肠。
第五是义利。孔夫子特别讲,“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者宜也。(做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义,不应该做的事情,见到利益就去争,不应该争的你去争,就是不义)。
第六是礼乐。“礼”的核心是辨亲疏的,就是区别等级的,“天地、鬼神、上下、主客、尊卑、贵贱、大小”等等。“礼”在社会上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礼”的区别,整个社会就会乱套。“‘礼’是一个家庭的准则,管理着生死婚嫁等一切家务和外事。同样,‘礼’也是一个政府的准则,统辖着一切内务和外交。”(钱穆)“乐”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等级的人要关心下属的人,用“乐”正人心,协调人际关系。
第七是信、诚。说文:诚,信也。论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仁、义、礼、智、信”是中国的五常。信为五常之一。信用,信誉,守信。今天非常遗憾,整个社会的诚信没有了,都是虚假的,什么也不敢吃了。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当然是封建统治阶级巩固统治阶级利益提出来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纲者是率领的,领头的,一定是以他为榜样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可是,我们当今的社会只剩下“智”了,“智”是什么呢?小聪明,坐车逃个票,省点钱;考试做个弊等。所以,我们要把这五常全面的恢复起来。这次总书记把“礼义廉耻”提出来,这是国之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管子·牧民》)我们今天还要倡导“礼义廉耻”,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同时也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石。
儒家文化里有两本书,我们老师要知道:《大学》和《儒行》,这是集中反映儒家观点的。四书五经,每个老师都应该读的。《大学》第一句话提出三个纲领,第一个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是本心、良心,你把它发现出来就是“明明德”。比如,你发现了父母的爱心、孩子的孝心,就是明明德。
第二个就是“新民”,去教育他人,让他人每天都进步一点点。教育者,新民也。学而不厌是自明,诲人不倦是新民。为什么儒家成为正统呢?因为儒家制定了一整套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制度,老子没有,佛家是讲来世的,也有很深的哲学思想,但不能治国理政。最近,总书记到西安陪着印度总理莫迪参观大慈恩寺,给我们一个启示,佛教不能少,佛教不是封建迷信。作为教育者,要研究佛教的哲学思想。
第三个是“止于至善”,达到最高的境界,就是每个老师的教学目标就要达到最高的目标。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齐治平,格物就是研究物理、化学、数学等等,致知的过程要有诚意,很虔诚的去研究。所以教学的整个过程就是这八条目。对我们的每个教师来说,修身为本。
《儒行》讲的是儒家的15个道德行为,我只讲几个。“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儒者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道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学问才艺)以为富。”
今天的爱国主义教育淡化,我们不要太多地关注孩子考多少分,是不是考上北大清华,我们也要想一想他们还爱不爱我们的国家。如果连我们的国家都不爱了,那我们的教育培养的就是共产党的掘墓人,我们的教育成功了吗?儒家文化就是一个责任理论,对天地万物家国天下历史文化敢于担当,不转移不逃避不推卸责任。在中国历史上儒家能挺起来做中流砥柱,尽责任、撑得住。
法文学家伏尔泰:“当我们欧洲的皇族和商人在东方发现财富的同时,我们欧洲的哲学家则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道德的世界。”“孔子发清和温柔之灵性,他分别出真理和迷信,他实在是真理的朋友,激情的敌人,他不谄媚于帝王,他不好声色,实为天下唯一的师表。”
二战后,罗斯福夫人制定《人权宣言》,中国人张彭春是副组长,世界各国宗教都参加了。制定过程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争的不可开胶,张彭春利用中国孔孟之道协调了这场争论,使《人权宣言》得以公布,还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我们不要妄自菲薄,应该有充分的自信。所以,孔夫子是全人类的导师。
六经、四书,每个老师都应该读一读,太多可能读不过来,但至少有七本书是应该读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书应该读。我们要读《论语》,《论语》不是哲学,是生活,就是告诉我们怎么做人的。今人不会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北京市海淀区成立了一个静得书院,在书院里,每天都在培训教师。有传统文化的礼仪,还有一章一章地在读《论语》,从传统文化培养起,培养的是现代的有中国精神有国际视野的教师。中华文化形成了文化传统、思想传统,塑造了民族的伟岸性格和思维方式。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今天,要真正理解自己、他人、社会,认识过去、现在、未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可以从中得到精警、深刻的启示。心灵鸡汤只是让人暂时忘却现实,但并没有为人深入理解存在之困境提供任何新的视角和方法。要想为中国梦做点贡献的话,必须从原点上更多地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归或者说是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的动力。”(德雅斯贝尔斯)我们的课程改革要向美国学习,要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习,也要向我们传统文化汲取营养,用传统文化的思想燃起我们的火焰,提供一个更根本的精神动力。
二,汲取教育改革的思想智慧
(一)培养目标
“先做君子,后做才子。”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培养目标。孔夫子有大量关于君子的论述,“君子怀德。周而不比。坦荡荡。成人之美。和而不同。君子无所争。耻其言而过其行。喻于义。”西方追求的是绅士人格,中国人追求的就应该是君子人格。君子的第一要求就是“苟利国家不求富贵”。西方的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警告我们,如今西方出现了整整一代“文明的野蛮人”,他们受过高等教育甚至有几个学位,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然后去满足无止境的物质欲望。造成了野蛮的后果: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民族冲突性别歧视国家对立战争灾难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等…(英诺奖多丽丝.莱辛)我们今天是不是也再培养一批文明的野蛮人,上海一位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跟他们的同学讲,“你们90后这批孩子们,基本上没有人性的进化,因为你们的家庭没有文化,老师没有文化,你们生长在一片欲望的大海里面。”
(二)以天为则
“天人合一”,这是中华传统文化根本的理论基础,中国人的道德都是从天来的,西方人的道德都是从上帝来的。上帝是可以说话的,就是圣经里的。中国人讲的天,天是无言的,但是天地运行的规律启示人应该有什么样的道德。天德即人德。因为我们的社会是个农业社会,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判定四季的运行,就想到了人生社会也应该是这样的。所以确定人应该遵循天的道德。比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因为日夜不停地运转,所以人就要像天那样,自强自力,永无止息,积极向上,光明正大,刚健有为。厚德载物:因为大地的厚德,所以我们也要像大地一样承载任何事情。
还有,天道诚信:天道最讲诚信,日月东西,四季更替,诚实而勤勉,从不欺世骗人。人要法天,就要努力去做到诚信。天道至善:“生而不有”,“利而不害”,“功成而不处”,“为而不争”,“常与善人”,“上善若水”。所有高尚美好的道德都类同天道、天德。人类的使命就是天命:以人为本,尊道贵德,推进社会进步。
(三)学问思辨行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我们教学根本性的规律。首先要学,先学后教。第二要问,创造是问的前提,没有问就没有创造,那么我们今天的教育有创造吗?美国苹果产品的背后一定写着两句话,“加利福尼亚苹果公司设计,中国组装”。美国时代周刊上说,“中国现在什么都可以制造,但不能创造。而如果这一点不能改变,中国经济永远追不上美国,即使GDP超过了美国。”美国杜克大学对中国学生考SAT调查,比美国学生平均低300分,主要在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阅读和写作。“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李政道)钱学森的导师说,“钱学森,如果你哪天提的问题把我问倒了,你就超过我了。”所以,导师和学生之间经常因为问题争论不休,有一天钱学森坚持自己的观点弄得导师非常生气,甩门就走了。晚上,导师就在想谁对,想来想去是钱学森对。第二天一早就敲开钱学森的门,“钱学森,你对了,我给你鞠个躬吧!”这就是创新性的师生关系。中国学生整天背诵和独自作无声的书面作业,或是齐声作口头练习…都是为了记住一切可能在中考与高考中出现的东西,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少。美国某者考察了北京两所有名的中学,考察完以后他们讨论,“中国的数学课虽然有老师的演讲和学生的自主解题,不过绝大多数自主解题并不自主,学生只是按照老师刚刚灌输的方法在练习。”撒切尔夫人说,“根本不用担心中国,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出口的是电视机,不是思想观念。甚至百年内,无法给世界提供任何新思想。
我们的中海航展,展示了中国最先进的飞机,但我们生产的飞机都有心脏病,因为发动机不是我们制造的,军舰的发动机是德国乌克兰制造的,海洋货轮的发动机是韩国制造的。我们都有自己的汽车了,坐上汽车很骄傲,但是发动机变速箱都是国外进口的。
(四)善教者无弃人
《道德经》:“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圣人…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老师要以学生心为心,好的学生我喜欢他,不好的学生也要喜欢他。这就是我们教师的思想境界,是老子教导我们的。“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所以,好老师的班里面没有一个可以抛弃的对象。
(五)顺性而成
“坤,顺也。大地坤象,依顺地势走向,高下相因,凹凸相随,山海相连。”所以启示我们,在教育人的时候,要顺着人的本来性情能力基础去教育他,这样就可以培养成功。“不以己之所能,责人所不逮。”老师不要以自己能做到而学生做不到,就去批评学生。
(六)“无射亦保”
这个词,我希望每个老师都能记住。对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都不要产生厌倦之心。“不显亦临,无射亦保”,这是《诗经》里称赞文王之圣明的。为什么要“无射亦保”?为什么不要有厌倦呢?因为天下一家,亿兆一人。我们是仁者,天下所有的人都跟我们有密切关系。不能因为哪一个孩子不听话就厌烦她,要对每一个孩子都发自内心的爱护他、帮助他。我们的古人说的比现代人说多少话都要精辟。
(七)不得轻于初学
还有一本书,大家都可以读一读,叫《坛经》,六祖惠能写的一本书。这就是一本很重要的教育学,佛学就是教育学。佛教里有特别深奥的哲学,所以孙中山说,“佛学是哲学之源。”爱因斯坦说,“如果要把所有宗教都取消的话,要把佛教留着。”在传统文化中,儒家是正宗,道家、佛家的东西我们也不要丢。六祖惠能说,“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愚钝)。”就是说你要做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不要轻视那种刚刚学习的人。愚人与智人的区别就是有没有悟。教不会的要让他悟会。
(八)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现在已进入课改第十五年了,进入了后课改时期。总结前面的课改经验,先教后学变成先学后教,先讲后练变成先练后讲,是基本的,不是绝对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中已经讲到,“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就是你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先后秩序。所以,作为老师,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老师是辅导者,帮助他、辅导他学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格物致知”,“学、问、思、辨、行”都讲得是先后秩序的问题。
(九)少则得,多则惑
老师讲的少一些,学生反而能够多学一些。如果老师一言堂、满堂灌,有可能学生就学的不好了。有一个寓言:老师突发奇想想看看学生最有兴趣的是什么?她就出了个题:假如你就有三天时间了,你最想干的是什么啊?有的孩子说想吃妈妈做的饭,有的孩子说可以和好朋友去玩,而有一个孩子说,“老师,如果我就剩三天时间,我一定好好听你讲课。”老师问:“你为什么想听我讲课呢?”学生回答,“我们听你讲课,度日如年。”我们要记住一句话,老子的“余食赘形,物或恶之”,老师把课讲的多了就会像餐桌上的剩饭那样嫌恶它。所以,老师一定要讲的精炼一些。
(十)无用之用方是大用
庄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所以无用之用方是大用。不要把分数、教科书这些东西看上去有用,哪个课程有考试就重视哪个课程,但是不考试的课程,比如学生读的课外书,参加的课外活动等等与高考没有直接关系的,也是非常有用的,因为我们培养的是人。如果一个学校只重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这些课程,音乐、美术、义工、社会活动等都不重视,这样的学校就没有德育。
(十一)教学相长
《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陶行知《创造宣言》)名医是病人造就的,名师也是学生造就的,假如没有学生,老师也成为不了特级教师。
(十二)知之好之乐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融会于心,充然自得,浩然自适,然后学有所成也。“乐”原于“好”,“好”原于“知”。求学者,当知之、好之、乐之。
英斯宾塞的两个原则:“自己掌握”和“愉快掌握”——“教育的整个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所引起的心智活动应该一直是内心乐于接受的”。“学生自己得来的任何一项知识,自己解决的任何一个问题,由于是他自己获得的,就比通过其他途径得来的更彻底地属他所有。”“我们的教育不幸是讲得过多而没有训练。”“学习者从心智努力发现的东西,比别人告诉他的要理解得好得多。”
(十三)静为躁君
我们的课堂应该安静一点。100多年前韦伯对“那些能够吸引众多学生的课程,抱有很深的怀疑”。这些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课程常常夹杂着大量感情宣泄,而真理是安静的。有的课堂互动太多,却没有效益。
三,向传统文化学习人格修养
三个魅力:人格魅力、学识魅力、专业魅力。
(一)立志和修身
嵇康:“人无志,非人也。”王阳明:“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生命的秘密就在于,在年轻的时候就确认自己必须完成的一个任务,一个在你有生之年需要用全部时间和全身心去完成的任务,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必须是一个你无法实现的任务。”(雕塑家亨利.摩尔)无法实现的任务,就是每一个校长、老师都要立志做一个教育家型的校长和老师。我们要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要过不一般的生活。
(二)毋不敬
六经大都言敬。论语:“居处恭,执事敬。”朱熹:“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敬义立而德不孤”为学者立身进步之要。做人虚诳,读书贪多斗美浅尝辄止曲意误解倦于求通,就是不敬。千万不能有不敬。
(三)谦虚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校长、老师任何时候都要谦虚。
(四)好学
孔夫子最自负的就是“好学”,我们读《论语》,他不断地宣传自己好学。各位老师不要做专家,要做专家之上的文人。专家同时也是“窄家”,“深家”,所以一定要做学者型的专家。当你成为特级教师的时候,有可能就要阻碍你进步了。每天都要读书都要学习,要好学。(此文根据“全国知名特级教师高端学术论坛”上郭振有会长报告编辑整理)
第五篇:聆听《传统文化与教育》讲座有感
聆听《传统文化与教育》讲座有感
浸润心灵,陶冶情操
王淑芳
有幸聆听北京四中徐博士关于“传统文化与教育的”的讲座,虽然短短的2个半小时,却点燃了我内心崇尚国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欲望,更引起了我作为一名教师的深思。
通过聆听,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国学博大精深,如《论语》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启迪。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更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推崇素质教育,渴望我们的学生诚实守信,宽容大度,尊师敬友,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鼓励学生爱国,但是实践起来时空洞的,比如:我们教育学生爱国,怎样做才是爱国?什么样的行为是不爱国?学生心目中有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位?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浸润心灵,陶冶情操,用我的个人魅力影响我的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