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
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
21世纪伴随着信息的高速化发展使知识的传播更加的广泛迅猛.在此基础上,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也更加的频繁。西方传统节日的中国热,中国传统节日的西方热,都可以感受到彼此之间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然而,随着现代化社会高速的发展,有些传统文化没有跟的上当前的社会节奏,渐渐的被我们冷落了,有些正在慢慢的消亡。这时就有人认为传统的东西已经过时,不能再适应这个社会。我们应该摒弃这些陈旧的。
我不这样认为。
首先,传统文化有着很丰富的内涵,比如社会价值,宗教信仰,民族主义等等。
传统文化的概念,是我们站在当前的时刻去回望历史的长河里我们的先辈们在他们所处的时代里追求的时代精神。这是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古代人们对于儒道思想的的追求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并且儒道思想影响着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已经成为一种民族共识,至今,并且依然永久的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
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包含着很深的传统文化在里边,每个节日都有它特定的含义,每个节日都有一种价值取向在里边,但传统文化并不等于传统节日,它们是一个包含的关系。
而时代精神,是我们当前的社会对于人们精神价值取向的一种呼吁。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与传统文化的作用是相同的。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应该捡回那些被我们冷落的遗忘的传统文化,将这些传统文化里边有适合当代的东西把它发扬光大,把它们很好的结合起来,赋予传统文化当代的气息与活力,这样一来,即是对我们文化的保护,又不至于使我们的社会陷入过渡时的迷茫,这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第二篇:儒家文化与时代精神
儒家文化与时代精神
——2010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发言摘登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 任蜜林
光明网-《光明日报》http://www.xiexiebang.com 2010-12-31
论坛综述
2010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于9月27-28日在浙江省衢州市召开。本次论坛由浙江省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领导小组主办,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孔子基金会、光明日报社和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协办,浙江省衢州市委、市政府和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联合承办。来自中国内地、台湾及美国、日本、英国、韩国、意大利、德国、俄罗斯等地的高校、科研机构的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具体又包括以下几个分论题:
一、儒家文化的本质及其在构建时代精神中的地位、作用、意义
儒家文化从古至今不断发展,其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换言之,从古至今儒家文化有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这实际上也关系到儒家文化对于当代的时代精神构建能够发挥何种作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不同的学者提出不同的看法。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存山研究员指出,在探讨儒家文化是否符合我们的时代精神时,就有必要反思儒家文化的“常道”是什么。他认为这个“常道”应是从先秦儒学到秦以后儒学所一以贯之、始终坚持、具有根本的普遍意义的那些道理、原则或理念。在他看来,这个“常道”所包含的主要内涵或核心价值就是:崇尚道德、以民为本、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他认为在我们现当代的“时代精神”中,继承了儒家文化的“常道”,弘扬了“中华精神”,这是中国文化之相“因”;而其所“损”掉的是“三纲”以及其它具历史局限性的文化因素,其所增“益”的则是民主法治、市场经济、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原则等等。安徽大学解光宇教授认为儒家的本质包括“内圣外王”的人生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为贵”的人际观、“性善论”的人本观、“大一统”的国家观等五个方面。南开大学李宪堂副教授则指出,传统天然具有建构性与阻滞性的两面性。他反对把传统奉为拜物教的对象,反对在未经基础清理的情况下建造迎合民族虚荣心的形象工程。认为对待传统的正确做法是,服从于实践的辩证法,把握时代的根本,关注现实的课题,把伦理、道德总是与战略、策略问题分开处理,把群众性的精神需要和集团、个人的利益诉求区别对待。
二、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创新儒家文化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儒学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的儒学,而且是世界的儒学。因此,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创新儒学也就成了儒学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清华大学钱逊教授指出,在当前弘扬儒家文化中,有很多不对的地方。如民间推广《弟子规》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似乎认为读好一本《弟子规》,什么问题都解决了。甚至把《弟子规》当成根本,四书、五经等当成枝叶。他认为这把《弟子规》说的太过,颠倒了本末关系。因此,他认为经典学习需要深入。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资源,首先就是要倡读《论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学做人。美国学者田浩教授主要介绍了朱氏家族最近的一次婚礼,这个婚礼继承了朱子家训,也吸收了西方婚礼的一些仪式。同时又结合现代生活方式,做了一些改革。他通过这个例子来谈如何继承和发展儒家传统礼仪。俄罗斯学者布罗夫指出,在全球化过程中,当今世界遇到了诸如局部战争、种族冲突、自然灾害、生态灾难等大量问题,而儒学中的和谐、诚信、在社会中相互依赖、自我修养等各种价值能够为解决这些问题发挥重要的作用。他还认为,在当前这个全球化的世界里,儒学正在变为具有普适性的学说,其不应受到国界和领土的局限,可以在全球的任何一个地方使用。浙江大学何俊教授指出,很多人对儒家的中庸之道有很大的误解,如把它理解为折中主义、机会主义。但实际上它指的是一个动态的平衡。把握这个动态平衡的操作方法便是忠恕之道。忠道就是指己之所欲,施之于人,而恕道则是指能够包容、接纳自己所不喜欢的东西。在他看来,当今社会忠道比较容易实现,但恕道则很难做到。因此,只有恕道精神在我们的意识和行动中能够与忠道达到高度的一致,我们的社会才能呈现一种比较好的和谐状态。中国社科院郭沂研究员指出,儒学如果要融入到我们这个时代,成为时代主流思想的一部分,其根本途径就是使儒学创新发展。只有创新发展了,儒学才能真正为我们的时代所接受。在他看来,儒学的创新发展有两个途径:一是儒家之道的弘扬和拓展。这个儒家之道,不是超越的概念,而是人的道德行为准则。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儒家之道就是指儒家的价值理念或价值观。二是对儒家的常道做一论证。他认为,儒家的常道或核心价值已经形成了,我们的任务就是重新论证它,让它重新回到我们这个时代。因此,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要建立新的哲学,用新的哲学来激活儒家的核心价值,使其回到我们这个时代。
三、儒学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
与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创新儒学相关,儒学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也是当今儒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浙江大学李明友教授指出,我们现在弘扬传统文化,弘扬儒学,不是历史上的尊孔读经,而是我们对自己文化的一个觉醒。因此,我们要把它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去思考。他认为,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儒学中一些负面的、过时的东西已经基本上被清除了。这些东西我们现在可以不讲。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儒学当中跟现代化能够融合的、能够对中国人的精神建设和思想建设起积极作用的东西进行弘扬。在他看来,儒学对当今现代化能够起积极作用的主要部分就是关于人的理论,也就是说人的品格、人的道德以及一种忧患精神和和谐观念。中国台湾学者林安梧教授以《论语》为中心阐述了儒家文化与21世纪人类文明的关系。在他看来,《论语》在未来21世纪的文明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它是用一种交谈式的思考来取代用一种语言、命令颁布戒律的方式的“启示性的经典”。是用人间的文化教养的薰习来取代一种启示的以及带有强烈性的、独占性的、排他性的宗教传统。山东大学王新春教授指出,孔子的杰出贡献在于肯定了每个人生命的内在价值。在孔子看来,无论哪一层次的人的生命都有其内在价值。这就是“仁爱”的“仁”。既然如此,正视自己的生命、发现自己生命本身所固有的内在价值、善待自己生命的内在价值、善待自己的生命的同时,也应进而正视并善待他人生命的内在价值,善待他人的生命。中国社科院王青副研究员则主要从总体、专题、中日儒学比较及日本儒学与现代化关系等几个方面对近年来中国大陆日本儒学的研究作了介绍。
四、孔氏南宗文化对江南发展的影响
衢州号称“东南阙里”、“南孔圣地”。因此,探讨孔氏南宗的地位、作用等无疑对于认识南孔文化乃至整个儒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衢州学院吴锡标教授从文化符号视野的角度审视了孔氏南宗的历史地位。他认为,孔氏南迁之后,其代表的儒家文化在浙西南地区得以广泛传播,在强化区域国家认同、改变社会风貌、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文化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了儒家文化在南方的传播;二是推动了南北文化的融合;三是推动了儒家文化自身的发展。衢州市委党校李洁芳教授指出,孔氏南宗文化对衢州、对闽浙赣皖乃至整个江南的思想文化、道德伦理、民情风俗及政治经济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促进学术中心南移、促进了文学艺术发展、推进了教育发展等几个方面。衢州学院刘小成认为,从对孔氏南宗各个支派梳理的基础上来认识孔氏南宗对江南的影响更具有现实操作性。在他看来,江西临川、浙江的金华温岭,这些支派都属于孔氏南宗。此外,南宗支派在其他省份如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地都有广泛的分布。他认为,应该对这些支派加以深入的研究。
最后,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李景源研究员从三个方面对此次论坛作了总结:一是要从中国的发展路线、发展道路、发展理念来理解儒学研究的意义。在他看来,我们之所以看重儒学的复兴,归根到底是因为其涉及到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二是要破除长期支配我们的二元对立思维,推动中国文化的光明发展。他认为多元性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属性,因此,当前发展儒学不是把它同马克思主义绝对对立起来,而是要吸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跳出某些新儒家在这些问题上的对立思维方式。真正实现儒学研究领域中的百花齐放、兼收并蓄是今后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三是儒学的发展取决于它自身的创新。儒学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主干对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但儒家要想成为我们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就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与历史同步。只有如此,儒学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才能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此外,本次论坛还通过了《2010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宣言》,呼吁通过中外学者的定期研讨和交流,继承和弘扬儒家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发掘儒学中普遍和永恒的价值,从而为达到共建人类和谐与道德的精神家园之目标不懈努力。
领导致辞摘要
中国社科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 王伟光
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历史文化的核心和主干,其精华成为塑造和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儒家文化自产生以来,对我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结合当前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实际,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加强对儒家文化传统的挖掘和承继。
一是刚健进取的精神。儒家自创立以来,形成了一种积极入世、刚健有为的传统。这种刚健进取的精神在儒家经典《易传》中的表达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诗经》中的表达就是“维天之命,於穆不已。”二是道德理性的传统。儒家传统中的理性主义,主要表现为道德理性,出发点并不在于人对自然的征服和利用关系,而首先在于解决人类社会内部的伦理关系问题。三是和谐中道的观念。儒家思想文化中的核心观念是和谐中道。中道不仅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法,更是儒家所追求的一种道德和精神境界。四是“民本意识”和注重民生的思想。作为先秦儒家精神来源的周文化中,一直存在着“敬德保民”的思想传统。
我相信,儒家文化的精华部分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时代精神过程中将会发挥应有的作用。继承儒家和谐中道思想、民本主义观念和理性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奋斗精神,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要求。我们应着眼于世界文化的大交流和大融合的背景,在汲取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大力发扬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发展历史长河中始终站在前沿,处于文化强国之列。
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茅临生
南孔儒学是浙江文化的源头活水之一。几百年来,浙江文化思想史上大儒辈出,学派特立,涌现了南宗永嘉学派、永康学派、明代阳明学派、清代浙东学派、浙西经学等多个有浙江特色的学派与学说体系。这些学派所倡导的“义利双行”的价值观、“知行合一”的认识论,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以民为本的经世关怀,在中国儒学史上大放异彩、泽惠后世、影响至巨。
近年来,浙江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繁荣发展为主题,以服务群众为方向,秉承浓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取得了显著的文化发展成就,文化大省建设不断实现新突破、跃上新台阶。
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省文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背景下,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儒家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儒家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推动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对当代儒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对文化发展有精辟的概括,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具体到儒家文化而言,就是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做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历史和现实反复表明,如果没有文化基石,一个地区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动。在世界文化相互激荡的历史潮流中,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要掌握自己的前途命运,增强国家软实力,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力量。让我们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进建设文化大省、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不懈努力。
中共衢州市委书记 孙建国
衢州是孔氏南宗所在地,是一座具有1800多年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南北同宗,同根一脉,同出一源。作为儒学文化的重要一脉,南孔儒学是儒家文化学说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千百年来,在推动文化传播、促进人文教化、改良民风习俗、倡导社会文明、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衢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着眼于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野、更新的角度加强对儒学文化的研究,探索儒学文化的现代意义,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自2006年以来,我们成功举办了两届国际儒学论坛,获得了丰硕成果。
本届论坛以“儒家文化与时代精神“为主题,旨在以时代视野诠释传统儒学的深刻内涵,挖掘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赋予新的时代精神,使其成为科学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精神资源。
当今时代,必须把现代化建设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使其焕发新的活力,成为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精神力量。第一,继承和弘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二,继承和弘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倡导“改革创新”的精神,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第三,继承和弘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倡导“厚德尚和”的理念,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第四,继承和弘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倡导“好学崇智”的风尚,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本组照片均由周芸拍摄
专家发言摘要
李景源(中国社科院文史哲学部副主任)
自从上个世纪新文化运动以来,如何认识和评价儒学?在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和转型的条件下,如何在文化重建当中,来发挥儒学的作用,以及在学术上怎样研究发展儒学?我个人认为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遭遇的民族难题之一。我认为有两个历史难题,一个就是中国在选择自己发展道路时,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长期困扰我们,另一个就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如何处理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这一难题我个人觉得正在逐步得到解决。我感觉到儒学研究正在日益扩大,许多研究机构,新的建制陆续设立,也出现了一批有志于弘扬和发展儒学,推进儒学进入新的形态的一批中青年学者,现在已经崭露头角。尤其是民间学术力量积极的参与进来,出了一些高质量的论文。他们的这种研究成果,我认为对我们儒学研究是一种源头活水。非常实际,非常有价值。33年前,邓小平在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时候,他提出一个要求,中国将来不仅要成为一个经济大国,而且要成为一个文化大国。文化大国的基础是学术大国,学术的积累,学术的繁荣,是儒学推陈出新的关键环节,所以,衢州儒学论坛今后发展的方向,是不断的提升论坛的学术含量。
钱 逊(清华大学教授)
我希望,在民间开展“读论语,学做人”这么一个活动。所以我提出进一步要读《论语》。《论语》是儒学和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经典,它的中心思想是讲做人。今天提倡读《论语》,主要也是要学做人。从现在社会现状看,大家都感到,我们的社会缺乏信仰,没有精神支柱,道德沦丧;很多人对于究竟为什么活着?活着有什么意义?感到迷惘。还有,中国人一向以礼仪之邦引以自豪,但是现在到了国外却被人批评为不文明,这就是说当前有学做人的需要。而我们要从我们的文化中找寻资源,首选的就是《论语》;只停留在《弟子规》,解决不了这些问题。这就是我倡导开展读《论语》,学做人活动的原因。很多先生都希望《论语》进课堂。我赞成这个意见。不过,《论语》进课堂实现起来比较难,不是很容易做到的。所以,我想我们可以把思路放开点,不把希望全寄托在进课堂,先从民间做起来;如果你认可这个活动,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以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开始去做这件事。这样就可以把这件事推动起来。
李存山(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
儒家文化的“常道”是什么?汉代以后把孔子所说的“相因”解释为就是“三纲五常”。实际上,“三纲”并非儒家文化的“常道”,而是汉儒为了适应秦汉政治制度所增益,它用“阴阳”比附君臣、父子、夫妇,其源出自黄老之学的《黄帝四经》,它所蕴含的绝对尊卑和绝对主从关系也不同于先秦儒家所讲的,实际上出自法家韩非。儒家文化的“常道”应该是指先秦儒家和秦以后儒家所一以贯之、始终坚持、恒常而不变、具有根本的普遍意义的那些道理、原则、理想或理念。以此为判据,我认为儒家文化的“常道”是:崇尚道德、以民为本、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其凝聚为《易传》中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与我们的时代精神相契合的,而且它可以参与到我们对时代精神的构建。我们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人为本,建构和谐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里既继承了儒家文化的“常道”,又对历史上的儒家思想有所“损益”,所“损”者如君为臣纲等等,所“益”者如市场经济、民主法制等等。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正在走向复兴,一个强盛的中国奉行“与邻为善”、“和谐世界”的外交方针,这也是世界人民的福祉。
林安梧(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所长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教授)
这次来参加会议,在我们的会场上,大家讨论的蛮热烈,从早上到下午,讨论的议题是《如何保持儒学的精华如何保持儒学的特色》。从大家的讨论我发现了几个特点:从古希腊到当代,从日本到西方。在讨论过程中大家最关心的是怎么发扬怎么落实,这些年来也是一再被提及,这个问题我想是整个中国文化到了一个真正的春回大地的时候了,但是我的感觉就是有一点雷声大雨点看似也不小,不过很可能大地承接到的水还不够,所以真正是否真的春回大地值得我们努力。这点跟我们看到的,包括马来西亚等地的华人有很大不同。这些华人他们文化基本上杂糅了古宗教或者民俗。有人说民俗宗教像杂草一般,不过杂草为维护水土最重要的,它有这样的一个功能,所以这些在马来西亚等地的华人保持了很多宗教的传统。21世纪是以一种多元文化对话的世纪。我们能够为这个人类文明提供些什么呢?儒学不只是人间的伦常之学,他是大礼者与天地同节也,大乐者与天地同和者也,天人性命贯通之学,这部分他在常民世界里就有了。这是儒学的一个生长,儒学的生长是个重要的时候了,我这次来,有些感触,这些也是会上大家讨论引发的一些想法。我愿意说看到年轻一辈对儒学的投入,对古典的熟悉,整个儒学文化正在春回大地当中,我希望真的能够落实,能够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正在大地春回中,这是我的一个小小期待。吴锡标(衢州学院教授)
我们现在很多时候提到孔氏南宗的时候,常常提到衢州孔氏家庙,第二个把衢州孔氏当作孔氏南宗,其实我们这样认识孔氏南宗的话,显然是不对的。因此,我们在研究过程当中,应该把视野再放大一些,走出南宗家庙也走出衢州孔氏,从更深的范围更广的领域里面去认识孔氏南宗。.孔氏南宗我们在研究的过程当中,他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认识,第一方面他是中国文化。第二方面他是一种地方文化。第三方面他是一种政治文化。第四方面他是一种思想文化。孔氏南宗无论是在衢州也好在江南其他地方也好,它对民间思想文化的传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无论是在民间教育还是放在书院当中,他对推动儒学的演进,思想文化的发展当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责任。从以上这几个层面说孔氏南宗不仅仅是衢州的孔氏南宗,也是浙江的孔氏南宗,也是全国的孔氏南宗,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共同的努力把他推向更广的层面,使他成为世界的孔氏南宗。
第三篇: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
雷锋精神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现代雷锋精神的代表人物:郭明义。
“谁言雷锋去?请看郭明义。盈怀热心肠,满腔浩然气!”
两弹一星精神
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作,勇于攀登”的精神。代表人物:钱学森。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抗洪精神
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精神。代表人物: 唐山十三农民兄弟。
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在国家巨大灾难面前,他们以无声有力的行动,宣告了民间志愿救灾时代的来临。
航天精神
是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代表人物: 费俊龙、聂海胜
这是中国航天的黄金一代!他们出征苍穹,画出龙的轨迹,升空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铁人精神
即“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创业精神。代表人物:王进喜
昔日童工王进喜,翻身入党尤争气。玉门关上立标杆,大庆油田扬赤帜。人拽肩扛抢运装,盆端桶递保开启。拌浆压井下泥池,拼命铁人谁不识!
民族精神
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孕育、倡导的爱国、进步精神和民主、科学精神,构成了五四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今呈现出新时代的特点,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90年后的今天,五四精神的当代体现则是强国。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集中体现了中国科学家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国家的强盛,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五四精神。
井冈山精神:
坚定信念、矢志不移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依靠群众、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朱光亚,中国两弹元勋,863计划领导人。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投身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实现了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了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精神;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军民团结、同舟共济的精神;民主集中、协作统一的精神和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玉树不会忘记的康巴铁汉——才哇,在地震中营救受困群众,却因回家太晚,痛失亲人的乡村干部。对乡亲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体现了党的领导干部与人民共患难,风雨同舟的西柏坡精神。
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即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一个战士倒在了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上万民众为他哭别。所有参加吊唁的人都与武文斌素昧平生,他们只听说:一位解放军战士在抗震救灾中活活累死了!仅这一句话,已经让人们泪流满面。济南军区士官学员武文斌冒着大雨和战友们将8车50吨重的活动板房建材全部卸载完后,因劳累过度,引起肺部大出血而停止了年轻的生命。面对大灾,正是因为有这样不惧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钢铁战士,我们才一次次闯过难关。这就是百折不挠的中华民族,这就是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
1、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2、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3、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4、抗日精神——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团结。
5、延安精神——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坚定信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西柏坡精神——两个“敢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两个“善于”(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两个“坚持”(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创业精神。
7、抗美援朝精神——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时代精神的体现:
8、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
9、铁人精神——“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创业精神。
10、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11、青藏铁路精神———“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为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塑与弘扬输入了新的动力。
12、“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作,勇于攀登。
13、抗非典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科学防治、战胜“非典”、舍生取义、自觉奉献。
14、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之一 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之二 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 ;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
之三: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
之四:雷锋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艰苦奋斗,舍己为人,助人为乐。
之五:抗洪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之六:铁人精神
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 ;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 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 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之七:延安精神
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批评与自我批评。
第四篇: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
根据党十八报告的指示,让我们明白到,建设幸福广东,必须突出地方文化的传统文化特色。就像北京精神“开放、包容、爱国、厚德”等,其他地方也有。从当前的社会发展来看,提出一个地方精神是很重要的,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作为首个改革开放地区,经济发展飞快,但我们的社会建设和道德建设还是跟不上,按照温家宝总理的说法,“我们的道德滑坡到了一个十分严重的程度。”
一个强国的崛起不只是经济强大,还要精神上的素质提高。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原因就在于后辈没有继承到祖辈的哪一种精神,.zishi生活在祖辈的余音之下。这就充分体现出广东精神的提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政治上来讲,也是在相应文化自觉的一种体现!符合执政党的政治要求!是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举措,毕竟文化的核心就是精神。虽然我们的文化产业也不少,但实际上社会主义革新价值体系和精神才是文化的核心。
为此,提炼广东精神成了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经过群众讨论、专家论证、领导决策的程序,从广东来讲,讨论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在一年的时间里,在全省经过五轮的征集讨论活动,在这个讨论活动中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共征集到广东精神表述1100多条,先后有150万人参加了这场大讨论,所以,新时代的广东精神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最终,经过汪洋书记对广东精神的概括,新时代的广东精神应运而生,那就是——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这是名人康德的一句话,不光是他,还是他的名言,社会上还有很多这样的名人名言,由此可见,道德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厚于德”出自于《易经》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如何,可以反映出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礼记_大学》曾言:‘德者本也’。强调修身养德是进行传统道德情操教育的基石。儒家思想家很早就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念,儒家道德中把“五常”作为“治天下”的策略和准则。
“厚于德”是广东精神的开源和基础,新的历史时期,广东省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素质是很必要的。通过组织广大党员群众学习岭南地区历代名人的精神。使做官的明确要有好“官德”、“政德”,坚持执政为民、执法为民的理念,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使广大群众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待人接吻。这样有利于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展现出广东人的乐善好施的精神品格,体现广东未来的价值追求,有利于推动公民的做人德为上、做事德为先的道德理念,充分展现“广东精神”的道德风貌。
诚信作为公民道德规范,既是市场经济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信是立身之本,更是治国之基。个人失信,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而政府缺乏信用,则德治难行,权威不立。“诚于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童叟无欺,重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周易》中有“天之所助也,顺也;人之所助也,信也。”“信”已成为我们民族先人的道德规范,是人与人之间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孔子的弟子子夏也曾力宣“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理念。
在现实生活中,朋友之间,有欣用才能真诚相处;邻居之间,有信用才能真诚相待;生意场上,有信用方能赢得客户;从政为官,有幸用方能取信于民。“君子欲讷于言而民于行”,强调了要注重实干,敏动善行,主要体现在:一是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先行先试。二是善于把握先机,把先进的思想及时转化到行动上,务实不张扬。三是善于应变,灵活变通。当面临重大的历史转折,广东人总是及时把握时代潮流,放飞思想,踊跃创新,迎难而上。
“敏于行”是广东精神的时代特点与动力,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大爷中,敢为人先,以务实的风格和实干精神,创造了市场经济的奇迹,为改革开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前景。在处理突发事件中,能够随机应变,顺应历史潮流,化解历史矛盾,体现了政府部门“敢于敢当”的精神,自觉维护社会稳定。
践行新时代的广东精神,符合时代要求,具有现实意义,也是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行为!
第五篇: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你我传承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牢固精神纽带和促进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时代精神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今社会风云变幻,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动力和支撑,是当代中国奋发图强、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有人说教师的奉献精神像蜡烛,燃烧自己却照亮别人;有人说教师的高尚品格像春蚕,对教育事业奉献的是一生的忠诚。张丽莉老师很平凡,没有豪言壮语,但英雄正是来自平凡,崇高的师德体现在平时点点滴滴平凡的教育工作中。张丽莉老师的英雄壮举,是商品时代对良知的一种呼唤;是利益冲撞时对道德的一种呼唤;是和平年代对英雄的呼唤。我们应该像张丽莉那样在平凡的工作中,在细微处体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我们从张丽莉老师身上看到了人生价值的真谛。
“阻燃战士”高铁成的事迹展现了当代革命军人舍生忘死、心系百姓的卫士情怀,谱写了忠诚无畏、无私奉献的新篇章,鼓舞、激励着我们武警官兵和解放军战士们以实际行动践行“永远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铮铮誓言。英雄的壮举充分体现了当代革命军人时刻把忠诚于党的根本要求镌刻于心。军人的忠诚是一个国家不朽的魂魄,是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高铁成关键时刻,经受住了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践行了对党的无限忠诚。高铁成在危险面前英勇无畏、舍己阻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英雄乐章,是当代军人的楷模,是全体市民及驻绥部队官兵的学习榜样。
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一定要学习高铁成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理想信念;学习他勇于担当、不畏牺牲的胆识和气魄;学习他不计回报、无私忘我的高贵品质。
“平民英雄”、“见义勇为勇士”、“交通英模”、“道德模范”……这些称号对于吴斌来说是最好的赞美。吴斌同志用生命履职的先进事迹感动了交通全行业、感动了杭州人民、感动了浙江人民、感动了全中国,吴斌同志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深深撼动着每一个人。看到这些,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吴斌事迹深深感动了我。吴斌在危急时刻用生命履行职责的奉献精神和十年如一日忠于岗位、忠于家庭、忠于职守的崇高品格值得敬畏,值得学习。只有当责任变成一种习惯才会让行动也变成一种习惯。吴斌把敬业当成习惯,把职责当成生命的人生教条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热爱社会,热爱家庭。吴斌是平民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必然是因为他做出了英雄的事迹。英雄长眠了,但是英雄的精神永存!信念永存!我们应不忘英雄的志向,学习英雄的品质,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伟大的理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时代新社会里真正为人民、为社会做出一点事。
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重要性的战略发展理念,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本质特征和时代精神的基本内涵。时代精神是指顺应时代潮流、反映时代特点、符合时代要求、应答时代声音的思想意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激发全社会创新力的重要前提。时代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等。
时代精神要你我传承,才显其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