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考试重点
中国传统文化
物态文化:通常又称为之为物质文化,这是人类所以从事的物质生产创造活动及其劳动产品的总和。心态文化,有称精神文化,这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意识形态活动中烟煴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知识系统、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的总和。行为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复杂的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是以民风和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生活中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地域特性的行为模式。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和,包括婚姻、家庭、政治、经济、宗教等等制度在内。文化的特征: 1. 同一性
2. 时代性,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3. 民族性,指大一统的中华民族文化性格,同时包含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4. 地域性,指特定地域内水土气候、人文修养影响下的地域文化图。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一,宗法制度(1嫡长子继承制2 分封制度3宗庙制度)二,专制制度:中央集权制,君权高于神权
宗法制:所谓宗法,即宗族内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的祖先,区分尊卑长幼,规定继承秩序,确定宗族成员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则。(1)嫡长子继承制,(统治阶级内部划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等级,财产和地位,世世相传,实行世袭制。这种继承制度与商制相比,有效地避免了统治阶级内部兄弟之间为争夺权位和财产的继承而引发的祸乱,从而维护了王权的威严和社会的稳定。)
(2)分封制度,即天子的嫡长子时代为天子,余子为诸侯;诸侯的嫡长子时代为诸侯,余子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世代为卿大夫,余子为士。
(3)宗庙制度,尊祖敬宗,昭孝息民,成为人们必须遵行的社会行为模式。实质是忠孝一体,服从统治。
专制制度:
专制制度的另一个重要表现,便是君权高于神权,这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生活区别于西方世界的一个显著特征。
古代社会政治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 社会政治结构的宗法型发展特征,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伦理性特色的形成。积极作用:入世精神、整体观念、自我修养、义轻利等。消极作用:排外心理、轻视科学技术、因循守旧。
2. 专制制度的充分发展,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政治性范式。
3. 宗法制度与专制制度的结合,思想上表现为儒法合流,文化上表现为“内圣外王”心态的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1. 统一性与延续性
(1)政治的统一。中国封建社会虽有分离,但总体上是统一多于分离,这是封建制度延续了几千年的表现。
(2)民族的融合与凝聚。(3)文化传统的承袭 2. 人文精神与民本主义(1)人文传统即非宗教性
人文精神,基本内容是“天人合一”;基本特征是内在与超越的结合,自然人文的结合,道德与宗教的结合。
(2)尊君重民的“民本”思想 3. 重群体轻个体。(1)家族本位
在血缘文化中,因社会伦理是家族中诞生的,家族便成为中国伦理的本位。同事,因各个家庭成员在经济上不独立,必须依赖家庭的共同财产,家庭命运就是个人命运。这样,就很自然地促使人民以家庭和家族为本位。家庭本位的重要表现:把家庭看得比个人更重要,从而由无数家庭形成的家族,显得特别重要。
家族史对家庭的扩大,国家是对家族的扩大和延伸。(2).宗法集体主义原则。
宗法集体主义指的是一种以血缘为纽带,尊崇共同祖先以维系亲情,在宗法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力、义务的法则。集中到一点就是压抑个体、张扬群体,强调个人服从群体。(3)追求社会价值。
特别强调个人的社会义务与责任,个人对社会的绝对服从。
评价:有好的一面如讲道义、讲团结、讲友爱等,但它以服从为前提的,促发了家长制、王权主义乃至专制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制约了个性的张扬和个人能动性的发挥。4.
重人伦轻自然 5. 崇老尚古观念
追求仁义的儒家(看看教材。理解)1. 以仁为思想核心 2. 以义为价值准绳
主张兼爱互利的墨家
·为什么在百家争鸣中,墨家是儒家最大的反对派?
墨家对儒家的批判
1、儒家不相信天帝鬼神,结果“天鬼不悦”。
2、儒家坚持厚葬,特别是父母去世,子女要守三年之丧,浪费了民众的财富和精力。
3、儒家“盛为声乐以愚民“,结果只是少数贵族奢侈享受。
4、儒家主张宿命论,造成民众怠惰顺命。
分析:第1、2、3点的根本原因在于儒家和墨家的不同的出发点。孔子代表一些传统的力图通过周礼的改良等方式来安定社会的统治者的思想,而墨子反映的是处于社会下层民众的观点。第4点是属于墨家的误解,儒家所说的命,是人力无法控制的某种力量。而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方面是人只要努力就能控制的。儒家强调先尽力而为,最后才接受人力所无法改变的部分。这才是“知命”。儒墨两家在当时并称显学,两个学派的弟子甚多,遍布各地。但两派的阶级立场显然不同。孔丘旨在维护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墨翟则反映正在上升的“农与工肆之人”即小生产者的要求。彼此利益相反,所以两派形成对立面。由于儒墨两家立场不同,社会政治思想亦背道而驰。儒家主张“爱有差等”,墨家则主张“兼爱”;儒家信“命”,墨家则“非命”;儒家鄙视生产劳动,墨家则强调“不赖其力者不生”;儒家“盛用繁礼”,墨家则俭约节用;儒家严义利之辨,墨家则主张“义,利 2 也”;儒家的格言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墨家则“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如此等等。因此,这两家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也各有特点。人格理想与修养
一、儒家追求“内圣”的心性修养 1. “为己”以自我完善。
“为己”,指的是自我完善。目标在于实现自我的内在价值,即“”
“成己”,重在人的社会价值。
自我完善的准则:遵循宗法伦理规范,按儒家仁道的原则塑造自己,依靠自身努力来完成。这实际上就是尽力使自我融合于社会群体。
2. 人与智双重品格的追求。儒家所说的“仁”,既体现了人道的原则,又为理想人格提供了多重规定。就外在形式而言,仁和德总是表现为对他人的尊重、关爱、真诚相待。
就内在形式而言,就是尽力克制自己的思想言行,以“成己”用仁来塑造自我,“克己”用仁来净化自我。3. “居敬”与“穷理”的心性涵养。居敬,指的是专心一志;
穷理,指的是深入研究。两者的共同目标就是实践一套为封建 统治服务的理论 二,道家崇尚“自然”的虚静导引
道家讲道的实质就是修养身心之道,就是修养身心之道,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因此,它不仅强调修炼个人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求自身修养,总体目标是为封建统治服务。
三.释家倡导“静虚”的定慧双修。释家即佛家,自西汉传入到中国后至魏晋时期发展成为中国化的一种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文化。
定和慧亦叫和观。定止就是禅定,打坐,着重于佛教思维修习。慧观就是学习佛教义理,培养佛学智慧。
佛教强调的修炼,指的是自我修养,以服从社会,服从他人,服从封建统治为终极目标 佛教能成为主体信仰的原因:给人教育,佛教高僧懂医学,能够给人治病并且能制长生不老之药为统治者服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天人合一的定义
天人合一观念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成熟于先秦时代,发展于汉代。天人合一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但天和人这两者,强调的主要是人,主要以人为中心,甚至把天和自然界人格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
一、自强不息的精神
1. 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国文化中主体精神之一。
2. 在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精神指导下,中国社会和文化不断发展。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反映在对祖国安定局势的渴望之情,耐心等待,目标坚定不移之情。
这种精神,凝聚、增添了民族向心力,哺育着中华民族的独立意识和抗击外敌、反抗民族压迫的精神,以及不断学习进取的精神。
二、求真务实的精神
对求真务实精神的评价:
在中国文化史上,从来就是王权高于神权,神权为王权服务。这是与中国人的务实精神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华民族性格心理中,求真务实精神也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中国人的性格朴实无华,立身行事,讲究脚踏实地,循序渐进,鄙视华而不实的作风。这些都体现出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素质中优秀的成分。求真务实精神中又包含着某些消极的因素,如注重人心和人生,却忽略了对自然地改造,忽略了对自然科学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忽略了对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赚深研究。求真务实的精神往往以经验主义为基础,偏重实惠和眼前功利,带有明显的小农意识。
三、平均平等的精神
平均平等精神在中国文化中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上彼此一致。平均就是平等,平等必需也必然要表现为平均,也即社会财富的占有和劳动产品在分配上的平均。统治者采用均田的政策,其目的主要是用来缓和阶级矛盾的。平均平等思想在中国农民中可以说的根深蒂固的。就农民而言,大都以平均平等号召吸引人民参军参战。对平均平等思想的评价:
封建统治者实行均田、限田之类政策,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不是为了实行天下一家,人人平等的社会理想。思想家们的均田主张,只是从长治久安的目光来考虑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封建统治加强。
农民起义军则是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和统治阶级力量的强大而提出平均平等,并无能力真正实现平均平等的社会。
平均平等思想在自给自足经济基础之上产生,对于均调社会,损有余而补不足,对于减轻封建剥削,防止兼并,维持农民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安定社会秩序等,起过积极作用。四.重和持中的精神
重和持中指的是看重和谐,坚持中道。
主张凡事叩其两端而取其中间,但这是以礼为中的原则的。对重和持中的评价:
中国人做事不主张走极端,全力维护整体利益,求大同存小异,这种思维原则对于民则精神的凝聚和张扬,对于统一多民族的凝聚和张扬,对于统一多民族政权的安定与延续,具有积极作用。
弊端:它造成了个人创造性的萎缩,抑制了竞争性观念和道德生长,并往往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专制主义等级秩序的工具。五.正道直行的精神
指的是坚持正义、追求真理、崇尚气节。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1. 实用性的特点 对科学实用性的评价:
古代中国科技的实用性有值得肯定之处,这就是它紧密结合国计民生所需,为人民生活所需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推进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进程起过重要作用。
即使是在当代中国,这种实用性仍然不能加以全面抛弃。过分重视实用,一切以实用为标准,不仅容易忽视理论研究,而且会带来目光短浅、顾此失彼,甚至产生科技空白区域的后果。
2. 直观经验性特点。
表现为,无视科学技术知识的系统性、理论化,习惯于对实践经验的直接记录和对自然现象的直接描述,所得到的知识长期停留在初级阶段,很难再理论上进一步提高升华。3. 整体性特征(1)学科间浑然一体(2)学科间强调统一 第五章.春秋之际的学派分力(了解)
1. 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2以“道”为本体的老子学说3。以“仁”为核心 ·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和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
儒、玄、释、道的交互影响与相互合流(了解)
·道家一直反对佛教,但是,它的思想体系不如佛教那么严密,于是,在排斥佛教的同时,不得不模仿佛教来完善自己。道教原来没有像样的经典,因此,它
模仿佛经,摄取佛经的教理,编造道教经典,许多道经经典都是在佛教经典,许多道教经典都是在佛教经典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道教也把佛教的佛性说改为道性说,道教的沐浴、忌荤和寝卧之法等,也深受佛教的影响。程朱理学体系的形成(了解)二程哲学体系的核心是理或天理。第六章 中国传统哲学
一.哲学史文化的思想核心(了解)
文化具有丰富复杂的内容,是一个包括哲学、宗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教育、风俗等在内的多层次的统一体系。文化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心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由价值观、思维方式等主体因素构成的心态文化,形成文化的核心部分,而它们与世界观一样,历来为哲学的基本内容。中国哲学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发展的结晶。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宇宙奥妙的探索,对人生至高境界的追求,对丰富生活意义的探讨,对人生至高境界的追求,对丰富生活意义的探讨,对理想价值信念的树立,主要都是通过中国哲学来实现的。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道德理想高于一切的价值观,辩证而系统的思维方式,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的思想基础,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二.中国哲学的人生观 天人合一(重)
1. 大体而言,天人合一,是指天与人是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认为天是人伦道德的本源,人伦道德源出于天。
2. 天人相分相胜(了解)
“天人相分”是指天道自然与人事社会各有其职分,人不可过分依赖于天,而应更多地发挥主体作用,完成自我价值实现。
4. 刚健宽厚
推动中国人追求积极的天人合一理想的是中国哲学所洋溢的一种刚健宽厚。这思想成熟于《易传》,主要包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
自强不息是自立之道,厚德载物是立人之道,自立是立人的前提,立人是自立的引申。刚健宽厚的思想是以自强不息为主同时包括厚德载物的系统。总而言之,《易传》认为,自然事物及人类社会,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这是天地之“生生不已”的刚见精神或常生万物之大德的体现,所谓“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理想的人生境界,即是效法天地好胜大德,自强不息化育万物,使之日新不已。以刚健驾驭宽厚,以宽厚补充刚健,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哲学,反映了中华民族积极有为而又兼容百家的“刚柔相济”的优秀性格。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华,刚健宽厚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道教的产生及其流布(了解)
道教的兴盛和发展(因为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从隋唐到明代中叶,是道教的兴盛时期。主要表现在创立了相当系统化的道教哲学体系,5 在组织上存在全国性的管理体系体制和道观系统。唐代统治者为了抬高自己的出身门第,自称是老子后裔,奉行崇道政策。到宋代,宋朝皇帝也与道教联宗。唐宋统治者这一系列的崇道措施,大大促进了道教的兴盛发展。这时道士的人数大增;道教的宫观规模日益壮观;神仙系统越来越庞大;经书数量也不断增多;研究道经的著名道士教学者,也相继涌现。自宋以后,南北天师道合流,称正一道。宋以后的 流派以 真到、净明道、正一道为主,净明道在元以后归入正一道,全真、正一两派明清以来历世相传,直到现代。
南传佛教的北传佛教
佛教的向外传播分为两条路线
以斯里兰卡为基地并向东南亚传播的,称作南传佛教。以上座部为主,逐渐形成较多地保持早期佛教特色的所谓小乘佛教。在公元前后的两汉之际,佛教传到中国内地。
第二篇:传统文化考试重点
一、世界四大文化系统:中华文化系统(儒家文化系统)、印度文化系统(佛教文化系统)、阿拉伯文化系统(伊斯兰教文化系统)、西方文化系统(基督教文化系统)
广义:指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所有成就的总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狭义:特指意识形态,即人类的精神财富。
广义文化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文化的功能:认知功能、传播功能、凝聚功能、传化功能、记录功能、调控功能
三玄(《周易》《老子》《庄子》)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春秋》《礼记》《尚书》《诗经》)
中国文化:即在中国土地上所创造的文化。包括汉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中国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我国的古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饱蘸深情的爱国精神、仁者爱人的人文精神、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有容乃大的兼容精神、厚德载物的伦理精神、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
传统文化的形成及重要特点:基本成因
(一)地理环境(1、适宜的温带气候-宜居2、波澜壮阔的大河-文明的摇篮3、封闭式的大陆-文化心理的封闭性)
(二)社会环境(1、农业自然经济2、家庭宗法制度)
宗法制度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谤尊崇共同祖先,维系亲情,而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宗族成员各自不同权力和义务的法则。
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度、宗庙祭祀制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家天下制度、封国制度不断、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家国同构
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正面)
1、使中华民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上至群臣,下至百姓,既要忠君又要报国。
2、在严密的人身控制之下,人们只能生活在一定的圈子内,处理好人际关系,处理好家庭关系,成为人一生中的主要任务。
3、在宗庙祭祀制度的熏陶下,各层人士都得尊祖敬宗。
(反面影响)1.专制主义缺乏民主,使中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这是造成中国人奴性化人格的根本原因。2.中国人往往对个人(主要指统治者)的权威和权力存有盲目的崇拜心理,因此“官本位”现象一直是困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严重阻力。3.“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以及“存天理,灭人欲”等封建枷锁使人的个性解放受到极大的束缚和阻碍。4.狭隘的自身自利的小农意识又使得中国人缺乏进取意识,自我满足,妄自尊大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1崇尚伦理道德的人际关系:“五伦”(君臣:忠、父子:孝、夫妇:顺、兄弟:恭、朋友:信)2重视政务的儒家文化价值取向3推尊入世的处世哲学4强调统一的政治理念5光宗耀祖的功名思想
太极图: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两个对立面②两个对立面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两个对立面协调吻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第三点最为重要,在一个统一体中,有利于对方的便有利于整体,也有利于自身:反之则有损整体,也有损自身,这就是太极和谐原理,表明人与社会、自然应当和谐相处,和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质)
二、“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级、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及著作,也是先秦至汉各种政治学派的总称,属春秋后才产生的私学。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子、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秦、田骈、慎子、尹文、邹衍、吕不韦等。
“百家”就是儒、道、墨、法、阴阳、纵横、农、名、杂等诸家学说。
百家争鸣产生原因;①社会大变革为各个阶层、集团的思想家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历史舞台②“士”阶层的形成和发展为百家争鸣提供一支生机勃勃的社会力量③、诸侯
分裂割据,统一的封建国家尚未形成④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学术下移。
儒家主张以德化民;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信赏必罚;墨家主张兼爱尚同
孔子:一生成就(传书:
1、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2、传《论语》。《论语》是儒家学说经典,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著作。)
《论语》的思想: 教育思想:第一,打破了夏商以来“学在官府”的局面,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施教原则。第二,教育内容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经为主,目的是传播封建领主文化。第三,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主张学生学好以后可以出去做官,为克已复礼服务。第四、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上,“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等,对后人都有借鉴作用。后人称他为儒家的圣人,帝王之师。
《论语》道德思想――“仁”和礼、《论语》的政治思想:德治
孟子的政治思想—仁政思想 学说基础:性善论 主张:实行王道,反对霸道 具体措施:民本主义,发展经济。
王道与仁政:1井田制2省刑罚、薄赋税、使民以时3教民以礼4宗亲分封制5民贵君轻思想6反对一切战争和改革
荀子思想:政治思想1.隆礼(礼仪)重法(法律)【礼法结合】 2.尚贤使能 3.平政爱民 天人观(唯物主义天人观)和性恶说
墨家(非儒思想):兼爱、尚贤、非攻、非礼、尚同、非乐、非命(功利主义)
道家:道家观点:核心是以道为本,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法自然;无为;轻物重生。道家流派:老子学派;杨朱学派;列子学派;庄子学派;黄老学派。
老子和黄老学派更关心“外王”,即治国方面;杨朱、列子、庄子学派更倾向于“内圣”,即治身的方面。
老子的思想特征:
1、矛盾论和辩证法((1)事物包含相互对立的两方面;(2)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3)矛盾的双方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2、宇宙观(天道自然说)
3、无为论
4、柔弱论
5、反智
6、小国寡民政治思想
老子与庄子:老子:智者庄子:诗人
老子:欲济天下 庄子:游心天地
老子:欲建立小国寡民的乌托邦 庄子:寻求姑射山神人的天地
老子:欲济天下于无为又无不为 庄子:只关心自己,不为世俗的一切所干扰
“外儒内法”: 也叫“阳儒阴法”,以儒之名,行法之实。即以儒家思想的“忠君,敬上”作为道德标准,以法家思想的功赏过罚作为统治的手段。这是一种外松内紧的统治策略,表面仁政,实际法治,既能笼络民心,又能保证专制。
法家特点(强调法治、主张变革、倡导耕战、赏罚分明、君主专制制度)
法家特点及与儒、道、墨、法各派区别:儒家:重伦理道德和教化,主张仁道。法家:重刑罚、暴力统治,主张霸道。道家:重哲学问题的探讨。法家:重社会政治的改革。墨家: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兼爱非攻。法家:帝王之道,尔虞我诈,刑罚战争。
荀子和韩非人性说区别:荀子重礼,属儒家;韩非重法,属法家
董仲舒思想:1.“三纲五常”说—儒家政治与伦理结合2.“天人感应”说—儒家政治与神学结合 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特征和价值取向:1.悠久的辩证思维传统2.浓郁的伦理价值取向3.倾心现实的思维色彩4.注释经学的治学态度5.贯穿始终的天人关系6.道德为本的人生哲学
你怎样看待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1.作为哲学,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体系的思辨程度都非常了不起;2.既有精华,也有糟粕;3.批判地继承。)
三、中国传统文学的现代意义:1.实行爱国主义教育2.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3.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4.素质教育的形象教材5.获得文化教养和思
想素质的提高
《诗经》(西周初至春秋中叶)“六义”内容风、雅、颂;
手法赋、比、兴
内容:农事、民生贫困、征役、赞颂、怨刺、周民族史诗等等,真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楚辞》战国时期流行于江汉一带的一种新诗体。铺张夸饰,辞藻华美,弘博丽雅,篇幅巨大,想象丰富,长于抒情,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代表诗人:屈原宋玉 景差
两汉诗歌
1、文人诗:东汉五言诗,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
2、民歌:汉乐府;如《战城南》《十五从军行》《上邪》尤其是《孔雀东南飞》和《陌上桑》成就最高。
汉末“建安风骨”—三曹七子【“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东晋田园诗 陶渊明《归园田居》《饮酒》
乐府民歌南朝乐府两大类:建业一带的“吴歌”;长江中游一带的“西曲”《子夜歌》《子夜四时歌》《西洲曲》;北朝乐府《木兰诗》《敕勒歌》《折杨柳歌辞》
隋唐诗歌 古体诗(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近体诗(绝句和律诗)
唐诗四大阶段: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龄、杨炯、骆宾王)、盛唐、中唐、晚唐
边塞派和山水田园派 边塞派:高适的《燕歌行》《别董大》岑参《白雪歌》《走马川》王昌龄《从军行》《出塞》王之涣《凉州词》山水田园派:王维《使至塞上》《山居秋螟》《渭川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宿建德江》《春晓》
李白:李白诗中充满了建功立业人雄心壮志,也有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描写了人生达命的豪纵生活,也再现了雄奇壮丽的大好河山.《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长干行》《塞下曲》《静夜诗》《子夜吴歌》《秋浦歌》《赠汪伦》《梦游天姥》《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
杜甫现实主义精神,被人奉为“诗史”。沉郁顿挫,七律为古今第一。代表作:《望岳》《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月夜》《春望》《哀江南》《羌村三首》“三吏三别”《登高》《秋兴八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元曲的特点
1、民间性
2、广泛性
3、深刻性
4、典型性
5、曲折性
6、艺术性
中国古代散文审美特征:意境美、语言美、哲思美、结构美、人格美
传统文学的特点: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主客相融的自然主义情调
四、汉字七体:甲骨文(商代)、金文(周代)、小篆(秦代)、隶书(秦代)、草书(汉
代)、行书(东汉末)、楷书(东汉末)
传统书画的文化特征:①共同起源②共同工具③线型艺术④相融相通
共同文化特征:①尚意写神②重视气韵③整体和谐
天人合一的思想有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主张顺应自然。二是效法自然。三是帝王的神权天授思想。
建筑艺术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国的古建筑是物化了的文化,阴阳、五行、八卦、风水术是古人对天地人的认识,并在建筑中追求符合天象运行的变化规律与大地物候的变化规律,和植物、动物的变化规律,以至于达到天人合一的结果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重点及笔记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 重点及笔记总结
By 贯晓溪
第一章 古代中国概况 第一节 地理环境和经济结构
【地理环境】农耕生产是其主要的经济方式。中国的古代文明,其性质是农业文明,这是一种早熟型的人类文明。
【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社会。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
中国文化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而且是世界上唯一的长期延续没有中断的文化。中国文化的结构是“多元一体”的。中国文化以我为主。
【先秦文化】先秦是中国文化的发展由萌芽到初具体系规模的时期。夏、商、西周史称“三代”,“三代”是统一的、宗法性的王权专制国家形成发展的时期。春秋、战国是中国早期文化大发展并形成初步体系和规模的时期。
春秋时期中国的生产力发展进入铁器时代,促成了战国时期经济的大发展。【先秦文化】秦汉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时期。
无论是疆域的开拓,还是政治经济的发展,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文化发展居于当时世界的前列。
在精神文化建设的层次,尊奉法家思想,并实行博士官制度,试图调和法家思想与黄老、儒学的关系,但终究由于法家思想的偏狭和酷刻,最终酿成了“焚书坑儒”的惨祸,归于失败。汉朝初立,但这毕竟是政治上的权宜之计。主张积极进取的儒学受青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的价值观成为传统民族文化的灵魂。汉代还产生了中国自己的民族宗教——道教。儒学与道教一雅一俗,一上一下,遥相呼应,对中国的传统社会持续地发挥着文化教化功用,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塑造产生了巨大作用。秦汉还是交流的重要历史时期。【魏晋南北朝文化】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士族文化的兴盛和民族间文化的冲撞和融合。
玄学是士族的学术化。玄学清高孤傲,清通简要,精妙雅致,超凡脱尘,是士族形象的学术化。摆脱了汉代经学庸俗实证的特点,进入了重抽象思辨的玄妙境界。
【隋唐文化】在学术文化领域,儒、道、佛三家思想竞相斗艳。在“三教合一”的基础上建立了此后宋明理学的体系。隋唐文化以其宏大的气象向世界展现了它的自信。【宋辽夏金元文化】与北宋卑弱的对外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文化的兴盛发展。Def:理学又称“道学”,是吸收了部分佛、道思想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儒学体系,其代表人物是北宋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所以又称“程朱理学”。
评价:理学是古代中国理论水平最高,学说体系最完备的意识形态,把古代传统思想推举到一个最高的发展。
主要内容:着重张扬了道德的力量,一方面培养了忠君爱国的道德情操,另一方面压制了个性的自由发展。
人格的弱化和精致化成为一种时尚。
【明清文化】明清的文坛,小说的成就最大。著名的长篇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合称四大古经典小说。著名的短篇小说集有“三言二拍”和《聊斋志异》。《中国传统文化》 重点及笔记总结
By 贯晓溪
第三节 中国人的传统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模式
【理性的求和谐主平衡的世界观】
农业文明的早熟和相对的稳定性养成了中国人理性和人文主义的传统。中国人倾心于实实在在的道德和政治,“内圣外王”成为最高的理想境界。强调人和自然的协调以及不可分割的关系。【大一统的观念和注重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 “炎黄子孙”的概念由此产生。“大统一”的观念获得了族源学上的论证,从此成为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文化情结。注重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精神传统。
【辩证思维和经学思维】思维模式:辩证思维和经学式思维互见。中国人善于在总体上把握和认识世界,认为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强调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和依存互动,讲求天人合一、情景合一、身心合一和知行合一。经学是经典的笺注之学,主张恪守经典,实事求是。
无论是辩证思维,还是经学思维,虽然形式不同,但性质都是一种直觉体验的思维方式。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理论上的归纳演绎,具有模糊性的特点。思维的模糊性使思想更富于张力和弹力。
第四节 以儒、道两家为基干的古代思想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是它的思想文化部分。其基干部分是儒、道两家的思想。
1、首先,从儒、道两家的历史渊源看,他们是春秋以前形成最早的两大学派。背景:传统官学的垄断地位走向崩溃,私学开始形成。创始人孔子和老子是最早建立私家学派的先行者和伟大的思想家。
2、其次,从儒、道两家的思想内容看,①从宇宙论看,儒、道两家都讲“天人合一”,但儒家在“天人”关系中偏重于人事,倡导张扬道德人格。如孔子讲“知其不可而为之”,荀子讲“制天命而用之”。而道家思想在“天人”关系中则偏重于“天道”,以讲求自然无为的“用人配天”为标的。②从政治论来看,儒家主张积极有为的“礼治”和“德教”,而道家则主张无为而治。③从人生论来看,儒家主张积极入世,而道家则主张消极避世。④从方法论来看,儒道两家都具有辩证思维的特征。儒家是介于两极间的一种相对平衡,而道家则主张偏执一极。
3、再次,从儒、道两家的影响看。古代思想文化丰富驳杂,学派学说繁多,但论其学术大宗,无非儒、道两家。
4、佛学思想,在强大的中国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下,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佛学门派是禅宗。
【先秦的儒家思想】先秦时期的儒家由孔子创立,其后由孟子和荀子加以继承发展,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
孔子奠定了儒家学说的理论基础和基本规范。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礼”和“仁”,在二者的结合上建立了它的政治伦理学说。社会功能:一是分辨血缘的亲疏,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某个人的贵贱等级,二是强调人和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借以增强国与家的内在凝聚力。“礼”的思想旨在维护旧的宗法观念和等级制度,“仁”是关于个人道德修养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如果说“礼”的思想反映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的话,那么“仁”的思想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重点及笔记总结
By 贯晓溪
孔子思想创新的一面。其思想在中国古代史上承前启后。“礼”属政治学说,“仁”属伦理体系。孔子引礼入仁。其学说性质是“政治伦理思想”。
孟子主要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加以发展,形成了他的“仁政”思想。“仁政”思想主张将“仁”的观念实践于政治。孟子反暴君的理论是我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宝贵遗产。孟子提出了“性善论”。
荀子主要继承了孔子“礼”的思想并加以发展,形成了它的“礼法”思想。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孟子主张内省式的道德修养,而荀子则主张通过外在的规范限制和向外学习来改造人性。
从这个意义上讲,荀子还是先秦学术思想的集大成者。
第二章 中国历史故事、神话、寓言与民间传说
第一节 历史故事
第二节 神话
Def:①是原始人对自然事物的认识。②是人类竞争时期的产物,是民间文学最富幻想的形式。③神话中的人物形象是神或半神,产生基础有两方面:⑴ 自然力和自然物。⑵ 人们共同生活体中的英雄人物或首领。
概括:神话是人类萌芽状态的文学、历史、宗教、哲学、法律和自然科学。原始人类通过神话解释万物,总结经验,传授历史,组织劳动,表达愿望,评判是非美丑。促进了生产,形成了道德标准。
第三节 寓言
Def:寓言是寄托深刻思想意义的简短故事。“寓”是寄托,作者把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有益的教训,通过虚构的简短故事加以譬喻,使人从中领会道理、获得教训。所以寓言被称为“理智的诗”“穿着外衣的真理”。
基本特征:教训、讽刺。常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把动、植物人格化,以此比喻社会上的某些人,某类人。
第三章 中国文化名人 第一节 古代文化名人
第二节近代文化名人
第四章 中国名著名篇 第一节 中国文化名著
【楚辞】其基本特征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庄子】今存33篇,分《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3部。庄子思想的核心是追求具有超越性和超脱性的绝对精神自由。它善于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情节性很强的寓言故事来说明抽象的哲理,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夸张大胆,意境雄阔,浪漫主义色彩浓厚。《中国传统文化》 重点及笔记总结
By 贯晓溪
【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通过写人反映时代),属人物纪传。《史记》采用书、表、本纪、世家、列传五种体例。在人物形象的描写上,善于捕捉典型细节,在矛盾冲突中刻画和塑造人物。大量使用个性化的人物对话,广泛运用对比、映衬、烘托等多种手法,塑造了大批性格鲜明,形象饱满的历史人物。
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叙事文字的表现功能和力度。
特点:①重实际,不重名分。②是批判性的,而非歌颂性的。③重视各阶层人的作用。【世说新语】表扬称誉时人的高尚品德和行为,讽喻暴露统治阶级的凶残暴虐和贪婪奢侈。三言两语勾勒点染出人物的个性、人格和神韵。遗貌取神。
【乐府诗集】宋朝郭茂倩编辑。汉、魏、两晋最高统治机构常设有乐府机关。凡由乐府机关配合乐谱演唱的歌辞叫乐府诗。其辑录了由汉朝至五代的乐府诗,共分12类,100卷。其中汉乐府民歌主要见于“相和”、“鼓吹”、“杂曲”3类中。【西厢记】王实甫,元杂剧作家。全称《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以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为蓝本写成。塑造了一个追求婚姻自由、叛逆封建礼教的贵族少女的典型崔莺莺,红娘则是中国古典戏曲中最成功的婢女形象。
【三国演义】属历史故事小说,文白间杂。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作者元末明初罗贯中。集中描绘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不安和黑暗腐朽,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表现了人民群众的灾难和痛苦以及人民反对战争分裂,要求和平统一的强烈愿望。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其基本倾向是拥刘反曹,寄托了作者向往“仁政”的政治理想。并宣扬“义”。
【水浒传】属英雄传奇小说、白话小说。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罪恶,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痛苦,表达了市民阶层的人生向往。【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西游记》是继《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之后出现的又一部群众口头创作和文人再创作相结合的作品。歌颂了孙悟空的不屈斗争精神,反映了人类的远大理想和美好愿望。其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以诡异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突破时空、生死、人神物的界限。把他们的神性、人性、动物性和谐统一起来。开拓了浪漫主义的新境界。【牡丹亭】是“临川四梦(《牡丹亭》、《邯郸记》、《紫钗记》、《南柯记》)”之一。【红楼梦】《红楼梦》是巅峰之作。作者曹雪芹生前完成前80回,后40回则由高鹗抄稿补写而成。曾用《石头记》、《金陵十二钗》、《情僧录》等名称。全书蕴含着荣久必枯、兴久必衰的历史感受和洞达世态人情的悲凉人生体验。全书采用双线多头网状结构,将逼真细腻的家庭日常生活与波澜起伏的大事巧妙地结合起来,是一部百科全说式的人情小说。
第五章 中国文化瑰宝 第一节 四书五经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典籍,“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种典籍。【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地方歌曲,“雅”有“大雅”和“小雅”,是正规乐曲,大多是朝会、燕饮、典礼等正式场合演唱的歌曲。“颂”为赞颂曲,是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写作上运用了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赋”是铺陈直叙,“比”即比喻,“兴”即起兴。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六义” 【尚书】《尚书》是一部我国上古部分史料的汇编,是我国书写散文的真正开端。【“三礼”】指《仪礼》、《周记》和《礼记》 【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两大部分。《易经》是占筮之书,是一部专门解释《易经》《中国传统文化》 重点及笔记总结
By 贯晓溪 的书。
【春秋】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编年史。
【大学】主要阐述了“三纲领”与“八条目”。“三纲领”共三点:一是明明德,二是亲民,三是止于至善。“八条目”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中庸》是《礼记》里另一篇文章。宋儒说《大学》是“入德之门”,《中庸》是“传授心法”。【论语】《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核心是“仁者爱人”,也就是博爱。
【孟子】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义”论,提出“仁”和“义”是人天生就有的,与生俱来的。在政治上,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即实行以爱民为本的政治。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政治纲领。其最大特色为“雄辩”。
第四篇:中国新闻史考试重点
1古代报纸的形式 官方邸报,非法民报,合法民报 官方邸报,朝廷管饱,最早产生于唐代,叫做报状,两种性质,一个是朝廷公报的官报一种是地方驻京机构情报性质的官报。在北宋后期兴起。前面两种性质合二为一,概称朝报。在明清相当发达,叫做邸报或者邸抄。
3非法民报产生于北宋后期,盛行于南宋,隐现于明清。是社会矛盾包括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新旧党矛盾激化的结果人们需要了解政治动向。内容丰富可读性高失效强传播快打破信息封锁表达民情,以谋利为目的。合法民爆产生于明中期,盛行于清代。《京报》,既可以赚钱又可以宣达皇命。民间报行自主经营。5 古代没有新闻事业 一. 传教士办报
1815-1840年办的中文报刊有:1815马礼逊米怜在马六甲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宣传教义(中国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1833年郭士立在广州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为商业服务,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征服国人排外心理,为帝国主义入侵提供政策服务。1840年以后亚历山大在上海办的《六合丛谈》宗教宣传和政府中国人排外心理为帝国主义入侵提供政策服务。1868年林乐知在上海办的《万国公报》(发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非宗教侧重传播时事政治介绍西学。在上海办的《益闻录》为了扩大社会影响。
为什么是上海?鸦战后开放通商口岸,1842《南京条约》上开阜中外贸易地位上升。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外国船只可以在长江航行货物运往上海。60年洋务派在上海兴办近代工业经济繁荣。560年代的北京条约天津条约,传教士人数猛增,抢占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发大财有钱办报。二.商人办报
1.外国商人办报:1815-1840年在澳门的葡文报纸《蜜蜂华报》,《澳门钞报》和《澳门邮报》为在华经商的外国人服务。在广州的英文报纸《广州记录报》《中国丛报》等1840年以后在香港和上海办外文报纸和中文报纸(多)。比如在上海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反映在华商人要求服务帝国主义。1872年美查在上海的《申报》目的是营利,有前期改革比如白话文报,最早的号外和战时通讯员,用电讯传新闻,画报出现等。(在华外商中 文报纸也开始了新阶段:申报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家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报纸)
2.中国商人办报: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昭文新报》(国人自办近代第一家报纸),1874年王涛在香港办《循环日报》目的是立言,首创论证问题,议论朝政宣传维新派政治主张 国人办报受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影响,第一批先进分子认为报纸是救国的国之利器办报不是为了牟利而是立言宣传政治主张捍卫民族尊严。但是由于政治软弱经济薄弱国人办报道路坎坷,政治上清廷压迫无出版自由,寻求官方庇护与官方拉关系找官员做政治后台或者由官员直接创办,挂洋旗在租借找洋人名义办报躲避清廷压迫,根据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进租界办报。19世纪60年代后民族工商业微弱不能为报刊提供生存条件 早期外报在中国的历史作用:
1.在华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列强思想政府,入侵中国的文器。鸦战前为英国倾销鸦片辩护鼓吹对中国的武装侵略鸦战后又为新扩张行为制造舆论,加速中国殖民化。
2.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包括自然科学技术如采煤修路电话轮船蒸汽机等知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民主法治市场经济出版自由议会政治等知识。
3.外报推动了近代中文报业的发展,一改古代的宫门钞形式形成了新闻史上形态最完备的近代报纸解开了近代新闻史序幕。
第一次报业高潮:维新运动
1896梁启超在上海办《时务报》启迪民智,宣传变法思想抨击封建顽固势力动员更多人支持变法。创时务体:解放桐城派文言文体无拘无束,文风自由,文字通俗易懂比喻深入浅出引用俚语和外国词汇,结构清晰逻辑性强,情感充沛煽动性强。创耳目喉舌论:中国受辱在于不通因此要去塞求通,办报馆是去塞求通最好路径报馆就是耳目喉舌这样才能上下内外交流无阻风气渐开国家强盛。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梁启超提出报纸的职责是监督政府向导国民即国民雇用政府报馆代替国民来监督政府,报馆应通过宣传议论启迪民智。衡量报纸好坏四条标准: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报刊宣传有浸润和煽动两种方法。
维新派报业的作用与贡献:1.报刊作用——开启民智,救亡图存的教育,资产阶级思想启蒙教育,变法的舆论宣传。2.对新闻事业贡献,开政治家办报先河,创报刊政论—时务体,设报达聪去塞求通
第二次报业高潮
在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之前发生了苏报案。这是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对于爱国革命报刊的严重镇压。苏报先发表一系列有强烈革命塞擦 的文章,章太炎和邹容讽刺光绪为载湉小丑,自进行革命宣传,清政府伙同租界一起查封苏报逮捕章邹二人判刑,洋人做法官,清政府为原告的奇特诉讼史,“上可以质皇天后土,下可以对四万万人矣!”苏报与苏报案吹响了革命报刊的号角,宣传了革命思想,为革命做了预热。
革命派先在海外与保皇派论战。1905年在东京创办《民报》,与保皇派的《新民丛报》围绕:要不要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体制,要不要推翻封建土地制度展开论战。新民丛报只有梁启超一人而民报有章太炎黄侃多人因此革命派论战大胜。
后来革命派进入中国,组织武装起义,武汉上海成了重要基地。这个时候革命派的活动有于右任办的神舟日报和民呼民吁民立报,大声疾呼宣传革命唤醒了许多人的革命热情,比如青年毛泽东。、詹大悲和河海鸣创办的《大江报》驳斥改良派企图通过“请愿”等和平手段来抵制革命的倒行逆施,然而和平之道是亡国之道,鼓吹只有大乱才能救中国,号召爱国志士投身革命后经清查封,《大》吹响了武昌革命的号角对武昌新军形成强烈的心理冲击,撼动时局,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何海鸣《亡中国者和平也》 黄侃《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 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1为革命办报的思想,报纸都把革命反清作为办报宗旨。2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倡导机关报作为党派喉舌,革命党公开表示政党机关报就是政党进行政治斗争的喉舌。3把报纸视为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改良派看重报纸启迪民智的作用而革命派更看重政治宣传的作用。
4报刊应该反映舆论和影响舆论,不仅可以宣传革命思想还可以表达影响甚至制造舆论。 此时期报刊特征
1.报刊的发展由政治斗争推动2,报刊政治宣传,成效有首先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其次廓清改良派思想迷雾统一革命党内思想,再次为了武装革命做舆论准备
第三次报业高潮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创于上海,1916改名为新青年。前期1915-1920高举民主科学旗帜,向封建专制民主文化进行猛烈攻击。后期1920-1926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为共产党成立发挥重要作用。1920年改组,由资产阶级启蒙刊物转变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刊物。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
国内外形势聚聚变化,政治上巴黎和会分赃,十月革命胜利。思想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思想启蒙和政治斗争结合成为时代呼声加强政治宣传和鼓动也成为时代要求
陈独秀1919年被捕以后,向社会主义转变,逐渐向无产阶级立场转变。刚好共产党建立,新青年就成为共产党的机关刊物。1913暌丑报灾后袁世凯为了复辟进行军阀专制捕杀报人后,鸳鸯蝴蝶派盛行,报人报纸品格低下,报纸言论退化。出现了一些低级庸俗的报刊,因此新青年初期只谈理论不谈政治。随着新文化运动进行,新青年不够用,1918年在背景创立《每周评论》发表政论主张公理反对强权把反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和反对封建军阀的政治斗争联系起来,五四运动爆发前把矛头直指封建军阀揭露帝国主义利用封建军阀在中国进行内战的阴谋,官僚政客军阀是三害: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成为五四运动的后援和武器,带动了其他新报刊创办行了新阵线(对抗复古顽固派报刊),其中有湘江评论,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其中典型案例就是荆生事件,复古派林琴南发表《荆生》谩骂新文化运动,每周评论展开强烈反击。报刊业务改革 1自由讨论政论恢复:
《新》大胆言论,报刊成为百家争鸣园地,评论杂糅政论与新闻报引导舆论,杂文开始成为报刊上一种常见文体。报刊重视政论是报业传统,但是袁世凯当政后一度中断,新文化运动后政论得到恢复,并出现新的报刊政论文体比如述评夹叙夹议。2 白话文和新式标点广泛运用:
白话在杂志副刊社论使用(胡适的白话小说白话诗),新式标点运用(过去不分段也无标点),扩大读者群、报刊影响力。3 副刊传播新思想新文化:
消遣性、低级无聊文章,变为宣传新思想文化,传播新思潮(鲁迅冰 心郭沫若周作人、马克思主义);读者城市小市民、旧式无聊文人变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四大副刊”:宣传民主科学,传播社会主义。19361 4采写业务的加强与编排的改进:
由于辛亥革命,新闻多观点而少新闻。新文化运动时期,报刊开始重视新闻:引爆五四运动宣传民主科学,多办通讯社。邵飘萍等人也对编排进行改进。自此,报刊由观点纸向新闻纸转变。重视时效广告的商业报纸发行。商业性大报向企业化方向发展 比如申报的第一次改革,1912年史量才买下申报后大力开展广告业务,加强报纸发行,基础建设、不断更新技术设备。(但此时申报在政治上是保守的,1931以后才一改保守抗日民主)6专职记者:邵飘萍林白水张季鸾 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开端: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复旦新闻系 总之:新闻走向新闻专业主义,现代意义上的报纸形成。
(近代意义上的第一份报纸是传教士办报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本章重点:
1、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2、时务文体的特征?
3、“苏报”案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影响。
4、大江报案
5、五四时期新闻业务进步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共产党新闻事业 土地革命时期:
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办《红色中华报》,1936年长征后在瓦窑堡改名《新中华报》,1941年更名《解放日报》(改版),后成为上海机关报。
1931年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办红色中华通讯社,1937年在延安改名新华社。: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的新闻封锁
1940年建立了中共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整风运动和《解放日报》改版 1.改版原因
(1)延安整风背景:党报改造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一部分。须扭转组织涣散和思想混乱,实现党的领导在思想上的一元化。党内有左倾错误,比如王明把蒋介石称作蒋委员长这是帮他人做义务宣传员(2)王明错误路线的影响:教条主义与党八股。教条主义指博古王明缺乏中国革命实际经验一切照搬马列主义动辄拿马克思主义包装自己,学习苏联真理报每天一篇社论,党八股指刊登夸夸其谈脱离实际的长篇大论。
(3)克服国内外资产阶级办报思想和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资产阶级办报思想指唯武器论,单纯军事观点,官僚主义、脱离群众的作风,个人主义思想。自由主义指登载王实味《野百合花》丁玲等作家作品。(4)缺指导性,党性。不能完成党的宣传任务。比如版面设计为一国际二远东三边区四延安。 《解》的弊端&毛泽东办报思想
党性:报纸登载反革命分子文章,脱离党的政策和生活 群众性:读者回稿认为报纸立论空泛离边区生活太远
战斗性:《解》对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它是反共、反人民、反革命的哲学,是为国民党“一党独裁”进行粉饰。发表一系列社论,蒋介石与国民党连喊“误会”、“误会”,并撤退进攻大军。(第三次反共高潮)2.改版经过:
(1)反对党八股,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
(2)要规定党政军民各方面的负责人经常为党报撰稿。要有对于敌人的思想的批判。
(3)其他:利用党报宣传农民楷模,比如捐粮捐钱给共的农民吴满有。信息由党来传达。报纸审查制度也从这里开始,领导把关。3.改版收获
改版后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1)重点报道了党的中心工作;(2)加强了大生产运动的宣传和军事宣传;(3)加强对敌对思想的批判,成功地反击了反共舆论。
克服了主观主义和党八股,加强了报纸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4.党报理念;(1)用事实说话:以政治为原则,坚持革命立场,选择事实表达观点。比如在内容上,工农边区的新闻、大生产运动的典型纷纷成为报纸的头条。比如胡乔木:选择什么,如何报道,均不能不时刻注意事实中所要表达或可能会表达的倾向。主张新闻应该完全真实。
(2)反对“同人办报”而奉行“全党办报”,消除办报者的专业意识,走向工农结合并改造自己。比如:在党的领导下走群众路线,一切重大问题需经过主要领导同意,日常政策报社要请示中央(全党办报);群众路线指发展基层通讯员队伍。(3)记者身份:反对无冕之王,提倡人民公仆党政喉舌。(4)党报是教科书(5)党性原则
(6)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7)活泼新鲜马列文风反对党八股。 党报改造的实质
意识形态规整统一,明确报纸与党组织的关系,从而使办报归统到党的一元化领导,成为喉舌。
民间报业:
1.申报(1872-1949)全称申江新报
1872美查创办,1912史量才买下两次改革,1934史被杀,抗战时期在日伪控制下出版。史量才两次改革
(1)经营改革:大量招揽广告,提高发行量,引进最新技术和设备,政治上比较保守。成为当时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报纸(2)1931九一八事件后,理念改革:
政治上一改过去保守谨慎:积极要求抗日和民主比如九一八第二天申报就发表反侵华新闻。反对国民党独裁,要求民主自由,比如蒋下台时欢送登载宋庆龄反蒋文章。无党无偏、言论自由、为民喉舌。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经济独立:不按受任何一方势力的津贴。政治自主:不听命于任何一方势力的操纵。
新闻业务上层层推进,不断深化:言论的变化,时评应于时敢于评揭露国民党丑行。创办了众多的专刊和副刊,副刊《自由谈》一改过去的鸳鸯蝴蝶派,改版刊登鲁迅郑振铎茅盾等左翼作家的杂文成为文化进步阵地。发展文化事业开办流动图书馆。
为什么有第二次改革:民族危机,对蒋不抵抗政策的不满 改革结果:史量才民间影响越来越大百万读者,令蒋介石不能容忍。禁邮收买不成暗杀,史量才的死结束了《申报》最辉煌的历史。史家精神:(1)把报纸提高到历史意识上来认识。(2)报纸应该自觉地遵从历史,以史自役,“写真程度”应超过史书。(3)推动历史前行。
2.大公报
1902英敛之创于天津,以敢言闻名。1916年后亲日卖国声誉下降1925停刊。1926年创新记大公报爱国、拥蒋、反共。(1)三架马车:吴鼎昌出钱胡政之管理张季鸾主笔
(2)四不主义:不党(没有政党偏见)不卖(不以言论做交易)不私(无私图公众喉舌)不盲
(3)成功之处:文人论政的典范,以言论推动国家决策发展。(4)主笔:张季鸾,王芸生(主张走第三条道路因此不受共国两方待见,新华日报与大公报论战。)
3.民间报业新闻自由问题(都是抗战时期)
(1)新生事件:艾寒松在《新生》发表闲话皇帝指日本军部资产阶级是真正统治者皇帝是傀儡,艾的编辑杜重远发表了这篇文章。1935年日本威胁中国法院给两人判刑:说明没有主权没有新闻自由
(2)孤岛报业:1938年日本占领上海但不敢复习美德租界,报人到租界内挂洋旗办报。《文汇报》发表了许多抗日文章,日本危险要杀死记者编辑,后来不敌恐吓关张。《大美晚报》主编朱 惺公也反汪伪政府,被害。
(3)拒检运动:1945年日本快投降时,国民党爱国民主人士被派到延安参观,黄炎培是其中之一,从延安回来以后他写了一本《延安归来》如实记载延安不乏赞美。国民党认为此书在国统区出版需要新闻审查,叶圣陶等一部分文人反对我们永远不要图书审查发起拒检运动,蒋后取消了审查。:国统区还是有一定新闻自由
(4)第三条道路:抗战快结束时,国共两级力量抗衡,《大公报》(王芸生)《观察周刊》提出我们应当走联合政府道路。
解放战争时期
反客里空运动:土改新闻失实,晋绥日报做自我反思,提倡监督文章,促成了自我教育运动。思想上纯洁了新闻队伍也加强新闻用事实说话的真实性。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公营形成新闻网,私营改造,设立新闻总署与新闻法制建设。1951-1952党发起自我批评,但这样的批评是有游戏规则的—必须在党委领导下。《宜山农民报》傻乎乎批评县委书记。
1954前后业务上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登载苏文章,修正错误。但是也有负面影响,导致教条主义。模仿《真理报》过了头,比如为没有错误的报纸奋斗不登广告每天2500字社论报喜不报忧等。1956新闻改革。
背景:照搬苏有教条主义错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论十大关系分析学苏弊端。刘少奇新闻讲话要适应读者需要。国际上苏共二十大批评斯大林个人崇拜思想活跃起来。
1月周恩来讲话承认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平起平坐,4月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知识分子奔走相告。这是为了与苏破裂后经济建设的需要。这时候党让知识分子提意见,实际上是为了引蛇出洞先不对这帮“右翼分子”惩罚等他们露出真面目再一网打尽。比如储安平。改革怎么做:(1)扩大报道范围满足受众城乡社资都有。(2)开展自由讨论,主张报纸是社会工期可以为各个阶层发声,报纸不能随时做出正确结论推翻教科书一说。不一定按照编辑部意见也就是不一定代表党。
改革意义:(1)新闻观念得到了更新与解放。资产阶级的办报经验,不能一概否定,可以批判地接受有用成分。冲破了教条主义束缚,破除了盲从迷信,认识到对于苏联经验要有分析地加以借鉴。(2)明确了要办好新闻事业,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总结中国优良传统与经验,使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内容与中华民族形式相结合。(3)这次改革得到广大读者欢迎与支持。
改革不足:全盘否定苏,不加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报纸传统,很快夭折。国民党新闻事业 中央通讯社,中央社,1924广州成立。
2《中央日报》,1927武汉创立。喉舌,国民党党报核心,也是国民党新闻事业核心 中央广播电台,中央台。
第五篇:中国近代史考试重点
一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冯桂芬对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校颁庐抗议》“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后概括为“中学为用,西学为体”。
洋务事业的兴办1新版近代企业2建立新式海陆军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第一,洋务运动的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第二,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第三,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2.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确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二
戊戌维新运动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宣传主张1向皇帝上书,康有为多次向光绪帝上书,1895“公车上书”2著书立说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变法通仪》谭嗣同《仁学》,严复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等。3,介绍外国变法的教训,如康有为的《日本辩证考》《俄彼得变政记》《波兰分灭迹》4办学堂 有,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5设学堂6办报纸 梁启超在上海《时务报》严复天津《国闻报》湖南《湘报》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三个问题展开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这场论战的实质时资产阶级及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戊戌变法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政治方面
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机构,撤销湖北、广东、云南三省“督抚同城”的巡抚;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提倡向皇帝上书言事;准许旗人自谋生计,取消他们享受国家供养的特权。经济方面:保护、奖励农民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中央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务总局,个省设立商务局;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注重农业发展,提倡西法垦殖,建立新式农场;广办邮政,修筑铁路;在上海、汉口等大城市开班商学、商报,设立商会等各类组织;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军事方面:裁减旧式绿营兵,盖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练洋操,习洋枪等。文化教育方面:创设京师大学堂,各省书院改为高等学府,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设立书局,翻译外国书籍,派出国留学,奖励新著,奖励创办报刊,准许自由组织学会。
意义:戊戌维新运动谁然失败了,但他在中国近代史上人有重大历史意义。1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3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不仅在思想启蒙和威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如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恶俗陋习,提出“剪辫易服”的主张,倡导讲文明、重卫生等。其移风易俗、开启社会新风的效用不可估量。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滋生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还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维新派的势力更是非常微小,很多人自身还保留着封建士大夫的痕迹。他们既没有严密的组织,也不掌握实权和军队,更没有去发动群众。这样,他们就只能把自己实行改革的全保护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3惧怕人民群众。
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新青年》。代表人李大钊、鲁迅、胡适等。《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新青年》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即“德先生”和“赛先生”
民主和科学的含义:民主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制度也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科学,有广狭二义“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切中时弊的。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批判孔子的同时,全面否定中国的文化;2 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时候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3 并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和方向;4 尚不全面了解中国国情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①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②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③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条件:1首先,是新社会力量的成长2是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3再次,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历史特点: 1它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2是第一次真正地群众运动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在宣传,组织和具体筹划革命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的成立使“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中国的民主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具体含义:“鞑虏”是指满族统治者,而不是指整个满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反满”就是反对民族压迫,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王朝,这也就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建立民国”就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平均地权”就是改革土地制度。因此,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适应当时历史的发展,符合人民的要求,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
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的内涵:(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它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但它没有意识到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华民族独立的最大障碍,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帝的要求。(2)民权主义:建立民国 这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民国实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说明孙中山顾及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但由于站在资产阶级私有制的立场上,反对没收地主土地,所以提不出彻底的个土地革命纲领。
新三民主义(1)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1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2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3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1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2减租减息,发展生产3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第一条
共同纲领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2中华人民共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3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4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初期,也面临着许多严重的困难和一些紧迫的问题。这对刚刚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新的严峻的考验。主要是1能不能保卫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4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1没收官僚资本,2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3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领导地位。互助合作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1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5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挡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种工业起飞的基础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4当时的国际换季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方面要求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基本任务,另一方面有要求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关联而不可分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