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里学不到的科学》读后感

时间:2019-05-14 01:49: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本里学不到的科学》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本里学不到的科学》读后感》。

第一篇:《课本里学不到的科学》读后感

科学无处不在

——《课本里学不到的科学》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十分有趣的书——《课本里学不到的科学》。

这本书里讲了60多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知识,比如四季飘飞的头皮屑;肮脏至极的臭脚;又恶心又有益的血;让你每晚都受不了的蚊子;以及凶猛的鳄鱼;使人无法想象的治病方法;令你毛骨悚然的木乃伊;还有随时可能夺去你生命的流沙和柏油坑……

我最感兴趣的部分就是书最后面的“尖叫实验大本营”了,里面的烤虫子串儿,穿的是葡萄干;热乎乎的蠕虫汤,其实只不过是用意大利面条烧的汤;令人惊奇的爆炸青春痘;菌类模型和“万维网”……总之,全是你想不到的有趣实验。我试着做了一根烤虫子串儿,结果家里人……哈哈哈!

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的影子。一天早上,我起床洗漱,偶然看见昨夜没吃完的苹果变得难看极了,尝了尝,味道也没有昨晚好吃。我觉得奇怪,于是去问爸爸:“爸爸,苹果怎么变成这样了?又难看又难吃。”爸爸笑着回答:“这是因为苹果氧化了。”“那怎样才能避免氧化呢?”我又接着问。爸爸说:“我先不告诉你,你自己猜猜。”

吃完饭,我又趴在了电脑上。不过,前几次是为了玩,这一次是为了寻找“苹果怎样才能不氧化”的答案。不巧网线被拔了。看来我只能自己动手咯!我刚开始想:肯定是因为苹果与空气接触了。空气里毕竟有将近四分之一的氧气呀!我切下一小块苹果,放进自封袋里,再排气、密封。可不久,小袋里的苹果又被氧化了。我觉得奇怪:不是已经与氧气隔绝了吗?怎么又被氧化了?肯定是排气得不够彻底。我又去拿苹果,发现剩下来的苹果竟然完好如初!什么情况?难道是因为苹果泡在我刚刚洗苹果的水里了?我仔细看看,原来在水的周围有一些盐。莫非在淡盐水里就OK了?我用妈妈的手机查了一下,真是这样!Oh Yeah!

我们在课本里学到的科学,只不过是科学海洋里的一滴小水滴。如果想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就必须勤读课外书、勤观察、勤思考、勤实验。要知道,科学是无止境的,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探索的!

第二篇:书本里的蚂蚁读后感

同学们你们肯定没读过书本里的蚂蚁这个故事吧,今天就来看看我的故事吧,书本里的蚂蚁。

在一个角落里,有一只小蚂蚁一天它顺着花腾爬在花芯里睡觉,一个特喜欢看书的小女孩正好路过随手摘下了这朵花做夹在书本里做书签。小蚂蚁被这书本夹扁了,它在书本中窜来窜去,书本里的字见它这么自由快活,就问她也是个字吗?它没有回答,书本中的字也跟着它窜来窜去,因此书本每天都有不同故事,小女孩发现了,看到小蚂蚁就问,你也是一个字吗?是的,蚂蚁说。我的家住在书的每一个角落,每天我都会换地方所以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故事。从此小女孩不用买其它的书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多读课外书。一只被书夹扁了的小蚂蚁,你想不想认识这只神奇的小蚂蚁呢?

第三篇:台湾小学课本里的“大陆同胞”

台湾小学课本里的“大陆同胞”

作者:小瓜呆(台)

「天堂往台,地狱往中」这是老蒋统治台湾四十年来,不断对台湾同胞(尤其是中小学生)洗脑的主轴。在小学六年级国语课本第十一册第四课起,一连四课的题目都叫「天堂与地狱」。分别由食、衣、住、行四方面,介绍在水深火热中的大陆同胞。

在安徽省蚌埠的火车站上,有一个小孩子哭哭啼啼。他面黄肌瘦,衣服又脏又破,一面哭,一面伸出干枯的小手,像旅客喊着:「肚子饿!」没人理会那孩子。因为那些匆匆忙忙出站进站的人都很饿,谁也顾不了别人。这时候,有一个年轻的旅客,在孩子面前站定了。他想:「这孩子的父母哪里去了?为什么不来照顾他?」

这个好心的青年,还有一点干粮,他就把干粮给了那个孩子。当他还没走开,眼见那孩子刚刚把干粮送到嘴边的时候,突然从拐角的地方,跳出一个中年男子,冲过来,把干粮抢去,用最快的速度咬了一口。可怜的孩子,紧紧抱住那个男子的腿,哭着喊叫:「爸爸,我肚子饿!」原来这个中年男子没有饭吃,一连两三天讨不到食物,实在饿极了,就利用孩子出面,去打动别人的恻隐之心。他躲在旁边,伺机而动。拿钓鱼作比喻,这孩子是他安排的一个饵。

这是大陆匪区里面发生的事情,那儿真是人间地狱。那个青年旅客,已经逃出地狱,投奔自由地区,说出他的亲身见闻。在匪区里面,到处都是忍饥挨饿的人。因为共匪剥削人民,用狠毒的手段控制了所有的粮食,要人民勒紧裤袋,不让他们吃饱。

每年都有成千成万的人,甘冒生命的危险,穿过共匪的层层封锁,向外逃生。他们异口同声的说,大陆同胞生活困苦,连买一小块豆腐,连得平共匪发给的「购物证」。这些人逃出地狱,来到台湾,看见家家丰衣足食,人人健康快乐,认为是他们在大陆上梦想不到的事。

有几个住在福建沿海一带的渔民,出海捕鱼时,被一阵狂风吹到金门。他们迷了路,船也破了。金门的军民一面替他们修船,一面招待他们食宿。吃饭的时候,他们看到桌子上摆满了菜,都吓得不敢动筷子。接待人员劝他们尽量吃,他们还要小声追问:「我可以吃吗?这些都是给我们吃的吗?」

饭后,这几个从海上随风漂过来的人,到街上散步。经过菜市场、食品店,看见那么多的鸡、鸭、鱼、肉、蔬菜、水果;那么多的火腿、罐头、奶粉、点心。看见人人可以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用不着事先去求谁批准,他们更惊讶了!接待人员告诉他们:这儿不过是金门。在台湾的大都市里,有数不清的食品公司、菜馆、市场,就是偏远的小镇,也处处有小吃店、糕饼铺、菜摊子。大家自由买卖,自由享用。

这几个一向生活在地狱里的渔民,睁大了眼睛。其中一个人自言自语:「真的吗?真有这样一个地方吗?」然后,他自己作了结论:「要是真有这样一个地方,那一定是天堂!」

一家外国的通讯社,派记者来台湾采访,观察中华民国进步的情形。这位记者来到台北之后,当天就发出一篇通讯。他说:

今天是星期日,天气很好,温暖明亮的阳光,注满了全市。这儿的人受到阳光的吸引,纷纷从家里走出来,形成一条条的人流。人流在大马路上会合,向前缓缓移动。这些人都穿著漂亮的衣服,千百种质料,千百种图案,千百种颜色,汇成一条鲜明灿烂的河。

这个鲜明可爱的流动体,涌向山林,涌向海滨,也流进公园和动物园。在万花竞艳的公园里,花也灿烂,人也灿烂;远远望去,简直分不清哪些是花,哪些是人。这些人仍然要涌进绸缎庄、裁缝店,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料,打听最新的服装设计。从灿烂的人流里,我看见了中华民国纺织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

一个多月之后,这位新闻记者到了北平,观察匪区的真实情况,他说:

这是华北最大的城市,据说也是生活水准最高的地方。但是,我所看到现象,是一片荒凉、单调和贫乏。我看见人们穿著蓝布衣裳,在灰暗的街道上匆匆奔走,表情紧张,没有笑容,彼此见了面也不交谈。

在所有公共场所,看来看去,人们穿的都是这种蓝色的粗布,似乎这是唯一流行的衣料。衣服剪裁的款式,也人人相同,没有变化。他们非常沉默,无论有多少人在一起,也都是一样的颜色,一样的表情,就像是一群蓝色的蚂蚁。

但是,作一只蓝色的蚂蚁并不容易。在今天的中国大陆上,连这种蓝不也不可多得。绝大多数的人买不到布,也没有钱买布。他们买一寸布,也要经过申请、批准。一年之中,他们所能买到的那一点点布,仅仅够他们缝补旧衣服上的破洞。千千万万的人,已经十几年没有添置过一件新衣服;这固然由于他们太穷,而更重要的是,共产党不许他们有这种奢侈的想法。

这位记者回到自己的国家,发表这次旅行采访的感想。他表示:「有人说,中华民国的百姓,过的是『人』的生活,大陆匪区的老百姓,过的是『非人』的生活。这种说法,并不十分恰当。事实上,共产党对待百姓,还不如我们对待我们豢养的狗。『非人』两个字,不足以形容中国大陆人民的痛苦。我们应该说,今天的中国大陆是一座地狱,而我们这里和中华民国等于天堂。

天下常有同名同姓的人。台湾省有一个孩子,叫苏小海,同时,江苏省有一个孩子,也叫苏小海。两个苏小海的年纪差不多,都在十一二岁左右。但是,两个孩子的命运完全不同:台湾省的苏小海,生活在富足康乐的天地里,江苏省的苏小海,却不幸生活在匪伪政权的压迫折磨之下。

住在台湾的苏小海,放学回家,来到门口,先按电铃。他走进客厅把书包放在沙发上,嚷着:「妈,好渴!」一面打开冰箱,去拿水果。他的妈妈说:「小海,先喝一杯温开水,马上要吃饭了,水果留到饭后再吃。」

这时候,住在江苏的苏小海,也从外面急急忙忙的回家,他在路口站了两小时的岗,刚刚交班,又饥又渴。站岗是共匪替她们规定的工作,要这些天真的孩子去监视来往行人。他用不着按铃或敲门,因为他家早已没有门,几年以前,共匪就把门板卸下来,抬走了。他家也没有客厅,一家八口住在两间破烂不堪的房子里。他找水喝,发现水缸是空的,妈妈到井边去打水,还没有回来。他只好站在门口,眼巴巴的望着。

晚上,住在台湾的苏小海,跟爸爸妈妈一块儿看电视,萤光幕上正在介绍新近完成的国民住宅,那一排一牌的楼房,一层一层的阳台,比图画还好看。小海看了两个节目,听见电视机里的播报人员说:「小朋友,现在该去睡觉睡觉的时间到了。早睡早起身体好!」他就到自己卧室里去了。

这时候,江苏正在下着倾盆大雨,那里的苏小海肚子痛,睡不着觉。大概是晚饭前喝生水,喝出来的毛病。他家没有厕所,他们跟这条巷子十几户人家,共同使用一间厕所。外面雨下得太大,他没有办法出门,就坐在母亲事先准备好的木桶上,哗啦哗啦响了一阵。他的父母兄弟都在黑暗中皱着眉头,捏紧了鼻子。

有一天,住在台湾的苏小海出门上学,看见许多工人,开着挖土机、推土机蜂拥而来,要把门前的马路拓宽。第二天,就有人来拜访小海的爸爸,劝他卖掉房子,到风景优美、环境清静的地方,去住新式公寓,因为有人想在马路旁边盖百货公司,愿意出高价买这块地皮。小海的爸爸答应了,带着全家去看新房子,那房子既宽大又漂亮,跟在电视机上看到的一模一样。于是他们办好手续,高高兴兴的搬了进去。

江苏省发生的事情可不一样;接连下了几天大雨,那个苏小海的房子倒塌了,因为他们的破房子,十几年没有修过,本来就随时可能发生意外的。他们没有房子可住,共匪命令他们去住「人民公社」。在那里人们一排一排的睡在地上,每一间房子有几十个人挤在一起,每人只占自己身体那么大的地方。而且丈夫和妻子分开,大人和小孩分开,一家人不许轻易见面。从此,那个苏小海每天跟蟑螂、跳蚤、老鼠、蚂蚁一块儿生活。

同样的是孩子,为什么两个孩子的遭遇完全不同?因为他们一个生活在天堂上,一个生活在地狱里。

杨大伟从大陆匪区逃出来了!他能够脱离地狱,跳出魔掌,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他庆幸。他从广东边界游泳到香港,再由香港到台湾。从他的家乡到广东边界,有一百四十里路;这一段路,他花了六年时间才走完。

六年前,他听说一百四十里外是海,海的那一边可以通往台湾。既然天堂有路,就暗中抱定决心,他想:「先到海边去看看!」可是,村口匪干把他挡住了。因为村民要出村子,得先申请通行证。发通行证的匪干问他:「你为什么要出门?那里有你的亲戚吗?他叫什么名字?住在什么地方?我们要先查查看。」

没有通行证,不能出门,只好等别的机会,这一等就是两年。这时候,杨大伟的朋友写信给他,劝他「努力并保重身体」。信中的「并」字,本来和「并」字通用。这封信照例经过匪干的检查,存心刁难的匪干认为:「并」字是把「共」字例过来写,有反共的思想,就把杨大伟掀起来审问,严刑拷打,然后罚他到工厂去做工,不给工资。

这家工厂,距离边界不远,工厂的产品,有一部分是皮球。杨大伟咬紧牙根,做了四年苦工,天天都在计画逃走。有一天,管理工厂的匪干把两箱皮球交给他,同时给他一张通行证,派他去送货,他心里暗暗的高兴,认为机会到了。杨大伟事先作了必要的准备,带着皮球,不走匪干指定的路线,直奔海滨。这是很冒险的举动,但是,他一关一关闯过来了。边界上大一层密密的铁丝网,也好不容易通过了。他把皮球放在网子里连成一串,再用绳索捆在身上,悄悄的滑进海里,让皮球的浮力帮助他,奋勇游向对面的堤岸。

这以后的情形是:匪兵发现了他的行踪,朝着海里射了很多子弹,他以为凶多吉少,幸而都没有打中他。然后,他抓到了陆地,昏倒在海滩上,那就是香港。杨大伟得救了!他来到台湾以后,不但生活很好,而且享有充分的行动自由。过去,他花了六年时间,才走完一百四十里路;现在,他经常到一两百里以外的地方去,有各种新式交通工具供他乘坐,往返只要几个小时。

看了这么多台湾当局在小学课本里,对在「地狱」里的「大陆同胞」生活的描述,也要听听大陆当局对台湾同胞如何介绍在「天堂」里的「大陆同胞」。

1959年农历春节前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对台广播里,每天都有一小段介绍「三面红旗」下,北京居民在「天堂」里的生活片段。负责播音的同志来自台湾,这不稀奇;但他却是台湾妇孺皆知,已经奉祀在忠烈祠里的烈士。中国政府怎么宣传大炼钢、人民公社的德政,台湾民众大概没几个人关心;但让殉国的「烈士」还阳,这就稀奇了。

亲爱的台湾同胞:今天我参观了京棉二厂,这个厂又纺纱又织布,共有十三万纱锭,规模很宏大,而且厂房的设计,机械的制造,机器的安装,全部是自己完成。新进工人工资四十多元,厂长二百多元,相差不大。工人每月伙食十几元钱就相当不错,若一餐两毛钱,就可以吃到牛肉烧萝卜、鸡蛋西红柿、肉丝炒白菜。住房是厂方配给,按人口的多少分配,每月租金才一块多钱,冬天厂方还发给烤火费。工厂内设有托儿所、幼儿园、医院、电影院、洗澡堂,工人生活便利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劳作贡献。

亲爱的台湾同胞:今天我参观了四季青人民公社,这里社员吃饭真的不要钱,完全由公社供给,令我惊讶。另外还按日发工资。工资的多少按每个人的劳动力评定。有的人有专门技术,每月还有技术补助。女社员怀孕以后从事轻劳动,生孩子有产假,工资不会停发。各生产队都办起了公共食堂,但各个社员家里的锅瓢盆碗,仍然是保存的,逢年过节或是想换换口味,可以到食堂领口粮,自己回家料理。我认为公共食堂的最大好处,是妇女的劳动力得到了彻底解放,使她们从锅台边走到公社的各个工作岗位,在经济上不再依赖男人了,家庭成员地位真正平等,相互关系也更加和睦了。

亲爱的台湾同胞:今天我参观了北京工交展览,在冶炼方面,祖国现在以钢为纲,土高炉、土平炉遍地开花,也有规模宏大的炼钢炼铁厂,实行土洋结合,人们全体出动,昼夜不停的在炼钢、炼铁。民众共同为1070万吨钢而努力。国家在跃进中,有可能不需十五年可超过英国,甚至超过美国。

亲爱的台湾同胞:今天我参观了百货商店,王府井百货公司里非常拥挤,真是人挤人。商品差不多都是国货,只有少数几样东西有进口货。没有鲜艳的招牌与广告,看起来很朴素。买卖还价的风气没有了,任何东西都标好了价格,一分钱一分货,童叟无欺决不是夸大.。

亲爱的台湾同胞:今天我参观了故宫,这一处伟大的建筑,表现了我们民族固有的建筑艺术风格。进了天安门,从东路开始参观,皇帝办公的金銮殿,我都仔细看过了。然后进入历代文物陈列馆。从夏商周的化石、铜器、陶器,从秦汉时代到清朝末年的各种文物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文物古迹,被保护得很好。这里是我久已向往的地方,由此可看到祖先的足迹与其奋斗的历史。

亲爱的台湾同胞:今天我走街串巷的闲逛一番,北京胡同虽小,建筑虽旧,可是很清洁,无垃圾无污水,除「四害」工作非常彻底,地面见不到纸屑、果皮、烟头,公共卫生非常好,反映出民众文化层次道德水准的提升。这些问题,不是贴贴标语,喊喊口号就能解决得了的,需要群众觉悟。凡群众支持的事情,便会马到成功。另外,也看到买蔬菜与买红薯的群众均列队购买,无吵骂乱挤现象,也使人耳目一新,感到社会风气的进步。

张乃军为何会出现在北京对台的广播节目里,又为何是台湾忠烈祠里的「烈士」,这要从前一年(1958)十月十日说起。老蒋为了在台庆祝中华民国47年「国庆」,虽然金门炮战硝烟犹存,老蒋仍然不顾老美反对,清晨6时40分,由台湾桃园机场出动空军五大队F-86军刀机8架。中途一架故障,僚机护送其返航,其余6架直飞马祖,大陆也起飞了8架米格17拦截。

结果国共双方在龙田上空交火,到了上午10时,老蒋在「国庆纪念典礼」里昭告全台军民:「我要非常高兴地告诉各位,今天上午在马祖上空,我英勇的空军又击落了匪米格机多架,这是共匪给我们全国军民为庆祝国庆送来的贺礼。」晚上的国庆晚宴上,5名参战飞行员公开亮相,接受表扬。

第二天《中央日报》等各报,都刊登来自中央社统一口径的「捷报」:「中国空军军刀机群(F-86型机6架)国庆日上午,在马祖东南海面上空执行巡逻任务时,突遭由大陆飞来的中共米格17型机等多架拦截攻击。空战当中,中共机损失五架,另两架共机被击伤。击落共机两架的空军英雄是丁定中上尉,路靖少校、叶传熙上尉各击落匪机一架,张乃军少尉撞毁共机一架。

张乃军少尉是江苏涟水人,二十二岁,空军官校三十八期毕业。这次奉派到马祖上空巡逻,他飞二号机。当空战开始时,他骤见一架匪机攻击友机,眼看偷袭的匪机正在开枪,在间不容发的时候,他不能再等机会瞄准,便毅然向匪机冲去,轰然一声,两团大火扭在一起,他做到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壮烈牺牲,与匪同归于尽,而救了友机。张乃军的壮烈行为将永为我空军史上的最光辉感人的诗篇。」

国军自称空战中打下5架米格机,共军也自称打下了3架军刀机。可是有一点对台湾不利的是,台湾宣布张乃军驾驶「与匪同归于尽」的军机,坠毁地点是在龙田。台湾这边总没法说空战发生在海上,可是残骸坠落在陆地吧!这违反了老美不准国军去大陆挑衅的规定。

所以这场空战之后,无论国共双方到底谁在吹牛,但有一件事却是真的,除了U2高空侦察机仍赴大陆领空活动外,国军战斗机的活动区域,被老美限制在海峡中线。

但居心叵测的「共匪」,竟然等台湾热闹宣传张乃军烈士慷慨殉国好几个月后,才让张乃军「复活」来对台广播。台湾方面当然是严格封锁消息,而狡诈的「共匪」仍不放过,1959年6月30日,新华社又发布:

「六月三十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释放了原蒋空军五大队少尉飞行员张乃军。张乃军是去年十月间在我福建前线上空进行骚扰活动时被击落俘获的。他被俘后,受到人民解放军的宽大待遇。人民解放军考虑到他还有亲属在台湾,根据他的意愿,将他放回金门。」

中新社还配发了两张图片。上图为张乃军刚被击落时的情形:长头发、瘦削愁苦的脸孔,穿著破烂不堪、左臂上还打着补丁的美国空军旧军装,手捧的飞行帽上,竟还印有USF(美国空军)的英文字样。下图是张乃军获释前的情形:穿著新衣服,喜笑颜开,人已发胖。

张乃军在海上由大陆渔船交给金门渔船后,遣返台湾。据香港《晶报》报导:台北一位「老前辈」说:「中共不是叫张乃军生返,而是叫张乃军送死。因为蒋介石生性多疑,恐有灭口之必要。」

全世界的媒体都把释放张乃军当作重要新闻处理,台湾各报刊却一律缄口,半字不提。至于这位天天对台湾人民广播,宣传大陆是天堂的国军烈士,回台后是不是就等于回到地狱,小瓜呆也无从得知了。是天堂、是地狱,还是让两岸继续比赛谁最会吹牛吧!

第四篇:书本里的蚂蚁读后感

感悟《书本里的蚂蚁》

南京市白下区五老村小学二(3)班王天昊指导教师:袁盟盟

寒假里,我阅读了一本书,它是《书本里的蚂蚁》,我从中学到了许多道理。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老的墙角边,孤零零地开着一朵小花,在风中轻轻的歌唱。一只小蚂蚁顺着花枝往上爬,爬累了后静静地睡在了花蕊里。路过的小姑娘采下这朵花,随手夹进了一本陈旧的书里面。小蚂蚁当然也进了书本,夹成了一只扁扁的蚂蚁。小蚂蚁和书本里的字成了好朋友,觉得自己也变成了字。于是,书本里多了一个会走路的字,第一天,小蚂蚁住在第100页,第二天就跑到了第50页,第三天又跑到第200页,所有的字都感到很新奇,要知道,这是一本很陈旧的书,很久没有人翻动过了,而这些字从没想动动手脚,走一走,跳一跳,“我们真是太傻了。”字对自己说,现在,它们都学着黑蚂蚁跳跳舞、串串门。这有多快乐呀!于是,旧书不再是一本安安静静的书了。

有一天,小姑娘想起了那朵美丽的花,就打开书来看。啊!这本难道是她原本看厌的旧书吗?写着她从来也没有看过的新故事,她一口气读完了这个新故事。第二天,小姑娘忍不住又打开书来看,她更加惊奇了,她看到的又是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的新故事。这时候,小姑娘突然看到了住在书里的小蚂蚁,问到:“你是一个字吗?”小蚂蚁回答:“是的,我原来是一只小蚂蚁,现在,我住在书本里,是会走路的字了。”“会走路的字?”小姑娘明白了,从此以后,这本书里的字,每到晚上就走来走去,书里的故事也就变来变去,每天都会有一个新的故事。从此,小姑娘每天都能读到不同的故事,她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从此,她爱上了读书。

小姑娘的惊喜是小蚂蚁带来的,是蚂蚁一样的中国文字带来的。这些文字排着各种各样的队伍,演绎着一段又一段精彩的故事。中国文字实在是太奇妙了。我也想放一只蚂蚁到书里,这样这些字就会走路了。有了这么一本会天天变化的书,我每天都能看到新的故事,该多好啊!

妈妈告诉我,世界上没有会变成字的蚂蚁,也没有会天天变化的书,只有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才能看到事情的另一面,然后发现许多以前没有发觉的乐趣。小蚂蚁就是快乐的根源,或许以前被你遗忘掉的乐趣,现在认认真真的捡起来吧,它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惊喜!我觉得我以后不管是看书、学习、和玩耍都应该是认认真真,注意观察,可能你的一不小心就会丢掉一个快乐的源泉。

第五篇:美国初中课本里的核心价值

徐贲:美国初中课本里的核心价值

徐贲 加州圣玛利学院教授

在一个核心价值明确,并且确实起作用的社会中,日常生活与政治生活是有机地交叠在一起的。例如,正派的道德习俗与民主政治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以人的自由意志为前提的诚实、信用、宽容、理性、关爱,都是具有政治意义的个人品质。因此,公民“自由”和政治“民主”很自然地一起成为核心价值。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价值称之为“习俗道德”,而在政治生活中,则把价值称之为“政治规范”。这二者的区别在于:“习俗道德”往往是不成文的规范,而“政治规范”则是成文的原则,记载于大多数公民都熟悉的政治文献之中。在许多国家里,从小学和初中开始,这些政治文献就反复出现在教科书里,成为青少年公民教育的材料。

凡是“价值”,必须有一个“价值概念”和一个“原则表述”,这是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基本写作时,老师就会告诉他们的。例如,“平等”是一个价值观念,对于它,人们可以作出不同的相关原则表述,可以表述为“人与人不可能平等”(因此男尊女卑、官贵民贱),也可以表述为“人人平等”(所有的人,不分男女、种族、职位高下,在人权、人格尊严、公民权利、法律待遇上,都一律平等)。

对于任何一个现代国家来说,都是先有“习俗道德”,再有“政治规范”的。传统总是在政治制度之先建立的。“习俗道德”是一种关于“好生活”和“好社会”的价值观,一种将人与人凝聚到一起的集体价值纽带。正如凯克斯

(JohnKekes)所说,“好社会有凝聚力,能长治久安,主要是因为社会成员在如何相互对待,什么样的生活算得上好,什么是利,什么是害等问题上有相当的共识。这种共识的基础就是共同价值和体现共同价值的道德习俗”。

如果说“不成文”是习俗价值的特征,那么“成文”便是政治价值的特点。在现代国家里,成文的政治规范不仅书写成宪法、法律、法规,而且还保存在重要的历史文献、典籍之中。这些都是以“文本”的形式,一代代保留、传承下来的。学习、了解与核心价值有关的“政治规则”是每个国民从小开始公民教育的一部分,其途径之一便是学习一些这样的基本“文本”。

例如,在美国的初中教科书中,必定要学习的政治文献是《独立宣言》和《宪法》,这两部文献的价值表述都具有前面已经提到的两个特点:价值概念和价值原则表述。《独立宣言》一开头就说:“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在这里,“平等”是一个价值观念,而关于“平等”的原则表述则是“人人生而平等”。

美国的初中教科书中还有一些别的历史文献的全文或摘选,都在简短的导读中向学生介绍其历史背景和核心价值意义。这些文献有的是英国的,因为美国最早的殖民地人民就是英国移民。这些价值构成了美国人心目中的“好生活”。例

如,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这个文献说,国王和其他公民一样,必须服从法律”(价值是“法治”);1639年的《康涅狄格州的基本法规》,这是美洲殖民地的第一部宪法(法治);1689年“光荣革命”的《英国权利法案》(议会权力高于国王权力);1777年由杰弗逊起草的《维吉尼亚州的宗教自由法令》(宗教自由);乔治·梅森的《对政府宪法的反对意见》,对美国宪法中允许蓄奴表示反对(自由、平等);1796年的《华盛顿的辞职演说》(政治家的荣誉心,反对政党宗派,反对终身专权);1801年杰弗逊的《就职演说》:“美国的光荣不在它的霸权,而在它的自由”(自由);1823年的《门罗宣言》(和平);1848年的《塞尼卡福尔斯感伤宣言与决议》,第一个主张男女平等的权利的宣言(平等、权利);1863年的《废奴宣言》(平等、权利);1863年的林肯《葛底斯堡演说》,重申美国的共和理想;1865年的林肯《第二次就职演说》(和平、统一),1876年的《妇女解放宣言》(平等、权利),当然还有马丁·路德·金博士的《我有一个梦》等等。

说到核心价值,有人以为就是做理论文章,讲高深学理,事实并非如此。核心价值其实很平常,也很具体,体现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之中,渗透在他们的待人处世和公共政治行为之中。正因为平常,核心价值才成为普通人的公共生活常识,成为所有少年学生都可以在公民教育课程中习的基本知识。

下载《课本里学不到的科学》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本里学不到的科学》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课本里的外貌描写赏析

    小学课本里的外貌描写赏析 中小学生作文有个通病,就是写人物描写外貌大众化,千篇一律,面面俱到,不能反映人物个性,更谈不上突出文章主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生不善于观察,......

    《书本里的蚂蚁》的读后感300字[5篇材料]

    《书本里的蚂蚁》的读后感300字1最近,我看了一本书,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本书的名字叫《书本里的蚂蚁》,书中有只蚂蚁非常灵活而且也很可爱,小蚂蚁走来走去非常有意思!《书本里的......

    书本里的蚂蚁200字读后感[5篇材料]

    书本里的蚂蚁200字读后感1我特别喜欢《书本里的蚂蚁》这个故事。因为这个故事讲了小蚂蚁被小女孩夹在书里,它仍然表现的积极乐观,书里的字也跟着小蚂蚁动起来了,小女孩每天都能......

    书本里的蚂蚁读后感(5篇范例)

    《书本里的蚂蚁》题材内容丰富多样,贴近当代现实生活,时代气息浓郁,注重在童真童趣中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艺术表现手法各有特色。下面是有书本里的蚂蚁读后感,欢迎参阅。书本......

    《书本里的蚂蚁》读后感[小编推荐]

    《书本里的蚂蚁》读后感 在暑假里我看了一本很意思的童话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书本里的蚂蚁》,这本书本不止有一个故事,有《我是一棵树》、《蜗牛的树林》、《给乌鸦的罚单》......

    《书本里的蚂蚁》阅读推荐课教学案例

    【案例类别】整本书阅读 【课型】读书汇报课 【学段及年级】小学一年级 【课 题】《书本里的蚂蚁》 【设计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书本里的蚂蚁》这本书的兴趣。 2.培养学......

    鲁迅的文章要不要从中学课本里删除

    鲁迅的文章要不要从中学课本里删除?近日在天涯论坛里看到一个帖子。内容是呼吁将鲁迅的文章从中学课本里删除,至多保留1到2篇。理由: 一是鲁迅是100年前的人物,他所生活的年代......

    科学读后感

    《时间简史》读后感 浩瀚的宇宙、神秘的地球,以及那些目前为止人类尚不足以弄明白的事物总是像磁铁般地吸引着有着强烈好奇心的人们。无论是年少的还是年长的,人们总是去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