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现当代文的学史及文学理论各名校真题大汇总
2007年陕师大文学考研试题 文综:
一.文学理论(30分)
1.什么是意境?谈谈意境的特点和分类。(15分)2.谈谈对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解。(15分)二.古代文学(60分)
1.名词解释(25分,5个)江西诗派
前七子
桐城派
四大谴责小说....2.叙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0分)3.《史记》的叙事艺术。(25分)三.现当代文学(30分)1.郭沫若对新诗的贡献(15分)
2.就新时期文学中选一名作家结合作品简评。(15分)四.外国文学(30分)
1.《高老头》的思想意蕴(15分)2.现代主义的艺术特点。(15分)语综:
一.现代汉语(50分)
1.注音,说明发音方法的异同,并简要说明汉字音节结构的特点(15分)2.复杂短语结构分析 3.句子改错
二.古代汉语(50分)
1.名词解释:六书
平水韵
三十六字母......2.给10个汉字指结构造字法。
3.解释加点字活用/使用方法并翻译全句(15分)4.加句读并翻译全文(15分)三.语言学概论(20分)1名解(4个,每个2分,8分)2.简答(忘了,6分)
3.谈谈语言符号的系统性(6分)四.赏析鲁迅《风筝》(30分)
2008年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回忆篇 文学基础
1、以韩愈,柳宗元或者以王安石、苏轼顾问大家的创作,说明他们的理论渊源,创作成就,并说明对后世的影响(40分)
2、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关于男女情感三部(篇)小说,说明作者的不同处理和理解(40分)
3、鲁迅在《摩罗诗力说》:“有言曰,美术文章之桀出于世者,观诵而后,似无裨于人间者,往往有之。然吾人乐于观诵,如游巨浸,前临渺茫,浮游波际,游泳既已,神质悉移。而彼之大海,实仅波起涛飞,绝无情愫,未始以一教训一格言相授。顾游者之元气体力,则为之陡增也。”结合这段话说说你理解的文学特性。(40分)
4、结合作品说明古希腊悲剧的思想和艺术成就。(30分)文学评论(1)
因为我们的爱,始于家族,推及朋友,扩大而至于一乡,一邑,一国,一族,以及全人类。再进一步,可以恩及禽兽草木。因为我们同是天生之物。故宗教家有“无我”之称。儒者也说∶“圣人无己,靡所不己。”选自〈丰子恺文集〉
题目可以自拟,撰写一篇短论,字数2000左右。
作品评论写作
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一篇诗歌评论,字数不得少于1200字。
《弃妇》(李金发)(文略)
文艺理论
一、名词解释(8*5)
艺术概括 审美意象 巫术仪式 含混 隐喻 伦理批评 隐含读者 形式创造
二、论述(3*20)
试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试述象征型文学的特征。
论文学典型艺术魅力的表现与实质。
华南师范 中国文学史
一,简答(每题10分)1,《文选》是怎样的一本书? 2,江西诗派是什么?
3,《牡丹亭》中“游园惊梦”的内容。4,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
5,赵树理评书体现代小说的形式特征。6,《原野》中对“复仇“主题的挖掘。7,十七年文学“红色经典”的形成及特征。8,韩少功文体创新特色。
9,谈谈对90年代以来诗歌发展看法。二,论述题(每题20分)1,桐城派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地位? 2,《家》的艺术成就。
3,文化散文的形成,特征,缺失
湖南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文章出处:
发布时间:2006-06-16
一、简答(90)
1.早期象征诗派的理论和创作 2.鲁迅刻画人物的手法 3.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4.《原野》中仇虎的“精神幻觉” 5.抗战时期报告文学盛行的原因 6.分析朱老忠的性格特征 7.《茶馆》的结构艺术
8.茹志鹃的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9.《致橡树》中“橡树”与“木棉”的象征意义 10.“寻根文学”的 思想 内涵
二、论述(60,一必做,二三选一)
1.由阿Q、陈奂生的形象,分析论述中国文学中“改造国民性”的主题 2.20年代乡土文学的创作概况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3.现代主义文学探索热潮兴起的状况和没落的原因
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时间:2005-07-01 06:35
浏览: 4 次
一、写作
1、我对攻读硕士学位的期望(90分)要求:字数1000-1200不能写成小说,诗歌,剧本
2、《文心雕龙》“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试结合文学史上的现象分析论证这句话。(60分)要求:字数800-1000有论点,论据,论证
二、文学基础
1、名词解释(30分)
永明体 公安派 现代评论派 革命样板戏 后期象征主义 《源氏物语》
2、简答题(前两题各15分,后两题各10分)
试论苏轼“以诗为词”的影响。
古希腊神话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阐述文学概念的三义。
分析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朦胧诗现象。
3、论述题
什么是文学消费及其二重性?从文学消费理论角度谈谈对当下文学现象的启示。(30分)
分析中国30年代的左翼文学。
举例分析自然主义的艺术特色及其与现实主义的关系。
《史记》里人物艺术形象的塑造。
(最后3题选做两道,每题20分)
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现当代文学试题(当代文学方向)
一、填空:
1、“从来如此,便对么?”这一句话出自鲁迅小说_________的主人公之口。
2、郭沫若的《卓文君》、《王昭君》、《聂*》(没找到那个字)三个剧本合称为_________。
3、七巧是__________小说___________中的人物。
4、影片《八千里路云和月》的编导是________。
5、散文《雅舍》的作者是________。
6、郭小川的叙事诗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7、王蒙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8、戏剧《野人》的作者是________。
9、开拓者家族是________。
10、秦牧的随笔、文艺评论著作是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问题小说
2、“人的文学”
3、战国策派
4、中间人物论
5、新写实
三、简答题:
1、下面一段引文出自哪位作家哪一篇作品(体裁)?如何理解?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的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2、《凤凰涅磐》中的“凤”和“凰”两个意象共同的精神特质与不同个性特征是什么?
3、“寻根文学”有哪些代表作家(4个)?他们的共同倾向是什么?
4、“探索戏剧”有哪些代表作品?怎样理解其“探索性”?
四、论述题(当代文学方向)
1、如何评价“新的美学原则”?
2、就艾青、曾卓、绿原、牛汉、公刘、流沙河等人新时期的诗歌创作,谈“归来诗人”的共同特点。
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417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填空(30)
写出下列作品的体裁形式(若是小说,请指明是长篇还是中篇,若是诗歌请指明是 叙事诗还是抒情诗,若是戏剧请指明是独幕还是多幕话剧以及是现实题材还是历史 剧)
《山雨》 《微雨》 《梅雨之夕》 《写在人生边上》 《月下小景》
2、写出下列文学作品、理论批评文章或重要文献的作者:
《我们夫妇之间》 《不能走那条路》 《论“文学是人学”》 《评新编历史剧〈 海瑞罢官〉》 《无主题变奏》 《九月寓言》 《我与地坛》 《独身女人的卧室》 《0档案》 《檀香刑》
3、写出“好一记鞭子》名词产生的年代以及这个名词所包括的作品名字。
4、写出“主观战斗精神”的理论提出者和在小说创作上的积极实践者及其代表作.5、写出新文学第一个十年里的10位乡土小说作家。
6、写出四首现代长篇叙事诗篇名及作者、年代。
二、名词解释题(24)
1、“社会剖析小说”
2、马凡陀的山歌
3、“天安门诗歌”
4、“先锋小说”
三、简答题(36)
简述郭沫若历史剧的浪漫主义艺术特点。
简述“第三代诗歌”的主要特点。
简述“文革”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写文学史”实践。
四、论述题(60)
鲁迅称殷夫的政治抒情诗是“属于别一世界”,通过作品分析谈谈你的认识。
试比较张天翼与沙汀的讽刺题材的小说。
在中国当代小说的历史发展中阐述“寻根小说”的重要意义。
317 作品评论与写作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作品,写一篇1600字以上的评论。(字迹要端正、清晰)
总分值150分。
《期待》(师陀)(文长,略)
2003年 现当代文学专题(复试)
一、论述题(20+30分)
请举出10个近年来学术界有关现当代文学热点问题讨论的话题,并选出其中的两个,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作品,回答问题(20+30分)
简要回答《故乡》中闰土形象的思想内涵。
有人说鲁迅的《故乡》开启了现代乡土小说的源头,你对此有何看法?
《故乡》(鲁迅)(文长,略)
南开大学1999硕士入学文学综合试题
99综合考试(文学)第一部分:古代文学
(30分)
一、填空题(O.5×lO=5)
1.《诗集传》的作者是______,《毛诗正义》的作者是______。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自______ 的______。
3.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是______一一
编的______。
4.散曲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 两种主要形式。
5.《墙头马上》中的男女主人公是______ 和________。
二、判断题(1×5=5)
1.《关雎》是一首吟咏“后纪之德”的诗歌。
()
2.《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长篇抒情诗的艺术典范。
()
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出自常建的《乌鸣涧》
()
4,“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是苏拭对柳宗元在散文史上地位的评价
()
5.《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是李伯元。
(三、名词解释(3×4=12)
1.《乐府诗集》2.
“郊寒岛瘦”3.婉约派 4.南戏四大传奇
四、简述故事梗概(4×2=8)
1.《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2.
《桃花扇》
中国现当代文学(共30分)
一、名词解释:
(每题4分,本大题16分)
1、《尝试集》
2、杂文
3、新月派
4、反思文学
二、填空题:
(每空0.5分,本大题14分)
l、在晚清文学革新中,影响和成就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
2、《断鸿零雁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3,鲁迅认为
“五四”
时期最成功的文学体裁是____________
4、南国社成立于____________________年代。
5.鲁迅自称其《故事新编》中使用的“古今杂糅”的手法
为__________________
6、曹禺根据巴金作品改编的一部优秀剧作是
《
》。
7、萧红在四十年代初创作了讽刺性长篇小说《
》
8、解放区土改小说的代表作有
《暴风骤雨》和《
》。
9、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______________和太阳。
10、赵树理创造了____________体的现代小说形式。
11、刘云若是三四十年代______________ 籍的社会言情小说家。
12、《汉园集》三诗人是戴望舒、何其芳和______________
13、早期的沈从文屡屡称自己为______________人。
14、杜荃是__________ 的笔名。
15、《中国新文学大系》是三十年代由____________ 公司出版的。
16、老舍小说构筑了一个广大的“____________世界”。
17、《将军三部曲》
(诗歌)的作者是__________
18、传统戏曲《十五贯》所属的剧种是______________
39、五十年代中期揭露现实生活矛盾的小说代表作有王蒙的《
》等。20、朱老忠是作品《
》中的主人公。
21、六十年代在文艺性散文创作中影响最大的作家是杨朔、刘 白羽和____________
22、宗璞创作的《我是谁》在新时期小说中较早运用了____________手法。
23、短篇小说《大淖纪事》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24、林海音的长篇小说
《
》
是台湾乡愁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25、写出两位“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
第二部分
文艺理论部分(共2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4分)
1、“立象尽意”之说最早见于_______。
2、“三一律”中只有________律为亚里士多德明确提出,余者皆为附会。
3、广义的文学语言指的是________。
4、在西方,抒情诗地位上升并超过叙事诗是在________文学运动中实现的。
二、选择(每小题1分,共4分)
1、“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表述出自马克思的()。
A、《资本论》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C、《<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D、《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体现了新批评派本文中心论的主要术语是()。
A、意图谬见,感受谬见
B、文学性、陌生化
C、垂直接受,水平接受
D、期待视界、视界融合
3、俄国形式主义将文学视为()。
A、对现实的反映
B、内在情感的表现
C、语言的特殊用法
D、神秘趔的显现
4、“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是()的名言。
A、梅洛-庞薄
B、萨特
C、海德格尔
D、给特根斯坦
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4分)
1、模仿论是西方最古老的关于文艺起源和本质的解释。()
2、解构主义虽与结构主义结论相反,但其出发点却与之相同,即意义源自符号之间的区系
3、释义学循环是可以通过排除成见,价值中立来加以避免的认知谬误。()
4、同样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而本身并不发生变化。()
四、名词解释(4分)
互文性(或译“本文间性”)
五、简答(4分)
主题与母题有何区别?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理论与写作:
简答
1、小说的特点
2、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创造性的活动?
3、为什么在文学接受中需要填空和对话?
论述
1、文学批评的作用是什么?
2、谈谈你对“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这句话的看法。
写作:
请根据下列文章写一篇文学评论,字数不少于1500字.文章是孙犁的散文《黄鹂-----病期琐事》
欢迎来到TOP考研论坛-
中国现当代文学:
填空:共50空。
简答:
1、鲁迅杂文的美学特征是什么
2、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是什么?
3、4、《天山牧歌》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什么?
5、文革文学的基本类型?
论述:
1、为什么说老舍是“北京市民社会的批判者和表现者”?
2、结合当代文学作品谈谈新写实主义文学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同
欢迎来到TOP考研论坛
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文章出处:
发布时间:2006-03-23
一,名词解释:(有12个)
湖畔派
丁玲
《烦恼人生》
《棋王》
《美好未来》
《〈鲁迅杂感选集〉评价》《创业史》
第四种戏剧 二简答
1。结合具体作家作品分析“海派文学“艺术特点 2。结合具体作家作品分析“朦胧诗“的特点 三。论述:
1。结合具体作品比较鲁迅,沈从文,赵树理乡土小说的特点和 思想 性 2结合具体作品比较莫言,张炜,贾平凹的写作艺术性和 思想 性 3结合具体作品比较张爱玲,萧红,王安忆女性文学写作
武汉大学2004年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发布时间:2006-8-10 | 阅读:61次
名词解释: 1 浅草社 2 新感觉派小说 3 春风吹到诺敏河 4 白嘉轩 简答 1 林语堂散文的艺术特色 2 解放区长篇叙事诗的特点 3 分析<<小巷深处>>的人物和情节 4 分析<<车站>>的象征意蕴 <<子夜>>和<<上海的早晨>>的比较 论述:都要求结合作品 1鲁迅对乡土文学的影响
2戴望舒和卞之琳诗歌艺术风格的异同 3伤痕文学思想艺术上的局限 4分析余华近期长篇小说的艺术特点
中国现代文学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 1、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________》,揭开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序幕。《文学改良刍议》
2、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是________。
考 《怀旧》
3、闻一多提出诗歌”三美“的主张,即音乐的美、___________、建筑的美。绘画的美
4、《狂人日记》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_________'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仁义道德”
5、《_____________》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一部,也是他的代表作。
6、1919年胡适创作了《___________》,这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独幕话剧。
《终身大事》
7、柔石在他的中篇小说《二月》中,出色地刻划了_________这个二十年代中路彷徨的青年形象。
萧涧秋
8、李劼人的连续性历史题材长篇小说《__________》、《暴风雨前》和《大波》,广泛描写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夕四川城镇**的社会图景。
《死水微澜》
9、洪深写于1930年到1931年的《农村三部》包括《五奎桥》、《____________》《青龙潭》这三部作品。
《香稻米》 0、1938年4月,艾青在武汉完成了他的第一首抒情长诗《_____________》,这首诗标志着艾青更多地把个人悲欢融入时代情绪中,并确立了他在抗战文艺中作为一名出色吹号者的地位。
《向太阳》
11、《__________》是解放区在延安文艺整风后最早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
《王贵与李香香》
12、继学衡派之后,又有_________于1925年复刊《甲寅》月刊,称为甲寅派,非难白话,攻击新文化运动。
章士钊
13、二十年代为张恨水赢得很大声誉的巨著《__________》,脱离了《儒林》章法,而向《红楼》结构靠拢。
《金粉世家》
14、鲁迅赴日本留学时作《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_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他献身于多灾多难祖国的爱国情怀。
“我以我血荐轩辕”
15、茅盾的《腐蚀》通过主人公_________的生活经历和复杂的心灵历程,抨击了国民党特务组织推行内战破坏抗日的丑恶行径,歌颂了共产党人和正义力量。
赵惠明
16、最能传达朱自清散文风神韵致的是取材于作者自己生活的那些抒情、叙事、写景之作,他散文《_________》就是其中最负盛誉的佳品之一。
《荷塘月色》
17、曹禺写于1933年,发表于1934年的剧作《_________》,引起国内外观众和评论界的强烈反响,并初步确立了他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雷雨》
18、钱钟书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_________。《围城》 19、1943年5月赵树理创作了短篇小说《_________》,这是赵树理的成名作。
《小二黑结婚》
20、_________是孙犁的小说代表作
《荷花淀》
二、选择题
1.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主编的杂志是【
】。A.《新周刊》 B.《新青年》
C.《新文化》
D.《新生活》
2.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A.《怀旧》
B.《狂人日记》
C.《祝福》 D.《阿Q正传》
3.《天狗》是诗人【
】的诗歌代表作之一。A.胡适 B.徐志摩 C.郭沫若 D.闻一多
4.郁达夫的小说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
】形象。
A.“多余人” B.“孤独者” C.“流浪者” D.“零余者”
5.吴荪甫是茅盾塑造的【
】的人物形象。
A.民族资本家5432考研论坛 B.买办资本家 C.地主资本家 D.红色资本家
6.【
】的主题是巴金小说创作主旋律。
A.“流浪” B.“毁灭” C.“青春” D.“新生”
7.张爱玲小说代表作之一是【
】。
A.《小城之恋》 B.《倾城之恋》 C.《锦绣谷之恋》 D.《庐山恋》
8.老舍的小说着重刻画了【
】不同的市民性格和形象。A.1种 B.2种 C.3种 D.4种
9.下列作品中哪一个是丁西林的【
】。A.《回家之后》 B.《幽兰女士》 C.《女人》 D.《压迫》
10.丁玲的被誉之为“左翼文艺运动1931年的最优秀的成果”的作品是【
】。
A.《韦护》 B.《水》
C.《田家冲》 D.《奔》
三、名词解释
1、“爱美剧”运动
五四时期著名的话剧改革运动。“爱美”是法语Amateur的音译,意即“非职业的”、“业余的”。这是民众戏剧社成员受欧洲“小剧场运动”的影响,为使话剧摆脱资本家的操纵,防止“新剧”存在的商业化倾向重新出现,而提倡的非职业性小型话剧演出。
2、学衡派和甲寅派
五四时期著名的复古主义文化流派。学衡派和甲寅派分别得名于《学衡》杂志和《甲寅》杂志。《学衡》1922年1月创刊于南京,以“昌明国粹”为宗旨.主要从事攻击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复古活动,其代表人物是留学欧美的梅光迪、吴宓等。《甲寅》由章士钊主编。1914年创刊于日本东京,月刊,不久即停刊。1925年改为周刊在北京复刊。章士钊是北洋政府的教育总长兼司法总长,其复古活动带有官方性质,是当时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的一股猖狂的复古势力的代表,主要攻击文学革命和白话文,是所谓“东方文化派”的组成部分。学衡派和甲寅派的共同特点是:他们的主要人物都是留洋的(学衡为西洋派、甲寅为东洋派),是穿着西装的复古派,反对新文化运动。
3、新感觉派
属“海派”小说创作流派的第二代,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主要代表人物有刘呐欧、穆时英、施蛰存。新感觉派的“新”在于:第一次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待上海、看待世界、看待人生,并用新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东方大都会的城与人的神韵,剖析现代都市人的内心世界。
4、九叶诗派
40年代后期,围绕上海出版的《诗创造》、《中国新诗》,聚集了一批年轻诗人,他们是:陈敬容、辛笛、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由于思想艺术倾向较接近,故形成了新诗史上的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流派。当时他们大多出有个人的诗集,也发生过较大影响,他们的诗歌创作特色和在新诗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地位。如同新月和现代派诗人一样,九叶诗人中的大多数都具有较高的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修养,在诗歌创作上也主要是从外国现代派文学中吸取艺术养分。但他们采纳的是外国现代派的表现手法,而批判扬弃了西方象征主义悲观厌世的人生态度,也扬弃了新月派、现代派回避现实、囿于狭小自我的形式主义诗风。在时代斗争的风雨里,强调要“更强烈地拥抱住今天中国最有斗争意义的现实”,追求时代精神与个人内心感受的统一。在诗歌题材内容和思想倾向上,他们都显示出积极意义和革命性。
5、新歌剧
我国的歌剧本有悠久的历史,地方戏曲大多是歌剧或歌舞剧。“五四”文学革命以后,文学的性质和内容发生变化,传统的戏曲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再完全适用于现实的需要了。有人撰文指出:“我们渴望着中国新歌剧的诞生,但是很多的眼光不是放在西洋歌剧上,就是放在中国已经定型了的旧剧上。今天,我们也应该看看老百姓自己创造的歌舞剧的形态,它可以给我们多少启示啊!”(安波:《由鲁艺的秧歌创作谈到秧歌的前途》)后来的创作实践证明:新秧歌运动确实为我国的新歌剧的创作,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一九四五年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的《白毛女》,是这个时期歌剧创作的优秀代表作,为我国的民族新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简答题
1、简述郁达夫小说的艺术个性。
要点提示:a、主观抒情性 b、自然流动的结构 c、注重心理刻画
2、简述“左联”时期小说所取得的巨大进展。
要点提示:a、开阔了创作视野 b、增强了现实反映广度和深度 c、增强了阶级的意识 d、塑造了新的人物形象 e、提炼了新的主题
3、简论张爱玲小说创作的特点。
要点提示:a、注重小说叙事的结构,节奏,色彩的把握,以及心理分析的运用。张爱玲并不采用冗长的独白或枯索繁琐的解剖,她利用暗示,把动作、言语、心理三者打成一片。b、是作者的有意节略法的运用,采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空间与时间,模模糊糊淡下去了,又隐隐约约浮上来了。巧妙的转调技术!c、是作者的独特风格显示。新旧文字的糅和,新旧意境的交错,在小说里正是恰到好处。
五、鉴赏分析题
下面是著名诗人卞之琳的诗,请认真阅读,细细品味,并写出自己阅读后的感想和体会。断 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可从诗歌的意象独特性和艺术表现的独特性进行审题。)
六、论述题
1、为什么说《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要点提示:可从新的主题、新的创作观念、新的人物塑造、新的艺术表现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审题契入。
2、论述曹禺戏剧创作的特点。
要点提示:可从主题提炼、刻画人物性格,反映现实和所具有的悲剧性等方面进行审题契入。
第二篇:武大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真题
2011 文学理论和中国现当代文学 试题
一.名词解释 每个5分
以禅喻诗 原型 《倪焕之》 哥德巴赫猜想 二.简答 每个10分
1.指出下面一段话的出处,分析其内涵:“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司空图《24诗品》的“典雅”)
2.指出下面一段话的出处,分析其内涵:“悲剧艺术的成分必然是六个,即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与歌曲。其中之二是模仿的媒介,其中之一是模仿的方式,其余三者是模仿的对象,悲剧艺术的成分尽在于此。”(亚里士多德《诗学》第六章)3.郭沫若诗歌《炉中煤》的创作特色 4.王蒙《蝴蝶》的思想艺术特色
2010年武汉大学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
立象见意 文学性 叶绍钧 闻捷 二.简答题
1.写出出处以及文学理论内涵
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2.写出出处以及文学理论内涵
“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率与必然率可能发生的事……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 3.郭沫若《凤凰涅槃》的思想艺术特色 4.韩少功《爸爸爸》的思想艺术特色 三.论述题
1.中国古代文论中有“文如其人”的说法,而18世纪布封提出“风格即人”的观点,试比较二者异同
2.骆驼祥子的性格特点 3.余秋雨散文的创作特色
四.文学评论写作,不少于800字。犹大的面孔 ——达?芬奇
几世纪前,一位大画家为西西里城里一大教堂画壁画,画的是耶稣的传记。他费了好几年的工夫,壁画差不多都已经画好,就只剩下两个最重要的人物:儿时的耶稣和出卖耶稣的犹大。有一天,他在老城区里散步,看见几个孩童在玩耍,其中有个十二岁的男孩,他的面貌触动了这位大画家的心,就像天使——也许很脏,却正是他所需要写生的面庞。
那小孩被画家带回了家,日复一日,耐着性子坐着给他画,终于画家把圣婴的脸画好了。
但是这位作家仍然找不到犹大的模特,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他生怕这一幅杰作会功亏一篑,所以继续不断的物色。
这幅杰作没有完成的情形,传遍遐迩。许多人自以为面目邪恶,都毛遂自荐,替他充当犹大的模特儿。但都不是老画家心中的犹大:不务正业.利欲熏心.意志薄弱的人。
一天下午,老画家照常到酒店喝酒,正当自斟自酌的时候,一个面容憔悴.衣衫蓝缕的人摇摇晃晃地走了进来,一跨进门槛就倒在地上。“酒.酒.酒”,他乞讨叫嚷。老画家把他搀扶了起来,一眼看他的脸,不禁大吃一惊:这副嘴脸仿佛雕镂着人间所有的罪恶。
老画家兴至极,就把这个放浪的人扶了起来,并对他说:“你跟我来,我会给你酒喝,给你饭吃,给你衣穿。”
现在犹大的模特终于找到了,于是老画家如醉如狂地一连画了好几天,有时候连晚上也都在画,一心要完成他的杰作。
工作正在进行的时候,那个模特儿竟起了变化。他以前总是神志不清,没精打采的,现在却神色紧张,样子十分古怪。充血的眼睛惊惶地注视着自己的画像。有一天,老画家觉察到他这样激动的神情,就停了下来,对他说:老第,你有什么事这样难过?我可以帮你的忙?”
那个模特儿低下头,手捧住脸,哽咽起来了。过了很久,他才抬起头望着画家说:”您难道不记得我了吗?多年以前,我就是你画圣婴的模特儿。”
武大09年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
寻根文学 隐含的读者 沉钟社 诗无达诂 二.简答
1.试论阿Q的革命观。
2.给出了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中论秦观诗的那首,说出出处及自己的理解。3.王蒙《春之声》的思想艺术成就。
4.“作家根据现实生活熔铸成的个别,应是一个显出特征的.优美的.生气灌注的整体”说出出处及自己的理解。三.论述
1.用刘勰的六观说评析一部作品。2.试论韩少功的长篇小说创作。3.艾青诗歌的意象特征
四.文学理论写作.读下面一篇微型小说,写一篇文学评论,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送一轮明月(林清玄)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突然开悟了自性的般若.他喜悦地走回住处,看见有个小偷光顾他的茅屋,找不到任何东西的小偷,在离开时看到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了小偷,一直在门外等候,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下来拿在手上.小偷遇见禅师,正感惊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了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夜凉了,你带上这件衣服走吧.”说着,把衣服披在小偷的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下头溜了.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走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中,不禁感慨的说:“可怜的人啊,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禅师目送小偷离去,回到茅屋赤身打坐,进入了定境.第二天,他在温暖的阳光抚触下,从极深的禅定中睁开双眼,看到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的叠好,放在门口.他高兴的喃喃自语:“我终于送给了他一轮明月.”
武大08年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以意逆志2.文学消费3.爱美剧4.中间人物论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
1.写出下面这首诗的出处,并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竹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2.写出下面这段话的出处,并简述它的文学理论内涵。
诗人既然和画家与其它造型艺术家一样,是一个模仿者,那么他必须模仿下列三种对象之一: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3.论述郁达夫《沉沦》的思想艺术特色。4.论述铁凝《哦,香雪》的思想艺术特色。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王国维《红楼梦评论》是怎样论述“第三种悲剧”的.2.意识与无意识在文学创作中有何意义? 3.‘中国新诗派’的思想艺术特征。
4.试论新时期文学现代主义艺术实验的意义和局限。四.文学评论写作(30分)
阅读下面这篇微型小说,写一篇评论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七情六欲 莫小米
邻家女孩儿美丽异常,且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优秀生,所以她后来变成精神病,让左邻右舍都感到无比惋惜。
据说她是因恋爱受挫而发病的。原本文静内敛的姑娘一旦发病就会让所有异性害怕。她 3 将所有**都清清楚楚地写在脸上,让人惊愕与惊悸。
当她与她的**被关进一间小小的病室后,她只得不停地来回快速走动,直走到精疲力竭才猛然栽倒在床上。如此治了发,发了又治,治了发„„一次比一次严重,其痛苦状让家人都伤心流泪。
后来医生向她的家人出示一个治疗方案。医生说,是否为她做一个大脑皮层切除手术,把她的七情六欲全部切除了吧,既然她自己已无法管住它们。切除之后,她不再痛苦,当然,也不再快乐,重要的是,她将获得她已久违了的宁静。
这真是一个既残忍又人道的主意!对七情六欲的处理将人截然区分———有人把七情六欲燃成点亮心灵的火炬,他成了艺术家;有人把七情六欲铸成杀人刀斧,他成了罪犯;有人把七情六欲封冻成冰,他成了僧侣;而这个可怜的姑娘,她只是把自己折磨得遍体鳞伤„„ 家人经过三天三夜的讨论,终于采纳了医生的建议。姑娘切除了七情六欲之后,风暴平息,眉眼依旧,美丽却荡然无存。
07初试文学理论回忆版
有的地方记不大清楚了,每一题是多少分也不记得了,呵呵 文学理论 一 名解
艺术真实 艺术生产 “回归自然” 才胆识力 二十四诗品 二 简答
1、为什么说形式创造对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
2、文艺复兴中的古今之争,叙述其内容并说明你的看法
3、一段话,记不清了,什么气 虚 心斋等等,问是谁说的,什么含义,你的看法 三 论述
1、从《文心雕龙 原道》看儒、道文化对刘勰的影响
2、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日常语言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文学语言是最富于创造性的
3、“美是理念的感性呈现”,这句话的含义?你的评价?
四、写作
就一篇小小说《洗澡》写评论 800字 40分
06理论
一.名解 每题5分
移情说 象征 艺术生产 大音希声 诗无达沽 熏浸刺提 二 简答 每题15分
1.简述泰纳决定文学的三要素 2.简述刘勰的“体性说” 三 理解题 每题15分 看材料理解 1.(太长乐,大致意思是 灵感是神灵附体 诗人只有这种状态下才能作诗 等等)这段话作者是谁,言说的是什么文学理论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持什么看法.2.“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这诗作者是谁,言说的是什么文学理论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持什么看法 三 论述 每题30分
1.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的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2.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看中国古代文论话语方式的民族特色
06现当代
一 名解 每个6分
湖畔诗社 《原野》 《红旗歌谣》 新写实小说 《尘埃落定》 二 简答 每题15分
1.李金发诗歌的特色及文学史地位 2.张爱玲小说的艺术成就 3.话剧《关汉卿》的创作特点
4.上个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的创作倾向 三 论述 每题30分
1.试论鲁迅与周作人的文艺观的异同和变化
2.试论上个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
05 文学理论
一 名解 每个5分
文学本体论 陌生化 共鸣 兴观群怨 不平则鸣 童心说 二 简答 每题15分
1.怎么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2.文化市场对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有什么影响 3.中国古代文论的思维方式有哪些特征 4.简述王国维德境界说 三 论述 每题30分
1.接受美学姚斯的一个观点:一个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座纪念碑,„„它更多得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对这段话的意思进行说明,并评价其在批评史上的意义.2.刘勰:《文心雕龙 神思》中一段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则神有遁心.” 结合文学创作的实际,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05现当代 一 名解 每个5分
语丝体 京派 《布谷鸟又叫了》 《心灵史》 二 简答 每题10分
1.简评胡适在新诗史 上的功过 2.简评《寒夜》中曾树生形象
3.简评《三家巷》.《苦斗》中的周炳形象 4.简评《马桥词典》的创作特色
5.简评郭沫若上个世纪从40年代到 60年代的历史剧创作 三 论述 每题20分
1.结合理论与创作论述现代文学与近代文学的关系 2.结合作品辨析鲁迅与老舍幽默讽刺风格的异同.3.结合作品评价马原的“叙述圈套” 4.结合作品论述张炜长篇创作的思想艺术特色
04年初试
一 现当代部分
(一)填空 每空0.5分
1、孙犁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中篇小说《》 和长篇小说《》。
2、山药蛋派的主要作家有()()和()等。
3、闻捷的主要作品有抒情诗集《》和长篇叙事诗《》等。
4、老舍的主要话剧作品有《》《》等。
5、徐迟描写知识分子命运的报告文学名篇有《》《》等。
6、在朦胧诗的作者中,()被称为“童话诗人”,他的代表作有《》《》和《》等。
7、蒋子龙反映改革风云的代表作有《》《》和《》等。
(二)名词解释 每题5分
伤痕小说 探索戏剧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刘世吾
(三)简答 每题5分
1、什么是新写实小说
2、寻根文学有哪些重要作家(至少四个)
3、郭小川的抒情诗创作有哪些主要特色
4、十七年文学中,反映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二 文艺理论部分
(一)填空 每空0。5
1、《文心雕龙》是()时期的批评家()写的
2、中国古代的诗歌理论的六义是指()、()、()、赋、()、()六个方面。
3、中西传统文学各自有自身的美学评价标准,分别各自推崇()和()。
4、德国美学家()在著作《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美学上的四个()。
5、古希腊美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有()、()和()。
6、文学史上最主要的创作方法有()和()。
7、文学体裁的“四分法”把文学分为()()()和()四种基本类型。
(二)名解 每题5分 悲剧 题材 文本 史诗
(三)简答 每题10分
1、简述你对艺术灵感特性的理解
2、简述文学批评方法的一些主要类型及其特性
04年复试文艺理论
一 填空 每空1分
(一)写出下列文论著作的作者姓名
《拉奥孔》 《论朴素的诗与伤感的诗》 《文赋》 《沧浪诗话》 《美的历程》
(二)写出下面作者的文论代表作 曹丕 欧阳修 亚里士多得 康德 钱钟书
(三)写出下列文论观点的提出者
迷狂 风格即人 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俄狄浦斯情结 陌生化 大音希声 知人论世 神与物游 不平则鸣 熏浸刺提 二 名解 每个5分
得意忘言 诗缘情 游戏说 象征 召唤结构 戏剧冲突 三 简答 每个10分
1、简述抒情文学的主要特征
2、简述金圣叹关于人物性格塑造的理论 四 理解 每题10分
写出所给材料的主要思想及意义。
1、《童心说》中一段材料,“夫童心者,真心也„„(略)”
2、恩格斯《致玛 哈克奈斯》一段材料,典型环境对典型人物的作用,原文略 五 论述 每题20分
1、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不平衡的表现形态
2、想象活动在文学鉴赏中的作用
3、以盛唐诗歌创作为例,谈谈文学流派的基本特点
04复试现当代
一 名解 每个5分
浅草社 新感觉派小说 《春风吹到诺敏河》 白嘉轩 二 简答 每题10分
1、林语堂散文的艺术特色
2、解放区长叙事诗的成就
3、分析《小巷深处》的情节和人物
4、话剧《茶馆》的象征意味
5、《子夜》与《上海的早晨》比较分析 三 论述 每题20分
1、结合作品论述鲁迅对乡土文学的影响
2、结合作品论述戴望舒和卞之琳诗歌风格的异同
3、结合作品论述伤痕文学的思想艺术局限
4、结合作品论述余华长篇近作的特点
武大0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
现当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共10分)1.新历史小说2.中国新诗派 二.简答题(共30分)
1.分析“五四”时散文发达的原因。
2.结合分析《创业史》梁三老汉形象的典型意义。3.结合作品分析舒婷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三.论述题(共60分)
1.为什么说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2.概述抗战时期大后方与上海孤岛“剧场戏剧”的三股潮流。3.试论新时期文学中的人道主义主题
武汉大学2001年文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填空.1.5X10=15 1.在方法论体系中,元方法是居于最高层次的方法,即哲学方法.不同的元方法之间具有--的性质.2.建构文艺学体系最科学的元方法是--.3.关于原始文艺发生的动因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说法主要有--,--,--.4.物质生产与精神活动的分工,不仅产生了--,也使文艺成为--.5.人类以不同的方式对世界的掌握,是人类由--走向--的根本手段.6.在对象世界里,凡美的东西都体现着人的--.7.艺术家的反思能力是艺术家在创作中体现出来的--和--的能力.8.艺术思维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和--.9.艺术激情大致可分为崇高性激情,讽刺性激情和--,--.10.文艺研究的基本目的一是--,一是--.二.名词.3X5=15 1.艺术直觉2.艺术家的构思能力3.高级艺象4.典型环境5.民族的艺术传统 三.简答10X4=40(要点须齐备,条理应清晰并略加说明)
1.简述劳动说对传统艺术起源理论的超越及其在理论上存在的不足之处.2.抒发情感作为文艺创作的内在动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艺术思维在掌握世界及确证人自身本质力量时起着何种作用? 4.简述民间文艺对文艺创作发展的推动作用.四.论述.15X2=30 1.为甚么说艺术体现了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可与宗教精神或理性精神中的一种加以比较,说明)
2.请举例说明艺术辩证法总的法则.武大01现当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共20分)
1.《汉园集》(新诗集)2.《人啊.人!》(长篇小说)3.太阳社 4.西部文学 二.简答题(共20分)1.30年代京派小说的总体特征 2.新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的总体特征 三.论述题(共60分.每一组选作一题)
A 1.鲁迅《野草》的艺术特色。2.90年代“大散文”的艺术特色。B 1.戴望舒诗歌的艺术成就。2.郭小川诗歌的艺术成就。C 1.为什么所郭沫若的历史剧比后时期的历史剧更有艺术魅力? 2.为什么说《龙须沟》是老舍创作道路上的里程碑?
武大2000年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20)
1.文明戏 2.《中国新诗》 3.肖也牧的创作倾向 4.轰动效应 二.简答题(20)1.左翼小说的主要特征。
2.“朦胧诗”给当代诗歌带来的革新意义。三.论述题(60,每一组选作一题)
A 1.鲁迅小说《在酒楼上》,《孤独者》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2.比较分析李准,王汶石的短篇小说创作。
B1.冯至《十四行集》的思想艺术特征。2.马原小说创作的叙事特征。C 1.曹禺《北京人》的思想艺术特征。2.高行健的话剧所受外来影响。
武大1999年现当代考题
一名词解释(20)
1新诗戏剧化 2于质夫 3大连会议 4第四种剧本 二简答题(20)
1鲁迅《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开创性意义。2结合《哦,香雪》,《白色鸟》分析80年代小说诗化特征.三论述题(60,每一组选作一题
A 1.以李金发为代表的早期象征派诗的思想艺术特征。2.80年代“归来”诗人的几种主要类型。
B 1.老舍创作的“北京味儿”
2.80年代知青文学的发展演变
C 1曹禺《雷雨》所受外国戏剧的影响。2比较分析王蒙5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期的创作
武大1998年现当代文学考题
一,名词解释(20)
1,语丝文体2,革命浪漫蒂克3,政治抒情诗 4,新写实小说 二,简答题(20)
1,夏衍抗战时期戏剧创作的艺术特征
2,陈奂生形象的社会意义。三。论述题(60,每一组选作一题)
A 1分析《伤逝》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意义。2试论赵树理的小说的民族特色。
B 1以《沉沦》为例,谈谈郁达夫的小说创作风格。2试论张炜的小说创作的发展变化。
C 1试论穆旦的诗。2试论新时期现代主义艺术试验的利弊得失
第三篇: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
21.参加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的各方有 A.创造社成员 B.太阳社成员 C.新月社成员 D.鲁迅、茅盾
E.胡秋原、苏汶
22.三十年代以农村“丰收成灾”为题材的小说有 A.《春蚕》 B.《多收了三五斗》 C.《丰收》 D.《咆哮了的土地》
E.《一千八百担》
23.丁玲创作于解放区的小说有 A.《我在霞村的时候》 B.《莎菲女士的日记》 C.《在医院中》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E.《水》
24.在《茶馆》中,老舍以“一个茶馆三幕戏”埋葬了三个时代。这三个时代分别是A.鸦片战争时期 B.戊戌变法失败后 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E.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 25.“新写实小说”的特色有
A.作品中的现实生活呈现出一种毛茸茸的原生状态 B.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 C.大多采用客观化的叙述态度
D.创作主体往往缺少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 E.节奏急促,人物夸张变形,情节散乱无章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26.文学研究会
27.《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8.“寻根小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29.巴金小说《憩园》在表现反封建主题方面有何特点? 30.简析张爱玲小说的思想内容。
31.简述董桥散文的主要特征。32.简述马原的先锋小说的艺术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3分,共26分)33.论述《呐喊》、《彷徨》的思想和艺术成就。34.论述曹禺对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贡献。31.抗战后,沙汀接连完成了描写四川农村生活的三部长篇,称为著名的“三记”,它们是 A.《还乡记》 B.《困兽记》 C.《南行记》 D.《淘金记》
E.《红灯记》
32.巴金长篇小说《寒夜》中的主要人物有 A.曾树生 B.高觉新 C.杨老三 D.汪文宣
E.杜大心
33.王蒙在小说创作中借鉴和运用“意识流”手法的作品有 A.《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B.《活动变人形》 C.《夜的眼》 D.《布礼》
E.《春之声》
34.曹禺戏剧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有 A.侍萍 B.繁漪 C.陈白露 D.金子
E.愫方
35.奠定高行健在探索戏剧中不可替代位置的几部作品是 A.《绝对信号》 B.《骗子》 C.《野人》 D.《车站》
E.《狗儿爷涅槃》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36.“七月诗派” 37.第一次文代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8.简述张爱玲小说的特色。
39.简述“十七年文学”中历史题材小说的主要收获。40.简述新时期“朦胧诗”的艺术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41.论述郭沫若诗集《女神》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42.论述新时期小说创作的主要特点及成就。21.茅盾小说《蚀》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有 A.静女士 B.梅女士 C.章秋柳 D.方罗兰 E.张曼青
22.以下属于张爱玲的作品有 A.《结婚十年》 B.《倾城之恋》 C.《金锁记》 D.《连环套》 E.《十八春》
23.以下关于张恨水的正确判断是 A.张恨水的小说受到鸳鸯蝴蝶派影响 B.张恨水是长篇小说《风萧萧》的作者 C.张恨水创作有社会讽喻小说《八十一梦》 D.张恨水是社会言情小说的集大成者
E.张恨水的《啼笑因缘》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 24.以下属于夏衍的剧作有 A.《上海屋檐下》 B.《芳草天涯》 C.《结婚进行曲》 D.《幸福狂想曲》 E.《征婚》
25.五十年代,文艺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三次,即A.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B.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C.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斗争 D.对王实味的批判 E.批判“黑八论”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26.湖畔诗社 27.东北作家群 28.《白毛女》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29.老舍《骆驼祥子》有何北京地域文化特点? 30.简析《雷雨》中周朴园的性格特征。31.简述艾青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
32.简析柳青《创业史》中梁三老汉的形象。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33.论述郁达夫小说从《沉沦》到《薄奠》、《迟桂花》创作风格的变化。
34.论述汪曾祺小说的艺术风格。31.关于鸳鸯蝴蝶派的正确表述有()A.是游戏的、消遣的文学思潮
B.代表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李涵秋等 C.主要刊物有《礼拜六》等 D.代表作有《玉梨魂》、《啼笑因缘》等 E.鸳鸯蝴蝶派出现于40年代
32.论语派的主要刊物有()A.《论语》 B.《文学季刊》 C.《人间世》 D.《宇宙风》 E.《骆驼草》
33.具有浪漫抒情倾向的文学社团有()A.文学研究会 B.沉钟社 C.弥洒社 D.未名社 E.语丝社
34.下列有关对老舍的表述,正确的是()A.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B.创作了《猫城记》、《离婚》 C.作品多写市民的生活与思想 D.小说具有“京味”与幽默风格 E.其小说赞颂了民族传统文化
35.下列属于沈从文的作品有()A.《八骏图》、《长河》 B.《边城》、《湘西》 C.《还乡记》、《丈夫》 D.《阿黑小史》《记丁玲》 E.《湘行散记》、《果园城记》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36.未名社 37.《金锁记》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8.简述周作人《人的文学》的主要内容。39.简析抗战爆发后戴望舒诗风的变化。
40.简评赵树理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41.联系作品论述鲁迅杂文的创作特色。
42.30年后,鲁侍萍无意中来到女儿帮工的周家。周朴园拿出一张支票给侍萍,侍萍当着周的面将其撕毁。围绕《雷雨》中的这个情节,分析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思想性格。31.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主要成员有()A.徐志摩 B.陈西滢 C.胡适 D.闻一多
E.沈尹默
32.战国策派林同济提倡的反理性创作的母题有()A.恐怖 B.疯狂 C.狂欢 D.感伤 E.虔恪
33.属于东北作家群作家创作的作品有()A.《科尔沁旗草原》 B.《边陲线上》 C.《没有祖国的孩子》 D.《松花江上》 E.《田野的风》
34.抗战初期朗诵诗运动的代表作品有()A.《我们的祭礼》 B.《风雪夜归人》 C.《屈原》 D.《黄河大合唱》 E.《打鬼子去》
35.1942年以后,解放区章回体形式的小说有()A.《高干大》 B.《种谷记》 C.《原动力》 D.《吕梁英雄传》 E.《新儿女英雄传》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36.《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37.九叶诗派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8.简述中篇小说《二月》中的萧涧秋形象。39.简述散文诗集《野草》的艺术特色。
40.简述田间的抒情长诗《给战斗者》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41.分析评价茅盾《蚀》三部曲对大革命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各类精神面貌的反映。42.分析孙犁小说的独特风格。
31.关于“五四”时期诗歌创作的说法正确的有()A.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写实主义诗歌代表诗人 B.瞿秋白是象征诗派的诗人
C.郭沫若是创造社浪漫主义诗歌代表诗人 D.冰心、宗白华是“小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 E.冯至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32.《女神》的思想内容包括()A.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 B.强烈的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 C.炽热的爱国情思 D.青春、爱情的欢唱 E.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否定
33.鲁迅前期的杂文集有()A.《热风》 B.《华盖集》 C.《坟》 D.《南腔北调》E.《伪自由书》
34.20世纪40年代浪漫主义的作家有()A.赵树理 B.徐讠于
C.无名氏 D.路翎
E.钱钟书
35.钱钟书长篇小说《围城》中的人物有()A.李梅亭 B.苏文纨
C.孙嘉柔 D.高松年
E.白流苏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36.《尝试集》 37.“文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8.简述语丝社对现代散文发展的贡献。
39.简述鲁迅的《故事新编》中古人形象的现代意义。40.简述夏衍话剧《法西斯细菌》的思想内容和俞实夫形象。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41.试述巴金的《家》中觉新形象的悲剧性命运。
42.试述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和其对新文学发展的意义。21.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文学改良“八事”,其中有()A.须言之有物 B.不摹仿古人 C.不讲对仗 D.不用典 E.不避俗字俗句
22.新文学早期写苏俄见闻的报告文学集有()A.《包身工》 B.《赤都心史》 C.《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D.《饿乡纪程》 E.《执政府大屠杀记》
23.曹禺写于抗战时期的剧作有()A.《日出》 B.《原野》 C.《北京人》 D.《家》 E.《蜕变》
24.文革时期,江青等人以总结创作经验为名,提出了一整套创作理论。其中包括
(A.“三突出”创作原则 B.“根本任务论”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主题先行论” E.“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25.王安忆作品中被称为“三恋”的有()A.《荒山之恋》 B.《小城之恋》 C.《乱都之恋》 D.《赤地之恋》 E.《锦绣谷之恋》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26.民众戏剧社 27.《小二黑结婚》 28.“反思小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29.简述鲁迅《朝花夕拾》的艺术风格。30.新感觉派小说在艺术上有什么创新? 31.简析老舍《茶馆》的艺术成就。32.简述巴金《随想录》的思想价值。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33.以《边城》和《八骏图》等作品为例,试论沈从文小说的主题意蕴。34.论述陈白尘《升官图》的艺术表现特色。)
第四篇:武汉大学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年考研真题
武汉大学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年考研真题
1998:武汉大学1998年现当代文学考题
一、名词解释(20)
1、语丝文体
2、革命浪漫蒂克
3、政治抒情诗
4、新写实小说
二、简答题(20)
1、夏衍抗战时期戏剧创作的艺术特征
2、陈奂生形象的社会意义。
三、论述题(60,每一组选作一题)A
1、分析《伤逝》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意义。
2、试论赵树理的小说的民族特色。B
1、以《沉沦》为例,谈谈郁达夫的小说创作风格。
2、试论张炜的小说创作的发展变化。C
1、试论穆旦的诗。
2、试论新时期现代主义艺术试验的利弊得失
1999:武汉大学1999年现当代文学考题
一、名词解释(20)
1、新诗戏剧化
2、于质夫
3、大连会议
4、第四种剧本
二、简答题(20)
1、鲁迅《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开创性意义。
2、结合《哦,香雪》,《白色鸟》分析80年代小说诗化特征.三、论述题(60,每一组选作一题)
A
1、以李金发为代表的早期象征派诗的思想艺术特征。2、80年代“归来”诗人的几种主要类型。B
1、老舍创作的“北京味儿” 2、80年代知青文学的发展演变
C
1、曹禺《雷雨》所受外国戏剧的影响。
2、比较分析王蒙5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期的创作
2000:武汉大学2000年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20)
1、文明戏
2、《中国新诗》
3、肖也牧的创作倾向
4、轰动效应
二、简答题(20)
1、左翼小说的主要特征。
2、“朦胧诗”给当代诗歌带来的革新意义。
三、论述题(60,每一组选作一题)A
1、鲁迅小说《在酒楼上》,《孤独者》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2、比较分析李准,王汶石的短篇小说创作。B
1、冯至《十四行集》的思想艺术特征。
2、马原小说创作的叙事特征。C
1、曹禺《北京人》的思想艺术特征。
2、高行健的话剧所受外来影响。
补充:2000年武汉大学文学综合知识试题现当代文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新月社
二、论述题
1、简述“五四”以后现代散文创作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2001:武汉大学2001年现当代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20分)
1、《汉园集》(新诗集)
2、《人啊、人!》(长篇小说)
3、太阳社
4、西部文学
二、简答题(共20分)1、30年代京派小说的总体特征
2、新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的总体特征
三、论述题(共60分、每一组选作一题)A
1、鲁迅《野草》的艺术特色。
2、90年代“大散文”的艺术特色。
B
1、戴望舒诗歌的艺术成就。
2、郭小川诗歌的艺术成就。
C
1、为什么所郭沫若的历史剧比后时期的历史剧更有艺术魅力?
2、为什么说《龙须沟》是老舍创作道路上的里程碑?
补充:2001武汉大学文学综合知识试题现当代文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文学研究会
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二、论述题
1、分析《子夜》中的情节结构
2、分析《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
3、论述孙犁小说的艺术特色
2002:武汉大学2002年现当代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10分)
1、新历史小说
2、中国新诗派
二、简答题(共30分)
1、分析“五四”时散文发达的原因。
2、结合分析《创业史》梁三老汉形象的典型意义。
3、结合作品分析舒婷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三、论述题(共60分)
1、为什么说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2、概述抗战时期大后方与上海孤岛“剧场戏剧”的三股潮流。
3、试论新时期文学中的人道主义主题
补充:2002武汉大学文学综合知识试题现当代文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5分*2)
1、新月社
2、《激流三部曲》
二、简答题
1、在《骆驼祥子》中,祥子的个性是什么?
2、《大堰河》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是什么?
三、论述
1、略论述《女神》的时代精神
2003:武汉大学2003年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5分*4)
1、随感录
2、社会剖析小说
3、梁三老汉
4、鸡头寨
二、简答(10分*5)
1、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色
2、路翎小说的艺术特色
3、周立波的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4、杨炼诗歌创作的文化特色
5、赵树理“问题小说”与“五四”早期“问题小说的区别”
三、论述(20分*4)
1、论述田汉早期话剧创作成就
(结合具体作品)
2、论述艾青在40年代诗坛的成就与地位(结合具体作品)
3、论述十七年“新英雄传奇”对古代小说传统的继承(结合具体作品)
4、论述新时期以来历史小说创作的新变
(结合具体作品)
2004:武汉大学2004年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一、填空
1、孙犁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
》 《
》中篇小说《
》和长篇小说《
》
2、山药蛋派的主要作家有()()()
3、闻捷的主要作品有抒情诗集《
》和长篇叙事诗《
》
4、老舍的话剧作品有《
》
《
》等
5、徐迟描写的知识分子命运的报告文学名篇有《
》 《
6、在朦胧诗的作者中,()被称为“童话诗人”,他的代表作有《
7、蒋子龙反应改革风云的代表作有《
》 《
》《
》等。
二、名词解释(5分*4)
1、伤痕小说
2、探索戏剧
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4、刘世吾
三、简答(10分*4)
1、什么是新写实小说
2、寻根文学有哪些重要作家
3、郭小川的抒情创作有哪些特色
4、十七年文学中,反应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2004:武汉大学2004年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复试题目)
一、名词解释(5分*4)
1、浅草社
2、新感觉派小说
3、春风吹到诺敏河
4、白嘉轩
二、简答(10分*5)
1、林语堂散文的艺术特色
2、解放区长篇叙事诗的特点
3、分析《小巷深处》的人物和情节
4、分析《车站》的象征意蕴
5、《子夜》和《上海的早晨》的比较
》
》5
三、论述:都要求结合作品(20分*4)
1、鲁迅对乡土文学的影响
2、戴望舒和卞之琳诗歌艺术风格的异同
3、伤痕文学思想艺术上的局限
4、分析余华近期长篇小说的艺术特点
2005:武汉大学2005年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语丝体
2、京派
3、《布谷鸟又叫了》
4、《心灵史》
二、简答题
1、简评胡适在新诗史上的功过。
2、简评《寒夜》中曾树生形象。
3、简评《三家巷》、《苦斗》中的周炳形象。
4、简述《马桥词典》的创作特色。
5、简评郭沫若上个世纪从40年代到60年代的历史剧创作。
三、论述题
1、结合理论与创作论述现当代文学与近代文学的关系。
2、结合作品辨析鲁迅与老舍幽默讽刺风格的异同。
3、结合作品评析马原的“叙述圈套”。
4、结合作品论述张炜长篇创作的思想艺术特色。
补充:2005汉大学文学综合知识试题现当代文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语丝”派
2、文学研究会
3、《农村三部曲》
4、京派小说
二、简答题
1、简析叶绍钧的教育小说
2、写出《八月的乡村》《生死场》的主要情节内容
3、简论孙犁小说的风格
4、同属“新写实小说”,池莉的作品与方方的作品在风格 上呈现出哪些不同
5、什么当代“文化散文”
三、论述题
1、论沈从文《边城》的思想意义以及艺术特色
2、论《雷雨》人物塑造的特点。
3、如何评价90年代的长篇小说创作
2006:武汉大学2006年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湖畔诗社
2、《原野》
3、《红旗歌谣》
4、新写实小说
5、《尘埃落定》
二、简答题
1、李金发诗歌的特色及文学史地位。
2、张爱玲小说的艺术成就。
3、话剧《关汉卿》的创作特色。
4、上个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的创作倾向。
三、论述题
1、试论鲁迅与周作人的文艺观的异同和变化。
2、试论上个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
补充:2006汉大学文学综合知识试题现当代文学部分
一、简答题
1、郭沫若历史的主要成就
2、苏通小说的特色
二、论述题
1、试论:“朦胧诗”与“后朦胧诗”风格的不同
2007:武汉大学2007年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文学史现当代部分)
一、名词解释(5分一个)
1、乡土文学
2、《归来的歌》
二、简答题(10分*2)
1、简析《子夜》中吴荪甫的形象
2、试比较《车站》与《等待戈多》的异同
三、论述题(20分一个)
1、试论述鲁迅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
2008年:武汉大学2008年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以意逆志
2、文学消费
3、爱美剧
4、中间人物论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
1、写出下面这首诗的出处,并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竹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2、写出下面这段话的出处,并简述它的文学理论内涵。
诗人既然和画家与其它造型艺术家一样,是一个模仿者,那么他必须模仿下列三种对象之一: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
3、论述郁达夫《沉沦》的思想艺术特色。
4、论述铁凝《哦,香雪》的思想艺术特色。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王国维《红楼梦评论》是怎样论述“第三种悲剧”的、2、意识与无意识在文学创作中有何意义?
3、„中国新诗派‟的思想艺术特征。
4、试论新时期文学现代主义艺术实验的意义和局限。
四、文学评论写作(30分)
阅读下面这篇微型小说,写一篇评论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七情六欲》莫小米
2009年:武汉大学2009年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5分*4)
1、寻根文学
2、隐含的读者
3、沉钟社
4、诗无达诂
二、简答(10分*4)
1、写出下面这首诗的出处,并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有情芍药含晚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2、写出下面这句话的出处,并简述它的文学理论内涵。
“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的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结果。
3、王蒙《春之声》的思想艺术成就。
4、试论阿Q的革命观。
三、论述(20分*3)
1、用刘勰的六观说评析一部作品。
2、试论韩少功的长篇小说创作。
3、艾青诗歌的意象特征
四、微型小说评论(30分)林清玄的《送一轮明月》(写一篇评论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
2010:武汉大学2010年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5分*4)
1、立象尽意
2、文学性
3、叶绍钧
4、闻捷
二、简答题(10分*40
1、写出下面这段话的出处和所包含的理论内涵。
“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2、“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写出这段话的出处和所包含的理论内涵。
3、郭沫若《凤凰涅槃》的思想艺术特色。
4、韩少功《爸爸爸》的思想艺术特色。
三、论述题(20分*3)
1、中国文学史上向来有“文如其人”的说法,法国布封也有“风格即人”的观点,试比较这两种观点,分析它们的异同。
2、骆驼祥子的性格分析。
3、余秋雨散文的特色。
四、评论写作 30分
《犹大的面孔》达·芬奇
2011:武汉大学2011年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5分*4)
1、以禅喻诗
2、原型
3、《倪焕之》
4、《哥德巴赫猜想》
二、简答题(10分*4)
1、写出下面这首诗的出处,并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2、写出下面一段话的出处,并简述它的文学理论内涵
悲剧艺术是一种特别的艺术(即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与歌曲),其中之二是摹仿的媒介,其中之一是摹仿的方式,其余三者是摹仿的对象,悲剧艺术的成分尽在于此)
3、郭沫若诗歌《炉中煤》的思想艺术特色。
4、简析王蒙《蝴蝶》的思想艺术特色。
三、论述题(20分*3)
1、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以分析说明。
2、试论述巴金《家》中觉慧的性格特征。
3、试论述舒婷的诗歌创作特点。
四、文学评论写作
《路口》 沈善增
2012:武汉大学2012年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
一、简答题(15分*4)
1、以钟嵘的《诗品》为例,简述中国古代文论几种主要的文学批评方法。
2、简述俄国形式主义主要的文学理论观点。
3、鲁迅的《阿Q正传》是如何描写阿Q与王胡、小D的关系的。
4、如何理解陈忠实《白鹿原》中的性描写。
二、论述(30分*2)
1、以“體“和“style”为关键词,阐述中西文体学之异同。
2、以鲁迅的《祝福》中的祥林嫂,孙犁《荷花淀》中的水生嫂和李准的《李双双小传》中的李双双为例,论述中国农村妇女性格、命运的变化。
三、文学评论写作
《做起来》
意大利 卡尔维诺
2013:武汉大学2013年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
一、简答题(15分*4)
1、简述庄子的语言观。
2、伊塞尔的文本接受理论。
3、鲁迅《伤逝》中男主人公涓生是怎么理解他和子君的情爱悲剧的?
4、毛泽东提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齐放的口号后,分析其后“百花文学”的发展。
二、论述题(30分*2)
1、论述柏拉图和陆机《文赋》“灵感论”的异同。
2、以李金发、卞之琳、穆旦、北岛和海子的诗歌为例论述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流变。
三、文学评论写作
《同一首歌》
阿成
2014:武汉大学2014年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
一、简答题(15*4)
1、试分析刘勰《文心雕龙》的中的“擘肌分理,唯务折衷”
2、谈谈你对韦勒克《文学理论》的外部研究的理解。
3、分析鲁迅《狂人日记》的结构特点。
4、中国当代朦胧诗的文学资源。
二、论述题(30*2)
1、试以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论述中国古代文论言说的诗性特征。
2、中国现当代诗歌散文化历程及反思。
三、文学评论写作 《编年史》 徐慧芬
第五篇:《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业习题集及试题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业习题集及试题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部分
第一章 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八不主义”
答:又叫“八事”,胡适在文学革命的发难文章《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的八点主张,即: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点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句。
2、“学衡派”
答:1921年,梅光迪、胡先驌、吴宓等创办《学衡》,遂形成“学衡派”。他们标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批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倾向稳健保守。遭到新文化阵营批判。1923年,《学衡》停刊,“学衡派”渐消失。
3、文学研究会
答:中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1921年成立于北京,发起人郑振铎、周作人、耿济之、沈雁冰、孙伏园、叶绍钧、许地山等12人。以《文学旬刊》和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为机关刊物,主张文艺“为人生”,提倡现实主义,反对旧文学的游戏消遣态度,创作了大量作品,成为重要的现实主义流派。成员遍及各地,一些地方成立了分会。1932年《小说月报》编辑部被日本飞机炸毁而停止活动。
二、思考题
1、“五四”文学革命是怎样发生的? 要点:“五四”文学革命既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历史准备的必然,也是外来文学思潮影响的结果。《新青年》的创办;胡适、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李大钊、周作人、鲁迅等的文学主张及其创作;文学革命发起者对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及其接受情况;《新青年》的“双簧戏(信)”及与“国粹派”的论争;报刊杂志纷纷使用白话;新文学创作形成气候;1920年,白话文运动取得胜利。
2、简要评述前期“创造社”的文学主张和创作方法
要点:前期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创作,坚持“为艺术而艺术”,推崇浪漫主义、主观抒情和自我表现;后期提倡革命文学,转向现实主义。
第二章 鲁迅
一、名词解释
1、《狂人日记》
答: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作品。作品通过一个狂人的心理描写,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制度的“吃人”历史,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以其思想振聋发聩,艺术形式新颖,揭开了中国文学的历史新篇。
2、“精神胜利法”
答:“精神胜利法”是阿Q特有的一种心理状态,其标志是无论在任何失败的境况下都能够在心理上转败为胜,因此,它是逃避现实的方法,是“国民劣根性”的典型表现,应该抛弃。
二、思考题
1、鲁迅小说的总主题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要点:鲁迅小说的总主题是反封建和思想启蒙。主要内容是描写“病态社会里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因此开掘了农民与知识分子两类题材。
2、分析阿Q形象
要点:阿Q是一个落后而不觉悟的游民无产者的形象。他既是一个被剥夺而一无所有的游民,又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他的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他也有一些作为正常人的心理要求。他向往革命但又糊涂,最终被杀害。阿Q形象概括了人类的一些基本特征,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第三章 20年代的小说
一、名词解释
1、“乡土小说”
答:“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
2、潘先生
答:潘先生是叶绍钧在《潘先生在难中》塑造的一个小学校长的艺术形象。他胆小、自私、共于心计而又没有灵魂,代表了当时社会上一批“心脏麻木而又张皇敏感”怯懦的灰色小知识分子。
二、问题思考
1、试谈郁达夫小说的抒情特色 要点:郁达夫小说的抒情特色主要表现在:自我的写真和感伤的抒情。
2、试谈冰心的“问题小说”
要点:冰心以小说的形式提出社会问题,被成为“问题小说”。她宣扬“爱的哲学”,并以此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法宝。代表作是《超人》。
第四章 郭沫若
一、名词解释
1、泛神论
答:“泛神论”指的是把神和整个宇宙或自然视为同一的哲学理论。该理论认为整个宇宙本身具有神性,万物存在于神内,神是万物的内因。“泛神论”对“五四”时期的许多作家诗人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其中最为显著的当称郭沫若。
2、婵娟
答:“婵娟”是郭沫若在历史剧《屈原》中塑造的一个有正义感的女性艺术形象,她爱戴、崇敬屈原;她虽是“普通人家的女儿”,却不屈服于威逼利诱,她为能代屈原而死感到高兴,具有高尚、善良、纯真的品质。
二、思考题
1、简要的评述《女神》的艺术特色
要点:
1、浪漫主义精神。
2、奇特的想象和夸张。
3、形象描绘的方式上,具有英雄主义的格调。
4、语言方面,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2、分析《凤凰涅槃》的思想和艺术 要点:在思想上,它最集中地的表现了作者在“五四”时期热情奔放的火山爆发般的爱国激情和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主要有: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破旧立新的革命气魄和乐观主义精神。在艺术上,《凤凰涅槃》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主要表现为强调表现自我,注重抒发自我的内心感受,追求美妙的想象,展现革命的理想。
第五章 20年代的诗歌
一、名词解释
1、“新格律诗”
答:“新格律诗”是新月诗派在二十年代所提倡的一种诗歌。它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提倡格律,其理论核心是闻一多提出的“三美”,即音乐美、色彩美和建筑美。其理论和创作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并形成流派,史称“新格律诗派”。
2、“纯诗”
答:“纯诗”是1926年穆木天首先提出的,其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诗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主张“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担任”;二是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纯诗”概念,在其更深层面上,意味着一种诗歌观念的转化:从强调诗歌的抒情表意的“表达”功能转向“自我感觉的表现”。
二、思考题
1、《死水》的“三美”表现
要点:
1、音乐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歌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死水》全诗5节20行,每一行都是9个音节,这9个音节均由“三字尺”和“二字尺”组成,最后都以双音节结尾。每节1、2、4句压韵。
2、绘画美,主要是指诗歌的辞藻力求丰富恰切、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角形象和直观性。在《死水》中有“绿酒”、“白沫”、“翡翠”、“罗绮”等有着色彩个性和象征意蕴的词语。
3、建筑美,主要指节与节之间匀称、行与行之间均齐。《死水》每节4行,每行9字,外观整齐匀称。
2、《再别康桥》赏析
要点:首先,诗歌中蕴涵了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其次,诗歌用景物营造出了带有淡淡忧伤而又纯美温润的意境;再次,诗歌描绘了几幅美丽迷人的图画;最后,诗歌体现了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特色。
第六章 20年代的散文
一、名词解释
1、“言志派”散文
答:言志派散文是“美文”的结晶。言志派散文代表作家有周作人、冰心、朱自清、俞平伯、钟敬文、废名、丰子恺、林语堂、梁实秋等,他们往往与政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常常本着内心的冲动和审美趣味把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记录下来,在“意在表现自己”的审美原则下,或讲性灵幽默,或观人生百态,寄寓了作家深层的个性,具有人格和心理的投影。
2、“语丝体”
答:1924年,语丝社成立,提倡一种注重社会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被称为“语丝体”,在现代散文发展中影响很大。
3、《背影》 答:《背影》是朱自清作的一篇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10月。《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作品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
第七章 20年代的戏剧
一、思考题
1、简述田汉对话剧的贡献
要点:田汉对话剧的贡献主要有:
1、筹办话剧社和领导戏剧运动,如南国社及其戏剧运动:
2、积极介绍外国戏剧作品和翻译戏剧理论;
3、丰富而有独具特色、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的戏剧创作。
2、试分析丁西林独特的戏剧艺术
要点:
1、丁西林以创作喜剧著称,且多为独幕剧;
2、丁西林特别讲究戏剧的结构;
3、他的戏剧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富有智慧的幽默,收到喜剧的效果。
第八章 30年代的文学思潮
一、名词解释
1、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成立于上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组织,主要领导成员有鲁迅、夏衍、冯乃超、冯雪峰、茅盾、丁玲、胡风、周扬等。“左联”明确宣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事业之一翼,团结和带领进步作家反击国民党文化“围剿”,同各种错误的文艺思想、文艺倾向展开争论;提倡文艺大众化,大力培养文艺新人。“左联”创办了《前哨》、《文学导报》、《萌芽》、《北斗》、《文学月报》等文艺刊物,创作了大量革命文学作品。1936年春,为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联”宣布自动解散。
2、“两个口号”
答:指1936年上海左翼文学界提出的“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这两个口号都是因日寇扩大对华侵略和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为适应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要求而提出的。两个口号提出后发生了论争,鲁迅认为两个口号可以“并存”。
二、思考题
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
要点:
1、1928年,由创造社和太阳社提出;
2、口号提出后产生了广泛的讨论;
3、口号对于创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推动左翼文艺的发展具有巨大意义。
2、“左联”的历史贡献
要点:
1、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
2、开展文艺大众化运动,推进了“五四”文学的大众化进程;
3、创作成绩突出;
4、培养了许多青年文学作者。
第九章 30年代的小说
一、名词解释
1、海派
答:海派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流派,是以上海特定的地域文化为依托而形成的是‘才子+浪子’的文学。海派发展有三个阶段:
1、民国初年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包天笑、周瘦鹃。
2、三十年代的上海现代主义流派,代表人物张资平、章衣萍、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
3、四十年代继承言情传统和现代主义的新海派,代表人物徐訏、无名氏、苏青、张爱玲。
2、新感觉派
答:20年代后期30年代初出现在上海的小说流派。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最初尝试者,受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穆时英和施蛰存把新感觉派小说推向成熟并运用蒙太奇、人物心理分析等手法,凸现对现实生活的感觉和印象,同时,施蛰存主办的《现代》杂志推行现代主义。他们的小说被称为新感觉派,也被称为“现代派小说”。《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夕》等是他们的代表作。
二、思考题
1、分析《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的形象
要点:莎菲是在反封建的思潮中走向社会的知识女性,她追求理想但找不到一个可心的男人,最后走向颓废。她不但具有反封建,实现个性解放的时代和社会意义,而且具有丰富的内蕴。她表现了人类生存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精神的追求及由此产生的苦闷。莎菲以其丰富的多层面价值与意义,使其具有永恒的魅力。
2、张天翼的讽刺小说试谈
要点:
1、张天翼抗战前写得最多的是处于社会地层的“灰色”人物,对他们的庸俗、愚昧、可怜予以讽刺,《包氏父子》是这类作品的代表。抗战以后,张天翼写得最成功的是文化官僚,《华威先生》是其代表。
2、作者的讽刺对象是人而非事,所以,小说不注重故事因素,不喜欢设置曲折奇特的情节,而是将生活中的矛盾收集起来,通过一个个短小的生活片断,集中呈现,让人物性格得到充分揭示。
3、张天翼的小说善于抓特征,采用戏剧化、漫画化的手法,让人物自相矛盾,达到讽刺的目的。
第十章 茅盾
一、名词解释
1、“农村三部曲”
答:“农村三部曲”是茅盾的三个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的合称。由于它们写的都是农村生活,三个短篇人物贯穿、故事相连,史称茅盾的“农村三部曲”。
2、社会剖析小说
答:在文学史上,“社会分析小说”又称为“社会剖析派小说”。主要作家有沙汀、艾芜、吴组缃等左翼作家,而以茅盾为代表,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子夜》。其特点是,作品运用阶级观点,从社会的政治经济层面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以期从本质上解释生活的真实并正确预示社会发展的方向。
二、思考题
1、分析吴荪甫形象
要点:吴荪甫形象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华民族资本家的艺术典型,一个失败的英雄形象。他是上海滩上的工业巨头,财力雄厚,开办有近万人的裕华丝厂。他的主要性格及特征是精明能干,有雄心有魄力,富有冒险精神,是一个铁碗人物。在他和其他民族资本家的关系中,表现出他的心狠手辣、无情兼并的性格特点。而他性格的另一面是软弱空虚。吴荪甫的形象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吴荪甫的性格是复杂丰富的,是血肉丰满的。吴荪甫形象的意义:
1、形象地概括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悲剧性历史遭遇和命运。
2、说明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的道路在中国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是走不通的。
2、分析《子夜》的主题
要点:小说通过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悲剧命运的描写,说明中国的民族工业不可能得到发展,中国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相反,中国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下,日益殖民地化了;同时作品也表现了民族资本家的软弱性和两面性。
第十一章 老舍
一、名词解释
1、京味小说
答:京味小说是以北京语言写北京的人和事的小说。它是老舍的独特创造。老舍成功地把北京的市民语言与文学的美结合起来,使所用的语言深透着浓郁的北京文化气息,形成一种独特的“京味”艺术特色。
2、《四世同堂》
答:《四世同堂》是老舍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正面描写抗日战争,揭露、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讴歌、弘扬中国人民伟大爱国精神,是老舍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二、思考题
1、分析骆驼祥子形象及其悲剧原因
要点:
1、祥子是一个人力车夫形象,因农村破产流浪到北平当车夫。他年轻能干、纯朴善良、为人正直,具有奋斗的性格及未来的理想。他为能够买上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苦苦奋斗,以致三起三落,最终失败。再加上婚姻和爱情的失落,他的精神被摧毁了,变得自私、堕落,成了行尸走肉。
2、祥子悲剧的主观原因: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狭隘的眼光,尤其是他的个人奋斗的思想,是造成他悲剧主观因素中最根本的一点;祥子悲剧的客观原因:一是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二是车主女儿虎妞诱骗并进入了他的生活。
2、为什么说老舍是市民社会的杰出表现者和批判者 要点:因为老舍的作品大多数写北京的市民社会,一方面老舍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市民形象,描写了市民的生活面貌,表现了市民坚韧不跋的意志,另一方面由批判了他们的弱点。
第十二章 巴金
一、名词解释
1、“《激流三部曲》”
答:巴金所著《家》、《春》、《秋》三部长篇小说合称《激流三部曲》。三部小说虽是独立的,但人物和情节前后关联,故称。
2、“《爱情三部曲》”
答:巴金连续性的长篇小说《雾》《雨》《电》的总称。三部小说内容连续,合则为一,分而为三,最初出版就称为《爱情三部曲》。
二、二、思考题
二、问答题:
1、分析觉新形象
要点:觉新是封建制度的继承者,同时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他接受了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但也对封建家庭的腐败不满,具有较突出的两重性,是一个新旧掺半的人物。他的性格核心是妥协、调和、屈从,一方面维护封建大家庭的延续,另一方面尽力保护弟妹们的正常生活甚至支持弟弟出走。他的悲剧命运说明,在封建制度中,作揖主义、不抵抗主义没有出路。
2、简说《寒夜》的悲剧根源 要点:《寒夜》写的是一个家庭的悲剧,而悲剧的根源却在社会。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都是善良的、都没有错,但他们却充当了悲剧的角色,其原因是社会的挤压。小说描写了知识分子在战争环境中生存的困境。
第十三章 沈从文
一、名词解释
1、“湘西世界”
答:指沈从文的小说和散文所描写的“湘西”风貌,包括社会形态、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由于沈从文描写得突出,才有此称。
2、《湘行散记》
答:《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一本散文集子。由十二个单篇组成,以叙事、写人、纪闻为主,把人、事、物融为一体,表现出牧歌情调和乡野情趣,代表了沈从文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
二、思考题
1、沈从文的文学理想是什么?
要点:沈从文的文学理想是构筑一个和平、美丽、健康的神庙,神庙里“供奉的是‘人性’”。“湘西世界”是他“人性”的理想家园。《边城》和《长河》是其代表作。
2、试评《边城》的艺术特色
要点:
1、美的人性、景致、故事,构成了健康、自然的牧歌情调,2、扑朔迷离的爱情故事,3、纯美的民族风情,4、人物心理和自然景象的描写。
第十四章 30年代的诗歌
一、名词解释
1、中国诗歌会
答:中国诗歌会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的诗歌团体,1932年9月,在上海成立,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等。中国诗歌会主张诗歌面向现实,追求大众化、意识形态化。该会以《新诗歌》作为机关刊物,吸引了一批诗人,随着队伍壮大,在广州、北京及日本的东京成立了分会。其创作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扩大了诗的表现领域,扩展了新诗的美学风格。
2、“雨巷诗人”
答:雨巷诗人即戴望舒,他因《雨巷》一诗风靡文坛而得此雅号。
二、思考题
1、试述三十年代两大派诗歌
要点:30年代的两大诗歌派别是以殷夫、蒲风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和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前者显示了诗歌的“大众化(非诗化)”提倡及时、迅速地反应时代的要求,表现工农生活及革命斗争,注重宣传活动;强调诗的的意识形态化,表现集体的大我,模仿现实,追求“歌谣化”,容易忽视诗歌本身的艺术特质和创作个性,成为宣传的传声筒。而后者显示诗歌的贵族化(纯诗化),要求回到自我内心世界,回到诗的世界、艺术世界中。提倡诗歌的非功利性。
2、《断章》分析
要点:内容上,通过对常见的“风景”的刹那的感悟,讨论了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艺术上,选用中国古典诗美意象:月、桥等,给整首诗铺染上了亲切的颜色,使现代哲学理念的蕴涵在一种极其温柔的状态之下得以体现,适应了国人传统的审美体验要求。在诗的节奏上具有音乐美。
第十五章 30年代的散文
一、名词解释
1、“幽默小品”
答:指林语堂的幽默、闲适、独抒性灵的小品文创作。林语堂主张以看客的心态,写人间可笑之处,去除讽刺的尖酸刻薄和挑刺批评而以和解、理解甚至慈悲友情的眼光看芸芸众生,在作品中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2、《画梦录》
答:《画梦录》是何其芳的散文集,是其心灵的独语。这本散文集反映了他的散文观:散文是独立创作的,有抒情性,有情调,通过诗情画意达到心灵幽深的意境,用文字构筑的唯美世界对抗现实的不美好。
3、《包身工》
答:《包身工》是夏衍的一篇报告文学。作者以阶级分析的眼光,鲜明地表现了完全真实的新闻故事,用细致的描写,揭露出东洋纱场这个人间地狱里的包身工惨绝人寰的生活真相。
第十六章 30年代的戏剧
一、名词解释
1、南国社 答:南国社是一个现代戏剧团体,由田汉创办并领导。在1924年,田汉与妻子易漱渝在上海创办《南国》半月刊。1926年,田汉成立南国电影剧社,后又改名南国社,演出了许多小型剧目,展开了南国戏剧运动。南国社在中国戏剧史上具有崇高地位。
2、“国防戏剧”
答:“九一八”事变后,为适应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需要,上海文艺界提出“国防戏剧”的口号并发动“国防戏剧”运动,创作了一批“国防戏剧”。“国防戏剧”强调“反帝抗日反汉奸,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充分发挥戏剧的宣传作用,在艺术形式上提倡“通俗化”、“方言化”、“戏剧化”,代表作有《放下你的鞭子》、《我们的故乡》等。
二、思考题
1、曹禺的“四大戏剧”
要点:曹禺的“四大戏剧”指曹禺创作的四部剧本:《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雷雨》通过周、鲁两个家庭前后30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的描写,暴露了具有强烈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写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畸形社会的某些侧面,揭示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的命运。《日出》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都市生活为背景,暴露了大都市的黑暗糜烂面,控诉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原野》表现生命的蛮性与非理性的复仇。《北京人》通过描写曾家的腐朽、没落表达了作者埋葬旧生活、走向新生活的愿望。
2、《雷雨》的人物形象分析
要点:
1、周朴园:专制、冷酷、自私、虚伪、狡猾、凶狠是其主要性格,也是《雷》中罪恶的总根子和制造者;但其对妻儿也有一定的关心,人性尚未丧尽。
2、蘩漪:性格复杂,但十分真实。她是周朴园的对立面,受过“五四”新思潮的影响,受周家两代人的摧残和玩弄,有反抗性,勇于追求个人幸福。蘩漪体现了资产阶级女性在巨大封建魔掌下追求个性解放的悲剧命运。
3、侍萍、四凤:被剥削、被损害的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们朴实,善良,易于受骗;但觉醒后却很坚强。
4、鲁贵:趋炎附势、不知羞耻的奴才,既奴性十足,又阴险狡诈,人性丧尽而不知羞耻。
5、周萍:封建性资产阶级家庭造就的自私懦弱的畸型儿,也是中国第二代资产阶级的代表,其精神特征是空虚颓废。
6、周冲:纯洁无瑕的“间色人物”,是“夏天里一个春梦”。
7、鲁大海:工人,有坚定的斗争精神,但尚不成熟,他体现着作家的社会理想。
第十七章 40年代的文学运动与思潮
一、名词解释
1、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答: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是国共两党作家的大联合,是中国文学界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1938年在武汉成立,发起人和各方面的代表97人,名誉理事周恩来、孙科等,理事老舍、郭沫若、朱自清、郁达夫等人,由老舍主持日常工作,出版会刊《抗战文艺》,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鼓励作家深入战争现实生活,创作反映现实,鼓舞抗战的作品。
2、沦陷区文学
答:沦陷区文学指抗日战争时期沦入敌手的地区的作家的文学活动与创作。比较典型的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沦陷区文学,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以北平为中心的华北沦陷区文学,以及1941年以后的上海及其他沦陷区的文学。
3、“主观战斗精神”说
答:“主观战斗精神”是胡风的一个理论主张。它从创作论的角度重视研究和发挥作家的主体性,强调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包括观察体验以及反映生活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方面的能动作用。胡风把“主观精神”更确切地解释为现实主义创作的态度和胸怀。他的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普遍的怀疑和批判,今天看来有其正确的内容。
4、“战国策派”
答: 40年代初期,林同济、陈铨、雷海宗在昆明创办《战国策》半月刊,在重庆版《大公报》上办《战国》,遂形成“战国策派”。他们倡导民族主义,提倡“力”的文学,并与抗战文化界发生争论,受到进步文艺界的批判。随后“战国策派”停止了活动。
二、思考题
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要点:《讲话》的中心问题是文艺为什么人以及如何为的问题。《讲话》明确提出我们的文艺是为工农兵的。《讲话》接着解决了作家与艺术家的立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和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等问题。
第十八章 40年代小说
一、名词解释
1、“七月派”
答:抗战时期,文艺理论家胡风主编的文学刊物《七月》和《希望》而形成的一个流派,它因《七月》杂志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有路翎、鲁藜、绿原、阿垅、曾卓、孙钿、化铁、方然和牛汉等。七月派在创作上坚持现实主义原则,发扬“主观战斗精神”,并表现出主客观的密切结合,他们虽强调艺术性但是不作唯美的追求,要求诗人在生活中发现美并创造美。
2、张爱玲 答:张爱玲,四十年代是活跃在上海沦陷区的著名小说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金锁记》、《倾城之恋》等。她的创作不同于现代文学中的启蒙话语和革命话语,是一种女性的私人话语。她的女性写作是主流文学之外的重要收获。
二、思考题
1、华威先生形象分析
要点:华威先生是张天翼的短篇小说《华威先生》的主人公,是国民党的文化官僚。他整天四处开会,拚命抓权,只对限制和控制抗日工作的领导权感兴趣,而对加强和促进抗日的实际工作不感兴趣。作品用漫画式的笔法刻画了华威先生浅薄无聊,却又自命不凡,官气十足,好摆领导架子的精神特征。其形象的典型意义,就特定历史而言,是揭露讽刺了国民党的抗日政策及其官僚政客的所作所为。华威先生的形象有普遍意义,只要“领导迷”、“开会迷”和官僚政客存在,华威先生就有现实意义。
2、谈谈《围城》的主题意蕴
要点:《围城》的主题即围城意象:城外的人想走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明指婚姻,实指人生。人生的一切都如同一座围城。
第十九章 解放区小说
一、名词解释
1、“赵树理方向”
答:赵树理的小说以全新的视角塑造了新型的农民形象,歌颂了新的生活内容,创造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成为了大众化的艺术,1947年,延安文艺界提出了“赵树理方向”,号召作家向赵树理学习,努力创作具有中国气派、中国作风的民族文艺。
2、二诸葛
答:二诸葛是赵树理在小说《小二黑结婚》中塑造的一个艺术形象。他是一个迷信而守旧但不失其淳朴善良的农民形象。
二、思考题
1、试论赵树理小说创作的艺术追求。
要点:
1、扬弃传统章回体小说的程式化框架,摄取其讲究情节的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结构特点。
2、在描写与叙事的关系上,吸取了中国“评书式小说”的传统手法,把描写情景融化在叙述故事中,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其自身的言行来展示其性格。
3、语言是真正口语化的,经过精心选择、提炼,力图用最普通、平常的语言,准确、传神地表现最丰富、复杂的内容。
2、分析《荷花淀》的艺术特色
要点:
1、以谈笑从容的态度反映冀中人民抗日斗争、描摹时代风云变幻的艺术角度和特点。
2、深入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灵美。
3、散文美和浓郁的诗情画意。
第二十章 40年代的诗歌
一、名词解释
1、“马凡陀山歌”
答:“马凡陀山歌”是一本书的书名。马凡陀是诗人袁水拍的笔名,《马凡陀山歌》袁水拍四十年代创作的一部政治讽刺诗集,影响很大。
2、中国新诗派 答:中国新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围绕在上海出版的《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等刊物而形成的重要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辛笛、穆旦、唐祈杜运燮、陈敬容、郑敏、杭约赫、袁可嘉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贡献的一个诗歌流派。
二、思考题
1、艾青诗歌的两个主要意象是什么?试分析
要点:艾青诗歌的两个主要意向是土地和太阳。土地意象凝结着诗人的爱国情怀,如《我爱这土地》;太阳意象表达了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如《给太阳》。
2、为什么称冯至的诗为“沉思的诗”?
要点:冯至的《十四行集》被李广田称为“深思的诗”,是因为集子中的诗取材于平凡、微小甚至不被人发现的事物,但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体现出作者作为诗人与哲学家的“沉思”特点。
中国当代文学史部分
绪论: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分期和发展概况
一、名词解释:
1、“十七年文学”
答: 十七年文学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革”开始(1966年)这一阶段的中国文学历程,属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时期。它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承担了特殊的历史内容,国家的权力意志被凌驾于文学之上,作品被强行要求体现形势认可的政治思想和流行的政治倾向。《保卫延安》、《红日》、《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之歌》、《上海的早晨》、《创业史》、《红岩》、《暴风骤雨》等是十七年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2、民间文化形态:指主要体现出民间立场和民间风格的文化形态,其基本特征是:一,它是在国家权力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产生,保存了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能够比较真实地表达出民间社会生活的面貌和下层人民的情绪世界;虽然在权力面前民间总是以弱势的形态出现,并且在一定限度内被迫接纳权力,并与之相互渗透。但它毕竟属于被统治阶级的“范畴”,而且有着自己独立的历史和传统。
二、自由自在是它最基本的审美风格。民间的传统意味着人类原始的生命力紧紧拥抱生活本身的过程,由此迸发出对生活的爱和憎,对人生欲望的追求,这是任何道德说教都无法规范,任何政治条律都无法约束,甚至连文明、进步、美这样一些抽象概念也无法涵盖的自由自在。
三、它既然拥有民间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的传统背景,用政治术语说,民主性的精华和封建性的糟粕交杂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藏污纳垢的形态。
3、民间隐形结构:
指当代文学(主要是指五六十年代的文学)作品,往往由两个文本结构所构成--显形文本结构与隐形文本结构。显形文本结构通常由国家意志下的共名所决定,而隐形文本结构则受到民间文化形态的制约,决定着作品的艺术立场竿趣味。以电影《李双双》的故事为例,从其显形文本结构来说,是一个歌颂大跃进运动的政治宣传品,但其隐形结构则体现了传统喜剧“二人转”的男女调情模式,有意思的是,其后者实际上冲淡了前者的政治说教,使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时代而获得民间艺术的审美价值。又如“文革”时期的样板戏《沙家浜》,是根据原来的地方戏《芦荡火种》改编的,保持了许多传统民间艺术的特点,尽管主流意识形态不断侵犯这个戏,在情节上添加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内容,但其最精彩的片断,仍然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一女三男”喜剧情节模式。隐形结构实际上决定了这个作品的艺术魅力。还有许多当代文学作品也出现相类似的情况,如歌剧《刘三姐》,电影《红高粱》等等。
4、潜在写作:
答:指1950-1970年代,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力的作家在哑声的时代里,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挚爱和创作的热情,他们写作了许多在当时客观环境下不能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作家们自觉的创作,如“文革”期间老作家丰子恺写的《缘缘堂续笔》,完全延续了以前《缘缘堂随笔》的风格。食指的诗,在“文革”时期的地下广泛流传,影响了以后一代的诗风。另一种是作家们在非常时期不自觉的写作,如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等。中国自古以来对文学取鬼泛的理解,书信表奏均为文学。当作家不能正常写作时,他们将文学才情融铸到日常性文字之中,从而在不自觉中丰富了文学的作品。如沈从文在1949年以后就绝笔于文学创作,但他写的家信却是文情并茂,细腻地表达了他对时代、生活和文学的理解。相对那时空虚浮躁的文风,这些书信不能不说是那个时代最有真情实感的文学作品之一。“潜在写作”的相对概念是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在那些公开发表的创作相当贫乏的时代里,不能否认这些潜在写作实际上标志了一个时代的真正的文学水平。
二、问答题:
1、谈谈你对“中国当代文学不宜写史”这一观点的看法。
答(要点):(1)唐弢曾提出过当代文学不宜写史的观点,当代文学不宜写史,因为一切还在发展的政治、社会及个人的行为都没有成为“史”。
(2)当代文学不宜写史,并不是说当代文学不应该做记录和评述。可以有详细的记录,但都只是史料;可以有评述,但都只是一家之言,不成定论。史料和一家之言,都不是“史”。
(3)作为一个还在生长着的文学现场,任何固定的“当代文学”概念都无法穷尽它的变化和活力。当代文学还处于未完成的状况之中,对它的同步观察,应该作为一种批评的实践来进行,而非急于建构文学史的虚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文学研究的重点应该转移到作家作品上来。
第一章 迎接新的时代到来
一、名词解释:
1、第一次“文代会”
答:1949年7月在北平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的主要目的是总结文艺工作者彼此的经验,交换彼此的意见,共同确定新中国文艺工作者的方针与任务。到会代表共824人,郭沫若、茅盾、周扬在此次大会上居领导地位统一了除台、港、澳以外的全国的新文艺运动,成立了全国文艺界的统一机构,结束了中国大陆文艺界长期以来的分裂状态建设社会主义文艺的誓师大会,总结了中国三十多年来新文学左翼文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明确了今后新文艺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大陆学术界一般将这次大会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
2、中国作家协会
答:简称中国作协,前身是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简称全国文协),1947年7月23日在北平成立。1953年10月,全国文协正式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各民族作家自愿结合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作家、文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文学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
二、问答题:
1、试述周扬及其理论批评对于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作用。
答:周扬从20世纪30-80年代都是作为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和文艺领导人出现于中国文坛的。他是最早阐述毛泽东《讲话》在中国文学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史上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的理论批评家之一。他多年参与制定新中国的文艺方针和文艺政策,因此贯彻和阐发毛泽东文艺思想,宣传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构成了周扬文学理论批评活动的主线。他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是建立中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批评,认为它必须同我国的文艺传统和创作实践密切结合。周扬强调摆脱苏联文艺理论中的教条主义影响,重视自己的文学传统。然而,作为一位文艺领导人,周扬一方面心悦诚服地信仰毛泽东和毛泽东文艺思想,另一方面却即便发现毛泽东的思想与实际的脱离和抵触之处,也必须违心的服从,造成一些“左”的错误。2、1949—1966艺界年中国当代文主要发生了哪几次思想论争,从总体上看,你如何评价这些运动?
答(要点):主要有以下几次论争:(1)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2)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3)对俞平伯《评红楼梦》的批判;(4)对大跃进时期右倾文艺思想的批判;(5)反右斗争时期对文艺思潮的批判。这些思想论争主要体现了国家的权力意志对文学创作的干预,导致了文学创作自我的丧失,成为了单一的政治宣传品。
3、建国初期老作家阵营走向分化,其中主要可分为哪几类作家?
答:主要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作家主要来自左翼文学阵营和长期配合共产党进行政治斗争的进步民主人士。他们在新政权的奋斗史和建立史上占有一席光荣之地,一种当然的胜利者的喜悦极大地支配了他们的情绪,尽管在实际的政治生活纠葛中他们也会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烦恼,但在历史与人民的同一立场上,他们真诚地感受到分享胜利的喜悦。他们与来自解放区的作家不同,后者经过延安整风的教育,从革命实践中体会到新政权对知识分子来说,意味着除了赋予革命的权利以外还将同时赋予痛苦地改造自己旧世界观的义务;而他们则是在左翼文艺运动开始,就一向以唯我革命的姿态激励着自己在艰苦的环境里孤军奋斗,一直在指导别人斗争的人往往忘记了自己也会成为革命和改造的对象。第二类作家是一批数量众多的游离政治斗争的知识分子,他们在漫长的文学生涯中坚持独立的理想追求,不满国民党统治下的社会现状,所以对于历史的大变革抱有希望,但并不了解新政权对他们意味了什么?尤其是在“五四”传统下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多少受到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影响,他们自知与新的时代要求有一定距离,但希望通过互相谅解达成一种新的契约关系。第三类作家是指那些曾经在历史上间接或直接地与共产党、或左翼运动发生过冲突,有过并不愉快的回忆,或者虽然没有冲突,但出于阶级或社会关系的隔阂,在感情上对新政权是格格不入的。但他们在时代发生深刻变化的关键时刻,没有离开自己的国家,他们希望能够忘掉过去的不愉快记忆,和新政权重新调整好关系。在新时代面前,他们的内心是相当紧张的。沈从文可以说是这一类作家的代表。
4、简述胡风《时间开始了》的主要内容:
答:胡风的大型交响乐式的长诗《时间开始了》由五个乐章组成:第一部《欢乐颂》,以1949年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为缘起,极力夸张和渲染会场的热烈气氛和毛泽东的伟大形象;第二部《光荣颂》具体描写了中国劳动妇女的苦难历史以及她们在时代感召下奋起反抗的几个光荣典型;第三部《青春曲》里,诗人将主观抒情转换成一组感性的形象,对小草、晨光、雪花、土地、阳光等新生事物的青春充满了真纯的感激。这是一组形象优美感人的抒情小诗,可惜诗人当时并未全部完成。第四部《安魂曲》由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礼写起,以浪漫主义的想象力,与诗人相知的几个先烈的英魂进行灵魂的对话,非常深情、真挚地写出了先烈们的生活剪影与灵魂真实;最后一章为《又一个欢乐颂》,回到了开国大典的欢庆场面。全诗有三千多行,以欢乐起,以欢乐终,其中贯穿了政协会议、纪念碑奠基、开国大典三个历史时间,也贯穿了诗人个人寻求革命追求理想的生活道路;全诗在构思上精心设计了宏大的政治抒情体诗、凝重的叙事体诗和轻快的抒情体小诗相交替的诗体结构,使之波澜壮阔,大开大阖,充分传递出那个欢乐时代的精神之魂。
第二章 来自民间的土地之歌
一、名词解释:
1、“山药蛋”派
答:赵树理等人的创作形成了某些有迹可寻的共同性,这包括:浓郁的地域特征、写作与农村“实际工作”的关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来写、重视故事叙述的完整和语言的通俗等。这个流派被评论界称为“山药蛋”派。代表作家除赵树理外,还有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
2、“荷花淀”派
答:20世纪50年代,一批追求作品诗情画意的河北作家相继出现,代表人物有孙犁、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他们的创作风格基本一致,大多以冀中地区、特别是白洋淀地区的农村乡土人情为经,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村生活现实为纬,采用现实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创作出一批格调优美、语言清新的优秀作品,孙犁的《荷花淀》为代表作品,所以这一文学流派称为“荷花淀派”。
二、问答题:
1、结合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分析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题材小说的走向。
答(要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题材小说几乎都以拥护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家意志为时代“共名”,用国家最新或者是最后的政策条文为创作的依据,赵树理的《三里湾》是第一部反映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从小说的故事安排、矛盾展开以及主要人物的选取等方面,都反映了赵树理对农村正在展开的土地私有化向集体化变革的思考。而柳青的《创业史》力图从更高的历史视点来概括中国农村在社会主义改造不同阶段中,所遇到的种种矛盾斗争。
五、六十年代的农村题材小说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烙上了鲜明的时代的印记。这一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转向以长篇为体,宏观地、整体式地反映出共和国建立初期的社会生活,创作出一批具有较强时代气息的作品。
2、简述赵树理在《锻炼锻炼》如何曲折地表达民间隐情?
赵树理作为一个自觉的农民的代言人,他目睹了“大跃进”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不可能没有反应。《锻炼锻炼》写于1958年,正是“大跃进”的高潮期间,与农民血肉相连的赵树理不会不敏锐地发现中国农村正处于这“天聋地哑”的前期。当时的文艺界刚刚经过“反右运动”,表面上一片莺歌燕舞,暗地里却一片心惊胆战,赵树理不可能也不会被允许写出农村真实情况。所以《锻炼锻炼》也利用了当时一般文学创作惯用的歪曲生活真实的方法,曲折地反映出作家的民间立场。作为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家,赵树理抛弃了一切当时粉饰现实的虚伪写法,实实在在地写出了农村出现的真实情况。干部就是这样横行霸道地欺侮农民,农民就是这样消极怠工和自私自利,农业社“大跃进”并没有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只能用强制性的手段对付农民„„艺术的真实,就这样给后人留下了历史的真实性。尽管以赵树理的主观创作意图而言,还不至于达到这样的深度,他只是想反映农村现状是怎样的一幅图景而已,而且从当时可能表达的方式来说,他也只能站在杨小四的所谓新生力量的一边,但从赵树理的艺术画廊里看,这篇作品分明是与描写农村“基层干部混入了党内坏人”的艺术精神一脉相承的,不过在当时的环境下,连这点维护农民的立场都不能直接地表达出来。现实主义的方法冲破了作家的历史局限,只能在当时非常严峻的环境下,以它自己的方式达到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
3、简述电影《李双双》中的民间隐形结构特征。
《李双双》的隐形结构是来自民间表演艺术中的“二人”模式,这在民间地方艺术中是很普遍的形式。在“二人”的表演艺术中,通常是一旦一丑,旦主丑从,丑角围着旦角转。著名的东北二人转艺术就是这样:“这男女二人不论表演什么故事内容,都是‘旦’起高,‘丑’走矮,‘唱丑的’围着‘包头的’转,以口、相、绝做‘滑稽表演’,作挑逗、戏弄之状,赞赏女性之美,讨女性之欢悦,旋解性爱之苦。”27从这一特点来看《李双双》的性格冲突,正是喜旺(丑)低而李双双(旦)高,喜旺围着李双双转,喜旺尽管在每一场冲突中都输于李双双,还是不断夸耀李双双的好处,直到最后亮出“先结婚,后恋爱”的包袱底,暗示了剧情所推动的二人冲突,其实是一种男女相恋爱的过程。剧情是以“夫妻打架”→“双双荐夫”→“约法三章”→“喜旺出走”→“双双迎夫”→“再次出走”→“夫妻和好”为线索,妙趣横生地展开了两人的性格冲突。由于隐形结构来自二人模式,所以除男女主角的戏外,别的角色都是扁形人物,只起了跑龙套的作用。这正是由“二人”的结构模式所决定的。
第三章 再现战争的艺术画卷
一、问答题:
1、以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为例,简述其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
答:(1)小说往往选取日常生活场景为素材,选取生活激流中的一片微澜,从平凡的生活中发掘浓郁的诗意,从普通的事件反映时代的风貌。《百合花》反映的是解放战争中的一个小插曲。作者以她特有的敏锐观察力和女性的细腻委婉,从这一平凡小事中发掘了军队热爱人民、人民支持子弟兵的崇高精神风貌,从一个特定角度上揭示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和力量的源泉。(2)善于组织生动含蓄、耐人寻味的细节描写,前后呼应,表现人物的风貌。《百合花》中三处提到那条新被子上的百合花,并以它为作品的题名,寓意深长。(3)对于人物塑造,作者擅长于针脚细密的心理描写。《百合花》通过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在借被子过程中引起的细微、隐蔽的感情波澜,层层揭开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之美。(4)精巧的艺术构思,自然清新的语言,寓意深长的细节描写,精细入微的心理刻画,创造出一种诗情与革命哲理相结合的优美的艺术境界,是《百合花》,也是茹志娟其他小说的艺术格调。
2、简述曲波《林海雪原》的结构特征。
答:在结构布局上,《林海雪原》带有比较明显的“两军对阵”的思维模式,而且在传奇的意义上更加夸张了所谓“好人特别的好,坏人特别的坏”的模式,恰如小说里漂亮多情的女卫生员白茹与丑陋淫乱的女土匪蝴蝶迷的对照。但由于传奇作品本身所追求情节的曲折生动与故事的浪漫夸张的传统,正反两方的强烈对比反而强化了这种艺术效果。如围绕着奇袭奶头山的战斗一波三折:作品一开始通过渲染土匪许大马棒血洗杉岚站的悲剧,使作品沉浸在压抑悲痛的气氛之中。紧接着杨子荣智捉小炉匠,刘勋苍猛擒刁占一,虽给急于报仇的小分队带来了希望,可奶头山险恶的山势却又使大家一愁莫展,而久居深山的蘑菇老人的指点和林业工人出身的栾超家的攀援本领,使故事情节急转直下,小分队犹如从天而降的天兵,战斗激烈而痛快。围绕着智取威虎山的战斗,情节发展则更加扑朔迷离:从刘勋苍活捉“一撮毛”,杨子荣冒充许大马棒的饲马副官,以缴获的联络图为见面礼,单枪匹马闯进威虎山,到少剑波率领小分队在夹皮沟发动群众,一切都有惊无险。但天有不测风云,由于火车遭到伏击,小炉匠乘乱逃走,情况万分危急。杨子荣却临危不惧,处惊不变,巧施离间计,终于化险为夷。作品这种节外生枝,险象环生的故事处理方法,与民间说书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使故事大起大落,情节大开大阖,人物大忠大奸,情绪大悲大喜,把艺术各种要素都推向极致,反而产生了引人入胜的魅力。
第四章 重建现代历史的叙事
一、名词解释:
1、革命历史题材
答:1960年作家茅盾在中国作协第三次理事会(扩大)会议的报告中开始使用“革命历史题材”这一概念,指文学作品表现中共领导下中国人民寻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历史。代表作有杨沫的《青春之歌》、吴强的《红日》、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曲波的《林海雪原》等作品。
二、问答题:
1、“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大陆文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试对其中发展脉络进行分析。
答:在五六十年代,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产生了一些至今仍不失某种经典意义,代表了那一段文学史艺术水准的文本。这类作品对战歌与颂歌文学范式的建立和巩固起了重要的作用。最著名的是被称为“三红”(《红旗谱》、《红日》、《红岩》)的几部长篇小说和《青春之歌》、《三家巷》等。战争题材是革命历史题材里最大的一个门类,其中,长篇小说《红日》可以算是优秀的精品。作者把写作战史和艺术创作巧妙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反映战役全貌的同时,把那些表面上看来大同小异的战斗场面描绘得各有特色。作品中塑造了解放军高级指挥官、中下级指挥员、战士、妇女和国民党将领等几个人物形象系列,而且塑造出一些富有个性的典型形象。《红日》是一部全景式的战争小说,除了写战场上的厮杀,还写了日常生活,写后方,写妇女,写爱情,把这些方面和战斗联系起来,以全面反映战争生活。作品在艺术表现中的缺点是缺乏含蓄,情感倾向过于外露,以至叙述上留下较大疑点。作者常常混淆客观叙述与主观叙述的界限,有损于叙述方式的和谐统一。
革命历史题材的一个特殊类型是描写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其中,描写重庆解放前夕“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中共产党人英勇斗争的《红岩》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它是一部用烈士的血写成的共产党人的正气歌和革命传统的教科书,是一部具有独特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悲壮的史诗。作品以昂扬的气势,浓重的色彩,豪迈的感情,刚劲的笔力,塑造了一个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斗争、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战斗集体,一座巨型的共产主义战士的英雄群雕。其中,许云峰和江姐是作者用墨最多、给读者印象最深的两个革命者的典型。在《红岩》中,符合人物性格和处境的心理描写,是艺术成就的重要方面。为了充分地揭示各种各样人物的灵魂,作者是适应着特定的斗争生活内容、情节发展、环境需要而采取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其中进行高度艺术提炼的个性化的行动和对话,是最有力的手法之一。
2、简述老舍《茶馆》的艺术结构特征。
《茶馆》三幕分别选取“戊戌变法”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抗战后国民党统治时代的三个社会生活场赴,在这三个场赴中,一方面描绘了北平风俗的变迁,另一方面三个旧时代共同表现出政局混乱、是非不分、恶人得势、民不聊生的特点,黑暗势力越来越蔓延,整个社会表现出不断衰退的局面。《茶馆》描写了三个时代旧北平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一个人像展览式的“浮世绘”。老舍选取“茶馆”作为剧本的场赴颇具匠心,他避开了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描绘,只是描述这些历史事件在民间的反响,将之化入日常生活之中,从而避开了时代共名的简单、僵化与专断,发挥了作家熟稔旧北平社会生活与形形色色的人物的优势。为达到这一目的,“茶馆”这一地点是一个颇具匠心的选择,“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从社会上层到社会底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在茶馆登台亮相。剧本以描写人物为主,老舍对北平口语与旧北平人物心理的熟稔,使得他能三言两语就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人物肖像,制造出内在的戏剧冲突。《茶馆》短短三幕戏,塑造了几十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概括了五十多年的历史,显示出老舍高超的艺术功力与艺术才能。
3、比较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与杨沫的《青春之歌》,谈谈五四时期与20世纪50年代文学表现知识女性的联系与差异。
答:1928年发表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以大革命失败后的社会环境为背景,描写了小资产阶级在追求幻灭后的内心**,塑造了莎菲女士这一形象。《青春之歌》是一部探索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道路问题的长篇小说,以林道静的生活轨迹为主线。在表现知识女性的手法上都大胆直露,揭示出女性丰富的内心体验,投射出时代的政治色彩;彰显出超越世代的独立女性意识,试图探寻知识女性的成长道路及其未来走向,对女性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展示出人物的矛盾性、复杂性,以及在男性话语世代的生存状态。但是丁玲的作品可以看成知识分子时代病的延续与总结,莎菲身上有灰暗隐晦的色彩,林道静以正面的积极的形象向社会发出呐喊,实现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不同。以巴赫金“成长小说”理论来看,“性’与“政治”的并置构成了青春之歌这部“成长小说”特有的艺术风貌。这主要表现在主人公林道静的塑造上。
第五章 新的社会矛盾的探索
一、名词解释:
1、“双百”方针
答:毛泽东在1956年5月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代表中央对这一方针做了权威性的阐释:“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双百方针的提出,活跃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开创了文艺理论批评与研究的新局面。
2、“干预生活”文学创作
答:1956年中国作协提出的、具有很强现实针对性的创作主张。当时,文艺创作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存在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和回避生活中重大矛盾的现象。“干预生活”的倡导者认为:作家不能也难以无视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和阴暗面。“干预生活”就是要研究生活,思索和解释生活,对生活有所行动。即作家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勇敢地去探索现实生活里的问题,把它们揭示出来,给腐朽、落后的事物以狠狠鞭打,并且呼唤与鼓舞人民与种种阻碍我们事业前进的丑恶现象作斗争,以推动历史前进。刘宾雁的特写《在桥梁工地上》、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邓友梅的《在悬崖上》等最早体现了这一主张。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中,具有开创性意义。
3、“探求者”派
答:指1957年江苏一批年轻的作家陈椿年、高晓声、方之、陆文夫、梅汝恺等在当时“双百方针”鼓舞下,酝酿成立的一个同人文学刊物。他们提倡文学应该打破教条,大胆干预生活,当时只写成《探求者文学月刊社章程》和《探求者文学月刊社启事》,《启事》没有发表,刊物更没有成为事实。但在反右运动中,因《启事》里有文学应该打破教条,大胆干预生活等内容,其成员均被打成右派分子。
二、问答题:
1、比较丁玲的《在医院中》和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主题。答:丁玲《在医院中》主要是描写知识分子科学民主思想和责任感与官僚主义、农民小生产习气的矛盾;《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创作于1956年,在五十年代,22岁的青年有政治热情,但却没有政治上的成熟。从发表的时间看,这应该算是他的处女作。新中国1949年建立,1956年离它只有七年时间,这应该是一个非常有生气的新生时期。当时的年轻人,像年轻的王蒙他们这样的年轻人,就处在这个特别向上,特别热情的时期,他们和共和国保持同步的状态,他们是从内心里面拥护、热爱祖国,热爱共产主义的理想。当时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歌,折射出那时年轻人的心态:实际上就是他自己的心态在作品中的一种折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的青春情怀,在满怀激情、有着强烈责任感的情况下,由于官僚主义的盛行或者说是涉世未深,因而处处碰壁的一种矛盾心里。
第六章 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呼应
一、问答题
1、简述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我国历史题材创作繁荣的原因和状况。答: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我国出现过一个短暂的历史题材创作的繁荣局面。首先,以“双百”方针的提出为标志的文艺政策的调整,打破了无形中形成的题材方面的禁忌,为历史题材创作的繁荣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可能;而1957年的反右运动,文艺界对“现实主义深化论”、“干预生活”的文学思潮的批判,又形成了新的禁区,使得作家不得不回避直面人生、指陈时弊的创作,只能转向历史,以曲喻隐指的方式表达他们对现实的多层次的体验与感受。1949年以前一些活跃的作家,如田汉、曹禺等,原来都从事现实题材的写作,1949年以后由于对“新生活”的陌生,在写作上出现了平庸乃至停滞的现象,历史题材创作为他们提供了新的领域,这些老作家也成了当时这种繁荣局面的主要支撑者。此外,在旧戏整理、旧戏改革运动中,一些知识者企图在其中寄托自己的情怀,而民间文化形态也寄生于传统的“清官戏”、“鬼戏”等类型上得以保存下来,显示出其顽强的生命力与广阔的包容性。
2、简述田汉剧作《关汉卿》中关汉卿形象的象征意味。
答:关汉卿象征的是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所以他在行动中是毫不犹豫的,在心理上也是毫不动摇的。他是单向的,扁平的。为了使之不流于单调,田汉特意设计了一个反面的知识者形象--统治者的帮凶叶和甫作为对照。叶和甫担任的是一个劝降的角色,与只遵循“正义”、“理想”原则的关汉卿的形象不同,他遵循的是“现实”的原则。关汉卿只顾虑如何“为民申冤”,而叶和甫则只考虑声名富贵,主张“做事说话就得把谁硬谁软好好地掂量一下”.剧本中关汉卿自然看不起叶和甫,斥之为杂剧界的败类,活得像一只老鼠。田汉为了让冲突更加激烈,还让叶和甫在狱中劝降时挨了关汉卿一个巴掌,象征着理想和现实两种原则的决裂。这个情节事实上也暗示了一种极端的处境,即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知识分子要么坚持自己的使命、理想与人格,要么就只能陷于堕落的境地,舍此别无选择。剧本中关汉卿作为一个英雄形象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但作家田汉让知识分子在两种选择面前表现为如此尖锐的冲突,则暗示了其内心非常耐人寻味的一种心理张力。
3、简述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中对知识分子心声的曲折表达:
答:陈翔鹤在《陶渊明写 》中塑造的陶渊明形象,强调的不是达观的生存态度,而是潜藏在这种达观态度后面的感慨与“殷忧”.小说中的陶渊明,自觉地与权力中心--不论是精神上的权力中心,还是现实的政治权力中心保持一种疏离关系,前者如他对庐山法会上慧远和尚的“傲慢、淡漠而又装腔作势的态度”的否定,后者如他对慕名而来的声威赫赫的刺史檀道济的反感与厌恶。这两种权威,在小说中都以一种讽刺的笔调写出。表面上看,陶渊明“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的生死观与慧远的“形尽神不灭”论仅仅是一种义理上的分歧,实际上,陶渊明貌似达观的生死观背后隐含着沉痛的精神经验,那就是对整个道德沦丧、乾坤淆乱的时代的疏离与拒斥的关系。小说结尾将这种整体性的疏离直接通过写《挽歌》与《自祭文》的情节表达出来,也为陶渊明的生死观作了一个形象的解说。
第七章 多民族文学的民间精神
一、问答题:
1、以《阿诗玛》为例,简述“十七年”间我国作家在整理与改编民间文学作品时艺术处理上的特征。
答:《阿诗玛》是云南彝族撒尼人的民间叙事诗,被撒尼人民称为“我们民族的歌”。《阿诗玛》的整理,采用的方法是“总合”的整理法,实际上是“将二十份异文全部打散、拆开,按故事情节分门别类归纳,剔除其不健沟的部分,集中其精华部分,再根据突出主题思想,丰富人物形象,增强故事结构等等的需要进行加工、润饰删节和补足”。但是问题在于,判断什么是“不健沟的部分”、什么是“精华部分”、采用什么样的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突出什么样的思想以组织整个叙事,其标准必然要依据当时时代共名的要求。《阿诗玛》在撒尼人民中间广泛传唱,仍然是一个活的传说,远远没有形成比较定型的讲法,作为流传时间较长的叙事诗,在长期广泛的传承过程中,必然会掺入后来各个时代撒尼人的社会生活内容,各地的流传的版本很不一致,流传时间的长久与流传地域的广泛必然会导致长诗异文很多,要整理出来一个能被所有人接受的“定本”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但这并不等于整理者就有特权去改造长诗的真实面目。在50年代的整理过程中,原来流传的长诗中的民间的暧昧复杂的因素被有意识地遮盖,而将之改造、简化为一个符合50年代的时代共名的阶级斗争故事。其基本情节是:撒尼阿着底地方一户穷人家生了一个女儿阿诗玛,她美丽善良,深得父母及乡亲的喜爱,地主热布巴拉家慕名欲娶阿诗玛,说媒不成,于是用卑鄙的手段抢亲,阿诗玛哥哥阿黑闻讯赶回,闯过对手设置的重重阻挠,救回阿诗玛,热布巴拉家向恶神崖神祷告,崖神发洪水挡住兄妹两人的归路,阿诗玛化为回声。这显示出整理者在整理过程中是有意识地以时代共名作为整理标准的,这就不能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扭曲了非汉民族的历史记忆。
2、简述老舍《正红旗下》的语言特征。
答:老舍小说《正红旗下》的语言艺术很值得称道,作者把理性的反思融入形象的描绘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含蓄的讽刺笔调,特别适合小说所要表现的民族风习与反思国民性的需要。这在上述对旗人的“生活的艺术”的描绘中已可以看出,再略举一例,如书中对定大爷的描写:“他的字写得很有力量,只是偶然地缺少一笔两笔,或多了一撇。„„他没学会满文,也没学好汉文,可是自信只要一使劲,马上就都学会,于是暂且不忙着使劲„„他自居为新式的旗人,既有文化,又宽宏大量。他甚至同情康、梁的维新主张与变法。他的心地良善,只要有人肯叫‘大爷’,他就肯赏银子”.“自幼儿就拿金银锞子与珍珠玛瑙作玩具,所以不知道它们是贵重物品。因此不少和尚与道士都说他有仙根,海阔天高,悠然自得。他一看到别人为生活发急,便以为必是心田狭隘,不善解脱。„„他渺茫地感觉到自己是一种史无前例的特种人物,既记得几个满洲字,又会一两句汉文诗,而且一使劲便可以成圣成佛”.这种概括性的描绘很有力度,既起到了简洁地介绍人物的作用,又融评价于描绘之中,婉而微讽而又穷形尽相,非常耐人回味。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
一、名词解释:
1、“两结合”创作方法
答:1958年3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谈到诗歌创作时,指出内容应该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据此,周扬在《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一文中正式提出了“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文章说:“毛泽东同志提倡我们的文学应当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这是对全部文学历史的经验的科学概括。”
2、“三家村”
答:“三家村”,本义是乡间人居寥落的地方。1961年9月中共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杂志为“丰富刊物内容”“活跃气氛”“提高质量”开辟了一个专栏“三家村札记”,该专栏邀请北京市委书记邓拓、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北京市委统战部部长廖沫沙三人合写,他们约定,文章以一千字左右为限,每期刊登一篇,三人轮流写稿。作者由三人取一个共同的笔名:吴晗出“吴”字,邓拓出“南”字(笔名“马南邨”),廖沫沙出“星”(笔名“繁星”),合称“吴南星”。
3、“文革地下文学”
答:在文革十年里,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力的作家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挚爱和创作的热情,他们写下了许多在当时客观环境下不能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如“文革”期间老作家丰子恺写的《缘缘堂续笔》、食指的诗等。还有一种是作家们在非常时期不自觉的写作,如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等。
4、“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答:1966年2月,江青得到林彪的支持,并以林彪的名义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会后形成了由江青、张春桥、陈伯达定稿,并由毛泽东审阅修改的《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纪要》共分十条内容,包括文艺黑线专政论、破除对中外古典文学的迷信、文艺上反对外国修正主义并点名批判了一批文艺作品。纪要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下发全党,给以后的文艺界造成极大的祸害。1979年5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建议撤销1966年2月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请示》,同意撤销《纪要》。
5、“白洋淀诗派” 答:“白洋淀诗派”自觉地探索了现代主义诗歌的写作,他们与北京等地的地下文学沙龙的成员,形成了当时潜在写作中较有规模的现代主义诗歌运动。其主要成员有姜世伟(笔名芒克)、岳重(笔名根子)、栗世征(笔名多多)等人,他们的诗歌相对来说具有更纯粹的现代主义特征,直接预示和影响了“文革”后诗歌领域的现代主义探索。
二、问答题:
1、简述“革命样板戏”的民间隐形结构特征。
答:真正决定“革命样板戏”的艺术价值的,仍然是民间文化中的某种隐性结构。如《沙家浜》的角色原型,直接来自民间文学中非常广泛的“一女三男”的角色模型;《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则暗含了另一个“隐性结构”--道魔斗法。以《红灯记》中的“赴宴斗鸠山”一场为例,这是全局的高潮戏,也是最富于民间趣味的一折。观众在这里期待的,既不是鸠山取得密电码,可也不是李玉和保住密电码,这些都是早已预知的情节。观众真正期待的,是鸠、李之间唇枪舌战的对话过程,它们由此得到的仅仅是语言上的满足。它体现了民间“道魔斗法”的隐性结构,一道一魔(象征了正邪两种力量)对峙着比本领,各自祭起法宝,一物降一物,最终让人满足的是这种变化多端的斗法过程,至于斗法的目的却无关紧要。在文革文学中,由于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阶级斗争理论来实现国家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的全面控制,民间文化形态的自在境界不可能以完整本然的面貌表现,它只能依托时代共名的显形形式隐晦地表达。
2、简述牛汉《半棵树》中“半棵树”的象征意义。
答:半棵树象征着不屈的生命,象征着知识分子不屈的抗争与战斗的传统——被斫去了一半身躯却依然坚韧不拔、生命不息的意象,鲜明地体现了文革中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人格形象,而诗歌最后一段的突然转折,则又显示出一种惊人的清醒。
3、简述穆旦《神的变形》中的潜在神话结构。
答:《神的变形》同时有一个潜在的神话结构,就是从弥尔顿以至浪漫主义思潮以来的“神魔争斗”的神话原型,在这个原型中,“魔”是代表争取自由的反抗者的形象出现,穆旦运用这个原型却对之作了反讽式的处理,这不再是近代式的朴素的“压迫——反抗”的戏剧,他发现“反抗者”也可以成为压迫者,而人的历史仍是循环的怪圈。这其实也展示了一种现代主体的分裂:无论是神、魔还是人自身的理智与感情,其实都是这个现代主体的不同侧面。
第九章 “五四”精神的重新凝聚
一、名词解释:
1、“伤痕文学”
答:文革后,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的一批旨在批判、揭露“文革”以及极左路线的罪恶性,揭示文革给人们带来巨大身心创伤的作品被称为伤痕文学。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体现在对文革的批判及揭露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精神戕害,在艺术上都采用了能明确剖析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手法。如《神圣的使命》(王亚平)、《我该怎么办》(陈国凯)、《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天云山传奇》(鲁彦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血色黄昏》(老鬼)等。
2、“知青文学”
答:指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作品。或描写知青生活的苦难,揭露文革非常历史岁月的黑暗,凭吊流逝的青春岁月;或表达“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等等。代表作家有梁晓声、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王安忆、孔捷生、叶辛、王小波、张抗抗、张辛欣、铁凝等,代表作品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
二、问答题:
1、何谓“伤痕文学”?它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与存在着什么不足? 答:文革后,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的一批旨在批判、揭露“文革”以及极左路线的罪恶性,揭示文革给人们带来巨大身心创伤的作品被称为伤痕文学。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体现在对文革的批判及揭露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精神戕害,在艺术上都采用了能明确剖析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手法。如《神圣的使命》(王亚平)、《我该怎么办》(陈国凯)、《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天云山传奇》(鲁彦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血色黄昏》(老鬼)。所产生的影响:(1)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是对文革的整体否定、而且是对文革及其之前的“瞒”和“骗”的创作方法的否定,从而恢复了文学的“真实性”。(2)在“伤痕文学”中,人们发现的久违了的悲剧精神;(3)在“伤痕文学”中,开始注重对普通人的刻画,从而摆脱了十七年和文革中文学只能反映“工、农、兵”甚至只能以“英雄人物”为创作重心的教条规定。不足之处在于用愤漑的方式来揭露文革造成的伤害,表现的主题过于狭隘,在艺术手法上也不够成熟。主要是短篇小说的创作,没有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伤痕文学所承载的历史使命过于承重,失去了文学的本体特征。
2、分析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被作为“新时期文学”开端的标志的原因。答:刘心武的《班主任》通常被称为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小说中以一个班主任的眼光,忧虑地审视那些年少的学生,在那个文化荒芜、思想被钳制的“文革”年代,深受毒害所发生的思想变异。他所刻画的宋宝琦和谢惠敏两个少年的形象是深有意味的,愚民政策使宋宝琦变成了一个愚昧无知的“小流氓”;而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在谢惠敏这个一向被认为“品学兼优”、“驯服听话”的学生身上,其幼稚无知竟与宋宝琦并无本质区别,特别是她那僵化的思想言行,说明她已失去了一个少年应有的活泼和朝气,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小说相当尖锐地揭露了“四人帮”的倒行逆施,不仅造成了经济的崩溃,社会的混乱,而且严重毒害、摧残下一代的精神,使民族精神失去创造活力与生机。小说最后发出“救救孩子”产生历史呼应,表明关注人的精神解放是中国文学的一个世纪性的课题。
3、为什么说巴金的《随想录》堪称是一座用纸和笔建立的文革博物馆?
答:巴金写《随想录》的出发点非常明确,就是要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个人的反省,正如他在后来所写的《随想录》合订本新记中说的:“拿起笔来,尽管我接触各种题目,议论各样事情,我的思想却始终在一个圈子里打转,那就是所谓十年浩劫的‘文革’.„„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穿那一场釜心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受难。”他在《随想录》中真实地记录了文革给他和他的家人及朋友带来的身心摧残(如那几篇非常感人的著名篇章《怀念萧珊》、《怀念老舍同志》等),揭示出“文革”的恶性威力和影响并未随着它的结束而消失(如《“毒草病”》等),他以噩梦中与鬼怪搏斗的场赴不断向自己加以警醒,或者反复呼吁“建立一个‘文革’博物馆”(《“文革”博物馆》),来为世人留下这一民族灾难的见证。事实上整整一部《随想录》也正可以看作是巴金用纸和笔建立的一座个人的“文革”博物馆。
第十章 面对劫难的历史沉思
一、名词解释:
1、反思文学
答:反思文学是以总结建国后27年间的历史经验教训为特点的、带有鲜明的回顾和反思性质的作品。这批作品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对反右斗争、大跃进、反右倾、大抓阶级斗争、四清运动、反修防修等错误政治运动与文化大革命的内在联系,从哲理的高度进行深入的再认识、再评价,启示人们思考产生历史悲剧的原因。以防悲剧重演。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刘真的《黑旗》等小说是“反思文学”的代表作。
二、问答题:
1、简述王蒙《海的梦》的反思主题。
答: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一段情绪活动的描述,浓缩了一代人的惨痛经历和沧桑体验,同时又是对他们这代人的理想主义及其实践过程的反思,在这里,个人的坎坷遭遇和国家民族的历史灾难已经被自然地连为一体,或者说,作者在自身的遭遇中看到了历史的曲折进程和未来发展,在理性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前提下,个人生命的价值在这一结合中显示了超越性的意义。
2、简析公刘《哎,大森林》中的“大森林”意象。
答:大森林的意象具有复杂的内涵,包含着矛盾的思想和情感意向。它既有喧嚣的波浪,但又覆盖着沉默的止水;富有弹性的枝条和饱含养分的叶脉喻示着生命,但又会枯败;既哺育希望,又掩盖死亡„„相互对立的意蕴品质和导向被统一在大森林的意象之中,使诗中所表达的心理和情感内容也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一方面是作者的深情呼唤:“我爱你,绿色的海!”;另一方面是痛苦和怀疑,“难道这就是海?!这就是我之所爱?!”而这种痛苦又是双重的,“我痛苦,因为我渴望了解;我痛苦,因为我终于明白”,它既产生于苦苦探求的过程之中,又产生于获得答案之后。这种正反复杂因素在同一意象中的并存、对比和曲折发展,体现了公刘的反思所具备的辨证特色,使他的思考交织着对历史的反思和未来的忧虑和警醒。这也决定了诗歌所表达的炽热情感的痛苦内质,这种痛苦不仅仅来自个人,而更是在个人的痛苦中凝集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深切关注,这使诗歌在激愤中又显得沉郁、冷峻,甚至辛辣,对现实的剖析入木三分,让人不寒而栗。融解着炽热而痛苦情感的冷峻与辛辣,还会诱发奇特的联想和意象,从大森林的意象分头出发展开联想,与孕育生命的“摇篮”相对立的,封闭记忆、遗忘历史的竟是“棺材”的意象,它所包含的意蕴让人感到震颤。
第十一章 为了人的尊严与权利
一、问答题:
1、简述“文革”后我国文学创作中人道主义思潮兴起的原因。
答:“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深重的灾难,其中最大者莫过于极左政治路线统治下的意识形态对人性的戕害与摧残。在那个时代,人不再是人,而是被异化为“阶级斗争”的工具,一部分人被迫成为“阶级敌人”而失去做人的资格,一部分人因为“以革命的名义”摧残同类而沦为兽性发泄,也失去了做人的尊严与自爱。“人民”成了一个被架空和任意填塞的名词,成了权力者实施残酷专制、谋取政治私利的遮羞布,而作为个体的人则成了“螺丝钉”,完全失去了独立意志的可能。“文革”期间所发生的种种惨无人道的悲剧,不管是身居高位的国家主席被随意迫害致死,还是无辜小民被任意蹂躏,而作恶者往往又是受害者,受害者也难免在无意间伤害了别人,人性的丑陋充分暴露,但所有这些,都是在国家意志下,在“发扬革命传统”,“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冠冕堂皇的口号下行使的。“文革”结束之后,人们对于十年浩劫的痛苦回忆,对于历史的反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人”的重新发现和重新认识,“人们迫切地需要恢复人的尊严,提高人的价值”。“文革”后的文学艺术创作,从一开始就自觉地承担了这个历史任务。
2、简述张贤亮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对民间情义的表达。
答: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在极左政治路线所造成的中国农村经济极其凋敝的社会背景上,刻画了朴讷、勤劳、本分的农民邢老汉的形象,他善良、诚实,对生活所求甚少却又不能得到满足。50年代初,随着国家新的政权的诞生和新的社会秩序的建立,邢老汉曾一度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分得了几亩地,也在四十岁那年成了家,他本以为可以以简朴的方式,按照传统中国农民的娶妻、生子,温饱有余的简单理想渡过他的一生。但之后的命运却出乎意料的坎坷、悲惨,他的理想几度复萌、几度退缩,却一再受到天灾与人祸的无情摧折。第一个妻子病故,邢老汉不仅失去了妻子,也把几年的积蓄全部用完,这是天灾。不过这并不使老汉丧失希望,他很快又树立起生活的信心,正当他张罗着重新建立家庭的时候,农村“大跃进”运动不仅没有兑现“共产主义”的许诺,连再讨个老婆希望也成了泡影,这回是人祸。70年代的大饥荒反而使这个原来穷得娶不起媳妇的庄稼汉得到了酸楚而温暖的家庭生活,她是一个来自临省逃荒女子,这算是因祸得福。但不久她因迫于政治原因(她是一个富农,“文革”期间有些地方甚至不准这种身份的人在灾年里逃荒讨饭,更不用说是私自出逃和婚嫁了)悄悄地离开了老汉。为了排遣失去女伴的寂寞,老汉养了一条黄狗。但作为他生活的唯一安慰和寄托的狗,也在当时匪夷所思的“打狗运动”中被枪杀了。邢老汉终于在这接踵而至的打击下凄然老去,这是一曲凄婉的挽歌,又是一篇极其严厉的控诉辞,也是对朴素的民间情义的深情颂歌,朴实、沉郁、凝重而又动人心魄。
第十二章 感应着时代的大变动
一、问答题:
1、简述陈奂生形象的典型意义。
答:陈奂生的精神,典型的表现了中国广大的农民阶层身上存在的复杂的精神现象。他的形象是一幅处于软弱地位的没有自主权的小生产者的画像,包容着丰富的内容,具有现实感和历史感,是历史传统和现实变革相交融的社会现象的文学典型。作者陈奂生既抱有同情,又对他的精神重荷予以善意的嘲讽,发出沉重的慨叹,这种对农民性格心理的辨证态度,颇具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的精神传统。
2、简述沙叶新《假如我是真的》中的讽喻意味。
答:《假如我是真的》是一个相当精彩的社会讽刺剧,剧作者巧妙地通过李小璋的行骗和被戳穿的过程,对干部中存在的特权现象予以无情的剖析和辛辣的嘲笑,体现了剧作者出色的喜剧才能。作家通过一系列的情节安排、戏剧手段和人物语言来达到强烈的讽刺效果。比如,一开始李小璋虽然有意行骗,却并没有一套完整的计划,甚至也没有立即想到要通过诈骗来达到从农场调回城里的目的,他起初只是为了骗得两张戏票。但一旦开始行动,他的骗局却会连连成功,而且看来简直是轻而易举,更多的不是精心谋划,只要顺水推舟就行了,关键是他已经掌握了特权阶层的弱点和他们的交往原则、交往语言,这不仅反映了现实社会存在的特权特行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且尖锐地揭示了以权谋私、相互利用的党内腐败之风的危害性。作者还设计了一些精彩的细节增强讽刺和喜剧效果,一瓶由李小璋灌制的假茅台酒,在这个特权圈子里几经转辗,最后竟又回到了他的手中。这一细节的设计,既符合现实主义戏剧道具设置的经典规范,即一个道具应该贯彻剧情的始终,又赋予道具巧妙的象征意味,可以说这瓶假酒就是特权人群的交往规范、交往语言和交往实质的集中体现,其中浓缩了丰富的喜剧因素和讽刺意味。另外,剧本还让李小璋在骗局被揭穿后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他的一句辩护辞“假如我是真的”,道出了那种社会特权现象的实质,它的“无可否认”更增加了剧本的讽刺效果。
第十三章 民族风土的精神升华
一、问答题:
1、简述汪曾祺小说《受戒》的主题。
答:《受戒》中表现的就正是这种传统文人追慕的“超功利的率性自然的思想”,这种“生活境界的美的极致”。作者是爱世间的,对之有无法割断的牵系,在态度上也就特别宽厚通脱。《受戒》表面上的主人公是明海和小英子,实际上的主人公却应该是这种“桃花源”式的自然纯朴的生活理想。这个桃花源中诸多的人物不受清规戒律的约束,其情感表露非常直接而且质朴,他们虽然都是凡夫俗子,却没有任何奸猾、恶意,众多的人物之间的朴素自然的爱意组成了洋溢着生之快乐的生存空间。作者以一种通达的甚至理想化的态度看待这种生活,没有丝毫的冬烘头脑与迂腐习气,他塑造的这个空间是诗意的,而又充满了梦幻色彩。
第十四章 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
一、名词解释:
1、“朦胧诗”
答: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克、多多、梁小斌等。他们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歌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点的诗歌。如北岛的《回答》顾城的《一代人》等。
第十五章 文化寻根意识的实验
一、名词解释:
1、“寻根文学”
答:寻根文学于1985年勃然兴起,是对自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之美学质地的一次整体性超越,是一次质的飞跃。作家们把思想解剖的笔锋伸入到民族历史的传统文化质地中去,力图开掘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审美优势,在历史的长河延伸透视本民族的生存状态,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艺术反思。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贾平凹的《浮躁》等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
二、问答题:
1、试析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文化寻根小说的美学倾向。
答:(1)、文化寻根小说在美学倾向上表现出对民族文化的重新认识与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以及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2)、在表现出浓厚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民族审美方式的同时,又渗透了现代的意识倾向,既富有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又融合了现代感的美学倾向。(3)、新颖的审美形态,投射在他们那融合了现代与传统、特别富于想象力的艺术风格中。(4)、生发于作家主体的独特感受和各自文化背景下不同的审美理想,通过对具有生命活力的人格形象表达出文化魅力,并以此完成一种人格境界的美感塑造。
2、论“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影响。
答:(1)魔幻现实主义使中国作家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自身的文化传统,并开始注重中国人自己的思维向度、文化品位和精神意向。魔幻现实主义的一大特征是以拉丁美洲的现实生活为土壤,把西方现代主义的手法融合在本土的文学传统中,从而表现真实的现实生活。这一点可以从“寻根派”作家们的文学主张上体现出来:他们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2)魔幻现实主义为中国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经验与写作技巧,在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下,中国文学开始由“写什么”转向“怎么写”。魔幻现实主义为中国作家提供了一套全新的写作系统。它那“化腐朽为神奇”的奇特想象,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作家的想象力,为中国作家带来了新的灵感和冲动。许多作家在创作时,有意识地借鉴了魔幻现实主义的经验,在语言、文体、叙事等方面,对自己的写作理念进行格式化与升级。(3)在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下,中国作家开始有意识地审视人与文化的关系。在“寻根文学”作家的小说中,生命和文化的相互制约、冲突、适应,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表现。这些生命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人性体现者,而是刻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反过来说,“寻根文学”作家笔下的人物,是附着于文化之上的生命符号。3、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坛提出文学“寻根”的原因是什么?
答:寻根文学虽有别于反思文学、改革文学,但又是两者合乎逻辑的发展。由反思文学来看,它标志着文学视野由政治层面转向文化层面;由改革文学来看,寻根文学不过是随着改革的深入现代与传统相撞击所产生的一个回声。它是对西方现代派的反拨。(从新感觉派小说开始,现代派一直被拒绝,改革后现代派再度影响中国。79年“星星”画展,绘画始终是在各类文化变革中最前卫的。)受拉美“文学爆炸”影响。(拉丁美洲从60至80年代出了许多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80年代初期,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作家影响和刺激极深。再如秘鲁的略萨,阿根廷的博尔赫斯,拉丁美洲的作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现代主义影响,都立足于本土、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印第安人——印第安文化,黑人——黑人文化,最古老的文化——玛雅文化)
第十六章 先锋精神与小说创作
一、名词解释:
1、马原的叙事圈套: 答: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马原第一个把小说的叙事因素置于比情节因素更重要的地位,他广泛地采用“元叙事”的手法,有意识地追求一种亦真亦幻的叙事效果,形成著名的“马原的叙事圈套”.事实上,这使他不仅致力于瓦解经典现实主义的“似真幻觉”,更创造了一种对现实的新的理解。
二、问答题:
1、简论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先锋小说”。
答: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股非理性主义浪潮,先锋小说迅速地吸收、借鉴、模仿西方非理性主义作品,凭借一股非理性的力量对传统与理性、乃至于对文化本身进行亵渎,声势颇为浩大。先锋小说在小说观念的拓展、小说叙事方式的更新、小说语言的实验和小说风格的多样化方,在技法上大量借鉴了西方现代小说的外壳,但其内因却与东方非理性主义大有干系,东方的虚无主义传统是其接受外来文化的内在文化心理机制,据此可以认为,中国的先锋小说并非真正西方意义上的现代小说,。
2、简述孙甘露小说语言的实验性。
答:孙甘露的小说语言实验,导致的是超现实主义诗歌式的梦态抒情、冥想与沉思,他使得诗情的舞蹈改变了小说语言严格的行军,语言不再有一个指向意义的所指,而是从惯常的组合中解放出来,专注于自己,并做出一些颇具难度的姿势。在这种超现实主义式的语言中,语词不再指向现实,也不具有主体赋予的象征或隐喻意向,它们从表意功能中滑脱,成为一些自由的语象,在文本中自在地游走。
第十七章 生存意识与文学创作
一、名词解释:
1、“新写实”小说
答: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创作特点是: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新写实小说对含有强烈政治权力色彩的创作原则给予拒绝和背弃,努力还原生活本相,表现生活的纯态事实。力求复原出一个未经权力观念解释、加工、处理过的生活的本来面貌。代表作家有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刘恒、王安忆等。
二、问答题:
1、结合莫言、刘震云、刘恒等作家的创作,论述新时期历史文学的创作。答:新时期历史文学的创作受文化寻根思潮的影响,只是把所描写的时空领域推移到历史之中。有意识地拒绝政治观念对历史的图解,尽可能地突现出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粱》,作家以抗日战争作为背景,把政治势力之外的民间武装或民间社群作为主要的描写对象,刻意突现出充满生命力的民间理想状态,把一种充沛饱满自由自在的民间感情作为精神支撑。例如陈忠实《白鹿原》和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温故一九四二》等新时期历史小说,都在民间世界的艺术上表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色彩。作家将历史当做意念中的历史,按自己的理解篡改历史,充分发挥想象之能事以虚构故事,历史变成一个标志一个符号,它的真实性不复存在。
2、试论新历史主义对于新历史小说的主要影响。
答:“新历史主义”这个称谓大概受启于八十年代美国一种新兴的文学批评样式,但新历史主义小说与美国新历史主义批评并没有直接和实际的联系。新历史小说几年来一直在沿续,只不过特定的文化语境引发了更多的作家趋向“历史”,从而形成新历史小说趋向中的一个阶段性的高潮。1978年前后,对历史题材的关注成为文坛的一个新的热点,这些作品以对传统历史的重新述说和新鲜的叙述视角与手法而区别与“传统的现实注意小说”.这种重新审视历史的思想方法,被称为是新历史主义,体现这种思想的作品被称为“新历史小说”。(1)为了表现他们的哲学观念,往往在作品中强调有欲望引发的“偶然事件”对人命运的强大影响,表明历史发展的荒诞性与无规律;(2)在叙述方式上开始向现实主义小说靠拢;(3)性格丰满的人物形象。
第十八章 社会转型与文学创作
一、名词解释:
1、网络文学
答:网络文学是信息时代传统文学和电脑网络碰撞的产物,随着电脑网络的延伸和普及,在网络上创作、发布(首发)和流传的作品为主流自由的,随意的,不功利的,而且并不以纸媒的发表为最终目的,它具有的独特性、前沿性和复杂性。网络可资利用的特点有二:一是开放性,二是多媒体性。网络创作呈现开放态势,它永远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
2、晚生代文学
答:“晚生代”是继“先锋派”之后中国文坛最有活力的群体。大概包括何顿、述平、朱文、韩东、吴晨骏、毕飞宇、刁斗、东西、鲁羊、李洱、西飏、鬼子、熊正良、荆歌、石舒清、刘继明、吴玄、艾伟、麦家等人。他们大部分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成名于90年代中期前后。他们的作品有一个总体倾向就是回归现实主义写法,直接描写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现实,重视讲述吸引人的生活故事。“晚生代”最初的命名者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应该是相对于“先锋派”而言,大概是指他们生之晚矣,没有赶上在80年代风光。
3、下半身写作
答:所谓下半身写作,指的是一种坚决的形而下状态。所谓下半身写作,指的是一种诗歌写作的贴肉状态,就是你写的诗与你的肉体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所谓下半身写作,追求的是一种肉体的在场感。注意,是肉体而不是身体,是下半身而不是整个身体。因为我们的身体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传统、文化、知识等外在之物异化了,污染了,它已经不纯粹了。而强调下半身写作的意义,首先意味着对于诗歌写作中上半身因素的清除,上半身的东西包括知识、文化、传统、诗意、抒情、哲理、思考、承担、使命、大师等等。
二、问答题:
1、关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之交是否存在文学的“转型”,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你对此有何看法?
答:多数人认为20世纪八、九十年之交存在“转型”。要点:(1)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文学现象(2)海外文化和文艺思潮的冲击(3)文学界的思想论争(4)从中心走向边缘。
2、简述20世纪90年代重要的文学现象。
答:(1)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一方面表现为商业文化对文学的猛烈冲击,使得文学商品化、泡沫化;另一方面文学又按照自己的美学逻辑顽强发展。(2)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多元景观中,既有后“先锋”小说、诗歌,也有“新写实”、“新体验”、“新市民”、“新现实主义”、“新历史主义”等创作;既有各种极具女性意识的作品,也有通俗小说、影像艺术等大众文化作品,它们在90年代的文坛上争奇斗艳,形成了文化、文学多元化的发展格局。(3)在后现代主义与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下,90年代的文学叙事方式由宏大叙事向日常叙事转变。以“新写实”、“新生代”为代表,在“历史—集体—启蒙”的宏大叙事结构之外,重新开辟关注普通人的叙事空间,日常生活被赋予了特有的美学价值,呈现出叙述立场上的“个人化”写作。
第十九章 个人立场与文学创作
一、问答题:
1、谈谈你对20世纪90年代小说“个人化”的看法。
答:(1)进入90年代,文学以及整个人文学科在新的社会变革中失落了原来的地位,而趋于社会文化空间的边缘化。所谓“个人化”就是作家不再依照对社会的共同理解来进行创作,而是以个体的生命直面人生,从每个人都不同的个人体验与独特方式出发,来描述自己眼中的世界。(2)“个人化”在90年代小说中得到强化,更多地为表现由个人观点出发去理解社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的态度和情感。最为突出的一些作家张承志、王安忆、韩少功等,他们都以各自的立场和观点,向现实社会提供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思想表达,因而也履行了自己对于时代所承担的那一份职责。(3)由各种个人立场的写作构成了日益丰富而喧哗的多元化格局,使整个的文学创作空间相对地走向了自由,而很多作家逐渐发展起了独特成熟的个人创作风格,写出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王安忆《叔叔的故事》、史铁生《我与地坛》、王小波《黄金时代》等堪称是中国当代文坛最美的收获。
第二十章 新的写作空间的拓展
一、问答题:
1、比较张洁《方舟》和王安忆《弟兄们》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答:张洁和王安忆以不同的女性视角,关注女性命运,用文学建构了各自独特的女性话语。同为女性,同写女性,她们都深知女人之处境,对女性生命有着深邃的观察和独到的思考。《方舟》和《弟兄们》代表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女性建构自我的不同倾向。《方舟》堪称一部女性生活的艰辛“创业史”。小说展示了三位独身知识女性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种种艰难挫折,和她们互相扶持在窘境中不懈努力的历程。《弟兄们》探讨的主要是“一种纯粹精神的关系,如没有婚姻、家庭、性爱来做帮助和支援,可否维持。不同的文本,不同的女子,却为着相同的目标,怀着相同的期许——谋生亦谋爱,这是女性生存的本真状态。王安忆从女性自身出发进行探索,并以此为契机关注女性自身的命运:妻性和母性如何在男性的软硬兼施下屈服变节或丧失警惕,充当了解构女性自我的帮凶,这正是女性真实的和长期被遮蔽的存在。张洁在寻求两性平等的进程中富含对立仇视情绪,激昂亢奋,试图模糊两性差别,强凋两性之同;王安忆则刚中有柔,承认两性差异,强调女性应保持发扬自己的特性,呈现出颇具民族特色的中庸姿态。从女性独特经验出发,对现代文明、人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思索和质询,张扬了女性的内审意识,完成了女性自我意识由内到外的深层变革。
第二十一章 理想主义与民间立场
一、问答题:
1、试析王安忆《长恨歌》的主题和艺术特征。
答: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通过上海市民王琦瑶一生的悲喜剧,展示出丰富的都市民间的历史场赴和文化记忆。《长恨歌》写小市民王琦瑶的人生三部曲:年轻时代参加上海的选美活动,一举成名,随即又成了国民党某要员的外室,辉煌与腐烂共生;中年时代蛰居上海弄堂,与一群游离于体制外的市民整日沉浸在怀旧中,并演出了一场多余人的爱情悲喜剧;老年时代适逢改革开放,旧上海的繁华梦又重新发出迷醉的诱惑力,结果吸引了一批粗鄙腐烂的寄生者,作为旧梦象征的王琦瑶被谋杀。小说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写了上海近四十年的命运,意蕴丰富地象征了上海的市民文化本身的生命力与魅力。
《长恨歌》对于上海商业化大都市的艺术表现,摒弃重大社会政治事件展示,将其推向叙事的深层背景,融化在平淡的叙事之中。有意回避王琦瑶社会关系,时代对命运的直接影响,从叙事场景到人物设置拒绝二元对立结构模式,以平常生活情境取代异常戏剧冲突,以舒展平缓叙述取代紧凑激烈行为叙述,并侧重于理性思考与阐发。作家并不在决人物形象刻意塑造,而是将人物融会到上海的文化精神与历史的生活情韵中。在此,弄堂与小姐便是上海精魂的体现者。王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