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邓论和三个代表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1.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之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之为邓小平理论。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善于总结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了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理论勇气。邓小平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第四,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
2.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和发展和创新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贯穿着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邓小平理论又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当代世界的新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当代世界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第一,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第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第三,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第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重要历史经验,就是能否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行理论创新。社会实践在不断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3.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组织和活动领域;工人、农民和其他社会阶层在就业、分配等方面出现了多样性;物质利益的多样化日趋明显,群众的不同利益要求越来越多。我们党也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党员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党的干部队伍正在进行整体性新老交替;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些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1.“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考试大)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执导思想。
2.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发展。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就使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明确了指导思想,使党的执政有了共同的理论基础,使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始终具有强大的力量。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与全面改革的进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这一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是与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分不开的。要把我们的事业不断地推向胜利,也必须始终坚持这一思想路线。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党的思想路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体现在邓小平理论内容的各个方面和邓小平所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中。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这一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看作是一个整体。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内在统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切实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确定发展的具体道路、方针和措施。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把实践作为最高的权威,解放思想就是要使我们的思想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于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就必须尊重群众,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二者是高度统一的。
2.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都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反之,都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排除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的干扰,深化改革,加快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时代变化、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必然要丰富和发展。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坚持创新,才能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赢得人民的拥护,永葆生机。这既是党自身建设的要求,也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2.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具体体现在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能够体现时代特征,要随时代主题的变化而变化;要把握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要在理论上进行创新,并以理论创新为先导,以发展的理论来推动和指导制度、科技、文化和各个方面的创新。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我们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关键是要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2.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各方面的本质要求进行了阐述,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考试大祝你好运!
邓小平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的目标各方面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阐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述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发展过程中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从根本上破除了脱离生产力、脱离社会主义的目标、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错误观念,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有了新的、更科学的认识。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其确立这一任务的依据
[分析]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为:第一,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内在要求。第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并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
2.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也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一方面,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另一方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不成熟、不完备。这个阶段就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我国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国情,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与国际环境所决定。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认清社会主义建设一切基本问题的根据,是制定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政策的根据。清醒地认识国情,可以既排除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错误主张。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落后的社会生产”是相对意义上的,指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而言、相对于够格的社会主义满足合理需要的尺度而言是落后的。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离开四项基本原则谈改革开放,必然会失去政治方向,造成社会**,改革开放也搞不下去;离开改革开放谈四项基本原则,也必然变成坚持僵化的旧体制和旧观念,不能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发挥,四项基本原则也坚持不好。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党的基本路线概括了我们的主要经验,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
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从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看,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来看,改革的作用和意义不亚于革命。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但从改革的对象、目的、功能、主体和领导力量看,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相互促进、相互统一。发展是目的,改革为发展提供动力,发展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稳定是改革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和保证,同时也只有通过改革和发展才能解决社会矛盾,为稳定打下基础。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2.“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务(原文是“活务”,我认为应该是“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战略目标是指一个时期内全局性的奋斗目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前两步的目标已经提前实现,现在正在完成第三步的目标。
2.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
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日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既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注重社会全面进步;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经济发展道路,基本特征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邓小平同志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其意义
邓小平总结历史的经验,提出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 来的战略构想。针对我国的实际,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 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做出的重大决策。这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农业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资源。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小康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4.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指由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粗放型经济增长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速度、结构、效益、质量是辩证的统一,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有效益才有实在的速度,有一定的速度才能有效益。结构全理与提高效益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持续的经济增长只有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结构合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质量是根本保证,没有质量就不会有效益。
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是: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成为最重要的变革力量;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在当代,衡量是否是先进生产力,主要标志就是看是否内含了现代科学技术。
2.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推进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
科教兴国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的质轨道上,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选择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带动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一理论是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吸收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新鲜经验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框架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1)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3)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经济活动市场化、企业经营自主化、政府调节间接化、经济运行法治化。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有自己的特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共同富裕为目标;宏观调控能力可以较资本主义国家更强。
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建立和调整所有制结构的理论依据,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我国社会经济的总体落后、多层次和不平衡状况,要求有多种经济成分与之相适宜,才能促进生产力进步,否则只能束缚和阻碍经济的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
2.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涵义。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确定这一分配制度的依据(考试大竭诚为你服务)
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2.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了生产过程,都在生产过程中作出了贡献。收入分配应该体现土地、资本、知识产权等的价值,更好地鼓励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建设。把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3.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按劳分配是与公有制相联系的分配方式,其他分配方式是与多种经济成分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存在的客观性。处理好不同分配方式之间的关系,一是要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二是要确立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但在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社会公平。公平既是社会主义的原则和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注重社会公平,就是要在收入分配中防止出现收入差距过大和两极分化的现象。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1.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一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即人民内部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同时进一步完善人民民主专政。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权分立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协商制度是充分发扬民主,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加强民族团结、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途径。
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民主首先是指一种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高度民主的差距还很大,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紧迫性;同时民主政治建设受各方面制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考试竭诚为你服务!)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含义、内容和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长期过程
依法治国就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建设法治国家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1.社会主义文化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对此既可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把握,也可以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把握。从两个文明的角度看,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相联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从一个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站在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的重要战略地位
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决定了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3.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互相促进,有机统—具体体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证,文化是支撑。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者结合才能有效地解决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和问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整个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思想道德建设内容丰富,可归纳为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三个方面。理想建设是核心。理想有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之分。道德建设是主体内容,道德建设具有多方面的内容。道德建设可划分为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具有丰富的内容,它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通过教育,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科学技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发展各项文化事业,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导方针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社会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提高相伴随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第十章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
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
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国家的统一作为一项重要历史责任和奋斗目标,积极探讨和寻求实现统一的方式和途径。邓小平在新的条件下,在考虑和平解放台湾问题进而扩展到解决香港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二、“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实践
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重大意义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使“一国两制”变为现实,证明了“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合情合理、切实可行。它有利于香港、澳门地区的稳定,也对台湾问题的解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纲领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第十一章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关于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
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做出新的科学判断是制定我国外交战略的重要依据。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也日益明显。世界政治、经济的两大趋势,是了解中国外交战略的客观依据。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根本原则。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
中国的外交可以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争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目标。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
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指国际社会中各国处理彼此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规范和相应的保障机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代表了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所要争取的国际环境。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工人阶级的阶级特性及共产党和我国的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维护和加强全体职工的国家主人翁地位。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农民是我国社会中人口最多的重要力量。
2.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由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他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的性质的这一表述,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宗旨以及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的传统作风所决定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事业的方向、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因此,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建设是我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社会主义时期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以及和平演变的考验。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党的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着许多严重问题。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实现“三个代表”的要求。党的建设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兴衰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
2.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也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纲领和路线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从而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全党要紧紧围绕上述任务、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第二篇:考研政治:邓论和三个代表51个核心考点
考研政治:邓论和三个代表51个核心考点
1,邓小平理论是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多选)(一)★
①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一个前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个步骤:“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②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一个任务:发展生产力;一个目标:实现共同富裕;
③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一个途径:改革开放;一个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④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一个标准:“三个有利于”。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二)继承、坚持、发展和创新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平发展: ①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②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③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④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①能否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行理论创新。②社会实践在不断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多选)
(1)国情:①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组织和活动领域;②工人、农民和其他社会阶层在就业、分配等方面出现了多样性;③物质利益的多样化日趋明显,群众的不同利益要求越来越多。
(2)党情:①党员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②党的干部队伍正在进行整体性新老交替;③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的概括(08新增)(二)(选择题把握)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1)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二)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1)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2)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3)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四个必须,多选)(二)★★
A、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B、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C、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单选注意)
①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②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④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07新改)(二)
(1)历史地位: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③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④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2)指导意义:
①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②创造性地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③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上,提出新思想,构成系统的科学理论。
④是对马列、毛、邓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⑤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三)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体现在邓小平理论和邓小平所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中。
②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这一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③“三个代表”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④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看作一个整体。
8,★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08年新增)(三)(选择题把握)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这个实际。
(2)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把对中国实际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其本质的理性认识。
(3)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实事求是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内容。还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需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9,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08修改标题说法)(三)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内在统一的。
(1)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切实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确定发展的具体道路、方针和措施。
(2)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把实践作为最高的权威,解放思想就是要使我们的思想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
(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于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就必须尊重群众,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二者是高度统一的。
10,★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08年新增考点)(三)
(1)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理论意义:
①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②党的思想路线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③党的思想路线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2)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实践意义: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自觉地深入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不脱离群众,老老实实做人和老老实实办事,严于律己,接受群众的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实事求是还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无论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我们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制定并落实正确的执政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11,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三)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1)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时代变化、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必然要丰富和发展。
(2)把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3)我党只有不断坚持创新,才能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赢得人民的拥护,永葆生机。
(4)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具体体现在:
①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能够体现时代特征,要随时代主题的变化而变化;
②要把握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③要在理论上进行创新,并以理论创新为先导,来推动和指导制度、科技、文化的创新。
12,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三)
(1)“三个有利于”标准: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核心)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③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三个有利于”标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都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反之都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
(4)对于排除姓“社”、姓“资”抽象争论的干扰,深化改革,加快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四)★★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2)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关键是要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搞清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本质前两个目标是生产力目标,后三个是生产关系目标。
(3)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四)三大历史任务: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为:社会主义根本原则①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②共同富裕。
①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发展是三个代表的主题
②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的不断巩固和前进靠的是:发展)
③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并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
B、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①我国的历史前提,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工作的中心,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关键是发展经济)
③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也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④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回答为什么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五)1956-2050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56年一化三改造社会主义
A、初级阶段含义: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定性),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定位)。
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发展水平: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是认清社会主义建设一切问题的根本,是制定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政策的根据。实现目标: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E、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先有路线后有纲领
F、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三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87年13大提出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政治路线也叫总路线。
(1)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展开,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要:(区分本质、特征、制度、体制、模式)
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③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④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要:
①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②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四有为目标,发展三个面向
①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②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③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繁荣学术和文艺。
(5)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三个建设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16,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五)
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互相贯通、相互依存。离开四项基本原则谈改革开放,必然会失去政治方向,造成社会**,改革开放也搞不下去;离开改革开放谈四项基本原则,也必然变成坚持僵化的旧体制和旧观念,不能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发挥,四项基本也坚持不好。
17,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五)改革特点: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第一、二次革命不同:①条件②内容与对象③革命形式与手段④目标。相同: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1)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从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看,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来看,改革的作用和意义不亚于革命。
(2)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的作用)
(3)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特点:根本性、广泛性、深刻性。
18,★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08新增加)(五)(相当重要,分析题注意)
(1)实行对外开放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生产方式、人口和地理环境。
(2)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需要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社会主义体现的本质前提: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核心是社会主义发展问题。
(3)对外开放必须处理好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辨证关系:
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
②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4)我们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时并举、相互促进的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①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
③切实维护国家安全,正确看待对外开放带来的风险,并注重防范风险。
19,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05已经考)(五)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相互促进、相互统一。
①发展是目的,改革为发展提供动力,发展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②稳定是改革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和保证,同时也只有通过改革和发展才能解决社会矛盾,为稳定打下基础。
20,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六)是建设小康社会根本指针。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2)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③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3)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2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08新增加,重点关注)(六)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马列、毛邓三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从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六)
(1)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其现实依据在于:
①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②是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③是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发展规律、建设规律、执政规律)
①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②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③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的现实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要任务:发展经济。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③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保障国家安全和实现国家利益。
2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六)
(1)以马列、毛、邓、三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的原则:①坚持以人为本②坚持科学发展③坚持改革开放④坚持民主法治⑤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⑥坚持党领导全社会共同建设。
(3)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①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生活;
③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⑤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⑥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⑦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⑧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⑨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4)这九条目标和主要任务分别反映了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要求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5)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全面的部署,提出了五条举措:
①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②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③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④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⑤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24、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六)战略重点:①农业;②能源和交通;③教育和科学。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
①既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②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③注重社会全面进步;④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5,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六)
(1)新型工业化道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经济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工业化和信息化关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2)基本特征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3)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增长动力关键在于:结构调整。
26,邓小平同志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六)
(1)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两个大局:“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2)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07年 新加)西部开发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①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是指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②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07新改)★★一靠政策,二靠科学
①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农业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资源。五点!
(农村工作中心: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增加农村收入的途径: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我国产业结构现存的主要问题:①农业基础薄弱;②工业素质不高;③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还不协调。
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要发展现代农业;二要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要改善农村面貌;四要培养新型农民;五要增加农业和农村投人;六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③促进城镇化发展,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4)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①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指由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粗放型增长是依靠增加要素的投人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型增长是靠提高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
②速度、结构、效益、质量是辩证的统一,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有效益才有速度,有速度才能有效益。结构合理与提高效益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持续的经济增长只有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结构合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质量是根本保证,没有质量就不会有效益。
27,实施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六)科教兴国和增强自主创新今年很有可能考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①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成为最重要的变革力量;②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③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2)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人才培养”
①科教兴国战略是指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②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③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④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⑤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
28,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07新改)★★★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
(3)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人、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经济理论)(七)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①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②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③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④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共性)
①经济活动市场化②企业经营自主化③政府调节间接化④经济运行法治化。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自己的特征(个性):①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②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共同富裕为目标;③宏观调控能力可以较资本主义国家更强。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意义
①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②有利于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
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
30,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七)
(1)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
(3)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4)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5)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
(6)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7)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3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制度)(七)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②处在初级阶段;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
①建立和调整所有制结构的理论依据,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
②我国生产力的总体落后、多层次和不平衡状况,要求有多种经济成分与之相适应,才能促进生产力进步,否则只能束缚和阻碍经济的发展。
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2,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七)★★
(1)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控制行业:涉及国家安全;自然垄断;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中的骨干企业。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③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两个毫不动摇,一个统一)
①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②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3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七)
(1)含义: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2)确定这一分配制度的依据:(分配的是消费品)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分配方式。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实行这一分配制度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3)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①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了生产过程,都在生产过程中作出了贡献。
②收入分配应该体现土地、资本、知识产权等的价值,鼓励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建设
③把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4)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理顺分配关系)
①处理好不同分配方式之间的关系,一是要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二是要确立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提倡奉献精神与落实分配政策
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反对平均主义与防止收入悬殊
③在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社会公平。
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八)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1)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个制度)(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三权分立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③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多党协商职能: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3)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最高权利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合作的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长、互、肝、荣。
②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民主,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制度。
(4)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加强民族团结、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途径。
35,▲基层民主政治建设(08新增,关注)
(1)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文化民主、教育民主等内容。(多选注意)
(2)加强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发展基层直接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养,为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创造条件。
(3)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36,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八)
(1)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①民主首先是指一种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
②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高度民主的差距还很大,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紧迫性;同时民主政治建设受各方面制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①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④三者统一于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
(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08年新增)重点 关注
①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主要是指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
②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同时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5)尊重和保障人权(07年新加)★★★
①人权,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
②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跟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④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将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保障和发展人民的各项权利作为根本任务,并将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人权。
37,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八)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3)依法治国的意义: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②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
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④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4)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九)次重点
(1)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的重要战略地位 :
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决定了精神文明是重要目标和保证,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
(3)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①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互相促进,有机统一。
②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证,文化是支撑。
③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九)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0,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九)
(1)思想道德建设解决整个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分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
①思想道德建设分为:理论建设、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
②在思想建设中,首先要抓好理论建设,这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根本;
③理想建设是核心,道德建设是主体内容
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①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②通过教育,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③科学技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
④发展各项文化事业,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4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导方针(九)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马列、毛邓为指导,坚持党路线和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多选)
①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
②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
③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
4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08年新加)重点 关注★★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2)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
③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④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是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
43,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九)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2)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提高相伴随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①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
②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44,“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十)
(1)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①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②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实现国家的统一
③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高度自治,和平谈判
①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②港、澳、台地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③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一个中国的核心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3)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纲领★★胡四点:一个中国,争取和平统一,寄希望台湾人民,反台独分裂
①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
②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化。
③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坚持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
④《反分裂国家法 》,把我们对台的大政方针用立法的形式转化为法律。
45,中国外交政策(十一)宗旨和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①中国的外交可以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边倒,两个拳头打人,一条线一大片,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战乱;缓和、紧张;稳定、动荡。
③争取有利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目标。
④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46,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十一)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南北问题。
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霸权主义的判断标准:外交政策。
②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新政治:各国相互尊重,共同协调。
③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国际社会中各国处理彼此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规范和相应的保障机制。
47,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十二)
党的性质的这一表述,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48,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十二)
①党的建设是我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②社会主义时期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以及和平演变的考验。
③党的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着许多严重问题。
④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实现“三个代表”的要求。
⑤党的建设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兴衰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
49,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十二)为何要改善党的领导:1新形势、新任务;2思想组织作风3教训4正处基本矛盾
①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
②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
③同时也应该把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50、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十二)★★★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单选,易混(人心、高关、体重、基础)有了人心这个基础,就能当高官,当了高官,体重暴长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①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②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③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④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①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③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⑤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四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和国际事务
51、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十二)
(1)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
(2)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使各级党组织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
(3)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举措。
第三篇:《毛思邓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知识点
《毛思邓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知识点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一、选择题
1、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缺少经验的情况下,基本上照搬了()A、苏联模式 B、匈牙利模式 C、波兰模式 D、南斯拉夫模式
3、苏联模式是在战争与革命的年代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带有明显的()A、高速度的经济增长特点
B、重视农业和轻工业特点 C、封闭和半封闭的特点
D、备战型或准战型特点
4、党的十二大首次明确提出的命题是()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党的十二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出新的科学概括,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是()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7、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A、1987年党的十三大
B、1992年党的十四大
C、1997年党的十五大
D、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8、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
A、1942年延安整风
B、1945年党的七大 C、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D、1956年党的八大
9、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是()A、坚持关系
B、继承关系 C、发展关系
D、继承和发展关系
10、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想信群众,依靠群众
B、发展和解放生产力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1、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马克思主义 C、马克思列宁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12、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回答()
A、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问题
D、社会主义实践问题
1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实事求是的理论
D、改革开放的理论
1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是()A、十年“文化大革命
B、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C、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D、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义
1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是()
A、改革开放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经济特区建设
16、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爱国统一战线
17、从1978年至1982年是邓小平理论()A、初步形成时期
B、形成轮廓 C、形成理论体系
D、发展完善
18、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9年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A、形成轮廓时期
B、初步形成 C、形成理论体系
D、发展完善
19、从1989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A、初步形成B、形成轮廓 C、形成理论体系
D、发展完善
20、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新的伟大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二、辨析题
1、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是: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我党的思想路线。(2)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要实现现代化,必须靠实事求是;要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传统就必须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3)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为了达到新的实事求是。如果解放思想离开了实事求是的轨道。就有可能出现“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
(4)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并不等于随心所欲,必须同实事求是相联系,不能割裂和对立起来。
2、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在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方面是一致的,在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方面是一致的。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3)它科学地把握了社会主义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三、简答题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是什么?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是:
(1)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2)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出现的两次飞跃和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1)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问题。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1)在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方面是一致的,在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方面是一致的。(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3)它科学地把握了社会主义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四、论述
1、试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邓小平理论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4)邓小平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教文、民族、军事、外交、统战、党建等方面,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
2、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中心问题,第一次系统而科学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
(1)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3)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4)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实行台阶式的发展战略。
(8)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依靠力量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人民解放军,依靠和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依靠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9)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第四篇:《毛思邓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复习资料 (之二)
《毛思邓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复习资料 必看(之二)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单选)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是我们党提出改革开改的理论基础。
(单选)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单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内容是:(1)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和内涵。
(2)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3)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4)分析了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5)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主要内容有:(1)指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4)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改革。
二、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单选)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改革。
(单选)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被称作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单选)我国改革的任务决定改革应是全面的改革。■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改革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生产力。(2)改革是对原有体制进行的根本性变革。
(3)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单选)“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方针。■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发展是硬道理,是改革和稳定的目的。
(2)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3)发展与改革是社会稳定的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4)社会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单选)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单选)邓小平在1980年,正式提出“对外开放”的表述。(多选)邓小平在阐明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时,提出的两个观点是:(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多选)“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从根本上说,是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单选)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外开放政策的基本点和主题。
二、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
(单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提出来的。
■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1)我国是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的独立自主权,决不允许别国干涉。
(2)我国是拥有十几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现代化建设不可能依靠别人,必须立足于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3)强调自力更生,可以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迫使我们奋发努力,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把人民团结起来,就比较容易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
(4)取得外援要付出代价,放弃自力更生,就会丧失独立自主的权利。
(多选)实行对外开放是有风险的,但我们有能力克服;对外开放会导致一部分资本主义的东西进入,但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多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是:(1)两者本质上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
(2)独立自立、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衽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
(3)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三、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多选)我国的外开放是采取分步骤、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办法。
(多选)我国经济特区的主要特点是:(1)经济发展以利用外资为主。(2)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3)对外商实行经济上的优惠政策。(4)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多选)邓小平有关我国的经济特区描述是:(1)是具有综合职能的经济特区。(2)是技术、知识、管理和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3)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4)是对开放政策的窗口。
(单选)建立经济特区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中的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伟大创举。
(单选)经济特区之“特”在于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单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作用
(1)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建立起开放型经济,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很好地发挥了四个“窗口”的作用。
(3)对内地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等。
(4)经济特区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和探索,推动了在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
■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当前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1)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2)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3)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素质人才。(4)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5)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单选)我国对外贸易过程中要立足于以质取胜的战略。
第7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
(单选)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并在1956年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中。
(单选)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分“三步走”。
(单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是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单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边到小康水平。
(单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战略部署的第三步是指,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单选)党的十五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单选)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提出到2020年比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的内容是: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的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第二节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单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多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1)国家发展战略的方针。(2)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3)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建设创新型国家,当前应当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2)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多选)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单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途径。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单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单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单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多选)“两个坚持”,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要做到的“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1)“两个坚持”,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2)“三个转变”是指:①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支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③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过去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单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多选)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1)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2)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3)坚持城乡协调以展。
(4)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单选)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
(单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单选)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单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多选)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为:(1)它为人民生活提供基本生活资料;(2)农业为工业提供大量丰富的原料;
(3)农业的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
(4)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性(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3)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
(多选)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要性。(1)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工作的客观需要。(2)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3)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4)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5)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条件。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多选)党中央为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曾提出过重大决策,这主要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单选)在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发展地区经济,统筹区域发展的意义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2)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各地更好地相互补充、相互协作,协调发展,发挥国民经济的整体优势。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消灭贫困,使全国各族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4)加快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作用。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单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多选)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的关系、资源的关系、环境的关系。(多选)我国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2)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3)尽快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如何做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2)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生态文明。
第五篇:邓论调查报告
邓论调查报告
【关 键 词】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正 文 】
一、拨乱反正——1977年邓小平同志复出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精神文明思想的萌芽时期 邓小平这一思想的形成有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首先,它是建立在对世界形势冷静观察的基础之上。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际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战后新科技革命的机会取得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出现了所谓的“黄金时代”,另一方面,苏联东欧国家改革普遍陷入困境。而有些第三世界国家则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机遇,挤进了中等工业国的行列。通过对日、美等国的出访,邓小平深刻地感受到“什么是现代化了”,感受到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其次,这一思想也是对十年“文革”浩劫的深刻反思。“文革”不仅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而且败坏了党风、军风和社会风气。因此,要缩小差距,关键是要端正党的思想路线进而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同时,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加快中国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围绕这两件大事,这一时期邓小平做了一系列工作,而这一切都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当时在思想领域,“左”倾登峰造极,迷信僵化盛行,弄虚作假、形而上学大行其道。某些人顽固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造成党和国家工作的徘徊局面。因此,要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首先要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早在1975年整顿时,邓小平就批判了林彪一伙对待毛泽东思想庸俗化的做法,认为毛泽东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是完整的一套,不能够抓住一两句话、一两个观点片面割裂地宣传毛泽东思想〔1〕(P36-37)。在粉碎“四人帮”后这一段时期,针对“两个凡是”这种新的庸俗化,他特别强调了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和党风的重要性。1977年4月,他致信华国锋、叶剑英和党中央,指出要用准确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5月,他又指出“两个凡是”不行,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把毛泽东同志在这个问题上讲的移到另外的问题上,在这个地点讲的移到另外的地点,在这个时间讲的移到另外的时间,在这个条件下讲的移到另外的条件下,这样做,不行嘛!”〔1〕(P38)7月,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再次强调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在12月的一次讲话中,他严厉抨击了“四人帮”对军队作风的破坏,指出军队非讲纪律不可,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团结。1978年6月,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他用了很长的篇幅着重讲了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等。9月,又再次强调了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邓小平的支持下,全国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通过讨论,许多干部逐渐从“两个凡是”的思想枷锁中解放出来,开始结合实际思考问题,为工作重心的转移打下了思想基础。在1978年12月13日的那篇著名讲话中,邓小平郑重警告道:“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1〕(P143)科技教育领域是“文革”的重灾区。当时,人们以“交白卷”为荣,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学校荒废,科教人才严重断层。早在1975年邓小平就已经开始整顿科技教育。1975年9月,他严肃指出“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1〕(P32)。“一点外语知识、数理化知识也没有,还攀什么高峰?中峰也不行,低峰还有问题。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1〕(P34)1977年复出后,他又勇挑重担主动抓
这个“重灾区”。在这年5月的一次谈话时他说,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抓教育和人才。要从小学抓起,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8月,在教育和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批判了“四人帮”一伙全盘否定“文革”前十七年教育的“两个估计”,并再次强调要尊重人才,切实解决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对科技体制进行改革,恢复国家科委,制定科技规划等。为了早出人才、早出成果,他还毅然决定立即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再搞群众推荐。在邓小平的努力下,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曾被关闭十年之久的考场,27.3万人被录取。时隔半年,610万人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40.2万人被录取。高考的恢复,激发了亿万青少年学习的积极性,社会风气为之一新,教育部门率先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开幕,邓小平结合当今世界的现实全面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论述了科学技术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中的关键地位,明确指出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一个月后,他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了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水平,特别强调了要抓好被破坏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在青少年中大力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1〕(P10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从1975年9月26日至1978年12月13日的主要讲话,共19篇,其中,关于思想路线的7篇,关于科技教育的9篇,共16篇,反映了在工作重点转移之前他已经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引起了高度重视。
二、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是邓小平精神文明思想的形成时期 随着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邓小平开始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布局去思考精神文明问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成为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1.提出了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的概念是1979年9月28日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讨论通过的叶剑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的。紧接着,邓小平在10月30日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P208)1981年1月,他说:“‘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精神上的问题很多,所以搞现代化,要增加精神文明的内容„„没有好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即使现代化建设起来了也不好,富起来了也不好。”〔2〕(P179)8月,他又说,精神文明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没有理想、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行,精神面貌可以直接影响物质,在某种情况下,这种精神有决定意义。1985年9月,他特别强调:“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3〕(P144)1986年1月,他说,“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3](P152-154)2.概括了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1980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当时中国科学院负责人给邓小平写信,呼吁要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目标提出来,邓小平批复此信,并在25日的大会讲话中首次论述了精神文明的内容。他指出:“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
〔1〕(P367)这实际上已经指出精神文明建设包括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基本方面。
3.指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1980年12月,邓小平提出,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1982年7月,在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说:“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1〕(P408)9月1日,胡耀邦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将“讲道德”改为“有道德”,1985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作了即席讲话,将“守纪律”改为“有纪律”。从此,简练明确的“四有”一词传播开来,精神文明建设具体落实到社会主义新人的培育上。后来他又对此作过多次论述。
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上述思想,党中央在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文件中都强调了精神文明的重要作用。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抵制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残余思想以及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全面深刻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指出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对物质文明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和保证方向的作用,它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是我国现代化的三大目标之一。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专门讨论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深刻论证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指导思想、党的领导等,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作了系统科学的总结和概括,标志着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正式形成。
三、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至1992年春南巡讲话,是邓小平精神文明思想的深化时期
改革开放纵深发展,各种矛盾纷至沓来,党和国家经历了几次严重的政治**。1986年底,部分城市出现学生闹事事件,1989年春出现更为严重的政治**,接着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改革开放经受了严峻考验。历经危局,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进一步深化,更加成熟。
1.顶住逆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面对反共逆流,党内外有不少人认为应改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确立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重新回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老路上去。对此,邓小平指出,只要中国不倒,社会主义将始终站得住脚,只要保持较快的发展,就能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他敏锐地看到,没有三中全会以来的发展,“六?四”**就过不去,“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3〕(P370-371)他在89岁高龄时视察南方,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在诸如计划与市场、社会主义本质、防止“左”和右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振聋发聩的观点。它是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其新鲜的思想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高涨,而且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党的思想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2.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极端重要性。1986年12月,他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至少还要搞二十年,1987年3月,他又指出整个现代化的过程中都存在一个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因此,还要再加五十年。之所以如此,因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3〕(P284)而资产阶级自由化只会导致国家一盘散沙、全面内乱,根本无法建设。
3.加强对全体人民的理想信念教育。1989年3月,邓小平在与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后来他多次重申这一点。他认为,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而“四有”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纪律”。要强化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说服教育工作。
4.进一步加快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1988年9月的两次谈话中,邓小平三次谈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他看来,21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中国必须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因为“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3〕(P279)1992年的南方谈话又特别强调了这一观点。1991年4月,他为高科技会议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他还说,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这是一个战略方针、战略措施〔3〕(P275-276)。
5.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总结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教训,邓小平认为,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都上去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于经济犯罪、卖淫、嫖娼、吸毒、腐败等丑恶现象要通过加强法制或者通过无产阶级专政的办法去解决。他强调,只要真正坚持两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一定可以搞上去。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发展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并落到实处。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精神文明重在建设”,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又专门研究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对未来15年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了全面部署。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今年2月,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新思想,6月中央又相继召开了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和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发展是:思想理论上,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其写进党章和宪法,作为指导思想,并结合新的实际对社会主义理论作出若干重要发展;科学教育上,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召开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会议,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文化方面,作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的论断;民主法制建设方面,把“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在实践中,反复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以及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党风和社会风气出现好转。这些,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跨世纪战略目标的实现。【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