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三个代表》读后感
《论三个代表》文献-读后感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一重要思想有着重要的时代背景和实践依据,有必须科学回答的基本问题,有核心内容和精髓,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说,是因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科学的总结、全面和创造性的回答。早在1990年,江泽民同志就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已经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我们希望,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都要把心思用在这里,经过实践,集思广益,继续把这篇大文章作好。”之后,他进一步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需要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江泽民同志曾说,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是他10年
来想得最多的两个问题。20xx年6月,他在谈到“三个代表”时说,“我提出这个问题,是经过了长时期思考的。”想得最多、长时期思考的结果,归结起来就是“三个代表”。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既统一于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又统一于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过程中 本文来自文秘网。江泽民同志多次从党的建设的角度进行了阐述,但都是从研究和解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出发来进行阐述的,是从党如何更好地领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高度来进行阐述的,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全局性和科学性。这一点,需要我们认真体会和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江泽民同志在阐述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时曾经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话。他说:“这种一脉相承就是既不断继承又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是我们共产党人不断继承、不断发展着的科学真理的统一体。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最好的继承。只有坚持这样做,理论才能真正顺
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我们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也完全应该这样理解。这里的关键,是要进一步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邓小平理论的一脉相承的关系。对这一点,江泽民同志讲得很清楚:“我们始终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这一点丝毫不能动摇。同时,我们也必须根据新的实践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不断为实践提出新的理论指导。”
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必须毫不动摇、始终不渝地高举。他指出,“党中央所要求的‘高举’,必须是紧密结合各自的实际,真正把邓小平理论全面正确地学习领会好,积极认真地贯彻落实好,不断取得工作的新成绩,不断开创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只在口头上喊,认识上不提高,行动上不落实,这不是真正的‘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伟大事业。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奠定了发展的基础,但是今后的路具体怎么走,要靠我们自己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开拓,总结新的经验,形成新的认识。“只有这样去,才能创造性地继承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才能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这是对待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态度,也是邓小平同志期望于我们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邓小平理论一样,来自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从回答的基本问题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作出了两大历史性贡献:一是牢固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使我们党和全国人民有了根本指导思想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二是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行动指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的理论创新意义,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及时进行理论概括,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把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3月4日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在参加两会的军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胡主席讲话中提出的“八荣八耻”,全面阐述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具体要求,组织全军官兵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一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对于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推动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指导意义。
代表、委员们在发言中一致认为,胡主席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着眼当代中国发展的全局,面向中华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汲取了我国传统荣辱观的精华,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作为社会的先进群体,军队在贯彻落实胡主席重要讲话,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上,应该走在前列。陈章元代表认为,青年官兵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引导,使青年官兵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在头脑中深深扎根并成为行为道德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些优秀的传统道德、高尚的价值观念也受到了冲击。方庆灵代表说,胡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高屋建瓴,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我们要以此经常对照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田绍奇代表说,胡主席提出并倡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抓住了当前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为一体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大量涌入的外来思想文化、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当前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
值取向产生了影响。张世刚代表认为,“八个为荣、八个为耻”是非十分明确,对青年官兵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王守志代表说,当前,我们的经济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胡主席提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非常及时。我们必须在关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更加关注精神文明。
第二篇:邓论和三个代表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1.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之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之为邓小平理论。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善于总结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了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理论勇气。邓小平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第四,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
2.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和发展和创新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贯穿着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邓小平理论又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当代世界的新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当代世界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第一,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第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第三,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第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重要历史经验,就是能否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行理论创新。社会实践在不断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3.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组织和活动领域;工人、农民和其他社会阶层在就业、分配等方面出现了多样性;物质利益的多样化日趋明显,群众的不同利益要求越来越多。我们党也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党员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党的干部队伍正在进行整体性新老交替;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些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1.“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考试大)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执导思想。
2.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发展。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就使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明确了指导思想,使党的执政有了共同的理论基础,使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始终具有强大的力量。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与全面改革的进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这一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是与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分不开的。要把我们的事业不断地推向胜利,也必须始终坚持这一思想路线。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党的思想路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体现在邓小平理论内容的各个方面和邓小平所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中。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这一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看作是一个整体。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内在统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切实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确定发展的具体道路、方针和措施。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把实践作为最高的权威,解放思想就是要使我们的思想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于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就必须尊重群众,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二者是高度统一的。
2.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都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反之,都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排除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的干扰,深化改革,加快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时代变化、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必然要丰富和发展。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坚持创新,才能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赢得人民的拥护,永葆生机。这既是党自身建设的要求,也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2.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具体体现在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能够体现时代特征,要随时代主题的变化而变化;要把握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要在理论上进行创新,并以理论创新为先导,以发展的理论来推动和指导制度、科技、文化和各个方面的创新。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我们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关键是要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2.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各方面的本质要求进行了阐述,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考试大祝你好运!
邓小平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的目标各方面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阐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述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发展过程中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从根本上破除了脱离生产力、脱离社会主义的目标、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错误观念,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有了新的、更科学的认识。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其确立这一任务的依据
[分析]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为:第一,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内在要求。第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并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
2.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也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一方面,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另一方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不成熟、不完备。这个阶段就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我国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国情,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与国际环境所决定。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认清社会主义建设一切基本问题的根据,是制定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政策的根据。清醒地认识国情,可以既排除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错误主张。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落后的社会生产”是相对意义上的,指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而言、相对于够格的社会主义满足合理需要的尺度而言是落后的。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离开四项基本原则谈改革开放,必然会失去政治方向,造成社会**,改革开放也搞不下去;离开改革开放谈四项基本原则,也必然变成坚持僵化的旧体制和旧观念,不能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发挥,四项基本原则也坚持不好。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党的基本路线概括了我们的主要经验,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
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从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看,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来看,改革的作用和意义不亚于革命。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但从改革的对象、目的、功能、主体和领导力量看,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相互促进、相互统一。发展是目的,改革为发展提供动力,发展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稳定是改革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和保证,同时也只有通过改革和发展才能解决社会矛盾,为稳定打下基础。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2.“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务(原文是“活务”,我认为应该是“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战略目标是指一个时期内全局性的奋斗目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前两步的目标已经提前实现,现在正在完成第三步的目标。
2.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
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日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既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注重社会全面进步;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经济发展道路,基本特征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邓小平同志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其意义
邓小平总结历史的经验,提出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 来的战略构想。针对我国的实际,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 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做出的重大决策。这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农业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资源。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小康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4.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指由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粗放型经济增长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速度、结构、效益、质量是辩证的统一,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有效益才有实在的速度,有一定的速度才能有效益。结构全理与提高效益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持续的经济增长只有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结构合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质量是根本保证,没有质量就不会有效益。
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是: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成为最重要的变革力量;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在当代,衡量是否是先进生产力,主要标志就是看是否内含了现代科学技术。
2.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推进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
科教兴国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的质轨道上,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选择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带动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一理论是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吸收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新鲜经验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框架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1)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3)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经济活动市场化、企业经营自主化、政府调节间接化、经济运行法治化。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有自己的特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共同富裕为目标;宏观调控能力可以较资本主义国家更强。
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建立和调整所有制结构的理论依据,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我国社会经济的总体落后、多层次和不平衡状况,要求有多种经济成分与之相适宜,才能促进生产力进步,否则只能束缚和阻碍经济的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
2.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涵义。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确定这一分配制度的依据(考试大竭诚为你服务)
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2.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了生产过程,都在生产过程中作出了贡献。收入分配应该体现土地、资本、知识产权等的价值,更好地鼓励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建设。把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3.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按劳分配是与公有制相联系的分配方式,其他分配方式是与多种经济成分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存在的客观性。处理好不同分配方式之间的关系,一是要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二是要确立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但在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社会公平。公平既是社会主义的原则和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注重社会公平,就是要在收入分配中防止出现收入差距过大和两极分化的现象。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1.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一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即人民内部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同时进一步完善人民民主专政。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权分立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协商制度是充分发扬民主,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加强民族团结、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途径。
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民主首先是指一种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高度民主的差距还很大,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紧迫性;同时民主政治建设受各方面制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考试竭诚为你服务!)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含义、内容和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长期过程
依法治国就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建设法治国家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1.社会主义文化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对此既可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把握,也可以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把握。从两个文明的角度看,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相联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从一个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站在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的重要战略地位
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决定了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3.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互相促进,有机统—具体体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证,文化是支撑。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者结合才能有效地解决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和问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整个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思想道德建设内容丰富,可归纳为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三个方面。理想建设是核心。理想有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之分。道德建设是主体内容,道德建设具有多方面的内容。道德建设可划分为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具有丰富的内容,它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通过教育,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科学技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发展各项文化事业,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导方针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社会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提高相伴随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第十章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
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
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国家的统一作为一项重要历史责任和奋斗目标,积极探讨和寻求实现统一的方式和途径。邓小平在新的条件下,在考虑和平解放台湾问题进而扩展到解决香港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二、“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实践
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重大意义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使“一国两制”变为现实,证明了“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合情合理、切实可行。它有利于香港、澳门地区的稳定,也对台湾问题的解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纲领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第十一章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关于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
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做出新的科学判断是制定我国外交战略的重要依据。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也日益明显。世界政治、经济的两大趋势,是了解中国外交战略的客观依据。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根本原则。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
中国的外交可以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争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目标。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
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指国际社会中各国处理彼此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规范和相应的保障机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代表了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所要争取的国际环境。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工人阶级的阶级特性及共产党和我国的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维护和加强全体职工的国家主人翁地位。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农民是我国社会中人口最多的重要力量。
2.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由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他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的性质的这一表述,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宗旨以及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的传统作风所决定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事业的方向、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因此,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建设是我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社会主义时期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以及和平演变的考验。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党的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着许多严重问题。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实现“三个代表”的要求。党的建设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兴衰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
2.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也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纲领和路线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从而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全党要紧紧围绕上述任务、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第三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读后感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读后感
贯彻大学生预备党员党性锻炼“六个一”重要思想,暑期期间,我自行阅读了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一书,在阅读过程中,对于江泽民同志的观点产生了许多感悟,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这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新中国的重大实践,是伟大的指导思想。同时,我也不得不钦佩当时以江泽民同志为首党中央领导人的决策是多么的科学与有内涵,直至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仍然指导着我们继续前进,它的灵魂生生不息。
首先,我们要先知道“三个代表”思想的由来。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同志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说:“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此后,江泽民同志在上海等地考察工作时,一再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在2002年“七一”重要讲话和“5.31”讲话以及十六大报告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伟大意义。
之所以提出三个代表,并让它长期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当然有其重要的科学内涵。总结为一下三点: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认为要彻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关键也是亟需做到一点:求真务实。
1、求真务实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
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求真是务实的基础,务实是求真的目的。求真务实是知与行、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是认识真理、实践真理与发展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必然体现和本质要求。求真务实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既抓住了当前坚持和贯彻党的思想路线、推进党和国家工作的关键环节,又将这种全局性的工作要求和思想指导置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基础之上。
当前,我们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赋予求真务实以新的内容和新的要求。
然而,在坚持求真务实方面,确实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正是因为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没有很好地坚持求真务实,使一些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一些本来应该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一些本来可以缓解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种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现象,违背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与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格格不入,如不坚决克服和纠正,势必严重削弱党的影响力和战斗力,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妨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事实表明,能不能坚持求真务实,对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是一个很现实的考验。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正确认识和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都需要我们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2、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领导干部是关键。必须从领导干部做起,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和带动作用。
要有求真务实之“心”,坚定信念,夯实基础。要不要求真务实,是不是求真务实,根本上是与每一个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目的动机联系在一起的。在行动上做到求真务实,首先要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坚持求真务实的极端重要性,打牢求真务实的思想基础。要有求真务实之“勇”,坚持原则,敢抓敢管。求真务实,关键在于一个“真”字和一个“实”字。它要求我们讲真话、用真心、求真理,办实事、重实际、务实效。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同志不能求真务实,往往并不是因为能力不够和水平不高,而是因为考虑个人利益得失而不敢、不愿求真务实。只有时时事事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才能够做到讲真话、办实事。要有求真务实之“诚”,老实做人,诚信做事。强调求真务实之“诚”,就是要真心实意地把求真务实的精神体现到做人做事的各个方面,就是要老实做人,诚信办事。老实做人,就是为人处世要坚持原则,言行一致,廉洁自律,坦荡磊落。诚信做事,是老实做人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体现。老实做人、诚信做事,就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的行为规范和狠抓落实的精神,真抓实干,脚踏实地,力戒浮躁,努力把事情办实办好。
3、不断提高坚持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增强宗旨意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只有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才能从根本上做到求真务实。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依据,增强忧患意识。正确认识国情,按照国情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开展工作,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依据。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考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始终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只争朝夕的精神,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勇于开拓,争创一流,带领人民群众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
只有真正做到求真务实,我们才能真正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质上就要求我们要做到求真务实,解决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建设当前亟需建设的文化,创造当前亟需创造的财富,这样,“三个代表”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我们要铭记,“三个代表”,并不只是简单的三句话,而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只有发展先进生产力,才能为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发展先进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和建设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则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发展规律与历史创造主体的统一。
第四篇: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读后感
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读后感
通过对认真的学习,以及老师的指导,我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深刻的理解,感受颇深。科学发展观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坚定不移地把科学发展观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
一、求真务实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我们党历来强调和提倡求真务实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再次突出地提出这个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求真是务实的基础,务实是求真的目的。求真务实是知与行、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是认识真理、实践真理与发展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必然体现和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与时俱进,要求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必须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我们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前进。要做到这一切,就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
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求真务实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里的“从实际出发”、“联系实际”、“实事”和“实践”,重点讲的都是一个“实”字,表明我们共产党人“务”的是实事、实际、实践;这里的“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重点讲的是一个“真”字,表明我们共产党人“求”的是真理。因此,“求真务实”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固有特征和核心内容。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既抓住了当前坚持和贯彻党的思想路线、推进党和国家工作的关键环节,又将这种全局性的工作要求和思想指导置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基础之上。求真务实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品格。一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历史。我们党80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求真务实是党的活力所在,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之所在。当前,我们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赋予求真务实以新的内容和新的要求。然而,在坚持求真务实方面,确实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正是因为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没有很好地坚持求真务实,使一些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一些本来应该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一些本来可以缓解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种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现象,违背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与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格格不入,如不坚决克服和纠正,势必严重削弱党的影响力和战斗力,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妨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事实表明,能不能坚持求真务实,对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是一个很现实的考验。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正确认识和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都需要我们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二、不断提高坚持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求真务实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具体的要求
提高坚持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根本依据和根本要求。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增强宗旨意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只有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才能从根本上做到求真务实。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真正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履行执政为民的使命,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不断实现执政为民的目标,以求真务实的成果不断检验执政为民的绩效。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依据,增强忧患意识。正确认识国情,按照国情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开展工作,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依据。我们想
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健全,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亟待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所处的环境、所肩负的任务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状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党的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考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始终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只争朝夕的精神,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勇于开拓,争创一流,带领人民群众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增强创新意识。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就是要以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去认识、把握和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抓住时代的本质、主流和基本趋势,不断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并与变化了的客观事物和变化着的社会一起前进。当前,重要的是要尊重、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自觉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更加自觉地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自觉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途径,增强责任意识。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成效,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途径。这些年来,为推进事业发展,从中央到地方提出的好政策、好思路、好措施不少,但一些地区、部门、单位并没有真正落实,更不用说达到预期的目标。追根寻源,重要原因还是由于一些领导干部缺乏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没有真正做到求真务实。有没有责任意识、敢不敢负责任、能不能负责任,是衡量领导干部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强化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对人民负责和对事业负责的责任心,真正做到勇于负责、敢于负责、能够负责,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三、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领导干部是关键
必须从领导干部做起,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和带动作用。要有求真务实之“心”,坚定信念,夯实基础。要不要求真务实,是不是求真务实,根本上是与每一个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目的动机联系在一起的。在行动上做到求真务实,首先要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坚持求真务实的极端重要性,打牢求真务实的思想基础。而这个基础,就是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进一步提高坚持“一个宗旨”、牢记“两个务必”和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领导干部要严格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大力倡导和发扬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永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人民公仆的革命本色,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在真抓实干中开拓前进,不断为党和人民建立新的业绩。要有求真务实之“勇”,坚持原则,敢抓敢管。求真务实,关键在于一个“真”字和一个“实”字。它要求我们讲真话、用真心、求真理,办实事、重实际、务实效。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同志不能求真务实,往往并不是因为能力不够和水平不高,而是因为考虑个人利益得失而不敢、不愿求真务实。只有时时事事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才能够做到讲真话、办实事。如果一事当前只想到自己的名利、地位、家庭,那么就会对求真务实知而不行、能而不为。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都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跟风跑”那一套,都要努力防止形而上学和片面性。要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勇于说真话、报真情、较真劲,善于出实招、鼓实劲、干实事。要有求真务实之“诚”,老实做人,诚信做事。强调求真务实之“诚”,就是要真心实意地把求真务实的精神体现到做人做事的各个方面,就是要老实做人,诚
信办事。老实做人,就是为人处世要坚持原则,言行一致,廉洁自律,坦荡磊落。诚信做事,是老实做人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体现。老实做人、诚信做事,就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的行为规范和狠抓落实的精神,真抓实干,脚踏实地,力戒浮躁,努力把事情办实办好。老实做人、诚信做事,还要求我们决策要科学,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做事要到位,做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承诺要有度,说一项是一项,项项兑现。当前要把群众关注的热点、经济社会生活的难点、实际工作的薄弱点作为踏实做事的重点,认认真真地落实好。要多做雪中送炭、排忧解难之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以求真务实的实效来体现做人的品性与境界、做事的认真与执着。要有求真务实之“规”,建立机制,完善制度。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通过制度设计、制度安排、制度创新为坚持求真务实提供体制保证,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实践取得的一个重要认识。我们的体会是,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必须致力于建立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评价监督“三个机制”,致力于完善发展“三具两基一抓手”(“三具”: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落实;“两基”: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一抓手”:以项目带动为抓手)的工作机制。要坚持和完善学习、调查研究、联系群众、民主集中制、民主决策以及公开办事等各项制度。形成科学评价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使好大喜功、弄虚作假、执行不力的干部受到批评和惩戒,及时发现并坚决纠正违背求真务实精神的各种不正之风和错误做法。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求真务实是我们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成就的制胜武器,是我们保持冷静头脑、客观分析形势的清醒良剂,是我们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团结带领人民开拓进取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努力营造求真务实的良好氛围,坚持做到求真务实、踏实苦干,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五篇:论三个代表在理论上的创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结课论文
论三个代表在理论上的创新
一、“三个代表”思想是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重要的理论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理论上传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同时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精神。它新就新在适应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的客观需要,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者全方位地联系起来,引入到党的性质、宗旨、根本任务的表述中来,这就赋予了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以新的内容和时代精神,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与社会主义本质的辩证统一、完成根本任务与实践根本宗旨的辩证统一、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自身建设的伟大行动纲领。
2000年春天,江泽民同志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三个代表”这个新理念,2001年的“七一”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发,它的科学内涵、立论依据、基本要求、体现途径、以及相互关系等都得到了明确。这就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一个执政党建设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极为简练、易懂、好记的语言,勾划出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形象,是中国共产党面向新世纪的伟大宣言。通过“三个代表”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党,一个充满改革精神的党,一个充满希望的党。邓小平当年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的立国之本,江泽民同志在世纪之交提出了“三个代表”的立党之本。有了立党、立国这两个根本,我们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三个代表”的理论创新,在于其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科学品格。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没有停止过实践。人民群众也就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不断寻找、揭示和发展指导自己前进的真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发翔于实践,也归结于实践,作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它是马克思主义规律性的再认识,指导着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活动,为新时期检验我们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提供了最科学的衡量标准,显示了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崇高科学品格。
“三个代表”的创新到底源于什么样的实践呢?主要有两点。首先,来源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的实践,即置身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状态中去思考,以一种生于忧患、不负使命的伟大襟怀关切党的生死存亡,获取历史的灵感和启迪,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共产党从一个在欧洲上空徘徊的“幽灵”,变为植根于世界工人阶级心目中的“偶像”,走过了150多年光辉而曲折的历程。自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迎来赤旗的曙光开始,社会主义阵营空前活跃和壮大;至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大厦訇然坍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又急转直下,似乎已成“末日之夕阳”。中国共产党亲历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潮涨潮落,1 /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结课论文
经历了革命的血雨腥风,经受了执政的严峻考验。80年洗礼,锤炼成了共产党人的实事求是思想和理论创新精神。吸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从一个理论的新视角来定义党、规范党、建设党,是“三个代表”的理论创举之一。
“三个代表”的创新高于实践,是指“三个代表”不只是对实践的理性认识和科学归纳,还是伟大实践的新开端、新起点、新要求,指导着社会在实践中发展,指导着政党在实践中前进。在什么样的认识,就有什么样的实践;同样,有什么样的实践,必然体现在一定认识的过程中。正确认识“三个代表”高于实践的实质,就是要使一切实践都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行,具体地讲,就是要全面把握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党要管党的原则,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努力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个代表”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新,是江泽民关于创新思想和实践的成功范例,也反映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并将其贯彻落实好,我们的党和国家就大有希望,就一定能够在21世纪续写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的篇章。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