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江泽民总书记的“八项主张”与“三个代表”理论
【原文出处】台湾研究【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203【原刊页号】14~19【分 类 号】d4【分 类 名】中国政治【复印期号】200303【 标 题】论江泽民总书记的“八项主张”与“三个代表”理论【 作 者】罗华庆【作者简介】作者为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处长【摘 要 题】台湾问题【 正 文】
江总书记“5.31”讲话宣示:“三个代表”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党中央号召全 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为完成历史赋予的庄严使命努力奋斗,推动了深入学习“三 个代表”思想的热潮全面兴起。江总书记去年“7.1讲话”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思 想,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基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当代的实际情况 相结合,作出新的科学概括,进一步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这 一思想具有完整的体系和丰富的内涵,在深入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争 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期应运而生,与时俱进、一以贯之,充分反映在党和国家事 务的各个方面。1995年江总书记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提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以下简称“八项主张”),即“三个代表”思 想在国家统一问题上的具体体现。
一
“三个代表”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就是说,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必须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统一起来,必须能实际推动生 产力的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精神,“八项主张”明确提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 成,“面向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 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显然,这个论述高层建瓴,将海峡两岸的统一和整个 中国的发展结合起来,揭示了国家的发展与统一相互作用的真谛。
世界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一方面,冷战结束,政治多元,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但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两大主流;另一方面,知识“爆炸”、科技革命、观念更新,新材料、新能源、微电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的新成果不断涌现,全球经济呈现一体化趋势。由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将相当长时期 竞争并存,世界各国都特别注重增强以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中国作为发展中国 家,既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又深入进行改革开放,面临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要想 真正在激烈竞争的当今世界确立自己的位置,务必大力发展经济,加速现代化建设。然 关键之一是,现代化建设本身具有的持续性,需要和平稳定的内外环境;而中国的现代 化与国家统一交织一起的“同步性”,更需要智谋和胆略争取和平稳定的内外环境。因 此,按照“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基本解决港澳问题后,对于属于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江总书记的“八项主张”强调,进一步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大力 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即适应了“争取和平稳定内外环境”的需要,适应了“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促进两岸“共同繁荣 ”的要求,体现了推动全中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按照“八项主张”,努力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首先是海峡两岸 可以不打仗,保证和平的政治环境,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保存各自现有的生产力(不 受破坏),保留各自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不改变),保护“两岸本为一家”的人 才、资金(不外流)及投资的信心和热情(不变移)。在此基础上,两岸可进一步发挥各自 优势取长补短,如祖国大陆之于台湾,在资源、市场、劳力和商机等方面;台湾之于大 陆,在资金、人才、生产与管理技术等方面;两岸相互之间,在有关的产业部门和科技 领域。特别是大陆相当于台湾近60倍的人口、270倍的面积,可为台湾提供广阔的市场、丰富的资源和生机无限的再发展空间。从2001年11月起,祖国大陆已取代美国成为台 湾最大出口地,占台湾出口总额的23%以上。截止2002年3月,累计两岸间贸易总额近23 20亿美元,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超过1500亿美元,约等于台湾的全部外汇储备。台商投 资大陆,继珠江三角州、长江三角州、渤海湾经济区后,又开始将目标投向中西部地区。两岸取长补短、可促进两岸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八项主张”发表以来,在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 的同时,祖国大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台湾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得到推动。但是近年来,台湾当局的种种倒行逆施导致台湾经济全面下滑,2001年竟出现50多年来第一个负增 长(-1.91%),引起台湾各界的强烈不满。台湾经济部门在重重压力之下不得不松绑“戒 急用忍”,调整相关政策,各界有识之士还积极推动拟定有关建构两岸产业分工合理布 局的总体规划,以及配套性的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时间表。台湾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一 国两制”,并积极探讨如何在“一国两制”下两岸更好地整合、“双赢”,共同发展生 产力、共同繁荣。台湾舆论表示,两岸经济此(台湾)消彼(大陆)长,使“一国两制”为 台湾民众“提供了一个向往美好生活,又可以预期的蓝图”。实际上,中国政府相继于 1997年、1999年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后实行“一国两制”,内地作为强大后盾,不仅帮助香港顶住了亚洲金融风暴的侵袭、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帮助澳门社会安全治 理、经济“扭亏转盈”,而且使香港在保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的同时,经 济重整结构、进行更高层次的转型;使澳门在多方面增强实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因地制 宜、扬长避短加快发展。同时,内地也通过港澳,多方招商引资,博采众长,推动经济 建设持续高速发展。“八项主张”强调新形势下深入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 本方针,“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就既实现“和平统一”又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而言,已为将来在台湾的实践做出了示范。
现在,两岸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当为双方进一步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提供新的契机。两岸贸易往来将继续加强,两岸在农业、科技、金融等方面的合作将深入进行,两岸 的资源配置和产业分工将趋向合理,两岸“三通”将得以推动,两岸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将加快速度。台湾业界更为全面、深入地参与大陆有关行业的建设,将对祖国大陆的可 持续性发展及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由于历史将中国分为大陆与港、澳、台四地,四地的完全统 一与全面现代化相辅相成。因情制宜实行“一国两制”是合理的选择、智慧的选择。按 照“八项主张”,在分步骤努力实现“一国两制”的过程中,港、澳、台与大陆在经济 建设上的实际互相参与,正代表了整个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二
“三个代表”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 化的要求。这就是说,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要求,必须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 进方向统一起来,必须能实际将中华文化推向前进。正是基于这样的精神,“八项主张 ”深刻指出,“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 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两岸同胞要共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显然,将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与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结合起来,揭示了发扬中华文化 优秀传统对促进中国最终统一的重大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关于“治国安邦”方面突出表现为崇尚统一、追求和 谐、倡导创新。江总书记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所提出的“八项主张 ”,发展了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中的国家统一思想。
崇尚统一——内反分裂,外反侵略。中国历史悠久,虽多有朝代兴替、政权更迭,出 现过地方割据、遭遇过外敌入侵,但总体上“统”多“分”少,统一始终是社会发展的 主流。中华儿女爱乡、爱国,维护统一,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形成为全民族至高无上的 价值观念和生动、鲜明的性格特征。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竟相入侵,中华民族面临 危亡,“民族振兴”、“国家统一”成为一代代志士仁人为之奋斗不懈的两大课题。从 魏源、林则徐首倡“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康有为、梁启超为主“变法维新”、“救亡 图存”,再到孙中山疾呼“振兴中华”、“恢复”台湾,终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 三座大山,完成国家主体统一。通过抗日战争胜利,台湾于1945年重归中国版图;由于 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于1949年又与祖国大陆分离至今。因此,江总书记在“八项主张 ”的讲话中指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促进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仍然是所有中国人 的神圣使命和崇高目标”;“八项主张”第一项开宗明义,“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决 不容许分割”,“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此,中 华文化崇尚统一的优秀传统得到充分体现,并赋予新时期新的内涵。
追求和谐——厚德载物、博爱为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推崇“天下为公”、“以德服 人”。史籍盛赞,“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孟获为孔明七擒七纵而心悦诚服,成千古 美谈。上个世纪中期“国共之争”,成千上万的“国军”官兵阵前倒戈,一批批重要战 犯狱中反省,国人皆知“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共产党第 一代领导人即对内战后退踞台湾和出走海外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提出“既往不咎,立 功受奖”,“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还(于60年代)进一步提出旨在和平解决台湾 问题的“一纲四目”。在此感召下,包括国民党原代总统李宗仁在内的一些人主动从海 外归来。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人提出“和平统一”大政方针,经过全国人 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叶九条”、“邓六条”逐步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的基本国策。1982年廖承志致蒋经国信,提出“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推 心置腹、义正情殷。“度尽动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两岸相隔40年的亲人终于 得以重会,两岸同胞共同努力,打破坚冰,从隔绝到交往、从对峙到对话,翻开两岸关 系新的一页。由此,两岸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不断扩大,越来越增进台湾民众对祖国大 陆的了解和亲情。1995年,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总书记发表“八项 主张”,郑重表示:“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对于 两岸经济合作“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在和平统一的谈判中,可以吸收两岸 各党派、团体有代表性人士参加”;“欢迎台湾当局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 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可以共商国事,也可以先就某些问题交换 意见”,还可以“就是走走看看”。这些,从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来说,充分展现了厚 德、博爱的气度和胸襟,为富有包容性和亲和力的“和合”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
倡导创新——“因时立政”、因情制宜。中国古代变法、改制,近代维新、革命,一 再证明中华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传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一步步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胜利,亦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辉煌历程。在国家统一问题上也是这样。如果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毛泽东、周恩来等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出 “一纲四目”,在思想和政治上为“一国两制”作了历史铺垫;那么,“一国两制”提 出后10多年,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发 表“八项主张”,则基于新的历史阶段,对“一国两制”作了进一步的深入阐述,并前 瞻性地提出了一些积极、务实的创意。例如:关于两岸谈判不再提“国共谈判”、两岸 谈判分步骤进行的思想,关于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的思 想,关于明确界定台湾与外国关系的思想,关于统一“不能无限期拖延”的思想,等等,都是根据新的形势所作出的判断与决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正是在“八项主张”的深刻影响下,随着形势的发展,海内外华夏儿女越来越多的人 从不同视角、运用不同学理,对“一国两制”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对“一国两 制”在港澳实践的意义、效果,对“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可行性及与在港澳实行的异同 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进而为如何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的完全 统一积极建言。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从“一纲四目”到“一国两制”,可谓一种 从政治安排到制度构想的发展。“一国两制”把中国自秦汉以来一向实行的单一制国家 结构形式,与世界上一些国家曾经或正在实行的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相结合,根据中国 国情和现实,取长避短,推陈出新,被不少有识之士誉为“是对古今中外先进(制度)文 化的总结与创造”。它为世界各国解决一国内部的分歧和争斗,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之 间的矛盾和争端,树立了典范、提供了借鉴。“八项主张”,则立足于已按“一国两制 ”与英国、葡萄牙政府谈判解决港、澳问题的基础,立足于全球趋向经济一体化、政治 多元化的现实,顺应“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发扬中华文化“和合”与“容融”的 “特长”,在实现中国完全统一和全面现代化的进程中,推动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丰 富中华文化的内涵。
三
“三个代表”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这就是说,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 要求,必须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统一起来,必须能实际给中国最广大人民 群众带来利益。正是基于这样的精神,“八项主张”郑重宣示,“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 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的一切正当权益”,“欢迎台湾各党派、各界人士同我们交换有关两岸关系与和平统一的意见”。显然,将海峡两岸的统一与全 中国特别是台湾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结合起来,揭示了尊重台湾同胞的合理意愿和正 当权益为推动台湾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重要基础。
人民作为一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在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具有特定的涵义。在中国,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 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的范围。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1949 年后,祖国大陆作为中国的主体,一直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台湾作为中国的组 成部分,一直实行资本主义。现在,祖国大陆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香港、澳门 结束外国殖民统治回归祖国后,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台湾尚未 与祖国大陆统一,仍自行实行资本主义。因此,现在讲“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当指 包括居住在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海外所有中国人中拥护统一的爱国者。又由于复 杂的现实原因,虽然大陆、港澳和海外的中国人基本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 台湾人民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尚处于不断加深了解、扩大认同的渐进过程中,目 前的“主流民意”是“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主张发展两岸关系”,因此,如果专 门就台湾来说,现在台湾的“最广大人民群众”,当指包括台湾各阶层、各界、各党派 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广大台湾同胞。
如果说,“一国两制”的提出,是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较长时期与祖国大陆 未成一体、与大陆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经济发展速度又高于大陆等特殊情 况,本着既统一祖国,又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宗旨,在代表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 利益的同时,反映祖国大陆与台湾、香港、澳门方方面面现实利益的最大公约数;那么 “,八项主张”对“一国两制”的进一步阐述,为促进祖国统一所提出的富有创意的思 想,尊重历史、照顾现实、谋划未来,从根本上代表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最广 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在当前形势下深刻反映了台湾同胞中“求和平、求安定、求发 展,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主流民意”。
“八项主张”提出,“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 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干涉中国和平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 的”。这郑重宣示竭诚致力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而针对“台独”图谋和外国干涉不 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正是为了保证实现统一采用和平方式。“八项主张”提出,“近年来 台湾岛内分离倾向有所发展,‘台独’活动趋于猖獗。某些外国势力进一步插手台湾问 题、干涉中国内政”,“不仅阻碍着中国和平统一进程,而且威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这深刻揭露了破坏台湾海峡乃至亚太地区“安定”的因素,而这些因素 首先影响的当是台湾社会的安定。“八项主张”提出,在下一个世纪到来前,世界各国 都“把增强综合国力作为首要任务”,在港澳回归后,饱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到了“实现 全面振兴”的时候,对台湾和整个中国都是个“机会”。这明确表达期待整个中国迎接 新世纪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争取整体发展,理所当然包括台湾在内。“八项主张”提出,“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继续加强两岸同胞的相互往来和交流,增进了 解和互信”,“采取实际步骤,加速实现直接‘三通’”“,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商 谈并签订保护台商投资权益的民间性协议”,等等。这特别强调希望全面发展两岸关系,实际与广大台湾同胞多年的呼声融为一体。
正因为“八项主张”代表了两岸中国人的根本利益,“八项主张”发表七年来产生了 巨大影响。一方面,祖国大陆在“八项主张”指引下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得到 广大台湾同胞的支持和配合。两岸同胞共同努力,推动两岸人员往来迅速扩大,两岸间 接贸易持续增长,台商投资大陆项目金额增大、结构优化并向高新技术领域扩展,澳门、港龙航空公司先后实现“只换航班号、一机飞到底”飞行两岸,福州、厦门与高雄开 通“试点直航”,“两马协议”、“两门协议”促成两岸海上客、货直接往来。今年5 月,金门人民在相隔50多年后首次喝上祖国大陆供运的水,祖国大陆对“华航”空难的 救援和善后工作大力协助,台湾各界由此更为急切呼吁两岸全面“三通”。另一方面,台湾当局与“八项主张”背道而驰的种种言行,遭到广大台湾同胞的强烈反对。李登辉 所谓有“分裂分治”论、“戒急用忍”论、“七块论”、“两国论”、“2008年建国论 ”等谬论,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一中原则、不承认“92共识”、大搞“渐进式台独”、大 搞所谓“台湾正名”、叫嚣所谓“一边一国”、大购军火“以武拒统”、大拼“外交 ”制造分裂等行径,一直为台湾各界严厉谴责。
与此同时,通过对祖国大陆与台湾当局遵照与抗拒“八项主张”做法的比较,台湾民 众不断加深对“统独”利害的认识。有台湾学者撰文《权衡利害论“统”、“独”》,明确提出:“台独”至少两大害——一是要与大陆对抗必大肆购武、大耗台湾的民脂民 膏,二是将使大陆被迫动武、造成台湾一片焦土玉石俱焚;而统一起码有十利——两岸 同胞感情融洽、安全安定共享太平、当家作主共享尊荣、两岸“三通”台湾受惠、健全 法制保障权益、国际地位空前提高、节省军费从事建设、科技合作优势互补、文教交流 提高素质、亚太地区和平稳定。这“统一十利”之说,与大陆学者所提“和平统一十大 好处”基本类似。可见两岸同胞如灵犀相通,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更有投资上海的台 商,列出两岸统一的二十一条好处,向往真切、构想丰富,内容具体而实在。
近年来,就在祖国大陆深入贯彻“八项主张”,推动两岸关系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台 湾广大民众逐步深入开展全方位的“大陆研究”,在对祖国大陆“投资热”的基础上,又掀起“求学热”、“求职热”、“创业热”、“置产热”、“定居热”。台湾民调显 示,近25%的台湾人希望在大陆定居,而实际仅常驻上海的台湾同胞即超过30万人。“ 台湾的前途在大陆”——已越来越成为越来越多台湾人的切身感受和共同呼声。这为民 心所向作了一个生动的注解。
在“5.31讲话”中,江总书记强调,进入新世纪的新阶段,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 要求,“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完成包括实现祖国统一在内的三大历 史任务。由此,更见“三个代表”与统一大业密切相关。到今年7月,江总书记系统阐 述“三个代表”思想的“7.1讲话”发表1周年,关于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发表7年 半。对照“7.1讲话”,重温“八项主张”,从一个侧面可进一步理解“三个代表”思 想的产生和发展,认识“三个代表”思想的博大精深,体会“三个代表”思想在国家学 说上的雄才和睿智,明确“三个代表”思想对于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的重大意义。“三个代表”思想,是着眼于回答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所作出的战略性思考,基于“三个代表”思想精神的“八项主张”,是中国 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南和纲领。英 国人汤因比曾以历史学家的冷静态度赞叹说,几千年来,中国人在“政治、文化上统一 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在已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遵照“三个代表” 思想,认真贯彻“八项主张”,通过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所有中国人携起手来,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一定要、也一定能早日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 大复兴。
第二篇:邓论和三个代表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1.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之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之为邓小平理论。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善于总结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了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理论勇气。邓小平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第四,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
2.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和发展和创新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贯穿着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邓小平理论又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当代世界的新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当代世界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第一,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第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第三,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第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重要历史经验,就是能否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行理论创新。社会实践在不断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3.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组织和活动领域;工人、农民和其他社会阶层在就业、分配等方面出现了多样性;物质利益的多样化日趋明显,群众的不同利益要求越来越多。我们党也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党员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党的干部队伍正在进行整体性新老交替;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些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1.“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考试大)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执导思想。
2.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发展。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就使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明确了指导思想,使党的执政有了共同的理论基础,使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始终具有强大的力量。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与全面改革的进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这一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是与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分不开的。要把我们的事业不断地推向胜利,也必须始终坚持这一思想路线。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党的思想路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体现在邓小平理论内容的各个方面和邓小平所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中。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这一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看作是一个整体。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内在统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切实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确定发展的具体道路、方针和措施。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把实践作为最高的权威,解放思想就是要使我们的思想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于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就必须尊重群众,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二者是高度统一的。
2.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都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反之,都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排除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的干扰,深化改革,加快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时代变化、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必然要丰富和发展。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坚持创新,才能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赢得人民的拥护,永葆生机。这既是党自身建设的要求,也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2.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具体体现在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能够体现时代特征,要随时代主题的变化而变化;要把握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要在理论上进行创新,并以理论创新为先导,以发展的理论来推动和指导制度、科技、文化和各个方面的创新。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我们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关键是要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2.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各方面的本质要求进行了阐述,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考试大祝你好运!
邓小平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的目标各方面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阐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述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发展过程中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从根本上破除了脱离生产力、脱离社会主义的目标、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错误观念,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有了新的、更科学的认识。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其确立这一任务的依据
[分析]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为:第一,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内在要求。第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并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
2.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也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一方面,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另一方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不成熟、不完备。这个阶段就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我国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国情,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与国际环境所决定。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认清社会主义建设一切基本问题的根据,是制定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政策的根据。清醒地认识国情,可以既排除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错误主张。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落后的社会生产”是相对意义上的,指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而言、相对于够格的社会主义满足合理需要的尺度而言是落后的。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离开四项基本原则谈改革开放,必然会失去政治方向,造成社会**,改革开放也搞不下去;离开改革开放谈四项基本原则,也必然变成坚持僵化的旧体制和旧观念,不能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发挥,四项基本原则也坚持不好。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党的基本路线概括了我们的主要经验,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
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从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看,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来看,改革的作用和意义不亚于革命。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但从改革的对象、目的、功能、主体和领导力量看,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相互促进、相互统一。发展是目的,改革为发展提供动力,发展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稳定是改革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和保证,同时也只有通过改革和发展才能解决社会矛盾,为稳定打下基础。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2.“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务(原文是“活务”,我认为应该是“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战略目标是指一个时期内全局性的奋斗目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前两步的目标已经提前实现,现在正在完成第三步的目标。
2.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
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日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既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注重社会全面进步;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经济发展道路,基本特征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邓小平同志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其意义
邓小平总结历史的经验,提出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 来的战略构想。针对我国的实际,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 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做出的重大决策。这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农业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资源。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小康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4.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指由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粗放型经济增长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速度、结构、效益、质量是辩证的统一,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有效益才有实在的速度,有一定的速度才能有效益。结构全理与提高效益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持续的经济增长只有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结构合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质量是根本保证,没有质量就不会有效益。
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是: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成为最重要的变革力量;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在当代,衡量是否是先进生产力,主要标志就是看是否内含了现代科学技术。
2.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推进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
科教兴国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的质轨道上,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选择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带动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一理论是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吸收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新鲜经验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框架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1)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3)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经济活动市场化、企业经营自主化、政府调节间接化、经济运行法治化。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有自己的特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共同富裕为目标;宏观调控能力可以较资本主义国家更强。
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建立和调整所有制结构的理论依据,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我国社会经济的总体落后、多层次和不平衡状况,要求有多种经济成分与之相适宜,才能促进生产力进步,否则只能束缚和阻碍经济的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
2.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涵义。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确定这一分配制度的依据(考试大竭诚为你服务)
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2.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了生产过程,都在生产过程中作出了贡献。收入分配应该体现土地、资本、知识产权等的价值,更好地鼓励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建设。把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3.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按劳分配是与公有制相联系的分配方式,其他分配方式是与多种经济成分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存在的客观性。处理好不同分配方式之间的关系,一是要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二是要确立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但在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社会公平。公平既是社会主义的原则和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注重社会公平,就是要在收入分配中防止出现收入差距过大和两极分化的现象。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1.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一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即人民内部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同时进一步完善人民民主专政。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权分立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协商制度是充分发扬民主,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加强民族团结、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途径。
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民主首先是指一种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高度民主的差距还很大,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紧迫性;同时民主政治建设受各方面制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考试竭诚为你服务!)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含义、内容和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长期过程
依法治国就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建设法治国家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1.社会主义文化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对此既可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把握,也可以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把握。从两个文明的角度看,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相联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从一个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站在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的重要战略地位
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决定了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3.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互相促进,有机统—具体体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证,文化是支撑。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者结合才能有效地解决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和问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整个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思想道德建设内容丰富,可归纳为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三个方面。理想建设是核心。理想有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之分。道德建设是主体内容,道德建设具有多方面的内容。道德建设可划分为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具有丰富的内容,它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通过教育,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科学技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发展各项文化事业,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导方针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社会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提高相伴随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第十章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
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
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国家的统一作为一项重要历史责任和奋斗目标,积极探讨和寻求实现统一的方式和途径。邓小平在新的条件下,在考虑和平解放台湾问题进而扩展到解决香港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二、“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实践
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重大意义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使“一国两制”变为现实,证明了“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合情合理、切实可行。它有利于香港、澳门地区的稳定,也对台湾问题的解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纲领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第十一章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关于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
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做出新的科学判断是制定我国外交战略的重要依据。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也日益明显。世界政治、经济的两大趋势,是了解中国外交战略的客观依据。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根本原则。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
中国的外交可以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争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目标。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
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指国际社会中各国处理彼此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规范和相应的保障机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代表了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所要争取的国际环境。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工人阶级的阶级特性及共产党和我国的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维护和加强全体职工的国家主人翁地位。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农民是我国社会中人口最多的重要力量。
2.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由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他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的性质的这一表述,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宗旨以及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的传统作风所决定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事业的方向、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因此,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建设是我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社会主义时期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以及和平演变的考验。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党的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着许多严重问题。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实现“三个代表”的要求。党的建设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兴衰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
2.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也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纲领和路线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从而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全党要紧紧围绕上述任务、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第三篇:《论三个代表》读后感
《论三个代表》文献-读后感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一重要思想有着重要的时代背景和实践依据,有必须科学回答的基本问题,有核心内容和精髓,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说,是因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科学的总结、全面和创造性的回答。早在1990年,江泽民同志就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已经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我们希望,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都要把心思用在这里,经过实践,集思广益,继续把这篇大文章作好。”之后,他进一步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需要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江泽民同志曾说,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是他10年
来想得最多的两个问题。20xx年6月,他在谈到“三个代表”时说,“我提出这个问题,是经过了长时期思考的。”想得最多、长时期思考的结果,归结起来就是“三个代表”。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既统一于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又统一于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过程中 本文来自文秘网。江泽民同志多次从党的建设的角度进行了阐述,但都是从研究和解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出发来进行阐述的,是从党如何更好地领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高度来进行阐述的,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全局性和科学性。这一点,需要我们认真体会和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江泽民同志在阐述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时曾经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话。他说:“这种一脉相承就是既不断继承又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是我们共产党人不断继承、不断发展着的科学真理的统一体。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最好的继承。只有坚持这样做,理论才能真正顺
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我们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也完全应该这样理解。这里的关键,是要进一步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邓小平理论的一脉相承的关系。对这一点,江泽民同志讲得很清楚:“我们始终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这一点丝毫不能动摇。同时,我们也必须根据新的实践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不断为实践提出新的理论指导。”
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必须毫不动摇、始终不渝地高举。他指出,“党中央所要求的‘高举’,必须是紧密结合各自的实际,真正把邓小平理论全面正确地学习领会好,积极认真地贯彻落实好,不断取得工作的新成绩,不断开创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只在口头上喊,认识上不提高,行动上不落实,这不是真正的‘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伟大事业。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奠定了发展的基础,但是今后的路具体怎么走,要靠我们自己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开拓,总结新的经验,形成新的认识。“只有这样去,才能创造性地继承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才能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这是对待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态度,也是邓小平同志期望于我们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邓小平理论一样,来自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从回答的基本问题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作出了两大历史性贡献:一是牢固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使我们党和全国人民有了根本指导思想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二是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行动指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的理论创新意义,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及时进行理论概括,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把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3月4日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在参加两会的军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胡主席讲话中提出的“八荣八耻”,全面阐述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具体要求,组织全军官兵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一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对于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推动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指导意义。
代表、委员们在发言中一致认为,胡主席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着眼当代中国发展的全局,面向中华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汲取了我国传统荣辱观的精华,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作为社会的先进群体,军队在贯彻落实胡主席重要讲话,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上,应该走在前列。陈章元代表认为,青年官兵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引导,使青年官兵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在头脑中深深扎根并成为行为道德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些优秀的传统道德、高尚的价值观念也受到了冲击。方庆灵代表说,胡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高屋建瓴,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我们要以此经常对照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田绍奇代表说,胡主席提出并倡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抓住了当前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为一体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大量涌入的外来思想文化、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当前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
值取向产生了影响。张世刚代表认为,“八个为荣、八个为耻”是非十分明确,对青年官兵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王守志代表说,当前,我们的经济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胡主席提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非常及时。我们必须在关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更加关注精神文明。
第四篇:主题教学:一种理论主张与实践模式(范文)
成尚荣
最近,又听了窦桂梅老师的两堂语文课。每听她一次课,心就被感动一次,甚至是被震撼一次。我有一个想法,教学成果奖评选,如果条件许可,到现场听听课堂教学,在真实情境里亲身感受一下,那该多好!我深以为,真正的教学成果,诞生在教学现场中;最大的成功,应当是教学现场中学生的真实学习和真正发展。
不少老师都有这样的感慨:窦老师的语文课又有了重要变化,而且越变越好。哪里变化了,是什么让她变了?是主题教学,是主题教学的深化和发展。
一、主题教学的核心主张是整合
在主题教学的语境下,主题是载体。语文教学要学会整体思维,增强教师的课程整合意识。
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窦老师看来,“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教学内容支离破碎”“教学目标不清、教学方式僵化”,使语文教学“难以形成核心价值观”“难以整体提升语文素养”“儿童学习负担过重”。这些问题背后的重要原因,是课程意识缺失,缺少整体设计、综合统筹。显然,整合应当是破解这一难题的良方。
整合必须确立核心,围绕这一核心,加强统筹,削枝去叶,突出重点,加强联系,形成体系。所谓核心,在窦桂梅看来就是主题。换个角度讲,在整合视野里,主题既是载体又是教学的核心。以主题为载体,把有关内容围绕核心整合起来,形成清晰而又简约的结构,促使学生在完整的语文世界里获得整体性发展,这就是主题教学的要义。不难看出,整合不仅是手段,也不仅是思维方式,而且是一种调整和创造。
主题教学以整合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主张,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就教师而言,是课程意识的增强。从教学走向课程,在课程的框架里审视小学语文教学,使语文真正成为一门课程,而不只是一本教科书,不只是课堂里的教学活动。这就需要对语文课程体系化进行深刻思考。就学生而言,是整体性、系统性思维方式和品质的培养,学会在生活中找寻核心,搭建载体,学会创造,在完整的语文世界里,过有主题、有意义的完整的语文生活。
二、主题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语文立人
在主题教学的语境下,主题是核心价值,是情感文明。语文教学要以语文素养培养,尤其是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根本任务。
窦桂梅提出,主题教学的核心目标是用语文立人,立场鲜明而坚定。众所周知,教育的一切、一切的教育都是为了立人。可遗憾的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常常以知识、以分数、以背诵、以简单反复的操练代替语文教育,遮蔽语文教学中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始终是主题教学最为关注的主题。语文教学固然要关心学生知识的获得,但一定要基于知识、超越知识,通过语文教学来育人,最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作为真正的人站立起来。
语文立人不是一句空话,它是通过语文的核心素养来达成的。“素养”这个概念早在1883年美国的《新英格兰教育杂志》中就使用了。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认为素养“探讨的是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所谓公共性,所谓摆脱情境依存性等,就是强调素养或核心素养的共同性、共通性,是所有人必备的。窦桂梅较早地在主题教学中使用这一概念,说明她对理论和前沿性问题的敏感。语文的核心素养究竟有哪些,大家都在研究,而清华附小已在《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指南》中对语文核心素养作了初步的确定,所谓的“三个一”,即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正是她和她的团队提炼出的语文核心素养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在语文立人这一核心目标引领下,主题教学特别关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窦桂梅特别警惕德国哲学家施蒂纳所指出的“脑中之轮”,她明确提出:“如今的教学,我们不追求课堂的完美无缺,我们更愿意传递一种声音:透过语言文字,要让孩子们保有天真和纯粹,保有批判和反思。只有思想力量,才能如阳光般照耀孩子的心灵!”在这样的语境下,主题指的是核心价值,而核心价值又以具体的语词来呈现。所以,她说:“如果将这样的主题印在脑海中,这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将多么重要!”我们应抛弃“脑中之轮”,但孩子必须“脑中有弦”“心中有魂”,必须在心灵中播下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完全可以说,主题教学探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人语文教学的思路和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样式。
与此同时,主题又是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意义群”。主题教学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创造语文文本的意义,用意义、用“意义群”滋养自己的思想和心灵。最近,窦桂梅又特别关注情感文明的教育,通过主题教学培养儿童早期的情感认同、情感习惯、情感能力、情感反应模式等。在这样的语境下,主题又应当是“意义群”中的情感文明。
三、主题教学的核心立场是儿童立场
在主题教学的语境下,主题的主语是儿童,儿童即主题。语文教学要让儿童站在课堂的中央,让儿童自主学语文,自主生成主题。
教学的核心是学会学习。主题教学依循教学的本质,始终引导儿童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创造性地学习、学会享受学习。因此,窦桂梅将教学的核心立场定位为儿童立场。她说:“儿童站在课堂的中央,„„应当尊重儿童的独特感受,张扬个性,激发创造力,提高参与意识,让儿童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这样的语境下,主题的主语就是儿童,一切从儿童出发,一切以儿童为主体。不仅如此,主题教学的主题就应是儿童,以儿童的学习和发展为主题,儿童学会学语文了,语文的主题就实现了,语文教学就成功了。坚守儿童立场的主题教学,是真正的儿童自己的语文,是儿童自己的语文学习、语文生活。也许在这方面,大家觉得窦桂梅的变化特别重大。
具体地说,主题教学的情境脉络是:儿童发现价值、开发价值、生成价值、融入价值。所谓发现价值,是说文本中的价值不是教师告诉儿童的,而是学生自己在学习中思考、发现的;开发价值是发现以后的深度认知,发掘价值的意义,让其呈现,让其走到课堂里来;生成价值则是对原有价值的超越,由此及彼,发现新的意义,创造新的价值;而这一切,都是儿童凭借主题融入价值的过程。《皇帝的新装》一课“共学”阶段,聚焦“新装”,学牛质疑如此精彩,如此深刻,可谓发现、开发、生成、融入价值的经典片段。由此看来,主题教学追求儿童的深度,追求儿童的哲理。这方面,窦桂梅的课尤为突出,尤为可贵。
基于儿童立场的主题教学,特别鼓励学生勇于超越。窦桂梅探索阶段提出的“三个超越”——“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我向来持肯定、赞赏的态度。其实“三个超越”,就已经体现着儿童立场,为主题教学的发展奠定了根基。
四、主题教学的核心策略和主要手段是语言文字运用
在主题教学的语境下,主题也可以是核心语词。准确地说,主题是通过核心语词来呈现的。语文教学应围绕主题整体推进。
不同语境下的主题有不同的内涵,可见主题是多元的、动态发展的,因而是丰富多彩的。但无论何种语境、何种内涵的主题,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运用,都要落实到语言文字的运用中,否则,就不是语文的主题教学。正因如此,大家听窦桂梅的课,总是叹服于她的生动与深刻,毫无说教的感觉。这样的主题,才是有根的、实在的。活泼泼的语言文字里,看得见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在跃动、生长。
在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中,窦桂梅的主题教学呈现出三种方式。其一,通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引导学生探寻“主题潜伏”,进而让“主题呈现”,并引导学生将“主题深化”,进行“主题拓展”。《皇帝的新装》教学中,聚焦大臣、聚焦百姓、聚焦皇帝、聚焦结尾以至聚焦现实,在语言文字的伴随下,主题得以凸显和深化。其二,课堂教学中,采用“预学——共学——延学”的板块结构,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摸爬滚打”,经过几个来回。主题教学中语言文字与儿童相遇的游戏,促成了语言文字与主题的狂欢。其三,制定《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手册》《小学语文乐学手册》,将两种手册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方式,从而整体推进主题教学的发展。
主题教学是窦桂梅老师2000年前后在反思实践、由抽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主题教学既是一种理论主张,又是一种实践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建构。
第五篇: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是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二是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的努力方向。这是党的十六大的两大历史性贡献。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主要任务。胡锦涛同志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实践,也是对学习贯彻‘个代表’重要思想成效的最好检验。”这既是对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性要求,也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向性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统一性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但如何实现二者的结合,却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这里不仅涉及一般的哲学原理,而且涉及大量与新的实践和新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现实内容。这些现实内容,既包括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认识问题,又包括对党的实践创新的认识问题;既包括对二者历史渊源和相互关系的深刻领悟,又包括对实现二者结合的中介环节的正确把握;既包括方法论问题,又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正是在不断解决随着实践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是一劳永逸的,它要求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决实践中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并且规划了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标准和具体步骤。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规划了继续前进的蓝图,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指出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要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这一目标后,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全党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孕育形成的,其实践基础就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是亿万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回答了实践提出的大量新问题,包括如何科学判断和正确把握处于迅速变化中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如何确定新的发展思路、提出新的发展战略;如何对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作出科学分析,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如何深刻分析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和矛盾的交互运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何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等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赢得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说到底是因为这一科学理论是从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产生的,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集中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在本世纪头20年,建设高水平的、全面的、发展均衡的小康社会,为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民心所向、国运所系,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具体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贯穿其中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要求。因此,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以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把党的强国富民政策真正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千方百计加快发展,通过切实有效的工作给人民带来实惠和利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