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语文派”,主张“素养论

时间:2019-05-12 22:03: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是“语文派”,主张“素养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是“语文派”,主张“素养论》。

第一篇:我是“语文派”,主张“素养论

我是“语文派”,主张“素养论”——兼谈语文“姓”什么

王松泉

人各有姓,或赵钱孙李,或诸葛司马。语文亦有其“姓”,有人认为姓“语”,有人认为姓“文”。笔者却认为,语文非姓“语”,非姓“文”,实乃复姓“语文”。

近些年来,在我国语文教育界,强调语言的,主张语文姓“语”,因而被称为“语言派”;偏重文学的,主张语文姓“文”,因而被冠以“文学派”。据说,“语言派”的标志是“工具论”,“文学派”的旗帜是“人文论”。于是有人问我:你是什么派、什么论?

首先,我不赞成人为地分作语言派和文学派(自命的除外),因为据我所知,有些被称为“语言派”的,并非反对文学;有些被称为“文学派”的,也未必否定语言。但若依据“主要倾向”定要分为两派,那么,我既非“语言派”、“工具论”,因为语文中除了语言因素还有文学艺术,除了工具运用还有个性理念;也不是“文学派”、“人文论”,因为语文中除了文学形象还有逻辑思维,除了人文因素还有科学基础。

照我看来,语言与文学、工具与人文,在“语文”这一范畴中是可以互相弥补、辩证统一的。——从本义出发,从本质着眼,我主张“语言派”和“文学派”互相兼容,“工具论”和“人文论”辩证统一。究竟是什么派、什么论?一言以蔽之,我是“语文派”,主张“素养论”。

我的语文观——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

什么是语文?迄今最有权威的,不能不说仍是叶圣陶先生的论述:“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一名称是从1949年下半年用起的。解放以前,这个学科的名称,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解放以后,才统称‘语文’。”①他还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②按照叶老的意见,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简言之,语文就是语言。

然而,从叶老历来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所指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实际上都既包含着一个民族的口头和书面的语言知识系统和语言规则,又包含着按照本民族口头和书面的语言规则所进行的言语活动及其所形成的言语作品。也即叶老所说的口头和书面的“语言”,作为传统意义上的语言,包含着现代意义上的语言和言语两个概念。

——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具有一定规则的完整的符号系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全民性的交际工具,例如汉语、英语、俄语、日语等等。它由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构成,所有这些又都是由社会集体意志决定的,任何人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只有运用现实生活中那套约定俗成的、具有一定规则的口头和书面的语言符号系统,才能为社会所接受。毫无疑问,叶老主张“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③,其所指当然是这样的“语言”。

——言语则是人们对那套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系统的掌握和运用的过程,及其所形成的结果,包括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和成果,例如讲话、议论、写作等活动及其所形成的作品,是一种个人行为。试想,叶老强调“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④、要学生“尽量运用”⑤的口头和书面的“语言”中,不更包含着这样的“言语”?

正如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所指出的:语言行为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部分具有社会性,这是它的本质,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共性,它指的是“语言”;对它的研究,属于社会心理方面。另一部分具有个别性,是因人而异的个性,它指的是“言语”;对它的研究,则属于物理、生理与个人心理方面。由此可见,语文作为一般意义上的“语言”,不但包含了现代意义上的语言,更包含了言语。

语言和言语虽有质的区别,但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并且互为前提,互为因果。首先,语言离不开言语,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都必须从言语中汲取新的营养和要素才能不断发展。同时,言语也离不开语言。任何个体只有借助语言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借此接受他人的言语活动的影响。

所以,要我说,语文,就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是语言规则及其运用这一规则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言语活动并形成言语作品的过程的总和。它可以表述为以下的“公式”:

语文=(口头+书面)(语言+言语)

也可以表述为以下的图示:

┌口头──语言

语│

╲╱

文│

╱╲

└书面──言语

诚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习惯于严格区分语言和言语;但这并不是说它们是无法区分的。例如,说到“口语”或“语言”,往往是指口头的“语言”;提到“说话”或“论述”,指的就是口头的“言语”;讲到“词汇”或“语法”,多指书面的“语言”;至于“写话”或“作文”,当然就是书面的“言语”了。值得指出的是,与日常生活不同,在语文教育中区分语言与言语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它有助于区分和把握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不同阶段学生学习语文的重点,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那么,包含语言和言语的语文有些什么性质呢?理所当然,它的性质应是由语言的性质和言语的性质决定的。

关于语言的性质,我倾向于用符号性、工具性和社会性来描述。

顾黄初先生说:“语言和文字,都是人类借以表情达意的符号。语言,是‘声之符号’;文字,是‘形之符号’。”“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文字是记录思维成果的工具,是使交流的思想得以传之久远的工具。”“语言和文字都是全社会共同使用的工具。”⑥至于言语的性质,我认为主要在于它的技能性、人文性和个体性。若说语言作为符号是相对静止的,那么,言语作为对语言符号的动态运用则是一种技能。若说语言作为工具和规范是相对固定的,那么,言语作为运用工具所形成的活动及成品却注入了人的文化创造的灵性。若说语言因与社会共存而体现为共性,那么,言语则产生于个体而显现出个性。

当然,就主要倾向说,语言的基本特征是工具性,言语的基本特征是人文性,语文正是语言工具性与言语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具有客观依据的。

我的语文学科观——语文学科是培养语文素质的基础人文学科

语文与语文学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关于这一点,朱绍禹、顾黄初等先生都有过精到的论述。

语文学科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首先,它是一门人文学科。

所谓人文,简言之,就是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显然,这是广义的人文,也即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文化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因此,无论粮食机械、思想艺术,无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无论数理化、文史哲,以及一切“工具性”、“人文性”的事物都是人类文化现象,都属广义的人文。但就狭义言,它仅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狭义的人文因素与单纯的科学技术因素(尽管它也是广义人文的组成部分)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丰富学生的智慧,而且丰富他们的个性。由于本文是在广义的人文范畴中进一步研究狭义人文范畴的语文学科,因此,下面所论的人文则是指狭义的人文。

人文学科有哪些?它包括历史、哲学、语言修辞、音乐、美术等,它们以作为主体的人为对象,关注的是促使个人成长,使其臻于完善和理想。

吕叔湘先生说过:说到底,语言学本质上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跟别的人文学科一样,可以尽量利用技术科学的帮助进行它的工作,但是它自身不会变成一门技术科学。吕先生在这里说的是语言学,语言学尚且具有人文性,何况语文学科!

语文学科反映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这是因为任何民族的母语都凝聚着该民族的思想、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民族价值,它对于发扬民族精神、培养高尚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从这一意义上说,学语文就是为了学做人、发展人。因此,语文当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当然是人文学科。但与此同时,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基础学科。

基础学科有哪些?应当说,文史哲、数理化都是基础学科。在这些基础学科中,有些还是工具性学科,例如语文(包括母语、外语)就是指导学生学习交流思想的方法和技能的工具性学科,数学就是指导学生学习计算方法和技能的工具性学科。

语文学科既是人文学科,又是基础学科、工具学科,所以,它是“基础人文学科”。正因为如此,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大纲在强调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还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然而,基础人文学科也不只有一门语文学科,还有历史和哲学等。语文学科与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应当说,语文学科的个性,就在于它是专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的。我们不会要求历史、哲学等学科着重于承担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任务。因此,培养语文素质,这是语文学科跟历史、哲学等其他基础人文学科的根本区别。

由此可见,语文学科是培养语文素质的基础人文学科,它既是基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又是学科共性和学科个性的统一。

我的语文学科教育观——语文学科教育是一种语文素养过程

如上所述,语文学科是专门培养语文素质的基础人文学科,培养语文素质就是一种语文素养过程。因此,语文学科教育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语文素养过程。由此可见,语文不但有其“姓”,更有其“名”,它的大名曰“素养”——语文不正是一种素养吗?“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进行语文学科教育,当然必须以“语文素养”正其名。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强调的“语文素养”,不能无限扩展为涵盖浩淼的“人文素养”,以致将所有人文学科的教育任务都拉到语文学科身上;当然,更不能忽视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将语文学科教育视为单纯的语言知识教学和言语技能训练。

所幸者,现在公开主张将语文课上成单纯的语言知识课或言语技能课的人已为数不多,但有意无意地主张将语文课上成“大人文课”的却不在少数。所谓“大人文课”,就是一味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而忽视了全面的“语文素养”;也即单纯着眼于语文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共性,排斥了语文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相区别的个性。

例如,近年有些文章竭力主张将语文课上成人文课,这从纠偏意义上说无可厚非,何况语文学科的确首先是一门人文学科。但是,当你将这些文章中所有的“语文”二字改成“政治”或“思想品德”、“历史”乃至“哲学”等人文学科时,你就会惊奇地发现,这些文章不但仍能成立,而且同样不失为一篇有理有据的好文章!这就说明,这些文章说的虽是语文学科,但言不及义,适用的却是所有人文学科,没有说到语文学科教育的点子上。可以说,它所主张的语文课,与政治、思想品德、历史、哲学课毫无二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课呢?无形之中,他们提倡的是将语文课上成与政治、思想品德、历史、哲学相似的课。这就难免让人产生一种联想:如果说,片面强调工具性会将语文课上成工具课、语言课,或者思维训练课;那么,单纯强调人文性,是否会将语文课上成人文课、政文课、政治课,或者道德修养课?这种课与政治、思想品德、历史、哲学课的区别在哪里?

原来,这些文章都只论及语文学科的“属概念”,而全然忽视了它的“种差”。人类社会的一切文化现象皆人文,只谈共性和“属概念”怎能说明全部问题!比如,我绝对承认语文教师是教育工作者,但他是怎样的教育工作者?我绝对承认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甚至认为,语文学科如果丧失人文性,那将是一种极大的失误和悲哀,但它又是怎样的人文学科?如果说忽视人文会陷入纯工具的泥淖,那么仅谈人文是否又会失去语文学科设科的本意?语文复姓“语文”,语文学科就是语文学科,它应当有自己的个性。

为此,我不赞成偏执一端的“工具论”,也不赞成偏执一端的“人文论”,反对绝对化。我主张从语文和语文学科的本意出发,还语文和语文学科的本来面目,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融合。说到底,所谓工具,不论说它是比喻也好,是实际也好,其实它也属于广义的人文,也是人类的文化现象之一,只不过它不同于一般的意识形态这类狭义的人文。有人之所以强调“凡工具即非人文,凡人文即非工具”,只承认语文的人文性而否定工具性,或者相反,恐怕就在于忽视了人文的广义与狭义之分,仅从广义着眼的缘故。但这也正好说明,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非截然对峙、势不两立,它们恰是广义人文范畴中对立统一的狭义两面。何况,平心而论,两者都是人的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可以互相兼容,互相弥补,共同融入“语文素养”的过程之中。这不是折中主义,而是辩证统一、实事求是。

所以,我主张“素养论”。这种素养,是一种“语文素养”,是语文因素和文化因素的统一,它指的是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自觉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具有正确的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纯正的审美情趣、辩证的思想方法、健康的个性与人格,并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相应的文化修养和文艺鉴赏能力等等。试想,在这种素养之中,语文及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工具性怎么能人为地分割呢?

当然,语文素养过程应当是有规律的。为此,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辩证地处理语文学科教育中的各种重大关系,例如语言与言语的关系,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的关系,口头言语与书面言语的关系,思维与语感的关系,课堂言语学习与生活言语实践的关系,语文教法与语文学法的关系等等。⑦不过,从这些关系中探求语文素养规律,已是另外一篇文章的任务了。

第二篇:苏派的教育主张

苏派的教育主张:

高举教育现代化大旗,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可以说,正是在素质教育的统领之下,童心母爱教育,情境教育,尝试教育,小主人教育,乐学教育,情智教育,“链”派语文,自学•议论•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各种教育教学主张才会应运而生、相继提出。“苏派”教学具有鲜明的教学风格

张俊平说,所谓苏派教学,是一种具有江苏独特地域人文风格的教学文化。她与所谓的“京派”教学、“海派”教学、“浙派”教学一样,应当是一个关于教学流派的地域性描述,“京派”教学扎实、严谨、稳健、厚重;“海派”教学开放、灵动、鲜活、婉约;“浙派”教学开放、理性、实干;而“苏派”教学:有南学的清简、有太湖水的灵动、有石头城的厚实、有苏州园林的精致;或曰,她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优良的传统,有鲜明而坚定地教育主张,有领袖式的核心人物和代表人物,有鲜明的教学风格。

金陵文化、汉楚文化、淮扬文化、吴文化及长江、太湖之水滋养着江苏的教育儿女,改革开放的春风给江苏教育儿女送来了全球化的文化视野,苏北、苏中、苏南的交流和融通,又孕育着江苏教育人“和而不同”的文化胸襟。正是在长期的实践中,“苏派”形成了鲜明的教学风格。

清简:精简的教学内容,洗练的教学结构,简洁的教学方法,明快的

教学节奏,洗出“白水明田处,碧峰出后山”的清简风格。精而不拘:讲究课堂教学的精致,进行精耕细作。但精致不是追求极致,不是追求游离内容的形式,也不拘泥于无甚意义的细节,而是在宏观和全局的视野下去设计和生成。

活实兼重:活中见实,实中见活。在活与实的相谐中,追求教学的智慧。

苏派的教学风格犹如太湖之水的清澈与灵动,又犹如长江之水的涌流和澎湃。

苏派教学,不只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是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化和教育风貌,它是独特的教育精神、教育理想的符号。而“倡导高举教育家现代化大旗,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苏派教学主张也正成为江苏教育界共同秉承的理念和努力的方向。成尚荣曾经说过:教学流派的出现,将犹如一次美丽的日出。而对“苏派”教学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无疑是江苏广大教师为了追求光明和美好,与那美丽日出进行一次又一次的亲密接触。

第三篇:我的教学主张

以生为本,构建“学导课堂”

魏丽娜

吉林省梨树县实验小学 136500 摘要:“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可以说,作为教师,面对课堂教学“讲”最易,“教”则难,“导学”才见真功夫。

关键词:小学 导学 兴趣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可以说,作为教师,面对课堂教学“讲”最易,“教”则难,“导学”才见真功夫。

可以说,有了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和杜郎口课堂导学案的改革经验,我们一线教师一直在学习摸索一条适合我们小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但实践教学中,不乏存在两种走极端现象:一部分教师的课堂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他们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很少,往往以教师的主观意志左右学生的学习走向;而有一些教师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一味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却忽略了教师的必要引导,结果课堂成了一盘散沙,教学效率低下。基于上述这些现状,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学导课堂”。

所谓“学导课堂”,就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学导”课堂要将“学”摆在优先的地位,强调的是以学生的“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的是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在准确把握学生学情后,有针对性地导;“导”是为了学生的“学”,巧导才有利于促学。“导”要着眼于学生爱学,让学生怀着极大兴趣参与学习、主动学习、愉快地学习;“导”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受到启发,自主探究,“跳一跳”而摘到果子;“导”要着眼于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体验,提升数学素养,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导”要基于教师个人的风格特色,或婉约细腻,或清爽简洁,或明快而理性,但都不失自然、朴实,在简约中绽放精彩。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导”的和谐统一。教学过程中提倡“先学后导”、坚持“为学设导”、把握“顺学而导”、力争“以学代导”、达到“多学少导”。只有做到了“以生为本”,又充分发挥了教师有效的引领作用,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导”达到了辩证平衡,才能在合拍共振的演进中生成了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我们的思考

课堂教学中,导什么,怎么导,在什么时候导这是导的关键。

(一).“导”在新知引入处,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良好开端。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佳活跃状态。没有积极的情感加入,认知活动就显得苍白无力。教师要注意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使学生们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跟着教师进入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李老师就注意在新课前的学案中设计自学小达人、点亮智慧星、捉迷藏、找朋友等各种形式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导”在学生困惑处,使知识融会贯通

质疑问难是学生最可贵的学习品质,学生不会质疑就不会学习,不能创新,学生就没个性。当学生有疑问时,教师切忌对学生的问题避而不谈,此时学生最需要的就是老师鼓励与关爱,细心的呵护与诱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就是鼓励学生大胆求异,让学生在讨论中有所获,使学生成为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三).“导”在重难点突破处,加深知识的理解

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就“难”在知识的抽象性上,它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一对矛盾。为了将这一对矛盾很好统一起来,教师要起到知识的引路人的作用,要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感性材料作为引导的起点,抓住突破难点的关键,引导学生初步运用观察、分析、比较、判断、联想和推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导”在学生愤悱处,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在活动中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为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时,教师应适时给予引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广阔的天地,让孩子通过个体思考,集体交流,与教材编者、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

综上所述,“学导课堂”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整体把握教材和重组教材的能力,同时要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机制,恰当处理课堂的随机生成。总之,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获得能力,发展智力,学生的“学”是核心,教师的“导”是关键,并注意把握“导”的时机,掌握“导”的方法,才能达到优化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优质轻负”的大背景下,教师要学会理解、学会容纳、学会整合、学会行动,让“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成为一句口号。

二、我们的实践

基于这样的导学课堂,我们做了导学案的研究与实践。

(一)关于导学案的内容

导学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有对学习内容的方法指导,有对学习内容的引领,有对学习内容的实践、点拨及检测,更要有对所学内容的总结与提升、矫正拓展。这一点李老师做的很成功,课前通过预习,让学生查资料,掌握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自学生字、词等,对重点内容的教学做了充分的铺垫。

(二)关于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了全体同学的情况,但每个同学的情况不尽相同,预习能力不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在“导学案”的实施中,总会有同学的预习不尽如人意。一节课下来,总会有同学还不能很好掌握“导学案”上的有关内容。因此需要教师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后及时补差。

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时必须根据教材精选材料,精选认知策略,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在能提高学生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功夫,在能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兴奋点”上下功夫。另外在导学案的设计上还可以多一些激励的话语。如: 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做一做,你一定能过关!

等等

总之导学案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人为本,以学定教。只懂得传授知识,我们只能是个教书匠,既懂得教书又懂得育人才能称之为教育家。

(三)关于导学案的使用 A、导在课前

1.对导学案使用要进行指导,而不仅仅是发下去。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这习惯和方法一旦形成,成功就不仅仅是这一节课,而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B、导在课中

在课堂使用时,要多种方式、灵活处理。老师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既不能当“传声筒”,只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能当“甩手掌柜”。我们可以看到,在李老师整个导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就定位得准,再加之适当的点拨和指导,使得导与学的结合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总之,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活使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阅读和交流时间。

C、导在课后

教师要在导学案上填写“教后记”,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及时反思和总结,将会成为我们推进实验的宝贵财富。

总之,在整个导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主动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育学生切忌抄袭他人,弄虚作假。

(四)关于导学案的备课模式

最基本的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当然,导学案的备课模式应是形式多样的,是要根据不同学情、不同阶段,因人而异的。加上教师的个性解读和集体智慧研究出的导学案备课模式会更实用,更有效。

有一种行动叫智慧,有一种坚持叫引领。我相信运用我们的智慧,加上我们的坚持,我们会迎来语文课堂教学领域的新天地。

第四篇:我的教学主张

我的阅读教学感悟

暑期,通过观看教学录像,聆听两位大师的报告等活动,我受益匪浅。学习了几位大师的教学主张,我对语文阅读教学也有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语文教学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来教学生阅读课文,钱梦龙老师说,阅读课的主要任务是实实在在地教会学生读书。

我们的教学阅读归根到底是为学生将来的生活阅读服务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素养可以分解为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生活中的阅读需要识字,理解词意、句意、文意,需要提取信息,需要体会思想感情。生活中的写作需要正确的写字、用词、造句、组段、谋篇,还需要各种书面表达的技巧。这些都需要通过阅读教学来获得。

钱老师有自己的阅读教学流程:1.认读(包括朗读)和积累2.整体感知(文章大意、情感倾向)3.把握文章主旨4.揣摩作者思路5.品味语言6.复述与整理7.质疑与拓展(包括走及相关信息)。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教学体验,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联系学生实际,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流程。在设计教学流程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是新理念对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要使语文教学,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走出困境,其关键在于:真正把学习语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无论什么人都不可能代替学生去读书学习。无论是谁,要想获得知识技能,除了靠自己一本一本、一篇一篇、一项一项地去扎扎实实地读、练外,别无他法。教师只能起“领航”“推进”的作用。教师要淡化课堂教学,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熟读,背诵优秀文章,体会其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语言美。让学生从内心本能上感受到知识的美,激发起阅读的积极性。

二、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支配的地位,而教师的领导、支配作用,只有通过“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导之有方,学生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教师是平等对话的首席,既不能代替学生进行一言堂,也不能坐在学生当中无所事事,让课堂任其发展,其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调控对话方向、营造对话氛围、保证对话效率。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才有可能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

要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阅读心理,有良好的阅读品质,这是阅读教学顺利开展的内在因素。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谈不上自觉学习,更谈不上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当阅读行为融入了学生的生活,阅读行为才是有意义的,阅读才能真正成为一种可延续的生命活动。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虽反复提醒学生要多多阅读,但真正自觉阅读的孩子太少了。究其原因,低年级的孩子自觉能力和阅读能力都比较欠缺,而高年级的孩子的课业负担又太大了。课余时间,孩子除了要完成学校里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还要参加各类课外辅导并完成课外辅导老师布置的作业,更有一些孩子还要完成家长布置的家庭作业。因此,真正需要对阅读提高重视的是我们的领导、老师和家长们,多给孩子一些阅读的时间吧!

阅读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与不断付出的过程。只要在阅读中有足够的重视,在注意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同时又注意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和克服不良阅读心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也自然便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四、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因此,个性化的阅读在阅读教学中被放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

学生有棱有角,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要转变角色。我认为作者不一定能成为学生的知音,但教师却一定要做学生的朋友。教师既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又要积极发挥帮学作用。应注重个性,引导学生在自由的心境中感悟语文的美,去张扬人性的善,去探求人格的真,让他们各自独特的个性与阅读文章得到融合。阅读前,要了解学生的阅读爱好和阅读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可能;在阅读过程中,既要交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解决学生阅读中遇到的困难,更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后,要和学生一起交流、共同提高,鼓励学生既要认真反思、正确评价,又要充分阐发,大胆质疑。总之,教师不是作者的传声筒,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而是学生阅读的伙伴,是阅读集体中能力略强的一员。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提高认识,积极实践,努力做好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这项工作。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张扬自己的阅读个性。

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以读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自悟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精读、略读、浏览、品味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去发现美、领悟美、感受美,陶情冶性。

如果我们能正确地确定阅读教学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科学合理的落实阅读教学全过程,给学生广阔的阅读空间,那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便指日可待。

第五篇:我的教学主张)

我的教学主张

关注数学课堂之灵魂----“数感”的培养

普陀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张小芳

一、教学主张的提出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时常发现学生犯这样的错误:“每个油桶能装油4.5千克,要装60千克油,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油桶?”学生的解答是需要13.3个。“每套童装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童装?”学生答可以做22.7套。有谁见过0.7套衣服?又有谁拿得出0.3个油桶?类似的“失误”还有许多,如小丁丁的体重是25克,奶奶今年17岁等。是学生缺乏与此相关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吗?当然不是!那为什么学生头脑中的“数”游离于生活经验之外,不能自觉地与已有常识建立联系呢?反思其中原因,我认为,这虽然与学生解题的不良习惯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缺乏一定的数感。

关于数感,在以往的教学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常常认为数学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读数、写数,能够按照既定规则比较数的大小、完成数的计算操作就可以了,很少有目的地让学生思考数的实际意义,更不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已有的数的知识去观察身边事物发展的数量规律。这就造成学生未能在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建立起自然的联系,不会从数的实际意义去分析、解释和解决问题。简而言之,学生是为了学数学而学数学。为了让学生学会解题,我们往往采用大量的形式多样的操练,最后达到“条件反射”的程度,结果是学生的负担加重了,数感却并没有因此得到增强。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的存在。建立数感不仅仅是为了学好数学,更重要的是它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有了良好的数感后,当遇到具体问题时,就能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并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处理问题、解释问题。

基于以上思考,我在自己的教学中提出关注数学课堂之灵魂----数感,并开展了培养学生良好数感的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数感?顾名思义,是指对数的感觉。那么,什么又是对数的感觉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解释是:“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并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显然,这段话并没有给出数感的定义,而是试图从学习行为改变的角度,对数感在数学学习中的具体表现加以刻画。由于内涵丰富,从概念界定的需要来讲,显得不很明确、不够概括。《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同样是描述数感的表现,但较为简练:“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的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

在数学科学里,数与量可以“混为一谈”,因为数是量的高度抽象,变数与变量是同义词。但在小学数学中,数与量却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例如,从数的角度讲,1 小于 10;从量的角度讲,1 千米大于 10 毫米。前者是纯粹的“数感”,后者是实实在在的“量感”。小学阶段教学数的意义,我们不仅需要抽象地解释,而且必须联系具体的量,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通过把10根小棒扎成1捆,抽象出10个1是1个10;借助1米的十分之一是 1 分米,使 1 的十等分是1/10或 0.1 直观化。也就是说,联系量来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是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策略。对小学生而言,数感的形成离不开量感的支持。缺了量感,数感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实际意义了。

其实,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有意识地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联系,从而使我们眼中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例如,买了1千克橘子,估计大约有14个。这里,“1千克”“单个橘子的质量”与“14个”产生了联系。可见,数 与量在现实世界里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对数感的定义是:数感是数的抽象意义与数的具体意义的统一,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如同球员打球有球感,歌手唱歌有乐感一样,学生学数学也要有数感。建立数感,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之一,也是将数学与现实建立联系的重要桥梁。有了数感,学生在学习数学及相关学科时,就会感到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反之则会处处受制。

三、帮助学生形成数感的方式

(一)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数感

数概念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其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数概念的建立需要经历一个从“迷茫”到“醒悟”的过程,如何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数感?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利用生活经验、借助直观形象、运用已有数感,是在数概念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数感的三条主要途径。

1.利用生活经验

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形成数感,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数概念本身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往往会产生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他们了解其中的内在关联,从而为学生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概念和形成数感提供经验支撑。

例如,学生经常看到天气预报,教学时可以从列举学生熟悉的几个城市的天气情况入手,让他们发现气温除了零度、零上温度,还有零下温度。怎样用数表示气温,才能使得零上、零下一目了然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1)如果不用文字,仅用已学过的数(即非负数),不能明确区分零上、零下的气温;(2)还有比零摄氏度更低的气温,需要用比0更小的数来表示。于是,比较自然地促使学生产生用负数表示的想法。然后,通过观察银行存折记载情况、记录家庭收支情况等活动,引导学生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感悟正负数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启发学生挖掘一些生活中可以使用正负数的例子,加深对正负数的理解。

2.借助直观形象

如果说利用生活经验形成数感是将儿童课堂以外的活动经验及其所见所闻融入了数学学习,那么借助直观形象则是利用了儿童善于形象思维的本能。因此,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来帮助学生建立数概念,形成数感,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

借助直观形象的经典方法就是利用计数器。计数器与数位顺序表一一对应,通过计数器的演示,还能让学生看到满十进一的过程,感悟十进制的构造。但相对于实物直观来说,计数器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难以表现数的实际大小。鉴于 此,我们在教学中借鉴国外经验,引入积木式的计数教具“块、条、板”,即用一“块”小立方体表示1,一“条”(10个)小立方体表示10,一“板”(100个)小立方体表示100,一“个”大立方体(由10板即1000个小立方体组成)表示1000。块、条、板的引入,更形象、更具体地为学生展示了数的大小,简洁明了。学生看到有几个大立方体几板几条几块就知道表示的是几千几百几十几,对数感的形成有着比较直接的促进作用。

3.运用已有的数感建立新的数感

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后一个知识的学习往往建立在前一个知识的基础上。数感的建立亦是如此,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数感出发,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数感。

以“万”的教学为例,考虑到学生已经有对于千的数感,教学时可以结合身边的例子展开。例如,全校有一千名左右的学生,那么万名学生有多少呢?一个学校一千,一千一千地数,数十次,十个一千就是一万,十个这样的学校里的学生集合在一起就大约是一万名学生了。教学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时,难以给出精确的直观模型,这时就必须利用学生已有的数感。

(二)在计算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数感

计算教学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对计算方法的选择、对计算结果的估计,都与学生的数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多年的实践研究发现,在计算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数感的途径与措施很多,比较而言,相对重要、效果明显的途径有以下三种。

1.重视口算教学

口算既是人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又是学习笔算、估算的基础。口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我们认为“,循理入法,以理驭法”应该贯穿始终。因为口算方法只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口算算理才是算法赖以成立的数学原理,而数感则是理解口算原理的必要支撑。

举个典型的例子。口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如7×800、800×70,课改以来,一些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得到口算算法,一旦学生总结出“先把两个因数尾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就认为大功告成,而对算理的解释弃之不顾。实际上,还要引导学生由7个8是56,推出7个800是56个百,所以 7×800=5600;再由 7×800 是 56 个百,推出800×70是56个千,也就是56000。整个推算过程,不仅强化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更有助于学生数感的发展。2.提高估算意识

所谓估算意识,是指人们在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时,不急于计算准确的结果,先采用适当的方法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以及对自己或别人的计算结果,自觉地用估计的方法判断其是否有明显错误,并成为一种习惯。估算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不仅给学生的实际生活带来方便,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让学生估算一下结果大概是多少。如“19×12=?”,一般会有以下估计方法:方法1:把19看作20,20×12=240;方法2:把12看作10,19×10=190;方法 3:把 19 看作 20,把 12 看作 10,20×10=200。这三种估算方法都正确,但结果各不相同。观察比较后学生发现,方法1把19看作20,估算结果一定比正确结果大;方法2把12看作10,估算结果一定比正确结果小;方法3,一个因数估大,一个因数估小,估算结果更接近正确结果。这样,通过三种不同估算结果的比较,学生对计算结果有了大致的判断,答案范围应在190到240之间。如果笔算结果不在此范围内,说明计算错误。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尝试通过估算预测计算结果的范围,或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不断积累经验,能使估算意识与数感的培养相得益彰。

3.关注笔算算理

所谓笔算,就是借助纸和笔把思维的过程完全、清晰地记录下来。学生在记录的过程中是否了解每一步的含义,即计算的道理,对于掌握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而关注笔算的算理,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数感。笔算教学通常由现实生活问题引入。例如,把73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支铅笔?还剩几支铅笔?让学生借助小棒动手操作,通常会出现两种分法。

分法 1:先分根,再分捆。先拿出 3 根小棒,每人分到1根;再拿出6捆小棒,每人分到2捆,然后把剩下的1捆小棒拆成10根,每人分到3根还多出1根。因此,每人分到1根+2捆+3根=24根,还剩1根。

分法 2:先分捆,再分根。先拿出 6 捆小棒,每人分到2捆;再把剩下的1捆和3根合起来分,每人分到4根,还剩下1根。因此,每人能分到2捆+4根=24根,还剩1根。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物化的操作使抽象的计算得以具体、形象地展现,有利于学生形成计算过程的表象。与此同时,数学逻辑思维得到锻炼,算理得到澄清,数感也得以增长。有了这样的基础,除法笔算的进一步学习就能依此类推。在此我们也看到,将算理归结为最基本的运算意义和数的组成,即归结为最基本的数学概念,则知识迁移的范围也就越广。

4.适当启发算法多样化

算法的多样化是指学生群体算法多样化,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则是算法的个性化。倡导算法多样化,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又一条途径与策略,因为学生面对新的计算问题所想到的不同算法,常常反映出他们个性化的数感。

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渐进、沉淀、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结合有关内容和情境,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追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境界。随着数感的建立、发展、形成、巩固和升华,学生的数学素养一定会得到全面提高。

下载我是“语文派”,主张“素养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是“语文派”,主张“素养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的教学主张

    创设良好情境 促进幼儿发展 广洋湖镇中心幼儿园 陈连霞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

    我的教学主张

    我的教学主张 课堂的本体是儿童的学习,有效的数学学习必然建立在对儿童学习心理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基于儿童的学习心理有两层含义。 首先,数学教学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特点......

    我的教学主张

    我的教学主张 肖川 教学是学校教育服务于学生成长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最中心的工作。我们的日常教学究竟为了什么?什么样的教学才是高品质的教学?这是业内人士关注的核心问题。......

    我的教学主张

    我的教学主张 ——在英语学习中张扬个性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有七种以上的智力,每个人的智力类型是不同的,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学针对个别......

    论现代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

    浅析现代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从王崧舟的《长相思》谈起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一直以来都呈现出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

    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 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第一,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第二,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唯一中......

    《信息素养论》读书笔记

    《信息素养论》读书笔记 信息素养包含了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的意义:从技术层面来讲,信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是个体能够“认识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

    “苏派”小学语文代表人物教学主张及风格的传承研究[小编整理]

    “苏派”教学是一种具有江苏独特地域人文风格的教学文化。 “苏派”教学 “苏派”小学语文代表人物教学主张及风格的传承研究”通过对“苏派”小学语文代表人物于永正、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