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教育主张
我的教育主张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育工作者,在这三尺讲台上摔打了十几年,随着近年来教学改革大潮的不断发展,在实践中一些好的想法和主张便不知不觉中在脑海里形成了。
传统的课堂里,学生是认知体,是受教育者,是被动的灌输式学习,教师对其教学知识都是站在一个成人的基础上来理解和思考的,要学习的结果而忽略过程,不重视学生的学科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训练,甚至让学生在考试中有一个好成绩成了教师的唯一的追求,形成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样的情况。长期地压抑教师自我个性,使教师们失去了对自己工作的判断与直觉,失去了自己对工作的信心,而导致培养出的是空洞无物,内心贫乏之人。在我的教育教学中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成长意义到底是什么,生命的真谛又是什么?更不会去思考怎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有利于学生的真正的成长,怎样去帮助学生实现完整丰富的人生,使他们成为积极的学习者与生活者?
可是在到处都充满着课改气息的今天,使我切实地认识到教育的根本核心是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学生不是单一的认知体,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教师不只是一个教育体,同时也是一个需要生长和渴望成长的生命体。在课堂上做到让学生的手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主动学习,发现新知并提高能力。就象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为强烈,所以在课程改革中真正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应该是无拘无束探索与研究的天地。
好教师就如指挥官,会策划、懂谋略、会引导,能整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判断他们把握知识的走向,该搀扶的地方就搀扶,该点拨的地方就点拨,蹲下身来与学生一同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与学生一同长高。
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前进,做为一名现代的时尚教师,就要不断改进自己、不断推进自己、不断充实自己,努力创造一种愉快与和谐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到处充满赞扬和肯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受到温暖,得到尊重。
总之,做为一名在教育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的园丁,希望每一棵小树在阳光和雨露下日后都能长成参天大树!
第二篇:我的教学风格与教育主张
我的教学风格与教育主张
我在一线当教师、从事教学工作20多年,从来没敢想过自己的教学已形成什么风格,教育有什么主张,因为我觉得自己仍然是一位没有什么建树的基层教育教学工作者。只能说,在工作中,我一直努力,在追求着“幽默诙谐” “激趣导学”“彰显人文”的教学境界。
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可以使师与生和谐、使教与学统一;并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学中,尽可能运用幽默诙谐的课堂语言,给学生以亲切、轻松、平和等感觉,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妙趣横生又鞭辟入理、寓教于乐又乐而不嬉。
著名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少年好动、好胜、好奇、好问、注意力易分散。兴趣则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使观察更加敏锐,提高记忆的效果。教学活动中,我采取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调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情感,激起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较长时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会乐意学,学得活、学得好。
实际数学教学中不能把数学放到人文教育等背景下融会贯通,我们要通过生动的课堂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人文性的相互渗透,人文性在数学课堂中彰显的魅力。具体做法是:一是教学内容渗透人文,通过数学文化,追忆人文。古老的数学文化是数学人文教育的独特亮点。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古老文 明,蕴含着灿烂的数学文化,出现过刘徽、祖冲之等伟大的数学家,以及《九章算术》等经典的数学传世之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独有的宝贵的 教学资源,通过一些数学史实进行教学。二是教材处理 补充人文。在数学教材中,大部分人文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挥教材中潜在的人文因素,把人文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我们在处理同时,更要考虑到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使他们在课堂中得到和谐的发展。三是学科融合,探索人文。数学教材中充满着人文精神,我们要有效地开发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充分挖 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三篇:我的教学主张
以生为本,构建“学导课堂”
魏丽娜
吉林省梨树县实验小学 136500 摘要:“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可以说,作为教师,面对课堂教学“讲”最易,“教”则难,“导学”才见真功夫。
关键词:小学 导学 兴趣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可以说,作为教师,面对课堂教学“讲”最易,“教”则难,“导学”才见真功夫。
可以说,有了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和杜郎口课堂导学案的改革经验,我们一线教师一直在学习摸索一条适合我们小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但实践教学中,不乏存在两种走极端现象:一部分教师的课堂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他们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很少,往往以教师的主观意志左右学生的学习走向;而有一些教师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一味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却忽略了教师的必要引导,结果课堂成了一盘散沙,教学效率低下。基于上述这些现状,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学导课堂”。
所谓“学导课堂”,就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学导”课堂要将“学”摆在优先的地位,强调的是以学生的“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的是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在准确把握学生学情后,有针对性地导;“导”是为了学生的“学”,巧导才有利于促学。“导”要着眼于学生爱学,让学生怀着极大兴趣参与学习、主动学习、愉快地学习;“导”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受到启发,自主探究,“跳一跳”而摘到果子;“导”要着眼于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体验,提升数学素养,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导”要基于教师个人的风格特色,或婉约细腻,或清爽简洁,或明快而理性,但都不失自然、朴实,在简约中绽放精彩。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导”的和谐统一。教学过程中提倡“先学后导”、坚持“为学设导”、把握“顺学而导”、力争“以学代导”、达到“多学少导”。只有做到了“以生为本”,又充分发挥了教师有效的引领作用,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导”达到了辩证平衡,才能在合拍共振的演进中生成了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我们的思考
课堂教学中,导什么,怎么导,在什么时候导这是导的关键。
(一).“导”在新知引入处,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良好开端。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佳活跃状态。没有积极的情感加入,认知活动就显得苍白无力。教师要注意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使学生们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跟着教师进入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李老师就注意在新课前的学案中设计自学小达人、点亮智慧星、捉迷藏、找朋友等各种形式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导”在学生困惑处,使知识融会贯通
质疑问难是学生最可贵的学习品质,学生不会质疑就不会学习,不能创新,学生就没个性。当学生有疑问时,教师切忌对学生的问题避而不谈,此时学生最需要的就是老师鼓励与关爱,细心的呵护与诱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就是鼓励学生大胆求异,让学生在讨论中有所获,使学生成为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三).“导”在重难点突破处,加深知识的理解
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就“难”在知识的抽象性上,它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一对矛盾。为了将这一对矛盾很好统一起来,教师要起到知识的引路人的作用,要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感性材料作为引导的起点,抓住突破难点的关键,引导学生初步运用观察、分析、比较、判断、联想和推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导”在学生愤悱处,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在活动中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为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时,教师应适时给予引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广阔的天地,让孩子通过个体思考,集体交流,与教材编者、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
综上所述,“学导课堂”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整体把握教材和重组教材的能力,同时要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机制,恰当处理课堂的随机生成。总之,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获得能力,发展智力,学生的“学”是核心,教师的“导”是关键,并注意把握“导”的时机,掌握“导”的方法,才能达到优化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优质轻负”的大背景下,教师要学会理解、学会容纳、学会整合、学会行动,让“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成为一句口号。
二、我们的实践
基于这样的导学课堂,我们做了导学案的研究与实践。
(一)关于导学案的内容
导学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有对学习内容的方法指导,有对学习内容的引领,有对学习内容的实践、点拨及检测,更要有对所学内容的总结与提升、矫正拓展。这一点李老师做的很成功,课前通过预习,让学生查资料,掌握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自学生字、词等,对重点内容的教学做了充分的铺垫。
(二)关于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了全体同学的情况,但每个同学的情况不尽相同,预习能力不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在“导学案”的实施中,总会有同学的预习不尽如人意。一节课下来,总会有同学还不能很好掌握“导学案”上的有关内容。因此需要教师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后及时补差。
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时必须根据教材精选材料,精选认知策略,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在能提高学生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功夫,在能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兴奋点”上下功夫。另外在导学案的设计上还可以多一些激励的话语。如: 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做一做,你一定能过关!
等等
总之导学案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人为本,以学定教。只懂得传授知识,我们只能是个教书匠,既懂得教书又懂得育人才能称之为教育家。
(三)关于导学案的使用 A、导在课前
1.对导学案使用要进行指导,而不仅仅是发下去。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这习惯和方法一旦形成,成功就不仅仅是这一节课,而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B、导在课中
在课堂使用时,要多种方式、灵活处理。老师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既不能当“传声筒”,只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能当“甩手掌柜”。我们可以看到,在李老师整个导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就定位得准,再加之适当的点拨和指导,使得导与学的结合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总之,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活使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阅读和交流时间。
C、导在课后
教师要在导学案上填写“教后记”,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及时反思和总结,将会成为我们推进实验的宝贵财富。
总之,在整个导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主动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育学生切忌抄袭他人,弄虚作假。
(四)关于导学案的备课模式
最基本的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当然,导学案的备课模式应是形式多样的,是要根据不同学情、不同阶段,因人而异的。加上教师的个性解读和集体智慧研究出的导学案备课模式会更实用,更有效。
有一种行动叫智慧,有一种坚持叫引领。我相信运用我们的智慧,加上我们的坚持,我们会迎来语文课堂教学领域的新天地。
第四篇:我的教学主张
我的阅读教学感悟
暑期,通过观看教学录像,聆听两位大师的报告等活动,我受益匪浅。学习了几位大师的教学主张,我对语文阅读教学也有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语文教学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来教学生阅读课文,钱梦龙老师说,阅读课的主要任务是实实在在地教会学生读书。
我们的教学阅读归根到底是为学生将来的生活阅读服务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素养可以分解为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生活中的阅读需要识字,理解词意、句意、文意,需要提取信息,需要体会思想感情。生活中的写作需要正确的写字、用词、造句、组段、谋篇,还需要各种书面表达的技巧。这些都需要通过阅读教学来获得。
钱老师有自己的阅读教学流程:1.认读(包括朗读)和积累2.整体感知(文章大意、情感倾向)3.把握文章主旨4.揣摩作者思路5.品味语言6.复述与整理7.质疑与拓展(包括走及相关信息)。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教学体验,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联系学生实际,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流程。在设计教学流程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是新理念对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要使语文教学,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走出困境,其关键在于:真正把学习语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无论什么人都不可能代替学生去读书学习。无论是谁,要想获得知识技能,除了靠自己一本一本、一篇一篇、一项一项地去扎扎实实地读、练外,别无他法。教师只能起“领航”“推进”的作用。教师要淡化课堂教学,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熟读,背诵优秀文章,体会其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语言美。让学生从内心本能上感受到知识的美,激发起阅读的积极性。
二、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支配的地位,而教师的领导、支配作用,只有通过“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导之有方,学生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教师是平等对话的首席,既不能代替学生进行一言堂,也不能坐在学生当中无所事事,让课堂任其发展,其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调控对话方向、营造对话氛围、保证对话效率。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才有可能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
要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阅读心理,有良好的阅读品质,这是阅读教学顺利开展的内在因素。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谈不上自觉学习,更谈不上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当阅读行为融入了学生的生活,阅读行为才是有意义的,阅读才能真正成为一种可延续的生命活动。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虽反复提醒学生要多多阅读,但真正自觉阅读的孩子太少了。究其原因,低年级的孩子自觉能力和阅读能力都比较欠缺,而高年级的孩子的课业负担又太大了。课余时间,孩子除了要完成学校里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还要参加各类课外辅导并完成课外辅导老师布置的作业,更有一些孩子还要完成家长布置的家庭作业。因此,真正需要对阅读提高重视的是我们的领导、老师和家长们,多给孩子一些阅读的时间吧!
阅读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与不断付出的过程。只要在阅读中有足够的重视,在注意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同时又注意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和克服不良阅读心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也自然便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四、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因此,个性化的阅读在阅读教学中被放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
学生有棱有角,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要转变角色。我认为作者不一定能成为学生的知音,但教师却一定要做学生的朋友。教师既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又要积极发挥帮学作用。应注重个性,引导学生在自由的心境中感悟语文的美,去张扬人性的善,去探求人格的真,让他们各自独特的个性与阅读文章得到融合。阅读前,要了解学生的阅读爱好和阅读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可能;在阅读过程中,既要交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解决学生阅读中遇到的困难,更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后,要和学生一起交流、共同提高,鼓励学生既要认真反思、正确评价,又要充分阐发,大胆质疑。总之,教师不是作者的传声筒,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而是学生阅读的伙伴,是阅读集体中能力略强的一员。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提高认识,积极实践,努力做好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这项工作。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张扬自己的阅读个性。
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以读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自悟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精读、略读、浏览、品味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去发现美、领悟美、感受美,陶情冶性。
如果我们能正确地确定阅读教学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科学合理的落实阅读教学全过程,给学生广阔的阅读空间,那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便指日可待。
第五篇:我的教学主张)
我的教学主张
关注数学课堂之灵魂----“数感”的培养
普陀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张小芳
一、教学主张的提出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时常发现学生犯这样的错误:“每个油桶能装油4.5千克,要装60千克油,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油桶?”学生的解答是需要13.3个。“每套童装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童装?”学生答可以做22.7套。有谁见过0.7套衣服?又有谁拿得出0.3个油桶?类似的“失误”还有许多,如小丁丁的体重是25克,奶奶今年17岁等。是学生缺乏与此相关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吗?当然不是!那为什么学生头脑中的“数”游离于生活经验之外,不能自觉地与已有常识建立联系呢?反思其中原因,我认为,这虽然与学生解题的不良习惯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缺乏一定的数感。
关于数感,在以往的教学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常常认为数学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读数、写数,能够按照既定规则比较数的大小、完成数的计算操作就可以了,很少有目的地让学生思考数的实际意义,更不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已有的数的知识去观察身边事物发展的数量规律。这就造成学生未能在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建立起自然的联系,不会从数的实际意义去分析、解释和解决问题。简而言之,学生是为了学数学而学数学。为了让学生学会解题,我们往往采用大量的形式多样的操练,最后达到“条件反射”的程度,结果是学生的负担加重了,数感却并没有因此得到增强。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的存在。建立数感不仅仅是为了学好数学,更重要的是它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有了良好的数感后,当遇到具体问题时,就能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并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处理问题、解释问题。
基于以上思考,我在自己的教学中提出关注数学课堂之灵魂----数感,并开展了培养学生良好数感的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数感?顾名思义,是指对数的感觉。那么,什么又是对数的感觉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解释是:“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并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显然,这段话并没有给出数感的定义,而是试图从学习行为改变的角度,对数感在数学学习中的具体表现加以刻画。由于内涵丰富,从概念界定的需要来讲,显得不很明确、不够概括。《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同样是描述数感的表现,但较为简练:“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的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
在数学科学里,数与量可以“混为一谈”,因为数是量的高度抽象,变数与变量是同义词。但在小学数学中,数与量却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例如,从数的角度讲,1 小于 10;从量的角度讲,1 千米大于 10 毫米。前者是纯粹的“数感”,后者是实实在在的“量感”。小学阶段教学数的意义,我们不仅需要抽象地解释,而且必须联系具体的量,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通过把10根小棒扎成1捆,抽象出10个1是1个10;借助1米的十分之一是 1 分米,使 1 的十等分是1/10或 0.1 直观化。也就是说,联系量来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是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策略。对小学生而言,数感的形成离不开量感的支持。缺了量感,数感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实际意义了。
其实,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有意识地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联系,从而使我们眼中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例如,买了1千克橘子,估计大约有14个。这里,“1千克”“单个橘子的质量”与“14个”产生了联系。可见,数 与量在现实世界里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对数感的定义是:数感是数的抽象意义与数的具体意义的统一,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如同球员打球有球感,歌手唱歌有乐感一样,学生学数学也要有数感。建立数感,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之一,也是将数学与现实建立联系的重要桥梁。有了数感,学生在学习数学及相关学科时,就会感到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反之则会处处受制。
三、帮助学生形成数感的方式
(一)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数感
数概念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其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数概念的建立需要经历一个从“迷茫”到“醒悟”的过程,如何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数感?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利用生活经验、借助直观形象、运用已有数感,是在数概念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数感的三条主要途径。
1.利用生活经验
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形成数感,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数概念本身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往往会产生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他们了解其中的内在关联,从而为学生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概念和形成数感提供经验支撑。
例如,学生经常看到天气预报,教学时可以从列举学生熟悉的几个城市的天气情况入手,让他们发现气温除了零度、零上温度,还有零下温度。怎样用数表示气温,才能使得零上、零下一目了然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1)如果不用文字,仅用已学过的数(即非负数),不能明确区分零上、零下的气温;(2)还有比零摄氏度更低的气温,需要用比0更小的数来表示。于是,比较自然地促使学生产生用负数表示的想法。然后,通过观察银行存折记载情况、记录家庭收支情况等活动,引导学生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感悟正负数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启发学生挖掘一些生活中可以使用正负数的例子,加深对正负数的理解。
2.借助直观形象
如果说利用生活经验形成数感是将儿童课堂以外的活动经验及其所见所闻融入了数学学习,那么借助直观形象则是利用了儿童善于形象思维的本能。因此,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来帮助学生建立数概念,形成数感,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
借助直观形象的经典方法就是利用计数器。计数器与数位顺序表一一对应,通过计数器的演示,还能让学生看到满十进一的过程,感悟十进制的构造。但相对于实物直观来说,计数器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难以表现数的实际大小。鉴于 此,我们在教学中借鉴国外经验,引入积木式的计数教具“块、条、板”,即用一“块”小立方体表示1,一“条”(10个)小立方体表示10,一“板”(100个)小立方体表示100,一“个”大立方体(由10板即1000个小立方体组成)表示1000。块、条、板的引入,更形象、更具体地为学生展示了数的大小,简洁明了。学生看到有几个大立方体几板几条几块就知道表示的是几千几百几十几,对数感的形成有着比较直接的促进作用。
3.运用已有的数感建立新的数感
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后一个知识的学习往往建立在前一个知识的基础上。数感的建立亦是如此,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数感出发,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数感。
以“万”的教学为例,考虑到学生已经有对于千的数感,教学时可以结合身边的例子展开。例如,全校有一千名左右的学生,那么万名学生有多少呢?一个学校一千,一千一千地数,数十次,十个一千就是一万,十个这样的学校里的学生集合在一起就大约是一万名学生了。教学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时,难以给出精确的直观模型,这时就必须利用学生已有的数感。
(二)在计算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数感
计算教学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对计算方法的选择、对计算结果的估计,都与学生的数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多年的实践研究发现,在计算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数感的途径与措施很多,比较而言,相对重要、效果明显的途径有以下三种。
1.重视口算教学
口算既是人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又是学习笔算、估算的基础。口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我们认为“,循理入法,以理驭法”应该贯穿始终。因为口算方法只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口算算理才是算法赖以成立的数学原理,而数感则是理解口算原理的必要支撑。
举个典型的例子。口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如7×800、800×70,课改以来,一些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得到口算算法,一旦学生总结出“先把两个因数尾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就认为大功告成,而对算理的解释弃之不顾。实际上,还要引导学生由7个8是56,推出7个800是56个百,所以 7×800=5600;再由 7×800 是 56 个百,推出800×70是56个千,也就是56000。整个推算过程,不仅强化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更有助于学生数感的发展。2.提高估算意识
所谓估算意识,是指人们在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时,不急于计算准确的结果,先采用适当的方法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以及对自己或别人的计算结果,自觉地用估计的方法判断其是否有明显错误,并成为一种习惯。估算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不仅给学生的实际生活带来方便,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让学生估算一下结果大概是多少。如“19×12=?”,一般会有以下估计方法:方法1:把19看作20,20×12=240;方法2:把12看作10,19×10=190;方法 3:把 19 看作 20,把 12 看作 10,20×10=200。这三种估算方法都正确,但结果各不相同。观察比较后学生发现,方法1把19看作20,估算结果一定比正确结果大;方法2把12看作10,估算结果一定比正确结果小;方法3,一个因数估大,一个因数估小,估算结果更接近正确结果。这样,通过三种不同估算结果的比较,学生对计算结果有了大致的判断,答案范围应在190到240之间。如果笔算结果不在此范围内,说明计算错误。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尝试通过估算预测计算结果的范围,或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不断积累经验,能使估算意识与数感的培养相得益彰。
3.关注笔算算理
所谓笔算,就是借助纸和笔把思维的过程完全、清晰地记录下来。学生在记录的过程中是否了解每一步的含义,即计算的道理,对于掌握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而关注笔算的算理,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数感。笔算教学通常由现实生活问题引入。例如,把73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支铅笔?还剩几支铅笔?让学生借助小棒动手操作,通常会出现两种分法。
分法 1:先分根,再分捆。先拿出 3 根小棒,每人分到1根;再拿出6捆小棒,每人分到2捆,然后把剩下的1捆小棒拆成10根,每人分到3根还多出1根。因此,每人分到1根+2捆+3根=24根,还剩1根。
分法 2:先分捆,再分根。先拿出 6 捆小棒,每人分到2捆;再把剩下的1捆和3根合起来分,每人分到4根,还剩下1根。因此,每人能分到2捆+4根=24根,还剩1根。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物化的操作使抽象的计算得以具体、形象地展现,有利于学生形成计算过程的表象。与此同时,数学逻辑思维得到锻炼,算理得到澄清,数感也得以增长。有了这样的基础,除法笔算的进一步学习就能依此类推。在此我们也看到,将算理归结为最基本的运算意义和数的组成,即归结为最基本的数学概念,则知识迁移的范围也就越广。
4.适当启发算法多样化
算法的多样化是指学生群体算法多样化,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则是算法的个性化。倡导算法多样化,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又一条途径与策略,因为学生面对新的计算问题所想到的不同算法,常常反映出他们个性化的数感。
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渐进、沉淀、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结合有关内容和情境,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追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境界。随着数感的建立、发展、形成、巩固和升华,学生的数学素养一定会得到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