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农民工就业问题
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农民工就业问题
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也是现阶段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当大量农民工涌进城市,一方面相当数量的劳动力找不到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又有相当数量的工作岗位虚位以待,企业招工困难。这不仅会导致农民增收困难,农村有支付能力的锐减,有效需求的下降,进而会导致城镇企业开工不足,失业问题更为严重,现代化建设受阻。
造成农民工就业难的原因很多,如农民工人口基数过于庞大,农民工整体素质偏低,现行户籍制度阻碍农民工就业,信息匮乏使农民工就业举步维艰等。我认为,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之间的需求与供给的信息不对称才是造成农民工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是人都是有理性的,在各种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有信息不对称理论中的两个核心内容: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逆向选择是指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利用对方对信息的无知而隐瞒相关信息,获取额外利益,客观上导致不合理的市场分配的行为。而败德行为则是指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自身利益而故意隐藏相关信息,对另一方造成损害的行为。可将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应用领域进行扩展,可理解为在某一点上,用人单位与农民工一方拥有较多信息,另一方拥有较少信息,从而使其中一方能获得较大利益,另一方利益则会受到损害。
二、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原因分析
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有政府、用人单位、市场中介、农民工个人等方面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政府没有充分发挥信息的宏观管理作用
在双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没有完全放开,农村劳动力不可能在城市垄断就业信息的条件下实现有效配置。政府的宏观管理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是阻碍农民工进城顺利就业的因素之一。虽然各地政府为拓宽农民工的就业渠道,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促进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措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中开展了农民工进城就业服务的“春风活动”,为进城务工的农民提供免费的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培训。但由于政府对农民进城就业的管理不到位,没有形成明确的领导机构,缺乏统筹就业的政策规定和法律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分层,阻碍了城乡就业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导致在用工信息收集、整理、发布等环节上都不能体现信息的规模经济效应。具体表现为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搜集渠道单一,信息量少,并且之后的拓展服务、延伸服务、跟踪服务不到位等,严重影响农民工的就业。
2、用人单位存在不公平现象
用人单位以其在劳动内容、劳动时间、劳动强度与劳动条件的信息上的优势,对农民工在就业机会和就业待遇上存在歧视现象。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农民工只能粗略地了解其年龄、性别、工作经历和受教育程度等信息。对农民工来说,农村的教育环境条件差,受教育成本高,农民的文化技能水平受到限制。再加上农民工以短暂输出为主,具有临时性、不稳定性和“务工”、“务农”两不误的兼业
性。用人单位考虑到这些因素,在同等的条件下,用人单位首选城镇居民,农民工在就业机会上受到歧视。甚至于一些地方政府为解决本地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明确规定禁止或限制外来劳动者主要是农民工从事某些职业或工种,剥夺农民工的就业权利。
由于农民工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因此主要从事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这些行业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低,企业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动机支配下,在同等条件下会选择农民工,因为使用农民工的成本比使用城镇居民要廉价得多。但农民工却被迫要接受低工资和同工不同酬,农民工要么找不到工作,要么接受低工资。
3、市场中介未能充分发挥其信息服务作用
农民工就业主要依靠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以“投亲靠友”为主要特征,通过“资深”农民工介绍,一轮带一轮地以滚雪球的方式进城。这种就业渠道所提供的就业信息量小,内容单调且容易失真,信息价值含量低,这说明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目前我国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尚处于低层次、不合理状态。”市场劳务中介不规范,职业介绍信息不可靠,没有实现农民工和用工单位有效沟通,没有形成统一的人才市场,市场中介缺乏统筹协调的全方位服务等,这些因素是影响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民工就业难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由于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些非法中介机构和一些未经批准擅自扩大经营范围、非法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公司,利用农民工求职心切和缺乏辨别能力的弱点,以虚假信息、过期信息骗取农民工中介费,致使农民工对市场中介机构存在抵触心理,缺乏对市场中介的信任。
4、农民工自身各方面素质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体制和“社会屏蔽”户籍制度的存在,农民工以不平等的身份进行城市,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在城市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从文化程度看,2004年,在农民工流动的就业人群中,文盲占2%,小学文化程度占16%,初中文化程度占65%,高中文化程度占1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高达83%。①农民工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偏低,造成了他们对城市的各种就业制度和就业信息的筛选能力非常弱,限制了农民工多渠道搜集信息的能力。同时,农民工的弱信息能力还表现在信息意识、信息的发现与接收、信息加工处理与传输、信息运用等诸多方面,信息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产品,需要较高的分析、理解和利用能力,农民工的低文化知识水平限制了他们对各种就业信息正确分析并加以利用的能力,因此对信息持有怀疑、躲避而不是积极应用的态度,而只是依靠单一的熟人介绍的渠道来获取就业信息,不能准确及时地把握各种就业机遇。
三、加强信息服务作用,扩大农民工就业的建议
为了使农民工这一宝贵资源得到更为有利的整合与利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也为了促进农民增收,社会更加和谐,使国民经济得到又快又好地发展,就要搭建起务工——用工的就业信息平台,互相交换用工求职信息,改善政府、用人单位、市场中介及农民工自身的在信息管理、搜集、处理方面的能力,消除农民工就业信息的瓶颈。
1、充分发挥政府的信息管理功能
为社会提供充分有效的就业信息,是政府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
面。面对信息不对称给农民工带来的障碍,政府应转变职能,建立可靠、有效、优质的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系统。充分利用和整合统计、公安、人口计生等部门的资源,推进农民工信息网络建设,实现信息共享,为加强农民工管理和服务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首先,完善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做到家家通电话,村村能上网,为农民工能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创造硬件条件;其次,充分利用网络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就业网络平台和人才服务网,培养信息人才队伍,及时更新各种招聘信息、求职信息,及时、准确反映农民工供需情况,以使企业能及时了解农民工供给情况,农民工也能及时获取相关企业的需求信息;第三,拓宽信息来源和渠道。政府可以综合利用宣传单、报刊、广播、书籍、电视等方式,广开信息发布渠道。输入地和输出地要搞好农民工统计信息交流和工作衔接,设置就业指导中心,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指导农民工顺利就业。
2、用人单位应消除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并从企业自身出发来改善信息的不对称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企业不发展,就不会有就业岗位的增加,也不能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要使企业消除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除了采用强制的政策和法律来进行约束以外,更多的还是应采取激励的措施,促使用人单位积极配合促进农民工就业的各项工作。同时,企业也要从自身出发,改善农民工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劳动保障等,关注农民工的生理、心理健康,为企业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向社会传达一种有利于企业的信息,为企业招揽到更多更好的劳动力资源。
3、完善市场中介信息服务功能
就业信息的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一种专业机构来沟通各方的信息,而市场中介机构作为一个介于劳资双方的中间平台的不断完善发展,能减少双方交易费用,降低成本,提高就业效率。为此,市场中介机构应当承担信息沟通、协调的功能。
由于用人单位与农民工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劳动力的需求与供给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沟通。再加上农民工不能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政策咨询和就业援助等公共就业服务,其择业成本很高,农民没有相当的经济条件来搜寻就业信息。因此出现用人单位不知道劳动力在哪里,农民工又不知道用人单位在哪里的现象。而如果当事双方直接去收集信息的成本高于所得到的收益时,就会放弃这种直接获取信息的途径,转而寻求更低成本的途径,即市场中介。由于农民工获取信息的低能力及用人单位在信息获取方面总是采用被动的方式,劳动力的供求信息不对称总是存在的。因此,市场中介就要承担起信息沟通的功能。另外,就业机构还要在充分考虑劳资双方要求的情况下,作为双方利益的代言中,从中进行沟通,实现劳资双方关系的协调。同时,由于大量不规范的中介机构的存在,一方面使农民工利益容易受到损害,另一方面,又加深了农民对中介机构的不信任感,就业更难。因此,规范市场中介机构,积极发展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约束与限制那些违规操作的中介机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提高农民工获取信息的能力
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村的基础教育投入,坚持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原则,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强化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培养和提高农民工的信息素养,培养农民工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使农民工符合用人单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顺利就业。
第二篇: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农民工就业重点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农民工就业
[摘要] 由于农民工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一度出现“民工荒”和农民工难就业现象同时并存,农民工资源得不到合理整合和有效配置,这是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不到位,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农民工获取信息能力弱等原因所致,因此,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作用,完善市场中介信息服务功能,提高农民工信息获取能力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农民工 就业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涵及其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它由美国的三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由此三位经济学家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谓“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当一方无法得知另一方的行为或无法获知另一方行动的完全信息,也或知晓对方信息成本高昂时,交易双方在信息掌握上的不平衡状态,即参与市场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信息不对称现象表现为两种结果: 一是信息占有优势方经常会做出“败德行为”;二是信息占有劣势方要承担风险, 从而使自己面临交易中的“逆向选择”。由于“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的存在, 使信息不对称市场缺乏效率。三位经济学家的主要贡献是探讨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如何运转和失灵的。本文把这一理论的内涵得以延伸,应用领域得以扩展,信息不对称理论可以理解为在某一点上,用工单位和农民工一方拥有较多信息,另一方拥有较少信息从而导致利益单方倾斜。在这一理论基点上对农民工就业进行解析,农民工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卖方拥有更多信息,另一种是买方拥有更多信息。其后果是:当买方拥有更多信息,其表现是农民工不知道哪些企业用工,以及用工要求如何;遇到用工企业时,对企业的真实情况、承诺的可信度、工资发放情况、工作环境如何以及劳动权益能否得到保障等信息不能全面掌握,从而导致农民工流向的盲目性和转移的群体性,农民工就业难。当卖方拥有更多信息时,企业不知道所需工人在哪里,即使有可选择的农民工,但在招聘农民工时,对农民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劳动能力、文化素质不能全面了解,企业招工难,出现“民工荒”现象。两种情况的最终结果是农民工资源不能得到有序的整合和合理的配置,农民工就业难。
二、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原因分析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信息不对称是绝对的、永恒的,而信息对称则是相对的、暂时的,信息不对称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有政府、市场中介、农民工个人等方面的原因。具体如下:
1.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不到位
农民工就业难,很重要的原因是劳资双方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就业信息的通畅需要政府做出努力。“农民外出务工首先是一个对国家城乡政策调整与劳动就业环境(机会)、对城镇劳动需求信息、对城乡劳动收入差异信息的认识与发现的过程。而这样一个信息过程主要不是依靠现代信息市场,而是乡土熟人关系网络。”农民工就业主要依靠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以“投亲靠友”为主要特征,通过“资深”农民工介绍,一轮带一轮地以滚雪球方式进城。这种就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量小,内容单调,可靠性差, 而且缺乏连续性、稳定性。这样的信息源表明,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发挥得不充分。由于政府行为不到位,加之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就业中介体系,使农民工择业缺少确定性。近两年,各地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措施, 积极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开展农民工就业服务活动。但政府对农民工就业的管理没有形成明确的领导机构, 缺乏统筹就业的政策规定, 农民工输出地与输入地不能相互协调,导致就业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传递,未能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出现企业不知道农民工在哪里?农民工不知道哪里缺工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应共同努力,尽快建立体系完备、功能齐全的信息服务系统,为农民工提供及时、有效的供求信息,减少农民工外出的盲目性,扩大农民工就业。
2.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著名学者李培林在山东济南的调查研究表明,农民工获得就业信息的来源中前三项是同乡、亲戚、朋友,是社会学所说的“初级社会关系”,占了76.1%;后三项是所谓“次级社会关系”,占了14.1%。这组数据能充分说明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目前我国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尚处于低层次、不合理状态。”市场劳务中介不规范,职业介绍信息不可靠,没有实现农民工和用工单位有效沟通,没有形成统一的人才市场,市场中介缺乏统筹协调的全方位服务等,这些因素是影响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民工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些非法中介机构和一些未经批准擅自扩大经营范围、非法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公司,利用农民工求职心切和缺乏辨别能力的弱点,以虚假信息、过期信息骗取农民工介绍费,致使农民工对市场中介机构存在抵触心理,缺乏对市场中介的信任。因此不断完善市场中介服务,加强劳务中介信息的效度和信度,加强劳务中介机构在农民工就业中的社会服务功能、信息沟通功能、协调和管理功能的作用十分重要。
3.农民工获取信息能力有待提高
在劳动力市场上, 农民工获取就业信息是弱势的。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和农民工职业培训力度不够是导致其信息获取处在弱势的重要原因。“2004年, 在农民工流动就业人群中,文盲占2%, 小学文化程度占16%, 初中文化程度占65%, 高中文化程度占12%, 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高达83%。”另外;“据2006年《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4农民工文化水平低, 造成了他们对就业信息的筛选能力非常弱,直接影响了农民工的信息素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直接限制了农民工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学习能力,例如不能有效利用网络寻求工作;第二,信息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产品,需要较高的分析、理解和利用能力,而较低的文化知识水平限制了农民工对各种就业信息的认识能力;第三:导致农民工的信息意识呈现出封闭性,信息反应迟钝,对网络信息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因此,通过对信息的宣传,培养农民工的信息意识,提高识别真假信息的能力,使农民工能够占有较多就业信息资源,准确把握各种就业机遇,增加就业的机会非常重要。
三、扩大农民工就业,加强信息服务的对策
1.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作用
信息作为当今时代重要的社会资源和公共产品,对农民工就业非常重要。为社会提供充分有效的就业信息,是政府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面。面对信息不对称给农民工就业带来的障碍, 政府应转变职能, 建立可靠、有效、优质的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系统。
(1)完善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做到家家通电话,村村能上网,为农民工能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创造硬件条件,这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电信体制改革的深化, 电信企业对投资大、收益低的项目投资力度逐渐减小, 这使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缓慢。因此,政府应尽快出台对农村电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第三篇:论农民工流动就业问题
论农民工流动就业问题
[摘要]:劳动力就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处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浙江作为长三角地区的腹地,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量也将日益加大。另外,随着农民工流动就业环境的不断改善,对外就业吸引力不断增强,所以,如何更好地解决农民工流动就业,是行政管理方面的重要议题,必须加以重视
[关键词]:农民工 流动就业 劳动力市场 劳动权益
随着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逐渐成为产业工人队伍和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式下农民工流动就业工作,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实现中央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本文就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当前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特点
首先,农民工流动就业规模大。近几年来沿海各地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不仅促进了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动力来就业。其次,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差。农民工由于受自身文化技能条件的制约,就业很不稳定。再次,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近几年,大规模农民工流动就业一般由政府有关部门、就业服务机构通过建立劳务基地和地区间对口劳务协作等形式实现,使农民工流动就业组织化程度化不断提高。农民工流动就业也有一些通过以老代新或亲友同乡互相联系介绍,呈现出明显的“一人带多人”的链式迁移,盲目外出明显减少。第四,流动就业的农民工文化技能素质偏低。第五,农民工流动就业中“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逐步形成。与改革开放之初进入城镇的农民相比,现在的流动就业“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年龄普遍较轻。新生代流动人口对农村认同感不断减弱、对城镇认同感逐渐增强,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趋向不明确且不稳定,进一步催化和强化了农民工的流动性。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在流入地陷入失业困境时,往往不是回归农村,而是选择继续过着流动生活,极易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阶层。这也为如何做好新形下农民工流动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农民工流动就业的趋势
(一)农民工流动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我国现在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数
由于过去形成的一套劳动力管理办法主要针对城镇职工,无法适应大规模流动就业的农民工群体。在取消“证卡”管理之后,新的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对农民工流动就业管理缺乏有效的、统一的管理制度,各职能机构的各项工作在管理上缺乏衔接。同时,由于基层管理机构人员和经费不足,许多地区无法将流动性大的农民工全部纳入有效的管理。另外,劳动力市场信息还存在分割向现象(地域、城乡、部门、公共职介和民办职介等),尚未完全实现渠道畅通,资源共享。
四、解决农民工流动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制定专门针对流动就业农民工的群体的地方性法规
为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强立法已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全国各地先后制定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政策规定,内容分散且层次较低。可考虑先在省政府层面出台《农民工权益保障办法》,就农民工在工作时间、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劳动保护、社会保障、户籍管理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权益,作出明确的规定。通过立法消除旧体制的影响,扭转社会特别是企业主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心理,鼓励农民工自尊、自强、自立、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根据农民工流量大、公共服务资源有限的实际,应着眼与长效机制的建设,逐步加快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各地要加快建立城乡统一、功能完备、服务优良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农村劳动力流出地政府应大力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建立劳务基地,定向输送劳动力,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各项就业服务。流入地政府要将进城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加大管理服务力度。特别是城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向农村劳动力开放,按照城乡劳动者平等享有公共就业服务的原则,为农民进城就业提供市场信息和政策咨询,开展免费的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规范职业中介行为,打击非法职介行为,促进职业中介行业健康发展,提高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和对非法中介的辨别能力。
(三)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
首先,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增强劳动保护力度。用人单位使用农民工必须按照规定办理用工手续,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建立劳动关系。要重点加强对农民工就业较集中的行业用人单位的管理,依法规范他们的用工行为。在劳动力保护方面,用人单位应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本单位情况制定本单位劳动保护制度,明确劳保资金来源。政府要积极引导用人单位加大对劳动保护和预防事故的投入。
其次,建立长效机制,保证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劳动保障部门要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监控和预警制度,有效预防发生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和企业协会的作用,引导劳资双方在平等自主的基础上,协商确定工资支付办法。要加快建立企业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以及应急周转金制
参考文献:
[1] 邵峰,《善待农民工》,载《今日浙江》,2005,(03)。[2] 王耀辉,《关注农民工》,载《政策》,2002,(07)。[3] 胡光华,《农民工为何逃离城市》,载《发展》,2007,(03)。[4] 张戈,《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载《浙江人大》,2005,(01)。
[5] 李三梅,《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辽宁省农民工现状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载《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02)。
[6] 杜宇,《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有规范》,载《云南农业》,2005,(09)。
第四篇:信息不对称理论与税收征收管理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税收征收管理
张季
信息不对称理论简介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行为人之间信息占有不同。
在市场经济初期,人们假设市场是没有缺欠的,将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推崇备至,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主张市场的自由调节,反对市场干预,政府的角色是当好“守夜人”。西方二百多年的市场经济,由于垄断、通胀、紧缩、市场失灵、律动以及环境、人权、贫富差距等弊病,使人们看到市场并不是万能的,进而信息经济学开始流行。研究信息经济学的美国学者,1996年詹姆士·莫里斯和威廉姆·维克瑞,2001年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宾塞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分别获得这两个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的贡献是提出了买方和卖方具有非对称信息时市场运作的理论。当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时,仅仅通过价格的调整有时无法达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在这种情况下,买方和卖方会做出各种经济决策的调整,以增进市场效率,从而使双方受益。
今天,信息经济学成为新的市场经济理论的主流,人们打破了自由市场在完全信息情况下的假设,才终于发现信息不对称的严重性。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不对称造成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影响社会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及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为了改善市场功能,该理论为政府主动干预市场提供根据,“看得见的手”的介入,可以使市场经济趋于完善。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应用非常广泛,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的金融市场,乃至延伸到行政管理领域和人们生活领域。税收的征收管理吸纳信息不对称理论,可以从新的视角解释、认识,破解税收管理的问题。
税收征管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原因
征收人和纳税人因为位置不同,所以对涉税信息占有不同,因而形成信息不对称。我国税制结构决定了90%以上的税收来源于经营性收入和所得,所以本文以相关经营性收入和所得的税收征管为探讨对象。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管理情况,提供就涉税信息管理方面正反两反面经典范例。增值税发票是增值税管理的关键环节,改革后的几年里,设计部分城市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发票登录金税网,大部分发票邮寄传递的核对程序,由于征管程序失效,发票监控措施失灵,一时假票泛滥,真票假开,偷税猖獗,大案不断涌现,全国因增值税发票偷税案判死刑者不下百人,增值税制似乎即将失败。2001年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全国实行微机开票上网、交叉集合比对,征管形势豁然开朗,近年税收高于GDP增幅的高速增长,税收管理的高科技网络支撑和发票比对办法功不可没。追其最终原因,败则败在涉税信息的失控,成则成在涉税信息的有效控制,这是我们税收征管工作的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当前税收征管难点是纳税人不实申报问题。主要表现为:比例颇大的零申报、负申报、低申报;应建账而不建账,建真假或几套账,有账却称没有账,账簿设置和核算不规范不完整;应开发票不开发票,用收据、信用卡代替发票,应取得发票而不索取,白条子入账以及“四小票”虚开等问题。纳税人如此作为的目的只有一个,隐藏涉税信息,规避税务检查,逃避纳税义务。纳税人以以上简单几招将税务机关拒之千里,低成本、低风险的轻易偷逃税收。偷税者得便宜卖乖,洋洋自得,税务机关无计可施,望偷兴叹。究其原因无非税务机关还没有找到切实有效发现纳税人真实涉税信息的办法,“疏于管理”只道出表面现象,从何处下手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才是问题的关键。
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不等同于税收征管效率提高,也不应为掩饰我们对税收征管质量的忧虑的理由。由于税收征管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如增值税小规模和营业税纳税人不实申
报,商业税负,房产业税收,涉及“四小票”企业税收,税收优惠企业管理,企业所得税,个体税收都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造成大量的税收流失。对社会经济秩序,公平竞争,合理分配和国家调控能力亦将产生不利影响。
税收征管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有着多重原因:一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单一公有制结构后,外企、合资、股份、私企、个体经济大量涌现,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加剧了征纳矛盾;二是税收征管改革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对税收经济观,纳税服务、税收信息化的片面理解,偏离或淡化了征管质量意识。三是控制税源手段贫乏,征管能力弱化,应对措施不力,在征纳双方的博弈中,税务机关处于被动地位。所以议论了十年的“疏于管理、淡化责任”问题至今仍没有的到根本的解决。
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税收征管的瓶颈。瓶颈亦称瓶颈制约,系指一种形象化的现象。比喻一个瓶子颈部比瓶身部要细,因而限制了瓶内液体顺畅的流出,只能是缓慢的涓涓细流,不管瓶体多粗,容积多大,其流量都受制于瓶颈的大小。探索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途径,消除瓶颈制约,税收流失问题才会找到突破口,税收征管质量才会得到质的提升。
税收流失是对税税收征管能力的挑战,一直也是税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难点和热点。国家税务总局谢旭人(前)局长认为:“及时发现和解决申报不实问题,堵塞征管漏洞,防止税收流失,使国家税款的实际征收数不断逼近应证数。可以说税源管理是税收管理的基础,税源管理的水平决定了税收征管理的水平。”(注1)山东省国税局胡金木局长指出:“健全完善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问题,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要做到这一点,建立税收征管的长效机制是不可少的,可以这样说,建立长效机制,比查补多少收入都重要。”(注2)江西省国税局曾飞同志认为:“我国税收征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1.过分追求征管模式化。片面追求征管改革模式化,只是从形式看似乎是改革了,而实际上‘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2.税收征管改革具体目标多变。在税收征管改革具体目标设计上提法不断变化,使征管改革走了一些弯路,增加改革成本。3.忽视调动改革主体的积极性在税收征管改革过程中,过分强调机器管人和制度管人,忽视了调动广大税务人员和纳税人主动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增加了征管改革的阻力。„„5.税收改革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注3)这些对税收征管的深刻的见解和反思,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解决税收征管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
税收管理的核心是税源管理,税源管理的唯一目标就是真实、完整、及时掌握纳税人涉税信息。加强税收管理,提高征管效率和质量的程度,其实质就是税收征管部门逼近客观涉税信息程度。如何能够控制、掌握纳税人的应税信息呢?
纳税申报是税务机关获得纳税人涉税信息的法定的基本的渠道。为了获得真实的涉税信系,首先要搞清楚纳税人的涉税信息是怎样产生的。企业生产或经营过程是以资金流、货物流在人力、技术、设备条件下不断转换,而形成生产或经营成果的,会计以证明资金、货物变化的票据、凭证为依据,以账簿、报表为工具,核算、反映、监督这一过程即信息处理,由此可见,票据流与资金流、货物流如影相随,票据、凭证是信息的载体,账簿、报表是信息处理器。纳税申报是票据、凭证、账簿、报表的衍生物。所以票据、凭证、账簿的真实性是纳税申报真实性的前提。我们应当把税收征管的着力点,切入点、突破口放在对票据、凭证、账簿的管理上。
税务部门对账簿、凭证的管理是有法律依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章税务管理中,第二节以六个条款规范了账簿、凭证管理。该法规定: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和发、有效凭证记账,进行合算。”;“依照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款。”;“税务机关是发票的主管机关,覆辙发票印制、领购、开具、取得、保管、较小的管理和监督。单位、个人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经营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
中,应当按照规定开具、使用、区的发票。”;“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安装、实用税控装置,不得损毁或者擅自改动税控装置。”;“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按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保管期限保管账簿、记账凭证、完税凭证即其他有关资料。账簿、记账凭证、完税凭证即其他有关资料不得伪造、变造或者擅自损毁。”同时该法第五章有四个条款规定违反以上规定的处罚措施。
征管法对税收征管体系设计了七个环节,即: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和税收保全、征纳税人的法律责任、税收救济。各个环节构成有机的统一体,任一环节的薄弱,都会形成木桶原理的短板效应。账簿、凭证管理是税收管理的核心环节,遗憾的是现实的税收管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除外)对账簿、凭证管理却是管理力度、管理措施、管理效率最差的环节。账簿和凭证管理同等重要,不可偏废,过去几次要求纳税人建账工作的失败,就是因为对凭证以及凭证与账簿管理脱节所至。
对账簿、凭证的管理是税管理基础性的工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税收征管改革二十多年的基本教训,就是忽视了抓好账簿凭证管理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我们若要扭转税收征管局面,从根本上提升征管质量,税务部门下大决心、大气力,搞好账簿凭证管理是必由之路,尚无它途。具体办法是:要求经营性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1)开具、取得合法有效发票和凭证;(2)自制的会计凭证(如工资单、出入库单等)要登记详实、手续完备;(3)按纳税人规模大小或征管需要,经税务主管部门批准,纳税人分别设置粘贴簿、简易账、复式账,暂不能开具、取得发票和设置账簿的要由税务主管部门批准;(4)设立账簿的要按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和核算;(5)按国家的规定领用、使用、保存、销毁发票、凭证和账簿。
(6)有关行业必须安装、实用税控装置。
税务部门对账簿、凭证的管理是经常的、大量的、长期的、严格的管理工作,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实效。(1)建立和完善消费者索取发票的激励机制;(2)对要求开具、取得发票和设置各类账簿的纳税人,税务机关要有统一的原则规定,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扩大用票面和建账级次,待时机成熟,取消定期定额征收方式;(3)对有关行业推行税控装置;(4)税务主管人员负有管理凭证、账簿的基本职责,对纳税人凭证、账簿使用情况有监督检查权,对违规问题有处罚权。管理状况纳入干部工作考核内容。
我们期望通过加强对凭证、账簿的管理,可以取得如下成效:(1)突出凭证、账簿管理,充实税收管理员的日常管理内容,对反偷税的大目标有了具体化的举措。有助于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问题;(2)对凭证、账簿管理是抓住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关键,有利解决税收流失的顽疾。税收的日常管理中,核实容易,取证容易,处罚容易,降低税收执法成本,加大纳税人偷税成本,促进纳税人守法完税。税收检查中,有利集中更多涉税信息,方便税收检查。(3)发票的开具和取得形成的链条效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和风气。
(注1):《税务研究》2007年五期《加强税收经济分析和企业纳税评估 提高税源管理水平》
(注2):《中国税务报》2007年5月25日一版《建立征管长效机制比查补多少收入都重要》
(注3):《税务研究》2007年6期《略论我国的税收征管改革》
2007/10/22
第五篇: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商业银行信贷问题
摘 要 介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使商业银行的信贷出现了“惜贷”现象,引发了存款客户盲目选择银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而且使不良贷款增加。确立完善的信息机制,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加强法制建设,有助于我们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信贷银行是经营资金融通业务的中介,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核心业务。而在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2001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了三位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宾塞、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在信息经济学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1970年阿克尔洛夫发表了《次品市场》,他认为在二手车市场上,买卖双方重复博弈的结果使二手车成交量很小,其原因就在于信息不对称。1973年斯宾塞在其论文《劳动市场信号》中对劳动力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进行了深层分析。1976、1981年斯蒂格利茨相继发表文章,分析了保险市场和信贷市场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本文将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1 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是在市场交易中,交易的一方对另一方缺乏信息,进而影响其做出正确决策,导致交易效率降低的现象。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分为事前的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事后的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两种情况。逆向选择是交易事前的信息不对称。阿克尔洛夫在分析二手车市场认为,在二手车市场上有好车也有坏车,买主很难分辨出来。所以买主愿意支付的价格是二手车的平均价格。好车的卖主索要的价格高于市场的平均价,坏车的卖主很愿意以平均价出售。从而导致好车退出市场,只剩下坏车。金融市场上同样也存在这种事前的逆向选择,最终的结果也是好的借款人退出市场,市场上留下的是质量差的借款人。道德风险是交易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在金融交易发生之后,借款人可能用贷款人的资金从事风险更高的业务,以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比如企业用信贷资金从事高风险的投资。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于我国商业银行中,使得银行交易效率降低,金融风险增大。2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关系的信息不对称2.1 惜贷现象由于借款人与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银行缺乏对借款人真实的经营和财务状况的了解。借款人对自己的信用水平、偿债能力、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非常了解。银行提供的贷款利率是社会风险度的平均值。这样就会产生逆向选择问题,风险低的借款人觉得利率太高不愿意贷款,风险高的借款人却积极地寻求贷款。贷款银行单凭借款人的财务资料很难判断谁是风险低的借款人,谁是风险高的借款人,而且有些风险高的借款人为了取得贷款,向贷款银行隐瞒真实情况,更有甚者提供虚假信息,提供给银行的是虚假的财务报表。当银行难以正确判断时,就会拒绝借款人的请求。商业银行和借款人之间重复博弈的结果导致产生“惜贷”和“慎贷”现象。[!--empirenews.page--]2.1 不良贷款问题在做出贷款决策时,银行最关心的是借款归还问题。然而银行对借款人的情况了解始终是有限的,在贷款发放之后,一些不良借款者欠贷、赖贷、逃贷,难以归还贷款,这就会产生不良贷款,银行同时会遭受经济损失。2003年末据国家统计局统计,银行业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2.44 万亿元,不良贷款的比例为17.8%。1999年国家投资组建了信达、长城、东方、华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这是专门剥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金融机构。当时为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剥离了1.4万亿元不良资产,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不良贷款率还是很高。我国的金融资源配置仍然处于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对不良贷款的控制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和强制措施,所以金融资源的配置处于无效率状态。信息不对称也是不良贷款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2.3 存款客户盲目选择银行存款客户和银行之间也是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银行作为债务人对自己的信用水平和财务状况的了解显然超过存款客户(债权人),这种状况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存款客户有可能误选一家信用水平低的银行,或者银行有可能用客户的资金从事高风险业务,那么存款客户就处于不利的位置。尤其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信用评级制度,银行也没有定期向客户公布自己的财务信息,存款客户更加难以判别金融机构的质量,在选择银行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在无法判断时,利率就成为存款客户选择商业银行的标准。信用水平较差的银行自然会以高息揽存,然后银行用高息揽存的资金从事高风险的业务以获得高额利润。一方面,如果银行的业务出现问题,存款客户就会遭受损失;另一方面,如果客户对银行缺少信心,客户就会抽回资金,银行有可能出现“挤兑”现象。这样对双方都不利。2.4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的真正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束缚了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发展前景难以预测,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就是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从我国的银行业结构来看,我国的银行业过于集中,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不足,金融资产过于集中于大银行。中小企业获取贷款的渠道主要是通过银行,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无法预测,向其提供的贷款也就很少。企业有大量的融资需求,但是无法得到满足,而银行有大量的闲置资金却不敢贷出去。一方面是企业贷不到款,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银行找不到合适的客户,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社会的资源无法实现最优配置,这同时也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决策上存在问题。这些都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企业融资困难,同时也影响了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3 解决信贷关系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探讨3.1 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放松贷款利率管制长期以来我国的利率管制是相当严格的,这使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资金的资源配置效率无法得到优化,货币政策的作用得不到很好得发挥。利率市场化使金融机构可以依据自身的资金供求、头寸、盈利及风险等因素自行控制的利率,使资金的供需状况得到真实的反映。从贷款方面看,利率市场化后,让利率反映贷款项目的风险度,对风险进行合理量化。在受理每笔贷款申请时,银行对借款人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对于风险越大的、资信程度较低的客户,收取高贷款利率,这样可以补偿较高风险带来的损失。对于风险小的、资信程度较好的客户,收取低的优惠贷款利率,有利于吸引高质量、低风险的客户群。所以加快利率市场化对于解决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是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的需要,也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empirenews.page--]3.2 建立信用评级体系,使信用担保市场化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都有专门的机构从事企业的资信评定工作,它以独立、客观和公正为原则,按照经济标准、法律标准和道德标准对企业的历史、现状与趋势进行综合分析,所提供的分析报告和评定结果可以反映一个企业值得信赖的程度。信用评级可以对借款人未来债务清偿能力和信赖程度进行评判。我们不仅对商业银行的信用进行评级,而且对借款人的信用也进行评级。对商业银行的信用进行评级可以避免存款客户盲目选择银行,使存款客户在存款之前就对银行的资信、经营状况、盈利能力、管理水平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再做出选择。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使银行能够得到充足的有关借款人的公开信息,辨别客户的优良,做出正确的贷款决策。信用担保市场化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运转的效率。3.3 完善法律制度,充分保护各个主体的利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法规不健全是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各个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对金融市场进行规范市场,以此保证公平交易和正当竞争,从法律上保证经济主体的利益,对于欺诈行为给予严厉打击。用法律制度迫使债务人披露真实信息,对那些提供虚假信息,做假帐的借款人进行严厉的惩罚。使银行在良好公平的环境下运用多种手段,减少不良贷款,提高盈利水平,应对国际竞争。3.4 加快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我们要完善银行体系结构,为解决大银行和小企业的冲突,就要使中小金融机构多样化,建立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金融机构,使之和我国的经济构成相适应。我们不仅要有商业性中小金融机构,也应当有政策性中小金融机构,不仅要发展城市中小银行,也要发展城乡信用社。在这样的银行体系结构中,中小企业取得贷款更加容易,同时也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4 结论由于信息不对称,信贷市场上确实存在一些实际问题,致使我国一些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缺乏效率。确立完善的信息机制,促进信息的充分化、对称化,是我们解决信息不对称,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的关键。为此,一方面,我们需要不断地深化银行业改革;另一方面,要结合我国体制转轨的现实,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支持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