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读后感类

时间:2019-05-14 01:4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读后感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读后感类》。

第一篇: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读后感类

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读《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1938年,默顿在科学史著名的杂志《伊希斯》上发表的《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就是试图用清教伦理和当时英格兰工业发展的需要,解释英格兰的科学为什么在17世纪特别的突飞猛进,默顿致力于科学的历史——文化动力学探索,侧重于从社会学功能分析的角度探讨17世纪英国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遂成为科学社会学的代表之作。这篇论文就是在读完这部代表之作有感而写。

默顿指出十七世纪的工匠传统和培根所提倡的实验科学有力地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实质性变革并使科学更具实用价值。同时提出的有关清教主义促进英国近代科学制度化的观点,即所谓“默顿命题”,一直是科学史界与科学社会学领域最具争议的论题之一。本书既是科学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之作,也是科技史外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十七世纪的英格兰是世界科学与工业之都,当时在那里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转折性事件。作者在本书中对当时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进行了精辟的定性定量分析,涉及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职业兴趣;清教伦理、文化价值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学研究的动力,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科学文学及技术等许多问题。作者在本书中勾勒出了科学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基本轮廓,提出了它的基本命题。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在科学史研究中,所谓内史,主要研究某一学科本身发展的过程,包括重要的事件、成就、仪器、方法、著作、人物等等,以及与此相关的年代问题。科学内史学家主要关注科学思想的产生、科研手段的发展及研究结果被接受的缘由与形式。所谓外史,则侧重于研究该学科发展过程中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以及该学科在历史上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性质;而这外部环境可以包括政治、经济、军事、风俗、地理、文化等许多方面。科学技术毕竟不能脱离于社会之外,因此,近些年来科技史的研究趋向于外史论的观点。江晓原归纳了外史研究的三重动因:

一、科学史研究自身深入发展的需要;

二、科学史研究者拓展新的研究领域的需要;

三、将人类文明视为一个整体,着眼于沟通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前两种动因产生于科学史研究者群体之内,第三种动因则可能吸引人文学者加入到科学史研究的队伍中来──事实上这种现象近年在国外已不时可见。随着“外史倾向”的兴起,正日益融入文明史、文化史研究的大背景之中,构成科学与文化交会互动的历史观照。与先前的研究状况相比,如今视野更加广阔,色彩更加丰富。

二、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第一章是序言,讲述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专门用来对科学迅速发展及与其相关的其他社会的和文化的发展之间的种种复杂的相互关系做出(在很大程度上是具体的)描述。在结尾的章节中还将简要考察另外一些因素——人口统计的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因素。第二、三章的主题是各个职业领域的人员流向和各门科学之间的兴趣转移。在陆军和海军的职业兴趣变化中,“第一次(兴趣的)增强发生在1636—40年这个五年期内,尤其是在其最后两年间,而在下一个五年期达到高峰然后衰减。与这种激增相联系、伴随着苏格兰叛乱和内战而出现,是一支英格兰常规军的建立。下一个高峰随着八十年代后期奥林奇的威廉的战役而形成”。在对艺术职业的变化分析中,作者认为“这种衰落被归诸于各种不同的来源,如清教主义、新哲学和科学,它们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具有日益增长的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在新式教育和编史学中作者认为:“这个时期对教育职业的兴趣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这实在令人感到惊奇。不过,在教育目标方面,却出现了一种重大的、决定性的变化”、“现代历史学家同样也已注意到这个时期对历史的兴趣的增强”。在医学方面“四十年代的引人注目的高峰可能是因为流血的内战引起人们对外科手术和医疗服务的需求,这加强了那种长期趋势”。

第四、五、六章的论述了清教和科学的假说。作者认为“许多研究业已证明,新教的精神气质业已证明,新教的精神对资本主义具有一种刺激的作用”。同时,作者认为清教对科学具有刺激的作用,“毫无疑问,清教原理在某种程度上给当时的科学和知识进步提供了活动场所。”。“清教和禁欲主义新教教派,是作为一种在情感上首尾一贯的信仰、观点和行为的体系而出现的,这个体系对于激发科学上的持久兴趣起了非同小可的作用。如果按照词的本意来使用„教育‟一词,我们可以说清教主义是这一时期科学教育的主要成分。” 总结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作为一种新教,它重视研究自然,探索自然的奥秘,并以此来赞颂上帝,赞颂造物主的伟大;它宣扬注重改造现世的功利主义精神,提倡应用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并以此来行善;它提倡刻苦与勤奋,强调积极入世的禁欲主义;它崇尚教育,鼓励人们看重学识型职业,提倡与经验主义结合的理性主义。

第七、八、九、十的主题是经济和军事对科学研究范围的影响。作者认为“煤炭工业已经发展到十七世纪之前所未有过的程度。而且,这种增长导致了商船的显著增加,我们将会看到,这种发展对科学兴趣的方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军事对科技的影响上,“军事上的需要不仅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为兵器提供原料的炼铜、炼锡和炼铁工业的发展,而且也是„对改进铸造技术的一个巨大刺激‟。不仅如此,增进了大炮的效能就迫使人们改进防御工程技术,这又进一步提出了吸引工程师与科学家注意的技术问题”第十一章是人口、社会互动和科学,作者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最后得出“十七世纪英格兰的文化土壤对于科学的成长与传播是特别肥沃的。”这个结论。

三、对本书的评价

外史论的观点既给科技史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但它也存在着自己的缺陷。如1959年,科学史家吉里斯皮对因默顿等人工作而影响渐强的外史研究,表达了他的担忧。在他看来,科学凭借客观性将真理从谬误中分离出来而获得进步。因此,科学在两方面呈现给历史。一是科学本身的演化,二是科学对文化的调节。科学思想的进化把科学进步和自然联系起来,故而它是严格、精确的,但科学思想的文化历史却难尽人意。吉里斯皮认为:“由于科学是面向自然的事业,因而其内容不能由科学家的社会关系所决定。至多,这种关系只可能影响科学的风格和步调(在由科学逻辑依赖性所制约的限度内)以及影响到它的发展步骤。” 另一位著名内史论者霍尔在1963年发表的著名论文《再访默顿或17世纪的科学和社会》中,对以默顿命题为代表或受其启发而发展出的编史思想及科学与社会的互动研究提出了严厉批评。在霍尔看来,社会和经济解释只告诉人们关于科学的运动,而没有说明作为关于自然界知识系统的科学真实情形。霍尔在比较了发表时间仅相差一年的默顿的论文及柯瓦雷《伽利略研究》对科学史的影响后指出:“外在主义的历史说明作为一种社会学说明,倾向于把科学的观念发展限制在相当狭窄的范围内……而思想的变化是一种必须在思想史中来寻求对其说明的变化;就此而论,科学史完全与哲学史类似”。实际上,霍尔早在1954年论《科学革命》的教科书中,就已经反复论证了思想因素比社会因素更本质地规定科学发展的命题。不管怎么说,默顿开辟了在科学技术史研究中的一条新路。正如科恩所言:“默顿的《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于1938年发表以来的半个世纪里,至少在两个知识领域成为经典:定量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而库恩1968年在论述科学史的发展时亦指出,默顿提出了一种关于“大文化”如何影响科学发展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科学史只强调思想史的弊端,也纠正了一些所谓的唯物主义者过分强调社会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的错误,从而为科学史的发展开辟了某种新的视界。

四、STS视域中的《17 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默顿在《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书中,探索了十七世纪英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其中将社会互动作为宏观意义上的社会因素之一剖析之后认为高度的社会互动涉及到许多过程,这些过程一般有利于社会文化的变迁,特别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文对这一观点作了评述,并认为,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研究与创新思维的发展更需要科学工作者,知识分子之间广泛的社会互动与交流,同时,需要为科学家、知识分子提供有利互动的文化环境,这便是科学的社会化过程。

所谓社会互动,又可称社会交往,社会学家认为,交往是人们通过各种手段而进行的人际、群际乃至国际间的联系与接触,从而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环境等方面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书中,默顿对当时英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是全面而多层次的,他从作为文化价值表现形式的宗教是如何显示出一种新的有利科学进步的精神气质,谈到经济、教育和文化等社会因素与科学发展的关系。社会互动虽然仅占其中极少一部分,但综合起来,作者在书中占极大篇幅的有关新教伦理最终成为宗教之异化力量———科学的推动力的论述。这显然是建立在社会互动的基本观点上,表述了:“只有当这种文化系统的子系统同科学基因发生了互动,才可能产生作用于科学发展的影响机制”的观点,况且在科学日益走向社会化、国际化的今天,社会互动与科学发展的关系更有其理论探索的意义。默顿认为,社会互动有利文化变迁,特别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预示着三方面的意义。第一,是指通过人们的互动,某些突发性的思维火花可以催化出新的科学发明的成果。因为互动之前,观点是个人的,互动使得原本为一个人的思考扩展为多个人的思考,而多个人的观察、思维领域宽泛得多,因而,增加了“这些观察可以被一个理论所统一并系统化”的可能性。反之,个人如果仅仅作为自我思想的载体,而不将其成果交流给别人,则个人的思维难以获得延续,扩展和升华,随之失去其知识内涵的价值。社会互动的特征是双向性,人们参与社会互动,主观上总是试图对他人的思想和行为作出反应,这便是默顿所说的“互动使一些观念纳入科学发展的洪流”。如17 世纪英国的里谢和惠斯顿的交往,就结合出了摆钟的发明成果。第二,是指在社会互动过程中,科学家之间的理论交流,必然形成不同评判标准的价值冲突,群体内部引起类似学术性的争议,这就对发明成果提出了建立在科学的实证基础上的要求,意味着某项发明在问世之前必须取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同,督促个人不得不反思其观点的科学严谨性。因此,不同价值标准的冲突对科学发展的积极效应就在于使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某项科学发明本身,而冲突的解决就使科学研究本身前进了一步。正如默顿所肯定的“社会互动为高度严谨的科学研究提供了确定的动力”、“考察证据的批判的头脑数目愈大,作为一个理论分支的强制力就更为严厉,以使之在科学上成为可接受的”。

第三,社会互动有利科学发展的意义是,人们思想观念的交互影响,这可以捅开原本闭塞的社区意识。各类群体都有所谓的心理区域,社会认同也属此类。科学家之间的互动更主要的是精神交往,而其实质是在社会宏观范围内建立起人们的交互影响,使一个群体的文化意识流动于另一个群体的文化价值系统内和新的东西融为一体,从而萌生文化变迁的幼芽,渐而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文化思潮,促使宏观的文化背景更有利于接受创新成果,促进科学发展。这就是17 世纪英国的一些科学家跨国旅行,以扩大其科学认识的文化背景的理论注解。

科学发展的文化环境背景、文化冲突与创新值得提出的是,默顿强调社会互动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依存一定的文化背景。他认为,社会互动对科学发展产生特定的效应,至少须有这样的文化环境:一个动态的社会价值复合体。从广义上理解,这种社会价值体系包括整个社会系统的客观条件,如稳定的社会秩序,社会管理为科学发展提供的制度保障;国家在政策上、经济上为科学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等等。因为科学“想有任何系统的发展,首先必须得到社会的赞助”,而这种赞助既包括物质的赞助,又包括精神的赞助。从狭义角度说,这种社会价值体系则专指规范,观念等一系列文化意识现象。科学发展依赖于两极冲突的文化模式,默顿把它解释为,一端是传统化的“行为和思想形式,固守原有的价值体系“而恐惧接受任何创新成果”,另一端是特征为“模式模仿”的鼓励变革,随时准备“迎接”革新成果的价值体系。文化有其历史延续性,社会在发展中不可能完全抛弃原有的精神遗产,任何社会都有当时意义上的传统规范与观念;然而人类的创新意识又总会起来向旧观念挑战,“高度评价创新和知识积累”的价值观念形成一种超前的科学意识而构成文化的另一端。两种文化模式在剧烈的矛盾冲突中产生一种张力,这种态势即所谓文化的两极运动律。而对于科学,科学家是在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点上进行研究创新,这种新旧之间的互动,创新,就是在两种文化模式的矛盾冲突中进行并攫取自身的发展条件。问题是哪一种文化模式占主导地位,超前的科学意识取而代之传统的规范观念,则此种文化背景有利于高度的社会互动,从而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17 世纪英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文化背景正是如此“, 发生的情况是,对传统的规范失去了敬意,并出现了一种令人注目的倾向,即从功利主义的,理性化的观点看待传统的价值”。

二十世纪末,世界经济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价值日益突出,知识经济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其核心与灵魂是创新,而创新恰恰有赖于科学家,知识分子之间的广泛交流与互动。以发达国家美国为例,20 世纪,美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崛起与科学研究领域的瞩目成果,从社会学意义上说,正是一种高度社会互动的产物。美国是举世闻名的移民国家,早期不同的种族群体,聚合在这块新移民的土地上,实施着新的“排列组合”,政府以经济、人才、政策上为科学家的互动与科学创新思维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流动的文化环境,正如默顿在该书中引用的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状态已经消逝,现在代之而起的已经是各个民族各方面互相往来和各方面互相依赖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默顿所肯定的这种有利科学技术发展的文化环境应当成为科学社会化和国际化的范例,而这种文化环境最初恰恰源于人们的社会互动。邓小平在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论断的同时,强调了知识分子地位和创造一种有利科技发展环境的重要性。认为: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材脱颖而出;为科学教育工作者创造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从事科研、教育工作;要坚持百家争鸣,允许争论,提倡学术交流。之后,又进一步阐述了鼓励留学与支持国际学术交流的思想。这些都为创造一个有利科学发展和知识创新的文化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未来世界科学和知识必将成为各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要迎接新世纪挑战,关键亦在于科学工作者之间更多的和谐的交流与交往,这是因为知识分子是科学技术的载体,而科学发展的内涵又决定了科学需要人们不断更新知识、扩大视野和得到有关周围现实的各种情报,因而,它特别地依赖于社会互动。

总结:

科学与人文有不同的内涵,但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科学是探索事物的规律,是求真;人文是把握科学的方向,是“求善”,如何做人。科学不能解决方向问题,价值观问题;人文不能直接解决科技问题。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便能产生最佳效应,推动社会和事物前进。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四书.大学》里早有精辟论述。该书提出教育的八大要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两要素是讲科学,“格物”即研究客观世界,“致知”即认识客观世界;中间三要素“诚意、正心、修身”,讲的是做人,人文精神;后面三要素:“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是通过科学与人文的结合,达到的目的。

正如书中所说: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在各种生活形态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都不得不面对的一大基本命题。科学研究物,人文研究人的价值。而实现科学与人文的平衡,无疑有助于个人、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全面发展。

第二篇:科学精神与大学生人文素养

科学精神与大学生人文素养

院系:化工系班级:高分子11-02 姓名:苏灵芝

学号:5411040102

32电话:***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科学是探索事物的规律,是“求真”;人文是把握科学的方向,是“求善”,如何做人。科学不能解决方向问题,价值观问题;人文不能直接解决科技问题。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便能产生最佳效应,推动社会和事物前进。在科学与人文之间,有时是相互竞争,相互排斥;有时是各自独立发展,互不干涉;也有时是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的意志在科学和人文方面的具体体现,二者有不同的内涵,但也有必然的联系。

科学是一个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于19世纪,此时的科学定义为系统化的实证知识。将之看作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文化是基于现代科学而产生的一种现代文化。“人文”与表示自然界变化的“天文”相对,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自从有了人和人类文明,就开始有了人文文化。而系统的科学文化的形成,则在近代科学技术出现之后。人文文化历史远比科学文化源远流长。”但科学从产生之初就与人文

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有人比喻科学与人文是人类发展的两翼,缺一不可。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可以区分为下面几个不同的层次:

一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对象、理论特征、研究方法等方面表现出的直接的对立性关系。我们可以根据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自在性、客观性,研究手段的实验性、控制性,研究结果的定量性、可检验性,理论功能的解释性、预见性等,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建立一系列的对应关系。这种对立是现实的,对于人的自我理解和发展来说也是有意义的。从本源上说,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是人以“外向地认识自然”和“内向地观察自己及生活”的方式进行自我理解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近代科学的独立、科学传统的建立和巩固导致了二者的分化和嬗变,但同时却导致了人的文化世界的丰富性,因为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作为人的文化的基本样式,反过来又成为了人把握世界、塑造自己本性的基本方式。

二是人们关于科学与人文价值的主观意见之间的关系。科学与人文对于人来说都是有意义的,但这种意义常因人的具体评价而表现出某种对立。如,科技工作者以“功利性”、“有用”的价值标准衡量人文科学,将自然科学的认识方式、方法和知识看作是唯一深刻的能使人获得真理的东西,而人文学者反以自然科学对世界把握的“抽象性”、“对日常生活世界的远离”来反诘科学。这种情况在某些社会科学学科,如数量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等的关系上表现得分外鲜明。这种对立本质上是人们对科学与人文关系的非系统化反思,它源于科学研究的职业化以及人以自己本学科为中心理解和解释文化的解释学属性。学科“职业化”导致了人们理解视域的狭隘,而当这种对科学与人文价值的主观评价成为日常生活中个人理论评价和生活选择的尺度,因而成为我们的日常文化的一部分时,它的片面性、局限性和负面影响就异常明显了。三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系。这是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关系的系统化、理论化的反思。它们之间的对立,是哲学思潮也是哲学形态的对立。在当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出现了从冲突到交融的新趋势。交融不是无差别的统一,而是对话,沟通,借鉴,以达到新的哲学形态。一般地说,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目前的这种异质状态仍然存在,社会科学研究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范式转换的情况下,完全消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是不现实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归根结底有赖于当代社会实践的进一步扩大、丰富。四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科学精神是在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科学理念和科学思维,它体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探索,勇于批判、开拓创新等。科学精神是使人摆脱愚昧盲目的有效武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科学精神是在探索和认识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在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中的最普遍最基本的理念和价值。从科学发展史及科学知识体系的总体特征来看,科学精神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

涵。科学精神包含有很多的精神层面探索精神、创新改革精神、理性精神、求实精神、求真精神、协作精神、民主精神、开放精神、实践精神和怀疑批判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反映的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人性观、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

科学精神是人哲学地理解科学规范,将科学的特征推至极值而领会到的科学的理想的精神气质。当人们用这种精神规范科学家群体的行为、价值取向、道德培养时,就变为了我们所说的科学的人的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理想精神,默顿最初的“四规范说”是从现实的科学活动中提炼不出的,而只能通过科学规范来理解。既然它是人的一种理想,因而与以人的自由为终极意义的人文精神就不可能是矛盾的,它们都是人作为人的精神

因此,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既有现阶段对立性的一面,也有本源和终极意义上一致性的一面。它们之间的对立,是人以人的方式生存,创造有意义的世界而还没有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阶段必然出现的现象。

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科学之本。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蒸汽时代、电力时代和信息时代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世界面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极大地推动社会的前进。然而两次世界大战以及连年不断的战争导致数亿人的伤亡。伴随着工业革命而来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生态失衡、黄赌毒泛滥,说明科学技术若脱离人文精神将失去正确的方向。因此人文是科学之本。爱因斯坦曾深刻指出“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世界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却在它的视野和职能的范围之外”。“世界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正是人文科学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交往、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然而掌握先进科技危害人类的危险程度也日益增加。因而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凸现其不可忽缺的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实践是科学与人文统一的基础。他们从唯物史观的高度不仅把科学看作生产力,而且把科学与具体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形态联系起来考察,从人类全部社会生活与实践的关系上去理解和把握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正确指出了科学与人文统一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这一活动的基本形式——生产活动中。实践这种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能够并且必然改变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在实践中生成的社会,是人类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结果,是人化的自然,也是现实与理想、科学与人文、事实与价值、实然与应然的统一体,它既有源于自然的自然物质性、客观因果性,又有源于人的生命和精神需要与追求的人文价值性、主观目的性,高度体现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结果。所以,要正确解决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用实践的观点才能卓有成效地把握人类社会独特的存在和本质。只有全面地考察自然物质性和人文价值性、客观因果性和主观目的性、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才能真正达到对科学和人文的互为中介、互相贯通并融合。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的总结。人文是一种理想追求的价值观点,是做人的基础。科学是人文发挥作用的工具,只有在人文的正确指导下科学才能更好地发展。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需要科学的基础与科学精神。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需要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痛苦受人宰割;而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科学与人文,不可缺一。

第三篇: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听课总结

听课总结

时光飞逝,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本学期我选择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这门课程。通过十六周的学习,我收获良多。

首先,这门课程主要阐述了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的基本理论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之间的相互联系,并通过一系列的实例加以说明。“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视频“遥控战争”中的无人战机就是一个好的解释说明。“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例如《达芬奇密码》就很好的对人文精神作出了释义。

东西方人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的阐释是有区别的。例如西方人对自然的态度,他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在征服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而中国人则尊敬自然,寻求“天人合一”,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影片《侏罗纪公园》就让我们直观的感受到西方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理解和我们的差异。

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为了便于我们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运用了一些经典的视频和影片《侏罗纪公园》、《后天》、《永不妥协》、《肖申克的救赎》、《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给我们以直观的感受,在影片中的实例中用该门课程的知识加以分析,更好的使我们掌握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知识。这些影片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其中最震撼我的是《肖申克的救赎》,它讲述了主人公安迪蒙冤入狱,囚禁20年,最后成功越狱,重新获得自由的历程。安迪的救赎包括了原谅妻子、自我价值的实现的最大化以及他的新生。在这过程中无一不折射出安迪非凡的人格。并且这部影片也非常形象的表现了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即人文精神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等。当然这部影片本身也非常有教育意义,例如“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等都深深的触动着我。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我受益良多。因为我不仅学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使我的视野更加的开阔,而且最重要的是课上的许多知识使我深受教育。通过观看这些经典的影片,在解析他们行为的同时,我也有在自我反思。那些主人公身上态度、坚毅、勇敢、坚持、追求等等的品格是我所缺少的。我想在今后的日子里,我需要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注重提升自己的德行,完善自己的品行,追求更好的生活。

老师把这门课程的讲授的内容已经非常清晰,提供的视频也很经典并且具有针对性,所以我就提一点的建议,即提供的视频可以选取一部分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影片或短片,让学生对中国人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理解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最后,作为一名大三的学生,这也是我最后一次选修课,无疑,“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这门课程为我的选修学习画下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四篇:《重审科学与人文》读后感

《重审科学与人文》读后感

《重审科学与人文》是2002年1月6日吴国盛教授在东南大学所作的演讲稿。全文分为六个部分:何谓人文、何谓科学、近代西方的人文传统、近代西方的科学传统、近代人文与科学的分裂与合一、弘扬科学精神。吴教授围绕科学与人文,探讨了科学与人文之间存在的问题:科学与人文之间存在着分裂,应该弥合它,但是怎么弥合,能不能弥合?如果说科学与人文本来就是两码事的话,我们干吗要弥合它呢?如果人文与工程技术没有关系,或者人文教育根本就不利于工科人才的培养,为什么我们搞工科的大学要办人文学科?在说明了科学与人文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后,吴国盛教授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对于“该怎么做?”问题上的看法。

演讲一开始,吴国盛教授就强调道:科学与人文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当代中国科技政策的纠偏问题。对于纠编问题,吴教授进一步解释为:我们目前的科技评价体系、目前的科技政策,有些急功近利,有些重量轻质,有些重理轻文、重应用轻基础。对于当今社会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吴教授向我们提出这样的几个问题:“科学”究竟是什么?当下,我们常常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挂在嘴边,这是好事,但还不够,不够在哪里?教育上,过去几十年来我们的教育实行文理分科,文不学理,理不学文,重理轻文,给我们的人才培养带来很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背后实际上蕴涵着某种对科学与人文的不正确的态度。理论的问题,比如,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社会科学是不是科学?我们这几年从上到下,人人都讲科学精神,那么科学精神究竟是什么东西?吴教授认为,所有这些问题,都贯穿着归结于我们对于科学与人文关系的理解,不同的理解将会导致对以上问题做不同的回答。

一、何谓“人文”?

什么是“人文”?吴教授解释说:人文从汉字来讲是两个字,“人”和“文”。第一个是“人”,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第二个是“文”,“文”通“纹”路,就是划道道,就是要刻点什么东西上去,就是要“燕过留声,人过留名”,就是留点什么东西。“文”就是人表达自己人性的方式。“人文”这个词最早见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就是“教化”的意思,表达了“文而化之”的意思。在中文里,“人文”代表着两层含义,西文中也包含着同样的两层意思:从词型上看,Humanities(人文)显然与Humanity(人性)有关;从来源上看,Humanities这个词其实也是“教化”的意思。Humanities来自拉丁文Humanitas,而Humanitas则来自希腊文Paideia,就是教养的意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高雅技艺的教育与训练。

对于“人文”的内涵,一个是理想人性,一个是对这种理想人性的培养方式提出这样的疑问:有没有普遍公认的理想人性?他认为,对于大的文化系统来讲,它们所认可的理想人性可能是不一样的。但今天我们比较关注两大文化,一个是以希腊作为起源的西方文化,一个是我们中国文化。吴教授还认为这两大文化各自推许的最基本的理想人性是不一样的。希腊人所推崇的理想的人性是自由,他们的所谓人文教化也是自由教育。自由是构成一切人文学科的一个基本的价值支点。没有自由,什么都谈不上。但是在中国,我们没有这个自由。我们中国人最 高的人性是“仁”,教化的方式呢是“礼”。两者的区别在于中西方之间理想人性的巨大的差异。吴教授还解释道:如果说与“仁”相对应的教化形式是“礼”,而礼的说服方式是“动之以情”,那么与“自由”这种理想人性相对应的人文形式是“科学”,而科学的思维方式,典型的就是“晓之以理”,即要不断地问个“为什么”。

二、何谓科学?

中文的“科学”一词直接翻译自“science”,而且跟science这个词的用法大致类似,基本上指的是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而自然科学通常指的是数理科学,一般是以牛顿科学为典范。吴教授认为这种理解有问题,把科学理解得太窄了,把科学限制在数理科学方面,就无法理解“牛顿科学”这样的典型科学从哪里来的。“牛顿科学”其实属于一个更古老的传统——西方科学传统。德文的“科学”(wissenschaft)一词跟拉丁文“scientia”差不多,含义比较广,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德国人代表的这个传统,倾向于从一个宽泛的意义上来理解科学。西方科学传统起源于希腊,它的关键词是理性。在西方思想史上,哲学和科学永远纠缠在一起,许多时候甚至没法区别。从根本上讲哲学也是一种科学,它是讲理的,是理性科学。

了解了“科学”的基本内涵,吴教授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所谓的“科学理性”有什么特点?

第一个是内在性。所谓内在性就是纯粹性。意味着内在性本身就构成了我的最高价值的来源,就是合目的性。理性提供了一个最高的价值系统。我们中国人喜欢说合情合理合法,把理是放在情以后。理是相对的,而情在我们看来,反而是比较绝对的,所以情高于理。但是西方人把这个理抬的很高,而且抬到了内在性的高度。到了这个高度,理就是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今天的许多科学家自动把自己陷在一个所谓道德中立的地位,不考虑道德问题,这恰恰是一种片面的理性,是一种分裂的理性。放弃了普遍理性的寻求,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的分裂。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实际上是理性分裂的一个自然的后果。第二个是合目的性。这两个特点都可以归结为自由引导的结果。“自由”也就是由自,由着自己内在的逻辑来发展。西方思想史上的自由向来规定着一种目的性,有价值问题的,那就是:自由是它的最高价值。这个自由作为最高价值就是目的性本身。自由从来不是手段,从来都是最高目的。只有理性的人才是自由的人。

希腊的科学第一个特点是内在的。希腊人的天才创造中间有逻辑演绎推理的科学。希腊科学的第二个特点是非实用非功利的。为求知而求知,为学问而学问,为科学而科学。希腊科学的第三个特点是目的性,也就是最终会指向意义问题,它要指向善。数学当然已经表达了某些自由的特征。它是演绎的、逻辑的、推理的,也是非实用的、非功利的。但是数学还不是最高的学问,在数学之上还有一个学问叫做辨证法,是关于善的学问。数学是通向善的。数学和善的追求本质上是一样的,它们追求的是同样一件东西,即理性的完善。经院哲学是很重视逻辑演绎推理,很重视讲道理,很重视理性的。经院哲学的出现标志着希腊精神对基督教的融合。现代科学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它是有它的一个源远流长的背景。

三、近代西方的人文传统

为了解释清楚近代西方的人文传统,吴教授给出了一个词“Humanism”让学生翻译。吴教授认为目前有两种比较常见的翻法,一个是“人文主义”,强调人的教养,人的全面发展,代表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重要思潮。另一个是“人道主 义”,讲仁慈、博爱,讲一些伦理原则。人道主义的这种含义更类似“Humanitarianism”,实际上这个词来自于希腊文“philanthropia”,讲的就是“博爱”这方面的意思。但是这两种译法还没有把Humanism这个词里面蕴涵的一个更深的意思体现出来。人道主义过份偏于伦理,人文主义偏于文史哲的学科性质。吴教授认为翻译成“唯人主义”更为恰当。既然“materialism”可以翻译成“唯物主义”,“idealism”翻译成“唯心主义”,那么“Humanism”也可以仿造翻译成“唯人主义”。这样翻译更能表明:近代以后,人开始成为最高的价值元点,成为世界的中心。这个词在这个意思上类似于“anthropocentrism”,即“人类中心主义”。“Humanism”的一个重要的哲学意义就是人类中心主义。

那么“唯人主义”在什么意义上实现了欧洲人-希腊人的自由理想?既然“humanities”是用来表达“humanity”的,而“humanity”代表自由,那么,这个“Humanism”在什么意义上表达了自由?当代的人文主义或唯人主义在什么意义上实现了欧洲的理想人性?唯人主义一方面当然是表达自由的,它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世界开始成为我们眼中的世界。“我们”眼中的世界不是我们每个人眼中的世界,而是一个大写的人的眼中的世界。这个大写的人的出现使得“Humanism”成为可能。今天我们每个人都依赖大写的人,我们每个小写的人都很渺小。大写的人不发挥作用的话,小写的人没有办法生存。因为我们依赖大写的人,因为这个大写的人开始成为世界的中心,世界开始成为大写的人的眼中的世界,这个世界开始丧失了它的独特性。

吴国盛教授强调,唯人主义使世界与人的关系成了效用关系,所以效用的逻辑成为我们今天最重要的逻辑,但是效用的关系从来也不是一种自由的关系。我们今天效用的关系构不成自由的关系。黑格尔讲“主奴”辩证法,实际上揭示了主人和奴仆之间不可能有自由的关系。当然你可以说我可以随便支使他干什么,但是你们两人之间永远不可能有内在的交流。自由的关系必须是内在性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唯人主义在今天受到越来越多的指责,越来越多的反思。

四、近代西方的科学传统

在介绍近代西方科学的时候,吴教授列举了两个人:一个叫笛卡儿,一个叫培根。并且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近代科学从什么意义上能够称为科学?在什么意义上继承了希腊人的科学理想因而能够成为科学?作为近代科学有什么特征?笛卡儿有一句名言叫“我思故我在”,培根也有一句名言叫做“知识就是力量”。这两句名言里包含着近代以来一种全新的科学理念。“我思故我在”表明笛卡儿是把“思”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继承了希腊人的理性传统。但是“我”出来了,主体性出来了。培根“知识就是力量”又给出了一个新的维度,就是说科学就是力量。近代科学是一种力量型的科学。希腊科学不是力量型的,而是沉思型的,通过思与世界建立一种共通性。

今天的自然科学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我们经历了一个所谓的自然的数学化运动。自然的数学化保证了我们今天对于自然界的观测都是可行有效的。现代科学只有充分的数学化才能有资格称之为科学,这是因为自然界本质上是数学化的,你只有通过数学化的方式才能把秘密勾出来。自然界的数学化本质上是理性化过程的一部分。除了自然的数学化外,还有研究的方法论化,科学研究的分层分科化。笛卡儿开创了科学的方法论化,并把方法论变成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方法谈》中,他把方法问题称为哲学的最高问题来谈,理性化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对象的理性化即自然的数学化,第二步是研究过程的理性化,即研究的 方法论化,第三步是研究建制或社会建制的理性化,即分层分科化。所谓研究的方法论化,就是使整个研究变得编程化,程序化。科学研究的分层分科化,性质也类似。每个人不要什么都做,分门别类你做一点我做一点,越做越专越做越深。那么总起来看,一个社会就构成了一个强大的理性之网。研究的分门别类、专业化分科化是理性的内在要求。理性化的组织的目标就是要高效率,高效率是我们为什么要采取理性化的一个最终的目标。

培根在他的《新工具》里说希腊人都是小孩儿,玩些游戏,不管用。希腊人吃的东西也不怎么讲究。他们认为最高级的事情应该是思想,所以他们练出来高超的辩才。他们对于纯粹理性的爱好为人类留下了一个重要的精神财富。但培根认为这样不行,认为希腊人有问题,他说科学应当增进人类的物质福利。他说的“知识就是力量”就是指科学应当为人类造福。他还说“欲征服自然必服从自然”,也就是说,要服从自然必先有效的预测自然。所以这句话背后蕴涵一个非常深的意思,就是预测成为近代科学的重要理想。一门学科没有预测作用那不是科学,至少不是近代意义上的科学。近代意义上的科学强调预测,因为只有预测才能服从它,只有服从它才能征服它。所以预测的目的最终服务于征服自然的理想。

表面看来,笛卡儿与培根之间是有冲突的。笛卡儿强调理性,培根强调经验,他们开启了西方哲学后来的两个思路,一个理性论,一个经验论。唯理论与经验论之间的争论一直是持续着的,而且他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在当代科学哲学中发挥着作用。一门科学能不能被承认是一种科学,爱因斯坦讲有两个条件,一个叫内在的完备,一个叫外在的证实。笛卡儿的唯理论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判断,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逻辑。

尽管笛卡儿和培根传统之间有冲突,但是它们也有融合之处。吴教授认为,这种融合表现在力量与理性合二为一,形成了所谓的技术理性,这个技术理性来源于人的权力意志。由于来源于人的权力意志,今天的科学必定服务于力量的要求。有效没效,有用没用,管用不管用,多大效力,这是我们今天评价科学的最高标准。力量才是成为今天科学的内在逻辑。技术理性来源于权力意志,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技术理性是对希腊理性的一种无限扩张。近代理性和希腊理性最重要的一点区别是,希腊理性是有限理性,今天的理性是无限理性,允诺的是一种无限的可能性。但是希腊理性它首先服务于善的要求,不是服务于力量的要求。我们今天是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是什么都不怕,无所畏。但是我们今天的技术理性服务于力量的意志,允诺无限的可能性,它的结果是力量和控制必然要求预测的有效性。从这个角度看,笛卡儿传统和培根传统之间有一定的融合。力量的要求和控制的要求,集中在对数学化的要求上,这样,主张数学化的笛卡儿,与主张力量化的培根之间就通了。笛卡儿讲了数学和无限,培根讲了力量和控制,这四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共同构成所谓的技术理性。

五、近代人文与科学的分裂与合一

吴教授认为近代人文与科学的分裂问题存在四个问题。第一个,科学与技术的学科日益分化,日益扩张,而人文学科的领地日见狭窄。第二个,学问普遍的科学化和功利化倾向,导致了社会科学的兴起,使人文学科地位进一步下降。第三个,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体制,人为地造成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疏远与隔绝。第四个,自然科学自诩的道德中立使得科学家们心安理得的拒绝人文关怀。在这四个层面上,近代的科学人文是有分裂的。

但是这个表面的分裂背后也有合流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些分裂?很显然根 源在专科化。为什么要专科化?因为科学的逻辑本身就要求专科化。专科化有利于效率,它其实也根源于技术理性,来自诉求效率和力量的科学的本质。力量型的科学本质上要求一种分工型的科学和教育体制,只有理解型的科学才要求一种综合的领悟力。希腊理性要求的是一种综合的领悟力,它是理解型的科学,所以希腊时代人与自然之间本质上是一种领悟的关系,不是一种征服和支配的关系,所以他的学问是纯粹的理性,是自由的学问。当今时代,我们今天要求的是一种控制和力量型的学问,所以现在自由的问题开始模糊了。刚才那些表面上的分裂,实际上显示了技术理性和唯人主义之间有一个合谋,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种相信力量的乐观主义。

因为我们有技术理性,我们就有唯人主义,我们有唯人主义,我们就必定要采用技术理性。它们两个是相互确认相互加强。技术使人自命不凡,对人的自我崇拜自然就转化为对技术的崇拜,相反也是一样的,对技术的崇拜自然就会对人的崇拜。但是,对技术的崇拜,就要求自然屈从于技术。所以,自然的节律,自然的逻辑开始让位于技术的逻辑,让位于技术的节律,让位于人工的人造的世界。这个人工的人造的世界实际上已经构成了我们的生活世界,自然的节律慢慢在退隐,但是就在我们要求自然屈从于我们的技术的时候,就在我们蔑视自然以技术自傲的时候,我们同时也在要求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的我们自己屈从于技术。因为我们人类自己本质上是自然的一部分,这是无法改变的,这是我们人类的悲剧性的命运。因此,吴教授认为,当我们要求自然屈从技术的时候,同时也在要求人类屈从技术,这种屈从是什么,就是异化。所谓异化就是人类屈从于自己创造的东西。本来技术理性是用来加强唯人主义的,是用来加强人类的自我认同的,使人类自命不凡的。但是,当我们把技术放到一个更高地位的时候,我们就发现它实际上在贬低人类自己。所以就出现这样的现象,技术发达了,人类却丧失了劳动的乐趣。除了劳动没有乐趣之外,技术发达了人类还丧失了劳动的权力,机器导致技术失业。科学发展了,人类却越来越不知道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意义。科学发展之后人类反而更加困惑了。

六、弘扬科学精神

由于近代科学在某种意义上背离了或者是偏离了希腊人那样一种自由的精神,所以碰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到现在还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还在探讨之中,但是有一点很显然,正是自由精神的丧失使得科学将丧失原动力。自由的科学永远是张开一个广阔的空间,它是无用之大用。某些观念总是在先的,某些自由的理念总是先导性的引导着我们的科学的发展。那样一些实用的科学,空间是很小的。科学满足了某项需要,这门学问就发展到头。一个实用理性或者实用主义的知识,不可能走得很远。

对于弘扬科学精神的问题,吴国盛教授把它称之为时代的最强音。他认为,弘扬科学精神基本上有两个思路:第一个思路是想把在科学研究领域中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推广到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思路,这个思路实际上是把科学精神等同于科学方法,而且把科学方法普遍化,推而广之。但这个思路是有问题的,当然有它的合理之处。如果说在科学发展的内部我们都不能说有一种普遍存在的科学方法,那么把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某些方法推广到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就更成问题了。科学主义有很大的毛病。首先它只强调了效率的方案,没有顾及别的方案。单纯的讲科学方法的推广是有问题的,人类真正进步的取得依赖于发明创造的并不多,更多的是依赖像布兰戴斯这样的人的良知 良能。科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怎么样为人类造福,怎么样给人类带来尊严。第二种思路是弘扬科学精神首先要弘扬自由的精神即科学的精神,而科学的精神本质上就是西方的人文精神。提倡科学不但要知道科学方法,还要认清科学的目标。目标是什么?目标就是探求真理。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地而改变,但是这个科学目标即蕲求真理追求科学的精神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吴国盛教授所作的题为《重审人文和科学》的报告,清楚地告诉我们:什么是人文?什么是科学?近代西方的人文传统是什么样的?、近代西方的科学传统是什么样的?近代人文与科学的分裂与合一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当下的我们应该如何弘扬科学精神?读完了这篇演讲稿,我们了解到人文和科学的涵义,人文与科学的关系,人文与科学之间存在的问题,以及弘扬科学精神的途径。同时,《重审人文和科学》也让我们每一个人反思,当今社会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有一点我们应时刻保持清醒地认识:如果我们过分强调人文或科学的一个方面,就有可能损害科学的形象。

第五篇:《教师人文素养》读后感

《教师人文素养》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人文素养》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人文素养》读后感1

教师有没有人缘,有没有感染力,有没有吸引力,能不能让学生佩服、仿效,从中得益?教师的一项不易被人看中的但是又是十分重要的素质——人文素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被日益呼唤着。

教师被大家誉为“灵魂工程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作为一个传其道、解其惑的“精神导师”他本身必须具备美好的情趣,广泛的爱好。琴棋书画,赋诗吟词等不说是无所不精,但起码要成为自己的所能。要使自己在广泛的兴趣爱好中陶冶情操。并且只有教师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他才会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兴趣爱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促使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提高人的生存质量。

人文素养是人的重要素养之一,对一个教师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人文素养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人文素养是人在言行中表现出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对人无限关爱的思想倾向,是对人类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的一种人文精神。加强教育的人文性就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主要目的。这应当包括较高的文化品位、高雅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修养、博大的爱国情怀、丰富的精神世界。具体地说教师必须具备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师必须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不断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教师必须具备开阔的视野,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有着丰厚的人文素养积淀的人,性格开朗,乐观向上,感情丰富,多才多艺。对于涉世未深,求知若渴的青少年学生,这样的教师是偶像,是榜样,更是学生羡慕、学习、效仿、超越的对象。在这样的教师面前,学生不会消沉,因为教师面对生活的态度可以给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力量;在这样的教师面前,学生不会死气沉沉,因为教师的幽默风趣可以随时随地给学生带来轻松活跃的气氛;在这样的教师面前,学生不会是别无长物,因为教师的多才多艺会引发学生对才艺的爱好与获取。

用不着给教师的人文素质过多的定义解释,我们只要回顾一下我们自己求学时代的经历,是什么样的老师能够长远地驻留在我们的记忆磁盘上。必定是那些才情并茂,技高一筹的教师。那篮球场上奔跑跳跃的潇洒动作,那音乐会上引吭高歌的美妙歌喉,那茶余饭后的说古论今,那缥绢白宣上飘香的丹青笔墨,那明月清风下的管弦丝竹。所有这一切,不是语言的最好言语,不是说教的最好教育,对学生的引导教育钻髓入骨,终身难忘。

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教师在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心理、性格和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教师人文素养》读后感2

《教师人文素养》一书提出,教师的人文素养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对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那教师的人文素养是什么,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具备怎样的教育素养呢?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受益匪浅,就此我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与态度。

关爱他人是人文精神内容之一,教师应处处关爱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用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时刻把学生的冷暖、喜怒哀乐放在心中。如学生生病或有困难时,教师应主动出现在学生的身旁,这更能显示教师的素养。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学生最为关注的,也是谈的最多的话题之一。一个好的教师,对学生应当做到关心体贴、平等相待、宽容大度、不粗暴,特别是对后进生,应不鄙视、不讽刺、不放弃等。

二、.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的能力不够,经验不足,知识缺乏。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这就不仅要求我们的教师做好自己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去读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拓宽知识的视野,懂得那些课堂上并不学习的东西,以及那些跟教材没有直接联系的知识。教师不仅是按新课程实施课程计划,按照教科书把每一课要讲授的东西准备好,甚至把讲述的内容和逻辑顺序都记住。必须知道所教的不是内容的本身,而是学生,是学生的脑力劳动,是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那么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对照新课标,研究教材,对所教知识有深刻的理解。把所教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和知识心灵。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自主探索,发现规律,掌握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以上是自己较粗浅的感受,有待于进一步攻读《教师人文素养的新修炼》一书,使自己能尽快地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成为一名优秀的新型教师。

《教师人文素养》读后感3

学习了《教师人文素养》一书,我对教师师德以及教师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现在我就谈一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中华民族有着独具特色的人文思想,诸如儒家的.仁爱、节俭、谦让,墨家的重实践、任人唯贤等,得以绵延至今。我们如今所说的人文素养,即是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悠久历史的深厚积淀的结果。现如今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与人文素养的提高是有共性的,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动、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它主张因材施教,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生动活泼,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人的求知欲、兴趣等各个方面的优势,来填补教学过程中缺乏的教育方式,那就是以人为本。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通过暑期的学习,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

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作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我们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教师人文素养》读后感4

近期,我认真翻阅了《教师人文素养》这本书,其中有很多内容给了我深刻的启发与思考。

所谓人文素养,主要是指人类文明在个体身上表现出的深层次的内在结构,是受人类优秀文化熏染而反映出来的人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综合表现。教师的人文素养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对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自身素养的高低,对于学生素养的养成起着关键作用。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具备怎样的素养呢?就此谈谈自己的想法。

对教师来说,真正展现人文素养,并不是在口头上和文字上空谈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而应该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最大限度地体现和落实这一素养。

师爱,是教师道德人格魅力的灵魂,是成为人师的根本。一方面教师对本职工作要热爱,教师首先应做到乐业敬业,具有积极的专业精神和良好的品德修养,同时还必须具备艺术精神、生命意识、审美意识等,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在工作中能善于与他人合作,努力探究教学的艺术。一名好的教师对待工作应兢兢业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教学方面做到治学严谨、宽严有度、有奉献精神等。

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要热爱,教师应处处关爱孩子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用心热爱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时刻把孩子的冷暖、喜怒哀乐放在心中。一个好的教师,对孩子应当做到关心体贴、平等相待、宽容大度、不粗暴,特别是对后进生,不鄙视、不讽刺、不放弃等。

本人认为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亲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要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课外活动,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标准,明白学生到底喜欢听哪一类型的课程。现在的孩子知识面广,接受知识的渠道多,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敢于向老师质疑。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有更加广博的知识和教育技巧,作为教师要不断的创新,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依靠大量的作业和考试不增加学生作业负担,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开发其求知的欲望,得到最有效的教学效果。

教师自身素养的高低,对于孩子的素养起着关键作用。人文素养处在教师整体素养的核心位置,决定着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让学生的每一天都有新的进步和体验。为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好好读一读《教师人文素养》这本书,努力提高、修炼自己的人文素养,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热爱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者。

下载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读后感类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读后感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文素养》读后感(5篇)

    《教师十大素养之人文素养》读后感 教育的目的不仅限于传授知识,更有育人,这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在任何时候,教师的发展都是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基础,教师应该努力成为道德楷模和......

    教师人文素养读后感

    经过一个假期对《教师人文素养的新修炼》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从《教师人文素养的新修炼》这本书中,我懂得了人文素养,人文知识,人文态度,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修炼。人文指的是人的价值......

    科学精神 人文基础

    科学精神 人文基础一般地说,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我们常说实事求是,追求真理,......

    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

    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 所谓“专业知识”,是指从事某一专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一般具有较为系统的内容体系和知识范围,掌握专业知识是培养专业技能的基础。对于我们大学生来......

    学习教师人文素养读后感

    学习了《教师人文素养》一书,我对教师师德以及教师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现在我就谈一谈自己的学习感受。中华民族有着独具特色的人文思想,诸如儒家的仁爱、节俭......

    科学人文综合素养听课感受

    科学人文综合素养听课感受 魏春辉 51130606071 这学期的研究生远程教育培训,有科学人文素养这门课,课的主要形式是讲座,就像以前在学校报告厅里听讲座一样,不过现在是坐在电脑......

    古诗词鉴赏与人文素养(汇编)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http://www.jy365.net 古典诗词鉴赏与人文素质提高(上) 程郁缀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程前言 朋友们我们今天讲一下中国古代诗词和人文素质,......

    大学体育与人文素养

    摘要:素质教育一直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努力目标,在实践过程中,质教育真正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作者作为一位一直在一线教育工作的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中如何把人文素养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