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精神 人文基础
科学精神 人文基础
一般地说,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我们常说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重视实践,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这是科学精神的范畴。
人文精神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要求行为要符合道德,解决“善与恶、美与丑”、回答“应当怎样”的问题。我们常说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的行为、做任何一件事,要有明确的意义、正确的目标、符合社会理想和信念,要有高尚、善良、纯洁和健康的情操与精神,真善美的生活态度等。这便是人文精神的范畴。
科学精神就是对真理不懈的追求精神,它的核心是 “求真”。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的核心是求善、求美。科学、知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源自于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实践。科学和人文并不是必然分离的,必然对立的,在早期,他们是和谐统一的.现代科学的突飞猛进,现代技术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大大地提高了科学的地位。科学精神的影响迅速扩大,如日中天。科学文化受到崇尚,科学教育受到青睐。人文主义相形见绌,地位降低,影响弱化。科学和人文精神正是从这时分道扬镳的,科学主义正是由此而背离人文主义,开始凌驾于人文知识之上,俨然成了真理的唯一化身。在科学主义看来,科学是唯一正当的知识,是真理性的知识,而艺术、人文甚至某些社会科学知识都是不科学的,最多是前科学的,甚至是应该驱逐的。两者各执一端,人文主义强调人的非理性因素,科学主义强调人的理性。
然而,根据马克思的”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求我们要辩证统一的认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割裂开来理解,首先,科学精神反应的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而人文精神追求的是人们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摒弃一切虚伪的价值取向.于是我们就可以根据马克思真理的价值的辩证统一性来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性表现在:一.成功的实践必然是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二.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三.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互相制约,互相引导.互相促进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和人文的辩证性和统一性.其次.要是我们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割裂开来的话,那么结果将是造成了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或不懂技术却奢谈人文的“边缘人”.这两种结果都将是造成人的不完整的发展,都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走极端.而这又必将造成社会畸形发展.最后.科学知识其实也是一种人类文化,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人类精神.如果没有人文情怀关照,科学主义只能是盲目的和莽撞的;如果没有科学精神融入,人文主义只能是蹩脚的和虚妄的。作为求真、求实的探究,科学本身
无法解决自身存在的意义问题,只有在人文精神的引导下,科学才能被赋予善的目的。如果科学失去人文精神的引导和制约,并将道德理想、终极关怀、文化价值、情感体验和人生意义问题排除在外,只能陷于工具理性和技术功利主义的泥潭。人文主义也是这样,如果失去科学精神的光芒和照耀,只能是暧昧不明的喃喃呓语。无论何时何地,人文精神都不能背离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所蕴涵的客观性、逻辑一致性和试错的检验方法是推动人类知识进步和文明演进的重要力量。
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我们大学生有重要的意思.我们正处在世界观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应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第二篇:科学精神与大学生人文素养
科学精神与大学生人文素养
院系:化工系班级:高分子11-02 姓名:苏灵芝
学号:5411040102
32电话:***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科学是探索事物的规律,是“求真”;人文是把握科学的方向,是“求善”,如何做人。科学不能解决方向问题,价值观问题;人文不能直接解决科技问题。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便能产生最佳效应,推动社会和事物前进。在科学与人文之间,有时是相互竞争,相互排斥;有时是各自独立发展,互不干涉;也有时是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的意志在科学和人文方面的具体体现,二者有不同的内涵,但也有必然的联系。
科学是一个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于19世纪,此时的科学定义为系统化的实证知识。将之看作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文化是基于现代科学而产生的一种现代文化。“人文”与表示自然界变化的“天文”相对,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自从有了人和人类文明,就开始有了人文文化。而系统的科学文化的形成,则在近代科学技术出现之后。人文文化历史远比科学文化源远流长。”但科学从产生之初就与人文
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有人比喻科学与人文是人类发展的两翼,缺一不可。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可以区分为下面几个不同的层次:
一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对象、理论特征、研究方法等方面表现出的直接的对立性关系。我们可以根据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自在性、客观性,研究手段的实验性、控制性,研究结果的定量性、可检验性,理论功能的解释性、预见性等,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建立一系列的对应关系。这种对立是现实的,对于人的自我理解和发展来说也是有意义的。从本源上说,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是人以“外向地认识自然”和“内向地观察自己及生活”的方式进行自我理解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近代科学的独立、科学传统的建立和巩固导致了二者的分化和嬗变,但同时却导致了人的文化世界的丰富性,因为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作为人的文化的基本样式,反过来又成为了人把握世界、塑造自己本性的基本方式。
二是人们关于科学与人文价值的主观意见之间的关系。科学与人文对于人来说都是有意义的,但这种意义常因人的具体评价而表现出某种对立。如,科技工作者以“功利性”、“有用”的价值标准衡量人文科学,将自然科学的认识方式、方法和知识看作是唯一深刻的能使人获得真理的东西,而人文学者反以自然科学对世界把握的“抽象性”、“对日常生活世界的远离”来反诘科学。这种情况在某些社会科学学科,如数量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等的关系上表现得分外鲜明。这种对立本质上是人们对科学与人文关系的非系统化反思,它源于科学研究的职业化以及人以自己本学科为中心理解和解释文化的解释学属性。学科“职业化”导致了人们理解视域的狭隘,而当这种对科学与人文价值的主观评价成为日常生活中个人理论评价和生活选择的尺度,因而成为我们的日常文化的一部分时,它的片面性、局限性和负面影响就异常明显了。三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系。这是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关系的系统化、理论化的反思。它们之间的对立,是哲学思潮也是哲学形态的对立。在当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出现了从冲突到交融的新趋势。交融不是无差别的统一,而是对话,沟通,借鉴,以达到新的哲学形态。一般地说,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目前的这种异质状态仍然存在,社会科学研究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范式转换的情况下,完全消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是不现实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归根结底有赖于当代社会实践的进一步扩大、丰富。四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科学精神是在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科学理念和科学思维,它体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探索,勇于批判、开拓创新等。科学精神是使人摆脱愚昧盲目的有效武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科学精神是在探索和认识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在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中的最普遍最基本的理念和价值。从科学发展史及科学知识体系的总体特征来看,科学精神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
涵。科学精神包含有很多的精神层面探索精神、创新改革精神、理性精神、求实精神、求真精神、协作精神、民主精神、开放精神、实践精神和怀疑批判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反映的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人性观、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
科学精神是人哲学地理解科学规范,将科学的特征推至极值而领会到的科学的理想的精神气质。当人们用这种精神规范科学家群体的行为、价值取向、道德培养时,就变为了我们所说的科学的人的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理想精神,默顿最初的“四规范说”是从现实的科学活动中提炼不出的,而只能通过科学规范来理解。既然它是人的一种理想,因而与以人的自由为终极意义的人文精神就不可能是矛盾的,它们都是人作为人的精神
因此,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既有现阶段对立性的一面,也有本源和终极意义上一致性的一面。它们之间的对立,是人以人的方式生存,创造有意义的世界而还没有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阶段必然出现的现象。
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科学之本。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蒸汽时代、电力时代和信息时代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世界面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极大地推动社会的前进。然而两次世界大战以及连年不断的战争导致数亿人的伤亡。伴随着工业革命而来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生态失衡、黄赌毒泛滥,说明科学技术若脱离人文精神将失去正确的方向。因此人文是科学之本。爱因斯坦曾深刻指出“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世界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却在它的视野和职能的范围之外”。“世界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正是人文科学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交往、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然而掌握先进科技危害人类的危险程度也日益增加。因而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凸现其不可忽缺的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实践是科学与人文统一的基础。他们从唯物史观的高度不仅把科学看作生产力,而且把科学与具体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形态联系起来考察,从人类全部社会生活与实践的关系上去理解和把握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正确指出了科学与人文统一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这一活动的基本形式——生产活动中。实践这种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能够并且必然改变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在实践中生成的社会,是人类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结果,是人化的自然,也是现实与理想、科学与人文、事实与价值、实然与应然的统一体,它既有源于自然的自然物质性、客观因果性,又有源于人的生命和精神需要与追求的人文价值性、主观目的性,高度体现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结果。所以,要正确解决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用实践的观点才能卓有成效地把握人类社会独特的存在和本质。只有全面地考察自然物质性和人文价值性、客观因果性和主观目的性、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才能真正达到对科学和人文的互为中介、互相贯通并融合。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的总结。人文是一种理想追求的价值观点,是做人的基础。科学是人文发挥作用的工具,只有在人文的正确指导下科学才能更好地发展。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需要科学的基础与科学精神。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需要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痛苦受人宰割;而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科学与人文,不可缺一。
第三篇:科学 人文
1970年,赞比亚修女玛丽·尤肯达给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恩斯特·施图林格博士问道:目前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子吃不上饭,他怎么能舍得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施图林格很快给尤肯达修女回了信。消灭饥饿并不是仅靠把去往火星航行的计划取消就能轻易实现的,探索太空的工程给更有助于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种种危机。尽管太空项目研究的东西离地球很遥远,但天文学家对地球的关注,超过以上所有天外之物。随着对宇宙研究的深入,我们对地球,对生命,对人类自身的感激之情将越深。太空探索让地球更美好。
1970年,赞比亚修女玛丽·尤肯达(Mary Jucunda)给恩斯特·施图林格(Ernst Stuhlinger)博士写了一封信。施图林格因在火星之旅工程中的原创性研究,成为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马绍尔太空航行中心的科学副总监。信中,玛丽·尤肯达修女问道:目前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子吃不上饭,他怎么能舍得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
施图林格很快给尤肯达修女回了信,同时还附带了一张题为“升起的地球”的照片,这张标志性的照片是宇航员威廉·安德斯于1968年在月球轨道上拍摄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月球的地面)。他这封真挚的回信随后由NASA以《为什么要探索宇宙》为标题发表。1970年5月6日
亲爱的玛丽·尤肯达修女: 每天,我都会收到很多类似的来信,但这封对我的触动最深,因为它来自一颗慈悲的饱含探求精神的心灵。我会尽自己所能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首先,请允许我向你以及你勇敢的姐妹们表达深深的敬意,你们献身于人类最崇高的事业:帮助身处困境的同胞。
在来信中,你问我在目前地球上还有儿童由于饥饿面临死亡威胁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花费数十亿美元来进行飞向火星的航行。我清楚你肯定不希望这样的答案:“哦,我之前不知道还有小孩子快饿死了,好吧,从现在开始,暂停所有的太空项目,直到孩子们都吃上饭再说。”事实上,早在了解火星之旅的技术之前,我已经对儿童的饥荒问题有所了解。而且,同我很多朋友的看法一样,我认为此时此刻,我们就应该开始通往月球、火星乃至其他行星的伟大探险。从长远来看,相对于那些要么只有年复一年的辩论和争吵,要么连妥协之后也迟迟无法落实的各种援助计划来说,我甚至觉得探索太空的工程给更有助于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种种危机。
在详细说明我们的太空项目如何帮助解决地面上的危机之前,我想先简短讲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是在400年前,德国某小镇里有一位伯爵。他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他将自己收入的一大部分捐给了镇子上的穷人。这十分令人钦佩,因为中世纪时穷人很多,而且那时经常爆发席卷全国的瘟疫。一天,伯爵碰到了一个奇怪的人,他家中有一个工作台和一个小实验室,他白天卖力工作,每天晚上的几小时的时间专心进行研究。他把小玻璃片研磨成镜片,然后把研磨好的镜片装到镜筒里,用此来观察细小的物件。伯爵被这个前所未见的可以把东西放大观察的小发明迷住了。他邀请这个怪人住到了他的城堡里,作为伯爵的门客,此后他可以专心投入所有的时间来研究这些光学器件。
然而,镇子上的人得知伯爵在这么一个怪人和他那些无用的玩意儿上花费金钱之后,都很生气,“我们还在受瘟疫的苦”,他们抱怨道,“而他却为那个闲人和他没用的爱好乱花钱!”伯爵听到后不为所动,“我会尽可能地接济大家”,他表示,“但我会继续资助这个人和他的工作,我确信终有一天会有回报。”
果不其然,他的工作赢来了丰厚的回报:显微镜。显微镜的发明给医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由此展开的研究及其成果,消除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肆虐的瘟疫和其他一些传染性疾病。
伯爵为支持这项研究发明所花费的金钱,其最终结果大大减轻了人类所遭受的苦难,这回报远远超过单纯将这些钱用来救济那些遭受瘟疫的人。
我们目前面临类似的问题。美国总统的预算共有2000亿美元,这些钱将用于医疗、教育、福利、城市建设、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海外援助、国防、环保、科技、农业以及其他多项国内外的工程。今年,预算中的1.6%将用于探索宇宙,这些花销将用于阿波罗以计划、其他一些涵盖了天体物理学、深空天文学、空间生物学、行星探测工程、地球资源工程的小项目以及空间工程技术。为担负这些太空项目的支出,平均每个年收入10,000美元的美国纳税人需要支付约30美元给太空,剩下的9,970美元则可用于一般生活开支、休闲娱乐、储蓄、别的税项等花销。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不从纳税人为太空支付的30美元里抽出5美元或3美元或是1美元来救济饥饿的儿童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需要先简单解释一下我们国家的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其他国家也是类似的情形。政府由几个部门(如内政部、司法部、卫生部与公众福利部、教育部、运输部、国防部等)和几个机构(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航空航天局等)组成,这些部门和机构根据自己的职能制定相应的预算,并严格执行以应对国务委员会的监督,同时还要应付来自预算部门和总统对于其经济效益的压力。当资金最终由国会拨出后,将严格用于经预算批准的计划中的项目。
显然,NASA的预算中所包含的项目都是和航空航天有关的。未经国会批准的预算项目,是不会得到资金支持的,自然也不会被课税,除非有其他部门的预算涵盖了该项目,借此花掉没有分配给太空项目的资金。由这段简短的说明可以看出,要想援助饥饿的儿童,或在美国已有的对外援助项目上增加援助金额,需要首先由相关部门提出预算,然后由国会批准才行。
要问是否同意政府实施类似的政策,我个人的意见是绝对赞成。我完全不介意每年多付出一点点税款来帮助饥饿的儿童,无论他们身在何处。
我相信我的朋友们也会持相同的态度。然而,事情并不是仅靠把去往火星航行的计划取消就能轻易实现的。相对的,我甚至认为可以通过太空项目,来为缓解乃至最终解决地球上的贫穷和饥饿问题作出贡献。解决饥饿问题的关键有两部分:食物的生产和食物的发放。食物的生产所涉及的农业、畜牧业、渔业及其他大规模生产活动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区高效高产,而在有的地区则产量严重不足。通过高科技手段,如灌溉管理,肥料的使用,天气预报,产量评估,程序化种植,农田优选,作物的习性与耕作时间选择,农作物调查及收割计划,可以显著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
人造地球卫星无疑是改进这两个关键问题最有力的工具。在远离地面的运行轨道上,卫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扫描大片的陆地,可以同时观察计算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多项指标,土壤、旱情、雨雪天气等等,并且可以将这些信息广播至地面接收站以便做进一步处理。事实证明,配备有土地资源传感器及相应的农业程序的人造卫星系统,即便是最简单的型号,也能给农作物的年产量带来数以十亿美元计的提升。
如何将食品发放给需要的人则是另外一个全新的问题,关键不在于轮船的容量,而在于国际间的合作。小国统治者对于来自大国的大量食品的输入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他们害怕伴随着食物一同而来的还有外国势力对其统治地位的影响。恐怕在国与国之间消除隔阂之前,饥饿问题无法得以高效解决了。我不认为太空计划能一夜之间创造奇迹,然而,探索宇宙有助于促使问题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以最近发生的阿波罗13号事故为例。当宇航员处于关键的大气层再入期时,为了保证通讯畅通,苏联关闭了境内与阿波罗飞船所用频带相同的所有广播通信。同时派出舰艇到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以备第一时间进行搜救工作。如果宇航员的救生舱降落到俄方舰船附近,俄方人员会像对待从太空返回的本国宇航员一样对他们进行救助。同样,如果俄方的宇宙飞船遇到了类似的紧急情况,美国也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提供援助。
通过卫星进行监测与分析来提高食品产量,以及通过改善国际关系提高食品发放的效率,只是通过太空项目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两个方面。下面我想介绍另外两个重要作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一代人的科学素养。
登月工程需要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面对如此严苛的要求,我们要寻找新材料,新方法;开发出更好的工程系统;用更可靠的制作流程;让仪器的工作寿命更长久;甚至需要探索全新的自然规律。
这些为登月发明的新技术同样可以用于地面上的工程项目。每年,都有大概一千项从太空项目中发展出来的新技术被用于日常生活中,这些技术打造出更好的厨房用具和农场设备,更好的缝纫机和收音机,更好的轮船和飞机,更精确的天气预报和风暴预警,更好的通讯设施,更好的医疗设备,乃至更好的日常小工具。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先设计出宇航员登月舱的维生系统,而不是先为听力障碍患者造出有声阅读设备呢。答案很简单:解决工程问题时,重要的技术突破往往并不是按部就班直接得到的,而是来自能够激发出强大创新精神,能够燃起的想象力和坚定的行动力,以及能够整合好所有资源的充满挑战的目标。
太空旅行无可置疑地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事业。通往火星的航行并不能直接提供食物解决饥荒问题。然而,它所带来大量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可以用在火星项目之外,这将产生数倍于原始花费的收益。
若希望人类生活得越来越好,除了需要新的技术,我们还需要基础科学不断有新的进展。包括物理学和化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特别是医学,用来照看人类的健康,应对饥饿、疾病、食物和水的污染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我们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科学事业中来,我们需要给予那些投身科研事业的有天分的科学家更多的帮助。随时要有富于挑战的研究项目,同时要保证对项目给予充分的资源支持。在此我要重申,太空项目是科技进步的催化剂,它为学术研究工作提供了绝佳和实践机会,包括对月球和其他行星的眼睛、物理学和天文学、生物学和医学科学等学科,有它,科学界源源不断出现令人激动不已研究课题,人类得以窥见宇宙无比瑰丽的景象;为了它,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由美国政府控制并提供资金支持的所有活动中,太空项目无疑最引人瞩目也最容易引起争议,尽管其仅占全部预算的1.6%,不到全民生产总值的千分之三。作为新技术的驱动者和催化剂,太空项目开展了多项基础科学的研究,它的地位注定不同于其他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太空项目的对社会的影响,其地位相当于3-4千年前的战争活动。
如果国家之间不再比拼轰炸机和远程导弹,取而代之比拼月球飞船的性能,那将避免多少战乱之苦!聪慧的胜利者将满怀希望,失败者也不用饱尝痛苦,不再埋下仇恨的种子,不再带来复仇的战争。
尽管我们开展的太空项目研究的东西离地球很遥远,已经将人类的视野延伸至月亮、至太阳、至星球、直至那遥远的星辰,但天文学家对地球的关注,超过以上所有天外之物。太空项目带来的不仅有那些新技术所所提供的生活品质的提升,随着对宇宙研究的深入,我们对地球,对生命,对人类自身的感激之情将越深。太空探索让地球更美好。
随信一块寄出的这张照片,是1968年圣诞节那天阿波罗8号在环月球轨道上拍摄的地球的景象。太空项目所能带来的各种结果中,这张照片也许是其中最可贵的一项。它开阔了人类的视野,让我们如此直观地感受到到地球是广阔无垠的宇宙中如此美丽而又珍贵的孤岛,同时让我们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离开地球就是荒芜阴冷的外太空。无论在此之前人们对地球的了解是多么的有限,对于破坏生态平衡的严重后果的认识是多么的不充分。在这张照片公开发表之后,面对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种种严峻形势,如环境污染、饥饿、贫穷、过度城市化、粮食问题、水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等,号召大家正视这些严重问题的呼声越来越多。人们突然表示出对自身问题的关注,不能说和目前正在进行的这些初期太空探索项目,以及它所带来的对于人类自身家园的全新视角无关。
太空探索不仅仅给人类提供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它还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技术,全新的挑战和进取精神,以及面对严峻现实问题时依然乐观自信的心态。我相信,人类从宇宙中学到的,充分印证了阿尔贝特·施韦泽那句名言:“我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仍满怀美好的希望。” 向您和您的孩子们致以我最真挚的敬意。您诚挚的 恩斯特·施图林格
科学副总监
第四篇: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人文社会
科学基础(A)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人文社会科学
答:它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2.时代主题
答: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3.人文主义
答: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4.接受美学
答: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二、单项选择题
1.研究人类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的学科是(B)
A.管理学B.经济学C.法学D.政治学
2.下列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D)
A.政治学、历史学B.法学、新闻传播学
C.伦理学、人类学D.语言学、考古学
3.人文社会科学在思想建设中发挥作用,主要是依靠何种力量?(A)
A.理论B.实践C.社会环境D.人的素质
4.“计算机十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D)
A.美国B.韩国C.泰国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B)
A.定量研究B.定性研究C.直觉领悟D.情感激发
6.教材所介绍的调查方法中,哪一种具体方法是与政治选举的预测一起发展起来的?(D)
A.完全参与观察B.半参与观察C.非参与观察D.抽样调查
7.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8.系统论的创始人是(C)
A.维纳B.申农C.贝塔朗菲D.普利高津
9.20世纪西方科学主义哲学思潮的主流是(C)
A.科学哲学B.哲学解释学C.分析哲学D.结构主义哲学
10.“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观点的首倡者是(B)
A.科林伍德B.克罗齐C.鲁滨逊D.布罗代尔
1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探索认识发生和知识增长的心理机制、分析智力的性质及其结构和机能;他构建的思维心理学是(A)
A.-种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B.-种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
C.-种行为主义心理学D.-种生理心理学
1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马斯洛重点分析健康人的心理,全面探讨人类的“基本需要”。在他看来,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人的最高需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的,这一目标以及潜在美德的实现就是(D)
A.“归属和爱的需要”的实现B.“认知需要”的实现
C.“审美需要”的实现D.自我实现
13、考古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优势学科;从教材所列“人类学分科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D)
A.从属于人类起源学B.偏重于体质人类学C.偏重于文化人类学
D.兼及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14.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B)
A.“边际效用学派革命” B.“凯恩斯革命”C.“萨缪尔森革命”D.“瑞典学派革命”
15.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着原则区别的西方社会学的开创者是(A)
A.孔德B迪尔凯姆C.韦伯D.帕森斯
16.有的学者倡导在科学研究中注入一种人文精神。这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哪种发展趋势的突出表现?(A)
A.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B.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C.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D.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17.认为天文学诞生于迷信、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的著名人文主义者是(D)
A、欧文B、圣西门C、赫尔姆霍兹D、卢梭
1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点出于(A)
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
19.1900年前后形成的“进步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是(B)
A.乌中斯基B.杜威C.皮亚杰D.布鲁纳
20.现代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同是一位教育学家,他有个著名的观点是(A)
A.研究传播基本上也是研究教育传播B.信息即力量
C.传播即力量D.信息革命同时带来传播革命和教育革命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
1、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有哪些?
答:(1)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2)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3)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
2、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有哪些变革?
答:(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2)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3)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4)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2分)
3.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被视为现代语言学的正式开端,其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1)语言是符号系统:它的各种成分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
互制约的关系;系统具有自己特有的内在秩序或内在规律。(2)区分语言与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的话语。(3)区分历时态与共时态:索绪尔侧重强调共时态的研究,以充分揭示语言的结构。(4)区分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深层系统是由社会因素构成的,表层系统则是个人的言语表达,语言学应着重研究深层系统。
4.现代西方主流经济思潮是什么?
答:尽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流派纷繁复杂,但基本上属于两大经济思潮:一是经济自由主义。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二是国家干预主义。它的理论源头是16世纪到17世纪的重商主义,认为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乃社会财富的源泉,强调在国家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从20世纪30年代起,发展出了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并开始占主导地位。
四、论述题(本题目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但答案不求一致,尤其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分析和体会。共计20分)
1、试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答:第一,当代人文社科学发展的总体文化背景,出现了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第二,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出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第三,在主要思维方式方面,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第四,从社会实践功能看,出现了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第五,从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看,出现了高技术化的趋势。
第五篇: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读后感类
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读《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1938年,默顿在科学史著名的杂志《伊希斯》上发表的《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就是试图用清教伦理和当时英格兰工业发展的需要,解释英格兰的科学为什么在17世纪特别的突飞猛进,默顿致力于科学的历史——文化动力学探索,侧重于从社会学功能分析的角度探讨17世纪英国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遂成为科学社会学的代表之作。这篇论文就是在读完这部代表之作有感而写。
默顿指出十七世纪的工匠传统和培根所提倡的实验科学有力地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实质性变革并使科学更具实用价值。同时提出的有关清教主义促进英国近代科学制度化的观点,即所谓“默顿命题”,一直是科学史界与科学社会学领域最具争议的论题之一。本书既是科学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之作,也是科技史外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十七世纪的英格兰是世界科学与工业之都,当时在那里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转折性事件。作者在本书中对当时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进行了精辟的定性定量分析,涉及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职业兴趣;清教伦理、文化价值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学研究的动力,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科学文学及技术等许多问题。作者在本书中勾勒出了科学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基本轮廓,提出了它的基本命题。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在科学史研究中,所谓内史,主要研究某一学科本身发展的过程,包括重要的事件、成就、仪器、方法、著作、人物等等,以及与此相关的年代问题。科学内史学家主要关注科学思想的产生、科研手段的发展及研究结果被接受的缘由与形式。所谓外史,则侧重于研究该学科发展过程中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以及该学科在历史上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性质;而这外部环境可以包括政治、经济、军事、风俗、地理、文化等许多方面。科学技术毕竟不能脱离于社会之外,因此,近些年来科技史的研究趋向于外史论的观点。江晓原归纳了外史研究的三重动因:
一、科学史研究自身深入发展的需要;
二、科学史研究者拓展新的研究领域的需要;
三、将人类文明视为一个整体,着眼于沟通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前两种动因产生于科学史研究者群体之内,第三种动因则可能吸引人文学者加入到科学史研究的队伍中来──事实上这种现象近年在国外已不时可见。随着“外史倾向”的兴起,正日益融入文明史、文化史研究的大背景之中,构成科学与文化交会互动的历史观照。与先前的研究状况相比,如今视野更加广阔,色彩更加丰富。
二、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第一章是序言,讲述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专门用来对科学迅速发展及与其相关的其他社会的和文化的发展之间的种种复杂的相互关系做出(在很大程度上是具体的)描述。在结尾的章节中还将简要考察另外一些因素——人口统计的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因素。第二、三章的主题是各个职业领域的人员流向和各门科学之间的兴趣转移。在陆军和海军的职业兴趣变化中,“第一次(兴趣的)增强发生在1636—40年这个五年期内,尤其是在其最后两年间,而在下一个五年期达到高峰然后衰减。与这种激增相联系、伴随着苏格兰叛乱和内战而出现,是一支英格兰常规军的建立。下一个高峰随着八十年代后期奥林奇的威廉的战役而形成”。在对艺术职业的变化分析中,作者认为“这种衰落被归诸于各种不同的来源,如清教主义、新哲学和科学,它们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具有日益增长的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在新式教育和编史学中作者认为:“这个时期对教育职业的兴趣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这实在令人感到惊奇。不过,在教育目标方面,却出现了一种重大的、决定性的变化”、“现代历史学家同样也已注意到这个时期对历史的兴趣的增强”。在医学方面“四十年代的引人注目的高峰可能是因为流血的内战引起人们对外科手术和医疗服务的需求,这加强了那种长期趋势”。
第四、五、六章的论述了清教和科学的假说。作者认为“许多研究业已证明,新教的精神气质业已证明,新教的精神对资本主义具有一种刺激的作用”。同时,作者认为清教对科学具有刺激的作用,“毫无疑问,清教原理在某种程度上给当时的科学和知识进步提供了活动场所。”。“清教和禁欲主义新教教派,是作为一种在情感上首尾一贯的信仰、观点和行为的体系而出现的,这个体系对于激发科学上的持久兴趣起了非同小可的作用。如果按照词的本意来使用„教育‟一词,我们可以说清教主义是这一时期科学教育的主要成分。” 总结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作为一种新教,它重视研究自然,探索自然的奥秘,并以此来赞颂上帝,赞颂造物主的伟大;它宣扬注重改造现世的功利主义精神,提倡应用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并以此来行善;它提倡刻苦与勤奋,强调积极入世的禁欲主义;它崇尚教育,鼓励人们看重学识型职业,提倡与经验主义结合的理性主义。
第七、八、九、十的主题是经济和军事对科学研究范围的影响。作者认为“煤炭工业已经发展到十七世纪之前所未有过的程度。而且,这种增长导致了商船的显著增加,我们将会看到,这种发展对科学兴趣的方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军事对科技的影响上,“军事上的需要不仅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为兵器提供原料的炼铜、炼锡和炼铁工业的发展,而且也是„对改进铸造技术的一个巨大刺激‟。不仅如此,增进了大炮的效能就迫使人们改进防御工程技术,这又进一步提出了吸引工程师与科学家注意的技术问题”第十一章是人口、社会互动和科学,作者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最后得出“十七世纪英格兰的文化土壤对于科学的成长与传播是特别肥沃的。”这个结论。
三、对本书的评价
外史论的观点既给科技史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但它也存在着自己的缺陷。如1959年,科学史家吉里斯皮对因默顿等人工作而影响渐强的外史研究,表达了他的担忧。在他看来,科学凭借客观性将真理从谬误中分离出来而获得进步。因此,科学在两方面呈现给历史。一是科学本身的演化,二是科学对文化的调节。科学思想的进化把科学进步和自然联系起来,故而它是严格、精确的,但科学思想的文化历史却难尽人意。吉里斯皮认为:“由于科学是面向自然的事业,因而其内容不能由科学家的社会关系所决定。至多,这种关系只可能影响科学的风格和步调(在由科学逻辑依赖性所制约的限度内)以及影响到它的发展步骤。” 另一位著名内史论者霍尔在1963年发表的著名论文《再访默顿或17世纪的科学和社会》中,对以默顿命题为代表或受其启发而发展出的编史思想及科学与社会的互动研究提出了严厉批评。在霍尔看来,社会和经济解释只告诉人们关于科学的运动,而没有说明作为关于自然界知识系统的科学真实情形。霍尔在比较了发表时间仅相差一年的默顿的论文及柯瓦雷《伽利略研究》对科学史的影响后指出:“外在主义的历史说明作为一种社会学说明,倾向于把科学的观念发展限制在相当狭窄的范围内……而思想的变化是一种必须在思想史中来寻求对其说明的变化;就此而论,科学史完全与哲学史类似”。实际上,霍尔早在1954年论《科学革命》的教科书中,就已经反复论证了思想因素比社会因素更本质地规定科学发展的命题。不管怎么说,默顿开辟了在科学技术史研究中的一条新路。正如科恩所言:“默顿的《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于1938年发表以来的半个世纪里,至少在两个知识领域成为经典:定量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而库恩1968年在论述科学史的发展时亦指出,默顿提出了一种关于“大文化”如何影响科学发展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科学史只强调思想史的弊端,也纠正了一些所谓的唯物主义者过分强调社会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的错误,从而为科学史的发展开辟了某种新的视界。
四、STS视域中的《17 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默顿在《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书中,探索了十七世纪英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其中将社会互动作为宏观意义上的社会因素之一剖析之后认为高度的社会互动涉及到许多过程,这些过程一般有利于社会文化的变迁,特别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文对这一观点作了评述,并认为,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研究与创新思维的发展更需要科学工作者,知识分子之间广泛的社会互动与交流,同时,需要为科学家、知识分子提供有利互动的文化环境,这便是科学的社会化过程。
所谓社会互动,又可称社会交往,社会学家认为,交往是人们通过各种手段而进行的人际、群际乃至国际间的联系与接触,从而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环境等方面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书中,默顿对当时英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是全面而多层次的,他从作为文化价值表现形式的宗教是如何显示出一种新的有利科学进步的精神气质,谈到经济、教育和文化等社会因素与科学发展的关系。社会互动虽然仅占其中极少一部分,但综合起来,作者在书中占极大篇幅的有关新教伦理最终成为宗教之异化力量———科学的推动力的论述。这显然是建立在社会互动的基本观点上,表述了:“只有当这种文化系统的子系统同科学基因发生了互动,才可能产生作用于科学发展的影响机制”的观点,况且在科学日益走向社会化、国际化的今天,社会互动与科学发展的关系更有其理论探索的意义。默顿认为,社会互动有利文化变迁,特别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预示着三方面的意义。第一,是指通过人们的互动,某些突发性的思维火花可以催化出新的科学发明的成果。因为互动之前,观点是个人的,互动使得原本为一个人的思考扩展为多个人的思考,而多个人的观察、思维领域宽泛得多,因而,增加了“这些观察可以被一个理论所统一并系统化”的可能性。反之,个人如果仅仅作为自我思想的载体,而不将其成果交流给别人,则个人的思维难以获得延续,扩展和升华,随之失去其知识内涵的价值。社会互动的特征是双向性,人们参与社会互动,主观上总是试图对他人的思想和行为作出反应,这便是默顿所说的“互动使一些观念纳入科学发展的洪流”。如17 世纪英国的里谢和惠斯顿的交往,就结合出了摆钟的发明成果。第二,是指在社会互动过程中,科学家之间的理论交流,必然形成不同评判标准的价值冲突,群体内部引起类似学术性的争议,这就对发明成果提出了建立在科学的实证基础上的要求,意味着某项发明在问世之前必须取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同,督促个人不得不反思其观点的科学严谨性。因此,不同价值标准的冲突对科学发展的积极效应就在于使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某项科学发明本身,而冲突的解决就使科学研究本身前进了一步。正如默顿所肯定的“社会互动为高度严谨的科学研究提供了确定的动力”、“考察证据的批判的头脑数目愈大,作为一个理论分支的强制力就更为严厉,以使之在科学上成为可接受的”。
第三,社会互动有利科学发展的意义是,人们思想观念的交互影响,这可以捅开原本闭塞的社区意识。各类群体都有所谓的心理区域,社会认同也属此类。科学家之间的互动更主要的是精神交往,而其实质是在社会宏观范围内建立起人们的交互影响,使一个群体的文化意识流动于另一个群体的文化价值系统内和新的东西融为一体,从而萌生文化变迁的幼芽,渐而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文化思潮,促使宏观的文化背景更有利于接受创新成果,促进科学发展。这就是17 世纪英国的一些科学家跨国旅行,以扩大其科学认识的文化背景的理论注解。
科学发展的文化环境背景、文化冲突与创新值得提出的是,默顿强调社会互动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依存一定的文化背景。他认为,社会互动对科学发展产生特定的效应,至少须有这样的文化环境:一个动态的社会价值复合体。从广义上理解,这种社会价值体系包括整个社会系统的客观条件,如稳定的社会秩序,社会管理为科学发展提供的制度保障;国家在政策上、经济上为科学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等等。因为科学“想有任何系统的发展,首先必须得到社会的赞助”,而这种赞助既包括物质的赞助,又包括精神的赞助。从狭义角度说,这种社会价值体系则专指规范,观念等一系列文化意识现象。科学发展依赖于两极冲突的文化模式,默顿把它解释为,一端是传统化的“行为和思想形式,固守原有的价值体系“而恐惧接受任何创新成果”,另一端是特征为“模式模仿”的鼓励变革,随时准备“迎接”革新成果的价值体系。文化有其历史延续性,社会在发展中不可能完全抛弃原有的精神遗产,任何社会都有当时意义上的传统规范与观念;然而人类的创新意识又总会起来向旧观念挑战,“高度评价创新和知识积累”的价值观念形成一种超前的科学意识而构成文化的另一端。两种文化模式在剧烈的矛盾冲突中产生一种张力,这种态势即所谓文化的两极运动律。而对于科学,科学家是在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点上进行研究创新,这种新旧之间的互动,创新,就是在两种文化模式的矛盾冲突中进行并攫取自身的发展条件。问题是哪一种文化模式占主导地位,超前的科学意识取而代之传统的规范观念,则此种文化背景有利于高度的社会互动,从而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17 世纪英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文化背景正是如此“, 发生的情况是,对传统的规范失去了敬意,并出现了一种令人注目的倾向,即从功利主义的,理性化的观点看待传统的价值”。
二十世纪末,世界经济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价值日益突出,知识经济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其核心与灵魂是创新,而创新恰恰有赖于科学家,知识分子之间的广泛交流与互动。以发达国家美国为例,20 世纪,美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崛起与科学研究领域的瞩目成果,从社会学意义上说,正是一种高度社会互动的产物。美国是举世闻名的移民国家,早期不同的种族群体,聚合在这块新移民的土地上,实施着新的“排列组合”,政府以经济、人才、政策上为科学家的互动与科学创新思维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流动的文化环境,正如默顿在该书中引用的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状态已经消逝,现在代之而起的已经是各个民族各方面互相往来和各方面互相依赖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默顿所肯定的这种有利科学技术发展的文化环境应当成为科学社会化和国际化的范例,而这种文化环境最初恰恰源于人们的社会互动。邓小平在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论断的同时,强调了知识分子地位和创造一种有利科技发展环境的重要性。认为: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材脱颖而出;为科学教育工作者创造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从事科研、教育工作;要坚持百家争鸣,允许争论,提倡学术交流。之后,又进一步阐述了鼓励留学与支持国际学术交流的思想。这些都为创造一个有利科学发展和知识创新的文化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未来世界科学和知识必将成为各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要迎接新世纪挑战,关键亦在于科学工作者之间更多的和谐的交流与交往,这是因为知识分子是科学技术的载体,而科学发展的内涵又决定了科学需要人们不断更新知识、扩大视野和得到有关周围现实的各种情报,因而,它特别地依赖于社会互动。
总结:
科学与人文有不同的内涵,但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科学是探索事物的规律,是求真;人文是把握科学的方向,是“求善”,如何做人。科学不能解决方向问题,价值观问题;人文不能直接解决科技问题。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便能产生最佳效应,推动社会和事物前进。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四书.大学》里早有精辟论述。该书提出教育的八大要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两要素是讲科学,“格物”即研究客观世界,“致知”即认识客观世界;中间三要素“诚意、正心、修身”,讲的是做人,人文精神;后面三要素:“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是通过科学与人文的结合,达到的目的。
正如书中所说: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在各种生活形态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都不得不面对的一大基本命题。科学研究物,人文研究人的价值。而实现科学与人文的平衡,无疑有助于个人、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