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论文

时间:2019-05-14 01:24: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心理学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心理学论文》。

第一篇:社会心理学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内容摘要:网络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产生了一种新的人际交往方式——网络人际交往。网络人际交往以其独有特征,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新的手段与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追捧”,但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本文将结合网络人际交往的特征和大学生群体的特点,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三个重要方面: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角色社会化的详细分析,以揭示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大学生社会化 网络人际交往

浅析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摘 要:网络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产生了一种新的人际交往方式——网络人际交往。网络人际交往以其独有特征,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新的手段与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追捧”,但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本文将结合网络人际交往的特征和大学生群体的特点,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三个重要方面: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角色社会化的详细分析,以揭示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网络人际交往 大学生社会化

一、大学生社会化内涵

社会化是人的终身课题,是一个人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否则个体将无法适应人类社会。大学生作为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个体,其社会化又有自身的独特性,即强烈的个体性、创造性和自主性,而不是一味地盲从和顺应,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十分注重自我实现和个性发展。社会化是持续一生的发展,准确把握大学生社会化内涵及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对策,是新时期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二、网络人际交往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学生要实现社会化,必须置身于一定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中。网络作为一种飞速发展的新媒介,为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由它所催生的一种全新的人际交往方式——网络人际交往,使大学生的社会性得到了空前的延伸和发展。所谓网络人际交往,是指交往主体以计算机为媒介,通过网络的形式,借助虚拟空间而进行的互动交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即网际关系)的行为与方式。如电邮、BBS等。与传统的人际交往相比,网络人际交往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互动方式的间接性与符号化。第二,互动角色的虚拟性与匿名性。第三,互动行为的随意性与自主选择性。第四,互动关系的平等性与民主性。第五,互动动机的多样性和情感性。第六,互动规范的松散性和难约束性。第七,互动的开放性和超时空性。第八,互动主体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网络人际交往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互动方式,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研究网络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这一问题,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状况以及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趋利避害,保证其社会化的顺利完成;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拓展研究思路和方向,为相关学科的发展,如网络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新学科的建设,如网络人际关系学,提供直接的素材和依据。

三、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大学生社会化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其总目标是使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个体目标是使大学生成为适应社会生活,正向作用于社会的合格的社会角色。因此,政治社会化、角色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成为大学生社会化诸多内容中最为重要的。网络人际交往作为现实人际交往在网络空间中延伸和继续,必然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角色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产生影响。

(一)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指大学生个体认同和接受社会现存的占统治地位的指导思想体系、社会基本政治制度、政治理想信念、政治态度与倾向的过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网络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和多对多的信息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媒体在发布新闻上的垄断地位和一对多的信息传播模式。这种改变充分体现了现代政治民主参与性、直接性和公开性的要求,赋予网络中每个人平等和充分的话语权。这符合和体现了大学生追求民主和渴望参与的政治诉求。

而网络互动主体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也给反动组织和某些居心不良的个人以可乘之机。他们利用网络大肆宣扬资本主义文化,攻击社会主义,散布一些负面信息和不负责任的言论,导致网上充斥着各种制造社会、经济混乱的“黑色信息”和诋毁、中伤当前政治的“政治垃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方向,甚至会误导大学生的政治行为,可能造成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失败。

(二)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角色社会化的影响

社会学家帕森斯指出:“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即按照社会对人的要求和标准学会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实现角色期待与角色实现的整合”。大学生角色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正确的角色意识指导下,学会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其最终目标是使大学生成为能够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角色。因此,大学生作为角色扮演者必须加强角色学习和角色整合,通过更多的角色实践使自己在今后的现实生活中减少或者避免角色失调现象的发生,更好地胜任自己的角色。

在网络中,为了引起他人注意,许多大学生往往倾向于“美化”或者“重塑”一个自我。这种刻意掩饰或者虚夸自己的行为,若长此以往,容易让大学生为自己究竟是谁感到迷茫,从而陷入孤独和困惑中,面临网上网下判若两人、多重角色差异和角色冲突等问题,导致多重人格,造成自我同一性混乱和自我角色认同的危机。由此带来的后果主要表现为:个人责任感的削弱;自我多重角色转换机制的摧毁;个体角色冲突的加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角色社会化的实现,严重的还可能造成其角色社会化的失败。

(三)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

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是指大学生个体在一定的社会道德条件(包括道德环境、道德关系和道德教育)下,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价值体系,内化为自己的道德生活准则,从而客观地适应道德生活,被社会伦理规范体系所接纳的过程。在虚拟的网络里,各种新思想、新观念得以平等自由地传播和交流,无形中完成了交往主体道德规范的内化,这种方式比起传统的理论说教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可。而在网络人际交往中,互动规范的松散性和难约束性为大学生道德自律的提升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但同时,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的随意性和自主选择性,以及其互动规范的松散性和难约束性又极大地助长了大学生的侥幸与放纵心理。在网络中,人们都是在匿名的前提下与人交流的,对于网络另一端的个体都知之甚少,性别、身份、社会地位及兴趣爱好等个体的信息都是可以被忽略的。网络的时空分离使得一切有关个体的隐私信息都可以被隐藏和虚构,这很容易引起个体道德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也就是出现所谓的“去个性化”状态。这不仅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道德品质塑造产生强烈的冲击,还可能造成其道德社会化的偏离,进而引发大学生的网络越轨行为,甚至诱发犯罪,极具危害性。例如。畸形网恋、网络盗窃及诈骗行为、网络“黑客”行为等。

四、对策及建议

针对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负面影响,特提出如下建议,以规范与引导其中不利的因素,使之良性运行并协调发展,促使大学生社会化更好地进行。

(一)完善国内媒体网站建设,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网络这一重要阵地,如果我们不用马克思主义去占领,就会被反动的、错误的、腐朽的、庸俗的、低级的东西占领。因此,必须利用网络技术的发展,牢牢把握网上斗争的主动权,大力加强象征社会主义的网络“红色阵营”的建设,发挥传媒的舆论优势,弘扬“主旋律”,净化网络空气,清除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和网络中的丑恶现象,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网络环境。

(二)依法治“网”,从技术层面约束大学生的网上行为。

我们要在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加强和完善网络立法工作,对大学生的个人隐私、人身安全、心理健康进行合理的法律保护,既保护大学生不受网络犯罪的侵害,又预防其网络犯罪。同时,要在技术层面上通过“科技制约科技”的方法对网站进行分类,过滤、屏蔽那些含有不良信息的网站。对故意传播“垃圾信息”和有害信息的个人和单位予以坚决的打击和制裁。采取个人网上身份证明或者个人“数字证书”确定上网者的身份,将个人的网上行为与个人档案挂钩,以约束和监督大学生的网络行为。通过这种带有强制性与规范化的措施无疑会使网络环境得以净化,从而保证大学生社会化的完成。

(三)开发德育类网络游戏,寓教于乐,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网络游戏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网络游戏的互动性、内容的丰富性和影响的广泛性充分也证明了它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如果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网络游戏当中,必将受到广大大学生的欢迎。目前,一款名为《学雷锋》的游戏在广州各大网吧的流行就是最好的证明。在游戏中,玩家通过做各种好事来提高自己的道德分,当分数累计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教育性与游戏的趣味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轻松的氛围中实现了教育的目标,比起传统的简单、枯燥的说教无疑更具有效性。

(四)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强化大学生心理机制的疏导,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一方面要针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心理特点,通过虚拟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对比,制定出一套可操作的、实施效性强的心理咨询方案,帮助学生回归现实,克服交往障碍,使其社会化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针对大学生上网群体对互联网的喜好,通过网络心理咨询或建立相关网站,传播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进行网上行为的指导训练,以增强心理疏导的成效。

(五)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循序渐进地对大学生进行角色社会化的教育。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让广大学子积极投身社会的大课堂,有助于其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为踏入社会担任角色做好准备。同时,学校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开展自我角色认知——角色移情训练——角色行为实践的训练,为学生的角色社会化的实现奠定扎实的基础。

五、结论

总之,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是双重的。对于其负面影响,绝不能因噎废食。而要本着“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原则和方针,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兴利除弊,扬长避短,使网络人际交往在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二篇:社会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影响人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生理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等。其中,压力在各个因素中的存在尤为普遍。

压力引发的心理反应主要有紧张焦虑、情绪唤醒、习得性无助以及自我评价降低等。适度的心理紧张与焦虑有助于唤起和集中注意力,调动潜能,提高效率,从而有助于个体采取应对行为,消除或适应压力。

有的压力促使我们成长,有的压力威胁着我们的身心健康。究竟压力的作用如何,还与压力的来源、我们对待压力的态度以及所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有着密切的联系。适当的压力是必要的,它能帮助我们树立生活的目标,并能激励我们获得成功。适当的压力使大脑皮层处于中等唤醒水平,从而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压力过少或过于轻微反而不利于身心健康。过重的压力所引起的心理反应是消极的,如过度的皮层唤醒(焦虑),紧张,激动,注意力不集中等。消极的反应不利于个体正确评价所面临的压力与选择恰当的应对方式。

对个体心理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压力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突然出现的异乎寻常的巨大压力,如自然灾害等,这种压力常常引发焦虑、冷漠或兴奋、抑郁等情绪性反应。许多当事人甚至精神崩溃而出现急性应激反应。一些人在灾害过去几个月后还有创伤后应激障碍,常常不由自主地回忆当时的灾难性场面和情感体验,或者过度警觉,对微弱的刺激也会惊慌失措。

另一种是持久而稳定的压力,这种压力常常引起紧张,焦虑,情绪低落,易激惹,攻击行为,失眠,食欲不振,工作学习效率下降,甚至罹患神经衰弱或其他神经症。

持久而稳定的压力又有外在压力和内在压力之分。外在压力主要是自然环境压力、文化压力以及生活压力。最为普遍的便是文化压力和生活压力,它们最为直接的影响着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不良或人际交往困难也会对心理健康构成威胁。各种人际关系问题,如与领导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或邻里关系紧张等,都会给当事人带来失落感、不安全感,并引发焦虑、愤怒、抑郁等情绪反应,甚至诱发身心疾病。无论什么原因导致的人际交往困难都会引起自卑、退缩、焦虑反应,甚至导致社交恐怖症。

经济困难和就业问题也常常引发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导致行为障碍。全社会的经济不景气往往伴随着失业率的上升,而面临收人减少以及失业威胁,人们不可避免地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经济的好转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压力的长期存在导致人们处于慢性焦虑之中,极易引发神经症或攻击等行为问题。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所造成的压力也会引发当事人的紧张焦虑情绪,影响身心健康。社会治安不好、各种谣言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压力。

内在压力与外在压力不同,内在压力的产生与个人对问题的认识和评价有关。对于同样的问题,有的人不以为然,就不会产生内在心理压力;而有的人为此忧心忡忡,内在压力由此而生。也就是说,内在压力是当事人的内心体验,而这些内心体验又会对身心健康进一步

构成威胁。内在压力包括身体疾病,个人内在需求之间的冲突,能力与要求之间的差距,挫折等。

一般健康的心理都要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一般可以通过两种渠道:直接的自我评价和间接的自我评价。进行直接的自我评价,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自然条件;其次,是用自己在不同领域的实践中(如对各个科目的学习)取得的不同成绩相比较,以发现自己的长处,确定奋斗的目标。

进行间接的自我评价法,是指通过与他人行为的对照及情况的对比,发现自我认识的错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一些人不能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的原因之一。

第三篇: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姓名:李超 专业:09旅游管理 班级:(2)班

学号:20090901320081 学院:应用科技学院

论文摘要:在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存在诸多心理问题,文章从学生自身因素、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影响方面论述了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的成因,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有机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设心理育人环境方面提出了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对策

正文:

当前,我们国家已经进人了一个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变和过渡时期,其具体表现是:从经济形态看,从自然经济社会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经济社会转变;从政治形态看,从集权专制型社会向建立在个人自由平等基础上的民主法治型社会转变;从社会关系看,从各种以身份为特征的依赖性关系向以个人独立自由为基础的契约性社会关系转变。在这种多元化观念并存的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选择会变得谨慎务实。这种转型期的心理特征也深深影响着高校大学生。高等教育在此大背景下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突出表现是,高校数量和人数急剧扩大,特别是学生上学实行了成本分摊机制,学生就业实行了双向选择,用人单位逐步实行了聘任制。一。高校办学也逐步由国家投人为主转向了国家、社会、个人等多元投资办学模式,市场化的程度逐步增强。“毕业不一定能就业”等大量严酷的事实给在校大学生敲响了生存危机的警钟。在这种社会高校双重转型的压力下,加之大学生自身作为具有较高智力、较高文化和较高自尊的群体,通常有着不同于一般青年的更高的抱负和追求,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而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如果在此转型期间的种种不适甚至是迷茫困惑不能得到及时化解,则有可能产生心理障碍。高度重视并及时化解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心理障碍,对于教育、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对于保持高校的稳定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表现

心理障碍在临床上常采用“心理病理学”的概念,将范围广泛的心理异常或行为异常统称为“心理障碍”,或称为异常行为。通常所说的心理障碍,指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大学生是心理、思想活动最敏感、最活跃的群体,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沉重的学业负担、就业的压力、紧张的人际关系以及经济上的拮据都刺激着一些学生原本脆弱的心理,进而造成心理上的严重失衡,加之青年学生身心皆不成熟,处事能力较弱,因而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群。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自杀、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马加爵案”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

1.学业和就业引起的心理压力。市场经济对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了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很多大学生未雨绸缪,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又一个“考证”目标: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驾驶证、律师证等等,有的同时备战考研,所有这些都不能耽误正常的专业学习,很多学生深感学习负担过重,因精神长期过度紧张,睡眠不足,神经衰弱者屡见不鲜。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机制,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既给毕业生择业带来了希望,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加上有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更显意志消沉,动力不足,从而产生消极厌学情绪、苦闷不己。

2.人际关系的心理困扰。大学生多是中学时期的佼佼者,有的进人大学后仍具有较强的优越感,自高自大,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而抱怨别人不理解、不体贴、不关心;有的不愿与别人相互协作,甚至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忠告,长时间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还有部分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因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而显得与人交往力不从心,从而产生紧张心理。3.生理和感情上引起的心理烦恼。大学生大都处在18-24岁的年龄阶段,生理发育已基本成熟,性心理也有较快发展。受现代开放社会的影响,性的刺激增,但囿于法律和社会公德的约束,不得不把性欲望压抑在心底深处,长期以来而出现了性的烦恼。有些学生因恋爱纠葛等感情问题也往往给精神上带来莫大痛苦,造成心理失调。

4.经济困难带来的心理困窘。随着高校招生并轨和收费制度的改革,学生交费上学已成事实,大多数学生大学期间要花费数万元,很多农村学生和部分城市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无固定收人来源或父母下岗,上学费用靠向亲朋好友借款或向银行贷款维持,平时省吃俭用。尽管如此,有的仍然面临难以支付学费生活费而中途辍学的危险,从而长期陷人经济困难的心理窘境。

5.家庭矛盾的心理纠缠。有的学生因家庭成员不和,父母离异或病故,长期陷人深深的痛苦中而不能自拔,这些事情多属个人隐私不愿向他人诉说以求得帮助和宣泄,只有独饮苦楚,从而造成心理紧张、抑郁,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产生精神崩溃的危险。

二、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问题的原因

1.大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和心理内部诸因素发展不平衡的冲突。大学生生理发育已基本成熟,但心理发展还没有达到成年人的正常水平,其心理发展错综复杂,追求成人感、独立性意向、自尊心等心理目标。但这些目标与现实生活出现了矛盾,他们往往自视清高,难以正确地评价自己,不愿让别人看到自己幼稚和不成熟的一面。

心理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大因素,并且多而复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自觉控制感和乐观心态。自觉控制感是指个人相信自己对情境能够加以控制的主观感受,而这种主观体验不同于个人对情境的实际控制。个人的自觉控制感可以减轻生活压力威胁,减低抑郁。遇到压力和挫折时丧失自控力就可能导致心理障碍。乐观心态是指具有安全感、满足感、幸福感、舒适感、愉悦感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心理健康。

大学生的心理内部诸因素发展也是不平衡的。青年学生容易以强烈的优越感和自尊心过分地肯定自己;在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容易产生挫折感,又会过低地估计自己,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对自己产生怀疑、焦虑和不安的情绪体验。很多大学生就是这样经常处于既自尊又自卑、既开朗又忧愁、既大胆又怯懦、既独立又依赖、既合群又孤独的矛盾冲突之中,经常陷人反思和内省之中,体验到各种欢乐与痛苦。所有这些既可能成为促进大学生向前发展的心理动力,也可能成为影响其健康发展的心理阻力。在他们周围,如果没有可以吐露真情的知心朋友时,则只能把这一切隐于心底。如果周围的人居高临下,对他们的训诫和批评多于同情和帮助,就会增加他们内心的压力,使他们紧闭心灵之门,加大了与他人的心理距离。

2.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尚难适应转型期的社会变革。我国社会正处在变革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而新的价值观体系尚在建设之中,这就要求大学生需要不断地调适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与之相适应,这样就使大学生心理上固有的稳定结构被打破,而产生种种困惑和纷扰。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愈来愈激烈,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越来越多,从而出现了改革开放的主旋律与不健康的思潮并存的局面。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如拜金主义、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等,都使一些大学生烦闷、愤怒或悲观失望,使心理上的困扰、冲突增多,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个别学生由于长期不能自我调节和排解,精神上经常处于自我折磨之中,并在反复中加重,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另外,大学生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如亲子关系、家庭气氛、生活压力、环境变迁等也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如果学习任务、工作性质超出个人的能力水平,或不能达到个人的愿望,与个人的抱负兴趣不一致,或个人不能左右自己在学习时所面临的困境时,均可能造成心理压力而影响心理健康。

3.学校、家庭的心理教育环节不到位。长期以来,我国没有真正地实行素质教育,学校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只注重强化知识的灌输和智力因素的提高,忽视了从心理上沟通疏导学生,忽视了能力和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而导致培养出的人才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适应社会需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家庭教育的偏差也给部分学生的心理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从小偏重于智力开发,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没有多少家长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了孩子的心理发展与智力开发严重失衡,智力开发超前,心理发展滞后。重智力轻心理的家庭教育,往往会给孩子的心理素质造成严重的先天不足。

三、解决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的对策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有机结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强调了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的培养和训练,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学生心理问题的日渐增多,这种教育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要求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开辟新渠道,创造新局面,特别是要突出和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引导问题。大学生比较缺乏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不能够科学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因此,实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有机结合,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和控制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

2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已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些高校已经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或咨询的专门工作机构,开展了相应的教育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和欢迎。不少高校的保健医疗机构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或咨询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职责,而应该成为全体教师共同的责任。学校教师的作用就其任务而言,是通过教育使外部影响与学生已有的心理结构相同化,使受教育者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新的心理品质。

另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提前开展,当发现学生处于心理劣势和心理压抑状态时,教师应用循循善诱的方法,把他们埋藏在灵魂深处的问题梳理出来,给予正确引导,对症下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要通过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地调整思想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偏差。要在帮助学生预防、控制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责任感,在较高层次上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其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当今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分析 王道阳 黄胜山 《交通高教研究》2003 第4期

2腰秀平,张大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走向[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5)3徐小胜.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5(07)4沙莲香 《社会心理学》(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07

第四篇: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

从《自闭历程》谈人际沟通

姓名:________

顺序号:________

学号:________

班级:________

从《自闭历程》谈人际沟通

《自闭历程》,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现在在Anin姨妈家度过暑假的有自闭症的女主角,惊恐的眼神,对外界的防御、紧张和不安,让我觉得自闭是不是一种精神问题,行为很疯狂,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解压,例如说农场里控制牛固定他们让他们安定放松的机器,通过女主角的动手能力。还有,她是利用视觉来认识,视觉很灵敏,视觉思维超乎想象,能够看一眼文字结合图片就能够背诵一篇文章,她的文学和语言类科目很差,但是理性学科,像科学。她能很好的理解动物的想法,但是却很难和人类沟通,她个人的行为让其他人觉得她非正常。4岁还不能和人交流不开口说话,母亲是一位哈佛高材生,但可能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亲密的接触,才导致她的自闭,但是我很高兴女主角并没有因为自己自闭而去自卑,反而认为自己与众不同,但并不比别人差。

通过家人的努力不放弃和呵护,她受到很好的教育,但是未来是自己的,还是要放她独自生活,在寄宿学校她认识了发现自己是闪耀金子的科学家老师,在学校里也让她学到不少东西,不管是书本上的还是人生的哲学,人生必须经历很多“门”,开启这些门进入新的领域,就能看见新的希望,跟自己心心相惜的棕栗色的马从相知到看着它死亡,认知它只是到另一个地方,对死亡的定义,只需要记住它生前与你一起的时光影像。

通过学习这部电影,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也回忆起了我的童年。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情况来谈一谈人际沟通。

人从开始认识世界起,父母就是我们第一任的启蒙老师,而我的爸爸妈妈小学都没有毕业,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造成了我童年的阴影。小时候,因为家里没钱,而爸爸脾气很倔,和妈妈说不到一起,说不到一起就吵架,妈妈不是说离婚就是喝毒药。在他们的吵闹声中,我度过了我的童年。曾经,我故意的割破手指,看血流,不流了,我就使劲挤,直到流血;下雨天,摔跤了,身上都是泥,不敢回家,自己一个人蹲在树下,使劲的拍打地面,真想拍出血来;有的时候莫名其妙的在家里哭泣„„初三之前,我几乎没有好朋友,班里的同学又都向班主任告状,说我凭成绩好,太傲慢,喜欢摆架子等等,再加上我是班里的贫困生,老师就经常找我谈话,因为我的人际关系。

而看看现在我,健康、活泼、快乐,身边也可以找几个知心的说话人,和其他同学的关系也还好。我最感谢的就是书,是书教会我如何的面对,如何的解决,如何的去和他人有效的交流沟通„„慢慢的,我有了自己的健康的价值观。选修社会心理学这门课,我又学到很多的知识。下面的一些话(从书中摘抄的)我是颇有感触的。

1、找对目标

2、使听众对你的话题感兴趣

3、自己首先要激起对话题的热情火焰

4、内容和自我感觉一致

5、有由信念支持的诚恳的表现

6、生动亲切地传达内心的感触

7、不压抑真正的情感

8、感情的生发作用

9、热情的表现

10、将听众关心的事物编入话题

11、地方性的特殊话题

12、意识到人们所关心的事物都与资深相关

13、做正确诚恳的评价

14、确认你与听众的共同点

15、与听众简历清楚分明的关系

16、在演讲时要使用听众的名字

17、用“我们”来称呼

18、让听众产生温暖感

19、让听众扮演一定的角色20、不轻易用质问

21、采取低姿态

22、不要自以为清高。总之,人际沟通的最重要的就是要领悟对方的感受,知道他(她)需要什么,然后“对症下药”,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该怎么说,不该怎么说。

那么如何准确快速的领悟到对方的感受,我觉得就是要有很好的洞察力。前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乔·纳瓦罗将运用他25年的侦察经验,告诉你如何藉由敏锐的观察力,从隐微的细节中看穿对方心思。观察力可以靠后天练习。就是练习你的观察力,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回想游戏”。你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练习。例如,当你走进一个房间之后,闭上眼睛,尽可能回想走进房间之前你看到了什么,愈详细愈好。这样,日积月累,你就有很好的观察力。

而在人际交流之中,仅仅有很好的洞察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优化个人的社交形象,提高自身的人际魅力。每个个体都有其内在的人际魅力,他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在社交生活中的体现。这就要求我们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从仪表到谈吐,从形象到学识,多方位提高自己。心理学研究表明,初次交往中,良好的社交形象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随着交往的深入,学识更占主导地位。特别是我们大学生的个性的培养,以及自己内涵的拓展。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努力朝这些方向前进,我们就会发现,一切正在悄然改变:朋友之间的不快荡然无存,能够畅所欲言的知音越来越多;亲友间深挚互爱;你便会过得充实愉快,会觉得人际交往是一件自然与轻松的事,从而对学习生活持以乐观的态度,对塑造一段完美的大学生活以及以后的人生充满信心。

“多一些关怀,少一些自我;多一些信任,少一点猜疑;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排斥;多一份热情,少一份冷漠;多一份理解,少一份埋怨„„”相信我们会成为一个“谈吐不俗”的健谈之人!

第五篇: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 期末论文

题 目 论贫富差距对民众社会心理的冲击

姓 名

张成付 所在学院

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劳动与社会保障 学 号 0121112369 指导教师 朱斯琴 日 期

2014年 12月21日

目录

一、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现状的分析..............................................................................3

(一)个人差距拉大...........................................................................................................3

(二)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拉大.......................................................................................4

(三)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4

(四)地区间的贫富差距拉大...........................................................................................5

二、贫富差距下的民众社会心理的反映...............................................................................6

(一)民众对于贫富差距的空前清晰的主观认识...........................................................6

(二)加剧了民众的心理失衡...........................................................................................7

(三)致使多数人求富心理受挫.......................................................................................7

(四)激活了部分民众冒险求富、违法求富的心理.......................................................8

(五)强化了民众的不平等感觉.......................................................................................8

(六)削弱了整个国家的整体内聚力...............................................................................8 三.重视对民众社会心理的监测和疏导...............................................................................9

(一)建立基于公平正义的政治制度...............................................................................9

(二)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10

(三)建立正确的价值评价体系.....................................................................................10(四)建立综合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10(五)建立多层次的心理疏导机制.....................................................................................11

(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1

论贫富差距对民众社会心理的冲击

【摘要】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平均主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但贫富差距却呈现快速扩大的趋势,且已经达到了两极分化的程度。而这种现状对民众的社会心理尤其会造成一定的冲突。为此,我们应该要充分重视对于社会心理的监测,同时还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对各种消极的社会心理进行疏导。

【关键词】贫富差距;社会心理;疏导

30年的改革开放,让我们深深感受了中国的变化。而目前贫富差距悬殊的这一社会现实,必然就是民众感受最深的。众所周知,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但若贫富差距过大,势必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而由严重的贫富差距所引起的社会心理问题,就是最直接的后果之一。本文拟针对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的状况,从社会心理角度作分析。

一、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现状的分析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它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于1922年提出。它反映的是社会成员总体收入分配状况与绝对平均分配状况的差距,它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据此,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而且还在不断地攀升,具体表现如下:

(一)个人差距拉大

据测算,中国目前亿万富翁已超过1000人,百万富翁有300万人,而与此同时,还有5800万人挣扎在贫困线下。统计表明:我国最贫穷的20%家庭仅占

社会全部家庭收入的4.27%,而最富有的20%家庭则占全部收入的50.24%,这个差距甚至超过了贫富差距居西方之首的美国。如下图可示:

(二)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拉大

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其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3倍。但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而在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

(三)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

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融、保险、烟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在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作出的一份评估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收入行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快于低收入行业,将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报告举例说,证券业、航空运输业、银行业等行业的职工年薪能达到10万元以上,而纺织业、农业、文体用品制造业等行业的职工年平均工资却低于2万元。

(四)地区间的贫富差距拉大

区域间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据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1999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0732元人民币,西部地区为4302元; 到2005 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22200元,西部地区为8970元。6年间,东西部人均GDP差距由6430 元扩大到13230 元,增加了1倍多。2006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不到人民币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 而东部地区GDP达到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3个,其中江苏省为21500亿元,山东省为22000亿元,广东省为25000亿元。从这一组数据不难发现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的明显。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判断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而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均GDP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的特殊时期,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可以告诉我们,这个时期是社会矛盾集中且多发的敏感期。而目前困恼我国的最大问题就是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对民众社会心理的造成冲击。而由贫富差距所引起的社会心理问题本身就比贫富差距的影响要复杂和严重许多。

二、贫富差距下的民众社会心理的反映

社会心理的稳定,通俗地讲就是人心稳定。人心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经常所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实际上是指社会心理学上的“人心所向”对一个政权的极端重要性。而贫富差距问题是影响社会心理稳定的重要根源,是产生社会不满情绪的根源性问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存在一定的经济差距是正常的,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差距拉得过大,必然会造成诸多方面的严重后果。其中,在社会心理方面产生的不良后果显而易见。而当前,我国贫富差距对民众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众对于贫富差距的空前清晰的主观认识

根据调查,目前我国民众对于贫富差距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也曾表示要坚决扭转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社会成员形成了关于贫富差距的清晰的认识,意味着贫富差距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从社会理论的角度来看,一种社会情况的存在还不足以说明这一社会情况就是一个社会问题。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社会贫富差距的问题已经被社会成员集体认知了,因此,它再也不是可有可无的社会现象了,因此政府必须要引起高度的注意。

还有一点的是,由于人们对贫富差距有了清晰的认识,也就会造成民众对自我身份的划分,那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富人”和“穷人”的区别,那“阶级意识”也会随之而产生。而在当前我国贫富差距悬殊的状况下,这种“阶级意识”

就会让民众产生一种对社会的疏离感,从而助长民众对社会的对立情绪,这将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加剧了民众的心理失衡

中华民族一向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心理,改革开放之前,实际上实行的“平均主义”导致了全社会普遍贫穷,但公众的心理基本上是平衡的。改革开放之后,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在一二十年内骤然拉开,人们的心理天平猛然失衡,心灵受到强烈撞击。部分民众的心态长期处于不安、失落、惶惑和焦虑之中,尤其在看到一些人依靠手中的权力和非法手段,发不义之财,过着奢靡的生活时,民众的不满和愤怒情绪迅速蔓延,萌发并不断产生一种“仇富恨富”心理。这种情况,如果没有适当的方法予以疏导和宣泄,就可能危害社会和造成冲突,威胁社会稳定及安全。

从一份约900人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数据:

由图表的数据可以看到,大多数的民众都认为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同时也可以说明部分民众在心理上已经出现了失衡的情况。

(三)致使多数人求富心理受挫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准有了普遍提高,但人们的满意度并没有同生活水平成正比。一度流传的“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就说明了生活水准的提高对缓解社会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在贫富悬殊的情况下,多数人都感到自己相对贫困,自己是穷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剥夺”,而那些处于温饱或贫困状态的人们,他们的挫折感必然更为强烈。应该注意的是,挫折能引起承受者的情绪愤怒,而且经常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如果某种挫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因素使受挫者众多,那它可能产生的反社会行为就不能不给予重视了。

(四)激活了部分民众冒险求富、违法求富的心理

一些人在富起来以后,个体价值本位意识张扬,不思回报社会、造福乡梓,而是胡作非为,横行地方。一些恶人热衷于谋权,金钱在他们手里似乎是万能的“魔棒”,可以换来一切。一部分地方腐败官员对这些人没有给予应有的打击,这种现象反映到社会心理上引发了一种“示恶效应”,造成并强化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感觉。

(五)强化了民众的不平等感觉

我们可以知道广大劳动群众对社会公平并无苛求,对收入分配的适度差距还是能够接受的。但若收入差距过大,则会使民众感到不公平,这将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勿庸置疑,在中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社会群体,各自从社会经济中得到的利益都不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众公平的感觉。虽然市场经济的平等性会带给民众机会均等、公平交换的权力。但在实际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大量的不公平,诸如分配不公、权钱交易、官商勾结等。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成员经济收入的差别,扩大了民众的不平等感觉。

(六)削弱了整个国家的整体内聚力

国家的众多成员可以看作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它如其他的群体一样都有一种基本的推动力即内聚力。内聚力的高低取决与群体关系,如果群体的关系紧张,其内聚力就会削弱甚至消失。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东西部发展不平衡。若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不能够得到遏制,这势必会引起中央与地区关系的紧张,那这就会造成大多数民众在心理上对国家造成严重的不满,从而使民众在心理上不认同国家,最终导致的后

果就是使民众对国家的内聚力减弱。

三.重视对民众社会心理的监测和疏导

根据认知心理学所揭示的基本原理,个体对于一个刺激要做出什么反应,并不完全取决于刺激本身,而是取决于个体对于该刺激的理解或解释(即S—Q—R公式)。众所周知,关注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在群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都排在首位。而目前,社会民众普遍关注贫富差距这个问题,根本的原因并不仅是贫富差距的存在,而在于贫富差距的形成过程。毫无疑问,贫富差距的存在使人产生了普遍的心理感受。富可敌国与贫无温饱之间的差距,会唤起人们复杂的感受,而同情、愤怒、怨恨等等心理可能藉此而生,但假如这种差距的形成建立在机会和过程都不失公平的基础上,较少有人因此心理失衡。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对民众的社会心理进行监测和疏导:

(一)建立基于公平正义的政治制度

要使民众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使民众都享有平等的资源获取路径,必

须从政治上给民众提供制度支持。民众应享有“机会均等”的权利,并且能够得到国家制度保证,而不是当成员有利益诉求的时候,却无路可选,感觉自身力量渺小,无法抗衡国家机器。因此必须对当前的制度进行改革,首先必须改革的就是我国当前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结构,去精英化,扩大草根阶层代表比例,真正使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其次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必须提高民众的参与性,做到公正、公开、透明;最后,应下决心惩治腐败,治理由制度不完善带来的各种“潜规则”。只有这样,当我们的制度是公平、正义的,人民的权利能得到维护时,民众才会真正有主人翁意识,而不是在强大的制度面前感觉自己无能为力。

(二)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利益(资源)的交换,人际行为最终是源自利益关系。利益冲突必然带来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没解决必然在行为上表现为社会冲突。现今,我们社会出现的各种冲突和矛盾在本质上都是由于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利益格局失衡造成的,要解决民众之间的被剥夺感、不公平感,社会歧视感,必须改变严重失衡的利益格局。这就要求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在承认合理差别的基础上确保民众都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因此可通过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税收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手段人手,切实保障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差距,减少社会心理的心理落差和被剥夺感。

(三)建立正确的价值评价体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心理是否和谐,取决于两种情况:一是他的理想我和现实我是否一致;二是他人的评价性经验和个体自身的直接经验是否一致。为了解决民众由于贫富差距而引起的社会心理问题,使社会心理归于和谐,必须建立正确的价值评价体系。一方面引导民众形成合理的角色期望,避免理想我过高,而导致心理失落;另一方面树立符合和谐社会的价值评判标准,尤其是要对大众传媒和网络传媒进行引导,使民众明白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使评价性经验和个体直接经验相一致,避免心理不平衡。在建立符合和谐社会目标的价值评价体系过程中,如何对多元文化和多样性的价值观进行引导,造就心理健康的个体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还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四)建立综合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贫富差距的扩大化会使得突发性灾难事件越发频繁,快速、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事件给民众造成的心理焦虑、恐慌、抑郁等情绪,减少灾难后期社会失范行为发生的概率,既可以防止由于贫富差距而造成的民众心理失衡,也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建立综合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显得更加迫切。“目前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心理危机干预缺乏一个有效的组织和协调

机构,前期的工作显得混乱、无序;另外,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数量少,大多缺乏实践经验,由志愿者提供的心理援助往往给心理受伤者造成 “二次伤害”。美国、日本、台湾等都有丰富的心理危机干预经验,因此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建立综合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政府可以和 NGO组织合作,提供经费支持、鼓励高校发展危机干预学科、培养更多的专业危机干预工作者等方面人手。当然,危机干预不仅仅应用于突发事件,也可用于日常个人危机和自杀预防等领域,因此,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必须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为社会服务。

(五)建立多层次的心理疏导机制

从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悬殊的情况中,我们可以知道矛盾和冲突会造成民众焦虑、不满、愤恨、被剥夺感、无助、空虚等消极的社会心态,如果任由这些情绪不断积累,最终会形成危害社会稳定的巨大力量,成为“最后一根压死骆驼的稻草”。因此,我们应建立多层次的心理疏导机制,使民众的不良情绪可以得到宣泄、化解和释放,心理疏导机制是和谐社会的“安全阀”。其一,建立医疗情境下的心理疏导机制,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工作者对有心理障碍的社会成员实施个体或团体心理咨询和治疗,使其恢复心理健康 ;其二,在全社会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让民众意识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学会对情绪实施自我调节,提高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完善自我人格;其三,建立多渠道的社情民意表达机制,使民众可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缓和内心冲突,同时健全民意监测网络,政府可通过互联网、媒体、研究机构等渠道调查社会成员的生活满意度、价值取向、社会心态、行为倾向等问题,及时调节负面的社会心理,避免由于贫富差距过大而引起的种种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要避免由于贫富差距而引起的民众的社会不公的感觉,政府应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护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避免出现极度的“两极分化”。为此,当前应特别重视推进以下三项措施:一是加强对贫困群体的直接救助与扶持力度,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困难。在城镇,应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基本医疗及教育援助。在农村,要继续强化

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逐步使农村扶贫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鉴于各种自然灾害对农村贫困的影响较大,应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灾民救助制度和救助方式。二是在当前经济增长难以充分提供就业岗位的情况下,通过加大政府投入,结合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专案的建设,积极采取以工代赈等过度性措施缓解就业矛盾。三是分清轻重缓急地解决特殊困难群体或利益受损群体的问题。下岗职工、企业离退休职工以及部分困难企业的在职职工等,在过去一段时期利益损失较大的群体,也是引起较多社会矛盾的群体。在今后的改革过程中,应统筹兼顾,注意协调新旧体制之间的关系,避免因上述困难群体的利益损失过大而激化矛盾和引发社会危机。

总之,在我国的社会中,由贫富差距而引起的特定的社会心理问题,与贫富差距问题本身一样,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了。关注这个问题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使某些社会群体能够获得一份良好的情绪状态,从而达到社会和谐。其次,关注民众的所思所想这本身就是关注人的价值,而对民众自身价值的关怀也许正是建设和谐社会更深层次的目的之所在。

参考文献:

朱光磊,《中国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2002 马广海,《贫富差距背景下的社会心态简析》,2008 张巍,《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和谐社会与贫富差距》、2009 王静静,《论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分析》,2009 李浩,《贫富差距的社会心理反应》 《贫富差距是如何影响社会稳定的》

下载社会心理学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心理学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心理学论文——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 摘要:很多人看到这个词会误认为女权主义是追求女权至上从而持反对意见,而实际上①女性主义又称女权 、妇女解放(女性解放)、性别平权(男女平等)主义,是指为结束性别主义、......

    社会心理学论文3000字

    心理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下面跟着小编的脚步来阅读以下社会心理学论文!欢迎阅读。社会心理学论文一、对领袖人格的心理预期领袖人格是领袖人物在社会政治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

    大学生社会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有很多种分类,不同的分类形式则体现出不一样的研究重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不是以社会为代表的心理学研究,或者说研究的对象不是社会,而是个人在的社会属性表象的反应。下......

    社会心理学应用论文

    社会心理学对人类社会行为中“需要”、“动机”等心理现象的研究,为思想工作有目的、有方向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导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社会心理学应用论文,希望能让你......

    社会心理学论文(5篇材料)

    社会心理学论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

    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

    社会心理学《和谐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任课教师: 所在院系: 专业: 姓名: 学号:和谐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摘要: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运用心理学知识......

    社会心理学论文(共5则)

    论贫富差距对民众社会心理的冲击 【摘要】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平均主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但贫富差距却呈现快速扩大的趋势,且已经达到了两极分......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感想论文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感想论文 社会生活中存在着诸多的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会这样思考又这样行动,为什么事情总会这样发生有这样结束„„诸如此类的问题。社会心理学就是为专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