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CNAS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职责
4.1.3.3.2 技术负责人职责
A.负责检测中心技术管理工作,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样品测试的法令、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
B.负责检测中心标准方法的更新、验证并付之于实践,负责非标准方法修订的有关管理工作;
C.对本检测中心出现的不合格项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纠正措施并组织实施,对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检测结果进行复查或要求有关人员重新检测;对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有权要求暂停检测工作;
D.负责组织质量控制活动的实施,审批检测工艺、作业指导书、试验方案等技术文件; E.负责检测中心人员的技术培训及考核,决策检测工作中重大技术问题; F.负责组织检测中心内外的比对试验;
G.审批质量控制计划和组织对质量控制结果进行评审;
H.收集分包方的资质材料;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事项
4.1.3.3.4 检测室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兼)职责
A.负责组织本部门完成各项技术和管理工作;
B.负责制定本部门仪器设备的购置计划,提出本部门日常物品的申购单; C.贯彻执行有关检测的技术法规和规章制度,保证检测工作质量; D.负责本中心人员、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E.对本中心出现的不合格项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纠正措施并组织实施; F.负责贯彻执行检测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试验方法;
G.组织编写本中心检测项目实施细则和设备检查、操作、维护规程; H.审查本中心出具的相关检测报告,并解释检测结果; I.负责本中心专业检测、检验存档资料的整理、交接工作;
J.负责组织对本中心的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分析潜在不合格的原因和提出和实施预防措施;
K.组织本中心按规定填写各种记录,包括设备的使用记录、维护记录、期间核查记录; L.负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事项。
4.1.3.3.11 授权签字人职责
授权签字人由检测中心主任进行授权,通过检测中心认可考核后生效;当授权签字人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评审考核。本中心授权签字人名单见手册附录6。
授权签字人的主要职责是审查检测报告的完整性、项目齐全性、依据的正确性和结论的准确性,授权签字人有权拒绝签署不符合有关规定的检测报告,负责对报告提出意见和解释,并要求报告编制人对报告的错误进行改正。
第二篇:CNAS秘书处实验室处职责
1.组织实验室认可申请受理、评审、监督、扩项和复评活动并实施监控;
2.审查评审组提交的实验室评审材料的完整性、符合性,汇总实验室评审材料交认可评定;
3.协助对评审员/技术专家进行培训、监督和评价;
4.负责实验室技术委员会及专业委员会的相关工作;
5.承担认监委资质认定、3C实验室、专项核查等工作;
6.参加与实验室认可相关的技术研究、业务开发、国际合作等工作.
第三篇: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工作总结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工作总结
随着国家认证实验室评审的日益临近,我们的实验室管理、设备、技术能力、质量意识不断提高。本质量检测中心质量体系运行已有一年多时间,为了验证我们的检测活动及结果是否符合体系的要求,同时保证本中心的质量方针、目标、质量体系的适用性、有效性,并得到持续改进,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检测、检验的法令、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
通过上网跟踪查询,购买最新版本的相关标准等渠道,不断更新中心现有的标准资料,并通过外来文件确认表及文件定期审查表和文件清单的形式不断更新。随着我们质量检测中心的核心标准之一GB/T 3098.1-2010颁布实施,不仅我们的人员需要进一步培训,我们的体系同时做出了重大的修订,对于文件定期审查表、外来文件确认表的升级,对于新版标准中提出的新的要求进行重新学习、评估质量检测中心在新版标准下的检测能力,重新进行了抗拉强度和脱碳试验两个检测方法的确认,对本质量检测中心经过严格能力评估以后,认为符合新版国家标准的检测要求。同时又进行了合同的评审等等,使得我们质量检测中心能够迅速适应新版标准,使用新版标准进行检测工作。结果证实我中心采用的标准是持续和有效的。
二、作业指导书的组织制定和批准
今年上半年本质量检测中心购入了一台新型金属分析光电直读光谱仪,以替换先前使用的直读光谱仪,由光谱操作员和本人编制批准了新型金属分析光电直读光谱仪的操作规程。由于GB/T 3098.1-2010的颁布,使得本质量检测中心的抗拉强度和脱碳试验这两个检测项目发生了部分变更,又重新对这两个试验项目的检测细则进行了审核,并修改了局部内容。
三、仪器配置工作
所有检测仪器均已由第三方计量机构进行检定和校准,并按规定程序完成金相显微镜、影像投影仪、数显卡尺、数显高度尺、数显千分尺、直读光谱仪等设备的期间核查,确保设备在有效期内能正常使用。所有的检测室均配备空调系统和温湿度计,每天填写温湿度值。经检查表明符合《设施环境条件控制程序》的要求,资源配制方面比较合理,完全符合本检测中心检测方面的要求。鉴于本质量检测中心的300KN万能试验机年代较为久远,虽然运行正常,但有故障隐患,为了保证检测工作不受检测设备可能的故障影响,今年又添置了一台新的300KN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而为了完善钢结构连接副的检测工作,又配置了一台10000NM的高强度螺栓轴力扭矩检测仪。
四、检测人员的培训情况
今年我们又进行了ISO17025体系标准及管理文件再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质量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对国家认证实验室体系的了解,和以GB/T 3098.1-2010新版标准为主题的内部集体培训,重点是新旧标准之间的差别,涉及试验项目、试验方法、材料等大量内容,通过讲座和内部的笔试考核,使我们的检测人员能够对国家新版标准贯彻落实;以及磁粉探伤二级、长度计量工这两个外部培训,提高个人的工作技能。
五、设备的使用管理监督
完成监测仪器与采样设备周期检定或校准计划、保证检测结果的质量计划、期间核查计划的实施和审核工作;做好检测设备操作人员的资质审核,对合格的检测人员进行仪器使用授权;加强对结果有重要影响的仪器设备管理,监督设备责任人定期进行保养、维护和检查,以保证检测设备符合规定的要求。设备操作人员每天填写设备使用记录,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
六、能力验证
在能力验证方面,今年我们又进行了维氏硬度HV5和直读光谱仪的不锈钢元素分析这两个国际比对试验,评价结果均为满意。同时为了保证我们质量检测中心检测设备的检测结果,我们又实施了一系列的质量监控计划,确保我们的检测结果准确,设备状态良好,能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
七、对不符合工作的评价
今年下半年在检测工作监督中,发现两个不符合项,在监督周勇的中性盐雾试验中发现《盐雾腐蚀试验氯化钠溶液配制记录》没有配置人员签名;收到监督记录后,要求对《盐雾腐蚀试验氯化钠溶液配制记录》表单进行修改,增加配置人员栏及确认人员栏,从制度上杜绝此类事件的连续发生;在监督抗拉强度试验中发现万能试验机的4个固定的地脚螺栓有1个出现松动现象。收到监督记录之后,即排查其他需地面固定的设备地脚螺栓是否有松动现象,同时对万能试验机的四个地脚螺栓全部给予更换,随即对更换地脚螺栓前后的数据进行比对,没有发现明显异常。
八、存在的不足
本质量检测中心对于不确定度的测量还存在明显不足,在国内不确定度的评定虽然尚未完全普及,但在国外已经相当普遍,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不确定度的评定必然成为每个实验室的基本要求,本实验室虽然在今年进行了小范围的不确定度的培训,但是在这方面还是相差甚远,需要进一步加强,不仅通过内部培训,有必要还可以进行外部培训。
本本质量检测中心未发生一起质量检测事故,证明我们的检测技术能力还是基本能满足当前检测需求的。以上是我在20XX年的主要工作总结,由于水平有限,在工作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但是我将正视困难,团结同志,改进不足,力争使质量检测中心的技术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第四篇: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一、在主任领导下负责实验室的技术管理工作,对全部试验、检测技术负责。
二、组织贯彻执行招标文件和上级颁发的技术方针政策及有关的规程、规范、标准,技术管理规章制度,组织制定具体措施。
三、组织实施人员培训计划及业务考核,负责试验技术业务指导。
四、审核、签发试验检测报告。
第五篇:技术负责人职责
技术负责岗位职责
1、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法规、标准和上级的技术规规定、制度以及施工项目的技术管理制度。
2、开展经常性的技术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
(1)、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及招标文件等技术文件,组织图纸会审。对图纸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及监理部门协商解决,并及时办理文字洽商手续。
(2)、组织施工方案的编制,待上级审批后向有关人员贯彻落实,并定期检查施工方案的落实情况。
(3)、经常检查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的管理情况。
(4)、监督检查施工记录、材料报验记录及施工试验记录,看是否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采用解决措施。
(5)、组织好接到工程后的第一次设计交底,并做好对各专业交叉较多、设计要求较高的复杂部位的交底
(6)、工程竣工后,组织项目技术人员编制竣工图,编写施工总结报告。
3、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1)、监督、预检的实施和执行情况,要求此项工作按部位及时、真实、认真的完成。
(2)、组织基础和结构部位的验收工作。
(3)、配合项目经理抓质量意识工作。
(4)、处理项目工程质量缺陷,发生质量事故应以书面形式及时向主任工程师报告,并在主任工程师领导下具体处理本工程质量问题。
4、开展新技术推广工作。针对施工项目中所涉及到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功能要求,认真研究,反复推敲,必要时应放实样或模拟试验,从而掌握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做法,解决施工技术难题。
5、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学习,总结交流技术经验。对于技术要求复杂的项目,应组织参观学习和技术培训,并编制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