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工商大学政治经济学知识要点
政治经济学知识要点
一、基本概念
生产关系P5价值P28 私人劳动
垄断
社会分工P20 抽象劳动P30
P49
资本积累
绝对地租
可持续发展
垄断利润 扩大再生产 财产所有制 经济增长方式 劳动生产率 P33 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 货币流通规律 信用
商业资本 金融寡头
可变资本 生产价格 通货膨胀
资本有机构成 公共产品 法人治理结构 市场机制
国民生产总值 经济发展 经济危机
集体所有制
社会总需求 二元经济结构 宏观经济调控 国内生产总值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P32
二、基本知识点
1、何为生产方式 P6
2、何为科学抽象法 P9
3、商品经济发展所经历的阶段 P23
4、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P22
5、劳动力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P28.29
6、价值规律的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作用
P35
7、价值形式演变的四个阶段及货币的本质 P38-42 P42
8、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哪些职能
P42-44
9、货币流通规律 P46
10、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抑制通货膨胀 P47-48
11、银行信用较之商业信用的进步性 P51
12、现代社会信用的主要形式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P49 P52-53
13、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14、写出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两者的主要区别
15、论述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
16、利润率平均化过程。
17、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18、资本主义垄断的形成
19、市场机制存在的缺陷和局限性 20、市场竞争的功能
21、现代市场体系的主要分类方式? 22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个性特征表现
24、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
25、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26、简述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一般经济职能
27、现代市场运行规则的内容
28、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方式的主体地位的含义,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条件下,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有什么重要意义 30、收入分配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31、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政策和防止收入差距扩大的基本方针
32、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特征
33、简要回答现代产权制度的主要特征
34、加快资本周转有什么作用与意义
35、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和政策及其应用。
36、政府货币政策工具在经济膨胀与紧缩两种情况下的稳定器作用
37、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38、经济增长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39、我国政府转变经济管理职能的重点。
40、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注意把握的要点?
41、试论述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42、试述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方针中“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43、经济发展的内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44、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45、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46、“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47、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8、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49、如何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50、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及努力方向
51、简要回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阶段、战略重点
52判断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5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5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当怎样改革
三、计算题
1、再生产图式计算
2、资本周转速度的计算
3、商品价格、价值的相关计算
4、资本有机构成的相关计算
5、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的相关计算
6、货币需要量、货币币值的计算
7、利润率平均化的相关计算
第二篇: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
(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推进我校“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深入持久开展,规范项目申报、评审、立项、结题等程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项目管理机构为:
(一)校团委、教务处、研究生部、科研处等四家主办单位联合成立“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实施办公室(简称“实施办公室”)。校团委主要负责协调与经费管理工作,教务处和研究生部分别负责各类项目的具体组织和日常管理工作,科研处主要负责项目的评审工作。
(二)各学院成立相应的管理组织,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实施细则及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负责本学院项目的指导工作,为项目的开展提供包括人才、技术、法律、资金、设备和实验场地等综合资源支持。
第三条 申报条件为:
(一)项目申报人必须是我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项目必须在本省的行政区域内实施。项目可采取个人或团队形式申报,团队每组人数不超过5人。鼓励专业交叉融合。
(二)项目实施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一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项目期限一般为两年)。项目完成时间必须在项目申报人毕业离校前。
(三)申报项目必须包含实质性的科技成果,或者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和商业潜力的创新创业创意。项目无知识产权归属纠纷。
(四)项目负责人同期主持“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数限于一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员(除项目负责人外前2位)同期参与承担的“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数不得超过两项。
(五)承担在研项目已达上述限定数的,不得参加新的“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申报,也不得因申报新的项目而退出在研的项目。
第四条 申报对象为: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对象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及其团队。旨在培育一批大学生
— 1 — 创新研究成果。
(二)大学生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申报对象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及其团队。旨在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和商业潜力的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项目。申报对象为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及其团队。旨在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指导、服务、交流平台,为研究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场地环境、创业指导和培训等相关服务,培育和发现优质的科技经济项目和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第五条 项目申报与审批程序为:
(一)学生申报,学院初审。每个项目均应有指导老师,团队指导老师由1-3人组成,指导老师须有中级以上职称。
(二)学院科技创新领导小组通过公开答辩等形式对初审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选拔,再向学校教务处和研究生部分别推荐各类项目。
(三)经教务处和研究生部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的项目,由学校科研处组织相关专家对项目进行终审。
(四)经公示无异议,或经审查异议不成立的,由校团委报送至“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实施办公室(简称“省实施办公室”)。
第六条 项目立项与管理
(一)省实施办公室将当立项项目下达至学校后,由校团委负责公布。
(二)项目申报人为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原则上不得更换,对研究项目负全责,组织协调项目组全体成员按期保质保量完成项目研究的各项任务。
(三)学院应定期组织专家和管理人员对项目进行中期或阶段性检查,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存在问题要高度重视,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并不定期向实施办公室汇报项目的进展情况。实施办公室将组织项目专家进行抽查。
第七条 项目结题与验收
(一)项目组在项目结束后,需及时向学校实施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填写验收申请报告,并提交成果报告、相关技术资料等辅助材料。项目完成时间一般应为结题的4月中旬,未到结题的项目递交进展报告。
(二)根据项目研究期限,校科研处组织评委会,对申请验收的项目参照项目申报书及验收申请报告,组织专家对项目实施情况、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等进行检查验收。对无正当理由,自
— 2 — 行中断的项目,学校实施办公室将取消该项目计划,追回已拨项目专项经费。对项目管理不力的学院,实施办公室将予以通报并酌情递减下该学院该项目的审批数量。
(三)学校教务处、研究生部分别撰写项目验收报告提交实施办公室,并由校团委汇总后上报至省实施办公室。
第八条 推广与奖励
(一)学院对项目负责人和参与者在学年评奖评优中给予优先考虑;优秀项目经学院认定,可替代部分与专业教学相近的实验或实践课程学分;通过项目结题验收合格的本科生,担任主持人的可记创新学分2分(其他参与成员折半计算学分),也可按学校有关文件规定,代替毕业论文(设计)。
(二)对省内结题验收抽查获得优秀的项目或项目取得重大成果或奖励的本科生立项项目负责人(限1人),担任主持人的可记创新学分3分(其他参与成员折半计算学分)。
(三)学校鼓励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团队的成员报考本校研究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考虑。
(四)项目成果取得成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其中研究生参加者可以作为研究生社会实践荣誉称号和社会实践类奖学金评比的重要依据。
(五)优秀的结题项目由校团委优先推荐参加浙江省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
(六)校团委适时组织成果展或成果交流会。
(七)指导学生开展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的教师,按照学校有关文件规定,计算教学实绩分,发放奖励津贴。
第九条 项目经费管理
(一)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的每个项目的资助额度一般为5000元左右。学校给予项目1:1的配套经费支持(包括前期已提供的校级学生科研立项经费)。由承担项目的学生使用,教师不得使用学生科研经费。
(二)项目经费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省财政厅根据实施办公室资助项目立项情况,将项目预算下达到学校。校团委制作项目研究经费使用卡,经科研处、财务处确认后启用。项目立项后先拨付项目经费的50%,项目合格验收后再拨付项目剩余经费。项目经费由项目团队成员共同使用,经项目经费使用者、项目负责人分别签字和项目负责人的指导教师审批签字后报销。其中,论文
— 3 — 版面费报销前需到校团委核实刊物级别(参照科研处相关规定执行)。
(三)经费使用范围为:图书资料费;实验材料费(购置800元以上设备,报销时应作为固定资产在学校备案,离校时须将设备退还学校);论文发表版面费(本科生项目论文发表在二级以上刊物全额报销,其他刊物报销50%;研究生项目论文发表在中文非核心期刊的版面费不予报销);调研差旅费;参加学术会议费;打印费;其他与项目研究有关的合理费用。
(四)项目申请人在学院要加强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资金的管理,专款专用,专户核算。实施办公室对资助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如发现项目负责人弄虚作假,一经查实,中止项目资助。取消该团队负责人今后申请本计划的资格,情节严重者给予通报批评,并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进行查处。
第十条 本办法由校团委负责解释。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2008级函授毕业生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升本)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一、WTO问题研究1.WTO多哈回合谈判的难点及出路 2.WTO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 3.WTO与发达国家贸易政策的变化 4.WTO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 5.WTO与贸易保护 6.WTO相关案例研究 7.WTO政策效果研究 8.WTO的保障措施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9.如何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
二、跨国公司问题研究1.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趋势探讨 2.跨国公司与中国制造业基地 3.跨国公司的东道国战略管理问题 4.5.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问题6.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成长与重构 7.跨国公司的生产外包战略 8.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问题
9.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业集群的影
响
10.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11.跨国战略联盟发展的新趋势分析
三、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问题
1.我国企业走出去问题研究 2.浙江省服务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 3.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案例分析 4.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5.流通产业的国际化经营问题 6.普惠制的利用问题 7.中外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研究 8.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 9.外贸企业管理
10.浙江“三资”企业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11.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面临的困
境及对策分析
12.外贸企业如何应对外汇风险 13.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策略研究
四、中国外贸的现实问题研究1.如何应对反补贴 2.我国应对反倾销问题 3.我国外贸应对技术壁垒问题
4.我国的出口退税改革问题
5.我国外贸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问题 6.我国外贸有效竞争体系的建设问题 7.我国外贸政策的未来取向问题 8.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9.我国外贸顺差问题研究 10.经济特区发展问题研究 11.我国外贸体制改革问题
12.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13.我国出口商品市场多元化问题研究 14.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升级问题研究
15.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摩擦问题研究 16.SA8000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17.中美贸易摩擦分析
五、浙江对外经济与贸易问题研究 1.浙江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对策研究 2.浙江农产品贸易战略的选择
3.浙江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对策分析 4.浙江发展外向型经济优势与对策研究 5.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6.浙江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7.浙江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8.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及前景分析 9.专业市场的国际化发展研究 10.浙江进口贸易的发展前景分析
11.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经济增长贡献的实
证研究
六、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 1.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
2.试析我国引进FDI中的技术外溢效应 3.我国引进FDI 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4.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5.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研究
6.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产业选择策略分析 7.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战略研究 8.我国利用外资的效应分析
9.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研究
10.发达国家对华直接投资战略研究
11.新型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及我国的对策 12.我国出口鼓励政策机制探讨
13.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14.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未来取向研究 15.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
16.新型工业化与中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选择
17.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投资战略取向
18.我国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分析 19.我国服装出口的竞争优势问题研究 20.国际大型零售企业对华投资战略分析
21.中国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所面临的机遇和困境
22.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作用分析
23.开放和收入差距的研究
七、贸易政策问题研究1.产业内贸易问题研究 2.战略贸易问题研究
3.对自由贸易保护贸易理论政策的研究 4.布什政府的贸易政策效果评析 5.21世纪全球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6.贸易政策的经济效果研究 7.亚洲贸易政策的改革
8.新兴工业化国家贸易政策研究
八、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1.我国建立两岸三地自由贸易区的利弊分析
2.中国与东盟的经济互补性分析 3.海峡两岸产业与经贸的比较研究
4.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与模式研究 5.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利益协调机制分析
6.“10+3”框架下的中日韩经济合作问题研究
7.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及前景 8.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国际贸易利益
分析
九、世界经济问题
1.国际储备管理问题研究 2.东亚经济增长问题研究 3.欧盟的对外贸易问题 4.环保与经济发展
5.技术贸易的理论与实践 6.世界能源问题研究 7.欧盟农业政策的改革 8.亚洲经济一体化问题 9.欧洲经济一体化问题
十、国际贸易实务问题研究 1.国际贸易中风险的防范
2.国际买卖合同中的欺诈与防范 3.论出口结汇风险的防范 4.信用证的结算风险及防范 5.我国现行外贸代理制度评析 6.如何看待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影响
7.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加快发展国际保理的探讨
8.国际贸易中的结算方式风险比较 9.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研究
备注:除以上选题外,学生可自选与本专业相关的论文题目。
浙江工商大学成教学院函授部2009年10月20日
第四篇:《政治经济学》8-21章知识要点整理
第八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
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必要条件及萌芽 a.中世纪晚期西欧城市的兴起、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使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逐渐解体,为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b.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14和15世纪欧洲的一些商业城市中。日益活跃的贸易活动,不仅加速了这些城市的商业资本积累,而且推动了手工业发展。2.原始积累加快资本主义形成的过程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内部的萌芽、成长,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这种方法的蜗牛爬行的进度,不能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b.作为人类社会历史上生产方式的一次根本性变革,资本主义的产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暴力以及广大劳动阶级的苦难。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基础的变革的序幕是在十五世纪最后三十年和十六世纪最初几十年演出的。这种变革的序幕就是资本原始积累。
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对直接生产者特别是农民的剥夺,是整个过程的基础。
资本原始积累的另一方面内容,是货币财富在少数人手中积累并转变为资本。
3.工业革命最终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a.18世纪60年代开始,欧美先进国家先后发生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b.工业革命不仅引起了生产技术的革新,使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巨大发展,开创了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新时代,而且引发了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并最终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b.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c.资本主义是以雇佣劳动制度为特征的剥削制度。
第二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1.资本总公式同价值规律形式上的矛盾
a.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按照等价原则进行,因而交换的结果只会使价值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
b.但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2.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前提 a.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在于说明剩余价值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它的来源是什么,也就是要阐明货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怎样转化为特殊资本的。
b.剩余价值不能产生于流通过程,但又离不开流通过程,它必须以流通过程为媒介。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c.劳动力成为商品并为资本家所雇佣,这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二、劳动力的买和卖 1.劳动的定义: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2.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劳动力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二是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3.劳动力商品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一般性:像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特殊性:
a.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具体包括: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②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价值;③劳动力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与其他商品比较,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具有特殊性,即它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b.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在使用的过程中,它不仅能够创造出自身的价值,而且还会创造出比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其差额就是剩余价值。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二重性
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所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重要特点
一是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二是劳动产品全部归属于资本家。
3.价值形成过程变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a.而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雇佣工人的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等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所以,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的形成过程。b.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
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
c.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d.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关键在于劳动力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它的使用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资本范畴
a.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b.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在本质上体现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a.根据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b.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叫做不变资本(c)。
c.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叫做可变资本(v)。
3.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第一,它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
第二,它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剩余价值率
1.剩余价值率的定义
剩余价值率(m′)就是剩余价值(m)与可变资本(v)的比率,它表明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其表示方法有两种:
(1)物化劳动表示法,即:
m′= 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 m / v
该公式表明了在雇佣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中,资本家和雇佣工人各占了多少份额。(2)活劳动表示法,即:
m′=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该公式表明了在雇用工人的一个工作日的全部劳动时间中,有多少时间是用来补偿劳动力的价值的,有多少时间是用来无偿地给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2.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的两条途径
如果用M代表剩余价值量,则:M = m / v×v = m′× v 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一般可以通过两条途径:(1)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2)增加可变资本总量
第四节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1.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2.绝对剩余价值
a.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b.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资本家总是力图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此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榨取剩余价值。
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受这样两个因素制约:一是劳动时间的生理界限;二是道德的界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工人阶级政治力量的进一步增强,同时也由于新的科技革命使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作日时间开始逐渐缩短。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a.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叫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b.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2.超额剩余价值 a.所谓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也是工人的剩余劳动。b.在现实的经济运行过程中,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各单个资本主义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而各个资本主义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却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
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和区别
a.联系:从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来看,这两种方法是一致的。无论是绝对剩余价值还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都是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量。b.区别: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则是以工作日已经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为基础的,由此来进一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c.两种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1.剩余价值规律
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a.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增殖资本的价值或者说生产剩余价值。b.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c.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
第九章 资本主义的分配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一、工资的本质 1.劳动力和劳动
a.劳动力是潜藏在人身体内的劳动能力。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劳动力在生产中发挥作用时才是劳动。
b.劳动不是商品,但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则可以成为商品,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2.在资本家同工人的买卖关系中,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根本不能成为商品。
第一,如果劳动是商品,它就应该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但是,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具有价值,那就等于说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这种同义语反复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第二,如果说劳动是商品,那么它就应该同其他商品一样,在出卖之前就独立存在。但雇佣工人的劳动不能独立存在,劳动要取得存在的形式,就只有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这只有在生产过程中才能实现。
第三,如果劳动是商品,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会导致违反价值规律,或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在的基础。
第四,如果劳动是商品,就等于说雇佣工人出卖了不属于自己的商品。因为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它是在劳动过程开始以后才存在的。3.工资的实质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付给雇用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4.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a.由于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消灭了工作日划分为必要
b.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劳动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痕迹,全部劳动表现为必要劳动或有酬劳动,因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c.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和工人阶级之间经济利益的对立和冲突,最直接地表现在工资问题上。
二、工资的基本形式 1.计时工资
计时工资是按一定的劳动时间来支付的工资,其实质是劳动力的月价值、周价值、日价值的转化形式。2.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则是按工人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来支付的工资,它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3.资本主义工资的变动趋势
第一,名义工资一般呈增加趋势。因为,货币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而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由于存在通货膨胀而不断贬值,致使物价不断上涨,从而使名义工资不能不有所增加。
第二,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工资则有时降低有时提高。在经济危机和战争时期,实际工资是下降的;在经济高涨时期,则有所提高。但是,实际工资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工人受剥削的程度减轻了。
第二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成本价格
a.商品的价值(W)包括三个部分:
不变资本的价值(c)、可变资本的价值(v)和剩余价值(m)。b.用公式表示就是:W = c + v + m。
这是按劳动耗费计算的生产商品的实际耗费。
c.对于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只是他的资本价值c + v,剩余价值 m 是资本家无偿获得的。
c + v 构成商品的生产成本或成本价格,用K表示。
d.商品价值就等于成本价格与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W = K + m。显然,成本价格小于商品的价值,两者之间的差额为剩余价值。e.成本价格这一范畴抹杀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区别,掩盖了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2.利润
a.当不把剩余价值看作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剩余价值便转化为利润(p)。
b.利润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就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3.利润率
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叫利润率。用 p′代表利润率,c 代表全部预付资本,利润率 p′= m/c。4.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而利润率则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是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由于全部预付资本总是大于可变资本,因此利润率在量上也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它掩盖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5.影响利润率变动的因素
(1)剩余价值率;(2)资本的有机构成;(3)资本周转速度;(4)不变资本的节省状况。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实质上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所得到的利润率,可用公式表示为: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第一,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如果各个部门的利润率水平比较高,则平均利润率也比较高;反之则比较低。
第二,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即投在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2.平均利润
在利润率平均化的条件下,各部门的资本家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的与其投资量大小相适应的利润即平均利润。用公式表示,即: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3.平均利润的形成
a.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b.生产部门之间以资本转移为特点的竞争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价值和价格偏离。c.这种过程以及由此而来的价格和利润率的变动要一直到两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平均的时候才暂时地停止下来。这样,便形成了平均利润。d.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生产部门之间以资本转移为特点的竞争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价值和价格偏离。这种过程以及由此而来的价格和利润率的变动要一直到两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平均的时候才暂时地停止下来。这样,便形成了平均利润。e.平均利润率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f.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g.从整个社会来看,利润总量和剩余价值总量总是相等的。4.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完全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
a.在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资本家所获利润的多少似乎只与他所拥有的资本量有关,这就完全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
b.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是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不仅受本部门资本家的剥削,而且还受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剥削。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生产价格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不再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了。用公式表示为:生产价格 = k + p 2.生产价格的形成
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的。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
3.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而只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生产价格形成以前,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这种变化,是由于受到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影响。
在资本主义社会,按照平均利润率规律的要求,商品不是按价值出售,而是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出售。
这作为一种客观的必然趋势,使生产价格成为商品交换的基础。
生产价格不是市场价格,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具有内在标准的价格。
市场价格以它为中心,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波动,所以,价值规律现在不是直接通过价值,而是通过生产价格起作用。
第三节 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地租
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商业资本
a.商业资本,就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
b.它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2.商业利润
a.产业资本家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把商品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
b.这种售价大于买价之差,就是商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商业利润。
c.商业利润的来源仍然是生产领域中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
d.商业资本家所获商业利润的多少,仍要受社会平均利润率形成规律的支配。
二、借贷资本和利息 1.借贷资本
a.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循环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资本形式,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借给另一个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b.借贷资本的形成和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有着直接的联系;借贷资本的借贷对象主要是职能资本家。2.利息率
借贷资本的报酬 —— 利息,本质上仍是产业 雇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利息率就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之间的比率。
三、资本主义地租 1.地租
a.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获得的一种非劳动收入。b.资本主义地租是由农业工人创造的、被农业资本家让渡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c.资本主义地租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形式。2.级差地租
a.与土地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形式就是级差地租,它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b.土地的有限性所引起的土地经营的资本主义垄断是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c.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额利润是级差地租的源泉。
d.级差地租反映的是农业资本家和大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级差地租由于形成的条件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Ⅰ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Ⅱ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Ⅰ是级差地租Ⅱ的基础。3.绝对地租
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农业资本家租用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就是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绝对地租实质上是由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而来的,它体现的仍然是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4.关于土地价格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大土地所有者不仅能凭借土地私有权获取地租,而且还可以通过出卖土地获得高额的土地价格。
决定土地价格的因素,一是地租额的多少,二是利息率的高低。
土地的价格与地租额成正比,与利息率成反比。
第十章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
第一节 企业和资本主义企业制度
一、企业
1.企业的定义:企业是与社会分工相联系的生产组织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具有二重性。
从生产力的角度反映看,它是与建立在分工协作基础上的一种劳动技术组织形式;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企业是建立在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一种劳动社会组织。2.企业制度
所谓的企业制度,就是指企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形式,是调节企业内工人与工人、工人与资本家、工人与企业家、企业家与资本家之间关系的各种社会规则。
企业制度也是一个多层次的制度体系,它包括企业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等内容。
企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3.企业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
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基础,它表明了企业资本财产的来源归属及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反映了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分配制度是支配企业收入分配的具体规则,它是企业产权制度的表现,有什么样的产权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分配制度。管理制度也是产权制度的实现形式,它表明了企业内部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权力安排。
二、资本主义企业制度
1.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资本主义企业制度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的,它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主义企业是以资本与雇佣劳动的交换或劳动力的自由买卖为前提的。
第二,资本主义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以资本所有权为中心的,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指挥下劳动,服从资本家的意志。
第三,资本主义企业的分配制度是以剩余价值规 律为基础的。2.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具体形式
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具体形式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企业技术组织形式的发展而发展的。
从生产力的组织形式看,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生产力的发展阶段;
与此相适应,资本主义企业制度也逐步形成了从个人业主制向公司制和其他社会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制度的过渡。
第二节 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历史演进
一、资本主义的个人业主制企业 1.个人业主制企业
是由单个资本家出资,完全归个人所有和控制的企业,这种企业在法律上称为自然人企业。
单个资本的业主制企业是资本主义经济中最初出现的企业形式,这种形式在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初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2.个人业主制的缺陷
一是企业的信用和资金来源有限;
二是承担无限的清偿责任;
三是企业的寿命有限。
因此,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这种企业制度的地位逐渐降低。
二、从自然人企业到公司制企业的发展 1.合伙制企业
是由多个作为自然人的资本所有者共同投资,共同所有,共同经营,共同承担风险和分享利润的企业。
合伙制企业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2.合伙制企业的特点
第一,合伙人要承担无限的连带法律责任;
第二,合伙制企业中个人的所有权(股份)是无法自由转让和出售的。
企业缺乏连续性和长久的生命力是合伙制企业的最大问题。这也是历史上合伙制企业形式出现很早,却难以扩张和发展的重要原因。3.股份公司制企业
股份公司是一种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把分散的和独立的单个私人资本组织起来统一经营的企业制度,它是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创新。公司制企业有以下三个特点:(1)出资者的有限责任;(2)资本的股份化和自由转让;
(3)企业具有独立寿命,可以永久存在。
三、股份公司与资本主义企业财产关系的变化 1.股份公司的所有权即股权的分散化
股份公司所有权的分散是同生产社会化和市场化相联系的。现代股份公司产权关系的特征就是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经营权)的分离:
第一是真实资本与所有权资本的分离,资本的存在和运动取得了二重化的形式,一是以生产资料等形式存在并处在再生产过程运动着的真实资本,一是以股票等形式存在和运动的有价证券,即虚拟资本。
第二是管理职能与所有权职能的分离,这种分离是资本职能与资本所有权分离在人格上的具体化。
资本的单纯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经营权)的分离反映了一种由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所决定的社会经济职能日益专门化的必然趋势。
2.资本主义企业的财产关系的新变化、新特点
第一,资本雇佣劳动仍然是企业所有制关系的本质。但是,在现代股份公司高度分散化的产权结构中,工人、管理人员通过持有一定份额的股份也兼有资本私有者的身份。
第二,企业所有权的分散化,以及同此相联系的所有权证券化、市场化,使得任何一个所有者都无法绝对控制、支配企业,也没有必要去支配、控制企业资产(成为集中的社会资本),所有者通过委托代理关系将自己的财产交给最会经营管理企业的人来管理,以实现财产价值的增值。
第三,在现代股份公司中,资本所有权内部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对许多企业出资者或资本所有者来说,他的所有权主要体现在分享收益和最终处置财产的权利上,他虽然是企业财产的最终所有人,然而却再也不能直接支配、任意使用企业的财产。
第四,股份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意味着股东对公司经营活动、财产处置的实际控制力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权控制力已经不存在。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私人所有权仍然是构成公司中所有者对经营者激励约束的重要基础。3.如何看待股份制的作用
股份制的出现,一方面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提高了资本社会化的程度,改变了资本主义企业的内部结构;另一方面,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本质,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第三节 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组织与治理结构
一、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基本趋势
1.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出现的三大趋势及影响
三大趋势:一是全球化;二是网络化;三是知识化。在以下三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20世纪末网络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在世界范围的快速发展,使产品和信息在国家之间的流动变得非常容易和方便,使企业可以在更便利和更节约交易费用的情况下,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资源。
第二,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创造了一个互动的、迅速变化的、与现代物质世界并行的信息世界,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瞬时沟通。
第三,高新技术发展和知识创新的时代,知识创造财富的能力正在超过资本,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不再主要是土地和资本,而是生产和消费知识产品的人力资源,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将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在现代高科技企业,对知识劳动的激励和提高知识的生产率成为管理的重心。
2.现代资本主义企业发生的根本变革
一是技术性的变革,即企业技术创新;另一种是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企业组织创新主要表现在:
第一,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
第二,企业组织的小型化;
第三,虚拟企业的出现。虚拟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网络虚拟企业;(2)品牌型虚拟企业;
(3)联盟型虚拟企业。
3.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企业组织的变革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重大影响
(1)创新和知识、创造性劳动正在成为网络经济企业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2)网创新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3)企业的网络化管理形成了一种新的协调方式。
(4)创造性的自由劳动和合作劳动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使企业家不得不确立对待雇员的新观念。
二、企业目标的多元化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1.企业目标的多元化
消费者利益,雇员的参与、社区的影响和政府的管理,都是企业在做出决策时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
企业的命运不再取决于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利润,而是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商业行为的廉正性与可信度,以及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2.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就是在某一企业里享有一种或多种利益关系,并与企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个体或群体,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有众多的个体或群体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一是内部相关者,包括股东和雇员,二是外部相关者,包括消费者、供应商、社区成员和政府等。
从企业治理的角度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意义在于,管理层在做出经营决策时,除了保证投资者即股东的利益和投资回报外,如何充分考虑其它相关者从自身利益或权利要求而对这一决策的影响力,以实现各方利益的均衡。3.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构架。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要求:
(1)企业决策要考虑相关者的行为;
(2)公司董事会要由一部分外部相关者进入;(3)各种代表相关者利益的机构在起作用;(4)促使企业建立一种新的商业道德。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各利益主体需要一种新的协调关系,给企业创造一种更加和谐的经营环境,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调整。
三、“雇员持股计划”和利润分享制 1.现代企业组织效率障碍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证明,现代公司制的产权关系和制度安排解决了出资者(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激励和风险分配问题,但是却并没有解决好调动劳动力要素的积极性问题,这已成为当前西方市场经济中进一步提高现代企业组织效率的障碍。2.“雇员持股计划”和利润分享制
20世纪60年代初,西方学者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强调企业管理中要重视人的心理及行为,寻求更加有效的刺激劳动者的动力机制。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企业中开始实行“利润分享制”,试图把企业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的长期发展联系在一起。
“分享制”在现代公司中的实践主要有“职工持股制度”和“利润分享制”。前者是职工凭借拥有部分股权而参与企业剩余利润分配;而后者职工无股权,实际上是年终根据企业利润实现情况而发放奖金。
20世纪90年代以后,股票期权制度作为对公司高级经理的激励机制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广泛推行。
第十一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
第一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历史演变的三个阶段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到19世纪70年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自由竞争阶段 3.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一,生产资料为资本家私人所占有,资本家既是生产资料的直接所有者,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组织者。
第二,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各个生产部门,都存在着实力不相上下的各种不同的企业,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在该生产部门居于垄断地位。
第三,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非常频繁,可以毫无障碍地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第四,市场已经形成一个广泛的、有机的体系,主要有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房地产市场、货币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外贸外汇市场等,其中商品市场是基础,其他市场都围绕着商品市场而运行,发挥着它们各自的功能。
第五,统一的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都已经形成,充分体现出市场的开放性、竞争性、平等性的特点。
第六,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程度较低,资本家生产经营的规模不大,占有资本较少,因此,企业的组织形式也比较简单,以单个资本构成的单人业主制为主。
第七,社会经济运行中,主要靠市场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资产阶级国家奉行“管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的原则,只保护私有制和国家安全,不对微观和宏观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甘为“守夜人”。
第八,市场机制发挥着对经济的全面调节的作用。
4.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建立在私人资本所有制和雇佣劳动的基础上,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1.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向垄断发展的必然规律 19世纪 70年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了顶峰,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
自由竞争必然会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引起垄断。这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2.垄断组织及常见的形式
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
垄断联合比较常见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卡特尔;(2)辛迪加;(3)托拉斯;(4)康采恩。
垄断组织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与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垄断组织形式不断发生变化,如跨行业的混合联合公司。这是一种新型的垄断组织。3.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以上这些特征集中体现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经历的三个时期:
第一,19世纪7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时期。
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表现为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
第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发展。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第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发生变化,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物质基础。
第二,战后经济恢复,要求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三,为克服经济危机,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需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四,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求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国有企业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典型形式
按照其发挥作用的领域不同,国有企业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满足国家机构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2)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
(3)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4)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
20世纪80年代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国有企业私有化浪潮的主要原因是:(1)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和变化,原来的传统基础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降低,电子、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部门兴起,从而使得处于基础部门的国有企业的优势地位下降了。
(2)技术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市场供应小型化、多样化,国际竞争激烈,这就要求企业经营灵活,应变能力强,而国有企业不足以适应这种形势发展的需要。
(3)面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滞胀”局面,国有企业低效率、高亏损的问题更为突出,使国家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补贴包袱。
(4)20世纪7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发生“滞胀”,动摇了凯恩斯主义理论的主流地位,反对国家直接干预、强调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作用的新自由主义抬头,为私有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助长了私有化的势头。
(5)执政党的更替和政策调整。资产阶级右翼政党上台执政,则积极推行私有化。2.国私共有合营企业是战后一个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形成途径是:
(1)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2)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开办合营企业;(3)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合并而成;(4)国有企业对私人企业进行参股;(5)国有企业转由私人租赁或承包经营。
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是又一形式。
有以下几种类型:
(1)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货,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了有保证的国家市场,加速了私人垄断资本在循环中由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转化,促进了其生产的发展。
(2)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
(3)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支,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私人垄断企业创造市场条件。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宏观调控和微观管制为表现形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属于私人资本主义或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体现在:
首先,国有企业从表面上看是“国有”即“公有”的,但其实质仍然是垄断资本主义所有制,是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的,为垄断资本家总体服务。
其次,国私共有合营企业,其实质则是通过这种形式,可以使私人垄断资本直接利用国家资本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以利于它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再次,国家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私人资本的再生产过程这种形式,有利于私人垄断资本。
第三节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一、市场调节的局限及国家干预的目标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必要性
是由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资本主义制度中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外部性问题难以得到解决。
第二,市场运行主体行为目标具有短视性。第三,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第四,市场调节会造成人们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
第五,市场调节不能解决社会再生产中的矛盾。
2.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并不排除市场调节,而只是弥补市场调节之不足 3.凯恩斯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基础
凯恩斯认为,单纯由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不能达到充分就业,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而必须有国家的经济干预和调节。
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有非自愿失业而未能达到充分就业,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社会总需求低于社会总供给。总需求不足,主要是因为投资需求不足和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一是因为资本边际效率即投资的预期利润率有递减的趋势;二是因为利息率的变化又有个最低限度。消费需求不足,是因为消费增量一般低于收入增量,即人们收入增长后消费不按同比例增长,使一部分社会产品不能实现。
解决问题的措施,只靠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行,必须实行国家的调节。
政策主张主要是由国家进行需求管理,即由国家设法刺激和扩大总需求。其中,重点是刺激和扩大投资需求。因为按照他的乘数原理,投资增加可以使国民收入成倍增长。收入增长,消费需求就增加,投资也会增加,而投资增加,又会引起国民收入的进一步增长,这样,就可以达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主要是:
(1)谋求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2)实现充分就业。
(3)谋求稳定的国民经济增长率。
(4)平抑经济波动,防止经济萧条或衰退。(5)稳定物价,防止和抑制通货膨胀。(6)谋求公平与效率,改善国民福利。
所有这些目标的实质,从根本上说,无非是协调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经济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
二、国家干预调节经济的手段 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调节,是指通过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主要是政府对公共工程、对商品和劳务的采购以及对社会成员的转移支付等支出)政策,来影响社会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以求得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
在多数情况下,采取“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调节方式。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调节,是指由国家银行即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信贷,以影响利息率,进而通过利息率的升降来增加或减少投资,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存入或贷出本金的比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是指由法律所规定的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在商业银行存款总额中所占的比例。
派生存款总量初始存款的数量
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再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支付的利息率。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在公开市场上中央银行卖出或买进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3.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即国家通过确定支持、鼓励哪些产业,限制哪些产业,以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和组织合理化的政策。
它通过规划经济目标政策,完善要素流动市场政策、产业标准和技术进步政策、企业规模结构政策和企业集团政策等一系列具体政策,在宏观上有重点地推动和协调国民经济发展,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使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产业政策的作用是,引导并保证产业结构合理化,并通过结构合理化进而促进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实现。4.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的调节,是指通过确定工资水平来控制通货膨胀,进而抑制失业上升和经济衰退。
三、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1.美国市场经济模式
美国市场经济模式是一种有调节的市场模式,政府主要采用财政、货币及法制手段干预和管制经济,政府十分注重运用法律规范、建立和健全经济秩序,为企业的经营和政府对经济的管理订立行为准则。2.德国市场经济模式
德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 “社会市场经济”,即有社会指导的市场经济。
国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是建立和维护正常秩序,以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国家是一个立场坚定的裁判。3.日本市场经济模式
日本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政府主导型市场体制,该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干预,政府与企业之间保持非常紧密的联系。
四、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后果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生产中的矛盾,刺激和推动了经济发展。表现为:
第一,有利于协调部门比例,改进地区结构,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第二,经济危机时间缩短,危机程度减轻。
第三,使战后新技术、新产业迅速发展起来。
第四,加快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五,可以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发挥巨大的作用。
第六,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第七,对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第八,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资矛盾。
但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发展规律,无法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
第十二章 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及表现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2.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金融国际化趋势增强,全球生产经营网络形成,区域经济集团化向纵深发展,世界各国在有关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方面的合作与联系日益加强等。
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1.经济全球化的形成过程
经济的全球化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展相伴随的。
15世纪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开始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经济全球化进程被两次世界大战所打断;战后经济全球化的第二次高潮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在90年代逐渐加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潮流。2.20世纪末期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原因(1)科学技术的进步;(2)跨国公司的发展;
(3)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各国的选择。
三、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生产的全球化
人类的生产活动分工深化的程度反映着生产社会化的程度。
传统的国际分工是垂直型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则是高层次的生产专业化形式。2.贸易的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3.金融的全球化
首先,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其次,国际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迅速发展;再次,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4.企业经营全球化
企业经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影响和矛盾
一、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第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制定规则而获得好处;
第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贸易获得好处;
第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国际资本流动获得好处。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后发性,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既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的机遇,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既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的机遇(1)改善资金和先进技术不足的局面(2)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3)推动对外贸易的扩大
(4)在参与国际合作中维护自己的权益(5)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利益,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的风险。
(1)资本流动的冲击;
(2)民族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3)降低国内政策的有效性。
三、经济全球化的矛盾
1.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
2.经济全球化促进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带给当代世界积极变化
(1)全球市场加速形成,商品、服务、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早已超出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迅猛扩大。
(2)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和经营正在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3)科技进步,使生产力发展出现新的飞跃,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世界范围的生产和流通已被联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4)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空前强化,几乎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卷入国际性或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之中。
总之,经济全球化的这种发展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配置。
3.经济全球化又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1)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2)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3)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4)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断加剧,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现象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会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对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依然在起作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优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彼此之间的经济矛盾也不断加剧,这些经济矛盾主要表现为贸易冲突、投资冲突和金融冲突。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不断增强,但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日益突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是剥削与反剥削、控制与反控制之间的经济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表现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政策和殖民地剥削和统治发展中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改用思想渗透、经济控制和军事威胁为特征的新殖民主义继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和控制。
二、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协调 1.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的形式
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区域经济联盟的协调;政府首脑会晤的协调。2.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
世界贸易组织(前身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3.区域经济联盟的协调
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4.政府首脑会晤的协调
其主要形式是西方八国首脑会议。
5.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协调远远滞后于经济全球化水平的具体表现
其一,全球经济的游戏规则仍然以发达国家的利益为核心,许多制度安排未将发展中国家考虑进去。
其二,国际组织在促进各国经济联系加强的同时,并没有找到一条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模式。
其三,全球一体化程度低于区域一体化程度。
其四,全球经济一体化规则最终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
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时代的主题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2.发展中国家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
国际秩序是指以一定世界格局为基础所形成的国际行为规范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
国际秩序包括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政治秩序。
其中,国际经济秩序是基础,它决定国际政治秩序;而国际政治秩序对经济秩序又有巨大的反作用,二者相辅相成。
目前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不合理、不公平的。在国际生产领域存在着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
为了改变这种不平等的地位,发展中国家一直在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斗争。3.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目标和原则(1)国际经济新秩序目标:
第一,变革现有的国际生产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让发展中国家以平等的地位参加国际分工;要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降低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提高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价格和竞争能力;要求为发展中国家解决货币与发展资金问题,增加技术的转让,使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顺利进入世界市场。
第二,确保发展中国家能够有效地控制本国的资源,并享有限制和监督跨国公司行为的权利,取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限制性商业活动。
第三,要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充分地、平等地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决策;改组现有的国际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要求加强联合国在国际经济合作方面的作用,从而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处理国际经济事务方面无权的状况。(2)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第一,各国在政治上互相尊重、共同协商,经济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安全上相互信。
第二,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异同,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通过平等对话增进相互信任,通过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安全,反对各种霸权形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第三,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实现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合作竞争、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第四,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都拥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平等对待,友好相处,依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协商、和平解决分歧和争端。任何国家都不应该谋求霸权,推行强权政治。
第五,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一切分歧或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通过对话协商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通过多边、双边协调合作逐步解决彼此间的矛盾和问题。第六,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加强和扩大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反对经济贸易交往中的不平等现象和各种歧视性政策与做法;更不允许动辄对别国进行所谓经济制裁。建立一个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它的实质就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国际剥削。
建立国际新秩序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第十三章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基本矛盾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一种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家占有工人剩余劳动为本质的剥削制度。
与奴隶制和封建制相比,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有着不同的性质:
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一切经济规律得以展开和发生作用的基础,对剩余劳动的占有采取了等价交换的形式。
第二,资本主义生产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条件,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它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2.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作用
第一,资本主义首先造成了商品关系的普遍化。这种普遍的商品关系打破了自然经济和封建等级制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的严重束缚,促进了协作、分工、生产的集中以及劳动和自然科学的结合,推动了生产资料和劳动过程的社会化,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第二,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贪欲和残酷竞争的压迫,使资本主义社会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创新的动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整个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资产阶级在它不到100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
第三,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商品关系的普遍化特别是劳动力的商品化,劳动者摆脱了类似奴隶制和封建制下的那种对统治阶级的人身依附,实现了法律上的平等和自由。法律上的平等和人身自由的获得,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推动了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导致了剩余劳动时间的增多。这样,资本在追求剩余价值同时,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阶级对立的消除,从而为消灭自身存在的基础,创造了物质前提。
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2.基本矛盾表现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的积累过程中通过平均利润下降、资本和人口的相对过剩以及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表现出来。
第二节 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一、资本积累
1.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是在维持原有规模基础上的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是在规模扩大基础上进行的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有两种类型: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2.资本积累
在扩大再生产需要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剩余价值或利润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实现价值增殖是资本的本质要求,它是决定资本积累的内在因素。
从量的方面看,一定时期内利润量的大小和积累率的高低影响着积累的量。其中基本的影响因素有:
(1)利润率。
(2)预付资本的大小。(3)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
(4)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5)在利润量一定的情况下,积累率即利润中用于积累的部分所占比重的高低影响着资本积累的绝对量的大小。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在数量上不断扩大,在构成上也发生变化。3.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趋势
资本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
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称作资本的技术构成。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价值构成称作资本有机构成。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无止境地追求剩余价值。
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相对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方式是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手段。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或者说,表现为劳动过程的主观因素的量比它的客观因素的量相对减少。
资本技术构成的这一变化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是资本价值的不变部分的增加和可变部分的减少。
二、资本积累的两个社会经济后果 1.相对人口过剩
(1)相对人口过剩: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
这种人口过剩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自然的,而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相对于资本增殖需要而言的人口过剩。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 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
(3)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积累的杠杆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
第一,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从而起到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
第二,过剩人口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它绝对地隶属于资本,不仅可以随时为资本增殖的需要提供劳动力资源,而且通过劳动市场的竞争,对工人的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形成施加压力,从而把劳动力市场的作用范围限制在符合资本增殖需要的界限之内。2.平均利润下降趋势
(1)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同一个剩余价值必然表现为不断下降的利润率。
由于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有机构成的变化不仅发生在个别生产部门,而且是在一切生产部门或有决定意义的生产部门发生,因而,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导致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基本表现形式。
(2)平均利润的下降趋势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并不断加剧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
平均利润的下降趋势并不排斥利润总量的绝对增加。
积累的不断增大、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又会进一步造成利润率下降的压力,为了减少这种压力,资本家只得更多积累。这是这样一种机制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不断加剧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
首先,利润率下降的规律表现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剩余价值的实现之间的矛盾。其次,平均利润下降规律还表现为生产的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第三,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过程中还引起人口过剩时的资本过剩。由资本的积累、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以及由此导致的人口过剩、商品过剩和资本过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物和表现形式,它们集中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性和过渡性。
三、产品创新与资本主义的“创造性毁灭”
产品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阻止了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另一方面又在更大的程度上促使了平均利润率的下降,由此导致了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大规模波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所存在的上述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反映。
第三节 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谓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直接有关,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因素引起的经济危机,即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2.经济危机的一般可能性
商品交换中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分成了两个独立的行为,流通过程就有出现中断的可能性。
信用的出现使危机出现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强。
3.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表现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价值的增殖而不是使用价值,因而,资本主义生产就突破了资本家自身消费的限制而具有了无限扩大的趋势,生产的商品越来越多,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
但资本积累的发展使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工人阶级在社会总财富中所占份额相对资本家阶级在不断缩小,社会财富分配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跟不上生产的能力的增长。
生产和需要的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导致生产普遍过剩的经济危机。危机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又是这一矛盾得以强制性地缓解的方式。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 1.再生产周期
从一次危机的开始到下一次危机的开始为一个再生产周期。一般情况下,一个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各有其特征。2.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物质基础
第一,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暂时摆脱危机,促进复苏和高涨阶段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
第二,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在推动了生产增长的同时,又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
3.马克思之后经济周期的研究成果
(1)主周期,又称朱格拉周期(7~11年);(2)次周期,又称基钦周期(3~5年);
(3)库兹涅茨周期,又称建筑周期(15~25年);(4)长波或称康德拉捷夫周期(45~60年);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a.再生产周期缩短,危机频繁;
b.各周期界限不十分明显,复苏和萧条阶段不易区分; c.危机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第四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像人类社会所有的制度一样,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
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对于打破封建制度的束缚,促进市场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工业革命推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变成了垄断的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迫使资本主义进行局部的调整。
现代科技革命,又对当代资本主义制度发生了巨大影响。
但以上的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资本主义固有的各种矛盾仍将继续存在,并还将产生种种新的矛盾和问题。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长期运动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的深刻分析,认为社会主义是解决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必然方式,社会主义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历史要求。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是矛盾的,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途径。
2.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 二战以后,虽然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关系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巨大的变化,同时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性质,也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3.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马克思对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曾经作过这样的概括:“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联合起来的个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就的社会化生产的基础上,在社会的计划的协调下按照他们共同的利益进行生产,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节 科学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1.社会主义是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一种思想体系、一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科学地总结和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批判地继承人类已有的思想成果基础上产生的。
空想社会主义者先后程度不同地对资本主义制度做过一定程度的批判,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做过描绘。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伟大发现。
有了这两个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
1871年巴黎公社的成立,第一次塑造了社会主义国家的雏形,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开创了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先例。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苏联,把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现实,实现了社会主义史上的重大飞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欧洲、亚洲一系列国家发生了革命并取得了胜利,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率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立不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背离和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违反。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社会主义革命率先在苏联和中国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发生并取得成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率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立,是国际资本主义内部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逐渐激化的必然结果,是这种基本矛盾转嫁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使其具备了发生革命的全部客观依据的必然结果,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验证和在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从历史上看,经济落后国家越过特定的发展阶段,跳跃式地进入更高的历史阶段并不少见。
经济落后国家越过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跳跃式地进入更高的社会历史阶段,其原因依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矛盾的结果,只是由于当时这些国家国内外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等多种特定原因的综合作用,使其社会发展的具体形式打破了社会更替的常规,而以一种特定的跳跃的方式进行。
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所表现出的也是类似的特定的跳跃方式。
第二节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的决定因素 1.决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的因素
第一,生产力落后因素的制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都发生过长期的帝国主义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以及国内各种力量之间的战争,这些战争,使原就落后的生产力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从而更加落后。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取代旧的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充满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作为一种与资本主义对立的崭新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一诞生就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和扼杀,面临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
2.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立起的社会主义制度要代替原有的旧制度,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曲折过程。
对此,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
二、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1.由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所决定,社会主义发展只能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但并没有也不可能为某个国家具体规划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道路。
3.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究竟应该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将走什么样的道路,完全应该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各国的历史条件来决定。
第三节 从实际出发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般特征 1.社会主义本质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展望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可以概括为: 第一,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社会和谐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2.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一般特征的预测
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绝对必须的实际前提”。
第二,消灭私有制,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直接占有全部生产资料。
第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生产。由于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计划调节,商品货币关系已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第四,产品归劳动者共享。在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即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在高级阶段,由于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觉悟极大提高,生活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
第五,阶级和国家逐步消亡,整个社会将过渡到自由人的联合体,最终实现每个人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
3.认识社会主义一般特征应的方法论
第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和观点。
第二,坚持辩证的发展的方法和观点。
第三,坚持事物发展分阶段的方法和观点。4.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般特征
(1)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2)建立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有制形式和所有制结构。(3)实行与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所有制关系相适应的分配形式。(4)建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二、从实际出发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定性为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共同遵循的一般原则。
但是,社会主义各国的具体国情是不同的。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建立的基础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阶段等都有差异。所以,在进行社会主义探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在遵循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的同时,必须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建设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规定性及其主要矛盾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规定性及其依据
1.社会主义发展要不要划分阶段,如何划分阶段,经历了相当长的探索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就作过预测,认为从资本主义灭亡到共产主义实现要经过三个历史阶段,即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列宁曾提出了“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全的社会主义”等概念,同时还认为,人类社会要经过哪些阶段到达共产主义,需要实践来回答。2.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范畴,并做出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是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规定性
第一,从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第二,从发育程度和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部分,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4.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依据首先,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其次,是由我国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性质决定的。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论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通真理同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晶。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指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三、社会主义的本质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第一,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制度。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物质技术基础比较薄弱,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二,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第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
总之,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应是我国现阶段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一定要集中精力,千方百计大力发展生产力
加快生产力发展,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要加快生产力发展,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改革开放是发展生产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强大动力,要加快生产力发展,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依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与这种状况相适应,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已是我国现实经济中客观存在的事实。3.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作到:
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二、公有制经济的本质、实现形式及主体地位 1.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所谓公有制,是指一个社会群体(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国家的全体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的一种新型的所有制。
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是由劳动者在全社会或社会的部分范围内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获得经济利益。3.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不仅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成分和集体经济成分。
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要努力探索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4.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并不意味着以国有经济为主体,也不意味着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越大越好。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关键是要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整体质量,提高公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
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加强的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有重要作用。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要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公平竞争;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以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1.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生产部门中进行的。参与分配的主体有三个:政府、企业和个人,与收入分配主体相对应,整个收入也就划分为三个部分:
(1)政府收入。主要表现为财政收入,其来源有:各种形式的税收,政府凭国有产权获取的收入,如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费等。
(2)企业收入。是指企业销售收入减去各种成本(含付给职工的报酬),再减去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收和利润后的剩余部分。
(3)个人收入。是指个人劳动或由于提供各种要素所得的收入减去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后的收入。不仅包括劳动收入,也包括各种非劳动收入。2.国民收入再分配
经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后,形成了政府集中的纯收入、企业各类基金和要素所有者的个人收入三种基本的原始收入。这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出发点。3.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必要性
首先,它是实现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职能的需要;其次,它是政府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的需要;第三,它是发展基础产业部门、薄弱环节和落后地区的需要;第四,由于个人劳动能力,尤其是个人拥有要素多少的不同,个人收入存在很大差异,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来调节个人收入,缩小这种差异,从而起到维持社会公平的需要。最后,社会保障基金的设立、社会后备基金的建立以及国家物资储备的保证都离不开国民收入的再分配。4.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的途径
主要是通过政府的财政支出实现的。
财政支出主要可以分为:(1)经济建设支出;
(2)科教文卫与行政、国防支出;(3)转移支付的支出。
除了财政支出渠道以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等货币政策来进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1.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
基本要求是:
第一,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社会劳动,实行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第二,按劳分配所依据的劳动排除任何客观因素如土地、机器等生产资料的影响,只包括劳动者自身脑力与体力的支出。
第三,作为分配尺度的劳动,不是劳动者实际支出的个别劳动,而是劳动者在平均熟练程度和平均劳动强度下生产单位使用价值所耗费的社会平均劳动。2.按照马克思的设想,按劳分配的实现的前提条件
(1)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成为消费品生产与分配的惟一因素。(2)经济社会条件要能够保证劳动者各尽所能。这些条件包括,要有足够的生产资料可供投入生产,要有足够的就业机会并且劳动者有充分选择职业的自由。(3)商品经济已经消亡,不需要著名的“价值”插手期间。(4)社会可以统一对社会总产品做各项扣除。劳动者除了可供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实行按劳分配,可以排除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可能,从而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把每个劳动者的劳动和报酬直接联系起来,从而使每个劳动者从物质利益上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实现了劳动平等和报酬平等,有利于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与公正,从而可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实行按劳分配是人类历史上分配制度的一场深刻革命。4.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
基本要求是:按照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多少而分配社会财富。一般地说,投入资本得到利润,投入土地得到地租,投入劳动得到工资,投入资金得到利息。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分配领域的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通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实现的一种在多种社会制度中通行的分配方式。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即按照投入生产要素在财富形成中的贡献分配。
三、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必要性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2.意义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调动社会广大成员的积极性,把分散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动员起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平与效率 1.经济学中的效率概念
效率是指人们对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具体来说,效率是指资源最合理的配置,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2.效率表现
效率表现在三方面:生产以前要素的配置效率、生产之中要素的使用效率和生产之后要素报酬的分配以及由此决定的消费对效率的影响。
尽管效率主要体现在生产中的要素配置和使用上,但决定要素配置和使用的是要素的价格,而要素的价格即是要素所有者的报酬,这必须由分配来决定,因此分配对效率的影响意义极大。3.公平
公平本是伦理学上的概念,是指人们对既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认识和评价,其原则和标准因时代和社会制度而异,内容涉及政治、法律、文化等各个领域。由于经济是基础,因此对经济关系的评价是公平的核心。
公平首先是指收入水平有道德的标准。
公平目标还有收入差距的判断。衡量经济公平的一个有用工具是洛伦兹曲线。4.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5.政府干预和收入分配平等
市场决定的分配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福利政策来影响社会的收入分配,使社会的收入分配趋于平等。
政府可以通过对一些人征收个人所得税、遗产税、赠与税、财产税、消费税等来纠正财产分配的不平等。
福利政策内容包括: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保护劳动者的各种立法;各种福利设施和公共工程的建设。政府介入社会收入分配,对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但也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效率。6.分配中效率和公平的关系(1)效率和公平的矛盾
分配中的效率要求分配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而分配中的公平要求分配以政府为主体,因此在分配中存在着效率和公平的矛盾。(2)处理效率和公平矛盾的原则
在分配中,处理公平和效率二者的关系总的原则应该是效率与公平兼顾。
第一,要针对公平和效率在不同时期所表现的不同特点,抓住问题的主要倾向来协调两者关系;
第二,要首先保证遵循公平和效率兼顾的某些原则,同时也要在其他方面找到一些能以尽可能小的不公平换取尽可能高的效率。
第三,初次分配服从与效率目标,由市场调节;再次分配服从于公平目标,由政府调节。7.建立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首先,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要妥善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妥善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其次,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要建立、健全市场分配机制,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次,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要加强宏观调控,健全法制,对个人收入分配实施有效的宏观管理。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最后,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特点
一、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它强调的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而不是说市场经济本身还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性质的区分。
市场经济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不同利益关系决定的一种经济形式,它有自身的本质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市场经济的共性或一般性;而不同的社会制度条件,使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表现为市场经济在不同社会条件下的特殊性。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分工,这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
第二,经济利益的差异。由于劳动还是谋生的基本手段,所有制也还存在多种形式,物质利益的差别依然长期存在,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各个环节,无论是生产、交换还是分配、消费,都必须采取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形式即市场经济的形式。
第三,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发展市场经济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极大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首先,在公有制基础上可以造就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主体。其次,在公有制基础上可以建立和健全发达的市场和完善的市场体系,也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结合在一起,实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第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服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大目标。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机制、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机制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依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作用的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是最主要的市场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这些机制依然具有重要的作用。2.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机制功能的发挥呈现的特点
第一,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的作用与政府导向结合在一起;
第二,在经济利益调节中市场机制的作用与社会协调结合在一起。3.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
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市场;
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体系 1.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
商品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础,是国民经济中物质商品与服务交易的基本场所和主要形式。主要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等。2.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金融市场可分为提供短期资金融通的货币市场和提供长期运营资本的资本市场。
要努力提高对金融商场的控制和驾驭水平,避免可能发生的风险。3.发展和完善技术和信息市场
发展和完善技术和信息市场,必须引入竞争机制,保护知识产权,实行技术成果有偿转让,实现技术产品和信息商品化、产业化;必须采取鼓励、扶植政策,吸引企业进入技术市场,完善技术、信息交易法规,加强技术、信息市场的管理。4.发展和完善劳动力市场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大,因此,要通过积极发展劳动力市场来扩大劳动人口的就业和择业的范围,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5.发展和完善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市场是我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对于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带动相关产业,促进居民消费结构调整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6.发展和完善产权市场
产权市场是能够提供企业产权交易等各类服务的市场。要加快发展和规范产权市场。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 1.建立和完善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法制经济。要保证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必须建立和完善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2.市场规则、市场秩序及其关系
市场规则就是以法律、法规和信用等形式规定或表现出来的市场行为规范和准则,主要包括市场进入与退出的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市场仲裁规则等。
市场秩序就是由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法律体系和社会观念等所规范、形成和保持的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主要包括市场主体秩序和市场交易秩序。
市场规则、市场秩序与市场的有效性有密切的关系,必须建立、完善和有效执行。3.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搞好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使其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首先要搞好市场建设的规划。其次要加强市场的法规建设,使所有的市场活动都有法可依,要用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再次要建立正常的市场进入、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易秩序,保证公平交易,平等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最后要提高市场交易的公开化程度,建立有权威的市场执法和监督机构,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并发挥社会舆论对市场的监督作用。
第三节 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 1.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2.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3.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 4.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5.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6.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教育体制和完备的法律体系。
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计划经济体制
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到20世纪70年代的长时期内,世界上包括我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在组织结构、经济调节机制和产品分配上体现出政企合一、指令计划集中统一和分配上的统收统支、平均主义的主要特征。2.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探索和伟大实践(1)理论探索
我国在改革性质和方向、改革的目标、改革的道路方式和改革的方法论等方面,进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探索。(2)伟大实践
第一阶段: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1978年12月—1984年10月);
第二阶段: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探索(1984年10月—1992年10月);
第三阶段:全面推进,改革攻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进行综合改革(1992年1月开始,目前仍在继续)。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和完善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具体表现是:
(1)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农村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3)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4)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有了迅速提高;(5)经济调控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6)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7)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对外贸易快速发展。2.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
(1)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2)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4)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一、市场经济中的交易主体
1.市场主体的定义:参与市场交易的利益主体,就是市场交易主体。
经济学中一般将市场交易主体抽象概括成三类,即个人(或居民家庭),企业(包括各类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和政府(包括各级、各类型的政府权力机构)。2.居民个人、企业和政府
居民个人既是市场经济中的需求主体,也是市场经济中的供给主体。
企业一方面是在市场上购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主要购买主体,另一方面是最主要的供给主体。
政府一方面是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另一方面是宏观经济的调节者;此外,政府也进行市场采购,所以也是市场的交易主体之一。
在开放经济体系中,市场交易主体还包括境外的居民、企业和政府等主体。
二、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涵
在经济分析中,微观经济主体或微观经济单位,也被视作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因为:
第一,从市场经济的结构上看,各个具有独立产权的“个体”或“个体单位”,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经济单元。
第二,从市场机制的形成和市场经济功能发挥的角度看,各个具有独立产权的“个体”或“个体单位”是市场机制形成和市场经济功能得以发挥的微观基础。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居民
一、在市场经济运行系统中居民的地位 1.居民与企业的关系
第一,居民向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等);
第二,企业向居民支付生产要素的回报(居民的劳动收入、资本收入等);
第三,企业运用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和服务;
第四,居民用可支配收入向企业购买产品和服务。如果居民将一部分收入作为储蓄,这部分储蓄将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制转化为企业投资和政府投资。2.居民、企业、政府的关系
第一,企业向政府交纳税金;
第二,政府向企业采购商品和提供政府服务; 第三,居民向政府交纳税金;
第四,政府向居民提供“转移支付”和政府服务。
除此之外,政府还是投资主体之一,尤其是主要的公共投资主体,兴建公共工程和开办国有企业。
3.居民在形成市场经济主体间利益循环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居民以最终消费主体、投资主体、劳动力的供给主体等身份与企业和政府结成广泛的利益交往关系,构成国民经济的整体。
它的消费行为、投资行为、储蓄行为、劳动力供给行为等等行为方式及其变化,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从计划体制下的居民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微观经济主体的转变 1.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居民不是真正的微观经济主体
第一,居民不是投资主体。
第二,居民不属于真正的劳动力的供给主体。
第三,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劳动收入,不是真正的收益主体。
第四,居民也不是完全意义的具有消费者主权的消费主体。2.要通过改革让居民成为真正的在市场经经济主体
首先,使居民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投资主体之一。
其次,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真正的劳动力资源的供给主体。
第三,使居民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多元收益主体之一。
第四,使居民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具有充分消费者主权的消费者。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与非国有企业
1.计划体制下对国有企业认识的误区和改革开放后认识的深化
在计划体制下,一方面,将国有企业等同于国有经济,将国有制等同于公有制,将国有制视为公有制的高级形式;另一方面,把实现国有制、扩大国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党的十五大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国有经济必须起主导作用,但“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此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可以减少一些。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民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2.对所有制结构认识的突破
党的十五大,在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上有了重大突破,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
1.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赖以存在的微观基础,是面向政府计划并受政府直接控制的“个体”或“个体单位”。
2.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
经济体制的转变,必然要求微观基础的转变,最终建立起支撑新体制框架的微观基础。
在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国有企业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不具备企业应该具有的一些特征,因而,从严格意义上说,在社会主义传统计划体制中,根本不存在本来意义上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体制微观基础的企业,应该是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要真正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其中心环节就是必须将支撑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微观基础 —— 国有企业,转变成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独立法人,以构造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三、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前提 1.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基本特征
第一,自主经营; 第二,自负盈亏;
第三,自我发展; 第四,自我约束。2.形成市场经济企业基本特征的前提条件
必须要有明确的产权,并在明确产权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投资主体。
第四节 国有企业改革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沿革及弊端 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沿革 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弊端
第一,产权不清; 第三,责、权、利不明;
第二,政企不分; 第四,管理不科学
由于这些弊端的存在,所以到改革开放之前,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僵化,经营机制呆滞,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受到严重压抑。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历程
第一阶段:放权让利阶段(1979 —— 1983年);
第二阶段:税利改革和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1983 —— 1985年);
第三阶段:基于“两权”分离理论上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推行阶段(1985 —— 1992年); 第四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1993年 至今)。
三、企业制度创新
1.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建立产权清晰、政企分开、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也称现代公司制度,其基本的形式是股份制。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关键是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的产权关系及其治理结构所体现的是多层级的委托 —— 代理关系。
从一般意义上讲,要形成有效的能够克服代理问题的治理结构,需形成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包括:
(1)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法规体系。
(2)形成股东可以“用脚投票”的健全的股票市场。
(3)竞争性的职业经理市场的作用。
(4)有效的激励机制。
(5)健全的严格的财务及其相关信息的披露制度。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结构过程中面对的焦点问题
我国的国有企业,在通过改制向现代公司制度转轨过程中,本身在股权结构上就具有鲜明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避免由此导致的低效率、甚至负效率,这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结构过程中面对的焦点问题之一。
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要加强一般性的基本制度建设:
(1)建立健全与公司制度相关的法规体系,尤其是要严格执法;(2)规范证券市场,强化证券市场的监督和约束功能;
(3)形成竞争性的职业经理市场,强化经理人市场的约束功能;
(4)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等等。另外,要切实从中国实际出发,在制度创新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并行之有效的治理结构。
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要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继续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
要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在大力推进企业制度创新的同时,实行技术和管理创新。
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
一、社会总供给及其决定因素 1.社会总生产和社会总产品
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根据社会需要和生产资源的供应状况,将全社会的生产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供社会消费和使用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即社会总生产。
社会生产的总成果,称为社会总产出,或社会总产品。2.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可供全社会使用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产出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社会总供给可以分为广义的总供给和狭义的总供给。3.社会总供给的决定因素
第一,市场价格水平;
第二,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
第三,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四,对外经济联系的影响;
此外,经济体制甚至一国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等,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总供给产生影响。
4.产业结构及其决定
社会总供给的结构主要是产业结构,决定产业结构及其演进的因素主要有:
第一,需求结构的变化;
第二,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
第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
此外,产业结构政策等也对加速产业结构成长,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总供给结构的另一个方面是地区结构,即生产力的地区布局。
二、社会总需求及其决定因素 1.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
社会总需求是指在既定的生产发展水平和分配制度下,人们在其收入限度内所能支付,并且相对于一定的价格水平也愿意支付的对于全社会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要。
在一个假定的封闭经济中,社会总需求包括两部分,即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在开放的条件下,社会总需求还包括出口需求。
投资需求(又称投资支出)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所形成的对投资品的需求。
消费需求(又称消费支出)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所形成的对消费品(包括服务)的需求。
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之和,构成对社会最终产品的需求,这是狭义的社会总需求。它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上通过货币资金支出所形成的对最终产品(包括服务)的需求。
对社会总需求也可以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进行考察。在封闭的条件下,社会总需求的总量即其规模或水平,是由决定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一系列因素所决定的。2.决定总需求规模的因素(1)决定投资需求规模的因素
第一,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率;
第二,消费率与积累率;
第三,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提供的物力和人力;
第四,投资效益的高低;
第五,经济体制对投资主体行为的影响。(2)决定消费需求规模的因素
决定消费需求规模的因素,从根本上说,是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而受到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制约的,此外还受到一系列社会、历史和文化因素的制约。
由于居民个人消费是社会总消费中最主要的部分,以下主要以居民个人消费水平作为分析对象。
3.社会总需求结构的决定因素
在封闭的条件下,社会总需求的结构,也是由决定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结构的一系列因素所决定的。
(1)决定投资结构的因素
第一,一定时期产业结构的状况是决定投资结构的重要因素。
第二,科学技术进步是决定投资结构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社会总生产的地区分布也是影响投资结构的因素之一。
此外,生产的目的、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目标、市场供求状况、经济体制特别是投资体制等,也是影响投资结构的重要因素。(2)决定消费结构的因素
第一,居民收入水平
第二,居民收入结构
第三,价格因素
第四,商品因素
第五,消费者个人因素;
第六,社会对消费行为的引导。
此外,人口的构成、消费传统和外部消费文化等; 最后,消费结构还直接受到产业结构和供给结构的影响。
三、社会总需求变动对社会总供给的影响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原理,生产决定消费,社会总供给是决定社会总需求的,没有供给就不可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对供给也具有巨大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既定的生产资源或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利用之前,社会总产出的实际水平是由社会总需求的水平来决定的。
社会总需求中的投资需求增长对于社会总产出的增长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投资乘数是指由投资需求增长所导致的社会总产出(用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增量之间的比率。
社会总需求中的消费需求增长对于社会总产出的增长同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消费不足或者消费结构不合理,将导致生产出的商品或者积压,或者销不对路,最终都将造成生产出的商品过剩、积压,从而使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开工不足,严重时甚至导致社会经济萧条甚至危机。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
一、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一般条件
1.在封闭条件下狭义的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平衡的一般公式
投 资 支 出 + 消 费 支 出= 投资品产值 + 消费品产值= 国内生产总值 2.在封闭条件下狭义的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平衡公式的实现条件(1)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的惟一资金来源是本期的(c2 + v + m);(2)固定资产折旧(c2)全部转化为重置投资支出;
(3)(v + m)通过分配和再分配,全部转化为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由于实际经济生活不能完全满足上述实际条件,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公式可改写成: 由(c2+v+m)转化的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 + 由其他资金来源转化的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 = 国内生产总值
这个平衡公式的条件是:(c2+v+m)未转化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的部分,刚好为其他资金来源转化的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所补充,从而使平衡公式左端两项相加等于国内生产总值。
3.同时引入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后,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公式(c2+v+m)+ 净财政支出 + 净信贷支出= 国内生产总值
这时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是否平衡,同时取决于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二者之间是否平衡。
二、广义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条件
1.把中间产品的供求因素包括在内,封闭条件下广义的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平衡公式
社会总需求(广义)= 投资支出 + 消费支出 + 中间投入= 社会总产出= 社会总供给(广义)2.这一平衡公式的实现条件,以及实现条件得不到满足时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相互关系,同分析狭义社会总供求平衡公式时的情况基本上 是一样的。
三、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关系
1.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是结构平衡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 在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总量平衡一直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总量失衡的一个重要形式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总量失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2.社会总供求的结构平衡对总量平衡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强调总量平衡并不意味着忽视结构平衡。只有在结构合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总量平衡。相对说来,总量平衡侧重于对国民经济运行的短期调节,而结构平衡主要涉及国民经济的中长期发展问题。
第三节 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和形式
一、社会总供求不平衡的可能性 1.两种社会总供求不平衡的状态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社会总供求之间的不平衡是经常存在的。社会总供求之间的不平衡有两种情况:一是经济运行可以承受的不平衡,即虽然存在社会总供求之间的不平衡,但这种不平衡并不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并且具备趋向平衡的稳定性,因而是可以承受的;二是经济运行不能承受的平衡,即这种不平衡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导致经济运行的无序和不稳定状态。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社会总供求不平衡甚至失衡的可能性的原因 一是源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存在的内在矛盾; 二是微观方面的原因;
三是宏观层面的原因。
此外,体制因素是造成这一可能性的重要原因。
二、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1.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表现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常称为需求膨胀或供给短缺,表现为经济过热、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信用过分扩张和市场秩序混乱,严重时可引发通货膨胀。2.通货膨胀的原因及类型
第一种是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即由社会总需求大大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货币贬值和价格总水平的提高;
第二种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即由于产品成本增加成为一种全社会普遍现象时所引起的价格总水平的提高;
第三种是价格结构调整引起的通货膨胀,是指由于某些产品的价格提高或改革不合理价格体系所引起的价格总水平的提高。
3.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产生的严重后果
第一,破坏了资源有效配置的环境,降低社会经济效益;
第二,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第三,扰乱收入分配秩序,从而引发经济、社会的不稳定;
第四,在对外开放条件下,通货膨胀还会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
三、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1.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的表现
经济增长乏力,投资不足,消费需求不足,出口不振,企业开工不足,失业、下岗增加。
这种情况也被称之为供给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严重时可导致通货紧缩。2.通货紧缩的原因
造成通货紧缩的原因很复杂,一般的有:流通中的货币量小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投资、消费不足,出口受阻而减少等等。
3.我国1997年——2000年通货紧缩的原因
其主要原因既有长期积累的因素,也有短期特殊的因素: 属于长期累积的深层原因主要是:
(1)结构问题;
(2)管理问题;
(3)分配问题;
(4)物价水平问题。属于短期的特殊因素有:
(1)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使出口需求下降;
(2)1997年后国民经济运行处于经济增长波动低谷;
(3)某些改革措施的阶段性效应;
(4)某些宏观措施的惯性作用。4.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
第一,抑制经济增长,甚至会导致经济衰退;
第二,增加企业债务负担,降低企业偿债能力;
第三,持续的通货紧缩易形成需求不足——通货紧缩——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
第四,通货紧缩对进出口贸易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经济增长的定义: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状况。
衡量经济增长,通常主要采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国民收入(NI)增长率等总量增长率和人均增长率等指标。除此之外,衡量经济增长水平的指标还有各种效率增长率指标,包括: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资本—产出率增长率,资本—劳动比率增长率等。
2.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1)生产要素投入特别是劳动就业量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此外,经济增长还会受到另外一些因素的制约:
第一,投资增长率和投资效率;
第二,科技进步程度及其应用;
第三,自然资源的数量与开发利用程度;
第四,制度或体制;
第五,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经济增长还要受到该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状况的制约。3.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与经济增长既相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与经济增长相比,经济发展具有更广泛的涵义,不仅包括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增长,而且强调经济结构的基本变化,特别是本国人民作为经济结构变化的主体参与发展过程、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平衡的保持,环境污染的治理,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质的变化等。
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有多个,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次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公布了“人类发展指数”,按预期寿命、成年人识字率、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三个变量计算。
4.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密不可分的。经济增长是推动经济发展必要的物质条件,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
但是,经济发展又不等同于经济增长,单纯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出现“只增长不发展”的现象,即只有经济量的增加而没有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5.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我国经济增长曾经走过只重视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高的弯路,在某一时期内,尽管增长速度很高,但却造成了经济结构失调、自然资源破坏等后果,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转变发展观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
第二,全面发展。
第三,协调发展。
第四,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几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客观的依据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反映了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其次,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再次,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3.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指明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科学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和内涵,是指导我们认识发展的根本观点。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推进发展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各个方面,坚持和丰富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丰富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三、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 1.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制定了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第二节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一、经济增长方式 1.经济增长方式
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的结合方式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称为经济增长方式。2.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一种是粗放型增长方式,一种是集约型增长方式。
粗放型增长方式是在生产要素质量、结构和使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通过增加资本和劳动力投入,而不是依靠技术进步来实现的经济增长。
集约型增长方式是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来实现的经济增长。
两种增长方式相比,粗放型增长方式实质就是单纯以数量的增长为中心,即单纯数量扩张型的外延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低下;而集约型增长方式实质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即质量效益型的内涵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较高。3.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打破能源、资源和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确保我国经济运行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切实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第一,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
第二,新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三,新的处理各种关系的思路;
第四,新的工业化战略。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其次,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再次,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又次,要大力发展教育。
最后,要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坚定不移地扩大国内需求。
三、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1.科技进步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与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要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科技进步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2.大力发展教育,实现科技进步
实现科技进步要依靠对科技投入的增加,包括对科学研究的投入的增加,对科研成果转化为新产品的投入的增加和对生产单位采用新技术投入的增加。
但从根本上说,必须大力发展教育。3.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当今时代,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长远发展的内在需要。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关键在于自主创新;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关键也在于自主创新。
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包括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从体制改革、机制完善、政策扶持、人才培养、作风建设等方面形成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紧紧抓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个中心;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必须建立健全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创新环境的体制和机制;必须与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紧密结合。
第三节 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
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1.经济结构的定义:经济结构是一个十分宽泛的范畴,它大到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小到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等等。2.产业结构及其分类 产业结构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之间、各部门之间、以及产业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结构关系和比例关系。
根据不同的标准,存在着不同的产业结构分类体系。
主要有:(1)划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的分类法,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分类法;(2)目前各国通行的三次产业分类法;(3)按资源投入的相对比例划分的分类法。
3.产业结构及其的变动趋势
产业结构的变动可以从两个方面衡量:一是产值的部门构成,二是劳动力的部门构成。
产业结构的变动呈现两种重要的趋势:一种趋势是,产值部门构成的高度化趋势;另一种趋势是,劳动力部门构成向二、三次产业倾斜的变动趋势。4.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措施
必须选择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寻求有效的调节机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方向,是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具体措施:一是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二是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三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努力提高我国工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四是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建设,健全综合交通体系,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布局和结构。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及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走农、林、牧、副、渔与第一、二、三产业全面协调发展的道路,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五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二、二元经济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二元经济的含义
二元经济指的是采用现代技术的现代部门同采用传统技术的传统部门并存。
我国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
2.我国农业落后的主要原因及解决的措施
我国农业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是我国农业落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中国二元经济的现代化,关键是要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解决,一方面要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另一方面要加快城镇化进程。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2)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个总要求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又包括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的发展要求。(3)任务 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4.加快城镇化建设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发展中国家一般以农村城镇为中心,发展以当地资源为基础的小型劳动密集型工业,通过农村工业化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从而推动二元经济的现代化。
强调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非农产业发展,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5.我国改变二元经济现状的特点
首先,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产业转移是多层次多渠道的,既有离土不离乡,去小城镇就业;又有不离土也不离乡,在经营农业的同时兼营家庭工业和家庭运输业等;还有离土离乡,到城市就业。其次,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顺序也是灵活的。就我国而言,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同时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其中第三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的潜力较大。所以,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三、区域协调发展 1.区域结构的含义
区域结构,是指一国范围内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与相互关系,它涉及经济增长要素的空间分布。
2.我国区域结构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我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在区域间也存在二元结构,即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并存。
在体制转型的进程中,虽然各个地区的经济都有所发展,但由于发展的速度很不一样,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3.我国协调区域经济结构的主要措施
第一,不同地区要按照各自的优势和特点进行合理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发展和扩大区域间的贸易关系;
第二,通过区域间资金、技术、人力的流动,开展区域间的经济技术合作,推动生产要素在地区间流动,促进生产要素在各个地区的有效配置,实现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第三,针对我国当前的情况,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合理调整地区经济布局,促进地区的协调发展。
第二十章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理论依据和基本方略
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1.对外经济关系的含义
对外经济关系是指一个国家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总称。2.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首先,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其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总结得出的科学结论;
再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需要。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理论依据 1.国际分工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国际分工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内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最早深入研究分工理论的经济学家,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分工的基本原理:
第一,分工是提高生产力的主要手段。
第二,分工起因于商品交换。
第三,社会分工的顺序依次是农业——工业——商业。
斯密把对国内分工的分析扩大到国家之间的分工,提出“绝对优势学说”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
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的原理。这一原理指出,世界上劳动生产率不同的国家,通过商品交换,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从而给交换双方在经济上带来利益。
哈伯勒的机会成本理论。哈伯勒认为,只要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个国家,就有比较优势,实行国际分工,就可以使生产这种机会成本低的产品的国家在国际交换中取得利益。
赫克歇尔、俄林提出的多元因素决定理论。他们认为,由于各国除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外,还有不同生产要素的赋予与供给,从而影响特殊商品生产的成本。
以此作为国际分工的理由,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可以发展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劳动相对富余的国家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2.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理论。
随着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延伸,商品价值表现为国际价值,商品价格就转化为国际价格。国际市场商品价值不是由个别供给国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而是由国际商品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也必须遵循国际价值规律,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理论是对外经济关系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三、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和战略 1.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条件下,对外经济关系的范围广泛,形式多样,最主要的形式有: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国际旅游等。
引进技术是指通过国际技术贸易和技术交流活动,从国外引进先进科学技术,迅速提高本国科学技术水平,以促进国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包括购买专有技术、培训技术人才、引进先进设备和部件、经营管理知识和委托外国公司提供技术服务等。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在国际劳务市场上同属劳务输出的范畴。对外承包工程,又称“国际承包”,是指一个国家的对外承包公司承揽的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和私人企业主的建设项目、物质采购和其他承包项目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形式。
国际旅游是一种服务商品贸易,它是通过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劳动而创造收入的行业。旅游业主要包括旅馆业、饮食业、交通客运业、旅行社与游览娱乐业等。2.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
为保证对外开放的健康发展,重要的是选择正确的对外开放战略,具体说,一是抓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加快对外开放发展的步伐;二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是政府间通过谈判组成的以经济自由化为宗旨,协调各成员经济贸易关系的国际贸易组织,在其成员间的贸易量占全球贸易的95%。其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是有利于中国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
二是有利于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
三是可以享受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
四是可以为我国企业引进国际竞争机制;
五是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无歧视待遇原则,我国在引进先进技术方面不再受西方技术出口管制的限制。
当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也是一种严峻挑战。为迎接这一挑战,我们要选择正确的对外开放战略。
第一,要采取切实措施,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第二,要进一步发展出口贸易,继续实施以质取胜、科技兴贸战略。
第三,要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第四,要实施“走出去”战略。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
一、国际贸易
1.国际贸易的定义:国际贸易是指从国际范围来看的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按交换对象的形态划分为有形贸易、无形贸易和技术贸易。2.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是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影响国际分工有多种因素,地理位置、国土面积、自然资源,以及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差异等都是影响国际分工的重要因素。但以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是国际分工的决定性因素。政治制度和内外政策也是影响国际分工不可忽缺的因素。国际分工有三种形式,一是垂直型分工。二是水平型分工。三是混合型分工。国际分工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进行大批量生产,增加产品总量。
二是能加速产品更新换代,增加品种,实行产品系列化。
三是有利于发挥各国生产优势,改进生产技术,提高水平质量和使用效能。
四是提高各国劳动生产率,增进社会福利。
五是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其消极作用也不可忽视。
一是加深了发达国家凭借垄断地位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盘剥。
二是造成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单一化和对外经济的依附。
三是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容易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四是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破坏。3.世界市场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发展密不可分。
世界市场是与国际分工相联系的各国商品流通的场所及其关系的总和。世界市场是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世界市场又是国际分工的载体。4.国际贸易的新特点
国际贸易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一是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不仅国际贸易总额绝对增长,而且其增长速度在大多数年份超过了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
二是国际贸易中国别地位发展不平衡。
三是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5.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外经济交往的桥梁和纽带,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充分利用国外资源,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通过对外贸易,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通过对外贸易,增加社会主义国家的资本积累。
第四,通过对外贸易,进口国内市场需要的物资,调整国内市场,繁荣国内商业与国内市场,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
第五,通过对外贸易带动经济发展来推动对外经济关系的开展。6.外贸体制改革
第一阶段外贸体制的局部改革(1979一1987年)。外贸体制的局部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外贸体制统得过死、吃“大锅饭”的弊端尚未解决。
第二阶段外贸体制的全面改革(1988一1990年)。这一时期是外贸体制的全面改革,改革方向是:建立自负盈亏、放开经营、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外贸体制;改革的核心,主要推动外贸企业实行自负盈亏。
第三阶段外贸体制的深化改革(1991—1993年)。改革的核心是深化外贸企业内部机制改革,推动外贸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促进外贸企业向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经营方向发展。
第四阶段外贸代理制改革(1994年以后)。确定了“坚持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改革方向。通过改革外汇制度,强化外贸企业自负盈亏的机制。完善外贸宏观管理。
二、国际收支与国际资本运动 1.国际收支和关税
国际收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往来发生的外汇收支的总和。
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不仅包括商品、劳务和资本项目的收支,还包括海外军事开支、战争赔款、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以及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往来收支。
广义的国际收支把未发生现金收付的债权交易以及不需要货币偿付的经济交易(如捐款、赠款等)也列入国际收支。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
关税是进口或出口的商品货物和物品通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本国进口商或出口商课征的一种税收。
关境是征收关税和执行海关法令规章的区域范围。
一般情况下,关境和国境是一致的。2.国际货币体系
一般将国际货币体系划分为: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
金本位制是指一国的本位货币由一定重量或成色的黄金来表示,并且其货币当局随时愿意按所规定的货币单位的含金量,根据一定的条件买卖黄金。国际金本位制度正是以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金本位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
根据货币与黄金联系程度的不同,金本位制可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类型。
1944年7月1日,联合国的44国代表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经过3个星期的讨论,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有四点内容。(1)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2)确立了国际储备资产。(3)协助会员国调整国际收支。(4)取消外汇管制。
1976年1月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达成“牙买加协定”,同年4月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方案》,才逐渐形成现今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即“牙买加体系”。该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多元化和浮动汇率体系。
牙买加体系只是一种并不严格的、松散的国际货币制度。随着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它已经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进一步改革国际货币制度,建立合理稳定的国际货币新秩序。
3.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1)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国际间的转移。当前国际资本的流动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一是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急剧增长,并日益脱离实物经济;二是国际资本流动结构急速变化,并呈现出证券化、多元化特征;三是机构投资者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体。
推动当前国际资本流动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经济、金融、制度等几个方面。(2)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国际资本按照市场规则融通的场所或运营网络的总称。按照市场功能不同、融资渠道不同、是否与国内金融体系相分离,可以对国际金融市场进行不同的划分。
国际金融市场不仅包括资本的融通,也包括国际外汇市场、国际货币市场、国际债券市场和国际股票市场等。
三、我国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方略与政策
首先,优化外贸结构,调整对外贸易战略。其次,积极参加国际经济合作。再次,发展国际金融市场,加强市场管理。
第三节 对外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与经济安全
一、对外开放条件下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条件 1.引入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入流出后的总需求 社会总需求=(国内资本
第五篇:政治经济学要点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简述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
(1)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社会再生产总过程内部的四个环节,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生产起着主导的决定的作用,一定的生产决定着一定的分配、交换和消费;而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2)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生产的社会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从而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2)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只是生产过程的结果。3)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与结构。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和结构,是由生产的发展水平和生产结构决定的。4)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方式。
(3)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1)分配方式影响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2)交换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制约着生产的发展。3)消费影响到劳动力的再生产、产品的实现和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生产必须以社会消费需求及其变化为导向。
3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答案要点:
(1)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质。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1)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2)人们的经济活动归根到底是受一定的经济规律支配的,而不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随意行事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规律是作为一种强制的力量制约着人们的行动,决定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的。违反客观经济规律,最终要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3)无论人们是否认识经济规律,它都存在着,并且在发生作用。
(3)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质的原因:1)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的,这里的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从而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因而不能自由地选择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条件。在一定经济条件基础上必然产生与此相适应的经济规律,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2)经济规律的内容和经济规律的作用都是客观的,这是由产生经济规律的经济条件所决定的。经济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取决于客观经济条件,而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志。
(4)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
6简述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
(1)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这是因为,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有什么样的客观经济条件,就会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经济规律。在一定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经济规律,其内容和作用都是客观的,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可以用自己的自觉的行动加速或延缓经济发展过程,但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制定或创造经济规律。不仅如此,人们的各项经济活动归根到底是受一定的经济规律支配的,而不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随意行事的。在经
济发展过程中,客观经济规律作为一种强制的力量制约着人们的行动,决定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就要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3)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完全无能为力,只能听任经济规律的摆布,做客观经济规律的奴隶。人们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人们对客观经济规律的认识越正确,越深刻,行动就越自由,也就越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动地改造世界。
(4)在阶级社会中,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是有阶级背景的。经济规律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因此,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要受到利益关系的限制。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往往受到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抵制。
二、商品和货币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正常的社会生产条件下,按照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
交换价值:它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它表现为一种商品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价值是交换价值背后的本质内容。
(二)填空题
5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和的矛盾。(私人劳动 社会劳动)
三)判断题
4劳动生产率是具体劳动的生产率,因而它不影响价值的形成和价值的决定。
答:此观点不正确。
5劳动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惟一源泉。
答:此观点不正确。
6私有制条件下生产商品的劳动不能既是私人劳动,又是社会劳动。
答:此观点不正确。
2怎样理解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重性?
答案要点:
(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就是人们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各种具体劳动在劳动目的、劳动对象、生产工具、操作方法和劳动结果诸方面都各不相同。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不同的使用价值,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永久性条件。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从另一方面看,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作为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既相统一,又相矛盾。二者的统一,体现在商品生产中,生产商品的劳动过程既是具体劳动创造
使用价值的过程,又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二者又存在差别和矛盾,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永恒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具体劳动构成一个多元的社会分工体系;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没有差别的,有意义的只是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量的多少。所以,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重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现着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统一。
(五)论述题
1试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要点: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价值实体和价值量决定的理论。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运用科学的抽象法,第一次把价值从交换价值中抽象出来,揭示了价值实体,并指出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相互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量。劳动量是由劳动时间衡量的,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基础的,复杂劳动是作为倍加的简单劳动发挥作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商品的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劳动二重性学说。马克思首先发现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重性。根据劳动二重性学说,科学地解决了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怎样创造价值的问题,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价值形式和货币学说。商品价值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交换价值。马克思分析了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阐明了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科学地说明了货币的起源和货币的本质,揭示了货币的职能和货币流通的规律,建立了完整的价值形式和货币学说。
(4)关于价值规律的学说。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马克思揭示了商品经济的这一规律,对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都作了深入的分析,建立了关于价值规律的学说。
(5)马克思把商品、货币、价值等都看作反映一定生产关系的经济范畴,科学地说明了这些范畴的实质。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为物的外壳所掩盖。马克思揭示了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和根源,阐明了商品、货币、价值都是体现一定生产关系的经济范畴。
(五)论述题
1试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要点: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价值实体和价值量决定的理论。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运用科学的抽象法,第一次把价值从交换价值中抽象出来,揭示了价值实体,并指出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相互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量。劳动量是由劳动时间衡量的,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基础的,复杂劳动是作为倍加的简单劳动发挥作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商品的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劳动二重性学说。马克思首先发现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重性。根据劳动二重性学说,科学地解决了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怎样创造价值的问题,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价值形式和货币学说。商品价值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交换价值。马克思分析了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阐明了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科学地说明了货币的起源和货币的本质,揭示了货币的职能和货币流通的规律,建立了完整的价值形式和货币学说。
(4)关于价值规律的学说。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马克思揭示了商品经济的这一规律,对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都作了深入的分析,建立了关于价值规律的学说。
(5)马克思把商品、货币、价值等都看作反映一定生产关系的经济范畴,科学地说明了这些范畴的实质。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为物的外壳所掩盖。马克思揭示了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和根源,阐明了商品、货币、价值都是体现一定生产关系的经济范畴。
2如何理解劳动二重性?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答案要点:
(1)劳动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种属性。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不同的: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抽象劳动抽去了劳动的有用性;2)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而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没有差别的,有意义的只是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量;3)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4)商品作为使用价值,是人类劳动和自然物质的结合,因此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而价值作为抽象劳动的凝结,它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能理解为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种属性,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
(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这是因为:1)劳动二重性学说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但不清楚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怎样创造价值。马克思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学说,说明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怎样创造价值的问题,正确地解释了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的决定、价值形式和价值本质,从而建立起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2)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没有劳动二重性学说,就没有劳动力商品的学说,就不能正确地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从而就不能说明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剩余价值学说就无从建立。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科学地说明了剩余价值的来源,从而建立起剩余价值理论。3)劳动二重性学说,为解决政治经济学上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才能科学地分析价值、货币、资本、剩余价值、工资、利润、利息、地租等经济范畴,建立科学的价值形式学说、货币学说、资本有机构成学说、社会资本再生产学说、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等。
(2)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实践具有指导意义:1)要正确处理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之间的关系。根据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流通又是为商品流通服务的,正常的货币流通能够促进商品流通的发展和商品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甚至破坏商品流通和商品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按照货币流通规律的要求和商品经济规律的要求协调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关系,促进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的顺利进行。2)要保持货币流通的顺利进行,必须掌握货币运动的规律。根据马克思的货币理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有规律可循的,纸币的发行只限于它象征性地代表的金属货币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所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必然导致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因此,纸币的流通不同于金属货币的流通,纸币发行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物价总水平。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必须严格控制纸币的发行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大于或小于为完成商品流通所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可能造成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这两种不正常的现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意味着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不仅影响生产和流通的顺利进行,而且影响人民生活,甚至社会安定。因而根据货币流通规律有效地控制、调节货币流通量,是社会主义经济顺利运行的重要条件。
三、资本和剩余价值
(一)名词解释
劳动力商品:指作为买卖对象的劳动力,它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的价值取决于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能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制度特有的现象。
资本:指能够在运动中自行增值的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种自行增值表现为获取剩余价值。它是通过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在运动中使其自身的价值不断增值,则构成了资本最一般的属性和特征。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体现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惟一目的。
绝对剩余价值:指通过延长工作日长度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之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
相对剩余价值: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
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之一,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了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
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那些首先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的企业,就会使其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其所生产的商品仍按照社会价值出售,因而多得一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也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价值形成过程:指抽象劳动同劳动对象相结合而凝结成价值的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指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的形成过程。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形成过程同时就是价值增殖过程。
剩余价值率: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它表示雇佣工人受剥削的程度。
可变资本:指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剩余价值,使资本增殖。
不变资本:指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资本。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不改变原有的价值量,故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称为不变资本。
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工资就是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二)填空题
2资本的总公式是。(G-W-G′)
5是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剩余价值规律)
6资本主义工资是的转化形式。(劳动力价值或价格)
(三)判断题()1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劳动力都是作为商品出现的。
答:此观点错误。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四)简答题
1什么是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答案要点:
(1)资本的总公式是: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即G—W—G′。这一公式既适应于商业资本,也适用于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因而,称为资本的总公式。
(2)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同价值规律相矛盾。其矛盾表现在:按照价值规律,商品交换应按其价值等价交换。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无论是G—W,还是W—G′,商品的价值量都不会变化,不会发生价值增殖。但是资本总公式表现出来的却是经过流通过程,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