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笔记

时间:2019-05-14 01:5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治经济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治经济学笔记》。

第一篇:政治经济学笔记

政治经济学

参考书(理论经济学各专业):

1.《政治经济学》 逄锦聚 洪银兴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政治经济学热点与难点争鸣》 逄锦聚 高等教育出版社

应用经济学各专业可以不看上面两本书 注意:

1.掌握基本原理及其叙述方法(文字组织)2.紧密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导论

理解三个基本问题:

1.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关系(都属于理论经济学)。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主要任务。3.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 知识要点:

1.商品的二因素以及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2.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

3.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机制”一章来理解)。重点:

1.商品价值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

2.为什么说劳动的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提示:

(1)劳动的二重性学说解释了商品的二重性,从而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科学基础。

(2)从劳动二重性出发,马克思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价值增值过程,揭示了剩余价值是由剩余劳动创

造的,从而为剩余价值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3)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区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而提出了资本的有机构 成学说。

(4)在前面三点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资本积累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以及剩余价值分配理论,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3.从发展的角度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新认识。

4.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价值规律在资源配置中起什么作用?

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机制”一章来理解,也可以结合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来理解。提示: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中的基本规律,市场机制是这一规律的作用形式。

(2)价值规律揭示了商品价值的决定、实现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内在关系;而市场机制不过是表现这种关系的外在形式。思考题:

1.劳动价值论有何现实意义? 提示: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出发点:资源怎么配置和财富怎么分配。

今天的现实问题:我们要搞市场经济,但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我们的现实经济处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存在着很多矛盾,比如收入分配不公等。而按劳分配仍然是我们经济体中的主要收入分配方式。尽管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各要素都参与分配,但问题在于我们目前过于强调资本等要素的分配,而忽略了劳动这一基本要素。

2.马克思揭示的货币流通规律与现实经济中的纸币流通规律有何关系?P34 提示:

二战前,世界各国实行的普遍都是金本位制;战后,世界各国基本放弃了金本位制,形成了以美圆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圆与黄金挂钩,而各国货币跟美圆挂钩。

今天,纸币的发行已经和金属(黄金)不直接挂钩,货币发行的形式已经改变,出现了M0、M1、M2等等。虽然货币的发行形式出现了很多新的内容,但其背后隐藏的货币流通规律仍然是马克思当年论证的金属货币流通规律,纸币的流通量仍取决于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取决于经济体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第二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知识要点:

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的解决。

提示:劳动力怎样成为了商品(劳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区分)。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不仅是使用价值和财富的生产过程,也是价值的增殖过程)。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资本的本质。

4.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主要有2种方法: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5.工资的本质(为什么不是劳动的价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了解名义工资,实际工资和相对工资。重点:

1.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根本条件?

提示:货币作为简单商品流通过程和作为货币流通过程的区别(两个公式);货币就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剩余价值生产不同方法的选择是怎么反映社会经济的进步的?

提示: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同方法反映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但是又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进步;方法有两种:第一种的局限是什么,出现第二种的原因。3.在现代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如何理解剩余价值的源泉? 思考题:

1.理解资本和剩余价值的一般性和特殊性?P54-55 提示:

马克思把资本当着一个特殊范畴;两者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范畴,只要是商品经济,就存在资本和剩余价值;其特殊性是指: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体现为不同的生产关系。2.在现代社会中,追求剩余价值是企业唯一的动机吗?

提示:马克思时代确实是这样;现代经济学作了一些修正:行为人在经济生活中的选择不仅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还追求一些非物质利益(结合西方经济学复习)。第三章 资本积累与再生产 知识要点:

1.什么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动因。P80 2.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技术构成,价值构成,有机构成,有机构成的变动趋势。3.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4.相对过剩人口:概念,形成机理,以及作用形式。5.资本原始积累与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重点:

1.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积累及其意义? 提示:

(1)概念: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剩余价值是源泉,剩余价值的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2)资本和剩余价值的一般性:只要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就存在资本和剩余价值,这是不能回避的,也是

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3)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特殊性: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积累越大,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就越大,社会主义全体人民就越可能享有更大的福利,积累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使人民的福利最大化。帕累托最优也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才能实现得更好。(4)资本积累的动因:资本积累的内因在于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外因在于市场竞争和市场机制;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在于市场机制的作用。2.资本经营和资本扩张的手段?P84 提示: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以及原因;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联系与区别;资本集中具有资本积聚不可比拟的效率(通过兼并与收购,联合,发行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信用和竞争两大杠杆推动资本迅速集中。

3.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P85-87 提示:过剩人口的形成;过剩人口形成以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何作用。思考题:

1.为什么说失业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P87 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8章来理解

2.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化的根源与市场经济制度中贫困存在的一般性。P89-92 提示:市场机制在起作用,使资源配置向有效率的企业倾斜;对分配来说,市场机制强调市场化的分配,对不同的要素倾斜程度是不同的,市场本身没有很好的办法去调节贫富差距,而政府出面调节与干预又可能出现失误。第四章 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 知识要点:

1.产业资本循环三个阶段,以及三种职能形式。2.产业资本三个循环形态的统一。

3.资本周转时间和速度:概念,预付总资本的总周转时间。

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的含义,内容,特点,最重要的是两种磨损;了解流动资本周转的特点;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相区别,不能混淆。5.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年剩余价值率和年剩余价值量的计算。重点:

1.产业资本循环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弄清三种资本形式在不同阶段上履行的不同职能(必须联系剩余价值生产来分析)。

2.产业资本怎样才能做到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P102 3.资本周转速度和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P110 提示:周转公式;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速度的不同;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与两部分资本比重的关系;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思考题:

1.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对于提高资本运行效率有什么现实意义? 提示:只要不涉及到剥削,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都是适用的。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经济危机 知识要点:

1.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运动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

提示:出发点是什么?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两个补偿);

两个理论前提:社会总产品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c+v+m)。2.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提示:含义;重要的是:两大部类之间如何交换;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三个公式。3.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提示:5个公式。

4.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必然性。5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重点:

1.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特点。P117 2.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现实意义?(问答题)

提示:题目指的什么问题;分析简单再成产的实现条件(3个公式);分析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5个公式);现实意义:马克思的这一套理论告诉我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化大生产中的一个普遍规律,即,社会生产各部门必须按一定比例发展,宏观经济各部门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必须相适应;同时也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运行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问题与平衡问题。3.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P144 提示:

(1)市场机制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市场机制自发调节资源配置方向和数量,但它本身又存在盲目性;其根源

在于商品内在矛盾的外在化,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也表现为经济的波动呈现出周期性。(2)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根本原因。(3)危机的爆发其实是市场机制对市场失灵的自我调节,强制性地使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平衡。但是它又是

以牺牲生产力为代价,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趋于缓和,但不能根本上消除矛盾,所以危机呈现出周期性。

(4)固定资本投资在经济周期中起着什么作用?

4.为什么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危机往往表现为生产过剩的危机?

注意:是相对过剩。思考题:

1.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现实意义?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书上没有相关论述,可到网上搜索)

提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允许市场作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而且又是社会化大生产,就必然隐藏着危机。但是社会主义国家从性质上讲是要为人民谋利益,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第六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6.7.8章:剩余价值分配理论)知识要点:

1.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2.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规律。3.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的来源。4.流通费用的分类及其补偿。重点:

1.平均利润的形成以及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的意义: 提示: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资本的流动性和竞争。

意义:平均利润形成为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解释了分配剩余价值的基本原则(等量资本分配等量利润)是怎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立的;平均利润的形成说明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不仅受到本企业资本家的剥削,而且还受到整个资产阶级的剥削;客观上揭示了市场化分配规律的客观趋势;平均利润只有在自由竞争的前提下才能形成,这对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利润分配有一定启发;对我国转型期分配理论的研究和分配制度的完善具有现实意义。2.生产价格形成的特点和商品的市场价格的关系。P159 提示: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3.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的依据和途径?P167 提示:依据是社会分工和资本的独立化,商业资本家的独立使其不再从属于产业资本家。思考题:

1.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对各部门利益分配的影响? 提示: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各部门实现了平均利润。P156-158 2.试述流通领域的作用和流通中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第七章 信用、银行与虚拟资本 知识要点:

1.借贷资本和利息。

2.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特点;银行资本的结构;银行利润的实质;银行资本如何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3.信用制度与股份公司的发展。4.虚拟资本及其作用。重点:

1.信用与信用制度在商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P180 提示:什么是信用,什么是信用制度,以及正反两方面的作用。2.信用在股份公司形成中的作用。P185-186 3.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的关系。P194 4.虚拟资本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P195-196 第八章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与地租

本章只要求第二节 知识要点:

1.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提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本质不同于以前的社会。它在历史上是个伟大的进步,是对生产力的一次解放。资本主义存在两种土地垄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地租,但它们只能来源于农产品中超过其价值的利润。

2.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3.建筑地段地租的特征(P206,需加以拓展)。思考题:

1.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现实意义?P207(1)土地是稀缺资源。(2)地租形成是有条件的。两个条件:前者涉及产权清晰问题,后者涉及市场机制基本原则(权利平等,权

利平等又建立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这两个条件对于今天建立我们的土地所有制有重大意义。2.现实生活中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自由发挥)。P207

第九章 资本社会化与国内垄断 知识要点:

1.竞争的功能和作用。2.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3.政府抑制垄断,规范竞争秩序等公共政策。P241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业,发展,形式以及作用。重点:

1.垄断的形成和垄断的实质。

提示:垄断通过对生产和市场的操控,以保证获得大大高于一般平均利润的高额垄断利润。2.垄断利润的来源。

提示:主要手段就是通过垄断价格。垄断利润实际上是来源于对已有价值和收入的掠夺(商品的价值是既定的,垄断不能提高价值)

(1)从工人那里剥夺的一部分劳动力价值。

(2)从非垄断企业资本家那里掠夺的一部分剩余价值。(3)从城乡小生产者那里掠夺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3.为什么说垄断价格的出现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在什么条件下发生了改变?P234 提示: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垄断价格形成以后都改变了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P263 思考题:

1.为什么要抑制垄断?

2.试述我国当前抑制垄断的对策?P241 提示:区分垄断类型(经济垄断,行政垄断,自然垄断),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对策;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府管理制度,反行政垄断,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垄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导论

掌握两个小问题: 1.所有制结构改革:

(1)引入战略投资者,但不能转让控制权(控股权)。(2)通过产权结构改革引入全新的公司治理结构。(3)强调转变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资本绩效。2.非公有制经济的待遇问题:

提示:非禁止,即自由。凡是法律没有作出明文规定的领域,非公有制经济均可进入;取消准入限制,取消行政垄断。但是集团利益,地方利益的惯性锁定成为了巨大的障碍。第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重点:

1.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2.初级阶段的的收入分配。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重点:

1.经济体制的含义和类型。

(1)基于市场分权的经济体制。

(2)以政府主导,政府调控为特征的经济体制。

A尊重市场的;B背离市场的,集权的。2.一切市场经济共同的原则:(1)市场第一性,政府第二性。

(2)任何市场都以规范和限制政府权利和行为为基本出发点。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要优化资源配置,主要在于如何规范与限制政府权利和政府行为。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重点:

1.什么是微观基础;其特征是什么(运行机制);形成条件是什么(明确的产权鉴定),为什么(三方面)?

2.国有产权的改革是不是要国有经济彻底退出市场?

(1)国有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特征,资本主义也有国有经济。(2)并不是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才低效率,它是个世界性现象。(3)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和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不同:

A.产生原因不同: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只是为弥补市场的不足而产生的,而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

国家的一种制度基础。

B.领域选择不同: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涉及的领域是有选择性的,而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无所不包。

C.资本主义国有经济的进退机制很灵活,没有任何意识形态的政治性障碍,而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则正好

想反。我国目前的国有经济退出市场程度还不够(国有经济仍占有国民经济的40%)。(4)但是,国有经济不必要完全退出市场,也不应该完全退出市场,而是一定要保持适度的比例,保证国有

资产的质量和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同时不能影响国家经济的竞争和透明。3.消费

4.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成渝作为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试验基地(结合实际)(1)三农问题的历史原因(农业国),现实背景(二元经济结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2)农业本身是个传统产业,也是是个弱势产业,没有城市的支持不行,因此需要反馈农民农村农业。农民

抗风险能力低,需要改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3)农民的出路:不仅仅在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而在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自身的发展问题。A市场化B规模化C产业化D关键是解决财政补贴问题,以及解决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普及,建立发达的农村信息化系统,实时的解决市场信息不灵与不对称。思考题:如何在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中坚定不移地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的问题? 第四章 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 重点:

1.市场体系以及特征:区别市场和市场体系(历史和历史阶段不一样,前者远早于后者,市场体系真正产生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早期;功能不一样,前者承担交易功能,对象是商品,而后者承担资源配置功能;单一的市场不能形成市场形态,而市场体系是多种多样的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的有机统一)2.转型期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一个有效的市场体系能降低交易成本。3.市场体系应发挥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供求调节功能;服务功能(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体系);利益调节

功能(利益各方应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4.怎样健全转型期的市场体系。

我国市场体系建设历史和现状: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才开始逐步建立市场体系,我国的市场体系还很年轻。我国的市场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1)国内要素市场发展参差不齐;

(2)明显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市场分割;

(3)超强的行政垄断导致市场机制不健全,也阻碍了市场的形成;(4)市场规则建设滞后,导致市场紊乱,如权钱交易,假冒伪劣等。措施:

(1)着力塑造真正的市场主体;

(2)进一步培育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和技术市场;(3)健全市场机制,从根本上取消行政垄断;

(4)大力发展中介组织,既独立于市场,又独立于政府;(5)加强法制建设,真正做到依法监管。5.市场规则。P149 市场规则有两类:

(1)内部市场规则:基于市场经济本身的经济规律的规则,如等价交换。(2)外部市场规则。

两者之间的关系:由内部市场规则生长发育,外部市场规则才有基础,才能发挥作用。第五章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重点:

1.分配对象:国民财富(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两种核算体系的异同:(1)核算范围不同;

(2)核算的理论基础不同:MPS严格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社会再生产理论为基础;NSA是以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划分来的,其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理论,认为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劳动都创造价值和国民收入。

(3)MPS存在严重的重复计算(重复计算了部分加工环节);NSA只计算每个环节的增值,没有重复计算,其反应的国民财富具有真实性。2.GDP和GNP的区别。3.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通过国家集权,对国民财富进行二次分配,解决的是公平问题。4.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倒U假说。转型期收入差距非理性扩大的原因:

(1)权利寻租导致的权钱交易,导致权利拥有者高收入;(2)行政垄断导致的高收入;

(3)市场违规,假冒伪劣,版权侵权等;

(4)城乡二元分制,长期剥夺农村,造成农民长期低收入;

市场认可的收入差距再大也是合理的,但是它又会反作用于效率,其解决措施:(1)税收调节;

(2)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安全网)。(3)着力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公共财政应在低收入者阶层上给予倾斜(通过转移支付)。5.效率与公平:公平效率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公平与效率应并重。6.社保制度的健全和完善:(1)功能(P180);(2)特点(P182);

(3)我国的社保制度改革:原因(4点),措施(P187)。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居民消费 重点:

1.如何理解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我国转型期的消费需求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P215 历史和现状:97年前(改革开放前20年),消费需求上升,经济增长的消费拉动很明显,主要表现在家庭耐用品如彩电等;97年以来,消费明显下降,内需不足,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结构逐渐升级。措施:增加收入,收入增加速度不能低于劳动生产率增加的速度;合理引导消费,鼓励消费;升级消费结构。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重点:

1.引进技术问题(书上已注明)。

2.贸易战略问题:低端产品贸易争端,反倾销起诉,不被承认市场经济地位;涉及的战略调整(P244-245)。

3.对外贸易中的高顺差和高外汇储备:对外升值,对内贬值,流动性过剩,这些都是对外汇储备的管理问题(我国实行的是官方藏汇,即结算制)。第八章 宏观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 重点:

1.失业问题(第二节)

失业是经济周期波动的蓄水池,失业不可能消除也没有不要消除;怎么看待转型期失业问题的凸现?P213 2.通货膨胀问题:对经济来说是双刃剑(适度的通货膨胀是经济的润滑剂)。3.宏观调控问题(股票市场暴涨,房地产泡沫)(1)为什么要调控,什么是宏观调控。(2)中国宏观调控形式的演变。(3)评价政府的调控方式和效果。(4)四个调控目标的关系:

A四个目标都可以量化,可以用一个目标指数来恒量;

B四个部标都是可调节的,可确定目标值和目标区间以及相应的参数值; C四个目标之间呈现消胀关系,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4.宏观调控方式与手段。

现实经济过热,付出了下列代价:(1)付出了很高的通货膨胀代价;

(2)以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和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作为代价;

(3)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国际方面,短期内的外贸增长导致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过

好,国际贸易争端,反倾销案频频出现,国际关系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恶化。5.三大宏观调控政策。结论:加强宏观调控,尽可能限制政府控制资源,尽可能限制政府的行政行为。

第九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重点:

1.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考察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因素。2.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3.怎样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重中之重)(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2)不可持续的因素:

A经济方面不可持续,经济过热(投资,净出口,资产价格泡沫,流动性过剩)B环境,生态,层出不穷的安全事故。

C社会方面:国内农民土地补偿问题,低阶层收入太低;国际方面,过快的低端贸易扩张导致经济高的

对外依存度,导致反倾销,以及国际制裁。

(3)解决措施:对症下药,自己总结,结合P343-347。

第二篇:政治经济学串讲笔记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本章重点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般了解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1.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配第、斯密、李嘉图;庸俗经济学代表人物:萨伊、马尔萨斯;小资产阶级经济学代表人物:西斯蒙第、普鲁东。)(2)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生产关系,即人们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或体系;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与经济运行机制。

3.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研究对象的异同(1)统一面: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律。

(2)差异面: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重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内在矛盾、阶级对抗性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重在研究怎样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经济利益。

本章小结: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第二章 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

本章重点掌握劳动过程的简单三要素、生产力要素、生产关系四环节、经济规律的特点和层次性。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

原因: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1)劳动者的劳动

(2)劳动资料: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3)劳动对象

3.生产力

(1)人的因素(劳动者)

(2)物的因素(生产资料——最重要是生产工具,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标志,划分经济时期的主要标志)

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1)使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经验日益丰富。(2)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的质量,用先进工艺代替落后工艺。(3)引起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和数量、品种的增加。

(4)引起生产过程的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变化。

5.生产关系四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

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着决定作用表现为:社会性质;对象;水平与结构;具体形式。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体表现在:

(1)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起阻碍作用。(2)交换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的发展。

(3)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得到实现,消费为生产的发展创造出动力,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6.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性质。

(2)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推动作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阻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决定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

7.经济规律的特点及层次性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具有三种类型:所有社会形态起作用;几个社会形态起作用;某种社会形态起作用。本章小结:劳动过程的简单三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力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第三章 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

本章重点掌握社会再生产类型、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产业结构分类、经济增长指标、经济增长方式分类。1.社会再生产及其类型

(1)按照内容: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生产关系的再生产。(2)按照规模: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3)按照实现方式:分为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

2.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

综合性比例、部门比例、部门内部比例、地区之间比例、社会在生产各环节比例

3.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分类

(1)狭义产业结构分类(物质生产部门):两大部类产业结构、农轻重产业结构、传统与新兴产业结构、生产要素密集度产业结构。

(2)广义产业结构分类(包括非物质部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4.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区别: 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经济发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

(2)联系: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5.经济增长速度的衡量指标:

国民收入(物质生产部门):实物构成:新增加的生产资料加上全部消费资料;价值构成:活劳动创造的价值。国内生产总值(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国内生产总值按国土原则计算。

6.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因素:

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者的素质;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生产管理和劳动组织;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和比例关系;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7.经济增长方式

划分依据: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作用的方式。类型:

(1)粗放型:以数量的增长速度为中心,单纯的数量扩张型增长方式。

(2)集约型: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质量效益型的增长方式。

本章小结:主要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各种概念和分类。

第四章 商品经济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

本章重点掌握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主要包括考察商品经济产生条件、价值、价值量、价值形式、价值规律等。1.自然经济的特征

(1)自然经济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人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基本局限在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规模十分狭小。(2)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3)自然经济中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是直接的。

2.商品经济的特征

(1)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发展为条件,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2)商品经济中生产商品的直接目的是用于交换,以实现商品价值,并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使用价值。(3)商品经济中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是间接的,是通过商品交换而实现的。

(4)商品经济本身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它可以与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相结合。

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一般前提条件——社会分工的存在。决定性条件——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4.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具体劳动 价 值——社会属性——抽象劳动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1)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是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体。

(2)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二者统一于商品体之中。

(3)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排斥的。商品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是通过商品交换解决的。

5.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关系。

统一性:二者在时空上是统一的,是同一劳动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矛盾性: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只存在量的差别,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6.活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

活劳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新加入到劳动对象中的抽象劳动。

7.商品的价值量

决定: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尺度: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变化: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8.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原因:

(1)是商品各种内在矛盾的根源

(2)决定着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全过程(3)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9.商品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1)价值体现同一生产部门内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2)价值又体现了不同生产部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10.价值形式的四个阶段

a.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只绵羊=2把石斧)b.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11.货币的职能和本质

价值尺度(观念上的货币,基本职能)

流通手段(必须是实在的货币,基本职能、经济危机)贮藏手段(蓄水池的作用)

支付手段(租金、工资、利息、税款、经济危机)世界货币。

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12.价值尺度

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变化,与货币价值成反比变化。

13.货币流通规律

三个决定因素: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14.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由市场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等价交换的原则来进行。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按比例分配,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2)自发的刺激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引起和促进优胜劣汰。

本章小结: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的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市场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等价交换的原则来进行。

第五章 市场经济和资源配置方式

本章重点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主要包括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市场经济的特征以及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等。

1.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的三个基本要素:资源使用的时间、空间和数量。

资源配置的目标:使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包括消费者的个人利益、企业效益、国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配置的方式: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动力机制、信息机制、决策机制)。二者的区别在于:

(1)要求有不同的管理制度。

(2)实现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二者又可以在某种经济体制中以不同的形式结合起来。

2.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区别:(1)内涵不同(2)产生时间不同

联系: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商品经济,也就没有市场经济。具体表现在:(1)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2)商品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根据(3)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

3.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市场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发生联系的场所。(2)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3)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4)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

4.市场机制

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5.市场调节

调节的内容:价格;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需求。实现调节作用的条件:

(1)企业具有完善的经营机制

(2)市场价格既反映价值也反映供求关系(3)企业经济利益与市场经营效果紧密联系

(4)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实行优胜劣汰(5)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实现平衡

6.市场体系

商品市场: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信息市场。生产资料既属于商品市场,也属于生产要素市场。

7.市场秩序

包括:市场准入和退出秩序;市场竞争秩序;交易行为秩序。

8.市场组织

按照功能可分为:市场流通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市场管理组织。

本章小结:资源配置方式有计划和市场两种方式;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市场主要调节价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需求;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市场秩序包括市场准入和退出秩序;市场竞争秩序;交易行为秩序;市场组织包括市场流通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和市场管理组织。

第六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本章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前提、过程;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资本主义工资;资本积累。1.资本总公式: G—W—G’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指这一公式和价值规律的矛盾。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

2.简单商品流通公式(W—G—W)与资本总公式(G—W—G’)(1)买卖的顺序不同。

(2)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3)流通的媒介不同。

(4)流通的内容不同:不同使用价值间的交换。(5)流通的目的不同:获得所需的使用价值。

3.货币转化为资本

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价值包括三个部分:维持劳动力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的费用。(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源泉。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2)是一个价值增殖过程: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必要劳动时间)。5.资本的本质:反映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

6.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划分标准: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意义:(1)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说明了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2)为考察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7.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物化劳动的形式)。

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活劳动的形式)。

8.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包括提高劳动强度)。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前提。相对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过程中实现的。

9.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和联系

(1)两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虽然不同,但是两者的本质和结果是一致的,它们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

10.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

内容: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原因:首先,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其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再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12.资本主义工资

本质: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式。劳动不是一种商品,因而没有价值或价格:(1)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在出卖之前必须独立存在;

(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3)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等于说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是毫无疑义的同义反复;(4)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工资和劳动的交换,要么否定剩余值规律,要么否定价值规律;(5)如果劳动是商品,劳动者出卖了劳动,那么劳动者出卖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13.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

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基础;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表现。名义工资(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14.资本主义再生产 特点: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特点: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工人的消费从属于整个资本阶级。

15.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或者说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内在的动力,外在的压力。

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不断无偿占有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来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剩余价值。

16.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2)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

(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4)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17.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技术构成:反映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单个资本的增大(资本积聚,资本集中)。

18.相对过剩人口

形式:流动形式;潜在形式;停滞形式。

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对过剩的人口,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起到劳动力的蓄水池的作用,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间歇式的发展。(2)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剥削。

本章小结: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但离开流通领域;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按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式;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不断无偿占剩余价值,扩大生产规模,来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剩余价值;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带来了相对人口过剩。

第七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本章重点掌握资本的循环、周转,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条件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产业资本循环

购买阶段——货币资本——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

生产阶段——生产资本——生产剩余价值(决定意义)销售阶段——商品资本——实现剩余价值

实现连续循环的条件:空间上的并存性;时间上的继起性。

2.三种循环形式

A货币资本的循环:G一 W

A生产资本的循环:P„W’一G’· G一 W

A商品资本的循环:W’一G’· G一 W

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既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又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3.资本周转速度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4.资本周转的时间: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生产资料储备时间;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停工时间)。

5.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

联系:都是资本流通的形式,都包含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区别:资本循环重点考察产业资本一次循环运动过程,揭示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资本周转重点考察资本不断连续循环运动的速度问题,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6.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划分的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划分的根据不同。划分的内容不同。划分的目的不同。7.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两个因素:

(1)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

8.资本周转速度影响

提高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9.剩余价值率与年剩余价值率

体现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体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年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值程度。二者的数量一般也不相等。一般情况下,年剩余价值率大于剩余价值率。

10.固定资本的磨损

有形磨损(物质磨损)、无形磨损(精神磨损)区别在于造成磨损是否技术的原因。

12.马克思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

第一个理论前提: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二个理论前提: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态相对应,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一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二是生产生活资料的部类。

13.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Ⅰ(v+m)=Ⅱc(最基本的条件)Ⅰ(c+v+m)= Ⅰc +Ⅱc Ⅱ(c+v+m)= Ⅰ(v+m)+ Ⅱ(v+m)

14.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Ⅰ(v+m)>Ⅱc Ⅱ(c+v+m/x)>Ⅰ(v+m/x)

15.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Ⅰ(v+△v+m/x)=Ⅱ(c+△c)(最基本的实现条件)Ⅰ(c+v+m)= Ⅰ(c+△c)+ Ⅱ(c+△c)

Ⅱ(c+v+m)= Ⅰ(v+△v+m/x)+ Ⅱ(v+△v+m/x)

16.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生产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进行,要求生产资料的生产的增长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的趋势。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因:生产技术进步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在这个条件下进行扩大再生产,原有的预付资本以及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追加资本中,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比重必然越来越大,转化为可变资本的比重必然越来越小,因而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的增长,必然快于对劳动力及对生活资料需求的增长。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对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具有依赖关系。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实质: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18.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

危机(决定性阶段),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19.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特点:

(1)再生产周期四个阶段的交替进程和每个阶段的特征不如战前明显。(2)危机程度及引起的社会振荡不如战前严重。(3)经济危机的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交替出现。(4)生产能力过剩和大量失业成为经常现象。(5)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

本章小结:产业资本循环包括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实现连续循环的条件是空间上的并存性,时间上的继起性;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的磨损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资本周转速度影响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是Ⅰ(v+m)=Ⅱc;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是Ⅰ(v+△v+m/x)=Ⅱ(c+△c);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第八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本章重点掌握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资本和剩余价值所采取的各种具体形式,包括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商业利润、利息、银行利润、资本主义地租。

1.生产成本: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也就是C+V。2.利润

利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3.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

(1)二者所表示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个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

(2)二者在量上有差别,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同总资本的比率。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

(3)剩余价值率表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利润率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4.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成正比(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相反方向

(3)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与周转次数成正比,与周转时间成反比(4)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

5.平均利润率:部门竞争的结果。

计算: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影响因素:各部门的利润水平;社会总资本在不同部门所占的比重大小。

6.生产价格: 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生产价格没有脱离价值。因为:(1)生产价格的变动最终取决于价值的变动。

(2)从全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3)从全社会来看,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

7.生产价格形成后的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8.平均利润与超额利润

超额利润: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生产价格形成后,各部门之间的利润趋于平均化,但这并不排除各部门中各个企业之间利润率的差别。

9.商业资本

职能:销售商品和实现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作用: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增加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本;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加速商品流转,缩短流通时间。

10.商业利润

来源: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数量:相当于平均利润。

11.商业资本的流通费用

生产性流通费用: 商品的保管费、包装费和运输费。

纯粹流通费用: 广告费、簿记费、店员的工资等,用剩余价值补偿。

12.借贷资本

来源: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体现的关系: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的关系。

14.利息率: 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变动。

影响因素: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还有预期价格变动率,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借贷资本风险大小,借贷时间长短等。

15.商业信用 特点:

(1)对象是商品资本

(2)职能资本家之间在商品买卖重提供的信用(3)发展程度依存与生产和流通的状况 局限性:

(1)规模和期限受资本家拥有数量和资本周转状况的限制(2)受商品使用价值流转方向的限制

16.银行信用 特点:

(1)银行可以集中闲散资金形成巨额借贷资本(2)对象是货币资本

(3)当事人一方是货币资本家,一方是职能资本家 与商业信用相比的优点:

(1)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和周转的限制(2)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17.银行的信用业务:负债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吸收存款。

资产业务:票据贴现;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投资业务。

银行利润: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的差额;来源于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相当于自有资本所获得平均利润。

18.股份公司和股票

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股东会(最高权力机关)。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与存款利率成反比。

19.资本主义地租特点

(1)资本主义地租是以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为前提,它建立在剥削具有人身自由的农业雇佣工人基础之上,劳动者摆脱了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表现为一种纯粹契约关系。

(2)资本主义地租只能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即由超额利润所形成。(3)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由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

20.级差地租

形成的条件:土地有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别;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和产量收益也不相同。形成的原因: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因为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过获得超额利润;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业中获得超额利润可以长期稳定地存在。计算: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21.绝对地租

形成的条件: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形成的原因: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计算: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

22.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绝对地租: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转化为绝对地租;克扣农业工人的一部分工资作为绝对地租。

23.土地价格

与地租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24.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初次分配:是在与生产领域有直接联系的各个阶级、阶层及其成员中进行的。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1)资本主义国家预算。(2)各种服务费用支付。

本章小结: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是部门竞争的结果;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商业利润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借贷资本获得利息,利息率少于平均利润率;银行利润是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的差额,来源于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相当于自有资本所获得平均利润;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有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别,以及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和产量收益也不相同,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是资本主义国家预算和各种服务费用支付。

第九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本章重点掌握垄断资本主义,主要包括垄断的产生及其地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形式、实质以及对经济的宏观调节。

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垄断的产生:(1)自由竞争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2)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引起垄断:当一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和流通被少数大资本所控制,就有了生产垄断的可能性;少数大资本为了避免竞争中的两败俱伤,必然形成垄断。

2.垄断利润

(1)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2)通过垄断低价和垄断高价控制市场,获得其它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一些利润。(3)加强对国外人们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4)对国民收入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再分配。

归根结底是雇佣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甚至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3.垄断价格形成后的价值规律

垄断价格形成后,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价值规律依然发挥作用。

垄断价格的确定,不可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价值仍然是价格的基础。垄断价格出现以后,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

通过垄断价格获得的垄断利润,仍然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4.垄断与竞争

(1)自由竞争引起垄断,但垄断的出现并没有消灭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甚至加剧了竞争。(2)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

(3)垄断时期,还存在大量的非垄断企业,这些“局外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着自由竞争。

(4)垄断企业之间存在相互竞争。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自由竞争属于次要地位,由垄断产生的竞争占重要地位。

(5)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竞争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是竞争的目的、手段、激烈程度和后果、竞争的范围等方面都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竞争有了很大差别。

5.金融资本

银行垄断形成后的作用:由普通的中介人变为万能的垄断者。

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而成:相互购买股票;人事的结合。

6.金融寡头:

通过参与制实现经济上的统治;通过个人联合实现政治上的统治。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市场问题日趋严重。

(2)规模巨大的社会化大生产、新兴工业及对传统产业改造,需国家资助和投资。(3)生产社会化客观要求对国民经济的结构进行调整。

(4)科学技术开发和研究的社会化也使私人垄断资本无力承担,只能由国家承担。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1)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溶合为一体。

(2)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3)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 对私人垄断资本的调节: 财政政策: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货币政策:调控利息率、调控货币量(公开市场业务、最低准备金率政策、再贴现利率政策)即有选择的信贷管制。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可以运用国家掌握的巨额投资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理想的总资本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突破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眼前利益的狭隘界限。

(3)通过国家运用各种方式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得以协调实现,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4)通过各种福利政策、保护和扶植中小企业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缓和劳资矛盾、垄断资本和中小资本的矛盾。(5)通过国际经济调节,使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得到一些协调和缓和。

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在:(1)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财政支出增大,加重了人们的负税,进一步削弱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使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财政、货币等政策来刺激经济发展,必然导致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最终形成经济的“滞胀”局面。(3)国家发行公债来增加财政收入,并支持私人信贷膨胀,造成公私债台高筑,加剧了财政金融危机。(4)国有垄断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效率低下,造成严重亏损,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

本章小结:自由竞争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引起垄断;垄断利润归根结底是雇佣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竞争的目的、手段、激烈程度和后果、范围等方面都有了发展;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实现经济上的统治,通过个人联合实现政治上的统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三种基本形式,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私人垄断资本的调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也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在。

第十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和经济全球化

本章重点掌握垄断资本主义通过资本输出、国际垄断组织等形式进行的对外经济扩展。

1.资本输出

从资本形态: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从输出主体:国家资本和个人资本输出。资本输出的必要性:(1)垄断形成后,出现了大量过剩资本,这些资本缺少有利的投资场所。(2)这些资本的最佳投资场所是输出到国外,特别是那些经济落后的国家。资本输出的可能性:落后国家的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劳动者的分化和廉价劳动力的供给;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业、信用制度的发展是大规模输出资本成为可能。

2.资本输出对输出国的作用: 资本输出原因: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可以获得大量利润和利息;成为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资本输出可以带动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成为它控制所在国经济的工具。资本输出对输出国后果:使输出国成为坐吃其他国家财富的食利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输出国经济发展的停滞趋势;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拼命争夺投资场所,加深它们之间的矛盾。

3.资本输出对输入国的作用: 使其自然经济的瓦解,刺激当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输入国受控于他人,国民经济发展服从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和垄断资本掠夺的需要,并使国际经济单一化和畸形发展,甚至导致在政治上从属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4.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战前:国际卡特尔 战后:跨国公司

5.垄断资本国际化

商业资本 借贷资本 产业资本(战后)

6.经济全球化 迅速发展的原因:(1)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3)国际资本流动增强。

内容: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

7.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积极作用:(1)有利于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加速了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3)导致国际经济调节的加强,是国际经济组织和规则不断完善,促进世界经济发展。(4)有利于缓和国际上的一些矛盾。消极作用:(1)增大了各国经济连带波动的风险。

(2)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会使各国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3)会使发展中国家付出的代价巨大,发达国家分享更多的利益。

8.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三大支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

9.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三足的矛盾和斗争 主要集中在:贸易,投资,金融三个方面。

10.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主要途径

(1)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和建立公平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发挥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经济规则的作用,加强危机预防和应对能力。

(2)充实南北合作的实质内容。

(3)各国在政治上一律平等,相互尊重,互相协商,不应将本国意志强加于人。

本章小结:资本输出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资本输出对输出国和输入国的作用不同;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战前是国际卡特尔,战后是跨国公司;垄断资本国际化的顺序是商业资本、借贷资本、产业资本;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内容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既积极作用又消极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三大支柱;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第十一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本章重点掌握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作用。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发展、停滞 迅速发展的原因:(1)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2)各种竞争的存在。

(3)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允许的范围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4)垄断资本主义各国之间展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军备竞赛,客观上刺激了技术的发展。经济停滞的原因:(1)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和实力,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减弱了技术进步的动因。(2)垄断造成人为的阻碍技术进步。

2.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条件

生产全面社会化、生产管理社会化、资本社会化程度

3.垄断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

(1)国家内部无产阶级和资本阶级的矛盾。(2)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3)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4.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1)一种社会制度要退出历史舞台,必须是它的生产关系已经不可能继续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新的社会制度战胜就的社会制度,归根到底要求新的社会制度创造出比旧社会制度更高的生产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原来都是比较落后的国家。

(3)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使各国革命条件成熟不平衡,革命运动发展高低潮相互交替,使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仅是长期的,而且是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

本章小结: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发展、停滞两种趋势;垄断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条件;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本章重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的途径: 没收大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改造中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平赎买民族资本)。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2)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要求。

3.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实现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1)以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为主导、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并存和发展。(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必须大力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商品经济。(4)在共同富裕的目的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本章小结:没收大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改造中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所有制结构、经济体制分配制度等方面具有突出特征。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本章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1)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生产资料公有制

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其他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2)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真正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证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快速高效的增长。(4)公有制是保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经济条件。

4.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3)发挥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4)就全国而言,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有所差别。

5.现代产权制度: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6.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形式:国家所有制

7.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表现:

(1)它对整个国民经济沿着社会方向发展起着领导作用,支撑、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2)可以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3)是我国建设资金积累的主要来源。

(4)它的生产性企业为满足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大量的消费品。(5)它在国家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8.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股份制是公有制实现的主要形式。

股份制性质: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股份合作制: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结合在一起。

9.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私营、外资、混合中的非公有充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小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表现在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现代产权制度特征包括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形式是国家所有制;股份制是公有制实现的主要形式。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与消费

本章重点考察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消费。1.按劳分配

对象:个人消费品。客观必然性:

(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

(2)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本条件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作用:

(1)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2)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

(3)是彻底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差别的一个经济手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实现模式的特点:(1)按劳分配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2)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受市场机制的制约。市场机制制约按劳分配的水平、货币工资形式制约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3)按劳分配不是在全社会以统一的标准实行,而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4)按劳分配的货币收入不限于购买个人消费品,也可以用于投资。

3.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工资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是基本形式;奖金、津贴是按劳分配的劳动报酬的补充形式。

4.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依据:

(1)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多种经营方式也是决定多种分配方式的重要条件。(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5.个人收入的非按劳分配方式:

个体劳动收入;资金分配收入(股息、红利、利息);资本分配收入和劳动力价值收入;风险收入和机会收入;技术、信息、房地产收入。

6.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是一致的,二者必须并重。

要以效率促进公平,以公平实现效率。按照效率原则调节分配关系,可以为公平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提供物质条件;实行公平分配,可以调动各种人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提高效率。

但是,效率和公平也存在矛盾。效率原则不会自然的实现分配的公平,处理不当会背离共同富裕的目标。

7.社会主义的消费

特点:体现着劳动者之间的平等互助关系;消费水平随着生产的发展而提高。消费结构类型

按消费需要的层次: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 按消费的对象:生活资料的消费和对社会服务的消费 按消费方式:社会消费与个人消费

社会主义消费方式:个人消费方式;集体消费方式。

本章小结: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实现模式的特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制度;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是一致的,二者必须并重;社会主义的消费体现着劳动者之间的平等互助关系;消费水平随着生产的发展而提高。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本章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1)社会分工。

(2)社会主义现阶段存在多种公有制经济形式。

(3)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各企业之间也存在商品经济关系。(4)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商品经济的存在。

2.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促使企业搞好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3)推动企业厉行节约,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4)调节社会主义商品流通。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着市场主体的结构。(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分配机制。(3)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能够实行更有效、更自觉的宏观控制。

4.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经济制度是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经济制度,它具有特殊的质的规定性。经济体制是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经济制度相同的国家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在经济体制上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5.经济体制改革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市场经济运行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从微观经济方面实现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计划则是从宏观方面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既要使这两种调节机制各自在不同层次上发挥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又要使两种调节机制有机结合,在宏观计划调节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依据市场供求规律的运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实现对资源的计划配置。

6.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环节

(1)积极推进企业改革,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2)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流通渠道。

(3)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分配制度。(4)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统一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7.我国的渐进式改革 原因:(1)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没有现成的方案,只能在改革的实践中摸索,逐步前进。

(2)经济体制改革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社会改革,旧体制不是简单的废弃就可以消除它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新体制的建立和运行需要有一定的发育、成长过程。

(3)经济体制改革涉及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经济利益的调整,突然全面改变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会超过社会的承受限度,增加改革的阻力,甚至引起社会动荡。

(4)人们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需要逐步深入,尤其是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第一,先易后难的有序改革 第二,由点到面的改革进程

第三,新旧体制兼容的过渡性制度安排 第四,由增量到存量的梯度改革 第五,改革同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协调

本章小结: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具有特殊性,价值规律也发挥作用;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四个环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渐进式改革。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

本章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相关知识。

1.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地位

(1)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支柱。

(2)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具有自身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3)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及市场竞争主体。(4)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实体。

2.企业的经营机制

动力机制或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运转机制或循环机制

3.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1)企业动力机制要从非利益型向利益型转换。(2)企业约束机制要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换。

(3)企业运转机制要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换。

4.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主要途径(三改一加强)(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2)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3)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4)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5.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6.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7.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内容:

(1)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2)企业法人财产制度。(3)有限责任制度。(4)企业组织管理制度。

形式:公司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本章小结:重点掌握关于国有企业的相关概念,注意区别理解。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和市场

本章重点掌握我国现代市场体系的培育和社会主义货币流通。

1.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作用:

(1)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2)可以为经济发展积累资金(3)促进社会主义分配的实现(4)有利于满足消费的需要

(5)有利于促进全国经济联系的加强

2.社会主义市场的基本特征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的市场。

3.培育和完善我国的现代市场体系

商品市场(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

4.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

本质:反映的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基础上的互助合作关系。货币流通形式: 现金流通、非现金流通。

回笼货币的渠道:商品回笼、服务回笼、财政回笼、信用回笼。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

价格以价值为基础,但价格的形成还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1)受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2)受纸币发行量的影响(3)受经济政策的影响 6.社会主义的价格体系: 比价体系(不同商品)差价体系(同一商品)

本章小结:社会主义市场的基本特征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我国的现代市场体系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社会主义的价格体系包括:比价体系(不同商品)差价体系(同一商品)。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本章重点掌握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

1.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原因:(1)满足非生产部门的需要

(2)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3)设立社会保障基金(4)建立社会后备基金2.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1)国家财政预算(2)银行信贷

(3)劳务费用的支付(4)价格体系

3.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构成

积累基金:扩大生产基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社会后备基金。消费基金:社会消费基金、个人消费基金构成。

4.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

(1)必须在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兼顾积累与消费,使积累基金要能保证进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消费基金要能保证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2)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必须同国民收入中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相适应。(3)正确安排积累基金内部的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的关系。(4)正确安排消费基金中社会消费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的比例关系。(5)确定合理的积累率,讲求积累基金的经济效益。

5.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与意义:(1)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2)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生活(3)有利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4)有利于政府精简机构和减轻负担

(5)有利于引导合理消费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6.建立和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1)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健全失业保险制度

(3)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本章小结: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是国家财政预算、银行信贷、劳务费用的支付、价格体系;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构成;建立和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宏观调控

本章重点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的宏观调控任务、目标、方式和手段等问题。

1.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必然性:

(1)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协调发展的需要

(2)宏观调控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需要(3)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需要(4)宏观调控是协调宏观与微观经济运行的需要

2.政府的经济职能

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者的职能;国民经济宏观调控者的职能。

3.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的原则 政企分开,宏观管住,微观放开。

4.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

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5.宏观调控的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6.宏观调控方式和手段

宏观调控方式:直接调控、间接调控(通过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实现)。宏观调控手段:经济、法律、计划、行政。

经济杠杆:价格、税收、信贷、利率、工资、奖金等。

宏观调控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本章小结: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手段有经济、法律、计划、行政等;经济杠杆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利率、工资、奖金等;宏观调控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

本章重点掌握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速度、新型工业化道路、农业的基础地位。

1.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1)二者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

经济增长速度要以经济效益为前提,经济效益要以经济增长速度为条件。(2)二者又存在一定的矛盾。

速度快并不等于效益好。当二者不一致时,决不应该舍效益就速度,应该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较快的发展速度。

2.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点:

(1)要符合节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要求

(2)要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程度为基本依据(3)要把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3.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的意义:(1)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2)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3)有利于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4)有利于从物质上保证国民收入中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实现

4.农业的基础地位

(1)农业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的历史起点与先决条件

(2)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化的基础(3)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5.农业的重要作用

(1)农业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粮食和农副产品等基本生活资料。(2)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大量丰富的原料。

(3)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劳动力。(4)农业的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最广阔和最可靠的市场。(5)农业是经济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6)农业为对外贸易提供大量出口商品。

6.新型工业化道路

特征: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正确处理好的关系:

(1)正确处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

(2)正确处理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3)正确处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正确处理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7.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的重要意义

(1)改革开放的需要,有利于深化企业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及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有利于为扩大对外开放创造条件。

(2)它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和提高经济素质的需要,有利于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加快发展创造条件。

(3)它是提高经济效益和提高服务的社会化与专业化水平的需要;有利于取得较高经济效益,并能为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高社会化和专业化的服务。

(4)它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一、二产业发展的需要,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5)它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劳动力素质,扩大就业的需要。(6)它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本章小结: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是辩证统一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本章重点掌握我国如何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1.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积极的促进作用:(1)可以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技术和物质条件,为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和物资设备的支持。

(2)可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积累一定资金,支援传统部门的发展与开发,促进传统部门的现代化改造。(3)它具有经济发展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吸引和推动传统部门的创新,引导传统部门走向现代化。消极影响:

(1)造成传统部门的长期落后,特别是传统农业落后,使农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资金积累和农业收入低下,阻滞农业的现代化。而农业劳动者在利益的驱动下,会过度流向收入水平较高的城市,造成农业的萎缩。(2)制约现代部门,特别是城市现代工业的发展。

(3)导致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拉大,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

2.可持续发展: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体小康:低水平、不全面、不均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

本章小结:我国是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可持续发展、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

第二十二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本章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各种基本形式和原则,以及在新形势下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意义。

1.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1)可以利用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2)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

(4)有助于增强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互相了解,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2.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特点:(1)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进行的(2)是以平等互利为原则的

(3)实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联合对外的原则

3.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

4.对外贸易基本原则

出口领先(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扩大出口)

5.利用外国资金的方式

财政信贷;商品信贷;直接投资。

6.经济特区

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

7.“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实行对外开放,既要向外国开放我国的市场,同时又要开拓国外市场,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都不是完全的开放。不“引进来”,就很难提高我国的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水平,想加大“走出去”的步伐也很困难。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必然选择。它对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促进我国的长远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章小结:对外经济关系的各种基本形式有对外贸易、对外技术交流、利用外国资金;我国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本课程三大部分: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第1—5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第6—11章)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12—22章)三大部分。共五篇。再次提醒大家注意重点对第二部分,即资本主义部分的复习。

第三篇:逢锦聚政治经济学笔记

导论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任务,出发点这三个概念 第一章重点在第二节,第四节的第二个大问题 区分所有制,所有权,产权三个概念

所有制:1.作为经济学范畴,2.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3.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所有权:1,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作为经济用语是指人们占有某物并据此实现的经济利益关系,2.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还涉及和反映着许派生的权利,3.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所有制的性质和内容决定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产权:内容和特征: 内容:1以财产所有权为主题的一系列的财产权利的总和,2.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特征:1产权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2.由一组或一束权利组成 3具有独立性,转让性,收益性

产权制度关于产权界定,运管,保护等的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它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财产所有者,经营者和使用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经济的约束关系.制度创新:创新主题为实现更高的制度效率而对制度进行的一种重新安排.制度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创新利润.过程表现为从制度的均衡到制度创新再到新的均衡和新的创新的不断演进.第二章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含义:两个要点,1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2,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条件(分清楚必要和充分条件)简单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商品经济的特征:四点

商品的定义:1,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2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3不是一种物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区别普通物品的使用性和商品的使用价值(前者是物品自身的用途和属性,后者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定义:1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2,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1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2,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的经济关系,3,是一种历史的范畴。具体劳动定义:1,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2,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3,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理解:具体劳动不是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永恒条件,它形成了社会分工。

抽象劳动的定义:1,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2形成商品的价值,3,反映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4,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人类的抽象劳动是同质的,只有量上的区别。

理解劳动的辨证统一关系(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理解劳动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第二节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具有两重含义:1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2,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理解科学技术在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44页)第三节 价值规律

资源配置的形式:计划与市场。掌握他们各自的特点和缺陷。

价值规律的内容:两点;作用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三点。第三章 第一节

一货币的起源(非重点 难点)

1货币的含义:(1)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发展(3)五种职能 2价值形式的含义:四个形式中一般价值形式是本质的变化 3等价形式的三个特征:三点 货币形式是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就是实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立的两极:… 二货币的职能(要考也是小题)1货币的本质2价值尺度含义

3支付手段一般要结合货币流通规律来看4五种职能的关系 5货币流通、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定义自己看 第四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一节综合讲

一、资本

1资本的含义: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人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2实物资本含义 3无形资产含义

4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固定资本/流通资本含义及划分依据 5风险投资含义 四个特点中134容易辨析 6论述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1)资本定义(2)特点三点(3)形态 7论述资本经营的特点及主要的经营方式

(1)资本经营定义(2)特点四点(3)四种经营方式

二、剩余价值生产与工资 1剩余价值含义

2剩余价值率含义(出题角度多一点)3劳动力商品复习要点(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2)劳动力商品定义

(3)可能出题点劳动力商品的最大特点(4)劳动力成为商品的2条件 4论述劳动力商品(1)劳动力商品定义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2条件(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三点(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

5论述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6工资定义

7论述如何理解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和价格?(1)首先肯定论点

(2)重点区分劳动和劳动力概念(3)为什么劳动不能成为商品3点

(4)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和价格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造成的 8论述剩余价值试怎么生产出来的? 9剩余价值的两种形式(出一些小题)10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三,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资本积累,积聚,集中

资本积累:(1)剩余价值的资本化(2)扩大再生产的源泉(3.)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关系(区别和联系P75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依据不同)

劳动力资本:从价值形式上看,不同于原材料,但是在周转方式上是类似于原材料,一次投入一次收回。流动资本不等于流通资本。

流动资本相对于固定资本而言流通资本相对于生产资本而言。生产资本依据周转方式划分为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流通资本则可以划分为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 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区别P74)

1.固定资本折旧与损耗(主要注意无形损耗)有形——两种原因

无形——两中形式(损失资本家自己承担)2.P84,思考题3 A,资本积累的动因:内在动力,追求剩余价值;外在压力,市场竞争。B,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一切影响利润率的因素P74 C,积累与积聚的关系:积累引起积聚;积累是积聚的前提;积聚又增强了积累 D,积聚与集中的关系P75 2,资本有机构成

技术构成——从物质形式上划分 价值构成——从价值形式上划分

有机构成——由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不变,价值构成也可以变化:技术构成变化,价值构成也可以不变化。

有机构成的变化可与技术构成,价值构成的变化不一致。3,资本循环

资本循环考察的是资本运动的一个阶段,一个周期;资本周转则是循环的反复过程。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三个阶段:起决定作用的是第二阶段,生产阶段。

三种职能形式不等于三种职能:(1)在购买阶段: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职能是购买生产要素为生产M作准备;(2)生产阶段:职能形式是生产资本,职能是生产M;(3)

售卖阶段:职能形式是商品资本,职能是售卖商品,实现M(M:剩余价值)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不是三种独自的资本,是同一资本在循环过程中采取的不同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各自的特点,实现的两个条件P80)4,资本周转 周转时间的构成

生产资本构成对资本周转的影响 总周转的计算(注意出计算的可能)第七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单个资本,社会资本含义

个别资本不等于个别资本运动,社会资本不等于社会资本运动 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和区别:

共同点:从运动过程来看,都包括生产阶段和流通阶段;从运动的形式来看,都要经历购,产,销三个阶段;从运动目的来看,都是为了获得价值的增殖。

区别:个别资本运动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力的生产消费及其想适应的资本流通,不包括生活资料的消费;而社会资本运动不只包括……,还包括……个别资本的运动只包括预付资本的价值运动,不包括剩余价值的运动;社会资本既包括……,也包括……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出发点:不是个别资本,是社会总产品 …………………………的核心:是社会总资本的实现

这个过程包括: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要理解这个过程,把书上关于这个问题的篇章一定要看透,能自己推导,说明为什么这个就是核心)

3,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前提:两大部类(Ⅰ和Ⅱ),价值三个部分(C+V+M)两大部类,三次产业及相互关系 简单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实现条件 过程:三个过程

条件:三个公式 实现过程ⅠC ①

+ V+M③

Ⅱ C+ ③

V+M②

在Ⅰ内部交换;②在Ⅱ内部交换;③在两个部类之间交换 实现条件

1,Ⅰ(V+M)=Ⅱ

C 基本的实现条件

如果左〈右,则表示生产资料不足,消费资料过剩 如果左〉右,则………………

2,Ⅰ(C+v+m)=Ⅱ

C+ⅠC 引申条件1 从整个社会对生产资料的生产补偿角度来看

如果左》右,则…………;左《右,则……………… 3,ⅡC+v+m=Ⅰ(V+M)+Ⅱ(V+M)引申条件2 从消费资料的补充角度来看

第二节

扩大再生产 一,前提条件

1,追加的生产资料——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Ⅰ(V+M)》ⅡC

如果左等于右,则…………;如果左小于右,则………… 2,追加的消费资料 Ⅱ(C+M-M/X)》Ⅰ(V+M/X)

分析两边如果是等于或者小于的情况

二,实现过程

Ⅰ C+△C ① +V+△V+M/X③

Ⅱ C+△C③

+V+△V+M/X ②

① ②部类内部交换,③部门之间交换

三,实现条件 三个公式,请见书

第四节

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关系忽然特点,它们在价格,供求量,买方和卖方的地位的比较 CHAP11 第2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成本价格(或者叫生产成本,生产费用)——V+C=K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利润含义

(2)M与利润的关系 W=K+P=C+V+M

量相同,本质不同 M是P的本质,P是M的转化形式

3,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利润率的含义: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计算公式

4,价格转化为生产价格(1)P转化为平均P:两个概念的含义

P转化为平均是竞争的结果:部门内部竞争,同类商品形成统一的市场价格;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P,资本的转移

(2)生产价格:价值的转化形式;不违背价值规律,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P176)注意生产价格不是市场价格

第三节

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商业资本的含义:是产业资本在流通领域的专门

G——W……P……W——G

2.商业资本的职能和作用

职能:商品资本的职能

作用:自己看

商品资本独立为商业资本职能的两个标志:出现独立的商业资本家;独立的投资

3商业利润的本质:剩余价值,商业资本家参与分配的产业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商业利润不在流通中产生。

1,商业利润必须相当于平均P(注意计算)

2,产业资本家一部分M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方式:价格差额

3,商业流通领域的补偿

生产性流通费用:与商品使用价值运动有关

非………………:与价值实现,价值运动有关

二,借贷资本和利息

借贷资本含义

1,借贷资本形成:不是职能资本,不是产业资本循环中货币资本职能独立化的部分;是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一部分闲置资本的游离,并且对闲置资本有需求。

2,借贷资本的特点:(1)作为商品的资本(资本商品)

两重使用价值:既是货币,货币的使用价值,充当一般等价物,购买商品;又是资本,资本的……,生产利润的能力。其中生产利润的能力转让给职能资本家(2)作为财产的资本(所有权资本)

对借贷资本家:所有权(财产),不是职能资本,不生产M,有所有权;对职能资本家:是职能资本(可以用来生产,实现M),有使用权--(两权分离)完整的借贷资本运动公式:

G——G——W……P……W——G——G 简单的公式:G——G

3,借贷利息:含义,本质,来源

企业利润:相对于借贷利息而言

利息率:大于0。小于平均利润率

三,资本主义地租

1,级差地租的含义

形成条件:土地的等级不同

形成原因: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农产品价格按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所以优等,中等地能交纳级差地租

劣等地不交级差地租,只有绝对地租,取得平均P 级差地租是一种超额M,源泉是农业工人创造的M 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土地资本主义的经营垄断 级差地租Ⅰ形成的原因:两个(P182)级差地租Ⅱ:在租约期内为经营者所有,在租约期以外为土地所有者占有 2绝对地租

产生条件:农业有机构成低

原因: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土地不能流动 CHAP5 信用制度和虚拟经济

按课后复习思考题进行复习,老师只是对个别题点了一下。

实体资本:本身具有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实际发挥作用的资本,与虚拟资本有对立统一关系。

泡沫经济:是虚拟资本及其衍生的虚拟经济的副产品。表现现象有:1,一种或者一系列资产在经历了连续涨价之后,市场价值连连高于实际价值的经济现象。表现领域有:一般是股票或者房地产市场价格上。危害:使得国民经济总量虚假增长,结构扭曲,带来危害和冲击。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章学习笔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研究对象

一、政治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政治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

1.“经济”的涵义及经济学的出现

2.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3.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是指研究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

1.“经济”的涵义及经济学的出现

(1)“ 经济” 的涵义

a.古汉语中:是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b.在西方文献中: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最先使用,意指家庭管理或家政管理;亚里士多德又赋予此词以谋生手段的涵义。

c.近代和现代意义上指:

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节约、精打细算;

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交换、分配、消费等生产和再生产活动;

一个国家国民经济部门或总体的简称。

(2)经济学的出现

a.色诺芬的《经济论》表明西方开始出现了经济学,研究的是善良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财产的问题,即家庭管理。

b.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探讨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认为“经济”是研究家务,即奴隶主经济问题,这种观点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

c.欧洲中世纪的经济思想是神学论著中的一个独特部分。

•古代世界的经济学还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2.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1)重商主义(16-17c初)

(2)古典政治经济学(17c中叶-19c初)

(3)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18c末-19c30s)

(4)19c70s以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发展(1)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萌芽: 重商主义学派

16-17世纪初,产生了代表商业资本利益和要求的重商主义学派。法国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 1 蒙克莱田在1615年出版了《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目的在于表明他所论述的经济问题已超出家庭或庄园经济范围,而是涉及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以后“政治经济学”一词逐渐被广泛使用,表示对整个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

因此,不能把“政治经济学”理解为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学科。

(2)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上升时期由流通过程进入生产过程研究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

在英国由威廉 · 配第创立,亚当 · 斯密集大成,大卫 · 李嘉图最后完成;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标志着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即经济学的产生。

(3)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18c末-19c30s)

它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资产阶级理论体系。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西尼耳、马尔萨斯,法国的萨伊。

到19c30s,它的各种学说,如生产三要素说、以效用或费用为中心内容的价格论、“ 三位一体公式” 的分配论、萨伊定律等,已经开始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界占据统治地位。

19c 30s 以后,资产阶级经济学尽管不断出现各种流派,提出了或多或少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要求、具体研究经济现象形态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但从总的思想体系看,它们始终没有脱出庸俗经济学的范畴。

(4)19c70s以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发展

a.19c70s初,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等几乎同时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企图以此来代替劳动价值论。边际效用学派的边际分析方法,后来成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杰文斯在《政治经济学理论》1879年第二版序言中,明确提出应该用“经济学”代替“政治经济学”,更加符合学科研究的对象和宗旨。

b.1890年,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一书,用折衷主义的方法把供求论、边际效用论、生产费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等融合在一起,建立起一个以完全竞争为前提、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体系,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

该书的问世,改变了长期使用的政治经济学名称,使经济学这一名称得到承认和应用。到20c,在西方国家,经济学这一名称就逐渐代替了政治经济学。

c.20c 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新发展

1936年,J.M.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大规模失业的有效需求原理,认为投资和储蓄不可能自动形成均衡,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对所谓的新古典经济学发起“攻击”,形成“凯恩斯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垄断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激化,资本主义世界“滞胀”弊病的产生,反对国家干预经济、鼓吹恢复经济自由主义的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合理预期学派、供应学派等,向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发起了挑战。

以J.K.加尔布雷思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在反对凯恩斯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的基础上,强调了社会经济的结构改革。

3.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是指研究各种

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

17c~19c末,政治经济学逐渐被用作研究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理论科学的名称。马克思和恩格斯通常也沿用这个名称,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0c80s以来,经济学已成为各门类经济学科的总称。现在,我国有关部门将经济学科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大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被归入理论经济学学科。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与产业革命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渊源: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使政治经济 学发生了根本的变革。

4.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经济科学

主要有三个层次的基本原理

(1)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唯物辩证法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2)反映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原理:

劳动价值论,价值规律等;

(3)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的原理:剩余价值论,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趋势等。

毛泽东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

•第一,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第二,在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探索和提出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思路。•毛泽东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党的基本路线(1978.12.18-22)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推动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党的十四大报告首次提出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概念,并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系统、全面、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产生。

•党的十五大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简明概括为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形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内涵

•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在珠江三角洲考察期间,正式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 “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召开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2.社会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资本主义部分)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物质资料生产是指人类用自己的劳动改造自然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它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

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

劳动资料是指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叫生产资料。

2.社会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资本主义部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1)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社会生产关系:也称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3)生产关系的内容

生产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和人的相互关系。

*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是广义的生产关系。

(4)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相互关系。

(5)政治经济学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1)经济规律的概念: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2)经济规律的客观必然性。(随客观经济条件变化;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3)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4)经济规律的特点。(内在于人的活动;只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5)经济规律的类型。(一般、共有、特殊)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特征

(1)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它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又代表了无产阶级的利益,实现了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因为无产阶级的利益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所指引的方向完全一致,它能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去探索、认识和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制度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唯物辨证法是根本方法,其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历史唯物注意方法、科学抽象法: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的统一、分析和综合、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对现代经济学方法的借鉴:数学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实证分析、静态、动态分析方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方法。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为什么要研究资本主义 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要求我们研究资本主义(1)其资本占有形式出现了社会化的特点(2)其经济运行出现了有序化的特点(3)其分配形式出现了兼顾“公平”的特点(4)其阶级结构出现了复杂化的特点(5)其根本性质没有改变(6)其发生了部分质变及其原因(7)其部分质变是社会主义必然性的预示 2.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们研究资本主义(1)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两个必然的原理(2)借鉴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是社会主义健

康发展的重要条件(3)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两种可能性: 爆发式质变和非爆发式质变

3.寻求指导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经济理论

——第一章完——

第五篇:09年公务员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笔记

09年公务员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笔记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

① 资本主义基本生产关系确立;

②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① 资本主义古典经济学(主要是指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②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马克思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现实的两大发现

① 历史唯物主义;

② 剩余价值理论。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① 辩证唯物主义;

② 历史唯物主义。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是物质资料生产,因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6、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

研究生产关系必须研究生产力,或者说是在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和依据,才能正确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才能科学地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性。

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

① 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② 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无论人们对它认识或不认识,它都会按照自己的要求发挥作用。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可以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①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

② 人们可以研究各种经济条件下经济规律的作用,结合现存的经济条件,选择和利用经济规律对自己有利的实现形式。

经济规律也有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

① 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而自然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

② 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离不开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而自然规律可以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

③ 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表现为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因而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总会直接和一定阶级、社会集团的利益相联系。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一、商品

1、商品的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①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② 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不成其为商品。

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性:对于一个商品生产者或购买者来说,他不可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实现商品的价值,两者只能占其一。这种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① 具体劳动同自然物质相结合而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

② 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

3、马克思的商品价值理论

① 价值量的决定(指同种商品的价值量):内在尺度是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 价值量的变化(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同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③ 价值量的比较(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

④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二、货币

1、价值形式(价值的表现形式)发展的四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2、等价形式的商品用使用价值表现价值,抽象劳动表现具体劳动,私人劳动表现社会劳动。

3、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生产

1、货币转化为资本

① 资本和货币的关系:不是一切货币都是资本,只有那些能够自行增殖、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

②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价值增殖和价值规律的矛盾。

③ 解决以上矛盾的条件:价值增殖既不能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④ 解决以上矛盾的关键: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也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学说

①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者有人身自由,有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从而丧失生活资料来源,只能*出卖劳动力为生。

②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或者说还原为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③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包含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劳动者必要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受各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自然历史条件的制约。

④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其特点就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

3、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①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首先是劳动过程;

② 资本主义的价值增殖过程。

4、资本的本质和划分

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即价值增殖中作用的不同,把他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5、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① 土地等生产要素是生产资料,在生产中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它们自身的价值也要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② 土地等生产要素是创造价值不可缺少的条件,工人的抽象劳动必须借助这些条件形成价值。

6、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① 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得到的,而相对剩余价值是所有资本家得到的;

② 相对剩余价值是由于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而实现的。

7、资本主义工资

资本主义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但它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要认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就要科学地区分劳动和劳动力:

① 劳动力是劳动的能力,它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成为商品;

② 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它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或价格;

③ 劳动创造的价值与劳动力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其差额是剩余价值;

④ 资本主义的工资形式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使工人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偿劳动。

8、资本主义再生产

首先是产品(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其次,再生产的过程又是生产关系的的再生产。

9、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主义积累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及其对工人就业的影响额外谈到,我国目前出现的就业、失业问题:

原因:

① 人口总量过大,生产力不发达;

② 是发展过程中的就业和失业问题;

③ 工业的发展中伴随着科技进步,必然导致优胜劣汰;

④ 是由改革引起的,由于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就要把富余人员剥离出来;同时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倒闭破产也会影响工人就业。

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① 坚持发展经济的思路;

② 政府要实施各种有利于就业的政策;

③ 调整产业结构;

④ 发展多种经济。

第四章 资本循环和周转,社会资本再生产

1、资本循环及其条件

注意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三个作用。

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两个条件: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相互继起。

2、资本周转,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和加速资本周转对资本增殖的影响

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资本的周转时间(是指一次周转的时间);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占多就慢,流动资本占多就快)加速固定资本的周转可以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避免或减少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加速流动资本的周转可以节省预付流动资本数量,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3、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

4、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社会资本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还包括个人消费;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还包括商品流通。

5、资本的循环周期、再生产对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指导意义

从微观上讲,企业要顺利发展,获得更多的利润,就要保证资本循环顺利完成的条件。其次要减少资本的周转时间,加速固定资本的折旧。

从宏观上讲,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适时地进行结构调整,保证社会再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比例关系。

下载政治经济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治经济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阅读笔记第四部分

    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阅读笔记第四部分 (从第三十五章到结束语) 五十六、关于共产主义的国家问题 639页上说;“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国家将变成不需要的东西而逐渐消亡......

    政治经济学(定稿)

    政治经济学 导论 复习思考题 1、 如何科学地认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 2、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什么?现阶段学习政治经济学有哪些意义? 答: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由其鲜明的阶级......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重点及答案 导言 一、主要概念: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 5.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

    政治经济学

    关于【805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复习要点归纳 本人是11年考上财大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的,下面是我在备战2011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时整理的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复习要点,希望能给......

    政治经济学

    1、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1)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2)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3)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于生产力性质,这......

    政治经济学

    12.什么是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经济因素是(1)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的素质(2)科学技术及其应用(3)生产管理和劳动组织(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

    政治经济学

    1、理解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现阶段如何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第一,它决定了全体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处于完全平等地位。第二,它决定了劳动者共同占有......

    政治经济学

    关于课程 很荣幸,能够在川大的这半年给同学们在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中一点帮助! 很感谢,同学们能够在这半年里支持我的工作! 很高兴,能够和同学们共度这半年学习时光很遗憾,由于出差......